標籤:

經商必讀胡雪岩

受清教徒精神熏陶的西方企業家「拚命賺錢,拚命省錢,拚命捐錢」。在「拚命賺錢,拚命省錢」這點上,中國當代企業家毫不遜色,但在「拚命捐錢」這方面,似乎做得不夠。一些時候是為響應政府部門要求和出於商業目的而捐,並非出於內心深處的善意。

是什麼力量促使一些人「拚命捐錢」?又是什麼原因讓另一些人缺乏社會捐贈的動機?這其實可以歸結為這樣的問題:企業家如何看自己的社會責任?財富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終極意義又是什麼?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熏陶下的近代企業家曾經給出過自己的答案。2006年8月,我拜訪徽商胡雪岩故居,頗有感觸。

生於清道光三年的胡雪岩,在錢莊當學徒出身,辦事勤快,能言善道。後經營生絲、茶葉、開辦典當鋪,開設阜康錢莊,創辦胡慶余堂國葯號……性情通達,眼光敏銳,手腕圓活,富有人情味和豪俠氣。

當時絲茶貿易為洋商所操縱,中國商人受排擠,蠶農利益受到嚴重的傷害。胡雪岩有感於此,便出資2000萬兩銀四處收購生絲。後競爭失敗,胡雪岩損失利銀1000萬兩,折本銀800萬兩。光緒九年,胡雪岩因經營失敗,錢莊倒閉,家資罄盡,負債纍纍,被革去道員職銜。之後一年多,便憂憤而死。

胡雪岩去世不到二十年時間,江浙近代商人開始引進洋設備、技術人才,生產現代意義的工業產品,同洋貨競爭並在多種行業上取得競爭優勢,其中有代表性的當屬無錫榮氏家族的麵粉、紡織業。榮氏家族繁盛至今絕不是偶然。

大井巷的胡慶余堂國葯號,進石庫門左拐,便是一條長廊,廊壁上懸掛一長溜丸藥牌,上書藥名,下注各種丸藥的主治功能:諸葛行軍散、胡氏辟瘟丹、八寶紅靈丹、神香蘇合丸……

為何胡雪岩破產,財產充公,而胡慶余堂字型大小卻保留至今呢?營業廳掛著一幅胡雪岩親筆書的「戒欺」匾額,匾曰:「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葯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從「戒欺」匾上,看到經營者對生命的尊重,道德上的自覺。有了道德上的約束,「採辦務真,修制務精」自然成為胡慶余堂的生意底線。

1885年,胡雪岩失手破產,被朝廷查封時,已是「人亡財盡,無產可封」。儘管這樣,接管了慶余堂藥鋪的新主人因尊重胡的為人,仍著意沿用「胡雪記」金字招牌,並立約讓胡氏後人分享藥鋪的一份紅利。

不免感慨:一座建築無論如何華麗如何固若金湯,總有退色、崩塌的一天。而一種道德、一種精神,可以穿越歲月,永久地留給後世。

胡雪岩是徽商中的明星,過去三十年里,許多從政、經商的中國人,都推崇一句話:「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岩》。」遺憾的是,胡雪岩這位晚清「活財神」之所以成為中國商界的偶像和英雄,更多不是因為他「戒欺」的信條,不是因為「採辦務真,修制務精」的生意底線,也不是因為「顧客乃養命之源」的經營理念,而是因為他官商兩界通吃,善於經營政府關係,最終成為「紅頂商人」。顯然,今天的企業家奉若神明要學胡雪岩,是因為他的「紅頂之道」,在轉型中的中國社會,依然有效。

徽商講究「商而兼仕,賈而好儒」,與官僚混為一體,或相互接托。他們除以「急公議敘」、「捐納」和「讀書登第」作為攫取官位的途徑外,還以重資結納,求得官僚乃至太監、皇帝的庇護。所以,徽商的「官商」之道,是明確的生存發展策略,數代積累,形成其權勢圈子,成為一種「官商」文化。

胡雪岩早期攀附王有齡,隨後接上左宗棠,為左宗棠及湘軍竭心儘力。在左宗棠等人推薦下,被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並且依靠湘軍的勢力,在全國廣設當鋪和銀號,成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

胡雪岩靠官場後台,達到事業頂峰,但他最後失敗,也與官場傾軋大有關係。他生意失敗,雖然是敗在洋商聯盟手下,而洋商的背後,是得到李鴻章、盛宣懷的支持。一定程度上,胡雪岩成為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一旦失去政府後台的支持,無論胡雪岩還是徽商,都兵敗如山倒。徽州鹽商在清政府實行「綱鹽制」時,是受政策保護最多的。道光年間清政府在兩淮實行「改綱為票」的鹽法改革,取消了徽州鹽商在兩淮鹽業中的壟斷特權,徽州鹽商表現得毫無競爭力,從此一蹶不振。加上戰亂連年,外國商品傾銷,缺乏新式商業知識、技能的徽商,轉眼間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作為一個企業家,讀到舊商人的歷史,尤其以胡雪岩為代表的徽商歷史,倍感中國舊式商人,脫離不了兩個特點:資源霸佔、倒買倒賣;更脫離不了對帝王將相深深的依附——這怎不讓我深深地失落?

推薦閱讀:

胡雪岩:從倒尿壺,到富可敵國,最終只因一念之差身敗名裂……
尋訪胡雪岩故居隨筆
胡雪岩和榮毅仁的比較?
胡雪岩後人:往事何堪
胡雪岩到底栽在哪裡——陸金所只是一個開始

TAG:經商 | 胡雪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