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關於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阿拉伯語:????????,islām),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或回教,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與猶太教、基督教同屬亞伯拉罕系。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其使者為先知穆罕默德。「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和平,即順從真主意志的宗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意為順從者。伊斯蘭教主要傳播於西亞、北非、西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歐、北美、非洲以至澳洲等地區迅速傳播,是上述地區發展最快的宗教。西歐有些國家,穆斯林的人口非常可觀,比如法國,穆斯林人口已經達到了總人口的10%。英國和德國也有比例可觀的穆斯林人口。美國大約有穆斯林800萬左右。現全球約有信徒13億,佔世界總人口19.2%。

目錄 [隱藏]
  • 1 概述
  • 2 起源
  • 3 發展
  • 4 傳播
  • 5 教義
  • 6 流派
  • 7 聖地
  • 8 節日
  • 9 近代伊斯蘭思潮和運動
  • 10 爭論
  • 11 與其他宗教的關係
  • 12 參考資料
  • 伊斯蘭教-概述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

    伊斯蘭教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大變動時期。四方割據,戰亂頻繁。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在宗教信仰上,原始宗教盛行,人們崇拜自然物體,並且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同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開始向半島傳播,但它們的學說並不適合這種形勢。因此實現半島的和平統一和社會安寧是阿拉伯社會的出路。這時候先知穆罕默德出現了,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為口號,提出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安寧"等主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要求。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一個轉折的時刻誕生的。

    伊斯蘭教認為除了安拉再沒有神,反對信多神、拜偶像,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本意「順從」。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阿拉伯語叫「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通稱。在中國,穆斯林也稱安拉為「胡大」或「真主」。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類傳布伊斯蘭教的。伊斯蘭教的歷史,從穆罕默德開始傳教之年算起,至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徒,分布在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不論在什麼地方,穆斯林之間都互稱兄弟,或叫「朵斯梯」,彼此見面出「色倆目」,或簡稱道「色蘭」,以示問候。色倆目或色蘭,阿拉伯語意作「安色倆目爾來庫姆」,即「願安拉賜給你平安」,回答時說「瓦爾來庫姆色倆目」,意思是「願安拉也賜給你安寧」。

    從公元七世紀初直到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曾經建立了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印度 莫沃爾王朝、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帝國;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盛極一時的王朝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教」卻始終沒有隕落;它從一個民族的宗教成為一個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成為一種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的發展著。

    據史書記載,唐朝時,高宗皇帝於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曾在京城長安接見阿拉伯政教合一國家的首領——哈里發派來中國的使節;來使談及本國建立的經過、社會風習和宗教信仰,故中國學者一般均認為這一年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標誌。

    在我國,伊斯蘭教曾被稱為「清真教」,穆斯林用來禮拜的場所叫「清真寺」,還有清真學堂、清真幼兒園、清真書店、清真商店等等。一些留日學生還組織有「留東清真教學會」。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清真」一詞更是隨處可見。

    究竟在什麼時候,中國穆斯林選定「清真」為自己信仰的專名,至今還不能確考。南京凈覺寺內有一塊明太祖御制《至聖百字贊》碑,其中有「教名清真」一語,所以坊間也有一說,以「清真」命名伊斯蘭教的當從明太祖開始。從明人普遍以「清真」稱伊斯蘭教的情況推知,由於明太祖的百字贊而使「清真」二字遂成為伊斯蘭教的專名。

    「清真」作為中國伊斯蘭信徒的標誌,非常精妙地傳達了中國穆斯林的信仰和生活操持。伊斯蘭教對人的日常生活安排得尤其細緻,在禮拜、工作、交際、婚姻、飲食等等各方面都提供了規則和方法。單就食品而言,要求穆斯林要食用佳美的食品,不飲灑,不食豬肉,不食非誦真主之名宰殺和自死的動物,不食動物的血液等。所以穆斯林對飲食非常講究,因為這也是信仰的具體體現。

    伊斯蘭教-起源

    伊斯蘭教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民族處於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時期,他們的宗教還處於多神教的自然宗教狀態。這對於解決阿拉伯民族政治上的分裂、社會秩序的紛亂和經濟上的落後是很不利的。為了能把分散的、相互衝突的各個部落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民族國家,首先需要一個能統一民眾思想的一神的宗教。當時,基督教已經在強大的羅馬帝國統治地區以及周圍地區獲得廣泛傳播,對於鞏固羅馬帝國統治和維護社會秩序起到很好的作用。於是阿拉伯社會新興封建領主和商業貴族階級利益的代表人物穆罕默德在學習了基督教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一神的適合於阿拉伯民族的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採用類似神示的方式,通過歷次「接受真主啟示」的神秘活動,以「安拉的使徒」自命,把古萊氏人的部落神「安拉」奉為他的宗教的獨一無二的「真主」。把基督教「舊約」的歷史,也就是猶太教的歷史全部接受為新宗教的歷史,也把猶太人的祖先亞拉伯罕尊為祖先。新宗教宣揚「一切順從安拉」,即為「伊斯蘭」教,信教者稱為「穆斯林」。當時,新的伊斯蘭教提出的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安寧」等主張,反映了當時社會廣大中、下層民眾的要求,所以伊斯蘭教很快得到下層民眾和新產生的商業貴族階級的接受。同時,也受到信奉多神教的奴隸主階層的反對。經過多次戰爭較量,代表先進思想的新宗教終於贏得了勝利。穆罕默德用宗教的力量使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得到了初步的統一,成為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和宗教首領。此後,四大正統「哈里發」又在二三十年中徹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征服了敘利亞、埃及、波斯等大片土地,使伊斯蘭教由一個沙漠游牧民族的宗教向世界性宗教轉化。到伍麥葉王朝中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又擴展到整個北非、西班牙、小亞細亞、外高加索、中亞乃至印度河流域,伊斯蘭教在亞、歐、非三大洲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有廣泛的信徒成為世界第二大宗教,甚至在很多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作為國教與憲法、法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古蘭經》的經義不僅規範穆斯林的宗教生活,而且也規範國民的全部社會生活。在伊斯蘭國家內宗教和政治,教會和國家,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都無法截然分開。伊斯蘭教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功,除了伊斯蘭教很符合人的社會性需要這種宗教的基本特性以外。伊斯蘭教教義的明確性和教規的簡單,其宗教聖典《古蘭經》的通俗的說教、動人的語言、容易記頌也可能都是成功的原因。另外,伊斯蘭教是世界上極少數從建立起就實行「政教合一」體制的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既是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又是穆斯林社團的政治領袖,其後又是伊斯蘭阿拉伯帝國的皇帝。與基督教不同,伊斯蘭教內部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政權與教權的矛盾,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就是穆斯林國家的政治領袖,這一體制形式一直在一些伊斯蘭教國家延續下來,所以伊斯蘭教也隨著這些國家的政治範圍的擴大而順利地傳播。而且,伊斯蘭教在宗教寬容方面也比基督教、猶太教等要做的都好的多。伊斯蘭教作為一種按照社會發展需要而創建起來的宗教,不僅對阿拉伯社會的發展起到極大地推動,而且對於伊斯蘭教地區的文化發展,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包括對人類科學文化有巨大影響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都與伊斯蘭教的影響和推動分不開。伊斯蘭教的成功也很好地說明了一種好的宗教思想,加上完善的宗教傳播方法可以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對人類社會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伊斯蘭教

    與基督教類似,在歷史上伊斯蘭教也由於宗教的非科學性,而產生反社會行為。伊斯蘭教是為阿拉伯游牧民族而創立的宗教,征服和搶掠是古代游牧民族求生的重要手段,世界古代史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游牧民族不斷向農耕民族進行征服和搶掠的歷史。伊斯蘭教是適應封建社會的發展而建立的一種宗教,它在阿拉伯封建帝國的建立和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伊斯蘭教的擴張與征戰傾向在《古蘭經》和《聖訓》中都有比較多的說明,如:[9章29節:當抵抗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經的人,你們要與他們戰鬥,直到他們依照自己的能力,規規矩矩地交納丁稅。9章73節:先知啊!你當對不信道者和偽信者戰鬥並嚴厲地對待他們,他們的歸宿是火獄,那歸宿真惡劣!9章111節: 真主確已用樂園換取信士們的生命和財產。他們為真主而戰鬥;他們或殺敵致果,或殺身成仁。][ 33章25節:真主使不信道者末能獲勝,忿忿而歸;真主使信士不戰而勝。真主是至剛的,是萬能的。33章26節:他曾使幫助他們的那些信奉天經者,從自己的堡壘上下來,並且把恐怖投在他們心裡,你們殺戮一部分,俘虜一部分。33章27節: 他使你們繼承他們的土地、房屋、財產和你們尚未踏過的土地。真主對於萬事是全能的。]等。這些伊斯蘭教的擴張與征戰傾向使得古代阿拉伯人建立起地域龐大的帝國。雖然,歷史上伊斯蘭教國家有過輝煌的時期,但今天世界上,伊斯蘭教國家沒有一個成為發達國家,大部分仍處於欠發展的經濟水平。這種狀況與伊斯蘭教國家的宗教狀況是有很大關係的。這些國家中宗教力量過於強大,伊斯蘭教的宗教思想在民眾中的影響和宗教意識在社會秩序中的作用,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阻礙了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所以伊斯蘭教也面臨著宗教改革的要求。伊斯蘭教-發展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阿拉伯半島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發展演變的必然產物。6世紀末至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正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級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半島由於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極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為生的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許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據一方,彼此之間經常為爭奪牧場、水源、土地而發生戰爭,血親復仇盛行。連年戰爭使社會動蕩,生產停滯,氏族內部階級分化加劇,部落貴族應運而生,他們佔有大量綠洲和草地,擁有許多奴隸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瀕於破產。半島沿紅海海岸的希賈茲(漢志)地區,自古就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商業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麥加,因受過境貿易之利發展為繁榮的商業城鎮。麥加古萊什部落的商業貴族執掌著多神崇拜的中心克爾白神殿的管理大權,每年從克爾白祭祀廟會的集市貿易中,謀取巨額收入,壟斷了麥加的商業貿易。城鎮中的商業貴族夥同游牧部落的貴族,通過經營商隊、販賣奴隸、放高利貸等手段,牟取暴利,對城鎮貧民和農牧民進行高利貸盤剝,大批中小商人破產,淪為商業貴族的債務人,造成階級對立加劇,社會經濟危機四起。

    外來的侵略和傳統商道的改變,加劇了半島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拜占庭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對半島進行子長期的掠奪戰爭。525年,衣索比亞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佔葉門。570年衣索比亞駐葉門總督亞布拉哈率兵進犯麥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戰亂破壞了當地的社會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衣索比亞人,在葉門確立了統治。頻繁的戰爭和掠奪,使阿拉伯南部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蕪,灌溉工程被毀,道路淹沒,商旅不前,人口銳減,使富庶的葉門地區迅速衰落。同時,波斯為了壟斷東西方貿易,廢止原由葉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到達敘利亞的商路,另闢一條經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到達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變,造成了半島南部和西部經濟的衰退,麥加、麥地那等城鎮的過境貿易急劇衰敗,商業貴族收入驟減,許多靠商隊謀生的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斷絕,從而加深了社會危機。

    伊斯蘭教興起前,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盛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陽神)、烏扎(即萬能神)和默那(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麥加城中心的克爾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禱、獻牲。信奉一神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早已傳入半島,在葉門地區及一些城鎮和農業區流行,其一神觀念、經典、傳說、禮俗對伊斯蘭教有顯著影響。因猶太教和基督教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在阿拉伯社會變革和一神教觀念的影響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過渡,產生了一神傾向的哈尼夫派。他們承認獨一神,反對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復活、懲罰和報應,注重個人隱居修鍊,過著禁慾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為伊斯蘭教思想的先驅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興起,正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十的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創傳子伊斯蘭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幟下,領導了阿拉伯的社會變革運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伊斯蘭教兒童

    伊斯蘭教的創傳人穆罕默德是一位偉大而傑出的歷史人物。生於麥加城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和伯父撫養。早年失學替人放牧,12歲時跟隨伯父及商隊,曾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地中海東岸一帶經商,並廣泛接觸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地區的社會狀況,了解到半島原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的情況,為他後來的傳教活動提供了大量社會知識和宗教素材。25歲時他同僱主麥加富孀赫蒂徹結婚,婚後生活富裕安定,社會地位日益提高。後他受哈尼夫派思想的影響,經常隱居潛修,思索和探求阿拉伯民族擺脫困境的出路。相傳,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天使吉卜利勒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真主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在麥加是秘密傳教,一些至親密友成為最早的信奉者。612年,穆罕默德轉為公開向麥加一般群眾傳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誡人們放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們信奉獨一無二的安拉;譴責多神信仰給阿拉伯人帶來的愚昧和社會道德的墮落,宣講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的觀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歸順安拉,將在末日審判時遭到懲罰,墮入火獄,歸順安拉者將在後世得到獎賞,進入天園。他還提出了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為兄弟,應聯合起來,消除血親復仇,並提出禁止高利貸盤剝,行善施捨賑濟貧弱孤寡和善待、釋放奴隸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的主張,受到廣大下層群眾的擁護,許多人紛紛歸信伊斯蘭教。由於穆罕默德所傳教義從根本上動搖了部落傳統多神信仰的地位,觸犯了麥加古萊什貴族和富商掌管克爾白的宗教特權和經濟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麥加難以立足。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麥力口穆斯林遷徙麥地那,標誌著伊斯蘭教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進行了政治、經濟、宗教等一系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蘭教作為統一和團結的思想旗幟,號召穆斯林「順從安拉和使者」,並派出門弟子到麥地那各阿拉伯部落傳教,當地絕大多數居民很快歸信了伊斯蘭教。他制定了作為穆斯林和猶太人在處理內部民事和對外關係中共同遵守的《麥地那憲章》,在信仰自由和結盟的基礎上同猶太人各部落達成某些協議,實行和平共處。在實現了麥地那的統一後,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係,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國家」)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及部分著名的聖門弟子組成上層領導集團。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號召下,將遷士和輔士團結在烏瑪的周圍。穆罕默德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完成了伊斯蘭教義體系及各項制度的創建。他完整地確立了以信奉獨一安拉為核心的五大信仰綱領;規定了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項天命功課及儀則;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規、民事、刑事、商事、軍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確定了以止惡揚善為核心的一系列行為規範和社會道德準則。為鞏固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組織了穆斯林武裝。在「為安拉之道而戰」的號召下,於624—627年間,他領導穆斯林武裝同麥加貴族進行了著名的白德爾之戰、吳侯德之戰和壕溝之戰等三大戰役,打擊了麥加貴族的銳氣,從此,穆斯林由防禦轉入戰略進攻。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覲為由,率軍至麥加近郊,麥加貴族被迫妥協,同穆罕默德簽訂《侯代比亞和約》,決定雙方休戰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戰時機,向鄰國和半島上的千些阿拉伯部落派出使節,攜帶國書,向其國王和部落首領宣傳伊斯蘭教,以擴大影響,同時派出武裝討伐海巴爾等地聚居的猶太人,以掃除反對勢力的侵擾。

    630年,穆罕默德以麥加貴族違背協議為由,率領一萬多人的穆斯林大軍,進逼麥加城下,以艾布蘇·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被迫請降,接受伊斯蘭教,並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麥加全城居民宣布歸信伊斯蘭教。進入麥加後,穆罕默德下令搗毀克爾白殿內全部偶像,只保留黑色隕石,並改克爾白殿為清真寺,宣布克爾白為禁地。從此,麥加克爾白成為世界穆斯林禮拜的朝向和朝覲的中心。631年末,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領袖地位,基本上實現了半島的政治統一。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10萬穆斯林到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穆罕默德親自確立了朝覲的一系列儀典,成為爾後穆斯林朝覲所遵循的範例。他發表了辭朝演說,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宣布伊斯蘭教創傳的勝利,「我已選擇伊斯蘭作你們的宗教」,強調穆斯林之間團結和統一的重要性。同年1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至此,伊斯蘭教已形成在半島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成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支柱,揭開了阿拉伯歷史新篇章。

    伊斯蘭教-傳播

    伊斯蘭教兒童

    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教進入「四大哈里發時期」,隨著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對外征服,伊斯蘭教向半島以外地區廣泛傳播,史稱「伊斯蘭教的開拓時期」。661年起,伊斯蘭教進入阿拉伯帝國時期,歷經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經濟和學術文化得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史稱「伊斯蘭教發展的鼎盛時期」。13世紀中期隨著異族的入侵,帝國境內東、西部諸多地方割據王朝的獨立,阿拉伯帝國解體。中世紀晚期,伊斯蘭世界並立著奧斯曼、薩法維、莫卧兒三大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版圖和影響最大。史稱「伊斯蘭教第三次大傳播的時期」。18世紀中葉以後,西方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伊斯蘭世界,許多國家逐步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蘭世界各國人民在「聖戰」和教派運動的旗幟下,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鬥爭,給殖民主義者以沉重打擊。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伊斯蘭國家相繼獨立,大致形成當今伊斯蘭世界的格局。伊斯蘭教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傳播和發展,有著不同的特點。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由他的—最親近的門弟子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先後繼承他的事業,稱「哈里發」(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四大哈里發執政的30年間,對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艾布·白克爾執政期間,平息了葉門南部、葉麻麥、哈達拉毛及巴林東部以偽先知圖萊哈、穆賽利邁、賽賈赫(女)等為首所發動的武裝叛亂,征服了變節者,重新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鞏固了麥地那政權。同時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對外征戰和擴張。歐麥爾執政時,乘波斯、拜占庭連年戰爭力量削弱之機,先後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埃及等地,並採取凡歸信伊斯蘭教者免交人丁稅的政策,吸引被征服地的居民多改奉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發展成世界多民族信仰的宗教。他初步確立了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軍事制度、土地制度和年俸分配製度。他還制定了伊斯蘭教曆,以622年7月16日作為紀年元旦,以紀念穆罕默德由麥加遷徙麥地那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奧斯曼執政時,繼續西進征服北非,攻佔伯爾克、的黎波里、迦太基;在東部征服亞美尼亞,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羅珊地區的叛亂,遠征軍在中亞到達巴爾赫、喀布爾和伽色尼,並促使這些地區的眾多居民改奉子伊斯蘭教。為統一伊斯蘭教思想、指導宗教活動和立法,在艾布.伯克爾時所輯錄的《古蘭經》原抄本的基礎上,經再次搜集、反覆對照、核訂和考證、編纂成奧斯曼定本《古蘭經》,為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向世界的傳播提供了經典依據。阿里執政時,因伊斯蘭教上層領導集團爭奪哈里發權位的鬥爭進一步激化,導致了穆斯林之間的內戰,發生了駱駝之戰、隋芬之戰和納赫拉萬戰役,出現了彼此對立的政治派別,此後,伊斯蘭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於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後,四大哈里發時期結束,繼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權的王朝時代。

    伍麥葉王朝(661~750)時期.661年,由伍麥葉家族出身的穆阿維葉(600~680)所創建,定都大馬士革。王朝在穩定局勢並殘酷鎮壓了異己力量的反抗後,從7世紀中葉起,繼續大規模向外擴張。在東部,沿波斯前進,先後佔領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繼而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勢力直達帕米爾高原。在西部,首先佔領迦太基,後征服了馬格里布地區,消滅了拜占庭在北非的殘餘勢力,柏柏爾人接受了伊斯蘭教。711年,以柏柏爾人為主力的阿拉伯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佔領比利牛斯半島大部分地區,將伊斯蘭教傳入西南歐。732年,阿拉伯軍隊襲擊高盧(今法蘭西共和國)西南部,戰敗後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蘭教向西方的傳播,遂到此為止。8世紀中葉,其版圖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臨大西洋,北界鹹海,南至尼羅河,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在政治上;改哈里發的選舉製為世襲制,使哈里發國家成為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在經濟上,游牧的阿拉伯人開始遷徙新征服的地區,由游牧轉入定居;從事農耕和經商。分封土地、統一幣制、完善稅收,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在文化上,王朝法定阿拉伯文為官方和各地通用的語言,促進了阿拉伯語的廣泛傳播。吸收被征服地區,包括希臘、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地的先進科學與文化,開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在宗教上,採取減免人丁稅,招募軍隊等政策,鼓勵異教徒改奉伊斯蘭教。在各地興建莊嚴的清真寺,作為宗教活動和教育的中心,著名的有大馬士革伍麥葉清真寺、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凱魯萬的歐格白清真寺等,並附設有宗教學校,賜封有大量瓦克夫土地。以《古蘭經》和聖訓立法,向各地派出教法官和傳教師,主持司法和宗教活動。反映政治和宗教思想鬥爭的各種派別相繼出現。什葉派等派別形成。王朝末期,統治者橫徵暴斂,宮廷生活腐化,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哈瓦利吉派和什葉派多次舉兵反抗,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人民起義。750年王朝被呼羅珊艾布·穆斯林領導的起義所推翻。由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後裔艾布·阿拔斯奪取了哈里發地位,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750~1258)時期。750年,由艾布·阿拔斯(722~754)所創建,定都巴格達。在政治上,哈里發自詡為「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奉行宗教和世俗並重的政策。承襲波斯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哈里發為最高領袖。由於任用波斯人擔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實際的統治地位。以哈里發為首的官僚體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貴族統治。王朝在最初的100年間,因對外大規模征戰的結束,出現了安定的政治局面,生產力有較大的發展,經濟和對外貿易繁榮。國內主要城市商旅雲集,對外壟斷海上貿易,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及亞、非、歐各地。隨著阿拉伯語的廣泛傳播,各族穆斯林共同創造的伊斯蘭文化蓬勃發展,出現了黃金時代。王朝在各地創辦宗教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和醫院,促進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哈里發馬蒙創辦巴格達「智慧館」掀起集體翻譯運動的高潮。廣羅各族不同信仰的學者,收集、保存、翻譯、研究古希臘、波斯、印度的古典科學文化著作,取得傑出成就。這一時期,在醫學、數學、天文學、化學、哲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學、語法學等方面,成就輝煌,穆斯林人材輩出。在宗教上,王朝已經完成了征服地區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的過程,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變成穆斯林的社會生活方式。伊斯蘭教的宗教學術如教法學、古蘭經學、聖訓學、凱拉姆學、蘇菲學等都有較大發展。遜尼派、什葉派已由早期的政治派別轉變為宗教派別,形成了各自獨立的教義和學說。穆爾太齊賴派得到很大發展,在馬蒙統治時期其學說被奉為國教。艾什爾里派教義逐漸發展成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學說。以安薩里為代表的教義學家將蘇菲派思想引入正統信仰,成為伊斯蘭教宗教哲學的一種形式。9世紀中葉後,由於王朝實行封建分封制,各地總督和封建主割據一方,帝國逐漸四分五裂。10世紀時,北非、埃及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909~1171)、西班牙的後伍麥葉王朝(756~1031)同阿拔斯王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945年什葉派的布韋希王朝入主巴格達,哈里發僅保留宗教領袖的地位。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進入巴格達,哈里發成為塞爾柱素丹手中的傀儡。繼之而來的是十字軍東侵(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拔斯王朝終於在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所滅亡。

    奧斯曼帝國(1299~1922)時期。13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亞細亞興起。1299年,其部落首領奧斯曼一世稱素丹,正式建立奧斯曼國家。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並遷都於此,更名為伊斯坦布爾。15世紀末,帝國已佔領整個小亞細亞及巴爾幹半島,將伊斯蘭教傳入西南歐地區。16世紀是帝國的強盛時期,先後佔領了亞美尼亞、喬治亞、敘利亞、埃及、巴格達、美索不達米亞、的黎波里、阿爾及利亞、希賈茲和葉門等國家和地區。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也在帝國的控制之下。其疆域已包括以前的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大部分領土,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伊斯蘭帝國。從素丹賽利姆一世始,素丹自稱哈里發,雄踞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帝國奉遜尼派教義為國教,以哈乃斐學派教法為立法、司法的準則。制定了以伊斯蘭教法為核心的行政、刑法、瓦克夫等實體法規,完善了伊斯蘭立法體系。政府設「伊斯蘭委員會」作為國家管理宗教的權力機構,起維護信仰和監督教法實施的職能和作用。帝國大力倡導和贊助伊斯蘭教育和學術文化,在各地建有大量華麗的清真寺、各類宗教學校、蘇菲道堂、圖書館,並培養宗教學者和官吏。比克塔希教團和毛拉維教團等蘇菲教團得到廣泛傳播和發展。17世紀,帝國隨著統治者內部的腐敗和外部條件的變化而日趨衰落。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亞非兩大洲展開了掠奪殖民地的鬥爭,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列強的角逐場。1798年,法蘭西共和國拿破崙·波拿巴一世率領的侵略軍佔領了埃及,歐洲列強掀起了一場「瓜分奧斯曼帝國遺產」的激烈爭鬥,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徹底崩潰。1922年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帝國,廢除了素丹和哈里發制。

    16世紀,伊斯蘭世界出現了與奧斯曼帝國相抗衡的波斯薩法維王朝和印度的莫卧兒王朝。16世紀初在伊朗興起的什葉派的薩法維王朝(1502~1722),其版圖東至阿富汗,西達幼發拉底河,北抵阿姆河,南臨波斯灣,立什葉派為國教。掀起了波斯伊斯蘭文化的復興。16世紀中期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莫卧兒帝國,其領土達南亞次大陸的整個北半部,確立了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統治地位。

    伊斯蘭教早期向世界的傳播,與阿拉伯帝國的向外征服有著密切的聯繫。但自10世紀後,伊斯蘭教在非洲、亞洲和東南亞的廣泛傳播,以及伊斯蘭化的過程,通常是通過商人的貿易活動、文化交流和傳教師的傳教活動而實現的。在東非,通過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蘭教沿蘇丹和尼羅河漸漸向東傳入內地,迄13世紀,索馬利亞及東非沿海地區和海上許多島嶼的居民接受了伊斯蘭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學者和蘇菲傳教師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蘭教傳入內地部族。13世紀末,定居中亞的蒙古人後裔改奉了伊斯蘭教。14世紀後,蘇菲派傳教師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亞的哈薩克和南亞次大陸的孟加拉等地區。7世紀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商人及學者,通過海陸的「絲綢之路」將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世紀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度尼西亞群島,17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尼和馬來半島佔優勢。14~15世紀,伊斯蘭教通過商人和傳教師傳入菲律賓南部。20世紀以來,通過穆斯林移民、勞工、商人和學者傳人西歐和北美,並取得較大進展。

    伊斯蘭教

    中國何時傳入了伊斯蘭教,中外史籍記載不一,眾說紛雲,看法如下:隋開皇中(581—600)、開皇七年、隋大業九年(613)、隋大業十二年(616)、唐貞觀三年(629)、唐貞觀六年(632)、唐永徽二年(651)、唐景雲二年(711)、唐明皇(712—755年)、唐宋代兩宗(756—766)等傳入的說法。其中唐貞觀年間傳入之說,與歷來民間傳說及《回回原來》(《西來宗譜》)的說法相同。上述諸說大多數時間為唐初,而且唐代史籍與小說里都披露了這時穆斯林來華的蛛絲馬跡,如《舊唐書》中的《西域傳.贊》「大蒙之人,西方之國……貞觀開元榮街充斥」,李世民開國初,長安街頭滿是西域商人,其中肯定有不少穆斯林;《太平廣記》中敘述西域客商購買水珠的的故事,雲「吾大食國人也,王貞觀初通好」;《唐會要》卷100記載,貞觀三年(628)六月址六日太宗李楊民下令「諸蕃使人」將所娶漢族婦女帶回蕃地。古人稱西域穆斯林商人為「胡賈」、「蕃商」等,可見西域人娶漢女的婚姻於貞觀二年就有了。同時考古發現也佐證伊斯蘭教唐初來華,艱考古學家楊鴻勛在《試論泉州「聖墓」的建造年代,兼及傳說的真實性問題》中:「……可以判斷,泉州『聖墓』石郎應為初唐時期所刨建」,那麼阿拉伯傳教士是「唐武德中來華」無疑了;還有1980年楊州唐代墓葬出的灰青釉綠色飾阿拉伯文「真主至大」之釉彩背水壺,是唐代穆斯林禮拜前用的湯瓶物證。簡言之,伊斯蘭教唐初經「番料之路」傳入是可信的;後來中國西北的伊斯蘭教徒,大都由陸地「絲綢之路」入華的。《伊斯蘭教簡明詞典》云:「伊斯蘭教於唐初傳於中國。蒙古西征以後大批穆斯林東來。元代末年回回民族即早期回族形成。在中國新疆西部地區,十世紀中期開始有大批突厥人信奉伊斯蘭教。」據史料記載,中國截止1990年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阿爾克孜、撒拉、塔吉無、烏孜別克、保安、塔塔爾族幾乎全是穆斯林,共1700多萬人;其中回族860多萬人、維族210萬多人、哈薩克族111萬多人,其餘各族百萬以下。穆斯林多半居於新疆,其次是寧夏、甘肅、河南、青海、雲南、河經、山東、安徽、遼寧、北京、內蒙,其他各省市自治區與港台澳都有分布。這十個民族的歷史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相差數百年,例如回族於七世紀末開始形成時就信仰伊斯蘭教;哈薩克於八世紀放棄襖教、景教、佛教而改信伊斯蘭教;維吾爾族由薩滿面教改信摩尼教,十世紀中葉始皈伊斯蘭教;東鄉族是十三世紀進入河州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人與蒙古人,他們是融合回、漢等族逐漸形成的民族;從撒馬爾罕地方遷到青海逐漸形成的撒拉族,於十五世紀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教義

    伊斯蘭教少女

    伊斯蘭教徒的宗教信仰基本為伊斯蘭教教義中的五個基本信條。這五個信條是:

    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恩養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無形象、無所在又無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無始無終、永生自存、獨一無二的。

    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創造的一種妙體,人眼無法看見。天使只受阿拉的驅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們各司其職,但並無神性,只可承信它們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數目很多,最著名的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經典。相信《古蘭經》是阿拉的語言,是通過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後一部經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來,阿拉曾派遣過許多傳布阿拉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個先知,也是最偉大的先知。

    第五,信後世。相信人都要經歷今生和後世,終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會停止,進行總清算,即世界末日的來臨。屆時所有的人都將復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進天堂,作惡者下火獄。

    除了這五條主要信條外,各個教派又有自己的特殊信條,最主要的是五功。

    五功是穆斯林的五項宗教功課,是每個教徒都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義務,亦稱五大天命。

    五功具體為以下五者:

    一為念功,就是要念誦清真言,這是穆斯林對自己信仰的表白。阿拉伯語稱為舍哈德(意為作證),其內容是用阿拉伯語念誦:「我作證:除阿拉外,再沒有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只要接受這一證言,併當眾背誦,就可以成為正式的穆斯林。

    二為禮功,即作禮拜。一般認為這是接近真主的門路和階梯。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時禮,每周一次的聚禮,宗教節日的會禮。每日五次的時禮,第一次稱晨禮,在拂曉舉行;第二次稱晌禮,在中午1時至3時舉行;第三次稱晡禮,在下午4時至日落前舉行;第四次稱昏禮,在日落後或太陽的白光消逝前舉行;第五次稱宵禮,在入夜至拂曉前進行。聚禮又稱主麻日禮拜,是集體的公共祈禱,一般在星期五舉行。會禮則在每年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舉行。禮拜的前提條件是身體清潔,禮拜前必須按規定作大凈或小凈。

    三為齋功,即齋戒。伊斯蘭教曆的九月為齋月,在齋月期間,教徒要齋戒一月,每天從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飲禁食,以清心寡欲,專事真主。

    四為課功,又稱天譚制度。穆斯林個人財產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應交納一種名為天課的宗教稅。教義認為,窮人是真主的眷屬,把資財施捨給窮人,就等於納入真主之庫,故名為天課。

    五為朝功,就是到麥加朝覲天房—克爾白聖殿。伊斯蘭教規定,每個穆斯林,只要身體健康、經濟條件許可、旅途平安,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覲一次。凡去朝覲過的,即被尊稱為哈吉。除麥加外,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

    伊斯蘭教-流派

    伊斯蘭教老人

    遜尼派:全稱"遜奈和大眾派",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正統派,人數約佔全世界穆斯林的90%,信仰《古蘭經》和《聖訓》。

    什葉派:什葉派是與遜尼派、哈瓦利吉派、穆爾吉埃派並稱為早期伊斯蘭的四大政治派別。"什葉"的意思為"黨人"、"派別",什葉派不承認奧斯曼等人為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崇拜伊瑪木的陵墓。該派以擁護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後裔擔任穆斯林的首領-伊瑪目為其主要特徵。目前全世界約有什葉派穆斯林8000萬人。主要分部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富汗、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巴林等地區。

    蘇菲派:伊斯蘭教中的神秘主義派別,宣傳神秘的愛、泛神論和神智論思想,提倡內心的修鍊。蘇菲派無視禮拜,認為只有經過苦苦修行,經歷多種階段,才能達到人神合一的最高境界。

    伊斯蘭教-聖地

    三大聖地:

    ●麥加 ●麥地那 ●耶路撒冷

    伊斯蘭教-節日

    伊斯蘭教開齋節

    主要節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0月1日) 古爾邦節(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 聖紀(穆罕默德誕辰教歷3月12日)。

    伊斯蘭非常重視節日,首先,因為它在過去的社會就存在,其次,因為它對每個民族都非常重要。每個民族在其歷史中都有一些節日,以此來歡樂,並從疲勞的工作中得以休息。每個民族的節日都與其宗教或生活中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息息相關。但是,穆斯林沒有慶祝伊斯蘭之前的任何節日,而給他們規定了兩個與伊斯蘭重要的功修息息相關的節日。其一是:當穆斯林完成了齋戒的功修並以開齋而感到歡樂的開齋節……其二便是:當穆斯林完成了朝覲中最重要的活動——駐阿爾法特山——並以在最純潔、最神聖的土地上完成功修而感到欣慰的宰牲節。在這兩個節日的夜晚,穆斯林讚頌真主(真主至大,真主至大,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至大,萬贊歸主),他們祈求真主饒恕罪過,並施濟貧民……在開齋節,讚頌真主從見到新月開始一直到進入禮拜場所,伊瑪目登上演講台。真主說:「以便你們補足所缺的天數,以便你們讚頌真主引導你們的恩德,以便你們感謝他。」(2:180),在節日期間表現出高興,互相祝福,憐憫都是聖行,當聖門弟子們在節日期間相遇時,他們便互相祝福:「但願真主接受你們和我們的功修。」安拉使開齋節成為顯示喜悅,並感受到應該感謝安拉使他完成齋戒主命的恩典的機會。正如,安拉使齋戒與開齋節聯繫起來一樣,也使朝覲與宰牲節聯繫起來。齋戒會感受到飢餓、抑制和約束,並要從習慣的吃喝上克制自己。當一個人響應了真主的命令,並完美地完成齋戒時,他將在節日里因完成了伊斯蘭最重要的主命之一,可以自由地吃喝而感到高興,這是因克制自我,服從安拉,並完成安拉的規定而感到高興。在開齋節,會禮之前把開齋捐交給貧困者和赤貧者,而給他們帶來高興是歡樂的表現之一,在宰牲節里穆斯林同朝覲者一起歡享安拉的恩惠。清高的安拉號召他們朝覲天房,於是,他們迅速地響應了這一偉大的號召,離開家人,遠離家園,並為此不惜巨資,不辭勞苦。伊斯蘭的節日是普遍歡樂和愉快的節日,應該讓這一歡樂,普及整個穆斯林社會,無論貧富、老少。在伊斯蘭看來節日已變成了穆斯林以此接近安拉的一刻,行善的機會和有助於加強人際關係的因素。在節日里,完美地顯示了社會的互助與友愛,在節日里人們互相問候,互相拜訪,打扮一新,穿上華麗的服裝,吃著安拉賜給他們的佳美食物,就這樣,通過功修,友愛和兄弟之情加強了人類和安拉的聯繫。

    伊斯蘭教-近代伊斯蘭思潮和運動

    伊斯蘭教

    18世紀末起,伊斯蘭教進入近代歷史的發展時期。伊斯蘭國家雖出現資本主義的因素,但封建的生產關係仍佔主導地位,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普遍貧困,伊斯蘭教受到外來文化的滲透出現異端傾向,社會風尚趨向頹敗。處於伊斯蘭世界統治中心的奧斯曼帝國瀕於解體和崩潰,西方殖民國家乘虛而入,相互爭奪和瓜分了其大部領土。1798年,法國殖民軍侵佔埃及。從此,伊斯蘭國家受到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瓜分和奴役,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殖民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下,伊斯蘭國家的社會危機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各國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不斷出現高潮,多數是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以教派鬥爭的形式出現。19世紀蘇丹的馬赫迪教派運動和伊朗的巴布教派運動是伊斯蘭教近代史上具有反帝反封建鬥爭性質的宗教社會運動。

    蘇丹的馬赫迪教派運動由出身貧苦家庭的伊斯蘭教學者穆罕默德.艾哈邁德(約1844—1885)領導。1881年,他自稱為「馬赫迪」,提出要剷除不義和一切腐敗現象,反對壓迫,均貧富,純化伊斯蘭教的口號,號召人民起來積极參加「聖戰」,趕走英國殖民者和異族的統治,建立平等、正義的理想之國。他領導蘇丹人民舉行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接連擊敗英埃聯軍後,於1885年攻佔喀土穆,擊斃英國殖民軍頭子戈登,並統一各部落,建立馬赫迪國家。他以伊斯蘭教法治國,奉行馬赫迪教義。馬赫迪運動前後堅持鬥爭lo余年,1896年遭英埃聯軍鎮壓而失敗。

    伊朗巴布教派由設拉子謝赫派首領米爾扎·阿里·穆罕默德所創建。他自稱「巴布」(即信仰之門)和新時代的「先知」,宣稱馬赫迪即將降臨,並將在人間建立起平等、公正和幸福的「正義王國」。他主張廢除封建剝削,實行財產公有,新制度和法律保障人身自由和人民財產,保障貿易和商業利益。他宣揚人類社會依次更替而發展,要以他的《默示錄》取代《古蘭經》,創巴布教派,信眾日增。1847年巴布被捕後,其追隨者在毛拉和下層商人的領導下在伊朗各地發動起義,1852年相繼失敗,巴布派信眾慘遭殺害。巴布教派起義反映了下層群眾對封建統治和伊斯蘭教現狀的不滿。

    近代,伴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本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不同程度發展,西方的政治法律思想、科學文化及生活方式漸漸滲透和傳入一些伊斯蘭國家,使其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等均發生了激劇的變化,受到世俗化和西方文化的衝擊和挑戰。面臨伊斯蘭社會重大變革和危機,為尋求伊斯蘭世界發展的出路和去向,以捍衛國家獨立和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遂相繼出現了復古主義、泛伊斯蘭主義、現代主義和伊斯蘭社會主義等不同色彩的伊斯蘭社會思潮及運動。旨在復興伊斯蘭教,維護伊斯蘭教的文化傳統,使伊斯蘭教與現代生活相協調,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8世紀中葉出現於阿拉伯半島的瓦哈比派運動是伊斯蘭教近代復興運動的先驅。該派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本·阿L杜勒·瓦哈L(1703—1787)。他在思想上接受罕百里教法學派和14世紀著名教義學家伊本·泰米葉(1263一1328)的復古主義思想影響,提出「恢復正教」、「回到古蘭經去」的口號。該派主張恢復早期伊斯蘭教的精神,嚴格奉行「認主獨一」的教義,反對蘇菲派對聖徒、聖墓的崇拜,清除不符合伊斯蘭教律的禮儀習俗,反抗外來侵略和奧斯曼帝國的奴役和壓迫。20世紀,內志部落酋長伊本·沙特(1880一1953)以瓦哈比派教義為旗幟,並用武力重新統一內志和漢志,於1932年創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瓦哈比派隨之振興,成為該國占統治地位的教派。瓦哈比派的復古主義思想,對北非的賽努西運動、印度的聖戰者運動、印度尼西亞的比達里派運動及泛伊斯蘭主義的代表人物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19世紀興起的賽努西運動是在北非影響最大的伊斯蘭社會運動。運動領導人為阿爾及利亞的蘇菲派謝赫穆罕默德·本·阿里·賽努西(179l一1859),l 9世紀30年代在麥加近郊創建蘇菲派賽努西教團,後遷至利比亞,在北非各地創建的扎維葉(即修道場所)發展到loo多個,信眾遍及北非。賽努西運動主張恢復伊斯蘭教早期的原旨教義,要求教民實行禁慾、苦行並積极參与社會生活,絕對遵行經、訓和伊斯蘭教法,重視精神修鍊,提倡聖戰,反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和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其思想基礎是復古主義,具有民族主義的性質。

    19世紀中葉在伊斯蘭世界興起泛伊斯蘭主義思潮,創導者是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839一1897)。他活動於阿富汗、埃及、印度、伊朗和土耳其。他主張全世界穆斯林不分民族,共同擁戴一個哈里發,建立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大帝國,以抗禦西方殖民主義的進攻,並主張進行經濟自強和宗教社會改革,實現「伊斯蘭教復興」。他還認為伊斯蘭教的精神和文化傳統適合於任何時代,能回擊任何挑戰。泛伊斯蘭主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蘭國家人民反對西方侵略,要求社會進步的願望。

    伊斯蘭現代主義是以宗教改革為基本內容的具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社會思潮,主張對伊斯蘭教實行某種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現代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印度的賽義德·艾哈邁德汗(1817一1898)、穆罕默德·伊克巴爾(1873一1938)、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布杜(1849一1905)。現代主義雖末形成統一的運動,但有許多共同特點。他們主張在堅持伊斯蘭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倡導運用理性和科學對《古蘭經》作新的解釋,使傳統的宗教觀念理性化,使宗教和科學、信仰和理性相協調。在教法上,主張打開「傳統教法關閉的大門」,依據《古蘭經》和聖訓的基本精神,教法學家可運用理智和獨立判斷,創製新的教法律例,改革陳舊的教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變化。主張採用新的思想和科學方法,對政治、經濟和社會弊端進行適度的改良。認為伊斯蘭文化是伊斯蘭社會活力的源泉之一,在發揚伊斯蘭傳統文化的同時,應吸取當代先進的科學文化,進行教育改革,將發展宗教教育視為社會進步和復興伊斯蘭教的重要途徑。土耳其的凱末爾所領導的世俗主義宗教改革運動,於1922年廢除了素丹制度,1923年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國,1924年最後廢除哈里發制度。至此,伊斯蘭現代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高潮。

    伊斯蘭教

    二次世界大戰後,伊斯蘭各國相繼擺脫了殖民統治,贏得了獨立。為捍衛國家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況,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的影響下,一些伊斯蘭國家的政黨和領導人相繼提出「伊斯蘭社會主義」的不同理論和綱領,作為國家發展的道路。這種社會主義是以伊斯蘭教的傳統信仰和民族主義作為基礎,與科學社會主義有質的區別。其特點是:認為伊斯蘭教教義是社會主義原則的源泉,《古蘭經》中關於反對聚斂財富和高利貸、主張施捨和濟貧、公平正義,凡穆斯林一律平等的思想,就包含了社會主義的原則;認為伊斯蘭社會主義必須以伊斯蘭教義為指導,弘揚伊斯蘭文化傳統,抵制非伊斯蘭思想和異端邪說;主張通過階級合作調整社會關係,允許有限制的私有制的存在;實施部分生產資料的國有化,通過土地改革、建立農業合作社、工人自治、公費醫療等措施治理社會,作為發展經濟的手段。伊斯蘭社會主義在一些國家的實踐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遭到許多困難和挫折。

    近幾十年來,伊斯蘭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加強聯繫和合作,開展廣泛的國際交往,並建立了三個國際性的泛伊斯蘭組織:伊斯蘭會議組織、世界伊斯蘭大會和伊斯蘭世界聯盟。它們以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及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領域內的合作,弘揚伊斯蘭文化,反對殖民主義,消除種族隔離和歧視,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鬥爭,維護伊斯蘭精神為宗旨。另外還成立了伊斯蘭發展銀行、伊斯蘭國際通訊社、國際伊斯蘭發展基金會等組織,並經常舉行伊斯蘭國際學術討論會。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在國內實行「全盤伊斯蘭化」的政策,對整個伊斯蘭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和鼓舞伊斯蘭復興運動日益活躍,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有所加強。

    伊斯蘭教-爭論

    伊斯蘭教在世界上其他非伊斯蘭地區飽受爭議,而在很多伊斯蘭地區教會卻嚴格禁止此類討論,比較受國際關注的問題如伊斯蘭教一夫多妻制, 抗爭教義與恐怖主義的相關性,巴勒斯坦問題,言論自由問題,古蘭經的起源問題,911恐怖襲擊,伊斯蘭國家政教合一問題,丹麥「漫畫事件」,美軍古蘭經廁所事件引發的抗議等。

    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

    在宗教歸納層面上,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以及猶太教同屬亞伯拉罕系;其歷史均可追溯至亞伯拉罕時期。三教都確認聖經舊約部份的真確性;基督教相信耶穌為神的兒子,即舊約里提及的彌賽亞,新約是上帝與人們重新訂立的約。猶太教對新約不給予承認,認為彌賽亞還未降臨。伊斯蘭教認為耶穌只為先知,與亞伯拉罕、摩西和穆罕默德持同樣地位,上帝每隔一段時間要挑選一位先知,並賜予經卷,但穆罕默德為「封印至聖」,即上帝挑選的最後一位先知,伊斯蘭教相信聖經的神聖,但認為聖經的內容在歷史的進程中已被修改,各種聖經的不同處一律要以上帝最後賜予穆罕默德的古蘭經為準。

    伊斯蘭教-參考資料

    1、http://www.islam-guide.com/cs/2、http://www.kyaz.com/islam/index.asp3、http://www.chinaislam.net.cn/index.jsp4、http://cn.netor.com/know/islam/islam.htm


    推薦閱讀:

    【伊斯蘭建築】歷史篇 :新世界定居點
    關於中國伊斯蘭現狀的思考
    政教合一制是恐怖主義的根源
    近代回亂日誌
    德國會不會重蹈特洛伊覆轍?

    TAG:伊斯蘭教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