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古詩美的奧秘

【讀書者說】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林庚先生和陳貽焮先生分別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學者的代表,葛曉音教授是第三代。她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史的研究,至今已經整整38年了,其研究範圍主要有八代詩、初盛唐詩、山水田園詩、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唐宋散文、隋唐樂舞與日本雅樂等幾方面。出版的代表作有《八代詩史》《唐宋散文》《漢唐文學的嬗變》《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唐詩宋詞十五講》和《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等,再加上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的其他雜著,共計20種,發表學術論文約120篇。近日出版的這本《唐詩流變論要》就是從她的論文中精選出14篇代表作編集而成的。

14篇,只是一個微小的數量,自然遠不足以代表葛曉音教授的全部學術成就,筆者在這篇小文中也同樣難以對葛曉音教授的所有成果進行全面介紹,這裡就只擬簡單談一下筆者對葛曉音教授近些年所從事的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研究的意義的認識。

繼承前賢:從體式研究走進古詩世界

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先秦至漢魏六朝是各種詩歌體式發生和形成的時期,各種詩體與藝術表現特徵的關係,是歷代詩論關注的重點。但古人的評論大都是印象式的,今人的研究又大都停留在形式規則方面的闡述上,都少見對原理的深入探討。即使在沒有意識形態影響的時代,人們在形式與內容二元對立的思維影響下,也還是更容易重視對文學藝術作品內容的研究而相對忽視了對形式的研究。在形式與內容二者中,內容是顯性的,更容易被注意到,而形式往往融化在內容之中,是隱性的,不太容易被注意到。此外,內容的研究也相對較為容易,而形式的研究則要困難得多。

在葛曉音教授之前,對詩歌藝術形式的研究雖然很多,但只有林庚先生和松浦友久先生對中國古代詩歌的形式產生的原理進行過比較深入的探討。林庚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他之所以關注並深入研究古詩的形式原理,一個重要的動機就是希望為現代白話詩尋找恰當的形式,這包括節奏和句法等一些具體的因素,林庚先生總結出半逗律、節奏音組、典型句式等中國古詩的一系列規律,並積極地將這些規律移諸新格律詩的寫作實踐中。儘管關於他的這一實踐學界尚存在爭議,但他對古代詩歌形式規律的研究卻開啟了一個蘊含著巨大學術潛力的研究領域。日本的松浦友久先生則運用了十分細密的分析方法來研究中國古詩的節奏特點及其美學效果,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都被收入《節奏的美學》與《中國詩歌原理》兩本書,且都已被譯成中文,為中國文學研究界所熟知。

正是在林庚先生和松浦友久先生相關研究的啟發下,葛曉音教授從21世紀初開始,集中精力展開先秦至隋唐詩歌體式的研究,她從各體詩歌的源頭做起,從語言變化、節奏提煉、詩行安排、篇體結構、表現方式等多種角度,來說明各種體式的生成途徑、發展過程和創作原理,從而對古代詩話所論有關各體藝術規範和創作傳統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釋。收集在其專題論文集《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中的20餘篇論文著重研究了四言詩、騷體的體式形成、節奏結構、比興與體式的關係;七言詩的生成原理及其與三言體、四言體的關係、中古七言詩體式的轉型,先唐雜言詩的節奏特徵和發展趨向;五言詩的生成途徑,漢魏、西晉、晉宋、齊梁等不同階段五言體的特徵及其沿革,南朝五言詩體調的古近之變等問題。由於以所有的詩歌(包括其他韻文形式)傳世文獻為文本分析基礎,而且切入角度新穎,這些論文提出了許多引人注目的全新見解,也解決了詩歌史上長期懸而未決的一些疑難問題,堪稱微觀詩學史研究的成功典範。《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出版以後,葛曉音教授繼續沿此道路研究唐詩的體式問題,對唐代各類代表性詩體以及詩人的藝術創新加以探析,試圖從體式原理的角度來解釋唐詩的美感之謎。這次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這本《唐詩流變論要》的「上編」所收錄的論文數量雖然有限,但都是從屬於體式研究這一專題之下的代表作,體現了她思考唐詩體式問題的一些不同角度。

自成一格:從詩歌文本提煉詩學概念

筆者在拜讀這些論文的過程中,一方面深感作者研究的深廣、分析的精密與解釋的透闢,另一方面也在反覆思考這一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世界文學史上,從現存的文獻來看,應該說,沒有哪一個民族擁有中國這樣深長而豐富的古典詩歌傳統,而且,前人對這一詩歌傳統的研究也同樣源遠流長。但進入現代之後,在運用現代學術研究的方法來研究本國的古典詩歌且提出重要詩學命題方面,中國學界卻有些落伍了。尤其是在總結提煉出古典詩歌的有益經驗並對現代漢語詩歌的創作起到有效指導作用方面,中國古代詩歌研究界是做得很不夠的。中國現代詩人在創作與批評方面所依憑的藝術經驗與理論手段大部分來自西方詩學,二十世紀西方「意象派」詩歌的產生及其對中國現當代詩壇的影響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龐德、洛威爾等人正是從對中國古典詩歌英譯本的閱讀中發現了中國古代詩人使用意象來抒情造境的技巧,從而提出了「意象派」詩學的一些重要理論與寫作技巧,這不僅影響到一大批歐美詩人,而且也反過來影響了中國的現當代詩人。

長期以來,中國古代詩歌理論批評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古代詩話的研究上面,而很少有人從無比豐富的古代詩歌文本中提煉出原創性的理論來,林庚先生那樣的嘗試實可謂鳳毛麟角。但葛曉音教授的詩歌體式研究成果的集群式問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局面,她的研究固然也從古代詩話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但主要是從大量古代詩歌文本中以及詩歌史中概括提煉出來的真正具備原創性的理論成果。從她的《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一書後附的「名詞索引」就可以看出,她提煉出了諸如句序、辯體觀念、節奏結構、主導節奏、主導思路、主導喻象、生成途徑、場景單一性、古題樂府近體化、典型句式、聯想方式、邏輯相因、體式重構等重要理論術語。在相繼的唐詩體式研究中,她又提出了表現感覺、表現原理、表現潛力、敘述節奏、鋪陳節奏等理論術語。這些術語的著眼點都在於從原理上更深入地解釋詩歌體式和節奏的形成,是從實證研究中自然產生的,而非生搬外來名詞。在筆者看來,如此眾多詩學理論概念的提出實際上已經足以構成一個完整的中國古代詩學的新的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比林庚先生和松浦友久先生當年提出的理論要遠為全面、複雜和深入,更深刻地關聯著中國古代詩歌的內部發展邏輯與藝術表現規律。我認為這一理論體系如果能被當代詩壇所理解、吸收和借鑒,必然可以為當代詩歌探索並完善自己的藝術形式提供十分有益的歷史經驗。

探秘索隱:從形式的規律中發現詩歌之美

在面對葛曉音教授這一系列體式研究的論著時,筆者猜測有讀者可能會覺得這種形式上如此細密深入的研究會有些令人感到枯燥,甚至懷疑這麼做的必要性。但殊不知,中國古代的詩話恰恰十分關心這些具體的形式節律問題,因為正是這些問題直接跟詩歌的創作密切相關——內容層面的因素因人而異,也因時代而異,但形式節律方面的很多原理則是超時空的,可以為不同時代的詩人所共同使用並加以發展。對於一個古代的詩人來說,他最需要掌握的不是寫什麼,而是如何寫,以及這樣寫的道理是什麼。看過《紅樓夢》的讀者一定都還記得第七十八回的「老學士閑征姽嫿詞」時,賈寶玉一邊寫他那首歌行體的詩,一邊對眾人解釋他布局謀篇的理由吧?這些理由中其實正包含著中國古典詩歌寫作的一些真正的奧秘,這些奧秘主要是關乎形式因素的,而且它們不僅適用於古典詩歌,同樣也適用於現當代詩歌,因為這些奧秘已經抵達詩歌藝術基本原理的高度了。在葛曉音教授的詩歌體式研究中,一方面,關乎中國古代詩歌寫作本身的真正奧秘被大量而系統地揭示出來,古代詩歌的美感之謎從形式節律的層面得到了有力的闡發:比如,魏晉詩歌為何被視為渾然天成的典範,盛唐的絕句為什麼會成為絕句這一形式的巔峰,杜甫的五律又為何能臻於「獨造」之境?這些都從形式和表現的原理得到了十分透徹的解釋。更為重要的是,葛曉音教授的體式研究第一次讓我們如此真切地領會到詩歌藝術形式的無比重要性,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古代詩人是如何鍥而不捨地追求著形式上的創新以及如何獲得形式上的自由,並最終從形式的自由中創造出詩歌之美來。完全可以說,葛曉音教授從對具體詩歌問題的深入研究中所提出的不少理論見解,最終都是跟藝術哲學的基本原理若合符契的。

以上只是我從閱讀中所獲得的一點初步認識,只能從一個側面概括葛曉音教授詩歌體式研究的重要意義。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她的研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所理解,其學術意義也必然得到更深入、更豐富的闡發。

(作者:李鵬飛,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推薦閱讀:

你接下來的旅行被江蘇這些這些隱秘絕美的村鎮承包了,你造嘛!
27款冬季搭配,真的很全了,天再冷也不能阻止變美的心
最美的風景,一直在路上
人人都擁有天下最美的事情
中國最美的十大寺廟

TAG:古詩 | 發現 | 美的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