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6
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提綱挈領 聖賢根基
第六章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它就是我們常念的《弟子規》的總綱領。一部《弟子規》就是以《論語》的這句話貫穿下來,是清朝學者李毓秀根據夫子的這句話編寫出來,教導童蒙、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學業道業的。 《弟子規》是清朝以來的童蒙教材,家家戶戶都要念。現在《弟子規》已經逐漸普及到全社會了,很多家庭都用《弟子規》來作為教導孩子的教材。一般人認為《弟子規》只是教小孩的,其實不然,弟子是廣義的,不只是對童蒙,小孩固然從小就要學習,而孔老夫子說的弟子是聖賢弟子,具體而言是孔門弟子。孔老夫子講這句話,是要求弟子們:「你們要來我這裡學習,你們首先要做到這個標準。若是做不到這個標準,你就不能是弟子了。」所以《弟子規》是學聖學賢的根基,我們不可以忽略。 《弟子規》根據這裡講的七科: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共七科,來進行演繹,寫出一百一十三件事,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寫得非常全面。我們學習《四書》,這是大學的課程,入學的標準在哪?在《弟子規》。《弟子規》我們都做到了,《四書》才能入得進去,《四書》是教我們成就聖賢之道。所以《弟子規》是《四書》的具體落實,是行門。
七事具備 方名弟子
這裡講到的七件事,詳細地解說了我們如何學習《弟子規》。《弟子規》,蔡禮旭老師有詳細的講解,我也曾經講過兩個版本,都可以拿來參考。這裡簡單地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第一件事是「入則孝」。「入」,是指在家裡;「入則孝」是在家必須孝養父母。孝養父母包括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能夠為父母做飯、洗衣服,在物質生活上供養自己的父母,這是養父母之身,必須要盡心竭力。養父母之心是讓父母生歡喜心,讓父母心安。養身和養心比起來,養心更為重要。《孝經》里講,「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對父母要恭敬,使父母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孝養。養父母之志,父母的希望,父母的志向,對兒女的期許,我們都要努力的去實現,這是盡孝,最後自己還要成聖成賢,光耀門楣,這是大孝。 第二件事是「出則弟」。「弟」是對兄長而言。廣義的說,對一切長輩、年長者,都要恭敬,對年幼者都要友愛。「出」,是出外,出外求學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麼?敬順,敬重尊長,順從長輩,這也是孝心的延伸。 「入則孝,出則弟」還有一種說法,「入」是講內心,內心裡有孝道,能夠孝敬父母,表現在外面就是敬順,「出」就是表現在外,所以孝悌是一件事情。以這個孝悌的心、行對一切人,就是愛人,就是夫子講的仁;對一切事,就是敬事;對一切物,就是愛物,這都是從孝敬心裡產生的。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都是一個孝心的延伸。成聖成賢就是將孝悌做到極處,孟子講「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把孝悌做到了圓滿,就成了聖人。 第三件事是「謹」,行為謹慎。《弟子規》里,「謹」的篇幅很長,表面上看,都是教導我們一些小事,譬如「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中能培養大德,就是要從小事裡面培養小孩謹慎的這種態度、習慣,當他以後臨大事時,自然就能謹慎。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後人稱「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有這樣的成就,輔佐劉備立蜀國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處就是恭謹,沒有失誤的地方。這種德行都是從小事中培養的,所以我們怎麼能忽略小事? 第四件事是「信」,言而有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一定要誠信,怎麼能有欺詐、有妄語?這是做人之關鍵。夫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們說話沒有了信用,那就做什麼都不容易成功,在這個社會也不能很好的立足。特別是現代社會,更講求信用,購物用信用卡,買房子要按揭,乃至與一切人相處,都要講求信用,別人相信我們,才願意幫助我們,我們的事業才能最終成功。 第五件事是「泛愛眾」。「泛」是廣泛,「眾」是眾人,博愛眾人,與一切人交往都要有愛心。這個愛心是先從孝順父母培養得來的,所以前面《論語》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孝悌心才能對人有仁愛心。夫子教導我們,不能把愛心局限在自己家裡只是對父母而已,要擴展開來對一切眾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愛,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自己的父母長輩,也要用同樣的愛心愛一切人,「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愛自己的兒女晚輩,也要用同樣的愛心愛一切人。 第六件事是「親仁」,這是講自己求學,要選擇師友,要懂得選擇仁者。親近仁者,對自己的道業、學問長進有很大的幫助。前面「泛愛眾」,是沒有選擇的,對一切人我們都要敬愛、都要關懷、都要幫助。但是自己求學就一定要師從仁者,這要選擇,不能隨便。夫子說,「無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與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們不要向他學習,不要和他做朋友,但是也要愛他。不如自己的,還是愛他,只是不向他學習。 朱夫子在《集注》里引用程子的話,「為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先文,非為己之學也」,這是講學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朱夫子的意思,文是指詩書六藝,是夫子的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最後一個文學,是講有餘力的時候,才用在學文上。「行有餘力」的「行」是指前面六個,孝、悌、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我們能夠力行前面的六條,做得很好了,還有餘力,這時候可以學文。所以主次就很明顯,貴在力行。如果不力行,先學文,就不是實學。《弟子規》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增長的是浮華,對真正的做人沒有實在的幫助! 尹彥明先生,是程頤的弟子,也是朱夫子的老師,他說:「德行,本也。文藝,末也。窮其本末,知所先後,可以入德矣。」這是把行和文分開來定義,德行是本,根本,像一棵樹,它是根本;文是文藝,是枝末,我們要知道本末,知道先後。如果不知道本末,就不知道先後。《大學》講「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先後順序搞錯了,就不能成功。先後是什麼?先要重在修養德行,立好這個根本,然後再學文,這樣才能入德,才能真正成就聖道。如果我們沒有先力行,而只是學文,就會增長浮華甚至傲慢。 有餘力但是不學文也不行,為什麼?沒有一個好的導引。《弟子規》講,「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以為自己的意思正確,其實是錯誤的。《論語》里夫子講,「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不錯,但是他的外表缺乏修養,沒有文學的涵養,沒有禮儀的訓練,看起來就野了,野是像山野之人。 「文勝質」,是學文學得好,文學修養好,出口成章,禮儀也非常的周備,但是他的本質不好,為什麼?沒有德行,力行不夠,「則史」,史是什麼意思?古時候的史官是文書這一類人,他們常常是在文學詞句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誠意不足,用來比喻有浮華之風。君子要「文質彬彬」,即要講究文,又要講究質,文和質相輔相成。 朱夫子又說,「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於私意,非但失之於野而已」。朱子講得更加深一層,學文其實和力行同樣重要。學文是學習聖賢的教誨,如果「但力行,不學文」,只力行而不學文,只是自己一味地去用功,沒有考究聖賢人的「成法」,沒有按照聖賢的教誨去做,不懂得事理,那麼他所行的可能出於自己的「私意」,自己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這就不僅是野的問題了,夫子講「質勝文則野」,比起野來,他就更加偏離聖道,「任己見,昧理真」。所以學文同等重要,學文是幫助力行的。
養蒙學問 求其放心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師解釋這句話說:「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悌謹信,乃至學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蕅益大師講,這七科都是學習聖賢的必不可少的方面,雖然是「養蒙」,養童蒙,童蒙養正,教小孩的,但是對任何人都適用。「養蒙莫若學問」,教育人重要的是學問。 真正的學問是什麼?孟子講,不過是求放心而已。這個放心是放出去的心。本來人人分上(本來具足)都有真心,真心不動,為什麼會有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叫妄心,妄心是動的,動裡面帶著妄想、分別、執著,執著里還有自私、煩惱、過惡,這些在真心自性中本來沒有,現在突然產生了,我們把它收回來,把這些本來沒有的妄想煩惱放下,就是求放心的意思,回歸自己的真心本性,這是真正的學問。 求放心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學》里講三綱八目,格物致知是根本。什麼叫格物?物是物慾,格是格鬥,與物慾格鬥就是降伏自己的慾望,降伏自己的煩惱,然後才能致知。致知是讓自己的良知發現出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弟子規》講什麼?就是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後才能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之道。
文王既沒 文仍在茲
蕅益大師又說:「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大師講得很清楚,行和文不能分開,一切時一切處都要「文行合一」。文是什麼?聖賢的教誨。行是什麼?聖賢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聖賢教誨,不是朱熹、程子所說的先行後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能片面地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學文,是什麼?同時進行,邊力行邊學文,知行要合一。為什麼?因為文是道統所寄,聖賢教誨載錄在文上,而孝悌忠信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實處嗎? 夫子在《論語》里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文王雖然不在了,難道就沒有文了嗎?有!夫子的志向是什麼?傳承聖人的道統,正所謂斯文在茲。文在哪兒?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擔當起來,落實聖賢的教誨,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文不是簡單的、表面的詩書六藝的文,是真正聖賢的道統。 所以這一章是教我們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條,孝、悌、謹、信、愛眾、親仁,文是學文。文、行不可分開。真正把文都落實到了行上,我們就成為聖賢了。
推薦閱讀: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九·子罕第九
※《論語》里仁第四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十四·憲問第十四
※90句《論語》中的成語和俗語,藏著大智慧!
※懶爸爸逐句讀《論語》之五十四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