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大古都之洛陽

洛陽,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地級市,也是被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陽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洛陽地處中原,境內山川縱橫,西依秦嶺,過函谷關是陝西的關中平原,東臨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說。洛陽最早由周公旦營建,建城於公元前12世紀,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武周、後梁、後唐、後晉九朝在此定都,因此洛陽素以「九朝古都、八代陪都」聞名中外。之稱,它與長安、北京、南京、開封、杭州並列為中國六大古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 夏、商、周三代,洛陽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人口漸增。至公元前650年,東周襄王時,國都洛陽居住人口達11.7萬人,是世界第二大城市。 秦漢洛陽人口的持續發展,至東漢形成第一個高峰,人口增至51萬,東漢末年人口劇減,曹魏時又逐漸恢復,到西晉達一定規模。晉末兵燹不已,人口,或死亡,或外遷,數量迅速減少;北魏遷都洛陽,使得人口劇增,形成洛陽歷史上人口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北魏後期,政局動蕩,人口發展又呈下降趨勢;隋唐鼎盛時期,洛陽人口有50餘萬,形成第三次人口發展高峰;宋元以後,洛陽僅為縣級城市,人口發展速度平穩;元朝時期,洛陽人口不足萬人;明清時期,洛陽人口發展速度維持在一個中等縣的水平。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至2010年11月,洛陽市常住人口為654萬人。

東周時期,是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東局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14王。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11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市區以東15公里,曾是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國都所在地,因此被稱為"漢魏洛陽故城"。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漢魏洛陽城是以戰國後期呂不韋改建的洛陽城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漢魏洛陽城平面接近方形,周長近14公里,東、西各修三門,南設四門,北建二門,即十二門。

洛陽的城門與朝向

洛陽共十二城門,南有四門,由東向西依次為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和津門,其北門東為谷門,西為夏門,直通北宮。東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和耗門,西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西門、雍門和廣陽門。蔡邕說:「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郊祀法駕所由從出,門之最尊者也。(卷133)以平城門為尊,既說明其為正門,又說明洛陽是朝向是座北朝南,以南為。

洛陽的經濟活動中心主要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馬市和南市。《洛陽記》:「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南市在城之南,馬市在大城之東。」金市位於「公觀之西城中」。也就是說,除金市在城內西部外,其他二市均在城外。金市在北宮西南。馬市可能在中東門外的幹道之上,與金市東西對稱。南市則在城南洛河岸上,可能位於津門外幹道之上,與金市南北呼應。三市均佔有地利,商業興盛,「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

由於城門不對稱,形成許多「丁」字形和「十」字形街道,最長的街道達3千米,但兩個路口之間的段落,一般長500米,最長的也不超過1.5千米。街道一般寬40米,分為三條平行的道路,用土牆隔開,中間一條稱為「御道」,是供皇帝和高級官員使用的。現在大體上可以劃分出有東西、南北向的幹道各5條,也可以各自的城門命名。南北向的幹道有「開陽門大街」、「平城門大街」、「小苑門大街」、「津門大街」、「谷門大街」;東西向的幹道有「上東門大街」、「中東門大街」、「上西門大街」、「雍門大街」、「旄門—廣陽門大街」。被這些幹道所分割的區域就是居民區和市場。東漢洛陽的居住區共有多少里,已難知曉,貴族多居住在上東門內,稱為步廣里、永和里。因為這裡既接近東出大道,又靠近北宮的緣故。城的東北角谷門以東為太倉和武庫,東南角旄門以北為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西北角上西門以北為皇家禁苑濯龍園,均位於交通便利的地區。

建武二年(26年),剛剛建立東漢王朝的漢光武帝遷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於城外東南側建宗廟,於城外西南側設社稷。隨後又在城內北側、城外以東,城外以南開金市、馬市和南市等集市。宮城建築最初只有南宮,漢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60年—65年)於南宮以北新筑北宮,從而形成了南北二宮城相互對應居於城中的格局。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洛陽城為董卓焚毀破壞。漢獻帝曾遷回西京長安城。及至曹魏,除廢棄南宮為閭里外,基本恢復東漢時期洛陽城之舊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政權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遷都洛陽後,開始大規模增修並改造洛陽城,擴大市區面積,增加小市、四通市,大市等集市。進一步適應了居民,交通等實際需求。

保存至今的主要遺址有:內城城垣,東北西三面遺存1萬多米,最高處達9米;宮城,主要有宮城正門閶闔門遺址和宮城正殿太極殿遺址;北魏皇家寺院永寧寺遺址,內建有中國古代最高的佛塔永寧寺塔;中國第一座官辦佛建寺院白馬寺;漢魏時期國立大學太學遺址;漢魏時期皇家禮制祭祀建築明堂、辟雍遺址;中國古代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靈台遺址,以及曾出土大量國寶的東周王陵金村大墓。

金鏞城

金鏞城位於中國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角,是離宮與軍事要地。建於曹魏明帝曹睿時期,西晉、十六國、北魏、北周、隋及唐朝初年一直沿用。自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4年)司馬師廢曹芳遷於此和咸熙二年(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奐禪位居金墉城始,該城亦為廢主棄後幽居的場所。金墉城共分三個小城,為不同時期修建,丙城為魏晉時期建造,甲、乙二城修建時間晚於丙城。甲城西牆現長22米,寬2米,方向10°.東牆現長21米,寬2米,方向10°.乙城東牆現長25米,寬2米,方向11°.丙牆東牆現長21米,寬2米,方向13°.北牆現長22.5米,寬8米,方向9°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五代以及北宋的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軸線建築,卻是世界歷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自定鼎門至龍光門,南北長7公里,相繼建有十多座規模宏大的建築,即定鼎門、天津橋、天樞、端門、應天門、乾元門、乾元殿、明堂、天堂、貞觀殿、徽猷殿、玄武門、曜儀門、圓璧門和龍光門。據史料記載,其中僅明堂、天堂和天樞的高度就分別達到73.5米、120米和31米。由此可以想像隋唐洛陽城軸線建築是何等宏偉壯觀!

外郭城

  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公里,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諸小城   其他諸小城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 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   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明代洛陽城  明代洛陽城是伊王、福王的封邑和河南府、洛陽縣的治所,建築規模比金、元有所擴大。洪武六年(1373年),明威將軍陸齡依金、元舊址築磚城,挖掘城壕。城周圍8里340步,牆高4丈,壕深5丈,闊3丈。開四門,東曰建春,西名麗景,南稱長夏,北為安喜。城門上建闕樓,外築月城,環城設39座敵台。萬曆初年,河南守道楊俊民又改四門名稱為東「長春」、西「瑞光」、南「薰風」、北「拱辰」。崇禎末年,復在城外築一道牆,高1.30丈,寬1丈、周長33里。對於明代洛陽城城牆,曾進行過考古發掘,確系磚牆。對明王府舊址也進行過考古發掘,發現東西寬250米,南北長300餘米,夯土台基殘高1.4米。在台基上發現白灰地面和方形柱基坑,中間有「地爐」。在出土的青花瓷碗底部有「明王府製造」的銘文。

  清代洛陽城與明洛陽城相同。歷任知府、知縣對城郭街道有所修繕。順治二年(1645年)至六年(1649年),守道趙文蔚和知府金本利用福王殘垣廢磚,修砌加固了四面城牆,建城樓八座。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後,分別重修了四面城門樓,且定名為東「迎恩」、西「方安」、南「望塗」、北「長慶」。城內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分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四隅。河南府署及通判署、教授署、推官署、經幣署、察衙署均分布在四隅街巷內。

洛陽,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地級市,也是被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陽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洛陽地處中原,境內山川縱橫,西依秦嶺,過函谷關是陝西的關中平原,東臨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說。洛陽最早由周公旦營建,建城於公元前12世紀,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武周、後梁、後唐、後晉九朝在此定都,因此洛陽素以「九朝古都、八代陪都」聞名中外。之稱,它與長安、北京、南京、開封、杭州並列為中國六大古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 夏、商、周三代,洛陽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人口漸增。至公元前650年,東周襄王時,國都洛陽居住人口達11.7萬人,是世界第二大城市。 秦漢洛陽人口的持續發展,至東漢形成第一個高峰,人口增至51萬,東漢末年人口劇減,曹魏時又逐漸恢復,到西晉達一定規模。晉末兵燹不已,人口,或死亡,或外遷,數量迅速減少;北魏遷都洛陽,使得人口劇增,形成洛陽歷史上人口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北魏後期,政局動蕩,人口發展又呈下降趨勢;隋唐鼎盛時期,洛陽人口有50餘萬,形成第三次人口發展高峰;宋元以後,洛陽僅為縣級城市,人口發展速度平穩;元朝時期,洛陽人口不足萬人;明清時期,洛陽人口發展速度維持在一個中等縣的水平。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至2010年11月,洛陽市常住人口為654萬人。

東周時期,是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東局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14王。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11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市區以東15公里,曾是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國都所在地,因此被稱為"漢魏洛陽故城"。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漢魏洛陽城是以戰國後期呂不韋改建的洛陽城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漢魏洛陽城平面接近方形,周長近14公里,東、西各修三門,南設四門,北建二門,即十二門。

洛陽的城門與朝向

洛陽共十二城門,南有四門,由東向西依次為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和津門,其北門東為谷門,西為夏門,直通北宮。東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和耗門,西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西門、雍門和廣陽門。蔡邕說:「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郊祀法駕所由從出,門之最尊者也。(卷133)以平城門為尊,既說明其為正門,又說明洛陽是朝向是座北朝南,以南為。

洛陽的經濟活動中心主要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馬市和南市。《洛陽記》:「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南市在城之南,馬市在大城之東。」金市位於「公觀之西城中」。也就是說,除金市在城內西部外,其他二市均在城外。金市在北宮西南。馬市可能在中東門外的幹道之上,與金市東西對稱。南市則在城南洛河岸上,可能位於津門外幹道之上,與金市南北呼應。三市均佔有地利,商業興盛,「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

由於城門不對稱,形成許多「丁」字形和「十」字形街道,最長的街道達3千米,但兩個路口之間的段落,一般長500米,最長的也不超過1.5千米。街道一般寬40米,分為三條平行的道路,用土牆隔開,中間一條稱為「御道」,是供皇帝和高級官員使用的。現在大體上可以劃分出有東西、南北向的幹道各5條,也可以各自的城門命名。南北向的幹道有「開陽門大街」、「平城門大街」、「小苑門大街」、「津門大街」、「谷門大街」;東西向的幹道有「上東門大街」、「中東門大街」、「上西門大街」、「雍門大街」、「旄門—廣陽門大街」。被這些幹道所分割的區域就是居民區和市場。東漢洛陽的居住區共有多少里,已難知曉,貴族多居住在上東門內,稱為步廣里、永和里。因為這裡既接近東出大道,又靠近北宮的緣故。城的東北角谷門以東為太倉和武庫,東南角旄門以北為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西北角上西門以北為皇家禁苑濯龍園,均位於交通便利的地區。

建武二年(26年),剛剛建立東漢王朝的漢光武帝遷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於城外東南側建宗廟,於城外西南側設社稷。隨後又在城內北側、城外以東,城外以南開金市、馬市和南市等集市。宮城建築最初只有南宮,漢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60年—65年)於南宮以北新筑北宮,從而形成了南北二宮城相互對應居於城中的格局。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洛陽城為董卓焚毀破壞。漢獻帝曾遷回西京長安城。及至曹魏,除廢棄南宮為閭里外,基本恢復東漢時期洛陽城之舊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政權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遷都洛陽後,開始大規模增修並改造洛陽城,擴大市區面積,增加小市、四通市,大市等集市。進一步適應了居民,交通等實際需求。

保存至今的主要遺址有:內城城垣,東北西三面遺存1萬多米,最高處達9米;宮城,主要有宮城正門閶闔門遺址和宮城正殿太極殿遺址;北魏皇家寺院永寧寺遺址,內建有中國古代最高的佛塔永寧寺塔;中國第一座官辦佛建寺院白馬寺;漢魏時期國立大學太學遺址;漢魏時期皇家禮制祭祀建築明堂、辟雍遺址;中國古代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靈台遺址,以及曾出土大量國寶的東周王陵金村大墓。

金鏞城

金鏞城位於中國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角,是離宮與軍事要地。建於曹魏明帝曹睿時期,西晉、十六國、北魏、北周、隋及唐朝初年一直沿用。自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4年)司馬師廢曹芳遷於此和咸熙二年(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奐禪位居金墉城始,該城亦為廢主棄後幽居的場所。金墉城共分三個小城,為不同時期修建,丙城為魏晉時期建造,甲、乙二城修建時間晚於丙城。甲城西牆現長22米,寬2米,方向10°.東牆現長21米,寬2米,方向10°.乙城東牆現長25米,寬2米,方向11°.丙牆東牆現長21米,寬2米,方向13°.北牆現長22.5米,寬8米,方向9°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五代以及北宋的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軸線建築,卻是世界歷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自定鼎門至龍光門,南北長7公里,相繼建有十多座規模宏大的建築,即定鼎門、天津橋、天樞、端門、應天門、乾元門、乾元殿、明堂、天堂、貞觀殿、徽猷殿、玄武門、曜儀門、圓璧門和龍光門。據史料記載,其中僅明堂、天堂和天樞的高度就分別達到73.5米、120米和31米。由此可以想像隋唐洛陽城軸線建築是何等宏偉壯觀!

外郭城

  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公里,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諸小城   其他諸小城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 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   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明代洛陽城  明代洛陽城是伊王、福王的封邑和河南府、洛陽縣的治所,建築規模比金、元有所擴大。洪武六年(1373年),明威將軍陸齡依金、元舊址築磚城,挖掘城壕。城周圍8里340步,牆高4丈,壕深5丈,闊3丈。開四門,東曰建春,西名麗景,南稱長夏,北為安喜。城門上建闕樓,外築月城,環城設39座敵台。萬曆初年,河南守道楊俊民又改四門名稱為東「長春」、西「瑞光」、南「薰風」、北「拱辰」。崇禎末年,復在城外築一道牆,高1.30丈,寬1丈、周長33里。對於明代洛陽城城牆,曾進行過考古發掘,確系磚牆。對明王府舊址也進行過考古發掘,發現東西寬250米,南北長300餘米,夯土台基殘高1.4米。在台基上發現白灰地面和方形柱基坑,中間有「地爐」。在出土的青花瓷碗底部有「明王府製造」的銘文。

  清代洛陽城與明洛陽城相同。歷任知府、知縣對城郭街道有所修繕。順治二年(1645年)至六年(1649年),守道趙文蔚和知府金本利用福王殘垣廢磚,修砌加固了四面城牆,建城樓八座。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後,分別重修了四面城門樓,且定名為東「迎恩」、西「方安」、南「望塗」、北「長慶」。城內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分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四隅。河南府署及通判署、教授署、推官署、經幣署、察衙署均分布在四隅街巷內。


推薦閱讀:

建都洛陽的朝代有哪些
洛陽——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洛陽北宋富弼夫婦墓誌研究
洛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TAG:洛陽 | 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