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孝順

談孝順

童童:

爸爸工作很忙,忙中出錯,居然接了一家雜誌的任務,要編寫18萬字。媽媽工作也忙,經常聽她說,我老了,你看我的皮膚又黑、又沒光澤。工作忙碌,壓力繁重,人是會顯得暗淡無光的。

不過,這幾天,我和媽媽的心情不錯。倒不是我們中了什麼大獎。這些天來的好心情是你給的。看到你主動地彈琴,看到你主動地收取衣服,看到你心平氣和地與我們交流,溝通,去掉了以往的火氣,柔和了,溫暖了。你的改變與付出,媽媽看到了,笑容多了,鬱悶的天空亮起一輪金秋的太陽。媽媽私下對我說,要是女兒天天如此,我再苦再累也開心。

女兒,我想告訴你,讓媽媽開心,這就是孝順,真正的孝順。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是孔子在《論語》里說的話。意思是:「當今所謂的孝子,只是能夠供養父母而已;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尊敬,尊重,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言外之意,只給父母吃飽,這並不是對父母的孝順,就像你把狗和馬餵飽了,這並不是孝順狗和馬呀。怎樣才是對父母孝順呢?另一個聖人曾子在《春秋》里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意思是說:「孝個層次,『大孝』是尊重父母,『中孝』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小孝』是能養活父母。」也就是說,養活父母是最小的「孝」,最低層次的「孝」。

女兒,你現在小,沒有工作,談不上養活父母;將來你長大了,有工作了,我們也不需要你來養活我們,我和媽媽有穩定的工作,有良好的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對你這樣一個現代人來說,怎樣算是孝順呢?按曾子的說法:1,「弗辱」,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也就是說,你在外面的言行是有禮節的,你在外面的行為是不給父母帶來麻煩的,不使父母難堪的。這一點,女兒你做得很不錯,很精彩。從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沒有老師來我們這兒告你的狀,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言行品質上的,我們都不要操心,也正因如此,爸爸才能專心思考和寫作,這幾年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年寫一本書。我相信,以後你也一樣。2,「尊親」,尊重自己的父母。「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更在於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孝親不教親生氣」,這就要說到信的開頭,這幾天為什麼媽媽的心情好,主要原因是你的行為不使她生氣,順著她,尊重她,合著媽媽的心意,她怎麼會生氣呢?這是第二層次的孝順。

五年級的時候,你們學過一篇課文,叫《少年王冕》,王冕很孝順母親。你看:(1)當母親說沒錢供王冕讀書的時候,王冕說:「娘,我在學堂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王冕是喜歡讀書的,這從後來他將零錢省下來買舊書讀,可看出。他這樣說,是為了安母親的心,不讓母親覺得內疚。讓母親「安心」,這就是「孝」。(2)當母親讓王冕處處小心,早出晚歸,王冕一一答應,並落在行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親」。10歲的王冕遵照母親的話去做,讓母親不為自己擔憂,讓母親放心。讓母親「放心」,這就是「孝」。(3)「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童童,爸爸小的時候,一個月難得吃得上一次肉,在王冕家,恐怕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肉。秦家給他的腌魚臘肉,是讓他當飯菜吃的,秦家也不是什麼大富人家,菜,秦家也不會多給王冕,能夠給他魚肉吃,秦家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王冕將腌魚臘肉帶回家,說明什麼?說明王冕的中飯吃的是「白飯」,是硬著省出來的。晚上,母親吃著這些「腌魚臘肉」,心裡肯定是暖烘烘的。讓母親「暖心」,這就是「孝」。(4)「春光明媚的時候,王冕就用一輛牛車載著母親,到村上的湖邊走走。母親心裡十分歡喜」讓母親「開心」,這就是「孝」。

讓父母安心、放心、開心、暖心,這既是古人王冕的孝,也是我們當代人應該盡的孝,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是一個有孝心的人。當然,在這一點上,我和媽媽沒有做得很完美,沒有為你做一個完美的表率,真的很歉意。我期望我們一起努力,一起進步,做一個真正的人,做一個懂得孝順的人,做一個讓父母安心、放心、開心、暖心的人。一家人在安心、放心、開心與暖心中生活,這是多麼美好的人生啊。

再說第三層次、也是最高層次的「孝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孔子說的,意思是,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要珍惜它,愛護它,健康的身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條件,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讓自己健康成長,按正確的原則做人、做事,讓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景仰,讓後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導有方,培養出了這麼一個優秀兒女,這是最大的行孝盡孝。少年王冕在放牛之餘,刻苦讀書、做畫,成為一代畫家,一代詩人,母親為有這樣一個兒子而光榮,而驕傲,而自豪。這就是最高層次的「孝」。

說到這一點,我就想起妞妞姐家買車的事。那年,妞妞姐一家乘車回鄉下過年,到老家,妞妞姐的爺爺奶奶覺得很窩囊,兩個兒子都在市裡,回家過年,卻都是乘車的,一個也沒有自己的車;瞧村上,人家的兒子開著自己的車回家。第二年,妞妞姐家就買了車,再過不多久,妞妞姐的叔叔也買了車,兩個兒子開著車回家,可把她爺爺奶奶樂壞了。——父母就是這樣,看到兒子不比別人差,看到兒子有出息,就高興,就自豪。

媽媽一直說,其實我們家買車的條件並不成熟,但我並不後悔買了車,儘管每年的開消不小。那年,我開著新買的汽車回家,爺爺奶奶那高興啊。人家見了,爺爺奶奶總自豪地介紹,這是大兒子買的車,自己的。這車,能夠讓爺爺奶奶覺得我們在市裡過得不錯,覺得這個兒子有出息,覺得有這麼個兒子,是自豪,是驕傲,你說買得值不值?

女兒,你聽說過「烏鴉反哺」的故事吧?這個故事記載在《本草綱目·禽部》里:「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老烏鴉把孩子餵養大後,自己的一身羽毛就脫落了,這時候小烏鴉就飛來飛去給母親餵食物,直到母親的羽毛再次豐滿能飛了,小烏鴉才離開。真是人不可貌相,黑不溜鰍的烏鴉,竟然有這麼一顆感人的孝心。

還有一個故事「羊糕跪乳」,說的是幼小的羔羊飢餓的時候,總是跪在地上吃母親的奶,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女兒,在爸爸媽媽眼裡,你就是一隻幼小的羊糕(在你獨立之前,你一直是我們眼裡的小糕羊),我們疼愛你,關注你,期待你,而你,能夠以小羊糕那樣一顆感激的心來待母親嗎?

清朝的李毓秀在《弟子規》說:「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這話說得似乎有點過頭。父母不是聖人,肯定有不正確的地方,即便父母是聖人,聖人也有過錯的地方呀。但,看看世風,看看現在一些為人子、為人女對待父母的情形,我覺得,李毓秀的話還是很有可取的地方,畢竟,父命也好,母令也好,正確的時候多,錯誤的時候少;畢竟,以我和你媽媽來講,不會蠻橫地要求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要你指出來,我們完全會接受的。

前幾天上網,讀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再次感慨。我想多回家看看,我想讓爺爺奶奶安心、放心、開心和暖心。

感謝上天,我有一個健康的女兒。

感謝上天,我有一個漂亮的女兒。

感謝上天,我有一個善良的女兒。

感謝上天,我還有一個孝順的女兒。

爸爸

來自: http://hi.baidu.com/%B9%DC%BD%A8%B8%D5/blog/item/8933d6b4af0f47708ad4b254.html 海外學生習作:談孝順2010年07月23日 17:18  

  你們都知道孝順是什麼意思吧,因為從小在學校老師都在教,老師們常說「孝順」是我們要尊敬父母,照顧父母也就是要報答父母就對了。當今的人是如何看待孝順?我個人認為當今的人都把孝順看的很簡單,很容易。當今的人都以為孝順是給父母過更好的日子。通過金錢,就是只給父母錢讓他們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就夠了,雖然這些事也算是孝順,但是你們有想過父母真正要的是什麼嗎?

  談我自己如何看待孝順,我會說以我還是個十幾歲的女孩,孝順就是要讓爸媽開心,放心,不讓他們擔心,或難過,比如說要好好讀書,要更懂事。對我來說這些應該是孝順吧。那對於我有沒有做到的話,我覺得我自己應該再努力。

  當今的人對孝順為何如此淡薄呢?我覺得是因為當今的人都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有學歷,所以所有的人天天都在努力讀書,而且現今的父母都以為孩子在學校什麼都有學到,但是他們忘了還是有些事是在學校學不到的。比如說要如何孝順父母。除了這些,還有些人通常喜歡出國讀書,然後就會住在外國就把父母留在家裡,然後都不回來看父母,這算什麼孝順。

  我們現在的人要學會如何孝順父母,好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知道什麼是孝順,也知道該如何孝順父母,那這樣做我們才能把孝順推廣延伸到下一代。 (摘自:印尼《國際日報》 作者:林秀燕) 談孝順 來源: 龔偉的日誌 我們要孝順父母,不僅是因為有父母才有了我們,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就有一個偉大的希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我們過得永遠幸福!希望因為我們的出生能夠讓家族的貧窮到我們這代為止,而家族的富裕從我們這代開始!他們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也許父母給我們的不一定達到了我們的期盼,但是我們的父母永遠把他們最好的給了我們!將他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的時光因為我們而花在了自己並不喜歡甚至一點都不喜歡的工作或事業上,把一輩子的心血,心思花在我們身上!直到最後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父母心中唯一的牽掛!而他們心裡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我們能過得好!也許有有很多事情還沒有發生,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這輩子欠得最多的人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都很希望家人能過上很好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成就,最後還希望自己的生命對別人的生活和未來有意義,能夠為社會做點貢獻,但是在我們這個年代不是講技術的時代,80年代,我們要改變生活,改變命運,有所成就,85%靠專業技術,15%是人際關係,而21世紀,專業能力只佔17%,人際關係佔83%,同時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平台,有名師指點。而當我們要走出去增加所見所聞,去學習,才能擴大我們的心胸格局,才能提高我們的修養,才能了解到更多的諮詢,才能有眼光和遠見,有學習才會有分析力,有分析力才會有判斷力,有判斷力才會有影響力,有學習力才能更好地改變我們的命運!談孝順(2010-09-08 13:57:27)

標籤: 雜談

人生五倫孝為先 / 自古孝是百行原。為人子女應孝順 / 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似海深 / 人生莫忘報情恩。世上惟有孝字大 / 孝順父母為一端。

百善孝為先。孝在人們美好的品行中是最根本的,因為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我回首往事,孝順父母自己做了多少?為自己的子女又做了多少?我記得,小時候身體不太好,經常住院、生病,父母為我熬過多少日日夜夜。雖然父母已過世,有時候總是在想,在對父母的孝順上總感覺有點兒愧疚。父母在世的時候,我根據自己經濟條件為父母盡心儘力,就我的能力只能讓父母吃好、穿好,住好。父母的心情好不好我不大注意,但是我不惹父母生氣,父親在世的時候,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住院,我正在上班沒有太多時間照顧父親,只有姊妹幾個輪流照顧父親。父親過世後自己回想起這一點兒有些愧疚。退休後,自己全心全意照顧母親,這是做女兒不可推卸的責任,把母親接到我家,母親生活中的一切都來由我料理。我不需要姊妹們來照顧,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全力以赴的呵護體貼著母親的生活,我看得出,母親臨終前眼睛裡閃爍著幸福的淚花。

如今子女的讀書升學耗去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業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如果連這種恩親都不報答的話,這種人那就可想而知了。

在動物界中,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捕之孝,小羊羔要跪著吃母羊的奶,這是以跪的方式來報答對母愛的感恩之情。小烏鴉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小烏鴉捕食回來口對口餵給年老的父母。連烏鴉都如此孝順,作為人類的我們孝敬父母更是責無旁貸。

古代也有很多關於孝順的故事,如棄官尋母、賣身葬父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人的孝行未必都符合現在的道德會犯和法律規範。但是從這些故事中悟出孝的重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做一個孝順父母的模範,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佩的。

世界上有一件事最不能推遲,那就是孝順父母,因為能孝敬父母的時間一天天遞減,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孝敬父母,只會留下終身遺憾。子女一日長一日 / 父母一年老一年 / 勸人孝心及當先 / 莫許來日行孝願。 等到父母去世後 / 想要敬孝難上難。雖有山珍靈前供 / 父母何增到嘴邊。活著子女多孝順 / 粗茶淡飯也香甜。

曾子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他將「孝」分為三等,小孝是「能養」;子女要保證父母的物質生活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饑寒,有病能的到及時治療。中孝是「不辱」;子女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三思而後行,不能因為自己的過失給父母帶來不良的影響,讓父母操心、擔心、憂心。大孝是「尊親」子女要從精神層面上尊敬父母,對父母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愛,在父母面前要有溫和的態度,愉快的臉色,這樣才能寬慰父母的心。

不妨我們捫心自問,何曾為母親刷過筷子洗過碗,何曾又為父親捶過背柔過肩?我悟出一個孝順老人的道理,父母需要你做的事情,你不能說下次。

小談孝順文/ICE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孝為先,我想我也是很是接受老祖宗的這點,孝要為先。母親10月懷胎生育了我們,每個生日就是她的苦難日,我們要牢牢記住。在自己生日時候不要忘記向媽媽問候下。父親雖然沒有10月懷胎,但是用他的辛勤汗水養育著我們。不知道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所以也不能忘記父恩,那是無盡的父愛。如山的父愛。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我們沒有理由不孝順他們!也許他們有的時候想法和思想是和我們不同的,也許會對於我們的一些做法有些不同意,但是我想這個時候的處理方法不是反對,而是要努力的感染父母,讓他們順服我們的想法,不能發父母的脾氣。因為只有父母可以包容我們,他們會惹著我們的脾氣,不要把父母的愛當做了懦弱,要珍惜父母對於我們付出的愛!一個好的兒女不是一味的全部聽從父母,要有自己的思想,但不是要和父母反目,因為我們可以試圖去感化父母,去用思想去感化父母,讓他們感覺我們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這樣,既沒有讓父母生氣,又是讓我們自己的觀點能順利的進行。一定條件下,聽從父母那是一定的,但是要選擇的聽從。父母的一些想法是對的,畢竟他們走的路比我們多,所以聽從一些是他們想法是對的。但是有的時候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受到他們當時時代的禁錮,也許我們不一定正確,所以我們要選擇的聽從。這不聽從,並不代表不孝順。唯唯諾諾我想父母不希望這樣的結果。呵呵,選擇的聽從父母的話,做個孝順的兒女!!

常回家看看,常電話下家裡,常報平安.

心中常惦記下父母,父母也就滿足了......從「三年之喪」談孝順2008年02月28日16:20 來源:山東電視台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在《新杏壇》「向孔門弟子借智慧」之「向宰予學習辯論」里,從宰予與孔子「三年之喪」的辯論談到了「孝順」這一常談常新的話題。那麼傅佩榮教授理解的孝順是怎樣的呢?

  傅佩榮先生說,今天每一個人可以正常的成長,做一個正常的人,都要感謝父母親在我們小時候認真的關懷我們,父母親關懷我們花了多少心血,難以衡量。

因為在心理上有長期的依賴父母照顧的需要,我們跟父母在心理上就互相關懷,有深刻的情感互動,從生理到心理,從心理再到倫理,都讓你對父母表示尊敬表示感謝。

  「你真的去孝順的時候,看到父母快樂,你才發現自己的快樂,有源有本,自己的快樂是最深刻的,這是儒家精彩的地方。」傅佩榮先生對此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傅佩榮先生說,儒家基本的思想,就是人文主義,叫做人道精神。知道「善」是我們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才能了解孔子的理想。孔子有什麼理想?有什麼志向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十二個字事實上不容易做到,也沒有做到過,它代表一種理想。

  為什麼特別介紹宰予的時候談這些呢?傅佩榮先生解釋說,這是要感謝宰予,宰予如果沒有問這一段,孔子不會把倫理、心理、生理這整個的系統說出來,我們也知道了他的困難何在。困難在於一個人成長之後才念到這些書,說明你已經在生理上獨立了,但是心理上你還是要經陳記得父母的恩情,記得別人對你的照顧,所以在心理上是關鍵。我常常勸年輕的朋友,有空回家就翻翻家裡的照相簿,以前的相簿裡面有自己生下來在父母的懷中、襁褓中的樣子,有念幼兒園的樣子,小學畢業的樣子,到中學畢業的樣子,一路上去,才知道說我這些過去成長的經驗,原來父母對我們的照顧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啊!所以孝順就變成一個人天經地義應該做的事情。至於怎麼樣的孝順有社會上的規定,從生理到心理到倫理,你心裏面才能恢復原始的情感,力量就由內而發,孝順、友愛、守信用、講道義,都是最自然的事情,用你的真誠。這是儒家思想的關鍵所在。因為宰予,能把這些跟老師的對話說清楚,使得我們有了很多豐富的材料可以思考。
推薦閱讀:

被父母虐心的漢惠帝如何孝順父母
孝順的人,註定發大財的4大生肖
[不是子女應該孝順父母,而是父母應該「孝順」子女]
青籽話歷史——中華孝道(一)
《二十四孝系列》之六:蘆衣順母

TAG:孝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