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無形的個人空間 - 國際關係學者及學說介紹 - Powered by Discuz!
國際關係學者及學說介紹 列印 | 推薦 | 評分 |
評論(7) |
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856年威爾遜出生在弗吉尼亞斯湯城,少年時代就醉心於政治,三度出任英國首相的威廉·格萊斯頓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爾遜16歲進入戴維森學院,29歲獲博士學位,3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1902年發表的《美國人民史》被認為是其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1909年當選為新澤西州長。1912年威爾遜作為民主黨候選人當選為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並且在後來獲得連任。 威爾遜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學術成就最高的一位總統,這不是因為他一生十餘部的專著和數十篇的論文,也不是因為他曾經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頭銜,而在於他從學術和教育的角度正式確立了國際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政治學科的地位,並第一次提出了同西方列強崇尚的武力解決問題針鋒相對的理想主義政治理念,這種學說影響之大,是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所不及的,即使今天仍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政治理念可以基本上概括為四點: 第一:人性可以改造。威爾遜認為組成社會體系的人的根源是可以被轉變的,其觀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性本善」之類的學說。他的這一學術思想來源於啟蒙運動時期以人為本的理念,認為人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克服固有的缺點而日臻高尚,人類社會也將藉此走向文明。 第二:戰爭可以避免。威爾遜認為作為國家組成部分的人民可以達成諒解,用和諧的眼光去看待各自的矛盾,並在友好的氣氛中解決各自的矛盾,而作為國家政權操縱者的政府官員則可以良好的協調這種意願,從而化解矛盾。 第三:利益可以調和。用現代的觀點說,就是「國家之間的利益矛盾是非零和的」,也就是說,國家之間可以通過上一條為基礎,以合作與協調為手段來解決國家間的矛盾,規避衝突和戰爭從而實現雙贏,這種雙贏在當時就是集體安全體制。 第四:建立國際組織,保衛世界和平。威爾遜倡導通過國家間的合作來解決矛盾,而是實現這一合作的途徑和渠道就是聯合的國際組織,用集體安全來替代早先大國間的均勢。 威爾遜的觀點毫無疑問是顛覆性的,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否認了大國之間擴張軍力和理性,並對大國之間的軍事擴張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強烈的抨擊,這在於當時正在積侵略別國並刀兵相見的世界格局無疑影響巨大,同時其學說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聯合國實質上就是以威爾遜倡導的國際聯盟為藍本建立起來的。但是其學說也有著致命的缺陷:首先國家之間的礬渣是不平衡的,其所提出的人性改造本身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宗教、民族、地域、血統等等的複雜因素會使得人的修養的認識造成偏差,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絕對信任便無從談起;此外其關於國際組織的作用也過於理想化,原因在於國家之間的聯合與合作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而這種基礎的摩擦並沒有一個組織來約束,國際法也就無法得到貫徹――或者說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之間必然會產生不信任而導致分歧,而此時的國際組織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壓制這種分歧,這樣的國際組織必然會產生分裂。 1919年,威爾遜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正式創立「伍德羅·威爾遜公共關係學院」,並設立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政治系,至此,作為獨立學科的國際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政治創立,威爾遜本人擔任學院講座教授,其個人的學術威望達到頂峰,也為其在人類文明史刻下濃重的一筆。 但是與此相比其政治前途卻在此時陷入困境,由於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在兩院中的巨大影響,鼠目寸光的兩院議員以絕對多數否決了威爾遜提出的包括美國加入國聯等一系列使美國跨入世界支配大國行列的議案,並且無知的將國際聯盟同歐洲古老而落後的「神聖同盟」相提並論,也使其在政府內部遭到深深的質疑。同時在國際上,他提出的是第十四點原則也被很多政治家質疑,英國政治家尼柯爾森形容威爾遜倡導下的巴黎和會:「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以覺悟,新秩序不過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 1920年,威爾遜在遭到質疑的憂鬱中去職。他在卸任後仍然為他的理想主義政治理念奔走呼號,拖著沉重的病體日以繼夜的穿梭各地發表演說,力圖使美國走上時代的潮頭,並期望美國能夠負起維護集體安全的重任。但是他對這一理想直到他去世後多年,才由他的後輩――弗蘭克林·羅斯福實現。 1924年2月3日,威爾遜因中風在懷著對美國孤立主義政策的深深不滿和對他所創立的國際聯盟的複雜心情中逝世,享年67歲。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2 PM 愛德華·卡爾愛德華·哈利特·卡爾,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國際關係理論家,是國際政治學術領域繼威爾遜之後的又一位泰斗級的學者。正是從它開始,將國際政治理論從理想主義的時代帶入現實主義,被譽為「政治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卡爾1892 年出生於英國,早年就讀於劍橋大學,1916進入外交界。1919年進入作為英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巴黎和會,1936年,卡爾離開外交界,僅圖威爾士大學國際政治學院,二戰結束後又先後執教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卡爾一生著作甚豐,主要有《和平條約以來的國際關係》、《二十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係研究導論》、《和平的條件》、《蘇聯對西方世界對影響》、《革命研究》、《新社會》、《什麼是歷史》、《蘇俄歷史》等等,以及不計其數的論文。卡爾一生最著名的著作恰恰是他字數最少的一本,就是《二十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係研究導論》,這本書在1939年第一次出版時,只有224頁,後來於1945年再版。這本書可以說是其思想的主軸。卡爾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對一戰結束之後歐洲世界建立在流沙上的和平的假象做出批判、反省和總結。他將這段時間中的理想主義國際政治思潮成為「烏托邦主義」,並提出應當把烏托邦主義中的「應當如何(should to be)」替換為「現實如何(to be)」,並認為烏托邦主義講道德層次上升到一個錯誤的高度,忽視利益衝突,忽視國際政治作為權力政治的本質,同時它還尖銳的抨擊烏托邦主義的有關「世界政府」的觀點荒謬無比,不可能實現。同時,卡爾還提出了現實主義的亮點最為重要的基本原則:第一,「權力始終是政治的核心成分」,「政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權力政治」;第二,「道義只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道義是權力的產物」。他提出,國際政治是一門幼稚的年輕學科,在這門學科的幼稚階段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同情況的弊病,烏托邦主義的一廂情願就是幼稚的最大表現之一,所以,國際政治應當恢復其現實的權力政治的本來面目,對國際事物進行現實的分析,而不是用主觀的願望和熱情代替對現實的國際問題的研究。卡爾的思想對國際政治思潮的影響巨大,二戰的爆發就是對他的《二十年危機》最好的註解,這本書深受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者的推崇。他提出的這一思潮,後來被最著名的國際政治理論大師漢斯·摩根索發揚壯大,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卡爾的卒年不詳。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2 PM 馬丁·懷特馬丁·懷特1913年出生於英國布爾來頓市的一個醫生家庭,1935年畢業於牛津大學現代歷史專業,後在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工作,1946年馬丁完成了名為《強權政治》的學術專著,顯示出了他的學術才華;1949年,馬丁來到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講授國際關係理論,在這裡他提出了著名的「3R」分析,即所謂國際關係理論的「三傳統」:;1961年,馬丁回到家鄉,在埃塞克斯大學的歐洲研究學院繼續學術工作,並為英國國際關係理論委員會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同上面兩位理論開創者不同,馬丁嚴格上說並不能說是一位理論開創的大師――毋寧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總結者。在馬丁的一生中,他嚴謹的觀察了一戰、二戰之間的流沙上的和平,對國際政治理論的不同流派進行了詳細的剖析,並針對其中的弊病提出了他的分析方法――「3R」:「現實主義(Realism)」「理性主義(Rationalism)」「革新主義(Revolution)」――現實主義強調國際社會的無政府主義、權力政治、利益衝突;理性主義即所謂理想主義,強調理性原則、國際對話與合作,重視國際法和國際同盟;而革新主義則是在基於現實主義的權力政治基礎上強調國際社會的協調作用。馬丁認為,在這三種流派不斷的爭論之中,最理想的狀況是以理性主義為基礎,吸收「擯棄憤世嫉俗內容的」現實主義及「不帶有狂信」的革新主義中的結合體。馬丁重要影響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他一本賓不厚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雖然馬丁在1946年時候就開始撰寫,但是直到他去世,才有他的學生卡斯頓·霍爾布拉德整理補充並出版,其中的內容並不多且沒有嚴格的章節,或者說,這本小冊子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本條目較少但是解釋非常詳細的國際政治學詞典。他認為國際政治就是「過於國家生存的理論」,大國地位的取得必然依靠暴力或戰爭,中等國家的地位倚仗大國的善意與容忍,而小國則必須依靠中立政策在大國相互傾軋的夾縫之中獲得生存空間。此外有很多後來的國際政治名詞就是這本書提出來的――比如超級大國――馬丁在這本書中將之稱之為「支配大國」,並對支配大國所必須具有的條件作了詳細的解釋。總體上講,馬丁的學術理論不同於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和革新主義(即當時美國剛剛興起的「科學行為主義」),他的觀點更傾向於歐洲的傳統主義。他的貢獻在於用不同於任何一派的觀點去分析、總結各派別的得失,具有與眾不同的重要地位。1972年,馬丁·懷特逝世於家中。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2 PM 漢斯·摩根索漢斯·摩根索,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國際關係理論泰斗,斯坦利·霍夫曼稱之為「國際關係學科的奠基之父」,如果說馬丁·懷特作為一名總結者,為國際關係理論這棟大樓設計出了圖紙的話,那麼漢斯·摩根索則正是將這張圖紙變為現實,並使之成為一棟宏偉大廈的建築師。漢斯1904年出生於德國,先後就讀於柏林大學、法蘭克福大學和慕尼黑大學,主攻法律並做過律師;1933年漢斯進入瑞士日內瓦大學講授政治學;1937年由於納粹的逼迫被迫遷居西班牙馬德里,後轉輾到達美國進入紐約布魯克林學院任教;1943年進入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任教並加入美國國籍,1950年出任芝加哥大學美國對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在後來擔任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顧問。漢斯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政治學派的集大成者,其國際關係哲學主要包含以下五大部分:第一,人的政治哲學。漢斯是猶太人,早年飽受納粹迫害,因此其對人的基本觀點基本上類似於中國古代傳統的性惡論,即認為人天生是自私自利的,而且這種自私自利不能夠通過教育和人為的機制而自行地消除,就是人與人之間衝突的根源。因此人與人之間由實力確保安全,在文明社會中這種實力就體現為權力,人的政治關係就是權力鬥爭的關係。第二,國家行為哲學。漢斯認為國家權力就是個人對權力慾望的放大與集合,國際社會中的國家行為是由國家對權力的追求所驅使的,這種行為不外乎兩種形式:戰爭或者外交。而作為國家行為的最終指向,只能夠是國家利益。他說:「政治現實主義認為理性的外交政策將是最好的外交征政策,因為只有理性的外交政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的減少危險和最大限度的使國家獲利」。第三,國家道德哲學。關於到達在國家之間的地位和作用,是漢斯思想體系中最為複雜和矛盾的一個部分,首先他承認道德存在於國際交往之間,並且在國家行為的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是他又強調國家對於權力的追求是絕對排他和毫無變通的,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僵局,這也是摩根索理論當中致命的弱點。第四,國際政治哲學。摩根索的國際政治哲學始終貫穿著一條主軸――權力以及國家對權力的追求。國家為了追求安全而追求權力,如同人追求安定而追求力量。國家之間因為對權力的要求的衝突而陷入猜疑和不信任,依靠道德去約束和解決國際問題無異於緣木求魚。第五,對外政策哲學。漢斯認為外交和外交政策對於國家在國際政治過程中有三大作用:一;根據自身條件去確定自身目標――即確定國家政策的目的。二;評估其他國家的實力及預測其國家利益的指向。三;分析和對比本國和別國的實力、目標,選擇合適的政策來實現本國的目的。應當說漢斯的理論很符合各國政界中的鷹派人物的口味,在我國國內也頗受軍方所掌控的部分學界、以及一些激進的民間機構的推崇。不過放在歷史的角度,我們必須要合理和客觀地看待每一個學說――二戰期間和之後,原先親密合作的美、蘇兩大國居然逐步反目,摩根索的理論體系對於這一國際政治現象的解釋可謂完美,其非常清晰的預測了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模式;但是,摩根索的政治學說有著致命的弱點。他雖然批判了理想主義的不切實際的空想,強調了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但是卻不能夠解釋國家之間的道德約束,無法解決國際合作、結盟、以及安全困境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其學說在冷戰爆發之後逐漸的受到諸多質疑,在科學行為主義學派興起之後,漸漸的被放棄和取代。附:關於《國家間政治》這部國際關係專著已經成為每一個國際關係學生、學者和愛好者必備的案頭書,也是國際政治學術領域至今無人能夠超越的最高峰,因此,有必要對這本書專門加以介紹。這部書是摩根索在以其在芝加哥大學教授講授國際關係時候的建議為基礎完成的,1948年正式出版,至1973年其本人親自修訂的第五版面世,1984年摩根索的學生、另外一名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肯尼思·湯姆遜根據他的遺願,將該書繼續完善,出版了第六版,也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後的版本。這部書的影響之大,至今沒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夠超越,這部書中完整地歸納了國際關係最根本得六大準則:第一;政治根植於人的客觀性,也就要求國家必須相信現實的政治法則,國際現實是國家必須首先面對和分析的問題,是國家生存的第一法則。第二;以權力為研究對象的國家政治和國家關係學科,區別於經濟學、邏輯學等等其他學科,是一門獨立的社會學科,擁有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第三;以權力來界定國家利益的核心是普遍適用的,而國家利益指導知道國家行為的根本風向標。第四;國家道德作國際政治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這一作用完全取決於國家的嗜好和心情,如果國家不考慮政治道德的後果,就根本不存在政治道德。第五;普遍的道德法則同國際道德不可混為一談,後者取決於國家利益的指向。第六;政治現實主義以權力來界定利益,區別於其他政治學科是真實的、客觀的。(本書在國內印行不多,也有好幾個版本,推薦世界知識出版社的版本,可惜who翻譯的記不清楚了,北大出版社有這本書的影印本,強烈推薦閱讀原版,非常通俗易懂。)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2 PM 卡爾·多伊奇美國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論對冷戰爆發之後的一些列國際政治行為的詮釋和預測,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多伊奇1912年出生於捷克,青年時代在布拉格攻讀法律,並取得博士學位。後由於二戰的原因移民美國,1948年,多伊奇正式取得美國國籍,1951年在哈佛大學取得第二個博士學位並進入耶魯大學任教。後先後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蘇黎世大學任教,並曾經擔任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全美政治學會理事。多伊奇在國際政治學領域的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科學行為主義最為重要達三大理論:一體化理論、溝通理論、博弈理論。統稱為「科學行為主義三論」。所謂一體化理論,是指世界是一個有機的、互動的整體,這個整體的基本特徵是「一個整體的構成部分中間形成相當程度的相互依存」,並包含有四個要素:區域、範圍、幅度、力度。所謂區域指特定地域及其人口;範圍則之區域內的社會和國家行為的各個方面;幅度則指範圍所代表的行為的後果;而力度則指的是做出行為的行為者所擁有的實力。這四個要素相互依存,形成了複雜的國際政治體系,是一個整合的、複雜的、相互關聯的整體系統。溝通理論被很多人視為是同現實主義針鋒相對的,多伊奇認為,在國際政治體系著一複雜的整體中,國家並不是唯一的行為者,同樣的,各種不同的國際組織、國家集團甚至個人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現實主義唯國家是尊的觀點已經過時,國家實在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對對方的評估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做出科學的決策。最後的博弈論,則主要針對微觀的國家行為而言,運用多種學科知識綜合分析國家行為的得失模式,「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小雞博弈」等等非常著名的概念,就是多伊奇的創作。總體來看多伊奇的理論,其突破了傳統現實主義僵化的國家行為模式,見國際社會視為一個整體,解決了無政府主義同國際合作等等之間的諸多矛盾,並完美的預測了當代世界的一體化現象。但是其理論也並非沒有缺陷,首先,多伊奇的理論非常重視精確化和實用化,這使得其理論很容易墮入實證主義和非理論化的誤區;其次,過多的數據和案例分析,使得這一理論很容易變得龐雜無比,失去了作為理論的高度概括的本來意義。因此多伊奇雖然被稱為科學行為主義的「首席革命家」,他的理論去遠遠沒有理想主義、現實主義那般為世人所廣泛認同。1992年,多伊奇因病與世長辭。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3 PM 喬治·凱南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下國際政治學這種為數不多的廣為人知的學者之一――喬治·凱南。同那些受到正統的學術教育,用嚴謹學術作風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的人不同,喬治·凱南的理論與貢獻同他在美國國務院中的外交實務工作有緊密的聯繫。凱南是美國威西康星州的農民出身,個性倔強,崇尚個人自由,1921至1925就讀於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成為外交官,在歐洲多國任過職。後來凱南退出政界,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終身教授,1974年退休,現在在普林斯頓安享晚年。提到凱南就不能不提他最著名的那篇八千字電文:1947年7月,時任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臨時代辦的喬治·凱南向國內發回一篇八千字的電報,並以此封電報為基礎在美國《外交季刊》上發表了題為《蘇聯行動的根源》的文章。短短的一封電報和一片論文,就這樣成為了美國半個世紀對蘇聯遏制政策的依據,影響了世界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凱南主張蘇聯的實力、地位和國家利益會促使蘇聯不可避免的挑戰美國的地位,美蘇兩國將不可避免的走向對立,主張建立對蘇聯的「鐵幕」,遏制蘇聯的擴張。在這個問題上,凱南提出了兩個「十分明確」:第一,「十分明確,任何美國對蘇聯政策必須是長期的、耐心的,但又是堅定的、警覺的遏制政策,以制約俄國的擴張趨勢」;第二,「十分明確,美國不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與蘇聯政府建立和睦關係,美國應該繼續視蘇聯為政治舞台上的對手,而不是夥伴。」也就是說,凱南以現實主義的觀點總結了美國對蘇聯的看法:以國家利益為先,「我們自己的國家利益是我們真正能夠認識和把握的全部真諦」。但是有趣的是,後來美國政府雖然號稱按照凱南的理論前提開展外交活動,但是卻排斥這位理論先行者,艾奇遜、杜勒斯、拉斯克等人對凱南極盡攻擊,而凱南在後來也並不認同美國政府的行為,認為其完全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對比凱南的理論和美國政府的政策、行為,可以看出凱南的遏制理論其實是先對低層次的,凱南僅僅主張對蘇聯進行政治遏制和經濟競爭,而沒有主張軍事威懾;同樣,即使是政治遏制,凱南也主張僅僅在美國的利益指向範圍內進行遏制,而非美國政府那樣四處點火同蘇聯進行全面對抗――或者說,凱南的理論帶有早先美國政府的孤立主義的影子,劃定美國的範圍,「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真正連接美國政府同凱南理論的東西,實質上只有一點:對蘇聯共產主義的畏懼和不認同。我們不能說凱南的理論時間是否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假設僅僅僅按照凱南的初衷而言,必定是失敗的,因為的利益已經遠遠不是孤立主義時代的範疇所能夠概括的,這也是凱南既成功又失敗的原因。 大象無形 2006-7-21 07:24 PM 亨利·基辛格作為又一位在外交界大放異彩的決策型國際政治學者,基辛格無疑是所有外交家中的出類拔萃者,眾所周知,在他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十年中,幾近完美的解決包括尼克松訪華等等數個重大的外交事件。同在政界漸漸失意的喬治·凱南不同,他在學術上最輝煌的時刻同他在政界光芒四射的時候是幾乎同時的。亨利·基辛格於1923年5月出生於德國紐倫堡附近的費爾特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由於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基辛格全家被迫於1938年經英國前往美國,,隨後基辛格進入紐約「喬治·華盛頓」高級中學讀書。1942年美國對德宣戰,基辛格應徵入伍,編入第八十四步兵師前往歐洲對德作戰。戰後,基辛格進入哈佛大學政治系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其畢業論文《歷史的意義》包含了諸多學科的內容,大受好評,初步展現了基辛格在政治方面的卓絕才華。(題外話:提中國的大學生寒一個,基辛格的畢業論文長370頁,現在中國一個大學生的畢業論文能趕上人家的註解?呵呵,不知道。)1954年基辛格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重建的世界》後來出版成書,成為其重要的著作之一。1969年,基辛格出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73年至1977年擔任美國國務卿,並於1973年同越南的黎德壽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基辛格是美國第一位原籍非美國人的國務卿,戰後第一位猶太人國務卿,也是第一位兼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國務卿。值得注意的是,基辛格的生平同國際關係理論的巔峰人物漢斯·摩根索頗為相似:同樣都是猶太人,都因納粹的迫害被迫飄洋過海來到美國,同樣在美國的政治學術界大放異彩。因此,其在世界觀方面同摩根索頗為相似:對人性和社會的現實主義認識。在學術方面,基辛格非常注重對歷史、現實主義權力理論和歷史人物的分析。這在他的不同著作――尤其是他的傳世名作《大外交》中――體現的極為明顯。基辛格對兩位歷史人物倍加推崇,一位是維也納會議上大放異彩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另外一位則是德意志的驕傲「鐵血宰相」俾斯麥。基辛格也深受這二人的感染,其外交思想也充分體現著這二人微妙、精細、機密的行事特徵:第一,均勢的外交哲學。基辛格認為:外交的任務是將國家的勢力轉化為政策,並保證政策的起點和落點都是安全的;外交的目標是確定國家在世界中合法的支配地位,並且在這一世界中保持和平;外交的核心是通過談判和交涉建立均勢,並維持這一均勢已保證各國的安全。第二,外交思想必須建立在國際體系之上。基辛格的眼光卓絕無比,他敏銳的觀察到了不同國家間的國際格局,以及科技革命的爆發將世界帶入一個普遍聯繫的時代,他認為外交思想必須立足於國家間複雜的關係體系,成為國際社會中的「穩定性體系」和「革命性體系」的聯結點,並以此為基礎維持世界和平,防止不安定因素的爆發。第三,國際政治多極化。基辛格很早就主張「軍事兩極政治多極」的觀點,他認為,單純的兩極格局會使得國家間的交涉缺乏餘地,並使得國家競爭陷入危險的零和博弈,菜單的條目越少,環境就越不安定。因此他主張通過政治多極化來軟化兩極格局帶來的尖銳對立,使得國家之間在交往的問題上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也是地國家間的不安全感減低,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第四,談判實現緩和。戰爭是危險的,不但會帶來破壞也會加劇國家的不安全感,使得國家的行為傾向於極端化,因此,國家應當通過談判和交涉來避免戰爭的爆發,用承諾的交流來防止戰爭,維持國家間的緩和狀態。應當說從表面上看,基辛格的外交思維有些老舊甚至過時,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和捉摸其外交思想,會發現其獨到的過人之處。基辛格敏銳的預測到了國際格局的變化將會帶來的必然結果:全球化和多極化。他的「均勢外交」也完全不同於梅特涅的瓜分歐洲並限制法國的「君主國集體安全」的模式,基辛格的外交思想是建立在兩極化的「無政府狀態」下的,他希望通過提高其他大國的地位――歐盟、中國――來軟化美蘇兩國劍拔弩張的態勢,防止世界的局勢進一步惡化,也進一步消除和戰爭爆發的危險。在實際操作上,基辛格實踐了他的外交理想,可以說也的確實現了他的外交理想,他的努力奔走真的踏破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堅冰。但是基辛格的理想僅限於此,他主張的均勢是弱化武力的「均勢」,其政策帶人到美國的國家行為中,則不過是「一種強權政治哲學的必然產物」。「冷戰」,這個詞才是基辛格和他的學術理論最好的腳註。 |
推薦閱讀:
※各國概況(1979年版) 不完整版,含全書1600餘頁中的第1-1224頁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朝鮮新制裁決議,聯合國對朝鮮都採取過哪些制裁措施?
※中國外交政策(1):動因
※[學者]貿易戰,夫妻論!
※平成終了,日本也像天皇一樣垂垂老矣
TAG:國際關係 | 國際 | 空間 | 大象 | 學者 | 關係 | 介紹 | Discuz! | 關係學 | Po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