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現代研究

常用中藥現代研究

目錄

麻 黃 2

桂 枝 2

蒼耳子 6

辛 夷 9

蔥 白 12

檉 柳 14

鵝不食草 16

龍 骨 17

薄 荷 19

牛蒡子 23

蟬 蛻 25

桑 葉 28

菊 花 30

蔓荊子 33

葛 根 35

柴 胡 39

升 麻 45

琥 珀 48

紫 蘇 50

生 姜 53

遠志 57

荊芥 60

防風 62

羌 活 66

苦楝皮 69

大 蒜 71

斑蝥 77

蟾 酥 83

馬錢子 88

白 芷 92

水 蛭 97

硃砂 100

麻 黃

  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和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Mey.的草質莖。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膀胱經。功能:發汗、平喘、利水。主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瘙癢。內服:煎湯(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10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草麻黃莖中含有生物鹼1%~2%,其生物鹼中40%~90%為麻黃鹼(l-Ephedrine),其次為偽麻黃鹼(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黃鹼(l-N-Methylephedrine)、d-N-甲基偽麻黃鹼(d-N-Pseudo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黃鹼(l-Norephedrine)、d-去甲基偽麻黃鹼(d-Demethyl-pseudoephedrine)、麻黃次鹼(Ephedine)。此外,還含有苄基甲胺(Benzyl-methylamine)、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等;又含6%的兒茶鞣質和揮髮油,揮髮油中含有l-α-松油醇(l-α-Terpineol)、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月桂烯(Myrcene)、2,3,5,6-四甲基吡嗪等30餘種成分;亦含有黃酮類成分,如白飛燕草甙元(Leucodelphinidin)、麥黃酮(Tricin)、芹黃素(Apigenin)、山萘酚(Kaempfer-ol)等;尚含有機酸類,如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肉桂酸(Cinnamylic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

  木賊麻黃含生物鹼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黃鹼和偽麻黃鹼。本品還含有鞣質、黃酮甙、糊精、菊粉、澱粉、果膠、纖維素、葡萄糖等糖類化合物以及草酸(Oxalicacid)、檸檬酸(Citricacid)、蘋果酸(Malicacid)、延胡索酸(Fumaricacid)等有機酸類。

  中麻黃含多量麻黃鹼,尚含鞣質、黃酮甙、糊精、菊粉、澱粉、果膠、纖維素、葡萄糖等。

  上述三種麻黃中所含化學成分相似,但生物鹼含量以木賊麻黃最高,草麻黃次之,中麻黃較低。

 桂 枝

  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味苦、甘,性溫。入膀胱、心、肺經。功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主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酸疼;胸痹痰飲、經閉、癥瘕。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有揮髮油0.2%~0.9%,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Cinnamicaldehyde),佔70%~80%,為鎮靜、鎮痛、解熱作用的有效成分。桂枝水煎得到6個成分:反式桂皮酸(Tran-scinnamicacid)、香豆精(Coumarin)、β-谷甾醇(β-Sitoterol)、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硫酸鉀結晶及長鏈脂肪酸。桂枝的皮中還分離出3-(2-羥基苯基)丙酸[3-(2- Hydroxyphenyl)propanoicacid]和其他的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a.鎮靜作用:桂皮醛250~500mg/kg灌胃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丙胺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

  b.鎮痛作用:實驗表明:桂枝鎮痛作用較弱。小鼠鼠尾加壓刺激法表明:桂皮醛無明顯的鎮痛作用,但對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體反應,則有輕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對小鼠夾尾和燙尾所致疼痛無抑制作用。

  c.解熱作用:桂枝煎劑、肉桂酸或肉桂酸鈉,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疫苗所致發熱兔,均有降溫、解熱作用。麻黃配桂枝對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有興奮作用,因此,麻桂煎劑發汗作用可能與中樞有關。

  d.抗驚厥作用:桂皮醛500mg/kg給小鼠腹腔注射,可延緩士的寧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時間,可減少煙鹼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戊四氮引起的驚厥則無效。

  2.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mg/ml或以下;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桂枝煎劑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也有較強抑制作用。

  3.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組織培養,桂枝煎劑(1:20)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兒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雞胚上,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劑作用較好。

  4.利尿作用 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可使犬尿量明顯增加,單用桂枝靜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藥單用顯著,故認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5.抗炎作用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採用正交設計法對桂枝湯組方分析發現,在抑制炎性腫脹上,致炎後1小時,桂枝湯的單味葯中,以桂枝的作用最強,芍藥同桂枝有協同作用。桂枝的揮髮油部分由呼吸系統排出,對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據實驗報告桂枝成分桂皮醛有組胺釋放作用,在給葯20~60分鐘內可引起皮膚蕁麻疹。桂皮醛可引起兔的白細胞增加。

  在腎炎研究中,桂枝浸膏對嗜異性抗體反應顯示出抑制補體活性作用,被認為有較強的抗過敏反應。

  6.其他作用 桂枝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但桂枝對血管的作用可因作用部位不同而異,並與配伍藥物有關;桂皮油被吸收後,經肺排泄,可稀釋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現祛痰、止咳作用;適量桂枝有芳香健胃作用,桂皮醛能使腸胃蠕動亢進,排除腸中腐敗之氣體,而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醛有抗腫瘤作用,50μg/ml給小鼠注射,對SV40病毒引起的腫瘤的抑制率為100%。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桂枝、甘草各10g,羌活6g,乳香、沒藥各5g,水煎服。治療20例,結果基本治癒14例,好轉3例,無效3例。〔新中醫 1987;9(1):26〕

  2.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 桂枝、麻黃各9g,茯苓、白朮、澤瀉、半夏、厚朴、杏仁、防己各15g,知母21g,薏苡仁、枳實各30g,黃芪60g,甘草6g。年輕體壯者用量酌增,老少體弱者用量酌減,每日1劑,水煎溫服,日服3次,夜服1次。最好每日肌注長效青黴素1次,每次120萬u,注射前先做青黴素過敏試驗。治療40例,顯效33例,有效4例,無效3例。〔遼寧中醫雜誌 1991;18(6):19〕

  3.治療面神經麻痹 桂枝30g,防風20g,赤芍15g。水煎趁熱擦洗患部,每次20分鐘,每日2次,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共治療30例,結果治癒26例,好轉3例,無效1例。治癒時間為6~15天。〔湖南中醫雜誌 1987;8(2):封四〕

1.治療低血壓症 

a.桂枝、肉桂各40g,甘草20g。混合煎煮分3次當茶飲服。治療117例低血壓患者,均獲效。一般服藥後3天血壓即上升,最快2天血壓即恢復正常。〔中國農村醫學 1985;(5):11〕

  b.桂枝、甘草、附子(久煎)各15g。每日1劑,代茶頻飲。服用4~14劑時,血壓正常或接近正常後,再服用10餘劑鞏固。治療低血壓症39例,其中隨訪28例,多數病例療效鞏固。〔黑龍江中醫藥 1988;(2):19〕

  4.治療虛寒性胃脘痛 桂枝、炒白朮、生甘草各30g,生龍骨、党參各20g。共為末,過120目篩,每次5g,每日3次,紅棗、乾薑各5g,煎湯為引沖服(忌姜者用縮砂仁10g),20天為1療程。治療20例,痊癒12例,好轉4例,無效4例。〔浙江中醫雜誌 1990;25(10):439〕

  5.治療消化性潰瘍 桂枝12g,乾薑10g,白芍、炙草、海螵蛸、黃芪、白芨各20g。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療程間隔2天。治療100例,治癒85例,顯效13例,無效2例。〔陝西中醫 1990;11(8):345〕

  6.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桂枝、芍藥各15g,生甘草、麻黃各6g,白朮12g,知母、防風各10g,附子30~60g(先煎1小時),生薑5g。水煎服,每日1劑。對頑痹經久不愈者加全蠍、蜈蚣、烏梢蛇、穿山甲各10g。治療30例,治癒15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4例。〔時珍國葯研究 1991;2(4):158〕

  7.治療坐骨神經痛 桂枝、牛膝各15g,白芍30~60g,秦艽、當歸、片薑黃各10g,蒼朮20g,防風18g,熟附子、甘草各6g。水煎服。治療23例,治癒16例,顯效5例,有效2例。〔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91;5(4):36〕

  8.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桂枝、杏仁各5g,麻黃、炙甘草各3g,赤芍、大棗各10g,生薑3片。隨證加減。治療53例,痊癒46例,無效7例。〔江蘇中醫 1990;11(11):19〕

 9.治療蕁麻疹 桂枝、白芍、生薑各9g,炙甘草6g,大棗12枚。癢甚者加蟬蛻9g,防風、白蒺藜各10g;風團鮮紅加生地12g,赤芍10g;風團蒼白加當歸10g,三七粉3g(沖服)。治療10例,全部治癒。服藥5劑以下而愈者3例,10劑以下而愈者5例,20劑以下而愈者2例。〔河北中醫 1991;13(5):28〕

  11.治療凍瘡 桂枝30g,川椒30g,生地30g,紅花10g。水煎約4000ml,待至患者皮膚所能耐受的熱度,直接浸洗患處。每天1~2次。如凍瘡已破潰流水,加五倍子30g,地榆20g。共治療30例,療效滿意。絕大多數患者用藥1劑即愈。〔臨床驗方集錦.第1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216〕

方劑選用:

1.治療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桂枝生薑枳實湯)

  2.治療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細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傷寒論》桂枝湯)

  3.治療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4.治療傷寒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5.治療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小建中湯)

配伍效用:

桂枝配伍白芍桂枝辛甘而溫,溫經散寒而解肌表;白芍酸苦微寒,和營斂陰。二者配伍,一溫一寒,一散一收,寓散於收,寓收於斂,既可辛溫透汗,又不致發汗過猛,可使風寒散而營陰不傷,自汗止而不留外邪。共奏調營衛、和氣血、益陰止汗之功效,用以治療表虛風寒外襲之發熱惡風、頭痛身痛而有汗者;或四肢酸楚、麻木疼痛等證屬氣血不調者。

  桂枝配伍柴胡桂枝辛溫,能開腠理、祛風寒,為太陽中風之主葯;柴胡辛涼,透表泄熱,能引邪達表而解,系透泄少陽之要葯。二者伍用,既能發汗解表、通陽散寒,又能引熱達表、透發少陽,共奏解表退熱之功效,用於治療發熱、微惡風寒、肢節煩疼、微嘔等太陽、少陽並病者。

  桂枝配伍茯苓桂枝辛甘而溫,溫陽化氣行水,可散水濕陰霾之邪;茯苓甘淡而平,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其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治其生濕之源。桂枝得茯苓則不發表而專於化氣行水;茯苓得桂枝則溫陽除濕。二者相使為用。有較強的蠲除水濕之功效,用於治療心下痞滿、心悸頭眩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證屬水飲內停所致者。

  桂枝配伍栝樓、薤白桂枝溫通胸中陽氣;栝樓祛痰散結而開胸;薤白宣通胸陽,散陰寒之結。三者配伍,可溫陽行氣,豁痰散結,開胸除滿,治療胸陽不振,氣滯痰阻之胸痹胸痛效果良好。

桂枝配伍石膏桂枝發汗解肌,偏治風寒表證,亦能通經除痹;石膏清熱瀉火,偏清氣分實熱,亦解肌腠之熱。二者相伍,寒溫並用,表裡同治,共奏疏表散寒、清熱解肌、通經除痹之功效,用於治療表寒里熱諸症及熱痹之發熱持續不退、四肢關節紅腫熱痛者。

  桂枝配伍桃仁、丹皮桂枝溫通血脈;桃仁、丹皮活血祛淤消癥。三者配伍,共奏通血祛淤之功,可治療淤血內停之癥瘕。

  桂枝配伍吳茱萸、當歸、川芎桂枝溫通血脈;吳茱萸散寒止痛;當歸、川芎活血養血。四葯合用,有溫經散寒,養血祛淤之功效,可治療沖任虛寒,淤血阻滯所致的月經失調。

  桂枝配伍炙甘草、人蔘、阿膠桂枝溫陽通脈;炙甘草益氣養心;人蔘補脾而安神增智;阿膠滋陰養血。諸葯合用,有益心氣,養心血,振心陽,復血脈之功,可治療氣血不足之心動悸、脈結代。

【注意事項】

  宜忌: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溫熱病及陰虛陽盛之證、血證、孕婦忌服。

  毒副作用:桂皮醛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靜脈注射132mg/kg;腹腔注射610mg/kg;口服2225mg/kg。

  桂枝對小鼠的毒性作用和半數致死量有顯著的晝夜差異,白天的毒性和致死作用較夜間明顯增強。

【醫家論葯】

  「桂枝,散風寒,逐表邪,發邪汗,止咳嗽,去肢節間風痛之葯也。氣味雖不離乎辛熱,但體屬枝條,僅可發散皮毛肌腠之間,遊行臂膝肢節之處。」(《本草匯言》)

  「桂枝氣味俱輕,故能上行發散於表。」(《用藥心法》)

「麻黃遍徹皮毛,故專於發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達營衛,故能解肌而風邪去,脾主營,肺主衛,甘走脾,辛走肺也。」(《本草綱目》)

「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榮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升清陽之脫陷,降濁陰之沖逆,舒筋脈之急攣,利關節之壅阻。入肝膽而散遏抑,極止痛楚,通經絡而開痹澀,甚去寒濕。」(《長沙葯解》)

  「蓋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營,曰通陽,曰利水,曰下氣,曰行淤,曰補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廣,無如桂枝湯,則和營其首功也。」(《本草經疏》)

  「桂枝與薄桂,雖皆屬枝條,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營之力似不及枝也。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者,以奔豚屬腎氣,腎氣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陽故也。」「世醫不悟桂枝實表之精義,似以此味能補衛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參、芪耶?蓋四時之風,因於四時之氣,冬月寒風傷衛,衛為寒風所並,則不為營氣之並而與之和,故汗出也。惟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風,又通血脈,故合於白芍,由衛之固以達營,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本草述》)

  「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虛以桂補之;衛有風邪,故病自汗,以桂枝發其邪,衛和則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本草衍義補遺》)

蒼耳子

  為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sibiricumPatr.exWidd.帶總苞的果實。味甘,性溫,有毒。入肺、肝經。功能:散風、止痛、祛濕、殺蟲。主治:風寒頭痛、鼻淵、齒痛、風寒濕痹、四肢攣痛、疥癩、瘙癢。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實含蒼耳子甙(Xanthostrumarin)、蒼耳醇(Xanthanol)、異蒼耳醇(Isoxanthanol)、蒼耳酯(Xanthumin)及脂肪油,油中含大量亞油酸,亦含有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另外含有蛋白質、生物鹼、維生素C和色素等。從蒼耳子中尚提取出有降血糖作用的毒性成分甙AA2。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蒼耳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鏈球菌有抑制作用,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強。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體外對紅色毛癬菌也有抑制作用。

  2.對呼吸、血壓及心臟的作用 蒼耳子注射液靜脈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壓下降,並明顯增加呼吸幅度和頻率。對清醒狀態的家兔也具有興奮呼吸和降壓作用。對離體豚鼠心臟出現短暫的抑制作用。

  3.鎮咳作用 用蒼耳子煎劑給小鼠灌胃對二氧化硫(SO2)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對血糖的影響 蒼耳子中的甙類物質AA2能使正常動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所引起的大鼠高血糖。蒼耳子中所含甙類性質的鼠李糖,不但不能增加動物肝糖元的形成,反而促進糖元減少。如果先注射鼠李糖,以後再注射腎上腺素,則後者的血糖升高反應減弱或消失。這可能是由於鼠李糖已使肝糖元減少所致。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細菌性痢疾 蒼耳子每日120~150g,水煎,分3~4次內服(治療106例);或每日用鮮干蒼耳子、葉60g,水煎,分3~4次內服(治療4例)。共治療110例急性細菌性痢疾患者,其中1例服藥後發生嘔吐而未用,其餘109例均獲治癒,治癒率為99.1%。平均治癒天數為5天。〔新中醫 1984;(9):18〕

2.治療泌尿系感染 蒼耳子250g(炒焦),加水600ml,煎取葯汁400ml,再加紅糖100g,1次服用,小兒用量酌減。治療28例,痊癒20例,好轉6例,無效2例。〔內蒙古中醫藥 1991;10(2):11〕

  3.治療腰腿痛 將蒼耳子製成30%針劑,每次用2~4ml於痛點注射,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腰部扭傷、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隱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總有效率為89%。一般3~5次奏效,最快者注射一次後即減輕。對急性腰部扭傷或腰肌勞損療效較好;對於骶椎隱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療效不穩定。〔中草藥通訊 1972;(2):50〕

  4.治療腮腺炎 蒼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連服3天。新生兒每天3g,1~2歲5g,以後每增加2歲即增加5g,14歲以上30~45g。一般輕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蒼耳草葉搗爛敷患處。有合併症者配合其他療法處理。〔江西醫藥 1961;(10):31〕

  5.治療瘡癤 蒼耳子、牛蒡子、生大黃、金銀花 蒲公英各9g,土茯苓3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4~8劑。治療瘡癤30例,均獲得良好效果。但不適用於糖尿病引起的瘡癤。〔湖南中醫雜誌 1976;(5):55〕

  6.治療牛皮癬 蒼耳子15~24g,防風9~12g,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9~15g,丹皮9g。溫水浸泡1小時,文火煮沸後再煎30分鐘,連煎2~3次,取汁350~4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劑。治療牛皮癬26例,治癒14例,顯效5例,無效7例。一般服藥20劑即可控制。〔中醫雜誌 1983;(12):42〕

  7.治療尋常疣、扁平疣 蒼耳子10g,浸泡於75%酒精50ml內,密閉7日,取液備用。用棉球蘸藥液塗抹患處,每日數次。尋常疣用藥10日、扁平疣用藥7日,多於停葯15~20日疣自行脫落。治療104例,痊癒98例,好轉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1%。〔新中醫 1992;(5):22〕

  8.治療下肢潰瘍 蒼耳子60~120g,炒黃研末,生豬板油120~180g,共搗為糊狀。用時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加開水4000ml沖泡,靜置1小時後吸取上清液)洗凈瘡面,揩乾後塗上藥膏,外用繃帶包紮。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換敷料。〔江蘇中醫雜誌 1966;(3):37〕

  9.治療腳癬 蒼耳子30g,微搗,明礬、苦參、蛇床子、黃柏各15g。加水600ml,煎至500ml,過濾去渣,再加入沸後約40℃的溫水10倍,於臨睡前洗腳20分鐘,連洗3次為1療程。若癥狀未消失者,宜在半月後再進行第2個療程。〔中醫雜誌 1964,(4):13〕

  10.治療嬰兒濕疹 蒼耳子、生大黃、川連、黃柏、苦參各10g,滲液多者加枯礬10g。上藥水煎,濾液熏洗患處,每日3次。治療50例,皆愈。〔陝西中醫 1990;(2):81〕

  11.治療急、慢性鼻炎 a.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清潔小鋁杯中,加麻油30g,文火煮開,去蒼耳,待冷後,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蘸藥液塗鼻腔,每日2~3次,兩周為1療程。治療慢性鼻炎207例,除3例無效、12例未堅持用藥外,余均治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隨訪時間最長的已達3年,未見複發。〔新醫學 1972;(10):51〕

  b.蒼耳子、辛夷、千里光、魚腥草各150g,薄荷精3~4滴。製成濃縮液500ml,加防腐劑苯甲醇6%(約3g),分裝入滴瓶內備用。每天滴鼻8次。治療279例鼻炎患者,其中急性鼻炎82例,顯效率48.8%,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有效率69.2%;過敏性鼻炎93例,顯效率60.2%,有效率89.2%。〔新醫學 1971;(10):21〕

12.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 

a.蒼耳子焙成深棕色後研粉,每次3~5g,日服3次,連服2周。或將粉末與蜂蜜混合製成丸劑(每丸含藥粉3g),每次1~2丸,日服3次,連服2周,必要時可服3周至2個月。少數患者服藥後有輕度腹瀉、腹脹痛以及輕微頭痛、全身無力等。〔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56;4(2):85〕

  b.蒼耳子碾成粉末,用95%乙醇浸泡12天後,將其沉澱的細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壓成片劑,每片重0.5g(相當於原生葯1.5g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連服2周左右。治療典型單純性變態反應性鼻炎而無並發感染者65例,結果有良效者23例,好轉者11例,無效者13例,此外,18例結果不明。〔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56;(2):85〕

  13.治療慢性副鼻竇炎 蒼耳子1000g,辛夷180g,金銀花60g,菊花60g,茜草60g,蜂蜜240g。先將蒼耳子及辛夷分別碾碎,混同金銀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鍋中煎熬,約4~5小時,將葯汁傾出,再加水繼續煎熬,共計4次,然後去藥渣,將所有藥液混合加熱,至葯汁已濃,沸至起大泡時,加入蜂蜜攪勻,約得葯汁600ml。最後裝瓶貯於冰箱,或加入2%~3%的苯甲酸鈉以防腐。成人日服3次,每次5ml,3~4周為1個療程。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個療程,無效則停葯。治療37例,對合併慢性上頜竇炎及慢性篩竇炎者均有療效,有效率為87%~90%。〔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57(2):123〕

14.治療牙痛 

a.蒼耳子6g,雞蛋1個。蒼耳子焙黃去掉殼,研為細末,與雞蛋和勻,不放油鹽,炒熟食之,每日1次,連用3劑。治療頑固性牙痛50例,除2例無效外,其餘均1次止痛,3劑痊癒,長期隨訪,未見複發。〔新中醫 1974;(4):46〕

  b.蒼耳子、玄參各15g,水煎服。治療頑固性牙痛19例,治癒18例,好轉1例。〔浙江中醫雜誌 1977;(3):26〕

方劑選用:

1.治療鼻流濁涕不止: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並晒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濟生方》蒼耳散)

  2.治療風濕痹,四肢拘攣:蒼耳子三兩。搗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醫心鏡》)

  3.治療婦人風瘙癮疹,身癢不止:蒼耳花、葉、子等份,搗細羅為末。每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太平聖惠方》)

  4.治療疔瘡惡毒:蒼耳子五錢,微炒為末,黃酒沖服;並用雞子清塗患處,疔根拔出。(《經驗廣集》蒼耳酒)

配伍效用:

蒼耳子配伍白芷、辛夷蒼耳子宣肺通竅,散風止痛;白芷芳香上達,消腫止痛;辛夷散風解表、宣通鼻竅,其多與蒼耳子相須使用,以加強散風寒,通鼻竅之力。三葯合用,有疏風通竅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鼻淵之證見頭痛鼻塞、不聞香臭、常流濁涕而偏於風寒者;風寒感冒之頭痛鼻塞、鼻流清涕者以及急、慢性鼻炎。

  蒼耳子配伍羌活、防風蒼耳子祛風除濕;羌活祛風散寒,勝濕止痛;防風祛風勝濕而止痛。三者配伍,共奏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痹痛之筋脈拘攣。

【注意事項】

  宜忌:血虛之頭痛、痹痛忌服。

  毒副作用:在蒼耳子脫脂後的水浸液中提出一種結晶,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甙樣物質,有較強毒性。經高熱處理後,如炒焦炭化,可破壞其毒性。給小鼠1次性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對不同途徑給葯的中毒表現基本相同,如活動減少,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呼吸不規則,死前呼吸極度困難,伴有陣發性痙厥。病理組織學檢查,肝損害最為嚴重,即種仁浸劑中毒的主要原因為肝臟壞死,繼發的腦組織水腫所致的驚厥,可能為死亡的直接原因。

異丙嗪對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預防及治療效果。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維生素C、維生素K3、維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鹼或葡萄糖亦有一定效果。士的寧對家兔亦有一定療效。阿托品、可拉明、氯丙嗪、巴比妥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則無效。亦有人認為,動物中毒後發生的強烈陣發性驚厥,與蒼耳子中所含的甙類物質使血糖的顯著降低有關,注射大量葡萄糖,可緩解驚厥並延長壽命。蒼耳子做成的酊劑能增強蛙的呼吸運動,大量則抑制呼吸。

  臨床服用本品過量(30g以上)或誤食蒼耳子10枚以上,可引起中毒,多在1~3天發病,其中毒反應輕重不一。一般有頭暈、頭痛、乏力、精神萎蘼、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發熱、顏面潮紅、結膜充血、蕁麻疹等;嚴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或嗜睡,昏迷、驚厥,心率失常,血壓升高,黃疸、肝腫大、肝功能損害,出血,尿中出現管型和紅細胞以及尿閉等。可因肝細胞大量壞死而發生肝昏迷以及肝腎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臨床曾有過量服用蒼耳子(兒童兩日內服用600克)而死亡的報告。

中毒救治:

1.催吐、洗胃、導瀉,以儘快排出體內毒物。催吐後可用牛奶或豆漿溫服。如服藥超過4小時者,可口服芒硝,或用溫鹽水灌腸以瀉下排毒。但有胃出血者慎用上法。

  2.高滲糖靜脈注射。並可肌肉注射維生素K以預防出血。

  3.酌情補液及補充維生素C。有心力衰竭、尿閉或肺水腫者,應限制輸液量。

  4.有肝臟損害者可口服枸櫞酸、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以保護肝臟。肝腫大明顯或有黃疸時可加右旋糖酐靜脈點滴。

  5.出現休克及循環衰竭者,應吸氧、應用多巴胺、阿拉明,並可配合靜脈滴注氫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治療。

6.中草藥治療:①將紫金錠磨成稀糊,每次服半錠或一錠,日2次,兒童減量,有解毒利尿及通竅作用;②甘草50g,遠志、血餘炭各10g,沙參15g,三七1.5g(沖)。水煎,有胃腸道出血者內服之;③神志不清或昏迷不醒者,酌情給予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④針灸治療。

【醫家論葯】

  「蒼耳子,溫和疏達,流利關節,宣通脈絡,遍及孔竅肌膚而不偏於燥烈,乃主風寒濕三氣痹著之最有力而馴良者。又獨能上達巔頂,疏通腦戶之風寒,為頭風病之要葯。而無辛香走竄,升泄過度,耗散正氣之慮。以視細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異其態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氣為勝者,猶難同日而語,但和緩有餘,恐未易克日奏功耳。」(《本草正義》)

  「甘能益血,苦能燥濕,溫能通暢,故上中下一身風濕眾病不可缺也。」(《本草匯言》)

  「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本經》)

  「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本草備要》)

辛 夷

  為木蘭科落葉灌木植物辛夷MagnolialilifloraDesr.、玉蘭MagnoliadenudataDesr.、武當玉蘭Mag- noliasprengeriPamp.或同屬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MagnoliafargesiiCheng)的花蕾。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功能:祛風、通竅。主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餾滴鼻。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玉蘭花蕾含揮髮油,其中含檸檬醛(Citral)、丁香油酚(Eugenol)、1,8-桉葉素(Ci-neole)。根含木蘭花鹼(Magnoflorine)。葉和果實都含芍藥素(Paeonidin)的甙。

  武當玉蘭花蕾含揮髮油,其中有萜品烯-4-醇(Terpinen-4-ol)、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1,8-桉葉素等。

  望春花花蕾含揮髮油,其中有樟腦(Camphor)、β-蒎烯(β-Pinene)、1,8-桉葉素等。

從望春花花蕾中提出一種生物鹼結晶(C17H19O3N,熔點208℃)。還分出松樹脂醇二甲醚(Eudesmin)、鵝掌楸樹脂醇B二甲醚(LirioresinolBdimethylether)、望春花素(Magnolin)和發氏玉蘭素(Fargesin)等木脂體(Lignans)成分。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 辛夷花苞乾燥粉末的水、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狗、貓、兔、大鼠等)靜脈、腹腔、肌肉注射均有降壓作用。肌肉注射對未麻醉的狗也出現降壓作用,1g/kg(按生葯計算)時降低血壓約40%以上。對實驗性腎性高血壓大鼠亦出現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的狗則效果不明顯,但對老年性「原發性」高血壓狗則有明顯的降壓效果。降壓成分為在去油水溶液中轉溶於乙醚的那一部分。其降壓原理與中樞神經系統似無甚關係,而是直接抑制心臟,特別是擴張血管以及神經節阻斷而致。口服時降壓作用不明顯,可能因為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根中含木蘭花鹼,故有降壓作用。

  2.對橫紋肌的影響 望春花花蕾中的生物鹼結晶(C17H19O3N)在蛙腹直肌標本上有箭毒樣作用;而水煎劑則相反,有乙醯膽鹼樣作用。

  3.對子宮的作用 辛夷煎劑、流浸膏對子宮(大鼠及家兔離體子宮、狗及家兔在位子宮)有興奮作用,且在未明顯影響血壓、呼吸的劑量,即能呈現此種作用。辛夷內所含的興奮子宮成分為溶於水及乙醇的非揮發性物質。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00%的辛夷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和痢疾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5%~30%辛夷煎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高濃度的辛夷製劑對白色念珠菌和流感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實驗表明:辛夷對鼻黏膜有收斂和保護作用,使分泌物減少,局部微血管擴張,循環改善,可促進分泌物吸收和炎症消退。辛夷局部應用,有抗炎和鎮痛作用。辛夷尚有抗過敏作用。其浸劑或煎劑對動物有局部麻醉作用(對豚鼠的浸潤麻醉及對蛙的阻斷麻醉)。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預防小兒流感 辛夷、菊花、蒼朮、荊芥、薄荷、桂枝、紫蘇、茴香各1.25g飲片,碾成粗粒混勻,裝入布袋,每袋10g。將葯袋掛縫在小兒胸前背心外,30天更換1次藥物。經本地幼兒園3~6歲兒童100人作對照試驗,以同一時間內二組的感冒發病率及病程作預防效果的判斷標準,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的發病率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1991;11(7):330〕

2.治療鼻炎 

a.取辛夷50g碾碎後,用酒精浸泡3天過濾,濾液加熱蒸發濃縮成黏稠狀浸膏,以20g無水羊毛脂混合調勻,再加凡士林100g,混勻後製成軟膏。做成12cm×3cm的油紗條(或將此膏均勻塗於凡士林紗條上),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紗條不易填入時,可先滴1%麻黃素後再填入。紗條的一端應露於鼻孔之外,並加黏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內。2~3小時後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皆在4~5次後鼻通氣情況開始好轉,但也有10次後始見效果的。鼻腔通氣好轉後仍需繼續填塞5~10次,以期鞏固。治療肥大性鼻炎100例,多數經2年觀察,痊癒者(鼻腔通氣良好,頭痛消失,分泌物減少,鼻甲已不肥大)44%;好轉者(鼻通氣情況及鼻甲肥大情況均較前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44%;無效者(經1療程以上治療,自覺和他覺癥狀皆無改善)12%。〔天津醫藥雜誌 1961;(2):94〕

  b.辛夷、蒼耳子、白芷各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狀石蠟1000ml。將芝麻油、蒼耳子、白芷、辛夷同放鍋內,浸泡24小時後,加熱。炸蒼耳子、白芷、辛夷成黑黃色撈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狀石蠟,攪勻,冷卻後過濾,分裝眼藥水瓶備用。滴鼻:每日1~2次,每次1~2滴。治療急性鼻炎360例,痊癒207例,好轉114例,中斷滴葯21例,無效18例。〔新中醫 1981;(11):10〕

  c.辛夷、防風、白芷各200g,蒼耳子150g,以蒸餾法製成1000ml滴鼻液,每次3~5滴,每日3次。此方可用於治療急、慢性鼻炎和鼻竇炎。〔中藥通報 1981;6(6):33〕

  d.辛夷、白芷、百部、牛蒡子、蒺藜、魚腥草、地膚子、鵝不食草各160g,荊芥120g,薄荷70g。前九味置砂鍋內,加清水7000ml,浸泡4~6小時,煮沸改用文火煎1.5~2小時後加入薄荷,繼續煎半個小時,濾出藥液待冷卻加硼砂調節pH值至8,再按3‰加入苯甲酸鈉防腐,靜置2~3天,取澄清液分裝滴鼻瓶內備用。每日滴鼻4~5次,每次2~3滴。治療172例,痊癒49例,顯效84例,好轉33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6.5%。〔廣西中醫藥 1980;(2):12〕

方劑選用:

1.治療頭眩昏冒欲嘔(屬寒痰者):辛夷一兩,制半夏、膽星、天麻、乾薑、川芎各八錢。為末,水泛為丸。每晚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2.治療鼻內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一兩,細辛(去苗)七錢半,木通半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綿裹塞鼻中,濕則易之。五、七日瘥。(《證治準繩》芎藭散)

  3.治療鼻漏,鼻孔中長出一塊: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兩,梔子一兩,枳實、桔梗、白芷各二兩。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淡蘿蔔湯調服。(《瘍醫大全》)

  4.治療牙痛,或腫或牙齦靡爛:辛夷一兩,蛇床子二兩,青鹽五錢。共為末摻之。(《本草匯言》)

配伍效用:

辛夷配伍白芷、細辛辛夷散風寒,通鼻竅,為治療鼻淵之要葯;白芷散寒解表而止痛;細辛解表通竅而止痛。三者配伍,共奏發散風寒,通竅止痛之功,以治療鼻淵偏於風寒者。

  辛夷配伍蒼耳子辛夷散風解表、宣肺通鼻;蒼耳子散風除濕、宣肺通竅。二者相須為用,並走於上,其疏風散寒、宣通鼻竅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之頭痛鼻塞、流清涕;鼻淵及多種鼻炎。

  辛夷配伍黃芩、菊花辛夷功專通鼻竅;黃芩清肺瀉火;菊花疏散風熱。三者合用,功能疏散風熱,通竅瀉火,治療鼻淵偏於風熱者。

  辛夷配伍細辛辛夷辛溫可發散風寒,入肺經能散肺中風邪而升清陽以通鼻竅;細辛辛溫香竄,清而不濁,有通達全身陽氣、宣郁滯而通諸竅之功。二者皆為辛溫之品,皆可發散風寒、溫肺通竅。且辛夷偏於通竅,細辛長於止痛,二者相須為用,疏散溫通之力增強,共奏升達清氣、通利鼻竅之功效,用於治療頭痛而脹、鼻塞不通之證屬外感風寒所致者以及鼻淵和多種鼻炎、鼻竇炎等。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內服時宜用紗布包煎。

  毒副作用:辛夷毒性很小。給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2.5±0.96g/kg,小鼠為19.9±0.25g/kg。給未孕犬靜脈注射煎劑1g/kg,未孕家兔注射4.75g/kg時均未死亡。

  臨床曾有內服辛夷煎劑後引起過敏的報告,主要表現為頭暈、心慌、胸悶、噁心、全身瘙癢等。

【醫家論葯】

  「辛夷,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者,皆二經受風邪所致,足陽明主肌肉,手太陰主皮毛,風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達於五臟,而變為寒熱;又鼻為肺之竅,頭為諸陽之首,三陽之脈會於頭面,風客陽分則為頭痛、面、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辛溫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竄頭目,逐陽分之風邪,則諸證自愈矣。」(《本草經疏》)

  「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通於天,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之病。」(《本草綱目》)

  「辛夷,辛溫氣浮,功專入肺,解散風熱。緣人鼻氣通於天,肺竅開鼻,鼻主肺。風熱移於腦,則鼻多濁涕而淵;風寒客於腦則鼻塞。經曰:腦滲為涕,膽液不澄,則為濁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淵。並頭痛面,目眩齒痛,九竅不利,皆是風熱上攻。是宜用此芳香上竄頭目,兼逐陽分風邪,則諸症自愈。但芳香走竄,血虛火熾及偶感風寒不聞香臭者,其並禁焉。」(《本草求真》)

蔥 白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蔥AlliumfistulosumL.近根部的鱗莖。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功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主治:傷寒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內服:煎湯,9~15g;或煮酒。外用:搗敷、炒熨、煎水洗或塞耳鼻竅中。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鱗莖含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蒜素(Allicin);又含二烯丙基硫醚(Allylsulfide)。葉鞘和鱗片細胞中含有草酸鈣結晶體。

  又含維生素C97mg%(濕重計)、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A、脂肪油和黏液質。脂肪油中含棕櫚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油酸(Oleicacid)和亞油酸(Linoleicacid)。黏液質中主要成分為多糖類,其中有20%纖維素、3%半纖維素、41%原果膠(Protopectin)及24%水溶性果膠(Pectin)。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蔥白揮發性成分等對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及鏈球菌有抑菌作用,此系作用於細菌的酶系統所致。水浸劑(1:1)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石膏樣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蔥的濾液在試管內有殺滅陰道滴蟲的作用。

  2.其他作用有報告指出,鮮大蔥有降低胃液內亞硝酸鹽含量的作用,0.667g大蔥至少可以降低2μg亞硝酸鹽,提示大蔥可能阻斷胃內亞硝胺合成,從而抑制胃癌的發生。

  大蔥的黏液質對皮膚和黏膜有保護作用,其含硫化物有輕度局部刺激作用、緩下作用和驅蟲作用,其揮發性成分由呼吸道、汗腺和泌尿道排出時,能刺激分泌,有祛痰、發汗和利尿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感冒 蔥白、生薑各15g,食鹽3g。共搗成糊狀,用紗布包裹,塗擦五心(前胸、後背、腳心、手心、腘窩、肘窩)一遍後讓患者安卧。部分病例半小時後出汗退熱,自覺癥狀減輕,次日可完全恢復。治療107例,均在1~2日內見效。一般用1次,少數病例用2次。〔中級醫刊 1965;(9):580〕

  2.治療面神經麻痹 蔥白、生薑、皂刺各200g放入適量陳醋內,文火煎濃去渣後,加入阿膠100g熬成稀膏即可。治療面神經麻痹患者多例,效果滿意。〔河南中醫 1985;(4):23〕

  3.治療蛔蟲性急腹痛 鮮蔥白50g,搗爛取汁,用麻油50g調和,空腹1次服下(小兒酌減),每日1次。一般1次疼痛即可緩解。治療蛔蟲性腹痛患者25例,療效滿意。〔浙江中醫雜誌 1966;9(4):13〕

  4.治療蟯蟲病 蔥白50g,加水100ml;或大蒜50g,加水200ml,分別用微火煮爛,過濾裝瓶備用。在傍晚或臨睡前,任選一煎劑灌腸。劑量:4~5歲10ml,7歲15ml。治療後以棉拭浮漂法檢查蟲卵。結果:蔥白煎液治療116例,陰轉86例,陰轉率為74.1%;大蒜煎液治療38例,陰轉20例,陰轉率為76.3%。均以男孩的陰轉率較高;在年齡方面,蔥液的陰轉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遞減,蒜液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中醫雜誌 1962;(9):10〕

5。治療乳腺炎 

a.蔥白1根,生南星1g。共搗為丸,用藥棉包裹,浸冷開水後填塞患者鼻前庭(患乳癰的對側鼻孔),1日2次,2天為1療程。治療乳癰23例,顯效19例,有效4例。〔福建中醫藥 1985;16(5):39〕

  b.新鮮蔥白和生半夏共搗如泥,製成鼻孔一樣大小的栓子,塞入患乳對側的鼻孔中,約20分鐘左右除去,每日1~2次,同時配合薑汁水罐療法(生薑或乾薑的濃縮煎液,盛入玻璃瓶內,抽出空氣,利用負壓,在炎性腫塊及其周圍拔罐),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結果痊癒率為90%,好轉率為6.9%,總有效率為96.9%。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潤明顯,腋窩淋巴結腫大,且全身有畏寒、發熱癥狀者,宜同時內服清熱解毒劑;如膿腫已形成,則應切開排膿,本法無效。〔中草藥通訊 1972;(1):40〕

  6.治療急性皮膚化膿性炎症 蔥白用清水洗凈後,用無菌蒸餾水沖洗2次,以消毒刀切成碎末,入乳缽搗成糊狀,加入1/3蜂蜜,外敷患處,每1~2日換藥1次。共治療100例,療效滿意。〔吉林衛生 1969;(1):40〕

7.治療皮膚病 

a.鮮大蔥30g,花椒6~9g,鮮艾葉9~15g,食鹽30g。加水1000~1500ml,煎開待溫濕敷患部,手足可浸泡,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治療局限性皮膚濕疹、神經性皮炎及皮膚瘙癢症等50餘例,其中45例用藥1次即止癢,3~4次皮損有所改善。〔天津赤腳醫生 1980;(2):43〕

  b.蔥白(切碎)15根,水煎,趁熱內服;蔥白(切碎)20根,水煎待溫,局部濕熱外敷,外敷法亦可用蔥白加味(風寒型加荊芥10g,甘草3g;風熱型加大青葉、連翹各15g)。治療蕁麻疹患者100例,全部治癒。〔浙江中醫雜誌 1987;(1):16〕

  8.治療嬰幼兒腹瀉 蔥白5條搗爛,吳茱萸10g,研末,與醋調成糊狀,先加熱至40℃,乘熱敷臍部,每日換藥1~2次,治療秋季腹瀉172例,治癒171例,無效1例。〔福建中醫藥 1981;3(4):25〕

  9.治療小兒遺尿症 連須蔥白3根(每根長6cm~7cm),硫磺30g。共搗如泥,待患兒臨睡前將上藥敷於臍上,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8~10小時後除掉。治療無器質性小兒遺尿患者7例,多在2~3次獲效,經隨訪未複發。〔中醫雜誌 1982;(12):43〕

方劑選用:

1.治療時疾頭痛發熱:連根蔥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許,熱食取汗即解。(《濟生秘覽》)

  2.治療赤白痢:蔥一握。細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醫心鏡》)

  3.治療腹皮麻痹不仁:多煮蔥白食之。(《世醫得效方》)

  4.治療腫硬、無頭、不變色之癰癤:米粉四兩,蔥白一兩(細切)。上同炒黑色,杵為細末。每用,看多少,醋調攤紙上,貼病處,一伏時換一次,以消為度。(《外科精義》烏金散)

  5.治療疔瘡惡腫:刺破,(以)老蔥、生蜜杵貼二時,疔出以醋湯洗之(《聖濟總錄》)

  6.治療小便難,小腸脹:蔥白三斤。細銼,炒令熱,以帕子裹,分作二處,更以熨臍下。(《本事方》)

  7.治療小兒禿瘡:冷泔洗凈,以羊角蔥搗泥,入蜜和塗之。(《本草綱目》)

配伍效用:

蔥白配伍蜂蜜蔥白解毒散結;蜂蜜緩急止痛。二者配伍,有解毒散結,緩急止痛之功效,共搗外用,可治療瘡癰疔毒壅結不散而疼痛者。

  蔥白配伍附子、乾薑附子、乾薑有回陽救逆之功,主溫里陽;蔥白則既能引寒邪外達,又能通上、下陽氣。三者伍用,共奏溫里通陽之功,可治療里寒外熱、下利清谷、厥逆脈微者。

  蔥白配伍生薑二者均為辛溫解表之葯,若相須為用,則發汗解表散寒之力更強,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初起之惡寒、流清涕、鼻塞而輕者。

【注意事項】

  宜忌:表虛多汗者忌服。不宜與蜂蜜同服。

  毒副作用:「多食蔥,令人神昏,損發須,虛氣上沖。同蜜食,下利,壅氣殺人,名甜砒霜。同棗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蔥,令人面上起游風。」(《本草害利》)

臨床曾有食蔥拌蜂蜜死亡1例的報告。

亦有報告認為,蔥白同蜂蜜配伍給小鼠灌胃後觀察1周,未出現急性中毒反應和死亡。

【醫家論葯】

  「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故外來怫鬱諸證,悉皆主之。」(《本草經疏》)

  「蔥,所治之症,多屬太陰、陽明,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氣者,血之帥也,氣通則血活矣。金瘡磕損,折傷血出,疼痛不止者……《百一方》用蔥白、砂糖等份研封之,雲痛立止,更無痕瘢也。蔥葉亦可用。又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數人得驗。」(《本草綱目》)

  「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通大小腸,霍亂轉筋及賁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悶。」(《日華子本草》)

  「蔥葉,生辛而散,熟甘而溫。外實中空,能入肺經發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陽。故書號為肺菜;其力則能明目利耳通便及治傷寒頭痛,時疾熱狂,陰毒腹痛之謂。又氣通則血活,故書又載能止諸般血出不調;且氣通則毒解,故書又言能治諸般惡毒。」(《本草求真》)

檉 柳

  為檉柳科植物檉柳TamarixchinensisLour.、檜檉柳TamarixjuniperinaBge.或多枝檉柳TamarixramosissimaLedeb.的細嫩枝葉。亦名西河柳(《本草匯言》)、觀音柳(《衛生易簡方》)等。味甘、咸,性平。入肺、胃、心經。功能:疏風、解表、透疹、利尿、解毒。主治:麻疹難透、風疹身癢、感冒、咳喘、風濕骨痛。內服:煎湯,30~60g;或研末為散。外用:煎水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檉柳酚(Tamarixinol)、檉柳酮(Tamarixone)、檉柳醇(Tamarixol)、槲皮素(Quercetin)、硬脂酸(Stear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葡萄糖甙以及樹脂(Resin)、鞣質(Tannin)等。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檉柳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5g/kg,有明顯的止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但無祛痰作用(小鼠酚紅法)。豚鼠腹腔注射1g/kg,無明顯的平喘作用(組胺噴霧引喘法)。

  2.抗菌作用 體外試驗,檉柳煎劑對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西河柳所含檉柳酮和檉柳醇對於抗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解熱作用 檉柳浸膏溶液給人工發熱家兔皮下注射,有一定的解熱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慢性氣管炎 以檉柳細嫩枝葉入葯,製成煎劑、沖劑、丸劑和注射劑應用。①煎劑:鮮檉柳60g(干者減半),白礬1.8g(水煎2次(白礬分兩次入煎),藥液混合,早晚分服;②沖劑:鮮檉柳1500g(干者減半),檉柳細粉250g,白礬90g,製成沖劑100包(每包重5~5.5g),每次開水沖服1包,每日2次;③丸劑:檉柳細粉500g,白礬細粉72g,混合製成水丸。每服6g,每日2次;④注射液:每毫升含干生葯1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

以上劑型,均10天為1療程。應用各種劑型(丸劑最多,沖劑次之,少數為煎劑或注射液)治療1502例,其中甲組1025例為老年慢性氣管炎,乙組477例為50歲以下的慢性氣管炎患者。經1~10個療程治療,兩組療效觀察如下,甲組:近期控制91例(8.9%),顯效360例(35.1%),好轉429例(41.9%),無效145例;乙組:近期控制97例(20.3%),顯效156例(32.7%),好轉179例(37.6%),無效45例。一般用藥後3~4天出現療效,注射劑1~2天即可見效,最快者半小時即顯平喘作用。尤以對單純型療效較好,喘息型次之,合併肺氣腫者較差。治療中極個別患者有輕微副作用,如口乾、頭暈、上腹不適、噁心、嘔吐、大便次數多,一般不影響治療。〔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534〕

  2.試用於鼻咽癌的治療 檉柳、地骨皮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試治2例,分別在68天和3個月後,自覺癥狀緩解,原有鼻咽部的贅生物消失。半年後複查,鼻咽部的贅生物未見再發。〔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534〕

  3.治療腎炎西河柳30g,水煎分2次服,日1劑。15日為1療程。治療急性腎炎遷延型及慢性腎炎10例,用藥2~4個療程,顯效8例,有效2例。除2例複發外,余皆療效較好。〔浙江中醫雜誌 1981;16(4):165〕

方劑選用:

1.治療小兒痧疹不出,喘嗽,煩悶,躁亂:①西河柳葉,風乾為末,水調四錢,頓服(《急救方》);②西河柳煎湯,去渣,半溫,用芫荽蘸水擦之,但勿洗頭面;乳母及兒,仍以西河柳煎服。(《本草綱目拾遺》)

  2.治療疹後痢:西河柳末,砂糖調服。(《本草從新》)

  3.治療腹中痞積:觀音柳煎湯,露一夜,五更空心飲數次。(《衛生易簡方》)

【注意事項】

  宜忌:麻疹已透及體虛汗多者忌服。

  毒副作用:檉柳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1.6±1.045g/kg。豚鼠2隻,腹腔注射煎劑5g/kg,4小時內死亡。另2隻注射1g/kg,觀察48小時,外觀正常。

【醫家論葯】

  「近世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出,用為發散之葯。……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蓋熱毒熾於肺胃,則發斑疹於肌肉間,以肺主皮毛,胃主肌肉也。此葯正入心、肺、胃三經,三經毒解則邪透肌膚,而內熱自消,此皆開發升散,甘咸微溫之功用。」(《本草經疏》)

  「檉柳,消痞,解酒毒,利小便。」(《本草綱目》)

  「檉柳,去風;煎湯浴風疹身癢效。」(《本經逢原》)

  「檉柳,主疥癬及一切惡瘡。」(《東醫寶鑒》)

鵝不食草

《食性本草》

  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minima(L.)A.Br.etAschers.的帶花全草。亦名野園荽(《瀕湖集簡方》)、石胡荽(《四聲本草》)等。主產浙江、湖北、江蘇、廣東等地。廣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產。花開放時採收,去凈土雜,晒乾。味辛,性溫。入肺經。功能:祛風、散寒、勝濕、去翳、通鼻塞。主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氣腹痛、阿米巴痢、瘧疾、疳瀉、鼻淵、鼻息肉、目翳澀癢、臁瘡、疥癬、跌打損傷。內服:5~15g;或搗汁。外用:搗爛塞鼻、研末搐鼻或搗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中含多種三萜成分、蒲公英賽醇(Tarax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山金車烯二醇(Arnidiol)及另一種未知的三萜二醇(C30H50O2,熔點204~206℃)。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黃酮類、揮髮油、有機酸、樹脂、鞣質、香豆素等。

  藥理作用:揮髮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澱部分止咳效果不明顯,無祛痰作用。體外實驗,煎劑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全草提取物對β-羥基-β-甲基戊二酸(HMG)輔酶A、鈣通道阻滯劑和膽囊收縮素有明顯抑制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百日咳 鵝不食全草1500g,蒸餾取芳香液500ml,濾去遊離的油點,混入糖漿500ml備用。每次用量:1~2歲5ml,2~5歲10ml,5歲以上15ml(年齡大的,可酌增藥量),每日3~4次,開水沖服。治療20例,效果滿意。〔廣東中醫 1960;(1):24〕

  2.治療面神經麻痹 鵝不食草12g(干品)研細末,與凡士林調和為膏,均勻攤於紗布上,貼患側。2日換藥1次。治療面神經麻痹40例,用藥2~3次治癒39例,另1例亦。〔中草藥通訊 1974;(2):65〕

  3.治療軟組織損傷 每次用新鮮鵝不食草全草200g,用水洗凈晾乾後用鐵鍋或瓦鍋放置於煤爐上燒熱,然後放入容器內,並來回翻轉幾次,加入60度米酒100ml左右,待熱後把葯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雙層紗布包好,趁熱放患處來回擦按3~5分鐘,而後把葯敷於患處,每日1次。治療50例,痊癒30例,顯效13例,好轉4例,無效2例。〔新中醫 1990;(5):55〕

  4.治療皮炎 鮮鵝不食草搗爛,合唾液塗患處(若加食鹽效果更好),每日2~5次。治療由於鉤蟲尾蚴鑽入皮膚所引起的皮炎數百例,療效滿意。〔中草藥通訊 1977;(10):29〕

  5.治療雞眼 用小刀把患處割平,再將新鮮連枝葉全草搗爛(已結子的效果更好)塗患部,包紮3~5天。治療6例,均獲痊癒。〔浙江中醫雜誌 1957;(8):24〕

  6.治療鼻炎 鵝不食草研細末,由病人自行吸入少許,每日2~3次;或用消毒棉花以生理鹽水(或開水)浸濕扭干,放藥粉少許,包成細卷塞鼻,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治療急性鼻炎12例,慢性單純性鼻炎23例,肥厚性鼻炎16例,變態反應性鼻炎11例,用藥2~9天。治療62例,除2例不明外,33例癥狀消失,25例頭痛鼻塞減輕,2例效果不大(1例為肥厚性鼻炎,1例為變態反應性鼻炎合併副鼻竇炎)。除在初用時有噴嚏、流淚外,無其他不良反應。〔浙江中醫雜誌 1960;(2):87〕

方劑選用:

1.治療目病腫脹紅赤,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癢,鼻塞,頭痛,腦酸,外翳攀睛,眵淚稠黏:鵝不食草二錢,青黛一錢,川芎一錢。為細末,先噙水滿口,每用米許入鼻內,以淚出為度。不拘時候。(《原機啟微》鼻碧雲散)

  2.治療脾寒瘧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瀕湖集簡方》)

  3.治療腫毒:野園荽一把,穿山甲(燒存性)七分,當歸尾三錢。搗爛入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之。(《瀕湖集簡方》)

【醫家論葯】

  「鵝不食草,上達頭腦,而治頂痛目病,通鼻氣而落肉;內達肺經而治  、痰瘧,散瘡腫;其除翳之功,尤顯神妙。」(《本草綱目》)

  「通郁,去寒,截瘧,止痢。以干末搐鼻,可發嚏去寒郁。」(《醫林纂要》)

  「石胡荽,利九竅,通鼻氣之葯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上達頭腦,故主痰喘,氣閉不通,鼻塞鼻痔,脹悶不利,去目中翳障,並頭中寒邪、頭風腦痛諸疾,皆取辛溫升散之功也。」(《本草匯言》)

龍 骨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的化石。味甘、澀,性平。入心、肝、腎、大腸經。功能: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主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鈣,亦含鐵、鉀、鈉、氯、硫酸根等。藥理作用:1.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 實驗表明: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能顯著增加戊巴比妥鈉的催眠率;對回蘇靈所致驚厥亦有對抗作用。  2.其他作用 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有縮短正常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臨床運用】臨床報道:1.治療尿崩症 生龍骨、生牡蠣、枸杞、菟絲餅、川黃柏各9g,砂仁、炙甘草各3g,北沙參15g,炒杜仲12g。水煎服。一般10~20劑均告痊癒,經1~4年隨訪,無1例複發。〔江蘇中醫雜誌 1964;(11):19〕  2.治療燙傷 龍骨、生石膏、大黃、兒茶各等份,共研極細末,用冷茶水調成稀糊狀,敷患處,用紗布蓋好(面部可不蓋),隔日換藥1次。治療燙傷,療效較好。〔中醫雜誌 1957;(4):212〕  3.治療化膿性疾病 冰片、生龍骨、當歸各20g,硃砂25g,煅石膏40g,煅爐甘石200g,共研細末,塗薄層於創面,膠布固定,2~3天換1次,治療瘡瘍20例,全部治癒。療程7~20天。〔遼寧中醫雜誌 1987;(10):47〕方劑選用:1.治療大人、小兒一切癲狂,驚搐,風癇,神志不寧:龍骨一兩(火煅,研極細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黃各五錢(俱研極細末),鉤藤、懷生地、茯苓各一兩五錢(俱微炒燥,為極細末),蘇合香三錢,牛黃二錢(俱用酒溶化)。共十味,總和一處,用膽星八錢,研細末,竹瀝一碗,打糊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兒服二、三丸,俱用生薑湯調灌。(《方脈正宗》)   2.治療好忘:龍骨、虎骨、遠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篩。食後服方寸匕,日二。(《備急千金要方》)3.治療心虛盜汗:龍骨五錢(火煅),茯苓一兩,人蔘六錢,蓮肉三兩(俱微炒)。共研為末,麥門冬(去心)四兩,酒煮,搗爛成膏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4.治療久痢休息不止者:龍骨四兩。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飲。仍以米飲和丸。每服十丸。(《肘後備急方》)  5.治療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6.治療血崩不止:龍骨(煅)、當歸、香附(炒)各一兩,棕毛灰五錢。上為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飲調下。忌油膩、雞、魚、炙物。(《景岳全書》龍骨散)  7.治療兩耳濕爛,久不收斂:龍骨、赤石脂(俱火煅)、海螵蛸(水煮過)各三錢。共研細末。先用綿紙條拭乾膿水,後吹葯末。(《本草匯言》)配伍效用:龍骨配伍黃芪、白朮龍骨收斂止血;黃芪、白朮補氣健脾。三葯伍用,有補氣健脾攝血之功效,用於治療脾氣虛弱、不能統血之月經過多、血稀色淡、心悸氣短等症。  龍骨配伍牡蠣二者均有斂陰潛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之功。但龍骨甘澀性平,主入心、肝經,功擅鎮驚安神、收斂止脫,益陰之中能潛上越之浮陽;牡蠣咸澀性涼,入肝、腎經,長於益陰退熱、化痰軟堅,益陰之中能攝下陷之沉陽。二葯伍用,調和陰陽,其鎮驚、斂陰、潛陽、固澀、止血、止帶之效更著,用於治療陰虛陽亢之煩躁不安、心悸怔忡、頭暈耳鳴、健忘失眠;心腎虧虛、肺腎不足之咳痰喘促、汗多厥脫以及久瀉久痢、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等症。  龍骨配伍牛黃、膽南星龍骨重鎮安神;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膽南星清熱化痰定驚。三葯共用,有清熱化痰、安神定驚之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內擾之驚癇癲狂之症。  龍骨配伍牛膝、白芍、代赭石龍骨平肝潛陽;牛膝補益肝腎、引血下行;白芍滋陰養血柔肝;代赭石平肝鎮逆。四者合用,有補肝益腎、滋陰潛陽之功效,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肝陽偏亢之頭目眩暈、面紅目赤、煩躁易怒等症。  龍骨配伍酸棗仁、茯苓龍骨重鎮安神;酸棗仁養心安神;茯苓補脾安神。三者合用,有健脾養心、鎮靜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心脾兩虛、血不養心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  龍骨配伍沙苑子、芡實龍骨收斂固澀;沙苑子、芡實補腎澀精。三葯共用,既可補腎精之不足,亦可澀精液之外泄,用於治療腎虛遺精滑泄。【注意事項】  宜忌:有濕熱、實邪者忌服。  「得人蔘、牛黃良;畏石膏。」(《本草經集注》)  「忌魚。」(《藥性論》)【醫家論葯】  「龍骨味澀而主收斂,凡泄痢腸澼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澀之劑,恐積滯淤血在內反能為害也。惟久病虛脫者,不在所忌。」(《本草經疏》)  「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其治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癥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為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紜,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葯。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止澀葯中加用之。止陰瘧,收濕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斂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本經逢原》)  「龍骨功與牡蠣相同,但牡蠣咸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驚安魂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白地錦紋,舐之粘舌者佳。」(《本草求真》)  「驚癇顛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逐痰降逆,故為驚癇顛痙之聖葯。」「痰,水也,隨火而生,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澀以止脫,何其淺也。」(《本草經讀》)  「龍骨,質最黏澀,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固澀滑脫。凡心中怔忡、多汗淋瀝、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遺精白濁、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帶,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飲咳嗽,咳逆上氣。其味微辛,收斂之中仍有開通之力,故《本經》謂其主瀉痢膿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癥瘕堅結也。」「龍骨既能入氣海以固元氣,更能入肝經以防其疏泄元氣,且能入肝斂戢肝木,愚於忽然中風、肢體不遂之證,其脈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風內動,恆用龍骨同牡蠣加於所服藥中以斂戢之,至脈象柔和,其病自愈。」(《醫學衷中參西錄》)  「龍骨最黏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仲景於傷寒之邪氣未盡者亦用之。」(《本草經百種錄》)  「龍骨,其用在心肝二經為多。能收斂浮越之正氣,安魂魄,鎮驚癇。……治泄精瀉利漏下。」(《本草思辯錄》)

薄 荷

  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和家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var.piperascens(Malinvaud)C.Y.WuetH.W.Li的全草或莖葉。味辛,性涼。入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辟穢、解毒。主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內服:煎湯(不宜久煎),2~10g;或入丸、散。外用:搗汁或煎汁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1.揮發性成分 新鮮薄荷葉中含揮髮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要成分為薄荷醇或薄荷腦(Menthol),含量約77%~78%。其次為薄荷酮(Menthone),含量為8%~12%。還含有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莰烯(Camphene)、檸檬烯(Limonene)、異薄荷酮(Isomenthone)、蒎烯(Pinene)、薄荷烯酮(Menthenone)。

  2.酚類成分 薄荷中有異端葉靈(I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薄荷糖甙(Menthoside)等黃酮類化合物及鞣質、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和咖啡酸。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a.對胃腸平滑肌的作用 薄荷油對小鼠離體腸肌有解痙(抗乙醯膽鹼)作用。但在整體條件下不能促進腸的推進性蠕動,有時甚至表現抑制。薄荷油有健胃作用,可能是由於它刺激嗅覺及味覺引起的繼發作用。薄荷醇、薄荷酮對離體兔腸肌有抑制作用,且後者作用比前者強一倍。

  b.保肝作用 給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損害實驗模型,皮下注射薄荷注射液,能使其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但未恢復正常。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性均較對照組輕,但壞死病變卻較對照組重。

  c.利膽作用 薄荷醇與薄荷油給大鼠口服,表現強大的利膽作用。給予薄荷醇3~4小時後,膽汁排出量約增加4倍,隨後作用減弱。薄荷酮具有相似作用且較持久,服藥5小時後膽汁排出量增加50%~100%。實驗表明:含有揮髮油多丙酮干浸膏組比50%甲醇干浸膏組的利膽效果強。此乃因為揮髮油的主要成分薄荷醇有很強的利膽作用。薄荷醇的醇羥基乙醯化後,其利膽作用減弱,說明醇羥基在利膽作用的產生上起著重要作用。

  此外,對大鼠以butadione引起的實驗性胃潰瘍,給予從薄荷油蒸餾所得的蘭香油烴有治療效果。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內服小量薄荷有發汗解熱作用,此作用主要是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以增加散熱。同屬植物圓葉薄荷精油和歐薄荷精油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50mg/kg)。兩者對中樞神經系統都有抑制作用,且後者比前者更能延長小鼠中樞抑制時間。在自發活性測量中,後者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比前者更有效,但兩者對大鼠的條件反射均沒有影響。兩者不同劑量給葯都能降低小鼠和大鼠的體溫。

  3.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薄荷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腸炎球菌、弗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抗菌作用。薄荷煎劑對孤兒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4.對皮膚及黏膜血管的作用 薄荷醇與薄荷酮對皮膚均有刺激作用。薄荷醇應用於皮膚,能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可使局部皮膚或黏膜的冷覺感受器產生冷的感覺,反射地引起皮膚或黏膜的血管收縮。因其對皮膚的刺激作用,並可緩慢滲透入皮膚內,引起長時間的充血,並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組織血管的變化,調整血管的功能,以達治療作用。薄荷醇的復方局部應用有消炎、止痛作用。

  5.抗早孕及對子宮的作用 薄荷對小鼠有抗早孕作用。薄荷油不同劑量皆有一定抗著床與抗早孕作用,作用強度隨劑量增加,每隻0.035ml,抗著床率達100%。終止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子宮收縮加強,也不能排除蛻膜組織等的直接損傷。薄荷水溶部分也對大白鼠有抗早孕作用和興奮子宮作用。家兔孕後第6天或第9天宮腔內分別給予不同量的薄荷油,於第12天處死觀察胚珠變化,結果表明:薄荷油具有終止早孕及抗著床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加強子宮收縮無關,對α及β受體皆無影響,但能輕度加強縮宮素的作用,與對滋養葉的損害有關。

薄荷熱水提取物體外實驗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

  6.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烏拉坦麻醉兔吸入薄荷醇蒸氣81mg/kg,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降低分泌物重量,吸入243mg/kg則降低黏液排出量,這可能是對呼吸道黏液細胞的直接作用。薄荷醇能減少血液與皂甙等的泡沫,用於支氣管炎時,能減少呼吸道的泡沫痰,而使有效通氣腔道增大。用於鼻炎、喉炎時可能由於薄荷醇能促進分泌,使黏稠的黏液稀釋,而表現明顯的緩解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外感高熱 薄荷、芥穗、銀花、杏仁、生石膏、前胡、黃芩、竹葉、柴胡、生甘草、板藍根各10g,連翹15g。水煎,一日服4次、6次或8次。治療外感高熱73例,24小時恢復正常者13例,佔17.8%;無效2例,佔2.47%。有效率為97.26%。〔中醫雜誌 1991;32(3):52〕

  2.治療急性乳腺炎 薄荷、橘葉各60g,水煎,過濾,用毛巾浸湯熱敷患處,每日1劑,早晚各敷1次。共治療40餘例(未潰膿者),療效良好。〔廣西赤腳醫生 1977;(1):43〕

  3.治療慢性蕁麻疹 薄荷15g,桂圓乾6粒,煎服。每日1次,連服2~4周。治療40例,顯效32例,好轉4例,無效4例。〔福建醫藥雜誌 1980;2(5):6〕

  4.治療黃褐斑 薄荷、柴胡、黃芩、梔子、當歸、赤芍、紅花、莪術、陳皮、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黃褐斑45例,痊癒6例,基本痊癒23例,顯效12例,無效4例。〔山東中醫雜誌 1982;(3):153〕

  5.治療小兒外感發熱 薄荷、蟬蛻各3~9g,生石膏10~40g,甘草3~6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嬰幼兒可不拘次數,當水頻服。咳嗽加桑葉、款冬花;咽痛加連翹、桔梗;食滯加炒麥芽、雞內金;大便乾燥加大黃,治療240例,總有效率為95.4%。〔河北中醫 1991;13(2):5〕

6.治療咽炎 

a.薄荷、甘草、桔梗各3g,麥門冬、板藍根、玄參、生地各6g,菊花、金銀花、白茅根、蓮藕節各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為1療程。治療急性咽炎200例,顯效178例,有效18例,無效4例。一般治療1個療程可控制癥狀,治療2個療程即愈。〔廣西中醫藥 1986;9(1):15〕

  b.薄荷、甘草、玄參、麥冬各15g。將各藥粉碎成粗末,混合均勻,分裝小袋。治療慢性咽炎80例,結果痊癒40例,顯效21例,有效17例,無效2例。〔中藥材 1992;15(4):45〕

  7.治療急性結膜炎 車前草(子)50g,薄荷10g,水煎2次成500~600ml,待藥液涼後用消毒紗布蘸藥液洗患眼,洗時撥開上下眼瞼,使藥液進入眼球結膜,每日1劑,洗3~5次,至痊癒。共治療12例紅眼病,連洗3~5天痊癒者7例,洗6~7天痊癒者4例,洗7天以上者1例。〔新中醫 1985;17(6):47〕

  方劑選用:1.治療風氣瘙癢:大薄荷、蟬蛻等份,為末。每溫酒調服一錢。(《永類鈐方》)

  2.治療瘰癧結成顆塊,疼痛,穿潰,膿水不絕:薄荷一束如碗大(陰乾),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塗醋,炙令焦黃)。搗碎,以酒一斛,浸經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焙乾,搗羅為散,以燒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黃芪湯下二十丸,小兒減半服之。(《太平聖惠方》薄荷丸)

3.治療血痢:薄荷葉煎湯單服。(《普濟方》) 

  4.治療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綿裹塞鼻。(《本事方》)

配伍效用:

薄荷配伍柴胡、白芍、茯苓柴胡疏肝解郁;白芍養血柔肝;茯苓健脾補中;薄荷助柴胡疏散肝經郁滯,四葯合用,有疏肝養血,健脾和中之功效,用於治療肝鬱血虛、脾胃受損之兩脅作痛、寒熱往來、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諸症。

  薄荷配伍蟬蛻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止癢;蟬蛻疏風清熱、透發癮疹,輕清升散、善走皮腠,同時能引薄荷入血祛風止癢。二者伍用,有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斑疹、祛風止癢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之頭痛、發熱、咽喉疼痛;麻疹初起或疹透不暢者以及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症。

  薄荷配伍鉤藤薄荷味辛性涼,入肺、肝經,功擅疏風清熱、透疹利咽、疏肝解郁;鉤藤味甘性涼,入肝、心經,長於清熱平肝、熄風定驚。二者伍用,共奏祛風清熱解表、清利咽喉止咳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之發熱、無汗、微惡風寒、頭痛、身痛者;咳嗽因內傷或外感所致之,且日久不愈者以及肝陽上亢之頭脹頭痛、頭暈目眩者。

薄荷配伍桔梗薄荷疏散風熱,清頭目而利咽喉;桔梗開宣肺氣而利胸膈咽喉,二者相使伍用,可散風熱,利咽喉,對於風熱之邪所致之咽喉腫痛療效佳。

  薄荷配伍金銀花、連翹薄荷散風清熱;金銀花、連翹疏散透邪,清熱解毒。三葯合用,共成辛涼解表,宣散風熱之效,主要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

  薄荷配伍牛蒡子二者均有疏散風熱及透疹作用,相須應用,可加強疏散風熱、透疹之功,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表證及麻疹初起、疹出不暢之症。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血燥、肝陽亢、表虛汗多者忌服。

  毒副作用:薄荷醇(天然品)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小鼠皮下注射5000~6000mg/kg;大鼠皮下注射1000mg/kg;貓口服或腹腔注射混懸液均為800~1000mg/kg。薄荷醇(合成品)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小鼠皮下注射1400~1600mg/kg;貓口服或腹腔注射均為1500~1600mg/kg。

  臨床應用薄荷,毒副作用很少見。曾報道一例因腹脹誤服薄荷油20ml,15分鐘後發生頭昏、眼花、噁心、嘔吐、手足麻木、逐漸昏迷、血壓略降(9.31/7.98kPa)。經靜脈輸液,並給予中樞興奮劑,於第二天恢復。

【醫家論葯】

  「薄荷,其性辛涼而輕浮,故能散在上之風熱,除氣逆之脹滿,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經之領頭。與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熱。與桑白皮同用,能瀉肺經之邪。佐甘菊,並能清心明目。臣四物,更兼調經順氣。」(《葯鑒》)

  「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用治失音,療口齒,清咽喉。同川芎達巔頂,以導壅滯之熱。取其氣香而利竅,善走肌表,用消浮腫,散肌熱,除背痛,引表葯入營衛以疏結滯之氣。」(《藥品化義》)

  「薄荷,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故書載辛能發散,而於頭痛、頭風、發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於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於咽喉、口齒、眼、耳、癮疹、瘡疥、驚熱,骨蒸、衄血則妙。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郁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嚮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二、三分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本草求真》)

  「薄荷味辛,氣清郁香竄,性平。其力能內透筋骨,外達肌表,宣通臟腑,貫穿經絡,服之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葯。若少用之,亦善調和內傷,治肝氣膽火鬱結作痛,或肝風內動,忽然癇痙瘛瘲,頭疼、目疼,鼻淵、鼻塞,齒疼、咽喉腫疼,肢體拘攣作疼,一切風火鬱熱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挾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腸中之熱,則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逐除惡氣,一切霍亂痧證,亦為要葯。為其味辛而涼,又善表癮疹,愈皮膚瘙癢,為兒科常用之品。溫病發汗用薄荷,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汗虛表氣也。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症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陰虛人發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在下而屬脾故也。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藥不可用。小兒身熱由於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由於疳積者不可用。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本草經疏》)

  附註:薄荷,主產於我國南方一帶,故有南薄荷之稱。以江蘇蘇州地區所產者最佳,稱蘇薄荷,歷來被奉為道地藥材。《本草綱目》曰:「入葯以蘇產者為勝。」薄荷習以生品入葯,適用於既有表證又見有脘痞嘔惡者。

  薄荷如經文火微炒入葯者,稱為炒薄荷;若炒至微焦存性入葯者,則稱為薄荷炭。薄荷炒後辛散之力已緩,發汗力較生品弱,宜用於外感風熱有汗之證,可防汗出過多而耗正氣;炒炭則擅入血分,可散血分之熱。但臨床上炒製品的應用較少。

牛蒡子

  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果實。亦名惡實(《名醫別錄》)、鼠黏子(《珍珠囊》)、大力子(《衛生易簡方》)等。味辛、苦,性涼。入肺、胃經。功能: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消腫、解毒。主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實含牛蒡甙(Arctiin),其甙元為l-牛蒡粉(l-Arctigenin)。其另一成分異牛蒡酚(Isoarctigenin),以2%KOH處理,則生牛蒡酚。果實尚含脂肪油25%~30%,其碘價為138.83,在空氣中,約經1個月而固化。脂肪酸中主要為花生酸(Arachidic acid);此外,尚有少量硬脂酸和棕櫚酸,油酸及α-亞油酸,並含有牛蒡甾醇(Gobosterin)C27H45OH、維生素A類物質和維生素B1。用二氯甲烷和乙醇,從牛蒡根中離析得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牛蒡子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鏽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煎劑(100%)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鏈球菌和傷寒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降血糖作用 牛蒡子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對碳水化合物耐量增高,毒性較小。

  3.牛蒡甙的作用 牛蒡甙能短暫地降低兔血壓。對離體家兔子宮及腸管呈抑制或麻痹作用。對運動神經及骨骼肌亦呈麻痹作用。能引起蛙、小鼠、兔的強直性驚厥,呼吸細弱,隨意運動消失,最後轉入麻痹狀態;此時心臟尚未停止搏動。對蛙下肢及兔耳血管呈擴張作用。對離體蛙心有麻痹作用。能引起小鼠的輕度舉尾反應。並有輕度的利尿及瀉下作用。

  4.其他作用 有報告指出,牛蒡子內服可解毒、消炎、排膿;根內服可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利大便,通經;葉外用有顯著消炎、鎮痛效果。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牛蒡子30g,陳皮、茯苓、合歡、佩蘭、菖蒲各15g,半夏、竹茹各10g,天竺黃(研面沖)、甘草各5g,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配合西藥脫水、降顱壓、止血及對症治療,30天為1療程。治療100例,3周內癥狀緩解者76例,腦膜刺激征消失者70例,4周內病死例數為5例;而沒有加服中藥的100例中,3周內癥狀緩解者只有48例,腦膜刺激征消失者41例,4周內病死例數為24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10(9):568〕

  2.治療小兒上感發熱 牛蒡子、黃芩、柴胡各10g,葛根12g,石膏30g,皂角刺、連翹、二花各15g,隨證加減。咳嗽加前胡、射干;便秘加大黃、栝樓仁;便溏稀加桔梗、藿香。治療60例,體溫退至正常時間為:0.5~1天者50例,1~2天者8例,3天者2例。扁桃體化膿的患兒,服完3劑葯後,分泌物全部消失。說明本方具有解表散邪,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表裡雙解的作用。〔湖北中醫雜誌 1990;(4):7〕

  3.治療慢性咽炎 牛蒡子、桔梗各10g,赤芍、山豆根、草河車各15g,甘草3g。隨證加減。水煎服。治療30例,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6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10(12):733〕

方劑選用:

1.治療頭痛連睛,並目昏澀不明:牛蒡子、蒼耳子、甘菊花各三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2.治療痰厥頭痛:旋覆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臘麵茶清調下一錢。(《太平聖惠方》)

  3.治療風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並為末,食後夜卧,湯點二錢服,當緩取效。(《本草衍義》)

  4.治療頭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癰:牛蒡子、薄荷、荊芥、山梔、丹皮、石斛、元參、夏枯草,水煎服。(《瘍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湯)

  5.治療風齲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6.治療皮膚風熱,遍身生癮疹:牛蒡子、浮萍等份。以薄荷湯調下二錢,日二服。(《養生必用方》)

配伍效用:

牛蒡子配伍桔梗牛蒡子有疏散風熱,清肺利咽之功;桔梗有宣肺開音利咽之能。二者配伍,共奏疏風解表利咽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或熱毒壅盛所引起之咽喉腫痛。

  牛蒡子配伍桔梗、貝母牛蒡子疏散風熱,清肺利咽;桔梗宣肺祛痰止咳;貝母化痰止咳。三者伍用,有解表清熱,化痰止咳嗽之功效,可治療外感風熱或肺熱之咳嗽、痰黃而咳之不爽者。

  牛蒡子配伍金銀花、連翹牛蒡子散風清熱,消腫利咽;金銀花、連翹宣散風熱,清熱解毒。三者配伍應用,有疏散風熱,解肌利咽之功效,可治療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本草經疏》)

  毒副作用:牛蒡子提取物毒性較小。牛蒡子甙能引起蛙、小鼠和兔強直性驚厥、呼吸細弱,隨後運動消失,最後轉入麻痹狀態。

  臨床應用中尚未見到有不良反應的報告。

【醫家論葯】

  「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熱毒。味苦能清火,帶辛能疏風,主治上部風痰,面目浮腫,咽喉不利,諸毒熱癰,馬刀瘰癧,頸項痰核,血熱痘,時行疹子,皮膚癮疹,凡肺經鬱火,肺經風熱,悉宜用此。」(《藥品化義》)

  「牛蒡之用,能疏散風熱,起發痘疹,而善通大便,苟非熱盛,或脾氣不堅實者,投之輒有泄瀉,則辛泄苦降,下行之力為多。」「凡肺邪之宜於透達,而不宜於抑降者,如麻疹初起,猶未發泄,早投清降,則恆有遏抑氣機,反致內陷之虞。惟牛蒡則清泄之中,自能透發,且溫熱之病,大便自通,亦可少殺其勢,故牛蒡最為麻疹之專葯。余如血熱發斑,濕熱發,皆以此物外透其毒,內泄其熱,表裡兼顧,亦無疑忌,非其他之寒涼清降可比,慎不可謂牛蒡泄降,宜於斑疹,而與芩、地、知、膏、玄參等物一例視之。若此外癰腫水腫等證,則苟非熱結,慎弗輕用。」(《本草正義》)

  「惡實,為散風除熱解毒之要葯。」(《本草經疏》)

  「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氣下行,復能散風除熱,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症,無不藉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則中氣有損,且更令表益虛矣,至於脾虛泄瀉為尤忌焉。」(《本草求真》)

  「牛蒡子,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藥性論》)

  「牛蒡子,氣寒,味苦辛,無毒。苦能解毒退熱,而利咽喉之痛,並柑橘為妙。辛能達表潤肌,而散瘡瘍之腫,同解毒尤良。合氣與味,又治腰膝凝滯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黃桔梗汁煮之,則痘不時起發矣。」(《葯鑒》)

  「辛苦而寒,瀉熱散結除風,宣肺氣,清咽喉,理痰嗽,通行諸經,開毛竅除熱毒,散諸腫瘡瘍,為痘疹要葯。」(《本草害利》)

蟬 蛻

  為蟬科昆蟲黑蚱(蟬)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羽化後的蛻殼。亦名蟬蛻殼(《太平聖惠方》)、金牛兒(《衛生易簡方》)、蟬蛻(《眼科龍木論》)等。味甘、咸,性涼。入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明目退翳、熄風止痙。主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癇、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傷風。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蟬蛻含大量鉀殼質。亦含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酚類、黃酮類、甾體類、糖類、油脂、揮髮油及乙醇胺(Ethanolamine)等。尚含鈣、鋁、磷、鎂、鐵、錳、鉻、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 蟬蛻各部分對中樞神經系統均有廣泛抑制效能,其作用強度:整體>身>頭足。但各部分均不能對抗內毒素的致死作用。實驗表明:蟬蛻醇提取物能減少士的寧引起的小鼠驚厥死亡數,延長驚厥動物存活期,延長士的寧所致驚厥的潛伏期;但不能對抗戊四氮引起的驚厥。能延長破傷風毒素所致驚厥小鼠的存活期,與苯巴比妥鈉聯用可更顯著延長存活時間;但不能避免破傷風毒素所致驚厥小鼠的死亡。蟬蛻及五虎追風散(蟬蛻、明天麻、南星、硃砂、僵蠶、全蠍)能對抗小白鼠因馬錢子鹼、可卡因及煙鹼等引起的驚厥死亡,部分消除煙鹼所引起的肌肉震顫,五虎追風散還能對抗卡地阿佐引起的驚厥死亡。對由破傷風毒素引起的家兔破傷風,在癥狀發作前後給予蟬蛻散或五虎追風散,能延長發病動物的平均存活時間,但不能使之免於死亡。蟬蛻流浸膏、蟬蛻煎劑對注射破傷風毒素小鼠的死亡時間略有推遲的效果。

  2.鎮靜作用 蟬蛻醇提取物有顯著鎮靜作用,能明顯減少正常小鼠的自發活動,顯著拮抗咖啡因的興奮作用,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與巴比妥類藥物有協同作用。蟬蛻和五虎追風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動,與環己巴比妥鈉有協同作用,即它們都具有鎮靜作用;它們亦能引起家兔活動減少、安靜、橫紋肌緊張度降低、翻正反射遲鈍等周身反應。

  3.解熱作用 蟬蛻煎劑1g/kg口服對過期傷寒菌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其頭足部較身部為強。

  4.其他作用 實驗證明:兔耳靜脈注射醇浸劑60~250mg/kg,能防止靜脈注射垂體後葉素(2u/kg)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電圖改變(Tv-5及S-T段抬高),但對心率及Q-T間期影響不顯著。因此認為,蟬蛻醇浸液可能具有阻滯心肌β-受體的作用。

  研究表明:蟬蛻能顯著減少小鼠醋酸扭體反應次數及延長熱痛刺激時小鼠反射時間。蟬蛻水煎液對機體免疫功能和變態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

  蟬蛻具有神經節阻斷作用,對腎上腺素反應系統和乙醯膽鹼降壓反應無影響。蟬蛻各部分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頭痛 蟬蛻、葛根、川芎、白芍、白芷各15g,細辛3g,甘草6g,受風寒誘發者加桂枝6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19例,服藥14劑後癥狀控制和消失者7例,顯效10例,好轉2例。〔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5;(2):17〕

  2.治療慢性蕁麻疹 蟬蛻洗凈,晒乾、炒焦,研末過篩製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3次,溫開水送下。治療30例,結果痊癒7例,顯效15例,好轉5例。有效病例服藥2~3天後即見癥狀改善,皮損消退;服藥5~7天癥狀和皮損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繼續服藥15~20天,可鞏固療效,防止複發。〔皮膚病防治研究通訊 1972;(3):215〕

  3.治療破傷風 蟬蛻30g,制南星6g,明天麻6g,全蠍(連尾)7個(或9個),僵蠶(炒)7個(或9個)。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3日。在服上藥前先用硃砂面1.5g、黃酒60ml為引沖服。治療27例,痊癒率為81.49%。〔中華醫學雜誌 1956;(10):937〕

  4.治療痔瘡 蟬蛻15g,冰片12g,麻油30ml。將蟬蛻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再加冰片混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睡前用銀花20g,木鱉子12g(搗碎),甘草12g,煎水趁熱洗患處,再用棉簽蘸藥膏塗於痔核上。連用5~7天,無副作用。共治療痔瘡脫肛便血腫痛53例,全部在塗藥後痛除、血止、核消。〔遼寧中醫雜誌 1983;(5):40〕

  5.治療產後尿瀦留 蟬蛻(去頭足)9g,加水500~600ml,煎至400ml,去渣加適量紅糖,1次服完。若5~6小時不能排尿,可重複給葯1次。治療125例,服藥後1~6小時排尿者108例,好轉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6%。〔湖北中醫雜誌 1983;(5):40〕

  6.治療小兒鞘膜積液 蟬蛻、蘇葉各15g,枯礬、五倍子各10g,將上藥用紗布包好,加水1500ml,煎沸10分鐘。把藥液倒入盒內,乘熱先熏後洗,涼至微溫時將陰囊放入藥液中浸泡,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下次再用藥時,需將藥液加至微溫。每3日用藥1劑,連用3劑為1療程。治療36例,治癒30例,有效4例,無效2例。〔黑龍江中醫藥 1991;(1):37〕

方劑選用:

1.治療咳嗽,肺氣壅滯不利:蟬殼(去土,微炒)、人蔘(去蘆)、五味子各一兩,陳皮、甘草(炙)各半兩。共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湯下,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2.治療風溫初起,風熱新感,冬溫襲肺,咳嗽:薄荷一錢五分,蟬蛻一錢(去足、翅),前胡一錢五分,淡豆豉四錢,栝樓殼二錢,牛蒡子一錢五分。煎服。(《時病論》辛涼解表法)

  3.治療疔瘡:蟬蛻殼、白僵蠶各等份。上為末,醋調塗四周,留瘡口,俟根出稍長,然後拔根出,再用藥塗瘡。一方不用醋,用油調塗。(《太平聖惠方》蟬蛻散)

  4.治療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蟬蛻、薄荷葉等份。為末。酒調一錢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驗方》)

  5.治療小兒夜啼:蟬蛻二七枚,辰砂少許。為末,煉蜜丸,令兒吮。(《赤水玄珠》蟬蛻膏)

  6.治療小兒陰腫:蟬蛻半兩,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腫消痛止。(《世醫得效方》)

7.治療小兒天吊,頭目仰視,痰塞內熱:金牛兒,以漿水煮一日,晒乾為末,每服一字,冷水調下。(《衛生易簡方》)

配伍效用:

蟬蛻配伍鉤藤鉤藤清肝熱,息肝風,尤其息風止痙作用更佳,再輔以蟬蛻涼肝息風,二者共奏清熱息風之功,可治療高熱驚風病證。

  蟬蛻配伍桔梗、牛蒡子蟬蛻質輕性寒入肺,疏散風熱而利咽;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散風熱,泄熱毒而利咽。三者配伍,有疏散風熱、清音利咽之功效,可治療風熱郁肺引起之咽痛音啞等症。

  蟬蛻配伍菊花蟬蛻甘寒,輕浮宣散,疏肝經風熱以明目退翳;菊花輕清涼散,善解頭目風熱,又能清泄肝熱而明目。二者均性寒入肝,相須為用,其疏風散熱、清肝明目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風熱壅盛、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以及麻疹後疹毒未凈所致之目赤流淚、翳膜遮目等症。

  蟬蛻配伍胖大海蟬蛻甘寒,氣清質輕,善於涼散風熱、疏利咽喉;胖大海甘淡微寒,能開肺氣、清痰熱,兼能利肺治喑。二者皆能宣肺、清咽、開音。相伍為用,共奏疏肺清熱、利咽開竅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之咽喉腫痛、咳嗽咽癢以及肺經熱盛、氣閉失宣之聲音嘶啞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孕婦慎服。

  毒副作用:蟬蛻整體的藥理作用最強,毒性小,小鼠給藥量達成人最大用量的833倍仍安然無恙。

  蟬蛻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09mg/kg,而灌胃8000mg/kg未出現死亡。給小鼠腹腔注射,日劑量小於1/20半數致死量時,連續10日,可避免死亡;而日劑量達1/6半數致死量時,連續7日,全部死亡。醇提取物1.12g(生葯)/kg給兔靜脈注射,每日1次,連續7日,GPT無明顯變化,尿素氮下降,肌酐升高,停葯後逐漸恢復正常。

臨床曾有煎服蟬蛻10g後15分鐘,出現上腹部持續疼痛,並有腹脹、腸鳴,30分鐘後自行消失的報告。

【醫家論葯】

  「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作癢,破傷風及疔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治臟腑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本草綱目》)

  「蟬蛻氣寒,味甘咸,無毒。主治小兒驚夜啼,大人眼目赤腫。同荊芥能除風熱,入僵蠶又卻風痰。用於發散葯中,能清肌表之熱;用於解毒藥中,能除臟腑之火。癰疽外腫者,同麻黃以散之;痘瘡未實者,同麻黃以疏之。」(《葯鑒》)

  「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本草衍義》)

桑 葉

  為桑科落葉小喬木植物桑樹MorusalbaL.的葉。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涼血止血。主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桑葉中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甙(Isoqercitrin)、槲皮素-3-三葡糖甙(Quercetin-3-Tri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昆蟲變態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蛻皮甾酮(Ecdysterone)、溶血素(Hemolysin)、綠原酸等。

  揮髮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異丁酸、異戊酸、異己酸、水楊酸甲酯、愈創木酚(Guaiacol)、酚(Phenol)、鄰苯甲酚、間苯甲酚、丁香油酚(Eugenol)等。亦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檸檬酸、瑚珀酸、棕櫚酸、氨基酸等。

  尚含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蔔素、麥角甾醇、膽鹼、葫蘆巴鹼及銅、鋅、硼、錳。

藥理作用:

1.對血糖的作用 桑葉可以降血糖。以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腎上腺素高血糖的測定為指標,桑葉有抗糖尿病作用。桑葉中含有粗蛋白質,其中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可為體內胰島素分泌和釋放的調節因素,並能降低胰島素分解的速度。此外,一些無機元素對其降血糖機制也有一定作用。

  2.其他作用 對麻醉狗股靜脈注射稀釋提出液,出現短暫的血壓下降,不影響呼吸。桑葉對性周期的鼠的子宮有興奮作用,對鼠腸肌有抑制作用。

  桑葉水煎劑高濃度(31mg/ml)在體外有抗鉤端螺旋體作用。桑芽在試管內對傷寒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且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體外實驗表明:鮮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亦有效。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下肢象皮腫 10%桑葉注射液5ml,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2次,注射3天後,開始綁紮患肢,15~21天為1療程。對一期象皮腫患者亦可採用25%或50%桑葉注射液4ml,每日肌注1次;對2~5期患者則可應用5%或50%桑葉注射液4ml,每日肌注2次,療程以15~21天為宜。根據患肢縮小、軟化程度,可考慮間隔15天後,再給予第2或第3個療程。對各期象皮腫的病人,給予1個療程(15~21天)的治療,象皮腫病變有不同程度的減輕,統計352條腿(血檢陽性者佔4.4%,有流火者佔95.5%),基本治癒10.2%,顯著好轉和好轉分別為44.2%和42.3%。〔中草藥通訊 1972;(6):32〕

  2.治療紅斑類皮膚病 桑葉20~40g,蚤休、生地各10~15g,枇杷葉10~20g,生甘草5~10g。隨證加減。治療紅斑類皮膚病(蕁麻疹、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濕疹)計22例,痊癒15例,顯效5例,無效2例。〔吉林中醫藥 1990;(4):20〕

  3.治療蠍螫傷 桑葉、明礬各適量煎水浸洗傷口。治療5例,效果顯著。〔安徽單驗方集.第1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2:232〕

方劑選用:

1.治療風眼下淚:臘月不落桑葉,煎湯日日溫洗,或入芒硝。(《瀕湖集簡方》)

  2.治療吐血:晚桑葉,微焙,不計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冷臘茶調如膏,入麝香少許,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後用補肺葯。(《聖濟總錄》獨聖散)

  3.治療癰口不斂:經霜黃桑葉,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4.治療火燒及湯泡瘡:經霜桑葉,焙乾,燒存性,為細末,香油調敷或干敷。(《醫學正傳》)

  5.治療小兒渴:桑葉不拘多少,用生蜜逐葉上敷過,將線系葉上綳,陰乾,細切,用水煎汁服之。(《勝金方》)

配伍效用:

桑葉配伍菊花二者均有疏散風熱及清肝明目之功。但桑葉清疏之力較強,能走肺絡,可宣肺泄熱、潤肺止咳,功擅散風;菊花清肝平肝之力較勝,兼能益陰,長於清熱。二者相須為用,其疏散風熱、潤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更著,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風溫初起之身熱不甚、有汗而表不解、咳嗽等表證以及肝經風熱上攻或肝陽上亢所致之頭痛、咽痛、目赤腫痛、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

  桑葉配伍石膏桑葉疏風散熱、清肺潤燥止咳,蜜炙後其潤肺燥之功尤著;石膏辛甘大寒,外能解肌膚邪熱,內能泄肺胃之火,為清解氣分實熱之要葯。二者合用,清中有潤,共奏清肺潤燥之功,可治療燥熱傷肺、氣陰兩虧、肺失宣降而證見咳嗽痰稠,或乾咳少痰、鼻燥咽干者。

  桑葉配伍杏仁、貝母桑葉輕清涼散,疏風散熱;杏仁宣降肺氣而止咳;貝母潤肺止咳。三者配伍應用,共奏疏散風熱、潤肺止咳之功,以治療溫燥襲肺之輕證而見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咯之不爽者。

  桑葉配伍野菊花桑葉苦甘性寒,疏風散熱,清肝明目;野菊花苦辛性涼,疏風清熱、消腫解毒。二葯皆入肺、肝經,相伍為用,共奏疏風散熱、解毒明目之功,可治療風熱毒邪引起之目赤腫痛。

【注意事項】

  毒副作用:在用桑葉注射液治療下肢象皮腫時測定了它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很小;在亞急性試驗中,用10%桑葉注射液人用量的60倍,連續給小鼠腹腔注射21天,對內臟器官無損害,如超過人用量的250倍以上,則對肝、腎、肺等器官有一定損害(如變性、出血);桑葉注射液無刺激性,不引起溶血及過敏反應。

  臨床應用桑葉注射液後出現:注射局部疼痛,部分患者有輕微發冷、發熱、頭暈反應,不影響治療;個別病人注葯後發生全身不適,腰、背及下肢疼痛、不能活動。卧床1~2天,可逐漸減輕。

【醫家論葯】

「桑葉,甘所以益血,寒所以涼血,甘寒相合,故下氣而益陰,是以能主陰虛寒熱及因內熱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除風。經霜則兼清肅,故又能明目而止渴。發者血之餘也,益血故又能長發,涼血故又止吐血。」(《本草經疏》)

「桑葉,雖治盜汗,而風溫暑熱服之,肺氣清肅,即能汗解。息內風而除頭痛,止風行腸胃之泄瀉,已肝熱妄行之崩漏,胎前諸病,由於肝熱者尤為要葯。」(《重慶堂隨筆》)

 「桑葉可長服,以四月桑茂盛時采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仙葉,即採取與前葉同陰乾,搗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令人聰明。又炙葉令微干,和桑葉煎服,治痢,亦主金瘡及諸損傷止血。」(《本草圖經》)

「桑葉,得麥冬治勞熱;得生地、阿膠、石膏、枇杷葉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煉蜜為丸,除濕祛風明目。以之代茶,取經霜者,常服治盜汗,洗眼去風淚。」(《本草撮要》)

菊 花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頭狀花序。味甘、苦,性涼。入肺、肝經。功能: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主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內服:煎湯,5~15g;泡茶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菊花含揮髮油、黃酮甙、菊甙(Chrysanthemin)、水蘇鹼(Stachydrine)、腺嘌呤(Adenine)、膽鹼(Choline)、刺槐素(Acacetin)、維生素B1及維生素A樣物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揮髮油中含龍腦(Borneol)、醋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菊油環酮(Chrysanthenone)、樟腦(Camphor)等。此外,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醯肼(Aminozide)。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菊花煎劑及多種提取物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明顯增加離體兔心或在位犬心的冠脈流量,對缺血心電圖有所改善,而對心率、心肌收縮力和心肌耗氧量的影響較小。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直接鬆弛冠脈平滑肌所致。但是不同的提取物各具特點,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緩慢而持久,冠脈流量增加顯著;氯仿提取物作用最弱;剩餘的水溶液則作用迅速而短暫,並使正常搏動的離體兔心停搏,使室顫離體兔心室顫消除而恢復正常搏動。

  給小鼠腹腔注射菊花浸膏,可抑制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菊花浸膏給小鼠腹腔注射,可提高其對減壓缺氧的耐受力。菊甙尚有降壓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菊花水浸劑或煎劑(1:1~1: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宋內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桿菌、霍亂弧菌以及多種皮膚真菌都有抑制作用。高濃度在體內有抗病毒(PR8)及抗鉤端螺旋體的作用。小鼠體內抑菌試驗表明:新鮮全草揮髮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對綠膿桿菌作用甚弱,對肺炎雙球菌無效。杭菊全草的水提取物則無抗菌作用。

  3.解熱作用 菊花浸膏灌胃,對人工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其作用與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有關。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高血壓病 

a.菊花、銀花各24~30g(以頭暈為主者加桑葉12g,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高者加山楂12~24g)。混勻,為1日量,分4次用沸水沖泡10~15分鐘後當茶飲,不可煎熬。觀察高血壓病46例,服藥3~7天後頭痛、眩暈、失眠等癥狀開始減輕、血壓降至正常者35例,其餘病例服藥10~30天後,癥狀亦有明顯好轉。〔新醫藥學雜誌 1972;(2):32〕

  b.菊花40g,白朮、牡蠣、防風、党參各10g,細辛、礬石、乾薑、川芎、桂枝、茯苓各3g,桔梗8g,黃芩5g。加水800ml,煎取500ml,分2次服,每日1劑,7天為1療程。治療中停用一切降壓西藥。治療53例,顯效14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3例,Ⅲ期1例;好轉32例,其中Ⅰ期20例,Ⅱ期5例,Ⅲ期7例;無效7例,其中Ⅱ期2例,Ⅲ期5例。〔廣西中醫藥 1990;13(4):9〕

  2.治療眩暈 菊花、烏梅、山楂各1.5g,白糖50g,水煎服(將白糖放入煎好的藥液中服用)。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50例,痊癒4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四川中醫 1991;9(3):35〕

  3.治療三叉神經痛 菊花、丹參各18g,白芍12g,柴胡、甘草各5g,川芎20g,白芷10g,蓽撥15g,細辛、全蠍、僵蠶各6g(後兩味葯均研末分3次沖)。水煎服。隨證加減。治療146例,治癒94例,好轉45例,無效7例。〔山西中醫 1991;7(6):18〕

  4.治療神經官能症 菊花1000g,川芎400g,丹皮、白芷各200g。當枕頭睡眠時枕用。每裝葯1次可連續使用半年。共治療36例,癥狀明顯好轉者28例,減輕者6例,無效2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0;(1):15〕

  5.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白菊花加溫水浸泡過夜,次日煎2次,每次煎半小時,待沉澱除去沉渣後,混合2次藥液再濃縮。每日內服2次,每次25ml。每天服用量相當於生葯30~50g,2個月為1療程。共治療冠心病61例,對心絞痛癥狀的總有效率為80%,其中顯效43.3%,改善36.7%,以輕度者療效較好;心電圖總有效率為45.9%,其中顯效18.8%,好轉27.1%。2/3的病人於20天內心絞痛緩解或消失。對胸悶、氣急、頭暈、頭痛、四肢等癥狀有明顯效果,30例合併高血壓的患者,19例血壓下降。〔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2010〕

  6.治療慢性結直腸炎 白菊花30g,兒茶6g,苦參、石榴皮、椿根皮、生山楂各15g,水煎150ml灌腸。治療32例,用藥1個療程後,13例直腸炎痊癒,19例結腸炎痊癒11例,顯效5例,無效3例。〔中國肛腸病雜誌 1991;11(1):32〕

方劑選用:

1.治療熱毒風上攻,目赤頭旋,眼花面腫:菊花(焙)、排風子(焙)、甘草(炮)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散。夜卧時溫水調下三錢匕。(《聖濟總錄》菊花散)

  2.治療風熱頭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為末。每服一錢半,茶調下。(《簡便單方》)

  3.治療肝腎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四兩,巴戟(去心)一兩,蓯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兩,枸杞子三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菊睛丸)

  4.治療病後生翳:白菊花、蟬蛻等份。為散。每用二、三錢,入蜜少許,水煎服。(《救急方》)

  5.治療疔瘡:白菊花四兩,甘草四錢。水煎,頓服,渣再煎服。(《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湯)

  6.治療膝風:陳艾、菊花。作護膝,久用。(《扶壽精方》)

配伍效用:

菊花配伍川芎菊花甘苦性涼,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之功;川芎辛溫,入肝經血分,祛風活血止痛之效著。二者伍用,可兩清氣分、血分之熱,共奏清熱祛風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上攻之頭暈目眩、發熱、口乾以及肝陽上亢之偏正頭痛等症。

  菊花配伍羚羊角、鉤藤菊花清肝平肝;羚羊角涼肝息風,清熱解痙;鉤藤平肝息風止痙。三者合用,共奏清熱平肝、潛陽息風之功,治療肝陽上亢及肝經熱盛、肝風內動之症。

【注意事項】

  宜忌:「氣虛胃寒,食少泄瀉之病,宜少用之。」(《本草匯言》)

  毒副作用:菊花全草揮髮油給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數致死量為1.3475±0.1311g/kg;家兔一次肌肉注射4.8mg,不引起局部病變,對體溫也無影響。亞急性毒性試驗,小鼠每日腹腔注射全草揮髮油0.4mg,連續10天,血常規、肝功能均無異常。

  臨床應用本品,除個別人有輕度上腹痛及腹瀉外,一般無其他反應。但有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報告。

【醫家論葯】

  「菊花,昔人謂其能除風熱,益肝補陰。蓋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臟也,補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用治諸風頭目,其旨深微。」(《本草綱目》)

  「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曰疏風而已。然雖系疏風之品,而性味甘寒,與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補肝腎之葯中可相需而用也。」(《本草便讀》)

「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抑木氣之橫逆。……凡是頭風作痛,無非內火內風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肅降靜鎮迥異尋常者,殆難有此力量。」(《本草正義》)

「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於頭面風火之疾,尤宜焉。」(《本草經百種錄》)

  「甘菊,其味辛,故能祛風而明目;其味甘,故能保肺以滋水;其味苦,故能解熱以除燥。」(《本草求真》)

  「甘菊,補陰氣之要葯也。主明目聰耳,除胸中煩熱,又治頭眩頭痛。此數症者,皆由水不足,而風火上盛,得補陰之劑,則水盛而火自息矣。抑且腎竅通耳目,腎氣勝則竅通精明,清氣升則頭目爽快,此煩熱除而眩痛止也。又變老人皓首成黑,同地黃釀酒。解醉漢昏迷易醒,共干葛煎湯。利一身氣血。逐四肢游風。然春夏取葉,夏季取枝,秋取花,冬取根,四時頻服,大有奇功。」(《葯鑒》)

  「菊花,甘苦微寒,補益金水,善制風木,去胸中之熱,祛頭目之風,白朮、枸杞、地骨皮、桑白皮為使。」(《本草害利》)

附註:

1.菊花有黃、白二種,二者雖功效相仿,但各有偏重:

  白菊花,因其味偏甘,亦稱甘菊花,簡稱甘菊。產於安徽亳縣者,稱亳菊花,品質最佳;產於安徽滁縣者稱滁菊花,產量較大,品質也佳;產於浙江杭州者,稱杭白菊花,或稱杭甘菊。此三類均被視為白菊花中之佳品。此外,因產地而命名者尚有,產於河南懷慶者稱懷菊,產於河北者稱祁菊,產於四川者稱川菊,產於安徽徽州者稱徽菊(亦稱貢菊),產于山東者稱濟菊等。歷代醫家認為,白菊花除具有疏風清熱之功效外,且有較強的平肝明目之功。臨床常與枸杞子、地黃等葯配伍,用於肝腎陰虛、目暗昏糊等證,方如杞菊地黃丸;又如《急救方》中用白菊花、蟬蛻等份為散,每用6~9g,入蜜煎服,治療病後體虛生翳。

  黃菊花,以產於浙江杭州一帶者品質最佳。與白菊花相比,味偏苦,疏散風熱、瀉火解毒之力較強。《藥品化義》指出:「黃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氣散,主清肺火。」如常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寒熱咳嗽的桑菊飲,即以用黃菊花配方為妥。

  2.歷代本草有關「甘菊花」一名的論述不一,出入較大。有謂系指白菊和黃菊以別於味苦不堪食之苦薏;也有謂指體輕、性氣平和、味甘之白菊花;甚而有謂指野菊花者。目前臨床用甘菊花一名時大多指白菊花。

  3.炒菊花,系原藥材清炒至微焦為度入葯者。炒制後辛涼之性已緩,多用於平肝明目,即使脾胃虛弱之人,亦可選用。

  4.菊花炭,系原藥材清炒至焦褐色存性,噴洒清水放涼晒乾入葯者。菊花炒炭後擅入血分,常用於血虛風動、頭眩耳鳴、目珠脹痛之證。

  ⑤菊花根、菊花苗、菊花葉分別為植物菊的根、嫩莖及葉入葯者,均有一定的疏風、清熱、解毒之力,但不及菊花質佳而多功,故多用以搗爛外敷,治療瘡瘍疔毒。

  附葯 野菊花

  野菊花(《本草正義》):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及北野菊C.borealeMak.或岩香菊C.lavandulaefolium(Fisch.)Mak.的頭狀花序。味苦、辛,性涼。入肺、肝經。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之功。與白菊花、黃菊花相比,其偏重於瀉火解毒,常用於治療癰腫瘡毒,如疔、癰、口瘡、丹毒、濕疹、天皰瘡等證。多與蒲公英、紫地丁、連翹、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配伍。亦可用於風熱感冒、肺炎、白喉、胃腸炎、高血壓。內服:煎湯,6~12g(鮮品30~60g)。外用:搗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野菊花中分得:胡蘿蔔甙(Dauc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洋芹素(Apiginin)、金合歡素(Acacetin)、豚草素(CumanbrinA)、棕櫚酸(Palmiticacid)及野菊花醇(Chrysanthemol)。

  臨床證明,野菊花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明顯療效。藥理研究證明,野菊花對不麻醉大鼠腹腔注射或口服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野菊花醇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野菊花(1:80)在體外能延緩孤兒病毒(ECHO11)感染後的細胞的病變。野菊花煎劑(1:320)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及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野菊花水提醇浸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及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幾種血小板聚集模型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栓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達93%。

蔓荊子

  為馬鞭草科落葉小灌木植物單葉蔓荊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Vitexrotundifo- liaL.)和蔓荊VitextrifoliaL.的果實。味苦、辛,性涼。入肝、胃、膀胱經。功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主治:風熱感冒;正、偏頭痛;齒痛;赤眼、目睛內痛、昏暗多淚;濕痹拘攣。內服:煎湯,6~12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單葉蔓荊果實和葉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莰烯(Camphene)和蒎烯(Pinene),並含有微量生物鹼和維生素A;果實中尚含牡荊子黃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荊素(Casticin)。

  蔓荊果實含少量(0.01%)蔓荊子鹼(Vitricin)、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

藥理作用:

1.降血壓作用蔓荊子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其降壓作用與興奮中樞誘導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有關。實驗證明:單葉蔓荊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壓的作用,該作用可被阿托品、氯異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對抗,被毒扁豆鹼增強,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強之,但不受心得安或賽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響。

  2.鎮痛、抗炎作用單葉蔓荊果實的甲醇提取物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熱板致痛的痛閾及大鼠角叉菜膠炎症疼痛的痛閾;給小鼠灌胃,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蔓荊子水煎浸膏在體外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孤兒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荊子提取物有強抗凝作用,在體外能顯著延長牛凝血酶凝聚人體纖維蛋白原時間。蔓荊子的祛痰作用優於牡荊油;亦有明顯的平喘作用和增強小鼠體質的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血管性頭痛 

a.蔓荊子、菊花、鉤藤、川芎各15g,薄荷、甘草各6g,白芷10g,細辛3~6g,隨證加減。治療93例,治癒67例,有效23例,無效3例。〔北京中醫 1991;(3):22〕

  b.川芎、葛根各30g,蔓荊20g,全蠍10g,紅花15g,龍膽草6g,水煎服,每日1劑,5天為1療程。治療178例,治癒143例,好轉28例,無效7例。〔山東中醫雜誌 1991;10(4):31〕

  2.治療急性鼻竇炎 蔓荊子、白芷、杭菊花、白僵蠶、辛夷花、蒼耳子、石膏、杏仁各10g,麻黃、黃芩各6g,細辛、甘草各3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小兒藥量酌減。治療108例,治癒92例,有效16例。〔福建中醫藥 1991;22(6):35〕

方劑選用:

1.治療頭風:蔓荊子二升(末),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備急千金要方》)

  2.治療風寒侵目,腫痛出淚,澀脹羞明:蔓荊子三錢,荊芥、白蒺藜二錢,柴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匯言》)

配伍效用:

蔓荊子配伍白蒺藜蔓荊子味辛性寒,輕浮升散,有疏風散熱、清利頭目之功;白蒺藜辛散苦泄,有祛風散熱、疏肝解郁、行氣活血之效。二者相使為用,共奏疏風散熱、平肝明目、利竅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頭昏頭脹、頭暈目眩、目赤多淚等因肝經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者。

  蔓荊子配伍連翹味苦辛性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通竅止痛;連翹味苦性涼,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善走上焦,既散肺熱,亦清心火。二者合用,共奏解表清熱、解毒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或風火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等症。

  蔓荊子配伍菊花、薄荷三者均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配伍應用,其功效更著,可治療外感發熱所引起之發熱、微惡風寒、頭昏頭痛及偏頭痛等。

  蔓荊子配伍菊花、蟬蛻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菊花疏散肝經風熱,清泄肝熱而明目;蟬蛻散風熱、明目退翳。三者合用,使散風熱、清肝熱而明目之力更著,以治療風熱上擾或肝經有熱之目赤腫痛、多淚等。

【注意事項】

  宜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醫家論葯】

  「蔓荊子,主頭面諸風疾之葯也。前古主通利九竅,活利關節,明目堅齒,祛除風寒風熱之邪。其辛溫輕散,浮而上行,故所主頭面虛風諸證。推其通九竅,利關節而言,故後世治濕痹拘攣,寒疝腳氣,入湯散中,屢用奏效,又不拘於頭目上部也。」(《本草匯言》)

  「蔓荊體輕而浮,故既可治筋骨間寒熱,而令濕痹拘急斯去;氣升而散,復能祛風除寒,而令頭面虛風之症悉治。且使九竅皆利,白蟲能殺,是亦風寒濕熱俱除之一驗耳。但氣虛血虛等症,用此禍必旋踵,不可不知。」(《本草求真》)

  「蔓荊實,氣輕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症。」(《本草綱目》)

  「蔓荊子,佐補中藥以治頭痛最效,因其體輕力薄,借之易於上升也,倘單恃一味,欲取勝於俄頃,則不能。」(《本草新編》)

  「蔓荊子,能疏風、涼血、利竅,凡太陽頭痛及偏頭風、腦鳴、目淚、目昏,皆血熱風淫所致,以此涼之,取其氣薄主升,佐神效黃芪湯,疏消障翳,使目復光,為肝經勝葯。」(《藥品化義》)

葛 根

  為豆科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乾燥根。亦名干葛(《閻氏小兒方論》)、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等。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經。功能:發表解肌、昇陽透疹、解熱生津、除煩止渴、止瀉。主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泄瀉、痢疾、斑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內服:煎湯,6~20g;或搗汁。外用:搗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葛根含異黃酮成分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大豆黃酮(Daidzein)、大豆黃酮甙(Daidzin)及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5-甲基海因(5-Methylhydan-toin)、花生酸(Arachidicacid)、葛根醇(Puerarol)、葛根藤素(Kakkouein)及異黃酮甙和多量澱粉(新鮮葛根中含量為19%~20%,甘葛藤的干根含澱粉37%)、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糖甙、氨基酸。

  此外,還發現一種具有毒蕈鹼樣作用的卡賽因(Kassein)。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a.對心肌和心電的影響:葛根煎劑、醇浸劑、總黃酮、黃豆甙和葛根素給大鼠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均能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浸膏750mg/kg與心得寧0.1mg/kg阻滯異丙腎上腺素興奮心肌的作用強度相似。葛根醇浸膏、黃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顯預防烏頭鹼和氯化鋇誘發的心律失常作用,醇浸膏和黃豆甙元的作用比葛根素強。葛根浸膏液靜脈注射,可降低正常心率,並能完全阻滯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動過速和心電波形變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間歇點滴葛根素後,心肌指數明顯降低;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值明顯降低,但恢復到正常水平所需時間縮短;心電圖指標均明顯減少;肺嵌頓壓未見升高;梗死擴展發生率明顯下降。

  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對梗死心肌的代謝有良好影響。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後,心率減慢,總外周阻力減低,心輸出量無明顯改變,而左室做功略減少,心肌耗氧量減少,心肌工作效率提高。這些作用對調整心肌對氧的供求平衡可能有利。

  b.對冠狀動脈的作用:給麻醉開胸犬冠狀動脈內或靜脈注射葛根總黃酮及葛根素時,均能使冠狀血管擴張。在垂體後葉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條件下,總黃酮仍能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狀動脈痙攣,使冠脈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當預先用利血平使心臟內兒茶酚胺類物質耗竭後,總黃酮和葛根素仍能保持擴張冠狀血管作用,說明其擴張冠狀血管作用是由於其對冠狀血管平滑肌的直接鬆弛而產生。葛根醇劑亦有類似作用。葛根素的作用則比總黃酮強。總黃酮和葛根素還能減低心肌氧利用率和心肌氧消耗。葛根總黃酮能降低犬的心肌氧消耗,增加氧供應。靜脈注射葛根素可使冠心病人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及血漿兒茶酚胺含量降低,而兒茶酚胺類的降低則可能是由於葛根素減少缺血心肌產生乳酸的結果。

  c.對血壓的作用:葛根對正常和高血壓動物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給麻醉犬及高血壓犬靜脈注射葛根總黃酮,都呈現降壓作用。並有心率減慢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其煎劑及醇浸膏給腎型高血壓犬灌服,也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腹腔注射葛根素及灌服葛根黃豆甙元的固體分散物均能顯著降低清醒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血壓,且作用強於對正常大鼠。麻醉貓靜脈注射葛根黃豆甙元,其收縮壓和舒張壓亦顯著下降。

  葛根醇浸膏、總黃酮、葛根素的降壓作用不受阿托品的影響。葛根醇浸膏能減弱乙醯膽鹼引起的高血壓狗的降壓反應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升壓反應。葛根浸膏和葛根素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升壓,減弱或完全阻斷腎上腺素的降壓作用。

  也有報告給高血壓患者靜注葛根素後,血壓降低和心率變慢的同時,可使血漿兒茶酚胺含量減少。

  2.對腦循環的作用 給麻醉狗經頸內動脈注射葛根總黃酮,能使腦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其作用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強。給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肌肉注射,可使腦血管阻力減小,血流入時間縮短,有溫和的改善腦血循環作用。葛根總黃酮還能使乙醯膽鹼引起的腦內動脈擴張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作用減弱,使處於異常狀態的血管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葛根黃酮對腦血管的擴張作用比冠狀血管明顯,有改善腦循環和改善外周循環作用,能使高血壓病人異常腦血流圖正常化。

  3.對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含收縮和舒張平滑肌的成分。其脂溶部分PA3、PA4、PA5及水溶部分PM2、PM4在5×10-4~3×10-3g/ml濃度時可使離體豚鼠迴腸收縮,能非競爭性地對抗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迴腸收縮,PM1、PM3、PM53×10-3~1×10-2g/ml則可引起豚鼠離體迴腸收縮,PM51×10-2g/ml引起的收縮可被5×10-9g/ml的阿托品和1×10-10g/ml苯海拉明減弱。葛根水溶性提取物MTF101有很強的收縮平滑肌的作用,靜脈注射1g/kg引起在位小腸收縮力增加62.5%,並能增加在位小腸內壓,而乙醯膽鹼1mg/kg使之增加42%,但無增加小腸內壓的作用。葛根酒浸膏和總黃酮可抑制由乙醯膽鹼和PGF2a引起的大鼠離體迴腸的收縮,對處於正常狀態下的大鼠離體迴腸也具有明顯的鬆弛作用。

  有報告指出,葛根提取物中,含有2個收縮和舒張平滑肌的成分,收縮成分存在於中性醋酸鉛沉澱及鹼性醋酸鉛溶液中,而鬆弛成分則存在於鹼性醋酸鉛沉澱中。鬆弛平滑肌的成分是黃豆甙及黃豆甙元,它們均能明顯對抗乙醯膽鹼引起的小鼠迴腸收縮,其效力約為罌粟鹼的1/3。亦有人證明黃豆甙是葛根的主要解痙成分。有人認為,收縮成分可能是非黃酮類化合物,因為從具有收縮平滑肌作用的MTF101中除去異黃酮後,這種收縮作用反而加強,其作用具有乙醯膽鹼性質。此外,從葛根中分離出的生物鹼「卡塞因R」,亦有很強的乙醯膽鹼樣作用,對豚鼠離體小腸的收縮作用約為乙醯膽鹼的1/10,1×10-5g/ml即可對抗10-8g/ml硫酸阿托品的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多種異黃酮化合物可能為舒張平滑肌的成分;而收縮成分可能為膽鹼、乙醯膽鹼和卡塞因R等物質。

  4.降血糖作用 實驗表明:葛根素給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灌服,500mg降糖作用顯著,250mg接近最低有效量,250mg/kg·d葛根素加50mg/kg/d阿司匹林組成的復方降糖作用明顯,且可維持24小時以上,並能明顯改善四氧嘧啶小鼠的糖耐量,明顯對抗腎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大劑量的葛根素和復方均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但對血清遊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無明顯作用。

  有報告認為,葛根水提取物能使家兔血糖開始上升而後下降,對飢餓家兔升血糖作用更顯著。葛根(品種未註明)煎劑給家兔口服,開始2小時血糖上升,隨即下降,第3、4小時下降最低,對家兔腎上腺素性高血糖不僅無對抗作用,反而使之升高,但能促進血糖提早恢復正常。其乙醚提取物對糖代謝則無明顯影響。

  5.解熱作用 給傷寒菌苗引起發熱的家兔灌服葛根浸劑或乙醇浸劑,有強大的解熱作用,浸劑的作用比煎劑明顯。解熱作用的物質和機制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6.雌激素樣作用 葛根能增加未成熟小鼠子宮的重量,給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大豆黃酮,有雌激素樣作用。

  7.其他作用 葛根有較廣泛的β-受體阻滯作用,對具有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多種離體組織均有顯著拮抗異丙腎上腺素效應的作用。實驗研究表明:葛根對心臟β1-受體有選擇性作用;而對β2-受體的阻滯作用較弱。

  葛根素對家兔角膜和豚鼠皮膚反射實驗表明:其有微弱局麻作用。總黃酮無明顯鎮靜和鎮痛作用,對大鼠防禦性條件反射亦無影響。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a.葛根60g、全栝樓30g、廣鬱金15g、澤蘭15g、劉寄奴15g、當歸10g、延胡索15g、失笑散18g(包煎),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冠心病49例,心絞痛44例,總有效率為97.7%,一般服藥半小時左右心絞痛緩解,對改善癥狀,降低血壓和血脂都有明顯療效。〔上海中醫藥雜誌 1979;(4):17〕

  b.葛根提出酒浸膏,壓製成片(每片含總葛甙100mg),每日用900~1600mg,分三次口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75例,其中13例患者加用葛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4ml(每支2ml,含總黃酮200mg)。心絞痛好轉率為86.7%,其中顯效36%。一般1個月左右即有效,2個月療效明顯。〔醫學研究通訊 1974;(2):11〕

  2.治療高血壓病 葛根30g,槐米、茺蔚子各15g為主。煎湯500ml,每日1劑,早晚分服。或泡水代茶飲,1個月為1療程。治療高血壓病50例,血壓下降到正常範圍,維持1年以上者9例,維持半年以上者6例,維持3個月以上者8例,血壓下降、癥狀緩解者1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4%。〔湖北中醫雜誌 1985;(1):27〕

  3.治療腦血栓形成 葛根30~50g,紅花10~25g,地龍25~40g。水煎,每日或隔日1劑,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並根據病情隨症加減。治療腦血栓形成患者86例,臨床治癒44例,顯效26例,好轉10例,無效6例。治癒時間20~80天,服藥10~40劑。〔雲南中醫雜誌 1982;(5):27〕

  4.治療面神經麻痹 葛根15~25g,桂枝、生薑各6g,麻黃、炙甘草各3克,白芍5g,大棗12枚,水煎3次,分早晚2次口服。治療43例,痊癒41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為100%。〔陝西中醫 1990;11(11):515〕

  5.治療糖尿病 葛根、澤瀉、刺五加各等量。製片,每片重0.307g,約含生葯1.11g,每次5~7片,每日3次,飯前1小時服。30天為1療程。治療24例,顯效9例,有效9例,無效6例。〔中醫雜誌 1983;(9):25〕

  6.治療急性菌痢 葛根10g,黃連、黃芩、甘草各5g,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急性菌痢40例,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者36例,退熱時間平均27小時,急性癥狀控制時間平均3.44天,肉眼膿血便消失平均2.8天。療程最短者2天,最長者12天。〔江蘇中醫雜誌 1960;(5):33〕

  7.治療腳癬 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烘乾研末。每晚取粉劑40g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ml,浸泡患足20分鐘,7天為1療程。治療238例,痊癒194例,顯效26例,好轉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8.7%。〔江西中醫藥 1988;19(5):40〕

  8.治療跌打損傷 葛根100g,水煎。先熱敷患處,後浸洗患處,各30分鐘。同時加服葛根湯。治療跌打損傷8例,皆獲良效。認為葛根具有活血、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新中醫 1984;(5):50〕

方劑選用:

1.治療金瘡中風,痙欲死:搗生葛根一斤,細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搗末,溫酒調三指撮,若口噤不開,但多服竹瀝,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後備急方》)

  2.治療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飲之,取醒,止。(《備急千金要方》)

  3.治療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生葛根,搗取汁,每服一小盞。(《太平聖惠方》)

  4.治療心熱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頓服。(《廣利方》)

  5.治療斑疹初發,壯熱,點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鑒》)

  6.治療食諸菜中毒,發狂煩悶,吐下欲死:煮葛根飲汁。(《補缺肘後方》)

配伍效用:

葛根配伍柴胡、石膏葛根與柴胡,均輕清升散而解表退熱;石膏清解里熱。三葯伍用,有解肌清熱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邪郁化熱之發熱重、惡寒輕、頭痛鼻干之證。

  葛根配伍黃連、黃芩葛根解表清熱,升脾胃之陽而生津、止瀉;黃連、黃芩清熱燥濕。三者配用,共奏清熱解表、燥濕止瀉之功效,用於治療濕熱瀉痢。

  葛根配伍麻黃、桂枝葛根善於緩解項背肌肉痙攣,為表證兼項背強急之要葯;麻黃、桂枝有發散風寒之功效。三者合用,共奏散寒解表、緩急止痛之功效,多用於治療風寒表證而見惡寒無汗、項背強痛者。

  葛根配伍人蔘、茯苓葛根升脾胃清陽而止瀉痢;人蔘大補元氣;茯苓健脾滲濕。三葯合用,有益氣健脾止瀉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泄瀉。

  葛根配伍天花粉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可入肺胃清肺胃之燥熱,又能養陰生津以止渴,為清熱生津之良藥。二者伍用,有清熱生津止渴之效,用於治療熱病口渴及消渴等證。

【注意事項】

  宜忌:胃寒者慎用,夏日表虛汗多者忌用。

  毒副作用:醇浸劑乾粉小鼠靜注的半數致死量為2.1±0.12g/kg,總黃酮為1.6±0.06g/kg或2.1±0.12g/kg。葛根素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738mg/kg。小鼠口服醇浸劑每日2g/kg,累計2個月,實質性器官無病理改變。高血壓犬口服醇浸劑每日2g/kg,連服14日,亦未見毒性反應。

  臨床應用本品,副作用很少。少數病例服藥後有頭脹感,個別潰瘍病患者服藥第一周內有輕度腹脹及上腹部不適。曾有靜脈點滴葛根素髮生皮疹、皮膚瘙癢的報告。

【醫家論葯】

  「葛根與栝蔞根,本經皆主消渴。而葛根起陰氣,栝蔞根不言起陰氣。……栝蔞根治身熱,是以寒勝熱;葛根治身熱,是以辛散熱。栝蔞根止渴,是增益其所無;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茲。用葛根而過,有竭胃汁之虞,胃陰下溜,亦能起陰氣以止利也。」(《本草思辨錄》)

  「傷寒頭痛,兼項強腰脊痛及遍身骨痛者,是太陽病也。邪未入陽明,故無渴症,不宜服。誤服則邪氣反引入陽明,為引盜入門也。斑疹已見紅點,不宜用,恐表虛反增斑爛也。五勞七傷,上盛下虛之人,暑月雖有脾胃病,亦不宜服,當用亦宜少用,多則反傷胃氣,以其升散太過也。夏月表虛汗多尤忌。葛根風葯也。風葯皆燥,本經言其生津止渴,生乃升字筆誤,非葛根獨能止渴,以其升胃氣入肺,能生津爾。設非清陽下陷,而火炎津耗之渴,誤服此葯,則火借風威,燎原莫遏。即非陰虛火炎之證,凡胃津不足而渴者,亦當忌之。」(《本草害利》)

  「葛根,能入足陽明胃經鼓其胃氣上行,生津止渴。兼入脾經開腠發汗,解肌退熱。……疹痘未發,則可用此升提;酒醉則可用此解酲;火郁則可用此升散;但亦須審中病輒止,不可過用,以致胃氣有傷也。」(《本草求真》)

  「葛根,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能止頭疼,善疏瘡疹。入柴胡療肌表,功為第一。同升麻通毛竅,效實無雙。其汁寒涼,專理天行時疫,且止熱毒吐衄。其粉甘冷,善解酒後煩熱,更利二便燥結。花能醒酒不醉,殼能治痢實腸,誠陽明聖葯也。」(《葯鑒》)

  「葛根,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之要葯也,故主消渴,身大熱,熱壅胸膈作嘔吐。」(《本草經疏》)

  「葛根,清風寒,凈表邪,解肌熱,止煩渴,瀉胃火之葯也。……然而葛根之性專在解肌,解肌而熱自退,渴自止,汗自收。而本草諸書又言能發汗者,非發三陽寒邪在表之汗也,又非發風溫在經之汗也,實乃發三陽寒郁不解,郁極成熱之汗也。又如太陽汗出不徹、陽氣怫鬱,其人面色緣緣正赤,躁煩不知痛之所在,短氣,更發汗以愈,宜葛根湯治之,郁解熱除,汗出而熱自退,此所以本草諸書言發汗者此也。」(《本草匯言》)

  「本草十劑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麻黃乃太陽之葯,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葯,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葯皆輕揚發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本草綱目》)

  「葛根……若多用二、三錢,能理肌肉之邪,開發腠理而出汗,屬足陽明胃經葯,治傷寒發熱,鼻干口燥,目痛不眠,瘧疾熱重。蓋麻黃、紫蘇專能攻表,而葛根獨能解肌耳。因其性味甘涼,能鼓舞胃氣,若少用五、六分,治胃虛熱渴,酒毒嘔吐,胃中鬱火,牙疼口臭。或佐健脾葯,有醒脾之力。」(《藥品化義》)

  「葛根,輕浮,生用則昇陽生津,熟用則鼓舞胃氣,故治胃虛作渴,七味白朮散用之。又清暑益氣湯兼黃柏用者,以暑傷陽明,額顱必脹,非此不能開發也。」(《本經逢原》)

附註:葛根生用有解肌透疹、生津止渴之效。《傷寒論》葛根湯即用其以解肌退熱;閻氏升麻葛根湯則用其以辛散透疹。葛根如經煨、炒,其涼散之性減,功專升發脾胃清陽之氣,昇陽止瀉力強,宜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者。《本草便讀》云:「煨熟則散性全無,即由胃入腸,不行陽明之表,但入陽明之里,升清為用。」錢氏七味白朮散即用煨葛根配方,以治脾虛、泄瀉之證。

柴 胡

  為傘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硬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狹葉柴胡(南柴胡,軟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根。但大葉柴胡BupleurumlongeradiatumTurcz.的乾燥根有毒,不可當柴胡用。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功能:和解表裡、疏肝解郁、昇陽舉陷。主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痢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柴胡含揮髮油有:2-甲基環戊酮(2-Methylcyclopentaone),檸檬烯(Limonene),月桂烯(Myrcene)、反式-葛縷醇(Trans-tarvedcarveol)、長葉薄荷酮(Pulego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α-萜品醇(α-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α-蓽澄茄油烯(α-Cubebene)、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長葉烯(Longi-folene)、努特卡酮(Nootkatone)、六氫法尼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tone)、十六酸(Hexade-canoicacid)、戊酸(Pentanicacid)、己酸(Caproicacid)、庚酸(Heptylicacid)、辛酸(Caprylicacid)、壬酸(Pelargonicacid)、2-庚烯酸(2-Heptenicacid)、2-辛烯酸(2-Octenicacid)、2-壬烯酸(2-Nonenicacid)、苯酚(Phenol)、鄰甲氧基苯酚(O-Methoxyphenol)、甲苯酚(Methylphenol)、乙苯酚(Ethylphenol)、百里酚(Thymol)、γ-庚酸內酯(γ-Heptalactone)、γ-辛酸內酯(γ-Decalac-tone)、瑪索依內酯(Messoialactone)、香草醛乙酸酯(Vanillinacetate)等。

  亦含皂甙,如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b、c、d及柴胡甙元(Saikogenin)E、F、G,龍吉甙元(Longispinogenin)。

  尚含有機酸,如油酸(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廿四酸(Lignocericacid)以及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春福壽草醇(Adon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柴胡醇(Bupleurumol)、側金盞花醇(Adonitol)等醇類物質。此外,還含白芷素(Ange-licin)。

  狹葉柴胡根含皂甙、脂肪油、揮髮油、柴胡醇、春福壽草醇、α-菠菜甾醇。全草還含槲皮素、異槲皮素、蘆丁、水仙甙等。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靜、鎮痛、解熱、降溫作用。

  a.鎮痛作用:小鼠尾基部加壓實驗和醋酸法實驗表明:口服柴胡皂甙有顯著的鎮痛作用。腹腔注射北柴胡總甙對電擊鼠尾法所致疼痛亦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但北柴胡揮髮油則無鎮痛作用。

  b.鎮靜作用:實驗表明:多種柴胡製劑、從柴胡中提取得到的柴胡粗皂甙及柴胡皂甙元A等均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小鼠口服粗製柴胡皂甙及柴胡皂甙元A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並可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催眠時間。

  c.鎮咳作用:動物實驗表明柴胡皂甙有較強的鎮咳作用(與可待因相似,但效果較其為弱),柴胡皂甙9.1mg/kg與磷酸可待因7.6mg/kg的鎮咳作用相當。豚鼠實驗證明:柴胡的鎮咳作用與劑量有關,當給豚鼠腹腔注射柴胡皂甙元A50mg/kg時,三隻中兩隻有鎮咳作用,而注射100~200mg/kg時,三隻全有鎮咳作用。

  d.解熱作用:柴胡煎劑或醇浸膏對實驗性發熱動物有解熱作用。對三聯菌苗致熱的家兔,柴胡莖煎劑無解熱作用;柴胡根煎劑及莖葉水蒸氣蒸餾液配製成的注射劑有較好的解熱作用。用5%的柴胡醇浸膏水溶液給發熱家兔皮下注射2.2ml/kg(每毫升相當於生葯1.1g)時有顯著的解熱作用,若低於此劑量則無解熱作用,或略能使發熱體溫降低,但不能降至正常。柴胡皂甙對正常大鼠和腸傷寒、副傷寒混合菌苗致熱大鼠均有解熱和降低體溫的作用。臨床上柴胡的解熱主要限於弛張熱型的發熱癥狀。柴胡皂甙元A也有顯著的退熱降溫作用。

  2.抗炎作用 柴胡皂甙對組胺或5-羥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並能制止因右旋糖酐(Dextran)或5-羥色胺或巴豆油或醋酸引起的鼠足浮腫。柴胡皂甙a和d具有抗滲出(肉芽囊法)和抗肉芽腫作用(棉球肉芽腫法)。而口服給葯的強度僅為肌內注射的1/10。實驗證明柴胡皂甙的抗炎強度與強的松龍相似。單味柴胡及其復方也有相似的抗炎作用;柴胡抗肉芽腫增生比抗滲出作用更強。柴胡皂甙的抗炎作用是通過刺激腎上腺,促進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所致。此外,柴胡皂甙對許多過程包括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致炎因子的釋放、白細胞遊走和結締組織增生都有影響。

  3.抗病原體的作用 北柴胡注射液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從此種注射液餾出的油狀未知成分對該病毒也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結核桿菌的某一菌株亦有效,對鉤端螺旋體及牛痘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用柴胡注射液治療因病毒所致的人體皮膚疣,有一定療效。從柴胡煎劑用於治療瘧疾和黑尿熱取得的良好效果推斷,柴胡有可能通過阻止瘧原蟲發育而產生殺滅作用。

4。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a.保肝作用:柴胡水煎液可使動物由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傷、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程度明顯減輕,血清GPT顯著下降,並有使肝硬變減少,抑制纖維增生和促進纖維吸收的作用。柴胡皂甙具有促進糖原合成、促進肝細胞核的核糖核酸的合成、起強壯和治療肝臟疾患的作用。實驗表明:柴胡皂甙a用於四氯化碳引起肝損傷的小鼠,可使過氧化脂質的含量降低,肝臟中GSH含量升高,血清中GPT含量下降,肝臟中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提示其有保護肝細胞損傷和促進肝臟中脂質代謝作用。柴胡皂甙亦能使半乳糖胺所致的肝功能與組織損害得以恢復。

  b.利膽作用:柴胡的水浸劑與煎劑,均能使狗的膽汁總量與膽鹽成分增加,而膽酸、膽紅素、膽固醇的濃度均有所降低。北柴胡亦有利膽作用,以果殼的作用最強,花作用較弱。其利膽成分為所含的黃酮。

  c.對胃腸道的影響:動物實驗表明:柴胡粗皂甙能明顯地抑制胃液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減低,並且有減少潰瘍係數的傾向。將柴胡皂甙注入腸內,可提高胃的pH值,並抑制胃液分泌。固定水浴法所致應激性潰瘍,口服粗皂甙500mg/kg有明顯的預防作用,此作用可能與其中樞抑制作用有關。柴胡皂甙濃度在1~2×10-4U時,能興奮離體腸平滑肌,且不為阿托品所對抗。柴胡粗皂甙在3×10-6U濃度時,對離體豚鼠小腸能增強乙醯膽鹼引起的收縮作用,但對組胺引起的收縮無任何影響,提示粗皂甙可能具有抗膽鹼酯酶作用。但是,柴胡含有山萘甙的黃酮提出物對離體腸肌具有解痙作用。

  5.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離體蛙心及豚鼠離體心耳試驗觀察到柴胡皂甙在1~2×10-4U濃度時,有抑制心肌的作用。含山奈甙的黃酮提出物則增強離體蛙心的心臟收縮幅度,但不改變其頻率。柴胡粗皂甙能使大鼠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家兔靜注柴胡黃酮水溶液則出現明顯降壓和心率減慢。犬靜脈注射粗皂甙可出現暫時性的血壓下降及心率減慢。柴胡地上部分所含的類黃酮,具有增強毛細血管的作用。此外,粗皂甙有明顯的溶血作用。

  6.其他作用 臨床藥理觀察發現,人口服柴胡顆粒劑時,小劑量對水分排泄機能低下者有顯著利尿作用,大劑量則無利尿作用,並出現手腳面部浮腫、肩與頸部腫脹明顯、胸下部壓迫性鈍痛等癥狀。柴胡皂甙d給艾氏腹水癌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並能明顯延長動物的生存時間。

  柴胡皂甙a、c、d混合物給大鼠肌注,能增加其肝切片的蛋白質生物合成;柴胡皂甙有促進禁食18小時大鼠血糖升高作用;柴胡能使人工飼以膽固醇的實驗兔的膽固醇、磷脂比值升高,但對正常家兔血清膽固醇及磷脂無影響。實驗表明:柴胡皂甙能抑制腎上腺素和ACTH誘導的脂庫中的脂肪分解作用,亦有抑制胰島素促進脂肪生成的作用,使血中脂肪量降低。有報告指出,柴胡皂甙a、d與皂甙元A、D均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此作用系柴胡皂甙增加膽固醇與它的代謝物從膽汁與糞便中排泄有關。

  柴胡對免疫功能亦有一定的影響。實驗表明: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並使免疫抑制狀態有一定程度的恢復。柴胡多糖給小鼠腹腔注射,可顯著增加脾係數、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數、吞噬指數和流感病毒血清中的抗體滴度,但不影響脾細胞分泌溶血素,柴胡多糖對正常小鼠遲發超敏反應無作用,但可以完全及部分恢復環磷醯胺或流感病毒對小鼠DTH反應的抑制。柴胡多糖還能明顯提高刀豆素A活化的脾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

  有人對大葉柴胡和北柴胡的藥理作用進行比較後指出,大葉柴胡的總皂甙和總揮髮油的毒性均較北柴胡為大。北柴胡總皂甙具有解熱、鎮痛和消炎作用。而大葉柴胡總皂甙僅有解熱作用。北柴胡揮髮油具有解熱、鎮靜和消炎作用而無鎮痛作用,大葉柴胡總揮髮油僅有消炎作用而無解熱和鎮痛作用。報告者還指出:北柴胡無致吐作用,大葉柴胡具有強烈的致吐作用,但因其煎劑不引起嘔吐,而粉劑和揮髮油引起嘔吐,說明其致吐成分存在於揮髮油中,煎煮可降低其致吐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感冒 柴胡注射液,每支2ml(相當於生葯2g),成人每次2ml,周歲以內嬰兒每次1.0~1.5ml,每日1~2次,肌肉注射。觀察143例,流感於24小時內退熱者達98.1%,普通感冒24小時退熱者87.9%。〔中草藥臨床方劑選編 1972:2〕

  2.治療病毒感染髮熱 柴胡24g,黃芩、党參、白芍、川芎、蒼朮、甘草各10g,半夏、桂枝各12g,生石膏30g,大棗4枚,生薑3片。水煎300ml,分2次服,每日1劑。治療112例,痊癒85例,用藥最少5劑,最多8劑;有效13例,一般服藥5劑。總有效率為87.5%。〔山東中醫雜誌 1990;9(6):17〕

  3.治療惡性腫瘤晚期非感染性發熱 柴胡5g,黃芩、法夏各10g,生党參20g,甘草5g,大棗、生薑適量。一般肺癌加地骨皮30g;肝癌加丹皮、焦梔子各10g。水煎成200ml。每日1劑,分2次服。對照組用消炎痛片劑每次25mg,每日3次。治療結果:治療組退熱有效率為90.6%,平均退熱時間為3.5天。對照組退熱有效率為89.2%,平均起效時間3.7天,副作用較多。〔遼寧中醫雜誌 1990;14(12):17〕

  4.治療腦震蕩後遺症 柴胡24g,黃芩、法半夏、党參各9g,生薑、炙甘草各6g,大棗(擘)12枚,川芎30g,當歸12g。水煎,每日1劑,連服10天。如病已愈大半,可改湯為散,用開水沖服,每日3次,每次6g。治療45例,痊癒28例,有效14例,無效3例。〔浙江中醫雜誌 1991;26(5):205〕

  5.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柴胡、人蔘、甘草、陳皮、升麻各10g,黃芪、白朮各12g,當歸15g。每日1劑,武火煎沸後,文火煎煮30分鐘,取汁300ml,每次150ml,每日2次,空腹服。治療15例,痊癒12例,好轉2例,無效1例。〔北京中醫 1991;(6):15〕

  6.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柴胡、木賊、黃芩、青蒿、仙鶴草、半夏、茜草、馬鞭草、石葦。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32例,其中22例因有出血傾向嚴重而配合口服強的松每日30~60mg。結果:痊癒15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6%。〔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8;(2):32〕

  7.降低轉氨酶 五味子50g,柴胡、甘草各30g。水煎濃縮至200ml,分2次飯後服,每日1劑。1~3個月為1療程。治療轉氨酶升高48例,經治後轉氨酶均接近正常值。〔遼寧中醫雜誌 1991;18(6):33〕

  8.治療變態反應型亞敗血症 柴胡加清營湯水煎服,治療本病10例,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寒戰,斑疹,關節疼痛等。結果:全部退熱,皮疹消失、外周血常規正常。平均退熱時間12.6天,平均皮疹消失時間8天。〔中醫雜誌 1984;(2):42〕

  9.治療急性上腹痛 柴胡、白芍、鬱金、延胡索、大黃各15g,黃芩、法夏、枳實、川木香各10g。隨證加減。治療120例,痊癒66例,好轉32例,無效22例。〔湖南中醫雜誌 1990;6(5):15〕

  10.治療單純性腹脹 柴胡、半夏、陳皮、白朮、党參、茯苓、焦三仙各10g,龍膽草、白芥子各6g,木香、胡黃連各5g,黃連、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劑。38例全部治癒。〔陝西中醫 1991;12(9):419〕

  11.治療慢性胰腺炎 柴胡12g,桂枝、黃芩、芍藥、党參、半夏各9g,甘草3g,大棗5枚,生薑3片。隨證加減。治療22例,基本治癒13例,好轉8例,無效1例。〔浙江中醫雜誌 1991;26(12):535〕

  12.治療腮腺炎 柴胡注射液2ml,每日2次,肌肉注射,10歲以上者每次3ml。治療28例,其中27例在24~72小時內痊癒。〔臨床中藥學.第1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89:127〕

  13.治療急性乳腺炎 柴胡、當歸、川芎各20g,赤芍60g,公英、陳皮、金銀花各30g,甘草15g,杏仁10g。乳汁不通者加漏蘆10g,每日1劑,水煎去渣,早晚空腹服。治療71例,痊癒52例,顯效11例,有效3例,無效5例。〔河南中醫 1991;11(6):33〕

  14.治療乳腺增生 柴胡20g,當歸、白芍、丹皮、梔子、穿山甲各15g,茯苓、炙甘草、王不留行各10g,夏枯草、牡蠣各30g。每日1劑,水煎,每次100ml,早晚服,月經來潮前13天開始服藥,共服10劑。西藥甲基睾丸素5mg,每日1次口服,月經來潮前10天服,共服7天。谷維素20mg,每日3次。治療42例,治癒28例,好轉12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10(12):731〕

  15.治療原發性痛經 柴胡、枳實、炙甘草、蒲黃、五靈脂各10g,白芍20g。腹痛甚者加元胡、鬱金,嘔吐不止加姜半夏、生薑,乳脹脅痛加香附、青皮,腰痛重者加川續斷、桑寄生,腹瀉者加白朮、仙靈脾,血塊多者加三棱、莪術,肢冷汗出者加桂枝。上藥水煎,每日1劑,早晚服下,經前3天內服用,每服6劑為1療程,連服3個月經周期。治療80例,治癒65例,顯效7例,好轉4例,無效2例。〔河北中醫 1991;13(3):16〕

  16.治療滲出性中耳炎 柴胡500g,香附、川芎各250g,共制水丸。早晚各服5g,10日為1療程。治療84例,結果痊癒36例,好轉28例,無效20例。〔新中醫 1983;(12):32〕

  17.抑制鏈黴素副反應 柴胡、香附各30g,川芎15g,焙乾共研末裝膠囊。每次2粒,每天3次,飯後服。治療因鏈黴素引起眩暈者4例,聽力減退者6例,均有效。〔四川中醫 1987;5(12):10〕

方劑選用:

1.治療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瘧疾初起:柴胡一至三錢,防風一錢,陳皮一錢半,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片。水一盅半,煎七、八分,熱服。(《景岳全書》正柴胡飲)

  2.治療盜汗往來寒熱:柴胡(去苗)、胡黃連等份。為末,煉蜜和膏,丸雞頭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許化開,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放溫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柴胡黃連膏)

  3.治療肝氣、左脅痛:柴胡、陳皮各一錢二分,赤芍、枳殼、醋炒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醫醫偶錄》柴胡疏肝飲)

  4.治療肝黃: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決明子、車前子、羚羊角屑各半兩。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太平聖惠方》柴胡散)

  5.治療黃疸:柴胡一兩(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細銼作一劑,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絞去渣,任意時時服,一日盡。(《傳家秘寶方》)

配伍效用:

柴胡配伍白朮柴胡疏肝解郁;白朮益氣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補脾,可治療肝鬱脾虛之胸脅作痛、神疲食少者。

  柴胡配伍葛根柴胡輕清上升,和解表裡,長於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葛根輕揚升散,走陽明之表,善解肌退熱、透發斑疹。二者相須為用,其解肌退熱、透邪外達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外感表證,逐漸入里化熱之發熱、頭痛、身痛、咽喉疼痛、項背強等症以及風疹、麻疹等證見發熱不退者。

  柴胡配伍黃芩柴胡味苦辛而性微寒,輕清升散,入肝膽經,善於疏泄少陽(半表半里)之邪熱,有疏散退熱之效;黃芩苦寒,功善清解少陽之里熱,亦可燥濕泄火解毒。二葯合用,解表清里,共奏和解少陽、疏泄肝膽鬱熱之功效,用於治療邪在少陽之口苦咽干、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諸症。

  柴胡配伍人蔘、黃芪柴胡昇陽舉陷,人蔘大補元氣而健脾;黃芪益氣昇陽而健脾。三葯合用,則益氣升提、標本兼治,可治療氣虛所引起之氣短懶言、倦怠乏力、內臟下垂等症。

  柴胡配伍升麻二者均能升清陽而舉陷。但柴胡主升少陽清氣;升麻主昇陽明清氣。二葯常相須為用,其升清舉陷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因氣虛下陷而致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清陽下陷之泄瀉等病症。

  柴胡配伍生麥芽柴胡疏肝解郁、昇陽舉陷;麥芽消食和中、疏肝化滯。柴胡得生麥芽,則其調肝之功更強。二葯伍用,共奏疏肝解郁、補腎運脾之功效,用於治療肝鬱不孕諸症,如月經先後不定期、經量或多或少、胸脅脹痛、久不受孕等。

  柴胡配伍香附二者均為疏肝補脾之良藥,常相須為用,治療肝鬱脅肋脹痛之症。

  柴胡配伍枳實柴胡辛散昇陽,疏肝解郁;枳實苦泄沉降,下氣消痞、除痰消積。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調暢氣機、通陽達郁之功效,用於治療肝脾失和、氣機不調之胸脅脹滿、積食難消、腹痛瀉下以及肝鬱而致四肢厥逆者。

【注意事項】

  宜忌:真陰虧損,肝陽上升者忌服。

  毒副作用:柴胡的毒性很小,10%的柴胡浸膏水溶液鼴鼠皮下注射,其最小致死量為100mg/kg體重。柴胡粗皂甙小鼠口服半數致死量為4.7g/kg,豚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3.8mg/kg。柴胡總皂甙對小鼠灌服、皮下注射及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4.7g/kg、1.75~1.90g/kg和70.0~112mg/kg。對豚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8.3mg/kg。柴胡粗皂甙可引起大鼠溶血。

  柴胡煎劑給大鼠灌服10ml/kg(6g柴胡/50ml),每周6天,共28天,其腎上腺重量增加(包括相對重量和實際重量),胸腺的重量相對降低,肝細胞質稍顯粗大顆粒狀。

  臨床應用本品,人口服柴胡粒劑小劑量(相當於生葯0.6g),其中30%有輕度倦怠感和鎮靜、入睡好,對白天工作無影響;當服較大劑量時,其中80%可引起深睡,17%反而睡眠不安,白天出現嗜睡,工作效率明顯降低。服用大劑量柴胡粒劑,能使食慾減退,並出現腸內積氣顯著和腹脹。亦有應用柴胡注射劑肌注引起皮膚過敏及過敏性休克的報告,其主要癥狀是:頭痛、頭暈、心慌、心悸、乏力、周身發麻、顏面潮紅、蕁麻疹、水腫性紫紅色斑、瘙癢等,嚴重者頭暈欲倒、冷汗、心動過緩、體溫下降、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發紺、過敏性休克。

【醫家論葯】

  「柴胡,主左右脅下刺痛,日晡潮熱往來。在臟主調經生血,在經主氣上行經,此手足少陽表裡之劑也。能提下陷陽氣,以瀉三焦之火,此其能除手足少陽寒熱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用,為其氣味俱薄,多散故耳。治勞方中用之者,以其能提清氣從左而旋,以卻邪熱耳。又止偏頭疼,胸脅痛,療肌解表,疏邪清熱。君黃芩,傷寒門實為要劑。主常山,溫瘧症誠作主方。與白芍同用,能抑肝而散火。與黃連同用,能涼心而解熱。經脈不調,入四物秦艽續斷牡丹治之最效。產後血積,用四物三棱莪術馬鞭草破之極驗。逍遙散用之,散鬱氣而內暢。補中湯用之,提元氣而左旋。」(《葯鑒》)

  「柴胡,為少陽表葯,故治瘧發表和里退熱,主清陽上升;解郁調經,宣暢氣血,主陽氣下陷。治上焦肝氣,前胡半夏為使;行三焦膽經,黃芩為佐;行心包肝經,黃連為佐。」(《本草害利》)

  「柴胡,少陽、厥陰引經葯也。婦人產前產後必用之葯也。善除本經頭痛,非此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醫學啟源》)

  「勞有五勞,病在五臟。若勞在肝、膽、心及包絡有熱,或少陽經寒熱者,則柴胡乃手足厥陰、少陽必用之葯;勞在脾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乃引清氣退熱必用之葯;惟勞在肺腎者不用可爾。」(《本草綱目》)

  「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錢,能祛散肌表。屬足少陽膽經葯,治寒熱往來,療瘧疾,除潮熱。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補中益氣湯,提元氣而左旋,升達參芪以補中氣。」(《藥品化義》)

  「柴胡,用此者用其涼散,平肝之熱。其性涼,故解寒熱往來,肌表潮熱,肝膽火炎,胸脅痛結,兼治瘡瘍,血室受熱;其性散,故主傷寒邪熱未解,溫病熱盛,少陽頭痛,肝經郁證。總之,邪實者可用,真虛者當酌其宜,雖引清氣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虛者不可散,虛熱者不可寒,豈容誤哉?」(《本草正義》)

  「柴胡主治,止有二層:一為邪實,則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還於表,而外邪自散;一為正虛,則清氣之陷於陰分者,舉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氣自振。」「柴胡以氣勝,故能宣通陽氣,祛散外邪,是去病之葯,非補虛之葯。在脾虛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發之氣,振動清陽,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轉輸,所以必與補脾之參、芪、術並用,非即以柴胡補脾也。」(《本草正義》)

附註:

1.南柴胡主產於我國南方四川、湖北、江蘇等地,其中產四川者名川柴胡。因其根與北柴胡相比較細,多彎曲不直,質地較軟,而稱為細柴胡、軟柴胡。有些地區僅以根入葯,其表面呈棕紅色,又稱紅柴胡。一般認為,南柴胡偏於疏肝解郁,常用於因郁致熱的內傷雜證,如逍遙散等採用本品為宜。如春季採收南柴胡之幼嫩全株(商品名芽胡)入葯者,稱為春柴胡。其功效與南柴胡相似,但此類嫩苗香氣馥郁,體質輕清,氣味俱薄,得春時生髮之氣,疏泄力強,尤擅於條達肝臟。

  2.北柴胡主產於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區。與南柴胡相比,其根頭膨大,少彎曲而質較堅韌,不易折斷,故稱硬柴胡。因其惟根入葯,常於秋季採集,又有秋柴胡之名。通常認為其和解退熱之功比較顯著,且以生者為佳,多用於外感熱病。《本草匯言》云:「如《傷寒》方有大、小柴胡湯,仲景氏用北柴胡也。」

  3.因炮製方法不同,本品在應用時又有炒柴胡、醋柴胡、鱉血柴胡之分。炒柴胡系柴胡生藥片清炒(或用陳酒拌炒,亦有用麩皮拌炒)至微焦為度入葯者。炒後可避其涼性,而增升舉清陽之效,如補中益氣湯治療中氣下陷或陽虛外感時,應選用本品。

  醋柴胡系柴胡生藥片加醋拌勻,用文火炒至醋吸盡放涼入葯者。柴胡經醋制後獨入肝經,增強舒肝和血、止痛之功,對肝鬱氣滯兼有血淤者多可採用本品。

鱉血柴胡系生藥片經稀釋之鱉血拌勻,用文火微炒至干入葯者。柴胡得鱉血柔潤之性,可防其劫肝陰之弊,古謂能養陰制瘧、消痞塊;後世認為用其治肝鬱而陰虧之證尤為適宜。

升 麻

  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L.、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和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cleifoliaKom.的根莖。味甘、辛、微苦,性涼。入肺、脾、胃經。功能:昇陽、發表透疹、清熱解毒、昇陽舉陷。主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漏、帶下、子宮下墜;癰腫瘡毒。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升麻根莖含升麻鹼(Cimicifu-gine)、水楊酸(Salicylicacid)、鞣質(Tannin)、樹脂(Resin)、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異阿魏酸(Isoferulicacid)、升麻甙(Cimi-cifugoside)、升麻醇木糖甙(Cimigenolxyloside)等。興安升麻根莖含升麻素(Cimitin)、生物鹼(Alkaloid)、糖類、樹脂、甙、異阿魏酸、阿魏酸和咖啡酸,尚離析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醇(Cimigenol)、升麻醇木糖甙、興安醇(Dahurinol,C30H48O5,熔點237~237.5℃)。大三葉升麻含生物鹼、升麻素、升麻甙、升麻醇木糖甙、異阿魏酸等。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注射於動物有降壓、抑制心肌、減慢心率的作用。興安升麻能降低血壓,加強心跳振幅而不影響其節律。

  2.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升麻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其變種綠葉升麻CimicifugafoetidaL.var.simplexHuth.的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鏽色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報告指出,升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鎮靜、抗驚厥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有鎮靜作用,在小白鼠實驗中可以對抗樟腦或士的寧引起的驚厥。興安升麻對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亦有鎮靜作用,其所含異阿魏酸可使動物運動遲緩、趨於鎮靜,毒性也較弱。

  4.解熱降溫作用興安升麻提取物或異阿魏酸均可使大鼠正常體溫下降,且對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發熱有顯著解熱作用。升麻提取物、升麻甙對實驗動物亦有降溫作用。

5.對平滑肌的作用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離體腸管與妊娠子宮,對膀胱和未孕子宮呈興奮作用;興安升麻能鬆弛小腸平滑肌;還能增強支氣管及消化道的腺體分泌;對子宮有收縮作用。也有報告指出,呋喃色酮衍生物開林(Khellin)對平滑肌(膀胱、子宮等)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而呋喃色酮類是升麻屬根莖的主要活性成分。

  6.其他作用升麻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誘發的動物肝損傷。

  升麻在炒炭前後均能顯著縮短出血時間,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凝血時間,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實驗表明:升麻提取物0.2g(生葯)/ml,在體外能顯著延長牛凝血酶凝集人體纖維蛋白原的時間,有較強的抗凝作用。

  有報告指出:野升麻有性激素樣作用,能使少年期發育不全和更年期的雌性大鼠建立性周期,也能使少年期雌性大鼠的卵巢重量增加和黃體數目增多。給雌性動物長期注射野升麻提取物,可使子宮重量增加。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血管性頭痛 制升麻、漂蒼朮、廣陳皮各6~10g,炙甘草3g,薄荷葉5g,鮮荷葉1大張(無鮮品者則用干品10g代之,亦可缺,但療效稍遜)。先以冷水漬前4味葯15分鐘左右,再加入薄荷及鮮荷葉碎片(罐口宜用鮮荷葉覆蓋,以防葯氣外散影響療效;用干荷葉者可用草紙蓋罐)。置武火上煮沸後改文火熬3~5分鐘取汁,1劑2煎,2次藥液和勻,候溫分2~3次服下,每日1劑。治療30例,痊癒5例,顯效25例。治療時間最短2天,最長5天,平均3天。〔河南中醫 1990;10(6):25〕

2.治療胃下垂 

a.升麻、黃芪各20g,雲苓、麥芽、党參各15g,山楂12g,雞內金、白朮、枳實、三棱、莪術、川芎、柴胡各10g,紅花9g。水煎,每日1劑。隨證加減。治療50例,痊癒16例,顯效28例,有效4例,無效2例。〔湖北中醫雜誌 1991;13(5):14〕

  b.升麻、枳殼各15g。水煎,分2次服,日1劑。隨證加減。3個月為1療程。治療50例,痊癒10例,顯效9例,有效24例,無效7例。〔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7;(12):25〕

  3.治療帶狀皰疹 升麻30~50g,煎濃汁用紗布浸葯汁濕敷患部治療帶狀皰疹,3~5天可愈。〔四川中醫 1988;(6):42〕

  4.治療脫肛 党參30g、升麻10g、甘草6g,加水400ml,煎至200ml,過濾取汁,再加水300ml,煎至150ml,2次葯汁混合,早晚2次分服。小兒用量酌減。結合熏洗法(芒硝30g、甘草10g。加水2000~3000ml,加熱至沸5分鐘,傾於盆內,待溫,坐浴洗肛部,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嚴重脫肛32例,療效滿意。〔中醫雜誌 1963;(6):16〕

  5.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升麻10g,玄參、連翹、丹皮各9g,生甘草4.5g。體溫超過39℃以上加生石膏30g,喉痛劇烈加射干10g。上藥水煎沸後入大黃12g,再煎10分鐘,待涼後服,每劑頭2煎混合分2次服完,另外用生大黃10g,沸水100~150ml浸泡2小時,然後頻頻含服。治療56例,除1例外,其餘均服1~3劑而痊癒。〔四川中醫 1991;9(2):51〕

  6.治療牙齦腫痛 升麻、大黃、銀花各20g,黃連、黃芩、竹葉、生甘草各10g(弱者方中藥量酌減)。上六味放暖瓶內,加熱開水1500ml,加蓋1小時後即可服用。每飯後服400~500ml,日3次。第二天再加熱開水1200ml,服法如上。一般2劑即愈,不愈者,更服1劑。齲齒者加蜂房20g,陰虛者另服六味地黃丸。治療100例,1劑而愈者20例,2劑愈者49例,3劑愈者28例,加用西藥愈者1例,無效2例。〔河南中醫 1991;11(2):40〕

  7.治療牙痛 升麻、葛根、防風、薄荷、甘草各10g,細辛3g,偏熱者加石膏,偏火者加知母、玄參。治療近100例,止痛效果滿意。〔山東中醫雜誌 1990;9(6):48〕

方劑選用:

1.治療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干葛(銼細)、升麻、芍藥、甘草(銼,炙)各等份。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

  2.治療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間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颳去皮)、牡丹皮、白芍藥各半兩,甘草三分。上銼粗末,每服一兩,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湯)

  3.治療卒毒腫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補缺肘後方》)

  4.治療癰疽始作、堅硬、皮色紫赤、惡寒壯熱,一二日未成膿者:升麻、連翹、大黃(銼,炒)、生地黃(切,焙)、木香各一兩,白蘞、玄參各三分。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入芒硝末半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取利為度,未利再服。(《聖濟總錄》升麻湯)

  5.治療產後惡物不盡,或經一月、半歲、一歲:升麻三兩。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備急千金要方》)

  6.治療咽喉閉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兩,馬藺子一分,白礬一分,馬牙消一分,玄參一分。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綿裹,常含一丸咽津。(《太平聖惠方》升麻丸)

  7.治療口熱生瘡:升麻三十銖,黃連十八銖。上二味末之,綿裹含,咽汁。(《備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升麻配伍大青葉大青葉苦寒,既走氣分,又入血分,長於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消斑,輔以清熱解毒之升麻,則共奏清熱涼血消斑之功,用於治療溫病發斑。

  升麻配伍党參、黃芪升麻昇陽舉陷;參、芪益氣健脾。三者合用,有益氣健脾、昇陽舉陷之功效,用於治療中氣下陷之氣短、倦怠、便溏、乏力、內臟下垂、脫肛等症。

  升麻配伍葛根升麻辛散以發表透疹,寒涼以清熱解毒;葛根輕揚發散,既解肌退熱,又透發麻疹。二者均為甘辛輕清之品,相須為用,則辛能達表,輕可去實,升散透達,解肌透疹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麻疹初起,頭痛發熱;或麻疹透發不暢者。

  升麻配伍金銀花、連翹三者均有清熱解毒之功,但前二者尚可解表散熱,後者兼能散結。諸葯共用,其清熱解毒、散結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熱毒瘡瘍。

  升麻配伍牛蒡子、桔梗升麻既能發表,又能泄熱解毒;牛蒡子疏散風熱,清肺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三者伍用,有疏風清熱、利咽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上壅之咽喉腫痛。

  升麻配伍石膏、黃連升麻升散清泄,能透泄肺胃熱毒;石膏、黃連皆善清陽明胃熱。三葯合用,其清瀉胃火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胃有積熱、鬱結不解之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口腔糜爛、乳蛾喉痹等症。

  升麻配伍生地升麻昇陽、發表、清熱解毒;生地滋陰養血、涼血止血。二者合用,升麻能引生地入肺胃,以清肺胃之積熱,其清熱、涼血、止血功效更著,用於治療肺胃熱盛迫血妄行所致之各種血證以及胃熱上攻之頭痛、牙痛等。

【注意事項】

  宜忌:升舉陽氣多用炙升麻。

  上盛下虛,陰虛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上實氣壅,諸火炎上及太陽表證,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氣散,若血氣太虛及水火無根者,並不可用。」(《本草正義》)

  毒副作用:動物中毒的主要癥狀為運動抑制和中樞抑制,如運動緩慢、呼吸徐緩、聳毛、後肢間歇性痙攣等。

  臨床應用本品,內服可引起嘔吐及胃腸炎;劑量過大可出現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性收縮,陰莖異常勃起;甚者可發生心臟抑制、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譫妄,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本品外用,升麻鹼能使皮膚充血,乃至形成潰瘍。

中毒救治:一是根據病情按中西醫常規治療。二是用綠豆30g,甘草10g。水煎頻服。

【醫家論葯】

  「升麻,若補其脾胃,非此為引不能補。若得蔥白、香芷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陽,能解肌肉間熱,此手足陽明傷風之葯也。」(《醫學啟源》)

  「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稟賦素弱、元氣虛餒及勞役饑飽、生冷內傷,脾胃引經最要葯也。」(《本草綱目》)

  「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柴胡引肝氣從左而上,升麻引胃氣從右而上,入補中益氣湯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陽之氣上升而濁陰之氣下降。其味苦辛,多用亦有發表解肌之功,又善引參、芪益氣聰明,合柴胡治火郁五心煩熱。若勞碌傷神及肺有伏火者,恐升動陽氣,助火生痰,忌之。」(《藥品化義》)

  「升麻,似與葛根一類,但此辛甘微苦,能引蔥白入肺,發散風寒出汗,引石膏能治陽明頂巔頭痛、齒痛,引參、芪能入脾胃補脾,且同柴胡能引歸、芪、白朮甘溫之葯以補衛氣之散而實其表。不似葛根功專入胃,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諸葯以實衛氣也。但升麻佐於葛根,則入陽明生津解肌有效,同柴胡升氣,則柴胡能升少陽肝經之陽,升麻能昇陽明胃經之陽,一左一右,相須而成。」(《本草求真》)

  「升麻能發散陽明肌腠之風邪,透表發汗,其力頗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陰虛熱自內發者不可妄試。又上升之性,能除巔頂風寒之頭痛,然亦惟風寒外邪宜之,而肝陽上陵之頭痛,又為大忌。」(《本草正義》)

  「與蔥白同用,則能引之以散手陽明之風邪;與石膏同用,則能引之以止足陽明之頭疼。補中益氣湯用之,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用之,驅邪熱從表而散。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間熱,故能散手足陽明經邪。諸方書以為元氣不足者用之,陰中昇陽,則謬矣。蓋陽氣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氣不足者,升之則下益虛,而元氣益不足矣。鹽水浸炒,則提腎氣;甘草汁制,則提脾胃之氣。若痰壅氣上有汗者,勿用。」(《葯鑒》)

琥 珀

為古代松科植物,如松樹、楓樹等滲出的樹脂埋藏地下,經年久轉化而成的化石樣物質。味甘,性平。入心、肝、膀胱經。功能:鎮驚安神、散淤止血、利水通淋。主治:心神不寧、驚悸失眠、驚風癲癇;血淤腫痛、經閉痛經、心腹刺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癰腫瘡毒;血淋血尿、尿頻尿痛、小便不通。內服:研末沖服,1~3g;不入煎劑。外用:研末點、撒。【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含樹脂、揮髮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Succoxyabieticacid)、琥珀松香酸(Succinoabietinolicacid)、琥珀銀松酸(Succinosilvicacid)、琥珀脂醇(Succinoresinol)、琥珀松香醇(Succinoabietol)、琥珀酸(Succinicacid)等。藥理作用:實驗表明:琥珀酸有中樞抑制作用,能明顯減少小鼠自主活動,延長戊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對大鼠聽源性驚厥、小鼠電驚厥及士的寧引起的藥物性驚厥,均有對抗作用。【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1.治療紫癜性腎炎 琥珀粉50g,雲南白藥8g。二葯混勻裝瓶備用。用時取藥粉3~6g,合阿膠6g烊化,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治療10例,皆愈。〔山西中醫 1989;5(4):20〕  2.治療瘰癧 琥珀粉每日6g,裝入鴨蛋內,微火煨熟,早晚各1次分服;剩餘蛋殼研末,用植物油調敷患處。一般連用6~7天,即可見效。〔浙江中醫雜誌 1983;18(8):356〕  3.治療血尿 琥珀0.6g,研為粉末,為1次量,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治療5例,均於4天內血尿消失。〔基層醫刊 1972;(4):32〕  4.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大黃、半夏各10~15g,水煎成200ml,每次用100ml沖服琥珀0.5~1.0g,每日早晚各1次。初用本方,藥量從輕到重,因人而異,服藥3劑時大黃用量10g,病人服藥後,大便每日不超過2次,大黃可用到15g。個別患者服藥後有輕度腹痛,不需停葯,2日後腹痛可自行緩解。治療34例,痊癒30例,好轉2例,無效2例。〔新中醫 1989;(7):43〕方劑選用:1.治療小兒胎癇:琥珀、硃砂各少許,全蠍一枚。為末,麥門冬湯調一字服。(《仁齋直指方》)  2.治療健忘恍惚,神虛不寐:琥珀、羚羊角、人蔘、白茯神、遠志(制)、甘草各等份。上為細末,豬心血和煉蜜丸,芡實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湯嚼下。(《景岳全書》琥珀多寐丸)  3.治療心經之火,移於小腸,溲溺淋濁或澀或痛:琥珀一錢,天冬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生地五錢,丹參二錢,丹皮二錢,赤芍、木通各一錢,甘草梢五分,淡竹葉二十張,燈心三尺。(《醫醇賸義》琥珀導赤湯)  4.治療婦人月候不通:琥珀一兩(研細,以醋三升熬如膏),虻蟲半兩(去翅足,炒黃),水蛭半兩(炒黃),肉桂三兩(去皴皮),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別研,生用),川大黃三兩(生用)。上藥搗羅為末,以琥珀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太平聖惠方》琥珀煎丸)  5.治療產後惡露不下,氣攻心腹,煩悶刺痛:琥珀、薑黃、牛膝(酒浸,切,焙)、虎杖、牡丹皮各半兩,當歸(切,焙)、生乾地黃(焙)、肉桂(去粗皮)、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各三分,大黃(銼,焙)一兩,虻蟲(去翅足,炒黃)一分,芒硝一兩。上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琥珀湯)  6.治療癰疽發背,已成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散血解毒:白礬一兩二錢,雄黃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極細),硃砂一錢二分,黃蠟一兩,蜂蜜二錢臨入。上四味,先研極細,另將蜜、蠟銅杓內溶化,離火片時,候蠟四邊稍凝時,方入上藥攪勻,共成一塊,以一人將葯火上微烘,眾手急丸,小綠豆大,用硃砂為衣,磁罐收貯。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食後送下,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蠟礬丸)配伍效用:琥珀配伍當歸、莪術琥珀活血散淤止痛;當歸活血養血調經;莪術活血散淤破積。諸葯伍用,有活血散淤、破積消癥之功效,用於治療閉經、癥瘕腹痛等症因血淤所致者。  琥珀配伍木通、金錢草琥珀利水通淋;木通清熱利尿通淋;金錢草利尿通淋排石。三者合用,共奏清熱利尿、通淋排石之功效,用於治療熱淋、石淋等症。  琥珀配伍膽南星、鉤藤琥珀鎮驚安神;膽南星清熱化痰;鉤藤息風止痙。三者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安神鎮驚、息風止痙之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內擾、肝風內動之驚風、抽搐等症。【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內熱及無淤滯者忌服。琥珀入煎加熱,必溶結成團,難奏藥效,故當研粉沖服。  「凡陰虛內熱,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強利之,利之則愈損其陰。」(《本草經疏》)【醫家論葯】  「琥珀屬陽,今古方用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運化,肺氣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結之苦。」(《本草衍義補遺》  「琥珀……甘平入心、肝、肺、膀胱四經,安神而鬼魅不侵。色赤入血分,故能消淤血,破瘕,生肌。能清肺而利小便。甘淡上行,能使肺氣下降,而通膀胱,故能治五淋。又能散淤血,而生新血,去翳障而能明目。經曰: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凡淡滲葯,皆上行而後下降,琥珀脂入土而成寶,故能通塞以寧心定魂,以燥脾土之功。」(《本草害利》)  「琥珀,專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淤血也。」「此葯畢竟是消磨滲利之性,不利虛人。大都從辛溫葯則行血破血,從淡滲葯則利竅行水,從金石鎮墜葯則鎮心安神。」(《本草經疏》)  「琥珀,消磨滲利之性,非血結膀胱者不可誤投。和大黃、鱉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婦人腹內惡血,血盡則止。血結腫脹,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須兼沉香輩破氣藥用之。又研細敷金瘡,則無瘢痕,亦散血消淤之驗。」(《本經逢原》)

紫 蘇

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Perillafrutescens (L.)Britt.ver.crispa(Thunb.)Hand.-Mazz.、尖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ver.acuta(Thunb.)Kudo等的葉,亦名蘇葉(《本草經集注》)。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功能:發表、散寒、理氣、和營。主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內服:煎湯,6~9g。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皺紫蘇全草含揮髮油約0.5%,內含紫蘇醛(Perillaldehyde)約55%,左旋檸檬烯(l-Limo- nene)20%~30%及α-蒎烯(α-Pinene)少量。還含精氨酸、枯酸(Cumicacid)、矢車菊素-3-(6-對香豆醯-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6-p-Coumaroyl-β-D-gluco-side)5-β-D-glucosi-de]。葉的揮髮油中含異白蘇烯酮(Isoegomaketone)等。

尖紫蘇全草含揮髮油,內有異戊基-3-呋喃甲酮(Isoamyl-3-furylketone)、紫蘇醛、α-蒎烯(α-Pinene)及β-蒎烯(β-Pinene)、d-檸檬烯、l-芳樟醇(l-Linalool)、莰烯(Camphene)、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紫蘇醇(Perillaalcohol)、二氫紫蘇醇(Dihydroperilla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

  紫蘇中尚含銅、鉻、鋅、鎳、鐵等11種無機元素。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紫蘇葉的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及弗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等均無抑制作用。紫蘇葉浸膏對真菌有抑菌作用,其中所含的紫蘇醛、檸檬醛起主要抑菌作用,兩者並有相互協同作用,這是因為兩種化合物均是單萜系醛類物質,其作用部位也類似。紫蘇油對接種和自然污染的黴菌抑制力明顯優於尼泊金乙酯。

  2.解熱作用 紫蘇葉煎劑及浸劑2g(生葯)/kg經口給葯,對傷寒混合菌苗引起發熱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熱作用。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紫蘇葉水提取物與紫蘇醛均有延長雄鼠給予巴比妥酸鹽引起的睡眠作用。水提取物對大鼠的運動量有抑制效果,但紫蘇醛的抑制效果卻不明顯。紫蘇葉的甲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也能延長環己巴比妥的催眠作用時間。紫蘇葉中分離出的紫蘇醛具有鎮靜活性,而且紫蘇醛和豆甾醇具有協同作用。對紫蘇延長睡眠作用的有效成分篩選發現,從紫蘇中分離出的時蘿芹菜腦對環己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也有延長作用。

  4.止血作用 鮮紫蘇葉外用確有止血作用。紫蘇注射液2g(生葯)/ml對動物局部創面有收斂止血作用,使結痂加快,並能縮短凝血酶原時間,止血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縮合鞣質類。臨床研究表明紫蘇製劑對子宮頸糜爛出血、息肉活檢出血均有明顯止血作用。研究表明:紫蘇的止血原理是:①紫蘇能直接作用於血管,有短暫的收縮作用;②紫蘇有較弱的促進血小板凝集作用;③紫蘇可促進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此血栓類似動脈中的白色血栓。血栓能機械性堵塞傷口,以達止血效果;④紫蘇可縮短血凝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和凝血活酶時間,說明其對內源性凝血系統有促進作用,而對外源性凝血系統的影響並不明顯。

  也有不同的研究報告認為紫蘇可以延長不同動物的凝血時間,表明它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它的濃度與凝血時間呈線性相關,與經典的強抗凝血葯肝素相似;紫蘇製劑是粗製品,抗凝作用相對較小,肝素的抗凝機制比較清楚。而紫蘇的抗凝血機制目前還不清楚,根據實驗報道:一是不論體內、體外實驗,紫蘇能抑制由ADP和膠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可能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使其減少有關凝血因子的釋放而延長凝血時間。二是紫蘇在體外可使血漿中TXB2濃度下降,通過血小板內合成和釋放TXA2的減少,減弱其對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而延長凝血時間。紫蘇能降低血細胞壓積的全血黏度,對一些凝血指標的影響不明顯。

  5.對代謝的影響 飼餵紫蘇種子油的小鼠,在頸周圍產生病灶性脫毛,而且在同樣部位有皮膚損傷。紫蘇油0.35ml/kg給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蘇醛做成肟(Oxim)後,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較紫蘇油更強,將其溶於橄欖油中皮下注射,作用較緩慢。

  6.其他作用 紫蘇中多種成分均有藥理活性,對豚鼠離體氣管有鬆弛作用,對丙烯醛或枸櫞酸引起的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尚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紫蘇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紫蘇酮作為紫蘇葉中促進小腸蠕動的有效成分,它可能是通過興奮小腸環狀肌而促進腸內容物通過小腸。

  紫蘇葉的乙醚提取物能增強脾細胞的免疫功能,而乙醇提取物和紫蘇醛有免疫抑制作用。

  紫蘇粉提取物在油-水乳劑系統中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蘇葉對放射性皮膚損害有保護作用。紫蘇梗能激發動物子宮內膜酶活性增長。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嘔吐 蘇葉、連翹各12g,黃連8g,薑汁5g。前三味藥水煎取汁100~150ml,薑汁兌服。根據病情輕重,每日1~2劑,頻服至嘔吐完全停止。病之初期外感癥狀明顯者加藿香10g,香薷8g;脾胃虛寒脘冷肢涼者加乾薑10g,肉桂8g。如患者已服湯劑治療原發病,則於應用本方基礎上繼用原湯劑。治療33例,服藥5劑內嘔吐完全停止者18例,日吐次數減少一半以上者11例,無效4例。〔陝西中醫 1991;12(9):418〕

  2.治療尋常疣 將疣及周圍皮膚消毒(疣體突出者可貼皮剪去),取洗凈之鮮紫蘇葉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鐘,敷料包紮,每日1次。治療20例,連續摩擦2~6次皆愈。〔中華皮膚科雜誌 1965;(6):391〕

  3.治療子宮出血 將紫蘇製成每毫升相當於原生葯2g的水提取液備用,使用時以無菌棉球、紗布或擦鏡頭紙浸潤紫蘇液貼敷於出血處。結果:止血時間在15分鐘以內者58例,在15~30分鐘者22例,在30~45分鐘者6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79.6%。〔中醫雜誌 1988;29(8):49〕

方劑選用:

1.治療咳逆短氣:紫蘇莖葉(銼)一兩,人蔘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聖濟總錄》紫蘇湯)

  2.治療卒得寒冷上氣:干蘇葉三兩,陳橘皮四兩,酒四升煮一升半,分為再服。(《補缺肘後方》)

  3.治療傷風發熱:蘇葉、防風、川芎各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六分。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4.治療乳癰腫痛:紫蘇煎湯頻服,並搗封之。(《海上仙方》)

  5.治療金瘡出血:嫩紫蘇葉、桑葉,同搗貼之。(《永類鈐方》)

  6.治療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金匱要略》)

配伍效用:

紫蘇配伍藿香紫蘇發表散寒、行氣寬中,外走皮毛通腠理而入肺經,內開胸膈化濕濁能入脾胃;藿香辛散風寒,芳化濕濁,醒脾和中,辟穢止嘔。有解暑發表、化濕和中、醒脾開胃之功。二者伍用,共奏解表散邪、化濕理氣、和中止嘔之功效,用於治療惡寒發熱、汗出不爽、胸悶納呆、嘔惡欲吐、腹痛腹脹腹瀉等因暑、濕、風寒而兼濕濁中阻所致之證。

  紫蘇配伍生薑紫蘇散表邪而清頭目,泄肺氣而通腠理,功專解肌發表;生薑辛溫,能發散在表之風寒。二者相須為用,可使其發表散寒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

  紫蘇配伍香附、陳皮紫蘇發表散寒、宣肺理氣暢中,香附行氣解郁,陳皮理氣和中。三者合用,有解表散寒,理氣和中之功效,可治療外感風寒,內兼氣滯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胸悶者。

紫蘇配伍杏仁紫蘇解表散寒、宣肺利氣,杏仁宣肺降氣、止咳平喘。二者配伍,有解表散寒、理氣寬胸、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咳喘等。

【注意事項】

  宜忌:溫病及氣弱表虛者忌服。

  毒副作用:紫蘇中芳香性成分丁香油酚給大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1.95mg/kg,可引起大鼠後肢及下齶癱瘓,並因循環衰竭而死亡;α-蒎烯可引起皮疹、譫妄、共濟失調、昏迷,並刺激胃腸等,吸入時可引起心悸、頭昏、神經失調、胸痛、支氣管炎、腎炎以及引起慢性接觸性良性腫瘤。紫蘇醇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醫家論葯】

  「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葯也。」(《本草匯言》)

  「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葉本輕揚,則外感風寒用之,疏散肺閉,宣通肌表,泄風化邪,最為敏捷。莖則質堅,雖亦中空,而近根處偉大豐厚,巨者徑寸,則開泄里氣用之,解結止痛,降逆定喘,開胃醒脾,固與開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則滑利直下,降氣消痰,止嗽潤肺,又是別有意味。」(《本草正義》)

  「紫蘇,……同橘皮、砂仁,則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葯,則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則發汗解肌;同芎藭、當歸,則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則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同桔梗、枳殼,則利膈寬腸;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本草綱目》)

  「紫蘇,氣溫,味辛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惟其性輕浮,故能散上膈及在表之寒邪。是故發表解肌,療風寒甚捷,開胃下食,治脹滿最良。入獨活蒼朮,兼除腳氣。同石膏白芷,亦治口臭。根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為宜。驅痰降氣,定喘,開心,潤肺止咳。消五膈,破癥堅。利小大二便,卻霍亂嘔吐。表虛者禁用。」(《葯鑒》)

  附葯 蘇梗

蘇梗(《藥品化義》):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或同屬植物白蘇的莖。亦名紫蘇莖(《雷公炮炙論》)、紫蘇梗(《本草蒙筌》)。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脾、胃經。功能:理氣、舒郁、止痛、安胎。主治:氣鬱、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蘇梗發汗解表之力遠不及蘇葉,但長於行氣寬中、和胃止嘔。臨床常用其配伍陳皮、大腹皮、半夏、生薑等葯治療心腹氣滯、胸悶嘔惡、不思飲食者。此外,蘇梗性微溫而味甘,亦有理氣安胎之功,常用於治療妊娠嘔吐、胎動不安者。內服:煎湯5~15g。

生 姜

  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oinaleRosc.的鮮根莖。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功能:發表、散寒、止嘔、開痰。主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滿、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內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搗敷,搽患處或炒熱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生薑含揮髮油0.25%~3.0%,主要成分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檸檬醛(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aldehyde)、d-龍腦(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分解則變成油狀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結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門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acid)以及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絲氨酸、甘氨酸等。此外,尚含有樹脂狀物質及澱粉。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生薑是治療鹽酸-乙醇性潰瘍的有效藥物,其有效成分為姜烯,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葯中,特別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類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薑煎劑對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與興奮的雙向作用,最初數小時內抑制,以後則繼以較長時間的興奮。生薑煎劑(10%)1.2mg/只給大鼠灌胃,可顯著抑製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用消炎痛阻斷PG合成後,生薑的保護作用消失,說明其保護機制可能與促進胃黏膜合成和釋放內源性PG有關。

  生薑能使胃蛋白酶作用減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強。生薑可嚴重破壞胰酶中的澱粉酶,使胰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顯著下降。還可抑制澱粉酶中的β-澱粉酶,阻礙澱粉糖化。

  生薑可作用於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系統,有抑制胃機能及直接興奮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腸還流法對磺胺脒的吸收促進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生薑的水提取物有顯著的吸收促進作用,增強其生物利用度,充分發揮療效。

  生薑浸膏能抑制硫酸銅引起的狗的嘔吐。從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嘔效果,最小有效量為3mg,對中樞性催吐葯阿朴嗎啡引起的狗嘔吐及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均無效,故認為生薑有末梢性鎮吐作用。

  家兔經消化道給予姜油酮可使腸管鬆弛,蠕動減退。生薑是驅風劑的一種,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有時繼之以降低,可用於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

  實驗表明:生薑油對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治療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對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預防作用,並能降低BSP瀦留量。生薑蜂蜜封存液5ml/kg給大鼠灌胃,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亦有治療作用,與對照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顯降低,肝小葉破壞、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亦較輕;對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損傷同樣有效。

  2.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 生薑醇提取物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對心臟也有直接興奮作用。正常人口嚼生薑1g(不咽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489kPa(11.2mmHg),舒張壓上升1.862kPa(14mmHg)。對脈率則無明顯影響。

  生薑的水提取物能顯著減少人血小板標記花生四烯酸(AA)生成TXB2及PGS的量,降低PG內的過氧化物的形成,並有強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生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生薑油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對抗戊四氮驚厥,鎮痛,並能降低酵母致熱大鼠體溫。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興奮突觸的易化過程有某種聯繫。

  生薑油0.4ml/kg給大鼠灌胃,對蛋清性足腫有顯著抑制作用,作用維持5小時,強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給大鼠灌胃,可顯著抑制棉球肉芽腫,並使胸腺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生薑油0.25~0.4ml/kg灌胃,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腫脹、組胺或醋酸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有顯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鮮姜注射液5g/kg或10g/kg,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薑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內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作用與濃度呈依賴關係。尤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生薑根提取物與HBsAg作用1~3小時可使HBsAg的P/N值顯著下降,但超過3小時後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薑水浸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及霍亂弧菌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在試管內對毛癬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莖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殺滅軟體動物和殺滅血吸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吸蟲病。

  5.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生薑有抗氧化作用。在肥豬肉中加入5%~10%薑片煮沸1~4小時,可防止豬肉腐敗;用此法煮4小時的肥肉,其過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與鮮肥豬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薑煮沸4小時的肥豬肉,在30℃的溫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幾乎沒有變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對亞油酸鉀酯的氧化作用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尚有報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劑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引起的DNA損傷;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產生和亞油酸的氧化。

  6.其他作用 生薑泥和生薑浸出液對創傷癒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生薑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生長。在一些抗腫瘤藥物中加入生薑提取物能減輕腫瘤藥物的副作用。生薑在模擬胃液條件下對亞硝化反應有明顯阻斷作用,其抑制亞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對熱穩定,在沸水中加熱相當長時間後,仍保持相當強活性。生薑提取物具有抗過敏的藥效,能防止過敏性休克,預防某些魚類蛋白質引起的蕁麻疹。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鮮生薑45g、紅糖30g,共搗為糊狀,每日3次分服,7天為一療程。觀察50例,治癒率為70%,好轉率為30%。用藥後腹痛、里急後重平均消失時間分別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觀及次數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4.8天和5.2天,大便鏡檢及培養平均轉陰時間分別為4.58天和3.6天。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山東醫刊 1960;(6):29〕

  2.治療胃炎及潰瘍病 鮮生薑250g,紅糖、菜油各500g,製成油膏。早晚各1匙空腹開水沖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9例,療效顯著。〔江蘇中醫雜誌 1984;5(3):23〕

  3.治療腹腔炎症 生薑、芋頭各等量,共搗為糊狀,攤在紗布上,敷於患處,範圍以大於病灶的範圍2cm為宜,腹腔炎症可敷於相應部位的腹壁前。輕者每日敷1次,重者每日敷2次,每次3~4小時。治療各種急性炎症患者113例,全部治癒。療程最短2天,最長15天,半數以上3~5天治癒。〔山東醫藥 1978;(7):32〕

  4.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鮮生薑汁1份,蜂蜜2份。成人每次20ml,小兒酌減,每1~2小時服1次,病情重者適當增量至癥狀和體征消失為止。治療單純性蛔蟲性腸梗阻314例,治癒309例(佔98.7%),並發腸扭轉和穿孔者5例,均行手術治療,無一例死亡。〔中級醫刊 1982;(10):30〕

  5.治療膽道蛔蟲症 生薑150~200g(洗凈去皮取汁),生蜂蜜60~100g。二者混勻,一次頓服,小兒酌減。如1劑不愈,可再服,每日可服2~3次。共治療膽道蛔蟲所致腹痛102例,服藥1~3次癥狀消失者98例(其中服藥1次有效者95例),無效4例。〔廣西中醫藥 1983;(6):15〕

  6.治療遺尿 生薑30g搗泥,炮附子6g,補骨脂12g,共為末,合為膏,填入臍中,無菌紗布覆蓋固定。治療下元虛寒性兒童遺尿25例,痊癒20例,顯效3例,無效2例。〔江蘇中醫雜誌 1984;(2):封三〕

  7.治療風濕痛、腰腿痛 用鮮生薑製成5%~10%注射液,行痛點或反應結節注射,也可配合遠端或近端穴位注射,關節部位則在關節囊周圍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每點注入0.5~2ml,3~5次為1療程,一般可連續注射20~30次。注射後局部常有脹、麻及灼熱感,甚至疼痛加劇,約1~2天便減輕或消失。據觀察,反應愈重效果愈佳。治療風濕痛、慢性腰背痛113例,顯效36例,好轉56例,有效率83%;尤以對風濕痛療效更佳,有效率達92.5%。〔河北新醫藥 1972;(3):31〕

  8.治療脂溢性皮炎 鮮生薑250g,搗碎取汁。10%鹽水洗凈患處後用棉簽蘸薑汁反覆塗搽,至薑汁用完。每周1次,一般2~3次即愈。如局部有感染者,可內服復方新諾明1g/次,日服2次,連服5日,炎症消失後用薑汁搽。〔四川中醫 1987;(5):30〕

  9.治療急性炎症 仙人掌20g、生薑10g。洗凈後去刺去皮,共搗為泥狀。將葯泥均勻地攤在塑料薄膜或凡士林布塊上,外加敷料,貼敷在炎症部位,用寬膠布沿周邊固定,使其保持濕潤狀態。每日換藥1次。治療急性淋巴結炎29例,急性乳腺炎21例,急性腮腺炎14例,疔腫12例,外傷性腫塊6例,全部治癒,其中5天內治癒者76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10(8):478〕

  10.治療男子不育症 生薑50g、當歸45g、瘦羊肉120g,以水2000ml,煎成500~750ml的藥液,分4次服,日服1劑。治療男子不育症20餘例,效果滿意。〔山東中醫雜誌 1984;(5):46〕

  11.治療腰部扭傷 生薑汁加入適量大黃粉,調成軟膏狀平攤外敷扭傷處,覆蓋油紙,紗布固定,12~24小時未愈者可再敷。治療急性腰扭傷患者110例,全部治癒。〔中醫雜誌 1984;25(7):46〕

  12.治療眉稜角痛 鮮生薑30~50g,生半夏30~60g(1劑量)。用沸水泡後頻頻服用,或用武火煎半小時後頻頻服用。治療108例,服藥1~3劑痊癒者59例,4~6劑痊癒者32例,8劑以上痊癒者17例,其中複發者32例,仍按原方治癒。〔新中醫 1991;23(5):56〕

  13.治療灼傷 鮮生薑去雜質,洗凈擦乾,搗爛,取汁,用消毒藥棉蘸薑汁塗患部或用薑汁紗布濕敷患處。治療19例,用藥後立即止痛,能消炎退腫,全部治癒。輕者敷藥1次即可,重者薑汁紗布濕敷24~48小時,創面干潔、自行結痂、脫落痊癒。〔浙江中醫雜誌 1990;25(10):451〕

  14.治療暈車 取新鮮生薑切片如5分硬幣大小,臨上車前敷貼在內關穴(男左女右)上,再用膠布、繃帶或手巾包紮。治療39名乘摩托車有暈車史者,持續行車12小時,結果有38人沒有發生暈車,1人有輕度頭暈、噁心。〔大眾醫學 1980;(9):7〕

方劑選用:

1.治療咳嗽: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銅銚知斤兩訖,內蜜復秤知數,次內薑汁以微火煎,令薑汁盡,惟有蜜斤兩在,止。旦服如棗大,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雜食。(《備急千金要方》)

  2.治療冷痰嗽:生薑二兩,餳糖一兩。水三碗,煎至半碗,溫和徐徐飲。(《本草匯言》)

  3.治療中氣昏厥,亦有痰閉者:生薑五錢,半夏、陳皮、木香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水煎,臨服時加童便一盞。(《本草匯言》)

  4.治療嘔吐,百葯不差:生薑一兩,切如綠豆大,以醋漿七合,於銀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醫心鏡》)

  5.治療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生薑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普濟方》)

  6.治療赤白癜風:生薑頻擦之良。(《易簡方》)

  7.治療跌扑損傷:薑汁和酒調生面貼之。(《易簡方》)

配伍效用:

生薑配伍半夏生薑溫中止嘔,能制半夏之毒;半夏辛溫性燥,善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二者配伍,能增強溫中散寒和胃,化痰降逆止嘔之功,可治療胃寒或痰飲內停所致之嘔吐。

  生薑配伍黃連、竹茹生薑味辛性微溫,為止嘔良藥;黃連苦寒清瀉胃火;竹茹性微寒而善清胃熱而止嘔吐。三者配伍後,寒多熱少,仍不失寒涼之性和清熱止嘔之功,治療胃熱嘔吐效佳。

  生薑配伍杏仁、蘇葉生薑辛溫解表,溫肺止咳;杏仁宣肺降氣,止咳平喘;蘇葉發散風寒解表。三者同用,共奏發表散寒,化痰止咳嗽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咳嗽痰多之症。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內熱者忌服。

  毒副作用:生薑油給小鼠腹腔注射、灌胃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23ml/kg、3.45ml/kg。小鼠死前出現活動減少、共濟失調、肌肉鬆弛、靜卧、頸腹部接觸籠底,最後死於呼吸麻痹。

  鮮姜注射液小鼠靜注的安全係數為臨床成人用量(肌注每次2ml)的625倍以上。無局部刺激性,溶血試驗呈陰性。

【醫家論葯】

  「生薑辛竄,藥用善豁痰利竅,止寒嘔,去穢氣,通神明。助蔥白頭大散表邪一切風寒濕熱之症;合黑棗、柴、甘,所謂辛甘發散為陽,治寒熱往來及表虛發熱;佐燈心通竅利肺氣,寧咳嗽;入補脾葯,開胃補脾,止泄瀉。」(《藥品化義》)

  「生薑所稟,與乾薑性氣無殊,其消痰、止嘔、出汗、散風、祛寒、止泄、疏肝、導滯,則功優於乾薑。」(《本草經疏》)

  「生薑去濕,只是溫中益脾胃,脾胃之氣溫和健運,則濕氣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開豁衝散之功也。」(《藥性類明》)

  「姜,產後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淤也。今人但知為胃藥,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氣通,則一身之氣正而邪氣不能容,故曰去穢惡,通神明。」(《醫學入門》)

  「煨姜,和中止嘔,用生薑懼其散,用乾薑懼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嘔及與大棗並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營衛,最為平妥。」(《本草從新》)

「生薑,味辛性溫,無毒,氣味俱厚,升也陽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益。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翻胃之疾。……辛甘發散,則能散在表在上之邪也,故生薑能治咳嗽痰涎,止嘔吐,開胃口,主傷寒傷風,頭疼發熱,鼻塞咳逆等症。」「欲熱即去皮,去皮則守中而熱存也。要冷即留皮,留皮則行表而熱散,非皮之性本冷也。」(《葯鑒》)

遠志

為遠志科植物細葉遠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葉遠志PolygalasibiricaL.的根。味苦、辛,性溫。入心、腎經。功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主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內服:煎湯,3~9g;浸酒或入丸、散。【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從遠志根中分離出遠志皂甙(Onjisaponin)A、B、C、D、E、F、G。皂甙水解後可分得兩種皂甙元結晶,遠志皂甙元A(TenuigeninA)和遠志皂甙元B(TenuigeninB)。從根中還分離出遠志酮(Onjixanthone)Ⅰ和Ⅱ、5-脫水-D-山梨糖醇(5-An-hydro-D-sorbitol)、N-乙醯基-D-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皂甙細葉遠志素(Tenuifolin),即2β,27-二羥基-23-羧基齊墩果酸的3-β-葡萄糖甙。  遠志根中尚含3,4,5-三甲氧基桂皮酸(3,4,5-Trimethoxy-cinnamicacid)、遠志醇(Polygalitol)、細葉遠志定鹼(Tenuidine)、脂肪油、樹脂等。  藥理作用:1.祛痰作用 遠志煎劑15g/kg給小鼠灌胃,能顯著增加氣管排泌酚紅量,說明有明顯祛痰作用。遠志的祛痰作用可能是由於其所含皂甙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進支氣管分泌液增加所致。有報告指出,遠志祛痰的作用強度因試驗方法而異,小鼠酚紅排泌法的實驗結果表明:遠志的祛痰作用較桔梗強;而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測定法,則其作用不如桔梗。有研究表明:遠志根部及根部木心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並不完全相同,遠志根皮對小鼠祛痰的最小有效劑量為1.25g/kg,而遠志木心用至50g/kg亦無祛痰作用。其原因是遠志木心的皂甙含量很低,僅為根皮的4%。由此看來,遠志去心入葯的目的在於其祛痰作用弱。但亦有報告指出,若用遠志皮和全遠志的水煎液,在每公斤體重給予25g、10g、5g、2.5g、1.25g劑量時,均有明顯祛痰作用,再減少劑量,二者則均無祛痰作用,因此遠志心的存在,似不影響遠志皮的祛痰作用。  2.鎮靜、抗驚厥作用 遠志根皮、未去木心的遠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對巴比妥藥物均有協同作用。小鼠灌服3.125g/kg可協同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而同等劑量對五甲烯四氮唑所致驚厥的對抗作用,則以遠志全根較強,根皮次之,根皮木心無效。  3.對子宮的作用 遠志煎劑經乙醇沉澱處理製成的100%注射液對大鼠及小鼠離體未孕子宮有強烈的興奮收縮作用。遠志流浸膏可使離體及在體豚鼠、兔、貓、犬的已孕和未孕子宮收縮增強,肌張力增加,其機制是由於遠志甙直接刺激子宮肌所致。6.6%的遠志煎劑3~6ml靜脈注射,對孕犬在位子宮亦有明顯的興奮作用。  4.對血壓的作用 遠志煎劑給麻醉犬、兔靜脈注射有使血壓降低的作用,但作用短暫,在1~2分鐘內即可恢復至原水平。重複給葯無快速耐受性。  5.溶血作用 遠志含有皂甙,因此有溶解紅細胞的作用,其根皮部的溶血作用遠較根木心部為強。  6.其他作用 實驗表明:遠志煎劑對肺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遠志乙醇浸液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及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遠志水溶性提取物對黃曲霉菌素B1誘發的回變菌落數有顯著的抑制效應。遠志對小鼠P388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亦有抑制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遠志水提取液在2.5mg/ml濃度時對小鼠淋巴瘤細胞株(Yac-1)、人紅髓白血病細胞株(K562)、小鼠成纖維細胞株(L929)表現出明顯的細胞毒效應,提示其有抗癌作用。【臨床運用】臨床報道:1.治療急性乳腺炎 遠志500g,洗凈,加水1500ml,小火煎5~6小時成糊狀,紗布過濾,取液再濃縮,至煎液發黏即成遠志膏。取藥膏置紗布或白布上,敷患處並露出乳頭,大多1次可以見效。適用於急性乳腺炎早期未化膿者,已化膿潰破者無效。〔中醫雜誌 1981;22(4):78〕2.治療陰道滴蟲病 遠志、補骨脂、大黃按0.5:1:1的比例配方,共研末,將半合成甘油脂肪酸酯100g置60℃水浴加熱,溶解後加入葯末100g,攪勻後倒入木模型製成重為1g的栓劑,每次1枚,15天為1療程。治療37例,近期治癒36例;遠期複查31例,28例陰性。〔天津醫藥 1982;10(7):436〕  3.治療麻風病神經反應 小花遠志(又名小金牛草)60g(干品30g),加2碗,煮剩半碗,睡前加糖服,每晚1劑。治療17例,均有顯著效果。〔中草藥通訊 1973;(3):13〕  方劑選用:1.治療心氣不足,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瘥朝發,發則狂眩:菖蒲、遠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蔘三兩。上四味,搗下篩,服方寸匕,後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錄驗方》定志小丸)  2.治療氣鬱成鼓脹,諸葯不效者:遠志肉四兩(麩拌炒)。每日取五錢,加生薑三片煎服。(《本草匯言》)  3.治療久心痛:遠志(去心)、菖蒲(細切)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聖濟總錄》遠志湯)  4.治療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大,不問虛實寒熱:遠志(湯洗去泥,捶去心)為末,酒一盞,調末三錢,遲頃,澄清飲之,以滓敷病處。(《三因方》遠志酒)配伍效用:遠志配伍桔梗、杏仁遠志祛痰止咳;桔梗宣肺祛痰;杏仁止咳平喘。三葯伍用,有祛痰止咳之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多、難以咯出者。  遠志配伍石菖蒲遠志辛溫,長於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石菖蒲辛溫,功擅理氣豁痰、開竅醒神。二者相伍,共奏豁痰開竅、益智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痰濁蒙蔽心竅之神志不清、驚癇癲狂以及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遠志配伍硃砂、茯苓、人蔘遠志寧心安神,硃砂鎮驚安神,茯苓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人蔘益氣安神。四者合用,有補益心脾、鎮驚安神之效,用於治療心脾兩虛之驚悸多夢、心神不安等症。【注意事項】  宜忌:心腎有火,陰虛陽亢者忌服。  「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畏真珠、藜蘆、蜚蠊、齊蛤。」(《本草經集注》)  「畏蠐螬。」(《藥性論》)  毒副作用:遠志根皮、遠志全根、100%遠志注射液給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0.03±1.98g/kg、16.95±2.01g/kg、22.52g/kg。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無死亡。【醫家論葯】  「遠志,入足少陰腎經,非心經葯也。其功專於強志益精,治善忘。」(《本草綱目》)  「沈則施曰:遠志同人蔘、茯苓、白朮能補心;同黃芪、甘草、白朮能補脾;同地黃、枸杞、山藥能補腎;同白芍、當歸、川芎能補肝;同人蔘、麥冬、沙參能補肺;同辰砂、金箔、琥珀、犀角能鎮驚;同半夏、膽星、貝母、白芥子能消驚痰;同牙皂、鉤藤、天竺黃能治急驚;同當歸六黃湯能止陰虛盜汗;同黃芪四君子湯,能止陽虛自汗。獨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氣,心氣不舒。獨一味釀酒,能治癰疽腫毒,年久瘡痍,從七情郁怒而得者,服之漸愈。」(《本草匯言》)  「遠志,功專心腎,故可鎮心止驚,辟邪安夢,壯陽益精,強志助力。以其氣升,故同人蔘、甘草、棗仁,極能舉陷攝精,交接水火。」(《本草正義》)  「遠志,味辛重大雄,入心開竅,宣散之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竅,致心氣實熱,為昏聵神呆、語言蹇澀,為睡卧不寧,為恍惚驚怖,為健忘,為夢魘,為小兒客忤,暫以豁痰利竅,使心氣開通,則神昏自寧也。又取其辛能醒發脾氣,治脾虛火困,思慮鬱結,故歸脾湯中用之。及精神短少,竟有虛痰作孽,亦須量用。若心血不足,以致神氣虛怯,無痰涎可祛,即芎歸味辛,尚宜忌用,況此大辛者乎。」(《藥品化義》)  「遠志,……若以甘草輔之,誠為養肺要葯。至其雖斂之力,入肝能斂輯肝火,入腎能固澀滑脫,入胃又能助生酸汁,使人多進飲食,和平純粹之品,固無所不宜也。若用水煎取濃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濃若薄糊,以敷腫疼瘡瘍及乳癰甚效。若恐其日久發酵,每一兩可加彭砂二錢溶化其中。愚初次細嚼遠志嘗之,覺其味酸而實兼有礬味。後乃因用此葯,若末服至二錢可作嘔吐,乃知其中確含有礬味,是以愚用此葯入湯劑時,未嘗過二錢,恐多用之亦可作嘔吐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遠志,味苦入心,氣溫行血,而芳香清冽,又能通行氣分。其專主心經者,心本血之總匯,辛溫以通利之,宜其振作心陽,而益人智慧矣。」(《本草正義》)  附註:遠志以其苗入葯者,名為小草(《本經》),有「益精,補陰氣」之功。可「止虛損、夢泄」。  原藥材經甘草水浸泡一宿後(認為可去其毒性)再晒乾切段入葯者稱清遠志。本品木心部服後令人發煩,不宜入葯,肉厚粗壯者用木棒捶松或用手搓揉使皮肉分離,抽去木心,呈中空筒狀者稱遠志筒或遠志通,列為上品;較細者用木棒捶裂,致使破碎,除去木心者稱遠志肉,品質略遜。產于山西、陝西一帶者稱關遠志,為道地藥材。  遠志經炒制後稱炒遠志,其毒性已減,可免葯後嘔吐之弊。將遠志段置甘草湯中用文火煮至甘草水吸盡,取出晒乾入葯者稱炙遠志,亦稱制遠志,經制後既可解其毒性,又可取其調中和胃,素有胃疾、胃氣虛弱者用之較宜。以煉蜜加入適量開水和勻,拌入炙遠志稍悶,微炒至不黏手為度,取出放涼入葯者稱蜜遠志,蜜制後可有滋潤之功,加強安神作用,常用於心血不足之失眠多夢等證。遠志肉噴水微悶後,加硃砂細粉拌勻,取出晾乾入葯者稱朱遠志,其寧神作用較強。

荊芥

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enth.)Briq.的地上部分。亦名假蘇(《本經》)等。味辛,性溫。入肺、肝經。功能: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主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荊芥含揮髮油1.8%,油中主要成分為右旋薄荷酮(d-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成分為右旋檸檬烯(d-Limonene)。揮髮油中尚含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Octanone)、對聚傘花烯(p-Cymene)、3-辛醇(3-Octanol)、1-辛烯-3-醇(1-Octen-3-ol)、異薄荷酮(Isomenthone)、l-異薄荷酮(l-Isomenthone)、3-甲基環己酮(3-Me-thylcyclohexanone)、β-欖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β-葎草烯(β-Humulene)、胡薄荷酮(Pulegone)、異胡薄荷酮(Isopulegone)、l-胡薄荷酮(l-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胡椒鹼烯酮(Piperitenone)等。

  荊芥穗中分離出荊芥甙(Schizonepeto-side)A、B、C、D、E以及荊芥醇(Schizonol)、荊芥二醇(Schizonodiol)等單萜類化合物。亦分離出芹黃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黃色黃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橙皮甙(Hesperidin)、香葉木素(Diosmetin)、橙皮素(Hesperetin)和黃色黃素(Luteolin)等黃酮類成分。

  荊芥的花梗中分離出三個新的苯並呋喃類化合物,均有抗感染活性。

藥理作用:

1.抗菌和抗炎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荊芥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此外,對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荊芥煎劑及荊芥與防風混合煎劑均有明顯抑制小鼠耳郭腫脹作用,混合煎劑比單煎效果好。荊芥對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2.解熱鎮痛作用 荊芥煎劑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用傷寒混合菌苗使家兔發熱,給予裂葉荊芥煎劑或乙醇浸劑2g/kg灌胃,發現有微弱的解熱作用。荊芥的鎮痛作用以d-薄荷酮為代表,用d-薄荷酮100mg/kg給小鼠灌胃,能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其強度與氨基比林相當。

  3.止血作用 生品荊芥不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而荊芥炭則使出血時間縮短72.6%;生品荊芥使凝血時間縮短30%,而荊芥炭縮短77.7%,即荊芥經炒炭後有止血作用。有報告指出,荊芥炭混懸液和荊芥炭揮髮油乳劑均有明顯的止血作用,且與劑量相關。但荊芥炭水煎劑及提出揮髮油後的荊芥炭水煎劑,均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報告者認為,臨床上使用荊芥炭治療各種出血疾病時,應以散劑內服為佳。亦有報告指出,荊芥炭脂溶性提取物的止血作用是通過體內促凝血、抗纖溶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而實現的。

  4.其他作用實驗表明:荊芥油能降低正常大鼠體溫;亦有鎮靜作用,荊芥油(0.5ml/kg)給兔灌胃,可見其活動減少,四肢肌肉略有鬆弛。

  荊芥油能明顯延長乙醯膽鹼和組胺混合液對豚鼠致喘的潛伏期,減少發生抽搐的動物數;亦能對抗乙醯膽鹼或組胺引起的豚鼠氣管平滑肌收縮;尚有祛痰作用。

  荊芥水煎劑對兔離體十二指腸平滑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流行性感冒 荊芥、射干各12g,防風、柴胡、葛根、杏仁、茵陳各10g,銀花20g,連翹、大青葉各15g,生石膏40g,甘草6g。先煎生石膏20~30分鐘,再將余葯全部摻入,待水沸後改為文火煎15~20分鐘,倒出藥液,一劑葯兩煎混合在一起。熱未退前每天服藥2劑,每2小時服藥1次,晝夜少量頻服,熱退後改為每天服藥1劑,分3次服下。治療201例,熱退時間在葯後6小時以內者9例,6~12小時者79例,12~24小時者90例,24~48小時者20例,48~72小時者3例。其中服藥1~2劑在1天內熱退者178例,佔88.6%。〔中醫雜誌 1991;32(1):25〕

  2.治療蕁麻疹和皮膚瘙癢症 凈荊芥穗30g,為末,過篩後裝入紗布袋,均勻地撒佈於患處,然後用手掌反覆揉搓至發熱為度,輕者1~2次,重者2~4次奏效。〔中醫雜誌 1965;(12):18〕

  3.治療局限性濕疹 荊芥、防風、細辛、白芷各等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取川椒適量,煎水熏洗患處,繼用陳醋調葯末外敷。每日2次,3日為1療程。治療24例,痊癒23例,無效1例。其中3例複發,皆經復用上藥1~2療程而愈。〔河南中醫 1990;10(4):24〕

  4.治療傳染性軟疣 荊芥、防風、當歸、蟬衣各10g,柴胡、赤芍、僵蠶、黃芩各15g,薏苡仁、大青葉各30g,甘草6g。水煎服。荊芥、柴胡、防風、僵蠶各15g,薏苡仁40g,大青葉30g,水煎取150ml,再加硫磺40g,白礬30g。將疣頂部挑破,擠出豆腐渣樣物,用上藥外洗,1日5~6次。治療19例,痊癒17例,療程10~20天。〔浙江中醫雜誌 1990;25(6):249〕

  5.治療產後血暈 荊芥穗30g,炒至焦黃,研細過篩,每次用6g,加童便50ml服,共治療25例,治癒18例,好轉5例,無效2例。〔四川中醫 1987;(6):35〕

  6.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 取大白蘿蔔一個,從中間切開,在中央挖一凹窩,將荊芥穗10g,蜂蜜、香油各15ml放入凹窩內,置火上燒透(約2小時),於每日睡前內服。此為3歲小兒1次服用量,其他年齡可酌情增減。治療13例,用藥2~4天,11例痊癒,2例好轉。〔中原醫刊 1982;(6):280〕

  7.治療小兒水痘 荊芥、防風各10g,板藍根20g,蘆根15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療94例,全部痊癒。退熱時間平均6小時至1.5天,水痘結痂平均3天。〔江蘇中醫 1990;11(10):37〕

方劑選用:

1.治療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份。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2.治療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後溫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荊芥湯)

  3.治療尿血:荊芥、縮砂等份,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4.治療大便下血: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5.治療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6.治療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份。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夕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7.治療腳丫濕爛: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配伍效用:

荊芥配伍防風荊芥芳香而散,氣味輕揚,性溫而不燥,以辛為用,以散為功,偏於發散上焦風寒,又入血分,可發散血分鬱熱;防風氣味俱升,性溫而潤,善走上焦,可治上焦之風邪,又走氣分,偏於祛周身之風,且能勝濕。二者均為辛溫解表之品,荊芥發汗散寒之力較強,防風祛風之功較勝,相須為用,可使其解表散寒、祛風勝濕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四時感冒,證見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者。防風乃風葯之潤劑,與荊芥伍用,尚有祛風止癢之功效,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症、風疹、蕁麻疹及神經性皮炎等。

  荊芥配伍金銀花、連翹荊芥性微溫而不熱,善於解肌散風;金銀花、連翹辛涼輕宣,透泄散邪,清熱解毒。三者配伍,有辛涼解肌,宣散風熱之功,可治療外感風熱表症。

  荊芥炭配伍升麻炭荊芥、升麻均為疏風解表之品。炒炭應用,則發表之力大減,而功專止血。二者伍用,有明顯止血之功效,亦能升清舉陷,用於治療氣虛下陷之尿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荊芥煎劑,觀察七天內的死亡情況,其半數致死量為30046±76.5mg/kg。

  臨床內服本品,有引起過敏反應的報告。主要表現為胸悶、上腹部不適、腹痛、噁心、嘔吐、皮膚疼痛、瘙癢、淤血及皮疹等。

  中毒救治:如引起過敏反應者及時給予抗過敏治療。

【醫家論葯】

  「荊芥,輕揚之劑,散風清血之葯也。……凡一切風毒之證,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際,以荊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風,苦溫可以清血,為血中風葯也。」(《本草匯言》)

  「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於祛風邪,散淤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葯。」(《本草綱目》)

  「荊芥,氣溫,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能涼血疏風,上清頭目。辟邪毒,宣五臟,除勞渴,通血脈,除濕痹,破結氣,行淤血,解肌表,諸瘡瘍風熱皆用之。與羌活同用,能除血濕。與蟬蛻同用,能散風邪。與紅花同用,能行惡血。與蘇子同用,能下諸氣。惟其氣溫而輕,故能開腠理。和醋搗爛,敷腫毒立瘥。又治產後血暈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服,過則蒸五臟神。」(《葯鑒》)

「假蘇,入血分之風葯也,故能發汗。」「荊芥,風葯之辛溫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本草經疏》)

防風

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味辛、甘,性溫。入膀胱、肺、肝、脾經。功能:發表、祛風、勝濕、止痛、解痙。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防風含揮髮油0.1%,其成分有2-甲基-3-丁烯-2-醇(2-Methyl-3-buten-2-ol)、戊醛(Pentanal)、α-蒎烯(α-Pinene)、己醛(Hexanal)、戊醇(Pentanol)、己醇(Hexanol)、辛醛(Octanal)、壬醛(Nonanal)、辛醇(Octanol)、乙醯苯(Acetophenone)、7-辛烯-4-醇(7-Octen-4-ol)、萘(Naphthalene)、β-沒藥烯(β-Bisabolene)、花側柏烯(Cuparene)、β-桉葉醇(β-Eudesmol)。其中,辛醛、β-沒藥烯、己醛的含量較高。

  亦含香豆素類,如:補骨脂素(Psoralen)、香柑內酯(Bergapten)、歐芹屬素乙(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等。

  尚含色原酮類、聚炔類、多糖類物質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甘露醇(Mannitol)、蔗糖(Sucrose)等。

藥理作用:

1.解熱作用 防風煎劑與醇浸劑10ml/kg分別給予用傷寒混合菌苗靜注所致發熱的兔灌胃,半小時後出現中等強度解熱作用,煎劑的作用較醇浸劑強,且可持續2.5小時以上。防風煎劑4.4g/kg給家兔腹腔注射,對傷寒、副傷寒菌苗和破傷風毒素的混合製劑引起的發熱,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防風醇提取液2g/kg給小鼠腹腔注射後半小時,對三聯菌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發熱有顯著解熱作用。

  2.鎮痛、鎮靜作用 小鼠灌服防風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顯提高痛閾(電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樣有效。實驗表明:給小鼠灌胃防風煎劑,腹腔注射防風醇浸劑,皮下注射防風醇浸劑、防風煎劑,均可明顯抑制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有報告認為,防風的鎮痛部位與嗎啡相似,主要在中樞。小鼠灌服防風煎劑40g/kg,能顯著減少其自發活動次數,與閾下催眠劑量戊巴比妥鈉有協同作用。

  3.抗菌、抗炎作用 新鮮關防風榨出液在體外試驗,對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品種未經鑒定的防風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及痢疾桿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防風粗製水提取物有抗哥倫比亞SK病毒的作用。

  防風煎劑、醇浸劑給大鼠灌胃,對蛋清性足腫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風煎劑給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可明顯抑制巴豆油引起的耳部炎症;防風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對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明顯降低作用。

  4.對免疫功能的作用防風水浸液(2g/ml生葯)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細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數,並能對抗氫化可的松對小白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使其恢復並超過正常水平。防風水煎劑也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顯著高於對照組。防風煎劑20g/kg給豚鼠灌胃,連續7天,能顯著抑制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遲發性變態反應;在致敏豚鼠離體氣管、腸管中分別加入防風煎劑1g、0.5g、0.3g,15分鐘後均可對抗其過敏性收縮。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風寒感冒 防風、荊芥各12g,蒼耳、大棗各8g,生薑10g。日1劑,水煎2次,3次分服。治療109例,痊癒59例,好轉46例,無效4例。而用感冒清治療的30例中,痊癒9例,好轉15例,無效6例。〔湖北中醫雜誌 1991;13(5):20〕

  2.治療面神經麻痹全蜈蚣兩條研細末,用防風30g煎水送服,每日1劑,晚飯後服,病程長者加當歸、川芎,兒童用量酌減。葯後避風寒。10天為1療程。治療26例,痊癒16例,顯效6例,好轉3例,無效1例。〔山東中醫雜誌 1986;(3):26〕

  3.治療痹證 防風、雞血藤、蜀椒各30g,伸筋草、透骨草、蒼朮各20g,細辛10g,食鹽150g。將藥用紗布包好,加水3000~4000ml煎煮,沸後再煎20分鐘,以熱氣熏患部。待葯溫降至適度時再邊熏邊洗患處20~30分鐘,日1~2次,2天1劑。關節腫大疼痛甚者加松節、乳沒各20g,上肢痛甚者加羌活20g,桑枝30g;下肢痛甚者加獨活、牛膝、秦艽各30g,治療50例,治癒32例,好轉15例,無效3例。〔河北中醫 1990;12(6):封三〕

  4.治療寒冷性蕁麻疹 防風、荊芥、鹿角霜各15g,黃芪18g,麻黃、炮姜各5g,白芥子、紅花各10g,熟地黃、桂枝各12g,炙甘草6g。治療50例,治癒42例,有效6例,無效2例。療程最短3天,最長1個月。對18例痊癒病例進行了1年的隨訪,有1例複發,但經再次用藥而愈。〔廣西中醫藥 1991;14(1):16〕

  5.治療眼瞼痙攣 防風、當歸各21g,川芎、升麻、制南星各9g,黃芪、鉤藤各15g,羌活12g,蒼朮、全蠍各6g,薄荷3g。將上藥煎成濃汁,除渣過濾濃縮成糊,製成膏狀,分攤在膏藥皮上,使成直徑1.5cm的圓盤狀和同眼瞼大小的條狀,晾乾備用。用法:將膏藥加熱,圓盤狀者貼於患側四白、絲竹空、陽白穴,條狀者貼於眼瞼,每天用熱毛巾敷2次,每次約3分鐘,5天換藥1次.治療36例,全部治癒。其中貼葯1次而愈者18例,2次而愈者17例,3次而愈者6例,4次而愈者2例。愈後繼續用藥1次以鞏固療效。所有病例隨訪半年以上無複發。〔河北中醫 1990;12(5):7〕

  6.治療砷中毒 防風12g,綠豆、紅糖各9g,甘草3g,為1日量。水煎分2次服,14天為1療程。治療砷中毒患者278例,治療2個療程後,50%患者自覺癥狀減輕或消失。以尿砷降至正常範圍(0.2mg/L)為治癒標準,則治癒率為55.76%,而對照組(用二巰基丙醇)治癒率為21.95%。〔新醫藥學雜誌 1973;(7):6〕

方劑選用:

1.治療偏正頭風,痛不可忍者:防風、白芷各四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如牙風毒,只用茶清為丸,每服一丸,茶湯下。如偏正頭風,空心服。如身上麻風,食後服。未愈連進三服。(《普濟方》)

  2.治療盜汗:防風五錢,川芎二錢半,人蔘一錢二分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卧米飲調下。(《世醫得效方》防風散)

  3.治療自汗:防風、黃芪各一兩,白朮二兩。每服三錢,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風散)

  4.治療一切風瘡疥癬,皮膚瘙癢,搔成癮疹:防風(去叉)、蟬殼、豬牙皂莢(酥炙,去皮、子)各一兩半,天麻二兩。上四味搗為細末,用精羊肉煮熟搗爛,以酒熬為膏,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荊芥酒或茶湯下。(《聖濟總錄》防風丸)

  5.治療白虎風,走轉疼痛,兩膝熱腫:防風一(二)兩(去蘆頭,微炒),地龍二兩(微炒),漏蘆二兩。上三葯,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太平聖惠方》防風散)

  6.治療破傷風及打撲傷損:天南星(湯洗七次)、防風(去叉股)各等份。細末。如破傷以葯敷貼瘡口,然後以溫酒調下一錢。如牙關急緊,角弓反張,用藥二錢,童子小便調下,或因斗傷相打,內有傷損之人,以葯二錢,溫酒調下。(《本事方》玉真散)

  7.治療老人大腸秘澀:防風、枳殼(麩炒)各一兩,甘草半兩。為末,每食前白湯服二錢。(《簡便單方》)

配伍效用:

防風配伍白朮、白芍、陳皮防風散肝風升脾陽而止瀉;白朮健脾燥濕;白芍養血柔肝,使肝氣條達;陳皮理氣燥濕。四葯合用,名為「痛瀉要方」,有補脾瀉肝之功,可用來治療脾虛肝旺所致之腹痛泄瀉。

  防風配伍薄荷、連翹防風善祛風邪;薄荷、連翹疏散風熱。三葯伍用,共奏疏散風熱之功,可治療外感風熱表症。

  防風配伍川芎、白芷防風疏散風邪;川芎、白芷疏風止痛。三者合用,共奏疏風止痛之功,可治療外感風邪頭痛。

  防風配伍獨活、牛膝、桑寄生防風祛風勝濕;獨活善祛下半身之風寒濕邪。防風、獨活相伍,祛風除濕之力更著。牛膝、桑寄生既祛風濕,又補肝腎,與前葯配用,則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用來治療風寒濕痹日久而肝腎不足所引起之腰膝酸痛,肢節屈伸不利等症效果良好。

  防風配伍荊芥、苦參防風、荊芥祛在表之風邪;苦參清熱燥濕。三者伍用,可祛風清熱,燥濕勝濕。能用於治療風濕之邪所致之皮膚瘙癢等症。

  防風配伍羌活防風祛風解表,尤善祛在外在上之風,兼能勝濕;羌活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尤擅長祛上半身之風寒濕邪。二者同入太陽經,功用相似,但防風以治風為主,羌活以勝濕偏強。相須為用,共奏祛風散寒,勝濕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所致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痛、關節腫痛者。

【注意事項】

  宜忌: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

  毒副作用:雄性小白鼠腹腔一次注射關防風醇提取的水製劑和水提取液,連續觀察3天。關防風醇提取水製劑的半數致死量為11.80±1.90g(生葯)/kg;水提取液的半數致死量為37.18±8.36g(生葯)/kg。

  臨床應用本品,有防風偶可引起過敏反應的報告,但停用後即愈。

【醫家論葯】

  「防風,散風寒濕痹之葯也。故主諸風周身不遂,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痿躄癇痙等證。……外科癰瘡腫毒、瘡痍風癩諸證,亦必需也。為卒伍之職,隨引而效,如無引經之葯,亦不能獨奏其功。故與芎、芷上行,治頭目之風;與羌、獨下行,治腰膝之風;與當歸治血風;與白朮治脾風;與蘇、麻治寒風;與芩、連治熱風;與荊、柏治腸風;與乳、桂治痛風及大人中風、小兒驚風,防風盡能去之。若入大風厲風葯中,須加殺蟲活血葯乃可。」(《本草匯言》)

  「防風治風通用,升發而能散,故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周身骨節疼痹,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下乳,金瘡因傷於風內痙。」(《本草經疏》)

  「防風,通治一切風邪,故《本經》以『主大風』三字為提綱。頭痛惡風及風邪而目盲無所見,其外感風邪之盛可知,風行周身,而骨節為之痛痹,亦風邪之深且重者,而防風皆治之,誠風葯中之首屈一指者矣。」「防風為風病之主葯,《本經》所主,皆風門重證,故首以大風一句表揚其功用,則驅除外風,兼能通痹起廢,其效最弘,《本經》列於上品,正以其足當大任而推重之,非無故也。後人但以為感冒風寒,輕疏發散之用,未免視之太淺。」「防風為泄風之上劑,然以走竄宣散成功,必其人氣血充足,體質堅實,猝為外邪所乘,乃能任此辛溫宣洩,而無流弊。……防風雖不至如烏、附、姜、辛之剛烈,然溫燥之氣,撲人眉宇,確是溫辛一類,所以溫熱之風邪外受,凡柴、葛、羌、防皆當審慎,而肝陽之風動,血虛之風痙,又必柔潤息風,方為正治,散風諸劑,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本草正義》)

  「防風,治上焦風邪,頭痛目眩,脊痛項強,周身盡痛。然亦能入脾胃二經。……能循諸經之葯以為追隨。故同解毒藥,則能除濕掃瘡;同補氣葯,則能取汗升舉;實為風葯潤劑。……但血虛急、頭痛不因風寒、泄瀉不因寒濕、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火升發嗽者,則併當知所禁矣。」(《本草求真》)

  「防風,行周身骨節疼痛之要葯也。以氣味能瀉氣,以體用能療風,何者?蓋此劑氣溫而浮,故能去在表風熱,亦能療肢節拘疼。治風通用,散濕亦宜。能驅眩暈頭顱,更開目盲無見。續命湯用之,以除口眼歪斜。通聖散用之,以去周身濕熱。與條芩同用,能解大腸之風熱。與杏仁同用,能散肺經之風邪。佐甘菊,善清頭目之風熱。臣羌活,善解巨陽之風寒。」(《葯鑒》)

  「防風,能瀉肺實,誤服瀉人上焦元氣。」(《本草害利》)

  附註:在商品中,防風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者稱「關防風」或「東防風」,品質最佳;產於內蒙古(西部)、河北(承德、張家口)者稱「口防風」,產于山西者稱「西防風」,品質次之;產於河北(保定、唐山)及山東者稱「山防風」,又稱「黃防風」、「青防風」,品質亦次之。

此外,在部分地區習慣作為防風入葯的尚有:①川防風,為同科植物短裂藁本Ligusticumbrachy-lobumFranch.的根。主產於四川,貴州亦產。②竹葉防風,為同科植物竹葉防風SeselimaireiWolff的根。產於雲南、四川等地。③雲防風,為同科植物松葉防風SeseliyunnanenseFranch.的根。產於雲南、四川。④新疆防風,為同科植物細葉防風Seseliiliense(Reg.etSchmalh.)Lipsky的根。產於新疆。

羌 活

  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Ting.及同屬植物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forbesiiBoiss.或川羌活NotopterygiumfranchetiiBoiss.的根及根莖。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功能:解表散寒、祛風勝濕、通利關節、止痛。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內服:煎湯,3~15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羌活揮髮油含量約為2.7%。其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β-羅勒烯(β-Ocimene)、γ-萜品烯(γ-Terpine-ne)、檸檬烯(Limonene)、α-萜品油烯(α-Terpino-lene)、萜品烯醇-4(Terpinen-4)、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反式-β-金合歡烯(Trans-β-farnesene)、洋芹子油腦(Apiol)、愈創木醇(Guaiol)、苯甲酸苄醇(Bonzylbenzoate)。寬葉羌活含:己醛(Hexanal)、庚醛(Heptanal)、香檜烯(Sabinene)、α-蒎烯、莰烯(Camphene)、β-蒎烯、肉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辛醛(Octanal)、對聚傘花烯(p-Cymene)、γ-萜品烯、檸檬烯、α-萜品油烯、葛縷醇(Carvol)、萜品烯醇-4、α-松油醇(α-Terpineol)、乙酸龍腦酯、β-芹子烯(β-Selinene)。亦含呋喃香豆素類,如:歐芹屬素乙(Impera-torin)、佛手內酯(Bergapten)、軟木蝶呤(Phellopterin)、佛手醇(Bergaptol)、歐前胡素酚(Osthenol)、紫花前胡甙(Nodakenin)、異紫花前胡甙元(Marmesin)、哥倫比亞甙(Columbiananin)、哥倫比亞甙元(Columbianetin)等。

寬葉羌活中含有:異歐前胡素(Isoimperatorin)、哥倫比亞甙(Columbiananin)、羌活醇(Notopterol)。尚含有機酸類,如: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acid)、12-甲基十四烷酸(12-Methyltetradecanoicacid)、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4,8,12-三甲基十三烷酸(4,8,12-Trimethyltridecanoicacid)、14-甲基十六烷酸(14-MethylHexadecano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acid)、11-二十烯酸(11-Eicosenoic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acid)、二十二烷酸(n-Doco-sanoicacid)、二十三烷酸(n-Tricosanoicacid)、二十四烷酸(n-Tetracosanoicacid)、二十五烷酸(n-Pentacosanoicacid)。寬葉羌活含:阿魏酸(Ferulicacid)。還含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賴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纈氨酸等17種氨基酸。

藥理作用:

1.解熱、鎮痛作用 羌活揮髮油灌胃或腹腔注射,能使致熱性大鼠體溫明顯降低,具有顯著的解熱作用;連續3天給予小鼠羌活揮髮油,再行腹腔注射0.5%的醋酸溶液,可見羌活揮髮油能使小鼠扭體次數明顯減少,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實驗表明:2%羌活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後40分鐘,小鼠痛閾顯著提高。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羌活水溶部分對心律失常有明顯的對抗作用,能明顯縮短心律失常持續時間,延緩烏頭鹼誘發小鼠心律失常出現的時間。該作用有隨劑量增大而增強的趨勢,但當劑量增加到12g/kg時其作用反而有所下降。有報告認為,羌活抗心律失常的機制可能與抑制Na+內流及促進K+外流有關。但羌活和寬葉羌活均不能預防氯仿誘發的小鼠室顫和哇巴因誘發的豚鼠心律失常。

  羌活揮髮油能夠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這可能是通過冠狀動脈擴張,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結果。羌活揮髮油有明顯的增加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從而改善心肌缺血。

3.抗休克作用 用濃度為50%的羌活煎劑0.5ml,連續給小鼠灌胃12次,抗休克作用明顯,但大劑量(濃度100%,劑量1ml)一次給葯無效,即一次用大劑量並不能提高動物的抗休克作用。

  4.其他作用 羌活注射液稀釋度為每毫升含羌活油0.008ml和每毫升含羌活油0.004ml時,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羌活揮髮油有抗炎和抗過敏作用。經灌胃給葯後,對二甲苯耳水腫、角叉菜膠及右旋糖酐足腫脹有抑制作用。對DNCB(2,4-二硝基氯苯)所引起的遲髮型過敏反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使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有降低趨勢。其抗炎作用可能與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頑固性頭痛 羌活、川芎各10~15g,淡黃芩15g,川連、柴胡各10g,防風12g,炙甘草6~12g。每日1劑,水煎服,病程長者加蜈蚣1~2條,太子參20g(或紅參6g),白蒺藜12g;頭痛連面或牽引牙齦痛者加細辛3g,生石膏30g。治療12例,均有效。其中服藥1劑疼痛緩解者2例,2劑緩解者2例,3劑緩解者6例,6劑和9劑緩解者各1例。〔浙江中醫雜誌 1991;26(6):248〕

  2.治療急慢性腸炎及慢性菌痢 羌活、白鬍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木香各2g,研成細末,以去核大棗4枚,生薑、小蔥各10g,搗爛如泥,與葯末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煉蜜,做成錢幣大小的葯餅,用塑料膜封包備用。使用時將葯餅貼於臍上,以繃帶圍腰一周固定臍上,每6~8小時換藥餅一個,用過的葯餅可再加適量煉蜜,保持一定濕度再次使用。治療106例,治癒102例,好轉4例。

  3.治療風濕性關節病 羌活、獨活、川芎、桂枝、赤芍、牛膝、木瓜各15g,蒼朮20g,細辛5g,蜈蚣3條,水煎服,18劑為1療程。熱盛減桂枝、細辛,加地龍、秦艽、忍冬藤;氣虛加參芪;痛甚加馬錢子;關節變形加炮山甲、皂刺、絡石藤;骨質增生加白芍、生牡蠣。治療30例,臨床治癒8例,顯效11例,有效9例,無效2例。〔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3(4):222〕

  4.治療腎功能衰竭 麻黃、桂枝、細辛、羌活、獨活、蒼朮、白朮、紅花各30g,加水煮沸20分鐘後放入浴盆中,保持溫度(不斷加熱水)浴洗30分鐘左右,使周身汗出,每日1次或隔日1次。治療6例,療效滿意。〔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91;5(1):35〕

方劑選用:

1.治療客寒犯腦,腦痛連齒,手足厥冷口鼻氣冷之證:羌活一錢,附子、乾薑各五分,炙甘草八分。水煎服。(《醫學心悟》羌活附子湯)

  2.治療風濕相搏,身體疼煩,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腫不仁:羌活(去蘆),附子(炮,去皮臍),白朮,甘草(炙)等份。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羌附湯)

配伍效用:

羌活配伍蒼朮羌活祛風除濕、通痹止痛,長於治療上半身諸痛因風寒濕所致者;蒼朮苦溫,功擅除濕,內能燥脾濕,外能散風濕。二者相伍,羌活可助蒼朮行太陽之表;蒼朮助羌活,可使其勝濕之力大增。二葯共奏祛風勝濕、通痹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客於經絡關節之肢體疼痛重著、關節酸楚不舒者。

  羌活配伍川芎羌活解表疏風散寒、祛濕止痛;川芎祛風活血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祛風除濕、通淤活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外襲、經絡痹阻之偏正頭痛;或一身盡痛、關節酸楚者。

  羌活配伍獨活羌活善祛人體上半身的風寒濕邪,宜治療風寒濕痹痛而偏於人體上部者,功擅祛風寒;獨活善祛人體下半身的風寒濕邪,多用於風寒濕痹偏於人體下部者,長於祛風濕。二者常相須為用,共奏祛風散寒勝濕、通經活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痹,一身盡痛;或外感風寒之發熱惡寒、項背拘急疼痛、關節酸楚等症。

  羌活配伍防風、薑黃、當歸羌活祛風濕、散寒而止痛;防風祛風勝濕而止痛;薑黃祛風活血而止痛;當歸活血而止痛,有祛風先活血,血活風自滅之意。四葯合用,有祛風除濕蠲痹之功,可治療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痹證。

  羌活配伍生地羌活辛溫,能疏風散寒、發汗解表、透利關節;生地甘寒,能清熱滋陰、涼血止血。二者伍用,剛柔相濟,疏散而不燥烈傷正,清熱則不凝滯戀邪,共奏解表散寒、兼清內熱之功效,用於治療惡寒發熱、寒多熱少、頭身疼痛、口苦口渴以及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

【注意事項】

  宜忌:血虛痹痛忌服。

  毒副作用:用羌活揮髮油給小鼠灌胃,觀察動物7天內死亡數,其半數致死量為6.64±0.8726ml/kg。2%羌活注射液10ml/kg(相當於臨床劑量的125倍)給兔一次靜脈注射後未見異常反應,並且符合小鼠毒性限度試驗規定,因此認為臨床成人劑量為2%4ml是安全的。

【醫家論葯】

  「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故瘍證以之能排膿托毒,發潰生肌;目證以之治羞明隱澀,腫痛難開;風證以之治痿、痙、癲癇,麻痹厥逆。蓋其體輕而不重,氣清而不濁,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於頭,下行於足,遍達肢體,以清氣分之邪也。」(《本草匯言》)

  「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本經風葯也。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又治風濕。《主治秘訣》云:其用有五:手足太陽引經,一也;風濕相兼,二也;去肢節痛,三也;除癰疽敗血,四也;治風濕頭痛,五也。」(《醫學啟源》)

  「羌活能治水濕,與芎藭同用,治太陽、厥陰頭痛,發汗散表,透利關節,非時感冒之仙藥也。昔人治勞力感寒,於補中益氣湯中用之,深得補中寓瀉之意。」(《本經逢原》)

  「羌、獨二活……形色既異,氣味亦有濃淡之殊,雖皆以氣勝,以疏導血氣為用。通利機關,宣行血脈,其功若一。而羌活之氣尤勝,則能直上頂巔,橫行支臂,以盡其搜風通痹之職。而獨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頤之師門,恆以羌活專主上部之風寒濕邪,顯與獨活之專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瘍之一切風寒濕邪,著於肌肉筋骨者亦分別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獨各為主治。若在腰脊背膂之部,或肢節牽攣,手足上下交痛,則竟合而用之,宣通絡脈,更能神應,固不僅內科著痹,應手輒效,而外科之風寒濕邪,亦莫不投劑立驗。……若外瘍之屬於濕熱者,苟腫勢延蔓,引起骨節筋肉伸縮不利,非以羌、獨之善走宣通為治,則效力必緩,故雖熱病,亦不避用,但僅以為嚮導而任佐使之職,則分量極輕,其主任之君葯,固猶是理濕清熱之正劑,此亦發表不遠熱之大旨,非抱薪救火者所得以為借口也。」(《本草正義》)

苦楝皮

  為楝科植物苦楝MeliaazedarachL.或川楝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根皮或干皮。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胃、肝經。功能:清熱、燥濕、殺蟲。主治:蛔蟲、蟯蟲、風疹、疥癬。內服:煎湯,6~9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苦楝含有多種苦味的三萜類成分。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為苦楝素(川楝素,Toosendanin)。亦含印楝波靈A(NimbolinA)、印楝波靈B(NimbolinB)、葛杜寧(Gedunin)、苦裡酮(Kulinone)、苦內酯(Kulactone)、苦洛內酯(Kulolactone)、苦楝子三醇(Meliantriol)等。在干皮中還有正卅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種子油含多種脂肪酸,主要成分為亞油酸、油酸。果實油含肉豆蔻酸、亞油酸、油酸、棕櫚酸、棕櫚油酸。

藥理作用:

1.驅蟲作用 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驅蛔作用。其酒精提取物在體外對豬蛔,特別對其頭部有麻痹作用。川楝素的作用較酒精提取物為強。與山道年相比,川楝素對蛔蟲的作用慢而持久。川楝素低濃度(1:5000~1:9000)時對豬蛔及其節段(頭部及中部)即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增強,間歇地出現異常的劇烈收縮,其運動的規律被破壞,並持續較長時間(10~24小時)。此種興奮作用是苦楝素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於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最後使蟲體不能附著腸壁而被驅除體外。較高濃度(1:1000以上),則可麻痹豬蛔,特別是麻痹其頭部的神經節。所謂麻痹作用,可能是蟲體長期受藥物作用後而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貌似靜止狀態。25%~50%苦楝皮藥液在體外對小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苦楝皮提取液尚有一定的抗血吸蟲作用。

  2.抗真菌作用 苦楝子乙醇浸液(1:4)在試管內對黃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毛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鏽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紅色皮膚癬菌、星形奴卡菌等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熱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劑特別是煎劑較醇浸劑弱。

  3.對肌肉收縮的作用 實驗表明:川楝素對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縮反應有增強作用;對豚鼠平滑肌的自發收縮亦有增強作用,並可被阿托品所對抗。但對大鼠心肌由直接電刺激引起的收縮反應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 川楝素200mg/kg灌胃,能使兔在體腸肌張力及收縮力增加,故用以驅蟲時,不需另加瀉藥。其對腸肌的興奮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斷,但能被抗組胺葯苯海拉明所拮抗。

  研究表明:川楝素有抗肉毒桿菌毒素的作用。川楝素能顯著延長肉毒中毒標本對間接刺激收縮反應的麻痹時間,提示其能在神經肌肉接頭處對抗肉毒的阻遏作用。對B型肉毒中毒亦有保護作用;與抗毒血清合用,可明顯降低抗毒血清用量。川楝素及其衍生物對肉毒毒素中毒的動物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但因其毒副作用大,化療指數低,故無實用價值。

  川楝皮和川楝素在一般劑量,對血象、血壓、呼吸、子宮等均無明顯影響。川楝素能使小鼠自發活動降低,但與戊巴比妥鈉無協同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蛔蟲病 苦楝根皮濃縮煎劑,每次40~60ml;或苦楝根皮浸膏片,每次4~8片,睡前給葯1次,次晨7時(空腹)給葯1次,連用2~3天,溫水送服。治療4757例,排出蛔蟲者4451例,佔93.6%。排出100條以上者204例,200條以上者16例,500條以上者15例,600條以上者11例,最多1例達1125條。服藥後排蟲時間最早4小時,最遲84小時。複查130例,轉陰率為92.8%。〔中華內科雜誌 1962;10(8):491〕

  2.治療絛蟲病 苦楝根皮60g(鮮品120g),檳榔180g,加水1000ml,煎沸20分鐘,濾出。將兩次濾液混合煎煮濃縮至250ml,早空腹1次服完。小兒酌減。治療500餘例,治癒率達98%。〔臨床驗方集錦.第1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33〕

3.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鮮苦楝樹皮150g,鮮蔥白100g,共搗爛,加醋適量調勻,用少量麵粉製成團狀葯餅,外敷臍周,葯乾燥後再換。治療30例,用藥後均在24~48小時內癥狀緩解,並排出蛔蟲。〔湖南中醫雜誌 1986;(2):50〕

  4.治療滴蟲性腸炎 苦楝皮、苦參各9g,石榴根皮、烏梅、生百部各6g,水煎內服,日1劑。治療48例,服藥3~12天,皆愈。〔湖南中醫雜誌 1982;(1):24〕

  方劑選用:

1.治療小兒蛔蟲:楝木,削上蒼皮,以水煎取汁飲之,量大小多少。此為有小毒。(《備急千金要方》)

  2.治療小兒蟲痛不可忍: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抵聖散)

  3.治療蟯蟲:楝根皮二錢,苦參二錢,蛇床子一錢,皂角五分。共為末,以蜜煉成丸,如棗大,納入肛門或陰道內。(《藥物圖考》楝皮殺蟲丸)

  4.治療疥瘡風蟲: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為末,豬脂調塗。(《奇效良方》)

  5.治療瘺瘡:楝樹白皮、鼠肉、當歸各二兩,薤白三兩,生地黃五兩,臘月豬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劉涓子鬼遺方》坐肉膏)

配伍效用:

苦楝皮配伍花椒苦楝皮殺蛔蟲;花椒殺蟲止痛。二者合用,共奏殺蟲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蛔蟲而有腹痛者。

  苦楝皮配伍使君子二者均有殺蛔蟲之功效。相伍為用,其功效更強,臨床可用於驅殺蛔蟲。

【注意事項】

  宜忌:體弱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毒副作用:苦楝皮與川楝素的毒性較山道年低,比較安全。但其外層栓皮毒性較大,應予颳去。不同產地的川楝素給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亦不同,四川產者為277.0±46.1mg/kg;雲南產者為479±63mg/kg;廣西產者為1146±312.5mg/kg;在大鼠則為120.67±38.5mg/kg。

  苦楝素對不同的動物毒性差異較大,其敏感程度依次為豬>貓>猴>狗>兔>大鼠>小鼠。苦楝素對胃有刺激性,以20~40mg/kg灌胃,能使大鼠胃黏膜發生水腫、炎症和潰瘍。因此胃潰瘍患者慎用。8~10mg/kg給狗灌胃,常使狗嘔吐。大劑量苦楝素能損害肝臟。10mg/kg間日給犬灌胃五次,可引起肝細胞腫脹變性、肝竇極度狹窄、血清谷丙轉氨酶及穀草轉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該毒性隨單次劑量的增加而加強,但一般無瀰漫性的肝細胞壞死,故為可逆性的。如劑量減為8mg/kg給予5次或15mg/kg給予1次,則未見轉氨酶升高。但肝病患者仍不宜應用。劑量一般應嚴格控制在5mg/kg(兒童)以下。口服大劑量苦楝素後,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似為急性循環衰竭,此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內臟出血,血壓顯著降低所致。川楝素的作用慢而持久,在鼠體內一周以上才排完,有一定的蓄積性,故不宜連續使用。

  臨床應用本品一般無嚴重反應。治療劑量偶有頭暈、頭痛、思睡、噁心、嘔吐、腹痛、面紅等,個別病人出現視力模糊、皮膚髮癢等反應,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失。嚴重反應或嚴重中毒時,可出現呼吸中樞麻痹,類似莨菪類植物中毒癥狀及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嚴重者可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導致死亡。

  為避免中毒,嚴重心臟病、胃潰瘍、孕婦、貧血及體弱者慎用或忌用,肝病、腎炎患者禁用。

  中毒救治:參見「川楝子」。

【醫家論葯】

「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小兒壯熱,並煎湯浸洗。」(《日華子本草》)

大 蒜

  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sativumL.的鱗莖。亦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名醫別錄》)等。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功能:行滯氣、暖脾胃、消癥積、解毒、殺蟲。主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外用:搗敷、作栓劑或切片灸。內服:煎湯,4.5~9g;生食、煨食或搗泥為丸。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新鮮鱗莖每100g中含水分70g、蛋白質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纖維0.7g、灰分1.3g、鈣5mg、磷44mg、鐵0.4mg、硫胺素0.24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壞血酸3mg。

  蒜含揮髮油約0.2%,具有辣味和特臭,揮髮油中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如:甲基烯丙基硫醚(Allylmethylsulfide)、甲基烯丙基二硫醚(Allylmethyldisulfide)、甲基烯丙基三硫醚(Allylmethyltrisulfide)、甲基烯丙基四硫醚(Allylmethyltetrasulfide)、甲基烯丙基五硫醚(Allylmethylpentasulfide)、甲基丙基三硫醚(Methylpropyltrisulfide)、二甲基硫醚(Dimethylsulfide)、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disulfide)、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trisulfide)、二乙烯基硫醚(Divinylsulfide)、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sulfide)、二丙基二硫醚(Dipropyldisulfide)、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trisulfide)、二烯丙基四硫醚(Diallyltetrasulfide)、二硫雜環戊烯(Dithiocyclopentene)、丙基烯丙基二硫醚(Allylpropyldisulfide)、丙基烯丙基三硫醚(Allylpropyltrisulfide)等。

  揮發性成分中也含大蒜辣素(Allicin),為抗菌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在新鮮大蒜中並不存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Alliin)受大蒜酶(Alliinase)的作用,水解而產生的。大蒜辣素的溶液受熱時很快失去作用,遇鹼亦失效,但不受稀酸影響。揮髮油中尚含有一種大蒜制生素(Allistatin)和大蒜配糖體(Glucominol)以及聚傘花烯(Cymene)、二氯化硫(Sulfurdioxide)、2-羥基丙烯(2-Hydroxypropylene)、丙醛、戊醛等。從大蒜中還提出另一種殺菌成分為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Diallylthiosulfonate),定名為「大蒜新素」。

  大蒜中亦含有糖類,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澱粉、大蒜糊精、大蒜糖(Scorodose)以及D-半乳聚糖、D-果聚糖、D-葡聚糖、D-阿聚糖等。

  大蒜中尚含多種氨基酸,其中以胱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含量最高。

  大蒜中還含多種酶,如蒜酶、過氧化酶、水解酶、多元酚氧化酶、己糖激酶以及聚果糖甙酶、轉化酶、磷酸酯酶、果膠脂酶、胰蛋白酶等。

此外,從大蒜中分離出胡蒜素(Scordinin)A1、A2、A3、B1、B2、B3等多種硫甙化合物。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大蒜製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白喉桿菌、肺炎球菌均有明顯的抑菌和殺菌作用。霍亂弧菌和痢疾桿菌的敏感性比較強。紫皮蒜的抗菌效力較白皮蒜強。對腦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即使對青、鏈、氯、金黴素耐葯的細菌,大蒜製劑對其也有抑制作用。但變形與綠膿桿菌則抗力較大。對小鼠肺炎雙球菌性腹膜炎無保護作用。血清能顯著減少其對結核菌的作用,對實驗性小鼠結核病則無療效。痢疾桿菌在含有大蒜的培養基中長期培養,可對大蒜產生明顯的耐藥性,但與黃連素、合黴素、磺胺等無交叉耐葯現象。對大蒜製劑耐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黴素的敏感性大為降低,但對鏈黴素的敏感性無明顯改變;對大蒜耐葯的大腸桿菌,對鏈黴素的敏感性亦未降低。關於大蒜的抗菌機制,有人認為是:大蒜中所含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分子中氧原子與細菌生長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巰基相結合,從而抑制了細菌的生長繁殖。

  大蒜對真菌具有較強的殺滅、抑制作用。大蒜新素對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隱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對煙麴黴的抑菌實驗提示,大蒜素與5-氟脲嘧啶、二性黴素B有協同作用。大蒜提取物主要影響真菌生長的遲緩期。合成的大蒜素抗深部真菌的作用強於大蒜提取物,但是全血細胞能迅速降低兩者的抗真菌活性。亦有報告指出,大蒜在體外對恙蟲熱立克次體有強大抑殺作用。有人認為,大蒜對增強肺泡巨噬細胞溶菌酶活性有顯著作用,它能顯著增強肺泡巨噬細胞溶菌霉的活性可能是其抗感染作用的機制之一。

  體外試驗表明:大蒜提取物對巨細胞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隨濃度的加大而增強;對流感病毒B、皰疹單病毒亦有殺滅作用。

  2.抗原蟲作用 大蒜有較強的抗原蟲作用。加5%~15%大蒜液於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玻片上,可見阿米巴立即停止活動,經大蒜作用後,再施培養,阿米巴不再生長。有人報告,大蒜汁、大蒜揮發性物質或大蒜浸出液,對陰道滴蟲亦有強大殺滅作用。

  3.降血脂作用 研究證明,大蒜能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大蒜精油對喂飼膽固醇(0.5g/kg)所致家兔高膽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降低以及維持α/β脂蛋白正常水平有明顯的作用。大蒜新素50mg/kg/d灌胃,可有效防止高膽固醇飲食引起的鵪鶉血漿總膽固醇水平的急驟升高,並可維持動脈及肝臟cAMP水平接近正常對照組。動物實驗表明:大蒜油可有效地對抗血脂升高,使血清、肝、腎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及肝總脂維持在正常範圍。大蒜油對動脈粥樣硬化的抑制可能與降低血清酯化膽固醇有關。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亦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還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大蒜水溶性提取物對高脂實驗動物的總膽固醇和LDL有非常顯著的降低趨勢。大蒜的乙醇提取物減壓凍干、經120℃一小時高壓消毒大蒜以及大蒜粉均能降低高脂實驗動物的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遊離膽固醇,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的比例。有報告認為,陳大蒜能更有效地防止高膽固醇飲食所引起的家兔血漿總膽固醇水平升高,新大蒜可延緩脂肪肝的發生。關於大蒜降脂作用的機制,有實驗提示,服大蒜後動物糞中膽汁酸鹽排出減少,可能與內源性膽固醇合成減少有關。亦有實驗表明大蒜可明顯減少小鼠肝中脂質的生物合成,同時影響其肝中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水平,並增加血漿胰島素水平。用家兔實驗也得到相同結果。大蒜及其提取物對喂飼高膽固醇的大鼠肝臟中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和蘋果酸酶有抑制作用。大蒜油降血脂的機制可能是大蒜油抑制了含巰基基團的酶或底物的活性。有報告指出,人工合成大蒜素能升高動脈粥樣硬化實驗動物血漿、肝臟及其動脈壁的cAMP水平。

  4.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 大蒜對營養性高脂血症和血液凝固性變化有非常顯著的保護作用。健康成人進脂肪餐和加服大蒜汁可使纖維蛋白原降低10%,膽固醇下降7.1%,凝血時間和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分別增加22%和15%。正常人每人每天口服大蒜油0.2ml,血清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顯著增加,連續3個月後增加為服藥前的130%,且能維持相當一段時間,直至停葯二個月後才降低到接近服藥前的水平。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服大蒜油三個月使纖溶活性升高84%,亦於停葯兩個月降到服藥前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大蒜油20天後,血清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增加95.5%,而安慰劑僅增加24%。但亦有與此不同的實驗報告,有人指出,大蒜油能防止脂肪餐引起的凝血時間縮短和纖溶活性下降,給30名患缺血性心臟病病人和20名健康人每天服大蒜油3.75mg,連續12周,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纖維蛋白原、凝血時間、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β-脂蛋白均無顯著變化。合成大蒜素和提取大蒜素對動物凝血時間均有延長作用,但對血纖維蛋白原及纖維活性未見有何影響。

  5.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實驗表明:大蒜精油能降低由ADP、腎上腺素、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聚效果與劑量正相關。從大蒜油中分離出的二烯丙一硫化物、二烯丙二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二烯丙三硫化物均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的作用最強,其次是二烯丙基三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在體內有抗五羥色胺所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作用,並可輕度抑制凝集的血小板變形。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亦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發現,大蒜油有類似阿司匹林的作用。大蒜素具有明顯抑制高膽固醇血症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並且這種作用是通過提高血小板內cAMP這一主要環節而實現的。此外,大蒜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模式與抑制血小板上纖維蛋白原受體有關。關於大蒜影響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機制,有人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抑制血小板AA代謝;②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③改變血小板膜的理化性質,從而影響血小板的攝取和釋放功能;④抑制血小板膜上纖維蛋白原受體,從而抑制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結合;⑤影響血小板膜上的巰基,從而改變了血小板的功能。

  6.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實驗證明:大蒜能激活吞噬細胞,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能提高整個巨噬細胞系統對剛果紅染料顆粒從血中的清除率。正常及實驗性闌尾炎家兔右下腹皮膚外敷大黃、芒硝及大蒜加醋研成的糊劑,對闌尾及脾臟的網狀內皮系統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表現為網狀細胞增生和增大,闌尾的炎症減輕,因此可用於外敷治療闌尾炎。患者注射大蒜注射液後,淋巴細胞轉化率和玫瑰花瓣狀反應等顯示其免疫指標有所升高。有人認為,大蒜可能有免疫激發作用,屬於免疫激髮型中草藥。

  7.對肝臟的保護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大蒜揮髮油有明顯的保肝作用。大蒜油對自由基形成、對四氯化碳誘導肝微粒體脂質過氧化作用均呈抑制效果,作用程度相當於維生素E,提示抗氧化活性在大蒜油抑制四氯化碳誘發肝損傷方面起重要作用。大蒜辣素對四氯化碳誘發的大鼠肝損傷所致之GP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量效關係。亦有實驗表明:大蒜提取物可避免大鼠肝微粒體形成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具有保護微粒體不發生脂質過氧化作用;並有使微粒體膜免於發生脂質過氧化作用。此外,大蒜還能增加小鼠肝細胞中谷胱甘肽S-轉移酶的活性,從而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

  8.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實驗表明:大蒜製劑有減慢心率、增加心收縮力,擴張末梢血管,增加利尿的作用,亦能降低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的血壓,但對正常動物的血壓則無明顯影響。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有效。口服大蒜製劑,能使實驗性高血壓犬的血壓明顯下降至正常。麻醉兔和犬靜脈注射大蒜浸出液均能引起短暫的血壓下降;蛙全身血管灌流有微弱的血管擴張作用。用大蒜提取物0.2g/kg給烏拉坦麻醉貓靜脈注射,能使其血壓降低50mmHg(6.65kPa)或更多。但亦有實驗表明:大蒜的乙醇提取物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血壓無明顯影響。對麻醉犬胃內給予大蒜膠囊後,能產生明顯的、與劑量相關的利尿利鈉作用。當劑量為15mg/kg時,所有動物均出現明顯降壓反應,持續時間較利尿排鈉作用更長;高劑量組動物在200分鐘後動脈壓仍繼續下降。有人認為,蒜對麻醉犬的利尿排鈉和降壓作用與人和大鼠靜脈滴注低劑量心房肽所得結果相似。亦有報告指出,大蒜乙醇提取物至少含兩種藥理活性物質,一種是溶於氯仿的,有殺菌作用,對離體蛙心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麻醉貓有輕度升壓作用,對離體兔腸有麻痹作用;另一種是不溶於氯仿的,無殺菌作用,亦不能使離體蛙心興奮,對麻醉貓有明顯降壓作用,對離體兔腸有興奮作用。

  9.降血糖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用大蒜榨汁喂飼家兔,對控制血糖有明顯效果。用14C標記的醋酸鹽餵養小鼠或用14C標記的蔗糖給小鼠腹腔注射後發現,大蒜能影響其肝中糖原的合成,降低其血糖水平並增加血漿胰島素水平。給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口服大蒜提取物,亦有降血糖作用,服藥後2小時,血糖濃度降低17.9%~26.2%。

  大蒜辣素6mg/kg/d和10mg/kg/d灌胃,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而葡萄糖耐量可間接反映胰島β細胞的功能。這說明大蒜辣素降血糖作用機制可能是由於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和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利用的結果。

  10.抗腫瘤作用 有報告指出,新鮮大蒜有抑制雌性小鼠乳腺癌發生的作用,其蒜辣素可能是其活性成分。大蒜液及大蒜提取物對大鼠腹水肉瘤MTK-SarkomaⅢ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瘤細胞具有抗有絲分裂作用。天然蒜油對肝癌腹水型及實體型兩種病株均有顯著延長小鼠生命的作用。腹腔或瘤體注射50~100mg/kg,對動物多種實體肉瘤均有顯著抑制作用,抑制率為40%~50%。經天然蒜油治療的小鼠肉瘤S180,切片鏡檢發現對細胞核分裂有抑制作用。人工合成蒜油注射液對網織細胞瘤有明顯抑制作用,其療效接近消瘤芥。實驗表明:大蒜製劑與5-氟脲嘧啶、環磷醯胺合用時不能增加二者的抗癌效果。體外實驗證明:大蒜液的抗癌作用可能主要是由於它們間接或直接損傷癌細胞的遺傳物質的載體即染色體的結構,由於染色體的退行性改變從而導致了癌細胞核的退行性改變,最終引起癌細胞死亡。人工合成的大蒜油較天然大蒜油在抑制癌細胞有絲分裂導致癌細胞死亡率增高方面,有明顯而穩定的效果。提示大蒜液的抗癌成分可能主要是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大蒜對網狀細胞肉瘤和肝癌腹水瘤株的生命延長率分別為51.5%和42.9%。實驗發現,大蒜提取液對鼻咽癌、肝癌和Hela細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機制是大蒜辣素直接或間接地損傷癌細胞的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染色體的退行性改變。小鼠體內實驗的抑瘤有效劑量比中毒劑量低得多,安全度大。大蒜勻漿和大蒜新素有良好的抗胃癌細胞的作用,大蒜新素只需5-Fu劑量的1/3左右,即能獲得同樣效果。大蒜新素尚具有強烈的抑制人體胃腺癌細胞株(SGC)細胞集落形成的作用,並有誘發人體淋巴細胞(SCE)的作用,二者存在負相關。

  大蒜油對亞硝胺誘發的大鼠肝癌前病變有明顯干擾作用。大蒜及其提取物能阻斷亞硝酸胺合成。用大蒜灌胃能明顯抑制從胃液中分離出的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和亞硝酸鹽的產生,大蒜提取液在體外模擬胃液條件下能明顯阻斷二甲基亞硝胺(DMNA)、二乙基亞硝胺(DENA)和二丁基亞硝胺(DBNA)的化學合成,大蒜液的劑量與DENA和DBNA的合成量呈顯著的負相關。其原理在於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消除反應液中的亞硝酸鹽,即大蒜中含有一種較特異的巰基化合物烯丙基硫醇,該化合物競爭性地與亞硝酸鹽結合,生成烯丙基硫代亞硝酸酯,從而阻斷亞硝胺的化學合成。大蒜提取液0.5g/ml還可阻斷大腸桿菌等對DENA和DBNA合成的促進作用,這一效應對人群預防癌症可能具有意義。

  大蒜對白血病細胞集落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具有良好的特異性,為預防和治療白血病提供了新線索。

  11.其他作用 有實驗表明:大蒜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蒜氨酸和大蒜乙醇提取物在體外的抗氧化活性優於人蔘;在體內,大蒜對肝臟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亦優於人蔘,但在腦內的活性則不及人蔘。

  大蒜可以促進胃液分泌,促進維生素B族的吸收,增進食慾。大蒜含有一種能刺激垂體的物質,有助於控制內分泌腺的分泌,從而調節人體對脂肪和糖類物質的消化、吸收,促進機體的代謝活動。

  大蒜新素對人及大鼠、田鼠的精子具有抑滅作用,體外抑精效力較強,當藥液濃度在0.75%時,可在20秒內將精子殺滅,在濃度為0.093時可在3~5分鐘內將精子殺滅。抑精作用的強弱與藥物濃度相關,且有種屬差異。大蒜新素在有效抑精濃度時對動物陰道局部無刺激作用,也不抑制乳酸桿菌的生長繁殖。大蒜乙醇提取物有興奮子宮的作用,並能加強雌二醇對子宮的興奮作用。

  大蒜提取物對大鼠甲醛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但對實驗性的皮下肉芽囊的滲出則無影響。從大蒜中提取出一種抗凝血成分,在試管及整體試驗中均有降低血鈣的作用,給兔靜脈注射70mg,可見肌肉抽搐,並能致死。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支氣管哮喘 紫皮大蒜10~15頭(視年齡、體型而定)搗泥,麝香1~1.5g,研成細末。讓患者伏卧,以肥皂水、鹽水清潔局部皮膚,先將麝香末均勻的撒敷在第七胸椎棘突到第十二胸椎棘突寬8分~1寸的脊部中線長方形區域內,繼將蒜泥覆蓋於麝香上,60~70分鐘後將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塗以消毒硼酸軟膏,覆以塑料薄膜並以膠布固定。治療184例,觀察2年以下者72例,顯效58例,好轉10例,無效4例。隨訪2年以上者112例,痊癒46例,顯效42例,好轉19例,無效5例。〔陝西中醫 1983;(3):9〕

2.治療肺炎 

a.大蒜糖漿(10%或100%)15~20ml,每4小時服1次。治療大葉性肺炎9例,6例治癒,3例效果不滿意。治癒病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1~3天,癥狀及體征於退熱後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線胸部複查,均在3~5天後陰影逐步減退或消失。〔中華內科雜誌 1960;8(1):36〕

  b.生大蒜6~9g,搗碎,沖入沸水60ml,浸泡1小時,去渣,分3次口服。治療小兒真菌性肺炎28例,在7~18日內均痊癒出院。〔中級醫刊 1987;(6):54〕

  3.治療肺結核 每次用紫皮大蒜1頭約50g,放於玻璃瓶中,用木棒搗碎後,將蒜泥攤佈於瓶壁及瓶底上,在均勻呼吸及深呼吸交替進行中用口吸其揮發氣,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2小時。單用蒜治療組17例20個空洞;吸入蒜氣並服異菸肼治療組21例27個空洞。均取得一定治療效果。〔新中醫 1980;(4):26〕

  4.治療咯血 新鮮大蒜1隻,去皮,搗成泥狀,取9g,加硫黃末6g、肉桂末3g,研勻後,分塗兩塊紗布上,敷貼於雙側足底湧泉穴,隔日換1次。治療35例,咯血停止29例,其中有5例系大量咯血用垂體後葉素無效,改用本法治療咯血停止。本方對肺虛型咯血療效最顯著。為防止皮膚起泡,可先在局部塗上石臘油。〔中華醫學雜誌 1977;(12):777〕

  5.治療阿米巴痢疾 每日口服紫皮大蒜1頭,連服7天;另用10%大蒜液70~100ml灌腸,每日1次,共6次,治療阿米巴痢疾100例,治療後平均兩天內大便轉陰。〔東北醫學雜誌 1952;(7):617〕

  6.治療急性腎炎 紫皮大蒜250g,去皮,成熟西瓜1個(約3~4kg)將皮開一個三角口,將去皮大蒜塞入西瓜內,再以切下的瓜皮蓋好,然後削掉西瓜硬皮,放鍋內蒸熟,將瓜與大蒜並食,1日內分次食完,削下的硬皮煎湯作茶飲。治療21例,治癒14例,好轉5例,無效2例。〔湖北中醫雜誌 1986;(2):51〕

  7.用於利尿 大蒜120g,芒硝60g,搗成漿糊狀,外敷兩側腎區(局部用油沙布保護,以防灼傷起泡),每日敷2~4小時,3天為1個療程。治療15例腎功能衰竭少尿者,其中5例慢性腎盂腎炎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者療效良好,1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症者則無明顯療效。〔中醫雜誌 1981;(11):38〕

  8.治療關節炎 將大蒜頭(去皮)100g,搗成糊狀;李樹皮50g,加水100ml,煎取20ml;生薑10g搗爛取汁,加蜂蜜6g調勻,以上諸葯調成糊劑,攤在塑料布上,厚約0.2cm,外敷關節周圍,用繃帶包紮固定,待局部有發熱、刺痛感30~50分鐘,除去敷藥,暴露患部即可。治療104例,治癒56例,顯效31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療程9~50日,平均35日,一般敷藥1次。〔四川中醫 1989;(3):33〕

  9.治療急性乳腺炎 大蒜切分許厚薄片,放腫塊上,以蠶豆大艾柱灸之,患者覺灼熱難忍時可將蒜片提起或沿皮膚移動後再放回原處。每灸4~5次要換新蒜片。到灸至局部紅暈、乳汁自行外溢為1療程。治療18例,1次治癒者5例,2次治癒者13例。〔新疆中醫藥1985;(2):19〕

  10.治療急性闌尾炎 鮮大蒜頭12個(剝外皮洗凈),芒硝180g,將2葯搗成糊狀,先在右下腹壓痛處用醋塗擦一遍,然後將葯敷於壓痛處,厚約1cm,範圍要大於病灶,40~60分鐘去掉敷藥,用溫開水洗凈局部,再將生大黃末用醋調成糊狀,敷於原壓痛處,6~8小時後用水洗去。治療374例,痊癒340例,顯效20例,無效14例。〔新醫學 1973;(8):398〕

  11.治療闌尾膿腫 右下腹包塊穿刺抽膿,以滅滴靈液沖洗,然後取大蒜50~100g,芒硝20~50g,混合搗爛呈糊狀,用7~10層紗布包裹並敷在包塊處(患部墊上1層油紗布)。抽膿時應盡量1次抽完,外敷藥每1~2天更換1次。病重者可加服大黃牡丹皮湯。治療15例,除2例因膿腫大、中毒癥狀嚴重而手術治療外,均以本法治癒。其中穿刺1次者9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四川中醫 1988;(9):23〕

  12.治療斑禿 取成熟的新鮮紅皮蒜,去皮,在消毒的容器中搗爛取汁,加入甘油,蒜汁與甘油按3:2或3:1的比例拌勻。局部用溫水洗滌後外搽本葯,每日2~3次。藥物配製後不宜放置過久,塗藥勿達健康皮膚。兼服湯劑,藥用黃芪、當歸、桑椹、黃精、白朮、白芍各15g,熟地20g,雞血藤25g,黑豆30~50g,隨證加減。治療856例,用藥17~46天後,痊癒842例,未愈14例。〔吉林醫學 1985;(5):24〕

  13.治療癬症 川椒(去籽)25g,紫皮大蒜100g,先將川椒研粉,再與大蒜混合,搗成藥泥,裝入瓶內備用。用溫水浸泡、洗凈、擦乾患處,再以棉簽敷上薄薄一層大蒜泥,用棉球反覆揉搓,使藥物滲入皮膚,每天1~2次,10天為一療程。治療頭癬3例、手足癬13例、體癬11例、甲癬13例,全部治癒,隨訪一年無複發,治療中有5例出現眉部輕微灼痛,未影響繼續治療。〔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10(4):211〕

  14.治療蜈蚣咬傷 獨頭大蒜1枚(新鮮尤佳)剝去蒜衣,切開並以其截面反覆擦傷口及其周圍2~3cm處10~15分鐘,每小時1次。治療15例,經擦治3~10次後均愈(其中加服黃連解毒湯加減者1例)。〔新中醫 1991;(6):6〕

  15.治療黴菌性感染 大蒜30~40g,剝皮洗凈,搗成蒜泥,用沸水3000ml,浸泡1~2小時得大蒜液,每次100ml,每日3次口服,1周為1個療程。治療重症肺心病急性發作期肺部黴菌感染12例,全部治癒。〔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1;11(7):429〕

方劑選用:

1.治療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數顆。(《瀕湖集簡方》)

  2.治療瘧病:獨頭蒜,於白炭上燒之,末,服方寸匕。(《補缺肘後方》)

  3.治療臟毒:鷹爪黃連末,用獨頭蒜一顆,煨香爛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陳米飲下。(《本事方》蒜連丸)

  4.治療背疽漫腫無頭者(用濕紙貼腫處,但一點先干處,乃是瘡頭):用大蒜十顆,淡豉半合,乳香錢許。研爛,置瘡上,鋪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5.治療鼻衄不止,服藥不應: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足心,右鼻血出,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簡要濟眾方》)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和時行病後均忌食。本品外敷能引起皮膚髮紅、灼熱、起泡,故不可敷之過久。灌腸法不宜用於孕婦。

  毒副作用:天然或合成大蒜新素給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70mg/kg,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600mg/kg。大蒜油給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34.9mg/kg。

  家兔靜脈注射大蒜水溶醇不溶成分或揮髮油可使血中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給予生大蒜亦有相似作用。

  臨床應用本品,成人每日服大蒜汁50~60ml,連服4天,無任何毒性。大蒜注射液長期靜脈滴注容易導致靜脈炎。大蒜局部應用有較強刺激性;與動物或人的紅細胞接觸可使之變成棕黑色,高濃度甚至可使紅細胞溶解。

【醫家論葯】

  「葫,大蒜也。辛溫能辟惡散邪,故主除風邪,殺毒氣及外治散癰腫瘡也。辛溫走竄,無處不到,故主歸五臟。脾胃之氣最喜芳香,熏臭損神耗氣,故久食則傷人。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辛溫太過,則血耗而目損矣。總之,其功長於通達走竅,去寒濕,辟惡邪,散癰腫,化積聚,暖脾胃,行諸氣。」(《本草經疏》)

  「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療勞瘧、冷風、痃癖、溫疫氣,敷風損冷痛,蛇蟲傷,並搗貼之。」(《日華子本草》)

  「葫蒜,其氣薰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惡邪,消癰腫,化癥積肉食,此其功也。」「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同鯽魚丸治膈氣;同蛤粉丸治水腫;同黃丹丸治痢瘧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痢及乾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門,治關格不通。」(《本草綱目》)

  「大蒜,性熱善散,善化肉,故人喜食,多用於暑月。其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化肉之功,不足言也。」(《本草衍義補遺》)

斑蝥

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cichoriiL.的乾燥全蟲。亦名斑貓(《本經》)等。味辛,性寒,有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功能:攻毒蝕瘡、破血散結。主治:癰疽、惡瘡、頑癬、口眼斜、喉蛾、瘰癧、狂犬咬傷、經閉、癥瘕。外用:研末敷貼、發泡,或酒、醋浸塗。內服:炒炙研末,0.03~0.06g,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斑蝥中含斑蝥素(Canthavidin) 0.060%~1.825%,並含羥基斑蝥素(Hydroxycan- thavidin),其含量為斑蝥素含量的1/2~1/3。尚含脂肪12%及樹脂、蟻酸、色素等。

  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的衍生物有斑蝥酸鈉、羥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丙烯基斑蝥胺等。

南方大斑蝥除去頭、足和翅的蟲體含磷23.785mg/g、鎂7.114mg/g、鈣1.691mg/g,並含有鐵、鋁、鋅、鉻、錳、鎘、鍶和銅等微量元素。全蟲及頭、足、翅等部分亦含有一定量的上述元素和鉛元素。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 斑蝥是我國首先發現具有抗癌作用的藥物。有人發現,應用斑蝥3~4次能使焦油誘發的家兔癌瘤消失。體外試驗(美藍法或細胞呼吸法等)證明,斑蝥的水、醇或丙酮提取物能抑制Hela細胞和人的食管癌、賁門癌、胃癌、胃竇癌、乳腺癌、纖維瘤、何杰金病、肝癌、肺癌及脾肉瘤細胞的代謝。斑蝥中的活性成分斑蝥素對肝臟和癌細胞有較強的親和性;對小鼠腹水型肝癌及網狀細胞肉瘤有抑制作用,其療效與接種的瘤細胞數有關,斑蝥素能使網狀細胞肉瘤ARS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時間延長56%左右,亦能使小鼠腹水型肝癌細胞明顯萎縮、退化及胞漿空泡變性等形態學改變得以改善。斑蝥素對小鼠肉瘤180、大鼠瓦克瘤無效。斑蝥素的有效劑量和毒性劑量非常接近。關於斑蝥素的抗癌原理,有人認為,它能抑制癌細胞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從而抑制其生長分化。在治療量下對癌細胞有核固縮、破裂等形態變化。臨床藥理研究亦表明:斑蝥素對原發性肝癌及其他癌症有效,且無骨髓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斑蝥酸鈉、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鈉可以各種方式作用於癌細胞。肝癌小鼠給予斑蝥酸鈉後,不僅能提高肝癌細胞內的cAMP水平和cAMP/cGMP的比值,而且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提示其抗癌作用與提高cAMP水平、降低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有關;斑蝥酸鈉能提高癌細胞和荷瘤細胞的能量代謝,提高過氧化氫酶的活力,降低荷瘤小鼠的癌毒素水平。

  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鈉能提高肝癌細胞的呼吸抑制率,增加酸性磷酸酶和脫氧核酸酶的活性。去甲斑蝥酸鈉對細胞有絲分裂尚有干擾作用,導致有絲分裂紊亂,其作用效應對非常二倍體細胞和腫瘤細胞大於正常二倍體細胞,從而對癌細胞有針對性。

  研究還發現,斑蝥素、斑蝥酸鈉和去甲斑蝥素的抗癌作用依次增強,而泌尿副作用依次降低,去甲斑蝥素幾乎無此副作用,表明甲基不是活性基團,而與副作用有關。從而證明去甲斑蝥素是目前該類成分中較理想的結構。

  2.對造血系統的作用 斑蝥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細胞升高。在斑蝥素動物實驗中,骨髓檢查可見白細胞增生活躍。斑蝥酸鈉也有類似作用,同時,仍有一定副作用。去除斑蝥素的二甲基,人工全合成去甲斑蝥素,對小鼠、大鼠及家兔的外周白細胞有明顯升高作用。用於治療原發性肝癌、食管癌及慢性肝炎266例,72%患者的白細胞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副作用顯著降低。對其他抗癌藥物所致的白細胞降低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動物(小鼠)實驗表明:去甲斑蝥素升高白細胞的作用機制是由於刺激骨髓細胞DNA的合成所致。

  去甲斑蝥酸鈉1mg/kg腹腔給葯3天,能使正常小鼠骨髓粒-單系祖細胞產率增加;腹腔連續給葯5天,在使放射損傷的小鼠外周白細胞數量回升的同時,還可使粒-單系祖細胞產率得到部分恢復,且能促使更多的骨髓造血幹細胞進入細胞周期。

  3.局部刺激作用 斑蝥及斑蝥素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發赤和起泡。但其對組織的穿透力卻較小,因此其作用較緩慢,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膚深層,形成的泡很快痊癒而不留疤痕。由於斑蝥素在發泡時能刺激巨噬細胞大量產生,故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其對黏膜或皮膚創口的作用較強烈,且較難痊癒。

  口服斑蝥可引起口腔、咽喉燒灼感、嘔吐、腹痛、腹瀉。從腎臟排出時,可刺激整個泌尿道,對膀胱刺激可致尿急,對尿道刺激可引起陰莖異常勃起。故俗稱斑蝥為壯陽劑。

  4.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斑蝥素對新城疫雞瘟病有良好療效,可使90%以上的「急性型」病雞在3天左右痊癒。單用斑蝥素治療非成年甲型肝炎,外敷治療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果。斑蝥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免疫機能的影響 以小鼠移植癌進行免疫試驗,斑蝥對機體免疫機能無明顯影響,但較大劑量則可使免疫能力下降。這種免疫抑制可能是機體全身性衰竭的表現。臨床應用斑蝥素對一部分病人有提高免疫機能現象。斑蟊素對周圍血象中的白細胞數無降低作用。

  6.雌激素樣作用 有人報告斑蝥素有雌激素樣作用;但也有人認為單純的斑蝥素無此作用,只有不純的斑蝥素方有此作用。

  7.其他作用 對家兔實驗性踝關節炎,用斑蝥丹(即0.1g斑蝥蜜丸)灸治,有明顯抗炎效果。斑蝥水浸劑在體外能殺死絲蟲幼蟲。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肝癌 斑蝥5~6隻,去頭、翅、足,納入雞蛋內,文火烤乾,研碎分包2份。每次1份,日服1~3次,最長曾有連服14個月的患者,能延長原發性肝癌病人的生存時間,緩解癥狀。〔藥學通報 1980;15(5):271〕

  2.治療晚期食道癌 斑蝥1隻(去足頭、翅、絨毛),雞蛋敲一小孔,放進斑蟊,放鍋內蒸約半小時,取出斑蝥,分作3塊吞服,雞蛋也可分小塊同服。以此為主,配合化療,治療晚期食道癌112例,病程在1年以上者53例,2年以上者41例,3年以上者16例,4年以上者2例。治癒2例,顯效3例,有效63例,死亡44例。〔江蘇醫藥 1977;(1):23〕

  3.治療各種關節炎 按不同發病部位選穴後,取發泡散(斑蝥3份,腰黃5份,共研細末)0.3~0.6g,置膏藥中貼於穴位上,24小時後起泡揭去,用消毒針穿刺排液後,換敷青冰散,24小時後換貼陽春膏,72小時後取下,每次取2~4穴,一般治療2~3次。治療各種關節炎109例,17例疼痛消失,活動不受影響;25例疼痛消失,尚有酸脹感覺;44例疼痛減輕;23例無變化。〔浙江中醫雜誌 1980;15(2):56〕

4.治療肱骨外上髁炎 

a.肘關節屈曲90~120度,取斑蝥粉0.01~0.02g,置於肱骨外上髁壓痛最明顯處,蓋貼膠布,待7~9小時後局部有熱辣、微痛感,皮膚潮紅起泡,即去膠布及葯,蓋上消毒紗布。7天發泡1次,3次為1個療程。治療16例,發泡1~2次痊癒者9例,3次痊癒者4例,好轉2例,無效1例。〔新中醫 1983;(11):10〕

  b.斑蝥粉0.01g或0.02g,用大蒜汁調合成餅放在穴位上,蓋貼約8cm×10cm大的膠布。發泡後一般2~4天即乾燥而愈。每周發泡1次,3次為1療程。治療40例,發泡1~2次痊癒18例,發泡3次痊癒22例。〔陝西中醫 1989;10(7):318〕

  c.用斑丁粉(斑蝥、丁香粉等份混勻)少許,以75%乙醇調成厚糊狀,置明顯壓痛點上,膠布固定。3~4小時後洗去,若已起泡可刺破用消毒紗布包紮。治療63例,僅2例無效。〔浙江中醫雜誌 1981;16(3):14〕

  5.治療骨結核 在雞蛋頂上挖一小洞,入斑蝥7隻,隔水蒸熟,去斑蝥吃蛋,每天1隻斑蝥蛋,連服30~40隻,配合內服中藥及外治,治療骨結核102例,有效率為99%。孕婦及腎炎、泌尿系感染者忌服。〔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0;(1):29〕

6.治療甲溝炎 

a.斑蝥末每次10~12mg,均勻地撒一薄層於患處,然後用黑膏藥文火烘軟貼上,8~12小時後患處有微黃色液體滲出,揭去膏藥,清除葯泥,外塗2%龍膽紫溶液。治療105例,用藥1次,全部治癒。用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飲酒。〔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4;4(6):375〕

  b.斑蝥5g,六月雪25~30g,水煎溫洗患處,每日4~6次,治療13例,均1~3天治癒。化膿者先切開引流。〔赤腳醫生雜誌 1979;(12):20〕

  7.治療尋常疣 常規消毒後,疣頂部皮膚削去至見血,將活斑蝥去其頭,局部外塗其流出的水珠樣黃色分泌物,一隻塗2~3個疣,勿需敷料覆蓋。12~24小時後,可見塗藥的疣變成如燙傷後的水泡,48~72小時後水泡自行消失不留疤痕。疣數目較多者,則選擇較大及發病時間長者先治,其餘可自行消退。治療100例,均愈。用藥期間未發現副作用。〔雲南中醫雜誌 1982;3(5):24〕

8.治療神經性皮炎 

a.斑蝥15g,入70%乙醇100ml中,浸泡1周後取浸液塗患處。塗藥後數小時,局部即發生水泡,用針刺破,敷料包紮,3~4天後即結痂脫落而愈。如病灶部仍有苔癬樣變,可再次塗藥。一般塗藥1~3次。治療24例,除1例中斷治療外,皆愈。〔中華皮膚科雜誌 1964;(1):23〕

  b.斑蝥粉2份,砒霜1份,加白醋調成糊狀,塗患處,約半小時,刺破所起之泡,吸干液體,塗消炎藥膏。治療37例,除1例中斷治療外,其餘經治1~2次,約7天左右而愈。〔廣西中醫藥 1981;(2):45〕

  9.治療牛皮癬 斑蝥15g,生半夏30g,共研極細末,加香油適量調成糊狀。先將病變處鱗屑清除乾淨,使創面有點狀出血為宜。然後將藥膏攤敷於患部,約為5分硬幣厚,每日1次。用藥後3次見效。治療47例,療效滿意。〔四川中醫 1991;9(7):36〕

  10.治療鵝掌風 斑蝥(去頭、足、翅)2個,花椒10g,土槿皮15g,加醋500g,浸泡1夜,次日煮沸,待溫後浸泡患手,多在1周左右痊癒。〔浙江中醫雜誌 1987;(1):17〕

11.治療面癱 

a.斑蝥3隻,巴豆3枚(去殼),共研細粉,用植物油調成糊狀,將藥物塗於無菌敷料上,敷於地倉及下關穴,保留5~8小時,去敷料後可見大小不等之水泡,待其自行乾燥結痂脫落即可。每7天敷1次,每次敷兩個穴位。共治療面癱13例,經治1~3次治癒12例,好轉1例。〔新中醫 1985;(5):34〕

  b.斑蝥、巴豆各1份,研成細末,凈水調敷患側下關、太陽、四白、迎香或面神經運動點。治療周圍性面癱38例,痊癒30例,顯效4例,好轉2例,無效2例。〔中國康復醫學雜誌 1987;(3):130〕

  12.治療腮腺炎 斑蝥、雄黃、白礬各30g,蟾酥10g,共研細末過籮為發泡散,裝瓶備用。再用香油、廣丹配製成黑膏藥。用法:先用75%乙醇消毒腮腫部位,後攤黑膏藥於油紙上,並取少許發泡散置膏藥中心(約0.1~0.3cm),稍加熱後將膏藥貼於腮腫部位,但應將發泡散對準腫部最高處。貼葯24小時後,除去膏藥見腫起、發泡部位水破自流,後用龍膽紫藥水外塗即可。如未發泡,應再敷1次即可。治療500例,結果1次治癒401例,2~3次治癒90例,有效9例。〔陝西中醫 1991;12(8):355〕

  13.治療斑禿 斑蝥2個,補骨脂、旱蓮草、川椒、乾薑各20g,紅花5g,用75%乙醇200ml,浸泡1周後濾液。以棉簽蘸藥液擦患處,日3~5次,1月為1療程。治療123例,痊癒87例,顯效31例,無效5例。有效率95.9%。〔河南中醫 1990;(3):23〕

  14.治療痛經 斑蝥、白芥子各20g,研極細末,以50%二甲基亞碸調成膏狀。取麥粒大小放於膠布上,貼於中極或關元穴(兩穴交替使用)。每次經前5日貼第1次,月經始潮或始覺腹痛則貼第2次。兩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一般貼3小時揭去藥膏,出現水泡逐漸增大,常2~3日逐漸乾癟結痂。水泡一旦擦破,塗紫藥水。治療82例,用藥1個療程後,顯效56例,有效18例,無效8例。〔北京中醫 1990;(5):28〕

  15.治療外陰白斑 斑蝥1.5g,75%乙醇100ml,浸泡2周,濾液塗病變處,塗藥2小時局部起水泡,外塗1%龍膽紫預防感染。一般7~10天塗藥1次,7~10次為1療程。治療7例,均愈。〔廣西中醫藥 1978;(2):11〕

  16.治療小兒咳喘 斑蝥45%,雄黃45%,麝香10%,蜂蜜適量。先研斑蝥為粉,後入雄黃、麝香,共研勻,蜜調糊,每取米粒大,放於寸方膠布中間貼穴位上,每次取5~7個(雙側定喘、肺俞、風門為主穴,痰多難咯加雙側豐隆,納呆加雙側足三里,喘重加膻中),每7~14天貼1次,3次為1療程,間隔7~14天再貼。貼後8~12小時出現水泡,局部發熱、脹痛,2~3天後癥狀減輕,5~6天後取下膠布,塗紫藥水。治療484例,治癒238例,顯效85例,進步131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為93.8%。〔中國針灸 1984;(4):18〕

  17.治療梅核氣 斑蝥3g,全蟲、蜈蚣各1g,冰片0.5g,共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糊狀,製成斑蝥膏。取火柴頭大小置膠布上,貼天突和曲池穴上,3天後取下,未效者,水泡脫痂後再貼敷。治療100例,結果治癒67例,顯效14例,好轉1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福建醫藥雜誌 1980;2(6):20〕

  18.治療鼻炎 生斑蝥(去足翅),研細末,用適量水、醋或蜂蜜調成糊狀。患者印堂擦洗乾淨後,取1小塊膠布,於中心處剪一黃豆大小的孔並貼於該穴,將葯直接塗於小孔內,外以膠布貼蓋,24小時後去掉。不愈者1周後重複使用。局部水泡較小者用75%乙醇棉球輕壓片刻,較大者以消毒針穿破放出水液,塗以2%龍膽紫或紅霉素眼藥膏,外用消毒紗布覆蓋。治療670例,用藥1~7次後,痊癒527例,顯效100例,無效43例。對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療效較佳,有效率在97%以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療效次之,有效率分別為84.3%和72.1%。〔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0;(2):18〕

  19.治療鼻源性眼痛 斑蝥去頭、足、翅,研末備用。取直徑1cm的膠布一塊,將其中心剪一直徑0.5cm的圓孔並貼於印堂穴處,用小刮匙取斑蝥粉如綠豆粒大置於孔中,外貼膠布。注意勿將藥物誤入眼內及口腔,以免引起不良反應。24小時後除去膠布和藥物,可見局部皮膚髮紅或有水泡,用新潔爾滅或乙醇消毒預防感染,2~3日後水泡自然吸收,每隔7天貼治1次,治療110例,經用藥1~7次後,痊癒103例,好轉5例,無效2例。〔山東醫藥 1991;31(1):2〕

  20.治療慢性咽喉炎 斑蝥7個,白糖500g,去核大棗7枚。每枚大棗內裝斑蝥1個,將白糖盛於碗中,把裝有斑蝥的大棗放在白糖上面,置於蒸籠中蒸40分鐘,取出,棄棗及斑蝥,留白糖備用。每天早上各取上制白糖一調羹開水沖服。約10天服完,為1療程。治療78例,用藥1~3個療程,臨床痊癒51例,有效21例,無效6例。〔中原醫刊 1990;17(6):3〕

方劑選用:

1.治療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為末,以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葯。(《仁齋直指方》)

  2.治療大人小兒瘰癧內消方:斑貓一兩,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貓炒令米焦黃,去米不用,細研,入干薄荷末四兩,同研令勻,以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空心臘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經驗方》)

  3.治療乾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斑貓半兩,微炒為末,蜜調敷之。(《外台秘要》)

  4.治療一切瘺:斑貓三十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黃),蜥蜴三枚(炙令黃),地膽四十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黃)。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黑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太平聖惠方》)

配伍效用:

斑蝥配伍白砒、白礬、青黛斑蝥攻毒蝕瘡;白砒蝕瘡祛腐;白礬解毒殺蟲、燥濕止癢;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四葯伍用,有解毒蝕瘡、散結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瘰癧瘺瘡等症。

  斑蝥配伍桃仁、大黃斑蝥破血散結;桃仁破血祛淤;大黃逐淤通經。三葯合用,有破血通經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淤血阻滯所致之經閉不通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有劇毒,內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毒副作用:斑蝥為強烈之局部刺激發泡劑,外用時接觸皮膚可致發泡,這是其療效原理之一,但需防止潰破感染。

  斑蝥素是斑蝥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最大;斑蝥酸鈉次之;而羥基斑蝥胺和甲基斑蝥胺的毒性很小。給小鼠腹腔注射斑蝥素的半數致死量為1.25mg/kg;給小鼠腹腔注射斑蝥酸鈉的半數致死量為3.4±0.26mg/kg,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3.8±0.23mg/kg;給大鼠口服甲基斑蝥胺的半數致死量為375mg/kg。

  臨床應用本品,正常人口服斑蝥0.6g可產生嚴重的毒性反應,口服1.3~3g即可致死;斑蝥素的致死量為30mg。

  本品誤服過量可致中毒,常見的中毒癥狀表現以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癥狀為主,如:口腔咽喉燒灼感、口渴、吞咽困難、舌腫脹起泡、氣喘、多涎、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及便血、炎性腹瀉;腰痛,雙側腎區有明顯叩擊痛,並有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和尿血;頭痛、頭暈、口唇及四肢麻木、多汗、瞳孔散大、視物不清、抽搐;血壓增高、心律不齊、周圍循環衰竭等,恢復期可有心率減慢。嚴重者有高熱、休克、昏迷,以至心臟和呼吸抑制、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亦可出現陰道出血、陰莖勃起及疼痛;有時還可出現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皮下淤點、黏膜充血等癥狀。

  研究表明:腎臟對斑蝥素有很高的敏感性。犬口服致死量(1mg/kg)的斑蝥素後,發生腎小球上皮細胞十分嚴重的濁腫,隨之白細胞升高,出現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血清非蛋白氮升高。腎小管上皮細胞亦可濁腫。中毒的小鼠和犬還可發生肝細胞濁腫、脂肪變、肝淋巴纖維性損傷和肝細胞壞死、心肌濁腫、肺淤血等。

  如斑蝥誤入眼中,可引起流淚,眼瞼紅腫,有劇烈灼痛感,甚至出現結膜炎、角膜潰瘍、虹膜炎等。

  本品外用過量,外敷面積過大,時間過久,亦可吸收中毒,引起腎炎和膀胱炎,甚至死亡。

  臨床曾有誤服斑蝥引起中毒以及出現嘔血、血尿和急性腎功能不全的報告;亦有治療頑固性牛皮癬,外敷斑蝥粉過量(15.6g,調陳醋適量外敷),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的報告。

中毒救治:

1.口服中毒者,可立即洗胃,導瀉。洗胃用活性炭混懸液;導瀉用硫酸鈉內服。亦可內服牛乳、雞蛋清或10%氫氧化鋁凝膠等,以保護胃黏膜,減少對毒物的吸收。

  2.酌情補液,可加速毒素排泄、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時糾正酸中毒。並適當給予維生素B、維生素C、輔酶A、ATP、肌苷等。

  3.對症處理:高燒、驚厥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0.2g;尿少者可口服雙氫克尿塞25~50mg,亦可肌肉或靜脈注射速尿20mg;有出血現象者肌肉注射安絡血10mg或維生素K38mg等。

  4.酌情應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5.中草藥治療:

a.川黃連3g,黑豆、滑石各30g,茶葉、制大黃、生甘草各9g,琥珀3g(分吞),蔥白4枚,水煎服。有一定解毒作用。

b.生綠豆30g,生甘草9g,生黃連,水煎服。c.板藍根30g,黃連3g,甘草9g,水煎服。d.綠茶30g,煎湯放冷,頻服之。

  6.其他:因斑蝥素為脂溶性,故當囑患者忌油類及脂肪,以防止毒素進一步吸收。

【醫家論葯】

  「斑蝥,專主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藥行氣,以毒攻毒是矣。楊登甫云:瘰癧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塊,或如爛肉,皆其驗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澀痛不可當,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本草綱目》)

  「斑貓,近人肌肉則潰爛,毒可知矣。性能傷肌肉,蝕死肌,故主鼠瘺疽瘡疥癬。」「斑貓,性有大毒,能潰爛人肌肉,惟瘰癧、癲犬咬或可如法暫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猶能嚙人腸胃,發泡潰爛致死,即前二證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氣而勿用質為穩,余證必不可餌。」(《本草經疏》)

蟾 酥

  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等的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乾燥而成。味甘、辛,性溫,有毒。入心、胃、腎經。功能:解毒、消腫、強心、止痛、開竅。主治:疔瘡,癰疽,發背,瘰癧,慢性骨髓炎,咽喉腫痛,小兒疳積,心衰,風、蟲牙痛。外用:研末調敷或摻膏藥內貼患處。內服:0.015~0.03g,多入丸、散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類物質,該類物質均有強心活性,在化學上屬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則凡具有此種骨架的物質,總名蟾蜍二烯內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漿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內酯有:蟾蜍它靈(Bufotalin)、華蟾蜍精(Cinobufagin)、華蟾蜍它靈(Cinobufotalin)、蟾蜍靈(Bufalin)、遠華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靈(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醯華蟾蜍它靈(Desacetyl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華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寧(Bufotalinin)、華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異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醯華蟾蜍精(Desacetylcinobufagin)、去乙醯蟾蜍它靈(Desacetyl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

  中國蟾蜍蟾酥中分出的華蟾蜍毒素(Cinobu-fotoxin),酸解後產生華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與蟾蜍甙元結合。從蟾酥中曾分離華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靈和日本蟾蜍它靈的3-辛二酸酯。

  蟾蜍漿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強烈藥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漿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無甚藥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膽甾醇(Cholesterol)、7α-羥基膽甾醇(7α-Hydroxy-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們亦與蟾蜍甙元合稱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漿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藥理作用的吲哚系鹼類成分,如5-羥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華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氫蟾蜍色胺(Dehydrobufo-tenine)、色胺(Tryptamine)。

  此外,蟾蜍還含有腎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辛二酸。從蟾酥中還分出嗎啡(Morphine)。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蟾酥具有洋地黃樣強心作用,能明顯增強動物離體心臟的收縮力。其主要強心成分是蟾毒配基(即蟾蜍毒甙),這些蟾毒配基的化學結構與植物強心甙的甙元極為相似,二者均有甾族的骨架。在甾環C17位置上皆有不飽和內酯環。在蟾毒配基中內酯環的完整及雙鍵的存在,對強心作用極為重要。如破壞其內酯環和雙鍵,則完全喪失其對心臟的特殊作用。實驗表明:蟾酥小劑量能加強離體蛙心收縮,大劑量則使麻醉貓、犬、兔、蛙心率變慢,繼之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最後心臟停止於收縮期。華蟾蜍精的稀溶液靜脈注入全麻的貓與犬,可引起心率減慢,心室收縮振幅變大,心律不整,繼而動物因心動過速而死亡。醚麻醉貓的心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心室率變慢,異位節律,期外收縮,束枝傳導阻滯;T波變平或倒置,最後因心室纖顫而死亡。如先注射阿托品,再注射蟾毒配基,則對房室傳導及心搏率無任何影響,且大多數動物,在迷走神經切斷後,對蟾酥毒甙的毒性反應有敏感傾向。可以認為,蟾酥毒甙對心臟的作用是通過迷走神經的中樞或末梢來實現,並可直接作用於心臟。與洋地黃強心甙明顯不同的是,蟾酥毒甙無蓄積作用,此可能與它們的結構中無糖基有關。關於蟾酥毒甙強心作用的機制,有人認為,是由於心肌細胞內遊離Ca++濃度增加所致。以蟾酥為主要成分的六神丸的強心作用提示,它能加強心肌功能,隨劑量的變化而呈反向轉向的調節作用,對改善局部組織和修復是有益的。實驗表明:蟾酥製劑與毒毛旋花子甙K用於麻醉犬,二者增進其心肌收縮力程度及作用時間過程基本相似。然而,早期給葯,蟾酥組中各項參數指標比毒毛旋花子甙K組明顯提高,因此認為蟾酥對心肌具有雙重正性變力作用。

  蟾酥對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對血栓性冠狀血管狹窄而引起的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肌循環障礙,能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供氧。

  實驗研究表明:蟾毒靈、華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均可引起多種動物血壓上升。蟾毒配基的升壓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也可被α-受體阻斷劑阻斷。蟾蜍色胺能引起腎上腺素釋放,並使動物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脂蟾毒配基灌胃,對低血壓貓具有明顯的長時間的升壓效應和興奮呼吸作用。鼻腔噴射給葯,對低血壓兔具有一定升壓作用。蟾酥強心甾體對於血管平滑肌與心臟一樣,也具有增強收縮力的作用,伴隨著強心作用而引起血壓上升。有人認為,蟾毒配基升壓作用的機制主要在於它的強心作用,部分由於周圍血管的收縮。

  2.局部麻醉作用 實驗表明:蟾酥80%乙醇提取物有表面麻醉作用。在兔角膜及人舌實驗中,其作用比可卡因強而持久,其最低有效濃度為0.5%,但經煮沸消毒30分鐘後顏色變深,麻醉力明顯減弱,而在室溫中是穩定的。蟾酥中以蟾蜍靈局麻作用最強,其次為華蟾蜍它靈、華蟾蜍精、日本蟾蜍它靈等。蟾蜍靈(Bufalin)的局麻作用較可卡因強數十倍,較普魯卡因強數百倍,而且作用的持續時間長。局麻作用主要選擇性地作用於感覺神經末梢。

  3.對呼吸及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 研究表明:蟾酥有興奮呼吸及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蟾蜍靈、華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華蟾蜍它靈及日本蟾蜍它靈給麻醉兔靜脈注射,有呼吸興奮和血壓上升作用。惹斯蟾蜍甙元除對兔外,對貓亦能興奮呼吸,其作用較尼可剎米、戊四氮、洛貝林等為強,並能拮抗嗎啡的呼吸抑制。有報告認為,強心甾體蟾毒內酯有中樞興奮作用,甙元比甙作用強,其原因是甙難以通過血腦屏障。同時蟾毒內酯比與之對應的強心內酯的中樞興奮作用強。而且當改變甾體骨架以及側鏈時,對強心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幾乎是相同的。

  但亦有關於抑制作用的報告,還可見到延長巴比妥鹽的催眠時間和抑制苦毒素(Picrotoxin)等痙攣作用的報告。

  4.抗炎作用和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蟾酥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其中的甾醇類物質能抑制血管通透性。蟾酥對甲醛濾紙球引起的大鼠皮下「肉芽腫」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局部感染甲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家兔,肌注蟾蜍耳後腺新鮮分泌物加工製成的注射液或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均能阻止病灶擴散,使周圍紅腫消退,但在體外無抗菌作用。實驗證明:蟾酥總甙注射液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四聯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蟾酥的抑菌作用可能與其抗炎作用有一定關係。

  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有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蟾酥製劑具有增高小鼠脾臟溶血空斑形成細胞活性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以及增高血清溶菌酶濃度的作用。對細胞免疫皮試、巨噬細胞活力測定、玫瑰花結試驗、淋巴細胞轉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蟾酥製劑能激活小鼠腹腔遊走巨噬細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已知被激活的巨噬細胞和處理抗原,又能直接殺傷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有人認為,蟾酥具有類似免疫或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在於整個機體功能的調節。

  5.抗腫瘤和抗輻射作用 蟾蜍內酯類物質對小鼠肉瘤180、兔B.P.瘤、子宮頸癌14、腹水型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能延長患精原細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在試管中對白血病細胞亦有抑制作用。動物實驗證明:蟾酥對大鼠氣管體外誘癌過程具有抑制作用;亦具有逆轉大鼠氣管上皮的異型性鱗狀化生,促進氣管受損黏膜的修復和保護氣管上皮正常分化的作用。在MCA作用下可見纖毛細胞增生和化生。蟾酥對化療和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並能使已下降者回升,且不再下降。

  蟾酥製劑對X線(800倫琴,50千伏)局部照射的豚鼠的脫毛有保護作用,如加大到1600倫琴,或對小鼠全身致死量照射引起的損害,蟾酥製劑則無保護作用。

  6.對平滑肌、橫紋肌的作用 蟾毒內酯對腸管平滑肌及氣管平滑肌都有作用,開始時引起收縮,然後轉為鬆弛,增高濃度時轉為鬆弛作用加快。蟾毒內酯對子宮和輸尿管的收縮力也有增強作用。蟾酥特尼定能收縮離體兔腸,並不受阿托品的影響,故為直接作用;其劑量為10~20μg/ml時,分別引起離體大鼠及豚鼠的子宮收縮,且無快速耐受現象。在用國產蟾毒製劑作抗炎試驗時,曾引起一隻孕兔流產。蟾蜍靈低濃度在大鼠橫膈標本上,對突觸前乙醯膽鹼的釋放有促進作用,高濃度則先促進後抑制。蟾蜍靈能部分的拮抗鎂離子的神經肌阻斷作用,對膽鹼酯酶則並無抑制作用。蟾蜍特尼定引起蛙腹直肌收縮作用的強度,介於煙鹼與乙醯膽鹼之間,箭毒可阻斷此種收縮,但毒扁豆鹼卻不能增強此作用。惹斯蟾蜍甙元對蛙腹直肌的收縮,與咖啡因有所不同,有膜電位的改變;與細胞外液中鈣離子濃度呈逆行關係,而在無鉀溶液中,則不引起收縮;對鉀離子引起的收縮有增強作用。

  7.其他作用 預先皮下注射蟾蜍色胺,對5-羥色胺噴霧引起的豚鼠氣管痙攣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對組胺或乙醯膽鹼噴霧引起的則無效。蟾酥煎劑對小鼠有鎮咳作用,祛痰效果較差,毒性較強。蟾酥水提取液對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鎮咳作用,其作用弱於嗎啡。

  蟾酥有鎮痛作用。蟾蜍靈給大鼠靜脈注射可引起強直性痙厥,此時全腦的乙醯膽鹼總含量降低,而腦中遊離乙醯膽鹼則有顯著增加;對小鼠亦有致痙作用,東莨菪鹼有抑制作用,而毒扁豆鹼則有增強作用,此種情況與戊四氮有所不同。有人認為蟾蜍它靈的致驚部位在腦幹。

  蟾蜍內酯有促進糖原的產生、抑制乳酸產生的胰島素樣作用。該作用與離子主動運輸的抑制機制有關。蟾蜍內酯對去甲腎上腺素等所引起的脂肪分解有拮抗作用。

  強心甾體蟾毒內酯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此作用受二苯基乙內醯脲拮抗。蟾蜍內酯對唾液腺分泌亦有抑制作用。

  蟾酥醇提取物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減輕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發生。

  有報告指出,蟾酥針劑內含有促進小鼠造血幹細胞增殖和分化的物質。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頻發性早搏 將蟾酥用膠囊分裝或製成片劑,每粒(片)含蟾酥1mg。開始每次口服1mg,日服3次,如見效,從第四日起每次劑量增至2mg,如仍無效,於第七日再增量至3mg,以後不再增加劑量。療程1個月。治療頻發性早搏80例(室上性19例,室性61例),顯效26例,有效29例。室性早搏的有效率為68.9%,室上性早搏的有效率為68.4%;病因為器質性心臟病者有效率為69.6%,原因不明者為67.6%。〔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1981;(3):227〕

  2.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干蟾粉每次1.0g,強地松每次10~15mg,每日3次口服;紫金錠每次2片,日服2~3次。治療13例,治癒7例,有效6例,多數在用藥後10天內粒細胞開始下降。〔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2;2(2):35〕

  3.治療白血病 125g重蟾酥15隻,去內臟洗凈加黃酒1500ml,放瓷罐中封閉,置入鋁鍋內加熱,煮沸2小時,過濾備用。成人每次15~30ml,每日3次,飯後服,兒童酌減。連續用藥直至癥狀完全緩解,其後服藥15天,間歇15天,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他抗白血病葯,但需配合抗感染、輸血等。治療32例,完全緩解8例,基本緩解24例。〔遼寧中醫雜誌 1984;8(4):18〕

  4.治療皮膚癌 蟾酥10g,研細,放入30ml生理鹽水中,浸泡10~48小時後,蟾酥成糊狀,再加入外用的磺胺軟膏拌勻,製成含10%或20%的軟膏備用。腫瘤周圍以75%乙醇消毒後,將軟膏均勻地塗腫瘤上。治療40例,19例癌腫消失,活檢後未發現癌細胞,有效率為47.5%,五年治癒率為22.5%。〔腫瘤防治研究 1980;(2):57〕

  5.治療神經性皮炎 用1%蟾酥酊塗患處,每日2~3次。治癒經多種方法未能治癒的局限性神經性皮炎8例,對明顯苔癬樣硬化者效果較好。〔浙江中醫雜誌 1985;(9):403〕

  6.治療結核性瘺管 蟾酥0.1g磨細過篩,加香油100ml攪勻,裝瓶備用。用細導尿管插入瘺管引流後,再用紗條浸本葯充填傷口,保留1~2小時,開始每日換藥1次,以後隔日1次。治療40例,臨床痊癒36例(其中3個月以內痊癒者20例),好轉4例。〔中藥通報 1981;6(6):35〕

  7.治療牙痛 以鮮蟾酥塗於痛牙,1個耳後腺的漿液可塗兩個痛牙1次,1日塗3次,疼痛不止時,可半小時塗1次。塗藥後10分鐘吐出較多的分泌液,則疼痛漸止。〔新醫學 1973;(3):47〕

8.用於局部麻醉 

a.將蟾酥溶於75%乙醇,製成1%~4%的酊劑備用。用消毒棉球蘸2.5~3.0ml,塗咽後壁、咽前弓、咽後弓及扁桃體,共塗2次。塗藥3~5分鐘後行扁桃體切除術,每次用量相當於25~50ml生葯。觀察150例,麻醉優良率達98%。〔吉林醫學 1980;1(2):24〕

  b.蟾酥4.5g,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各6g,細辛9g,共研細末,過篩成粉,分10餘次用。外敷麻醉用於鼻腔手術55人,無痛者54人,微痛者1人。〔中華醫學雜誌 1962;(10):640〕

方劑選用:

1.治療疔腫:蟾酥一枚,為末,以白面和黃丹丸如麥顆狀,針破患處,以一粒納之。(《濟生方》蟾酥丹)

  2.治療一切惡瘡:蟾酥、干胭脂、輕粉、硃砂、穿山甲各二錢,百草霜不問多少。上為細末,丸如黃米大。每服五、七丸,加至八、九丸,用蔥一根,刀剖開,將藥包裹在里,用生絲線縛,文武火燒蔥熟,將蔥帶葯,口內嚼碎溫服,用衣服蓋之,汗出為效。(《普濟方》蟾酥托里丸)

  3.治療瘰癧:蟾酥如大豆許,白丁香十五枚,寒水石些少(煅),巴豆五粒,寒食麵些少。上各另研,和作一處,再研,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或二、三丸,納入針竅中。如膿未盡,再用數丸,以膿盡為度。(《醫學正傳》蟾酥膏)

  4.治療牙痛:蟾酥一字(湯浸,研)。上藥和研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太平聖惠方》)

  5.治療風蛀諸牙疼痛:蟾酥少許,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燒焦)。上共研如泥,以綿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處,風牙塞牙縫中,吐涎盡。(《景岳全書》蟾酥膏)

  6.治療時邪癘毒,爛喉丹痧,喉風喉癰,雙單乳蛾諸症,茶湯不能進者;並治疔瘡對口,癰疽發背,腸癰,腹疽,乳癰,乳岩,一切無名腫毒;兼治小兒痰急驚風,肺風痰喘危在頃刻:關西黃一錢五分,杜蟾酥一分五厘(燒酒化),上辰砂一錢五分,粗珍珠一分五厘,當門子一分五厘。上藥共研細末,米漿為丸,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五分為衣,每服五丸、七丸、十丸不等,視病勢輕重服之。(《喉科心法》六神丸)

配伍效用:

蟾酥配伍硃砂、麝香、牛黃蟾酥解毒消腫止痛;硃砂清心解毒;麝香芳香開竅、辟穢化濁、消腫止痛;牛黃清熱解毒豁痰。諸葯伍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熱毒壅阻之喉痹失音、口舌腐爛、咽痛腮腫及癰疽瘡癤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本品有毒,孕婦忌服。嚴重胃潰瘍、胃炎慎服。外用時注意不可入目。

  毒副作用:蟾酥用於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是:腹腔注射為36.24mg/kg,靜脈注射為41.0mg/kg,皮下注射為96.6mg/kg。

  靜脈注射或腹腔注射蟾酥後小鼠出現呼吸急促、肌肉痙攣、驚厥、心律不齊,最後麻痹而死。

  臨床應用本品,服用劑量偏大或注射速度太快時可有中毒反應,中毒癥狀出現的時間多在用後30~60分鐘。

  本品中毒的癥狀表現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癥狀為主,如:上腹不適、噁心嘔吐、流涎,口腔黏膜可出現白色斑塊,部分病人可有腹痛腹瀉、水樣便、甚者脫水;頭痛、頭暈、嗜睡、口唇及四肢發麻、膝反射遲鈍或消失,但患者神志多清楚,嚴重者可因急性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而發生驚厥;心悸、心慌、心率減慢或呈竇性心動過速、並伴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可見房室傳導阻滯、S-T段下降、T波變形等洋地黃所致典型改變,嚴重的傳導阻滯可導致阿-斯綜合征;中毒晚期可出現呼吸急促、變淺變慢、不規則,口唇青紫,終至呼吸衰竭,昏迷而死亡。

  一般中毒癥狀經有效治療後1~12小時多逐漸消失。如未能及時治療,則病情發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於服本品後迅速出現煩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蒼白、四肢厥冷、體溫不升、汗出、脈搏細弱、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

  蟾酥誤入眼中可引起眼睛紅腫、劇烈疼痛、羞明流淚、甚至失明。

  阿托品對蟾酥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腎上腺素則無效。蟾酥經煮沸毒性大減。

  臨床曾有服用六神丸過量致休克的報告;亦有內服蟾蜍引起剝脫性皮炎以及用蟾蜍皮敷眼致心房纖顫的報告。

中毒救治:

1.催吐、洗胃、導瀉,以減少毒物吸收。必要時高壓灌腸,內服蛋清等保護劑,並大量飲水或飲濃茶。

  2.酌情補液,促進毒物排泄。並給予大量的維生素B1、B6、C,有尿後加入適量氯化鉀緩慢靜脈滴入。

  3.如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0.5~1mg,重者靜脈注射,輕者皮下注射,每日3~4次。如效果不明顯或出現急性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先兆時,可用異丙腎上腺素1mg加入等滲葡萄糖溶液250ml中緩慢靜脈滴注;如有室性心動過速時可加用利多卡因,以防止發生室性顫動;休克者可用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

  4.若誤入目中,應先用大量冷開水沖洗,再用紫草汁滴洗。亦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沖洗,並酌情用抗生素或可的松類眼藥點眼。

  5.中草藥治療:①鮮蘆根120g,搗汁內服;②生大黃15g,煎湯代茶頻服。

【醫家論葯】

  「蟾酥,味辛氣溫有毒,能拔一切風火熱毒之邪,使之外出。蓋邪氣著人肌肉,郁而不解,則或見為疔腫發背、陰瘡、陰蝕、疽癘惡瘡,故必用此辛溫以治,蓋辛主散,溫主行,使邪盡從汗出,不留內入,而熱自可以除矣。性有毒,止可外治取效;即或用丸劑,亦止二、三、四厘而已,多則能使毒人。其用作丸投服,亦宜雜他葯內,勿單服也。」(《本草求真》)

  「蟾酥,療疳積,消臌脹,解疔毒之葯也。能解一切淤郁壅滯諸疾,如積毒、積塊、積脹、內疔癰腫之證,有攻毒拔毒之功也。」(《本草匯言》)

  「蟾酥,善開竅辟惡搜邪,惟諸閉證救急方中用之,以開其閉。然服食總宜謹慎,試以少許置肌膚,頓時起泡蝕爛,其性可知。研末時鼻聞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葯中用之。此葯止可外用,散癰疽,消疔毒,殺蟲瘡,卻有功效耳(《本草便讀》)

  「蟾酥,諸家所主,但言其有消積殺蟲、溫暖通行之功,然其味辛甘,氣溫散,能發散一切風火抑鬱、大熱癰腫之候,為拔疔散毒之神葯,第性有毒,不宜多用,入發汗散毒藥中服者,尤不可多。」(《本草經疏》)

馬錢子

  為馬錢科植物馬錢Strychnosnux-vomicaL.或雲南馬錢StrychnospierrianaA.W.Hill的成熟種子。亦名番木鱉(《飛鴻集》)。味苦,性寒,有大毒。入肝、脾經。功能:散結、消腫、通絡、止痛。主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濕痹痛、麻木癱瘓、跌扑損傷。並治面神經麻痹,重症肌無力。外用:醋磨塗,研末吹喉或調敷。內服:入丸、散,0.3~0.6g(一日量)。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馬錢子主要成分為生物鹼。其中主要是番木鱉鹼(Strychnine,即士的寧)、偽番木鱉鹼(Pseudostrychnine)、馬錢子鹼(Brucine,即布魯生)、偽馬錢子鹼(Pseudobrucine)、番木鱉次鹼(Vomi-cine)、奴伐新鹼(馬錢子新鹼,Novacine)、α-可魯勃林(α-Colubrine)、β-可魯勃林(β-Colubrine)、土屈新鹼(Struxine)等。

  尚含異番木鱉鹼(Isostrychnine),番木鱉鹼氮氧化物(StrychnineN-oxide),異番木鱉鹼氮氧化物(IsostrychnineN-oxide),異馬錢子鹼(Iso-brucine),馬錢子鹼氮氧化物(BrucineN-oxide),4-羥基-3-甲氧基番木鱉鹼(4-Hydroxy-3-methoxystrychnine),4-羥基-番木鱉鹼(4-Hydroxy-strychnine),異馬錢子鹼氮氧化物(IsobrucineN-oxide),2-羥基-3-甲氧基番木鱉鹼(2-Hydroxy-3-methoxystrychnine),15-羥基番木鱉鹼(15-Hydroxystrychnine),原番木鱉鹼(Protostrychnine)等。

  此外,還含有番木鱉甙(Loganin或Loganoside),綠原酸(Chlorogenicacid)等。

  士的寧、馬錢子鹼在高溫下容易氧化分解,且隨炮製溫度的增高及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因此在炮製品中士的寧和馬錢子鹼的含量均較生品為低。但是,在相同的條件下,馬錢子鹼較士的寧更易分解破壞。加熱後,士的寧、馬錢子鹼及其N-氧化物轉變為相應的異構體。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馬錢子所含的士的寧對整個中樞神經系統都有興奮作用,首先興奮脊髓的反射機能,其次興奮延髓的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並能提高大腦皮層感覺中樞的機能。特別是對脊髓有高度選擇性。

  研究表明:士的寧能興奮脊髓的反射機能。脊髓對士的寧有高度的敏感性,治療劑量的士的寧不僅能阻斷脊髓中潤紹細胞(RenshawCell)對運動神經元的抑制,也能阻斷中樞抑制性遞質甘氨酸對脊髓中間神經元及運動神經元的突觸後抑制,從而使神經衝動在脊髓和神經元中易於傳導,並能提高脊髓反射興奮性,因此可縮短脊髓反射時間,增高反射強度,且不破壞脊髓中樞的交互抑制過程。給蛙皮下注射0.02%硝酸士的寧溶液0.5ml可見反射興奮提高,輕觸皮膚即可引起動物震顫,給截除大腦的貓靜脈注射0.01%硝酸士的寧0.2mg/kg,也見其反射性增高。但中毒劑量的士的寧能破壞脊髓中樞的交互抑制過程,可出現強直性驚厥。由於脊髓興奮性的提高,所以對骨骼肌和內臟平滑肌緊張度也增加,故對肌無力、遺尿症、性衰弱等有效。

  士的寧對延髓有興奮作用。士的寧能提高血管運動中樞的興奮性,給箭毒麻醉的犬靜脈注射硝酸士的寧2mg/kg,血壓立刻升高並長時間持續在高水平,但若破壞動物的延髓,則血壓隨即下降,增大士的寧劑量血壓也不再上升。士的寧亦能提高呼吸中樞的興奮性,使呼吸加深加快,在上述中樞被抑制時其作用更加明顯。

  士的寧尚可興奮迷走神經中樞而使心動徐緩。對咳嗽中樞也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士的寧能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小劑量的士的寧能加強皮質的興奮過程,促使處於抑制狀態的病人蘇醒。且能提高味覺、觸覺、聽覺及視覺等感受器官的功能。對於實驗性神經官能症的狗和猴,治療劑量的士的寧能促使其興奮和抑制過程之間的正常關係的恢復。而接近中毒劑量的士的寧,則在短暫的提高興奮過程後即發生超限抑制現象。

  此外,士的寧尚可興奮植物神經中樞,增進胃腸蠕動和食慾,刺激骨髓活躍造血機能,故可緩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2.鎮痛作用 馬錢子鹼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小鼠醋酸扭體法實驗表明:其鎮痛作用弱於哌替啶,但持續時間卻較之長約4倍。小鼠熱板法亦表明:馬錢子鹼在一定劑量和時限內均有明顯鎮痛作用。士的寧則無明顯鎮痛作用。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病人腸瘺管直接測驗證明,士的寧對人體胃腸平滑肌沒有興奮作用,但因其具有強烈苦味,可刺激味覺感受器反射性的增加胃液分泌,故可促進消化機能及增進食慾。動物(羊)實驗還表明:適量馬錢子粉內服,可興奮瘤胃,能治療前胃弛緩;而用量過大反會抑制瘤胃蠕動,使前胃弛緩加重。

  4.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馬錢子鹼的作用為士的寧的1/8。據報道,馬錢子鹼對氨水及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較強的鎮咳作用,其強度超過可待因,且口服較腹腔注射作用顯著。小鼠酚紅排泌法證明,馬錢子鹼40mg/kg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強度與氯化銨無顯著差別,平喘作用較弱。動物實驗還表明:當用藥時間延長,用量增加時,能加強家兔抗組胺的作用。

  5.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馬錢子水煎劑(1:2)在試管內對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0.1%的馬錢子鹼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長。

  6.其他作用 高濃度馬錢子煎劑能抑制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而低濃度時則能促進細胞的有絲分裂。

  馬錢子鹼對感覺神經末梢有麻痹作用,5%~10%馬錢子鹼溶液可使口腔黏膜麻醉。在離體肌肉神經標本上,極大劑量的馬錢子鹼和士的寧,均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導而呈現箭毒樣作用,在整體動物上,此種作用被全身性驚厥所掩蓋。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中風偏癱 制馬錢子300g,水蛭、白花蛇、川芎、蜈蚣各30g,共研細粉裝膠囊,每粒含藥粉約0.3g,於每晚睡前口服1~5粒,服後卧床休息,切忌下床走動。治療中風偏癱患者100例,治癒31例,顯效38例,好轉24例,無效7例。〔河北中醫 1988;10(1):5〕

  2.治療癲癇 馬錢子120g,全蠍、廣地龍、石菖蒲、制半夏、僵蠶、乳香、沒藥、生草各40g,生綠豆60g,製成馬蠍散,每日用量為:3歲以下0.5g;4~7歲0.7~1.2g;8~15歲1.2~1.8g;16歲以上1.8~2.4g,最大劑量不超過3g。每晚睡前半小時黃酒沖服,小兒用溫開水沖服。亦可裝膠囊服。45天為1療程。開始同時服抗癲癇西藥,逐漸減量,至第四療程停服。治療40例,臨床控制14例,顯效19例,有效6例,無效1例。〔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6;(7):32〕

3.治療關節炎 

a.馬錢子和麻黃等量,二葯同煎煮後棄去麻黃,取馬錢子,沙炒或油炙,研末即成風痛散。首次0.6~0.9g,漸增至1.5~1.8g,每晚用黃酒一匙或溫開水送服,以出現輕微頭暈反應為適宜之治療量。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58例,減輕18例,緩解17例;治療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16例,減輕9例;治療慢性肥大性關節炎5例,有效3例;治療一般性關節酸痛24例,有效13例。〔福建中醫藥 1983;(6):35〕

  b.生馬錢子30g,白花蛇2條,蜈蚣、烏梢蛇、地鱉蟲、地龍各50g,赤芍100g,生甘草60g,製成蜜丸300丸,每丸含生馬錢子0.1g。成人初服每日2次,每次2丸,如無中毒反應,每次再加1丸,最多每日不超過12丸,飯後吞服,服至全身肌肉輕微抽動為最佳治療量。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37例,治癒18例,顯效12例,好轉4例,無效3例。〔陝西中醫 1987;8(11):34〕

  4.治療腰腿痛 馬錢子700g,全蠍、地龍各70g,鹿角膠50g,甘草30g,硃砂10g,製成膠囊,每粒0.5g,每晚睡前糖開水送服2粒,20天為1個療程,若無效可加服1粒,一般1~3療程可愈。治療204例,痊癒112例,顯效67例,好轉16例,無效9例。〔遼寧中醫雜誌 1988;(11):17〕

  5.治療腰椎間盤脫出症 馬錢子6000g,土鱉蟲、川牛膝、甘草、麻黃、乳香、沒藥、全蠍、僵蠶、蒼朮各720g,製成散劑裝膠囊,每粒含散劑0.25~0.5g,炮製後馬錢子約佔總量的40%。每晚臨睡前服藥1次,自5粒開始,每晚增加1粒,最多不超過10粒,連續2周為1個療程。治療40例,臨床痊癒24例,顯著進步10例,進步4例,無效2例。多數病例在葯後第2~3周出現療效。〔中醫雜誌 1980;21(7):524〕

  6.治療坐骨神經痛 馬錢子45g,制乳香、沒藥、麻黃、肉桂、全蟲各30g,研細末裝膠囊,每粒重0.25g,每次2~4粒,日服2次,3周為1個療程,治療38例,痊癒27例,顯效9例,無效2例。〔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8;(7):23〕

  7.治療癃閉 番木鱉子去毛,文火煨至鼓起為度,研末,每次吞服0.6g,每日2次。治療前列腺肥大致小便不通20例,用藥後19例小便通利,癥狀消失,其中服藥1~2日見效者18例,1例無效。〔浙江中醫雜誌 1984;(9):397〕

  8.治療不射精症 制馬錢子0.3g,蜈蚣0.5g,冰片0.1g,共研細末,於每晚睡前1.5小時吞服。治療功能性不射精症99例,治癒70例,好轉3例,無效26例。〔中醫雜誌 1986;(9):35〕

9.治療面神經麻痹

a.馬錢子適量,置清水中浸泡24小時後撈出,沿縱軸切成厚約1mm的薄片,將其間隔0.5cm排列黏附於橡皮膏上,然後貼於患側面頰。7日換藥1次。治療52例,全部治癒。其中用藥1次痊癒者42例,2次痊癒者8例,3次痊癒者2例。〔中級醫刊 1989;91〕:45〕

  b.將豐滿的馬錢子在治療前一天浸泡在少許溫水中,用時取出馬錢子用小刀橫切成兩瓣,然後把切面貼於太陽穴和下關穴上,再用膠布將葯全部覆蓋固定,隔日換藥1次。換藥3~4次後患側眼裂閉合好轉時,加貼頰車穴;太陽穴和下關穴則改為隔日交替貼葯。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45例,均痊癒,隨訪觀察1年以上未見複發。〔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2;12(5):276〕

  10.治療眶上神經痛 生馬錢子0.9g,置麻油燈上燒成灰,與蟬衣9g,共為細末,以黃酒120g一次沖服。治療13例,均愈,其中服藥1劑而愈者11例,服藥2劑而愈者2例。〔新中醫 1976;(5):55〕

  11.治療三叉神經痛 生馬錢子30g,川草烏、乳沒各15g,共研細末,以香油、清涼油各適量調成膏,貼患側太陽、下關、頰車或阿是等穴,每次1~2穴,2天換1次,治療134例,痊癒98例,好轉36例。〔湖南醫藥雜誌 1982;(4):13〕

  12.治療重症肌無力 炙馬錢子粉裝膠囊,每粒裝0.2g,每次1粒,每日3次,飯後開水送下。每隔2~4日增服1次,逐漸加至7粒止。如不足7粒而自覺機體面部有一過性肌肉抽動或跳動時,不可復增加。原服新斯的明等葯者,隨肌力逐步增強,可減少用量,直至停葯。同時據證而配服相應中藥。治療8例,近期治癒4例,好轉1例,無效3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6;(1):27〕

  13.治療帶狀皰疹 生馬錢子去皮,以普通食醋磨成糊狀,用毛筆或潔凈雞毛、鵝毛蘸葯糊塗擦患部,待葯糊自然乾燥。治療12例,均於用藥後半小時疼痛減輕或消失。用藥1天水皰乾涸、紅腫及皮疹消退者8例,用藥2天者1例,用藥3天者3例。12例均於7~10天內脫痂痊癒。未見毒副作用。〔新醫學 1985;16(2):633〕

  14.治療銀屑病 馬錢子35g,用香油炸鼓起來,軋成細末,核桃仁12個炒焦軋細,硃砂6g,三味葯拌勻,然後加入水銀35g(先加適量香油),混勻做成雞蛋黃大小的藥丸15個。患者肚臍清洗後,取藥丸1個放入臍內固定,24小時後更換新藥丸。用過的藥丸可用之外擦皮損處。治療52例,排除季節因素,痊癒28例,顯效21例,無效3例。〔山東中醫雜誌 1989;(1):21〕

  15.治療手足癬 生馬錢子適量,放入香油鍋中,炸至鼓起,切開呈黃色時即可,濾渣後用其藥油。先將手足洗凈,將藥油塗於患處,邊搓邊用火烤,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禁忌藥液入口中。治療64例,治癒60例,好轉4例。〔陝西中醫 1986;(4):174〕

16.治療慢性下肢潰瘍 生馬錢子20g,黃丹30g,麻油150ml,黃蠟適量製成馬錢子膏,塗於瘡面,3日更換1次,治療22例,痊癒19例,明顯好轉2例,好轉1例。一般3~5次即可痊癒。〔陝西中醫 1987;(1):35〕

  17.治療格林-巴利綜合征 馬錢子(麻油酥制)10g,地龍(烙干)40g,甘草(焙乾)50g,研細末,混勻。日服2g,連服5日。然後,年齡小於18歲者日服4g,大於18歲者日服6~8g。均分2次於早晚飯後1小時沖服,10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3~5日。治療16例,經治2~5療程,全部獲愈。〔江西中醫藥 1991;(5):28〕

  方劑選用:

1.治療喉痹作痛:番木鱉、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醫方摘要》)

  2.治療癰疽初起,跌扑內傷,風痹疼痛:番木鱉(入砂鍋內,黃土拌炒焦黃為度,石臼中搗磨,篩去皮毛,揀凈末)、山芝麻(去殼,酒炒)、乳香末(箬葉烘出汗)各五錢,穿山甲(黃土炒脆)一兩。共研末。每服一錢,酒下,不可多服,服後避風,否則令人發戰慄不止,如人虛弱,每服五分。(《救生苦海》馬前散)

【注意事項】

  宜忌: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氣血虛弱、脾胃不實者,慎勿用之。」(《本草經疏》)

  毒副作用:士的寧、馬錢子鹼和馬錢子仁給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3.27mg/kg、233mg/kg和234.5mg/kg,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53mg/kg、69mg/kg和77.76mg/kg。馬錢子鹼給狗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mg/kg。

  番木鱉鹼毒性較大,安全範圍小。劑量過大,易引起中毒,使脊髓興奮性過度提高,破壞了正常的交互抑制,出現頸項強直,瞳孔散大、呼吸急促,甚至抽搐,角弓反張,最後驚厥,嚴重時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過量服用本品所致中毒的癥狀表現為:口乾、舌麻、頭暈、頭痛和胃腸道刺激癥狀,全身肌肉輕微抽搐,精神輕度失常(好奇、醉酒感、恐懼等)。亦可見心慌、肢體不靈、癲癇樣發作。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並因外界聲、光、風等刺激而反覆發作,但患者神志始終清楚。成人一次服士的寧5~10mg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

  曾有報道用馬錢子治療白喉,總劑量達50.54mg時引起中毒。也有老年人骨骼脫鈣者過量服用馬錢子製劑,引起全身抽搐而致骨折以及服馬錢子7粒中毒致死的報告。中毒者初有咀嚼肌及頸部肌抽筋感,咽下困難,全身不安;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極度收縮而出現強直性驚厥,強直性驚厥反覆發作造成衰竭及窒息而死亡。

  可用乙醚作輕度麻醉或用巴比妥類藥物靜脈注射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腸以抑制驚厥,另用高錳酸鉀洗胃。

  有文獻指出,使用本品推薦的安全量為:士的寧一次口服不超過6mg;馬錢子仁的用量,應以士的寧的含量為計算標準,一般宜控制在0.5~1.0mg之間。

中毒救治:

1.立即將病人安置在安靜的暗室內,避免外界刺激。

  2.給予中樞抑製藥以制止驚厥。如戊巴比妥鈉、阿米妥鈉0.3~0.6g肌肉注射,或安定10~20mg靜脈注射。如呼吸抑制宜暫停用藥,如驚厥不能控制,可用乙醚作輕度麻醉,或用10%水合氯醛30ml灌腸。配合服用中草藥:蜈蚣3條,全蠍6g,研末,1次沖服。禁用嗎啡。

  3.胃內有餘毒者,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驚厥控制後);繼用甘草120g煎湯服。也可灌入20%藥用炭混懸液30ml。

  4.補液、吸氧、抗感染。

【醫家論葯】

  「治傷寒熱病,咽喉痹痛,消痞塊,並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本草綱目》)

「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力,遠勝於它葯。」(《醫學衷中參西錄》)

白 芷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興安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exFranch.etSav.或川白芷Angelicaanomala Lallem.和杭白芷Angelicataiwania-naBoiss.或雲南牛防風(滇白芷)HeracleumscabridumFranch.的根。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功能:祛風、燥濕、消腫、止痛。主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芷全草含揮髮油,川白芷共鑒定出69種化學成分,其未經硫磺熏過的川白芷含59種,主要成分為:3-亞甲基-6(1-甲乙基)-環己烯[3-Methylene,6-(1-Methylethyl)cyclohe-xene]、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等;硫磺熏過的川白芷含39種,主要成分為:3-亞甲基-6(1-甲乙基)-環己烯、壬烯醇(Nonanol)等。白芷揮髮油中鑒定出29個化合物,主要成分為:甲基環癸烷(Methylcyclodecame)、1-十四碳烯(1-Te-tradecene)等。

  興安白芷根含白當歸素(Byak-angelicin)、白當歸腦(Byak-angelicol)、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歐芹屬素乙(Imperatorin)、異歐芹屬素乙(Iso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一種類似當歸酸(Angelicacid)的酸、一種致痙攣的毒素白芷毒(素)(Angelicotoxin)。根中還含花椒毒素(Xanthotoxin)、東莨菪素(Scopoletin)、異白當歸腦(Isobyakangelicol或Anhydrobyakangelicin)和新白當歸腦(Neobyakangelicol),又曾分離出別異歐芹屬素乙(Alloisoimperatorin)及5-甲氧基-8-羥基補骨脂素(5-Methoxy-8-Hydroxypsoralen)。

  川白芷還含白芷靈(Anomalin)、川白芷素(Angenomali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e)和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

  杭白芷根含6種呋喃香豆精(Furocoumarin):異歐芹屬素乙、歐芹屬素乙、佛手柑內酯、珊瑚菜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hydrate)。

  此外,尚分出二種白色結晶:C11H10O5(熔點159~160℃)和C14H14O4(熔點187~188℃)。

  從滇白芷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分離得4種香豆素:異佛手柑內酯(Isobergapten)、虎耳草素(Pim-pinellin)、異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和6-甲氧基當歸素(Sphondin);尚鑒定有歐芹屬乙素(Imperatorin)及前胡苷元(Marmesin)。

  從白芷根中分離出的呋喃香豆精有新白芷醚(Senbyak-angelicole)及7-去甲基軟木花椒素(7-Demethylsuberosin)。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體外初步試驗,川白芷水煎劑對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對人型結核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白芷在試管內對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芽胞癬菌及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1:3)對奧杜盎小芽胞癬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2.對脂肪細胞的作用 白芷呋喃香豆精單獨應用不具促進脂肪作用,但與腎上腺素、ACTH共存則對這些激素有活化作用,對胰島素從糖合成脂肪起抑制作用,因此可知白芷香豆精能夠活化交感系激素,是拮抗副交感系激素的藥物。

  3.光敏作用 白芷中線型呋喃香豆素具光敏作用。白芷製劑加黑光照射治療銀屑病的療效與8-甲氧基補骨脂素相當。對局部外用50%白芷酊劑加長波紫外線(PUVA)照射對豚鼠二硝基氯苯(DNCB)接觸過敏及(或)激發是否影響以及與表皮郎格罕細胞(LC為表皮的免疫細胞)有無關聯的實驗提示:50%的白芷酊劑可提高皮膚對PUVA的敏感性,加強紫外線的作用;50%白芷酊劑外用加小劑量PUVA照射能影響LC及體內的細胞免疫反應;處理側皮膚反應強度及組織學炎症變化顯著弱於對照側,表明50%白芷酊劑加PUVA對豚鼠DNCB接觸過敏傳出支的抑制作用是對受處理皮膚的本身的局部效應。這種抑制作用可能與表皮LC的數量減少及功能改變、效應淋巴細胞的活性及功能改變以及真皮微血管或其他皮膚成分對炎症介質的反應能力改變等有關。

  4.其他作用 小量白芷毒對動物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及脊髓都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脈搏變慢,呼吸加深,並能引起流涎嘔吐,大量使用能引起強直性間歇性痙攣,繼以全身麻痹。川白芷的醚提液、醇提液、水提液和煎液有鎮痛、抗炎和解熱作用,抗炎鎮痛的有效部位是脂溶性部位。

  滇白芷有平喘作用,隨劑量增加作用加強。對大鼠實驗性蛋清性關節炎及甲醛性關節炎有抗炎作用。滇白芷還有鎮痛作用;對抗乙醯膽鹼對家兔離體及原位小腸的興奮作用;對豚鼠離體子宮正常收縮有鬆弛作用,並能對抗垂體後葉素或麥角新鹼對豚鼠離體子宮的興奮作用;對原位子宮的正常收縮有鬆弛作用,出現張力下降,收縮振幅變小,並能對抗垂體後葉素或麥角新鹼對家兔原位子宮的興奮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頭痛 

a.白芷18g,制川芎、制草烏、全蠍各6g,白僵蠶10g,生甘草5g。共研細粉,每次3~5g,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7天為1療程。服藥期間停用其他止痛藥,以便觀察療效。治療頑固性頭痛95例,痊癒76例,顯效15例,好轉4例。〔陝西中醫 1991;12(10):473〕

  b.白芷30g,川芎、川烏、甘草各12g,將葯混勻,取一半炒黃軋細,另一半生的同樣軋細,再過90~120目篩,兩者和勻,分成10包,也可製成水丸。每日早晚各服1包,開水沖服,或以薄荷、茶葉各3g,水200ml煮沸,取汁送下。治療風寒濕熱、氣鬱、痰飲、血淤引起的血管神經性頭痛130例,治癒84例,顯著好轉25例,好轉21例,一般服至6包後疼痛減輕。全部病例經半年以上觀察未複發。〔浙江中醫雜誌 1983;18(6):252〕

  c.白芷30g,水煎,分2次服。治療腰麻後頭痛73例,痊癒69例,好轉3例,無效1例。服藥1劑痊癒者13例,2劑痊癒者20例,1~3劑痊癒者56例。〔新醫學 1976;(3):128〕

1.治療面癱 

a.白芷、番木鱉各等份,再配以1/10的冰片,共為細末,取0.3~0.6g撒於直徑約2cm左右的膠布或傷濕止痛膏上,貼於患側下關穴。治療123例,療效滿意。〔江蘇中醫 1990;11(7):26〕

  b.牛蒡子30~40g,煎沸1小時後加入白芷6~10g,同煎3次,每次30分鐘,煎取藥液600ml,每次內服200ml,每日3次,直至痊癒。治療20例,皆愈,治癒天數15~30天,平均服藥25劑。可根據病情,劑量由小逐漸加大。〔中醫雜誌 1983;24(6):44〕

2.治療胃脘痛 

a.白芷30~60g,甘草15~30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40例(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效果良好,劑量低於30g則影響療效。〔山東中醫雜誌 1982;(3):165〕

  b.白芷、白芍、白芨各10~30g,白豆蔻6~12g。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患者57例,結果:顯效21例,好轉35例,1例潰瘍病穿孔轉外科手術。認為白芷長於芳香化濁,溫中散寒,祛淤生肌,消腫止痛,故可為治療胃痛之主葯。〔中醫雜誌 1983;(12):34〕

  4.治療白癜風 白芷30g,補骨脂、沙參、防風各15g。製成糖漿(白癜1號)口服,外用15%白芷酊。治療白癜風53例,總有效率為81.5%。〔湖北中醫雜誌 1983;(6):12〕

  5.治療銀屑病 川白芷沖劑(每克相當於生葯5.6g),體重50kg以下者服20g,50~60kg者服25g,60~80kg者服30g。服後2小時照黑光,照光前配合外用川白芷酊(川白芷粉置密閉容器中,用75%乙醇製成含量為30%的酊劑,浸泡1周,即得,供外用)。治療銀屑病50例,完全治癒24例,基本治癒15例,顯效7例,總顯效率92%,有效2例,無效2例。〔遼寧中醫雜誌 1982;(8):43〕

6.治療鼻竇炎 

a.白芷、黃芩各30~60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劑,鼻塞流涕者加蒼耳子9~12g;兼後頭痛者加葛根20~30g,舌質紅絳者加赤芍15~30g;舌質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者加川芎9~15g。治療額竇炎72例,以癥狀消失和竇底壁無壓痛為指標,單用中藥3~9劑治癒率為95.16%。〔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3(5):284〕

  b.白芷、金銀花、川芎、薄荷、辛夷、黃芩各15g,用開水沖泡,取其熱氣熏鼻,一般熏10分鐘左右,每天2次,7天為1療程。治療急性副鼻竇炎26例,顯效18例,有效8例;治療慢性副鼻竇炎34例,顯效16例,有效17例,無效1例。〔中醫雜誌 1991;32(1):26〕

  7.治療面黯 桃花250g,白芷30g,白酒1000ml。三者共浸,1個月取用。早晚各飲酒1盅,並以藥酒少量擦兩手掌,至發熱後揉擦面部患處。治療面色晦黯、黑斑、黑褐斑、妊娠斑患者20例,效果顯著。一般用藥30~60天見效。〔浙江中醫雜誌 1986;21(2):68〕

  8.治療鼻息肉 白芷20g,川芎、防風、細辛各20g,辛夷、蒼耳子、石膏各30g,牙皂、羌活、蘇葉、荊芥各10g。共研細末,每次10g,日服3次,21天為1療程。治療23例,痊癒21例,好轉1例,無效1例。〔福建中醫藥 1991;22(6):17〕

  9.治療角膜火焰性燒傷 白芷和紫草、白蠟、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製成白芷油滴眼,每次1滴,每日4次。能使遭受火焰性燒傷的角膜早日癒合,免於穿孔。〔中華醫學雜誌 1962;48(4):241〕

方劑選用:

1.治療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瘍醫大全》)

  2.治療眉框痛,屬風熱與痰者: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3.治療大便風秘: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入蜜少許,連進二服。(《十便良方》)

  4.治療腸風:香白芷為細末,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5.治療帶下,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臍腹冷痛,須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芍藥根(白者)、白礬各半兩(礬燒枯,別研)。為末,同以蠟丸如梧桐子大,空肚及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俟膿盡,仍別以他葯補之。(《本草衍義》)

  6.治療腫毒熱痛:醋調白芷末敷之。(《衛生易簡方》)

配伍效用:

白芷配伍石膏白芷辛溫芳香,上達通竅,入肺胃二經,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系治療風寒外襲所致頭面諸證之要葯;石膏辛甘大寒,亦入肺胃二經,其外能解肌膚之熱,內能清肺胃之火,為清泄肺胃氣分實熱之要葯。相伍為用,白芷之性溫可被石膏之大寒所制;石膏沉降,得白芷則引經上行。二葯共奏祛風清熱、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之前額痛、眉棱骨痛以及牙齦腫痛、面頰腫脹因風熱入於陽明,循經上攻所致者。

  白芷配伍蒼朮、海螵蛸白芷燥濕止帶,蒼朮燥濕健脾散寒,海螵蛸固澀止帶。三者合用,共奏散寒燥濕止帶之功效,用於治療寒濕帶下。

  白芷配伍黃柏、車前子白芷燥濕止帶,黃柏清熱燥濕,車前子清利濕熱。三者伍用,白芷之性溫熱,但可被黃柏、車前子寒涼之性所監製,共奏清熱燥濕止帶之功效,用於治療濕熱帶下。

  白芷配伍金銀花、當歸、穿山甲白芷消腫排膿;金銀花清熱解毒,善治熱毒瘡瘍;當歸活血散淤止痛;穿山甲既透經絡,又潰堅排膿,與白芷伍用,排膿之力更勝。四者相伍,共奏清熱解毒、散淤止痛、排膿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腫瘍、潰瘍皆可。

  白芷配伍羌活、川芎白芷辛香升散,祛風除濕止痛,善治陽明經頭痛(眉棱骨、額骨痛);羌活苦辛性溫,發表散寒、除濕止痛,善治太陽經頭痛(後腦、前額痛);川芎辛溫芳香,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性善走散,為血中之氣葯,善治少陽經頭痛(頭項兩側痛)。三葯合用,其疏風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風寒之邪引起之各個部位的頭痛。

  白芷配伍羌活、防風白芷散寒止痛,羌活祛風散寒勝濕止痛,防風祛風勝濕止痛。三者合用,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骨節酸痛者。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血熱者忌服。

  毒副作用:小鼠灌服白芷煎劑和醚提取物,其半數致死量分別為43g(生葯)/kg和54g(生葯)/kg。滇白芷總香豆素給小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2110±22mg/kg;白芷有效成分歐芹屬素乙給小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1009±92mg/kg。

  給小鼠口服歐芹屬素乙200mg/kg及40mg/kg,連續用藥40天後對動物重要器官無損害,不影響動物的凝血時間、出血時間、出血量;該葯亦無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

動物實驗表明:川白芷浸膏和硬膠囊劑,對動物無毒副作用,而煎劑的毒性強於乙醚提取物。

曾有採挖白芷者患接觸性皮炎的報告,發病率為65%。主要癥狀為紅斑、浮腫、丘疹、滲液、瘙癢、灼痛、脹木感及結膜充血水腫等。亦有用白芷加黑光照射治療銀屑病時出現頭暈、噁心、上腹部不適、皮膚瘙癢和轉氨酶升高等癥狀的報告。

白芷內服過量,可致中毒。臨床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心慌氣短、大量汗出、血壓升高、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心前區痛,甚者驚厥,最終死於呼吸麻痹。

中毒救治:

1.內服中毒的救治

a.用1:2000的高錳酸鉀液洗胃;並用硫酸鎂導瀉(亦可用玄明粉沖服)。以加速毒物從體內排出。

  b.用5%的葡萄糖氯化鈉液靜脈點滴,以稀釋毒素。

  c.如出現煩躁不安、驚厥者,可給予安定、苯巴比妥或氯丙嗪等鎮靜劑。並給予必要的輸液和吸氧。

2.接觸中毒的救治

a.立即去除病因。

  b.病情輕者可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異丙嗪等),維生素及鈣劑。

  c.病情重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腎上腺素0.5~1mg;亦可用0.1~0.5mg緩慢靜注(以生理鹽水10ml稀釋)。或用腎上腺素4~8mg溶於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靜脈點滴。

  d.局部酌情敷用外用藥。

【醫家論葯】

  「白芷,味辛氣溫無毒,其香氣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陽明、足太陰,走氣分,亦走血分,升多於降,陽也。性善祛風,能蝕膿,故主婦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溫以和之,香氣入脾,故主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出。辛香散結而入血止痛,故長肌膚。芬芳而辛,故能潤澤。辛香溫散,故療風邪久瀉,風能勝濕也。香入脾,所以止嘔吐。療兩脅風痛,頭眩目癢,祛風之效也。」(《本草經疏》)

  「白芷,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濕主葯。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如頭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齦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風熱乘肺,上爍於腦,滲為淵涕;移於大腸,變為血崩血閉,腸風痔瘺癰疽;風與濕熱,發於皮膚,變為瘡瘍燥癢;皆能溫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風悉去,留結之癰腫潛消,誠祛風上達散濕之要劑也。」(《本草求真》)

  「白芷,上行頭目,下抵腸胃,中達肢體,遍通肌膚以至毛竅,而利泄邪氣。如頭風頭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腳弱痿痹;如瘡潰糜爛,排膿長肉;如兩目作障,痛癢赤澀;如女人血閉,陰腫漏帶;如小兒痘瘡,行漿作癢,白芷皆能治之。其性味辛散,如頭痛、麻痹、眼目、漏帶、癰瘍諸症,不因於風濕寒邪,而因於陰虛氣弱及陰虛火熾者,俱禁用之。」(《本草匯言》)

  「白芷辛溫,芳香燥烈,疏風散寒,上行頭目清竅,亦能燥濕昇陽,外達肌膚,內提清氣,功用正與川芎、藁本近似。」(《本草正義》)

  「白芷,去頭麵皮膚之風,除周身燥癢之痹。惟其性溫而走於肌肉,故能治足陽明頭痛。與辛夷細辛同用,則治鼻病。與蒲公英同用,則能排膿。與內托散同用,則去腐爛而長肌肉。與續命湯同用,則治口眼而去歪斜。外散乳癰背疽,內托腸風痔瘺。誠諸瘡瘍痘疹必要之葯也。又為手太陰引經之劑,意者味辛但入肺耳。當歸為使,惡旋復花。」(《葯鑒》)

  「白芷,燥能耗血,散能損氣,有虛火者忌。凡嘔吐因於火者禁用。漏下赤白,由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癰疽已潰,宜漸減。」(《本草害利》)

附註:白芷,因其香氣濃郁,又稱香白芷。產於四川的興安白芷或庫頁白芷的根,條長皮細,粗壯挺直,香氣馥郁,為道地正品,稱川白芷;產於杭州莧橋的杭白芷的根,稱杭白芷,為通用正品,但藥力較川白芷略遜。

水 蛭

為水蛭科動物日本醫蛭HirudonipponiaWhitman、寬體金線蛭Whitmaniapigra(Whitman)、茶色蛭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等的全體。味咸、苦,性平,有毒。入肝、膀胱經。功能:破血、逐淤、通經。主治:蓄血、癥瘕、積聚、婦女經閉、干血成癆、跌扑損傷、目赤痛、雲翳。內服:入丸、散,1.5~3g;焙乾研末吞服,每次0.3~0.5g。外用:置病處吮吸;或浸取液滴。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含蛋白質。亦含鐵、錳、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新鮮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種抗凝血物質名水蛭素(Hirudin),屬於多肽,由於其分子組成中沒有色氨酸和精氨酸,故有抗凝血作用。但在乾燥藥材中水蛭素已被破壞。水蛭唾液中還分泌有組胺樣物質、肝素及抗血栓素等,與水蛭素有協同作用。

  藥理作用:1.對血液的作用 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對纖維蛋白的作用,阻礙血液凝固。水蛭素不受熱或乙醇之破壞。水蛭尚可分泌一種組胺樣物質,因而可擴張毛細血管而增加出血。水蛭醇提取物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較虻蟲、蟲、桃仁為強,水蛭醇製劑的作用較水製劑的作用為強。水蛭素20mg可阻止100g人血的凝固。

  水蛭水提取物對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亦能明顯抑制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實驗表明:水蛭在體外對纖維蛋白有較強的纖溶作用,其活性顯著高于丹參和大黃;在體內亦有纖溶活性,能使家兔優球蛋白溶解時間(ELT)顯著縮短。因此水蛭能活化纖溶系統,溶解血栓。亦有報告指出,水蛭素對實驗性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凝血酶所致之實驗性靜脈血栓有溶解作用。

  水蛭水提取液能降低大鼠的全血比黏度和血漿比黏度。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臨床研究表明:水蛭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因血液流變性異常而出現的濃、黏、聚狀態有改善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有報告指出,水蛭對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作用;對組織缺血缺氧有保護作用。水蛭素能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家兔冠狀動脈痙攣,有抑制心肌缺血的治療作用。水蛭能明顯消退主動脈粥樣硬化斑,使斑塊內膠原纖維增生,膽固醇結晶減少。提示水蛭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水蛭有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的作用。其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與肝素相仿,只是作用時間短暫。實驗表明:水蛭有擴張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和減少血管阻力的作用,該作用與鹽酸罌粟鹼作用相似。

  3.對妊娠的作用 實驗表明:水蛭對小鼠各個時期妊娠(包括著床及妊娠的早、中、晚期)均有終止妊娠作用。不同給葯途徑對早期妊娠均有良好終止作用。若將外源性孕酮與水蛭同時注射,則可防止早產。水蛭對蛻膜病變有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 水蛭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顯降低作用。

  水蛭素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小鼠肝癌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於水蛭有高抗凝作用,因而有利於抗癌藥及免疫活性細胞浸入癌組織殺傷癌細胞。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治療腦出血 

a.水蛭粉,每次3g,1天3次,口服1個月。治療出血性中風48例,痊癒16例,顯效20例,好轉8例,死亡4例。〔中醫雜誌 1986;(3):189〕

  b.水蛭30g、地龍20g、山楂10g。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入院後先給予常規西醫治療,病情穩定後用上方。治療腦出血12例,蛛網膜下腔出血3例,腦血栓形成38例,腦梗死2例,共55例。其中治癒32例,好轉18例,無效5例。〔湖南中醫雜誌 1993;(1):5〕

  c.水蛭粉3g、三七粉2g。日3次,溫開水沖服。亦可用三七粉3g與雞肉適量蒸服,日1次,水蛭粉服法不變。療程1~3個月,停用一切血管擴張劑。治療42例腦卒中後遺症,治癒15例,顯效21例,好轉4例,無效2例。平均治療時間50天。〔新中醫 1993;(1):55〕

  2.治療血管性頭痛 水蛭、白芷、藁本、紅花各10g,赤芍、川芎各30g,細辛10g,白附子5g。水煎2次分服,日1劑。頭痛消失後繼續服用4劑以上,以鞏固療效。治療168例,其中:痊癒82例,顯效58例,好轉2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7.2%。〔陝西中醫 1991;(6):248〕

  3.治療冠心病 水蛭片(每片含生葯0.75g),每次2~4片,每天3次,口服。持續服藥20~60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00例(輕型35例,中型38例,重型27例)。結果:顯效34例,改善56例,無效9例,惡化1例。〔天津醫藥 1980;(4):238〕

  4.治療肺心病 水蛭粉,每次1g,每日3次,口服。在常規治療肺心病的同時加用本品,共治療觀察肺心病急性發作患者63例,有效率為90.5%,死亡率為9.5%。〔浙江中醫雜誌 1982;(3):101〕

  5.治療高脂血症 水蛭粉3~5g,每晚開水沖服。30天為1療程。治療25例,總有效率為91%。膽固醇平均下降23.24mg%,三醯甘油平均下降144.52mg%,β-脂蛋白平均下降173.3mg%。〔新中醫 1985;(2):36〕

  6.治療下肢靜脈栓塞 生水蛭4份,地龍1份,共研細備用。每次3~5g,每日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治療下肢靜脈栓塞11例,其中左下肢9例,右下肢2例,均為高位栓塞。經治後皆痊癒。其中服藥6~7劑者6例,8~10劑者5例。〔四川中醫 1990;(3):27〕

  7.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水蛭、虻蟲、連翹、甘草各6g,公英、銀花、歸尾各15g,桃仁12g,生黃芪30g。水煎服,日1劑。治療7例,服藥最少10劑,最多64劑,均癥狀消除而愈。〔中醫雜誌 1963;(11):19〕

  8.治療急性尿瀦留 水蛭9g、虻蟲6g、大黃15g、桃仁12g。隨證加味,水煎服,日1劑。治療因外傷、前列腺肥大伴炎症或尿路結石引起的急性尿瀦留30例,臨床癥狀均緩解。隨訪24例,1~2年未複發,3例偶有複發,再服藥仍有效。〔湖北中醫雜誌 1988;(1):20〕

  9.治療痛經 水蛭10g,虻蟲、大黃各6g,桃仁12g,澤蘭、丹參各15g,紅花、蟲、降香、牛膝各9g。水煎服,日1劑。治療劇烈小腹疼痛伴嘔吐之頑固性痛經,服藥5劑而愈,隨訪4年未複發。〔北京中醫學院學報 1980;(4):38〕

  10.治療卵巢囊腫 生水蛭粉每次3g,早晚用黃酒沖服。治療11例,痊癒6例,包塊縮小2例,無效3例。〔新中醫 1975;(5):27〕

  11.治療閉經 水蛭、當歸、白芍各10g,生地12g,川芎5g。水煎服,日1劑。治療1例。3劑後月經來潮。〔湖北中醫雜誌 1980;(6):55〕

  12.治療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活水蛭3條,生蜂蜜6ml。置水蛭於蜂蜜中6小時後,將浸液倒入清潔瓶內備用。每日滴眼1次,每次1~2滴。治療急性結膜炎380例,皆愈。治癒時間最短1天,最長5天。〔新醫學 1972;(8):57〕

  13.治療角膜翳、內障眼病、玻璃體混濁 活水蛭(去腹中垢質)2.5~3份,純蜂蜜1份。置水蛭於蜂蜜中6~8小時後濾得棕色透明液,外用點眼,每日3~4次,每次1~2滴。共治療角膜瘢痕雲翳、粘連角膜瘢翳71例,顯效26例,好轉39例,無效6例;治療各型內障124例,顯效65例,好轉51例,無效8例;治療玻璃體混濁37例,顯效26例,好轉9例,無效2例。〔山東醫藥 1972:(9):40〕

方劑選用:

1.治療金瘡、打損及從高墜下、木石所壓,內臟淤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氣絕欲死:紅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黃色)半兩,大黃二兩,黑牽牛二兩。上各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熱酒調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熱酒調牽牛末二錢催之,須臟腑轉下惡血,成塊或成片,惡血盡即愈。(《濟生方》奪命散)

  2.治療婦人經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淤血者: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金匱要略》抵擋湯)

  3.治療月經不行,或產後惡露,臍腹作痛:熟地黃四兩,虻蟲(去頭、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黃,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溫酒下。(《婦人良方》地黃通經丸)

  4.治療漏下去血不止:水蛭治下篩,酒服一錢許,日二,惡血消即愈。(《備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水蛭配伍芒硝、大黃水蛭破血逐淤;芒硝清熱瀉火軟堅;大黃逐淤通經、瀉火解毒。三葯合用,有清熱瀉火、活血軟堅之功效,用於治療熱壅血滯之腫毒未化膿者。

  水蛭配伍三七末、麝香水蛭破血逐淤;三七化淤止血定痛;麝香活血散結止痛。三葯伍用,有散結逐淤、止血定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之腫脹疼痛。

水蛭配伍桃仁二者均有破血逐淤之功,相須為用,其效更顯著,用於治療淤血所致之閉經、癥瘕,跌打損傷之腫脹疼痛等。

【注意事項】

  宜忌:體弱血虛,無淤血停聚及孕婦忌服。

  毒副作用:水蛭煎劑給雌性小鼠皮下注射,半數致死量為15.24g/kg。

  本品中毒癥狀,一般表現為噁心、嘔吐,子宮出血。嚴重時可出現胃腸道出血,劇烈腹痛,血尿,昏迷等。

  臨床曾有一次服食水蛭200g,2小時後出現肘膝關節僵硬,繼而周身青紫、僵直,不能言語。最後神志昏迷、呼吸衰微,心跳微弱,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報告。

中毒救治:

1.如被水蛭咬住,用鹽水或醋沖水蛭,或撒鹽,使水蛭身體縮小,放鬆吸盤而脫落。然後對症處理。

  2.內服過量可洗胃、導瀉,服用活性炭末。

  3.出現劇烈腹痛,有出血傾向者可口服雲南白藥,每次1~3g,日3次。或肌肉注射、口服維生素K及安絡血等。

  4.其他處理:出血嚴重者可酌情輸血。昏迷或休克時可給予強心劑,如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蘭。

  5.中草藥治療:綠豆、甘草各10g,煎湯頻服。

【醫家論葯】

  「水蛭,味咸苦氣平,有大毒,其用與虻蟲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與之並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結,咸苦並行,故治婦人惡血、淤血、月閉、血瘕積聚,因而無子者。血蓄膀胱,則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氣化之職,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墮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本草經疏》)

  「水蛭,逐惡血、淤血之葯也。方龍潭曰,按《藥性論》言,此藥行蓄血、血癥、積聚,善治女子月閉無子而成干血癆者,此皆血留而滯,任脈不通,月事不以時下而無子。月事不以時下,而為壅為淤,漸成為熱、為咳、為黃、為瘦,斯干血癆病成矣。調其沖任,辟而成娠,血通而癆去矣。故仲景方入大黃蟲丸而治干血、骨蒸、皮膚甲錯、咳嗽成勞者;入鱉甲煎丸而治久瘧瘧母、寒熱面黃、腹脹而似勞者;入抵當湯、丸而治傷寒小腹鞕滿、小便自利、發狂而屬蓄血證者。」(《本草匯言》)

  「凡人身淤血方阻,尚有生氣者易治,阻之久,則無生氣而難治。蓋血既離經,與正氣全不相屬,投之輕葯,則拒而不納,葯過峻,又反能傷未敗之血,故治之極難。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遲緩善入,遲緩則生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借其力以攻積久之滯,自有利而無害也。」(《本草經百種錄》)

安神葯 凡具有安神鎮靜功能的藥物稱為安神葯。主要用於心氣虛、心血虛、或心火盛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以及驚風、癲癇、狂亂等證。  安神葯可分為二類:一類為重鎮安神葯,多為質地沉重的礦石類或介殼類,常用於易驚、易怒、不寧、狂亂等實證者;一類為養心安神葯,多為植物性藥材,主要用於面色淡白少華、心悸、健忘、失眠、多驚、心煩易怒、五心煩熱等證屬心血虛或心陰虛者。  應用安神葯,應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選擇適宜的藥物,並作適當的配伍。礦石類的藥物,如作丸散服,易傷耗胃氣,須酌情配伍養胃健脾之品,且只宜暫服;部分藥物具有毒性,更須慎用。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安神葯有鎮靜、催眠、鎮痛、抗驚等作用,與現代醫學中的鎮靜葯、抗焦慮葯的作用大致相同。

硃砂

  為天然的辰砂Cinnabar礦石。亦名丹砂(《本經》)、辰砂(《本草圖經》)、赤丹(《淮南子》)等。味甘,性涼,有毒。入心經。功能:安神、定驚、明目、解毒。主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內服:研末,0.3~1g;入丸、散或拌染他葯同煎。並作丸藥之掛衣。外用:合他葯研末干撒。【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為硫化汞(Mercuricsulfide)。亦夾雜有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物質。近年亦有報告,硃砂在在人工胃液中含有汞、砷、鉛、鎘、鋇、鎂、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藥理作用:1.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 有報告認為,硃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有鎮靜安眠作用。但亦有報告認為,硃砂混懸液給小鼠灌胃後,無明顯的催眠、鎮靜和抗驚厥作用。尚有報告指出,用含有磁朱丸(1%)的食物給小鼠喂飼,自由進食連續3周,結果不能使閾下劑量的異戊巴比妥鈉引起睡眠,提示無協同作用;但能使其催眠劑量的睡眠時間有所延長。報告者認為,該作用可能是由於汞的積蓄而影響了肝腎對巴比妥鈉鹽類的代謝功能和延長了從尿中排泄的結果。  實驗表明:給小鼠以每20克體重灌服1.2克硃砂,連續7天後,腹腔注射安鈉咖,其產生驚厥的平均時間比對照組推遲約1分20秒。  2.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硃砂外用對皮膚細菌和寄生蟲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有報告指出,給家兔口服人造丹砂0.1~1.0g/kg後,尿中總氮量增加;但對血象則無影響。【臨床運用】臨床報道:1.治療神經性嘔吐 硃砂(水飛另研)30g,法半夏15g,丁香、生甘草各6g,冰片(另研)0.6g。上藥製成散劑,每次內服3g,每日2次。用於神經性嘔吐屬實熱證者,效果良好。〔中醫雜誌 1959;(9):26〕  2.治療盜汗 硃砂粉1份,五倍子粉5份,混勻裝瓶備用。成人每次2~3g,用溫開水調成糊團狀,每晚睡前敷臍窩內,用紗布覆蓋固定,次晨取下,連敷2~3次,小兒用量酌減。所有病例均繼續用抗癆葯治療。治療結核病盜汗44例,觀察45天至半年,均於敷藥2~4次後盜汗消失。半年後複發14例,其中12例經再敷藥,盜汗消失,2例無效。〔新醫學 1975;(4):177〕  3.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症 丹砂9g、琥珀9g、代赭石9g、鬱金12g、明礬9g、金礞石9g、薄荷9g、菖蒲9g。共為細末,或水泛為丸。每次6~12g,每日1~2次,或酌情增減(但不宜連續常服)。治療80例,治癒率為57.5%,有效率為86.25%。〔中醫雜誌 1959;(9):26〕  4.治療癲癇 硃砂、煅磁石各30g,白礬240g。上藥共研細末,裝膠囊服用。每次3g,飯前服。90天為1療程,前30天日服3次,中間30天早晚各服1次,後30天日服1次。治療30例,控制發作21例,顯效5例,無效4例。〔黑龍江中醫 1991;(4):42〕  5.治療嬰幼兒腹瀉 辰砂0.5g,甘草1g,滑石6g,共研細末,按每歲0.5g/次,日服3次,可同服消乳散,有脫水者,可靜脈補液。治療50例,獲得良好的療效。〔黑龍江中醫藥 1986;(6):39〕  6.治療嬰兒濕疹 硃砂3g,黃連、黃柏各5g。共研細末,加入凡士林適量調和為膏,每日2~3次,塗敷患處。治療10餘例,皆痊癒。〔江蘇中醫雜誌 1980;(1):47〕  7.治療口腔炎 硃砂、黃丹、白礬各等份,共研細末,調勻,外塗患處。治療50例,效果顯著,多用藥1~2次即愈。〔中華口腔科雜誌 1959;(2):85〕方劑選用:1.治療風邪諸癇,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慮迷亂,乍歌乍哭,飲食失常,疾發撲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歲深遠者:辰砂(光明者,研)一兩,酸棗仁(微炒,研),乳香(光瑩者,研)各半兩。上三味合研令勻,先令病人盡量飲酒沉醉,次取葯五錢匕,酒一盞,調下,於靜室中安睡,勿令驚動。(《聖濟總錄》丹砂丸)  2.治療心神昏亂,驚悸怔忡,寢寐不安:硃砂、黃連各半兩,當歸二錢,生地黃三錢,甘草二錢。上為細末,酒泡蒸餅,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卧時津液下。(《醫宗金鑒》硃砂安神丸)  3.治療諸般吐血:丹砂(研飛),蛤粉。上二味等分,研細合和令勻,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聖濟總錄》朱粉散)  4.治療產後顛狂,敗血及邪氣入心:辰砂一、二錢。研細飛過,用飲兒乳汁三、四茶匙調濕,以紫項地龍一條,入葯滾三滾,刮凈,去地龍,入無灰酒一盞,分作三、四次服。(《本草綱目》)  5.治療喉咽腫痛,咽物妨悶:丹砂一分(研,水飛),芒硝一兩半(研)。上二味再同研勻,每用一字,時時吹入喉中。(《聖濟總錄》丹砂散)  6.明目:光明砂(丹砂中之最上者)一兩,神曲四兩,磁石二兩。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不禁,常服益眼力。(《備急千金要方》)配伍效用:硃砂配伍膽南星、天竺黃硃砂重鎮安神;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除煩定驚。三者合用,有清熱化痰、安神定驚之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內擾之驚癇抽搐等症。  硃砂配伍琥珀二者均有鎮驚安神之功。但硃砂清心火而安神;琥珀鎮心平肝而安神,兼活血祛淤。二葯相伍為用,其鎮靜、鎮驚、安神之效更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難眠易醒、寐而不安、亂夢紛紜等症。  硃砂配伍黃連、生地硃砂重鎮安神,清心瀉火;黃連苦寒、清心瀉火,助硃砂清心安神;生地滋陰養血。三者合用,有鎮心安神、瀉火養陰之功效,用於治療心火偏亢、陰血不足之心煩神亂、失眠多夢、驚悸怔忡、舌紅、脈細數者。  硃砂配伍牛黃、黃芩、黃連硃砂清瀉心熱、重鎮安神;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黃芩、黃連清熱瀉火,助牛黃清心解毒。四葯伍用,有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熱入心包、高熱煩躁、失眠、神昏譫語等症。  硃砂配伍人蔘、黃芪硃砂重鎮安神;人蔘、黃芪補益心氣。三者伍用,有補心氣、安心神之功效,用於治療心氣不足之虛煩失眠等症。  硃砂配伍熟地、當歸、酸棗仁硃砂鎮靜安神;熟地、當歸滋陰養血;酸棗仁養心安神。四葯伍用,有滋陰養血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陰虛血少之心煩、不眠、心悸怔忡等。【注意事項】  宜忌:不宜久服、多服,以免引起汞中毒。肝腎功能異常者慎用。  「畏磁石。惡鹹水。」(《吳普本草》)  毒副作用:硃砂煎劑給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2.1g/kg。硃砂混懸液(3%)9.5g/kg給小鼠灌胃,未見中毒及死亡,提示本品為微毒藥物;實驗表明:內服本品有汞的吸收蓄積,並使動物內臟出現病理改變,以肝、腎為突出,尤其是人工合成硃砂毒性大,不宜內服。  臨床應用本品,短期口服極少見急性中毒,若長時間、大劑量服用則可致慢性中毒。  本品中毒的癥狀表現為:急性中毒一般可見嘔吐血性黏液,腹痛,膿血便,肌肉震顫,嚴重者出現尿少、尿閉、浮腫,甚者導致昏迷,抽搐,血壓下降,少數可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中毒者多表現為,患者口中有金屬味,流涎增多,口腔黏膜充血、潰瘍,牙齦腫痛、出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手指震顫,甚者全身肌肉震顫,腎臟損害,出現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中毒救治:參見「輕粉」。【醫家論葯】  「丹砂同遠志、龍骨之類則養心氣;同當歸、丹參之類則養心血;同枸杞、地黃之類則養腎;同厚朴、川椒之類則養脾;同南星、川烏之類則祛風。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發汗,隨佐使而見功,無所往而不可。」(《本草綱目》)  「丹砂,味甘微寒而無毒,蓋指生砂而言也。《藥性論》雲,丹砂君,清鎮少陰君火之葯。安定神明,則精氣自固。火不妄炎,則金木得平,而魂魄自定,氣力自倍。五臟皆安,則精華上發,故明目。心主血脈,心火寧謐,則陰分無熱而血脈自通,煩滿自止,消渴自除矣。」(《本草經疏》)  「硃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入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無處不到,故可以鎮心逐痰,祛邪降火,治驚癇、殺蟲毒,祛中惡及瘡瘍疥癬之屬。但其體重性急,善走善降,變化莫測,用治有餘,乃其所長。若同參、芪、歸、術兼硃砂以治小兒,亦可取效,此必其虛中挾實者乃宜之,否則不可概用。」(《本草正義》)  附註:硃砂用細飛法加工成細粉末入葯者稱飛硃砂。《本經》原名丹砂,後以辰州(今湖南沅陵)所產為道地正品,故有辰砂之名。硃砂在採集過程中,先需劈開辰砂礦石、用浮選法除去石質後,再將其劈成片塊狀,故也有劈砂之稱。其中呈斜方形或長條形、色紅而鮮艷、微透明、表面光亮如鏡者,稱鏡面砂或光明砂,為硃砂中之佳品;其細小片狀或顆粒狀者稱朱寶砂,品質較次。舊時進貢朝廷煉丹服用的上品硃砂稱貢硃砂,今之醫家為強調優質藥材配方也偶用此名。


推薦閱讀:

抗癌中藥及食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蘆根
從龍骨牡蠣鎮驚安神、軟堅的作用,漫談到中醫動態平衡的組方原則
純中藥治療牛皮癬(絕)
服用中藥的12個禁忌,要牢記哦

TAG:中藥 | 現代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