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永遠是生活的高尚元素

古詩詞永遠是生活的高尚元素

吳相洲

2017年02月15日06:38 來源:文藝報

中央電視台《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熱播,再次引發人們對古代詩詞的濃厚興趣。古詩詞屬於高雅文化,能進入大眾生活,雖然出人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節目成功固然是劇組成員精心設計製作的結果,而根本原因是古詩詞引發了觀眾內心的那份感動。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古詩詞仍是今人生活的高尚元素。

詩歌是文學的基本形式,以詩歌作為交流話語,一直是國人追求的高雅生活。《論語·陽貨》篇載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意為詩是調理性情的工具,參與社會的素養,增廣見聞的途徑,交往的有效話語,「不學詩,無以言」。中國人一直崇尚詩歌,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唐詩、宋詞、元散曲,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個輝煌坐標。

詩歌是唐代繁盛的代表,唐人生活是詩化的生活。在唐代,詩是高品質的生活元素,舉凡慶典、飲宴、遊覽、歡會、送別等場合,都要有詩歌活動。如果沒有詩歌加入,活動就大為遜色。高仲武《中興間氣集》就記載了詩人郎士元和錢起的故事:「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二君無詩祖餞,時論鄙之。」當時官員外任,照例要舉行宴會,宴會要有人作詩,要有當紅詩人參加,如果當紅詩人沒有到場,活動將會黯然失色。在唐代,詩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舉凡言志、抒懷、聞訊、陳情、干謁、請託、公告、談藝等,都能用詩來表達,詩可以代替各種文體。在唐代,會作詩是士子步入上流社會的有效資質。一個士子僅憑詩藝就能出入上流社會。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向韋左丞陳情,希望推薦自己做官,理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認為,能詩就可以「立登要路」。

詩人的偉大功績是以其天才的言說力創造了民族話語,後人在遇到與之相同或相近的生活情境時,會感到古代詩人已經做了最恰切的表達。文天祥在元人獄中沒有自己作詩,而是通過集杜詩來抒發心中悲憤。在抗日戰爭勝利時刻,不論是共產黨人,還是國民黨人,不約而同地引用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來表達喜悅心情。今人生活中種種思想情感,都可以用古代詩歌來表達。如表達思鄉情感,可以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戰亂中思念家人可以用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相思可以用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表達親情可以用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形容懷才不遇可以用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無可奈何時可以用羅隱《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形容人情冷暖可以用李山甫《自嘆拙》:「世亂僮欺主,年衰鬼弄人。」形容貧富不均可以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古代詩詞是活著的語言,是今人藝術化言說不可缺少的語料庫。

高尚語資源決定了言說的高尚品質。言說需藉助語言,語言是交流符碼,符碼經常組合就會形成程式。後人言說使用這些程式,便會把人帶入原有言說語境,使當下言說和過去事物發生關聯。事物和情感都有類型化特點,程式使用會給當下言說內容歸類定位,賦予當下事物情感以更多意義,其中就包括對事物的美化。庾信在北周與王公交往所寫書信就很能說明問題。庾信是南朝最有名的文學家,到北朝很受歡迎,很多王公樂於和他交往。交往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王爺們經常送給庾信一些小東西,如一頭小豬、一塊頭巾、一些乾魚。庾信身為高官,未必就缺這些,王爺們卻偏偏要送,說明他們另有所圖。所圖之物大概就是庾信收到東西以後所作謝啟。如《謝滕王賚豬啟》云:「奉教,垂賚肥豕一腔。白腹見珍,度遼東之水;赤闌為重,對襄陽之城。忽降全恩,謹充炮烙。孫弘牧於淄水,唯以求錢;卜式養於上林,豈知其味。」現實生活中一頭豬很難和文學搭界,而庾信信中用了《後漢書》和《水經注》中的典故,尤其是說漢武帝時名臣公孫弘、卜式都曾養豬,這樣凡近生活瑣事頓時升華為風流故事。這件事再次印證了文學就是藝術化的言說,用文學話語言說當下事物,當下事物就有了文學意味,生活也因此得以美化。

使用古代詩詞留下的高品質話語言說自然會提高生活品質。同樣表達愛情,唐人會說:「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宋人會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今人會說:「白天不知夜的黑。」「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哪種話語能把人帶到高雅情景當中,哪種話語是高尚生活元素,就不用多說了。近日看到微信上傳的小文章生動地說出了高品質話語對提升生活品位的重要性。文章說:「近日對《中國詩詞大會》上癮,於是思考為什麼要讀書?又如何用好詞語來描述心情和感受呢?」文章舉了13個例子以示讀書和不讀書之別,後3個是:「11.看見大漠戈壁的時候,你可以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只會說:『唉呀媽呀,這全都是砂子。』12.看到夕陽餘暉的時候,你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說:『卧槽,這夕陽!卧槽,還有鳥!卧槽,真好看!』13.父子二人飲茶,兒問:『為什麼我要讀書?』父答:『我這麼跟你說吧!讀了書,喝這茶時就會說:此茶湯色澄紅透亮,氣味幽香如蘭,口感飽滿純正,圓潤如詩,回味甘醇,齒頰留芳,頓覺如夢似幻,彷彿天上人間,真乃茶中極品!而如果你沒有讀書,你就會說:卧槽,茶不賴啊!』」以什麼話語言說標誌著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文化素養。用古詩詞言說當下事物,能把凡近生活帶到優雅情景當中,使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如今國人語文能力日漸低下,言說習慣日漸低俗情況令人擔憂。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了「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我看很有針對性。中國是文明古國,號稱禮儀之邦,從誦讀經典開始,從文明言說開始,自覺抵禦低俗言說,可以提升國人形象,對精神文明建設有益,對民族文化復興有益。我們高興地看到,很多家長已經把誦讀古詩詞當作教育子女的重要選項。相信國人生活中文學生活所佔比例會不斷提高,生活會變得越來越高雅。

以古典詩詞滋養生命之樹

2017年02月15日06:35 來源:文藝報

本報訊 不久前,《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在央視播出,在社會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古典詩詞熱。現在,這一場詩詞嘉年華暫告一段落了,但人們對傳統詩詞文化的關注仍不斷延續,由此引發的諸多話題也得到了人們的持續討論。比如,古典詩詞如何普及化、大眾化?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怎樣更易於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之美在今天該以何種形式生根發芽?

傳統詩詞在當下依然有活力

詩詞大會的熱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古典詩詞之美在當下依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詩詞的意義在於可以傳達出一種生命力,讓人擁有高貴、美好的心靈。學者葉嘉瑩曾說:「在我看來,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用處,也就在其可以喚起人們一種善於感發、富於聯想、更富於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她之所以喜愛和研讀古典詩詞,不僅是出於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更是出於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對生命的感發。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華詩脈從未中斷。詩詞遺產的繼承是傳統文化繼承中極為重要的方面。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認為,鼓勵孩子從小學古詩詞,是因為詩詞能涵養一個人的精神。不可能讓人人都寫詩,但可以要求每個人都接受詩的教育,從詩中汲取營養。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考察的詩詞作品從《詩經》開始,包括楚辭、漢魏六朝詩、唐宋詩詞、元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名人詩詞,時間跨度數千年。為了能讓更多觀眾有「參與感」、能進入節目的情境之中,節目組在詩詞選擇和題目設置上頗費苦心。據主創團隊介紹,他們選擇的作品大部分是大家熟悉的,但又盡量把熟悉的詩詞轉化成新穎的、耐人尋味的考題。這讓許多觀眾在看到這些「熟悉的陌生題」時,一下子產生共鳴。

在媒介專家靳智偉看來,《中國詩詞大會》緊緊抓住了中國受眾的詩詞文化情結,通過電視傳播手段,讓電視受眾以「會詩」的形式與選手對話,與前人對話,與歷史對話,與生活對話,並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操。

在詩詞中與古人接通,獲取精神的力量

中國古典詩詞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集合,而詩詞大會讓我們看到了古典詩詞的思想之美、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說,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具有無可限量的審美潛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達,有多少思想要表現,我們的語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學潛質供你發掘,這就是詩詞經典歷千年而不衰的原因。古典詩詞中蘊含著中國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內涵,體現著古代人的意志、情感和趣味。通過古典詩歌,我們能夠清晰地了解到一些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境,並基於此而進一步了解古代的社會與生活。

閱讀、背誦、理解、欣賞,這是我們進入古典詩詞的方式。背誦的「量」固然是越多越好,但關鍵是「質」。學者傅庚生曾說過一句很樸素的話:「讀五十首唐詩,不如把一首唐詩讀五十遍。」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小龍認為,對於從小就會背誦的很多名詩,很多人連詩歌的文意都有誤解,對詩意就更難理解。於是,那些背誦最後只能成為炫耀的資本,並逐漸在記憶的沙漠中蒸發;而理解與欣賞卻是內化的營養,滋潤著生命之樹。因此,我們不僅要能夠背誦作品,更要對文本有準確的理解,真正體悟到詩詞之美。

在詩詞大會上,我們也能看到古典詩詞給很多選手帶來的影響。詩意就在選手們心中,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些身處困境的選手,從優秀詩詞文化中汲取力量,堅強樂觀、笑對人生。在這一點上,這些選手與古代詩人們接通了,他們分享到了詩詞作品中關乎天地秘奧、社會萬象、生命重量、情感溫度的秘密。

學習、繼承優秀傳統詩詞文化

文學只有與當下、與社會、與生命相聯繫才能更具活力。詩詞大會中設置的「飛花令」環節,現在依然受到網友們的持續關注。在緊張的氛圍中,在有限的時間裡,能夠脫口說出的,往往都是已經化入潛意識的詩句。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典詩句的凝練和深入人心。有網友認為,在追求凝練這一點上,新詩創作應該不斷向古典詩詞學習。現在的一些新詩作品為了追求所謂口語、敘事而降低了對詩意的追求。當然,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現在的新詩,「有佳句而無佳篇」並不是好事,「有佳篇又有佳句」豈不是更好?實際上,在新詩的發展史上,篇佳句亦佳的例子並不少。重溫古典詩歌,面對新詩創作,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詩意、提煉詩句?

一場詩詞大會是短暫的,但一段詩詞之旅永遠不會結束,傳統詩詞文化的熱潮也將會延續。《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會「俘獲」越來越多的讀者,家長們也會更加積極地引導自己的孩子去讀古詩詞。這當然是好事。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優秀傳統詩詞的傳承自然是題中之義。詩教詩教,重在言傳身教,希望家長們不僅要做孩子閱讀古詩詞的「監督者」,更要做他們的「示範者」。通過學習古詩詞,體悟詩中的美,並由此產生愛惜美的慾望,這就是善,由此就能變成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只有這樣,古典詩詞熱才能真正轉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的有效載體。(欣 聞)


推薦閱讀:

彎下腰,拾起你無價的尊嚴
有沒有哪支樂隊主唱不是最受歡迎的人?
一些可以作為餐後的健康點心
怎樣吃能達到最大幸福點?

TAG:生活 | 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