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只有快死去的病人才打點滴!輸液...

【震驚】在挪威,只有快死去的病人才打點滴!輸液...

【當時就震驚了】!!!!!!!

南方人物周刊 : 我生病了,被人帶到醫院以便打點滴。打點滴?在挪威,只有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點滴;而在中國,得個感冒都要打點滴,還不止一瓶液體,而是5瓶以上。——挪威人埃瑪·格里森在中國日報撰文,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經歷(297期聲音)看完這條微博,LZ當時就震驚了!!!手起詞落,立刻百度了輸液的危害。。。。當LZ看到央視《新聞1+1》這一段時,眼珠差點爆掉!!!

我們學醫的人從開始就學到,能吃藥不要打針,能打肌肉針不要打

主持人李小萌:有一個說法,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這樣的說法您同意嗎?黃建始:這是對的。我們學醫的人從開始就學到,能吃藥不要打針,能打肌肉針不要打吊針。但是很遺憾,都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這完全是個誤導。」.......主持人李小萌:我知道您也曾經在國外做過醫生,也做過醫療方面的官員,也向您求證一個事兒。在美國輸液這樣的事慎重程度不亞於一個小型的手術,是不是這樣,為什麼要如此的謹慎?黃建始:在國外的確是不輸液。比如說,我順便說一下,我在美國做過衛生官員,但沒有做過醫生,我太太做過醫生。在洛杉磯有很多華人,包括台灣去的華人要求輸液都不給輸,因為保險公司就把他卡下來了,絕對不能做這個事,這是違反科學的。

李小萌:為什麼一個常識被人們忘記了?

視頻在此,沒有耐心看帖的,請直接欣賞視頻:http://v.ifeng.com/news/china/201101/08575061-c438-4e49-954b-6cd9fc1f3a5d.shtml嚓!這竟然是學醫的常識!!!!!!!!!!!!!!!!!記得樓主小時候一般都是打針(打屁股),輸液那時灰常少見!!!現在,我去,醫院的輸液室經常爆滿!!!部分醫生無良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很多患者的愚昧!!!!!!

在最嚴格操作的情況下,輸液也會導致微顆粒進入體內,慢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06/234221772720.shtml(央視《新聞1+1》文字版)百度的結果!!!!!解放軍報:官兵要了解「能口服藥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輸液」的醫學常識。過度輸液危害健康(2011-05-07 )http://news.mod.gov.cn/forces/2011-05/07/content_4240443.htm央視《新聞1+1》:輸液,為何泛濫成災?(「中國人幾乎把輸液當成了可樂喝」)http://news.cntv.cn/society/20110106/114470_1.shtml人民網《生命時報》電子版:輸液的風險無人告知 兒童已經成為其最大的受害者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1/07/content_716697.htm新華網:專家提醒用藥觀念要改變 能口服別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別輸液(2006-09-26)http://www.sh.xinhuanet.com/2006-09/26/content_8136566.htm京華時報: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2008年11月11日)http://www.ln.xinhuanet.com/jkpd/2008-11/11/content_14875926.htm揚州晚報:輸液過多,當心「微粒」傷血管 (2012年04月30日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12-04/30/content_3917410.htm安徽日報:治病未必首選輸液(2006年08月16日)http://sports.sina.com.cn/s/2006-08-16/0454948106s.shtml大河報:業內人士解疑醫院給病人輸液 全憑良心開藥要倒閉(2011年01月12日)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1-01-12/63-53649.html如何培育「輸液堪比手術」 的衛生觀念?(中國青年報)2011年01月15日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1/15/4291184_0.shtml「全民輸液」利益催生中國怪胎 醫生收入一半靠葯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1-25/content_1643447_2.html專家:靜脈輸液存一定安全隱患 醫患需高度關注http://health.sohu.com/20120412/n340342187.shtml輸液代替打針危害大 成藥品不良反應最大隱患http://health.sohu.com/20091228/n269262585.shtml廣州日報:美國:看急診才考慮輸液 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術http://news.qq.com/a/20110114/000156.htm天津網:國內城市人均年輸液8瓶 專家提示:能打針不輸液 2012-04-29 13:12:00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bbd/201204/t20120429_5606348.html全民輸液時代:中國人為什麼輸液成癮?(搜狐專題)http://star.news.sohu.com/s2011/infusion/南方周《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背後: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10121/16489292524.shtml

【方舟子】:中國人愛打點滴(2010年03月05日)」從節省醫療成本和安全的考慮,應該是藥物能口服的就不打針,能打針的就不打點滴。「http://view.news.qq.com/a/20101229/000008.htm人民網:王樹平:「取消普通門診輸液」,我力挺http://health.people.com.cn/GB/15249920.html揚子晚報網:寧波一醫院取消門診掛水惹爭議 江蘇限制門診輸液(2011-12-16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1/12/16/012311479.shtml燕趙晚報:「叫停門診輸液」應儘快達成共識( 2011年07月07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5096194.html印度12名產婦因輸液污染致死 該醫院曾HIV感染http://news.sohu.com/20110226/n279537432.shtml男子發燒輸液暴斃 家屬在社康中心門前燒紙http://news.gd.sina.com.cn/news/20120428/1285773.html學生扁桃體發炎醫院輸液後猝死 (2006-08-25)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08-25/10009846529s.shtml

插播:中國醫院協會全國合理用藥監測辦公室專家孫忠實說,美國國家葯監局早在2007年就曾發出警示,兩歲以下的小孩,原則上不使用抗感冒藥。至於通過輸液治療感冒,在美國更是難以想像。輸液在中國並非是新出現的問題。事實上,「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現實中早已被顛覆。短短十幾年間,伴隨著醫改的進行,中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南方周末2011年報道《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詳見南方周末去年的報道《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背後: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10121/16489292524.shtml

輸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導讀:發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每人8瓶,有媒體稱,中國人幾乎把輸液當成了可樂喝!一個全民輸液時代悄然到來,輸液泛濫成災,已不是一個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西方國家,輸液是僅對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後給藥方式」;而在中國,輸液簡直成為一種就醫文化,好像不輸液就治不了病。醫藥一家的體制導致民眾的醫療觀念長期受錯誤引導,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輸液病」。知道見效快,不知道風險「1991年7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一篇「在美國求醫」故事,一位在美國中國人因流感發燒就診,醫生只開了一個處方讓他自己買了一瓶布洛芬;該病人找醫生辯論要求醫院給予退燒針和輸液處理,醫生說「中國才作這樣處理,美國沒有退燒針」。處理髮熱的關鍵在於診斷而不是急於輸液退熱,但一些人過於迷戀消炎藥抗生素,這是國內醫療體制的長期誤導所致。」輸液將藥物直接送進血液,滿足患者急功近利心理輸液成為中國獨有的醫療文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由於輸液作為一種持續的靜脈注射,和口服藥及皮下注射相比確實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勢。口服藥物進入胃部後,有一個人體吸收接納的過程,最安全;打針則是將藥水打針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產生藥效;而用輸液方式,進入體內的葯沒有接收過程口服藥物起效緩慢。此外,由於肌肉針又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例如對青少年來說其臀肌發育不成熟,如果打針次數越多就越導致肌纖維壞死,攣縮嚴重,嚴重者將會影響骨骼發育,所以在考慮治療方案的時候醫生會選擇輸液這種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對安全的療法。輸液之所以快,就是在於藥物可以直接進入人體血液,但也就是這種優勢成了病人並不知道的風險。中國抗生素使用率超英美3倍,成輸液興盛推手而且跟注射的藥物多為抗生素有關,可以說,輸液在中國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濫用分不開的。在中國購買和使用抗生素的門檻非常低,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把抗生素當做家庭的常備葯,以至於稍有頭疼腦熱人們就要使用抗生素。有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生素醫院內使用率是30%。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院內使用率是22%-25%,近5年在中國醫院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間。抗生素加輸液帶來了一時的快速和少痛苦,讓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吃藥、肌肉注射等治療手段,甚至在醫院就醫時會直接指定醫生開抗生素輸液用藥,這往往讓醫生陷入容易被誤解的處境。▊輸液存在諸多安全風險「輸液方式會導致進入體內的葯沒有接收過程,省略了體液免疫以及細胞免疫環節,藥液直接經由血液進入心臟。要是有傷害,會當即暴發並且十分兇險。據國家衛生部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推算,目前中國每年因為藥物的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高達250萬。而長期輸液更會導致一些健康隱患,嚴重者還會導致癌症。」(人民網《生命時報》電子版:輸液的風險無人告知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1/07/content_716697.htm)▊注射劑微粒會在體內積蓄,常輸液體內會長「肉芽腫」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有一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40升「吊瓶」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該屍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於輸液對血管也是一種刺激,長期輸液常會導致靜脈發炎,出現紅腫疼痛、局部體溫升高,甚至硬化等。【注】(關於輸液微粒的危害請參看這位豆友日記http://www.douban.com/note/212207955/相關論文很多)使用CNKI搜索http://scholar.cnki.net/beta/result.aspx關鍵詞:輸液 微粒 靜脈輸液 微粒 危害▊輸液藥物直接進入血液,易將病毒細菌帶入體內在幾種給藥方式中,打點滴是最危險的。打點滴穿透皮膚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污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補充:我們平時掛水所用的輸液容器經過了從開放式、半開放式到全密閉的發展過程。目前使用的玻璃瓶和塑料瓶都屬於半開放系統。這種半開放的瓶裝輸液需要有一個進氣針使環境中的氣體持續進入輸液瓶內,在這個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等可能引發感染的物質就有可能進入人體內,從而引發感染。關於輸液裝置導致的感染,有專家曾分別在上海、浙江、山東的三家大醫院做過實驗,實驗環境是醫院門診、急診以及重症監護病房等常規輸液環境,結果發現在170瓶使用半封閉系統的輸液瓶中,有21瓶培養陽性,細菌污染率12.4%。(鏈接http://news.longhoo.net/2011-10/28/content_7420792.htm)( 印度12名產婦因輸液污染致死 該醫院曾HIV感染http://news.sohu.com/20110226/n279537432.shtml)▊輸液藥物的不良反應強烈,嚴重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打點滴也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來媒體頻頻出現患者因為使用了中藥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還曾有媒體曝光某醫院在輸液瓶中發現黑色絮狀物。有醫生表示「藥物不良反應最終還是藥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靜脈滴注導致了這種不良反應的加劇。」口服藥物可以先通過腸胃進行吸收,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而肌肉注射等注射方式,因所給藥物的劑量較小,也不太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美國沒有「退燒針」「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不靜脈注射。但這在國內應該並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而即使輸液,美國醫院也有嚴格的操作規程。」美國嚴守「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輸液」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非常重視藥物副作用的問題。一般醫生不隨便給病人輸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況。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輸液比較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二是交叉感染;三是為了減少病人在用藥時的疼痛;四是避免病人產生抗藥性。其中,第四點是考慮最多的。對於普通的感冒發燒等疾病,美國醫生也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能口服的葯盡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而且不用抗生素;在美國醫院,病人不到重病或緊急搶救,都不主張患者打針或打點滴。(【方舟子】:中國人愛打點滴http://view.news.qq.com/a/20101229/000008.htm美國:看急診才考慮輸液 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術(廣州日報)http://news.qq.com/a/20110114/000156.htm)體溫超過38.5℃高燒不退或嚴重缺水時才考慮輸液即使輸液,美國醫院也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如設備必須徹底消毒,使用一次性針具等。美國甚至沒有「退燒針」,一般提倡非藥物療法,像休息,加強營養。很多美國人得知中國人感冒發燒動輒就要輸液之後表示相當驚訝,因為當他們病了的時候,醫生只是說多休息多喝水。而一般當病人的體溫在38.5℃以下,才服用藥物或者使用冰袋物理退熱;當體溫超過38.5℃高燒不退或者病患嚴重脫水導致體液電解質紊亂時,靜脈點滴退熱才是不得已的選擇。結語:顯然,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絕大多數沒必要通過輸液來解決。中國人治病對速度和效果急功近利的追逐,其實是建立在一種中國特色的醫療體制的背景下。如今誤導已經造成,而且「醫」和「葯」之間的利益同盟使讓種輸液迷信依然在延續。在這種情況下,一份國家用藥分級規範顯得尤為重要。▁▁▁▁▁▁▁▁▁▁▁▁▁▁▁▁▁▁▁▁▁▁▁▁▁▁▁▁▁▁▁▁▁▁▁▁▁▁【哪些情況需要輸液?】【看看專家怎麼說】▁▁▁▁▁▁▁▁▁▁▁▁▁▁▁▁▁▁▁▁▁▁▁▁▁▁▁▁▁▁▁▁▁▁▁▁▁▁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周雲芳主任指出,靜脈補液通常適用於幾種情況:1 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中-重症疾病,需要從靜脈給葯的;2 由於嚴重腹瀉引起的脫水,電解質紊亂需要通過補液補充體內的電解質;3 由於胃腸不適有嘔吐而無法進食,可通過補液維持身體基礎代謝;4 病人處於急救狀態只能採取開放靜脈來支持搶救措施。周雲芳醫師表示,很多家長認為,只有掛鹽水才能有效退熱。其實,真正用於退燒的葯是沒有通過靜脈用的,發熱的時候靜脈補液只是在細菌感染時可能有效果,對其他原因的發熱多是沒有效果的。(鏈接http://baby.sina.com.cn/health/11/2202/2011-02-22/0859179192.shtml)

杭州市中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樓季華告訴記者:「請不要主動要求輸液,不要給醫生一個開輸液單的正當理由。」「門診醫生有時候也很累很煩,排隊病人又多,沒時間講那麼多。希望患者能有常識,不要對輸液有精神依賴。」樓季華支招,一般4種情況適合輸液:  1、39℃以上體溫,吃不下飯,喝不進水;  2、吞咽困難,同時也沒有辦法注射肌肉針;  3、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和體液;  4、病情危重、原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疾病或者老年體衰的病人。錢江晚報:《請不要主動要求輸液 一般四種情況下才適合掛針》2011年01月20日http://news.sina.com.cn/c/2011-01-20/071921844543.shtml

解放軍報:需要輸液的3種情況(呼吸內科主任 肖貞良)1、確實需要用藥的患者,如有吞咽困難或選用的藥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時。2、患者雖能口服,但存在嚴重的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和體液時。3、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藥物必須在體內迅速起到效果時。如果不是這3種情況,建議官兵最好不用或少用輸液這種治療方式。(《解放軍報》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5-07/3023948.shtml)

輸液治療是有嚴格要求的,僅在以下情況下才應該選擇輸液:1、病情危重或急診搶救患者,需保持靜脈暢通,以便及時給葯;2、較嚴重的腹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患者,口服不容易糾正,必須靜脈補液恢復水、電解質平衡;3、嚴重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敗血症等,需要給予大劑量抗菌藥物,而其他給藥方式達不到所需的血葯濃度;4、有些藥物口服容易被胃酸破壞,或組織刺激性大,對皮下、肌肉組織刺激性較強,需將藥液加入輸液中滴注;5、有嘔吐、進食障礙等癥狀,不能口服藥物者。(王樹平《為「取消普通門診輸液」叫好》)http://health.people.com.cn/GB/15249920.html

專家指出,除了患有慢性病或年老體弱者、病情較重者、脫水嚴重者需要輸液治療外,常見病病人、中青年人以及平時身體狀況較好者,沒必要首選輸液,只要調整好心態,多注意休息,在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治療,身體同樣會很快恢復。(來源:安徽日報http://sports.sina.com.cn/s/2006-08-16/0454948106s.shtml)我認為,我們應向發達國家學習,基本醫療機構門診不應允許提供輸液業務,醫院普通門診只保留很小比例的輸液業務。將輸液視為小手術,只允許有資質的醫護工作者提供,只允許病情確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這種服務。廣東肇慶 鍾西(醫生)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9/101523237220.shtml)▁▁▁▁▁▁▁▁▁▁▁▁▁▁▁▁▁▁▁▁▁▁▁▁▁▁▁▁▁▁▁▁▁▁▁▁▁▁從以下開始,是連篇累牘的新聞報道,相關新聞報道在2011年得到爆發!!!其中的原因就是發改委發當年透露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中國人人均8瓶的猛料!!▁▁▁▁▁▁▁▁▁▁▁▁▁▁▁▁▁▁▁▁▁▁▁▁▁▁▁▁▁▁▁▁▁▁▁▁▁▁

【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2008年11月11日 09:32:59 京華時報)來源:新華網http://www.ln.xinhuanet.com/jkpd/2008-11/11/content_14875926.htm兩年前,「欣弗」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陰影剛剛散去,今年10月,完達山刺五加註射液、茵梔黃注射液致死事件又接踵而來。人們常說,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但在現實中,順序已經倒過來了。即使注射液引起不良反應事件頻發,很多人依然對「打吊針」情有獨鍾。在全市大小醫院,輸液室儼然是最忙碌的地方,上百人同時打點滴的壯觀場面隨處可見。「打吊針」成為首選在吃藥、打針還是輸液的選擇上,不少患者和醫生達成了默契:首選輸液!而多數患者並不清楚,這種選擇其實違背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用藥原則。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陳飛松告訴記者,門診時經常能碰到特別迷信「吊瓶」的病人,堅持認為輸液比吃藥療效好、見效快。有的患者到醫院看病,如果醫生診斷後認為不需要輸液,患者反而會埋怨醫生不負責任。「這種就叫輸液病」,從醫十多年的副主任醫師張剛表示,患有「輸液病」的患者,錯誤地認為不輸液就治不好病。他們覺得自己忙於學習、工作、賺錢,追求儘快痊癒,不了解疾病痊癒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理。到醫院直接要求醫生開出輸液的處方,拒絕服用口服藥物。於是一些醫生乾脆順水推舟,滿足了病人的「選擇權」。不過,張剛也坦誠,一些醫生也願意開出輸液處方,「打吊針病人高興,醫院也來錢,醫生何樂不為?」患者林先生前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愛開輸液處方」的醫生。10月初他感冒發燒,去家門口的社區醫院求診,「當時醫生二話沒說直接就讓我輸液,而且開了三天的量。」林先生表示能不能先輸一天,如果明天燒沒退下去就再來挂號,「那位大夫很不樂意,他說自己明天休息,沒法再給我開藥。」最後林先生說服醫生,只開了當天的輸液量,並為此支付了將近200元。███████████████████████████████████████████████████████▊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提倡這樣的用藥原則: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也就是說,如果能口服藥物,最好不採取注射的方法,能肌肉注射最好就不採用靜脈注射。即使必須注射的也應該盡量減少注射的次數,同時減少注射劑聯合使用的種類,避免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的出現。███████████████████████████████████████████████████████▊輸液風險最高許多人在為自己或孩子輕率地選擇輸液治療時,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決定背後潛藏著多大的風險。輸液不同於口服藥物,它直接進入靜脈,一旦有藥物不良反應則來勢兇猛,很難採取彌補措施。張剛告訴記者,雲南刺五加案例就是因為靜脈輸液的藥物受到污染,短時間內大量進入體內有關。而口服給葯,需要吸收一段時間,即使有不良反應也相對緩慢,口服藥物一旦出現不良反應,還可以洗胃。拋開藥品質量不說,輸液器的安全也不容忽視。另外,在靜脈輸液過程中還潛藏著很多危險因素,在臨床準備及添加藥物等操作步驟中,環境污染和人員操作不當,都可能造成灰塵、細菌、唾液等微粒有機會進入藥液。███████████████████████████████████████████████████████▊ 陳飛松告訴記者,靜脈輸液由於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能迅速吸收,因此起效較快。但人體有一套自身保護系統,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將有害物質阻擋在外面。如果用尖銳的東西突破這道屏障,迫使機體承擔起強加的吸收、代謝工作,很容易出問題,而且會直接損害肝、腎等器官,引起不良反應。因此,輸液是所有給葯途徑中引起不良反應最多、最嚴重的一種。███████████████████████████████████████████████████████▊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尹志超表示,開放人體靜脈通道的任何形式都是有風險的,注射液中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環障礙,引起血管栓塞。微粒過多則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並進一步導致組織缺氧,產生水腫和靜脈炎。而且輸液中所配的藥物越多,所含的微粒就越多。如果輸液器、藥品等質量再不合格,輸液配伍也存在問題的話,微粒所造成的後果將更為嚴重。███████████████████████████████████████████████████████靜脈注射大行其道,許多成年人孩提時印象深刻的打「屁股針」(肌肉注射)卻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現在各大醫院裡輸液室人滿為患,注射室卻門可羅雀,有的醫院甚至乾脆取消了注射室。「屁股針」為什麼退居二線了?專家表示,肌肉注射劑量有限,一天內需重複注射保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的患者怕麻煩而不願接受。再加上有時肌肉注射易形成局部腫塊,引起疼痛,還有的小孩因肌肉注射形成「蛙腿」。▊吃藥輸液要對症不管是吃藥、打針還是輸液,都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加以選擇,不要片面認為哪種治療方法好。如果口服藥物就能治療病症,就應該口服藥物,而沒必要打針、輸液。███████████████████████████████████████████████████████張剛指出,靜脈輸液是重症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一般用於需要急救的患者,如戰傷、自然災害、交通肇事等導致患者大出血或休克的患者,輸液是為了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還有像中暑、鼠疫、嚴重燒傷的病人等嚴重丟失液體的患者也需要通過靜脈滴注來快速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失調,維持酸鹼平衡。另外,重病患者如小兒肺炎、成人膿胸等,也需要靜脈輸液來輸入有效的抗生素。不能進食的患者,或吞咽困難及胃腸吸收障礙的病人,需要靠輸液來補充營養,維持能量。███████████████████████████████████████████████████████現在正值換季時節,感冒發燒的患者急劇增加,各大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張剛表示,一些常見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等,其實是沒必要輸液的,口服點葯,多飲水、多休息就會好。有些患者感冒後動不動就到醫院輸入大量的抗生素,病情剛好就停葯了,這樣久而久之,在人的體內逐漸產生了耐藥性,反而使得體質下降。其實感冒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單純靠輸入抗生素根本無效,即使是細菌引起的輕度感染,也不必輸液治療,口服抗菌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即可治癒。███████████████████████████████████████████████████████打針和輸液的優點是藥物吸收迅速、見效快,可避免藥物破壞消化液等;缺點是:操作較複雜,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用具,還要嚴格消毒,並且會使病人疼痛;要刺破皮膚、肌肉或血管,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發生問題,如感染、刺傷神經、傳播疾病等。另外,在輸液時,大量患者在一個空間里長時間滯留,特別是抵抗力較差的病人,這時不僅容易發生交叉感染,還可能引發新病,甚至有可能出現輸液反應,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輸液並不比吃藥好。███████████████████████████████████████████████████████口服藥是最古老、最簡便、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它不受條件、環境的限制,可隨時採用。當然,吃藥也有缺點,比如藥物吸收較慢,受胃內食物及服藥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見效慢。但如果掌握得法,用藥得當,也完全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治感冒輸液純屬浪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尹志超把普通感冒發燒也輸液的做法稱為「打一個蚊子卻動用了大炮」,他說,這種動不動就輸液絕對屬於浪費醫療資源和醫療費用。張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普通感冒為例,治感冒的口服藥有許多種,一般西藥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藥有羚羊感冒片、雙黃連口服液等,中西藥混合的有維C銀翹片等。這些感冒藥中最貴的要數西藥白加黑,售價也不過十多元,其它列舉的藥品均不超過10元,每盒都可以服6日左右。也就是說,口服藥物治感冒,最多不超過20元。而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潔黴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乾脆混合一針肌注,也有分別注射的,價格在10-15 元之間,一般不超過6天,費用在100元錢左右。最後來算算靜脈輸液的費用。靜脈輸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協同葯(如VC)+液體+輸液器+床位費+輸液手續費。費用的高低,取決於抗菌素的檔次,最便宜的也要60元-120元/天,如果輸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由此不難看出,靜脈輸液的費用是口服藥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難怪經常有人抱怨,治一個感冒竟要花上千元。張剛表示,這上千元的費用里,除了必要的檢查外,都是花在靜脈給葯上。「不必要的輸液對患者來說,就是花錢買痛苦、買風險,對醫學來說也是倒退,對國家來講,更是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鏈接靜脈輸液八大注意1.輸液前排空大小便,以免輸液中途排便使針頭脫落。2.靜脈穿刺前應儘力握拳,使靜脈充盈,提高穿刺成功率。3.如遇冬天寒冷或血管低沉者,可用熱水袋50℃ 熱敷,使血管擴張充盈以利於穿刺成功。4.在接受輸液過程中,如感覺穿刺部位有腫脹、疼痛等,可能是局部有藥液滲出或針頭滑脫,應及時報告護理人員。5.輸液中途不可擅自打開調速器,以免滴速太快,造成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等嚴重後果。6.若輸液過程中出現畏冷、寒顫,可能是輸液反應,應及時關閉調速器並報告護理人員。7.輸液結束後,請用干棉簽中等力度壓迫針眼10分鐘。若同時用膠布固定則效果更佳,有利於促進針眼癒合。8.按壓時間到達後,1小時內不可急於甩動手臂,以防止血流壓力的突變,再次沖開剛癒合的針眼而導致皮下淤血。▁▁▁▁▁▁▁▁▁▁▁▁▁▁▁▁▁▁▁▁▁▁▁▁▁▁▁▁▁▁▁▁▁▁▁▁▁▁

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背後 2011年01月21日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 實習生 劉寬 發自上海 來源:南方周末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中國早已被顛覆。各方利益驅動下,中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  美國國家葯監局早在 2007年就曾發出警示,兩歲以下的小孩,原則上不使用抗感冒藥。至於通過輸液治療感冒,在美國更是難以想像。  輸液「搭起了一個收費平台」,拉動了相關產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輸液產品的任何「技術改進」——哪怕換一個瓶塞——都意味著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市場。  「怎能隨便給人大報告這個?」  104億的數字來自於醫院的可能性大。而通常醫院的數字要比企業的准。  當護士將輸液針刺入頭皮,1歲大的兒子開始哇哇大哭,北京市民李文娟(化名)心裡隱隱作痛,不過她安慰自己:孩子的病會很快好起來的。  這是1月13日的北京市兒童醫院,李文娟的兒子是這所醫院每天輸液的3000名病人之一。和很多(可能是大部分)患兒一樣,他因為感冒來此求醫。  李文娟並不知道,輸液將讓她的孩子面臨諸多風險。中國醫院協會全國合理用藥監測辦公室專家孫忠實說,美國國家葯監局早在2007年就曾發出警示,兩歲以下的小孩,原則上不使用抗感冒藥。至於通過輸液治療感冒,在美國更是難以想像。  輸液在中國並非是新出現的問題。事實上,「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現實中早已被顛覆。短短十幾年間,伴隨著醫改的進行,中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  輸液問題此次引起國人強烈關注,是因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年前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透露出來的幾個數字: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  中國在關乎民生的統計中,人均指標大都落後於國際平均水平。然而,在醫藥衛生領域卻出現罕見的反例。在「人均輸液8瓶」之前,另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中國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是美國的10倍。  1月11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稱,將通過公立醫院改革改善「輸液過度」問題,被認為實際認可了「人均輸液8瓶」的說法。  不過,在醫療衛生系統,「人均8瓶」說法卻引起了反彈。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永佩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對數字的真實性深表懷疑。  「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哪裡出來的,我認為不準。」吳永佩說。  吳永佩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得知朱之鑫的說法後,他曾親自打電話給國內某大型輸液企業核實,對方告訴他,這家企業2009年共生產22.1億袋輸液產品,其產量佔全國產量的27.9%。吳永佩經過計算,認為當年輸液產品的產量是79.2億袋,遠低於朱之鑫說的數字。  吳永佩沒有說明上述市場佔有率數字的出處,且要求本報記者不透露該生產企業的名字。  吳永佩說,在醫患關係緊張的大背景下,作為國家發改委主管醫改工作的領導,朱之鑫講這種話「不應該」。  「怎麼能隨便給人大報告這個?有沒有科學依據?」吳永佩說,「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他同意,我願和他辯論。」  南方周末記者曾致電國家發改委秘書處,希望就輸液問題聯繫朱之鑫本人採訪,結果被對方婉拒。  作為研究輸液產業多年的業內專家,中國醫藥(20.24,0.00,0.00%)設備工程協會秘書長顧維軍對於104億袋的數字基本認可。由於朱之鑫兼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顧維軍推測,104億的數字來自於醫院的可能性大,而通常醫院的數字要比企業的准。  儘管質疑數字的準確性,但吳永佩也承認,中國確實存在「輸液過度」問題,單就病人群體而言,人均輸液量比發達國家高兩倍以上。  年產量:11年增長四倍  中國的輸液產品雖然量大,但出口比例極低,絕大多數用在國內患者身上。  據顧維軍介紹,1998年中國化學(6.74,-0.06,-0.88%)藥品工業協會統計的輸液生產數量是19億瓶,加上醫院自製輸液四五億瓶,總共不過24億瓶,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不到兩瓶。當時企業的目標是通過擴大生產和降低價格,以求趕上國外平均水平(2到3瓶),滿足國內患者需要。  結果自那之後,中國輸液用量突飛猛進,年均增長率近20%,輸液成為與抗生素、針劑、片劑等並列的醫藥行業五大製劑之一。南方周末記者從一份關 於大輸液市場分析報告中讀到這樣了字句:……2001年,一股改建、新建、擴建輸液生產線的熱潮席捲全國……當年產量即達到31億瓶,比上年增長30%。  自1998年到2009年,短短11年間,中國輸液產量增長了4倍多,人均水平超出國外兩倍以上。  中國的醫藥企業一向以「做不大」飽受詬病,然而,輸液產業卻是例外,近十幾年來,中國已經崛起了若干輸液企業巨頭。其中成立於1996年的四川 科倫集團在短短十年間,就以年產20億袋(瓶)成為全球最大的輸液生產商。不過,據顧維軍介紹,中國的輸液產品雖然量大,但出口比例極低,絕大多數用在國 內患者身上。  除了輸液產品本身,輸液還拉動了若干相關產業。據顧維軍介紹,中國除了有407家輸液生產企業,還有幾十家輸液包裝材料生產企業,幾十家裝備生 產企業,上百家輸液器生產企業,上百家與輸液配合使用的粉針劑生產企業。而輸液產品的任何「技術改進」——哪怕換一個瓶塞——均意味著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市 場。  北京市兒童醫院前副院長鬍儀吉見證了醫院輸液幾十年的變化:他當年從醫時,兒童醫院每天病人2000人,輸液的不過100人,通常是重病人。現在輸液從治療方式變成給葯手段,兒童醫院內科系統每天有6000病人,其中一半要輸液。███████████████████████████████████████████████████████【充滿風險的給藥方式】  風險幾乎存在於輸液過程的所有環節。  2010年11月28日晚,「人均8瓶」新聞曝出之前不到一個月,5歲患兒夏臣森在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輸液時出現異常,後在搶救過程中死亡。  經專家調查,夏臣森的輸液異常很可能因藥物配伍禁忌引起——有兩種葯本不可同時加入到鹽水中。  夏臣森是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10天內第二起患者輸液後死亡事件,11月19日,一位53歲的患者在該醫院輸液後,剛走出醫院即突然倒地死亡。███████████████████████████████████████████████████████  由於衛生部和國家葯監局均無相關統計,沒有人知道全國每年有多少人死於因輸液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不過,來自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良反應 監測中心的相關數字或可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2009年這個中心接到的一萬多起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靜脈給葯(即輸液)佔到84.8%。███████████████████████████████████████████████████████  在孫忠實看來,通過藥品不良反應渠道統計的數據,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因為擔心醫療糾紛和聲譽受損,醫院往往並不願意將真實情況上報。███████████████████████████████████████████████████████  事實上,醫藥界並無分歧:藥物直接進入靜脈血管,輸液這種給藥方式充滿風險。「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用藥共識。███████████████████████████████████████████████████████  上海醫生陳曉蘭說,風險幾乎存在於輸液過程的所有環節,除了可能帶來諸多藥品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之外,對於病人而言,醫務人員的操作(穿刺過 程、滴速和用量),鹽水(糖水)的質量,輸液器及注射器的質量,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一旦出現問題,又很少對同批次的輸液器和液體進行檢測。███████████████████████████████████████████████████████  與單純的鹽水或糖水相比,一些治療性輸液產品可能蘊含著更大風險。2006年發生的欣弗(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事件是其中的典型,這種 治療性輸液製品造成了11名患者死亡,後經國家葯監局認定,該葯沒有按當初批准工藝生產。不過,有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事實上該葯根本就不應該批准 為輸液製品。███████████████████████████████████████████████████████  此外,向以「安全」為特點的中藥,在製作成輸液產品之後,也經常成為致命殺手,如雙黃連、魚腥草、莪術油等中藥注射劑近年來問題頻發。因為存在安全問題,國家葯監局審評中心不得不於2009年底開始重新審評中藥注射劑輸液型藥品。███████████████████████████████████████████████████████  然而,對於中國大部分患者而言,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並不難懂的風險,正如李文娟的情況一樣,人們的觀念中只有——輸液好得快。███████████████████████████████████████████████████████  醫生個個成「一瓶」?  輸液「搭起了一個收費平台」。  為什麼中國人頭腦中會有如此奇怪的觀念?它們是何時,通過何種途徑被置入患者的頭腦的?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多名醫藥界人士稱輸液過度是醫患雙方的原因。孫忠實說,在輸液問題上,醫生和患者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顧維軍 則將輸液視為「社會問題」,是當前社會普遍的浮躁心理造成了「輸液好得快」的認識誤區。此外,還有說法稱,醫務人員給病人輸液多是無奈之舉,「我不給他打 (點滴),他就要打我」。  不過,法律界和醫學倫理學界部分人士卻對此持不同看法。衛生法學者卓小勤認為,將輸液問題歸咎於患者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醫患關係中,患方總體 而言是被動的,沒有醫務人員的誤導,患者不會形成對輸液的認識誤區,而即使是有少數病人堅持不必要的輸液,也只能說明醫務人員沒有盡到職責,未就輸液的風 險作出說明。」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醫學倫理專家邱仁宗認為,輸液過度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部分原因是患者的認識問題,但主要原因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追逐利益造成。  公立醫院的「以葯養醫」機制,被普遍認為是造成輸液過度的制度性因素。孫忠實認為,作為醫院,給病人輸液的目的並不在於輸液本身,而是在於聯合用藥。孫忠實估計,與若干年前不同,當前輸液中已經極少有單純的鹽水、糖水,90%以上是聯合用藥,其中抗菌素佔到相當比例。  陳曉蘭則將輸液形容為「搭起了一個收費平台」,不僅可以通過加藥收取藥費,還可收觀察費(儘管未必有真正的觀察)、注射費、輸液費等。  上海某中醫院主任醫師馬華(化名)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其所在醫院的輸液與藥品回扣和獎金提成直接相關。對醫生而言,輸液很少是單純輸鹽水和糖 水,大都跟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大劑量地使用抗菌素,後者的回扣往往很高;對於護士而言,其獎金與輸液人次直接掛鉤,因此護士也希望醫生多開輸液,有的 為了讓醫生多開輸液背後給醫生好處。  陳曉蘭對此深有體會,據她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在某醫院進修時,發現該院一名醫生因為常給病人輸液,被同事們譏笑為「一瓶」。然而10年後,陳曉蘭發現,大部分醫生都成了「一瓶」。陳曉蘭擔心,在現在環境下,如果限制輸液,一些醫生已經不會用藥了。  輸不輸液誰說了算?  企業生產多少瓶(輸液),醫務人員就得用多少瓶,老百姓就得輸多少瓶。  2006年,陳曉蘭成為上海市醫保局聘請的數名「社會監督員」之一,有一次醫保局開會時,陳曉蘭就輸液問題提出意見,認為醫保不該報銷那些本不必要的輸液治療。結果醫保局一位負責人說:病人是否輸液應該由醫生決定。陳曉蘭則認為:應該由病情決定。  陳曉蘭認為,輸液濫用本身就是醫務人員違反用藥原則的結果,而醫院管理層和衛生、葯監、醫保等部門的不作為又縱容了此種現象的蔓延。  在孫忠實看來,輸液泛濫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因素——臨床藥師崗位的缺失。在美國,上世紀60年代建立了臨床藥師制度,以監督醫生合理用藥。而我國這一制度仍在探索中,在孫忠實看來,如果該制度能成功建立,將會有效控制輸液的濫用。  而在陳曉蘭看來,中國以前的醫療體制中,原本有「藥劑師」這一重要崗位,其主要職責是對用藥安全進行把關。如果醫生開出不安全、不科學的輸液方,那麼「藥劑師」審核時就可以退還處方,實際起的就是臨床藥師的把關作用。  然而,上世紀90年代,醫院的「藥劑師」變成「執業藥師」,其原來的職能不復存在。於是,中國醫院極少再看到藥房因用藥安全問題退處方現象。  按顧維軍的說法,當前醫院的藥師在某種意義上充當了「搬運工」,主要是保證醫院的藥品供應,離國外臨床藥師的職業定位差得很遠。  近年來,抗生素濫用問題已引起衛生部和國家葯監局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諸多措施,然而,對於同樣濫用的輸液問題,卻幾乎未加任何控制。在孫忠實印象中,無論是衛生部還是國家葯監局,從未單就輸液過度問題發過文件。  隨著輸液量急劇加大和輸液安全問題頻發,以上海為主的部分醫院紛紛成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主要內容是在醫院內部成立獨立機構,在藥師參與下集中配藥,以保證醫務人員和患者的用藥安全。  然而,這一做法在實踐中卻褒貶不一。反對者認為,由於臨床藥師制度未能建立,該做法的實質其實就是多收一項「葯事服務費」。而此項收費一旦批准,很可能在醫院內部建立起一個新的鼓勵輸液的機制。  並且,推行此項做法的醫院,多是由企業出資建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新疆的幾所醫院在實施這項改革中,出現了這種現象:醫院曾與企業簽訂合同,後者資助前者建立配藥中心,前者則必須使用該企業生產的輸液產品,而且要達到一定數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認為,這一做法,暗合了醫藥市場的一種特有現象:不是需求決定生產,而是生產決定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沒有嚴格的使用限制和監管,企業生產多少瓶(輸液),醫務人員就得用多少瓶,老百姓就得輸多少瓶。」該人士說。  這種做法被部分業內專家視為企業和醫院的「雙贏」,但批評者擔心,輸家將是患者和國家。

  「醫生沒跟我們說風險」——輸液室現場觀察報告  作者: 南方周末實習生 劉寬 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 發自上海 來源:南方周末  談及輸液費用,病人的反應普遍是「貴」。使用率最高的「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一個療程6支,需要三百多塊。  本月13日上午9點20分,南方周末記者來到上海市某區中心醫院「門急診輸液室」,了解這所醫院的輸液情況。這是筆者隨機選擇的一家二級醫院,在上海,二級醫院由於名氣比不上三甲醫院,報銷比例比不上地段醫院,因此多是病人較少的醫院。  與不少科室的冷落情景相反,該醫院二樓「補液室」熱鬧異常。補液室外面有一個自動櫃員機,專門用來賣兒童輸液專用的「固定板」,五元一個,由上 海某高校醫院「護理創新研究室」研製。按照貼出的宣傳單,這種「固定板」可以防止「交叉感染」,但據業內人士說,其實就是防止小孩輸液時胳膊亂動。  「補液室」佔據了整個二層樓,分為成人輸液區和兒童輸液區兩部分。前者有二百餘個座位,後者有近一百個座位,此外大廳里還加了不少椅子,上面貼 張帶有「+」字的號碼,這是正常輸液座位外另加的,以準備應對更多的輸液病人。兒童補液區有一個房間掛有「注射室」的牌子,但兩個小時里,筆者沒有看到一 個病人進去打針。  病人在護士台排起了長龍,中間轉了幾個彎,至少有百人以上。他們大都經門診過來,手裡拿著醫生開好的葯和一藍一紅兩張單子,其中紅單子上寫的是 「靜脈輸液加藥憑證」,表明他們中間的絕大部分並非單純 「補液」,而是通過靜脈輸液加藥治療。排在隊伍末端的張先生告訴筆者:「排到配藥起碼要一個小時,拿好號碼還要坐在座位上至少等一刻鐘才有護士來注射。」 「現在還算好,周末人更多,有的老人排隊體力不支,只能坐在地上。」  護士台有四名護士,她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工作是收取病人的單子和藥品,在輸液用的鹽水或糖水上貼好標籤,用鉗子撬開注射藥品的金屬瓶蓋,通過一 旁的傳送帶送到配藥室。病人拿著護士給的號碼到座位上等候。由於病人始終在排隊等候,護士們也一刻不能停。一位病人告訴筆者,由於太忙太累,護士們經常輪 換,她幾乎每次來輸液都會看到新面孔。  配藥室同樣也有四名醫務人員,他們負責將藥品注射到輸液袋中。為了讓藥品及時溶解,還有一個專門的儀器加以震動。藥液配好以後,集中到十袋左右時,從另一個出口處送出。然後由一個護士推著小車按照號碼依次給病人注射。  輸液區座無虛席,特別是兒童輸液區,每個兒童都有一名以上的家長陪同,由於座位不夠,有的自帶小椅子,有的只能蹲在旁邊。陪同女兒的徐女士告訴筆者:「這裡其實人不算多,上星期去兒童醫院看病,從挂號到看病花了五個小時,所以才選擇這家病人少的醫院。」  病人輸的葯以抗菌素為主,記者採訪了24人,發現他們儘管分別患有感冒、尿路感染、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不同疾病,但用藥卻很相似,其中有 17人使用了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4人使用了阿慶黴素。一位張姓母親告訴筆者,她的女兒這次吊的是青黴素,因為上次弔頭孢吊了五天後,發現已經沒了效果。  由於每袋液體只能加一種葯,所以不少病人的輸液架上都掛著不同顏色的數袋液體。據醫務人員說衛生局有規定,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同一袋液體中不允許加兩種及以上的葯。  由於病人多,一次性輸液器和一次性注射器用量均很大,短短一小時內,筆者就兩次看到工人搬進來數箱輸液器。輸液區的醫療垃圾筒處,則有一名護士專門處理用過的輸液器。  談及輸液費用,病人的反應普遍是「貴」。使用率最高的「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一個療程6支,需要三百多塊。徐女士告訴筆者,其支原體肺炎的女兒吊水已經15天,花掉至少一千多塊,憑藉社保卡,可以打部分折扣。  儘管怨聲載道,但病人們普遍認為,輸液會讓他們的病好得快些。受訪的24位病人中,有19位是聽取醫生的建議直接輸液,5位病人是自己主動要求 輸液的。在聽取醫生意見的19位病人中,有4位曾向醫生提出可否吃藥或打針等其他方式治療,而醫生的建議是:輸液「好得快」、「避免轉化成慢性病」等。已 經吊水三天的盛先生去複查的時候,醫生向他建議 「再輸三天,鞏固鞏固」。  5位主動要求輸液的病人的理由同樣是「輸液好得快」。在被問及輸液可能帶來的風險時,所有受訪者均表示:醫生沒跟我們說。

解放軍報:過度輸液危害健康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5-07/3023948.shtml2011年05月07日 18:09 來源:解放軍報  輸液,又叫打點滴、打吊瓶,是官兵十分熟悉的一種治療手段。「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然而,由於某些錯誤觀念的影響,生活中,一些官兵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求輸液,輸液似乎成了治病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那麼,官兵為何對輸液如此青睞?有哪些觀念誤區需要澄清?怎樣科學對待輸液?本期官兵健康話題,我們邀請成都軍區總醫院醫生為大家把脈支招——  「輸液萬能」有誤區  輸液和吃藥、打針一樣,只是治療手段之一,但有的官兵無論大病小病都喜好把輸液作為治療的首選,如感冒輸液、創傷輸液、腹瀉輸液等。專家指出,這主要是由於幾種認識誤區造成的:  一、輸液治病好得快。有些官兵認為「輸液治病好得快」,只要得了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輸液。某部機關張幹事,每次患病來醫院診療時,都要求「吊幾瓶藥水」。有幾次,醫生認為他的病不需要輸液,建議他選擇吃藥或打針,他都不樂意:「打針、吃藥不僅好得慢,而且挺麻煩,還是輸液好得快!」  二、大病小病都輸液。在一些官兵的觀念中,輸液似乎是治病的「萬能葯」,不管是感冒、發燒、腹瀉還是頭痛腦熱,都習慣性地要求輸液。一次,某部戰士小吳參加戰術訓練時不慎扭傷了腳,醫生給他拍片檢查後,準備給他推拿治療。小吳卻不配合,懇求醫生說:「我的腳疼得厲害,你趕緊給我輸瓶止疼的藥水吧!」弄得醫生哭笑不得。此外,有很多官兵患了感冒後,往往也要求輸液治療。  三、輸液可以防病。有的官兵把輸液當作防病手段,盲目進行輸液。某干休所退休老幹部張老在和老戰友閑聊時,得知輸液可以防腦血栓,就要求醫生給他輸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藥物。醫生不同意他的要求,張老卻說:「到了我這把年紀,有病要治病,沒病也要打打吊瓶防病啊!」  四、輸液補充營養。有的官兵覺得,營養補充得再好,也不如輸營養液來得快,因為「輸液是直接把營養輸進身體」。某部士官小張每次體能考核前,都喜歡到衛生隊設法輸一瓶葡萄糖來「補充能量」。「嘿!輸液比喝保健飲料都給力!」小張這樣對戰友們說。  過度輸液危害大  專家提醒,輸液不是「萬能葯」,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過度輸液還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後果。  一、降低人體免疫力。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不僅會增強人體的耐藥性,還可能干擾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難以控制的惡性循環,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俗話說:「是葯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長期輸液,就可能對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如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除可能引起腎功能障礙外,還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三、存在較大風險。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如身體虛弱者、心臟功能欠佳者,都對身體「容量」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輸入普通生理鹽水,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人體的體表及體內寄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像的不良後果。  五、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當體內輸入致熱、致敏物質,如遊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這些物質的輸入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如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此外,長期注射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易引起靜脈炎等病症。  對症輸液保健康  保健康就是保戰鬥力。作為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官兵,輸液不僅是健康問題,而且關乎部隊戰鬥力。如何走出盲目輸液的誤區?成都軍區總醫院專家提醒戰友——  呼吸內科醫生連亨寧:  「能口服藥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輸液」  官兵要了解「能口服藥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輸液」的醫學常識。以感冒為例,多數感冒屬於病毒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最好的辦法是適當休息、多喝水、補充維生素,或通過口服抗感冒藥物進行治療。所以,古人對感冒就有「吃藥不吃藥,都是七天好」的說法。當然,如果感冒患者癥狀較重,如高燒不退、食慾極差、頻繁嘔吐、繼發細菌感染時,就要及時請醫生診斷,決定是否需要輸液。  急診科醫生虞俊:  「小病無需輸液」  官兵訓練時出現擦傷、扭傷、輕微關節損傷等,在沒有骨折、大出血的情況下,用傳統的外敷給葯的方法比輸液更為合理有效。一般在24小時內冷敷,減少局部出血腫脹、防止炎症擴散。24小時後熱敷,促進炎症部位藥物吸收。這類傷病員既不需要口服藥物,也不需要輸液,應適當休息,把患處置於稍高於心髒水平位置即可。只有在創傷面比較大、污染重、出血多的情況下,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由醫生決定輸液的種類和數量。官兵出現普通腹瀉,一般口服藥物可以很快生效,只有長期、反覆腹瀉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的患者才需要考慮輸液治療。消化內科醫生沈才飛:酒後『打吊針』,多數沒必要」  官兵要走出輸液好得快、能防病、能解酒等認識誤區。如酒後「打吊針」,多數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相反會加重肝功能負擔,導致肝功能受損。除非患者酒精中毒癥狀十分明顯,如頻繁嘔吐或出現昏迷時才需要輸液。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輸了液,也只能說一定程度地緩解癥狀、促進恢復,並非能夠「液到酒醒」。「輸液要到正規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貴森)  官兵應掌握科學用藥的方法,牢記「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尤其要注意,不要輕易輸抗生素和激素,否則會引起機體耐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另外,在必須輸液的情況下,盡量到條件較好的正規醫院,避免因輸液操作不當帶來危險。  小貼士需要輸液的3種情況(呼吸內科主任 肖貞良)  1、確實需要用藥的患者,如有吞咽困難或選用的藥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時。  2、患者雖能口服,但存在嚴重的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和體液時。  3、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藥物必須在體內迅速起到效果時。  如果不是這3種情況,建議官兵最好不用或少用輸液這種治療方式。▁▁▁▁▁▁▁▁▁▁▁▁▁▁▁▁▁▁▁▁▁▁▁▁▁▁▁▁▁▁▁▁▁▁▁▁▁▁探討中國輸液泛濫成災 醫院辯稱"迫於生存壓力"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1/07/c_12954691.htm感冒多飲水 輸液危害多(圖)http://news.163.com/11/0425/16/72GF8K3600014AED.html九成藥品不良反應是輸液惹的禍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8/09/8257759_0.shtml▁▁▁▁▁▁▁▁▁▁▁▁▁▁▁▁▁▁▁▁▁▁▁▁▁▁▁▁▁▁▁▁▁▁▁▁▁▁【我國輸液數量遠高於國際水平 打點滴存在誤區】2011年01月05日05:33 中國青年報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的分診台前,一張綠色的海報異常醒目。在這張一人高的海報上,印著「輸液治療不等於好得快」幾個大字,讓人走進感染科的大門一眼就看得到。  不過,這張吸引眼球的海報並沒有產生應有的宣傳效果。2011年的第二天一早,掛著吊瓶的病人們已經塞滿了病床。  「假期過去了又要趕著上班,沒辦法請假的。輸液好得快一些。」一個女孩說。因為掛吊瓶的病人太多,她被「擠」到了病房外的走廊上。  看著科室里「吊瓶林立」的景象,值班醫生楊霞充滿了無奈。「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小科室,一天至少要輸60瓶。」楊霞說,「我們也會建議病人不用輸液,可很多時候實在是勸不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2004年全球發生的160億次注射中,中國發生了50億次,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國」。在近日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聯組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這相當於每個中國人一年裡掛了8個吊瓶,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沒有問題,口服藥和輸液的效果是相當的  楊霞常常發現,來自己這兒看病的外國人,一般都是開點葯就走,「還真沒碰見過要輸液的」。可換上國內的病人,「好像不輸液就治不了病似的」。  1831年,當英國醫生托馬斯·拉塔第一次嘗試著用輸血的工具給一位病人輸入鹽水溶液的時候,這一實驗性的治療方式是為了挽救一位瀕死的霍亂病人。直到今天,靜脈注射技術不斷發展,甚至出現了一兩個星期不用取下針頭的套管針。但在西方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的「最後的給藥方式」。通常來說,只有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才會採用靜脈注射這種開放人體靜脈通道風險較高的方式。  只是在中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的主任醫師高燕面臨這樣的尷尬。「不管是上班的、上學的,還是上了年紀家人陪著來的,很多人一進門就要求打點滴,如果醫生不同意還會拍桌子。」這位主任醫師努力模仿著這些病人憤怒的語氣,「我都這麼難受了,發燒的溫度這麼高,你們醫生一點都不同情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輸液最大的好處就是「好得快」,甚至一些醫生也會做出這樣的解釋。生物化學博士方舟子認為,這種說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對的」,因為靜脈注射藥物能被完全吸收,藥效也比較快,十幾秒鐘就能讓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達到有效範圍。「但是在其他情況下,只是一種錯覺或心理作用,」方舟子說,「感冒打點滴就屬於此類。」  楊霞也持有同樣的觀點。為了證明輸液與口服藥物的治療速度「勢均力敵」,她隨手從文件夾里拿出了幾種常見藥物的說明。其中,常用於消炎的抗生素莫西沙星的說明書中介紹,莫西沙星口服後「迅速、幾乎被完全吸收」,絕對生物利用度總計約91%;另一種抗菌消炎藥頭孢克洛的說明裡也寫明,藥物代謝動力學證明,該藥品口服後「吸收良好」。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吃藥不管用,來醫院掛個吊瓶就好了,其實不是這樣。」楊霞說。她解釋說,任何藥品都有自己的代謝規律,口服藥一定要按照包裝說明按時、按量服用,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很多人在家常常會忘了吃藥,在醫院輸液就會老老實實地按時按量,結果就產生了誤解,覺得「輸液才好得快」。  她還記得一位急性子的感冒病人,吃了一天葯發現沒好,就趕來醫院,堅持要輸液。最後在自己的勸說下,再等了一天就痊癒了。  「任何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痊癒周期。」楊霞說,「其實,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沒有問題,口服藥和輸液的效果是相當的。」  在效果相當的情況下,口服藥品與注射治療相比還有一條更加現實的優勢,那就是低廉的價格。高燕舉例說,一盒口服左氟沙星藥片,價格是12元,可以吃3天;而同樣的藥品,靜脈注射一天的花費超過100元,3天下來需要近400元,相當於口服藥物的30倍。  ▊用輸液來治療感冒發燒,不僅浪費而且有風險  不僅如此,靜脈注射在感冒發燒等「戰場」上,常常被稱為「大炮打蚊子」,不僅浪費,而且還有隱藏的風險,可能造成額外的「傷亡」。  「從我們醫學上來講,靜脈注射是一種侵入性、有創傷性的給藥方式。」高燕介紹說,「它也可能引起很多的不良反應。」  在藥物治療中,不同的藥品都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當人們使用口服的藥片、膠囊的時候,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相對比較緩慢,造成的不良反應也相對比較輕。一些可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  當人們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時,藥物就能夠通過針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又快又猛」地造成發燒、皮炎、皮疹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或者死亡。  2010年11月15日,重慶的一名護士在輸液的過程中私自將藥品加替沙星換成甲磺酸帕珠沙星,從而造成47歲的重慶婦女羅友菊病情加重,甚至一度「全身發烏」;就在一個月之後,呼和浩特的一個一歲大的小男孩因為拉肚子被父母送往醫院,結果在輸液的過程中孩子不斷哭鬧、嘔吐,隨後呼吸越來越微弱,並最終死亡。  「在這方面,我們的教訓非常深刻。」高燕說。  另一些風險潛藏在操作環節。如果輸液器具在生產和儲藏過程中受到污染,或者輸液部位的皮膚沒有經過完全消毒,輸液的過程還會成為一道橋樑,讓病毒、病菌能夠輕鬆進入人體。最嚴重的時候,這可能會造成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發威脅生命的敗血症。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的工作人員曾經介紹說,在中國的某些省份,不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注射的比例達到30%。  即使完全消毒,輸液依然存在著其他風險:如果打點滴時使用的藥液濃度過稀或者過濃,就可能在進入人體後,破壞體內的電解質平衡;輸液速度如果過快,或者輸入過多藥液,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和肺水腫。甚至,如果在針管的藥液中混入了氣泡或者血凝塊,還會堵塞血管,讓心臟停止跳動。  「我們常常說,能口服藥物就不要選擇輸液治療。」高燕說,「這是醫學界的一種大常識。」病人扎堆兒打點滴,其實是國內不正常的醫患關係的一個縮影  儘管口服藥物副作用小,價格便宜,療效又與輸液基本相同,在競爭中幾乎「完勝」,可回到現實,這些優勢似乎被人們完全忽略了。每到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季節,醫院裡總是隨處可見扎著針、掛著吊瓶的病人們,有人評論說,這樣的場景簡直就是一片「吊瓶森林」。  高燕記得,自己1986年剛做醫生時,打吊針並不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也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有患者開始向醫生要求,希望用好一點的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吊瓶林立」的景象在醫院裡越來越普遍。  曾經旅居美國的方舟子表示,自己在美國從沒看過像國內這樣到處都在輸液的場景。他在一篇文章中猜測說:「打點滴在國內的泛濫,應該有文化的因素。患者去醫院看病,就想著要儘可能接受先進、徹底的治療,而打點滴看上去要比吃藥先進、徹底得多。」  不少人推測,經濟利益也是如今中國醫院裡輸液泛濫的重要原因。這種被稱為「以葯養醫」的問題正推動著「吊瓶林立」的現狀愈演愈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劉又寧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些醫生和醫療機構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這種科學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過度醫療,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錯誤認識。  「還有個別醫生為了爭業績、拿回扣,只能拿患者『開刀』。」劉又寧說。  楊霞也聽病人描述過自己的就醫經歷:還沒做血液檢查,只是量了量體溫,醫生就直接讓病人去打「三素」。這種由抗生素、激素、維生素混合在一起的靜脈注射藥液,退燒是很快,但「潛在危害更大」:「抗生素用法不規範,容易產生耐藥性;激素更是不能隨意使用。」她甚至看過一位病人在這樣掛了一次吊瓶之後,出了一身的疹子。  另一方面,楊霞常常為了說服病人放棄輸液、選擇吃藥而大費口舌。「大部分病人會尊重醫生的意見,不過實在太堅持的,我們也會妥協。」楊霞說,「你也知道,現在這種醫療環境,我們還是會聽病人的。」  方舟子也認同,中國的醫生可能無法向美國醫生學習,對感冒患者不開藥或開點鎮痛解熱葯就打發走。「這不僅會被患者認為是不負責任,萬一患者因為感冒並發了更嚴重的疾病,醫生的麻煩就大了。」他說。  「病人在醫院裡扎堆兒打點滴,其實是國內不正常的醫患關係的一個縮影。」方舟子說。  如今,「吊瓶大國」的現狀還在繼續。1月2日,就在那塊「輸液治療不等於好得快」的大海報前,一位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終於掛上了吊瓶。她覺得這樣「安心了許多」。

▁▁▁▁▁▁▁▁▁▁▁▁▁▁▁▁▁▁▁▁▁▁▁▁▁▁▁▁▁▁▁▁▁▁▁▁▁▁※※※※※※※※※※※※※※※※※※※※※※※※※※※※※※※※※※※※※※【微博評論】(認為中國人與外國人體質有差異的請看下面的回復)http://weibo.com/1653460650/ygOkYznze兔咪Tumi:有一回一老英聽說我病了在打點滴,包了禮物來看我,他也和挪威人一樣的想法。話說回來,我朝都是快死了的人。 (4月29日 21:25)(1)senhorita_senhor:想到前年一巴西同事中國生病,我帶他去醫院,當時一聽我翻譯醫生的話說要點滴輸液,他整個人本來是理性穩重的,立馬變的語無倫次起來,整個人慌了。。。 (今天 08:44)(2)咸里格咸:血液循環系統是個閉環,亂輸東西,有害難除(3)東山歌酒-LC:我曾經和印尼人出去旅遊,那個印尼人在台灣讀研究生,印尼不是發達的國家,台灣和我們同文同種,帶他去醫院打吊瓶他驚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從沒見過這種打針法的~俺的理解還是利益作祟,打吊瓶沒幾百下不來,而打個屁股針很便宜(大概多少錢真不知道了,多少年沒打過了)而且麻煩,一天得扎兩次 (今天 08:59)(4)OhDukula:以前在金華念書聽過一個故事:一留學生生病,去醫院看病,醫生看好開藥,結果拿到葯這小夥子就哭了。護士不解,問好好地為什麼哭阿?他哭著說,我是不是得什麼絕症了,都要打點滴了。後來去醫院,我還打聽過這事,居然是真的。(5)嘟她爸:八十年代的時候打點滴是很嚴重的事情,那時發高燒也就是臀部注射解決問題。曾幾何時,點滴成了大病小病的通用治療方式!?醫改?(6)左邊幸福右邊快樂:別說挪威,一個台灣人給我說,第一次聽見下屬生病釣水,嚇得要死,以為那人要死了。在台灣也是要死的人才打點滴。打點滴其實是很危險的,可我遇到一些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張嘴就要求醫生打點滴,以求快速。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釣水,一兒科主任一再對我們強調(7)微塵injapan:日本也是不給輸液。一朋友發燒燒三十九度,他要輸液,醫生說吃好喝好回家睡覺。。。我以前臨時請假時裝病說在醫院輸液,結果再見面人家都用異樣眼光看我,估計是覺得我太可憐了都病的要輸液了。。。(8)@尼泊爾龍樹之心: 想起老父在尼泊爾感冒非要讓我們帶他去打點滴的事。尼泊爾人感冒了打什麼點滴呀!葯都很少吃。那次幸虧老父語言不通,要是在國內他早自己跑到醫院要求打點滴了!老公是連哄帶騙,給他開了一些安慰葯,讓他喝水卧床休息,四五天後不也好了嘛!(9)譚雪雪雪雪雪:曾經遇到一位患者從香港旅遊回來由於在途中不小心摔倒而入院,告訴我說,他在香港住院半月整個科室幾乎沒人輸液,這也叫住院!可是我們這裡有事沒事醫生一天都開個6,7瓶。這就是尼瑪的天朝阿!(10)夜貓子616:回復@太陽魚_雨:在香港看病是沒點滴打,醫生—般就是開藥吃!在國內如果病人說不打點滴,醫生一般就說打點滴,效果會好些!病人只有接受的份!本人自己親身體驗,去深圳xx醫院急診看病,檢查結果出來。醫生一連開三天的點滴(660)。我估意說帶錢不夠。醫生就說這葯很緊張,不開三天,到時沒藥怎麼辦!你自己想辦法…(11)有仁有俠是青春:哈哈警惕如我從不被打點滴。我中學時高燒41度,家父只請一阿姨醫生來家裡給我用酒精擦身物理降溫。我也從來不輕易給孩子打針。一次肺部感染咳嗽醫生給她肌肉注射針一紮進去竟被她眼都沒看直接拔掉!哈因為她就沒打過針。其實人體有強大的自愈能力,發燒只是自我保護反應。濫用藥幾乎是中國民族災難!!(12)醬油撈白飯:小時候都是扎屁股的,現在還記得塗了酒精屁股涼涼的,等待護士忽然一針扎進去的那種緊張感。現在....管你是什麼病,先吊瓶藥水再說(13)蘿蔔阿木:公司台灣老也說,活了50歲,就打過一次點滴。(14)@記者陳誠: 打點滴的附加值相當高:批發價一元多的輸液管賣你二十元,輸液要皮試,批發價幾毛錢一瓶的葡萄糖 也要一二十元,還要加床位費等等(15)木維:最近幾年有過幾次發燒到38度以上的經歷,想去醫院打點滴都被醫生無情拒絕了,就讓回家休息喝水,開了點退燒藥還一個勁叮囑不到38度不要吃。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只能說這位老外的情況有可能是真的,只是有可能哦!(16)崔玲子貓:在英國,感冒看醫生,得到的回答是:回家洗熱水澡,然後睡覺喝水。我說,這麼看病,我都能當大夫了!小女說,這裡就是這樣,可是當大夫卻是很難的!(17)雙甁座:這個事……表哥在美國孩子1歲半第一次回國,長途跋涉用中醫的話講上火,水又沒補充足,所以發燒了,嫂子和哥都很淡定,就是給多喝點橙汁補充維c,可姑父超級淡定的人開始不淡定了……樓上樓下到處轉,又要吃藥,不吃就灌……可被拒絕了,後來嫂子說,他們在美國基本都是生抗,去醫院大夫根本不待見(18)孤單的小懶貓:我在法國的時候高燒去醫院,在醫院的過道閑坐兩個小時,醫生過來說只有快死的人才來醫院呢,你回去叫醫生上門吧!苦等三個小時以後,醫生給我開了一個退燒藥和一盒泡騰片。。。。回國後,只要發燒感冒,打退燒針,打點滴,不但身體上疼痛,心靈上也越發嬌弱(19)我是小小老百姓:這個真不能都怪醫生,當年在荷蘭帶工人去看病,醫生就開了阿莫西林,工人兄弟大怒,要打針,要吊水!怪我翻譯不力,和我鬧了很久.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人家白鬼子可是意志堅定,打針?等你吃完葯了再說.小兄弟吃了4天葯和我鬧了4天,最後痊癒完事,自此不敢在國外帶人去看病.............(20)山睿吳:不太懂吊鹽水的危害有多大。。。但上次生病,吊了兩天也不見改善。香港的朋友過來見醫院裡那麼多人吊鹽水十分得驚訝!後來在香港看病,護士聽說我吊鹽水也反應很大,說不要吊鹽水!最後開了抗生素給我吃,立馬就好了。但抗生素也很不好!香港西醫老喜歡開抗生素給病人。。。▁▁▁▁▁▁▁▁▁▁▁▁▁▁▁▁▁▁▁▁▁▁▁▁▁▁▁▁▁▁▁▁▁▁▁▁▁▁▁▁▁▁▁▁▁▁▁▁▁▁▁▁▁▁▁▁▁▁▁▁▁▁▁▁▁▁▁▁▁▁▁▁▁▁▁▁

挪威女孩在中國日報撰文,提到在中國打點滴的經歷

挪威女孩在中國(作者:埃瑪.格里森)  這是九月份的一個普通的日子,天空中烏雲遮住了陽光,北風呼呼地吹。我脖子上加條圍巾,就急急忙忙出門了。離上班的時間只有十分鐘了,因而我決定沿湖邊抄近路走去。湖堤下,一隻母鴨在照看著她的雛鴨;頭頂上,一隻巨鳥在天空中盤旋,尋覓著獵物。這隻獵物就是我自己。它在向我召喚,邀請我與它一起遨遊天空。至少,我是這樣相信的。巨鳥讓我渴望體驗一場不一般的經歷。帶著這樣的幻想,我只遲到了五分鐘趕上上班。我正在上班的時候,一位朋友再一次向我說起到中國教書和旅遊的事,可是直到現在,我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有。教書?行啊,到中國去?不,不行!可如今,她激起了我的興趣。我想像著自己在中國教書半年,就迫不及待地想體驗這場激動人心的經歷了。巨鳥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我也趕在天黑之前,將我的申請表提交給了挪威TTC。  在這之前的幾個月,我高興地從高中畢業了,就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家門看世界。我的渴望是有的,但是計劃還沒有。而且在間隔年裡,我好長一段時間焦燥不安,整天東遊西逛不知道要幹什麼,即使我找到新工作了,也感到索然寡味。只有滑鼠一點,心動的行程才成為現實。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綠葉變成紅黃,飄落在地上,然後蓋上厚厚的一層積雪。分別的日子來臨了,很快,日曆翻到了二O一二年一月十二日。我與朋友們碰面,他們也是到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去的。經過七個小時的換乘,從日出到日落,我們到達了北京。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對到中國來幾乎沒什麼準備,也沒什麼期望。在我們到達外教培訓人員的住處時,一場歡迎宴會已經在等著我們了。以後四個星期,我們都要呆在這兒,與我們一起來的,還有八個從世界不同角落來的人。我們在一起度過了令人驚喜的一個月,探索著北京的角角落落,從長城、衚衕到愜意的酒吧,還有嘈雜的夜總會。北京真是太令人驚奇了!  在我們到達培訓地後,就收到很多的資料.第二天早上七點,培訓工作就開始了。什麼?!我們一天的休息時間都沒有?那是我到中國後的第一次體驗,我禁不住皺起了眉頭。後來,我生病了,我被人帶到醫院以便接受點滴。打點滴?在挪威,只有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點滴,而在中國,得個感冒都要打點滴,還不只一瓶液體,而是有五瓶以上。這使我想起一些事來,我該是算在浪費時間的人裡面了。中國學生的生活與歐洲學生的生活在很多方面太不一樣了。一名中國學生會整天泡在書里,幾乎沒什麼時間做學習以外的事。相反,一名歐洲學生會東遊西逛,玩遊戲、看電視。在中國,甚至節假日都用來專心學習,例如,我們在長沙的學校在暑假期間要開夏令營,在學習方面沒時間可浪費。  在一個月的緊鑼密鼓的外教培訓之後,我們像一陣風似的分散到中國各地。我們六個人一組,開赴長沙。在這裡,我得再呆剩下的五個月。經過十五個小時的旅程,火車緩緩駛進車站。眼睛所及,到處都是人群。中國確實是一個擁擠的國家,它剛剛達到一十四億人口,即使長沙在中國只能算普通規模的城市,它的人口比整個挪威的人口還要多!學校派來接我們的教職員工讓人眼前一亮。中國人總是在哪藏著一種笑,而笑起來又很放肆。中國人很好奇,然而又堅定不移。即使盯人看是正常的事,他們也很少盯你。當他們真的要盯你了,他們的眼睛也很真實地形成一個問號。  中國人也很幸福和快樂。走在校園裡,持續不斷的「老師好!」、「你好」充斥著耳朵。在我的家庭課里,我的學生們甚至告訴我,我是他們家庭的一分子。好讓人感動。。。。。在中國,你會感到被愛,即使你能照顧好自己,中國人也不相信這一點。他們會儘可能的幫助你,從為你提購物袋,到每天早上到校門口報到,一切的一切。  即使這個社會有它的缺點,它也有自己的優點。在中國,做事很順利,一周之內,一座三十層的酒樓就能拔地而起(注1:原文如此);而在挪威,由於官僚作風,他們可能要用十幾年。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已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一個更接近發達的國家了。村莊變成了城鎮,樹林為工廠的管道讓路,而高科技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我今天問學生,誰來送郵件,那些求知若渴的三年級學生非常信服地說「電腦」。我知道,即使在這裡,郵政工人都落伍了。二十一世紀的孩子成長於網路科技時代,「愛瘋」一、二、三、四在這裡比很多西方國家都要流行,而史蒂夫·喬布斯絕對受人崇敬。即使在最小的商店,你都能找到可口可樂,韓國和法國的時裝統治著各大商場,星巴克、肯德基和麥當勞可以在各條街道的角落找到,即使進口的黃油和巧克力也能在貨架上找到。有時,你會覺得自己是在西方國家,但是轉過身來,你的周圍又到處是中國人。  回顧過去的二個月,恍若我以前在挪威過的是另外的人生。我幾乎不記得那裡的積雪是如何晶瑩透亮的、夜晚的星星又是如何閃耀的了。這座城市讓我的記憶變得模糊,而人們的面容合在一起存在我的記憶里。在這兩個月里,中國為我們展現了她強大的一面並做到了想做的一切。我們探索、實踐、學習到比我們的頭腦所能承受的更多的知識。我一直相信,中國不會固步自封。這個國家和她的人民已經使我堅定地相信,它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我知道,再過幾個月,當我回到挪威,我在中國的探險將很可能成為一個遙遠的夢,再也不會發生。中國將很快在我的記憶中模糊,但那時我只要看一看鏡子,我的反影將會向我訴說過去的故事。就如人生中的其它經歷一樣,中國將會在我的人生中留下它的痕迹。面龐上的每條皺紋、皮膚上的每個斑點、眼睛的每次眨動都反映了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故事,而中國將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來自挪威,現供職於湖南長沙砂子塘教育集團)(註:有人吐槽這個單位,這是譯言翻譯的不一定準確,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50973/267464▁▁▁▁▁▁▁▁▁▁▁▁▁▁▁▁▁▁▁▁▁▁▁▁▁▁▁▁▁▁▁▁▁▁▁▁▁▁※※※※※※※※※※※※※※※※※※※※※※※※※※※※※※※※※※※※※※

【提示】1、反對濫用輸液≠反對看病。本帖不是鼓勵你有病就扛,不是鼓勵你放棄治療。事實上,有病就應該去醫院,因為診斷這一關是非常重要,患者自己不是醫生,不要自作主張。2、反對濫用輸液,不是反對輸液。」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要注意一」能「字。輸液作為一種給藥方式,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具體哪些情況下應該輸液,應該遵從醫囑。(有些患者相當愚昧,喜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3、輸液的濫用,醫患都有責任。作為患者應該了解一些醫學常識,防止向醫生提出不合理的輸液要求,要配合醫生(有很多時候,一些不合理的輸液要求都是患者提出的)4、帖子以貼新聞報道為主,有些冗長。


推薦閱讀:

病人崔永元
元旦佳節團圓飯 家有癌症病人該怎麼吃
[轉載]精神病人的收治程序
腦出血病人的康復治療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糖尿病人怎麼吃出好血糖?

TAG:挪威 | 人才 | 病人 | 輸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