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每年的初伏是哪一天?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馬上迎來炎炎烈日的暑期了,現已進入立夏。立夏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的一個重要節氣。不久後,我們馬上就會進入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小暑大暑。也就是我們即將迎來三伏天的洗禮。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開始和束意味著炎熱的夏季的開始和結束。今年的六月二十二日(農曆五月初八),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過了夏至,就要逐步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了。夏至之後,哪一天數伏,也就是哪一天是初伏的第一天,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是怎樣確定的。夏至之後的數伏,不象是冬至以後的數九,冬至的當天就是一九的第一天,而夏至後的數伏卻不是那樣從夏至的當天算起。
初伏計算方法:
在我國北方老百姓的嘴中有一句口頭禪,叫做:夏至三庚數頭伏,這就是初伏第一天的確定方法。那麽,什麽叫三庚呢?這還得從我國古代的曆法說起。我國古代年份、月份,日期的記錄方法,採用天乾和地支。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為10天, 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初伏:2015年7月13日至2015年7月22日庚寅
中國使用的農曆曆法中,有一種「干支紀日法」,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相配組合成60組,用以編排年、月、日、時的順序,周而復始,重複使用。根據「干支紀日法」的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起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日,並規定初伏和末伏各為10天。根據這個規則,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 現代日曆中很少標出「干支」曆法,所以一般看不出哪天是「庚日」,需要去查「黃曆」。2010年夏至是6月21日(干支是壬寅),其後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9日(干支是庚戌),那麼,第三個庚日是7月19日(庚午),即為初伏的首日,第四個庚日是7月29日(庚辰),而立秋是8月7日(庚寅),其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8日(庚寅),即為末伏的首日。 如果立秋那天恰好是庚日,則應該從下一個「庚日」起末伏,而不是立秋當天起末伏。以2012年為例,2012年8月7日立秋,當日的干支是「庚子」,而末伏的第一天是下一個「庚日」8月17日。因為每一年的立秋,不管是8月7、8還是9日,如果當天恰逢是「庚日」,那麼這個「庚」是從前一天的23:00開始的,也就是說,先到了「庚」而後才立秋的,所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十天之後了。 2015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是4個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時45分(農曆5月3日),「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8日,即這一天入伏為頭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8月7日,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具體時間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為頭伏,10天。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為中伏,10天。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為三伏,10天(末伏)。
民間習俗:在祖國各地,因地域的不同,流行著在入伏的當天吃點什麼的說法。比如在華北地區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民間諺語。原因可能是在歷史上的農耕時代,物質匱乏,缺少精米細面,伏期正值新麥收穫不久,找個理由解解嘴饞。至於頭伏吃餃子是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數伏養生:重在護陽,起居宜晚睡早起,並且中午睡眠很重要!夜晚睡覺空調溫度不能太低。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飲食宜食苦,不宜多食冷飲。多進食鹼性食物,可吃大腥大熱之物。注意靜息調心。
歷年數伏情況:年代 夏至日 數伏開始日 中伏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日2005年 6月21日 7月15日 20天 8月7日 8月14日2006年 6月21日 7月20日 10天 8月8日 8月9日2007年 6月22日 7月15日 20天 8月8日 8月14日2008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7日 8月8日2009年 6月21日 7月14日 20天 8月7日 8月13日2010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7日 8月8日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2012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17日201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2014年 6月21日 7月18日 20天 8月7日 8月17日
推薦閱讀:
※讓人無法不愛的超美插畫作品 希望有一天...(第3頁)
※今天是11月最後一天,12月前打開,為12月開一個好頭!
※有一天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相愛。
※快不快樂都是一天,為什麽不天天快樂呢?
※一生,一生;一年,一年;一天,一天!因果美文,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