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大會簡報

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大會簡報 2008-11-16 17:01

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大會簡報

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大 會 簡 報(一)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2日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勝利閉幕

2007年6月29日,來自重慶、四川、湖南三省三十餘市、縣的蔣氏學者、專家、社會名流共80餘人,彙集在四川省綿陽市西山公園蔣琬墓地紀念館,隆重舉行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會議從6月29日召開預備會至6月30日,歷時兩天勝利閉幕,大會取得圓滿成功。2007年6月30日(農曆5月16日),是琬公1818歲的生日。主祭當天上午8時許,全體代表來到琬公墓地,宗親互致問候,氣氛親切熱烈,大家無不「相見恨晚」。9時許,由宗親波光司儀宣布大會開始,擺好貢果,點燃香燭,所有代表三上香三叩首後,主祭人遠舉老先生朗讀了祭詞(全文見簡報三),宗親光富朗誦了紀念詩詞,表達了蔣氏後人對先祖的深切懷念和無比敬仰。隨後,全體代表進行了合影。在不同地區的貴賓合影時,八十高齡的老人遠舉由於感冒數天,加之為開好這個大會,十多天前就四處奔波,赴成都、下重慶、奔綿陽,落實會議各項準備工作,以及數日電話通知各地代表,晝夜操勞,在此興奮之際,突然發生眩暈嘔吐。與會宗親自動從四面八方圍來,拿出自己為旅遊準備的珍貴藥品,人丹、救心丸、清涼油、毛巾,為老人擦面,擦太陽穴。特別是湖南親人蔣長楠用祖傳的神奇按摩術按摩穴位,使老先生很快恢復了正常。生動地體現了「人間滄桑有真情」,「血濃於水」倍親切,這種場面使每個宗親無不感動。合影后,全體宗親參觀了琬公紀念館、蔣園、安陽亭等著名景點。6月30日下午2:30,來自四川、重慶、湖南等地的蔣維勇、蔣傑、蔣長楠、蔣自金、蔣吉祥等國際、國內的知名人士,陸續來到大會禮堂(省委宣傳部原培訓地)。會場整潔莊重,上方掛著「隆重紀念琬公1818周年暨編修蔣氏通譜卷二大會順利召開」的橫幅大標語。大會主持人蔣光友宣布大會開始,首先由成都軍區原宣傳部長、解放軍某部原政委蔣維勇大校講話(講話全文見簡報2)。維勇在概述了琬公的生平和偉大業績、高尚品德後,圍繞我們為什麼要隆重紀念琬公誕辰和編修《蔣氏通譜》第二卷,提出和闡述了4句話、20個字的指導思想,即:「傳華夏文明,承祖先美德,建和諧盛世,育蔣氏英才。」他還展示了他用書法親筆書寫的這20個字。接著,《蔣氏通譜》首卷主編蔣遠舉就為什麼要續編《蔣氏通譜》卷二和對這次所擬《通譜》二卷提綱作了說明。蔣傑、蔣長楠、蔣定剛、蔣隆峰、蔣自金、蔣吉祥等宗親先後在大會上發了言。在維勇報告和大家發言過程中,會場自發地多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反覆出現激動全體代表心靈的感人場面,猶如我們敬愛的先賢琬公祥光顯現。特別是這次到會的中青代表蔣傑、蔣定剛、蔣隆峰、蔣剛強等一批姣姣者的出現,更令宗親高興,標誌著琬公的後裔未來大有希望!晚飯後大會繼續進行。在充分聽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會議作出了四項決議:1、鑒於成立社團必須經過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加之前幾年的實踐情況,決定取消蔣氏基金會,也不成立蔣氏宗親會這樣的常設機構;2、成立《蔣氏通譜》第二卷——川渝支脈蔣氏宗譜編修委員會。編修委員會以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只負責編書;不設常設機構,全部兼職;編委沒有報酬,全部義務奉獻;編委原則上由第一卷編委擔任,少數年齡大、身體差的同志可以自願退出;新增部分素質高、有無私奉獻精神、年紀較輕的宗親擔任編委;有編修任務的市、縣設立編修分會,分會負責人進入編修委員會擔任編委;由蔣遠舉、蔣維勇、蔣利作為編委會總負責人,負責確定編委人選,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編修事項。3、編修《蔣氏通譜》第二卷的資金來源,主要按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進行籌集。凡一人出資100元以上者,不僅在書中刊登名錄,今後還可免費領取《蔣氏通譜》一本。一人出資500元以上者,除贈《通譜》二卷一本外,還由編修委員會頒發《榮譽證書》;出資1000元以上者,除享受上述榮譽外,另外贈送由宗親中的書法家或名人書寫的書法作品一幅。所有捐資都要出具收據。捐資不封頂。4、編修委員會要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計劃和經費管理制度,確保編修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資金全部用於編修工作。 上述決議作出後,當即就有宗親捐資壹萬三千壹佰元。其中蔣傑壹萬元、蔣紹明五百元、蔣裕立三百元、蔣沐良五百元、蔣爵海壹佰元、蔣成才五百元、蔣長楠二百元、蔣維勇壹千元。這些宗親的義舉,獲得了大家最熱烈的掌聲和最崇高的敬意!晚上9時,大會在一片歡樂聲中結束後,各位代表還進行了親切交流,並領取了「通訊錄」等紀念品。7月1日晨,代表們懷著依依難捨的心情回到了各自的崗位和家鄉。一些外地的宗親因事不能參加會議,先後打來電話對會議表示熱烈祝賀。他們是:北京國家天文台辦公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世仰、福建省勞動模範利人、廣西日報總編欽輝、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先驤、貴州省企業家昌榮、江蘇省某中學校長廣舉、河北省高級醫師鴻林等。

關於成立中華《蔣氏通譜》二卷編委會重慶分會及開展工作的建議和設想

《蔣氏通譜》首卷歷時10多年的時間搜集和整理才得以發行,不知凝聚了多少蔣氏老人們的心血。但是,由於歷史的變遷、社會的變革等原因,更由於資金的缺乏、信息的閉塞,加上現代人對家族文化及其意識的淡薄,涉及的地域、地區十分有限,造成很多家族分支資料搜集和整理的難度實在難已想像,致使首卷《蔣氏通譜》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很多資料也還存在很大的分歧和爭議,還待進一步核實和查證。因此,中華《蔣氏通譜》二卷的編輯和發行勢在必行! 為此,2007年6月30日,以蔣氏58世祖三國蜀漢賢相蔣琬公直系後裔為主的來自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南等地的蔣姓後人共計80多人在四川綿陽西山公園蔣琬墓舉行了隆重的祭拜儀式,紀念蔣氏58世祖蔣琬公1818周歲誕辰,並舉行了續修《蔣氏通譜》第二卷的工作會議。會議期間,大家總結了以前在家族文化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績,提出了如何在發掘家族文化的同時發展家族經濟等一系列問題……時至今日來看,整個會議還不錯,但總的看來,會議的內容很散,達成實質性的東西並不多。 回到重慶以後,我們重慶的蔣姓都自發的在組織和活動,也在一起聚了好幾次,但總因人數不多,真正熱心又腳踏實地的同道中人太少進展緩慢。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下午3點,蔣翔和我邀請了重慶森柯房地產公司的兩位本家(蔣一平、蔣斌,重慶大足中敖人)在華宇蔣業華五弟蔣業強所開石橋鋪富麗島茶樓進行聚會,閑談中,由於到場的四人都是30幾40多的人,對家族文化熱衷、熱心,並且也具備一定的文化社會層次,對家族文化的發展以及家族經濟的發展都提出了各自觀點和新的發展思路。為此,受大家委託,我將其中重點的內容整理形成以下幾點:一、成立中華《蔣氏通譜》二卷編委會重慶分會,並搜集資料和籌集資金; 續修最關鍵的是需要具體的人去負責搜集和處理資料,首先要找這樣的一些人來應付這海大的工作量,所以聚集人氣是最核心的。也只有了人氣,我們就可以篩選出一個領導班子來主持工作,下一步大家可以採取自願的方式籌集資金,通過網路來宣傳賣書(指首卷《蔣氏通譜》)的同時也可募集資金。另外,家族各分支上二卷《蔣氏通譜》也可按人頭收個2元幾元的。 二、如何開展下一步工作,成立川渝兩地的網路平台蔣氏網站; 我們可以以續修《蔣氏通譜》二卷為名,成立中華《蔣氏通譜》二卷編委會重慶分會,先建立川渝地區蔣氏自己的網站,宣傳家族文化,搜集家族各分支信息、資料,凝聚和團結各家族成員,逐漸聚集更多的人氣,舉行各種聯誼活動,適當的時候成立蔣氏宗親會,也可在國外註冊。 三、如何利用家族平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發展經濟、扶貧濟弱。 現在已經聯絡的家族成員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中華《蔣氏通譜》二卷編委會重慶分會名義組織起來,舉行各種活動,大家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互惠互利,適當的時候經過論證,有合適的項目大家可以共同出資,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發展家族企業。等資金豐富後我們可以建立家族基金,投資項目和扶貧濟弱。

蔣允文 於2007年10月22日

大 會 簡 報(二)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2日蔣維勇在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上的講話提綱2007年6月30日各位宗親:今天是我們十分崇敬的祖先琬公誕辰1818周年,你們不怕路遙天熱,從四面八方來到琬公的佳城——四川省綿陽市西山公園,參加琬公的紀念活動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大家歡聚一堂,共同紀念我們的賢明先祖,共同商討《蔣氏通譜》第二卷的編修工作,我感到非常高興。在這裡,我代表發起這項活動的同志,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全家幸福!這幾天由於參加軍隊的兩項活動,今天上午才結束,所以上午紀念琬公的活動我沒能參加上,深感遺憾。在參加這次會議之前我就想,我們隆重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召開《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的意義、目的和指導思想是什麼?我覺得能否概括為:傳華夏文明,承祖先美德,建和諧盛世,育蔣氏精英。下面我就圍繞這四句話講些想法。不妥之處,請各位宗親指正。第一,傳華夏文明。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史的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修族譜,就是傳承文明的一種重要形式。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資料。」江澤民同志也說過:「族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收集、研究族譜,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1984)7號文件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文件還稱家譜是「祖國文化寶藏」。過去我對這些理解不深,現在接觸了一些有關家譜的資料後,才深深感到領袖們和國家重視家譜文化的重大意義。就拿已經出版的《蔣氏通譜》首捲來說,裡面收集了大量的、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的確不乏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這些,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內容。就拿《蔣氏通譜》收集到的字輩來說,裡面就有很多傳承中華文明的內容。例如安岳縣建華鄉張家小溝的字輩:「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子孝高堂樂,家和萬事興,忠厚吉祥意,富貴德為先,功業勤始建,詩書世代賢。」這個字輩包含了治國、治家、修身的基本內容。再拿我們支脈的字輩來說,也是充滿了傳承儒家文化和教育後代的內容:「德高能處貴,孟子升登罡,繼志榮先祖,維仁仕必昌。」這只是從字輩的角度來說,特別是家族中在歷史上和現代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物,他們的貢獻涉及到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在家譜中記載他們的貢獻,本身就是對文明的傳承。第二,承祖先美德。蔣氏家族從始祖伯齡公開始到現在,豪傑輩出,人才濟濟。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教育家、企業家等等比比皆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輝煌的家史;鑄造了堪稱楷模的美德。就拿今天我們紀念的琬公來說,就有很多美德需要我們繼承。我們敬愛的琬公,字公琰,生於公元189年農曆5月16日,荊州零陵郡湘鄉縣(今湖南省湘鄉市)人。是吾族始祖伯齡58世孫,也是我們蔣氏第58代祖先。史稱「蜀漢賢相」,他是三國時代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德兼備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為蜀漢事業,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今天紀念他1818周年的生日,就是要繼承他的美德。2004年蔣開泰先生在紀念琬公誕辰1815周年時講了他四個方面的美德:一是嚴格治國,一切為民著想;二是審時度勢,委賢讓能;三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四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些我就不重複了。只在如何做人方面繼承琬公美德,講三個方面的看法:一是刻苦好學,博學多才。琬公從小就勤學好讀,博覽群書。十多歲時即以才學聞名於郡縣。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佔據荊州並攻取了湘鄉縣後,他當了劉備的部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劉備領益州牧,他以州書佐隨劉備入川,先在一個小縣——廣都(今四川雙流縣華陽鎮)任廣都長。後歷任一個大縣——什邡縣縣令,尚書郎,參軍等職,以後逐步加任為尚書令(即丞相)、行軍都護、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侯,最後加任大司馬。諸葛亮稱讚他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如果沒有刻苦好學的精神,沒有博學多才的本事,是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的。二是勤奮敬業,政績突出。琬公任廣都長時,考慮到蜀中戰亂初平,民心思安,便實行「無為而治」,「予民休養生息」,以至引起了劉備的誤解。一次,劉備突然來到廣都視察,碰上琬公在喝酒,誤認為他尸位素餐,不理政事,一怒之下,欲治殺罪。軍師諸葛亮解釋說:「琬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主公重加察之。」劉備因此不僅沒有治其死罪,後還升他為什邡令。特別是諸葛亮數次北伐,琬公在涪城(今四川省綿陽市)一帶籌措糧草,招募兵馬,保證了諸葛亮六出祁山蜀軍「足食足兵」。諸葛亮常說:「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並密奏後主:「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于軍中,後主依諸葛亮的舉薦,以蔣琬為尚書令(即丞相)。琬公執掌朝政 12年,政通人和,經濟復興,百姓安居樂業,蜀中呈現了一派「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的大好氣象。琬公不僅善於執政是政治家,而且精通兵法又是軍事家。他於後主延熙元年(238年)率大軍進駐漢中,以繼承諸葛亮遺志,繼續伐魏。243年,琬公率領大軍還駐涪城,以鞏固後方基地和「多作舟船,乘船東下」。可惜此後日益病重,壯志未酬,於延熙九年(246年)病逝於涪城,謚號曰恭,世稱蔣恭侯。三是胸懷寬廣、品德高尚 。琬公繼諸葛亮之後之所以能成為蜀漢眾望所歸的執政者,同他的個人魅力密不可分。《三國志?蔣琬傳》雲:「琬出類拔萃,處群僚之右,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由是眾望漸服」。他不卑不亢,胸懷寬廣、品德高尚,善於團結同僚的故事很多。例如,掌管軍吏的楊戲為人坦誠直爽,與人言談時,從不隨聲附和,更不肯信口予以褒貶,琬公有時與他談話,亦常常不予理睬。琬公問侍衛單鎬:「我自執政至今,在治理國政、整軍肅伍方面有何不周?府中屬官有何議論?」單鎬答道:「大司馬日理萬機,功高蓋世,眾人皆服,只是您對屬官太寬容了。」並舉例說:「您身為大司馬,位崇言尊,連後主也要謙讓幾分,而府中楊戲官不大,架子卻不小,竟然連您講話也愛理不理,對這種傲慢無禮之官,若不治罪,豈不過於寬容?」琬公聽到此話,心中坦然,耐心地解釋道:「人們的思想就好像人們的面孔不同一樣,不要當面順從,背後又說相反的話,這是古人所告誡的。至於楊戲這個人,我是了解他的。他從不違心地恭維別人,我說的話,也不可能句句在理。楊戲要讚許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對我吧,又宣揚了我的錯誤,所以他就默默不語了,而我正是從他不理我言之中覺察到自己不足之處,這有何不好呢?為何要治他的罪呢?」單鎬見大司馬有如此雅量,感動地說:「丞相真是虛懷若谷,雅量過人!」部下督農楊敏曾在人前批評琬公做事糊塗,能力有限,趕不上前任諸葛亮。有人將這話轉告琬公,主張整治楊敏。琬公十分平靜地說:「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後來,楊敏犯罪下獄,眾人以為楊敏必死無疑,豈料琬公心無親疏厚薄,依法秉公處理此案,使楊敏免去了重罪。其公正無私寬厚容人如此!這與生活中那些只喜歡別人對他溜須拍馬大唱讚歌而聽不得不同聲音極力排斥異己的昏庸官僚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 《三國演義》第105回里還有一個故事:諸葛亮死後,楊儀自覺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蓋世,理應繼任諸葛亮之職。沒料到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是琬公,於是楊儀深恨蔣琬等人,「自以為年宦先於蔣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賞,口出怨言,謂費禕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結果,「後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欲斬之。」但寬厚的琬公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過來還替楊儀說情:「儀雖有罪,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未可斬也,當廢為庶人。」正是由於琬公這種不感情用事容物容人的氣量,善於化解矛盾,使得他當政的十多年中,蜀漢上下齊心,百官勤勉,政治清明,民風純良。這充分顯示了琬公深具魅力的領袖素質。至於後面兩句話,建和諧盛世,育蔣氏精英意思很明確,我就不再展開說了。希望我們今天的活動和今後編修蔣氏通譜,對弘揚愛國主義,建設中華民族的和諧盛世,培育我們蔣氏的後代精英起到重要作用。

大 會 簡 報(三)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2日蔣遠舉在主祭琬公墓前大會上的講話

蔣氏宗親、各位長輩、各位兄弟姐妹、各位晚輩:今天農曆五月十六日是琬公的誕辰。在祖國盛世之際,琬公的後裔代表來到琬公的佳城——四川綿陽西山公園,隆重紀念琬公第一千八百一十八個生日。我們敬仰的琬公,青年時代才學聞名於郡縣。在劉備麾下作幕僚時,克己奉公、顧全大局、勤於職守、不圖虛名,蜀國軍師將軍諸葛亮贊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深受重用。諸葛亮病逝後,琬公成為蜀漢政權的中流砥柱。當時國力薄弱,主帥新喪,國內大臣爭權傾軋,邊境曹魏又加緊攻勢。琬公面對危難局面,沉著堅毅,在政治上「咸承諸葛亮之遺規」,嚴明法度,賞罰必信,「方整而威重」;在軍事上,吸取諸葛亮的經驗教訓,並有新的建樹。琬公在執政中,以國事為懷,深謀遠慮,委賢讓能,不顧個人得失;在處理重大事務中,秉公執政,依法辦事,不徇私枉法,不計較個人恩怨;為人胸襟開闊,虛懷若谷,正直無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琬公的卓越才能和高貴品質,贏得了文武百官的敬重。琬公病逝後,蜀漢政權保持了穩定。琬公於公元246年病逝,迄今已一千七百六十一年。由於琬公是一位在政治上、軍事上有卓越才能,對維護蜀漢政權有傑出貢獻的歷史名臣,因此,後世對他深為緬懷。歷代到綿陽的名人雅士,總要到琬公墓前憑弔參觀,不少人還留詩題展,稱頌琬公的功績,如「忠雅開王業,艱難繼老臣」、「小心自可襄諸葛,大度尤能恕二楊」、「武侯之亞有恭候,千古英名壯益州」等等。古人讚揚琬公的歷史功績和優秀品質可與諸葛亮媲美。新中國成立後,前來琬公墓參觀考察的專家、學者、國際友人和遊覽群眾日益增多。朱德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前來參觀過。琬公墓早已列為著名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今已成為綿陽市的旅遊勝地。今天紀念琬公,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做到:一、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孫。「孝」字,下面一個兒子的「子」,上邊一個老子的上半部分,意思是人老了,行動困難,有一個兒子肩負著。孝道有三個層次:大孝尊親,能光宗耀祖,顯要門庭;次孝弗辱,不做有辱父母、祖先名聲的事;其下能養,就是能贍養父母。幾千年的孝文化的發揚光大,構建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和民族昌盛。過去歷朝重孝,當今亦重孝。今天紀念琬公,就是我們在行孝。行孝也是傳承。後代緬懷先祖,其目的是啟迪兒女孝順父母。現在空巢老人甚多,需要兒女的「孝心」和「愛心」。孝敬在平時,給老人一些物資上的照顧,精神上的安慰,老人有病早察覺,早治療,這才是盡孝之道。每個人都曾有向父母行孝的宏願,以為來日方長,總想事業有成,衣錦還鄉之日從容盡孝,可惜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對老人活時不盡孝,死後大操辦,不管怎麼張揚,都是枉然。二、做忠於祖國的好兒女。舊中國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生產力低下,國家落後,民不聊生;新中國成立後,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有了土地,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發展,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國家實力增強,人民生活富裕,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每個炎黃子孫無不為之自豪。現在享受著美好的和平生活,要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使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富裕。要樹立「榮辱觀」,反對損害國家利益,保護國家財產;反對「台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世界和平。三、做和諧社會的好公民。悠久的中華民族,有著近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在祖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里,在欣逢盛世的今天,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機遇,在社會主義制度里,團結互助,和睦相處,遵紀守法,維護安定,是農者四季勤奮,做工者手藝要精,經商者薄利經營,為官者仕途廉政,做和諧社會的好公民。我們在琬公英靈面前說出我們心裡話:我們永遠牢記琬公的歷史功績,永遠發揚琬公的優良傳統,永遠繼承琬公高貴品質,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孫,做忠於祖國的好兒女,做和諧社會的好公民。琬公安息吧!佑子孫們福壽康寧。大 會 簡 報(四)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2日在丁亥年蔣氏宗親紀念蜀漢賢相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輯研討會上的發言蔣自金尊敬的各位宗親,大家好! 我名蔣自金,是重慶市總工會的退休工作人員。是伯齡始祖的116代裔孫,是我們五十八世遠祖——琬公的58代嫡孫。今年六十七歲。家住重慶市渝中區文化巷三號7-1。我受入川的一世祖——開科世支基本查明的1000餘名後裔之託,代表重慶支系前耒與琬公繁衍的各地支系的宗親代表一起,共同參加祭祀琬公誕辰1818周年紀念會,感到無限的榮耀!在這裡,我提議:我們以最真摯的掌聲向80有餘的高齡主持人——伯齡始祖的116代裔孫——遠舉老先生致敬!因為是他帶領我們積極修撰本家的歷史。與此同時,我也向本家宗親表示誠摯的慰問!你們的熱情支持,積极參与,將為蔣氏家族的興旺發達留下不可磨滅的光輝!自古有道:「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天下無二蔣,都是伯齡裔」。同根同源、同宗同脈的我們,都是一個大寫的Y因子的承傳,才把我們的血液凝聚在一起的。樹大分椏,根深葉茂。五千多年的繁衍,我蔣氏宗族的每個裔孫無不傳承著伯齡始祖Y因子的基因。正因為如此,他的嫡親——五十八代裔孫——琬公以及琬公的子子孫孫輩們才有不忘先祖靈恩的追憶!今天,耒自華夏東、西、南、北、中的本家各支系族人代表,團結恭敬祭祀琬公誕辰1818周年,事實本身就證明了我蔣氏宗親依然保持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美德。我們應當為此感到自豪!所以,今天的祭祀活動,我認為非同小可,其意義是不能用筆墨文字或語言耒表達的!本屆會議的主題是研討《蔣氏通譜》第二卷的修編、出版、發行等工作問題,我認為就不要去爭論成立什麼「基金會」、「宗親會」了。一旦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凡無私無畏的蔣氏裔孫輩們,應以大局為重,集中人才、資金、資源,把各項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蔣氏通譜》各卷儘力修編完善,不要讓列祖列宗的陰靈再悲傷流淚。我們是在做拯救蔣氏家族文化的工作。歷史的責任已經落在我們這些六、七十歲以上的人的肩上了。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政治風雨洗禮,我們深感失去家族文化的悲哀。我的家父今年九十八歲了,常常為談起家譜在「特殊年代」被破毀的情況而流淚。當今四、五十歲以下的幾代人,他們不知道中國歷史的演變,不知道中國家庭、家族、民族、國家在傳統歷史文化上的意義,也不知道失去傳統歷史文化的痛苦,稀里糊塗,不以為然,不知自己的來龍去脈,也不知自己祖父祖母的根支,更不知自己的祖先源流,……我為他們不尋根祭祖,忘卻祖宗恩惠而痛心。凡有人性、有良心、有伯齡公、琬公Y因子基因的每一個蔣氏裔孫對此能無動於衷嗎?我感到高興的是,今天參加紀念活動的有不少中年青年,還有蔣傑先生的夫人懷著還沒有出生的寶寶,在這次活動中也領嘗到了琬公的靈光,我為我們蔣氏家族的振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關於經費的來源,我認為還是「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辦法好。要大力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出錢不在多少,只要有一顆真誠傳動蔣氏家族歷史文化的心,我們就感激了。此外,還要請本家先富起來的企業家多多資助。我想,先祖的在天之靈一定是有慧眼的。用好管好經費,應本著節約辦事的原則,把書出好,爭取在世間永葆光華,與日月同輝!我對遠舉、維勇、蔣利等主持這件事情的宗親充滿信賴!祝與會代表及其家人安康幸福!恭願本家人丁鴻發!謝謝各位宗親! 大 會 簡 報(五)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16日關於續編「蔣氏通譜」第二卷有關問題的說明蔣遠舉

2005年初,「蔣氏通譜」首卷出版發行,在各地產生了強烈反響,不少宗親紛紛來函來電,要求續編二卷。特別是四川鞏縣宗親,他們運回書後,連日召開座談會,自發反覆閱讀,他們反映越讀越想讀,族代表蔣定江等紛紛來函來電,要求續編蔣譜二卷。據調查反映,川渝兩地各市縣還有80%以上蔣氏宗分支未入通譜首卷。2005年9月,原「通譜」首卷副總編蔣元亨(廣安華瑩人)70壽辰之際,邀請川渝宗親前往彙集,這個集會上,元亨及其叔蔣世佩等堅持主張續編第二卷並擬定和散發了二卷內容提綱意見稿,會後分別自發主動展開工作。光富等前往湖南、江西嚴荘等地考察,收集資料,遠舉、自金等在北碚、巴南、重慶等地聯繫收集資料。2006年6月18日,發出了對各宗支族人續編「二卷」的意見和辦法的書面材料。此時,族人中有識之士紛紛支持,如重慶銀海集團總裁蔣利,中院常務副院長蔣文烈,北碚企業界人士蔣昌艮等都在精神上、財力上作了強大支持。2006年10月重陽節前,蔣氏具文武才華,忠孝並舉的國內外知名人士蔣維勇對編修「蔣譜」二卷更是積極支持,並推薦遠舉作為川、渝代表到西安參加由中央教育部史料學會、全國家譜研究中心、北京人文研究院、中華振興基金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國家級謁拜軒轅黃帝陵及各姓氏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三天,對研究各姓氏文化起源及編修「中華百家姓通鑒各姓氏分鑒」作了廣泛深入的學術討論,譜牒專家李永璞(史學會會長)博士對各姓氏修編「族譜」「通譜」作了精闢的演講和工作布置。這次會議,福建、四川等地的蔣氏代表受到極大鼓舞,對編修「蔣譜」二卷更是信心十足。接著,遠涉河南、蔣氏起源地及江浙蔣氏發源地等地考察,多方展開工作。今天,我們川、渝及湖南老家各地代表彙集在這裡隆重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歲的同時,共商如何搞好蔣譜二卷的編修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祖譜遺訓一再告訴我們,要盡忠盡孝,艱苦創業。盡忠盡孝乃立身之本,因為忠者必愛國,孝者必尊祖,尊祖必修譜。孔聖人教導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這種優良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光大,今天紀念琬公,我們以實際行動,編好「蔣譜」二卷,恭述祖宗功德,學習祖宗優良品德,培育蔣氏英才,這正是我們修譜最大的目的和原因。今天維勇宗親對這個問題作了精闢的闡述和總結。至於如何搞好「蔣譜」二卷,今天發給各位的意見稿,已是三易其稿了,但仍不完善充實,請宗親們認真思考,指正。根據這個提綱意見稿的總目錄和分章目錄,我認為,蔣譜二卷與首卷不同之處,有幾大突出特點:1、首先以突出的位置介紹炎帝陵、黃帝陵、周公廟的照片、簡介、現況等,充分顯現蔣氏一脈同屬炎黃子孫。使族人更加明白我們蔣氏的起源,是從中華民族的始祖少典到炎帝、黃帝,再到周公姬旦、周公姬旦的第三子伯齡受封蔣國,是我蔣氏始祖的來龍去脈。2、以真實的照片和簡介突出了蔣氏的發源地——今天的河南淮濱市期思鎮。歷史上各地蔣氏譜牒對蔣氏的起源說法頗多,除多數記載起源期思外,有的譜說起源橫川,固始,弋陽,淮濱,有說起源蔣集,有說起源光州仙居鄉。其實這些說法也有它一定的根據,因為期思、蔣集、弋陽、光洲、仙居、固始……等等在歷史上除期思這個古地名(曾稱過弋陽),以後一直沿用至今未變,其他在歷史上不同時期有不同稱呼,但上述的地名都在河南東南部八十平方公里內。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代,蔣氏歷經23代國君,對都城的住址有三次變動。如第十七代蔣氏國君,定都城於光洲仙居,這確是事實,因為戰亂,他從期思遷到光州仙居,但起源地仍是期思。期思鎮位於淮濱縣城東南13公里,這裡至今完好保存著蔣國都城遺址,城牆是土製的,迄今部分迄立未倒,鎮外河流是當年蔣國護城河,蔣氏的真正起源地就是在這裡。另一種說法,還有子姓蔣人,商朝以前稱菰,生活在河南修武,獲嘉地區的蔣河兩岸,以採集菰實為食的一支部落,商王封其族人於蔣,直到西周為周公旦所滅,這群子姓蔣人,被迫北遷山西的蔣谷(今山西晉中市東南)。這段話是袁義達、張誠二先生所著「中國姓氏一書」引用的。這段話在全國蔣姓譜史中前所未聞,不知根據何在,僅錄以備考。古蔣國,蔣氏始祖是伯齡公,都城期思鎮,子孫以國為氏,這是全國蔣氏一致認可的,這是主流。3、突出了全國現存的幾處「蔣氏宗祠」(有稱祖廟),可以教育蔣氏後人承祖先美德。這些蔣氏名勝遺迹,不僅真實記述著蔣氏歷代顯赫人物一生的豐功偉績,就是在宗祠的建築風格等方面也具有非常珍貴的文物價值。如福建漳州華安縣「二宜樓」蔣氏宗詞是明朝年間修建的,這裡至今居住著清一色蔣姓36戶,236人,這座土著古建築群,宜人宜居宜地宜天的居住環境,稱為民之魂寶,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中央領導國內外名人雅士,前往參觀瀏覽者絡繹不絕。華安縣縣長蔣一婷,縣委統戰部部長蔣祖宋等為「二宜樓」蔣氏祠所編「華安」蔣氏宗譜,2006年出版發行,享譽海內外,受到廣大人士高度讚揚。又如江西嚴荘蔣氏大宗祠,廣西全州石頭崗村蔣氏祠,都是蔣氏後裔在明朝建立的,而保持延續至今,歷時五百餘年風風雨雨,依然保持完好,其古樸,精美的建築風格,令人稱讚不已。最令人稱道的要數全州石頭崗村蔣氏祠的燕窩樓了,燕窩樓由牌坊和門樓兩大部分組成,此樓得名是因為結構中無一釘梢,環環相扣,銜接而成,形狀很象燕窩,前來瀏覽參觀、考察的外國專家,稱讚不已。這個宗祠是明朝正德六年由朝庭工部侍郎蔣淦為緬懷先祖功德為首建修的。再如福州長樂嶼頭蔣氏祠,浙江溪口蔣氏祠都是清朝修建的,這兩個祠堂不僅為紀念先祖艱苦創業的各界顯赫人士,在宗祠修建後,其後裔更上一層樓的顯赫人物出現,令蔣氏無不自豪。如長樂嶼頭蔣氏祠的顯要人物有清末民初的海軍上將總司令蔣振,陸軍上將蔣斌,民國十一年曾授予蔣振為咸威將軍,當時福建省省長楊樹庄及省政府贈給宗祠的大幅匾額「救國榮宗」四個大字金光閃閃,至今仍懸掛在宗祠正屋堂中。再如,浙江溪口蔣氏宗祠是清朝年間修的,為紀念該宗支歷代先祖,如宋朝神宗時,尚書員外郎蔣浚明(神位排在第一)等所修建的,後在維修時由蔣介石親筆題寫「蔣氏宗祠」四個大字,保存至今,宗祠顯得古樸而威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兩代總統均出生於此,中國歷史在這裡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成為現代學者、專家前往研討近代歷史的寶貴資料地。今日台灣國民黨常委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亦來這裡認祖歸宗。我們這次活動的四川綿陽市,有三國蜀漢賢相琬公墓、琬公紀念館。在此瞻仰的蔣氏後人深深感慨不已。琬公是伯齡始組58代孫,他逝世距今1761年,琬公的後裔不僅人才輩出,其人口的繁衍遍布川、渝各地及國內外,琬公後裔名人雅士亦數不勝數。這表明,我們蔣氏乃是當今的一大旺族。再由琬公上溯到四十八代先祖,澄公墓在江蘇宜興,宜興是蔣氏最發吉的地方,這裡也是歷朝人才輩出。4、在突出蔣氏古代和近代名人的同時,也紀錄當今蔣氏創業精英。我們在首卷中記述的蔣氏古名人有「一門二龍」、「東周八侯」,「五龍鳴於漢」、「五賢播於唐」、「三徑家風」、「九侯世家晉有」、「鐘山改蔣州」,代代賢臣輔,這裡二卷不重複。至於蔣氏古今在各界中的顯赫人物,名列世界之茅的還不少,如民國時期擔任世界聯合國大會主席的蔣廷黻系湖南人,教育家出身(琬公後裔)。二戰時期反法西期同盟國的遠東戰場總指揮是民國總統蔣介石(澄公後裔),在台灣傳播中華文化的先驅者是蔣渭水(台北人,出身18世紀中葉),先祖由大陸遷入台灣。明朝世宗黃帝之母是南京蔣敦的女兒,進宮時作弘治帝的皇太后,後冊封尊稱為蔣聖母,她著有「女訓」一卷傳世(明史,藝文志)。明朝著名醫學大師蔣世吉(1624-1713),字仲芳,著有很多醫案名典傳世至今。蔣興儔,字心越,8歲入蘇州報恩寺,後成為中國一位大高僧,康熙15年東渡日本,為日本曹洞宗壽昌派開山之祖,又是日本虞山派傳人,被日本奉為「豪印之父」。蔣雪航,浙江東陽人,先祖為火腿世家,他18歲自設制腿作坊,經過艱苦創業更新發明,所生產的火腿為金華火腿之巨,公元1905、1915兩次獲得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金獎。當今蔣氏精英,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蔣正華博士(農工黨主席),多次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之一。發明6000米水下作業機器人的蔣新松博士,被譽稱為當代戰略科學家,國務院中組部、中宣部多次行文向蔣新松學習。核工業專家蔣敖博士有核工業之父譽稱,不幸2005年在廣東高州車禍已成植物人。當今蔣氏各界佼佼者不斷湧現,如全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蔣子龍,江西作協主席蔣克己,廣西日報總編蔣欽揮,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主席蔣樹聲等對國家、社會都作出了傑出貢獻。又如商界、企業界蔣氏人物中,浙江義烏世界小商品集散地蔣晉谷有當今商王之稱。廣東蔣仕剛、蔣仕玉有船王之稱。重慶華宇集團總裁、青年企業家蔣業華近日《成都商報》稱為企業界領袖之一。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全國蔣氏從改革開放以來,已湧現出的教授、專家、高科技人員在380人以上,博士生導師在80人以上。較之其他姓氏比較,按人口計算,屬較高姓氏之一。因此,蔣氏是百家姓前五十大姓中的一個重要姓氏,是組成強大中華民族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5、將蔣氏源流分遠古源流,祖傳源流,這是探源溯祖非常重要的資料。我們在首卷的基礎上進行再加以充實,這對上溯淵源,下系支脈是十分壯觀的。把蔣氏較集中的幾個省的播遷與演變同入譜二卷各支系源流脈絡圖緊密結合起來,每個宗支的繁衍世系都可編入此源流篇中,如此真實壯觀的蔣譜二卷出版,作為蔣氏一員就會弄清你的來龍去脈,你來到這個世間就不會再盲然了,對今後如何延伸你心中也有底,而且,從上溯淵源,下系支脈,魚貫而連,或長或幼,或遠或近,一目了然,真真親親如聚一堂,這是多麼珍貴的傳家寶!6、仍以川渝兩地蔣氏為重點,體現各宗支男女平等。已編入首卷但不完善願再補充完善的二卷也可以入編。入編辦法:①通過網路電子郵件發送材料;②通過國家郵政信函包裹發送資料到總編室;③通過電話交流,隨時溝通信息,需要編委協助的編委立即派員前往協助整理材料。總之,遵照客觀事實,認真編好二卷。親人們:盛世修譜,是偉大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姓氏修譜熱潮,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村到城市,一浪高過一浪,全國有很多姓氏,如趙、錢、李、孫、賀等都先後編修了全國總譜,我們蔣姓也不例外,民國時期,1948年,蔣中正曾指令全國編修蔣氏總譜,並擬定了50個字的統一字輩,但未能實現。今年國家教育部全國家譜研究中心,定於今年十月在山東青島市舉行編修中華百家姓通鑒,各姓氏分鑒。我們蔣氏中,有江蘇沭陽蔣曠舉,宣興蔣堯民等一批知名人士,已分別召開全國蔣氏續譜代表會,並兩次在沭陽集會,提出了一百個字的統一字輩,到今下年將再一次約集各地代表研究編修蔣氏總譜,我們的二卷是和它緊密結合的。宗親們,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不存任何私心,以奉獻精神完成我們二卷的編修、發行工作。迎接《中華蔣氏大譜》的到來,那時我們再舉杯同慶吧!

大 會 簡 報(六)大會籌備處 2007年7月2日蔣龍峰在紀念琬公誕辰1818周年暨《蔣氏通譜》第二卷編修研討會上的講話2007年6月30日各位宗親: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重慶籍宗親謝謝各位的光臨!今天,我是帶著萬分喜悅的心情來參加這次研討會的,也是來尋根的。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感覺蔣琬公離我很遠,今天,當我知道自己清晰的家族血脈淵源時才發現我和他是那樣的近,因為我和大家一樣,血管里都流著同一個先祖的鮮血。今天,我們蔣氏子孫聚集在這裡,隆重紀念我們的先祖琬公1818周年誕辰,是為了緬懷先祖的豐功偉績,是為了讓我們及後世子孫永遠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國、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根,記住自己是炎黃子孫,自己姓蔣!最終目的是激勵後人、勉勵後人!團結一致!自立自強!振興家族!振興我們各姓氏共同的家園 ——— 我們的國家,努力建設和諧家族、和諧社會!人死留名!雁過留聲!我們緬懷先祖,也是希望我們蔣姓族人不但能出琬公那樣的偉人,還能出更多王進喜一樣腳踏實地做實事的人,象蔣遠舉、蔣自金、蔣勝中等等這樣的宗親,他們不計報酬、南上北下,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自己不但花費了不少的時間、精力,還花光為數不多的退休金和儲蓄。我們會永遠記住那些為《蔣氏通譜》首捲髮行嘔心瀝血,默默無聞為家族興旺添磚加瓦的人!這樣的人,我們要去發掘、去尋找,我們要用筆記下他們,用資料和書去記錄他們,用家族的祠堂去記錄他們的事迹,去激勵我們及後世子孫!我們重修《蔣氏通譜》第二卷的目的是用筆記錄下更多家族分支詳盡的遷移、變遷,再現先祖們如何在艱難曲折的環境中拼搏、繁衍生息。追根溯源、教育後代、發展經濟、造福子孫,是我們倡導家族文化,增強家族成員的凝聚力,重修《蔣氏通譜》第二卷的終極目的。現在,中華民族的很多姓氏都已經編輯出自己的通譜,如傅氏宗親的通譜就有712萬人上譜,人人出錢,出書就花費了800多萬元。當我聽到《蔣氏通譜》首卷的編委們,尤其是蔣遠舉老先生不辭辛勞,四處奔波,透支自己的精力、時間和金錢,連到了印書都沒有錢而到處募捐時,我不由鼻子一酸,熱血上涌!因此,我在此呼籲:建議我們編修《蔣氏通譜》第二卷時,經費是不是可以由上譜的宗親人人出資2元!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蔣姓後人數百萬,出書的錢還愁嗎?難道我們還忍心看著我們家族的老人們辛苦的奔波,無助的落淚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義孝仁、勤勞勇敢、不屈不撓!我們應建立這樣一個體系,通過編書、通過蔣姓宗親網站等,對蔣姓子孫進行教育、進行引導、進行督促,勸其從正從善、扶貧濟弱、懲惡揚善、記載能人好人,也記載不孝的子孫!謝謝各位宗親,希望大家共同行動起來,為《蔣氏通譜》第二卷的修編、出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上一篇>>謝良琦下一篇>>蔣勵常類別:全州姓氏文化 |

| 分享到i貼吧 | 瀏覽(1324) | 評論(8) 網友評論

  • 回復 1 蔣昌才 2009-01-27 12:24 蔣氏宗新都要加強聯繫,儘快完成全面的修譜.是利於家族利益的大事,是利於蔣氏子孫的大功德.
  • 回復 2 匿名網友 2009-03-07 20:27

  • 回復 3 蔣幸倚 2009-03-12 11:10 我是湖南邵東的宗親,我們在1992年修了四續家譜。現在湖南邵東廉橋鎮火車站附近,現有族人一萬多人
  • 回復 4 蔣幸倚 2009-03-12 11:12 現在的族譜保存比較齊全,如有需要可以和我聯繫
  • 回復 5 蔣氏後 2009-04-01 23:10 就是嘛,蔣氏後要多聯繫 蔣億全 我是湖廣入川蔣氏後代,安岳縣蔣應華始祖之後, 在有族人2萬多人
  • 回復 6 蔣功禎 2009-04-17 06:35 我是河南商城蔣氏後代.我熱烈歡迎海內外的蔣氏族人來此觀光.全面修譜.我緊鄰淮濱及安徽湯家匯.瓦屋脊.我的電話是15937625666.15978575666
  • 回復 7 蔣昌永 2009-08-05 13:16 我本人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單集鎮程庄村人今年42歲,我們蔣家來程庄九輩了,聽長輩說我們是從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大廟鎮孤山村,來到程庄以前小沒聽說續家譜後來長大了也沒聽說,我 想問我們先祖在哪裡?能和哪裡蔣家續一家子
  • 回復 8 蔣敏波 2009-11-18 13:43 我本人是江蘇沛縣的,比較年輕,但是看到蔣氏那麼強大 有點很驕傲,只是我不知道自己屬於哪裡的,只知道我上輩,自己和下輩的字輩,方 敏和乃字輩,呵呵 至於家譜,來到家裡的時候沒見過 也不知道在哪裡,只知道我們這群姓蔣的人,都是從山東一個地方搬遷來沛縣這裡的,有點迷茫撒
  • 推薦閱讀: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施研討會綜述
    劉國光在11·23研討會上的重要發言
    「中華文明與世界」主題研討會紀要
    資訊 | 「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在香港順利召開
    跨宗派對話|第五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TAG:紀念 | 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