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中的文化,你保留這種家的感覺了嗎?
「小方言」蘊涵「大文化」,你注意過嗎?如今,「說普通話,做文明人」的標語隨處可見;「學好英語與世界接軌」的口號不絕於耳。英語、普通話成了陽春白雪的代名詞,而方言作為一種「土話」,就成了「下里巴人」,可是,細細品味和琢磨各地方言,便會發現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小潮對普通話和各地方言,有較為深入的研究。王小潮說,方言代代相傳,由於沒有相對應的文字予以記載,很多字詞的發音,發展至今出現了較大變化,但方言依舊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元素,充盈文化意蘊。●在江南不少城市,「香菜」一詞的發音近似於「YanSui」,這與香菜的學名「芫荽」相近。在膠東方言里,「等沒旰兒」意為「等會,晚不了」,其中的「旰」字大有來頭,在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中有這樣兩句:「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引申至今,為「宵衣旰食」一詞,意為天不亮就起身穿衣,天晚了才吃飯。●有的方言融入一些外來文化,創造出許多新穎辭彙,比如,上海人取水泥地板的英文發音cement,將其稱為「水門汀」;手杖叫做「司的克」,來自英文stick,這樣的例子很多。因為早年上海的租借地與非租借地隔一條名叫「洋涇幫」的河流,這些外來詞被形象地稱為「洋涇幫」。一名網友說,「洋涇幫」一詞,之所以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頗為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中外文化的差異。
京味吆喝何處尋?●現如今,哪怕找條老衚衕喝茶已經算是個奢侈的享受了。舊北京城的衚衕已經給拆得差不多,傳統的京腔京韻中也摻雜了各地的口音。叫賣是一種文化,其中大有講究:形容詞要好聽,能吸引人,還要合轍押韻;語調強弱,語句快慢拿捏得有分寸;聲音婉轉而有穿透力;唱詞要全,不能出漏洞。尤其重要的是,吆喝需要配上不同的響器,以增加其韻味。響器有時還可代替吆喝:賣藥糖的吹銅喇叭,剃頭匠敲喚頭,賣燒餅麻花的用小木梆子,耍猴兒的用大鑼,收古董舊貨的打著小皮鼓……甭吆喝,人也知道誰來了。●最近的天壇公園,還能聽見「磨剪子嘞——戧菜刀——」的吆喝,找到在祈年殿西門下集中晨練的一大群人,而這裡的吆喝已經成為他們的練聲曲了……可那份純正的京味吆喝,那份人文的、歷史的以及人們生活習慣、觀念的規矩難道「科學」不起來了?就算是當今的北京人,也不容易聽到原汁原味的北京老話了,更甭提五行八作那些多姿多彩的吆喝。不過現在,京味兒叫賣「吆喝」已經進入了專家論證階段,下一步將彙集整理各種衚衕叫賣曲譜、錄製現存表演老藝人的吆喝絕段。
怎樣保護「鄉音」?拿什麼保護「鄉音」?●方言是不是文化呢?有網友說:我自己認為當地方言再封閉再土氣也代表了當地的一種文化和傳統傳承,比如我所在的地方那個方言,我並不喜歡說,但我接受這個方言,聽久了還聽出其中的味道,比如它的幽默,比如它的獨特。當然我們不能指望方言替代文化,各地文化內涵很豐富,外延也很寬廣,比如當地家鄉口味,比如當地的圖騰(好比中國龍),方言只是其中一個元素而已。但方言這個元素是個極其重要的元素。有一句詩歌是「少小離家老大還,鄉音未改鬢毛衰......然後就是老淚縱橫......等等等等,一個遠離家鄉的人,除了想念家鄉菜就是想念家鄉口音。千里迢迢,走到了廣東的東北人,突然遇到鄉音,竟然兩個不認識的人激動的握手甚至流淚,甚至差點就擁抱,那是擁抱家鄉,擁抱濃濃鄉情。●「兒子不讓我對小孫子說方言,說是會影響小孫子學習普通話……」上了年紀的上海市民吳大媽說。一種方言代表一種獨立的文化。但是,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語言與此語言之間,既要相互學習又要相互吸收,因此,會產生相輔相成的作用。由於各種方言始終處在交匯和沿革中,因此,純正方言的傳承變得更加艱難。很多地方的方言文化被稀釋,許多孩子對自己的家鄉話只會聽,不會說。方言沒有相對應的文字,加之會說的人越來越少,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純正的方言將漸漸消失。●要真正留住方言文化,僅僅「輸入法」是遠遠不夠的。長期以來,有一個荒謬的觀點,即認為普通話與方言是「你死我活」的關係,普通話要長,方言要消,於是,上課不許說方言,下課不提倡講方言。而實際上,方言口語原本是普通話語彙的活水源頭,方言發展了,普通話一定會更加豐富。普通話與方言二者兼融並蓄,中華語言文化會更加博大精深。方言、鄉音是什麼?是家,是傳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任何一個人到了家鄉以外的地方,都要尊重人家的家鄉話,因為那也是人家心中所珍惜的,你不可以褻瀆。
推薦閱讀:
※中國茶葉霸主地位慢慢流失,如何拯救?
※看到一本書的電話號碼寫著「厴妯傈僧妯俘俑厴貐喝謝錟霂」這樣一行字,這是什麼文字?
※大神來啦!Brett Manning教你唱歌簡單不費力
※這是一個叛賊逆襲為流行文化 icon 的故事,花了400年
※可以較為全面的解讀《水滸傳》中方臘手下強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