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之一

視頻文稿02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之二悲觀·樂觀·視頻——濟群法師2014年講於第九屆菩提靜修營 00:40第二個問題的題目叫做悲觀還是樂觀。這是代表著關於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在現實的人生中,我們知道有的人比較悲觀,有的人比較樂觀,甚至在哲學上有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像叔本華·尼采就是屬於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他有一句話:生命是一潭慾望,慾望不滿足的時候便空虛,滿足了,便無聊!人生就是在空虛和無聊之間搖擺。這句話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還是蠻有道理的,因為人的慾望很多,所以多數人其實不斷在忙碌。就是在追求自己的慾望,沒有滿足的時候,很辛苦,滿足了又無聊,再去製造慾望,然後不斷製造慾望,又不斷辛苦,所有人生就一直在辛苦和無聊之間,他覺得這個生命就是除了這種痛苦以外沒有別的,看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希望,那麼這些悲觀主義的哲學家,他們對人生是有深層的思考,是有深度的,像他的哲學多少受到佛教的影響,所以世人就認為佛教就是悲觀的,佛教一定就是消極的,但事實上叔本華,他對佛教的認識是膚淺的,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這是悲觀! 04:13樂觀的人通常會把人生看得比較實在,會落入一種常見的狀態,有兩種情況,有的人,他的人生處境比較順利,所以他會比較樂觀!這種樂觀其實是膚淺的,麻木的,這種樂觀一旦遇到挫折,馬上變成悲觀,這種樂觀是靠不住。還有一種智慧的樂觀,他有兩個方面,有消極的心理學,有積極的心理學,積極的心理學,它看問題,都能從積極的方面去看,那麼從積極的方面去看問題, 看到好的一面,那麼就是一種比較有智慧的樂觀,它並不是不知道事物有另外一面,它只不過樂意選擇去看事物的這種正向的一面,積極的這一面,那麼我覺得這樣的一種樂觀主義,這個樂觀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鼓勵的。06:18我們講悲觀和樂觀,其實都可以有深和淺的兩個層面,深度就是深層的這個層面的悲觀,事實是來自於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思考,因為他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找不到生命的價值,看到人生,他看到更多的就是一種苦難,除了苦難以外,他看不到這個生命還有生命快樂,還有什麼希望,那麼這是屬於一種比較深層的這種悲觀主義,這種悲觀是來自於骨頭裡的,不論遇到什麼再好的事情,他也開心不起來,因為他看到現實的人生。07:22像西方的很多哲學家,他們也能看到現實的這種人生,它是充滿著荒謬和虛幻,人死了之後,如果他不信仰宗教的話,人死了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生命就是毫無價值;所以我們前兩天還轉了一句名言,德國的一個諺語說:人生如果只活一次,那就等於沒活。活一次,活完就完了,你活一次,活一萬年怎麼樣,一萬年很快過去了,恐龍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一億五千萬年,在六千萬年前消失了,可是我們今天要去找它的骨頭都很難找到,不知道哪一隻恐龍曾經在這個地球上,統治這個地球,統治著幾千萬隻、幾億隻恐龍,不知道有沒有誰能把它考證出來,我想是沒有人能夠把它考證出來的。那我們今天的人類,不管是比爾蓋茨也好,還是多高的權利、還是多大的事業,如果說人生只活一次,那幾十年的光景過去了之後,最後整個生命就會進入到一片沉寂的狀態,什麼都沒有了,如果對於這樣一個沒有的生命,它的意義在哪裡呢?09:36我看我們這個世界,有的人是需要有意義才能活著,也有的人不需要意義也能活著,有的人,這個意義很好打發,有的人要找到一個意義很不容易,普通的人對人生沒有生命思考的人,要找到一個活著的理由很容易,生個孩子、做個小事業,就歡天喜地了,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有思想的人,他很容易看透這些東西的短暫性和虛幻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需要去找到一種,活著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找不到,不容易找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也就容易產生一種悲觀的情緒。10:49像叔本華,我們剛才講到,他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人生是苦的,但是人生是苦,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的說法!因為人生是苦,它是立足於我們現在這種凡夫的生命,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的生命,從本質上來說是痛苦的,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的生命,從本質上來說是痛苦的(強調),這個本質是什麼?這個本質是迷惑和煩惱,迷惑和煩惱就是一台不斷製造痛苦的永動機,像叔本華說的,人在這種慾望和慾望被滿足,在慾望和空虛之間,其實多少也是反映了這樣一個道理,但是生命還有一個層面,我記得我上一次在北師大,做了一個從心理學視角看佛學世界,我在做這個講座之前,我就寫過一條這樣的微博,講的是生命本質其實是自由和快樂的,因為迷惑、煩惱,所以我們才有種種痛苦,如果我們擺脫了迷惑和煩惱,生命就會回歸到一種自由和快樂的狀態。那麼這兩種說法,好像是不是矛盾?其實不是,因為生命就是有兩個層面,有迷惑的層面,也有覺醒的層面,就像我們看到天空也有兩個層面,有雲彩、雲層,這是一個層面,然後虛空,這是一個層面,從迷惑和煩惱這個層面來說,生命是痛苦的,從覺醒的這個層面來說,生命的本質就是自由而快樂的,所以世間上的人對佛法的認識,多半是偏向於佛教所說的否定的這一面,就是對我們生命中,這種負面力量否定的這一面,所以很多人會認為佛教是消極的。14:12那就是說,我們要了解到悲觀、樂觀,這個跟我們人對世界的認識是有關係的,很多人他認為佛教是悲觀,為什麼會認為佛教是悲觀呢?我覺得他的理由是什麼呢?首先也是跟出家的制度有關係,因為很多人認為出家人看破紅塵,也不結婚,也不生孩子,也不在這個世界上追逐名利,他對這個世俗,他們認為這種做法,出家就是一種消極厭世,他們認為這種世俗的生活,他們看不到這種世俗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就放棄這種世俗的生活,追求一種出家,可是為什麼要出家呢?出家難道僅僅就是因為一種消極避世嗎?還是因為他有更高的追求,這個道理我們很多人,他是沒有認識到,其實出家他是有更高的追求,因為他看到了這樣一種世俗生活的虛幻性、無常性,以及看到每一個生命內在隱含著迷惑和煩惱,而這種迷惑和煩惱如果沒有解決的話,生命是不得安寧,不得自在,我們追求短暫的世俗的生活,但是這種世俗的生活,雖然也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的背後,其實是隱含著無限的痛苦、迷惑和煩惱,所以從出家的制度來看,認為出家人是悲觀的,我覺得當然這首先是一種誤解。17:28另外,佛教的教義里,尤其是聲聞乘的教義,主要講的是空、苦、無常,也就是說佛教的這個教義,它是偏向於一種否定,比如說我們這個世間上的人追求的是永恆,我們對愛情、事業,我們都充滿著一種永恆的期待,但是佛教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我們覺得這個世俗生活里有很多很多的快樂,事業的快樂,感情的快樂,有各種各樣的快樂,但是佛教告訴我們有漏的生命就是苦的,有漏的生命,什麼叫有漏的生命?就是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的生命,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的生命是痛苦的。(蘊含著迷惑和煩惱的生命)18:55佛教還將就涅槃解脫,很多人對涅槃解脫他也是有誤解的,涅槃就是要平息,要停止,我們這樣一種充滿著迷惑和煩惱的生命,解脫就是要擺脫我們內心的迷惑和煩惱,其實這個過程,我覺得它蘊含著兩個方面,蘊含著一方面,佛教的理論,它是要糾正我們對世界的一種錯誤認識,比如說我們會把世界看得很恆常,可是世間又不斷地出現無常的現象,而這種無常的現象,這種無常的事實會不斷地給我們帶來痛苦,我們對這個世間上有很多這種快樂的期待,可是事實上,因為我們得生命,如果我們沒有擺脫迷惑,沒有擺脫煩惱,那所有的快樂終究都不是永恆的,所以佛教事實上它是要幫助我們尋找,我們生命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裡?這個痛苦的根源,一方面就是來自於我們對生命,我們對世界的錯誤認識,還有一方面,就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迷惑和煩惱,聲聞乘的佛教,一方面它要幫助我們,建立一種對世界的正確認識,另外一方面,涅槃和解脫,事實上就是擺脫我們內心的迷惑和煩惱,解脫就是從迷惑和煩惱里走出來,走出來之後怎麼樣,走出來之後,我們才能夠去開啟我們內在的這種覺醒的生命,智慧的生命,所以佛教的否定,其實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地去面對我們人生的現實。21:49那麼另外一方面,尤其是大乘佛法,這個大乘佛法它是要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悲願無盡的人生,大乘佛法一方面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生命內在都有覺悟的本性,都有覺醒的內涵,那麼另外一方面,大乘佛法講究的是發菩提心,要利益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大乘的菩薩道,就是要對眾生生起無限的慈悲和願力,所以這是大乘佛法,它絕不是悲觀的,它是對人生,它會採取一種非常如實的,智慧的態度。22:53所以佛教事實上,應該說佛教既不是悲觀也不是樂觀,有人問佛教是悲觀的還是樂觀的,其實佛教既不是悲觀也不是樂觀,悲觀和樂觀事實上都隱藏著一種對人生的一種片面認識,樂觀的人,我們剛才前面講,樂觀的人,很多時候他對人生的認識有可能是膚淺的,也有可能是片面的;悲觀的人,有可能也是膚淺的,有可能也是片面的。佛法的智慧,它所要做的是什麼呢?它所要做的是幫助我們對這個世界,建立一種如實的智慧,如實,這兩個字非常的重要,如實,那就是你的認識要跟這個世界的真相相吻合,也就是我們在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過程中,我們要擺脫這種常見和斷見,不要落入到一種永恆的見解。你認為這個世界有永恆,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永恆的幻想,什麼天長地久、什麼海枯石爛,那麼這是一種永恆的幻想,對這個世界也不要陷入到一種虛無,虛無是很可怕的,虛無比永恆還要可怕得多,因為永恆你是有一個期待,你為了期待這個永恆你會去做很多努力,如果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一種虛無,那簡直就是沒有希望了,活都活不下去了,找不到活著的理由,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佛法它給我們的是一個緣起的智慧,緣起的智慧就是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生命,正確地認識人生。25:33首先,我們剛才講到佛教不是悲觀的,為什麼說佛教不是悲觀的,然後我們再講佛教為什麼不是樂觀的,佛教不是悲觀的有幾個方面,第一個,佛教雖然講到人生是虛幻,就是一切有為法,因為佛教以緣起來看世界,緣起,因緣因果。佛教對這個世界的解釋就是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因緣和因果,世界就是因緣和因果的延續,然後在這個因緣和因果構成的世界裡,你找不到一個不變的、不可分割的實體,我們過去認為,比如說唯物論,它認為有一個不變的、不可分割的物質,作為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整個世界就是由這個物質然後把它累積起來的,整個累積起來的,構成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存在,但是這樣一個物質基礎,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不變的,不可分割的實體,佛教以這個緣起的理論來看,這個世界是沒有這樣一個不變和不可分割的實體,所以佛教認為世界的存在,它就是一個條件、關係、變化的假相,但是在這樣的一種假相中,雖然不是恆常的,但他也不是斷滅的,一切事物之間它會隱藏著因緣因果,就像我們得生命,一道河流,這道河流,它是從無窮的過去一直延續到無盡的未來,生命的延續它是不會斷滅的,所以我覺得佛教的理論,如果你不了解輪迴的理論,你的生命是沒有長度的,你不了解心性的理論,你的生命是沒有深度的,那麼沒有長度,沒有深度的生命是渺小、短暫。28:35那佛法除了在緣起的現象,因為在西方哲學也在討論這個世界的本質問題,但這個本質的問題,西方哲學他們是通過理性來探討,來認識這個世界本質,但事實上用理性是沒有辦法抵達本質的層面,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你是沒有辦法用理性來徵得空性的,理性、空性,你要徵得空性那是要超越你的理性,你只有超越你的理性,你要去開發你生命內在的這種無限的智慧,當你開發出生命內在的這種無限的智慧,你才能夠通達空性,所以世界並不是一個短暫的、虛幻的,世界蘊含著一種無盡的因果,然後我們對這個因果的現象,如果能夠如實地認識了之後,我們就能夠在緣起的當下通達空性,開啟智慧,所以我們能夠通達空性,我們就能夠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所以我們不需要悲觀。29:56那麼第二個方面,佛教一方面雖然講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迷惑和煩惱,這個煩惱,眾生有多少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真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啊。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煩惱,各種各樣的煩惱,除了煩惱以外,人類對自身的這種迷惑,生命的迷惑包括我們剛才前面講的,比如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人為什麼活著、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包括世界有邊無邊、有限無限,人能不能認識世界,人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等等這些問題,人類有很多的困惑,因為這些困惑,我們看不清楚,所以我們就會製造很多的煩惱,人就會活在自己製造的煩惱中走不出來,就像一隻大象掉到泥潭裡一樣,老象溺泥不能自拔,所以每一個生命,都會被自己內心的這些負面情緒、煩惱所包圍,生命的出路到底在哪裡?生命的希望到底在哪裡?如果我們學了佛教,我們同時也還發現,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內在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們不需要靠外在的力量,我們得生命有迷惑、有煩惱,同時我們也有佛性,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們具有自救的能力,我們只要通過學習佛法,去開發我們生命內在的覺性,我們就能夠從迷惑和煩惱的泥潭中走出來,所以我們不悲觀,我們不需要悲觀,我們得生命是有希望的,我們是有自我拯救的能力。32:33第三點就是,一方面我們看到生命的這種荒謬,荒謬性、虛幻性、迷惑性、煩惱性,但是佛法在這個迷惑的生命中,同時也為我們開闢一條覺醒之道,解脫之道,我覺得很多哲學家為什麼想不清楚,這個生命的出路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想不清楚,想不清楚的原因,是因為他走不出生命的這樣一個迷惑的層面,走不出這個理性的層面,跳不出理性的層面,跳不出生命意識的層面,他跳不出這個意識的層面,所以他的生命是沒有辦法找到出路的,但佛法,佛陀他看到了,我們得生命在迷惑的背後還有覺醒的力量,所以佛陀,他為我們開闢了另外一條道路,那就是覺醒之道。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他說我發現了一條道路,這條道路也可以把它稱為是古仙人道,就是過去的諸佛,都是沿著這樣一條道路,從這個生命走向覺醒,那我現在,我找到了這條道路,我也是順著這樣的一條道路走向覺醒,所以他在他四十五年說法的過程中,施設無數的法門,就是引領著我們走向覺醒。這條道路不是沒有人走過,過去已經有著千千萬萬的諸佛菩薩走過了這條道路,在佛教的歷史上,也有千千萬萬的祖師大德們走過這條道路,所以當我們找到這條道路的時候,我們得生命不再悲觀,因為我們看到了典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法,同時,當我們在走這條道路的過程中,我們得生命,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得生命也不斷地在完成覺醒和解脫,所以這讓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會充滿著一種信心,不再悲觀。35:38這個是我要說的,佛教它不是悲觀的,同時,佛教也不是樂觀的,我們不要聽了這個之後,我們就很樂觀了,很樂觀了,就可以睡大覺了,這個問題實在不是這麼簡單,為什麼不是樂觀的呢?36:07首先第一點,就是我們得生命時時還要面臨著死亡,死是一定的,什麼時間死是沒有一定的,大家記住這兩句話,死是一定的,什麼時間死是沒有一定的,可是我們死了會到哪裡去呢?搞不清楚。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好死亡的準備,所以西方哲學家說,哲學就是為了你做好死亡的準備,學習哲學就是幫助你做好死亡的準備,那我們學佛,當然我們下面會講到這個問題,重生還是重死,但是我們得修行,我們還沒有能夠做到自己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們得生命還充滿著迷惑和煩惱,我們的修行還沒有成就,我們今天有這樣一個聞法的因緣學習佛法,我們得到了人身,可是如果我們現在就死了,我們會到哪裡去,我們有把握嗎?我們是沒有把握的,所以死對我們來說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在修行沒有成就之前,其實我們是樂觀不起來的,因為我們的生命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造了很多的不善業,我們生命的處境會到哪裡去,還是離不開六道,我們有可能繼續得人身,也可能不小心還會掉入到三惡道里去,這都是沒有一定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樂觀。38:30那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我們自己的修行已經很有成就了,我們已經可以預知時至,我們已經可以生死自在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樂觀了?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因為你還需要看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們還是深陷在迷惑和煩惱的泥潭中,他們還需要在無盡的輪迴中飽受痛苦,他們需要等著我們去幫助,我們每一個學習大乘佛法的人,我們身上都承擔著自覺覺他的這樣一個使命和責任,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眾生,在輪迴中受苦、受難,所以我們樂觀不起來,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眾生也是很難度的,要幫助別人也是不容易的,它會有種種障礙,所以不是說你想度眾生你就能度眾生了,你想幫助別人你就能幫助別人,做好事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從種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也不樂觀,不悲觀,那就是需要中觀,所以學佛的人就是要中觀,就是我們要建立一種中觀。40:30所謂中觀,就是要客觀地,如實地看自己和看世界,我們需要客觀,如實地看到生命存在的困擾,過患,我們同時也要客觀,如實地看到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內在都蘊藏著自我拯救的能力,我們要看到生命的希望,也要看到生命的缺陷,我們需要在看到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我們需要積極地去努力,精進。所以佛法跟中觀有關係的一個名詞叫中道,佛教講究中道,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他就提出了八正道,八正道事實上就是一種中道的理論,中道,首先在生活上,就是不去過一种放縱慾望的生活,也不追求一種禁慾的生活,然後在認識上就是要遠離常見和斷見,就是遠離錯誤的見解,建立一種對世界的如實的認識,所以通過這種如實的正見,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種中觀的智慧,通過這種中觀的智慧,中觀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開啟智慧,所以智慧的開啟要有中觀的認識和中觀的修行,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問題,佛教是悲觀還是樂觀?都不是,佛教是中觀。
推薦閱讀:

作為父親在養育一個兒子的過程中有哪些享受?
成功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你有哪些一直堅持的原則?
請問空軍飛行員和科研人員哪個更能實現人生價值?
金政委有什麼名言?

TAG:人生 | 佛教 | 生態 | 人生態度 | 態度 | 佛教徒 | 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