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   牛勝先

誰毀了我的太極拳(一)

作者:牛勝先

  真正的太極拳是「陽春白雪」,不下些狠功夫是根本得不到其真諦的,不出些血本也休想進入它的殿堂。太極拳是道家養生文化和道家武術文化的產物。從歷史溯源來看,太極拳經老子、尹喜、麻衣道人李和、陳摶、火龍真人鄭思遠、張三丰等歷代祖師逐漸發展而成。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講:「虛其心,實其腹」。而太極拳從始至終都要求虛心實腹。老子云:「至虛極,守靜篤。」而練太極拳也講求動中求靜。由此可見,太極拳處處合於道,屬於道家養生文化和道家武術文化。但現在絕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包括很多專家教授、七八九段,都沒有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根本做不到太極拳的規矩。或是一知半解,嘴上說說而已,實際做起來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我將在以下問題上一個一個地說明「你們如何毀了我的太極拳」。

   一、樁功

  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沒有樁功的太極拳好比建在沙灘上的樓房,風一吹便倒,由此可見樁功的重要。那麼練太極拳要站哪些樁功呢?太極拳樁功很多,有開合樁、下蹲樁、馬步樁、手揮琵琶樁、提手上式樁、白鶴亮翅樁等等,實際上,每個太極拳的動作就是一個樁。要把樁功練得一般人兩三個乃至三五個都推不動、拉不動,多棒的小夥子也休想抬起胳膊來,才算基本達到太極樁功的要求。而現在從各體育大學院校到省市武術隊的專業教練,以及各地的太極拳輔導站的教練員、輔導員們,根本不教學者練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站樁。據這些教練員、輔導員們講,出光碟的那些專家教授,都不談太極拳站樁的問題,叫我們知道什麼?所以,我說那些練太極拳不站樁、不懂站樁,或說站樁沒用的專家教授們,以及那些七八九段們毀了太極拳的根子!

  1978年,我所在的單位和另一單位發生矛盾。我的單位蓋房挖地基,另一單位要拆房。為了拿證據,我們派人把對方拆房的情形照了下來,結果對方派人搶相機,雙方因此發生了武鬥。個別人為了將矛盾鬧大,隔著房子往人群里扔磚頭,在場的幾十人立即發生了騷亂。對方一些人見我很瘦,又是專管這個廠子搬遷的負責人,於是想把我推進地基溝里。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十幾個人就是推我不動。他們又派了兩個一米八以上的大個子,每人架著我的一隻胳膊,想把我架出去打,但任憑他們怎麼架也架不動。後來他們改變主意,幾十人一齊喊著口號從後向前推我,結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迎面撞上我,立即應聲倒地。那天我們被對方打傷了十幾個人,而我卻安然無恙。試想,如果不是我練武術有樁功,怕是要吃大虧。練功夫,不是專門為了打人,但關鍵時刻要能自衛,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也練這些不站樁的太極拳,那天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二、頭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是,頭容正直,下頦微里收。名日:虛領頂勁,下頦微一收,氣貫於頂。如果推手發人時差了頭頂懸之勁,就可能發不動,或發不遠。有了這頭頂懸的勁,就可能發得動,或發得很漂亮。所以虛領頂勁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臉,也不能齜牙咧嘴(練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樣的要求)。總之,不管多難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那樣。

   三、眼部功夫

  練太極拳時,眼神從始至終都要配合動作。該看前方時要看前方,該看前手時要看前手。不管看哪裡,都要讓人覺著自然得體。不能該看前手時看了後手,該看右手時看了左手。如白鶴亮翅,定式後應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馬分鬃,抱球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應看上面右手食指。當左腳邁出去,慢慢落實成左弓步時,左手也同時到左胸前,右手停於有胯旁,這時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眼看左手時,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兩眼有神注視前手。更為難做的是,不論一趟太極拳有多少動作,練10分鐘、20分鐘乃至30分鐘、40分鐘,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師練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練眼也專門有練眼之功,如香火頭練眼功、捉渣滓練眼功、看太陽練眼功、看月亮練眼功等等,容後再談。

   四、鼻子呼吸之功

  練太極拳從始至終應呼吸自然。練時配合動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長。呼和吸應以耳朵聽不見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間斷。須知練太極拳不同練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據動作的難度大小及長短配合呼吸。從起式到收式,都應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動作和呼吸結合上。再加緊下大功夫,就能達到氣與勁合的境地。當然還有更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練著練著,突然感覺耳旁如打了一聲雷,不覺自己有呼吸,這就是胎息。如果經常能達到胎息的境界,長壽是定然無疑的。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會問,練太極拳與耳朵有什麼關係?又不是跟他人比武,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前面談了呼吸是耳朵聽不見的呼吸,那麼耳朵聽什麼呢?我認為耳要聽蟬鳴。什麼是蟬鳴?即我們稍一靜,大腦中發出的「而」的聲音。只要能排除雜念,神不外散,專註地聽蟬鳴,久而久之,剎那間耳邊「嘩啦」一聲,如同雷聲,就入靜了。此時,只知練拳,不知其他,見如不見。見人見物,見一切如不見。這就是練太極拳所講的動中求靜的最佳效果。久靜而生動,此動不是練太極拳動作的動,而是一點真陽在動,這一點真陽即是生殖器無念而自舉的動。要練真正的太極拳,尤其是養生功,不能集體在一起,男男女女更不宜在一起練,關鍵就在於此。真陽一動就得會收,這收氣之法,不是得真傳者也絕對不知道。真陽一動,要用小周天收氣之法收之。氣越收越足,真陽越動越勤、越堅、越硬,直至七個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無孔笛顛倒兩頭吹之功。七個無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開通奇經八脈。八脈開通身屬陽,準備下手采小葯。當我們練著練著突然覺得一點真陽要奪關而出,千鈞一髮之際,要會勒陽關,調外葯,調到葯產神知,此時要會上下任督接連之法,速用寶劍斬插之,這叫做寶劍插在三江口,管叫黃河水倒流,風吹之,火化之。采完葯後,再行牢牢封固,這種功夫才是張三丰祖師傳下來的太極拳功夫。不論楊、吳、陳、孫、武、李,誰懂這種功夫,才算得「下手煉精化氣」之真傳,得太極拳之真傳。

  不少練太極、形意、八卦的名師都說會「煉精化氣」,也可能他們不願寫在書本上,但在我看來,那麼多練太極、形意、八卦、武當劍的,也只是會說說名詞而已,實際都不會。如果真會,就不會說站著三體式能結丹、站著三體式能採藥的外行話,就不會說「煉精化氣」的外行話。「煉精化氣」前面還得加上兩個字——「下手煉精化氣」才是行話。上面所說的功夫在公園裡練行嗎?當著人練行嗎?不行。採藥歸爐後,還有許多功夫,因為這裡重點是講太極拳,所以我只介紹一下名稱,分別有:捉渣滓、卯酉周天、歙聚祖氣、蜇藏氣穴、提踵呼吸、點穴固丹、虛室生白、六根震動、大葯過關、養育聖胎、出陽神、撒手九年之功等等。這說明太極拳確實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門哪派。歷代太極祖師可能怕日後有背叛者、不忠者,他們往往不說太極拳是出自道家,而說是出於自己那家那派,所以不傳下手煉精化氣、轉手鍊氣化神、了手煉神還虛、撒手煉虛合道等功。如果誰說太極拳是他們家創的,就請他把這些功夫一一說清楚。以上我主要講的是男子練法,至於女子練法今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還有年少有年少的練法,年老有年老的練法,有病有有病的練法,沒病有沒病的練法,不能概而論之。

    六、舌部功夫

  練太極拳從預備式開始就要舌尖倒卷,上頂天池穴。舌根部有兩個穴位,左為金井,右為石泉。隨著動作慢慢運行,舌下兩穴會分泌唾液,這唾液行話為「玉液」(靜中得來的此液為丹)。唾液不是有了就咽,而是要待整套太極拳練完後唾液滿口時再吮吞下咽。會吮吞者,唾液直入任脈,不會吮吞則直入腸胃。人任脈則利陽精,久而久之能使腎機能強壯,使身體越來越棒。以五行相生而論:腎屬水,腎臟無病,腎水足,水可生木;肝在五行中屬木,腎無病利於養肝臟,肝屬木,木又生火;心在五行中屬火,肝氣足又利於心,心屬火,火又生土;心臟無病又利於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土又生金;在五行中肺屬金,脾胃無病又利於肺腑,肺屬金,金生水,肺腑無病又利於腎臟。此謂五行相生之理,有相生就有相剋,這是辯證的關係。五行相生是順理,而五行相剋呢?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五行相剋之理言之:金克木,金在人身內屬肺,肺腑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木肝之病,木在人身之內屬肝,肝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土脾胃之病,土在人身內屬脾胃,脾胃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腎水之病,腎屬水,腎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心火之病,火在人身內屬心,心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金肺之病。如此相生相剋,循環往來,何病之有?此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就是陰陽辯證之理,此理就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它充塞宇宙,充塞大地,充塞人身,充塞萬物,也充塞太極、形意、八卦,此理雖簡明,然也不是一個對道家文化思想無知的人可理解的。所以,我斷定太極、形意、八卦出自道家,不屬哪門哪派,要說派就是道家武當派。

    七、肩部功夫

  練太極拳不論做什麼動作,或起或落,肩是一直下沉的。這種沉不是僵硬之沉,而是自然松沉。不會練拳的人,卻往往認為沉肩沒什麼作用。肩為胳膊之根節,肩能松沉,則一般人絕對抬不起你的胳膊來。放人亦然,如果對方身上較沉,那麼自己的肩稍微一端,便立即使不上勁。因為肩一端,則使胳膊和周身脫節,和肘腕脫節,所以沒有勁力。只有肩一松,使胳膊和全身成為緊鎖在一起的整體,和肘腕成為一家,勁力方可好用。先輩把肩稱為胳膊之根節,而肘為中節,腕為梢節,可見沉肩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練太極拳除下勢等個別動作外,不論練多難的動作,兩肩始終要在一個水平線上。在推手中,肩靠是很有威力的技擊動作。如對方捋我,那正好借對方的捋勁,往對方中部靠去,輕者靠出丈外,重者立即休克,可見沉肩肩靠威力之大。但如今練太極拳者,尤其是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很難見到一個會沉肩的,這樣下去,太極拳豈不危哉。

 註:從此文可以看出,尾閭中正是整個太極拳走架的中心。武匯川傳拳開明,功德無量。

《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之二

牛勝先

我於2003年寫的《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在博武網發表後,得到了許多朋友的支持和喜愛。不少人來信來電,希望我繼續寫太極拳方面的文章。但由於我後來較忙,一直抽不出時間坐下來寫作。最近才總算稍有了些閑暇,於是抓緊時間寫了此文,作為《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一文的補充,不當之處肯定不少,請行家裡手指正。

  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明我們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有嚴格的規矩。不按著本行本業的規矩,肯定辦不好本行本業的事。比如四川成都陳麻婆的豆腐,那麼簡單的一道菜,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都做不出陳麻婆的豆腐本味來,就是因為沒有陳麻婆的方法和規矩。更何況太極拳是一個泱泱大拳,是三大內家拳之一的上乘功夫、上乘拳術,沒有規矩能學得好嗎?沒有繼承能發展得了嗎?真正的太極拳功夫是「陽春白雪」,不下些決斷的大功夫是根本得不到它的真諦的,不出些血本也休想進入它的殿堂。太極拳是道家養生文化和道家武術文化的產物。從歷史溯源來看,太極拳經老子、尹喜、麻衣道人李和、陳摶、火龍真人鄭思遠、張三丰等歷代祖師逐漸發展而成。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講「虛其心,實其腹」,而太極拳從始至終都要求虛心、實腹;老子講「至虛極,守靜篤」,而練太極拳也講求動中求靜。由此可見,太極拳處處合於道,屬於道家養生文化和道家武術文化。但現在絕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包括很多專家教授、七八九段,都沒有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根本做不到太極拳的規矩。或是一知半解,嘴上說說而已,實際做起來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我將在以下問題上一個一個地說明「你們如何毀了我的太極拳」。

  一、樁功

  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沒有樁功的太極拳好比建在沙灘上的樓房,風一吹便倒,由此可見樁功的重要。那麼練太極拳要站哪些樁功呢?太極拳樁功很多,有開合樁、下蹲樁、馬步樁、手揮琵琶樁、提手上式樁、白鶴亮翅樁等等,實際上每個太極拳的動作就是一個樁。要把樁功練得一般人兩三個乃至三五個都推不動、拉不動,多棒的小夥子,也休想抬起胳膊來,才算基本達到太極樁功的要求。而現在從各體育大學院校到省市武術隊的專業教練,以及各地的太極拳輔導站的教練員、輔導員們,根本不教學者練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站樁。據這些教練員、輔導員們講,出光碟的那些專家教授,都不談太極拳站樁的問題,叫我們知道什麼?所以我說那些練太極拳不站樁、不懂站樁、或說站樁沒用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毀了太極拳的根子!

  1978年,我所在的單位和另一單位發生矛盾。我的單位蓋房挖地基,另一單位要拆房。為了拿證據,我們派人把對方拆房的情形照了下來,結果對方派人搶相機,雙方因此發生了武鬥。個別人為了將矛盾鬧大,隔著房子往人群里扔磚頭,在場的幾十人立即發生了騷亂。對方一些人見我很瘦,又是專管這個廠子搬遷的負責人,於是想把我推進地基溝里。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十幾個人就是推我不動。他們又派了兩個一米八以上的大個子,每人架著我的一隻胳膊,想把我架出去打,但任憑他們怎麼架也架不動。後來他們改變主意,幾十人一齊喊著口號從後向前推我,結果他們的一個人迎面和我撞上,立即應聲倒地。那天我們被對方打傷了十幾個人,而我卻安然無恙。試想如果不是我練武術有樁功,怕是要吃大虧。練功夫,不是專門為了打人,但關鍵時刻要能自衛,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也練這些不站樁的太極拳,那天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二、頭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是,頭容正直,下頦微里收。名曰:虛領頂勁,下頦微一收,氣貫於頂。如果推手發人時差了頭頂懸之勁,就可能發不動,或發不遠。有了這頭頂懸的勁,就可能發得動,或發得很漂亮。所以虛領頂勁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臉,也不能齜牙咧嘴(練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樣的要求)。總之不管多難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麼事也沒發生那樣。

  三、眼部功夫

  練太極拳時,眼神從始至終都要配合動作。該看前方時要看前方,該看前手時要看前手。不管看哪裡,都要讓人覺著自然得體。不能該看前手時看了後手,該看右手時看了左手。如白鶴亮翅,定式後應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馬分鬃,抱球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應看上面右手食指。當左腳邁出去,慢慢落實成左弓步時,左手也同時到左胸前,右手停於右胯旁,這時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眼看左手時,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兩眼有神注視前手。更為難做的是,不論一趟太極拳有多少動作,練10分鐘、20分鐘乃至30分鐘、40分鐘,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師練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練眼也專門有練眼之功,如香火頭練眼功、提渣滓練眼功、看太陽練眼功、看月亮練眼功等。日後我再專門談練眼的功夫,可以讓大家把眼練得能看夏天中午12點的太陽數分鐘乃至更長。

  四、鼻子呼吸之功

  練太極拳從始至終應呼吸自然。練時配合動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長。呼和吸應以耳朵聽不見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間斷。須知練太極拳不同練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據動作的難度大小、長短配合呼吸。從起式到收式,都應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動作和呼吸結合上。再加緊下大功夫,就能達到氣與勁合的境地。當然還有更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練著練著太極拳,突然感覺耳旁如打了一聲雷,不覺自己有呼吸,這就是胎息。如果經常能達到胎息的境界,長壽是定然無疑的。不過這種呼吸,現在練太極拳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恐怕是知者甚少了。要想學會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師虛心求教,可能還能學到。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會問,練太極拳與耳朵有什麼關係?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請聽聽我講的耳在太極拳中的作用,可能會有所幫助。前面談了呼吸是耳朵聽不見的呼吸,那麼耳朵聽什麼呢?我認為耳要聽蟬鳴。什麼是蟬鳴?蟬鳴即我們稍一靜,大腦中發出的「而」的聲音。只要能排除雜念,神不外散,專註地聽蟬鳴,久而久之,剎那間耳邊「嘩啦」一聲,如同雷聲,就入靜了。此時,只知練拳,不知其他,見如不見。見人如不見,見物如不見,見一切如不見。這就是練太極拳所講的動中求靜的最佳效果。久靜而生動,此動不是練太極拳動作的動,而是一點真陽在動,這一點真陽即是生殖器無念而自舉的動(所以要練真正的太極拳,尤其是養生功,不能集體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練,關鍵就在於此。這個怕是一萬個練太極拳的也沒幾個懂的,更別說什麼太極拳專家教授、七八九段)。真陽一動就得會收,這收氣之法,不是得真傳者,也絕對不知道。真陽一動,要用小周天收氣之法收之。氣越收越足,真陽越動越勤、越堅、越硬,直至七個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無孔笛顛倒兩頭吹之功。七個無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開通奇經八脈。八脈開通身屬陽,準備下手采小葯。當我們練著練著突然覺得一點真陽要奪關而出,千鈞一髮之際,要會勒陽關,調外葯,調到葯產神知,此時要會上下任督接連之法,速用寶劍斬插之,這叫做寶劍插在三江口,管叫黃河水倒流,風吹之,火化之。采完葯後,再行牢牢封固,這種功夫才是張三丰祖師傳下來的太極拳功夫。不論楊、吳、陳、孫、武、李,誰懂這種功夫,才算得「下手煉精化氣」之真傳,得太極拳之真傳。

  不少練太極、形意、八卦的名師都說會「煉精化氣」,也可能他們不願寫在書本上,但在我看來,那麼多練太極、形意、八卦、武當劍的,也只是會說說名詞而已,實際都不會。如果真會,就不會說站著三體式能結丹、站著三體式能採藥的外行話,就不會說「煉精化氣」的外行話。「煉精化氣」前面還得加上兩個字,「下手煉精化氣」才是行話。上面所說的功夫在公園裡練行嗎?當著人練行嗎?不行。採藥歸爐後,還有許多功夫,因為這裡重點是講太極拳,所以我只介紹一下名稱,分別有:提渣滓、卯酉周天、歙聚祖氣、蜇藏氣穴、提踵呼吸、點穴固丹、虛室生白、六根震動、大葯過關、養育聖胎、出陽神、撒手九年之功等等。這說明太極拳確實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門哪派。歷代太極祖師可能怕日後有背叛者、不忠者,他們往往不說太極拳是出自道家,而說是出於自己那家那派,所以不傳下手煉精化氣、轉手鍊氣化神、了手煉神還虛、撒手煉虛合道等功。如果誰說太極拳是他們家創的,就請他把這些功夫一一說清楚。以上我主要講的是男子練法,至於女子練法今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還有年少有年少的練法,年老有年老的練法,有病有有病的練法,沒病有沒病的練法,不能概而論之。

  六、舌部功夫

  練太極拳從預備式開始就要舌尖倒卷,上頂天池穴。舌根部有兩個穴位,左為金井,右為石泉。隨著動作慢慢運行,舌下兩穴會分泌唾液,這唾液行話為「玉液」(靜中得來的此液為丹)。唾液不是有了就咽,而是要待整套太極拳練完後唾液滿口時再吮吞下咽。會吮吞者,唾液直入任脈,不會吮吞則直入腸胃。入任脈則利陽精,久而久之能使腎機能強壯,使身體越來越棒。以五行相生而論:腎屬水,腎臟無病,腎水足,水可生木;肝在五行中屬木,腎無病利於養肝臟,肝屬木,木又生火;心在五行中屬火,肝氣足又利於心,心屬火,火又生土;心臟無病又利於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土又生金;在五行中肺屬金,脾胃無病又利於肺腑,肺屬金,金生水,肺腑無病又利於腎臟。此謂五行相生之理,有相生就有相剋,這是辯證的關係。五行相生是順理,而五行相剋呢?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五行相剋之理言之:金克木,金在人身內屬肺,肺腑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木肝之病,木在人身之內屬肝,肝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土脾胃之病,土在人身內屬脾胃,脾胃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腎水之病,腎屬水,腎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心火之病,火在人身內屬心,心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金肺之病。如此相生相剋,循環往來,何病之有?此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就是陰陽辯證之理,此理就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它充塞宇宙,充塞大地,充塞人身,充塞萬物,也充塞太極、形意、八卦,此理雖簡明,然也不是一個對道家文化思想無知的人可理解的。所以,我斷定太極、形意、八卦出自道家,不屬哪門哪派,要說派就是道家武當派。

  七、肩部功夫

  練太極拳不論做什麼動作,或起或落,肩是一直下沉的。這種沉不是僵硬之沉,而是自然松沉。不會練拳的人,卻往往認為沉肩沒什麼作用。肩為胳膊之根節,肩能松沉,則一般人絕對抬不起你的胳膊來。放人亦然,如果對方身上較沉,那麼自己的肩稍微一端,便立即使不上勁。因為肩一端,則使胳膊和周身脫節,和肘腕脫節,所以沒有勁力。只有肩一松,使胳膊和全身成為緊鎖在一起的整體,和肘腕成為一家,勁力方可好用。先輩把肩稱為胳膊之根節,而肘為中節,腕為梢節,可見沉肩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練太極拳除下勢等個別動作外,不論練多難的動作,兩肩始終要在一個水平線上。在推手中,肩靠是很有威力的技擊動作。如對方捋我,那正好借對方的捋勁,往對方中部靠去,輕者靠出丈外,重者立即休克,可見沉肩肩靠威力之大。但如今練太極拳者,尤其是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一萬個中也沒見一個會沉肩的,這樣下去太極拳豈不危險。

  八、肘部功夫

  練太極拳強調沉肩、墜肘。如果肩松沉了,但肘卻微外掀和里癟,會立即破壞了沉肩的作用,使勁立散。肘為胳膊之中節,中節出了問題,根節和梢節都會受到影響,使勁不能完整。所以不論野馬分鬃、摟膝拗步還是其他動作,肘都不能外掀和里扣,就是四角穿梭也不允許掀肘。在推手中,肘的殺傷力太過威猛,所以高手往往不願用肘去擊對方。這肘要是頂上,如頂在肋上,就得頂斷幾根肋骨,輕者也得吐血,故推手比賽嚴禁用肘。立肘更厲害,就是砸在對方後背上,也能使對方受不了,何況頂在砸在要害之處。如今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肘部的問題都比較嚴重,尤其那些不會推手的教太極拳者,根本就不知肘有什麼作用。

  九、腕部功夫和指尖功夫

  練太極拳講腕坐、指展,這樣使肩、肘、腕成為一致的整體。如果肩沉了,肘墜了,腕卻不坐,則使胳膊之勁不能成為一家,肩肘之勁也就沒有可靠的保障。胳膊作為上身的兩扇大門,肩、肘、腕必須成為統一的整體才能運用自如。肩肘腕統一了,指不展勁力也同樣發揮不出來,所以指展的問題也不能小看。發人放人,指在最前方,把人發出去沒有腕滾不行(如擠之勢,腕不滾則不奏效),沒有指尖的抖彈勁也不行。指不展從表演上看也沒有可觀性。太極推手時,指尖應如中醫搭脈一樣,稍一接觸對方,便將對方的勁路、功力大小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們今天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都是或出手嬌無力,或出手不見形。更有甚者,把手搞成唱戲演員的「蘭花指」,使人不懂,這手型究竟意味著什麼?太極的指,同樣是太軟了不行(無力),太硬了也不行(勁僵),應是可軟可硬,也就是軟中有硬,硬中有軟。

  十、兩胳膊之勁

  練太極拳處處體現圓運動,先輩武術家謂之「抱元守一」。這個「一」,我在耳部功夫中已作了說明,這裡再強調一句,這就是先天一氣,先天一氣就是無念的真陽。孫祿堂先生說,「太極皮球也,形意鐵球也」。而今天的許多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專家教授們,別說懂什麼抱元守一,就是兩隻胳膊抱圓都做不好。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哪一個不是癟癟楞楞。孫老先生說太極皮球也,指的可不是沒有氣的皮球,而是打足氣的皮球,處處是圓的,讓對方無處下手。如推手時兩隻胳膊棚得很圓,如同皮球,那對方在哪裡下手呢?對方無從下手,沒有任何缺陷,這就是抱球應達到的效果。以肩論,肩是圓的,肩下腋內可容一個拳頭;以腰論,腰似車軸,處處運用自如;以背論,背是圓的,背如弓則勁無窮;以襠論,提肛、裹襠,襠是圓的;以腿論,後支撐腿(如弓步)是圓的;以手論,虎口是圓的;以起手落手論,起手是圓弧,落手也是圓弧,用行話說就是「起手要輕靈,落手要沉著」。所謂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即練者並沒著意用勁,卻讓行家看來處處有種內含的暗勁。而如今的太極拳專業運動員,起手飄忽忽,落手忽忽飄,手沒有準星,沒有定向,不知落在什麼地方合適,出手嬌無力,腳下軟綿綿,這能叫上乘功夫的太極拳嗎?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練太極拳嘛,隨便練練,一點勁也不用使。此言謬矣。如果嚴格按照太極拳的規範去練,不挺胸,不提肚,不撅臀,就是一趟二十四式練下來,一般人腿也會發抖。常見太極拳參賽者,腰不會動,或者說腰和四肢配合不上,只是耍胳膊耍腿,雖然練得很慢,但也不是太極拳,只能說是長拳慢練,沒有太極拳的味道,更沒有太極拳的內在之勁。太極味、太極勁比較難練。說軟嘛,軟中有硬;說硬嘛,硬中有軟。軟不是軟綿綿,硬不是硬梆梆。不在明師指導下言傳口授,休想練出太極勁、太極味來。

   十一、胸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胸部的要求極嚴。頭頂了,肘墜了,腕坐了,指展了,但胸一挺就又破壞了上面所說的整體。上面所要求的肩、肘、腕都是勁力下沉的要求,而一挺胸,則氣往上涌停於胸。太極拳要求周身一家,勁一松到腳。氣往上涌,就不可能一松到腳。只有胸微收,氣才能下降丹田。胸微收,又能使背撐圓,使氣貼於背。太極、形意、八卦都要求收胸,就連西洋拳擊,也要求收胸。只有收胸,兩肩之勁才能向前、向左、向右放遠。而挺著胸,勁力就被胸肢解、阻住,不可能放遠。太極拳講神氣收斂入骨,氣貼於背,就必須收胸。所以不收胸不僅使勁力受阻,而且氣不可能沉于丹田。因此不論男女,練太極拳都必須收胸。那麼男的較容易檢查胸部收沒收,女的怎麼檢查呢?檢查女子收胸否,主要看後背是否撐圓。先輩講含蓄在胸,又講胸微收,心窩微收,都是根據道家祖師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而來的。因此,我認為,挺胸練太極,就不是太極。誰能收胸,誰才能練對了太極拳。請看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在練太極拳時能真正做到收胸呢?可惜包括那些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會收胸者絕少。不會收胸,則上身勁力不能一致向下,而受阻於胸,永遠練不成周身一家。

  十二、腹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腹部的要求,講的是氣沉丹田。丹田者,在臍下一寸三。氣沉于丹田,表現出來是腹部圓,氣充於腹。如果提著肚子,說氣沉丹田了,可能嗎?提肚,腹是癟的,癟的就說明氣沒沉于丹田,氣沒沉于丹田,必然上涌於胸,所以提肚、收腹都是練好太極拳的大忌。一個有功夫的太極拳師,氣沉于丹田,腹部被人打上幾拳、踹上幾腳都可以承受。我自己在四十多歲教太極、形意、八卦時,就讓不相信的學生在我腹上打幾拳踹幾腳試試。今後學練太極、形意、八卦者,也可以問問你們的教練、教授、老師,腹上敢不敢讓人打幾拳踹幾腳,沒功夫的就不敢讓你打讓你踹。太極推手更講腹部充實,太極推手高手,如郝家俊先生,用腹部打人,比一般人用手的勁力還大得多。往往他向里一帶,腹部一彈就能把人擊出丈外,腹部放人的威力,比別人用推和擠還高。

  十三、腰部功夫

  腰和腹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要分開談呢,因為先輩武術家們多談腰,所以我把腰和腹分開談,為的是剛才能著重談談腹。練太極拳是腰帶動四肢,腰是一身之主宰。先輩們說,腰似車軸。練太極拳時是腰的左右旋轉帶動手和腳,腰不動則手臂也幾乎沒什麼動作。太極高手由於能合理用腰,故動作常使一般人不覺。須知腰左右旋轉,不是左右擺動、左右扭腰。如果是擺動、扭腰就大錯特錯了。所以說練太極拳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無不動體現在腰,無不靜體現在心、在腦。還是以左野馬分鬃為例,左腳邁出著地,腳尖上翹,腳跟著地,兩手左右慢慢分開,表面上看是手在動,而實際是腰在向左慢慢旋轉。如果腰不動,動作立止。又如雲手,表面上看是手在左右運行,而實際是腰在左右旋轉,只是在腰轉到左右時手腕坐腕翻轉了一下而已。如果只是手在運行,腰不會左右旋轉,那隻能說是初學太極拳。常見比賽場上的太極拳運動員,只是在耍胳膊耍腿,而不會用腰,實際那不是在練太極拳,那是在瞎比劃。推手更強調腰的功力。如果和人推手,腰痛推得了嗎?腰部沒有功夫,不會前後左右旋轉,對方推來,接得住嗎?因此,我認為,練太極拳不會用腰帶動四肢運動,就等於不會練太極拳;練太極推手不會用腰發人放人,就等於不會推手。可見腰在練太極拳和太極推手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十四、臀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斂臀的要求極嚴。從人的全身來看,臀部佔了相當關鍵的位置。如果撅臀,就會使全身的勁力在臀部斷開,上下不能相合,以致於周身處處勁力脫節。臀部以下的部位大概要佔到全身體重60%以上的比重,如果這麼大的一部分功力練不出來,用不上,那能算把拳練好了嗎?如果撅了臀,周身之功力,被臀肢解,分去了60%以上的比重,那不等於江山損失了60%以上嗎?這剩餘的40%,也不能相合,其中上身又佔了30%,兩隻胳膊還能佔多少呢?10%。那手放在別人身上,還能有用嗎?從力學的角度看,臀尖相當於箭頭,決定了上身勁力的走向。撅臀則箭頭向後向下,勁力也就向後向下,那麼對手向後推你,不是恰好幫助對手打你自己嗎?內力外力相加,十個有十個就得仰身後倒。相反如果斂住臀,箭頭向前,就能使周身勁力上下相合成為整體,那麼就能撐住截住對方的推打之力。上面說了,對方如果端肩、挺胸、提肚、撅臀的話,反映到手上的勁就只有10%了,能推動斂臀後周身一體的重量嗎?回答是肯定推不動。如果斂臀後周身完整的勁力再反過去攻擊對方,加上腹部的彈力,就可以輕鬆把對手扔出丈外。前面講了,從頭到腰勁力協調一致向下,臀一斂則周身之勁能一松到腳,使周身上下的勁都成一家,統一落於兩腳,那麼放人、發人時周身統一之勁就能通過合理運用,由腳跟傳到腿,到臀,到腹,到腰,到胸,到肩,到肘,到腕,到手,上下協調一致,由此周身之勁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就是臀部收斂的重要性。那麼請看參加比賽的專業運動員,個個動作蹲得很低,不知道的以為他們很有功夫,但實際都在撅著屁股,因為收住臀,就蹲不了那麼低。那麼不會斂臀的是在練太極拳嗎?不是,是在練長拳。近日又加上什麼高難度,完全背離了太極拳的宗旨,練的根本就不是太極拳。為什麼會出現長拳慢練太極呢?就是因為那些掌管著各大體育院校、各專業隊的專家教授、七八九段,都是練長拳出身,而長拳的技術要求就是仰臉、挺胸、提肚、撅臀、出手出腿平直。讓他們搞太極拳,只能是要求太極拳向長拳看齊。所以現在凡是不按照這種長拳慢練的打法去參加比賽,根本拿不上分。有人為了追求名利,只好放棄原則。也有的根本不知什麼是太極,只會跟著跑。不斂臀的所謂太極拳,只能得逞一時,早晚眾人都會知道練太極拳要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肛提、功架取中,練起來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剛中寓柔,柔中寓剛,才是太極拳的風格品味。那時練長拳慢練太極的人就無地自容了。我堅信有這麼一天,而這一天不會很遠。

  十五、腿部功夫

  前面已經談了樁,這裡講腿,主要是講講弓步的腿功。前面說了撅臀的問題,由於臀斂不住,反映到弓步上就是拔腰。所以如今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拔腰,公園晨練者就更不用說了。太極拳的弓步要求是:斂住臀,後腿形成自然的活彎兒,而後膝盡量向外撐,膝和後腳尖成一條線,前弓膝不過腳尖。只有達到這個要求才是太極拳的弓步,否則就不是太極拳的弓步。

  十六、腳部功夫

  練新楊式太極拳,對腳也有極嚴格的要求。以八十八式為主的體委系統太極拳,包括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八式、四十二式、六十六式等等,都是新楊式的太極拳。而新楊式和老楊式在腳的要求上有嚴格的區別。新楊式向前邁步是腳跟先著地,隨著重心的前移,兩手和前腳三家一齊到位。而老楊式是邁步落平腳;新楊式向前邁步是欲進先退,重心後移,前腳尖翹起,腳跟著地,隨著身體的向前運行,前腳外擺約45度落地,而後上後腳。老楊式是原地轉動重心,而後上步;新楊式分腳、蹬腳,是直接提腿分出或蹬出。老楊式是劃弧線分出或蹬出。新楊式無論向前邁步、向後撤步都不允許抬高腳,而是腳經踝關節前進、後撤。解放後國家體委主編的套路,凡屬楊式,均以新架為主。而今天的參賽運動員根本分不出新架、老架的區別,而是想新就新,想老就老,沒有定向。

   十七、鏡子

  鏡子是我的恩師李公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教我們練簡化太極拳時,教給我的檢查自己或檢查別人太極拳的動作正確與否的一面鏡子(地點:勞動人民文化宮體育場)。這面鏡子的作用是自己的太極拳動作,別人的太極拳動作,時時刻刻用它來照一照,以免出偏,不論誰練太極拳用這面鏡子一照立刻現原形。這面鏡子是什麼呢?就是還原法。還原法就是不加絲毫調整地把動作還原,此還原法除下勢和海底針等個別動作可以略有前傾外,其它任何動作都是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例如起式,如動作前俯了,那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立即現出動作前傾的醜態;如起式後仰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後仰、挺肚、挺胸的醜態;如起式一肩高一肩低,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一肩高一肩低的醜態;如起式撅臀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撅屁股練拳的醜態。今天我把這面鏡子說給大家,你們用這面鏡子照我,照你自己,照你的老師,照專業太極拳運動員、教練員,照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權威。不論誰一還原就醜態百出,他就是假專家、假權威。今天先簡談至此,今後,我在之三、之四中還要詳論這面鏡子的作用,我要讓那些假專家、假教授、假教練、假太極拳運動員在這面鏡子中現出假太極之原形。

  十八、綜述

  我今天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楊式新架太極拳的規矩。我根據個人練拳58年的體會,分析了太極拳對頭、眼、耳、鼻、舌、肩、肘、腕、指、胸、腹、臀、腿、腳等等部位的要求,參考了太極拳和道家功的書籍,提出太極拳出於道家,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家哪派。太極拳只有一派,那就是道家武當派。以前各種書籍對張三丰祖師以前的師承都說不清楚,我根據手上的資料總結清楚了張三丰祖師的師承,並在我寫的《張三丰祖師簡介》一文中,較全面地介紹了張三丰祖師,此處不再重複。我引用恩師的話,大聲疾呼「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指的就是以新楊式為主的國家體委系統的太極拳。新楊式的楷模,先是恩師的父親,解放後則是我的恩師。目前國內國外的太極拳熱,就象當年的氣功熱一樣,給了不少投機商鑽空子、賣假藥的機會。我贊成全民健身,但我不贊成下里巴式的太極拳。既然是練太極拳,就起碼應懂得並做到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這些太極拳最基本的規矩,否則即使只為健身,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我更反對以假太極當真太極堂而皇之地兜售,明明是長拳慢練,卻硬說是太極拳。我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之一、之二,就是針對假太極去的,這就是我的目的。

  

  先輩太極拳家們一再提醒我們,練太極拳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仰臉、端肩、掀肘、直腕、指無形、挺胸、提肚、撅臀、拔腰的假太極,與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的真太極,何止是差之毫厘,而是根本沒有絲毫共同之處,所以謬之也不止千里,而是天壤之別。這種太極拳即使全國都在練,全世界都在練,有一個不練的,那就是我。如果這種情況不改,我就繼續之三、之四地寫下去,直至假太極全部消亡。

練習太極拳應拳功並修

牛勝先來源:《武當》2010年第3期作者:牛勝先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歷史悠久,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為深遠。太極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是道家思想的產物。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武當劍,古稱武當派,又稱內家拳。與此相對應,少林拳等武術屬於佛教思想的產物,古稱少林派,又稱外家拳。在研究太極拳的著述中,由於《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詳細刊載了關於太極拳的一系列重要內容,諸如《太極長生訣》、《太極拳論》和《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太極拳七十二圖勢》等,歷來被視為一部研究太極拳史的關鍵著作。在這裡我主要圍繞《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一書中關於「太極拳論」和「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以及「太極行功說」、「太極行功歌」等部分的重要論述,結合自己多年練習太極拳,以及我的父親牛金寶家傳道功修鍊的體會,對此書談一點自己的理解。

  一、張三丰祖師的太極拳論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擁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采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

  張三丰祖師的這段太極拳論,為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經典之論。論中提及的陰陽交化、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無處不合於道。今世傳各家太極拳理論及推手技擊無不奉為圭臬,依此而進行研究實踐。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燕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太極拳總勢十又三,掤捋、擠按、采捌、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不二法門也。」

  妙成子曰:「張三丰祖師這段話,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怎樣練習太極拳,練習太極拳應該注意什麼,太極拳在人體內有何作用。」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記載,先大父祿禪公親口對他談及當年學拳的經歷:「嗣聞豫中陳家溝陳氏有內家拳之名,躡蹺往從陳師長興學。雖不見拒於門牆之外,然日居月諸,迄未許窺堂奧。忍心耐守,凡十餘年,師憫余誠,始於月明人靜時,舉個中妙諦以授余。」「更詔之日:『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峰,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陳長師,乃蔣先生髮唯一之弟子。其術本於自然,而為形不離太極,為式十三。」這實際上已經明確講述了太極拳歷代口口相傳的師承關係。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峰,這也是陳長興親口講給楊祿禪的,楊祿禪對此也絕對不可能有所篡改。楊澄甫先生在《楊氏太極拳》所講的「太極拳說十要」,與《張三丰內功煉丹秘訣》卷二記載的練習太極拳的要領完全吻合。實際上,楊澄甫先生所講的「太極拳說十要」,也是依據張三丰祖師的論述進行總結提煉而成的。《張三丰內功煉丹秘訣》記載的七十二路太極拳名稱,與楊澄甫先生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的套路名稱也幾乎完全相同。其中,太極拳的名稱除個別字有出入外,其他均無二致。對此,楊澄甫先生也說:「前賢成法,倘有可移易之處,自元明迄今已數百年,如有可改之處,昔人已先我行之矣,烏待吾輩乎?」楊澄甫先師強調:「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炫聰明,妄加增損。」明確強調太極拳沒有那麼多的門派,也沒有那麼多的自家所創。

  這都明確告知後人,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就是張三丰祖師的七十二路太極拳,後人卻把創太極拳的帽子強加於楊澄甫先生的頭上。如今又因楊祿禪先師學於陳長興,就硬說成各式太極拳均出自於陳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一直叫炮捶。楊祿禪祖孫三代誰都不提炮捶二字,就是因為跟陳長興學的是張三丰式太極拳,故只提張三丰祖師,隻字不提少林炮捶。由此可推論,現今各派太極拳的理論源頭均源自於張三丰祖師。

  由此,足見楊祿禪先師在陳長興處學來的太極拳是張三丰式、王宗岳式、蔣髮式的太極拳,而不是一路二路炮錘。今天的各門各派其根源還在張三丰祖師那裡,否掉張三丰祖師,太極拳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傳太極拳法須先明太極妙道

  在《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中,張三丰祖師專門說道:「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要求他的徒子徒孫和世世代代的習練太極拳者,在學太極拳之前,要先明太極之道。

  這太極之道是什麼?張三丰祖師說得也很清楚:「太極之先,本無極。鴻蒙一熏,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燕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霖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生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太極之先為無極一暴,不分陰陽。因此,無極為太極之母,此太極為萬物先天之機。陰陽一分就成了太極,陰陽可育萬物。人一出世也本是一個無極,即先天之熏落人後天就成為太極。男人之陰陽為外陽內陰,女人之陰陽為外陰而內陽。有陰有陽就是太極。在人則有動必有靜,靜極生動,這靜是人定,這動則是一點真陽在動。動靜、靜動相互關聯,陰陽自然結合,太極因而生成。人之生機全憑神霖,這神是元神,霖是元燕。身中神霖相交,融融合合,自然形成太極之象。練習太極拳者必須知道身內太極之理,只有明此太極妙道,才算是真正的太極拳傳人。太極拳界應該認識到這個事實,大家團結起來,同心協力,共同為發揚光大張三丰祖師的太極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學太極拳的目的是為了修道

  張三丰祖師說:「學太極拳為人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行功之法不可廢也。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黏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妙成子曰:「張三丰祖師認為,學太極拳為人道之基,此進一步說明創立太極拳的目的,就是為了有助於道士修道時安心定性,聚氣斂神。欲求安心定性、聚氣斂神,打坐入靜是不可或缺的。」那些否認張三丰創立太極拳的人知道打坐為何物嗎?知道打坐的具體要求嗎?心如何安?性如何定?氣如何聚?神如何斂?如果知道,為何至今不見他們在談及太極拳時關於這些問題的論述與體會?部分武術界的老前輩,諸如宋唯一、郭雲深、孫祿堂、楊澄甫等人,均在其著作中談到過煉精化熏、煉暴化神和煉神還虛,但這幾步功法均為道家修鍊的絕密,歷來三口不說,六耳不傳,不經師傳,絕難掌握。沒有下手,煉不了精,化不了燕,沒有轉手煉不了燕,化不了神,沒有了手煉不了神還不了虛。由此可見,由於道功修鍊不傳廟外之人,故後世所傳練習太極拳者大多隻知打拳推手,至於更上乘的性命雙修四大手功法,知者鮮矣。

  

  四、練習太極拳要先打坐,再行各處功夫

  在《太極行功說》中,張三丰祖師說:「太極行功,功在調和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一步下手功夫。行功之先,猶應治臟。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妙成子日:「張三丰祖師所言打坐,即小還虛收心求靜。即眼觀鼻,鼻觀心,心神意守祖竅。達此功夫先行返觀內照,凝耳韻,眼看竅,耳聽竅,心想竅,又要勿忘勿助,息息歸根,使心腎相交,神氣交融。行此打坐功夫之前,先要用『吹呼嘻呵噓咽』六字訣祛五臟六腑之疾,然後再行打坐功夫。入靜暴動,再下手采熏,先用小周天,後用無孔笛。煉至入靜,呼吸自然調順,名日『息不調而自調』。然後再行運以下各處功夫。」以下分別解讀之:

  (1)「冥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冥心」,「息思慮」,即掃三心,飛四相,四大皆空。就是過去的事不思,當前的事不想,將來的事不想。「絕情慾」,即除七情六慾,保守真元,不使精熏下泄。這才是「冥心」的功夫。

  (2)「盤膝曲股,足跟緊抵命門,以固精氣,此身功也。」 「盤膝曲股,足跟緊抵命門」,即為盤膝打坐,腳跟抵住生死竅,以固精氣,精動收精,暴動收霖,神動收神。這就是身上的功夫。

  (3)「兩手緊掩耳門,疊指彈耳根骨,以祛風池邪氣,此首功也。兩手擦面待其熱,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兩手掩耳,中指與無名指相疊,彈敲後耳根骨,六九五十四次,久練耳推遲聾;敲後枕骨,使後腦得到刺激,又能祛風池之邪氣,益壽延年。手搓熱拂面,使臉微熱,久練可不生雀斑及老年斑。再用手心中的唾液拂面以治外侵,久練可使臉生香。這就是面上功夫。

  (4)「兩手按耳輪,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緊合其睫,眼珠內轉,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兩手提按耳輪,上下來回摩擦,提耳輪三十六次,上下摩擦耳輪三十六次,加上雙手翻耳三十六次更佳。耳近五臟,以清其火,此為耳功。兩眼緊閉,內眼轉行,先由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轉四九三十六次,以退陽火。而後再行由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轉四六二十四次,以退陰符。行後兩眼突然睜開,再兩手搓熱捂住兩眼,待溫度正常後兩手突然分開,二目圓睜七次,以明神室,眼為心之苗,久練眼到老不花,此為眼部功夫。

  (5)「大張其口,以舌攪口,以手鳴天鼓,以治其熱,此口功也。」

  張大口,用舌尖環行在口內攪動,左三十六次,右二十四次。而後兩手捂住耳朵鳴天鼓六九五十四次,以治其熱,此是口部功夫。舌頭倒卷,舌尖抵住上齶天池穴,而口水自生,待唾液多時咕嚕咕嚕漱口而後吞咽。此口水清涼甘甜,如會吮吞法可直入任脈,以養陰精,可潤五臟。此為舌功也。

  (6)「叩齒卅六,閉緊齒關,可集元神,此齒功也。兩手大指,擦熱揩鼻,左右卅六,以鎮其中,此鼻功也。」

  叩齒三十六,是指前大牙叩三十六下,後槽牙叩二十四下,或每晚睡前叩牙三百六十下,後槽牙叩二百四十下,而後牙關緊閉,行四九呼吸,可集元神,祛百病,此為齒功。

  兩手大拇指以右手先搓左手拇指背,搓熱後借熱摩擦左鼻,上下三十六次,而後再用左手擦熱右手拇指背,摩擦右鼻,上下三十六次,這樣做以鎮其中。此為鼻功。牙功、鼻功久練可使牙推遲掉落,鼻到老仍保持嗅覺靈敏。

  (7)張三丰祖師曰:「既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欲,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吾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昭於此,若才得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於煉丹不採葯,採藥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絕不能成就。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因,始成為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

  妙成子日:「知道各處行功的奧秘,還要正心誠意。正心者,心只知有道,不知其它,唯道獨尊。冥心絕欲,絕的是七情六慾,達到見山不是山,見人不是人,見物不是物的境界。明白這些才能證悟大道,煉至「馬陰藏相」(釋稱「漏盡通」),陽關由一閉,再得一閉,才能得長生不老之基。此時才得太極拳法。如果不知道各處行功的奧妙,此無異於煉丹不知採藥,無丹之基,何以得丹?採藥不煉丹,採藥何益?知煉丹,知採藥,才是真知。不知此,就不能證悟大道。

  由此可進一步證明,太極拳就是張三丰祖師所創。以上各處功夫的具體用法,妙成子進行了詳細解釋,希望有助於進一步廓清事實,恢復歷史真相。

   五、練習太極拳必須拳功並練

  張三丰祖師讓我們行各處功夫,下手打坐,行六字訣,與太極拳同行共練。入靜屬柔屬靜,練拳屬剛屬動,兩者必須共用。身外剛柔相濟,身內動靜相因。靜是致虛極,守靜篤;動是一點真陽,無念而動。動而會收,方為真會。行功和練習太極拳相輔而行,方足致用。以上各處功夫張三丰祖師早已說得清清楚楚,但可惜的是,自清代以後的太極拳家卻無人提及,也無人教授這類功法。我不知道有哪位大師、哪位正宗嫡傳、哪位掌門人能知張三丰祖師此功夫?能真正做到拳功並練?

  張三丰祖師為我們詳盡論述了練習太極拳與行功打坐的辯證關係,兩者不可偏廢。這也給我們明確指出了,只有拳功並練者,才算得到張三丰祖師之真傳,才是一位真正的太極拳家。

簡談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和推手(牛勝先)

一、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推手?

  練好太極拳,把周身之勁練成一家,把樁功和腰腿練的合手要求,然後再學太極推手。

練好太極拳的標準是: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腰松、臀斂、肛提、襠圓、周身之勁,一松到腳。這才算基本達到標準,相反,仰臉、端肩、肘掀、腕軟、五指無形,挺胸、提肚、撅臀、松肛、兩腿過曲,永遠也練不好太極拳,更談不上推手。

  二、練好太極推手需要什麼條件?

  練好太極推手首先是要練好樁功;二是手上身上要有反應;三是摸要摸的准;四要掌握時間和速度;五加上爆發力。這五條是最基本的標準。

  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說「昔人云,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語甚概括,初學未由領悟,予加數語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從入,庶日旱有功矣。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已知彼,先要舍已從人。欲要捨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缺陷。欲要周身無缺陷,先要神氣鼓盪。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問下沉。勁起腳跟,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穿在腰,上與兩膊相系,下肢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解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平日走架,是知自功夫,一動勢,先頭號自己周身合上數項不合,少有不合,即建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動靜固是知人,仍是問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打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與陰陽開合中求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

  李亦畬先生這段精彩的論述應該是我們今天每一位太極拳家好者的「座右銘」。要想練好太極拳,練好太極推手就得認真學習,研究,才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就不能四兩撥千斤。李先師認為,這麼說太概括,初學的人,不懂,不能領悟,讓有志練好推手、練好太極拳的人知道從哪裡下手,知道在哪裡下練習才能得到明顯的進步。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知己是練架子的功夫,知彼是知對手的功夫,要做到知己知彼,首先要會捨己從人,順應宏觀,對手進攻自己,自己別頂,順勢而行,對手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對手要佔領你的地方,你要捨得給他,別小氣,順著對方的勁力而化解。欲要捨己從人,自己先要得機得勢,捨己從人不是亂舍,瞎舍,首先自己得機得勢,自己不得機不得勢就不能亂舍,瞎舍。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比如你有一百斤的力量,放到對手身上,就是一百斤,這就是周身之勁統一,不統一自己有一百斤的力量,腿不統一,拿走三十斤,腰臀不統一,又拿走四十斤,肩、肘、腕不統一,又拿走二十五斤,反映到手上,只有五斤了。這就不是周身一家,是周身分家,勁不好使。周身一家是有一百斤反是反映到手上就是一百斤。要想抬起這支胳膊來,沒有一百斤以上的力量,你就抬不起來。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缺陷。周身做到一家了,還得做到,周身無缺陷,手上要圓,身上要圓,不可癟「楞」,如果手上、身上不圓就容易讓對手乘虛而入,所以身上要無缺陷。欲要身上無缺陷,先要神氣鼓盪。神氣鼓盪,就是周身圓滿,手上、身上都是圓圓活活。如同打上氣的皮球,找不到球的中心點,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精神外形式表現在眼上,內在是表現在精氣上、精氣足,神氣,才能提得起,精氣不足萎靡不振,就無精打采,精氣足,則神足,神足二目注視對手,神氣集中。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神氣收斂入骨,表現形式是氣貼於背,即北背部要圓,背部不圓,氣不能貼於背,氣不能貼於背,神氣就不能收斂入骨。挺胸、背癟、氣向上行,使神氣做不到收斂入骨,含胸,背圓,氣向下行至丹田,才能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社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兩股前節有力,股指的是大腿,自胯至膝蓄的部,要有功力,樁功要紮實,兩肩松沉,氣沉丹田。勁起於腳跟,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要在腰,上與要支胳膊相聯繫,不與兩腿相隨,上下一至,周身成一整體。勁由內換,在外看不出有什麼變化,往回一收,這就是合,勁往外發放就是開。靜則聚靜,一靜周身上下無不靜,靜就是合,但合中含有與開,不是只合不開。動則俱動,一動無不動,動就是開,開中又含與合。解之則旋轉自如,人觸動自己時自己周身如球,腰似車軸,旋轉自如,無滯,周身上下,不同有不得力的地方,做到以上這些條件,才能做到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做不到以上這些條件,就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平時練拳早年收走架,是知己功夫,先問問自己在練拳,是不是下過不同尋常的大功夫,樁功通過練拳是否已經很紮實,周身一松是否到腳,是否把拳已練成一家。我的老師李天驥曾跟我說「他打二趟八十八式,一正,一反,就累得站不起來了。」今天的晨練者,另說打兩趟八十八式,就練上十趟、八趟也無所謂,沒覺吃力,不知是腿上,真有功夫還是跟本就在那瞎比劃,只有他自己知道和行家能看出門道。因此說練拳是知己功夫,一動勢,先感覺一下,問問自己這麼練合上數項不合,少有不合,立即改換,什麼叫數項,數項是說練的拳處處有講究、有說道、有規矩,比如頭是否頂住,肩是否沉松,肘是否下墜,腕是否坐住,指是否展形,胸是否微含,背是否已圓,腹部是否沖實,臀是否斂住,肛是否提了,襠是否圓了,兩腿是否虛實分清,支撐得當,每個定式動作是否一松到腳,走架練拳時有沒有過硬和過軟的動作等等,都是數項,這些要求是極嚴的。「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差之毫厘不長勁。如果不合上新數項,應立即改變或求名師指導。因為要求極嚴,所以練起拳來要慢,自己細細覺察,不可練快。以上是說練拳、走架。打手即推手,散推或太極散打是知人功夫,動靜固是知人,但仍要問問自己,問問自己上下各處是否安排的很合適,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對方的手來了,不是把對方的手推工、支開、架開、手上身上均無動作,而是趁勢而入,接定對方的勁,加上自己的樁功和爆發之力,對方不知所措,必然跌出。(這裡指的是內行打外行,高手打低手)。如果自己感覺有不得力處,便是自己虛實來分,雙重來化,所造成的,這要在陰陽開合之中去求,這就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

  以上是我根據李亦畬先師的名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一段精彩論述,加上我個人的理解,由於我水平有限,錯誤、難免,望行家裡手指正。

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

作者:魏坤梁

  楊澄甫先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的太極拳經典成語,「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鄭曼青先生於1947年出版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一書中公開了楊澄甫先生的這一句話,使得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真傳權威的成語能夠有據可查。從這句成語中我們可以看到楊澄甫先生把是不是「動手」視作判斷是不是太極拳的一個標準。楊澄甫先生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弄清楚這句成語的含義就可以大致明白了。然而這句成語與其它很多成語一樣,其含義不能從字面上直接理解清楚。那麼,怎麼理解這句成語呢?主要可以從以下十一個方面來理解:

  

  一、「不動手」體現了「由腳而腿而腰」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的《視本末》這一節是這樣陳述「不動手」這句話的:「楊師澄甫之分釋太極拳諸要點如下:一、每於練功架或打手時之講解日: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且戒之日: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論日: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又日:其根在腳,發乎腿,主宰於腰,行乎手指。謂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這段話清楚地說明r所謂「練太極拳者不動手」,換言之就是「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或者是「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古代太極拳經典中「由腳而腿而腰」這段活指的是身上「如練一氣」的傳遞過程,這種「氣」,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多次提到,就是太極拳所有動作發生的直接原因,實質就是人體中傳遞性的力量,現代運動力學稱之為「動量傳遞」;在地球上,這種傳遞性的力量總是必須在腰脊等「相向運動」的作用下始發於人體的下支撐,對於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撐就是腳。所以,古代太極拳經稱這種「氣」是「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既然這種「氣」是這樣的發生與傳遞,太極拳的動作又是由這種「氣」所引起的,因而,太極拳的動作也是「由腳而腿而腰」如此發生與延伸的。這樣來理解「不動手」,就可以明白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動手」指的是在動態中所呈現的「不動手」,就是說這「手」既是在運動的,但又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帶動的,是腳之動所催動的,是腳之動的延伸。這「手」就有點像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行駛中的火車中被火車頭帶動的最末節車廂,或者像裝載於行駛中的汽車上的貨物,末節車廂和貨物本身都沒有動,但又都是在運動的。真正做到太極拳譜中所說的「由腳而腿而腰」了,就應該體會到手的任何動作都是腳動作如「抽絲」一樣的延伸,有點像會踏自行車的人體會到手控制車把手,可其實是腳作用產生這樣的情況。手的動作只有這樣才是太極拳的動作。這就是說:「不動手」包含著「由腳而腿而腰」與「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然而,對於「由腳而腿而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僅僅是將「由腳而腿而腰」這句話理解為腳是人體的下支撐而已。就像不會騎自行車的人以為手控制車把手與腳是沒有關係的,根本沒有理會到手不能主動(即自動);雖然練太極拳的很多人都講「由腳而腿而腰」這句話,其實其中也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手不能主動。這樣的意識學練太極拳就等於是穿著防水服下水去達到洗澡的目的一樣,因而對於太極拳無論是學練還是研究都是錯誤的。

  

  二、「不動手」包含著「雖動猶靜」

  

  由上述分析可以體會到「不動手」還包含和體現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意。這是因為太極拳的「氣」是在「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的作用下,在腰的主宰下而由腳開始傳遞到手的,手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由腳開始傳遞上來的。這就像行駛中火車的末節車廂之動必然是末節之前所有車廂之動所傳遞過去引起的,而且行駛中火車的任何一節車廂之動也必然是整列火車之動的結果,所以火車是「一動無有不動」的;然而整列火車其實自己是不會動的,所以火車又是沒有一處不靜的,或者說是「一靜無有不靜」。而太極拳由於全身之動都是「氣」的作用所引起的,無論是手還是其它任何一處的一動,也必然是全身之動的結果,就空間位置而言,太極拳的練與用,全身各處任何時候都是沒有不動的,是拳經所說的始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的;然而被「氣」所作用動的全身各部位本身又都是始終不主動的,是拳經所說的始終「神舒體靜」的;所以太極拳也是「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太極拳還有另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無論練或用,從俯視的角度看,大臂與胸部的夾角幾乎是不變的,肘部是始終不向後越過兩肩之連線的;而手往往反映為不是與身體的相對位置沒有改變,就是與原來的位置沒有改變;而手與人接觸則似乎是完全被動的,套路在任何時候也反映著這樣的情況,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武術相比較絕無儀有之沾粘連隨的特徵,這也反映了太極拳的動中存在著不動,動中存在著靜,或者稱為「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十三勢歌》則稱其為「示神奇」的「動猶靜」,古代太極拳經典又稱之為「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這種「動猶靜」可以說是太極拳最深邃、最精髓、最抽象的概括。古代太極拳經典中的許多闡述其實都包含著「動猶靜」,那些是「動猶靜」的具體化;而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其實就是這諸多「動猶靜」之意更直門的表述。太極拳界中有的人把「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理解為「一動俱動,一靜俱靜」,這是由於疏忽了辯證思維而拘泥於字面的錯誤理解。現代太極拳界又有人把「不動手」絕對地理解為是手的姿勢不變,這種理解顯然是與「手必要相隨」背道而馳的,且與人交手而手的姿勢不變是違反武術常識的,因而明顯是錯誤的。現代太極拳界又有人把「不動手」理解為「外不動內動」,然而,「內外相合」是楊澄甫先生所指出的太極拳的根本要領之一,「外不動內動」顯然是違背「內外相合」的;而從「內外相合」來看,?外不動內動」不是違背了「手必要相隨」,就是違背了「手不可自動」,所以,這種理解也是錯誤的。太極拳鍛煉隨著功夫的提高,轉胯、含胸、拔背等軀體動作會越來越小,別人很難觀察清楚;葉大密先生也指出太極拳存在著「腳動身不動」與「身動手不動」,但這「動」與「不動」都是相對地辯證而言的。比如雖然外觀上必須「腳動身不動」,如此才能「邁步如貓行」,然而,這「動」之腳又必須是外觀上似乎「不動」之腰胯主宰下另一「不動」之腳的「動」的延伸和所催動的;所以,這「身」實際上還是在「動」的,這「動」之腳絕不是自動的。太極拳中動態最明顯之「手」卻「不動手」正體現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動猶靜」。

  

  三、「不動手」體現了「上下相隨」的方向

  

  太極拳以「捨己從人」之「沾粘連隨」為根本,而自身也存在著「上下相

隨」。但現代太極拳界對「上下相隨」有兩個嚴重的誤解,一個誤解是根據「一動無有不動」斷章取義地將「上下相隨」理解為上的主動與下的主動相配合,而主動的上也動下也動,將南下而上有序而動的「由腳而腿而腰」拋棄了。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這是太極拳的大忌,對太極拳而言是屬於「亂動、妄動」。太極拳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隨」而動最終是必須沒有時間差的,但是到了此層次仍然是「由腳而腿而腰」的,否則,根據拳經就不可能是太極拳。另一個誤解是所謂「以手帶身」或「以梢帶根」。太極拳存在「以手領勁」的現象,但「以手領勁」仍然是「由腳而腿而腰」的結果。這就像鞭子的揮動往往會出現鞭梢領先的現象,然鞭梢的領先仍然是鞭把之動所引起的、是鞭把領先而動的結果,這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辯證法揭示現象必然是實質的反映,但現象有時也會虛假地反映實質,太極拳的「以手帶身」就是現象對實質虛假的反映。從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惟內之是求」來講述,太極拳的「手」任何時候都是「不可自動」的,其它部位也都是如此。如果實質上發生了「以手帶身」或「以梢帶根」,也就是「由腳而腿而腰」、「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不存在了、「手」發生自動了,那麼,可以肯定,這樣的動作不可能屬於太極拳,對於太極拳而言,肯定是錯誤的。

  

  四、「不動手」體現了被動和主動的統一

  

  近代太極拳家除了楊澄甫、李雅軒、鄭曼青等先生明白地說明了太極拳必須「手不能自動」(也就是「不動手」)之外,郝少如先生也有多次這樣意思的教誡,不過他用「太極拳要被動」來表述,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也很強調「太極拳是被動的拳,一定不能主動」。太極拳的手臂乃至全身對於「動量傳遞」而言,主觀體會上,必須無論何時都是「被動」的,否則就必定不是太極拳。太極拳家與前輩所謂的「被動」正是楊澄甫先生「不動手」的意思。但是,從一般客觀而言,太極拳的任何「被動」又都是有主動的,因為只有存在一定的主動成分,在與別人的接觸中才能出現別人難以控制的「不先不後」的「隨人而動」。古代太極拳經典《打手歌》所說的「牽動四兩撥千斤」中的實質就是「動量傳遞」的「四兩」,就是這「被動」中的主動成分。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指出太極拳的動作是「有系統、有主動、有被動的一個整體的」。所以,太極拳家所謂的「被動」不是一般概念的純然的被動。一般概念的被動,是完全受人控制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隨動,就像大海中失去船舵的帆船,只能完全聽風南命、隨風而漂,那就成為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太極拳之大忌,即「若如肉架上掛肉,便是死肉,又何有靈氣可言」,有人將身體比喻為掛在衣架上的衣服,就是屬於這種純然的被動,這種「被動」與人交手那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認為是太極拳。太極拳的「被動」必須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水上的「葫蘆」,別人一踩踏它,它就既是如楊振基先生所說的「我不動,跟你走」地被動,又由於浮力而有主動,不僅使得對其踩踏者感到「終不得力」,而且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跟之隨之,在幾跟幾隨之中,我的身勢早已吃進彼身」了。所以,太極拳的所謂「被動」是與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被動」,而太極拳的所謂「主動」顯然也是與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主動」。因為這種「主動」必須不是別人尚未動而先動,而是必須「被動」地、借用別人之力卻不受人控制的「隨人而動」,這樣才能保證能夠由「人剛我柔」到「人背我順」。這樣,兼有這種「主動」和「被動」的人,就像大海中有舵手操縱駕馭的帆船,既利用風作為動力,又不為風的方向所控制,不僅可以借東風、東南風向西行駛,而且可以借南風、西南風向西行駛。正由於太極拳的「被動」不能被人控制,所以這種「被動」就具有了表象上「捨己從人」,而實質上造成「人背我順」攻擊別人的作用了。比如推手中,在對方的突然攻擊之際,往往由於自己的一側胯與手臂完全放鬆,也就是完全不動、完全被動,這樣會使對方根本用不上力,會由於對方的作用而十分乾脆地化解掉對方的攻擊。並且立即使對方形成背勢;但是,這完全放鬆、完全不動的手臂其實是既被對方推動著,又是被自己的另一側腰胯以很小的力量所操縱、牽動著,這局部的「完全被動」之中其實是包含著腰主宰、起於腳之「主動」的,只有這樣,這種反應才能使得對方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最終「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所以,這「渭手必要相隨」的「不動手」是對太極拳的所謂「被動」和「主動」最好的說明。

  

  五、「不動手」體現了「不用力」

  

  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對於真正的太極拳傳承者而言可說是太極拳生命象徵的要領。楊澄甫先生所說的這種「力」,用現代運動解剖學的語言說,就是運動肢體局部肌肉緊張收縮所引起的一種生理反應,是骨槓桿性質的力。而太極拳所追求的則是人體中由腳而始傳遞性的力量,用現代運動力學的語言說。就是「動量傳遞」,近代太極拳家則將其稱為「氣」,這「氣」也包括了「勁」,當然這「勁」是與外家拳所說的「勁」不完全相同的特殊的「勁」。運動力學與太極拳實踐證明,《楊氏老譜》與鄭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也指出:這種特殊的「勁」不僅與「力」是「大異」的,而且是與「力」不能共存的;要得到這種「勁」,必須「不用力」,也就是要消除局部骨槓桿性質的力。這樣的「不用力」才能如楊澄甫先生所說能夠「則得真正內勁」。而有了「內勁」的這種「不用力」之動就不同於與撥浪鼓轉動帶動鼓繩之動相似的甩手了,這種手之甩動的動力是身體的旋轉慣性力量,手臂之內是沒有力量的,而有了太極拳之「氣」和「內勁」的「不動手」、「不用力」的運動中的手臂,是可以感覺到手臂之內傳遞著力量,也就是起於腳的「氣」或「勁」的,會感覺到手臂是被這「氣」或「勁」所作用動的,不是慣性所作用動的。這就是說,太極拳所追求的「不動手」、「不用力」是與「由腳而腿而腰」不可分離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太極拳的「不用力」是這樣的意思,有很多人分辨不清怎樣才是太極拳的「不用力」。很多人明明用了力,手臂明明是由骨槓桿性質的力所作用動的,卻以為自己是「不用力」的,或者強詞奪理地說自己是「用勁」,甚至說是「用意」。其實,因為用力必然表現為沒有由腳而起的勁力、可以使外力有一定著落的肢體的僵硬和自動的「動手」,而「不用力」則必然反映為手的勁力由腳而起、手不是身體的旋轉慣性所帶動、外力不能著落、沒有主動的「不動手」。可見這樣的「不動手」就是「不用力」最好的體現和鑒別標準。

  

  六、「不動手」體現了「松凈」

  

  太極拳所有的功效,無論是健身還是技擊,根本都是放鬆;越放鬆各種效

果必然越好。所以,太極拳要求「徹底的放鬆」,稱為「松凈」,李雅軒先生稱其為「大松大軟」。當然這是一種模糊概念的近似表述,因為一般概念的「肌肉放鬆」,其解剖學實質就是肌纖維鬆弛,也就是肌纖維不收縮緊張;而肌纖維不收縮緊張只能是不用力,肌肉越放鬆也必然是肌肉越不用力。藉助精密科學儀器的測試精確而言,人要達到徹底的放鬆也就是徹底的不用力,那就只有處於躺下的狀態才有可能實現。可見所有運動所謂的「放鬆」與精密科學儀器測試的「放鬆」是不同的,都是相對的「放鬆」。太極拳的「放鬆」又是與非太極拳的武術所謂的「放鬆」不同的。太極拳的「徹底放鬆」首先是指在維持雙臂懸置的某靜態姿勢前提下肌纖維最大限度的鬆弛,然後是指追求不使用骨槓桿性質的力而使用傳遞性的力形成動態姿勢,從而仍然盡量保持這種最大限度的鬆弛。太極拳這種最大限度的鬆弛同所有武術相比較最接近一般概念的最大肌肉放鬆,按照數學近似計算將其稱為「徹底的放鬆」、「大松大軟」是完全符合科學和客觀事實的。太極拳界中幾乎沒有人不主張「放鬆」,有很多人自稱「放鬆」,有很多人反覆地論述「放鬆」。但是,很多人發現許多所自稱的「放鬆」和所認為的「放鬆」,其實並沒有放鬆,有很多人所論述的「放鬆」並不是太極拳的「放鬆」,有的人把氣功靜態的「放鬆」與太極拳動態的「放鬆」混為一談,而又有的人畫蛇添足地神化太極拳的「放鬆」。那麼,如何做到和正確鑒別太極拳的放鬆呢?從生理、解剖學上可以知道,放鬆是與用力成反比的,用力又必然是肌肉的拉長與縮短收縮或等長收縮所引起的,必然反映為「動手」與僵硬。因而,「動手」和僵硬越少也就是「放鬆」越多,而既柔軟又「不動手」就必然是太極拳所謂的「徹底的放鬆」,也就是「松凈」了。所以。「不動手」就是一個做到和鑒別「松凈」的很客觀、直觀、準確、最具說服力的標準。

  

  七、「不動手」體現了「柔軟沉重」

  

  「不動手」體現了「松」,正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能松透即是沉」。所以,楊澄甫、李雅軒、陳微明、鄭曼青先生等太極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以及有關近代太極拳家的軼聞中都反映了太極拳技高者的手臂給人的感覺是「如綿裹鐵」般的「柔軟沉重」,甚至鄭曼青先生說:「吾師澄甫之臂,其重過於常人不啻十倍。」推手真正遵循了太極拳的法則,做到了「不動手」,別人就會既「終不得力」又有「柔軟沉重」的感覺;如果別人主動用力越大,由於「不動手」中的「四兩」之力作用相對越微小,被動成分相對越大,「沉」也就越明顯,這手臂就越會使別人感到就像是斷臂那樣重甸甸的,尤其往上抬就像是抬浮在水中的一條圓木似的更加沉重。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畫蛇添足地神化太極拳,奢談手與別人接觸使別人什麼也感覺不到的所謂「松空」,這種所謂的「松空」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批評的「毫不著力,浮如鵝毛」的「雙浮」,是「連十歲頑童也打不倒」的拳病。「不動手」明白地反映了「被動」,「被動」顯然是不可能表現為這種什麼也感覺不到的所謂「松空」的。所以,「不動手」明白地暴露了這種所謂「松空」是根本不符合太極拳理的偽說,反映了「柔軟沉重」才是太極拳的真功夫,才是太極拳「松凈」的特徵性表現。「不動手」的「柔軟沉重」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使人感到其全身動作不論是十分緩慢的還是非常疾快的都有一種由腳至手抽絲樣的整體性,反映出一種似乎勻速的渾厚穩重;初步達到了「不動手」,手臂還會尤其自覺明顯的沉重,手臂的活動會有如在水中游泳似的有阻力感。而手臂主動動作,手臂則始終不會有自覺沉重與移動遇到阻力的感覺,而主動動作用很大的力會給人快慢飄忽的感覺,用小力飄忽輕浮更加明顯,正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所以,「不動手」與「柔軟沉重」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八、「不動手」不是單單指手

  

  有很多人把「不動手」僅僅理解為是指手,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其實自古以來漢語中大量出現的「動手」都不是僅僅指手的動,而是指全身肢體的動作。李雅軒先生和鄭曼青先生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動」的論述。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二句要論……所謂練太極拳不動手,即是謂手足不能自動。」這段話對於現代太極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這段話一是明確說明了楊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傳授認為「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與「練太極拳不動手」是同一個意義,二是明確說明了這「不動手」中的「手」並不是單單指手。必須明白:太極拳的「動猶靜」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體。如以腳為例,符合太極拳的法則要領,腳的前邁必須是全身由於虛領頂勁引起之沉、腰的作用、著地腳所傳遞來的勁力帶動同側胯內縮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動都是無不由根於腳、主宰於腰的胯之動所引起的,只不過「手」的「動猶靜」尤其明顯和突出罷了。所以,結合「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不動手」的「手」是必須理解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九、只有「不動手」才能使人「終不得力」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夠使別人的攻擊「終不得力」的沾粘連隨為根本。而沾粘連隨之所以能夠使人「終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動手」。因為「不動手」,全身能夠始終保持「開展緊湊」而臂胸始終保持著不同的懷抱姿勢,同時手臂中因為沒有局部主動用力因而不會發生肌肉緊張僵硬,這手臂就成了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懸浮在空氣中的「斷臂」了;而由腳傳遞而來的、由腰所主宰的「四兩」又使得這手臂具有十分的靈敏感覺和能夠靈活隨動,這樣的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軟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牽制了別人又與身體似乎是沒有牢固的連接而無法控制,就像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成為浮在水面上的「葫蘆」了,別人就無法將力量落實到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體了;如果別人突然攻擊,就會感到如作用在一個沒有固定的球體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點,從而「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可見太極拳的「聽勁」和「沾粘連隨」是離不開這「不動手」的,「不動手」是沾粘連隨使人「終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十、只有「不動手」才能「發勁如放箭」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的另一大因素則是能夠將全身的勁力以動量傳遞的形式暢透無阻地傳遞到向外攻擊的肢體。太極拳高手的手臂能夠發出比手臂本身的力量和全身體重遠大得多的力量;這手臂能夠在與別人的身體沒有接觸的發勁之前如海綿樣的毫無力量,而在接觸的剎那間又能爆發由腳而起的強勁的力量,然而瞬

間又變得如海綿般的毫無力量,發勁毫無先兆,就像矩形脈衝,「不動手」就是一個重大的因素。有真正太極拳發勁經驗的人很清楚,只有越「不動手」,也就是手臂越不用力,由腳而始之力量的傳遞才能越暢透,手臂發出的力量才能越強勁,發勁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不動手」又是太極拳「發勁如放箭」、「何堅不摧」的重要條件。

  

  十一、「不動手」體現了太極拳的所有法則要領

  

  太極拳的「不動手」是與完成太極拳特有的沾粘連隨與發勁等效果相聯繫的相對的「動猶靜」的辯證說法,而這些效果的實現是與太極拳的所有法則、要領密切相關的。所以,是否追求「不動手」反映了太極拳學練能否入門;「不動手」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對太極拳所有法則要領掌握的程度,「不動手」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對太極拳所有法則要領掌握的程度越高。

  從上述可知:楊澄甫先生所謂「不動手」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內容的,這一概念也還有「不自動」、「被動」等其它的表述法,然「不動手」是尤其好的一種說法。太極拳並不神秘複雜,楊澄甫、李雅軒先生這些太極拳家不僅在他們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極拳並不難學,而且定量地指出太極拳是可以在數年時間內學會學好的;但是,他們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師的傳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傳,那也很可能一輩子學不會太極拳的。而許多人學練了幾十年太極拳還人不了太極拳之門,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領悟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的概念,而是處處都「動手」,那就只能是屬於楊澄甫先生說「動手便非太極拳」。事實上,很多前輩所說的「學太極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確確實實的,所以,太極拳之難學是屬於所有武術之最的。微觀而言,太極拳有難以盡述的要領;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極拳經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領也有一定的數量,而「練太極拳者不動手」這句話可說是囊括、反映了太極拳的所有要領了。所謂「一事盡,萬事畢」,一個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徹理解了「練太極拳者不動手」,也就已經掌握了太極拳的所有要領而可以「愈練愈精」地「功夫無息法自休」了。而一個初學太極拳者始終以「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為指南,也就是找到了能夠較快理解和掌握太極拳各種法則、要領的捷徑了。所以應該認識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是開啟太極拳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
太極拳的功法要領(3)腰(包括脊、背、胯)為主宰,勁起腳根 作者:孫以昭
從陳式太極拳的本質體悟其技擊要領
學太極,先學「松」,何謂「松」?(zhuan)
楊式太極拳常用的步法步型

TAG: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