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尋找牛股誕生的邏輯

近日,東方證券發布投資策略報告:尋找牛股誕生的邏輯。認為宏觀經濟是牛股誕生最根本的基礎;行業的景氣程度及成長性,是牛股具有生命力的核心;管理層能力是牛股的核心要素;市值、估值和業績對牛股表現有顯著影響。

主要觀點:

宏觀經濟是牛股誕生最根本的基礎。2001年以後,GDP與A股漲跌幅高度相關。經濟好的時候,牛股更多,且個股漲幅更高。13年-15年創業板撬動的牛市與宏觀經濟有所違背:原因在於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外部環境嚴峻,產業結構面臨轉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興經濟成了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升級的依託。

行業的景氣程度及成長性,是牛股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從中國股市二十五年歷史看,每年產生的十大牛股都與當年景氣度最高的行業相關。歷史牛股股價漲幅、市值成長與公司所處的行業及行業所處時代背景密切相關。當然,不同行業的牛股會有不同的輝煌周期:有些只能穿越一個牛市或者熊市周期(2-3年)比如傳統資源品行業:北方稀土、江西銅業等;有些可以穿越兩個長牛熊周期(5-6年),比如房地產、製造業及家電行業:萬科A、格力電器、三一重工、大華股份;有些可以穿越三個牛熊周期(10年以上),比如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恆瑞醫藥、雲南白藥、伊利股份、貴州茅台等。以VR、AR、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對於未來人類生活生產的改造,將會是誕生牛股重要陣地之一。

經濟結構轉型初期(2010-2015)漲幅前10的牛股中借殼上市的公司佔比高達35%,漲幅前50中佔比更是達到了50%;A股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供求不平衡。長期的新股發行審批制、核准制下,上市公司成為了一種制度紅利。借殼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某行業領域後來居上的佼佼者,因此「龍頭公司」+「殼資源」的性感組合,受到市場強烈追捧。誕生了很多大市值和大漲幅的企業。

管理層能力是牛股的核心要素之一。ROE及派融比是衡量管理層能力比較好的指標,同時要警惕上市公司管理層(特別是創業板)大舉併購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A股歷史上諸如格力電器、萬科A、貴州茅台、海康威視、恆瑞醫藥等牛股常年被評為A股十佳管理團隊,其派融比均在50%以上,說明牛股不僅給投資者帶來資本溢價收益,同時也較好地履行了業績的分紅收益。值得注意的是,A股,特別是創業板管理層的併購式擴埋下了未來商譽減值風險(商譽/凈資產大於50%),需要警惕。

從市值、業績、估值及股價相互之間的關係出發,可以得到牛股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1)市值與股價:0-50億的小市值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空間最大。創業板推出後,50-200億市值公司上漲空間亦被打開。2)市值與估值:高市值股票的平均估值水平都穩定地低於低市值股票。這意味著當公司由小股票成長為大股票時,估值將逐漸成為拖累股價上漲的變數。400億市值是公司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點與瓶頸。若公司在400億市值左右沒有出現業績增速拐點或者創新業務和產品的推出,其股價和估值水平會大概率下滑。3)股價與業績增速:相比較於業績拐點,我們認為業績增速的拐點對於牛股股價的突破更為重要,且股價啟動都是要先於業績增速拐點出現。

詳細內容:

牛股初探A股歷史上的大牛股

從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來,至2016年,A股的發展已經經歷了26個年頭。與國外動輒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時間相比,A股依舊處於「青春期」。A股青春期的典型不成熟之處包括:1)市場交易制度不夠規範;2)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投資者教育程度不夠;3)股票市場的監管、法製法規建設仍不夠到位;4)市場的開放程度、深度廣度等都比較欠缺、供需存在嚴重失衡。5)A股市場的投融資角色定位和投資者融資者之間利益存在人為性的失衡等等。

在A股市場誕生明星股,熊市中,牛股是一根救命稻草;牛市中,牛股則是為投資者提供財富暴增可能性的那台V12引擎。

投資A股歷史最大收益的標的可以達到1000倍以上。這在一個發展時間不到30年的市場中是非常令人驚訝的。A股歷史前20大自最低價的最高漲幅中,最低漲幅也高達176倍。

初步觀察這些A股歷史上漲幅最大的牛股,我們看到:

1)這些牛股來自各行各業:有來自傳統周期行業的,如房地產行業的萬科A,有來自逆周期行業的,如食品飲料行業的伊利股份,也有來自TMT行業的,如恒生電子。

2)這些牛股包括各個風格:有大藍籌股,也有各類題材股。

3)有些牛股穿越了幾個牛熊周期(10年以上)如伊利股份,有些牛股一個周期(1-2年)內就到達股價的頂峰,如恒生電子。

4)有借殼、資產重組上市炒作的,如游久遊戲,也有主營業務二十年未變的,如雲南白藥。

起步市值小

這些歷史上牛股的一個明顯的共同特點即是起步市值小,起步市值基本都在10億以下。起步市值最高的格力電器也只有38億左右。

市值小,這是具有生命力牛股的最強基因。以游久遊戲為例,來觀察牛股是從小市值、小股本逐步成長起來的完整過程。

游久遊戲在1990年12月上市時發行量僅0.8萬股,總市值僅40萬元,其中法人股2500股、個人股5500股,1991年8月由50元面值拆成10元面值,隨之1991年8月配40000股,1992年10配10股又10送10股,1993年10配3股又10送30股,1994年10送2,1995年10送1.5轉增3.5股,1997年10送2,1999年10送2.4轉3.6股又配1.88股,2000年10轉3,2002年10轉3,2007年10轉3,2008年10轉1。上市25年來共送轉10次,股本擴張2081.76倍,總融資額達44563.68萬元,至2015年底總股本為8.32億,流通盤為6.16億股。不考慮其主營業務的變化,其在不斷的送、配、轉中,從8000股擴大至今日的8.32億股,其股價的升幅也水漲船高。

中國股市二十五年的歷史表明,無論是牛市、熊市、災市、震蕩市,小盤股的升幅總是在牛股中占相當大的優勢。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魚躍醫療(002223),當年升幅為69.06%,超越大盤130%以上,其成因在於當年4月上市,是一個上檔無積壓籌碼的新股,總股本僅1.03億元,流通盤僅0.26億股,發行價9.48較合理。每股收益0.43元,業績優良,屬景氣度較高的醫療器械行業,集小、新、低、優、高五大優勢於一身,從而使其在大盤暴跌之下逆勢而上,列當年十大牛股之首。

同時,這也引申出了這些牛股的第二個特點,那就是行業好。

行業好——牛股生命力的核心

從中國股市二十五年歷史看,每年產生的十大牛股都與當年景氣度最高的行業相關。這二十五隻位列各年十大牛股之首的個股都屬於行業的龍頭。近年來我國經濟處於調結構、促轉型、穩增長時期,所以近幾年產生的牛股都具新興產業特徵。

互聯網、環保、醫保、網路遊戲、網路影視、新材料、雲計算、大數據等等新行業的景氣度為企業帶來了高成長的經營業績,也給了牛股正能量的推動力。

特別是近幾年以來,我們看到,隨著新興產業的崛起和創業板的開板,具有顛覆意義的行業給資本市場以巨大想像空間,不斷興起的主題、題材甚至是概念,受到市場以及資金的不斷追捧。

當然,一些漲幅過快過高的公司,跌的可能也非常猛;因此我們也同樣需要找到能夠穿越幾個牛熊的牛股。

牛股的四大維度

經過前一部分對於牛股的初探,我們初步發現了牛股的一些基因,如起步市值小、行業好等;為了進一步全方位地剖析A股牛股產生的邏輯,有必要從更為全面的視角出發,去研究一隻牛股。經過我們大量的統計和思考,我們認為從以下四點來把握一隻牛股是相對來講比較恰當的:

(一)宏觀經濟背景

(二)行業情況

(三)上市公司管理層指標

(四)市場角度(估值、股價、市值、業績等)

下文就將從這四個維度去展開,來解密A股歷史上的牛股基因。

1牛股研究維度之:宏觀經濟背景

總體來講,宏觀經濟發展決定了股市的好壞,這是毋庸置疑的。觀察上證綜指走勢與GDP增長我們可以發現:

1)兩者走勢高度一致:但A股波動更大,且先於GDP出現波動,

2)2001年後,A股牛熊周期與GDP增速變化較一致:2001-2007年為大牛市,GDP增速逐年上升;2008年熊市,GDP增速下滑,2009年有一波牛市,GDP增速企穩;2009-2013年熊市,GDP從10降到7

3)2013年之後,GDP增速繼續下滑,而2013年-2015年6月A股出現一波牛市,這與創業板站在改革、轉型十字路口出現的高速增長有關。

2013年GDP走勢與上證綜指出現一波背離,而且這波牛市創業板漲幅明顯大於主板。這段時間經濟面臨轉型、結構調整期,以新興產業為轉型方向和代表的上市公司,收到市場和資金青睞。

總結宏觀經濟與股市的關係:

1)宏觀經濟是牛股誕生最根本的基礎。

2)經濟好的時候,牛股更多;個股漲幅更高。

3)13年-15年中創業板的牛市與宏觀經濟有所違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外部環境嚴峻,產業結構面臨轉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興經濟成了經濟的希望所在。

2牛股研究維度之:行業

第一部分牛股初探裡面我們已經提到行業對於牛股的重要性。這部分我們會梳理歷史,更加詳細的闡述牛股行業基礎的各個維度。從漲幅、市值、行業周期背景、宏觀經濟背景等研究角度入手。

我們統計的1992年-2015年每年漲幅前100大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由於93年-95年以及08年上漲公司過少,因此沒有統計在內。我們看到歷史漲幅靠前的牛股主要分布於TMT、房地產、中游材料(鋼鐵、有色、建材)三大領域。

若以2010年為分界年,明顯發現2010年以後,TMT行業、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在前100漲幅中的數量佔比較高。而在2010年以前,漲幅較高的公司主要集中於傳統行業,如房地產、中游材料等。

1992年-2015年每年市值前100大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由於石油石化以及銀行上市公司市值過大,故剔除),觀察到房地產、公用事業、家電、中游材料、交通運輸以及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大市值公司數量佔比最高。

從歷史上漲幅和市值前100牛股的行業統計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各個行業的發展,以及牛股的誕生與當時的經濟、政策背景密切相關。接下來我們會大致把90年代初-2015年分成8個時間段,來看一下每個時間段最引人注目行業的時代背景:

90年代初期:房地產

以上海、深圳和海南為主的區域園區開發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為主:陸家嘴、浦東金橋、外高橋、新黃浦、深深房A、珠江控股;住宅類房產開發企業如萬科A處於成長初期。

背景

1)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成立,上市公司稀缺

2)92年鄧爺爺南巡,深圳開發區的模式開始推廣

3)93年安居工程啟動,個別地區房地產慢慢出現

90年代末期:家電

以四川長虹、青島海爾、春蘭股份、深康佳A、格力電器、小天鵝A為代表的家電「績優股」收到追捧,由於權重巨大,其漲跌成為了當時A股風向標。

背景

1)90年中期家電行業需求巨幅擴張(彩電冰箱洗衣機)。

2)家電行業技術更新換代加快,價格戰逐步狼煙四起。

3)大浪淘沙,開始面臨即將到來的互聯網衝擊及國外品牌的競爭。

2000-2005年:鋼鐵/公用事業

第一大鋼鐵和電力公司寶鋼股份、華能國際上市。鋼鐵、電力、燃氣、水務等公用事業公司市值巨大。

背景

1)「十五」期間,對於鋼材的需求猛增,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高達7100億元,超過過去40年總和。

2)02年廠網分開,華能直接改組為獨立發電集團;其餘重組為另四家發電集團:國電、大唐、華電和中電投。

2006年-2008年:交通運輸

06/07年上港集團、中國遠洋、大秦鐵路、中國國航等「海陸空」多家大市值龍頭公司上市。

背景

1)06-07年GDP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為近20年來高點

2)05/06年貿易順差突飛猛進,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活躍

2009-2010年:有色金屬

代表性上市公司:中國鋁業、江西銅業、紫金礦業

背景

1)09-10年有色板塊總市值加權漲跌幅高達216,所有行業最高

2)4萬億計劃刺激下,有色產能迅速擴張

2011-2013:食品飲料

貴州茅台成為白酒第一股,五糧液、瀘州老窖、青島啤酒、雙匯發展等經過08年股災後的反彈,市值迅速成長起來。

背景

1)11年-13年A股進入熊市區間

2)白酒行業經歷了03-12年十年黃金增長期,年均增速保持兩位數

3)白酒行業成為穿越牛熊周期的防禦性行業代表

2014-2015年:建築

09年起,中國中鐵、中國建築、中國交建、中國鐵建等一大批國字頭基建類巨頭上市

背景

1) 08年金融危機後四萬億計劃催生基建投資迅速上升

2)13年後,基建成為經濟新常態時期穩增長及「走出去」的第一抓手

2016-:新興產業能否接棒?

醫藥行業牛股代表:雲南白藥、康美葯業、恆瑞醫藥。那麼近幾年備受追捧的TMT行業,是否能繼續誕生大市值牛票?

背景

1)經濟陰陽交界,供給側改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到了關鍵時點

2)VR、AR、人工智慧等對於未來人類生活生產的改造

3)電影等大IP文化產業的崛起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行業背景,而且牛股誕生與當時行業背景密切相關,有些行業可以穿越一個牛市周期(1-2年),有些行業可以穿越兩個牛熊周期(5-6年),有些行業則可以穿越三個以上牛熊周期(10年以上),因此不同行業就會誕生不同生命周期的牛股。

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牛股風格

如果我們把1992-2015年這24年的經濟周期劃分成兩個大的時期:(1992年-2010年)---工業化基礎時期,(2010年-2015年)---經濟結構轉型初期,可以明顯發現兩個不同時期牛股風格的不同。

(1992年-2010年)---工業化基礎時期

我們定義工業化基礎時期的時間段為:八五計划到十一五規劃,歷時18年。以2001年中國加入WTO為分界,大致可以分為入世前和入世後兩個時期;入世後。隨著國內外需求、出口貿易的飛速增長,「中國製造」、「山寨大國」等詞映射出中國真正成為了世界工廠。

工業化基礎時期發展靠的是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粗狂式的資源投入、初步發展起來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等要素,因此我們從GDP增速和進出口可以看到,這段時期中國經濟經歷了又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

從92年-10年A股市值成長以及漲幅分布可以看到,這段時間房地產、中游材料與工業、化工、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數量佔比最高。

(2010年-2015年)---經濟結構轉型初期

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四萬億刺激後,從2010年開始,需求側經濟刺激已經開始顯露疲態。加上這段時間外部環境(國外經濟金融環境)慢慢開始惡化,中國的經濟站在了十字路口。創業板於2009年底開板,其設立的背景包括:1)經濟和產業結構面臨轉型期;2)TMT等新興行業的興起;3)國內高科技中小企業缺乏完善的融資渠道 4)風投創投的興起。6)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等,這段時期明顯看到GDP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不如工業化基礎時期。

從10年-15年市值成長及股價漲幅分布可以看到,與工業基礎時期相比最大不同在於TMT佔比最高;其次是機械軍工和醫藥生物行業。

總結牛股的行業特點

(1)歷史牛股股價漲幅、市值成長與公司所處的行業及行業所處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2)不同行業的牛股會有不同的輝煌周期:有些只能穿越一個牛市或者熊市周期(2-3年)比如傳統資源品行業:北方稀土、江西銅業等;有些可以穿越兩個長牛熊周期(5-6年),比如房地產、製造業及家電行業:萬科A、格力電器、三一重工、大華股份;有些可以穿越三個牛熊周期(10年以上),比如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恆瑞醫藥、雲南白藥、伊利股份、貴州茅台等。

(3)行業的景氣程度、創新性及成長性,是牛股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從中國股市二十五年歷史看,每年產生的十大牛股都與當年景氣度最高的行業相關。

(4)近年來我國經濟處於調結構、促轉型、穩增長時期,所以近幾年產生的牛股都具新興產業特徵。互聯網、環保、醫保、網路遊戲、網路影視、新材料、雲計算、大數據等等新行業的景氣度為企業帶來了高成長的經營業績,也給了牛股正能量的推動力。

(5)創業板成立不到7年時間,經歷的牛熊周期相對較短,但創業板短短的歷史上亦出現了許多矚目的牛股。從行業角度來看原因在於:

1.創業板的一些公司緊密結合市場周期,並且自身業績具備超級爆發性;如東方財富網

2.創業板的行業代表了國家經濟轉型的新興產業: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誕生了樂視網,網宿科技,中文在線,上海鋼聯這些十倍股。滿足人民的文娛生活的富春通信(轉型影視,遊戲,動漫,文學),美盛文化。醫療領域隨著精準醫療和基因檢測的興起,出現了千山藥機會,達安基因十倍股。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紫光股份,神州信息,浪潮信息等。尤其是14年-15年的互聯網金融,以其巨大的行業規模,爆發了一批十倍股,東方財富,同花順,銀之傑,金證股份,中科金財等。

3.符合國家經濟轉型的新興行業,行業規模巨大。可以判斷,許多新興行業的公司目前市值處於高成長周期的起始階段。

3牛股研究維度之:管理層

一個優秀管理層對於公司和投資者來說,重要性毋庸置疑。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中國企業平均壽命不足八年,品牌生命力不足兩年。在殘酷的商業競爭中,有些企業脫穎而出,迅速發展壯大,成為行業的「帶頭大哥」,有些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的潮流,日漸衰微,直至被淘汰出局。那些通過「市場競爭」獲得優勢地位,並長期保持穩定增長和強勁盈利能力的企業,和管理層對於公司和行業的把握能力密切相關。

ROE:優秀管理層必須面對的指標

ROE指標反映了公司為股東所帶來的權益和報酬率,根絕著名的杜邦分析法,ROE指標可以分解成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以及權益槓桿率。這三種指標非常全面地反映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整體經營實力。根據第二部分行業得到的研究結果,我們選取房地產、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家電、TMT行業的典型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將這些典型公司的ROE與所在行業做比較

格力電器、萬科A、貴州茅台、海康威視、恆瑞醫藥等常年被評為A股十佳管理團隊。這些上市公司也是A股歷史上有名的牛股。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這些公司創始人具備極強的創業精神,前瞻的戰略布局,堅決的執行力,無私的企業家精神,並具有原動性的市值管理需求。

牛股併購式擴張:管理層的野心

我們統計了A股市場2013年-2015年底的公司已實施完成併購事件:創業板總共有852起、披露的併購金額達2000億元;滬市主板共計達1470起,披露金額達2.3萬億元、深市主板達883起,披露金額為5662億元。

總體來講,多元化戰略是A股併購重組的核心目的,橫向整合其次,而無論橫向/垂直整合,資本市場願意買單的永遠是有「協同效應」的。我們看到在轉型期,兩股力量催生併購浪潮:在傳統行業,需要通過併購來實現產能淘汰:如鋼鐵、煤炭和水泥。在新興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開始,公司個體小,數量多,分散化,最後能勝出的不到5%,因此以併購實現增長證明是一條重要的路徑:如媒體公關行業。我們以藍色游標為例,來說明新興產業公司進行併購擴張的內外動因。

藍色游標所處的媒體公關行業,呈現公司個體小,數量多,分散化的特點,行業集中度比較低。僅在2014年,藍標就併購了30家公司,涉及廣告、互聯網軟體與服務、數據處理、特殊消費服務等,總耗資約30億元。依靠不斷併購,藍色游標上市五年以來實現了高速擴張,營收從4.96億元躍升到2014年的59.79億元,上漲超12倍;凈利從0.61億元飆升至7.12億元,上漲超11倍。藍色游標也成為2011年A股熊市中一隻難得的牛股。

但是從藍色游標的併購式擴張中,我們同樣發現,它的這種成長模式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商譽減值以及「外延式增長」的模式的可持續性存疑。快速併購的一個必要條件即是二級市場可以給予其一個好的估值及股價,這也反映出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於其業績增長抱有很高的期望。公司也正是利用了這種高估值的價差,用增發或者換股的方式併購一級市場標的,並通過併購標的的業績增長來為高估值進行背書。

2000年時,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合併,產生了高達1300億美元的商譽,合併後沒幾個月,由於網路泡沫即告破裂,經濟陷入衰退,2002年,美國在線被迫註銷了近990億美元的商譽減值損失,公司市值隨即從2260億美元降至200億美元。

我們用「商譽/凈資產>50%「這一指標來提示A股的商譽減值風險。通過計算A股最新報告期的商譽減值風險,我們發現創業板在「商譽/凈資產>50%」的公司中佔了53%左右的數量。因此需要提示一下由於併購擴張帶來業績增長預期和高估值的風險性。

好的市值管理:兼顧資本溢價收益與股東分紅

衡量管理層能力的另外一個指標是市值管理。目前股市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投資者利益不被管理層重視的問題,所謂的市值管理也仍停留在資本溢價收益上,股利分紅仍需要註冊制推出、完善退市制度,放開中央管理,促進企業競爭和市場發揮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派融比(派現總額/募資總額)是衡量一家公司市值管理能力相對較好的指標。

我們統計了過去十年派融比大於0.5的牛股,績優藍籌股的派現總和遠遠超過其融資額。這些績優股也是被市場所認可的管理能力較好的公司。

4牛股研究維度之:市場

這部分我們將從市場角度,具體為市值、業績、股價和估值之間的關係出發,來考察牛股的一些規律和特點,在這部分中,我們將著重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市值與股價漲幅

我們統計了1996-2015年(其中1992-1995年以及2008年上漲的標的太少,故剔除這幾個年份),每年漲幅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啟動市值分布。從歷史統計數據上來看,

1)、(0-50)億的小市值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空間最大。中大市值公司(200億以上)股價上漲空間不大。

2)、創業板成立以來,(50-200)億的中小市值公司股價上漲空間也開始慢慢打開。

以創業板為例,公司股本小,市值小,絕大都數都小於50億市值。比如樂視網2012年不到50億市值,東方財富啟動時不到30億市值,同花順不到20億市值。網宿科技20多億市值,千山藥機12億市值。相對於上市就市值大公司的尾大不掉,小市值起步的公司創新所受的阻力相對較小。東方財富,同花順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新,網宿科技在CDN領域創新,樂視網的強大內容IP早就的生態化反,顛覆式創新。

此外,如前文所揭示那樣,牛股在市值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一個併購式擴張的過程。內生增長的同時不斷進行外延併購:東方財富收購香港寶華世紀、同信證券等,樂視收購樂視影業,千山收購上海申友,樂福地等,紫光股份收購華三,西部數據等,三泰控股收購煙台偉岸,上海萊士收購同路生物,特銳德併購川開電氣等,不斷通過外延併購進行產業擴張,產業鏈垂直整合是多數十倍股的明顯特徵。

除了啟動市值的統計規律方面,我們發現不同市值階段,一家公司的股價驅動因素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在0-50億市值區間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還比較模糊,市場對其估值還主要停留在主題和題材層面;到了50-200億市值區間,這時候慢慢地投資者就會對其業績有要求,其股價驅動因素轉換為業績或者關鍵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超過200億市值,到400億市值左右時,業績驅動股價的邊際效應在遞減,公司需要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或者進行產品的轉型升級。到了800億以上的大市值,則需要與國際企業進行對標,一家公司若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處於弱勢地位,則其股價和市值的上漲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當然,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值與股價驅動因素關係會有一些不同,比如白酒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很難找到國外可以對標的公司,而汽車、石油行業則相對容易找到對標公司。傳統行業和TMT行業的上市公司其股價驅動因素與其能夠驅動的市值分層肯定也會存在不同。

市值與估值

總體上來講,根據統計結果,市值起步階段,往往能獲得相對高的估值。而且高市值股票的平均估值水平都穩定地低於低市值股票。這意味著當公司由小股票成長為大股票時,估值將逐漸成為拖累股價上漲的變數。400億市值是公司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點與瓶頸。公司市值達到400億以前,其大概率能夠享受較高的估值水平,當公司市值進入400-800億區間後,其估值水平加速下滑的可能性非常大。

牛股股價突破點:業績增速的拐點

通常情況下,公司的股價在業績出現拐點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爆髮式的增長或者斷崖式的下跌,但相比較於業績拐點,我們認為對於牛股股價的突破更為重要。

而且通過統計我們可以發現,股價啟動都是要先於業績增速拐點出現的,因為一般市場上會對公司業績有一個提前的預期,因此股價會率先於業績出現拐點。

總結:估值、業績、市值與股價

總結估值、業績、市值與股價的關係我們可以得到:

Ⅰ.市值200億階段:估值中樞下移,業績增速釋放。股價啟動。

Ⅱ.市值400億階段:業績增速進一步釋放,估值隨業績上升而上升。股價上漲可能有所滯後。

Ⅲ.市值800億階段:業績增速放緩,估值回落。股價繼續上漲,創新高。

Ⅳ.市值大於800億以上:估值和業績趨於穩定,股價走穩。

風險提示

本報告諸多結論是基於統計基礎上得出的,可能會存在統計誤差、樣本波動性較大的問題;未來國內外宏觀經濟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對本報告結論會產生較大影響。此外,牛股中同樣存在一些具有潛在風險的上市公司,需要謹慎鑒別。


推薦閱讀:

拯救窮忙生活10大策略!讓你快速變「富閒」
正確運用政策策略 注重辦案綜合效果 ——查處三起特大受賄案的做法和體會
【探析】 法官職務犯罪的原因|【對策】法官職務犯罪的預防策略
職業策略:如何少走10年彎路?
求人送禮要講究策略

TAG:投資 | 邏輯 | 策略 | 尋找 | 投資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