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再不主動發掘帝王陵?
對一個考古工作者而言,能夠參與發掘一個帝王陵可以說是一生的榮耀,但是自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考古界就有了一個共識:未來我們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共識呢?說起這件事就必須從萬曆皇帝說起。
萬曆皇帝雖然駕崩的時候只有56歲,但是他卻是大明一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在位時間為48年,萬曆前中期由於有張居正等大臣的大力輔佐,所以迎來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但是在後期卻因為墮落腐化使得明朝開始走向下坡路,其在死後與他的皇后一同被葬入了定陵。
本來人死之後就不應該不被後人打擾,但是連同定陵在內的明十三陵可是在後來屢次被人打擾,先是由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軍破壞,接著清軍入關的時候又對這些前朝陵墓造成了一定毀壞,接著到了民國時期這些明朝陵墓的地面建築又被毀壞殆盡,最終到了1956年一些考古學家主動對定陵進行了發掘,而萬曆皇帝的屍骨和一些陪葬珍品就在這次發掘過程中遭遇到了重大損毀,由於考古技術條件落後,一些精美的絲織品在從棺材中拿出後很快就失去了色彩光澤,其中包括萬曆皇帝的龍袍、皇后的百子衣等絲錦珍品。
迅速氧化的龍袍
而萬曆皇帝的棺材更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被人扔到了山溝,至於屍骨則是被架在柴火堆上給燒了個一乾二淨,以至於醫學技術工作者僅僅只對萬曆皇帝的屍骨做了一些簡單化驗就被迫中斷了。雖然得出了萬曆皇帝是一個跛腳皇帝以及牙齒得過蛀牙的情況,但是對於其是到底是因為吸食鴉片而死還是因為身患梅毒而死卻還還未來得及化驗,以至於現今關於萬曆皇帝的死因仍無準確結論。
一個腿長一個腿短
可以說這一次定陵的挖掘給予了考古工作者巨大教訓,乃至後來一些參與發掘的考古專家也曾多次表示遺憾,一直建議以後切不可輕易發掘帝王陵。
郭沫若指導參觀定陵發掘現場
但是當時一些史學家例如郭沫若等人緊跟著提出了發掘明長陵的申請,但是被周總理嚴肅拒絕。所以以後我們再也不主動發掘帝王陵了,除非是無意中被發現需要進行搶救性開挖保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一直在重看《阿飛正傳》?
※為什麼喝醉了,我們就變成了另一個自己?
※在談判中出現僵局, 我們該如何來化解呢?
※24歲屬猴女,我們因為婆媳關係吵架,婚姻很失望
※中慶課堂 || 事故急救中的「十忌」,我們必看必學
TAG: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