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紅:「真」和「假」共同釀成了寶黛釵的悲劇
但是,賈寶玉不愛薛寶釵,賈母和王夫人愛呀,她們巴不得賈寶玉早早娶了寶釵的好。於是,就這樣,薛寶釵與賈寶玉成親了,林妹妹傷心而絕了,悲劇就發生了。 講到悲劇的發生,就不得不提造成悲劇的推動因素。賈母和王夫人讓寶玉娶寶釵的原因,除了寶釵的性格更討喜外,還因為,寶釵有金鎖,這正好與寶玉的通靈寶玉湊在一起,以為讓他們兩個在一起是天意,這樣他們就能「莫失莫忘,仙壽恆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卻不料,寶玉有十萬個不願意,婚後不久,就看破紅紅塵,出家做和尚去了。 於是有詩云:「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指薛寶釵有金鎖,賈寶玉有寶玉,二人應結成姻緣;「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賈寶玉前生為女媧鍊石補天剩下的石頭化成的神瑛侍者,二者有恩有義,今世應結成姻緣。 按理說,絳珠仙草與神瑛侍者先相遇,他們二人理應在一起,但無奈仙子言「以眼淚還他恩情」,於是他們倆註定不能相守了,因為若二人過得開心愉快,絳珠仙子哪裡有淚還予恩人。 上天為了幫助絳珠早日還恩,好早了結孽障,便讓薛寶釵出現,並贈她以金鎖,令她好拆散二人。就這樣,明明林黛玉才應「真真」是賈寶玉的「真命天女」,卻讓薛寶釵這個「假貨」奪走了「寶二奶奶」的身份。 可以說,全書就是圍繞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所寫的,林黛玉是賈寶玉的緣之所系,而薛寶釵則是他人強塞給寶玉的夫人;林黛玉若與賈寶玉結為夫妻,那麼她就不會因心結而郁死,賈寶玉也不會因為無人理解他而出家,薛寶釵也不至於要孤獨地度過餘生。這就是假的「金玉良緣」強拆真的「木石前盟」的結果。
二.真假寶玉 眾所周知,曹雪芹先生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瀝盡心血,就連人物的名字,也肯定思量過不少時間。故事發生在賈府,這一個「賈」姓,可謂意味深長,「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雖然是姓「賈」,但卻是「真真」地奢華,所以賈家不假;但是這個富麗堂皇的賈家,只是曹雪芹先生虛構的,所以的確是「賈(假)家」;再者,我們可以聯繫曹雪芹先生的經歷。不難發現:這「賈家」便是曹家的縮影,但是由於作者的家庭後來衰敗了,於是那曾經的「真奢華」,便化作了「假泡影」,所以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便賜予主人翁的家族「賈」姓,其意味是——無論是何人何物,都不能永恆地光輝,終有一日,再輝煌的事物,都會衰敗,沒有榮華是能恆久擁有的。 一開始,甄寶玉與賈寶玉的性情相似,兩者都不愛讀書,甄寶玉似乎還要「混帳」些,沒有姐姐妹妹等女兒的陪伴,簡直沒法讀書。但是後來,甄寶玉覺醒了,認真地念書,爭取走上仕途經濟的道路,而賈寶玉卻一直停留在原點,雖不想再被罵作「痴兒」、「孽障」,但也不甘像其他的人一樣一生只為名與利奔波操勞,於是,他彷徨,他無助,他近乎要絕望了,就在這時,他想到了一條可以令他立馬擺脫一切塵世困擾的辦法——出家。我們可以知道的,走上仕途經濟道路的甄寶玉,從此名成利就、飛黃騰達,在世人的眼中,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真寶玉。再看看賈寶玉,因要了結塵世紛擾,他慨然地選擇出家,以避世的方式來斷塵緣,在世人的眼中,他可謂是一塊不折不扣的假寶玉。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甄寶玉在書中作為一個特別的存在,其意義就是為了反映賈寶玉性格中的典型。可以這麼說,甄寶玉是賈寶玉的映射。剛開始兩人性情相近時,我們很難看出這情節設計的端倪,到後來,甄寶玉性情產生了巨變,其對仕途的嚮往與追求,反而能體現出賈寶玉面對塵緣紛擾時的迷茫、更能凸顯賈寶玉內心的矛盾。
無疑,在書中,其他人肯定會認為只有甄寶玉是當之無愧的「寶」,而賈寶玉只是一個沒出息的「蠢物」。但我認為,消極避世並不是賈寶玉為逃離污濁塵世的最終目標,相反,出家避世是他為保持身心的空靈的最基本條件,是他人生新階段,或者可以說是新人生的最初出發點。可以說,賈寶玉比甄寶玉更有遠見,他明白保持行與心統一的重要性,並且,雖經歷過迷茫和無所適從,但卻依然能不顧世俗眼光,毅然選擇出家,光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感到無比敬佩。 但是,賈寶玉作為封建時代的狂人的存在只能是作者的理想,不,應該說是世人的理想,然而,就如大觀園是虛無縹緲的世外桃源一樣,賈寶玉的存在也可以被界定成甄寶玉的理想形態。然而封建的思想蒙蔽了世人的雙眼,他們不懂賈寶玉的瀟洒,也不懂甄寶玉的悲哀,他們只覺得賈寶玉就是「蠢物」,就是「痴兒」。 在這件事上,立場不同,看法就恰恰相反,孰真孰假,孰對孰錯,並不能憑一時判斷,也許可以這麼說,真和假是對立存在的,兩者性質相反,但是,如果沒有了真,人們便不知道什麼是假了;若是沒有假,就沒有人明白真是何物。所以說,世上的一切事與物,並沒有一件全然是真的,也沒有一件全是假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放開懷抱,用開闊的視野與廣闊的胸懷接納並欣賞世間的一切幻與真。哪裡管它是真是假?享受一切事物的自然進程便好。 有和無就像真與假一樣,兩者是辯證唯物統一的,世上沒有一件事物是能永遠不變的,所以並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永恆地「有」或者永恆地「無」的。就像《紅樓夢》這個故事一樣,世上本沒有如此離奇的故事,凡事難像書中線索一樣,又因就必能有果,更多時候,我們親手種下的因往往未必都能收得果。而《紅樓夢》一書中的人物,他們的每一個微妙的細節,都造成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結局,這大抵要感謝嘔心瀝血抒寫此書之人、曹雪芹先生,是他用盡畢生的精力,努力地為我們「無中生有」出這樣精妙絕倫的故事的。 既然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一切都無所謂為真,無所謂為假,無所謂為有,無所謂為無,那麼,我們作為短暫的生命體,苟存於世上,真正要去做的唯一一樣要事便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隨心而行。這也許就是作者為什麼要以寶玉出家作為結局的原因吧。 唯有不看、不聽、不說,心中才能無雜、無垢、無塵,跨越真、假、有、無,才能真正做到跟從自己的內心而行。
推薦閱讀:
※揭秘:為何「明定陵」被挖掘後,可稱為百年內 最悲劇的考古挖掘
※悲劇總在一瞬間發生
※決定中西歷史走向的1644:吳三桂的命運和悲劇[新竹論壇]
※把悲傷留給讀者
※沈從文的愛情悲劇:用盡一生去愛的女人,卻從不理解他|原創
TAG: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