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攻」中國:對華宣傳自始至終透著虛假
2014,又是一個甲午年。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和日本這兩個「老冤家」,再度進入一個敏感的時空「交匯點」。
一段時期以來,以首相安倍晉三為代表的日本右傾政府,頻頻在國際舞台上跨越輿論「雷區」,多次做出傷害中國乃至世界人民感情的醜事,「奪島」「拜鬼」、修改憲法、解禁自衛隊……中國政府和人民採取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輿論反擊、反制,贏得了世界越來越多的認同、共鳴和呼應。正如一家外媒評價的那樣,中日「點燃了世界各地報紙評論版的口舌之戰」。
中日輿論戰的本質是正邪之戰,涉及國際秩序、國際正義、國際責任的話語權之爭。回顧一個多世紀以來,中日間輿論傾軋的「硝煙」,探尋唇槍舌劍的「彈道」,有助於剝下日本軍國主義的畫皮,樹立起正義必勝的信心。
剖析日本「文攻」中國的醜惡嘴臉日本是個劣根性極強的民族,在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筆下的《菊與刀》中,以「菊」和「刀」象徵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這既從一個側面回答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日本內政外交的情感糾葛根源,又為日本政府操控的輿論惡行找到了另一種註腳。
分析日本的輿論宣傳,既要看到它在現實中的所作所為,還要聯想到一個多世紀以來日本對華侵略的陰影。在此,不妨從對國內民眾引導、對華宣傳和對國際社會宣示三個層面來認識。對內引導:直盯目標,美化侵略歷史和右傾勢力。
篡改歷史,愚弄民眾。日本人眼中的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曾給日本帶來文明,也激起過日本罪惡的侵略擴張慾望。中日之間交往千百年不絕,但時至今日,日本人對中國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且「模糊」,這「得益」於日本歷屆政府對民眾的宣傳愚弄。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之為「日清戰爭」,誤導日本民眾認為發動的是一場驅逐滿清「蠻夷」的正義之戰;侵華戰爭在日本被政府「包裝」成為民族生存所進行的「聖戰」,將「侵略」稱為「進出」;將掠奪財富的無恥強盜行徑「美化」為幫助中國走出荒蠻、走向文明的「大義之舉」;日本隻字不提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的惡行,卻捏造事實竭力表現「皇軍」的「親善」……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一直是困擾日本和鄰國關係的癥結之一。200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審定通過扶桑社出版的美化日本侵略歷史的《新歷史教科書》後,引發中韓兩國政府及民間的抗議,但教科書最終還是進入了部分學校的課堂。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卻對中國的歷史教科書進行研究,要求中國「修改反日色彩濃厚的歷史教科書」,賊喊捉賊,滑天下之大稽。
日本人不了解中國,但在日本媒體報道國際新聞時,關於中國的新聞數量卻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近年來,但凡中國國內發生任何問題或者事故,日媒無不以煽情和誇張的方式大肆渲染,負面消息不時見諸報端,如「在日華人犯罪」「中國遊客大聲談笑、不講究衛生」,等等。日本民眾長期處在媒體意識形態和框架選擇報道的籠罩中,對中國抱有理所當然的敵意、排斥和偏見。當民間出現排華情緒時,日本媒體也很少從較高層次做出有助中日相互理解的報道。2003年,亞洲杯足球賽在中國舉行,日本媒體十多天集中「報道」中國國民素質如何低、不適合辦奧運會,不斷抨擊中國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時隔不久的「9·18」事變紀念日,中國多個城市拉響汽笛,以此警示國人勿忘國恥,日本國內卻只有1家報紙發布了1則小消息。
喚醒沉睡武士文化。日本封建「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1878年發布的《軍人訓戒》要求軍人效忠天皇,1882年頒布《軍人敕諭》要求軍人遵守「武士道」的忠節、武勇和禮儀,「武士道」由此成為日本軍人的倫理規範。日本在隨後發動的所謂「聖戰」中,誇大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實行精神「總動員」,提出國民皆兵,可悲的是,最終都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二戰後,「和平主義國家」「非武裝中立」思想在日本應運而生。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發表的《防衛計劃大綱》提出「專守防禦」的戰略方針。近年來,隨著日本國力的不斷提高,其軍國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思潮日益增長,否認日本侵略亞洲鄰國的歷史甚至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抬頭,主張修改憲法、增加軍費、走軍事大國道路的右傾化言論不絕於耳。
2013年末,安倍晉三在再次執政1周年之際「拜鬼」的真實目的,即是為喚醒日本已經沉睡的「武士文化」和「武士道」精神,此舉讓日本右傾勢力再度癲狂。2013年12月17日,日本安倍內閣審議通過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新《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勾勒出日本未來將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的戰略、政策和行動,再次暴露了安倍及其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的野心:打破戰後形成的和平憲法和國際秩序,恢復「往日輝煌」。
直接干預,壓制內媒。日本中央政府在對外發布消息時,通常會分別對「記者俱樂部」的記者和其他記者(包括外國記者在內)召開兩場新聞發布會。藉此讓前者得以優先獲得特地透露的「重要信息」,實質上是為特定的媒體壟斷信息來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外界看來,日本媒體較為獨立,不同媒體的立場、觀點迥異,媒體立場呈現多元化特徵。如日本廣播協會(NHK)一直是日本最受信賴的新聞機構之一,該機構的評論基調對於日本的民主質量而言至關重要。但日本保守派政治家素有干涉媒體的歷史,安倍的右傾表現讓日本的右傾聲音浮出水面:NHK會長、運營委員近日就頻頻發出關於慰安婦、南京大屠殺、右翼勢力的錯誤信號。
「沉默的會長+干涉媒體的首相=糟糕的組合」,NHK轉向的危險信號就是:「評論自治」成為空談。日本媒體也逐漸被分裂成兩個輿論場。一邊是以NHK會長為代表的「挺安倍」輿論場,還包括《產經新聞》等立場偏右的媒體;另一邊則是以《朝日新聞》為代表的「倒安倍」輿論場,在為安倍政府「暴走」制衡。
對華宣傳:欺世盜名,掩蓋罪行。
日本在直接對華宣傳,或通過國際社會對華構成影響時,自始至終透著虛假。「剝掉日本人的外皮,除掉它的漆層,露出來的是海盜。」(《菊與刀》)
粉飾包裝,假扮和平。2014年初,安倍乘著拜鬼的「東風」,踏上「非洲之旅」,用「積極和平主義」精心包裝「軍國主義」。香港《大公報》評論稱,相對於安倍「線性」地球儀外交,中國大使「輿論戰」在全球打響,並戳穿安倍的詭辯和伎倆,令其無從遁形,也讓世界認清日本右翼分子的險惡用心。
早在1884年朝鮮「甲申政變」後,日本對朝鮮進行戰略包圍時,就秘密聘請熟悉西方媒體運作方式的美國《紐約論壇報》記者豪斯,作為國家宣傳戰的總指揮,在他的精心策划下,西方媒體對「中國與日本分別代表著"野蠻』與"文明』」的認識逐漸形成了潮流。
日本認為甲午戰爭是「文明之戰」「解放之戰」「救亡之戰」。甲午戰爭爆發,兩國都宣布了宣戰詔書。可明治天皇的宣戰詔書是給世界看的,認為「中國侵犯朝鮮」,這一言論矇騙和左右了當時的世界輿論。戰爭中,日軍共製作了3000面木刻板,也起到了巨大的宣傳助力作用。
欺世盜名,遮蓋罪行。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中實施「文壇總動員」,大批「從軍作家」開赴中國前線,以筆為槍為侵略戰爭推波助瀾、搖旗吶喊,成為「思想戰」和「思想宣傳戰」的生力軍,被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宣傳機器稱之為「筆部隊」。「七七事變」後,日本在《論支那人》等文中提出「軍人用刀劍來刺支那人,我們文化人就是要用筆把他們的靈魂挖出來」的口號,表明日本將文化侵略與武力侵略相提並論。時至今日,對於「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制度、細菌戰、文化侵略、經濟掠奪等侵華罪行,日本政府和右翼媒體歷來是能躲就躲、能賴就賴。諸如《大東亞戰爭肯定論》、歌頌戰犯東條英機的電影《自尊》等作品則成為了日本的暢銷書、熱門劇。
從對待戰爭罪名,到今天的外交事務,都被日本媒體使絆子「攪渾」。1998年,江澤民主席訪日期間就歷史問題提醒日方正視一事,竟被很多日媒說成中國對日本懷有嫉妒,並進而得出對華「道歉無用」的歪論。2000年,朱鎔基總理訪日時的善意表態,被媒體渲染成中方的低姿態是因為迫切需要日本的援助(即ODA)。有社論甚至公然要求中國不再對歷史問題提出異議。安倍在聯大的演講中多次強調女性人權問題,但對慰安婦問題卻避而不談。
小步快進,假意鞠躬。今年2月,日本廣播協會(NHK)會長籾井勝人發聲認為,以當時的標準來衡量,日軍在二戰期間強征慰安婦並沒有錯。籾井還宣稱,NHK在中日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等爭議問題上支持政府的政策。這些言論在東亞招致猛烈抨擊,也在日本議會引起強烈質疑。儘管籾井迅速收回了有關慰安婦的言論,但他在道歉的同時表示,他並不是為言論的內容道歉,而只是為在官方新聞發布會上發表這番言論而道歉「鞠躬」。
安倍一直表示,他有興趣通過對話來緩解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然而,他的參拜行動卻顯示他做的是另外一套。他不但放棄了與鄰國和解的想法,反而利用地區緊張局勢為日本右翼勢力「護航」,不僅強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還竭力放寬對日本自衛隊的限制。
「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是日本等級觀念的內核,鞠躬是日本重要的日常禮節,但並不代表著內心的服從。可見,日本是個「個人道歉成癮、國家從不道歉」的國家。在維護世界和平環境的道路上,日本輿論往往採取「進兩步、退一步」「以退為進」的招術挑戰鄰國「底線」,耍嘴皮子、擺樣子,就是不邁步子。
日本早就意識到輿論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爭奪國際輿論這個「兵家津要」。當面臨涉及主權等敏感事件或歷史遺留問題時,日本往往利用話語體系跟西方更靠近的便利,裝扮無辜,將自己描繪成同威脅世界和平的霸權主義作鬥爭,將爭端的責任推向中方。多次指責中方無理取鬧、故意挑起爭端破壞兩國關係,博取西方主流輿論的同情,其積極運作往往對西方國家領導人及其民眾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
嫁禍於人,欲解危機。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後,日本經過50餘家國內媒體輿論輪番炒作、誤導民眾後,於2012年策劃「購島」鬧劇,安排記者森安健接受英國媒體《金融時報》採訪,誣陷這一輪中日關係緊張是因中國人而起,撞船事件後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其實意在「緩和事態」,否則釣魚島可能被極度右翼分子買去,「可惜中國政府不理解」。這種謊話連篇的低級伎倆,實在是可笑至極!
2013年,安倍啟動「地球儀」外交,如法炮製輿論,但國際社會已逐步看清其真實嘴臉,安倍的外交行動屢屢受挫。
從歷史上看,日本的公關危機由來已久。早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就成功化解「襲擊高升號」和「旅順大屠殺」兩大危機事件。攻佔威海後,日本還在英國國際法專家面前演「樣板戲」,救治中國戰俘並在隨軍記者的見證下釋放他們;禮送北洋艦隊司令官丁汝昌的靈柩,以此在國際上樹立「文明國家」的牌坊。
搶先佔位,顯示存在。在對外爭端中,日本信奉「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弱者往往會得到同情」,搶先佔位、先入為主,顯示「不公」。在對外事務中,自衛隊數度欲破樊籠,走出國門在國際上顯示存在。
為了推動修改和平憲法、激活軍國主義,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不斷製造各種事端,特別是利用釣魚島及東海問題渲染「中國威脅論」。2013年10月23日,日本外務省在其官網上發布的所謂尖閣諸島(我釣魚島)和竹島(韓國稱獨島)歸屬日本的視頻,關於釣魚島的視頻為1分28秒,關於竹島的視頻為1分26秒,聲音和字幕為日語。外務省報道官表示,「此舉旨在讓國際社會正確理解日本領土問題」,但招致中韓兩國的強烈抗議。
201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當天,日本政府刻意安排東盟10國領導人會面,並集體簽訂了「經濟發展協議」,但日本媒體並不宣傳此次會議的經濟議題,而是大肆炒作所謂的「日本與東盟國家高度關切海洋安全問題」,以此誤導世界相信是中國單方挑起了海洋爭端、威脅東亞安全。隨後,安倍竟然就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一事,表示「將與有關國家合作,要求中國撤銷可能妨礙飛行自由的一切措施」。
惡人告狀,拉攏辯護。在誘導國際輿論時,日本往往會將自己裝扮為爭端的「受害人」,將中國包裝成威脅世界和平穩定的一方。冷戰之後,「中國威脅論」開始出現,日本積極配合經濟威脅、軍事威脅、糧食威脅、網路威脅、模式威脅等論調,幫助不少國家戴上「有色眼鏡」,引發對中國和平崛起的質疑。但凡中日間發生爭執,日本都會通過輿論、外交等途徑,在國際上展開積極的遊說造勢。
2013年,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進而成為東北亞地區唯一擁有航母的國家,並打算藉此加強進入遠洋的能力。日美等國家正在警惕東北亞軍事平衡的變化。」
針對中國反日遊行示威,日本媒體片面報道中國個別城市出現的民眾過激行為,卻選擇性忽略掉更多城市裡民眾秩序井然遊行的事實,給日本民眾造成「日本人在中國受到侮辱」的錯覺。
總之,日本出現以上「病態輿論」的根源,有部分政客的「高熱不退」病根,還有不甘居島國的擴張「剛需」,有東盟的間接支持、美國的雙重標準影響,還有過去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國聲音「缺席」的因素。如今的中國,宣傳心態更加平和、自信、務實,宣傳手段更加科學、先進、立體,宣傳策略「軟」「硬」結合,必將在今後中日間的「輿論戰」中穩佔先機。中國輿論展開全面反擊
「天朝上國」大清帝國曾在甲午戰爭中吃了「啞巴虧」,並導致「第二戰場」——道義上的失敗,可謂既輸「槍杆子」又輸「筆杆子」。當時的日本外交官都精通所在國語言,能撰寫文章在當地報刊發表。而清朝派駐的「大辨子」外交官們則絕大多數不會外文,與所在國政府、民眾存在溝通障礙。跟隨日軍的西方媒體記者多達百餘名,隨軍記者選擇性傳播到世界各國的消息,對當時的清政府產生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屈辱歷史不堪回首,那些輸在「嘴皮子」上的歲月在當今的中國早已不復存在。在新一輪的中日輿論戰中,中國政府和人民正凝聚智慧力量,主動出擊,全面開花,推動對日輿論鬥爭逐步向縱深發展。
2012年日本政府導演「購島」鬧劇後,我國加強了釣魚島主權宣示和宣傳,國務院新聞辦出版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國家海洋局出版了《釣魚島——中國的固有領土》宣傳冊,並用中英日三種文字印刷;國家領導人及我國駐外機構也利用各種機會、採取各種形式,向國際社會介紹釣魚島問題的歷史經緯,以正視聽;多位大使在派駐國主流媒體上刊發文章,詳盡闡述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議主權的依據,使當地民眾更好地理解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中國軍方也有針對性地製作了以保護釣魚島主權為背景的《神聖使命》網路遊戲。中國各種宣傳力量「斷然出手」,以正義之聲回擊日本右傾勢力的邪惡之音,贏得了主動權。此外,近期幾場輿論戰役也為中國在國際上贏得了積極的「加分」影響。
一是「四個戰場」全面打響反擊戰。在日本進行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嚴重損害中國領土主權之後,中國的公共外交較好地配合了維權行動。自2013年年底安倍「拜鬼」以來,中國的外交系統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凌厲攻勢,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開闢了四大戰場。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至少有40多位駐外使節在所駐國當地知名刊物上發表署名文章,譴責安倍無恥行徑。美國《僑報》刊發文章稱,「以這樣的頻率和陣勢,在國際媒體上搶佔輿論制高點,在中國外交史上都非常罕見,中國駐外大使們成為這場輿論戰的主力軍」。
二是相關「紀念話題」再掀對日輿論鬥爭高潮。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兩個決定,彰顯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曾發揮的重要作用,表明了中國人民和政府維護國際秩序與和平的堅強決心。同時,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的紀念,也是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有力舉措。我國媒體一致認為,安倍自第二次建立日本自民黨聯合政權後,大開歷史倒車,蓄意歪曲歷史事實,使中日兩國在歷史認識上的鬥爭越來越尖銳。設立這兩個紀念日,讓中國在與日本右翼勢力所進行的針鋒相對的鬥爭中佔據了道德和法理制高點,在政治和外交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主要媒體的系列欄目和文章引起廣泛共鳴。我國媒體集中火力攻擊其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充分佔據國際輿論陣地。《人民日報》年初開闢「日本歷史問題聚焦」專欄,批判日本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引發普遍關注。今年北京「兩會」上,甲午戰爭成為軍隊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參考消息》連續刊載的「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也引起國人強烈共鳴。(王洪續 來源:國防參考)
推薦閱讀:
※日本人常說的64句生活常用語,你會嗎?
※去日本讀商科類修士的途徑到底哪種好?
※中國人痛恨日本崇拜成吉思汗為什麼購買日本產品而不購買蒙古商品?
※不知道怎麼回事這篇文章看得我渾身難受?
※《煙花》和《尋夢環遊記》基本相同的排片,為什麼票房差距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