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遙:默默無聞不但保存了一座城市,還保護了一位皇帝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游平遙:默默無聞不但保存了
一座城市,還保護了一位皇帝
-------山西歷史旅遊系列之十六
辭別祁縣的喬家大院,我繼續南行,下一站是平遙古城,此地距離祁縣縣城有
在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上,但凡在地域上要有安全感,就要建立一座圍城,將家族同社會隔離開來。
最典型的是北京的四合院,三面圍牆,一處出入,一天的時光有一半的時間是溫良恭儉讓,另一半的時間是自我封閉。為了將這種自我封閉達到極致,有規模的四合院院中都建有影壁,它增加了院中主人家日常生活的神秘感。
山西的大宅院為了增加圍牆的高度,就將住宅的房脊修成外牆的牆垛口,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約建築材料,但這也迫使房檐一律向院內傾斜,從外部看缺少了周圍的美感。但山西人有自己的狡辯,由於房檐內傾,雨水全部都流到了院子里,就稱作「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現在有人都糊塗了,這種建築格局是為了便於雨水的內流,還是為了防禦外寇的侵盜。哪個是真正的目的?哪個是實話?
更有福建的住宅修成了炮樓樣式,這種軍民結合的建築樣式實際是城牆的微縮版。總之,中國人思維的習慣就是「蝸居」。
中國人的經驗主義非常實用,既然一座住宅為了安全要封閉,那一座城市為了安全同樣也要封閉,住宅有圍牆,城市就有了城牆,發展到後來以至於中國古代作為一座城市就必然要建築城牆,沒有城牆的城市反過來成了稀奇的事例。比如秦朝時期的首都咸陽,由於秦朝始終處於強勢,它就不需要修建城牆,所以咸陽自古就沒有城牆。但古代國內大多數城市的建設就不一樣,規劃一座城市首先就從修建城牆開始。
這還沒有停止,這種防禦心理還在擴大化,既然家庭、城市要用圍牆、城牆來護衛,乾脆國家何不也用修建城牆這種方法一勞永逸的解決安全問題,於是中國的長城就應運而生了,中國歷史就有了行政長官秦始皇用暴力脅迫修建長城和柔弱女子孟姜女用眼淚摧毀長城故事的發生。
中國的城牆經過千百年的實踐,其防禦功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了增加敵人利用攻城器具的難度,城牆外修建了護城河;為了保護城牆最薄弱部分即城門的安全,設計出瓮城;為了在城牆上實現交叉射箭,修建了突出於城牆的敵樓;為了快速運動部隊到城上,城內修建了上城牆的馬道,參觀古代的城牆簡直就是一座軍事設施的博物館。
但是城牆這種古代城市必備的建築,也遭到了不同的命運。有的城市由於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所以敵對勢力一旦佔領這座城市就瘋狂的將城市毀掉,城牆扒掉,中國一大部分城牆就是毀於戰火之中。雖然還有一部分城牆得以倖存,但也高興不要太早,戰爭沒有了,近代的和平時期照樣要有厄運,但這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看這座城市在和平時期發展得快還是不快。這次城牆的遭遇是倒過來了,發展太快的城市,城牆都遭殃了,為了擴大城市面積,緩解交通壓力,再好的城牆也要扒掉,如北京的城牆就是如此遭遇。而原來默默無聞的小城市,或者經濟發展不快,乃至於這座城市經濟更加落後,已經沒有資金處理這些「古代遺留物」,城牆卻意外得以保留。這樣國內剩下僅存的幾座保存完好的城牆就彰顯出它的歷史價值,平遙就是這樣倖存的一座城市。
佛教上講輪迴,現在國內有的城市看到了城牆在旅遊上的價值,在復古思潮的引領下,國內有大量的城市花費重金重新修建城牆,但這實際是城牆中的贗品,這更顯示出平遙古城牆的彌足珍貴。
據說平遙古城是國內唯一保存完好的四座古城中的一座,但我在查找資料時又迷惑了,到底是哪四座?查到的資料說是平遙、興城、荊州和西安,但也有的說是麗江和閬中的,但不管是哪種說法,平遙古城都在其中。這就是說平遙古城牆是國內公認的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古城牆,這也是我奔赴平遙的原因之一。
平遙古稱「平陶」,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兩千七百年前的西周宣王時期,現存古城周長
我曾經無目的的在城牆下遊覽,在一座城門下(我忘記了那座城門)我看到了城門下鋪設的甬道,全部是用不規則的大石頭鋪成,也不知道鋪設的時間,但由於年代久遠,石頭表面不但光滑,而且石頭上已經有了深深的車轅印記,看後實在讓人記憶深刻。
平遙是一座旅遊城市,城內的街區基本保存著原貌,滿街的旅遊商品和歡笑的遊客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諧的社會圖像。
談論平遙歷史,不能不提歷史上一個著名人物漢文帝劉恆。他就是蝸居在平遙被西漢朝臣們生拉硬拽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的,中國歷史上為了當上皇帝,子殺父、弟屠兄的比比皆是,像劉恆這樣母子相依為命,安居平遙,卻天上掉下個皇帽子,一步登天,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
漢文帝劉恆來到這個世界上不但偶然,而且蹊蹺。他的母親薄姬原來是魏王豹的妃子,性格溫順,行為低調。魏王豹本來是一方諸侯,劉邦和項羽這哥倆楚漢相爭打得你死我活,各諸侯避之不及,魏王豹也是企圖誰也不得罪。
可是政治上的事就是這樣殘酷,你在這個位置上就要站隊劃線,表明態度。這就如同美國人打伊拉克一樣,你「反恐」就是朋友,不「反恐」就是敵人,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魏王豹兩頭買好使劉邦忌恨在心,騰出手來很快就佔領其領地,結束其生命。這樣魏王豹不但領地,還有多年辛苦積累的財寶也都為他人作了嫁衣裳,甚至心愛的嬪妃也都成了劉邦的俘虜。這些美人坯子劉邦是捨不得殺害的,先安排到長安宮廷中的紡織作坊勞動,名義上是尊重「人道」、「人權」,實際是自己以後慢慢品味嘗用。
常言說:「勝者王侯敗者賊」,魏王豹的這群女眷表面上是戰俘,但在劉邦的宮中有兩種身份可以轉換,或者是被君王落選的奴隸,成為終身的低級勞動者;或者是博得君王笑顏,成為重炒舊行的後宮性工作者。劉邦所以重視這些嬪妃,一來是這些人是百里挑一的秀麗女子,二來這些人在宮中已經養成了貴婦人的氣質,自然與宮女不同,另有品味。
一次劉邦在宮中閑逛,來到了紡織作坊,眼前一亮,這裡的佳麗比比皆是,男人的佔有慾陡然升起,於是點名將薄姬、管夫人、唐山夫人、趙夫人等原魏王豹的姬妾統統收入宮中。
但是劉邦本來就有一大群寵妾,這又新來有半個班人數的女子,就不夠他忙活的了。加之薄姬不善邀寵,劉邦就將她忘了,一扔又是一年。
薄姬原來在魏王豹宮中同管夫人、趙夫人就很要好,這也真是,現在社會男人的「小三」同正室個個都爭風吃醋,而古代社會君王的老婆,不但「小三」,就是「小四」、「小五」相互之間都好的跟一個娘生出的親姐妹似的,看來魏王豹同男人相爭是個孬種,治理娘們還是井井有條。
一次劉邦後宮治酒筵,管夫人、趙夫人這兩個妃子看著酒宴高朋滿座,私下交談中懷念許久沒有見到的姐妹薄姬,被劉邦聽到,這才想起還有一個美人沒有被寵幸呢。
當晚劉邦就指定薄姬待寢,就這一個夜晚,就造出個新生兒劉恆。
本來劉邦對薄姬是好奇加憐憫,薄姬又是少言寡語,與那些賣弄風情的妃子相比根本就引不起劉邦的興趣,所以此後兩人在無來往。
現代社會是子以父母貴,父母的背景對子女很重要。但在封建社會的宮廷中是母以子貴,不管劉邦對薄姬多麼冷淡,薄姬為劉邦生個兒子,這名分在那呢。
此時宮中還有一個同病相憐的女人,那就是劉邦排名第一的大老婆呂雉,雖然身為皇后,但原配於鄉下,出身農村婦女,更是黃臉婆,同那些花枝招展的寵妾沒法比,自然更被劉邦所冷落。這樣在宮中就有了兩個寂寞守活寡的女人,兩人見面也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劉邦在世時一共有八個兒子,除了呂雉所生的嫡子劉盈封為太子以外,其他七個兒子劉邦都封為諸侯王,其中封的地域最多、地域最好的是劉肥,封地在山東號稱齊王。這也不是劉邦偏心,這個劉肥是長子,但由於不是呂雉所生,按照封建社會的規矩不能當太子,劉邦有所歉疚就拿土地來作補償。
而劉恆就不同了,本來劉邦對薄姬也就是玩鬧一次,根本就沒有感情,出於骨血關係,就將劉恆封為代王,領地在山西北部,面對突厥讓這個孩子去跟這些放馬人糾纏吧。
秦漢時期山西的代地劃為太原郡,治所在太原。但劉邦對劉恆本來就不重視,所以並沒有將劉恆安置在太原,而是安置在中都,也就是現在的平遙縣。現在平遙的人口都不多,西漢時代人口更少,中都想來也就比現在的普通鎮子大不了多少,這實際如同流放一樣。
劉邦死後,呂雉奪取政權,多年來心中的怨氣有了排泄的地方,於是開始對以前的政敵、情敵和皇室成員進行大規模的迫害。
首先是對情敵下死手,將劉邦最得意的妃子戚夫人剁掉雙手、雙腳,剜去眼睛,弄啞喉嚨,成為「人彘」。其他的劉邦妃子也全部囚禁在宮中,唯獨薄姬由於有過那樣一段同病相憐的過程,就容許她到代地同兒子一同生活。
人生就是這樣,拚命相爭得來的卻是煙消雲散,而薄姬逆來順受卻使母子得以保全。薄姬和劉恆母子倆從此隱居平遙,清貧寡慾,相依為命,離開險惡的政治漩渦,這是她們的福分。
薄姬也很知趣,本來平遙就不繁華,薄姬為了表明態度,連這裡也不常住,最後來到黃河邊現在河曲縣的一個叫娘娘灘的小島上,這裡漢代為西河郡管轄,臨近邊境,比平遙還要荒漠,這樣呂后更放心了。
劉氏皇族除了劉恆,還有其他皇子,呂后最不放心的是長子劉肥。為此處心積慮的將劉肥招到長安,在酒筵上企圖用毒酒藥死劉肥,無意中被兒子劉盈擋駕。劉肥為了討好呂后,只好將山東的一個郡獻給呂后的女兒,博得呂后的歡心這才得以善終。
劉肥逃過一劫,但其他皇子沒有這樣的幸運。趙王劉友被呂后關在長安活活餓死,劉如意被呂后指使勒死,劉恢被逼自殺,劉氏皇族由此凋零。
公元前179年呂后病死,周勃、陳平對剩餘的呂氏家族大開殺戒,平定了他們的叛亂。現在漢朝還缺少個皇帝,幾位大臣對劉氏剩下的皇子挑來選去,認為還將劉恆推上皇位比較合適。推舉劉恆的理由是薄姬娘家沒有顯赫勢力,沒有外戚干政的憂慮;薄姬行為低調,不會垂簾聽政;劉恆本來沒有非分之想,一步登天對推舉的大臣必有感激之情,君臣關係好梳理。
大臣們到代地迎接劉恆,但劉恆母子半信半疑,人說天上掉餡餅,哪有這樣的好事,不能是圈套吧?但打前站的大臣已經來了,不能不順從,只是得提防著點。
劉恆同護駕的大臣走到了長安灞橋,朝中大臣早已全體列隊等候在城外,周勃、陳平恭敬的呈上玉璽,行天子禮。劉恆還真沒適應,以前進長安城,別說官員,就是百姓都不知他是幹什麼的,現在卻齊呼萬歲,這不是做夢吧!眾目睽睽之下,劉恆手足無措,可先別丟人了,這個皇帝的稱呼還是不能承認,到城中的代王府邸再說吧。
來到代王府,劉恆經過三番五次的推讓,最後才接受皇位。
由於劉恆有平遙這一段平民生活的經歷,對百姓的疾苦非常了解,執政以後勵精圖治,終成一代明君,史上稱這一段歷史為「文景之治」。
平遙這座山西很普通的城市,承載著中國這段歷史,讓後來人在遊覽中尋覓,尋覓中回憶,回憶中找出真諦。
一座城市在歷史的長河中行為低調,最後它保住了可貴的城牆遺產;一個人在生活中行為謹慎,他不但保住了生命,還改變了生活軌跡。這可能是一種緣分、一種機遇,但深層次的含義難道不是一種亂世中的處世哲學嗎?游平遙不能從中吸取教訓嗎?
2010-10-3
推薦閱讀:
※靠一碗粉打出來的「城市名片」 | 讀城
※在科羅拉多博爾德(Boulder)生活是怎麼一種體驗?
※溫州的城市定位與經濟轉型
※世界上有哪些城市正處於他們歷史地位的巔峰?
※中國最具蒸汽朋克質感的城市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