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世界電影年的1994,香港電影也有代表性的1997

文丨尾生

編丨天英

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電影的沒落已成定局,但是回首二十年之前,面對回歸的未知,香港的各方面人士都做出了不同的反應,電影人也不例外,雖然彼時已經開始露出衰落的跡象,但也佳作頻出,迎來了香港電影的最後爆發,很多片段深刻印在了我的香港電影記憶之中。

港 片 的 整 體 式 微

面對九七回歸後的未知,香港的不少精英階層選擇離開,電影層面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影響,回歸前夕港人的恐懼和移民潮,在不少電影中都有所展示,九七前夕的《三個受傷的警察》就凌厲地展示了當時港人的不同心態。

但是真正讓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是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了各行各業,而原先投資電影的老闆,因為生意虧本而紛紛撤資,導致大量的電影人集體失業,與此同時,東南亞、台灣市場也相繼淪陷,香港電影的工業體系很快土崩瓦解,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不可能依靠一個小島自給自足的。

1997年,香港電影的產量是85部,相比黃金時期常見的300部,是一個很大的滑坡,之後的香港電影產量一直維持百部以下,從此香港電影走向了衰落,再無復甦跡象。

《和平飯店》

九十年代的香港,「二周一成」是票房的保障,不過發哥在《和平飯店》的失落之後遠走好萊塢,九七之時,發哥正在好萊塢苦苦掙扎,連後來遭人吐槽的爛片都沒得演。

1997年的票房前三依舊是成龍和星爺,不過無論是成龍的《一個好人》,還是星爺的《算死草》《97家有喜事》,在他們的個人作品中,都不算讓人滿意的作品。

《算死草》

在當年的票房前十中,徐克拍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黃飛鴻已經從最開始的俠之大者,轉變成了舊金山一個逞強鬥狠的跳樑小丑;而另一部系列片「古惑仔」,劉偉強拍了《戰無不勝》,也在既有水準之下,重複著先前的套路。而票房前十的其他影片,除了杜琪峰的《十萬火急》,皆為水貨,不值一提。

《戰無不勝》

大 導 演 的 集 體 回 歸

有意思的是,當年許多不能大賣的影片,卻帶給了觀眾無限驚喜,特別是諸多大導演的集體回歸,紛紛獻出力作,迎來了香港電影的最後集體爆發。

眾多大導演之中,最為耀眼的無疑是王家衛,墨鏡王遠赴阿根廷,經歷了各種波折,拍攝了華語影壇最為出色的一部同志片——《春光乍泄》。王家衛在華語影壇一直獨樹一幟,任性地在電影中玩味都市人的孤獨和寂寞,愛情永遠是他電影的主題,可是他的愛情卻充滿了冷漠和疏離,《春光乍泄》的同性戀亦不例外。當年的戛納電影節,王家衛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成為華語導演第一人,香港電影也擺脫粗製濫造之名,被世人當做藝術電影去追捧,之後多年王家衛一直是香港電影的旗幟。

《春光乍泄》

憑藉《龍虎風雲》《監獄風雲》享譽影壇的動作片大導林嶺東,在好萊塢拍了一部動作片之後,選擇回歸香港,拍攝了一部偏重心理刻畫的警匪片《高度戒備》,林嶺東放棄了擅長的激烈大場面,由鬥力轉為鬥智,警匪之間也從勢不兩立轉為惺惺相惜,從黑白分明逐漸步入了灰色的混沌地帶,帶有不少梅爾維爾電影的色彩。

《高度戒備》

另一個回歸的導演則是擅長黑幫片的麥當雄,《跛豪》《省港旗兵》都是香港電影的佳作,他在蟄伏六年之後,用一部《黑金》宣告自己的歸來,影片將台灣政壇的黑暗揭露得體無完膚,不留一絲顏面,不過影片最值得稱讚的則是梁家輝,他將周朝先那個冷靜、陰險、狠毒的黑幫政客形象演繹地傳神無比。

《黑金》誰贊成?誰反對?

與上述兩位不同的是,香港影壇最著名的兩位女導演許鞍華和張婉婷,紛紛選擇北上。許鞍華拍攝愛情片《半生緣》,一個典型的張愛玲愛情悲劇,梅艷芳憑藉出色的表演,奪得當年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半生緣》

張婉婷則更具野心,將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三位傳奇女性搬上銀幕,拍攝了《宋家皇朝》,用女性的視角,展示了大時代背景之下,三個女人的不同人生,是香港女性導演中不多的大格局。

《宋家皇朝》

往年電影產量很高的王晶,這年則相對很安靜,只有一部編劇作品,卻相比其他時候質量頗高,這部電影就是署名「不是女人」的《精裝難兄難弟》,影片依舊是穿越回到粵語長片時代,黃子華飾演的王晶衛,更像是王晶和王家衛的合體,王晶用非常戲謔的方式,完成了對王家衛和自己的結構,不乏自嘲的意味,電影整體很精彩,在以爛片著稱的王晶作品中,屬於難得的佳作。

《精裝難兄難弟》

香 港 電 影 新 力 量

除了大導演的回歸,這年對於香港電影最重大的事情,莫過於銀河映像的亮相,一開始就帶給人們一片驚喜,之後二十年都是香港電影力量的中堅。

銀河映像成立之初,杜琪峰更多將精力放在監製上面,給新人機會出位,監製了一批佳作,不過銀河成立之初,杜琪峰也導演了一部影片,香港第一部拍攝消防救火題材的集體電影《十萬火急》,電影中的火都是用的真火,演員都是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拍攝,火災場面非常真實,讓屏幕前的觀眾極為震撼,同時精彩的人物群像刻畫,也讓影片在多年之後仍富有魅力,前兩年的《逃出生天》《救火英雄》都用了更加豐富的特效,但較之卻相去甚遠。

《十萬火急》

而銀河映像讓世人驚艷的則是銀河映像另一位核心——韋家輝,他拍攝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憑藉顛覆性的重複敘事,實驗性的攝影,詭異的配樂,讓整個香港影壇為之震驚。而影片被奉為經典,更多的是因為影片的故事,阿貓阿狗的古惑仔,在兩種不同的狀態之下,分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命運卻迥然不同,而故事放在九七大背景之下,大陸、台灣的兩種不同選擇,頗為值得玩味,在這種選擇背後,是整個香港對於未來命運的未知和恐懼,第一種選擇之下眾人的隨波逐流、漫無目的的絕望狀態,正是香港回歸二十年港人身份認同缺失後絕望情緒的預言。

《一個字頭的誕生》

銀河另一位風格獨特的導演游達志,則在此年拍攝了《兩個只能活一個》,影片的風格頗像王家衛,但是相比墨鏡對於都市人孤獨寂寞的把玩,游達志的人物雖然孤獨,卻擺脫不了宿命,兩個孤獨的殺手,找到了愛情,卻始終無法擺脫宿命的無力,游達志在拍完了他的「暗黑三部曲」之後,就在銀河黯然離去,現在竟淪落到拍攝網劇《無心法師2》的境地。

《兩個只能活一個》

銀河這年還有兩部作品,一部是曾謹昌的《恐怖雞》,吳倩蓮飾演的大陸通緝犯,在香港尋找新身份做出了一系列恐怖血腥事件,影片人物缺失的身份認同,正是當時港人狀態的寫照;另一部則是趙崇基的《最後判決》,淪為強姦犯的神父、恪守原則的律師、不擇手段的黑社會,堅持原則的最後悲劇,沒有原則的卻逍遙法外,影片的結尾頗為諷刺。不過兩位導演最後都成為了銀河映像的過客,風格本已成熟的趙崇基同年拍攝的《天才與白痴》,對於香港社會現實有著很強的人文關懷,而這更像是他想要的作品。

不 持 久 的 新 人 力 量

相比於上述電影人的名氣,本年香港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在香港電影式微之時,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多年之後依舊為影迷津津樂道,陳果就是其中最讓人矚目的一道光芒。

在劉德華的資助下,陳果用華仔提供的一卷廢棄膠片,拍攝他的成名作《香港製造》。影片講述了幾個處在社會邊緣的年輕人,對未來迷茫的年輕人、受人欺負的弱智青年、自殺的女中學生、頻臨死亡的少女,他們不被社會關注,卻在青春中綻放出成人社會沒有的溫情。陳果憑藉此片一舉成名,拿下當年金像獎最佳影片,同時摘下金馬金像雙料最佳導演,可惜他的創作巔峰太短,到2001年《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便失去了神奇的光環。

《香港製造》

另一位新人則是葛民輝,早年和林海峰的「軟硬天師」是香港很有影響力的一對組合,可是在電影路上,他卻並不順利,大多在一些不太受觀眾的影片之中扮演一些角色,而王家衛監製、葛民輝導演的《初纏戀後的二人世界》,則讓他展示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影片依舊是都市男女的孤獨和寂寞,無論是故事,還是攝影風格,都深得王家衛真傳,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電影,而葛民輝電影中展示的才華,絕不是和王家衛喝上三年酒就自認為了不起可比的。

《初纏戀後的二人世界》

影評人做導演,其實也是可以成功的,香港影評人舒琪就是其中一個,先前有《虎度門》,這年有《基佬四十》。林子祥、陳小春兩個以硬漢示人的演員,在片中出演一對同志,頗為難得的是,影片沒有文藝腔,沒有恐同情緒,沒有惡意的醜化惡搞,而是將同志當做正常人,展示他們的喜怒哀樂,感情真實自然,回歸到愛情本身。

《基佬四十》

可惜的是,這些人都因為自身的各種原因,沒能持久地創作出佳作,實在是香港電影的一大損失。

香 港 電 影 的 最 大 遺 珠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1997年的香港電影,在票房排行榜的後面角落裡,有一部電影鮮有人提起,那就是《南海十三郎》。影片是香港電影中少有的大格局,通過時代變遷,講述了一個不同世俗妥協的天才編劇的傳奇一生。

謝君豪飾演的南海十三郎,是粵劇的著名編劇,出身富貴之家,年輕時候為了愛情,孤身前往上海,卻落魄慘淡而歸,喜愛粵劇,處女作《寒江釣雪》就引起轟動;他狂放不羈,恃才傲物,遭受同行口舌,卻與唐滌生亦師亦友,產生一段偉大友誼;抗戰去前線慰軍,卻受不了同行低俗迎合,大打出手,此後不願與世俗妥協,成為世俗眼中的瘋子。

《南海十三郎》

影片是一個落魄編劇講述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影片之外的編劇杜國威也一定深有感觸,結尾的字幕「獻給全港編劇共勉」也頗有深意,可是不願同世俗妥協的,永遠只有少數的天才,大多數人最後只能妥協。香港的電影的衰落,不是一兩個人的堅持能夠挽回的,就像南海十三郎回不到粵劇的黃金的時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也自此一去不返了。


荒腔走板堅持原創

字正腔圓謝絕山寨

歡迎微信搜索FFZLM2015

關注腹誹者聯盟公眾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不羈風潮的代表元素:破洞
逃離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艾麗絲·門羅代表作
凈土宗的代表人物
男人有時候話少並不代表他不愛你

TAG:電影 | 香港 | 香港電影 | 世界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