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朝韓半島:第一次中日大戰,日本被轟成渣

聯軍雖然攻陷了百濟都城,但是國內還有許多殘餘勢力仍然在反抗。百濟將軍福信就帶領著一批人在周留城負隅頑抗。他們還打算迎接遠在日本作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來,以圖復辟。

當時的日本(就是倭國)積極插手朝鮮半島爭端,與百濟國的關係一向都不錯,過去日本也曾經在百濟內亂的時候出兵幫助他們的國王回國繼任。百濟國覆滅,意味著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將會大幅減弱。因為這些理由,日本答應了出兵援助。

於是數萬日軍遠渡重洋來到了白江口。從這裡溯流而上,就可以援助被唐羅聯軍三面包圍的周留城。日濟聯軍的勝利關鍵就在於日軍水師能否突破白江口。

(唐滅百濟與倭國增援地圖)

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663年8月,次與日軍的大規模作戰——白江口之戰就此展開。

唐軍出戰的一方,是負責留守百濟的大將劉仁軌。他帶領水軍七千人抵擋日軍。相應的,日軍人數多達四萬兩千人,有戰船一千多艘。

日軍見唐軍勢單力薄,以為只要自己勇猛地向前進攻,唐軍一定會被龐大的氣勢嚇退。於是,他們採取一個在日本歷史上極為有名的戰術:

豬突。

爭相立功的日本將領,如同大群兇猛無畏的野豬,一窩蜂地朝前衝鋒。千餘艘戰船密集結隊,爭先恐後,衝進唐軍水陣當中。眼看著,一下子就能把唐軍陣型衝垮。

然而劉仁軌不愧是久經戰陣的名將。他見日軍船隊雖然來勢洶洶,但人人爭先,陣型混亂,號令也不整齊,就把船隊左右散開,避開日軍鋒芒。日軍一窩蜂地鑽進唐軍船陣的深處,卻只聽號鼓連連,左右兩邊的唐朝船隊像包餃子一樣把日軍包圍住。等日軍發現自己身陷重圍時,為時已晚。

(白江口海戰)

日軍的戰船數量雖多,卻不如唐軍戰船高大結實。對他們來說,在水上交鋒本來就是下策,相對合理的戰法,或許是利用機動靈活的戰術插入分割唐軍大船,再尋隙突進或各個擊破。如今,他們被唐軍嚴密的船陣包圍,那就根本不是對手了。

唐朝的水軍們裝備本來就更加精良,訓練也更為純熟。他們居高臨下,向日本船隻投擲石頭,發射火箭,或直接用高大的船身撞擊敵船。而日本船隊就如同被一個鐵箍緊緊包裹,這一幫烏合之眾號令不一,有的想逃跑,有的想作戰,結果是自己的船隊都互相碰撞,一艘船隻起火就延燒一片。絕望的日本士兵,紛紛往海中跳。最後,日軍主力被唐軍圍殲。

這一戰,唐軍焚毀日軍船艦四百多艘,殺死士兵一萬多人,海水都染成了赤紅色,可以想像日軍的慘況。在最後的希望也被滅絕之後,百濟殘部終於投降。朝鮮半島三國中去了一國。

而日本在這場海戰中大敗而回,令他們痛定思痛,從此積極學習中國,也是後話。

百濟滅亡後,孤掌難鳴的高句麗自然也沒得跑。自從太宗親征失敗後,唐一直對高句麗採取騷擾戰,高句麗國已經被搞得支零破碎。等到泉蓋蘇文去世後,他的長子泉男生繼承父職擔任莫離支。泉蓋蘇文的兒子們個個都遺傳了父親的一身「好本事」,幾兄弟都喜歡把玩權政。男生的兩個弟弟男建、男產(瞧這一家子取些什麼名字)趁哥哥出遊的時候,發動政變,控制了國內大權。男生不敢回國,逃到國內城。

就像當年的高發歧一樣,他也選擇了請求中國出兵幫助他。唐高宗滅了百濟,早就想再收拾高句麗,接到男生的請求,正中下懷,就由李世勣、薛仁貴等將再次東征。

這一次唐軍有「麗奸」領路,而且已經佔領了百濟,能夠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高句麗,新羅也可以更加全力以赴的進行增援。高句麗能抵擋唐軍么?當然不能。

公元668年,唐軍攻陷平壤,高句麗滅亡。傀儡國王高寶藏被俘,唐高宗考慮到這麼多年他都被權臣蓋蘇文一家子架空,自己並沒有挑釁唐朝的主觀意識,因此赦免了他的罪,還給他加官進爵。

(影視中,滅高句麗的唐朝大將:薛仁貴、蘇定方、李績、契苾何力)

甚至蓋蘇文的幾個兒子也都有封賞,只有泉男建頑抗到底,兵敗後自殺,自殺又沒殺死,很丟臉的被俘,最後判處流放貴州。

高句麗和百濟兩國雖然不幸提前退場,但他們的國家從漢到唐,前後都存續了7個世紀左右。這個長度與中國朝代相比,僅次於周朝,而在夏、商、兩漢之上。「小國寡民」的國運有時也是很令人羨慕的。

至此,朝鮮半島的三國之中,除了新羅以外的兩國都被唐軍消滅。於是在半島上,僅僅只剩下了新羅一國。「前三國」時代結束,朝鮮半島進入了新羅「統一」時期。

如果說,早期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大多數都來源於中國,如箕子朝鮮(商王朝後裔,河南人),衛滿朝鮮(燕國後裔,河北人),高句麗和百濟(扶余王室,吉林人),那麼這時候開始,半島本土土生土長的政權才真正主導了大局。

其他相關鏈接:

埃及人的故事(6)埃及豔后和她的四個男人

腓特烈大王進行曲——一首搞笑歌中的德國鐵血歷史

呂布真的比姚明高一米嗎?

希拉里的病算個毛,這位總統的病導致了世界大戰!

川中抗日名將、風流傻兒師長


推薦閱讀:

中日關係陷冰點 小泉正式下台不悔參拜靖國
2012年釣島「國有化」之後,在中美博弈中,我們是否永遠地失去了日本?
邦交正常化45周年 中日如何在「一帶一路」深化合作
討論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及其教訓
安倍狂勝後的政局與中日關係

TAG:日本 | 第一次 | 中日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