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睡吧--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影像闡述|郭國柱

知識分子熱衷討論攝影的意義,於是攝影師按下快門的手越來越猶疑,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可能導致兩極分化,到最後只剩下兩種人:新聞攝影師和哲學家。

——赫爾穆特·紐頓

一、與杉本博司的時間影像無關

《洗洗睡吧》是郭國柱2008年至今持續拍攝的作品,期間多次展出。該作品是作者使用自製的8*10英寸針孔相機,通過對被攝者睡眠的整夜曝光,得到睡者的雲散影像與睡者物品清晰結像的對比,表現對時間與生命的思考。說道「時間」影像很輕易就會聯想到杉本博司的眾多攝影作品,如《時間之箭》、《海景》系列、《劇場》系列。但很明顯,杉本博司更關注「時間」本身,而《洗洗睡吧》(以下簡稱《洗》)截然不同:

▲ 杉本博司 《時間之箭》

杉本博司:海是約十五年前拍攝的,把海裝裱起來的東西是鎌倉時代的舍利子容器。還有就是海本身。海的製作年代,是悠遠的太古,(這樣一來)其製作年代是[時間之箭]。(意思是)時間之箭從開天闢地開始,通過鎌倉時代,來到你的眼前。

▲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之一

杉本博司:在《海景》里我要處理的對象是水和大氣。這兩樣可說是至今為止對人而言變化最少的東西吧。其他世間萬物都隨歲月的流逝而變化。我的藝術的主題是時間。

▲ 杉本博司 《劇場》系列之一

杉本博司:一個下午我帶著一架大畫幅相機來到東部一個很便宜的電影院,電影一開始,我就打開大光圈按下快門。兩個小時後電影結束時我閉上光圈並在當天晚上把這張底片沖洗出來,我想像中的畫面猛的呈現在我眼前。

杉本博司的作品僅限於時間本身,延伸於歷史,暗寓於起源,歸結於「逝者如斯夫」的感嘆。彷彿因為同是和「時間」相關的題材,又都用了長曝的方式,所以容易讓人關聯其中的相似。但是杉本博司的作品中全無人的的痕迹,僅可以從《劇場》系列中體味人的溫度尚存,卻全無人的存在。而郭國柱的作品恰是以人為出發點,所以《洗》更像是對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影像闡述。

二、存在主義是什麼鬼?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是當代西方哲學主要流派,並引發文藝思潮,是當代藝術思想源泉。它起源於思辨神學體系下的神秘主義和尼採的唯意識論以及胡塞爾的現象學,它是將孤立個人的非理性意識活動當作最真實存在的人本主義學說。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它正式誕生於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發揚光大於薩特(Jean-Paul Sartre)的《存在與虛無》。放眼望去,一切當代文藝表現出來的卡夫卡《變形記》《審判》中的不安、惶恐、曖昧以及疏離,薩特《噁心》中的偶然荒誕,加繆《局外人》的荒謬反叛,西蒙娜·德·波伏瓦《女賓》中的女權主義,以及自殺的流行等等無一不和存在主義有關。

也許有人會對存在主義已經厭倦,但諾貝爾獎卻已經成了存在主義的專屬獎項,從薩特開始始終青睞那存在主義的思想巨匠,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法國作家《等待戈多》劇作者)、大江健三郎、以至我們的莫言老師其作品的都是存在主義花盆裡發出的新芽。存在主義範圍廣泛,任何當代藝術形式都必然與之關聯,觀念攝影,行為藝術等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人對藝術家的反常反道德倫理行為感覺驚異,只要知道加繆「反叛給予生活以價值。」的名言,就立刻變得可以理解和接受。而郭國柱的這組《洗洗睡吧》直接把我們帶入對《存在與時間》的闡述。

三、《洗洗睡吧》對《存在與時間》的闡述

作為人本主義學說的存在主義創始人,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以下簡稱《存》)提出對於人存在問題,他認為此前的生命哲學有個缺陷,從未有人對於存在以時間關係的維度做詳細分析,生命(人)的誕生是有歷史性的時間性的(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人對於「存在」問題的發問也是有歷史性和時間性的(不是從來就有的),恰好關於人現實存在的時間中才能引發對於「存在」的發問,發問者和之所問在時間概念上就形成了絕對的統一,這樣合併對存在和時間的發問,才是打開求索大門的鑰匙。而郭國柱的攝影作品《洗》正是以觀念影像闡述存在主義:雲漫的影像是長曝得來,這其實就是對「時間」這一無形物的影像捕捉,而從其作品中的「時間」影像實際上來自人的存在(一夜熟睡)。

不得而知郭國柱《洗》創作靈感從何而來,但卻是恰合了海德格爾《存》主要理論。首先是對其主題思想的契合。顯然用一句話來概括《存》的主題思想是千夫所指的妄想,但如果孩子或母親發問《存》寫得是什麼?確實可以這麼回答:人的存在實際上只是在時間中各種偶然的綜合,甚至說人生、人本身沒有意義,人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各種偶然所經歷的一段時間而已。而這正是《洗》所展現的內容,在作品中人和時間融合成了虛化影像,而周圍的環境卻以結影如實呈現。黃粱一夢,我們的文化體系中常把人的一生和一個夢做比擬,把《洗》的一個夢比擬成一個獨立個人的一生,周圍房間環境也就等同人生存的世界,物是(實)人非(虛),人生和環境比較起來是如此虛幻,所經歷任何偶然鑄成生活都是虛無。

其次《洗》闡述了《存》中的世界概念。海德格爾認為,世界並不是所有存在者的總和,世界是因「存在者」的「迸入」而「發生」形成的,世界不斷「發生」形成是一種敞開的狀態。正如《洗》中房間,向觀眾洞開,畫面中的存在者可以「迸入」,因而「世界」(房間)會產生變化,所有的存在者--人,都註定只是過客。

《洗》還闡述《存》時間性和空間性概念。存在主義之所以背離了傳統哲學思想還源於其對傳統時間性和空間性的調轉。海德格爾認為,時間概念是屬於「存在」本身,而不是存在的附加的前提條件或為了生活便利而制定的標準,(什麼「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意外事故案發生的一瞬間,時間性就不存在了)人不存在,時間性也就不存在。(非主觀唯心)空間也不是傳統哲學意義上的時間的衍伸,而是「此在生存著向來就佔得了一個活動空間」。在《洗》中,我們清晰地辨識出這些與時間並存在空間中的個體形象,他們是保安、裝修工人、宿舍學生等等。因為他們的存在和時間的統一「佔得」的空間,可每個空間又有其獨特的表象特徵。

當然,也大可以說上文都是牽強附會。可能是出於對影像的孤陋寡聞,筆者在此之前從未見過如此酐暢淋漓直接闡述《存在與時間》影像作品。即便僅僅闡述了部分存在主義的觀點,這種嘗試或者偶合也是有開創性意義的。而且《洗》的最精彩之處就在於,其將存在者(人)和時間性概念運用「長曝」這一攝影常用技法「虛無」化,這顯示出的效果不就是對人本存在主義巧奪天工的影像呈現嗎?精彩,感嘆!

四、其它

《洗》是郭國柱至今尚未完成的作品,因此我們還可以對其有更多期待。

不得不說,《洗洗睡吧》這個系列的命名過於隨意,不知是出於策展人或者是作者的主觀意願,也可能是為了面對觀眾對於煙雲虛影的發問,而直接以標題揭示答案,但還是並不達意。「洗洗睡吧」的通俗理解會把觀眾帶入另一種更為現實世故的想像而非作者要表達的更深層次含義。再者系列中部分作品中的存在者(人)的類型化可以更加清晰、典型。我們已經辨識出,保安、裝修工人、攝影師、設計師等。我們迫切期待辨識到更多,如:土豪、性工作者、快遞員、守夜人、軍人、監獄裡的囚犯、敬老院的老人等等,那些更多典型空間,更容易辨識的存在個體。期待這個系列在完成之日能滿足所有對其的想像,並希望它能大放異彩。

郭國柱,1982年生於中國福建永春。 畢業於南昌航空大學機械製造工程系。 2002年開始自學攝影。 現居廈門,自由攝影人。

《洗洗睡吧(Let It Be)》

參展信息:

平遙國際攝影節(2009 平遙)

中國—荷蘭當代綜合藝術展(2010 廈門)

「鏡·界」海攝影交流展(2011 廈門)

攝影個展(2013 廈門)

- End -


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具有「4:3不可替代性」?
【影像診斷】癌性淋巴管炎的發生機制及CT診斷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論李振盛影像
漫漫長夜如何熬 光軌影像讓夜晚輝煌璀璨
膝部損傷的影像特點

TAG:時間 | 存在 | 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