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秘笈

風光攝影秘笈

風光攝影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你是否具備了良好的攝影直覺?攝影直覺是攝影家特定的素質形成的心理活動能力,包括對拍攝過程中對機遇的把握,對最佳瞬間的預見,對獨特藝術形象的發現等等。這種「瞬間直覺」是一種特殊能力,神秘莫測,難以言表,有天賦的成分,更需靠有效訓練,堅持不懈地修鍊。

重中之重的訓練就是觀察訓練,這是一種技術訓練,也是一種思維訓練,心靈訓練。

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

想像力依託於觀察力

創造力決定著表現力

高超的表現力,首先就體現在構圖上。

1.構圖的初級目的:最強的畫面表現力。

2.構圖的最終目的:最好地表現主題思想。

作品如人,主題是人的思想,主體是人形,色彩是血肉,細節是皮膚,最重要的就是構圖,它是骨。

風光攝影(自然景色、城市建築)

題材廣泛,素材豐富,創作方便,通過對靜止的自然景色來練習自己的攝影基本功,並且鍛煉以景抒情來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好的風光攝影作品可以意境深遠,讓人浮想聯翩。

風光攝影的五個關鍵:

觀、知、時、特、表。

1. (觀)正確地觀察

2. (知)研究拍攝地的本質

3. (時)耐勞耐苦,等候時光

4. (特)不嚼別人咬過的饃

5. (表)有創造力支撐的主題表現力

(觀)正確的觀察力:

觀察拍攝景物的整個環境和形勢。

當我們身處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滿眼都是景物,撩亂雜陣,那些應該刪去,那些應該取捨,至於采景的機位、角度等,都不能倉促決定的。必須細心地、不大厭其煩、不畏其勞地去探討。

深觀而默察,結合積累的經驗,選取心目中打好草稿的景物,對最細微末之處也不容疏忽。不管一草一石,一枝一葉,都要列入需要推敲的範圍。

(知)研究拍攝地的本質:

萬物都有它的獨特的本質,大自然風景也一樣,對於整個大自然環境中的花、草、木、石、泥的本質更要深刻調研,分析和掌握它的本質,使其有效地重現於畫面中。

攝影的術語即「質感」,質感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現景或物的時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輪廓,重要的目的要表現到有質的感覺,既有骨,又有肉。

時)耐勞耐苦,等候時機:

往往在拍攝日出、日落的照片,一定要提前抵達目的地,要在目的地等候,當然要根據天氣和其它情況而定。

將是不舒服,不方便,甚至還有危險,還會帶來許多麻煩。如果你沒有拍好,或天公不作美,你甚至得一切都從頭來。一名成功的風光攝影師應該對此深有體會。

如果第一次拍得不理想,可以研究在不同的季節、時間、光線條件下再去拍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鍥而不捨。

(特)不嚼別人咬過的饃: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

「你不能兩次淌過同一條河」。

「你不要兩次拍攝同一處風景」。

不要簡單模仿前輩,模仿名作。要有獨立思想。面對光影、色彩條件不好,不要沮喪,竭力尋找其它引人注目、富有感染力的場景。實在沒有,就當是為自己打前站,為第二次拍攝做調研,任何努力不會白費。

如果景像條件好,僅僅是出佳作條件的一半。這時更要我們正確觀察、合理取捨,積極思考,確定主題與表達方式。

表)有創造力支撐的主題表現力:

即風光照片的表現技巧:

A. 空間的表現:

我們拍攝的世界是三維的,但照片是二維的,為了體現出照片的縱深感,前景拍攝起到了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近者大遠者小的道理。前景也起到了引導線的作用,突出了前景縮小了遠處的景物。

所攝的景物,要前後分明,有一定的深度,這樣才能增加表現力。利用逆光可以加強空氣透視,並從色調上分清前後景的距離。利用濾色鏡,也可加強或減弱透視感。可以利用雲霧、繚繞煙霧,使景物具有遠淡近濃的透視效果,增加照片的空間感。

風光攝影中很重要因素是天空。很多風光攝影都會有大幅的前景或者天空,如果你拍攝時恰好天空的景色很乏味無聊的話,不要讓天空的部分主宰了你的照片, 可以把地平線的位置放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但是前提是你應該確定你的前景很吸引人)。

但是如果你拍攝時天空中有各種有趣形狀的雲團和精彩色澤的話,把地平線的位置放低,讓天空中的精彩凸顯出來。

也可以使用濾鏡來更加強調天空。(比如使用偏振濾鏡來加深色澤和對比度)

B. 時間的表示:

廣義「時」 ,指季節性的春、夏、秋、冬。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點,隨著季節氣候轉移而呈現著各種不同的姿態,變幻莫測。雲、雨和霧的形與勢,實際上也是四季不同的。我們不能不細加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予以恰當的時機和把握。

狹義「時」,自早晨至黃昏,甚至晚上。拍攝大自然風光所靠的光源,卻是唯一的陽光。因此,應把這唯一的光源,非攝影者能主宰的,得以恰當的利用。不僅是必須清楚,而且絕對重要。

C. 天氣的表現:

拍攝雨景,霧景,由於雨水,霧水的反射作用,光線產生變化,效果好。朦朦細雨的反射,能把景物,燈光映成倒影,使畫面非常優美。(測光是關鍵)

雪景,陽光下效果好,會出現雪面光亮而景物鮮明的景象,雪地的影調層次豐富,雪的質感也比較強。雪面反射光線的能力強,拍攝時要戴遮光罩,以免反射光線進入鏡頭。(測光白加)

雲彩,豐富內容,並可調整畫面構圖。應該主題需要來選擇。(點測)

D.焦點及景深的調節:

風景照片切忌前景模糊,它會使人產生不快的感覺。因此應該在保證主體清晰的前提下,前景也以清晰為好。

廣角鏡頭,幾乎在拍攝風景的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必須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清晰度對照片的整個深度表現並無好處,因為照片的意境減弱了,風景一目了然,沒有趣味。

為確保風景照片的意境,景物清晰度的範圍不宜放得太大。應該把畫面的最大清晰度用在主要被攝體和前景上,而使所有遠處的物體稍微散焦。這樣,畫面的層次豐富,主次分明,意境較深。

E.曝光的控制:

風景照片的曝光,絕對以主體為準,嚴格要求獲得準確的曝光。同時,陰影部分也必須保證足夠的曝光量,因此,根據被攝主體確定的曝光量,常常需要稍稍增加,以便表現出陰影部分的細節。

通常,以夕陽做背景的剪影照片,以部進行曝光。對於深邃幽暗的景色,或者被逆光照明的風景,則應該根據景物的陰影部分曝光。

天空、海洋、湖河在畫面上占很大面積,曝光必須減。

難題是對「光比」很大、高反差的對象處理。

三種減低反差的方法:

1,HDR合成製作

2,漸層減光鏡

3,台灣人發明的「黑卡」

首先要掌握亮、暗部曝光的時間差,假設測得天空需曝光2秒,地景需曝光10秒才會得到一張曝光平衡的影像,那麼則先遮住天空8秒(讓地景曝光),待時間一到就抽離黑卡,讓天空和地景曝剩下的2秒即可完成。

F.把握趣味中心:

每張照片都需要「戲眼」,風光攝影更是這樣。

沒有趣味中心,照片會變得空洞乏味,觀眾的目光亦難以找到落腳點,最後眼睛就會落到其他照片。一依靠趣味中心,吸引觀眾的目光,並傳遞訊息,表達主題。

G.讓照片脫穎而出的秘訣:形式感

形式,是藝術作品所用來表達的一種技巧與手段,不同的藝術有著自身獨有的一套形式表達規則。音樂的形式就是藉助音符製造出旋律,舞蹈的形式就是用人的肢體語言塑造變化的形象。而攝影的形式表達主要就是運用攝影所特有的語言來進行,藉助畫面的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線條以及質感等諸多元素,營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能夠為眾多觀賞者所接受並從中得到審美愉悅的一種方法。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兩者關係緊密,相互依存,共同擔負起對作品塑造的功能。而形式,正式是內容升華的關鍵。

H. 理想的特殊光影:

拍攝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較為特殊的光影,如耶穌光、彩虹、倒影等。另外,我們通過合理運用光的特徵或控制曝光,也能拍攝出較為特殊的光影畫面,如燭光、光繪、剪影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特殊光影畫面,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視覺感受。為了能拍攝出更理想的特殊光影作品,建議拍攝者多了解這些特殊光影的特徵,以及拍攝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a耶穌光:

「耶穌光」是指光線從濃密的雲層邊緣透射出來,照亮空氣中的灰塵而使光芒清晰可見的光影現象。尤其是在陰雨天,當雲層散開時,即便只有很小的縫隙,陽光也會破雲而出,形成萬丈光芒照耀大地的美麗景象。這種明暗對比強烈的畫面,常被電影、繪畫等藝術形式用來表現神聖、崇高、救贖等氛圍。

灰塵越多,光線越強,效果就越好。這其實主要是和大氣純凈度有關,往往在雨後天晴時,尤其是夏季出現這種光線的概率更高。

選擇點測光,選擇不同的測光點,最終呈現的畫面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對「耶穌光」的亮光部分測光時,若想讓背景暗些,以便更好地突出「耶穌光」,可適當減少曝光量。也可通過後期處理,強化光束刺破雲層的感覺。

b繚繞煙霧:

繚繞的煙霧變化豐富、神秘莫測,尤其是自然環境中的煙霧,能給人帶來虛實有致的意境,在暗背景的映襯下,更是縹緲、靈動至極。其形態往往無法再現,要想捕捉它美麗的身影,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對於室外的煙霧而言,很少將其作為畫面的主體來拍攝,更多的時候是為營造畫面氣氛服務的。要想獲得較大的景深,可選擇小光圈。調低感光度有利於清晰地刻畫雲霧的質感及層次變化,相對高些的快門速度無疑能抓住變化迅速的雲霧。

c斑駁光影:

斑駁光影處理得好,不僅不會破壞畫面的純凈度,反而會給畫面增添一些或雅緻、或靈動、或悠遠的情調,讓畫面更加生動,也更有情趣。如果能把斑駁的光影納入畫面主體,並成為主體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那麼這虛虛實實間的畫意會更濃。

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因為對於大面積的明暗交錯場景,相機的測光不一定很準確,容易出現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的現象。

d剪影:

剪影是一種特殊的影調構成方式,是指照片中的景物影像完全以面狀的黑色出現,沒有體積和層次的表現,但輪廓分明,畫面的效果與我國傳統的剪紙藝術作品頗為相似。剪影畫面的光比較大,最大特點是主體形象輪廓非常明晰。在剪影畫面中,雖然被攝對象的紋理喪失殆盡,但簡潔、清晰的輪廓能烘托出被攝對象的形態和神韻,通過影調的強烈對比,使得造型效果概括而生動。逆光剪影是風光攝影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

e倒影:

倒影可以反映物體的很多特徵,這一點與只能反映物體輪廓特徵的影子大為不同。

水中的倒影會隨著水波的動蕩而變化,分化成不同形狀的迷人幻影,賦予實景以活力。

晃動、扭曲、變形的倒影能夠形成抽象畫的效果,對於讀者而言,看到這種畫面就會產生各種聯想。於是,在風光攝影中,不少拍攝者喜歡讓倒影布滿整個畫面,為的是呈現一種抽象畫意效果。有時為了表現場景的寧靜之美,整體畫面中只有少部分實景或完全沒有實景出現,但觀眾卻能從倒影中感受到那片寧靜的世界,這就是倒影的魅力所在。

倒影因為動蕩的水面已不能反映物體的具體形狀,這反倒給人留有了想像的空間。

掌握攝影黃金時間拍出好照片

風光攝影領域中,構圖與光線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天中最美的光線就在清晨與黃昏

清晨和黃昏的光線能創造出變化萬千的光影,許多在白天看似平凡的景,卻能在清晨與黃昏展現驚人的細節與質感,這就是黃金時間的迷人之處。

何謂黃金時間?

日出後一小時與日落前一小時左右,在太陽低角度的照射下,柔和光線使景物產生較長的陰影,讓看似普通的景色展現出質感並讓畫面更有立體感。

太陽位置接近地平線時,此時光線透過的大氣層較厚,大氣層吸收光線中的大部分藍光,留下了光譜中較暖的成分,顯示出金黃色光的魅力。黃金時間的光線帶有金色光,能將平凡無奇的的景物展現出新面貌。

低角度光將陰影拉長,讓畫面更具有延伸感

風光攝影中的照相機的設置及使用:

對焦模式與對焦點:

一般來說,風光攝影拍攝的對象多為靜物或相對靜態的物體,因而我們最好將對焦模式設為單次自動對焦,對焦點設為單點自動對焦。

曝光模式:

在可供使用的程序曝光(P)、快門優先(S)、光圈優先(A)和手動(M)四種模式中,作為新手應選擇光圈優先(A)。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風光照片大都需要通過光圈大小來控制景深。用此模式比較方便,當你選擇光圈的同時,相機將自動選擇可產生最佳曝光的快門速度。

最佳光圈:

光圈不僅控制曝光量,更重要的是控制景深,以達到獨特效果。拍攝風光照片,理論上要儘可能把光圈縮到最小,以求獲得大景深,即前、中、後景物都清晰。但實踐證明,不少品牌鏡頭在超過F18後很難達到理想的清晰度和銳度。所以建議把光圈設置從最小光圈值提升2至3檔即可,即f13-16之間最佳。

測光方式:

正常光照情況下,最好選擇中央重點測光。但如果現場光照情況複雜,需要照顧整個畫面影調層次時,則應採用評介測光方法。測光時要特別注意「點」的選擇:一是要選准測光主體,二是相對於全畫面,測光主體亮度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以防曝光過度或不足。

白平衡:

白平衡設置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照片色彩還原質量。風光拍攝均在室外自然光條件下進行,無論是晴天、陰天或霧天,色溫都會在相機自動校正的4500-7000K範圍內,所以一般選用「自動」白平衡模式即可。

如要追求特殊色彩創意,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色溫來達到偏暖或偏冷的效果。

感光度:

由於越低感光度拍攝所獲的圖像質量越高,噪點越少,畫質越精細,影像過渡也越平滑,因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選擇ISO50-100的感光度。只有在光線差且沒有使用三腳架時才需提高感光度。但儘可能不要提高太多,否則畫面暗部噪點會增加,顆粒粗糙,高光部分甚至會出現「死白」。不過,隨著數碼技術的進步,現在有些高端相機的感光度提高至ISO2000,噪點也不明顯。

色彩飽和度:

低飽和度能獲得比較寬的色彩範圍,色彩層次多,寬容度大,能記錄更豐富的色彩和影調層次,所以要把相機飽和度設置為「低」或「柔和」。

如果相機沒有飽和度設置,則可選取「柔化」或「普通」、「標準」等模式。

反差:

低反差能獲取最大的影調層次,進而為後期處理留下了調整餘地。

相機如果沒有「反差」設置,則可在「影像最佳化」中選擇「柔和」或「標準」,不要選用「風景」或「鮮艷」。

圖像質量、大小:

為了儘可能保留所拍圖像的全部數據,並為後期處理提供更大空間,應首選RAW格式進行拍攝,同時在相機拍攝菜單中,設置為「黙認值」,使影像不被壓縮。如果採用JPEG格式,也應選擇「精細(大)」,以保證圖像有足夠的像素數,在壓縮比菜單中要設置「最小」,避免畫質損失。

色彩空間:

該設置直接關係到數碼原始影像採集應用哪種色彩空間,從而決定色彩信息量大小。因Adobe RGB比sRGB的色彩範圍大,且拍攝和處理的照片層次更豐富,所以要選擇AdobeRGB,而不要選用sRGB格式。

歐川攝影俱樂部


推薦閱讀:

蒙版的多種用法你知道嗎?
感受自然之美-風光攝影快速入門
如何快速提高山景風光攝影水平?你需要這11招
你們拍的雲是不是加了特技?!惹不起惹不起
風光攝影:金色浪花

TAG:攝影 | 風光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