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八卦掌之「五勁一意」

原文地址:八卦掌之「五勁一意」作者:武隱者

八卦掌之「五勁一意」

來源:精武 作者:盧艷彬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來的,是由足下「五勁一意」之功錘鍊而成。「五勁」屬外,「一意」屬內。內外合一,方能達「神氣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達以下催上,以內催外的奧妙神形;方能體會出《易經》所說的「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的真正內涵。練就「五勁一意」之功,周身之勁力能掛於腕上、指上,謂之八卦掌之功得矣。勁之所得,法之所生。意之所能,神之所行,松、空、靜之所求,純任自然。功夫由先天八卦的擰旋走轉中求之;由順中用逆,逆中行順中求之;由自然而然、合乎自然、順其自然的修鍊中求之。  蹬、踢、摩、探、踩,為「五勁」,腳的周圍儘是泥水粘拖為「一意」。「五勁一意」之功知者不多,會練者更少。此功是成就「一陰一陽謂之道」之功的重要法門;是「陰陽不測謂之神」的高、奇功夫的最良彰顯;是「生生不已謂之易」的真正體現。然,八卦掌的「五勁一意」之功有別於其他任何拳種,不但外形上具有獨特、嚴格、規範的要求,並且還要求於連綿不斷的擰旋走轉中貫注神形意念。可以說,形雖簡而內涵極豐,於簡易、變易、不易的修鍊中生出奧妙無窮之功。  鄙人雖然習練八卦掌有年,然「五勁一意」之功仍然沒有上身,仍孜孜不倦地求之。所以,所述僅僅是點滴體會和粗淺之認識,懇請同道、同門不吝賜教,使八卦掌這朵武林奇葩更加完善、趨於「繼承不離古,創新不離宗」。    一、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在修鍊先天八卦掌中得於擰旋走轉    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又說包羲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是以八卦取象命名,製成拳術。」後天八卦為周文王八卦,包括萬事萬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內含八卦掌六十四勢法、三百八十四手法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一陰一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就是一陰一陽不斷變化、互易。  先天八卦為身體八卦,頭為乾、腹為坤、腎為坎、心為離、尾間第一節至第七節大椎為巽、項上大椎為艮、腹左為震、腹右為兌。後天八卦為四肢八卦,腹為無極、臍為太極、兩腎為兩儀,兩胳膊兩腿為四象、兩胳膊兩腿各兩節為八卦。  陰陽也好,「五勁一意」也罷,都必須在先天八卦的擰旋走轉中獲得,達先後天八卦合於一身,使四肢八卦合於身體八卦,外合於內,展示出內外八卦掌的「體」與「用」中生克的數理變化之生生不已。先天八卦為「體」,以習練陰陽二氣,強筋壯骨,得剛柔之勁,虛實之法為主。後天八卦為「用」,含攻、防、守,化打之技法,又含進退閃變之機等。說到底,八卦掌功夫就是煉先天補後天,煉後天返先天。  何為擰旋走轉?說明白點就是「走圈」,「擰旋走轉」一詞由已故八卦掌明家姜容樵先師所著《八卦掌》一書中提出,將八卦掌練功之大法生動、形象、簡練、有效、具體地描繪出來:「擰旋走轉就是說在走轉時必須是腰要擰,肘臂要擰,手掌要擰,頸項要擰,使頭肘手身擰向圓心的一面,擰成一股旋勁。」身法之擰旋,掌法之剛柔,步法之虛實,神意之體現,完全在擰旋走轉的形體變化上進行,含於動靜之中,又含於「五勁一意」之中。擰旋走轉指雙手臂一前一後屈曲伸於體側,將身軀的擰旋和手臂擰旋融入繞圓走轉之中。形成步在圓圈上行走,軀幹、頭項與兩臂均向圓心擰旋,直擰至裏手與外足跟和圓心在一個垂直面內,使軀幹的擰旋和手臂的擰旋達成整體的擰繩狀態。走轉中,兩腳不斷交替里擺外扣,兩臂在擰旋不斷狀態下,形成邊擰旋邊擺扣邊伸縮邊圓形運動的外形。雙腿於悠然的擺扣步法中如繩擰狀;雙手臂擰旋中尺骨與橈骨摺疊成繩擰狀;軀幹在不斷的運動中擰旋成繩擰狀,久之,便會獲得八卦掌獨有的、動中可伸縮、可變化、連綿不斷的陰陽之體,剛柔之勁,和虛實之法,此為八卦掌練功得法之妙道。但須切實掌握住身如繩擰,手、臂如繩擰,腳之擰旋的練功狀態。  雙腳「走」出蹬、踢、摩、探、踩五勁是八卦掌腳下功夫最基本的技法,也是練就八卦掌高功夫必須具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意」是神、氣、意、力合一的重要關節,又是形與神相連相成的關鍵。  「五勁」指雙腳從開始起步到落步過程中交替運用的蹬、踢、摩、探、踩,五種勁法,激烈的防守與反擊中,儘管雙掌轉瞬剛柔變換,身軀剎時擰旋閃展,然,腳下必須於不斷的擺扣步法中運出蹬、踢、摩、探、踩五種勁法於一體。方能顯示出「龍形猴相,虎坐鷹翻」之勢;方能展示出「神氣意力,合一集中」之神態;方能體現八卦先後天合一之「體」與「用」。  五勁一意,擺扣成圓。是八卦掌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法。八卦掌素以趟泥步和擺扣步著稱,形成步若趟泥,擰旋擺扣的步法運動特點。運動時步法蘊含並「走」出「五勁一意」,謂之得八卦掌步法玄妙之勁力,方得神意帥形體之內外合一之功,方能在技擊中生出「起平落扣,連環縱橫」之妙用,方能於「滾鑽爭裹,奇正相生」的勁力中生生不已之轉換。練好趟泥步、擺扣步的關鍵是「五勁一意」之功上身,擰旋走轉中就會顯現出悠然,大舒服、大自在,就會顯現出「不見水流,只見物行」的神奇功效。  「蹬勁」:非朝前後或左右出腿蹬腳,也非向敵之身蹬去,而是後腳向大地作用出一種特有的勁力。這時於擰旋走轉中左腳或右腳落地時蹬出來所產生和必須練出來的勁力,叫「蹬勁」。此勁貫穿於八卦掌練功,特別是技擊之始終。八卦掌功夫是高深還是平平,全憑腳下「蹬勁」來體現。「蹬勁」如何產生?你給地心一個力,地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八卦掌之功全憑這個反作用力獲得「蹬勁」。「蹬勁」足,並且法對,勁力通過脊椎達肩肘腕指,可使身體陰陽轉換隨意而變;可使雙掌剛柔之變應運而生;可使腳下虛實之法輕靈敏捷;可使身行如游龍,換掌如鷹,回身如猴似神行。切記,擰旋走轉中支撐腳,也必須支撐腳出「蹬勁」。前後腳著地後,後腳做支撐腳為前虛後實,後腳用「蹬勁」將前腳通過「踢」、「摩」、「探」、「踩」而完成五勁運作。待前腳做支撐腳時為前實後虛,前腳使出「蹬勁」帶動後腳平行抬起,將後腳通過「踢」、「摩」、「探」、「踩」而完成五勁運作。後腳起步移動時,前腳的「蹬勁」不可停不可斷,以確保後腳平穩前移或後撤;確保身軀擰旋輕靈;確保虎坐之勢沉穩;確保雙臂隨勁擰旋;確保腳底之勁到腕到手。「蹬勁」產生後身體不得上聳或左右歪斜,更不可搖擺不定,要找准那個穩勁,要有沉穩如虎坐之勢,要有任何力量也推他不動之感。這種「蹬勁」是怎樣一種勁力呢?打一個比方:就像一個人騎自行車前行,必須雙腳交替前蹬,自行車才能前行。又如蹬梯子上房,又如蹬山或上台階,要找這個「蹬勁」,使出腳掌之勁力,要求整個前腳掌含有飽滿的勁力。注意,腳後跟不得用全力,只是參與用力,如果腳後跟強用力會導致步法發滯,身法發懈,掌法滯緩,周身不靈便。那麼,「蹬勁」如何練呢?運作「蹬勁」時萬不可用僵力拙力,要在膝松胯活腰靈的狀態下練「蹬勁」。  「踢勁」:非朝前或朝後踢去,也非向敵之身踢去,而是後腳起步前移時,或行進擺步或扣步時,腳背和小腿脛骨夾角處,也就是俗稱「腳脖子」處要有向前的「踢勁」。從後腳起步向前行進一直到落地,「腳脖子」處必須含有這種「踢勁」,這種「踢勁」實際是將腳背上的東西穩穩、輕輕地送踢出去,用力猛踢就失去了含蓄勁。這種勁力是含於內而不使其發於外,於含而不發之際使整個下肢、整個身體含勁而待發。對於下肢而言,因為有了「踢勁」,下肢產生力量,可使五趾自然抓地,對於身體而言,會使勁力含於體內。這種勁力是「活勁」,存在於身體每個部位。「踢勁」對保持身體之平衡、靈活,「虎坐」之勢更加穩健、沉實起到很大促進作用。但須注意的是,後腳前行中的「踢勁」不可主觀的用拙力向前踢出,如此就失去了習練「踢勁」的真正含義和目的。走轉中須以意行之,使「腳脖子」松下來、活起來,輕慢圓柔緩行之,如練太極拳一般無二。實際上,擰旋走轉在八卦圈之上,行雲流水般繞走八方,練的就是太極,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走轉練一氣之伸縮,整個身體松活捷靈。不停頓的走轉中以腳背和小腿脛骨夾角處的松靈活帶動膝和胯的松靈活,達到腰、胯、膝、足、趾的松靜、松活、松靈、松空、鬆通,促進整個下肢氣血暢通無阻,周身內外構成一家。肌體松活才能隨動靜而呼吸,內外合一才能動轉自如,「踢勁」依附於「蹬勁」才能頂天立地,不偏不倚才能保氣力之中和。走轉中的「踢勁」是強化和保證雙腳平起平落的有效技法;是使身體「走時周身莫動搖,全憑膝下兩相交」的練功之法;是八卦掌早出功夫,快出功夫,出好功夫的重要法門。  如何檢驗「蹬勁」和「踢勁」的正確與否呢?可以體驗此兩勁在體內的走向,如果勁力沿大腿內側經過會陰穴通過大椎導向肩肘腕指,說明「走」對了。否則,一定要從四肢和身架上找,或在師父的監督下練功。此兩勁練錯了會導致勁力傳導到腰上或胸部,傷體。  「摩勁」:擰旋走轉必得雙腳交替、不斷地繞圓前行,環而無端地擺扣趟泥步法中,前行腳內側貼近支撐腳內踝部要「摩脛」,也就是「摩勁」而過,稱為「摩勁」。「摩」與「磨」是截然不同的,是兩種意思,「磨」是實實在在的摩擦,是兩種物質相互損耗的磨損,有撞擊、破壞的意思。「摩」源自於《易經》中的「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摩」是自己雙腿相互摩擦而產生的那種「摩勁」,從而導致身體生出特有的敏感而做出及時反應。一旦身體某個部位與其他物質發生摩擦,哪怕是細微的,也會引起你的警覺而精神為之一振,做出及時反應。「盪」是不斷的旋轉激蕩,可以盪出去又可以盪回來而沒有停頓。「摩」有里摩、外摩之分,勁又有剛柔之別。《八卦掌》中說:…摩脛』是指在走轉時前行之腳必須輕邁,後行之腳必須蹬勁,向前進步必須貼近前腳脛骨里側摩擦而過,不要將腳提得過高或過寬。」「摩脛」也好,「摩勁」也罷,都是講八卦掌的運動,八卦掌是在不斷的運動當中變化和發展的,是在走轉中不停完成技擊動作的。雙腳交替「摩勁」而過,不使步子過高、過寬是為了加快行進速度,促成雙腳內側產生平衡之力,如與人較技,此步法可輕靈靠近,身子已擰旋到位,掌法剛柔之變隨之完成,這些全依賴於「摩勁」所產生的輕靈敏捷之效。「摩勁」是八卦掌練與用非常有實際作用的基本技法。「摩勁」的直接作用是,可以給身體內外一個感而逐通的效果。「摩勁」發生後,得到意識上逐漸敏感的鍛煉,發生四肢的敏感和周身汗毛孔的敏感。久之,敏感發生後,產生一觸即發之效,產生有感皆應之奇效。「摩勁」功夫出來後,周身上下,內外都有快速反應的靈敏度,對手的勁力還沒有觸及你的肌膚,你的身體就會敏感的反應出突遭襲擊一般,機警做出相應反擊。「摩勁」的功夫即簡單又艱難,簡單的是雙腳僅僅是一走一過便練功了,艱難的是很難持久堅持。但,一定要「摩」出靈敏反應、快速回應的信息反饋;「摩」出一觸即發、發而中的神明感覺;「摩」出八卦掌先後天之體與用的過人的有機結合。「摩勁」如何練呢?不但要實實在在的「摩脛」,而且還要擴大「摩勁」的範圍,當後腳抬起前移時,必須腳掌平著抬起,「腳脖子」含住「踢勁」,在於支撐腳相互摩擦發生「摩勁」時,不僅脛骨相摩,實際上大腿內側都在相摩相擦相擊,大腿內側的經絡通大腦,如此,使大腦的反應神經敏感回應。雙腿內側的「摩勁」日久,則會產生八卦掌特有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既能很好地支撐身體的平衡,又能有助於「溜臀收肛」功夫的習練,還會更快的使下肢的勁力上達肩肘腕指。  「探勁」:後腳平行前移將要落地的瞬間,後腳蹬勁,使前行之腳以「探勁」繼續不停不斷勁的向前、向下探進寸許為「探勁」。為什麼前行之腳在即將落地之際而不著地,反而非要探進寸許呢?主要目的是鍛煉和加強下肢的柔韌性和整體韌勁,又很有效地強化了「蹬」、「踢」、「摩」的柔韌力量。「探勁」不是僵硬和笨拙的,是在步子輕移、輕送、輕探的練功中,像蛇一樣緩緩前移,是在保證、加強下肢力量於變化中增長前提下,於肢體和勁力變化中仍然遊刃有餘的、有靈活的、變動不止的、有伸縮性的的鍛煉下肢力量,並且使之不斷加強。周身松得越好,「探勁」越足,前探之腳探得就越活、越遠,還有助於練周身「活勁」和「順項提頂」。「探勁」發生後,小腿和大腿彎處委陽穴、委中穴中間的大筋得到松、靈、活的鍛煉,久之,就會產生抻拉的彈力及張、縮的勁力,這種勁力如同很有彈力的彈簧,即能承受外力又有很強的張力,大腿彎處的大筋之力可促進膝蓋松活,促進腰胯松長放遠,使小腿、大腿運轉自如,步法靈活,擺扣如意。  須注意的是要在周身、內外松、空、靜的狀態中習練「探勁」,一是松的越好探的就越遠。二是腳掌能平行落地而不費力,就證明全身已經松透。三是臨陣用時前進之步大而靈活,虛實轉換隨意,保證「虎坐」之勢形如樁功。  「踩勁」:全腳掌平平踩踏落地,如欲踩死毒蠍,又如蜻蜓點水一般為「踩勁」。前探之腳探到份以後,踩踏落地的「踩勁」既要沉又要實,有重物突然砸地的沉實力度。同時又要有鴻毛飄落既輕又浮的東西。就是說,這個「踩勁」可輕又能重,可浮又可實,能沉又能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虛虛實實,沉中有浮,浮中有沉;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能收又能放,放則既長又遠,收則既輕又靈,這才是「踩勁」之實意。當前腳輕輕前探將要落地之時為浮為虛,踩踏落地後為沉為實。但沉實中必須含著浮與虛。這正是能收能放,可沉可浮,既實又虛的腳下真功夫。  「一意」:指運動中擺扣步和步若趟泥的意念。擰旋走轉中的「五勁一意」,是八卦掌功夫的基本技法,又是錘鍊高深功夫的根本大法。因為它是在擰旋走轉中腳踩八方,走陰行陽,得陰得陽,於陰陽五行生剋變化不已當中剛柔互易,虛實難測。八卦掌素以趟泥步和擺扣步為基本步法,形成其步若趟泥,擺扣成圓的運動特點。什麼是「步法」?給「步」灌之以「法」就是步法,八卦掌就是以法施之;以法成之;以法勝之。練好步法的關鍵就是「五勁一意」,就是步若趟泥之「法」中必須存在著意念,這個意念在走轉會產生欲抬腳費力,欲前行又難移之感,從難中練易得易,此為八卦掌功夫的具體要求。「一意」指雙腳前行中腳跟後邊似有泥水粘拖,使雙腳欲走難行,粘拖難甩;腳的左右似有泥水粘附,動步艱難,又欲罷不能;腳前似有泥水粘阻,艱難中趟行,平穩難求;腳背似有泥水粘壓,抬腳難,前移亦更難。這種趟泥之意念迫使你必須先求穩再求進,而使身體處於靜中之動;迫使你雙腳必須平起又平落而不失重心;迫使你緩中求穩而愈慢愈好;迫使你動中求靜而現出悠然之態。這種趟泥之意念,既有助於內氣流註腳底與地氣交融,又能很好促成雙腳平起平落。就像穿了一條新褲子,生怕泥水濺臟褲角似的,又像在泥水中艱難前行,生怕跌倒似的。  「五勁一意」交融於蹬、踢、摩、探、踩獨特步法之中,必須練成兩腳平穩前移,使步子悠然、敏捷趟進之功。這就是先天八卦之陰陽五行賦予八卦掌的奇特難求又易得之功。久之,陰陽之體,剛柔之勁,虛實之法得矣。    二、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是八卦掌先後天合一之結晶    八卦有先後天之別,八卦掌亦有先後天之分。先天八卦掌為擰旋走轉,為根為本為體。後天八卦掌為六十四之勢法和三百八十四之手法,為用。以身體而言有身體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用」也,內為先天,外為後天。所以說天地生萬物皆有本源,人體也皆具先後天之本。人體內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世上從來就沒有無源之流,沒有無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長,灌其根而枝乃茂。」若獲得八卦掌真功夫,須澄其源而灌其根。「源」和「根」就是八卦掌「體」與「用」的關係。何為八卦掌之「體」?環而無端不停頓的擰旋走轉就是固本、養本、練本,是灌其「根」。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的習練六十四勢法就是「用」,三百八十四手法就是用中之妙用。是「澄其源」。擰旋走轉中,八卦先後天合於一身,孕育出八卦掌之「體」與「用」的基本技法;孕育出互易之陰陽之體;孕育出剛柔之勁;孕育出虛實之法;孕育出陰陽五行生剋之數理變化;孕育出「五勁一意」之真功。  八卦掌的命名是沿以《周易》中的八卦之名,又以易經中陰陽五行之理為指導而得名。以伏羲八卦和周文王八卦分為先天八卦掌和後天八卦掌。八掌分走前後、左右、上下、斜正等八方,八方定位於八卦。擰旋走轉中恪守八卦中陰陽五行之理和變化生生不已之道。須集先後天八卦合一而練,方為得八卦掌之「體」與「用」,此為八卦掌功夫之真諦。正因為如此,八卦掌於擰旋走轉中以陰陽五行變化不息之理,指導技擊中生克之變和相生相通之動,以天干地支之數而詳細、科學地規範了八卦掌「體」與「用」和變動不居的方位、方向。從而使掌法中的「象」與「形」嚴謹無隙,完美一體。形成傳統、正規的以先天八卦來指導內功修鍊;以後天八卦指導套路和掌法、技法的修鍊;以陰陽五行理論指導對敵的攻防和變化規律。由此可見,八卦掌內修是以練氣為主,外修則以練形為主。通過先天輔後天,練後天返先天而成為無極之體,也就是「金剛球體」。以合於大自然之「一陰一陽謂之道」達到「天人合一」。  先天八卦如何練呢?也就是擰旋走轉如何「走」呢?門內人都說,八卦掌真功夫是「走」出來的。此話千真萬確,八卦掌功夫是從腳下開始的,所以,八卦掌之功特別重視下肢的錘鍊,特別注重腳下功夫的培養和磨練,腳下的勁力通過大腿內側達脊椎,達肩至肘到腕到指,謂之周身之整勁練成。受到外力侵襲時接力化力與反擊之勁力完全是腳底勁力的反作用,雙手臂一前一後在身側,構成矛盾力,如拉弓似射箭。此時的「滾鑽爭裹」之勁力盡由自己隨意而變和轉換。所以說「百練不如一走」、「走為百練之祖」是練八卦掌真功夫的顛撲不破的真理。「走」出陰陽、剛柔、虛實於一體,「走」出「五勁一意」於一體,「走」出先後天八卦於一體。  擰旋走轉起點為沿圓圈北端開步站立,面向西方,兩手臂在兩腿側自然下垂,兩手小指外側貼靠兩腿,手心向前,兩眼平視。要求頭往上頂,項要豎直,全身放鬆,內心虛靜,空胸,實腹,無我無他,如我如他。此為無極之勢,即內外渾然一氣,無靜無動為無極之始,亦稱混元之體,此為擰旋走轉的預備式。「倚馬問路」:將右足向前邁進一步,為扣步,在身體正前方,足尖微里扣,兩足距離為斜長方形,兩足的遠近以後足前邁不費力為好,兩腿微屈,初練時不可有死彎子,呈倒八字步,兩膝微合,初練者身子可稍高點,待日久功純則高矮不拘。沒走轉時。左胯與左足後跟相齊,向前邁右足同時兩手由下向前向上斜形伸出,手心向上成仰掌,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兩肘屈成半圓形,眼平視右掌。要點是松肩松肘松腕松指松腰松胯松膝松趾,兩腿力量平衡。「腋底藏花」:接上式,左足向右足前邁進一步,邁步時,左足先用「蹬勁」,然後進步,腳平著抬起,前行時用「踢勁」,過右支撐腿時用「摩勁」,左足前移用「探勁」,在右足前落地用「踩勁」,同時加入「拖泥帶水」之意念。雙足著地後兩腿微屈,上身右轉朝向北方,右掌同時臂內旋使小指外側向上,拇指外側向下,掌心向前,屈肘環抱胸前,左掌隨之向右腋下平穿,掌心向上。「鴻燕出群」:接前式,兩足原地不動,上身左轉,左掌從右腋下向身體左上方移動上舉,與頭平齊,右掌同時臂外旋,隨左掌轉動,置於左肘里側,雙掌成仰掌,眼看左掌,緊接著,左掌臂內旋,向身體左方轉動成豎掌,右掌隨著臂內旋,屈肘向左肋側下按,掌心向下,上身繼續向左方轉動,頭、項隨著左掌向左方擰轉,眼看左掌。接著,左足直著向左前方邁出半步,為擺步,右左上步,走出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開始從北向西、向南、向東、向北沿圓圈擰旋走轉不停,換方向走依然。「走」「五勁一意」時不得用力,不用力反生力、得力,又能含得住勁,說明練對了。八卦掌之步法,為技擊之上策;八卦掌之腰為轉動之靈活;八卦掌之掌為己之動靜。身之根在足,而活於松、空、靜,周身之勁力掛於腕、指上為目標。  擰旋走轉是習練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左陽升,右陰降,陰來交陽,一陰生於天上,陽來交陰,一陽生於地下,陰陽相生又相交,即太極一氣,陰陽皆在先天八卦圖之正中。圓像天,天一氣上下,上陽下陰,一氣運行。八卦定位八方,順時針走轉為陽,逆時針走轉為陰,陽來交陰,陰來交陽。擰旋走轉之時「五勁一意」交替運行其中,從外形看要輕慢圓柔,周而復始環而無端,是練陰陽之體和五行之勢法,亦稱混元之力。此力上身,無剛無柔,是剛是柔,剛而柔,柔而剛。  「五勁一意」之功,使八卦掌動靜分明。從八卦掌擰旋走轉的外形而言,動靜分明又動靜相生。動則陽靜則陰,是陰陽相交相生的主要法門。走轉時從四肢而言,下動而上靜。從整個身體而言,為內靜而外動。頭、肩、肘、腕、指為靜,胯、膝、足、踝、趾為動。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交替連環其中,蹬勁連著踢勁,踢勁中又含著摩勁,摩勁連著探勁,探勁之中又帶著踩勁,踩勁又轉換為蹬勁,蹬勁貫穿踢、摩、探、踩之中,五勁又蘊含於「一意」之下。「五勁一意」循環往複又動靜分明,靜的部位不得使出半點勁力借於動的部位,動的部位反而將勁力灌注到靜的部位,這種勁力的灌注須日積月累方能形成,還必須按著正確的法去練方可奏效。  八卦掌功夫的動與靜、技法和功法與其他拳種不同,「五勁一意」修鍊由動中求靜,於靜中求動,動與靜又相求於擰旋走轉中,動與靜又相生於「五勁一意」之中。然,靜中是如何動的呢?除非受到外力侵襲才由靜中生動,一瀉千里。那麼,動中求靜又是如何靜的呢?愈動愈靜,動的越快,靜的越好,動靜有分且緊密結合。其他拳種多是靜中練氣,動中練體,於套路和基本功中練力量與技法。而八卦掌則在擰旋走轉練以動求靜,以靜求動。在身軀靜態中習左旋右轉,在動於靜相結合中求變法。達到松空靜之中生動,不停的運動中入靜,下動而上靜,身靜而體動,外動而內靜,念靜而氣動。然,靜非寂靜、呆靜,則以神抑靜;動非妄動,則以氣帥動。八卦掌融動靜於一體,在動與靜中練功夫得功夫,於「五勁一意」動靜結合中練空,於空靜中產生「意動生慧,氣行百孔」之妙功奧法,於「五勁一意」練體練氣練法中修心煉道。從而得陰陽之體,剛柔之勁,虛實之法。練功中懂變卦、通變卦、精變卦、用變卦。後天返先天中煉神、生神、得神、用神。「五勁一意」之動靜,不僅融於高深之功中;融於「一陰一陽謂之道」中;融於「陰陽不測謂之神」中;融於「生生不已謂之易」中;融於宇宙萬事萬物變化之法則中。而且,一切技法、神功都融於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之規律之中。  「五勁一意」以動靜結合為體;以剛柔相濟為用;以連環縱橫相貫;以動靜空活相成;以擰旋走轉為法;以無死角僵勁為宗。  「五勁一意」側重體現積柔之法,柔能克剛是至理明言。齒剛難伴人終生,舌柔卻能隨人之始終。「五勁一意」於擰旋走轉中盡顯其柔,八卦掌功夫高者,周身至柔而無一實處。觸之如棉,推之如牆,抓之流滑,擊之無實,發之如箭。然而,極柔才能至剛,臨敵用時極柔疾變之至剛,其速之快可謂神行,令人無遐應感,其剛之健可謂猛虎撲羊,無法抵禦。至剛又能疾變之極柔,其之柔可謂如棉如水,令人撲捉不到實勁,其柔之順可謂風吹楊柳,隨其形就其勢。  八卦掌講松,練松、用松,於「五勁一意」行功中周身須松之至極,肩、肘、腕、指於靜態中毫不著力且松透如棉似柳。胯、膝、足、趾於動態中無一絲僵力,柔綿而行。然,要達到松而不懈,須在「順項提頂」功夫之中練松、得松。松才能空;才能通;才能活;才能獲勁;才能行如游龍,達靈活之至。松極才能「展放收緊,動靜圓撐」。疾速之中勁力至猛至強。松之極,周身無一處用力,且又無一處不可向力。周身松透,氣血暢行無阻,擊來若撞紗絮,但被擊之點又可借其力反還之。  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的修鍊,連綿不斷又環環貫通,有始而無終,環環相扣又錯落有致,達松、柔、空、靜、沉、浮,渾然一體;而且陰、陽、剛、柔、虛、實,暗含其中,且又無一停頓。行功中後腳「蹬勁」時,切不可使出頓勁、僵勁、拙勁,更不可使出蠻力,此為肢體之勁,是八卦掌功夫堅決要剔除的。須在腰、胯、膝、踝、足、趾完全鬆開的狀態下「走」出「蹬勁」,如此,可蹬出整體之活勁,有效的保證是促使前行之足背之骨節逐節鬆開,足趾才能抓地,整個腳掌才能像吸盤一樣吸住大地,周身才能松活,全身才有根。反之則全身僵硬,氣血受阻,動轉不靈,重者不但不得功反傷身。待前行之腳的「踩勁」能支撐身體重量。後腳「蹬勁」結束,前腳轉換成「蹬勁」,後腳接著輕輕、平平、穩穩抬起時,「踢勁」開始運行,腳背和小腿脛骨夾角處的「踢勁」必須在松活的狀態中踢掉意念中泥水的粘壓,踢法不是猛然的,也不是用力的,更不是過快的,而是於輕柔之中緩緩行進,以沉穩、渾厚、周身之整勁將粘壓之泥水踢出,外形上不顯用力之像,實際上勁含其中。「蹬勁」和「踩勁」皆如此,外形上看完全不著力,而是將勁力含於體內。其實,八卦掌的一切勁力都應該勁力不著相而含住,這叫順中用逆,將氣力從四肢縮回丹田,這叫後天返先天。「踢勁」可促使後腳在平穩狀態下悠然前行中活腰松胯膝。在進行「摩勁」與「探勁」過程中,後腳從抬起、前行直至落地發生「踩勁」時,這個「踩勁」都始終在活動前行中包含其勁力,也就是說運行「摩勁」和「探勁」時,「踢勁」也蘊含其中,使整個身體含有一觸即變,一觸即生法、應法、變法、用法之功,說明「踢勁」練對了,練活了。後腳前移中,腳內側靠近支撐腳內踝部「摩勁」而過,實際上發生「摩勁」(摩脛)同時,雙腿內側也在相摩。「摩」在易經里是相摩擦相撞擊的意思,在這裡是互相摩擦而產生的「摩勁」,這個勁力產生後,雙腿內側會有勁力相摩而產生敏感,氣血加快流通,久之,腳底所產生的反作用力會沿著大腿內側通過會陰穴、通過脊椎而貫於肩、肘、腕、指,但前提是必須練出「溜臀收肛」之功夫,周身勁力才能相通而發生作用。「摩勁」實是通經絡連勁力,產生敏感,成就「溜臀收肛」之功之捷徑。「探勁」是名副其實的前腳前趟、前探之意。周身不松透,胸不能空,腹不能實,內不能靜,腰胯膝不能活,則無「探勁」可言。八卦掌之腿法與眾不同,所謂「趟泥步剪子腿」,是在擰旋走轉中,腿形若剪刀之雙股,蹲屈而攏,合而不靠,又隙而相摩。簡單的只是一擺一扣,卻包含極深的道理,蘊含極妙之玄機。「探勁」趟泥為一絕,腳掌平,貼地行,腳若擦地卻無聲。腳跟腳尖不離地,虛探實踩為氣行。即不「揭蹄」亦不「亮掌」,腳心要空也要松,腰胯帶膝緩慢行。還有一招更重要,五趾抓地要抓牢,尤其抓法更為妙,腳骨鬆開才見功。「踩勁」須虛實難測,要「踩」的好;「踩」的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還要「踩」的快,「踩」得五趾抓地牢,「踩」得身如山嶽威嚴不動,「踩」得「蹬勁」與「踩勁」有別又無隙。然而,「五勁一意」之功須經過特別之練法而不能實現,這特別之練法便是一平二實三緩四松五連。  一平是雙腳必須練就腳掌「平起平落」之功,若達此功,須含「踢勁」、足心須空,還要提頂。此對提得起精神,含得住氣和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起平落」還有平氣血,中和勁力之功。所以,雙腳「平起平落」是有其內在的東西,不可小覷。  二實則是實中有虛,虛中含實。若言其實,猶如踩死毒蠍一般似有千斤墜地之勁力,若言其虛,又如蜻蜓點水一般沾上即走不露痕迹之功。實與虛之妙就在於腳內之筋與骨動中之松和活,方可勁力貫於腳趾,五趾方能抓地牢,氣血方能通於腳底。  三緩則是雙腳隨意緩行隨意而緩落,以促進腰胯膝足的松、活、靈,促進腳底生出「根勁」,促進肩肘腕指於靜中生動生勁。於緩緩行功中練出整體紮實感,穩健感和一觸即發之感。  四松則是胯膝足趾於動中松活松好,全不著僵力拙力,特別是腳內的骨節雖緊湊,然,必須鬆開,此為基本要求。松則通,緊則僵,僵則滯,滯則周身不靈。蹬、踢、摩、探、踩五勁在運動中都要松著來,練出松中出勁的功夫,說明已經松得很好,並且會很好的影響上肢的松、空、靜。  五連則是意念相連,動作相連,勁力相連,循環相連,步法相連。如此,才能練出周身混元一體,才能練出根節之以下催上之功夫。相連就是說不能斷,其中一個環節斷了就失去了八卦掌的「起平落扣,連環縱橫」之功矣。  「一意」,意念是八卦掌功夫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卦掌》中說:「意如飄旗,又似點燈。古代練兵,一切的陣形變化,前進後退都必須以飄蕩的令旗和夜間的燈為引導,八卦掌運動時也必須以意識引導動作,不能隨隨便便地運動。」  擰旋走轉中,前手臂和後手臂屈曲於身側,始終保持陰陽魚狀。不停的走轉中須體會不動反而會生勁的感覺,體會勁力達於肩、肘、腕、指的感覺,這是「無中生有」之功。須「神氣意力,合一集中」方能達到,找到這個勁後不可斷了,不斷勁是八卦掌的精髓。手臂在「走」中生出掛勁,功夫高者全身重量可掛於指上。師尊曾經講過擰旋走轉的作用,老人家說:擰旋走轉就像一扇彈簧門,你不推它就依然保持原樣,你一推它就將力作用給它了,門便被推開,但你一鬆手,門又反彈回來,不是門起作用,而是你的力起作用了,是外力的作用使這扇門發生了反彈。八卦掌的擰旋走轉是「有為」之法,勁力由松、空、靜、虛中得。走轉中須身正且松活,擰旋到位,擺扣準確,動與靜無須刻意求之,周身關節松拉開。  擰旋走轉雖為基本技法,但在形體上要求極為嚴格,頭提頂,項順豎,肩松沉,腋虛撐,肘墜地,腕松擰,手心空,胸空暢,腹實果,臀上溜,肛收嚴,襠掩合,膝松屈,腿內摩,足心空,趾抓地,腰活靈,舌頂齶,神內斂,目視指,心虛靜,逆呼吸,站如松,勢如岳,意無我,又無他,虛無境。其身正而若碗,其背直而若弓。實腹暢胸,頭頂百會;順項坐腰,溜臀收肛;前虛後實,沉肩墜肘;身不前探,頭不後仰;腳行擺扣,肩胯不顛;肩平身穩,如同坐轎;腳正身斜,形如推磨;身正臂斜,看正是斜,看斜是正。  「五勁一意」上身實非易事,一朝一夕達不到,兩朝兩夕也成就不了,只有與「她」朝夕相伴數載,又得明師傳授,下得苦功,才得門徑。要有傻子一條道走到黑的精神,又要有聰明的頭腦時常調整、修正煉功之法。有人練了一輩子八卦掌,練的就是「五勁一意」,真功上身,氣力歸於丹田,後天返先天,陰陽轉換隨意而變,剛柔互易隨意而發,周身練就「金剛球體」,外力作用到身上,輕者轉環而過,重者立跌出去。    三、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為後天八卦掌所用    「五勁一意」為練先天八卦,又為後天八卦所用。練者,內外兼修,修心養性,涵養道德,超凡脫俗,得其理得其藝得其功。用者,行有為變化之道,行逆中用順之功。虛無之中而生神,積神而生氣,積氣而生精;煉精而化氣,鍊氣而化神,煉神而化虛,煉虛而合道。先天八卦一卦生後天八卦之八卦,八卦又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一卦又生六爻,重生三百八十四爻。由此變卦生生不已,八卦掌三百八十四手法應運而生而用。  後天八卦掌以《易經》中陰陽、八卦之理、五行生剋變化為指導,行有為變化之道。不外是陰陽之變化,陰陽即太極,太極即陰陽,一氣之循環,又指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即對立又統一,通過內部矛盾促使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八卦掌之陰陽、剛柔即對立又統一,通過不斷的變化和轉換促進陰陽、剛柔的發展。內動外靜而清氣上升為乾為天為剛為陽;內靜外動而濁氣下降為坤為地為柔為陰。由此可見,內氣「動靜」的變化是八卦掌功夫升清降濁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動內靜」、「內動外靜」才是剛柔相濟,陰陽互易的根本,此為八卦掌掌法之真意。內氣之動靜,須煉至五臟松活而達「五氣朝元」,方可言內之動靜。但是,八卦掌內功修鍊還有更高一層的含義和作用,它把道家的氣功和高層次練功之法,用於擰旋走轉中,把靜中行氣之功結合於動中,在動中練氣、得靜,於靜中生動而行如游龍,回身若猴,換掌如鷹。動靜之中體無僵處,肢無滯處,不僅胸空,而且心空、念空,空才能松、通、靜。八卦掌之功的動與靜相生之法是,在連環縱橫,閃展騰挪不停頓的運動當中求靜;又在靜如處子、靜如止水之中求連綿不斷,如江河翻滾不止之動,謂之真動真靜。在這種動靜之中以意帶形,以形帥力;以神帥氣,以氣合神,「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八卦掌在鍊氣上是高級動功,在修鍊上是內外兼修。於動靜中鍊氣、養氣、生氣、蓄氣、納氣,是最有效的、快速的、優良的修鍊之法。動中鍊氣、用氣、行氣、運氣、化氣。而鍊氣則強筋壯骨的同時則生血、肉、精,通過體內這個再造爐鼎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合道。此為松、空、動、靜之妙用。但松而不懈,不懈則不失八卦掌之功。  八卦掌之技擊講後發制人,出手則剛柔相濟,以巧破千斤,以妙擊人於毫無察覺中。借力打力,你不動我亦不動,你若動時我已動。功夫高者不攔不架,不躲不閃,而是隨機就勢而化力發力。掌法訣中講:「不招不架贏人一下,犯了招架贏人十下。」注重周身混元一體,發力於根節,才能產生陰陽互易,剛柔隨意的技擊效果。出手亦松、亦柔令其未覺,但著之則冷、彈、快、脆、硬,難以抵擋。功夫高者出手便是爆發力,著者立倒。八卦掌之掌法、肘法、膝法、腿法,各有其獨到之精妙,推、托、帶、領、穿、閃、截、攔等技法更是隨勢而生,隨機而變,一式變多式,一招生多招,接招用勁同時又可轉換為多種勁力。防則上中下三門緊閉,且抽招換式皆護三門,而又合而不散,此亦沉肩墜肘之妙用。攻則破其重心,又以根力相擊,將松、柔、活、靈、靜運用到攻防之中,更顯其功之妙。擰旋走轉用於交手當中,轉身、回身、返身、磨身等幽身飄蕩,從容對敵。與之較技,觸之如棉,粘之若膠,化如煙消,令對手全無所措,無處下手,無法下手,而我則隨機出擊,擊則中。』  八卦掌的身法有別於其他拳種,八卦掌以獨特「游龍」之身,幽飄之法,擰旋如鷹,旋轉似猴,進招若虎的技擊技法展現其雄姿和風彩。其身法特點有三:  (一)與外家拳截然相反。外家拳講挺胸收腹,八圭}掌卻「空胸實腹」。這、對其身正而動轉飄蕩,輕如靈猿創造了很好的活動空間。並且氣聚丹田,勁由根發而不可抗拒。然,周身松透,空透,別人的力量作用不到你身上,你卻如鋼球轉動一樣,隨勁隨形,其力見隙就鑽。  (二)以斜打正。其他拳種多是正身之來去,且肘臂支而蓬,以御外擊。八卦掌之身法則正入斜出,以斜打正。較技中前手變後手,後手變前手;前肩變後肩,後肩變前肩;前步變後步,後步變前步,轉瞬即成。雙掌於身側對敵而身正不倚,看正是斜,看斜是正。肘臂皆松而沉,以利防護,以利懈化,以利速擊。  (三)三門緊閉,擰旋技擊。八卦掌之身法每式都含擰旋之技,擰旋之中又三門緊閉,攻不可破。擰旋中雙掌一護上門,一護中門,腿護下門。尤其下門緊閉不開,腿形若剪刀,雙膝屈而攏貼,合而不靠,無可擊之隙。所以,八卦掌之腿以活著稱,以穩取勝。  陰陽五行在八卦掌的「體」與「用」上和「五勁一意」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含有相生相剋相通之哲理。五行在卦象上為金、木、水、火、土,合到身體八卦上則為心、肝、脾、肺、腎。正南方離卦為心;正北方坎卦為水;正東方震卦為肝;正西方兌卦為肺;卦之正中央為脾為土。為五勁、五氣,離卦吞毀力;坎卦飄浮力;震卦冷炸力;兌卦潤陷力;土(脾)為萬物之母,陰陽由此而生成。八卦掌之功注重以神帥氣;以神發力;以神活力。五行為五氣朝元,金木水火土內對五臟,外應五官。內五行要發,外五行要隨。發則心動如火燒;肝動冷炸爆;肺動力化消;脾動剛柔瞧;腎動身似飄。  八卦掌技擊之法效法《易經》之「一陰一陽謂之道」、效法「陰陽不測謂之神」、效法「生生不已謂之易」於不停的擰旋走轉中求變求發展,達掌隨身變,身隨步翻,步隨掌轉之境。顯現出陰陽五行之生克變化,防守為克,進攻為生。生克之變也就是陰陽之變;也就是剛柔之換;也就是虛實之易,但運用奠測謂之「道」。身變或擰或旋,掌變或剛或柔,步變或虛或實,變化得出人意料謂之「神」。剛柔變換不斷而又生生不已謂之「易」。八卦掌之「五勁一意」是在陰陽、剛柔、虛實變化莫測中煉就,勁力是在「滾、鑽、爭、裹」不斷變化中發揮出來,是在四種勁力「相互對抗,在奇正的矛盾產生中所發揮出來的。」  「蹬勁」最難練最難求最難得,施展「五勁一意」時,使「蹬勁」不斷勁是基本要求。但要將「蹬勁」蹬活了,則是最難最難的了,因為它是六十四勢法、三百八十四手法能「活龍活現」的關鍵。就是八卦掌最高功夫之輕功的騰身而起,也是靠「蹬勁」成就的。懇望同門為八卦掌功夫再上高台階而苦練「蹬勁」不止。


推薦閱讀:

八卦門散手八式技法剖析(下)
八卦之象(張延生)
熟讀八卦方位,自可趨吉避凶
八卦命理:命理看優生優育的時機(圖)
面部痣相八卦論吉凶,教你一一化解這些「凶痣」所帶來的影響

TAG:轉載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