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
20歲以前就看禪學的書,被老媽偷偷地把那些書都扔了,只是喜歡簡單的話語中有可供人思考的空間而已。
湊熱鬧皈依了,法號仁靜。
知道主持是要開會的,是分地域有幫派的,是要養活一廟的僧眾的,天冷時會去去南方掛單的,是會開車還有很牛車牌的,是做主持要ZF同意的,競爭激烈不亞於當官,事實是師傅比我有錢多了。囧
先說經文吧,佛教發源地是在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那麼經文很多都是梵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外語了,發音都不準確,更何況理解。我相信人的思維是一種力量,只是大家都念著自己可能也搞不明白的語言,如何可以凝聚力量?
再說葷吧,最早的和尚所說的葷,指得是植物,肉類屬於腥,而不吃肉食是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的梁武帝蕭衍首先提出來的,源於經文所說的不殺生,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後變成了和尚不吃肉的習慣,
佛教分為大乘與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為度人手段,所以什麼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許吃三種「凈肉」(「三凈肉」為「一我眼不見其殺者;二不聞為我殺者;三無為我而殺之疑者」)。
這個算不算是給自己找吃肉的理由。
然後看見苦行的僧眾喝水都要用幾層紗布過濾,覺得有點過了,哎
所以說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是經過了歷史變遷,政治干涉,文化融合等等的漢傳佛教比較準確。
在想到那兩首有名的偈(ji)(慚愧的念錯很多年):五祖弘忍(601~674 )要考眾弟子,大弟子神秀(606~706)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
慧能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
據說是慧能繼承了衣缽。
對於這兩首偈我的理解卻是出世與入世。
不是每個人都會出家修行的,神秀的偈更適合我們,就像吾日三省吾身一樣,既然不能大徹大悟,就要經常靜思反省不要被萬千紅塵蒙住了本心,要相信因果循環,秉持善良之心,心安是福啊
而後一首更適合放下紅塵潛心修行的僧侶,照見五蘊皆空,不要被外在的東西所迷惑,佛在你心中。
事實上我的疑惑是有輪迴那麼越來越多的人又是從哪裡來的?我相信輪迴,卻不信六道輪迴,我只是相信生死輪迴,萬物輪迴,沒有六道之分,誰又知道精神是不是一種存在?看不見得不代表不存在。
最早的佛教是個印度滴太子創造的,教義中僧侶是不侍生產的,是由眾生供養的,暗自冷汗,幸虧改革了啊,要是都信佛了,都不侍生產,吃啥呀!
我也相信因果,不是說好人一定有好報,這個因果是針對自己,你的安心愉悅難道不是回報?只是我們忽略了而已。
我相信因果,不是消極的,信佛帶給我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很多事情無法改變,那就坦然面對。佛亦是人,有些事可以彌補卻不可更改,有些結果可能並不美好,那麼認清並受接不去抱怨。
宗教帶給我們的只是一種心態,平靜安然面對承認的心態,最壞不過死亡,一個輪迴,也許這也就是很多信徒,面對坎坷面對生死的坦然,誰又能說這不是福氣?
總之信佛,教會我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小肚雞腸,該放下的時候放下,不要太過執著,不要強求,要寬容,要豁達,要長存感恩之心,真的修鍊好了將聰明轉化為智慧,從容面對人生,
想起很多年前喜歡的那句話,做一顆紅塵中的水晶心,澄澈自己,照亮別人。
做不到照亮別人,那就先從自身開始吧
雜七雜八想起來再寫,真是不知道這樣算不算信佛
推薦閱讀:
※關於楊廣
※荷花都已經開好了,在此為你準備了50首關於荷花的詩,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首
※關於幸福的科學
※風水學中關於龍、穴、砂、水的二十八項要求
※關於描寫冬天的好詞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