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道貴德 共創和諧
06-12
道德、和諧不是新生事物,古已有之,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老子就對此有過精闢的論述,就連哲學家尼采對之也推崇備至: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那麼,既然老子的思想如此經典絕倫,為什麼沒能在後世持續發揚光大呢?這正是老子的千古心事!老子在《道德經》第70章中講道:我說的話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實行;天下卻很少有人領悟,極少有人去施行。換句話說:大道至簡,但世人多反其道而行之。在接下來的第71章,他對這種現象作了形象而深刻的剖析,他說:知道自己無知,最好;無知卻自以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當成病來看,才會不病。也就是說:因為世人常自以為是又諱疾忌醫,所以才落下這「先天有餘後天不足」的頑疾。由此說來,當前國家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 老子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尊道貴德、崇尚和諧,憂國憂民、追求和平的偉大思想和抱負千古不朽。 一、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的意思是: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卻偏行險路。出自《道德經》第53章。在同一章中,老子對此舉例說明,他說:朝廷污穢、田園荒蕪、糧倉空虛,但達官貴人卻驕奢淫逸不知死活。隨後得出這是強盜頭子的行為——「非道也哉!」的結論。由此看來,背道離經的亂象由來已久,所以面對當今社會的病態,我們不必大驚失色或歇斯底里,而應積極營造良好環境,儘早革除以上弊病。老子在第40章中講道:反者道之動,即物極而反。當前中國政府高調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可謂深諳此道。 大道平安,狹路多險。老子在第42章中講道:有時求益反而受損;自認為了不起,偏行險路的人沒有好下場。第55章:「不道早已」更是講得簡單明了。老子是有大智慧的,他在第29章中講道:所以聖人擯棄一切強求的、奢侈的和驕恣的東西。聽完這些,一定有人會說:老子講的全是大道理,我們不是聖人,不聽他那一套。這正是國人的聰明之處,說這話的大多是些不願以道德自律,嗜好無拘無束的人。老子也曾體察到這一點,並記錄於《道德經》第20章中,他說:世俗的人明明白白、斤斤計較,唯獨我昏昏然然、馬虎不清。說到這裡,不由得使我想起李世民在《帝范》中說過的一段話:汝當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不免為下。他提到以下觀點:效仿技藝高超的,也只能達到一般水平;效仿水平一般水平的,收穫就沒多少了。由此推斷:世人之所以俗甚至頑固不化,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效仿聖賢之人的緣故啊!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因智力不足等客觀原因成為俗人,但是只要肯學習求上進就會蛻變。《道德經》第63章講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第64章講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應努力幫助他們超凡脫俗,走上光明大道,同時我們也應積極救贖那些頑固的、甘當俗人的聰明人,他們假痴不癲以俗人自居,意在逃避責任或逃脫罪過。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僥倖終究不會長久。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曾仕強先生講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是人不自私連天地都不容的意思,而是做人如果不盡本分或者說不按人道作為,天地不容!做人應擇正道行大道,自覺遠離歪門邪道,《道德經》第33章對此講得更是明明白白真正切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二、尊道貴德,微妙玄通 《道德經》第51章講道:萬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養,化育為物形,得勢而成長。所以萬物沒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貴,在於他不是情動一時、令出一時,乃是自然而然、永恆如此。這其中說出了道法自然的基本法則,道德的尊貴以及明確了道和德的關係。道創造養育萬物卻不強行佔有,無所不能卻不自恃己功,作為萬物之主卻不任意宰制,這可真是深不可測的恩德啊!老子又在第62章中講道:道是萬物的庇護者,是善人的寶貝,是不善人的中保;古時候為什麼重視道呢?因為在它面前,尋求就能得到,有罪能得赦免。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貴的啊!綜上所述:道德的尊貴及玄妙略見一斑。正因如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一下道德的來龍去脈,以便更好地學道、知道、行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開始接觸《道德經》往往被第1章中的:道可道非常道擋在門外。也難怪,老子在第21章又講道:道之為物,為恍為惚。這樣看來,道的確是個極為抽象的概念,看不見摸不著。老子在第35章又講道:道雖如此,但用起來卻受益無窮。其實,大道至簡,老子在第25章中講道:道是天地的母親,道法自然。至此,人們不一定豁然開朗,但至少步入「山有小孔,彷彿若有光」的境地。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到此又會有人急不可耐的問:既然道法自然,我們就處在大自然中,為什麼沒能感受到道的存在呢?這不奇怪,老子在第45章中講道: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只有在人平心靜氣的情況下才會與道更接近,更能得益於道。這在《道德經》第16章中講得非常透徹:內心虛化到極點,持守安靜到純一,就能在萬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道的來龍去脈。道生萬物,各得其所,襲常襲明,沒身不殆。知而行之,百益無害。 1、去彼取此,知足常樂。《道德經》中3處提到去彼取此。分別是第12章: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變幻的音響使人耳朵發聾,豐腴的美食使人口味敗壞,馳騁打獵令人心意狂盪,珍奇財寶令人行為不軌。所以聖人掌管萬民,給他們內在的充實,而不是外在的愉悅;第38章:所謂人的先見之明,不過採摘了大道的一點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於豐滿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淺薄的禮法上;立身於大道的樸實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虛華上;第72章:聖人深知自己,卻不自我炫耀;他珍愛自己,卻不自我尊貴。通過比較,老子告誡世人凡事要抓關鍵,而不是捨本逐末。他在第46章中講到: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罪過是貪婪。所以,世人應自覺關閉慾望的門戶,使靈魂與真道合一,超然物外,知足常樂。 2、為而不爭,善建不拔。老子在《道德經》第81章中講道:聖人為而不爭。第8章講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與之相爭。老子崇尚和諧,不「他爭」而利天下;同時他又主張自競,凡事有優良中差的區別,人們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道德經》第17章就講道:至高至善的掌權者,人們彷彿感覺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贏得人們的親近讚譽。再次的,使人們畏懼害怕。更次的,遭人們侮慢輕蔑。於是,老子在第41章中講道:優秀的人聽了道之後,勤勉地遵行。效之又效,勤之又勤,則可達到第54章: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的境界。對此老子大加讚賞:一個人若這樣,他身上的恩德必真實無偽。一家若這樣,這一家的恩德必充實有餘。一鄉若這樣,這一鄉的恩德必深遠流長。一國若這樣,這一國的恩德必豐滿興隆。若以此教化天下,其恩德必普行於天下。 3、明辨利用,善予捨得。《道德經》第11章中講道:有形者對人們有利益,是由於無形者的功用。並舉了3個例:三十根輻條集中在車軸穿過的圓木上,圓木有空的地方,才對車有用處(可行走);揉合黏土製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處(能容納);為房屋安窗戶,窗戶有空的地方,才對房屋有用處(取光亮)。這正是《道德經》正言若反,無中生有的玄妙所在。在第77章老子講道:上天的道,就像張弓射箭一樣。高了向下壓,低了向上舉,拉過了松一松, 不足時拉一拉。上天的道,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人間的道卻不這樣,是損害不足的,加給有餘的。誰能自己有餘而用來奉獻給天下呢?唯獨有道的人。如此這般,有人可能會說:我看有道之人簡直就是瘋子和傻子!此言差矣,老子在第7章中對此作了回答: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因為它不自貪自益其生,所以能長生。同理,聖人把自己置於最後,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長存。這不正是由於他無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嗎? 尊道貴德:放下——趨上——和中,要妙全在一心間。 三、執古之道,共創和諧 通過以上談道論德,我們不難發現道德本身就是和諧的統一體;不僅如此,尊道貴德是達到和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同時我們也該清醒地認識到:道法自然,如果缺乏外力的推動與整合,實現最大範圍、最大程度的和諧也是矛盾重重。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足夠的智慧解決以上難題。正如老子在《道德經》第14章中講道:秉承上古之道,可以把握當今萬有! 1、絕學無憂,身心和合。老子在《道德經》第44章中講道:追求真道會越來越謙卑虛己。又在第19章中講道: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而《書經·大禹謨》也有人說是《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大意是:人心浮躁難以做到理性戰勝物慾,唯有專心致志慎始慎終修身養性,才能領悟人生真諦,從而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身心和合平安久長。總共16個字很容易記住,我們可以反覆揣摩,求得大徹大悟。 2、持守三寶,民眾和樂。《道德經》第67章講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講的是慈愛,類似現在我們講的以人為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儉講的是節制,正如他自己講的「治人事天,莫若嗇」,當今的反腐倡廉、光碟行動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敢為天下先指的是「不妄為」,也就是老子在第57章中講的:所以聖人說,我無為,民心自然歸化。我好靜,民心自然框正。我無事,我民自然富有。我無欲,我民自然純樸。如此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也會繁榮昌盛。 3、交而不武,世界和平。《道德經》第30章、31章、68章、69章中重點講了「用兵之道」。其核心精神是:戰爭是不吉利的,用武力總是有報應的。言外之意,能不打仗則不打仗。第76章老子進一步講道:兵強則滅。所以說老子是追求和平的一個人。如何實現和平?老子在第61章給出了科學答案,即以謙卑的姿態和共贏的理念展開外交:大國若對小國謙卑處下,便能得著小國的信賴。小國若對大國謙卑處下,便能得著大國的信任。若要讓兩者都得到自己所謀求的,大國謙卑處下是最要緊的。
推薦閱讀:
無為而無不可為,在全國上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中,老子的《道德經》與日月同輝,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推薦閱讀:
※人仗狗勢?人的和諧不妨從狗做起
※《性事大全》之【性和諧】彙編
※不和諧婚姻的貽害
※老年夫妻婚姻和諧應注意5點
※和諧新氣象 吹拉彈唱當少將(組圖)
TAG: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