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人不應淪陷於「第二性」

分享到: 女人不應淪陷於「第二性」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單行道」 danxingdao725 或掃描二維碼)

什麼是這個時代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我覺得,是男女關係。

一說到「男女關係」,現在很多人會想到八卦消息,狗血劇情。最終,還多會往「性」方面聚焦,接著固化到女性是被玩弄的,男人是不道德的。

這顯然有失公允。 在我看來,林林總總的兩性模式,早就讓男女關係足以成為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等各種問題。看待男女關係,離不開平等、獨立與自由。

婚戀,就是讓男女關係成為各種問題的由頭。當代婚戀呈現出的矛盾、衝突、複雜、糾結、權利、安全等等狀況,在不斷催發人們去探討更加理性正當的男女關係。10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上演《第二性》,這部根據波伏瓦同名作品改編的原創話劇,可以給很多人中國人帶來關於「男女關係」的新思考。

該如何來介紹波伏瓦呢?我很不情願去說,她是「薩特的伴侶」,因為薩特這個存在主義大師名頭太響亮了,身上光環很容易把波伏瓦隱退在身後。但是,提到波伏瓦,又不得不說到她與薩特的愛情。21歲的波伏瓦與24歲的薩特彼此鍾情,他們簽署了一份特殊契約——不結婚,只保持情侶關係,接納各自擁有偶然愛情的自由,同時承諾互不隱瞞,絕對坦誠。

這種關係,你能接受嗎?來看波伏瓦的後來人生。

波伏瓦一生都在用行動維護與薩特的非婚主義模式下相伴終身的愛情,一生都在用文字去探討女人和男人如何擁有真正平等的社會地位和生存能力。後來,她寫下被西方婦女尊為「聖經」的《第二性》,這是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書」。她提出一個新觀點,認為「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是變成了女人。」這話意思很簡單,女人的地位不是生來就如此的,是男人、社會使她成為「第二性」,更是女人自己拱手將權利讓出的。

最終,波伏瓦和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並稱為西方女性學術的三個中心,她證明自己的價值不需要男人來映襯,包括偉大的薩特。因為她自己完全足夠偉大。

偉大,就是靠時間證明的。現在,波伏瓦的作品在中國也被改編為話劇,編劇說,「在今天的大都市,波伏瓦無處不在」。這也意味著,非婚主義也是今天中國社會的一種客觀存在,意味著有太多的時代女性也正行進在尋找自由與自我的路上。這時候,如何看待「男女關係」,就必須要有更加理性的文化思維。

舉例分析。9月,王菲說,「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李亞鵬說,「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註定是一個傳奇」。王菲接著說,「主動離婚,無第三者不會出家」;李亞鵬再說,「孩兒他娘,我永遠愛你」。面對此情此景,似乎大有人心天下大亂之勢。一時間旁觀者的話語熱鬧聚焦,主要在「再不相信愛情了」,「娛樂圈真亂」。

不管你相不相信,愛情就是愛情。如果只是以婚姻是否存續來判斷愛情是否存在,那註定只是一種淺薄。波伏瓦與薩特一生不婚的愛情成為傳奇,其實,每個人也都可以同樣寫就自己的傳奇。現在一些人看待明星的婚戀,不過也是用娛樂圈把自己圈住了,以為只是娛樂,只是八卦,沒有藝術,沒有人性,這其實才是最可悲的。一個人,在不損害他人權利與自由的情況下,去能夠守護自己的獨立精神,去尋找自我的最大實現,這完全可以視為是一種文明的進步。

遺憾的是,今天很多人思維固化,守在狹隘的小我中,特別是一些女人,狹隘把自己定格為「第二性」,像波伏瓦說得那樣,「拱手把自己的權利讓出」。這種權利,就是獨立與自由的權利。她們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當成男人的附屬品,打上弱者的標籤,扛出道德的大棒,來索取那種依附從屬地位下的那點權利與利益。於中,在民政部相關單位發布的「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中,你會看到有近7成女性選擇「男性要有房才能結婚」,近8成單身女稱「男性月薪4千元配談戀愛」;在處理婚戀矛盾中,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家庭、婚姻、愛情、事業等諸多方面的難題,也總是把扛出來當為前提,去不斷固化女性的弱者地位。

誠然,讓女人告別「第二性」思維,需要在國家政治、經濟權利、社會保障等方面實現男女的平等。但是,作為個體,作為文化,如果不懂得去尋找自我實現的存在價值,如果不去引導每個人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那麼,也就註定會讓男女之間處於一種文化交戰的狀態,最後,讓太多女性得不到獨立,成就不了更加美好的自己,也讓別人獲得不了更多的自由,最後的代價,也就是一幕幕婚戀的悲劇。

推薦閱讀:

說說男人痴迷女人的那些事
女人嫁了哪幾種男人會窩囊一輩子?
女人因何今夜無眠
女人幫——相面之鼻子
女人穿成這樣千萬別出門,這些穿著男人覺得很噁心!

TAG: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