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一至卷第十)(嘉興藏B020)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宋 戒環解
首楞嚴經要解序
前住福州上生禪院嗣祖沙門及南撰
像季已還。道術既裂。明心之士。妄認緣塵為物所轉。義學之徒。虛驕多聞不全道力。奇才茂器。皆流為蒸砂迷客說食飢夫。首楞嚴王。懸知其然。誕敷秘典。力救倒妄。淘汰啟迪。諄諄之慈靡所不至。而末世初機罕能究盡。溫陵環師。一生掩關。與世異好。獨陪黃卷聖賢。冥搜博訪。藉其筌筏以探如來藏。游遍知海而造乎一切畢竟之地。思與同志共因為是解。昔月蓋比丘。嘗問藥王如來法供養義。藥王告言。諸佛所說難信深經。清凈無染。能令眾生成最正覺離眾魔事。若於是經。方便解說。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直使無明生死畢竟滅盡而無滅盡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月蓋蒙教。通達妙道。得無礙辯。即於藥王所轉法輪。隨順分布。化百萬億人。於無上覺立不退轉。環師既達妙道。仰睎月蓋。於釋迦如來所轉法輪。最初華嚴。最後法華。及此楞嚴無上寶印。皆以方便健相分別。迥脫語言。離心意識。唯義所在。曾不依人。覺眚見病廓無纖翳。於清凈經能不染污。我願以此流布無窮。其所化人何啻億萬。直如一燈然百千燈。使冥者皆明。而明終不盡。故述序引。翼贊流通。於塵墨劫作法供養。
建炎改元中秋日吉善集堂序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一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開釋科三。初通釋經題。 如來果體其體本然。何假密因。菩薩道用其用無作。孰為萬行。無因無行。無修無證。無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嚴畢竟堅固者也。特以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淪於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於小道。而默得乎無外之體。喻之以佛頂。使不滯於相見。而妙極乎無上之致。指如來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使悟究竟法。知一切聖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菩薩清凈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於實相堅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通有五名。今題處三焉。以約該博也。若所謂遍知海妙蓮華王十方佛母即餘二也。所謂悉怛多般怛啰無上寶印清凈海眼灌頂章句通前三也。悉怛多般怛啰者。雲白傘蓋也。即如來藏心。廣大無染。周覆法界之體。此經即為是心之印。是心之眼也。以是寶印印。使七大萬法咸契本心。以是海眼照。了陰入處界皆如來藏。繇是證菩提心。入佛智海。作妙蓮華王。於染凈萬境自在開敷。為十方佛母。於塵毛國土隨緣降誕。乃至成就果德。受灌頂位。則一切畢竟堅固之事。皆備於我矣。首楞嚴此雲一切事畢竟堅固。亦云健相分別。一切畢竟。已如前釋。余稱金剛觀察覺明分折。始於征心辯見。終於破陰褫魔。無非健相分別事也。經即能詮之文而已。詮猶筌也。知經為筌則從而釋之者皆筌也。非魚也。學者慎勿執筌為魚。然後首楞真經可得矣。
△二通敘科判。 楞嚴自唐至宋科判疏釋。十有餘家。愚及見者。若長水璇師孤山圓師閩中度師長慶巘師泐潭月師舒王張觀文之說。其末及見者。亦彷彿遺意矣。然其科經。皆執匿王琉璃異代。謂非一會頓說。其判教。皆局持地耶輸等事。而斷為法華之後。愚竊疑焉。請先質之。夫夜壑負趨。速於反掌。匿王代謝。可唯旦暮。而楞嚴法會。自夏徂冬。此不應執異王疑異會也。法華自燈明已還。諸佛無時不說。菩薩無時不證。持地既曰聞諸如來宣妙蓮華。豈止釋迦歟。經稱摩登由神咒力。消其愛欲。與耶輸同悟宿因。或得出纏。或蒙授記。若執授記為法華之事。則靈山會上當有摩登。乃可言同。且曰由神咒力。灼非法華。況有道記果記之異。疑今經所言道記耳。非法華果記也。此又不應局授記而定先後也。經言最後垂範者。彼乃結辯魔文。當第十卷末。實楞嚴法會最後。非臨滅之最後也。舊引多說。不可縷疏。皆未足為科判準繩。科判失準則理義自差。今准吾佛設教之序。未知其可也。請陳管見。夫法王說法。有條不紊。初說一乘頓教以立本。即華嚴也。次說三乘漸教以逗機。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後說一乘圓教以顯實。即法華也。楞嚴即般若法華之中。實大乘終極之教。故如來密因菩薩萬行修證之法一切畢竟。自此已往。無復進修。直造一乘圓妙之道。故法華會上更無地位之說。純談妙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而已。蓋出興大事。於法華至矣盡矣。不可有加矣。法華之後便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其扶律者。所以囑後事。談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獨臨滅遺付之事。非有加於法華也。說者不本扶律之意。輒判楞嚴在法華後。亦稱扶律談常。然則進修既畢而又進修。扶律之後而又扶律。前則加於法華。後則[病-丙+贅]於涅槃。是乃倒置枝駢。紊於法王之法矣。夫進修之事。譬稼穡猶耘耨。譬芙蕖猶敷華。既號法華秋獲涅槃捃拾。則不應獲拾之中又耘耨也。既號法華廢權立實。如華落蓮現。則不應廢落之後又敷華也。以經證之。伶俜之子。隨領寶藏。復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寶所。復何前進。燈明說法華已。便於中夜涅槃。釋尊說法華已。便於四眾唱滅。復何枝蔓於楞嚴哉。如必楞嚴居後。則阿難既於法華諸漏已盡。而復於楞嚴未盡諸漏。既於法華堪任佛記。而復於楞嚴未全道力。既先領悟妙法。而復不知真際所詣。既已安住佛道。而復為彼所轉溺於淫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嚴在般若之後也。蓋般若之後。慧學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於多聞。失於正受。於是示首楞之大定。資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學行兩全。而究竟趣於一乘實相。此楞嚴所以作也。論三經大致。無非為一大事因緣。而必先藉般若發明。次由楞嚴修證。終至法華印可。然後盡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導達禪乘。決擇正見。無尚楞嚴矣。其科准常。大分為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分文二。初陳時處主伴以證信。次陳阿難示跡以發起。正宗文五。一見道分。初由七征。以顯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即第一卷)次由八還。以辯妙凈見精顯如來藏。(第二第三)後即山河萬象。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四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見性為修證密因。故名見道分。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決定義。令審因心果覺。又審煩惱根本。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次示六根舒結倫次。令解結心。而得妙圓通。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修進之一終也。故阿難至此。明了菩提所歸道路。自謂已悟成佛法門。而願度末世。復請安立道場。攝心軌則。遂聞三無漏學四種律儀及大神咒。(六中七末)總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三證果分。始從凡夫。終大涅槃。歷示增進五十五位。至盡妙覺。成無上道。故名證果分。(七末八中)四結經分。列示五名。結顯大旨也(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獄七趣一唯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恐諸行人。洗心非正。失錯墮落。故名助道也。(八中十末)夫見道然後修道。修道然後證果。修證事畢。於是結經。楞嚴法要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復欲持戒眾生謹潔無犯。真修行者不遭枝歧。故說助道之法。為最後垂範。遂入流通而終會焉。此乃一經綸貫。連環不斷。不可判為異會科為異義也。此其大略耳。隨文科釋。乃盡其詳。然以今視昔稍多違戾。專門舊學不免矛盾。惟通人考之。
△三正釋經文三。初序分二。初證信序二。初說法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 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此集者。依佛立言證法有所授而已。不必他說。一時之語亦因佛立。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也。室羅筏亦曰舍衛。只桓猶雲祇樹也。
△二法會聽眾二。一常隨眾三。一總標。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內秘菩薩。外現聲聞。破惡怖魔曰大比丘。千二百。即憍陳如三迦葉鶖子目連之徒。
△二嘆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凈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智水妙湛。不隨欲有無明惑業而出名無漏。離分段生。應人天供。殺無明賊。名阿羅漢。華嚴嘆眾。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護持諸佛正法之輪。所謂佛子住持也。法華嘆眾。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謂善超諸有也。能於國土成就威儀者。隨剎現身正容悟物也。從佛轉輪妙堪遺囑者。道能助化。德足利生也。而又嚴毗尼而作范。示應身而度生。意非利彼一時。直欲拔濟未來使皆超諸有塵累耳。此阿難同列之德也。凡經序眾皆隨緣起。此經以阿難起教示墮淫室。疑若未能住持佛法善超諸有。虧威儀。污戒律。不堪遺囑度生拔濟未來。故因嘆同列之德。以顯阿難示跡。實無虧污。意在拔濟也。
△三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邪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智慧無雙。決了第一。大目連。圓明洞達。神通第一。俱絺羅。根性聰敏。博學第一。富樓那。具大辯才。說法第一。須菩提。從曠劫來。證得空性。優波尼沙陀。於六塵中。了悟色性。眾有千二。特舉六名者。表入法大旨也。夫欲於一切事畢竟堅固。必以智為先導。決了諸法。使圓明洞達。又博學以貫之。辯說以明之。了空了色。圓融自在。則首楞嚴王最初方便。如此而已。
△二來集眾二。一聲聞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辟支此雲獨覺。無學即羅漢。初心即有學也。自有愆失恣任僧舉曰自恣。九旬禁足莫由覲佛。故於休夏。咨決心疑。自恣決疑。皆所以考九旬德業也。欽奉如來。而稱慈嚴者。慈以恩言。嚴以威言。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宣示深奧。所以為楞嚴發起。如法華以無量義為發起也。迦陵頻伽仙禽也。其音和雅。佛音如之。
△二菩薩眾。 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文殊此雲妙德。表根本智。楞嚴會上為擇法眼。故居上首。
△二發起序八。初佛赴王命。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匿王舍衛國王也。宮掖王之內庭也。於內庭延佛。敬之至也。
△二聖眾分應。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三阿難獨異。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此敘其誤墮淫室之由也。律制僧遠出侶須三人。一上座一軌範師。所以嚴行止防誤失也。缽曰應器。最後檀越謂未飯僧者。平等之慈。於己等心而化。使彼等心而施。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所以能成無量功德。若摩登者。即穢而微賤。阿難既無簡擇。所以誤墮也。剎帝利王族。旃陀羅雲殺者。即屠膾淫酒之家。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此敘平等行慈之意也。空生舍貧。飲光舍富。一謂富者易施。一為貧者植因。如來呵之。欲其心無遮限。而息不均之疑謗故。阿難欽仰以肅恭齋法。齋法者。齊整莊重次第行乞之謂也。或局維摩經謂非如來呵責。安知如來不呵獨凈名哉。
△四示遇惡緣。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摩登伽妓女也。娑毗迦羅此雲黃髮外道。所傳幻咒名先梵天。實妖術耳。淫躬撫摩將毀戒體者。以身逼近欲染凈戒之體也。後雲心清凈故尚未淪溺。則將毀而已。阿難於空王佛所。同佛發心功行固已侔佛。但本願常樂多聞。護持法藏。不取佛果。則今之示跡。乃所以護持也。蓋般若之後。慧學方盛。迷己之流。一向多聞。不修正定。為物所轉。易遭邪染。宛轉零落。則佛之法藏。殆無以護持。故假多聞之人邪染之事起教。以首楞之大定。資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學行雙明。則倒妄可消。妙湛可得。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同如來矣。當知。阿難方便真慈。俯為末學。後經轍跡。無非策礪也。
△五佛慈垂救。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佛常齋畢為施者說法。今遽歸故。王臣隨之以願聞。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頂門為無上果。光有百寶色。謂之無畏者。能懾魔外。物無以勝也。世尊不自說咒。而於頂光化佛說者。示此咒乃無為心佛無上心法也。
△六阿難反省。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多聞之慧。必得正定。道力乃全。而不為邪攝。
△七因求今法。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奢摩他雲止。三摩缽提雲觀。禪那雲靜慮。即圓覺靜幻寂三觀也。靜觀依覺滅塵。所以處己。幻觀從定發行。所以應物。寂觀雙忘起滅。所以泯跡。三者齊運非三非一。故以妙稱。即首楞正定之初門也。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凡資始於此。
△八時眾樂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上序分竟。
△二正宗分五。一見道分三。初決擇真妄以為密因二。初明心見失真沉妄二。初顯大要因愛染起。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問舍愛之因發起下文也。阿難斛飯王子。同氣共本也。天倫兄弟也。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答舍愛之因。意顯欲漏粗惡能障妙明。欲復真凈。當離愛染也。棄濁染。發妙明。正此經緣起。余說則疏矣。三十二相。始於足下安平。終於頂相高圓。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眾生生死輪轉。由不自知常心妙體妄纏愛想。今阿難獨能知省厭舍。所以稱善。
△二明倒妄因於心目二。初征顯妄本。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道固坦直。因妄而曲。將與研窮正道革去倒妄。故敕以直答。心言之直。則道可徑造矣。一道謂皆以直心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愿捨生死。 問誰愛樂。征起妄本也。答因心目。正顯妄本也。
△二推窮妄體。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 惑業轉徙。一切由此。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自此有七重征破。皆顯妄心妄見本無實體。由攀緣起。是謂無始生死根本。故須破斷。
△初在內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謂心在內目在外。自眾生至如來阿難皆然。文互見也。異生有十二類。除土木空散非心眼倫也。眼根外浮假地水火風四塵以成。及其散也。還歸於塵。故以塵名。
△二破二。初引事辯定。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凈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定內外境。欲明在內之心當次第見。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定先後見。欲破在內之心不先見內。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皆且引事辯定。下乃牒破。
△二正破非內二。初發令諦聽。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三摩提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昧。此雲正定。首楞三昧千聖共由。故曰一門。妙莊嚴海由此而至。故謂之路。
△二躡前推破。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身在堂中合先見內。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心在身內合見身中。頗猶可也。引眾以問決不能也。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心胃內藏縱不能知。爪脈外浮云何不曉。既不內知。果非在內矣。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結破也。
△二在外二。一征。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因破非內復生妄計。謂心在外為決了義。
△二破二。初引喻辯定。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彼食不能飽。此則外心不能知身矣。言乞食歸林。乃舉見前方食之眾。故云我已宿齋。宿預也。食有四種。謂段觸思識摶即段食也。有形段可摶取。揀非思食識食也。
△二正破非外。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辯非外也。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驗非外也。兜羅綿其色如霜。佛手柔軟如之。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三潛根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知我思忖。潛伏根里。 復計心潛眼根之里。下喻可明。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琉璃籠根。喻眼根藏心也。以在根故不見腑藏。以根凈故明見外境。故說潛根。
△二破。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事理俱違。非潛根矣。不成隨者。前雲隨即分別。今眼為所見。則隨義不成。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音釋 筏(房發切)。桓(胡官切)。范(音犯)。累(力水切)。絺(音痴)。屬(音燭會也)。匿(女力切)。諱 (虛貴切)。掖(音亦)。羞(音修)。佇(直呂切)。遑(音皇)。循(音旬)。均(居旬切)。隍(音皇)。整 (蒸字上聲)。奢(式車切)。遘(古候切)。牖(與久切)。摶(度官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二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四藏暗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復欲計心在內。故以見暗為見腑藏。
△二破三。一約外見。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先問次難後結可明。有五神之藏六化之腑。三焦即六腑之一。
△二約內對。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眼前之境名外見。身內之境名內對。前以對眼為外不得成內。今縱離外見而成內對。即是眼能反觀。且合能反觀身中。則開應反觀己面。若不爾者義不成矣。
△三縱破。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展轉辯明無反觀理也。汝眼已知身合非覺者。既在虛空。自非汝體也。若執兩皆有知。則成兩體矣。破妄之文多涉曲辯者。由人者心見失真沉妄之甚。一或詰問。則狂盪失據。所謂虛妄浮心多諸巧見。故佛逆其妄。巧曲與辯明也。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五隨合二。一征。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此引楞伽經意也。謂由阿梨耶識一念之妄。則變起根身器界。是心生法生也。又以境界風動。則識浪騰起。是法生心生也。以心法相生。則隨境思惟。即是心體心法合處即為心在。
△二破二。一牒前起難。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目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以即思惟體為心。特浮想耳。故難其體之有無也。設若無體。則空有其名。云何隨合。如十九界七塵特空名耳。設若有體。當何所在令挃身。而驗明體實無在也。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解上難也。謂心但能知。不可言見。曾不悟能見在心徒眼不見也。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 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明徒眼不見。
△二詳辯隨合。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先立四義。下逐義詳辯。當知真心非一非多非遍非不遍也。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辯非一體也。無在謂無定處也。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辯非多體也。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辯非遍體也。同前者。當挃一支。四支應覺。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辯非不遍也。四義既非。則不可謂隨所合處心隨有也。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六中間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此引大教而謬解也。以為在內。則不見腑藏。以為在外。則身不相知。二義不成。當在根境之中也。
△二破二。一辯定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先問下辯。處猶境也。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身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得為中。在中則同前在內應見內矣。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明中位無定也。表標物以表顯也。混亂則無所取中也。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謂非身處之中。乃根塵之中也。
△二正破非中。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先立義。下推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破兼二不得為中也。物根塵也。體心體也。物非體知者。物不同體之有知。則根塵與心。兩立無中位矣。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破不兼不得為中也。不兼根則非知。不兼境則非不知。二義既非。中云何定。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七無著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佛意顯心本無在不應有著。今阿難又著於無著。正攀緣妄情也。
△二破。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牒上難問。意明才有覺知不能無著也。為在為無者。問汝心不著。而彼物象為存在耶。為空無耶。若彼空無則同龜毛。云何可著而說不著。若有不著者則為有物。故曰不可名無。此皆牒難。下乃結破。 無相則無。非無即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物果無相。則同龜毛。物果非無。即自有相。知相有則心有在。云何得為無著也。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結破也。上七征破。曲盡計執。妄情既遣。妄境自無。而真心真見可明矣。
△二正決擇真心真見二。初擇真心二。初阿難哀請。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因前徵發。乃知迷妄。而責躬請教。求詣真際。所敘之意。皆警後流也。真際真心實際也。 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心鑒如水。非止不明。故求奢摩他路以詣真際。真際既顯。妄垢自無。故令闡提隳彌戾車也。一闡提義翻斷善根。彌戾車此雲樂垢穢人。隳壞也。
△二世尊答示三。初光瑞開發。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將顯本明。故先現此瑞。言面門放種種光。即口眼耳鼻眉間之光並放。示此本明於諸根門無所不現也。以無所不現故。齊彰並照。如百千日。普佛界即法界也。六震者。表將破六識無明感結妄境也。微塵國土一時開現者。本明洞照妄塵不隔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圓現情量不礙也。菩薩聽眾皆住本國者。心量本周心聞本洞也。了茲光瑞。則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得矣。
△二總示所迷。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眾生業種成聚。行人不成正果。皆由不知二本錯亂修習。故須決擇也。業種者顛倒妄惑也。惡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喻惑業苦三生必同聚也。攀緣心即前七處妄認者。清凈體即今正與決擇者。不染煩惱名菩提。不涉生死名涅槃。不染不涉故號元清凈體。識精陀那性識也。元明本覺妙明也。根身器界一切緣法依此而生。而人者認緣失真。故云緣所遺者。由遺此故。無明不覺枉入諸趣。言元體元明。又言本明者。自本而出曰元。直指當體曰本。
△三正與決擇九。初舉拳發問。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屆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 佛五指端各有輪相。
△二循妄以答。 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
△三蒙叱驚愕。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坐。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矍驚愕貌也。
△四斥示非真。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轉轉。
△五阿難罔措。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無始妄認。乍聞非斥。故失措驚怖。而重請開示。
△六示有真心。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因其怖謂無心故。舉常所說。引物以證。示有真心。使知所措也。心入無生法忍者。令悟實相不生滅心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指十界正報也。世界微塵。指十界依報也。既無不因心成體。安得謂之無心同土木哉。以本自無染曰清凈。染而不染曰妙凈。一切妄心。皆受性於此。
△七辨斥妄執。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分別覺觀。即能推心也。此心離塵無性。不應執以為真。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此依六塵。辨無自性也。覺知滅則意幽閑。然彼幽閑者。猶是法塵影事。亦無自性也。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令細揣摩。使知非真也。法身即真心也。
△八阿難自失。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每執妄心。乍蒙辨斥。無所據依。所以自失。
△九結成妄誤。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四禪四空及二乘滅盡定為九。從一禪入一禪。次第而修。 上擇真心竟。
△二擇真見。心為體。見為用。心為法源。見為道眼。故次第決擇以為密因也。文二。初阿難哀請二。初感慨前失。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 感佛所發。慨前之失也。世尊三昧迦葉不知。故不可相惠。當躬修於身。自證於心。迷悟在己。不容相代也。窮子舍父。譬失本心也。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學道之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徒聞不修。卒無以致。故與不聞等。猶說食也。後世末學。虛驕多聞。輕喪行實。失真背道。不自知悔者多矣。阿難悲悔。實有警發也。
△二重請開示。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重述迷因求開示也。二障即煩惱所知也。所知礙正知見。煩惱續諸生死。而為妄纏。若知寂常。則煩惱不起。生死莫變。而妄纏自釋矣。道眼即真見也。由妙明心而發。
△二世尊答示三初光瑞開發。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將明真見。而從胸卍字放寶光者。表由寶明妙心發正知見也。佛胸有卍字。表吉祥萬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百千色。亦表妙心照用具足萬德也。光遍佛界者。示清凈本然也。遍灌佛頂。表極果所同也。旋及大眾。示群靈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但隨量應現耳。
△二許從所請。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 幢表摧邪立正也。下明妙心凈眼。使摧伏邪異得正知見。是謂建大法幢。邪異既摧。知見既正。則妙心可獲。凈眼可得矣。生佛等有而不可測知。曰妙微密。垢不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凈明。見離眚病廓然照了。曰清凈眼。
△三正與決擇四。初問答立義。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凈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閻浮檀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赤焰也。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眼根例拳義實不類。而阿難示同未悟。故答言類。
△二正擇真見。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見暗即見矣。是知盲非無見。特無眼耳。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二暗無別。則暗非由根。特塵暗耳。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足知見在心不在眼也。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牒上結明見不由眼也。知見不由眼。則直悟見性。超越形累。得清凈眼矣。
△三阿難未諭。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稍明心見故口已默然。尚有餘疑故心未開悟。
△四遣拂客塵初四。追問發起。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阿難所以心未開悟者。尚為客塵迷障故也。特為遣拂。夫客塵為障。大則不成菩提。小則不成無學。聖慈深愍。故追問鹿苑之緣。使眾開悟也。舒掌意見後文。五比丘者。憍陳如。摩訶男。頞[鞥-合+(白-日+田)]。婆提。婆敷也。初於雪山侍佛。後於鹿苑習外道法。佛初度之。
△二憍陳明義。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憍陳那此雲解。最初悟解得名也。客塵之喻。有通有別。通喻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二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皆客也。染污妙明。汩亂澄寂。皆塵也。別則客喻分別之粗。塵喻俱生之細。以生滅不停。暫托五陰。蘧廬而止。故譬行客投寄旅亭。起惑造業。去故趣新。故譬食宿事畢俶裝前途。真性常寂。初無是事。故譬主人無攸往也。粗障易遣。細惑難明。必由性天澄霽智日舒光。乘五陰隙。照本空性。方覺於中妄自擾動。此則與身俱生。與心同事。細微幽隱。故譬幽隙之塵也。旅亭之客。遣之則易。幽隙之塵。拂之且難。直須破開陰隙使豁然洞達。然後散滅。所以俱生煩惱至五陰盡。方得盪絕也。
△三釋尊煩相二。初依境示粗。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粗惑隨境起滅。故以佛手喻對心之境也。初問開合。明搖動之塵。次問動靜。明不住之客。皆在境不在心。故曰性非開合性無靜住。
△二即身示細。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細惑與身俱生故。即阿難己頭喻對性之相也。亦明搖動之塵不住之客。皆在相不在性。故曰性無有止誰為搖動。不問不住者。躡前故略之。
△四結責警眾。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因阿難而告眾。責其認客塵遺自性也。前獨明心。此兼明境。心境萬法。皆有本寂之體。自本之外。皆為客塵。如手之開合頭之動搖。及其止也。本體自寂。他無所有。則凡諸妄動。本不可得。而汝眾生。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是徒認客塵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此輪迴流轉之召也。言是中自取者。真性之中。本無流動。咸其自取爾。欲其即迷處而悟也。噫群迷本於愛染。因於心目。隨逐客塵。自取流轉久矣。真慈善救。縱橫激發。亦至矣。幾能即迷處而悟哉。
音釋 竅 (苦吊切)。挃 (真栗切)。混 (乎本切)。隳 (許規切)。戾 (郎計切)。翹 (渠遙切)。枉 (紆往切)。拳 (巨員切)。咄 (當沒切)。矍 (居縛切)。縷 (力主切)。吝 (良刃切)。揣 (初委切)。逃 (徒刀切)。赩 (許力切)。詢 (先偷切)。虧 (去為切)。綱 (無兩切)。旅 (力舉切)。俶 (昌六切)。攸 (以周切)。霽 (子計切)。陽 (音揚)。 隙 (綺戟切)。眄 (彌典切)。盻 (匹莧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三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二發明覺性直使造悟三。初經家敘意。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敘眾心感悟冀佛發明也。前責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身心真妄未辨虛實。又責念念生滅遺失真性。則不生滅者亦未能辨。故願顯出二義。庶幾發明也。
△二問答發明十一。初即身變異明不生滅二。初匿王請問。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欲明身心不生滅地。而因匿王發起者。明不生滅性在纏皆具。而世俗但隨物化。雖居至貴。終從變滅曾不自知。則匿王發起蓋有所警也。迦旃延毗羅胝子。執斷見外道也。
△二佛與發明二。初問答辨幻。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世實危脆。無牢強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如羊入屠肆。步步趍死地。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故不可比也。孩才成骸者。孺需人以養者。皮表曰膚。文理曰腠。頹如日頹。言晚暮也。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曰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細觀幻理。暗促迭更。驟趣於盡也。過二謂六十二也。且限十年。以寬數粗觀也。自促細觀。實念念不停矣。
△二即幻明真。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幼壯老耄種種變異。而見無有異。此即生滅中不生滅者也。耆婆此雲長壽天神。攜子謁之。求長壽也。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既無生死。即汝真常。不應惑彼斷滅異論也。末伽梨即迦旃毗羅之徒。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既蒙發明。頓悟真常。不執斷滅也。
△二依手正倒明無遺失二初阿難請問。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因王問答反動疑塵。以謂性有生滅。可說遺失。既無生滅。云何能遺。
△二佛與開示二。初比類。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此明諸佛眾生同一體性。固無遺失。特依倒見言遺失也。如臂順垂為正。反以為倒。逆豎為倒。反以為正。是失真也。自本觀之。初無遺失。初無正倒。故曰誰正誰倒。母陀羅雲印手。即三十二相之一。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以豎為正。真顛倒也。然此顛倒。但是首尾相換。自本觀之。初無遺失。而世人一齊倍加瞻視。強生分別。足見其妄也。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凈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臂體本一。由情執妄辯。法身本同。由正倒成異。若夫忘情執。遺正倒。則臂體自如。法身不二矣。
△二原迷。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將與原窮顛倒之本。庶幾反悟。而大眾迷瞢。不知所在。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示倒無別處。唯心所現。使即心而悟也。色總舉五根六塵也。心總舉六識八識也。諸緣即根識所緣諸法也。心所使即善惡業行靜作思想也。諸所緣法。廣舉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真妄性相。邪正因果。悉無自體。唯心所現。如鏡中像全體是鏡。然則汝今幻妄身心。皆是妙明心鏡所現。全體是心。直不即幻妄而悟妙體。反乃遺本妙而執幻妄。是認悟中之迷。此即顛倒所在也。妙心則一。而稱謂多異者。依法隨用之異也。此明心所現物如鏡。故稱妙明真精也。又明迷本逐末。故稱本妙明心也。所謂本妙者。本來自妙。不假修為也。心之與性。乃體用互稱也。心則從妙起明。圓融照了。如鏡之光。故曰圓明妙心。性則即明而妙。疑然寂湛。如鏡之體。故曰寶明妙性。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正原迷倒之由也。圓妙明心。本非空色。全一真覺而已。由妄塵瞥起。成晦昧相。於是。轉覺體為頑空。晦妙明為妄色。空色既立。想相競生。色想雜和遂為身相。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內則隨想搖蕩。外則逐境奔逸。此特雜妄緣塵昏擾之相。而人以為自心體性。得非迷哉。既一迷此。則決定以心為在幻質之內。曾不知妙明真心範圍天地包吞萬象。乃認之於蕞爾身中。何異棄彼無邊剎海認一浮漚以為全潮之體溟渤之量。此則以正為倒一剖瞻視之人。故引垂手之事結之。明其以正為倒也。
△二辨斥緣影甄別混疑二初請問混疑。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因聞法音。悟妙明心。本來圓遍。了無遺失。故曰常住心地。然情猶鹵莽。見未精明。尚以能聞緣心為所悟本性。此固常情疑混根於心而難拔者。故願佛與拔之。
△二佛與宣示二。初認緣失真。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因聲而有分別者緣心耳。非心之真也。因境而有妄見者緣法耳。非法之性也。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因境妄認。則展轉迷緣。事事失真也。
△三辨緣無性。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分別緣心離塵無性。若過客耳。常住真心則無所去。若亭主也。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
躡阿難之意廣明也。聲分別心。指聲上緣心。即悟佛法音者也。分別我容。謂色上緣心。即允所瞻仰者也。如是乃至等。即兼舉六塵緣影皆無自性也。一切皆無故非色。對緣妄有故非空。既非色空。冥然莫辨。匪唯外道昧為冥諦。末學至此皆冥冥然也。拘舍梨即末伽梨異稱。 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結前起後也。
△四依八境示見性無還二。初阿難請問。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 妙明元心即見精也。
△二佛與宣示。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且汝見我見精明元。全指阿難對境之見也。此之見元自妙精明心而出。故云雖非妙心如第二月。蓋第二之月。實則一體。因捏成異。譬見精妙心本無二相由人二之也。月影則端有二相。故云非是。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瞑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凈。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土*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明暗通塞緣空郁清。各還八因。能觀八種見精明性。當還何所。則復見緣者。分別心生。則見色心諸緣也。 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征釋無還也。若有所還。則隨境去。無復能見矣。境自有差。見性無別。則不隨境明矣。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結示無還實汝真性。所謂萬象之中獨露身者也。 則知汝心本妙明凈。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結責警悟也。
△五即諸物像決擇真性二。初阿難躡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雖知見精無還。而現與物雜。未能甄辨。
△二佛與決擇五。初泛敘見用。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凈。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凈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此敘有五。一聲聞。二羅漢。三菩薩。四如來。五眾生。意明四聖六凡見量雖異見精不殊。皆可即物象而決擇也。阿難見未離欲。故曰未得無漏清凈。初禪即色界之首。離欲天也。那律即無漏羅漢。修得天眼能見大千。故觀閻浮如一顆耳。眾生不過分寸者。屏帷之隔即不能及也。
△二即物決擇。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先標物象。次令決擇。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極汝見源。令窮力諦觀也。上極日月。下極輪圍。中極萬物。令一一詳擇也。
△三正示見性。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前問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此示萬境差別見無差別。無差別者即汝真性。此之真性。覽粗濁而不雜精也。涉萬殊而不異妙也。極遠近而同矚明也。
△四辨見非物。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物則可見。此躡上咸物非汝之言重辨也。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同見者。依物之跡也。不見者。離物之體也。若謂吾汝同見一物。是見吾之見。特跡而已。當吾離物不見之時。其體何在。既無處可見。定非是物矣。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縱辨也。縱使妄意謂能見吾不見者。終自非是彼不見相。蓋彼不見相非見所及。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見既非物。即真汝性。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又約物我雜亂。辨見非物也。若見是物。則物應有見。而有情無情體性錯雜不可分辨。故曰不成安立。則見非是物又可明也。諸世間謂眾生及器。通指有情無情也。
△五牒顯結答。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牒上以顯真性也。是汝非我者。明見體不與物雜也。若悟見體不與物雜。則了知見性廓然清凈周遍法界。即真汝性。何疑不真而求質於我耶。此結答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問也。性汝者。能性於汝。如所謂性一切心。
△六明見真體本絕限量二。初阿難躡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此躡承佛神力能見初禪之事為問。以所視廣狹。而疑見體舒縮。蓋未能親證。徒以情器量度故也。四天宮與日月齊所視之廣。故遍娑婆國。精舍則狹。戶堂又狹矣。一界即娑婆也。
△二佛與辨明三。初直示。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一切世間。則根身器界之類。大小內外。則一界一室之類。諸所事業。則舒縮夾絕之類。此總舉萬法。皆屬前塵。與吾靈覺。自不相涉。是故。前塵大小。見無舒縮。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器喻前塵。空喻見體。器有方圓。空無變異。既無變異。何有舒縮。云何為在者。見體如如。不容情器妄度也。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離塵觀性。自得本真。不勞功用。
△二遣情。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既非可挽。定非可縮。既非可續。定非可斷。義既不然。無用情計。
△三結顯。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迷己為物。謂失性隨塵也。為物所轉。謂因而倒妄也。為物所轉者。如空隨器變。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而終為眾生。能轉物者。如除器觀空。故即心圓明遍含國土。而即同如來。蓋毛端國土本非小大。含容之理不假神變。但除情器。則廓爾現前也。
△七明見與緣同一妙體二初阿難疑異。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 躡前發問也。前即諸物而指曰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即是此是妙性。現在我前。與身心異矣。而今身心分別有實者。言心有分別。而見無分別。與身分辨。成異物也。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唯垂大慈。開發未悟。 在前之見若實我心。則彼實我而此非我。見在物而不在身。是物能見我矣。此皆即迷情而難辨也。
△二佛與和融三。初委曲辨示四。初通破前疑。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二責辨非實二。初辨物無是見。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祇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凈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通辨萬物無是見者。若空若物。總舉色空諸法令詳辨也。初言見精次言見元後言精見者。此見本乎妙精明心故通言精。從心首出故曰見。元依用指體故曰見精。依體指用故曰精見。林渠猶林泉也。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物無是見。故雖大聖。不能即物剖辨。意須離物矣。此結無是見者。
△二辨物無非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牒定前言既無是見。當指非見。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先答不知以義未可定也。若樹非見。何能是樹。若即是見。樹當名見。云何名樹。然前斷為無是見者。既不中理。故復思惟無非見者。二義無定。佛皆許者。以色空等象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固不可定指也。故下文雲。此諸物象。與此是精。元是菩提妙精明體。於中本無是非是義。
△三初學罔措。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疑佛所答二義無定。故失所守。 △四佛慈慰喻。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推。無霟哀慕。 魂慮變懾。即惶悚失守也。真語等者。謂上答二義。乃稱真之語。如如之說。非矯論也。末伽外道四種矯亂。見末卷行陰之文。霟辱也。
△二文殊請明。佛意為顯見與見緣如虛空華。於中本無是非是義。故以如語隨問而答。然此非有學小智所及。故大眾茫然失守。而必須文殊請明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二種者。精明見元及前緣色空是非二義也。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唯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牒前罔措之意請明也。
△三正示同體三。一正定所照。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自住三摩地。即自性首楞正定也。聖人住是定中。了見萬法。唯一圓融清凈寶覺。曾無非是。此正答所問也。見根也。見緣境也。所想相識也。根境識三攝盡萬法。夫能了諸緣法。元一寶覺。無是非是。則從前真妄虛實倒心緣影疑異分別之情。豁然而盪矣。
△二顯無是非二。一喻明。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此示一真法性本無是非也。如汝文殊者。舉本無是非之體也。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明因有是非遂失本真也。故曰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蓋若有是者。我則非真矣。所謂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釋成上義也。則二者明有是則有非也。然我下。明雖不立是亦不墮非。於當體中。實無二相。
△二合顯。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妙明之見。如所謂汝文殊也。空塵見緣。如所謂是文殊也。菩提心。如所謂真文殊也。色空聞見。如所謂二文殊也。皆依凈圓真心而起故。如第二月當體全虛。無容辨詰。知不容辨。則是非泯矣。 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但造真體。是非自亡。
△三結告時眾。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見與塵指妄染妄境也。觀見塵而發明。如以指喻指。終沉妄想。不出是非。由精真而發明。如以非指喻指。可出是非。得無分別。出指非指。言是非雙泯也。
音切胝 (音知)。殞 (于敏切)。孺 (而遇切)。膚 (音夫)。腠 (倉奏切)。頹 (杜回切)。耆 (音冒)。皺 (側救切)。逮 (音代)。殂 (作胡切)。攜 (戶圭切)。綿 (武延切)。瞪 (直證切)。瞢 (武亘切)。瞬 (舒圍切)。擾 (而沼切)。瀛 (以成切)。 渤 (蒲沒切) 。[墩-享+孛] (上同)。斂 (良冉切)。氛 (音焚)。紛 (音芬)。檐 (余廡切)。廡 (音武)。縮 (所六切)。挽 (無遠切)。築 (音竹)。竇 (音豆)。確 (苦角切)。剖 (普後切)。剝 (北角切)。惙 (知劣切)。矯 (居夭切)。鮮 (音蘚)。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四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八辨明真說甄別疑濫二。初阿難通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覺緣。即覺性遍緣無乎不在者也。前雲見性周遍非汝而誰。又雲即心圓明遍含國土。即所謂覺緣遍十方界常住不滅也。然黃髮之流。亦說真我遍界。及所立冥諦。謂真性冥冥。體非生滅。則與佛說何異。蓋外道不見性真。但依賴耶妄計。混濫真說。故此問難冀佛甄別也。外道通稱梵志。投灰苦行外道也。
△二問答質疑四。一疑同自然二。一疑。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先引佛語起疑也。楞伽會上。為大慧菩薩。說因緣義。以破外道自然之執。非彼境界者。非同外道所見也。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楞伽雖說因緣。破彼妄執。今觀覺性。有真自然體。遠離倒妄。則似非因緣。及異彼妄執之自然也。阿難意。以今經所談覺性。既非生滅。則似乎自然。既非自然。則似乎因緣。恐末學濫解。故特與質問。
△二釋。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目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釋非自然也。真實之告。即自住三摩地中等文也。自然謂自體本然也。自體本然則不隨境變。今皆隨變。非自然矣。
△二疑同因緣二。一疑。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諮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舍一執一。迷者皆然。
△二釋。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釋非因緣也。假物為因。循物為緣。既無定趣。非因緣矣。
△三迭拂直示。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迭拂遍計。直示精覺也。因緣自然是非等相。皆是妄情遍計分別。精覺妙明本無是事。故曰離一切相。遍計既離。則圓成實體。觸處現前。故曰即一切法。祖師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又曰是非已去了。是非里薦取。此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之意也。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秪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結上文而責滯情也。精覺不可措心。如虛空不可措手。
△四引經再辯四。初引經問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緣生之法。因空而有。因明而顯。因心而知。因眼而見。是乃世間名相。於第一義皆為戲論。
△二委曲辯核。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因三種光。而後能見。名和合相。非真見體。當知真見非和合相。不逐緣生。不隨境滅。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漸核真見也。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逆質俗情也。 若復二相自相凌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順顯真見也。明暗自奪。見不暫無。此即不逐緣生不隨境滅者也。
△三正明見體二。初明離緣。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明暗空塞皆屬緣塵。各非見體。
△二明離相。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者。結成上義。復起下文也。上明見非是明乃至見非是塞。義既成就。次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蓋知明暗之非見。則雖悟見體離緣。而未見見體。知見見之非見。則悟見體離相。而真見見體矣。
△四結責勉進。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凈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見體尚猶離見。而見不能及。況諸言說能及哉。離緣離相。言說不及。是謂清凈實相妙菩提路。而聲聞但局名相不能通達。故勉令善思勿疲怠也。前文躡跡。廣明身心真妄。意在發正知見顯如來藏。而學者見見未明。覺心未凈。故下文重開慧目。再淨餘塵。使真精瞭然。則如來藏存於目擊矣。
△九廣明眚妄重開慧目三。初阿難牒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牒前重請也。諸和合相。即因日月燈然後有見者也。不和合相。即非明非暗非通非塞者也。
△二佛與開示三。初愍眾敕聽。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憐愍者。愍諸有學空溺多聞不開慧目而迷倒輪轉也。大陀羅尼等者。即首楞正觀也。於此能了。則顛倒見妄無複發生。遂盡諸漏。獲菩提果矣。
△二辯妄開示二。初總標妄本。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二倒見妄。即同別二見也。別業。言起惑之異。妄逐緣影。迷失正見。同業。言感妄所同。妄隨生死。淪替本覺。由此見妄。循造妄業。故云當處發生。隨業受報人天諸趣。故云當業輪轉。
△二別釋妄相二。一喻明二。一喻別業四。一舉喻。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迭。 目有赤眚。則於燈見重迭之色。見有妄病。故於境起差別之惑。
△二明妄二一即燈見明妄。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重迭影光。既非燈色。又非見色。唯彼見者目眚所成。喻差別妄見非由境起亦非根起。皆是眾生見病所成也。唯眚之觀。謂唯有眚者見之也。名字何等。謂色若在根。則燈之圓影。不得名色矣。
△二離燈見明妄。 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上即燈見既無實體。此離燈見又無定處。足知其妄矣。
△三結顯妄源。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 燈有色而無影。影由目眚之為。智有照而無妄。妄由見病所起。
△四了妄無體。 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知影由見病之為。則影與見俱眚病耳。而見眚者自非病也。見眚者即見體也。見體本自無病。則影見之眚皆為浮妄。了不相涉。故不應執言是燈是見。亦不應執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全即虛妄。故不應窮詰也。體謂真月。影謂水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既了無體。何用擬心。
△二喻同分二。一廣舉。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二局喻。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不祥氣現。唯災地見之。乃同業妄感也。彼無災地。不見不聞。喻有漏境界唯妄覺見之。即同業妄見也。彼無漏者。見本清凈故。釋迦化土。現凈穢之不同。諸天飯食。隨福德而有異也。暈適佩玦。日月之災象也。彗孛飛流。星辰之災象也。負耳虹霓。陰陽之災象也。惡氣環日為暈。日食曰適。所謂適見於日月之災也。佩玦謂妖氣近日如環佩之狀。星芒偏指曰彗。如彗帚也。芒氣四齣曰孛。孛孛然也。絕跡而去曰飛。光跡相連曰流。陰陽之氣。或背日如負。旁日如耳。或明而為虹。暗而為霓。
△二法合二。一合別業五。一標告。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二事者。別業眚見同分不祥也。法喻互顯。曰進退合明。
△二牒喻。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似前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圓影無實。則似境而已。乃見勞目眚所成。非燈色所造。喻別業之妄咎由根起非由境也。雖由根起。特根之妄。非見之妄。故曰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也。前雲見眚非病。此雲見眚者無見咎。次雲本覺明心覺緣非眚。後雲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又雲彼見精真性非眚者。皆指見體也。
△三正合。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器界無實。亦似境而已。乃無始見病所成。非前境所造。故曰元我覺明覺所緣眚也。見與見緣。指妄根妄境也。雖似有而無實。元則我之覺明。見所緣眚而已。此眚非他。但有覺有見。即為眚病。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也。然此特覺明之妄。非本覺之妄。故曰本覺明心覺緣非眚也。
△四牒答。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 所覺即一切可見之境也。覺可見之境皆為眚病。而此覺性非墮眚中。即非可見之境矣。見此非可見者。即實見見也。真見如是。云何復以覺聞知見眚中之事而名之哉。
△五結告。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皆即見眚非見眚者。言可見之法皆即眚病非是見體。彼見真體本非眚類。故不名見。此結見非是見也。
△二合同分二。一牒喻。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引別業例同分。引眚妄例瘴惡。以明妄業雖異妄本不殊。故曰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二正合。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上以一人例一國。此以一國例大千。合顯器界根身無非見病和合妄起也。覺明無漏妙心即依真起妄者。
△三舉要結答。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凈本心。本覺常住。 諸和合緣。即因境而起妄念粗相。不和合者。即離緣獨證法執細相。此皆諸生死因。能虧菩提。起生滅。污凈心。淪本覺。故能遠離則圓滿清凈。而本覺常住。此章始於阿難請開慧目。使覺心明凈故。此結答乃開慧目凈覺心之要也。
△三再淨餘塵二。一牒疑。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覺元自本覺而出即始覺也。下所謂證菩提心者是也。前於妙明本覺。疑同因緣自然。既與辯質。而未明證道始覺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是為覺心餘塵故。再與辯之。使明凈也。
△二辯凈二。一舉妄情。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二正與辯四。一辯非和五。初總問。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設有所和。即涉妄塵。不名妙凈。
△二別辯。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 見相謂見與明相。
△三反辯。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明若非見。不能見明。此疑若相雜也。明若即見。誰為能見。又非雜矣。此章皆明浮塵幻相。一無實體不容窮詰。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惟見與明。體必圓滿。不合相和。蓋和則間雜。非圓滿矣。
△四結成。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牒上結成非和也。見既異明。若和而雜之。則失彼妙凈性名。定非與明和矣。
△五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知非與明和。余皆非也。
△二辯非合四。初總問。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和者雜而不辨。合則附而不離。
△二別辯。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合則不離故。明相滅時見亦隨滅。不複合暗。
△三反辯。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若不合暗而能見暗。則與明合時應不見明。然既不見明。云何言與明合。云何了明非暗耶。合義不成。則證菩提心非和合起明矣。
△四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二辯非非和二。初起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此又舍一執一也。
△二正辯四。初總問。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二別辯。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和則同而無畔。非和則異。故必有畔。且求畔不得非非和矣。
△三反辯。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相及乃有畔。畔義不成。非非和也。
△四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四辯非非合三。初總問。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二別辯。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以為非合。則根境乖背。既不知明。亦不顯見。二體既無。從何甄別合與非合之理耶。
△三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上皆依凈妙見精遣拂情塵也。自卷初發明覺性廣辯真妄。乃至重開慧目。再淨餘塵。至此身心灑落。真妄兩亡。斯可顯示如來藏性。使知根塵處界法法圓明物物顯現。是為造悟修證大本也。
△十即諸根塵顯如來藏二。初括前總顯。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明暗通塞合非合理。皆所謂浮塵幻相。和合妄起。和合妄滅。故曰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則幻妄稱相而已。幻無自性。依真而立。如華起空全體即空。如泡生水全體即水。故曰其性真為妙覺明體。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莫不皆然。故曰如是乃至等也。如來藏者。當人法身妙性也。依果而稱曰如來。含攝眾德曰藏。未嘗去來曰常住。暗不能昏曰妙明。不隨生滅曰不動。無不遍足曰周圓。妙萬物而至神。性一切而不異。曰妙真如性。能見是性。則迷悟生死。了不可得矣。問真常之性人人本具。既無去來生死。奈何今之實有耶。曰不真常則有。真常則不有矣。譬之空水。目病則華。風擊則泡。豈其真常哉。若晴明澄湛。乃謂真常。於明湛中。靜求華泡。夫何所得。能審乎此。則不疑聖言。惟務在了幻妄而復真常也。
△二隨事別明四。初即五陰明二。初總征。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色受想行識五者成體蔭蔽妙明曰五陰。
△二別明五。一色陰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凈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凈目晴空。喻凈智。觀妙性故迥無所有。勞目華空。喻妄因緣幻色故。別見狂相。此色陰所起也。空華喻色陰。狂相喻色境。皆妄感也。
△二辯妄無實。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辯狂華不因空生。明色陰不因境有也。有出入則有實體。故非虛空。非空則實。故如阿難體更無所容。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辯狂華不因目出。明色陰不因根生也。華從目出。則得目之性故應有見。今旋時既不見眼。又不翳眼。非目出矣。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乃成出義。云何見華。目尚有翳。必見晴空乃號清明眼。則目出之義了無定也。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了幻華無因。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自然。即如來藏妙真如性。餘四例此。
△二受陰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觸情於境納境於心曰受。宴安調適。性無違順。喻藏性本無諸受也。二手空摩。妄生澀滑。喻妄觸引起諸受也。忘生如圓覺所謂忽忘我身。言調適之至也。
△二辯妄無實。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 空體常遍。不應有擇。掌當自出。不應有待。 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若從掌出。出必有入。然合而出時掌雖有知。離而入時臂且不覺。既無定實。全一虛妄耳。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想陰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想無實相。由心成相。說梅思崖無實相也。口水足酸由心成相也。凡想如之。
△二辯妄無實。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人談梅而口水。梅不能談。則計梅出者妄也。耳聞梅而心想。口不能聞。則計口入者妄也。耳聞梅而耳無水。則計說計聞皆妄也。 想蹋懸崖。與說相類。 類例上義全上妄耳。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行陰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妙湛妄動。隨境轉徙。念念遷謝。新新不停。故名行陰。而譬瀑流也。以念念生滅後不至前。故曰不相逾越。
△二辯妄無實。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牒釋流性。不因空水。非即非離。以明行陰無實體也。有所有相。謂流應離水別有體相也。空非有外。水流其間。水外無流。流終依水。則非離空水矣。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識陰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瓶作頻伽鳥形。有形無實。譬眾生妄身也。滿中之空。譬識陰也。性空真覺。周遍法界。一迷為識。故局在妄身之內。如瓶中之空耳。內外一空。喻性識一體。塞其兩孔。喻妄分同異也。空無往來。不可擎餉。以隨頻伽瓶故。妄有千里之行他國之餉。喻性無生滅無舍受以依幻妄身故。逃形於此。托生於彼。比迷性成識妄隨流轉之狀也。
△二辯妄無實。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明性無往來無出入也。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計有出入。皆為虛妄。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身心萬法。即如來藏妙真如性。道嫌揀擇。理忘情謂。凡有言說皆為戲論。擬心動念盡涉迷倒。大覺將與覺之。故此卷之初。權且明正倒。辨緣影。擇見精。示真量。一就其迷倒情計為之。拂心眼之塵翳。洗肺腸之垢濁。使心境灑落真妄兩忘。然後融會入如來藏。遂知根塵處界法法無非妙真如性。此第二及第三卷大旨也。
音切 甄(音堅)。措(音醋)撮(倉括切)。奪(徒活切)。狹(音洽)。眚(所景切)。捏(音涅)。秪(音質)。暈(音運)。適(陟草切)。佩(音佩)。玦(音決)。 虹(音紅)。霓(五雞切)。酢(音醋)。腕(烏貫切)。瀑(薄報切)。蹋(徒合切) 崖(疑皆切 餉(式亮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五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二即六入明如來藏。前明五陰。此明六入。文二。初總標。 複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六根吸塵名入。
△二別明六。一眼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即彼者。指色陰中。目瞪發勞。別見狂華。明眼入之妄同彼也。然目乃浮根。勞因瞪發。菩提性中皆為幻妄。故云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二辯妄無實。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因塵發見。因根吸塵。故有眼入。然離塵無體。足知虛妄。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必無明暗等者。謂儻無明暗。則見無自性。又似從明暗生。非根生也。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無所從。故非因緣自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矣。餘五例此。
△二耳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指本無聲。耳本無聞。妄相感觸。故頭中作聲。耳入之妄皆如是也。必依指喻者。明凡聲本無。由妄感觸。非感非觸。彼此寂然。則如來藏本然真妙矣。耳勞因塞。乃至意勞因習。妄同眼勞。故例稱瞪發。
△二辯妄無實。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耳因動靜發聞。猶目因明暗發見也。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有聞成性。謂有所聞則成有性。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畜縮氣也。冷因畜有。不畜本無。鼻入之妄皆如是也。余意例前。
△二辯妄無實。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一無實義。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吻非苦甜。因勞妄有。故不動之時淡性常在。舌入之妄皆如是也。
△二辯妄無實。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例前無實。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身入主觸。然觸無自性。猶如二手冷熱相涉兩無定勢。足知其妄也。手不自觸。因合覺觸。故曰合覺之觸。合不自合。因離知合。故曰顯於離知。涉勢若成等者。謂以熱涉冷。使冷成熱。亦則勞觸而已。
△二辯妄無實。 因於難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入三。一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意入主於憶知。憶知生於寤寐。故托睡寤以明也。覽憶為生。失忘為滅。而住異處中。既覽而憶。旋失而忘。是謂顛倒。吸習妄塵。中歸意根。前念後念次第相續。故曰不相逾越。此意入之相也。 △二辯妄無實。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意主覺知。而根潛身中。故云集知居中。意著法塵。而想像內發。故云吸撮內塵。文殊雲。法稱為內塵。即過去諸法影像是也。亦名落謝塵。阿毗曇名無表色。皆內塵也。逆流謂返緣也。意總五根。故稱見聞。然五根但能順緣現境。唯意能返緣五根所緣不及之地。如追憶夢境。五根無及矣。
知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反覆窮詰。一無實義也。列子云。其寤也形開。其寐也形交。故云寤寐二相隨身開合。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即十二處顯如來藏二。初總標。 複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六根六塵名十二處。
△二別明六。一眼色處三。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樹林泉池色也。能觀此者眼也。
△二辯處無實二。一依根辯。 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眼能生色。則眼為色性。然見空之時。既無色相。則色性應銷。眼中之色性既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矣。且色空二法對待而顯。色相既無。何以顯空。故曰誰明空質。然則計眼生色處者妄也。空亦如是者。因色例空。亦無定處也。
△二依境辯。 若複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色能生見。則觀空之時見無所生。故曰銷亡。亡即無見。誰明空色。則計色生眼處者妄也。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耳聲處三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來往可辨。乃有實處。
△二辨處無實二。一依根辯。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如我入城。祇園無我。喻聲來耳邊則余處無聲。然千眾皆聞。則聲處無實矣。
△二依境辯。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如我歸園。城中無我。喻耳往聲處則余處無耳。然異音皆聞。則耳處無實矣。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前後辯妄。皆遣識心分別計度也。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香處二。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二辯處無實二。一依根辯。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計鼻生者妄也。
△二依境辯。 若生於空。空性常桓。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藉爇而有非生空矣。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 香質木也。煙非木也。離木離煙。又遠四十里聞香。豈木生哉。既非鼻非空非木。無實處矣。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味處三。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二辯處無實二。一依根辯。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既無定體。味不生舌矣。石蜜沙糖也。堅如砂石。
△二依境辯。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食不自知。因舌知味。縱食能知。則知不在汝。便同他食。汝無所預。何名知味。理既不然。味不生食矣。 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虛空無味。不可辯明。故托咸以辯。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觸處三。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二辯處無實二。一依手辯。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
△二依頭辯。 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觸因根境。能所相感。而獨依根明者。示萬法一體。由妄分能所。故有妄觸。然在手在頭初無定處。即身與觸處皆虛妄矣。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二者合辯身觸二處皆無實也。觸則無成者。謂觸鬚二物。一則不成。非所非能。言皆無實處。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法處三。一舉相問處。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善惡緣慮心也。無記昏住心也。意緣不出此三。而吸撮內塵。成所緣法。故曰生成法則。
△二辯處無實二。一依根辯。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法既即心。則不屬塵。故非所緣。不成意處。
△二依境辯。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法塵非相。因意知顯。故問為知非知。知則屬心。然體異於汝。又且非塵。故同他心量。設若非知。然此法塵既非色等。特由知發。今既非知。處當何在。既於色空之內無所表顯。不應存於色空之外。況空又非有外也。則心緣意處終無實矣。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即十八界明如來藏二。初總標。 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根塵識三各六。分內外中名界。
△二別明六。一眼色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眠色眼與色也。由征心雲識生其中則為心在。故曰如汝所明。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若獨因眼。不有色空。則識無所緣。見無所表。界無所立。非因眼矣。
△二依境辯。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若因色生。當隨色滅。色滅空現。當不識知矣。若亦識知。則是色相遷變汝識獨存。獨則無鄰。界從何立。非因色矣。下牒難。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變則無體。故界相自無。若不隨變。則識性常一。當一於色。應不識空。理又不然。非從色生矣。
△三根境合辯。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若眼色兼合。共生識界。當半有知半無知。故曰中離。若中離者。半合根半合境。故曰兩合。二義推窮。皆不成界。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不因眼。又不因色。諸妄併除。藏性自顯。餘五例此。
△二耳聲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耳識別了曰知。耳形觸聲曰聞。皆由動靜而發。若無動靜。各無所成矣。知乃識之體。故曰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聞特耳形雜物色觸聲塵而已。非耳識也。故曰云何耳形名為識界。
△二依境辯。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 若謂識生於聲。則識因境有。自不關根。然不因根聞何知聲所。許聲因聞。謂聲因聞許也。然識從聲生。聲即識矣。則聞應聞識。設若不聞。又非界義。皆不可也。 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識為能聞。聲為所聞。若實聞識。識則同聲。已為所聞。誰為能聞。故曰誰知聞識。能聞無知。則如草木。又不可也。
△三根境合辯。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依根依境。單論既非。不應二者合成識界。而為中位。中位既無。邊界何立。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香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爪形鼻相也。動嗅鼻性也。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名身則非鼻。名觸則屬塵。故鼻無名。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肉質之知屬身故元觸非鼻。虛空之知屬空故肉應無覺。又應空是汝身。則今阿難身空無所在矣。此計識因鼻生者妄也。
△二依境辯。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 若知屬香。則鼻不預知。知不屬香矣。若香生鼻。則木應無香。且伊蘭之臭。旃檀之香。二物不來。鼻作何氣。則香不生鼻矣。此計識因香生者妄也。
△三根境合辯。 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境二則根亦應二。此皆遣識心分別計度也。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以根一境。則境性互奪。從何立界。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眼識因眼而有。既不見眼。鼻識因香而有。應不知香。若曰能知。即非香生。若曰不知。即不名識。皆不可也。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香不因根。則不成香界。識不知香。則不成識界。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中間識界也。內外鼻香界也。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味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甘蔗等舉五味也。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味因舌嘗。若舌本苦。則無能嘗者。孰為識體。若舌本淡。既不因境。味無所生。無味與對。從何立界。此計界因舌生者妄也。
△二依境辯。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識自為味。謂識即味也。同於舌根。謂識不自嘗也。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複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識因味生。則味多識亦應多。識一味亦應一。體必味生者。牒定識因味生也。鹹淡甘辛同為一味者。結成識一味亦應一也。異識既一。異味既同。則無分別。無別則非識。非識則無界。此計界因味生者妄也。眾味曰和合。本味曰俱生。轉味曰變異。
△三根境合辯。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根境合混。則自性無定。從何生界。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觸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又汝所明所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覺觀即身識也。以合離二境為緣。
△二依境辯。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無身則不知合離。是則因身非因境也。
△三根境合辯。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物不觸知身知有觸者。徒觸不能生知。因身然後知觸。此明身識由根境合顯也。合則當知。身即觸也。觸即身也。若身即觸。則身非身矣。若觸即身。則觸非觸矣。身觸互奪。故無處所。合身則無觸位故即為身體。離身則無觸用故即同虛空。然則內外中間之位皆不成立。縱曰識因觸生。從何立界耶。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法界三。一舉相問界。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二辯界無實三。一依根辯。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意識發於所思。意根生於法塵。二者皆屬前境。離此則根無形。識無用。是必因境。則計根生者妄也。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又辯根識混濫不成因界也。識心意識也。思量了別意根也。同則無復能所。異則不能有識。二既混濫。已無自性。則界無所立矣。
△二依境辯。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五塵各對眼耳五根。非意所攝。五法各因色空諸緣。終無實狀。既非意攝。又無實狀。安能生意識耶。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前謂識因法生。今所因者。既隨緣起滅。自無實狀。則因之生識。復作何狀耶。狀不有則界亦亡矣。
△三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非因緣自然。是謂妙真如性。
音切 吸(許及切)。嗅(虛救切)。舐(神紙切)。吻(文粉切)。甜(徒兼切)。逾(羊朱切)。寤(音悟)。撮(此活切)。寐(密二切) 撞(音幢)。銖(音殊)。藉(慈夜切)。爇(如悅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六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十一廣舉七大圓示藏性。前近取諸身。顯如來藏故。依陰入處界四科。以明雖悟一身。未融萬法。根境尚異。見性不圓。此復遠取諸物。圓示藏性故。依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以明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體。法法圓成。塵塵周遍。法界頌雲。若人慾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此七大之旨也。謂之大者。以性圓周遍含吐十方為義。所以有七者。萬法生成。不離四大。而依空建立。因見有覺。因識有知故也。前五無情所具。後二有情兼之。今舉其七。則萬法該矣。七大皆因識變故。總之以識。識則性覺之中。妄為明覺者也。所妄既立。生彼妄能。故有七大。然彼大性。先非水火。亦非空識。全一如來藏體循業發現而已。七大既爾。萬法皆然。凡我依正。先非根身。亦非器界。皆即循業之相。性真圓融。初無生滅。所以阿難蒙佛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了知世間諸所有物皆即妙心。含褁十方。反觀幻身。起滅無從。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第二大料。文終於此。實發明要旨修證密因也。文二。初阿難發起。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唯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此依權教問難。由四大發起七大因緣自然之義。
△二世尊垂答三。初愍告。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葯人真葯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 多聞如說葯。諦義如真葯。
△二許答。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知七大本如來藏。是謂通達實相。
△三正答二。一總答。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權教雖說和合。都無實義。蓋彼大性。果非和合。則如虛空。不和諸色。殆不然也。若果和合。則同彼萬變。相成相續。展轉虛妄。又不然也。旋火之輪無有實體。喻虛妄相成相續之相也。 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直示大性非和不和之理。而起後文。故復召告也。夫水何合而成冰。冰何和而成水。七大之性。不因和合。循業發現。如此而已。
△二別答七。一地大三。一標本。 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折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此標色雖可析空非可合。將顯地性非和合也。塵之細者曰微。細之又細曰極微。微之又微曰鄰虛。極微之塵猶有微色。故名色邊際相。析極微為七分。則微色殆虛。故名鄰虛。
△二辯明。 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 先立理。下辯明。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此明諸變化相非和合法。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色合則不應名空。空合則不應析色。知空非和合則色非和合矣。
△三結顯。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如來藏性萬法一如。而循發似異。遂有七大之名。特體用異稱耳。真空者一如之體也。故七大皆言真空。七大即循業之用也。故曰性空真色乃至性空真識。體用不二故。相依互舉。不離妙性故。一一言性也。不垢不凈曰清凈。非和不和曰本然。無乎不在曰周遍。既非垢凈和合而能成七大萬法者。但隨心應量循業發現而已。後雲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此隨心應量之事也。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滅塵合覺。故發真如。此循業發現之事也。至於十界依正之相。萬形纖悉之理。莫非隨應循發者也。然此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唯妙覺明。理絕情謂。不容妄度。故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所以第一義諦。擬心則差。動念則乖。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用識心分別計度。然後相應也。餘六同此。
△二火大三。一標本。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 火無自體。寓物成形。故曰無我。陽燧鑄銅為之。似鏡而凹。
△二辯明。 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 眾名和合詰之各有本根。真和合也。火名和合詰之各無本根。非和合矣。優樓頻螺雲木瓜林。迦葉波雲龜氏。瞿曇雲地最勝。亦云日種。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三物相遼。火無方所。凡所測度皆妄計也。
△三結顯。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三水大三。一標本。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恆。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缽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葯。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 求則流。否則息。所謂流息無常也。迦毗羅等四。皆外道善幻術。太陰精。月中之水也。月望前曰白。亭午曰晝。方諸。取水之珠。即陰燧也。
△二辯明。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不流等者。林木不吐流。則知水非月降。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 水非月來。又非珠出。不從空生。即本然周遍。非和合矣。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 例火大文。
△三結顯。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初言汝元不知。次言猶言尚言宛言全言曾。而終又言元者。初言本元自迷。所以不知。暨再與明。猶且未諭。故次言猶也。後復與明。而益不知。故言尚。轉不知故言宛。渾不知故言全。甚不知故言曾。終不知故復言元也。初意恕之。終意責之。輕重有序矣。
△四風大三。一標本。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虛空。生彼人面。 拂衣則動。垂衣則靜。所謂動靜不常。僧伽梨法衣也。
△二辯明。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辯非衣出也。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虛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虛空。名為虛空。云何風出。 辯非空生也。虛空當滅者。謂無風時亦應無空。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辯非生彼面也。風非衣出。又非空生。非生彼面。了無所從。非和合矣。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 三者不參。二性相隔。求風所從杳莫可究。信謂本然周遍循業發現也。風性或作風心。誤也。
△三結顯。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言法界又言國土者。遍界對一人言。國土對衣服言。
△五空大四。一標本。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鑿土得空。所謂因色顯發也。西天貴賤。族分四姓。如此方四民。剎帝利王族也。婆羅門凈志也。毗舍商賈也。首陀農夫也。是謂四姓。頗羅墮利根也。旃陀羅魁膾也。此又智愚之族。
△二辯明。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無異因謂一體也。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即因不可。離因亦非。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令詳察其非因緣自然也。鑿空虛實。謂鑿實空虛也。上諸巧辯。皆遣識心妄計。而顯圓融真體也。
△三會通。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會上義而通前文也。由上所明。非因緣和合。則知空性圓遍非生滅法。一大既爾。余大皆然。故通言地水火風。雲現前者。使觸事而明無他求也。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若悟虛空性圓周遍本無出入。即悟四大性真圓融本無生滅也。
△四結類。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空與覺。亦體用異稱也。體用不二。故相依而舉。一井之空喻一法性也。十方之空喻萬法性也。由一觀萬。由自觀他。性無二別。特形器妄辯耳。
△六見大四。一標本。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併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見覺之體。本自無知。
△二辯明。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 上總標。下詳辯。相亡猶相奪也。 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辯非一體也。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辯非異體也。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辯非或同非同或異非異也。非遷改者。明暗遷而見不改也。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令詳察其性真圓融。不涉諸妄也。深別曰審。審議曰詳。當理曰諦。諦視曰觀。初於地獨言汝觀。於火言諦觀。其次言更諦觀審諦觀。至見重迭而言。至識翻覆而言者。意同言宛言全言曾之類。為其轉不知渾不知甚不知故也。 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當知性圓周遍。本無生滅也。
△三會通。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例前會通之文。 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生滅同異。皆因妄塵。非生非異。不離妄計。離此諸妄。即如來藏也。
△四結顯。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性見等者。亦體用相依而舉。有見有覺。雖覺明之咎。而體實性見。用實覺精也。如一下例余根也。嘗觸即舌根以味合方覺。故亦名觸。覺觸覺知即身意也。
△七識大四。一標本。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根塵識三。皆妄相因。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示別了之體也。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見根也。相境也。
△二辯明。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明非生於見也。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明非生於相也。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明非生於空也。若生於空。則非是相。亦非是見。非是見則無所辯。非是相則無所緣。若無所緣。能緣何立。又處此非相非見之間。識體若空。則同龜毛。識體若有。非同物象。既自無體。安能有用。故曰欲何分別。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明非無因也。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見托根。相托境。有出可狀。無出非相。識何所出耶。識有分別為動。見無分別為澄。識動見澄。性相隔異。見與識隔。聞知亦然。皆非和合。又非自然。是則性真圓融。不涉諸妄矣。
△三會通。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此識心總指識大也。了別見聞覺知。別指六識也。兼彼空等。總會七大。旁通萬法也。既本無所從。則湛然圓遍。地等既爾。世界眾生物物皆爾。不唯地等名大。草芥塵毛皆可名大。性真圓融本無生滅矣。前文詳辯。意皆萃此。故自根境萬法總會而旁通也。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識體深潛。當微細沉思。不可粗浮。觀得其真。則悟其本如來藏矣。
△四結顯。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識知皆出於性明。故曰性識明知。識雖覺明之咎。其體實真。故曰覺明真識。體用不二。真妄一真。所以迭舉。
△三時眾造悟。自第二卷初發明至此造悟也。文二。一經家敘悟。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褁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贊佛。
自初決擇心見。絲至陰入七大。多方發明。使悟器界萬法當體全真本如來藏。是謂微妙開示也。既悟器界性真圓融。故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悟妙覺湛然周遍法界。故各各自知心遍十方也。覺湛周遍含吐十虛。故見十方空如手中葉。萬法性真本如來藏。故一切所有皆即妙心也。悟本心量廣大如此。故反觀妄身。其微如塵。其幻如漚。忽無所有。而本妙常心了了悟獲。於是深慶。說偈贊謝也。
△二阿難偈贊三。一贊謝二。初贊。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妙湛總持。即澄圓妙性如來藏體。前之屢稱。妙覺湛然不動周圓含吐十虛者。此也。人雖本具。要由首楞大定而發。阿難既自造悟。遂知佛之所以為佛者特此而已。故以是稱讚也。覺海圓澄物不能汩。曰妙湛。藏心遍圓含褁十方。曰總持。體寂如空常住不滅。曰不動。具此而獨尊三界。由此而為諸法王。求之世間。不可多得。是誠希有也。
△次謝。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無始迷真妄。認緣影。即億劫倒想也。一蒙開示。了獲本心。即不歷僧祇也。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既悟自性。深感發明之恩。故願有所成。弘道利生。稱佛心而上報也。願得聖果。智心也。還度多眾。悲心也。智悲雙運廣大無盡。即所謂深心也。誓入五濁不取涅槃。即深心之效也。憑此報恩。故請佛為證也。
△二重請。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既贊謝已。重請後法。庶盡斷惑障。成就果願也。欲斷惑障。須藉雄猛智力大慈悲德。故備稱以重請也。前發明心見顯如來藏。方破見道粗惑。次須決通疑滯開修證門。以斷修道細惑。詳審盡除。乃登上覺。自第四卷。決通疑滯。攝伏攀緣。即審除細惑之方也。既消倒想。頓獲法身。疑已得果。且又願求而更除細惑者。佛果有七。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所謂獲法身者。則分得菩提。自見佛性而已。見性之後。必須審除細惑。使生滅滅生俱寂。以合乎涅槃真如。白凈純凝。以合乎庵摩羅識。廓然圓照。以合乎空如來藏。大圓鏡智七果圓備。乃所謂登無上覺也。今之學者。才得其二。頓忘餘五。輕捐教法。不復修斷。則生滅何時而寂。雜染何時而凈。交交擾擾。何時而廓然。昏昏昧昧。何時而圓照。縱雖見性。有為習漏不免復生。吾知其倒想依然。將又倍於億劫。為可嘆惜矣。聞此首楞畢竟之教。快宜勉進。疾使一切畢竟也。
△三總結。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舜若多此雲空。爍迦羅雲堅固。謂空性無體。尚可銷亡。我心堅固。終無動轉。此依楞嚴定力。結前願心自誓究竟畢無退墮。願心如此。然後聖果可期。佛恩可報也。
音切 燧 (音遂)。 析 (先擊切)。 爨 (七亂切)。 鎔 (音容)。 紆 (憶俱切)。 泮 (音判)。 陟 (知力切)。 滔 (音叨)。 突 (陀骨切)。 褁 (音果)。 爍 (書若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七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三深窮萬法。決通疑滯。入道以見性為本。了法次之。蓋雖見性。不了萬法。則觸途成滯。故於發明心見顯如來藏之後。復以富那呈疑。窮辯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使法法決了。一無疑滯。然後修進可以順造也。文三。初富那疑問。十大弟子。阿難多聞。富那說法。各居第一。前欲激發多聞狂慧。使生正見故。以阿難發起。此為群疑塞滯。須藉講通故。以富那發起。皆聖人應機方便也。文二。初敘疑。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先贊前法。次敘疑情也。冠三乘。統萬法。名第一義諦。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前所宣明。旨義幽遠。根機昧劣。故譬聾人百步聞蚋。以第一法才猶昧。則中下之機難無疑惑。所以富那示疑而請也。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阿難習漏未除。容有疑惑。富那既盡諸漏。尚縈疑悔。則餘眾可知也。
△二正問二。一問藏性清凈何生諸相。 世尊。若復世聞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清凈則宜無諸相。本然則宜無遷流。
△二問四大各遍云何相容。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義攸往。唯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二問皆躡前四科七大之文起疑也。意以性相相違理事相礙實常情疑滯。故為致問。庶獲決通。
△二如來決答二。一通許。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有世俗諦。有勝義諦。脫俗冥真。超情離妄。世間三有。出世二乘。以所知心不能測度。是謂勝義諦中真勝義性。即下文由覺明以辯真覺。因了發以窮諸妄。至於山河不復出。水火不相陵。身含十方。毛現塵剎。皆勝義諦中真勝義性也。定性聲聞即沉空趣寂者。未得二空即初心有學。迴向上乘則大心羅漢。一乘寂滅場地即冠三乘離諍論之真趣也。阿練若雲無諠雜。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二正答二。一答諸相所起。三初明本。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等。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者。萬法體用異稱也。能性一切曰性覺。性覺之妙顯乎明。即自體而出見於萬法者也。性之所本曰本覺。本覺之明藏乎妙。即自用而反冥於一真者也。了斯二義。則體用一覺。物我一妙。無復諸相之異矣。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促舉前義問之。定其解惑也。夫汝所謂覺。所謂明。意作何解。為此性本自明靈然不昧。故稱之為覺耶。為復性自不明用心覺之。故稱之為明覺耶。靈然不昧者真覺也。用心覺之者妄覺也。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富那意。以性明為覺。不以不明為覺。故曰若此不明。則無所明。然不知纏有所明即墮妄覺無窮妄業由是而生也。故下雲。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妄既立。生汝妄能。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 明覺之妄。由所明起。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覺離能所故。有所非覺。照了諸相故。無所非明。若果非明。又不得謂之覺湛明性。當知有所無所是明非明皆為妄度。終非妙明明妙之真也。
△二敘妄二。初三細所起。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前雲性覺妙明。此雲性覺必明者。湛然寂照曰妙明。強生了知曰必明。妙明則真。必明則妄。所以妄為明覺。此即三細之首妄識初相也。起信雲。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即此相也。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真覺本無能所。因必明故。妄見有所。能所既立。心境互分。故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即轉相也。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 以彼熾然之異為異。復因異相立同。又因其有同有異故。復立無同無異。一真體中本無是事。皆由能所對待妄立。以擾發情塵。遂使妙明斯渾妙湛斯濁。晦昧空色自此兆矣。即現相也。上三屬根本煩惱。下起六粗。即枝葉也。
△二六粗所起。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由三細而引起也。染污為塵。擾動為勞。憂煎為煩。迷亂為惱。即智及相續執取計名四粗之總相。自下世界相續眾生相續。即業相也。業果相續。即業系苦相也。
△三感結三。一總明。 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妄覺動則勞擾發塵故。起為世界。妄覺伏則頑然冥漠故。靜成虛空。法界一空曰同。情器萬殊曰異。此乃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故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二別明三。一世界起始。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干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萬法自五行變化。五行由妄覺發生。故世界起。始肇於覺明。而依乎風金水火。以生成萬物也。真覺妙空。本非明昧。由妄為明覺。遂有昧空。明昧相傾。則不覺心動。故曰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世界最下依風輪住。故曰執持世界。因空生搖等者。因空昧動念。覺明堅執。而立礙感金也。大地最下依金輪起。故曰保持國土。堅覺寶成等者。因堅覺妄搖。觸起煩惱。而感火也。內外二界。革生為熟。化有為無。皆火大所變。故曰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等者。由堅覺生識。而蒸以煩惱。積情發愛。而感水也。世界居大海內。故曰含十方界。火騰水降等者。妄覺煩起。妄識橫流。交結立礙。而感土也。地性堅礙。故曰立堅。其高為山。其深為海。皆土也。水阜曰洲。沙汀曰潬。諸皆肇於妄覺。感於五行。故曰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也。土水生木。木土生金。金木生火。火金生水。水火生土。世界初由覺明發識為水。空昧結色為土。相待成搖。為風為木。即土水生木也。又因空昧之土生搖為木。而堅明立礙。即木土生金也。余文甚明。土由水火所生。若子受父母氣分。故海中火起。潬中水注也。五行以我克為妻夫劣然後陰陽和而生子。故水劣火為山。土劣水為木。焰融明水火氣分。燒絞明土水氣分也。此世界相續之由也。
△二眾生起始。 複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明妄者指堅明明覺搖明之妄無他特覺明妄心為咎耳。真明妙理本無能所。元一圓融清凈寶覺。由所妄既立。遂成隔礙。故明理不逾。以不逾故。聽見六根於是妄局。色香六塵於是妄染。覺知六識於是妄分。根塵識三為業性故發起妄業。於是同業相纏合離成化。此六道四生之始也。同業即胎卵類。因父母己三者業同故相纏著而有生。合離即濕化類。不因父母。但由己業。或合濕而成形。即蠢蠕也。或離異而托化。如天獄鬼等類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這-言+(世/冉)]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妄見所明。而顯發妄色。曰見明色發。此由心生境也。因明起見。而因見生想。曰明見想成。此由境生情也。見異則境違故成憎。想同則心順故成愛。三愛交注曰流。三想相投曰納。愛為輪迴根本。故流愛為種。想為傳命之媒。故納想成胎。藉交遘而發生。由同業而吸引。此受生托質之始也。胎中五位。七日一變。羯羅藍此雲凝滑。初七日之相也。遏蒲曇雲皰。二七日之相也。以至缽羅奢佉等也。四生之類。卵應於想。胎應於情。濕應於合。化應於離。故曰隨其所應也。亂思曰想。結愛曰情。氣附曰合。合濕而生也。形遁曰離。離此生彼也。情想合離有生皆具。此以多分言耳。卵生居首者。想念初動。情愛後起。又兼胎濕化故也。此文論想。乃內分染想。非外分凈想。論化。乃轉蛻業化。非意生妙化也。情想合離更相變易者。或情變為想。合變為離。無定業也。卵易為胎。濕易為化。無定質也。故所受業報。或升或沈。無定趣也。此眾生相續之由也。
△三業果始起。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父母子孫。非愛不聚。非欲不生。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胎卵濕化。以弱遭食。緣貪起殺。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不與而取曰盜。又陰取曰盜。以人食羊。不與取也。羊死為人互來相啖。陰取也。世間相啖。皆盜貪也。淫殺盜三。為業果根本。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上明業果之本。此明相續之由。負債殺盜由也。愛憐欲貪由也。 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總。 結顯也。
△三結答。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總牒前文。結答世界眾生業果皆覺明為咎也。覺明。即性覺必明者也。明了知性。即妄為明覺者也。了發相。即因明立所者也。妄見。即生汝妄能者也。此虛妄指覺明也。前問云何忽生山河至終而復始。此全牒其辭。而指覺明以答也。
△四躡跡疑難二。一富那反難。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妙覺。指無真妄之體也。本妙覺明。依真起妄者也。眾生覺體與佛無別。無端忽生諸有為相。則如來既證空覺何時復生諸有耶。此固常情所惑。故特反難也。
△二佛與曲盡五。一既覺不迷二。一喻明。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聚落村市也。漢書無燔聚落。聚落喻性分。南北喻迷倒。然南北初不易。則性分本無倒。故曰迷本無根。悟非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二合顯。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顯既覺不迷也。昔本無迷而謂從迷覺。名覺迷迷。
△二妙空無習二。一喻明。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翳喻妄見。華喻山河。空華滅地喻妙空明覺。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二合顯。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既了所喻。何復前疑。
△三果覺無變。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
△四果德無生。 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五結答。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菩提果覺也。涅槃果德也。果至無變無生。則習漏不生。可知矣。四喻之意。前二明昔本無迷迷由妄起。後二明習漏妄緣證乃永斷。若但舉前喻。恐謂妄不妨真。惑能自滅。成撥無執。但舉後喻。恐謂覺本非凈。性本有生。成雜染見。所以四喻兼舉。使知迷悟雖妄而不廢修證也。
△二答四大相容二。一牒。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征虛空及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二答二。一略明能容二。一引喻。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虛空非諸相。而諸相依空而發。真體非四大。而四大攬真而成。先非水火。故不相拒。此總標。下別釋。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此示諸相。下明相容。霾風雨土也。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霄雲霧之時不生光曜。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觀相既妄。陵滅亦妄。觀性一真。無不容者。隨處而發。故曰殊方。彼指日雲等也。
△二合顯。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此如空非相。不拒發揮也。汝以空明等者。以事言之。如鑿井出空照燧生火。是也。以業言之。如起為世界。靜成虛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是也。以心言之。妄起空見則有空現。地水火風亦復如是。故曰各各發明則各各現。各各謂前後也。俱謂同時也。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釋俱現之相也。日影隨人不一。如七大隨緣成異。先無準的。不應詰難。
△二廣明互現三。一隨妄發現。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迷失真體。分別緣影。名背覺合塵。了相元妄。觀性元真。名滅塵合覺。
△二依真發現。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 色空。世間妄相也。妙明。真如妙性也。皆如來藏所現。元一圓融。特由眾生背真合妄故。局促世相之中。諸佛滅妄合真故。妙得真如之用。所以一多互應。小大相容。現寶剎於毛端。轉法輪於塵里。事事無礙。法法如如。蓋由觀相元妄。無可陳指。觀性元真。故無不容者。
△三離即圓會三。一依體圓非。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雖滅塵發真。於一多小大能一切如。而本妙圓體初無變異。故非心非火乃至非世出世法也。非心非火。謂七大五陰也。心即識大。而攝五陰。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謂非十八界。亦攝十二處。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緣覺法也。緣覺觀十二緣。欲翻無明為明。十二緣。有生起相。有修斷相。此兼舉之。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聲聞法也。聲聞修四諦法。以智為能證。以果為所得。 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非菩薩法也。菩薩修六度行。檀等即施戒忍進禪智也。波羅蜜即度也。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 非如來法也。怛闥阿竭此雲如來。阿羅訶雲應供。三耶三菩雲正遍知。即十號之三也。 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凈。 非佛果法也。常樂我凈為涅槃四德。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結上起下也。自七大至十八界。為世間法。自緣覺至大涅槃。為出世法。
△二依用圓即。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凈。 體雖無變。用乃如如。故即心即法即法即心也。
△三雙會圓泯。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既非而即。即即而非。妙絕心言。不容測度矣。此文似乎矯亂。而各有所主。初曰本妙圓心。自體言也。次曰元明心妙。自用言也。終曰妙明心元。合體用言之也。本妙圓心。是本非末。是圓非偏。是心非物。乃真凈妙體。故非一切法也。元明心妙。是元非本。是明非體。乃如如妙用。故即一切法也。妙明心元。是妙之明。是心之元。徼妙並觀。故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妙造乎此。則體用圓泯。情謂斯絕。而藏心妙性。廓無瑕玷矣。
△三結責妄度。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結妙絕心言責其妄度。蓋為擬心動念。即乖法體也。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琴音雖具。非指不發。人心雖圓。非師不悟。前之多方顯如來藏。即佛之按指也。身心萬法當處昭然。即海印發光也。而富那等。隨語生解。疑慮紛紜。是塵勞先起也。此由不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之咎也。今夫宗師扣擊直下歷然。學者因之競生狂解。皆由情塵易起。故動涉疑妄。使知無上覺道。則一唱一酬。足以廓清天地。何復塵勞之有。大集經雲。閻浮萬像皆現海中。故名海印。
△四躡跡疑難二。一富那疑難二。初問難。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凈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躡上各各圓滿之言發問也。既悟無二。益顯妄淪。而不知妄之所由。故請窮其因。
△二答難三。一原妄所起二。初引喻。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演若達多狂人也。愛鏡中頭。責己狂走。喻因執影明。遂迷本真。妄隨流轉。
△二法合。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妙覺明圓。指我與如來無二圓滿者。本圓明妙。言本無虧欠。本無迷妄也。此人人本來面目也。奈何以妄二之虧之。遂分物我。強起愛憎。諸妄相因。迷輪不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富那自恨。昔遭妄想。而稱世尊諸妄圓滅。似謂迷有所因。妄有可滅。故告以此。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牒喻重顯令了妄無因無可滅者。
△二勸息妄緣。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 世間業果眾生。皆妙心影明。如鏡中頭分別則妄。故不隨分別。則狂性自歇也。以世間業果眾生為三緣者。妄心緣之而起也。以殺盜淫為三因者。妄心因之而有也。所謂自諸妄想。展轉相因。故斷而不生。則狂性自歇。
△三妄息真現。 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也。肉間骨曰肯。骨肉之間小結可啟曰綮。莊子技經肯綮之未嘗。今以肯綮。譬斷微細惑結。蓋劬勞修證。只為妄惑。妄因既自。惑結自除。故不勞肯綮也。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譬妄息真現。不勞修證也。
△二阿難疑難二。一問難。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遞躡上文起難。為後學決疑也。上稱緣斷而因不生。斯正因緣之義。何前言頓棄耶。從老梵志者。須菩提等。皆晚年從外道來。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唯垂大悲。開發迷悶。 今棄因緣。則外道自然之執為當矣。富那之後。又以阿難問難者。諸法既明。則進修無滯。將示修證之門。故復以當機之人發起。
△二答難五。一例前推本。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狂因既滅。則自然性出。不狂之前。二皆本無。由是觀之。凡所謂因緣自然。本皆不有。悉由狂妄而立。故曰理窮於是。
△二詳明妄立三。一以因緣破自然。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自然者。本自天然不假因緣也。若本自然。則或狂不狂無所然而非自矣。夫何又假照鏡因緣而後狂走。此自然之計墮矣。
△二以自然破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若本自不狂。假因緣故狂。則本自不失。盍假因緣故失。頭既不失。特由狂妄。則因緣之計墮矣。
△三明妄立。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若狂怖本於自然。則是本有狂怖。然既無所潛非本狂矣。若狂怖不本於自然。則頭本無妄。何為狂走。非本不狂矣。既非本狂。非不本狂。足知自然因緣之說皆妄立也。
△三令悟實相。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若悟本真。則知諸妄了不相關。真見性人。一切妄緣豁然盪絕。得大解脫者。以此。
△四示無戲論。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菩提心中本無生滅。亦無自然。若謂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非菩提也。若謂滅生俱盡。無功用道有自然者。因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非菩提也。而又反指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皆則戲論。譬如因有雜和故說和合。而反指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是皆對待妄立戲論之法。直使然與非然。合與非合。一切遠離。亦無離與不離之心。乃真無功用道無戲論法也。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凈妙理如恆河沙。秪益戲論。 此責其妄計戲論。難契菩提。故曰菩提遙遠。非汝能證。雖持多經。只益戲論也。
△五結咎勸修。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因緣自然。有益於辨。無益於道。多聞第一。有益於名。無益於實。故雖積劫熏持。不如一日修無漏業。無漏業者首楞真定也。得此定者。永滅諸漏。故離憎愛苦。
如摩登伽。宿為淫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 明熏無漏業之速效也。摩登伽此雲本性。故云性比丘尼。宿因即歷世貪愛苦因也。出纏登伽也。授記耶輸也。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結責阿難。令舍苦本。修無漏道。無以貪愛存於心目也。自初決擇真妄發明覺性。乃至深窮萬法決通疑滯。皆為最初方便。使其信解真正為因地心。因心既真。斯可圓成果地修證故。前經止此。別起下文。
音切 逾 (羊朱切)。 蚋 (而銳切)。 渾 (胡昆切)。 烝 (諸仍切)。 潬 (徒早切)。 遞 (音第)。 倏 (音叔)。 遏 (烏葛切)。 蒲 (薄胡切)。 翳 (於計切)。 拒 (音巨)。 屯 (徒渾切)。 邀 (於宵切)。 霾 (音埋)。 准 (之尹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八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二修道分。雖見性真。非修莫證。故即前了義。示修行門。文三。初修行真基二。初阿難伸請。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複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凈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贊謝前法也。惑消心悟。身意輕安。謝發明覺性決通疑滯之益也。多方誨示。為無上大悲。洗我沉垢。為清凈寶王。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凈寶嚴妙覺王剎。如來複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引前請後也。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舍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舍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有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失性如旅泊。見性如華屋。見性不修。如獲屋不入。故請如來本發心路。冀入佛知見也。無餘涅槃。圓果也。本發心路。圓因也。陀羅尼圓行也。佛知見圓解也。既已見性。又求入佛知見者。見方開示。修乃悟入。周稱天子曰天王。簡諸王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二佛慈開示二。初敘意標宗。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髮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妙三摩提。即首楞正定。二決定義。即因心業本也。
△二開示二義二。一審因心二。一總教。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不滅不生合如來藏為同。以生滅心求常住果為異。
△二審察二。一外審。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使先審有為法無非幻妄。例明己身即幻妄本。唯湛圓真體。終無滅壞。是為真基也。
△二內審二。一明妄三。一示濁因。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迭渾濁。 四大假幻妄之身。縛性為纏。五迭織見覺之妄。汩湛為濁。纏為生死根本。濁為惑業根本。故應審明。
△二明濁相。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凈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清水覺湛明性也。塵沙煩惱惑業也。性不相循真妄染凈異也。世間人非出世智也。故起惑擾湛。使性渾濁。
△三釋濁義。此五濁義。與法華別。蓋彼依果言。此依因言也。因者。由於覺湛明性瞥起妄惑。汩湛成濁。次第有五。劫濁者。劫雲時分。即三細初。不覺心動之相。為無明初起之時。非劫末之劫濁也。見濁即轉相現相也。煩惱濁即六粗前四。眾生濁即業相。命濁業系苦相也。文五。一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覺非空色。由一念不覺妄見空相。以生髮遍迷故空見不分。以不分故有空無體。為雜於見也。有見無覺。為雜於空也。此無明初起混茫之相也。故為第一重。
△二見濁。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真性廓湛。本無見覺。由四大摶結以成根隔。故見覺生而廓湛壅。四大旋而覺知生。是謂相織。
△三煩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憶識誦習。即智及相續執取計名之事也。由是於性之內分發六知根。容之外分現六塵境。根境煩構。以惱湛性名煩惱濁。
△四眾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朝夕生滅。即造業相也。知見欲留。即戀著三界。業運常遷。即隨趣受生。此所以為眾生也。
△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准。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見聞自湛圓而分故。元無異性。眾塵隔圓融之體故。無端成異。自性觀之同一真常。故曰相知。自用觀之互起生滅。故曰相背。真常生滅。同異和合。失其准常。是命濁之妄織也。五濁從細至粗。有生皆具。所謂生死根本虛妄滅生者也。
△二審真。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凈。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凈妙德。
見聞覺知。六受用根也。常樂我凈。涅槃妙德也。生死根本。五濁業用也。夫欲反妄契真。先當擇去生死妄本。依不生滅圓湛之性。以成其功。如澄濁水必於靜器。以湛旋其虛妄。使伏還元覺。如以靜沉其沙土使清水現前也。此則初伏客塵煩惱而已。蓋方旋之使伏非真無生滅性也。及得其本元真明之覺無生滅性。則無明之根本永斷。而覺湛明相於是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如去泥鈍水一任攪淘無復汩濁。乃可為因地心也。因心如此。則果地修證無有不圓。涅槃妙德無有不合。故因心不可不審也。
△二審業本五。一總教審察。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無明發業。愛取潤生。六識能作。梨耶能受。潛為煩惱根本。發為虛妄根塵。知之乃可降伏。降之乃可取果。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釋上須知其處也。引空義者。謂除無結則無解。而孰能無結哉。
△二正示業本。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示虛妄根塵顛倒處也。眼耳六賊妄根也。媒引六境妄塵也。自劫真性自生纏縛顛倒也。眾生世界即根身也。器世間即三界也。
△三廣明妙用。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末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眾生世界亦具四方。即左右前後是也。世者三際迭遷。界者各有定位。界位有十。世數有三。一身所具。理自互涉。故曰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 方雖有十。常數唯四。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迭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四互涉。故曰宛轉。三世流變。故有三迭。自一迭十。十迭百。百迭千。成千二百。六根各具。然此權依世論。以顯妙用大略耳。若夫六解一亡。互用圓照。夫何數量所及。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傍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依四方論。則一方三百。以三分言。則一分四百。先顯織妄。欲明根結之始使知所解也。次辯優劣。欲明耳根圓通使知所選也。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能周聽故功全也。動若等者。隨彼之動則似有近遠。在我之靜則周聽無邊。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出能取香。入能聞香。出入之中無能。故闕中交。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詮顯。其言雖局。其理不窮。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離闕一分。合全二分。曰離一合雙。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四牒審圓根二一總告。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流根即妙湛不動者也。決之而出流逸奔境。名生死流。逆之而入反流全一。名不生滅。六受用根即上所明者。循圓則合性而深。不圓則離性而淺。深淺相遼。故遲速之功日劫相倍。夫欲速反。須擇圓根也。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得圓自在慧。則十八界無非圓通。然下劣初機未能圓得。且自一門而入。一根無妄則六皆清凈。不唯悟十八界。塵塵剎剎皆圓通矣。
△二別明二。一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
△二答四。一辯惑。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河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湛圓因惑而分。一六因惑而生。故將告一六之義。先與辯惑也。小乘見道門。斷三界貪嗔痴等十分別惑。乃證初果。故曰已得陀洹已滅見惑也。修道門。斷三界貪嗔痴慢四俱生惑。亦曰思惑。此乃根中累生無始虛習。三果乃斷。所以阿難未知也。況此根中。更有生住異滅諸微細惑。其分劑頭數。又非阿難所知者。斷盡此惑。六湛乃圓。
△二推明。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耳不見足無語。不可以為一也。耳聞法而身口同。不可以為六也。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既無定趣。則一六之義。非本元有。由顛倒生。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六者。粗惑妄結也。一者。法執細識也。須陀洹已斷粗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得六銷。而尚滯法執。是未亡一也。以後文證之。此乃方得人空。而未能成法解脫。至俱空不生。乃亡一矣。然小乘必消六然後亡一。大乘直亡一使六自消。叔世窮道。雖曰得妙。竟涉離微。求其真能亡一者。不可多得。覆尋聖言。蓋深有所發也。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虛空本非同異。喻湛圓本非一六。合器除器。喻一六義生之由也。知太虛之同異。是非了無所立。則一六並亡而湛圓不分矣。
△三原妄。一六既無。而現有六根者。由粘湛妄發耳。故原其妄發之源以示之。文七。一原眼。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 妙湛圓明。本非見覺。由粘妄失真。於是發見。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見精眼識也。色眼塵也。二者妄結以成眼根。此根之元。攬四大而成體。以未奔境。故名清凈。方是之時。如蒲萄朵而已。蓋體雖具而識未流。所謂但如鏡中無別所知者。是也。及乎流逸奔境則染。故轉名浮根四塵。而不名清凈四大。
△二原耳。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自此而下。皆例上釋。新卷葉則有竅而已。
△三原鼻。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四原舌。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常性為恬。奔味為變。初生之月偃然。舌相如之。皆喻無情之物者。明體雖具。而識未流也。
△五原身。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覺精身識也。腰鼓顙徒有觸體。未有觸用。喻清凈根元也。顙喻根元。則鼓喻浮根。元因浮根然後流。如顙因成鼓然後觸。
△六原意。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暗室之見。亦有體而已。識未流也。
△七結顯。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 有明明覺。如所謂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也。黏妄發光。則妄有見覺也。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釋上因妄發故六皆虛妄。若離六塵悉無自體。了知即意用也。
△四顯圓四。一開發。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 彼十二相。能粘六根。障湛明故。拔一根而本明發。本明一發。則妄粘皆脫而圓矣。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不明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粘妄則由前塵。循浮根。故成隔礙。脫粘則不由不循。特寄根而已。故能互用。
△二引證。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那律尊者因精進失明而能見。賢喜龍王無耳能聽。洹河之神無鼻聞香。驕梵受牛哨報。故曰異舌。舜若多主空神也。其質如風。而能覺觸。修滅盡定得空寂者意根斯滅。如大迦葉者。雖滅意根而能了知。此皆不由不循。而發本明耀者也。
△三結示。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失彼精了。由塵起見。則根境成礙。故脫粘圓拔。真光瑩發。則浮塵幻相如湯消冰。成一圓融清凈寶覺。
△四驗顯。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聚見於眼。則緣明有見之時也。急合而暗。則暗成無見之時也。六根頭足既黯然無見。而觸之一一能辨。同於明時。由是驗之。不明自發。暗不能昏者。人人具有。但脫粘消塵。自成圓妙矣。
△五牒審常性二。一問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牒前起難也。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凈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離幻復真。常住不壞。名七常住果。而見聽六用離塵無體。是斷滅法。依斷滅因求常住果。烏得相應耶。此誤認緣塵迷失常性也。由失常性故難契常果。實修證大患。故須難明也。諸佛所得曰菩提。寂靜常樂曰涅槃。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分別一切而無染著。曰庵羅識。一法不立煩惱盪盡。曰空如來藏。洞照萬法而無分別。曰大圓鏡智。庵摩羅此雲無垢。即第九白凈識也。此已成智。而名識者。以能分別故。楞伽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有空如來藏。有不空如來藏。有空不空如來藏。寶積經曰。空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河沙佛不思議法。空不空如來藏。隨為色空。普應一切。後二隨用得名。獨空如來藏為真體。故為果號。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唯垂大慈。開我蒙吝。 復揣六用疑若斷滅。而反以佛說湛常為不誠。而近乎戲論。不得為真實語者。
△二與審二。一辨迷三。一敘迷。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倒因即疑妄分別也。真倒即執常為斷也。
△二驗倒二。一約根驗。 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鍾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此但無聲非謂無聞。必再擊迭問者。欲令審辨而有悟也。
△二約塵驗。 如來又敕羅睺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上答為倒。此答為正。蓋聲有生滅。聞性常在。迷情不了。以聞同聲。是以常為斷也。
△三責惑。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二正審四。一顯常。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聲塵或有或無。聞性未嘗有無。所謂聲無亦非滅。聲有亦非生。此即不生不滅真常性也。夫知無者亦因聞根。不可謂無聲則無聞也。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牒上顯常也。
△二警發。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牒上警發。使悟常性也。
△三驗常。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鍾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此驗勞生雖在倒妄。生死常性不昏不滅也。
△四結告。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凈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不悟性常故逐諸生滅。能守常性常果可冀矣。前令審擇常性為因地心。而阿難牒難。故此結告也。常光現前根塵消落者。謂得其常心則妄塵自滅。妄塵既滅法眼自明。以此為因。則七常住果於是可獲。故曰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音切 繄 (烏奚切)。 泊 (步各切)。 捐 (與專切)。 汩 (古忽切)。 媒 (莫杯切)。 織 (音職)。 貿 (亡候切)。 黏 (女廉切)。 恬 (徒廉切)。 顙 (蘇朗切)。 殑 (其證切)。 黯 (乙湛切)。 怪 (昔怪)。 選 (先充切)。 頃 (傷並切)。 舂 (書容切)。 遄 (市緣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九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如解
△二修行真要。阿難見性。未能證入。譬遇華屋不得其門。遂請修行方便。前示真基。則華屋之址也。此示真要。則華屋之門也。文二。一解結真要二一阿難牒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 前第二義門。令審業本。文雲不見所結云何知解。故此牒之而請也。諸無明。通根本枝末也。方能暫伏。未能永斷。故如隔日瘧。由不知結解真要故也。 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身心結惑。實未來苦難之本。解結之元。實免脫輪迴之要。
△二真慈開示四。初金手摩頂。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訶難頂。 先摩其頂。表無上開示也。
△二光瑞助顯。 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環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六震者。動起涌吼震擊。表破六根妄結也。諸佛頂光灌釋迦頂者。示同發明無上頂法。故次復同音宣告阿難。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異口同告者。示諸佛脫生死證菩提。皆由斯要也。俱生即根本無明也。生死妙常同因六根者。知見立知。故輪生死。知見無見。即證妙常。如下所明。
△三阿難疑問。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四正示真要二。一總示二。一長行。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根塵本真。故曰同源。結解俱幻。故曰無二。夢識無初。故譬空華。物境成有。故由塵發。知因根有相。此根塵識。譬如束蘆互相依倚。雖粗有相。其體全空。故曰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既無自性。則隨緣轉變。故於知見立識知之心。則結為無明之本。於知見無見覺之妄。則解為涅槃真凈。既曰真凈。豈容立知。故曰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總示妄結依根塵識起。但妄識不立則妄結自解。是為解結真要。所以學道。務去識情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文句也。梵語祇夜雲應頌。應長行而頌也。伽陀雲諷誦。不應長行而孤起也。文二。
△初祇夜。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真性之中。有為之法皆空。則根塵本空。此頌根塵同源也。緣生之法皆幻。則縛脫亦幻。此頌縛脫無二也。起滅之法皆無。則妄識元無。此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也。妄法既無。真亦不立。若言妄顯真。真還同妄。真與非真。尚猶雙非。見與所見。云何復存。當知俱無實體若交蘆耳。此頌相見無性同於交蘆也。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頌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也。汝觀下。牒根塵無體徒因妄結。迷晦下。頌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也。
△二伽陀。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躡前結解之義。起後圓通之文也。六解則根拔。一亡則湛圓。選得圓根。則入聖流。證聖果矣。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頌根結初起之由也。阿陀那。此雲執持。謂執持種子發起現行。即第八梨耶初起之相。故曰微細。含藏種子為習氣。積生識浪為暴流。湛由是分。結由是起也。此識依真如合生滅。雜乎真妄之間。故曰真非真也。若以為真。恐迷妄習而自誤。以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權小教中皆不開演也。深密經曰。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外道所執神我即此識也。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頌解結入圓之要也。一切諸法唯心所現。而於中取著。妄成根結。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若不妄取。非幻亦無。非幻尚無。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則根塵頓凈。圓通現前矣。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結頌真要也。此之法門。於凈不著。於染不污。名妙蓮華。根境結惑。擬之則銷。名金剛王覺。即為無為。亡情絕解。名如幻正受。依此修進。一彈指間可超無學而入圓位也。阿毗達磨。雲無比法。十方如來迥出生死速證寂常。莫不由斯。故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薄伽尊號具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
△二詳明二。一重請。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嘆未曾有。 二偈並頌而雙美。故曰雜糅精瑩。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凈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無遮大悲。言其博濟也。性凈妙常。真實法句。則真妄兩忘稱性之談也。沉垢。微細結惑也。
△二巧示二。一示結之由。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迭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迭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為結。
涅槃僧裡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羅雲時分。即夜摩天所獻巾也。綰縈結也。巾喻一性。綰喻妄動。結喻六妄。一一詳問者。使悟凡所妄動皆為結業也。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迭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迭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一真如體。無異無同。六妄結根。確然異執。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結顯也。
△二示解之要二。初總敘。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蜂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不成。謂是非蜂起。不成一體也。願樂一成。莫非解除。結惑不生。則同異圓泯。故曰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前明所結惑業之理。此明能結狂妄之心也。狂心之結妄境。如勞目之見狂華。故曰皆即狂勞。
△二詳示。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偏掣左右。喻依偏權之教。不知真要。適重狂勞。故欲解狂勞。當解狂心。知解狂心。則不藉偏權。肯綮修證矣。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消亡。不真何待。 令依出世正智。審擇根結本因而解之也。若得正智。不惟能知根結本因。雖沙界萬類。皆了元由矣。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示六不頓解。必由其序也。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了煩惱結。皆由著我。則於我無著。離煩惱障。是得人空也。了所知結。皆由著法。則於法無著。離所知障。是得法空。名法解脫。人法雙解。是名俱空。而俱空亦泯。心無所起。是從正受。得無生忍也。觀音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即先得人空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成法解脫也。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即俱空不生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得無生忍也。
△二入圓真要二。一牒請。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慧覺圓通。存乎一心。已蒙開示。故身心皎然。圓通本根。冥乎萬法。猶未通達。故冀佛冥授也。密言即發明慧覺之言也。秘嚴即圓通本根秘要也。慧覺圓通。我固有之。故雖因密言還同本悟。若不開秘嚴。則與未聞無異。故別求開示也。二十五聖。於根塵七大各悟圓通。是知本根冥乎萬法也。佛不顯說。而因眾敷陳。是謂冥授。退藏密機。即息慮凝心也。
△二廣示四。初總發。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圓通二十五門。即十八界七大也。七大自十八界開。故此不言。夫根器萬法唯十八界七大攝盡。故此備陳。欲令行人於根身器界種種法上顛沛造次。得真圓通。無少滯也。
△二詳明五。一六塵悟入六。一聲塵。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阿若多。因聲圓悟。故曰妙音密圓。下雲。妙色密圓。妙香密圓。因味覺明。妙觸宣明。妙法開明。文意同此。二十五門。初標聲塵者。先此方教體也。雞園無憂王造以迎佛也。
△二色塵。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凈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凈。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波尼沙陀。雲塵性。因塵悟解得名。昔多貪慾。佛令作不凈觀。觀此色身。皆即空塵。而因色圓悟。
△三香塵。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消。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遍觀有為。而因香圓悟。得童真位。故名童子。辭佛宴晦者。宴坐晦跡。齋心作觀也。木煙皆非。去來不有。意無所緣。故由是意銷而發明無漏。塵氣滅故。妙香密圓也。
△四味塵。 藥王葯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葯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善救功成堪紹佛位。名法王子。曠劫為醫。常善救人也。言分別味因者。謂了知味性。而發明非空有離即之圓因。乃指圓通本根。非謂因之悟入也。前言色因。後言水因法因同此。
△五觸塵。 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跋陀婆羅雲賢護。洗塵洗體及塵體之中。少有所得。皆妄觸妄覺。故得無所有。則妙觸宣明成佛真子。名佛子住。以善能守護。令妄不起。令覺不動。故名賢護。
△六法塵。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消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摩訶迦葉大飲光也。其身金色。光吞日月。因觀塵變。悟法空寂。遂修滅盡定。以滅意根。不緣法塵。得無生滅。故越百千劫如彈指頃。於今於雞足山待彌勒。乃入此定也。頭陀雲抖擻。以能抖擻法塵為號。
△二六根悟入五。一眼根。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阿那律此雲無貧。乃白飯王子。證得天眼。樂見照明。即天眼定也。定成四大凈色。半頭而發。障暗皆矚。照大千界。故曰精真洞然。旋見循元。即反妄任真也。
△二耳根後特標。三鼻根。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周利槃特迦此雲繼道。即誦帚比丘也。宿以吝法。報性散鈍。佛令數息攝心。因而了悟生住異滅諸行無常。故反生滅息。循無生空。而得圓證。
△四舌根。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凈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消塵。法眼清凈。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憍梵缽提此雲牛呞。乃輕弄報也。佛為遮謗。賜之數珠令常念佛。是謂一味心地法門。能滅心緣。得入正受。亦因教觀舌根嘗味入道。觀舌之知。不從體生。不因物有。妄緣並絕。名得滅心入三摩地。眾生所以迷淪有漏。由心緣不斷故。滅心絕緣即超諸漏。遺器界也。不著塵味。不隨妄知。是謂還味旋知。
△五身根。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凈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雲余習。多我慢習也。不可樂事。一切苦事也。思不可樂法。而觸不可樂事。因而正觀為有知。故知此深痛。雖覺有知之心能覺深痛。反覺清凈之心曾無痛覺。然此存雙覺。其覺未純。故又思而進之。至於身觸皆亡。故諸漏虛盡。知痛俱寂。故純覺遺身也。
△六意根。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須菩提。曠劫解空。非唯一世。了身空寂。故心得無礙。洞達宿命。了境空寂。故十方成空。自覺覺他。故亦令眾生證得空性。然此唯小乘所證之空。於性覺真空猶未圓明。故逮今發明性覺真空。乃能頓入寶明妙性真空之海。離二乘見。而同佛知見也。諸相入非。能所皆盡。蓋融於寶明空海也。旋諸有法。復歸至無。蓋歸於寶明空海也。
音切 瘧 (魚約切)。 糅 (女又切)。 攬 (音覽)。 綰 (烏板切)。 緝 (七入切)。 績 (則力切)。 掣 (昌列切)。 棘 (幾力切)。 鵠 (紅沃切)。 縈 (於營切)。 呞 (音詩)。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十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三六識悟入六。一眼識。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凈。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心見眼識也。識清凈故種種通利。心無際故見覺圓明。心見發光光極知見者。由心見發明。而圓照萬法也。迦葉兄弟即優樓頻螺等。或雲遇馬勝說偈。彼乃小乘因緣。非圓通所取。身子智慧第一。聲德居長。故稱長子。
△二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行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以周遍佑利故。凡具大根。修菩薩行。皆名普賢之行。心聞耳識也。分別眾生知見者。擇普賢行而成就之也。
△三鼻識。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凈。猶如琉璃。煙相漸消。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消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孫陀羅難陀雲[豊*盍]喜。佛親弟也。前數息依根。所以攝心。此觀白依識。所以駐心也。息由風火而起。鼓煩惱濁故。其狀如煙。昧者不覺。唯諦觀能見六交見火燒息能為黑煙紫焰。皆煩濁所發也。凈觀發明。則煩濁漸消故。內明外虛。而煙消成白。及乎漏盡。無復煩惱。內瑩發光故。出入息化為光明也。消息即消煙成白也。滅漏即心開漏盡也。皆由鼻息發明也。
△四舌識。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消滅諸漏。斯為第一。
說法第一辯才無礙因。以降魔滅漏。皆舌識力也。苦空實相者。世間諸法。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而中有真常不苦不空。如涅槃四德。即實相也。佛以身口意三輪。應物無滯。音聲即口輪也。
△五身識。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慾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凈。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優波離雲近執。謂親近執侍於佛也。言親隨親觀。乃至脫欲承教。皆明身識欽承也。行住坐卧律儀各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復以三千配身口七支。復配四分煩惱。成八萬四千。性業即殺盜淫等根於性者。遮業即支末愆失因過遮止者。戒律為眾綱紀。親印我心。言眾所印可也。我以執身等者。言由持戒故。身與身識無不圓通也。律中得度波離第一。僧中得度憍陳最初。故今堂置憍陳。壇置波離。各立本也。
△六意識。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娑著身。鬚髮自落。我游十方得無掛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嘆我神力。圓明清凈自在無畏。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因緣深義。謂非世間和合粗相。乃發明世出世法故。因之發心。得大通達。神通如意也。旋湛者。旋意識而復妙湛。故久成清瑩。通力圓明。清凈自在也。
△四七大悟入七。一火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支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冤。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消。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烏芻瑟摩雲火頭。即火頭金剛也。多淫之人。本由暖觸迫發。生為慾火。死為業火。業力增熾故成猛火聚也。遍觀暖氣者。令悟火大無礙流通也。諸礙既消。故神火內凝成智慧火發於頭上。故名火頭。生大寶焰。即火光三昧也。
△二地大。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來如來藏。虛妄發塵。塵消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平險防損。代人濟牛。無彼我相。表善平心地無有高下也。毗舍浮此雲遍一切自在。亦由平心故一切自在也。我即心開下皆因地大圓悟也。身界二塵。本如來藏。虛妄發生。故不相摩觸。了本虛妄。即悟無生矣。妙蓮華佛知見地。即諸佛心地法門也。行實圓契。染凈雙忘。名妙蓮華。迥出三乘。深造一實。名佛知見地。持地所持在此而已。故得身界塵消。無上智圓也。
△三水大。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成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牕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月太陰水精也。昔師水天。修習水觀。水性圓明。故號月光。修習水精。謂觀水精性也。水性無奪者。內之津血。外之剎海。水相雖異。而性不相奪。此即因水悟圓也。浮幢王剎者。世界海外諸香水海通號也。我於是時至身質如初。敘作觀之緣也。但見其水。謂專於一觀未融四大。故未得無身。舍利弗於恆河岸入定。遭怨害之鬼所掌。而出定頭痛。亦未得無身故也。山海自在通王。即於地水諸大得妙圓通者也。月光至此。乃融四大。故方得無身。而性合真空。初由水性一味流通耳。漢州綿竹縣水觀和尚。跡同月光。稠禪師入火光定。其室如焚。亦此類也。
△四風大。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因風大悟圓。身心發光。洞徹無礙。號琉璃光。無量聲佛。亦依風大。開示菩薩。使知本覺無動。而身界之動。皆風力所轉。琉璃光。因是觀界。觀世。觀身觀心。遷流運止。悉唯風力。故曰諸動無, 二。由是覺了。大千群動皆即狂勞。猶百蚊蚋鼓於方寸耳。既了狂勞。乃見不動佛也。東為群動之本。而佛號不動。乃即動而靜者也。能即動而靜。故身心無礙也。傳一妙心者。知風力無依萬動皆妄。而獨證無動本覺也。
△五空大。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因證空性故。性中所有一切皆空。身與剎海涉入無礙。號虛空藏。定光即然燈佛也。於定光所得無邊身者。法身如空。無有邊際。必假心燈寂照而後發明也。執四寶珠等者。由觀四大無依。妙力圓明。而照了法界。一切皆空。所謂虛空無二佛國本同也。又於自心現大圓鏡等者。亦由四大無依。妙力圓明。於圓洞心。內瑩發光。而交徹融攝也。幢王剎即華嚴法界剎名。
△六識大。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彌勒此雲慈氏。為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愍物迷識。故示跡發明也。心重世名好游族姓者。迷識著境。故外慕妄求也。從燈明教而名心頓歇者。了識依智。則迷妄自除也。然燈佛現乃成妙圓者。迷妄既除。心燈即現。心燈既現。則萬境妙圓矣。得是妙圓三昧。遂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盡空如來皆我心變。國土凈穢亦我心變。無量佛性從此發揮。是謂流出無量如來。至得補處。亦不離此也。識心圓明入圓成實等者。由妙圓識心。證入實智。不復迷識逐境種種計著也。
△七根大。前雲見大。此雲根大者。前舉一例諸。此舉總兼別。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亦名無量光。觀經雲。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名大勢至。今表念佛三昧。能發智光。離三塗苦。其力無上也。所值之佛。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最後名超日月者。表念佛之人自性如來。十二時中凈念相繼。則無量性光終自發明超於日月也。觀經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間念世五欲。是謂繫念。脫能如此。一無間雜。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下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此也。譬如下。示必須繫念。然後相應。不專念佛。則雖逢不逢。雖見不見也。染香則襲香。念佛則見佛。故以念佛妙薰。名香光莊嚴也。念佛得忍者。蓋以凈念蠲濁想。正念滅邪受。邪濁既遣。心境空寂一切不生名無生忍。如此則自性佛土凈矣。故可攝行人同歸也。
音切 隘 (烏介切)。 填 (音田)。 闤 (音還)。 闠 (胡對切)。 推 (他罔切)。 液 (余石切)。 窺 (去規切)。 稚 (直利切)。 捷 (疾葉切)。 激 (音擊)。
推薦閱讀:
※嘉興中安銀領國際【公眾平台】
※佛說梵網經順朱(嘉興藏B349)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六至卷第十)(嘉興藏A045)
※佛祖統紀(卷五十一至卷第五十四)(嘉興藏A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