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七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七
鏡水寺沙門 棲復 集
言識聲聞性等者。且生起義解者。先發大乘心。後發小乘心。小乘心隔大乘心。已後二乘心生起。望凡夫位名遠生。六十劫得果成熟。瑩雲。從第六住退。望凡夫位名遠生。且與二乘得果。名近熟也。
言知有大姓等者。知大乘姓未熟。先說小乘。後說大乘。唯佛知。餘人不知。名隱密。
經雲使者語之我今放汝者。喻上論住汝向自家國里。客作賣力。莫入他國。自國之中著穩便。我更不收管。法中論。許汝不修大。今放任向二乘之中修行。名隨意所趣。前汝所欲。皆當與汝。不勸大乘。即名放也。由如不追。即名放也。不必敕放。此時判侍。已後卻化故。
經言窮子歡喜者。辨雲。窮子歡喜。除意不信。從地而起。除身不信。既無言詞。除語不信。
言適本機者。順本心故。
言初發小心者。從來未發二乘心。今日始發。名得未曾有。
言從生死地者。往二乘中。循行來有餘得槃。名以求衣食。
言令修脫分者。如前鶖子。因施眼故。怖行大行。今者不須舍頭目等。但作觀身不凈等。即是小乘資糧位解脫善也。即是拘那含佛時也。
言密遣二人者。二乘教也。喻上即是長者遣二人引窮子。法中論。佛大悲心。設二乘教。即是長者遣二人也。澄問雲。何故前遣威德使者。即言傍人急追將還。使者疾走執之逾急。後遣無威德使。乃稱密遣徐語。而非急遣者何。答藏雲。大乘之教。是佛常用。由近佛故。名曰傍人。佛初成道。即說大乘。欲令彼等反本修大。名追將還。大教速被。名疾走往捉。大化不得。權設二乘。故言密遣。大乘化物。取佛速故。名為急追。小乘之教。取既賒故。名徐語也(稍勝)。
經言形色憔悴等者。問長者家中豐衣足食。出來家人大小無有少衣乏食者。因何有形色憔悴者。答一雲。或是長者東家西家。借請將來。二雲。或是自家裝束出著。四十年前。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方便權教。向他十方佛口中。借請將來也。三雲。四十年前。於一乘道。分別說三乘。名裝束出也。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又小智樂少法。
言方便之教者。誘引二乘。故名方便。如來設教。意難知故。名為密遣。教有二種。名為二人也。
言智慧狹等者。九部教唯詮生空。此解二乘果上說。
言或教偏故等者。依二乘教理說。
言或自德闕等者。向二乘行上說也。即是二乘教理行果具足也。喻上說窮子少衣食闕。面自黤添。名形色憔悴。法中論。小乘名句文。依聲上立。聲是色也。名形色憔悴。
言令傳語者。如來說小乘教。到聲聞耳邊。名汝可詣彼。
言方便漸等者。大乘教名疾走。二乘教名徐語。迂會修行。方便誘引也。
言二乘等者。教中詮斷煩惱。名此有作處。或教被二乘根。名作處。
言無漏之法等者。此修脫分。在見道前。雖未即得無漏。是彼之因。當必得故。故言無漏。此行順彼。故言順解脫分。即名倍與。相變名倍。
言擬問答等者。長者恐所使者。拙口鈍詞。恐問答不得。所以教示也。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問作何生活。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又雲。聞慧名問。教能詮理。理能成教。名答。由所詮理。顯發能詮之文。方能悟其意。故名答也。問一種大小乘教。何故二乘教行。獨名除糞器。大乘教行。獨名寶器。答二乘自利教。唯名除糞器也。大乘教有二名。一者。能除煩惱之糞。亦名除糞器。二者。盛彼慈悲喜舍利他之法。如法器也。
言不但行等者。前來教名法輪因。即是借威勢也。行斷惑時。事須因聞法教悟理。方始起行斷惑。名借威勢也。教名助也。如言三界無安等。
言以教扣等者。將二乘教。勸令發心。名求窮子。扣(口音)。
言述斷煩惱者。教中詮五停心觀。別說種種斷煩惱行相。名具陳上事。
言先取價者。窮子先把得定錢。然後作生活。法中亦聞二乘教。熏得聞思二慧。總未修行。名先取價。得彼聞思了。然後思修。諦觀五停心別相念。尋除糞。
言此真勝德者。有漏聞思。對前人天善根。名真勝德。雖是有漏。能與後位無學果為因。資糧位修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觀。加行位修四諦。名漸伏煩惱。名尋與除糞。
經言其父見子等者。長者見子。慜伊形色憔悴。面上無光彩。又怪伊到馬坊里。不領取錢物來。法中論。如來慜念二乘之子。見相好切切怪。今日到資糧位。即令回心向大。為漸悟菩薩怪。伊不回心求大。名愍而怪之。
言慜無相好者。喻上長者雲。自家男女錢財。不肯受用。汝許多艱辛。骨肉情切。所以悲傷。法中佛傷慜見此眾生等心多拙。見無上菩提不求。但好二乘涅槃小果。故慜見也。
言怪無求者。大乘佛果有塵沙萬德不修。何要修小乘劣行也。
言除糞已是等者。定時遠近也。意說從前父遙見之已下六段經文。總名化以二乘。喻中前之四段。即疏言除糞已上。是於過去無量生中之化故。此中名遠世化也。第五勸入善根。第六便成聖位二段。即是次前生及今生所化。名近世化。若論三生之中第一生修解脫善。第二生修四加行位。第三生事須卻從四善根位。方入見道。漸成無學。相似四善根。經兩生相似。此初第一生名遠世。第二第三生近世。緣覺四生亦爾。又緣覺一百劫。聲聞六十劫。資糧修行。或經世五十劫。名遠世。或加行位修行經十劫二十劫。名近世也。
言創教令入四善根等者。解他日也。二說一初約位解。他日資糧位。早見他佛。名初日。後加行位。更見化佛。名他日。前後佛別故。名他日。二約時解。日者資糧位修行三十二十劫。名初日。後加行位十劫二十劫。將遠對近。得名他日。四善根位異前。解脫位與前殊。故名為他日。疏中意但將兩位相對各別。他日義早成。況此皆是多劫修行者。況解脫位早經多劫。方入加行。他日義極成。
言故別說時者。定散有殊。觀行亦別。此位作五根五力四諦觀等。解經中他日之言也。
言知根未熟等者。此解經窗牖義。章敬雲。大根熟顯化。當門見子。如說大乘二空教中。而觀種性。今既未熟。密化為窗牖。依如來悲心權巧方便之用。施設不失。名窗牖。二約二乘教名窗牖。管窺之見。窮子是教中所詮生空理。如窗中見子。牖者道也。教能引智慧。名道也。此生空理教。是如來大悲心所向之處。名向也。
言又不以等者。解意同前。但是前約不定性。名潛施。此解不言潛施。即對定性人解也。
言窗牖者。有二說。一雲。長者寶帳中有窗。窗中向外見子。此解非也。若是寶帳上窗。則是大乘法名正門。不合名窗。二雲。只是馬坊中有窗。窗者私竊者。物不正視也。長者偷身。向馬坊里窗中。向內見窮子。法中論。藏卻報身。現化相身。向生空教中。見二乘之子也。若是兼法空教。名正門裡。且約生空理偏教。如窗牖。
言將成道時等者。今生鹿園中五比丘等。見丈六金身。得無學果。故名近見。章敬雲。此無學近見。返成遙見。今鹿園既名近見。返成四善根位。不是今生。總名遙見。唯今生鹿園中名近見。此第一解。今生鹿園名近見。前在四加行位。名遙見也。
言或由彼去者。二解。一鹿園中更經一大阿僧祇。到初地菩薩。生如來家。住極喜地。此名近見也。鹿野苑中亦名遙見。二雲。去聖位遠。望佛果菩提說。鹿野苑中去佛果菩提遠。故名遙見。窮子當來成佛時。名視見初解遙見對近見。後解遙見對視見。但將二乘望佛果。名遙。不以自乘果望因也。以前言父遙見子故。若約自乘。即子見子也。
經言即脫瓔珞細軟上服等。隱卻報身上八萬四千相好。報身上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復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又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須彌山。故言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身之具。現於他身三十二相。故言更著等。現於化身三十二相好。煩惱不能坌污。故言嚴身之具。化身相好。則外緣之所染污。故為垢膩之衣。長者大不欲得著破衣入馬坊中。為拾男女。事不獲已。佛身亦爾。大不欲得現三十二相。為眾生故。如維摩經雲。貧所樂法。教化眾生。問長者家何處得粗弊垢膩衣。答有二解。一東家西舍南鄰北里。貧窮家借來也。法中論。佛身八萬四千相。如來本無三十二相。向他轉輪聖王家借來。經雲。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王應是如來也。二雲。造作破衣裳裝束出。猶如唐國山隊裝束出六國王子。唐國本來無。但是裝束出。遣我如來隱卻八萬四千相。假如窮子。亦同輪王。有三十二相。相同有漏。即托陰摩耶等。故云裝束出也。
言示有煩惱惡業等者。塵謂塵坌。即是惡業。土謂糞土。即是煩惱。紀國雲。納妃生子。示為貪所坌。六年苦行。示為痴所坌。呵罵提婆。示為嗔所坌。辨曰。雖舉煩惱。兼有惡業也。
言先設權教等者。如人右手用穩便故。一切人皆先用右手。後方向大為說。大乘教如用右手。嘉祥雲。右手為執作之便。真智有陰結之能。手執器故除糞。智會理故斷惑。
言除糞器等者。喻上說除糞。事須得糞筵簞子等器具也(簞干同)。法中論。紀國。三慧為除糞之器。聞慧為仰器。思慧為金器。修慧為凈器。二乘之教。詮於三慧。譬之於執。故名執持除糞之器。三慧之力能斷煩惱。譬之於除也。又雲。即四諦下眼智明覺。為能斷法也。正取無間道智。此位但是以有漏智。斷伏煩惱。如說明得定。是彼勢用故。
言以教詮顯者。此約能化解。意言示於彼二乘教所詮行斷煩惱也。
言佛自示同者。即三十四心等。名斷煩惱。化相斷或。名示同也。
言說權教等者。即說我依此行斷煩惱。勸諸所化。合同己故。即同事化。如長者自手持執除糞之器。亦是結前意也。
經雲狀有所畏者。裝束作貧人入來。意徒窮子不怕一處客作。謨雲。若不作有畏之狀。即窮子不信是除糞之人也。即是為太子游出四門。見老病死苦不樂。名狀有所畏。長者假作客作人。怕主人嗔。名狀有所畏。以方便故。得近窮子。將知百蟲七鳥為子屬。長者為子故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經雲。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身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藏報身之實德。現化相之權形。隱妙理之深文。揚粗義之疏教。不居凈土。來此穢方。男女朴落糞坑。父母跳身入救。但願救得男女。不怕糞污衣裳。佛心慜眾生。還同長者憐子。經雲。以方便者。詐作有畏之狀。名為方便。只以方便。所以得近其子。
言示怖眾苦等者。問何名狀有所畏。答為悉達太子。游出四門。見老病死及沙門相。觀父王宮殿。如冢墓。見諸伎女。狀如死屍。三稱禍哉。夜半逾城。六年苦行。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成等正覺。真是狀有所畏。此上行相。指佛今身皆謬。意所前生身。經言。世世從佛受化。即生生化身化相皆如此。
經汝常此作勿復余去等者。且向二乘中修觀行。名汝常此作。勿放逸卻入凡夫中去。外道中去。名為勿復余去。當加汝價者。今四善根位與汝修慧。勝前解脫分位聞思二慧。故名加價也。
言相謂者。即好聲呼也。
言與汝修慧者。問人現在於加行。何名為當。答此指前科。既言勸入善根。名當何失。若准下文。既益汝價。即是應當名當如當真當異也。即正得名當也。
言瓫器者。即禪定如瓮器也。
言因定所有者。解脫勝處等。諸功德法。因定所有。如米面等。依瓫器有也。禪定如瓫也。米面況諸功德也。路府雲。前諸解脫通凡聖。得第八滅盡定。解脫唯五人得。謂三乘無學不退菩薩等。利根那含人。餘人不得。
言此位亦學等者。問諸經論中具說三明六通。具八解脫。阿羅漢人方得。如何窮子四善根位。便得此功德耶。答疏言此位亦學等。今見道前修有漏觀。學作勝處遍處等諸功德。三乘中慈悲喜舍。名四無量。
言鹽酢等者。攝雲。此見道前。學作生空觀。作本後相。而是有漏。非實二智。二智者入聖方得。
言調和等者。一切飲食美味。皆用鹽酢。於生空功德之中。皆因智慧生。由智為先。觀我為空。故方得功德也。
經言之屬者。喻上說椒姜鹽豉阿魏獲油時蘿等。法中論。即本後二智俱時心心所是欲。如蘇油能發眾味。觸即似觸。即似打面。信觀法不相離勝解。似菰[卄/((虺-一)-蟲+罪)]。於一一定。偏消鹽酢。多想即如勞籬木枸。安立境分齊。思如鐺釜。造作變生為熟。受法如碗。迭盛諸餘法。
言老弊使人者。長者言我不辭與汝壯手力。恐汝使喚他不得。今與汝老弊使人。輕省處驅使即得。若生活重處。不耐辛苦。若使市中去。須一個心逐後。法中論。羅漢變柱杖為人。事須定心等。逐後緣也。使向野馬世界使來。不得不免。交我如來熟彼取去二乘。神通見在。不越三千過未八萬。名老弊使人也。五通者。六通之中。除漏盡通也。四神足。謂欲勤心觀作用弱故。名老弊使人。
言此說利根超等者。相國雲。小乘唯許超初二果。取第三果也。大乘不然。且小乘者。於四加行位。伏欲界修惑。九品不行。後入見道時。與分別惑。一時斷盡。頓取第三果身證那含。得四禪根本定八解脫勝處遍處四無量等。皆依定起。若依大乘。唯許超中二果。取第四果。如有一類利根初果。以三界修惑。束為九地。上上品合之為一。乃至下下亦爾。如斷一二之時。即便通斷三界。故斷欲界六品盡。不名第二果。以兼斷上二界六品家。若斷欲界九品盡。不名第三。以兼上二界九品故。便名第四果。此即名為超中二也。三界修惑。如擗竹斷也。
言次第得果者。此中並是四善根中本位功德。米面等者。謂四諦五根五力等觀。金雲。小乘忍位修五根。世第一位修五力。若大乘??頂二位修五根。忍世第一位修五力。四位通修四諦。若大乘四行中。作安立非安立諦行相也。小乘唯作安立諦。亦能觀上下八諦行相。等字等取諸功德法也。疏言未至者。唯初禪未至上定。總名近分。此初禪創得定。未至根本定。故名未至也。然上界地中。皆有未至。然不得名未至也。簡至初禪故。故初定獨名未至也。
言鹽者。謂生空無我四諦十六行相也。
言老弊使人。謂四神足者。問與前四善神足何別。答前是利根因果俱。此是鈍根。但得其因。不得其果。不同前利根人得根本定起得五通。此由未得根本定故。不能發通。雖未得定。修欲勤心觀等四。而漸進故。故不相違也。
言曾解脫分者。前解脫分創修神足。今加行決擇分。能善修習。
言所修之法者。即解脫位中。五停觀位。修四正勤及四神足總別二念。今加行位中更修也。
言稱父子者。問既是佛口所生。即實是父子。何名假稱父子。答雖是佛口所生。且緣舍父逃逝。違背教理。故假稱父子。
經言我年老大而汝少壯者。舉老少。以成父義也。
經言汝當作時無有欺怠等者。舉離過。以稱子義也。
言我道等者。此唯解小義。不解壯也。軟者下也劣也。初發小乘小。有雲。兼有大乘性。名壯也。紀國雲。我慈訓育汝。故如父。順我行故。如子。我能令汝今世得世樂。及涅槃樂。故曰勿復憂慮。
言不自輕己者。不自輕己身。專求出要。名無欺身也。
言心無煩惱等者。即是折伏三業惡。嗔佛如嗔父。謗法怨言也。
言汝已能為等者。四加行位折伏煩惱故。三業柔耎。示身業精進。心無嗔恨。口無惡怨之言。若有此惡者。是外道家客作。及初心凡夫之作人。外道家作人。持雞狗戒。煩惱未伏。有惡勿見。汝今能伏。無惡勿見。自今已後。如所生子。未入聖位。但名如子。如猶似也。
經言即時長者更與等者。從前已來客作人。長者喚王大朱七。自今已後。是兒喚作士無士[乾-乞+誇]。法中論。名須陀洹。謨雲。若便以彼為兒。恐子驚走。故與作字。名之為兒。法中論。佛便喚為菩薩。恐彼不樂大乘。故且喚作須陀洹也。轉近故。若未入聖。且言若如我子。今入聖已。便與作字。名為之兒也。
言於二十餘等者。謂二乘位無漏十法行者。書寫供養。施他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惟修習。
言皆具無漏等者。順無漏故。名無漏也。十業道者。身三口四意三。第一解十法行為一十。又十業道為二十。名二十年。
言加行者。加行伏十惑。名一十。無間斷十惑。名二十年也。問此經住修道。但六惑。何名十惑。答此處加行無間二位之中十業道。故成二十。或十法行二十也。
言五下分等者。聲聞五下五上分結。名一十。緣覺斷五下五上分結。共成二十年也。五下分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此三證初果時即斷。更不復起。四欲貪。五嗔恚。此二證第三不還果時方斷盡也。五上分結者。一色貪。二無色貪。三掉舉。四慢。五無明。此之五種名五上分結。隨上八地。對治道起即斷。真證阿羅漢果時。方能斷盡也。故二乘人斷五上。得成二十也。問何名五下分五上分。答瑜伽十四雲。有二種下。謂見道是修道之下故。欲界是上二界之下故。上分亦爾。五上分結是色無色結。是欲界之上。名五上分結。
言二類斷者。聲聞緣覺二類別也。
言或無間解脫者。謂無間道斷十惑種。名一十。解脫道斷十惑粗重。名二十也。問二乘解脫道。不斷種子及習氣。疏雲依何義配二十年。答金雲。此約能治十善業道。或約所治十惑究竟盡處說之。依大乘義說。
言有疾者(至)有疾者。問佛出世間。煩惱合減。如何出世煩惱增多。答佛初成道劫減未遠。煩惱尚輕。十二年後漸迫減劫。煩惱增多。故十二年中上說略戒。十二年後遂制廣律。是知煩惱日日增長。愍之故病。意在於此。此示大不希時。是法華經會前。為說般若諸大乘。彼時聲聞心不希。今獲得者。即是法華會回心入大也。
言涅槃時近者。即可五年間。即五緣中第一緣也。
言大乘許多者。即如俗中言某是如許。某是如許者。自許也。二乘許少分同大乘也。菩薩許小者。未圓滿故。爾許比彼。名少。
言佛得眾生平等者。佛觀眾生情同一體。我既成佛。汝應成。如一乘章說。
經言而無希取者。喻上說管樹上途不耳。何況豪富家資財。尚不希一餐。佛遣須菩提。領念般若法門。意欲令受羨。須菩提聞說般若。涕淚悲泣。深解義趣。不愚於法。然無一念發大乘心。雖解法空。總不在受樂。然無一餐之意。
言悕者。切希字(香衣反)。望也。上也。並無悕字。應作希字也。
言復經少時。喻上窮子更經一年半歲。聞修歷長者家財。長者意途。利勤小人。長者深謀遠計。窮子還起受心。嫌前鄙下之情。遂起愛錢之意。如來多諸方便。令聲聞巡曆法空。遂嫌住小之心。有意希求作佛。故言少時也。
言昔發大心等者。潞雲。若如前釋十六王子時。名遠熟。近來生澀者。何名成熟大志。應說昔發大心。退故名生鄰近。釋迦前生名近。今般若會後菩提心。就望前名遠。由此得名成就大志。不爾相違也。
言正與此同者。即同下文悔過自責也。
言法華會等者。長者恐他親族等不住。付子財寶。故集也。如是集眾。今付尚八千菩薩疑。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咸作是念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又親情有言語。長者勤苦積集。得錢物時。置得產業時。兒子不在家。及至分割錢物時。便出頭來。答長者雲。他是兒子在家時。活計早成就也。法中論世尊對眾分疏雲。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
阿難等。等字之中。攝得四大聲聞也。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以得成阿耨菩提等。
言命昔退大者。今詳退姓側生之子也。文殊普賢久遠成佛。名親族。
言喻四眾者。國王等。配比丘等也。
言或如自名者。意言若以國王。配比丘等。即是喻也。若如自名。即在法華會上韋提希子等。
言此即初也者。初牒最初發心喻。即自宣言等四句經文。牒前。譬若有人年既幼稚。喻上論之。恐彼親族等。言長者先不言有子。恐是他人詐付財物。故自言也。法中佛昔不說聲聞中作佛。若不自說。恐眾不信也。問但言此是我子。即得何要。更言我之所生。答簡去乞養兒子也。又自宣言者。經通五人說。唯法華經。是教菩薩法。諸佛護念。尚不令菩薩說。故佛自說也(最初了)。
言某城者。告子處也。大乘教為城。三根聲聞於十六王子所依。大乘教發大乘心。名住城中。為長者之子。後忽退大乘心。不肯學。名舍吾逃走。馳流五趣。名伶俜辛苦五十餘年。此牒前舍父逃逝久住他國。乃至五十歲也。
言伶音等等。樂人之姓。非此間義。
言猶聯翩等者。如鳥羽翮未高。乍升乍沈。或上或下。飛不正貌。或生人天如上升。或墮三塗如下沉。如鳥聯翩也。又聯翩者。且如失群孤雁。孤獨之貌。古歌雲。夜聞孤雁獨聯翩。窮子在五道生死之中。更無伴侶。故言孤獨(一解了)。
言切韻若行不正者。問如何是窮子行不正貌。答喻上說窮子逃走。在他國艱辛。衣裳不整身之貌。行時不滿步。坐則下行頭。一腳高一腳低。言行不正。法中論。五道生死道路危險。生人天二趣。如足高處。生三途中。如是路著沈也。
言又行不正者。解與前同。但是顯字別也(二字)。
言亦有本依跉俜者。此是孤單之狀(四了)。
言或躡五趣者。此合前來行不正義。
言亦作跉俜者。亦是行不正貌。
言行不正者。即同化城喻品。險難惡道曠絕無人。五道生死。名險難惡道。
言或孤單辛苦等者。合前第一伶俜猶聯翩也。孤獨之貌前行。
經言其本字某等。澄雲。其本字某者。即受化之時稱謂也。我名某甲者。即施化之身影跡。謨雲。喻上論。本來名阿九阿七僧奴等。長者改之。名為兒也。法中論。若人若五趣不定。我名某甲。即是名為信解見至須陀洹等。
言中途既遇我等者。牒中還見父。懷憂推覓。牒不肯修大化。以二乘示大不希。
經言忽於此間者。喻上說即長者門側也。法中論即法華會上也。故下自言。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上文言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又雲。佣賃展轉。遇到父舍。
言中間逢佛亦是等者。中還見佛。還談大乘法。隨分修大。即是佛子最初發心。亦是其子。二義相似。略不合也。
言初逢亦子等者。子義既同。故略不說也。
言世世從化等者。謂中還見佛。世世從佛。即前最初發心中有故。故不別說。
言此初文也者。此合前譬。若有人二句經文。問前疏解年既幼稚之十六王子時。尚密說。未廣修行。名為幼稚。此乃真子。今合前又何言似子。答疏言初教發心實住等。故言似子。若爾。地前菩薩實住二凡。豈名似子。答由此但取二乘。似於菩提。名似子也。問前言若言實住二凡位故。名似子者。何故下之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等。彼說昔來。正指此段教發心位故。答今詳真似。各有多種。一向不盡。真中有三。一具性真。但有種性。即名真子。下文我等昔來。真是。
佛子。並地前漸悟菩薩。二側生真。即二乘通定姓不定姓。隨其所應。望異生位。已狹一重。真是佛子。三正生真。登地已去。具二空智者。似亦有三種。一無姓似。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二住凡似。雖已發心。未起無漏。今此疏言實住凡位。並攝地前頓悟。三定得似。似者如也。下言如佛子所應得者。皆以得之。依前真似。可為四句。一唯似非真。即無性。二唯真非似。即地上菩薩。三俱。即具性真住凡似。四俱非。即佛也。闡提外道有性無性。隨其所應。於前句攝。
言方知真佛子者。前雲。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今方為是真證。比來是似也。然前科簡真似各三。此所引文。今日乃知。方名真子。於前三真。皆不相攝。具姓是凡夫。側生是二乘。正生是地上。此是何也。今加一真。雲當得真。即此如真佛子是。
言三苦者。然此三受。苦受樂受舍受。八識之中七八唯行苦。前五通三苦。第六通一切。
言苦受自相者。即苦受自體也。三受中一受。此出克體。
言及順苦受者。謂五根五境及此受相應心心所等。俱是順此苦受。如刀杖觸根時。即生苦受。問五根五境曰凈無記。何名為苦。答體是有漏故。又漏心受故。若爾。行性何異。答寬狹不同。體亦無異。即隨順苦受。故名苦苦。
言五薀一分者。以彼五薀。通於三苦。所以不得全取。但取一分。名為苦苦壞苦行苦。各言一分。准此應知。金雲。一分者。且色攝。識薀七八。非苦苦攝。唯是無記。舍受相應行薀有多法。善十一不相應等。非苦苦攝。除此等外餘一分。皆苦苦攝。又除後二苦相應之薀。及無漏五薀。故言一分。即根境是色相應四薀也。
言是苦苦性者。若約行苦。三苦無別。問六境體是漏。能有苦受。故名苦。三境亦是苦。第八是苦受。答緣之深取境極重者。雲苦樂俱。第八任運緣輕微。唯舍受。此依眷屬體也。
言此苦即苦者。對法雲。前四當體苦。怨憎以來會更苦。故名苦苦。若爾。現會事可爾。後生等何名苦苦。答性有漏故名苦。有生逼故。複名為苦。苦爾。壞苦應同。答壞等初苦。現壞方生。不同此當體苦。此苦即持業也。
言即八苦中等者。對法雲。生老病死怨憎會。名苦苦。愛別離苦求不得。壞苦。五盛陰行苦。非苦苦也(上苦苦了)。
言樂受自相應者。此對法。又從樂受至變壞位者。此上皆是愛心所所緣。所緣體壞。名之為苦。
言於變壞位者。約境名壞苦。此樂等境。愛心所緣。由樂等境。變壞之時。能緣愛心而生憂惱。苦受相應苦。因壞而生。故名壞苦。牟雲。由樂受壞。彼憂苦因壞而生。名壞。依主釋。或能緣所緣俱壞俱苦。彼所觀樂變壞。名壞。由有流轉。故名為苦。彼能緣心由前所緣樂境壞。故受心變為戚。似苦相現生憂惱故。名為壞苦。問准雜集雲。於變壞位。能生憂苦。名為壞苦。即由有樂等境壞。而生憂苦。名壞苦也。若爾。如不還者。已離憂惱。樂等壞時。既不生憂惱。應非壞苦。又下三禪樂壞之時。亦不生憂。亦應非壞苦。由此對法。且依欲界變初二果說樂壞生憂。而名壞苦也。
言又由愛故等者。攝雲。即被能緣樂愛心體。亦名壞苦。所以然者。由坏於前無愛心已。愛心方生。故愛名壞。即此愛心而是有漏。體是苦故。愛即是壞。不同前解心境別說也。今此心體即壞。名壞苦。問三災壞時。無情器壞。如何得有變壞心生。答有情在時。知器壞。名壞心生。無失。又壞種粗重。色界三禪俱有。不遮。
言舍受自相者。潞雲。至粗重所隨。連讀可知矣。意言重顯前二苦種子名粗重。或無堪任性。硬澀性故。即粗重隨逐舍受。令舍受遷謝。名為行苦。
言或於一時者。澄雲。以彼行苦。通於三界。若是欲界行苦。即有苦苦所隨。若色界中三禪已下所有行苦。即有壞苦所隨。問如何名粗重所隨。答以苦苦壞苦有種子。現有硬澀性。無堪任性之所隨逐。令舍受亦成粗重。
言一時者。大論雲。隨在苦苦時。如地獄中等。或隨在壞苦時。如三禪等。彼三種子隨逐現行。今取能隨逐種子上。立此行苦也。此據賴耶相應舍受。為六識苦樂二受之所映奪所隨逐。故名不離前二。又六識中相應舍受。雖間苦果。亦不離前二。以苦種子及無堪任性。與舍受自相恆相隨故。名為不離。若二現行受舍受。有間斷故。與舍受便離。不依辨苦。
言所隨逐者。即二苦現行不起之時。即此種子說名行苦。此依舍受。以辨行苦也。
言不唯舍受者。此簡異前二也。謂前二受。皆唯當受自體五薀一分。此通五薀。皆行苦故。
言如唯識第八等者。十七門中。第十四三苦分別。彼雲。十一少分壞苦所攝。老死位中多無樂故。十二少分苦所攝。一切支中有苦受故。十二全分行所攝。諸有漏法皆行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者。依舍受立行苦。此即校此依實。若諸經論隨彼相增。所說不定。即如唯識等有二說。一全體多分攝三苦。即有漏法皆名行苦。名全。餘二不名多分。二相顯多分攝三苦。即舍受俱支等。名行苦。行苦名相顯。餘二受苦名多分。疏中會彼緣起。經中但初果時。以辨二苦。伽十地通因果辨名。諸文不同也。意說有有漏行苦。及舍受行苦。二類不同。
言窮賤心者。解經中心大歡喜。
言著弊欲者。問三乘皆有善法欲。如何名弊欲。答一種起欲。何不希望大乘。既拙好希望小乘。名弊欲。
言觀根未熟者。解經便見縱舍。究竟不舍。且舍名縱舍。即同七縱七擒。昔見根未熟。且縱令入二乘。今既根熟。即取佛無不擇舍也。
言不分明為我等者。此約四十年前。若更久遠。世世已曾從佛受化故。
言佛無不擇舍等者。二乘之人不簡擇舍。佛無此事。擇而舍之。未熟者舍之。巳根熟者舍之。巳根熟者受之。
言以方便力說如來者。此約說權方便之時。意中擬顯如來智慧。而須菩提等實不知也。
言此說般若等者。問何名加持。答有二說。一如來三業加持須菩提教般若。二雲。如來三業。身業令無掉動。加持口業。四辨七辨等說法。有情諸。加持意業。令不愚法解了大乘也。如來智慧加被須菩提。謂菩薩說大般若有二意。一憶知大乘理甚深不思議。二兼資熏自身中菩提心種子。令漸成熟。如?母余而多分。兒吃少分。自入自家咽喉也。
言隨我等輩者。亦本言我隨等輩。牟雲。隨我為正。
言不分明為我者。佛隨須菩提等。樂聞小乘。即正為菩薩說。不正分明為說。汝有佛分。所以不希也。
經言今我等方知世尊等者。即同諸品。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吝。又雲。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等。
言鄙吝者。若惜作??單作。今既當句之中。已有惜字。應從心傍作也。鄙吝與惜別也。
言昔時毀者。意從迴向大也。
言今此本言等者。當日造疏時。所見經本。二本不同。最初時。一本雲。說於大乘今此經中。二本雲。於此經中說大乘法。於此經中。今此經中。義勢相似也。
經言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者。結首不希。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菩薩所應得者。皆已得之。決定此結今得。
言菩薩所得一乘等者。令二乘人。聞經回心。求大乘。如彼菩薩所得無異。菩薩昔時初發四弘誓願。究竟取無上菩提。如二乘人迴向心究竟取無上菩提無異也。澄雲。一品言大意者。昔種菩提從生為生。現無大解。失念貧窮。父子情乖。肝膽胡越。子之失父。橫沈分段之中。父之失子。豎超變易之外。是以伶俜五道。馳騁四方。往返遊行。以求衣食。或心向理。遇到父城。解性既微。住居門側。良由根小情局。逆懼王使之威。旨達教深。未可投之淺器。是故如來脫珍御服。隱三德之常身。著弊垢衣。示無生之四智。然則小心易足。一日之價為多。大志難成。億劫之因尚少。將己所得。與佛齊功。可謂陪牆之擬須彌。牛跡方守溟?。此乃遠之更遠其之。又雲。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是故誘引小心於鹿菀。成大行於靈山。委宅而付珍財。領權而蒙授記。則此品之大意也(第六徹)。
疏七雲。四人同領頌獨標等者。問長行品初。四人並烈。爾時慧命須菩提等。今頌中不言四人。唯迦葉者何。答疏言年最大故。問前四人同聲領述。皆言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如何此間言迦葉獨自最大耶。答亦不妨前四人就五百千二百中最大。今言最大者。此就四人中。唯迦葉最大。故不妨也。以此義故。都有三。義第一說偈不妨四人總。說今偈中唯舉迦葉者最大故。第二四人中。餘三人總不說偈。唯迦葉說偈者。敘眾意故。第三解。四人不妨同聲說偈。空言迦葉者。影彰餘人亦說偈故。
言初一頌半述聞法得記二乘事者。長行雲。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頌雲。我等今日一行。領前火宅喻也。佛說聲聞得作佛。並領初周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並鶖子授記也。無上珍寶不求自得。述長行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四句經(路府科)。
言此初也初半偈最初者。長行雲。譬若有人年既幼稚。偈雲。譬如童子幼稚無識。喻上說童子幼小。故無知識。法中論。大心初發故幼稚。無明所覆故無識。
言第二退流等者。長行雲。舍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偈雲。舍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長行言他國。頌中雲諸國。疏解諸國。總名他國。
言長行有三。一子長還國。年既長大加復窮困下。至遇向本國。二父先求覓。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下。三子遇到城時。貧窮子游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言今唯頌父覓子等者。餘二文入後偈第四段。不肯修大喻中。一處明。文穩便故。問何名穩便。答若以文從義科。即合屬此唱。因父向他國里。築城住覓子。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方有子長還國。子遇到城。准義合屬此唱。若以義從文科。即令屬他後唱。文勢相承也。因有而年朽邁。益憂念子之次。子遂到城來。便有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或有所得。或無所得。已下。子長還國。子遇到城。文勢相接。故名穩便也。
言此中四者。就文先推覓中。長行有三。求子止城。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下。二資財甚眾。其家大富財寶無量下。三客利豐廣。出入息利下。今偈中有四段。加往來者眾。經。其父憂念。其父二字述前文義也。憂念者。慈悲深故。述前子之義。
言劬勞示相者。但六返觀眾生。八相成道。總名劬勞。既疲者。二萬佛時。將大乘教化。三根聲聞不肯修。故云既疲也。頓止者。不是停息義。但是止住也。卻向生死中。止住大乘城也。
言資財甚眾者。長行有七八。一寶聖財。其家大富。倉庫(有為無為)僮僕(調伏煩惱)。臣佐(方便善行)吏民(妙類及力)。象馬(五通)牛羊(八萬四千行)。今加輦輿五欲二。造立舍宅。五欲自娛。此二句偈文有。長行無。有無不同也。田業等者。即前倉庫。疏配智斷。人民即臣佐吏民也。
言造宅者。有二說。一者。空理內證利狹。如舍。慈心利外化寬。如宅。智處空理。如人在舍。智處慈心。如在宅也。有為有作。故說為得。經言造立舍宅。即起慈悲。名造。問依何教文耶。取無為為舍。答准無垢稱經。思空勝義舍。
言或造者起也者。疏意舍宅不別。宅即是舍。謂是慈心。有為法也。問何故作第二解。答顯宅舍不別也。
言五欲者五種者。簡要。一因樂。與樂為因。二自性樂。樂受自體。故為自性。三苦對治樂謂因寒熱饑渴等事暫息。或時生起樂俱時之慧。四受斷樂。謂滅受想定。五無惱害樂。此有四種。一出離樂。出家之人。二遠離樂。生上界者。三寂靜樂。謂涅槃。四意法樂。謂菩提。
言或凈法界者。即清凈法界。四智心品。謂無漏皆樂故。
言輦者真諦者。古時天子所乘。五通凡粗重乘也。今時天子乘。餘人不乘也。疏眾意同事將真諦。如輦。法王所乘也。輿同俗諦。諸人共乘。長行無。偈有文也。
言田業者。智斷二德。略無恩田也。
經言出入息利等者。出生死。名出有利也。入者入生死。教化眾生。名入有利也。自利名入。利他名出。又入覺佛法。名入利也。外化眾生。名出利。真俗談教如財。佛是王如坐賣買客。三乘聖眾如商人。於凈土之中去。名入利。得六波羅蜜教。住三界[邱-丘+(廠@墨)]市。教化眾生。名出利。如商人行賣也。化得眾生。發心如利頭也。
言通四方之珍異者。解行賣坐賣行坐賣。皆名客。故言通也。
言行其稅利者。如斥人稅取其利。入官入私。菩薩遍游三界。教化眾生。令發勝心。得利皈佛也。
言往來者多者。此一段長行無。偈中開出此一段文。長者大富。以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常為王者。為由得也(平呼)。常得天子愛念。喻上說有人得天子愛念。由此譬法皆共宗重。以如是因緣。往來者眾。法中論。化周十方三世諸佛。名王者愛念也。
言豪族等者。大菩薩等。宗敬於佛也。
有大力勢者。神通也。
言父恆念者。長行分二。初總思念。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後別思念。別思念中二。初念付財。自念老朽。多有財物。後念已示。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下。此間兩偈。但亂述前文。更不依次第。經言。而年朽邁。述前念付財中自念老朽也。痴子舍我五十餘年。言庫藏諸物當如之何。述前付財中。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有無子息。一旦終歿。財物散失。無所委付。言益憂念子。夙夜唯念。死時將至。述前長行。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言年邁益等者。喻上說老人年老。恐財物無人委付。多愁易老。憶念子心轉深。法中論。如來成道既久。慈悲轉深也。
言夙夜惟念者。章雲。引爾雅。夙者晨也早也。晝日名夙。即六返觀眾生。瑜伽三十八雲。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三時夜三時。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人未發心。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起善根。乃至令誰速應建立阿羅漢。
言初一頌半游求者。長者正思念之子。次遂到來。此間偈言。爾時窮子求索衣食。至國等。文勢相承。故此間兼述向前子長還國子遇到城文。彼中還見佛中。文雲。以求衣食。此述雲。求索衣食。前雲。馳騁四方至游諸聚落。此雲。從邑至邑等。
經言從邑至等者。從人天至三塗地獄出沒。或從人天入二乘往來。名從邑至等。在人天中。持齋持戒。一日一夜。在二乘中。修行少善。名有所得。退流生死。耽荒五欲。名無所得。
言有長行已解者。即說法如國。神通如邑也。
言有所得等者。雖游國邑。並佛法中。有雲外道。非也。更前雲。入佛法訖。此但是佛法中惡人。懸羊頭賣狗肉。冷茶法元來不止。真實善友者。朋友長我智慧。相引求其勝法也。牟雲。遇大乘名真實。二乘名虛假。金雲。有五重。一內心起不善無記。名無所得。善心即有所得。二約境。緣五塵即無所得。緣三寶即有所得。三約果說。求人天心即無所得。以果報究竟不實故。求三乘即有所得。四約心。發三乘心無所得。求大乘心名有所得。五約教說。聽三乘教即有所得。聞俗書外道即無所得。牟雲。未聞外道教。配無所得。非也。前來聚落。以是三乘內道。何況今至父城。
言困到也者。此述長行遇到父門。兼述第三段子長還國。子遇到城。彼處經言。時貧窮子。游諸聚落。此間述雲。漸次經歷。彼雲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偈雲遂到父舍。前喻到城。總望大乘也。此中別約中道大乘名舍也。前雲。加復窮困。此雲。飢餓羸瘦也。
言或起惡見等者。紀國雲。慧身不具。起惡見。為瘡。戒身不具。犯小罪。癬。惡見即不正見也。問何名瘡癬。答瘡深。深徹肉至骨。癬即淺。不損彼肉。皮上有癬也。問准前長行說。佛法為城。今云何得有惡見。答此惡見不是撥無之邪見。前雲歸國說。
言妄生見解者。妄生見解。如瘡。不專持戒。如癬。癬即皮肉不損。皮上生癬。犯威儀不整。掉臂跳行。如癬也。但知正見。雖然戒壞。卻有續時。若見壞不可續也。更言不專持戒。不是總不持。但少分持也。前來不專行行。名門側。今此不專持戒。戒上有癬也。
言所見父相者。長行有七。一見父安坐。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機承足。二貴賤承奉。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三嚴飾身體。以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四臣佐供衛。吏民僮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五莊嚴外物。覆以寶帳。垂諸華瓔。香水灑地。至羅烈寶物。六齣財產。即出內取也。七結類尊高。如是等種種嚴飾等。今此二偈半。述所見父相也。一施大寶帳。述前長行第五莊嚴外物中覆以寶帳也。不述垂諸華瓔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等也。二處師子座一句。述前第一見父安座中踞師子床也。三眷屬圍繞一句。述前第二貴賤承奉。四諸人侍衛一句。述前第四臣佐供衛也。或有計算等。長行所無也。或不妨計算二字。述前羅烈也。羅烈金銀寶物。述前莊嚴外物中。羅烈寶物也。出內財等二句。述前第六齣內取與。牟雲。若依此配。不述第三嚴身體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亦不述第七結類尊高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云云)。
言理居等者。問何故前言佛身出門外。此間言門內耶。答疏言理居等。佛身功德。是教下所詮理收。故言門內也。果從因行中得。名果在內。若佛身出生死。生死為因。因名為門。佛身是果。名出門外。今佛身既卻入生死中教化來。即是卻入在因門內來。故言門內也。
言昔望生死名在等者。教行為入涅槃門。從因門入來。故言門內。如寺前師僧。師僧出向外去。名出門也。向外俗人等寺中來。名入門。所望不同也。通難亦同。問何故前品雲。今在外門。此中言門內耶。答疏言昔望生死。
言計算金等者。即是天親菩薩諸大羅漢等造論解經。分別計度法數。有為九十四。無為有六。名計算也。
言出內財等者。金銀寶物。內財產。即是所詮二利功德。
言註記倦等者。金雲。以教行為券也。如世間人。以契券征取財物。唯券而得金。今依教得理。依行得果。故以教行。征彼理果。故言券也。疏者疏也。條道理割折是非也。
言注者(十里反)。注也。與韻同音。正是此中義。有雲。之戌反水注也。非此中義。
言見已卻走者。前長行有三。到父門。明見父。明卻走。卻走中有三。一悔來。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二起念。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三卻走。作是念已。疾走而去。今偈中又有兩段。述前長行三文。初一偈半述前悔來。兼述前起念中此或是王或是王等。次下有二偈。卻走。經言。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此兼述長行若久住此。或見逼迫等文是。
言此初也者。悔來也。長行雲。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經言。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者。聞教中說化身凈土功德。名見父。窮子見父不識。緣近來富貴。與舊全別。法中昔為王子。今作佛身。故別也。長行雲。有大力勢。即化身凈土功德也。此偈雲。豪貴尊嚴。是謂國王天子也。若是王等。天子兄弟。即諸王也。或是法身。或是報身也。
言卻走者。長行起念中雲竊作是念。偈中雲覆自念言也。長行雲。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今偈雲強驅使作。長行雲作是念已。偈中雲思惟是已。長行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偈雲。借問貧里。欲往佣作。佣作與肆力。不別也。
言父令急捉者。長行有三。一見喜。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二念生。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至由故貪惜。三令急捉。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今偈中唯述兩段文。不出二念生文也。偈雲。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在資糧位。為凡夫。聖位遠故。名遙見其子。默而識之者。知是十六王子時。所化眾生。即敕使者。大乘教名使者。捉將來抑授大乘也。
言子憂惶者。長行有三。一子驚懼。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二使逾急。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三子悶絕。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今一偈半總述長行三段。又窮子驚喚。述前驚愕。心口不伏。修行大行。名驚喚也。退大不修。頓住生死之地。名迷悶躄地。是人執我者。大教中教我舍頭目髓腦。剝皮為紙。刺血為墨。名必當見煞。何用衣食者。不用大乘功德。何故使我至大乘中修行。
言不述初二者。教發權心。彼興小意。兩段文也。且教發權心者。長行雲。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二彼興小意者。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不述此二文。唯述令修脫分已下。經又言初中後。二者。令修脫分。長行有二。初密遣二人。後二人依教。今唯述初文。不頌時二使人。即述窮子已上。初中有三。一密遣二人。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二令傳語。汝可詣彼。除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三擬問答。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今偈中疏科。唯述初遣及第二傳語。無第三文也。就此傳語中。述除諸糞穢。兼有擬問答意也。
經言長者知子愚等者。紀國雲。不識大故愚痴。但求小故狹劣。不信我言者。不信實教。不信是父者。不信實身。即是不信大乘教及所詮理也。長行雲。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今偈雲。即以方便。更遣餘人者。二乘教是大乘之餘。名餘人也。長行雲。形色憔悴無威德者。偈雲。眇目矬陋無威德者。
言為二乘人說安立諦觀等者。疏主章中。初世俗諦亦名假名安立。後三真。亦名有相安立。第四勝義勝義。亦名廢詮談旨。無別相。唯非安立。自內證故。然三乘四諦淺深不同。聲聞四諦者。第一世間世俗諦。所謂安立世間。瓶盆車乘。我有情等。此中唯所執實我。不取實法。不障彼故。第二道理世俗。謂所安立三科體事。聲聞多作三義觀故。三證得世俗。謂所安立四聖諦理。依此加行。修證得故。第四勝義世俗。為所安立。生空真如。依生空門。證真如故。世間勝義者。三科等法。道理勝義者。四聖諦理。證得勝義者。生空真如。勝義勝義者。謂安立生空無我。廢詮談旨。即一真法界。獨覺四諦者。與聲聞所證所執。體雖無異。根有上下。信有淺深。故成差別。第一俗者。與聲不別。第二俗者。所謂安立十二有支流轉等法。獨覺緣此為境故。第三俗者。謂所安立十二有支。雜染逆順。及凈順逆因果等。七十七四十四智等故。依此加行。修行證得故。第四俗者。謂所安立生空真如。第一真者。流轉有支。第二真者。雜染清凈順逆等觀。第三真者。生空真如。第四真者。謂非安立生空無我。廢詮談旨。一真法界。上兼下故。三科解脫。亦有四諦。下不兼上。流轉還滅。七十七四十四等智。除大利根。非餘聲聞所行境故。菩薩二諦者。初俗。所謂安立瓶盆軍林我有情。菩薩通取寶法。障自果法。第三俗者。謂所安立十六善巧。菩薩緣此十六善巧為境。除法我故。辨中邊雲。謂薀處界緣起。處非處為無為。瑜伽雲。六者即十中前六也。第三俗者。謂所安立三性三無性。唯識妙理。緣此為境。而證得故。第四俗者。謂所安立二空真如。菩薩雙證二空如故。前三真。即後三俗。第四真者。即非安立。二空無我。廢詮談旨。一真法界。今言為二乘者。即所烈二乘八諦是。有此差別。故置為二乘之言也。
言無法身功德者。唯識雲。在二乘位。但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言此傳語者。長行雲。徐語窮子。此有作處。今偈中上二句。傳語云。汝可語之。雲當相雇。下二句。兼述擬問答中意。長行雲。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今偈中雲。除諸糞穢。倍與汝價。當得二乘無漏功德。勝過人天善根。名倍汝價也。
言子遂依行者。長行雲。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前長行彼與小。意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今偈雲。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凈諸房舍。問何名為除。答雖自斷惑。因彼如來方行二乘行。名為除也。又房屬長者。宅屬如來。
經言先取其價尋與除糞者。先所聞思二慧。折伏煩惱之糞。此在五體心觀等位。
言一頌心傷者。長行雲。其父見子愍而怪之。偈雲。長者於牖。常見其子。念子愚劣。樂為鄙事。此二句。正釋心傷也。
言此身近者。長行分二。一見子。長行雲。又以他日於牕牖中。遙見其子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污穢不凈。偈雲。於是長者。著弊垢衣。執持糞器。往到子所。二身近。長行雲。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身之具。此上偈文不述也。唯述更著粗弊垢膩之衣至除糞之器。偈雲於是長者著弊衣等。
言總與語等者。長行雲。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今半偈述方便附近語令勤作。
言後別與語教示者。長行有三。一不令東西。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余去。當加汝價。二隨須即與。諸有所須。三假稱父子。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今偈中唯二偈。述前別與語教示。三段文中。唯述兩段。即是隨須即與。假稱父子。亦兼述不令東西中當加汝價一句。余並不述也。一偈半隨須即與。後半偈假稱父子。且隨須即與者。長行雲。諸有所須盆器米面鹽酢之屬。莫自疑難。至安意。今偈雲。既益汝價。述前不令東西中當加汝價也。問既言述長行。長行無足油。何故偈文與長行不同。答長行有之屬二字。含得多義。故云足油。飲食薦席。盡向之屬之中。含得也。長行空言米面。即以納生。此言飲食充足。即與熟食也。並塗足油者。三藏和尚西國風俗。不如此間。彼國斗則乘象。言多譬喻。行步塗跣至洗足。洗足多故。事須塗油也。當日法華經向西國說所有之事。故言油也。
言今言足等。問何名足油。答此有二說。一雲。欲勤心觀名因。禪定為果。亦此欲勤心觀。是足是因。因足有四。名四神足。二雲。修定之時。事須得欲勤心觀。此欲勤心觀。但解四義未正名足。是之因。今取四禪根本定。正為足也。神通為果。
言油謂八斷等。問何名足上油。答即八斷行也。一則滋潤於禪定。二能除定障。喻如油。三能去風痹。八斷行者。能除定障。得斷行名。
言即欲等者。列名也。一欲。三乘皆有善法。欲修定時。事須於先起希欲心。二修定之時。先須得精進。能除懈怠。滿善為業。三事須得信。信以心凈為性。若於實德能三。不起信。因何得定。由有信故。所以得定也。四輕安。調暢身心。安和適悅。正是定相應法。五正念。明記前境。能除妄念也。六正知。能除愚痴。正知是慧。簡不正知。七思。能?心。思量觀察。八舍。云何為舍。答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二行相者。金雲。引雜集論。四神足以五門建立。一所緣境。即定心所緣。或小或多。種種神變事。二神足體。謂三摩地。三神足助伴。謂勤欲心觀。四神足修集。謂八斷行。五神足果。果中有三。一通達果。即真俗二諦。二神足果。即六通。三功德果。即四無量。然此八德名八斷行也。簡要依對法十二。總攝八斷。以為四例。一加行攝三。謂欲精進信。二攝受攝一。謂輕。三繼屬攝二。謂正念知。四對治攝二。謂思舍。
言初三為加行者。以欲精進信。而為次第。若以義正之。即令信為欲依。欲為精進依。初修定時。先須有信。既信之後。發希欲心。從此已後。策勤精進。故此精進。正名加行。信欲二種。是精進依。相從而說。亦名加行。攝受有一。謂輕安。輕即攝受。安即攝心。身心適悅。故能修定。故名攝受。
言正念正知者。即繼屬攝二者。正念正知。由正念故。攝錄身心心所。不游諸境。此念有二功能。一不忘所緣。二安心一境。二正知者。有放逸生。能如實知。由念攝錄於心。能引於定。故名資潤於定。此正念名繼屬。正知相助。亦名繼屬也。
言不忘所緣安心一境。解念上功能。有放逸生。如實知。故解正知上作用也。
言思舍等者。對治攝二。謂思舍二法。
言?心持心二種力故者。則雲。?心謂思。惛沉起來。令心丈下。事須?令不下也。持心謂舍。掉舉起來。令心高舉。舍能持心。令不高舉也。簡要又雲。或思能?心。雙離沉掉。舍能持心。亦離沉掉。故名二種力也。由前思遠離。起沉掉所行。以舍寂靜而住也。
言如去風痹等者(疵疪音同)。腳冷漺病(爽音)。障染者。即上所言五種過是也。於中沉掉忘念不正知。並是隨惑。故名染障。染如風痹。斷如油。能除冷風。八斷能除染障。
言或足謂戒者。第二解也。滋潤名油。足是戒也。戒為諸行之足。故四分律雲。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涉。毀戒亦如是。婆沙雲。屍羅名足。能資善趣。至涅槃故。
言油謂六支受學等者。雜集雲。云何成屍羅。答能受持凈屍羅故。初受名受。受已防護名持。二俱受學處者。白四羯磨等。名具受也。二百五十戒等名學處。皆能受學。三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者。別防護身語七支。防身語惡色不起。名防也。防護凈戒。令無缺犯者。名護也。解脫是所求果。為求解脫。別別防護。名別解脫律儀。四軌則圓滿者。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名軌則。進正安庠如軌則。悉皆圓滿。五所行圓滿者。遠離五種過。諸比丘所不應行。一唱令家。有人犯法。將此罪人。巡歷郡邑。叫唱令人普知故。由習此事。佛不交過。二淫女家。三沽酒家。四旃荼羅。此雲執惡。亦名屠者。五羯恥羅。此典獄。獄卒也。六見微細罪。起大怖畏。為於小罪。生大怖畏。勿輕小罪以為無殃(云云)。具此六種。令戒端嚴。一切善法因斯增長。故此六種與戒。為油塗戒足也。
言滋潤戒者。此餘六支。得名油義。問六支即戒。何得名油。答賴六具足。戒學圓滿。故得油。
言法食既充者。即經雲。飲食充足。即長行盆器米面鹽酢之屬。今加足油薦席二也。無貪等者。三法相重。解原義也。
言無垢稱雲等者。問依何經教靜慮為床。凈命為茵蓐。答疏雲。無垢稱等四靜慮為床。因定發起無貪嗔痴。如床上展席。此無貪嗔痴為能發。所發三業相重。為茵蓐。
言凈命即是無貪等者。潞府此解未詳。理合無嗔痴所發身業。名正業。無嗔痴所發語業。名正語。無貪嗔所發意。名凈命。合此三種能發。名薦席。所發凈命。名茵蓐也。若爾。正語業二。亦是所發。名茵蓐否。答經雖不說。理取不違。
言獸所食者。庄生雲。人食芻秦。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嗜鼠。故知獸所食也。玉篇子電反。說文獸所食草也。古有人神以薦答皇帝曰。所食何處。對曰。食薦草。夏居水澤。冬處松柏。今謂應以薦草為席也。前雲。麋鹿食薦者。說文應蟹食也。山羊一角。古今[豕*曷]不直人(犬買反)。有[狂-王+斛]或從蒙。今御史所著冠。是亦通(治蟻反)今取於草。緣外國進獸來。時人不識。與種種物草不吃。後與薦草。方吃。獸因草得名。名薦獸也。
言又床薦等者。薦藉也(子應反)。坐草曰藉。相假藉也。
言詳石者。誤也。牟雲(詳亦反)。
言懎亦反。藉也(寂同)。
言假稱父子者。長行雲。我如汝父。勿復憂慮。偈雲。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問長行都無苦切之言。如何偈雲苦言。答更增加功價。又應所須。何不得勤作諸事業。再三苦令。名曰苦言。以子誘之。名軟語。即是佛愛語羅睺也。若如我子。此在見道前。名如。如由似也。若入聖已去。名真子也。
言便成聖位者。長行有三。初入聖。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入見道。二住修道。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由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三成無學。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今偈雲。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此偈中略無見道不述也。唯述無學位。經雲。長者有智。漸令入出。得二乘果。述前長行。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此五句即無學文。下二句偈雲。經二十年。執作家事。此談彼無學之人住修道事。似果上說因也。經字者。即是經過經歷。已經見道。過修道也。所以疏意雲。文中唯有學無學者。以疏意言。經過之義。今即令入出。昔曾經二十年等。為有功故。後乃示其金銀等。言無學也。以有二十年言。故云並修道。連下文長讀易見也。二十年者。聲聞十法行十業道。為二十。又修道之中。加行伏十惑。無間道斷十惑。為二十。又聲聞斷五下分五上分。為一十。緣覺斷五下分。為二十。
言影彰見道者。疏意唯說無學。謂有二十年。言兼彰於修道。今者以後影前。故言影顯也。若權言之。唯言修道文。言漸令入出。若至無學文。何漸令。故言過是已後等。前雲入學佛法。出利眾生。無怖無染。故云入出無難。直說無學。今雲漸令。故云修道也。證雲。前長行雲。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已下。是便成聖位。此文是即入見道位。爾時窮子雖欣此遇。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者。顯入修道。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即入無學道。今此偈中。唯後二位。為道無學道。雖無見道。影顯亦有也。今既不述。文中略故。今不述見道也。
言示大不希者。長行有二。初示大。後不希。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後明不希。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倉庫。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由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舍。今二頌述前長行。初一頌述示大不希。示大中述。標文不述。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以。下釋文。初偈示大者。經言。示其金銀至令知者。般若會上。初說八部般若。有為無為畢竟空等。名示其金銀故。名示大者後一偈。不希者。經言猶處門外等者。四大聲聞將心由自戀自乘涅槃。故云猶處門外。止宿草庵。
言止宿草庵者。小草舍有作庵。庵?草作舍也。廣雅雲。庵舍也。小屋之名也。
言第二段有七偈顯今獲得者。長行有二。初父付。後子獲。前文付有二。初知時到者。經雲。復經小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後集付分二。初命集。經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等。後正付。後正付。初牒首。後告今。且牒首者。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後告今。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今偈中分二。初五偈父付。後二偈子獲。且初父付中分二。初一偈半知根集族。後三偈半正付家事。且知機集族者。長行雲。父知子心。漸已通泰。成就大志。偈中述雲。父知子心。漸已曠大。欲與財物。三句述。路雲。初三句述前。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等。知根也。後三句述前。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等。集眾也。漸已曠大者。漸已根熟。欲與財物者。與諸大乘。集族者。長行雲。即會親族國王大臣。至皆悉已集。偈中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十五類徒眾。名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也。或國王喻梵。大臣喻魔。剎利喻沙門。居士喻婆羅門。或如自名國。是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如自名也。
言三頌半正付家事者。長行正告中分二。初牒昔。後告今。牒昔中有三。一牒最初發心喻。經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二牒退流生死。於某城中。舍吾逃走。跉??辛苦。五十餘年。三牒餘四喻。經言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章敬雲。其本字某我名某甲。牒中還見佛喻。昔在本城一句。牒不肯修大喻。懷憂推覓一句。牒化以二乘喻。示大不希喻也。今頌三頌半。二頌述前正告中牒昔。後一頌正付文。初有四。一初半偈牒最初發心喻。經雲。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此半偈述前長行。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此四句經文。敘最初發心喻。二有半偈。退流生死喻。經雲。舍我他行。經五十歲。述前長行。於某城中。舍吾逃走。跉跰辛苦。五十餘年。四句經文也。半偈化以二乘喻。經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
言或在人天彼等者。安國雲。人中天中各修十善業道。名二十年。
言或在者。加行伏十惑。無間斷十惑。名二十年也。
言或斷等者。聲聞斷五上分五下分名一十。緣覺斷五下分五上分。二十。
言或說等者。路雲。得有學無學果。各修十法行。名二十年也(上化二乘了)。
言一頌昔退大等者。一頌三個喻。經言。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牒中還見佛喻。不肯修大喻。示大不希喻。
言一頌正付者。經雲。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已付之。恣其所用。述前長行告今父。長行雲。忽於此間。會遇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言子獲者。長行雲。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今偈雲。子念昔貧。志意下劣。領未回心時也。亦同前長者。知子愚痴狹劣。今於父所。大獲珍寶。珍寶者。大乘功德。名珍寶。今日靈山會上。聞說聲聞作佛。名於父所大獲珍寶。昔日得二乘果。一日功德。不名為寶也。
言有為功德等者。問何名珍寶。答疏言有為等。
言無為真如等者。何名舍宅。答疏言無為真如等。意言菩薩慈悲心名舍宅。智證真理。如人在於舍宅。即同經言。思空勝義舍。智處慈心。如人在宅也。
言識達本識。未回心前。不知有第八識。今回心來。領知第八識。因中為火宅體。勸出。又領果中轉本識成大圓鏡智。勸入。或便知一切眾生第八識。皆如來宅。天子以四海為家。佛以眾生為家宅。今悉已領得。
言及獲寶等者。解經中一切財物等三句也。今日靈山會上。聞道聲聞作佛。恰似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承前有亦未曾有得亦未曾得。名得未曾有也。
言不合中還見佛等者。今頌中唯述示大不希。合餘五段不述。准前疏意。中間逢佛。亦是佛子。初逢亦子。故略不說。
言前長行中示大不希有三者。初知我樂小。不正為我說。故不希。長行經雲。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今偈雲。佛亦如是。知我樂小。述長行中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偈雲。未曾說言汝等作佛二句。述長行中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次一行述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次一行述長行中樂於小法。經雲。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得生空無漏。成阿羅漢。故我不希也。
言下有八頌頌第三等者。長行雲。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經言。最上道者。最上成即佛道也。
言佛三業等者。佛三業加被須菩提等。為菩薩說般若。意欲令彼漸悟修行聞法。資大乘根。不分別說。汝有佛分。名密敕也。世尊四十年前。不說二乘。於佛菩提有分。我早不希。更處會中。毀責聲聞。我所以不希也。
言諸佛等者。問釋迦一佛與菩薩授記。何得言諸。答釋迦一佛說法。與諸佛同。故釋迦一身亦得名諸。二唯論一眾生共多諸佛有緣。多佛共起一個化身。亦如丈六釋迦一個化身中多化身佛。釋迦一佛亦得名諸。三菩薩過去逢佛說法教化。亦得名諸也。
言下第三有十等者。長行雲。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今偈中十行半述。且初二偈標自己滿足。故不希者。四十年前總說解脫。我已得訖。自謂滿足。故不希。今日聞道。汝所得涅槃。是不究竟。如彼化城。所以知是不實。所以知是不實。所以回心忻趣也。
言內滅等者。菩薩兼濟眾生。故內外俱滅。二乘之人但滅自惑。不滅他惑。故名內滅也。或內證人空之理。有餘涅槃名內滅。滅理與疏同了。此涅槃以為究竟。所以聞凈佛國土教化眾生事。不希也。
言初三頌半於佛境等者。潞府。初二偈於佛境。後一偈半於佛智也。牟雲。准般若經。對如來說。理智俱名佛境智。不必境與智別也。
言初二頌偈等者。所以者何一切諸佛皆悉空寂。空觀也。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相觀也。如是思惟不生喜樂二句。結上二觀空無相也。作滿足心。故不希也。須菩提。觀二乘體本來不生。體既是無生。復何有滅。名一切諸法皆悉空寂。
言二我既無等者。我及我所。非人法二我也。無大無小者。謂於真境。無大可欣。無小可厭也。無漏無為者。觀真境時。心與境冥。理與神會。不見能證智所證理。所以疏言。觀諸法空。空觀即是體。一切諸法皆悉皆寂也。
言舍離貪著等者。一行半述無願。經言。我等長夜至無復志願一行。此無願觀也。而自於法謂是究竟二句。結於無願觀。向上不希也。
言遂於佛智等者。佛本來交二乘。觀苦集因果。有為向上不貪求。二乘之人。遂於佛身無漏。有為向上亦不願求。此錯悟解大乘觀行。則不如此前疏言。二既無有。即是我及我所也。問大小乘明空何異。答四解。一大乘教中明人之與法本性智空。空義則廣。小乘法中。但明人空。未顯法空。空義則狹。二雲。小乘法中但明三界內空。空義則短。大乘教中明三界內外一切皆空。空義則長。三雲。小乘之人但見於空。不見空。空義則偏。大乘菩薩見一切空及以不空。空義則正。故涅槃經師子品雲。初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行中道故。不見佛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故名中道。名為佛性。四雲。小乘之人滯空則皆於存人。有則失於空。即是取捨之心。斷常二見。空義不中。古德偈雲。若有所受法。即斷於斷常。大乘菩薩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即有而常空。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即空不滯有。心既不著有無。遠離斷常。即是中道正觀。空義中。謂於真境。無大可忻。無小可厭。觀真境時。心與境冥。理與神會。不見能證智及所證理。
經言我等長夜修習空(至)有餘涅槃者。意道得有餘涅槃回心向大。名報佛恩也。
言驗文意者。意言得有餘涅槃回心向大。非如古師得無餘涅槃再起回心。無此道理。若入無餘。何名報佛恩(此說不定姓也)。
經言道師者。佛也。見大根未熟。且舍令修二乘也。
言非曾不勸者。十六王子已教大乘心。二萬佛時曾受大乘化。疏約今生已來未曾觀也。非前前世不觀也。
言下有十偈合今獲得者。長行喻文雲。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等。長行合文有三。一知佛不吝大乘故得。經雲。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此上標經雲。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二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三結領今得。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言初三頌法喻者。今三偈總述初段文。此中小意述前。而但樂小法已上文。此中大意。述前長行。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今偈中經雲。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此一偈初小也。經雲。然後乃付一切財物。半偈真實也(此上一行半喻了也)。
言一頌半法者。經言佛亦如是等一行。初小也。經言。調伏其心。乃教大智。大也。
言下七偈明今獲得者。長行經雲。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至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言初一頌半總辨者。經雲。我等今日得未曾有。得亦未得。有亦未曾。此上一偈法也。如彼窮子得無量寶半偈喻也。
言初一偈總辨先得果者。經言。世尊我今得道至眼者。簡要問須菩提仍未入十信初位。如何乃言得果體。答得大乘教。名得果體。或據當得名得。或得之因故。
言後二偈。今得果是實者。初偈說昔時持戒為因。今得大乘果報。後偈昔時修梵行。今得大乘果報。若未回心即不得記。
言初一頌得真實聲聞等者。經言。我等今者真是聲聞。四十年前。不得名真聲聞。今日方得名真聲聞。以佛道聲。聲屬於佛。令一切聞。聞屬眾生。此聲聞二字。令取他名。名有財釋也。
言後一頌半得真等者。經雲。我等今者至應受供養者。三義之中。應受世間供養也。
經言世尊大恩以希有事等者。此一頌半明慈悲恩深難報。金雲。佛有三恩。一說五戒十善。拔三途苦。與人天樂。名小恩。二說二乘教。拔三界苦。與涅槃樂。名中恩。三說一乘。拔二乘變易苦。與大般涅槃。為大恩。嘉祥雲。有十恩。一普共結緣恩。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等也。二別共結緣恩。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等。三隨逐有情恩。長者聞已驚入火宅等。四隱本垂末恩。即脫瓔珞細軟上服等。五思惟救濟恩。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六舍深說淺恩。次冷水灑面令得醒悟等。七隱一說三恩。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八付財密化恩。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等。九陶練小心恩。佛敕我等。說最上道等。十委付家業恩。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復有四恩。一授我聖胎恩。二長我法身恩。三長時不倦恩。四莊嚴成佛恩。又諸恩不離三業。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身業也。得道者意業也。轉法輪者語業也。又經言。以希有事至誰能報者。鹿野菀中從外道化入小乘。名小恩。般若會名中恩。今說法華經名大恩。
言時長處廣等。時長者。大通佛時直至於今也。處廣者。二萬佛時遍起身教化。名處廣也。行滿者。二利具足。心勤者。六返觀眾生。苦己利人結也。二時長。三大劫。處廣通遍十方。行滿二利圓。心勤。晝夜六返觀眾生。苦己利人。八相成道也。
言昊天之恩者。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鞠育之恩。昊天罔極。意雲。我欲報父母之昊天。敬心無已也。爾雅雲。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者。言如陽氣昊大也。
言初二頌六種內者。手足為二。如頭頂禮敬為三。若以頂戴為四。兩肩為五。盡心恭敬意業。此名六。
言二頌以四事者。一美膳。二寶衣。三卧具。四湯藥也。
經言無漏等者。無漏即四智菩提。無為即一真法界。
言藏報身等者。解經中能為下劣實得自受用身也。有說他受用。非也。顯化相。即丈六身。隱妙理者。四十年前不說大乘也。揚粗義者。即小乘也。嘉祥雲。久證大乘。為鈍根故。忍而不說。如凈名經雲。釋迦如來隱無量功德。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也。
○藥草喻品
言今佛還為以喻述成者。問此中喻說。何處是述成也。答初贊印是雲佛如長者。舉少可以喻大。
言二者論說對治等者。此品不同前來譬喻信解品為二。有學凡夫。今此大乘。頓悟小菩薩。聞世尊初周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處處會下毀聲聞。又聞說中小二子不止羊鹿。同上牛車。不會如來說教。意生得乘同病。作是念。唯有大乘。無別聲聞緣覺也。世尊為說雨喻破之。天雨是一。三草稟潤。生長不同。甘草得雨唯甜。唯知天雨雨甜。不知天雨到黃檗之中。即黃檗得雨光。唯知天雨苦。不知天雨到蓼子之中辛甘。草既甜苦。辛辣不同。天雨恰似隨他甘草黃檗等。蓼子亦成甜雨苦雨辛雨。如來教化無是一般。由眾生根性差別不同。教法被根。遂有三乘五乘差別。破乘同病也。此論家偏說雨喻。喻一味之法。對根有三乘五乘差別(上敘論意下消論文)。
言七慢中第三等者。唯有大乘種性。發大乘心。名大乘人。三乘五乘總信。今唯取信大乘。不信二乘。名一向增上慢。二乘功德名增上法。向彼增上法上起慢。名增上慢二者。少得謂多得。名增上慢。三乘之中。修行大乘兼信二乘。名得。三乘之中唯信大乘不信二乘。名少得。將謂總解盡一切佛法。名多得。慢者恃己凌他。恃彼所修。唯有大乘。無二乘。說向他人。名增上慢也。故說雨喻也。問破乘同病。只合說藥草喻。如何說雨喻耶。答經家正取所滋三草破病。論家偏舉能滋顯所滋也。
言前譬喻品為等者。正明病生處也。譬喻品是信解品病生處。藥草喻亦破前二品病也。前譬喻品為治人天內外果顛倒。而求佛言。此人天果。俱是大宅。次信解品治二乘有學執。我乘與如來乘等無差別。問因何生得此病。答初周聞說聲聞得授記。又聞世尊說三人同坐解脫床。聞第二周說火宅喻中長者牛車三子同上。三子若別。即合小子登羊。中子上鹿。大子升牛。今三子既互等上牛車。明知不別。法中論。聲聞緣覺菩薩。總得授記。明知我乘與如來不別。述所修二乘法。更不要回心。不修大乘行。便擬取佛果菩提涅槃。若望如來意言等者。即回心已去究竟成佛即等。若不回心。聲聞二乘與大乘元來別也。既執未回心前。我乘與如來乘等。故說窮子與長者既別。二乘與大乘各異。故知二乘未回心前。與大乘差別。為破初執。說窮子喻也。信解品病。從譬喻生。藥草喻病。從信解品生。現信解品窮子領長者家財。便有一類小菩薩。執唯有大乘。無別二乘也。若望同。事須回心已去。窮子領長者家財。若未領已前。實別大乘頓悟小菩薩。見窮子回心已去。領長者家財。便執未回心前。又同也。離大乘外。無別二乘。故說藥草喻品。以破之。故此品來。所以疏言。今此品為對等。正是當品來意也。
言故彼論言第三等者。正引論文證。疏言故字者。由前三品經文唯說一乘生得諸病。此品破之。故言故也。
言令知種種異者。五乘不同。名種種。問何誰教知乘異。答疏言。諸佛如來平等說法。此教同也。
言隨眾生善根等者。隨彼眾生五乘本新善根種子。而說五乘法也。人天乘即五戒八戒等。三乘之人三無漏種子善根。如來說法是一般。三乘人各發自乘心修心。修自乘行。乃至無種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正解乘異也。
言意顯一雨等者。章敬雲。一不知同。二不知異。且不同者。一切草木稟潤生長之時。不知所依地是一。亦不知能滋天雨更無兩般。若知異者。各各自家開華著葉。不知諸草開華著葉與自不同。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聲聞不知緣覺根性。緣覺不知菩薩根性也。初解同稟潤各異。後解同不自覺知。若是瑞草。能知地能生長。天雨普潤是一。此況迦葉。此於藥草。經雲。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知根同異也。此是喻意也。言意顯一雨雖同。解前行平等說法也。三草二木生長各異。解前行隨眾生善根種子生牙。故喻也。言佛教雖同。前一雨雖同也。三乘二聖發修亦別者。此間藥草品。解三乘與諸處別也。菩薩大。聲聞緣覺居中。人天乘小。二聖即二木。發修亦別者。三乘二聖合前三草二木也。
言發修亦別者。合前生長各異。生長各異者。松柏千年長蓬蒿即易。菩薩三大劫修行。二乘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名發修亦別也。問三乘差別道理可然。如何是二木別耶。答雖同大乘所修之行。淺深粗細別也。
言有為機器等者。問何故方便譬喻信解品皆言唯有一乘無二無三。此間藥草品何故言三乘五性各別耶。答如來四十年前。及前三品中。說三乘無異者。約三乘法身同故。唯有一乘。若約有為乘。三乘五性各自差別也。意言乘有差別。不得將無為理說。若對無為理。教唯有一也。有為簡無為。機器簡理。理不能顯教之差別也。將機器對教意。菩薩有三乘五乘異故。問前之三品言唯一無二。豈唯約無為。不說有為耶。答所以疏言。亦有決定二乘者故。且不定性人未回心前。教對有為根性。尚得成三乘五乘差別。況更有定姓二乘根教。對二乘根。差別義極成也。又前三品。約回心已去。說教唯有一。今藥草喻斷未回心前。乘有差別。問爭得知。答疏言。由機性殊等。前來有三重。一若對無為說乘無別。若對有為說乘有異。二對不定姓人說乘無異。若對定姓說有異。三不定姓中。回心即不異。未即有異也。
言勝鬘雲攝受者。證五乘差別也。攝者包含義。受者領納義。教理行果。義非邪妄。名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負四種重擔。地能此四種重任。況菩薩教化四乘眾生。四種者。一海。二山。三草木。四眾生。攝釋三解。一約障有輕重。海最重。況無種姓眾生煩惱最重。諸山次輕。喻聲聞惑障故輕故。三草木次輕。況緣覺根利一坐斷惑故。四眾生最輕。況菩薩雙斷二障惑最輕故。二義。海況菩薩。理性深廣故。山喻獨覺。樂處寂靜神通最高故。草木喻聲聞。春榮秋落更不生。況聲聞後有盡故也。眾生況闡提。但有人天性生得善根。力微小故。三義。海喻無性人。生死深遠故。山喻聲聞。堅執不斷故。如山也。草木況獨覺。神通障輕故。眾生況菩薩。障輕少故。
言涅槃亦言等者。此證有三乘也。聲聞弟子皆言已作佛時。諸弟子不解我意。總不作佛。亦不解我意。方知有作不作。方解我意也。
言依人運載(至)異等者。此正是此品意。此品意正取教。若直顯說教有差別。佛說法元來一味。便違佛法道理。教上亦無差別行相。教為能運。人為所運。教隨所運以運以立名。車是一般。載炭名炭車。載柴名柴車。隨所載物以立名。教元來是一般。載人天名人天乘。載聲聞乘名聲聞乘。運三乘五性眾生。教向上有三乘五乘差別。天雨本來是一。隨彼所潤草木。恰似天雨亦有三般雨般差別相似也。
言三者方便品初標智等者。雙標理智。二皆甚深。譬喻信解品釋也。譬喻品中偏釋彼理甚深。三車是理。宅中唱三。門外等與牛車。是理甚深義。信解品中四人領解。
言實一者。唯大富長者財寶無量。窮子領長者家財。二乘回心作佛。
言假三者。三乘唯有名字章句。而無實義。此前二品正會理甚深也。教門甚深。都未悟解。此品之中正會四十年前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對根說故。
言如說四諦者。例成也。如說四諦本質是一。三乘人緣時行相不同。成三乘教法差別也。觀智不同也(法輪章說)。
言第一為顯種子等者。引論文也。意顯種子無上。不能破病。但顯法體尊高。即無上義段。問菩薩謂有乘同病。故說乘差別以破之。今更說雨喻。明天雨是一。莫增菩薩乘同病耶。答所望不同。說能滋天雨是一。與四大聲聞。述成說所滋三草各別。破頓悟菩薩病也。
言然於其中等者。二十品明十無上。於中七品具二。殘餘十三品多是文殘。藥草喻品種子無上通二殘者。且一是文殘。本來破乘同病說。三草少根少莖少枝小葉中大(各三雲)。只此三草文。便是破病了。向大草之中。分出二木。諸樹大小隨上中下破病。只要大草不要二木文。二木文不能破病。但顯得地前地上大小差別。二木經文與大草文各別。二木經文不能破病。故名文殘。
言此是義殘非是文殘者。本來明大草文。次所以地前地上相形立大少二木名。離卻大草經文。無別二木經文。二木經文被大草喻文破病處已用訖。今卻借彼二木經文。顯法體尊高種子無上義。此無上以不能破病。藥草喻家收不著。是喻家殘義。文即不殘故。是義殘也。問七喻之中有雨喻。十無上內又更重說雨喻。二種何別。答十無上內。只是重引前七喻之中雨喻。兩處雨喻。文同理別也。十無上中雨喻舉文取理。理即二木。顯種子無上義。即是舉能滋。取所滋也。七喻之中雨喻。舉所滋根性。顯能滋教有差別。破頓悟菩薩病。
言又更重說仍等者。攝雲。仍字誤也。應為乃。牟雲。仍字亦不妨。仍者。重也因也。七喻之中已有雨喻。十無上內又更說重。因者所以義。正是仍字。仍名為殘也。文屬雨喻中。三草破病文。早已用訖。教下所詮義。種子無上。無上義仍名義也。
言前說雨等者。即七喻之中雨喻也。
言普潤三草者。合知天雨。亦有差別也。所被根性三乘別。顯能被教亦有差別也。令知乘異者。即教也。
言今說雨喻者。已下十無上中雨喻也。前七喻中雨喻。論家立名。舉能滋天雨是一。顯所滋三草破乘同病。後十無上中雨喻。舉能滋天雨。取所滋二木。顯種子無上。名義殘也。
言三草之中形於等者。二草即二乘也。菩薩名大草。二乘名中。人名小草。就大草之中。自位相形。加名二木。
言所望義別者。大草正能破病。望乘同病。名破也。二木但顯法體尊高。望無上義。名二木。望中小名大草。大草喻中攝不盡。名殘。問為是文殘。為是義殘。答通兩說。一雲。是義殘。以彼二木無別經文。經文攝屬大草。大草經文向下詮著大草能生長義。則是大草喻家所收也。傍邊有一分自類相形。顯法體尊高義。大草義中收不著。故名義殘也。如律師解羯磨。律師中收。又兼解論義。便屬法師。便是律師之中一分殘。義名殘也。
言或是文等者。大草文屬七喻之中雨喻文。二木文屬十無上中種子無上文。問大草與二木何別。答大草約種子。二木約現行也。
言前後別者。依法華論中。前文明雨喻。後文雲諸樹大小。隨上中下解無上。前後文別。故文殘。是彼雨喻破病之殘文也。
言此大種子者。問何名無上。答疏言此大種等。即種姓地也。得雨滋潤者。地前逢善友聞教也。體用弘廣者。二解。一者。此種子體。形對二乘自位尊高。名體弘廣。二者。用能生當來自受用身現行。廓周法界。卻向種子向上。說用廣大尊也。後得果殊者。佛果體是無上。今種子感無上果種子。得無上名。非取後時所生。後時所生自屬業果菩提無上。
言論引經言等者。我身即佛身。佛身即大乘所攝。四智菩提無漏種子。唯大乘有名。不離我身。即此種子現行。二乘所無。得名無上。無上尊。唯大乘有也。
言若種若現等者。通妨也。問大乘之中有教理行果四法。今取何法。得名無上。答疏言若種等。若種者。地前種姓地並登地已去無漏種子。名種也。若現者。登地已去二空智無漏現行。名若現行也。若因者。地前種子登地已去現行。名若因也。若果者。即生自受用身現行菩提涅槃。名若果也。如四法雖皆不離大乘。總言無上。今取大乘無漏種子。以為因本。問餘九無上亦通教理。此何不取。答既言種子。必有生長義。教理不能生長。故不取也。
言去疾者。切差呂反。屬能去。近據反。即屬所去。
言去疾神等者。以用故稱葯。就體稱草。體有生性。用有治能。有生性故。可以喻長大道。有治能故。可以破少執。
言一有葯非草者。即是鳥蛇金百葯等。能治病故。名葯。無生長故。非草。法中論。教理果三。聞即罪滅福生。名葯。無生長故。非草。二有草非葯。如稊稗等。有生長義。名草。不能治病故。非葯。三塗業種及諸染心種。雖有生長。名草。不能違害惡故。非葯。問准新修本草及諸部。都有八百五十種。於中草藥約有三百般已來。余有五百般。是葯不是草。即石葯及蟲類等也。此攝天下草不盡故。有非葯之草。問四分律雲。得叉屍羅國有醫。姓阿提梨。字賓迦羅。極善醫方。耆婆童子於彼受教。經七年。師欲驗其醫道。與一籠令其採藥。於城四門面一由旬。有不堪作葯者將來。童子數日空籠而歸。無有不堪作葯者。師驗醫道已成。又娑沙說。色界中唯以發云為地。故無樹木藥草。欲界之中眾生多病。故於地多生草木。准此二解。一切草無有不是葯者。如何言是草非葯耶。答律中說。雖是草皆葯。而非一草治一切病。冷葯能治熱病。望患冷人。不是葯。熱葯能治冷病。望患熱人。不是葯。望不怡病處。但得名草。不名為葯。故有非葯之草。言約多分說。一切草皆是葯。其中少分亦有是草非葯。又毒藥良藥總取。又即一切草皆是葯。今唯取良藥。故有非葯之草也。娑沙雲。但言眾生多病故草生。不言一切草皆是葯也。牟雲。一切草皆葯者。唯耆婆知。餘人不知。今取眾人共知。故有草非葯也。法中既說三塗種子反害眾生。可同有毒之草也。既非良藥。非是此明也。三有草亦葯者。即人舉甘草等。法中論。三乘無漏行及人天善種三乘行。能斷煩惱。故名藥草。從種生現。從因向果。漸次生長。故名為草。人天善行五戒十善。能治煞盜淫妄。名葯。稟教生長故名為草。四非草非葯者。如磚石瓦礫等。法中取虛空非擇滅無為。不是此間所要。故不取。
言所喻亦爾者。此一句法合也。三草是能喻。根性是所喻也。亦有舉能喻藥草。取所喻根所性也。舉所證理。顯能證教。有差別也。
言不取余石葯者。簡前句中有葯非草喻。上說金石葯等能治病故。名葯。無生長義。故非草也。教理果三亦爾。教是名句文。無生長義。非草。聞者罪滅。能助行斷惑。名葯也。或依教悟理。依理起行也。教能與力義邊。名助行斷惑也。理者真如之理。其體一。定性離煩惱。名斷。果者果法。果法不增。鎮已伏故。名斷也。此三是葯非草也。今取葯。稟教修生。名草。不取余石葯。教理果但名葯。不得名草。所以簡之不取也。不取石葯。簡初句有葯非草句。兼前第二句。有草非葯句。但簡卻前二句。第三句自成也。
言世出世種等者。總標有漏無漏也。世即人天。出世即二乘無漏種也。
言今取人天等者。重釋也。人天善種者。福業不動業。三乘無漏種子。並無漏現行。是葯之草。簡有草非葯句也。違害惡故者。此解藥義。如前三乘聖種違害煩惱業。人天種子違害三惡趣。總名為葯。不取生死惡道草種者。三惡趣種子雖不稟正教生長。還能稟惡教生。故生長。此是毒藥不能治病。不名葯也。
言不, 稟正法等者。問三界五趣皆有種現。何故不取三惡趣種。答三惡道種不稟正教。法雨滋長。既不能顯。教有差別不能破病。故不取也。
言意辨三乘等者。問何以不欲普明諸種。答有二說。一者。五乘種有生長破病。則取也。三惡趣有生長。是草不是葯。故不取。二本欲明三乘稟教差別。破執一之病。不徒以普明諸種子也。稟正教則取。不稟正教者不取也。
言是葯即草等者。簡前顯有葯非草有草非葯二句也。
言以別簡通者。章敬雲。葯是通名。草是別名。以草簡葯。唯取是草之葯。不取是葯非草。是通名。葯是別名。以葯簡草。唯取是葯之草。不取是草非葯。為通別義乃周圓。諸抄唯取後之草草。義解通別也。是葯之草。依主。疏意偏簡是草非葯者不取。
言若雲此下明者。破古也。古人葯之與草。兩體各別。葯喻能滋之雨。草喻所滋之根性。葯喻教。草喻根。能所合說。名藥草喻。疏主破古師葯與草別。將教況葯。持草皆比根者。三塗種亦名草。豈一切草皆為喻耶。故知不爾。問下云為毒所中。何妨毒藥。答不稟雨只言為毒所中。不言葯也。問飲他毒藥。即名葯。何不言葯。答今取治病葯為喻也。以彼毒藥。不正宗雨故。然不離難天雨亦滋諸毒藥故。今解但取一分治病葯。智者不難喻。今又解。一切藥草。皆稟雨生。為毒為良。但由和用也。故皆為喻也。如因聞經起謗。即資毒藥也。
言由此故知等者。疏主義取葯之草。體是一故。葯即是草。俱就所滋以立名。
言此以二義為喻者。此解喻意。破頓悟菩薩乘同病。一者。稟雨生長各異。開華布葉不同。顯天雨差別。三乘人聞教行。取果不同。本是一般教。所稟各異。成三乘五乘差別也。少根少莖等。二雲。天雨是一。稟雨生長互不相知。甘草不知黃草苦。黃檗不知蓼子辛。三草二木各不相知也。三乘之人稟教修行。各不相知上性下性中性也。少菩薩自家根性尚自不知。況知他眾生有上中下性。眾生既不知。豈令執乘是一耶。經雲。如彼卉木藂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又十地菩薩亦能分知眾生根性。此亦不然。此說凡夫少菩薩有執。不知根性。若是大菩薩。知眾生根性。而亦不執乘同也。
言三根亦爾者。問菩薩云何不知。答涅槃雲。十地菩薩不能明知眾生佛性。此為良證也。
言答論說能滋之法。故言雨喻。論家偏說能滋。影取所滋三草也。經說能喻藥草為名。影取所喻眾生根性也。論家取雨喻。能滋天雨是一。會教。是同與四大聲聞述成。經家取所滋根性差別。破頓悟菩薩病。正是三周本意。經家以藥草為因。傍破頓悟菩薩執乘同病。如來述成是正。破病是傍。本來三根聲聞執三乘五乘各目別如來與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聲聞聞此。遂便悟解。回心向大。佛與說天雨是一述成。若與說三草。更增其病也。又為頓悟菩薩說三草。破乘同病。若與說教同。更增其病。何成破病也。
言經取能喻之體者。即三草也。以破彼種。彼種即頓悟菩薩病。執他不執自也。
言倒者以乘等者。倒者顛倒。三乘五性實有差別。執有一故。名為倒。
言破者以機等者。據實。如來所說。其法一味。若不對根說。難作差別行相。所以如來說根有差別。為破根既有別。教亦有異也。
言故假所潤葯等者。天雨為能潤。藥草為所潤。教為能滋。根為所滋也。
言由此不標等者。即不同論家名雨喻也。亦不雙舉者。即不同古師言。雨草從約少。稟潤生長。說名草少也。木約成長已後。說名木大。中少二草但得名草。不得名木。大草方名為木。就大草中木。若少未成。但得名大草。不得名二木。至後成長時。方名為木。亦名大草。法中論。大小菩薩俱是大草中收。只緣自類相形。分出二木也。有是二木。兼名大草。有是大草。不名二木。猶如種姓地菩薩。但得名大草。未得名大木也。顯通三乘。三草總取。不唯於大。此簡不取二木。為品題也。顯潤生長。況種子成就。喻現行。但說稟雨生長。名大草。顯差別。不說成熟。即是不取二木也。
言有解雲葯者。此重答前問也。初問意雲。論雨喻。經何不同此。答雲。葯者是雨。即草喻根。將法喻雨。二義雙舉。即論狹經寬。故無有難也。二雲。但答後問。前答雲三草破病。二木不破病。故不名葯木。品意取藥草。草中三種破執一之病也。若言二木。即不破病也。
言二既雙彰者。答前問雨及藥草為二。答彼問。即草木為二也。
言文雖不然者。經文不說。以雨喻葯。以草喻根。據其道理。亦不妨也。准理。根同病行。教名法葯。何失也。
言又前譬喻等者。引例證也。前譬喻品亦有所猒火宅所欣三車。本論唯約所猒火宅。但言火宅喻也。今此品。亦有能滋之雨。所潤之藥草。何妨唯取所潤。但言葯喻品。又彼以欣猒雨。雨門譬喻義齊。合明譬喻品。此藥草破病義齊。合為藥草喻品。理甚一種也。
言品末二頌者。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言先贊仰者。緣前窮子品中。四大聲聞。將長者喻於如來。我等皆似窮子。領解如來功德。世尊所以向藥草喻品之初贊印也。初贊者。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前品最初告須菩提。以能說般若經。窮子領財物。正是般若會四須菩提所說之事。所以告須菩提。二者須菩提能作三空觀門。所以偏告也。今此間獨告迦葉。有二意。一年最長。二者前品偈文。是迦葉說。偈聲亦絕佛便說此品告也。言勢相接。故獨告迦葉。及諸大弟子者。指餘三人。更不指多人。以餘三人同心合意。領窮子喻。所以兼指也。
經言善哉善哉迦葉善說等者。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贊也。
經言誠如所言。誠由實。如所言此一句。印也。問何故兩遍善哉善哉。答嘉祥言。兩言善哉。述其言巧。誠如所言。印其事實。紀國雲。初贊領權。後贊領實。故重善哉。問靈山說法。佛身儘是化相功德。如何言實功德。答只是讚歎迦葉領如來權實道理。設使是化相。依實而說。一三權實。亦名真實功德。又能將長者喻如來。二乘比乎窮子。大乘功德多。故財富無量。二乘功德闕少。由如貧里。四無量心為寶帳。長者尊崇。二乘涅槃。如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七聖財為金銀珍寶。五分法身為香水灑地。說七覺功德如散如華。三乘聖眾處處宣揚。如客利豐廣。果位功德滿故。如倉庫盈溢。妙願及力。如臣佐吏民。八萬四千眾行。如牛羊無數。心持四攝。如執白拂。二利功德。如出內取與。乘生空教顯理不圓。如眇目。聖智短故稱矬。相好闕故如陋。
言訝言合理故等者。即是世尊讚歎迦葉。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訝音(五亞反)嘆也。說人身上美事。故名訝。嘆訝迦葉出言。合於權實道理。誠如所言者。章敬雲。誠由信也。即是忍義。若恐二乘人作念。我知世尊功德盡。恐二乘人生慢心。所以第三更嘆如來自身功德。所以經言。如來複有盡等。汝所說者少。不說者多。故言復有無量無邊功德也。
言說不能盡者。如虛空經偈言。十方虛空由可步。四大海水由可量。一切眾生心可同。如來功德說無盡。又雲。假使一千頭。一頭千口。一口千舌。能種種音聲。於千劫中。讚歎佛功德。所嘆者少。如一微塵。不嘆者。如大地微塵也。
言顯彼尚等者。解第三段經文也。佛同長者。汝將長者況如來。以少況大分相似。汝同窮子。聖德微亦許同。一者。二乘人比窮子。未必全似。少分似故。微亦許同。二雲。二乘人聖德微少。實同窮子。故云微亦許同。或言漸亦者。約回心後。漸已通泰。金銀倉庫漸與長者同。二乘功德。既回心已。漸漸亦同於如來矣。領家事後成佛等好也。
言法中有四等者。疏主法述中。科此四段。行相極不相當。疏主准下喻文。合文述著此間經文。所以科出。將下喻文合文。反照此間經意。方知分明也。
言於法自在者。經雲。若有所說。即是佛與於世。若不出。因何有說。
經言如來是諸法之王。王者自在義。所說不虛。故稱為王。若出言虛誑。何名自在。若不自在。不名法王也。亦如講人。於所解中。講無滯。方能宣說。
言二法利群生者。經言。於一切法以智。至而演說之。名法利群生。經言一切法者。真如與一切法為所依。名一切法。
言以大悲智者。何名智方便。答於無言說法上。以名相說。故名方便。問本來是無名相法。強安名相。加諸法體。何名方便。答說法若不稱法體。不名方便。所說法與所證法同。故名方便。
言能善說之者。解經而演說之。演者水長流貌。從根本智證真如理。理上有塵沙萬德。從根本智起後得智。雲自利。後得變影緣。如塵沙萬德。皆而此自利後得智中帶起來。如鏡中像。利他好得安名字說。問莫說證底法不著。答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也。離名相法。即是經中於一切法也。相國雲。即三性法。如來本智。證阿賴耶識性。即圓成實。後得智中。了賴耶識相。依他以二空為門。了遍計性情有理無。了此法了。皆由本智。本智為依方便起後得。後得能說十二分教。如本後智所證之法等無有異。四大河流至天池等。
言所說之理契等者。解經中到於智地也。有二解。一根本智證得後。說說合證。故名到。智地者唯真如理。二雲。眾生聞如來教。觀理起行。依行起智。證著真如。證到佛果地。通菩提涅槃。名一切智地。後解通理智也。
言教順於理者。即說合證故。不同外道我以飲甘露成就不死葯。即教不順理。乘此寶乘。直至道場。行亦不虛。名理順行。又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若將二乘教。望大乘理等。皆非順也。大乘望亦爾。
言以此普滋者。將到地之法。滋潤彼三乘五性也。
言由識空有之法者。解受道有殊。經言。如來觀知一切諸法。至深心所行。正是受道有殊。若不知根。何能受道。問如來因何說法。到一切智耶。答如來觀知一切法之所歸趣。一切法者。不過空有。攝一切法盡。知一切妄法無體法歸趣遍計性遍計心。所遍計境中間無體相分。是遍計性。如市裡人終日相不識姓名。終日是分緣相分不了相分是無。如幻眼見空華。空中本無華。華相分從心起。此上解如來至歸趣。問如來早晚觀知。答趣成道了知也。二知諸法有。一有為法歸依他性。二無為法歸圓成實性。此三性是一切空法有法之所歸也。
言究竟真性者。此三性法。究竟歸於真如也。
言及知眾生心等者。眾生心是能趣。三乘行是所趣。法上解由佛達法識根。令彼所化眾生受道者有殊。各得生長人上解也。
言無垢稱雲等者。有無所趣。據此經。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意樂所歸者。即證此經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
言即是三性等者。意言離三性外。更無有法也。空即遍計。有即依圓。
言心所趣者。潞雲。心即是行。與趣是果。故准經約心所行。行者即是心所趣處也。意取所行也。知眾生心。勝解智力知也。又知眾生心之所行。即遍趣行智也。
言於理者。理是性境也。智者是眾生心行也。望如來智。能知達之無礙也。
言或由佛達等者。攝問此與前何別。答前解由佛達法識根。合所化生。而各受道。即於所化眾生理智中也。此解受道。即屬於佛。佛自受已。然後能令三乘得益。令三乘差別也。
言不能自達者。經示諸眾生一切智慧。正是不能自達。若自達了。寧假如來示之智慧。又於諸法究盡明了者。由佛究盡諸法。所以三乘五乘說權說實有差別。菩薩種性。教取佛果菩提智慧。聲聞緣覺人。教取自生空智慧。所示三乘五乘差別也。少菩薩自根性及他人根性盡不知。所以執乘無別也。
言下喻及合者。問如何疏主科此經為四唱。答疏主言下喻及合等。意言下喻中四科。與此相稱也。下法王出世喻。即此第一佛興於世。下說教普滋喻。即此法利群生。下稟潤各異喻。即此受道有殊。下不自覺知喻。即此不能自達。只緣法述有四段喻。及今皆具四段。所以疏主科法述有四段正相當也。
言又有釋言等者。破古。紀國科。此法述初一唱。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至不虛。此總是明所說不虛。不配經文也。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下。至一切智。配開佛知見。二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配示佛知見。三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配悟佛知見。四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配入佛知見。
言雖作此解順等者。至下喻文。合述法王出世說教普滋等四段文。此解對彼。便是別意。肯袊所說也。又解此釋雖順開示悟入一乘之文。不順此文。破乘同病。故名別意也。
言又別顯不虛者。此是疏主自重解也。科即同古師。於中義即別也。初一唱總明不虛。經言。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總此次下四段別顯。一窮法實性。經言。於一切法以智等。二能知空有。如來觀知一切等。三知眾生心樂。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等。四能示權實。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等。
言法實亡言者。以言顯說。名智方便所說之法。雖非即真。萬法名字皆是假有。喚火之時。不得火燒口。雖不是真。然所說之法。合著所證之法。所證之法是無名相法。言中說還說著無名相法也。然一切法之自性。並皆言詮不及。假智及詮依共相轉。如呼水火等。問真如亦爾。二法何別。答且如詮火暖為自性。即成喚。雖不燒定暖為相。若言真法非凈非染。離中離邊。如是說時。亦不稱體。不可說故。
言然與等者。問正智證真。如都無一切。及至後說。萬法歷然。云何言無別也。答所證者即是三性。所說者一即三性。更何差別。只如五地菩薩。了俗證真。只無有別。何況如來說法之時。有不同證也者。然疏意者。本智證理。後智證事。名佛智故。義說本後。約理事殊。一一說時。如證無別(牟解)。
言地者依止者。解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智地者依止義。其真如名地。唯有根本智。到於智地。
言意言佛者。此說說合證。故名為地。此智證名到。
言或教能等者。此意教等四。皆名到地。
言此能知空有者。解經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如來能知空有諸法歸趣。知一切妄法歸趣遍計性。又一切法有二。有為法歸依他起性。二無為法歸圓成實性。此三性法。是一切空有法。所歸趣處。
言或所歸趣等者。即三性法究竟歸趣真如也。即是如來於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故一切法歸趣於空者。即是真如法實性故。如彼色法。依空之性。方顯空故。
言謂知心行者。解經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由有種性相應之心。心受樂。樂聲聞乘緣覺乘故。名深心。若心勝於境。勝解智力也(上解深心下解所行)。若心是能行。行是所行。即遍趣行智力知也。又知此眾生造地獄業。受地獄果。六趣皆爾。
言既達諸法等者。解經又於諸法究盡等言也。謂眾生等疑。如何昔日四十年前說三乘。今日說一乘。故言如來後智觀四十年。眾生有三乘根熟故。所以如來為說於三乘。今日靈山唯有一乘性熟。如來所以為說於一乘故。如來善知眾生根性故。所以初說三權。後說一實。如來一一皆知無有錯謬也。
言此上意言等者。四句疏都結前四義也。一窮法實性。二能知空有。三知眾生心樂。四能示權實也。
言由此四義者。牟雲有二義。一佛說不虛故。功德不能嘆盡。二以有此功德故。能說於權實。眾生無是功德。云何得三乘無差別。順前第四不自覺中。出前別意之所由也。因說不虛。重明乘有差別。破執乘同也。
經言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者。總也。山川溪谷是別也。山裡有土地。川里有土地。溪里有土地。谷里乃至土地。三千大千世界處心所也。此處所中處無諸物。唯有山川溪谷。此四般上古盡。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山則是川。不是川則是溪。不是溪則是谷。三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是能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是所生。三千大千世界。與胎卵濕化為能有。三乘種子為所有。若約此間名總喻。有草即葯。有草非葯。皆從土地所生。法中論。約如來大悲說。六趣四生儘是如來所教化境也。所生二字屬下句。
經言種類若干者。少草種類。中草種類。大草種類也。法中論。菩薩種類。二乘種類。人天種類。名種類若干也。
經言名色各異者。甘草黃檗黃蓍生牛膝。名各異也。法中論。菩薩之中。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初地二地(云云)。聲聞初果二果(云云)緣覺之中。麟角部行。人天釋梵輪王。名各異也。
經言色異者。三草開華著葉。青黃赤白顏色各別。法中論。三乘人神通大少別。名色各異也。
言三千大千等者。有解大化身所王境。此非也。大化身四加行位菩薩見故。今言一佛化境。只是少化身所王。資糧位菩薩見雖只遍四明。今約少化身。都王一個三千界。舉同王境界故。言化佛境王三千界也。
言艮為山者。卦名。然聖人設卦。以觀象象。此人紀卦名也。干天坤地。巽雪坎水離火。艮山風澤。山產也。產生萬物。宣吐也。氣者嵐氣。岩[歹*(└@官)]之中。山嵐散生萬物。二川者。貫川也。字像形字。通流水也。三溪者。爾雅雲。水注川曰溪。四谷。古鹿反。谷音(余玉反與欲同)。
言喻大千等者。喻上說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山川溪谷。山川溪谷之中有土地。山川溪谷土地俱能生。卉木藥草俱所生。法中論。胎卵濕化為能生。身中種子為所生。今將山川溪谷四種。喻胎卵濕化。但約數同。配四生。無別行相也。或約具緣多少配者。卵生具四緣。胎藏卵?。濕潤乘恩。故喻山。二胎生具三緣。胎藏濕潤故思喻川。三濕生具二緣。濕潤故思喻溪。四化生具一緣思。故喻谷也。
言卉即三草木即二木者。有說草有藂。木有林。疏意草之與木。皆有藂林。路府問藥草離卉木。更無別體。經中何故置及言。答所喻法中。種現不同。經置及字故。疏判奔木喻現行。藥草喻種子。或卉木別喻大乘。藥草通喻三乘。既種現通別有異。故置及言也。
言此雖眾多者。簡法也。前來總喻。總喻六道四生種子。總喻也。若就此經。此經所要。即唯世出世善種子。總喻於藥草也。
言相用有殊者。相即行地行修行用。即斷煩惱。名用有殊也(上總喻也)。
言化身隱實者。解密雲彌布也。密即潛也。彌即是廣也化身佛王一三千界。及隨類化身。遍三千界故。
言密雲彌布。此不是卒暴雲。是密雲也。彌由遍也。遍由布也。喻上說雲從龍起。雨從雲得。時人但見雲。不見龍。法中論。化身從自受用身上起。時人但見化身。不見自受用身。雨即從他雲里來。法教還因化身說。乍可有雲而無雨。不可有雨而無雲。乍可有化身而不說法。未見有說法而無化身。疏言。化身隱實。實即自受用身。名隱實。八相漸現。解化身。八年作嬰兒。七年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欲樂。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從生相漸次而現至成道。於此身上。為劬師羅長者。睹三尺身以發心。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起信。王三千界。不但身遍聲亦遍也。
言一化三千等者。說教普滋喻也。經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聲既遍滿。法音相接。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雲遍之處雨隨。身遍之處。法音亦遍。
言一時等者。喻上說。上說不雨即已。雨即下必一時不前不後。故立時也。等者平等也。乾地向上亦普下雨。林木向上亦普下雨。三草二木向上亦下雨。故云等澍。法中論亦爾。如來說法。未有眾生根熟不說法。未有說法根不熟。不前不後。名一時。喻上說雨。亦須是三月四月草木發生時。草木雨下名一時。若十一月雨下非時。說法亦須是眾生根熟。一時之義有二。一正是眾生根熟時。二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一時悟解。亦名一時。等澍者。喻平等說法。不簡聲聞緣覺。大根少樹平等說法。故言等澍也。
言時雨者。即大平等時。三十六雨。雨不破塊。若於季世。雨既不時。今顯應根。同彼時雨也(總標了下橫滋也)。
經言小根小莖小枝小葉等者。問何名橫滋。答經言小根等。喻上說三草得雨。各著根莖枝葉橫相望。名橫滋也。三草等顯橫。列著等顯開華布葉橫相望。名橫滋。若堅長。唯於一般草上。論豎長也。法中亦爾。三乘五性聞教。一一乘中。皆能行因取果。名橫滋。若唯於大乘中。說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名豎長。
言三乘性異下標。根性下釋。涅槃等下證也。
言若遇及以不遇等者。世間有一般病人。若逢著醫人。吃藥當下差。若遇醫人飯食。將息亦差。即大菩薩。
言若遇不等者。即二乘也。問聲聞可爾。緣覺不遇佛出。如何亦得差。若約初心修解脫分善時。事須遇佛也。
言此三乘名等者。問眾生自有種性。如何取教理行果向上說根莖枝葉耶。答種性為所依。教等四法為能依。依此種子。向上說有根莖枝葉也。為聞佛說教滋著識中種子。最初故名根。第二如來說果法。滋著識中種子。名莖。依一種子上。約開教理行果四法時。安立根莖枝葉也。
言依教證理等者。如依根著莖。依理起行。如依莖著枝。依行得果。如依枝葉相生次第也。問前來唯取行法為藥草。不取教理果。今何故將教理果。配根枝葉耶。答前約所滋。三草之中。行親能得果。有生長義。破病義。故偏取也。三無生義不是正能破病。故不取也。今教理果三相依有。俱是能滋之法。故總取也。問前說教是能滋。理行果三是所滋。今何故四法俱是能滋耶。答前來唯言是能滋者。從初為名也。事須最初聞教。然後悟理。行行取果。有初一方有後三。故偏說教是能滋。據實。教理行果總是能滋也。
言又依勝劣者。聞果法勝。故滋著種性。如根。聞行法次劣。滋著種子如枝。聞教法最劣。滋著種子如葉。等配也。
言橫名三乘者。即大中小草也。
言豎名四類者。喻上根莖枝葉。法中皆稟教理行果。名豎四位。
言類依性有者。性即種性。無有種子。然後就上根莖枝葉。故有四品類。亦依性有。何不名橫。答二木依彼豎性。不依橫性。橫豎二性。如下自辨。
言亦有說四者。即是地前資加二位。勝解行地。名樹根。見道名莖。修道如枝。無學道如葉。
言此義不遍者。疏主破古人也。雖有根莖枝葉。不遍小草中有。故不取之。二乘見道已前。無勝解行地之名目。亦人天乘性。亦無此四位。
言豎長者。二木之中。三品上中下增長差別。名豎長。牟雲。三品滋益。從下至上。故名豎也。即經雲。隨上中下說著上中下。方名為豎。彼三草處經文。不說有上中下。疏科為橫也。據實。草木若論勝劣淺深。即無橫豎相也。
言論說大木等者。談經意。經雲。諸樹大小各有所受。此種子無上。經文不屬破病文也。經文自言。有上中下。故知二木名豎長。四智菩提種子。不離佛身。名不離我身也。二乘人中不說故。唯大乘有種子無上義也。
言不退位前等者。問何故大小二木有兩師解。答緣經文奄含。轉不退輪。度無量億。更不分位次。兩皆許轉。不退位已去。名大木。已前名小木。只是配不退轉位次不同。所以兩師見解差別也(上引文標)。
言一雲七地已前等。此師合大小木一處。分成三品。准經下偈文。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即不分大小二木。所以總相分三品。依三種意生身分也。相雲。初地至五地為下。名三摩?提樂意生身。變易之生。隨意而生。名意生身。何言而成名意成身也。六七八地名中。得覺法自性意生身者。而能觀察有為幻法。悉無實體。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也。名覺法樂。然得無相觀。即能覺法如幻無體。六地非長時。七地有加行。故經偏據八地。理實通前七也。
言九十二地。隨諸眾生所有多種類。菩薩皆能現同類身。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無加行。任運而起。而不作功用。名無作行。身義同前。由如鏡中能現同時種種影像。而無加行。此亦如是。問何名種類。答八地已上一剎那間。依變易身上。能現百千萬類身。十方國土。應根化眾生。故名種類。以現多般身不一。名種類也。何名俱生。答不前後故。一剎那同時現百千萬類化身等。名俱生。問何名無作行。答八地已無加行。名無作行。雖自利門中無作行。若教化眾生時。緣有細所知障在。依利他行。葯病門中未能精審。由假尋伺思惟觀察眾生根性故。自利行中無加行。故名無作行也。
言有義不然者。此中第一第二遍科。彼初雲。大小二木我已科了。地前菩薩一大劫有漏修習。不可向小草中收。所以再科有返不然等。此師意非唯取登地已上明大小二木。若唯取前七地名小木者。地前菩薩是何法攝。中小草攝。中小草攝。大草中有二木。二木又不攝此地前。更何處攝。若小木者不攝。即三草攝法不盡也。准此道理。即通取地前菩薩名小木。准此分三品者。地前為下品。七地至初地為中品。八地已上上品者。攝因為菩薩大草。攝二木盡也。
言若依此義者。此依小木為下品。以答上問。地上為大木。以分中上。
言純有漏修者。地前一劫有漏聞熏。設聞無漏本質教時。影常有漏。漏所間雜。有漏根發故。皆有漏也。上明大小二木共分三品。以三種意生身勝劣有殊。故分三品也。
言二雲初地已前名等者。經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此地前菩薩名小木也。問八地斷理事疑盡。初地斷理疑盡。如何地前得無疑。答昔不信自身作佛。回心已去信自作佛。又頓悟菩薩疑他不疑自。聞道聲聞作佛。亦是亦無疑也。大枝小木各有三品。小木三者。十住十行十迴向是也。
言十信即是初等者。問何不說四十心。答即是等第十。即法界無量迴向攝。
言由此華嚴等者。證三十心也。問若彼經有三十心者。何故復說十信菩薩八相成道。答即第一發心住中成八相故。即是十信攝。入十住故也。
言但說舍利弗者。問爭得知十信攝入十住。答疏言但說舍利弗等。優婆塞戒經說。十信攝入十住。若別有少信位者。今經一百六十劫。何以故。以彼一信。修經十劫。至第六住。而便即退入二位。但六十劫。故知十信不可別開。
言此但說三十三者。地前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進行阿僧祇。三趣向行阿僧祇。十地之內。每地各三。謂入心住心出心。如次除彼內心障也。既言地前為三。不說有四。故無別位也。
言對法等者。證四善根十迴向。收對法等說。初劫滿已。修四善根。雖言滿足。足字只指初劫盡時。更不別說時。不別說劫。明知四善根只是法界無量回同攝(上明少木了)。
言相同世間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施戒忍世間凡夫。亦能作故。名相同世間也。三地菩薩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說名順。
言方同出世者。四五六地。相同二乘。四地菩薩修菩提分法。觀五地四諦。六地緣起。故論雲。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地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前五真俗智。即觀四諦。一染二凈。四地之中常觀身受心法為所猒。覺道為所欣。五地方能冥真俗境。然存染凈。為所冥境。如一鏡雙照水火。水火相存。至第六地中。住緣起觀。方無染凈也。
言中草三者。問緣覺之人一坐得果。如何分品。答亦以未斷正斷也。又將緣覺就聲聞說。亦有三品也。
言前是等者。橫貫三乘。即大中小根莖枝葉。豎通即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也。又通難二木分三品說。名為豎長。三草分三品。應非是橫滋。故此通雲前是等。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七
元久元年八月二日於福光院書寫了。
是偏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而已。
假名比丘 凝圓(生年五十八)
卍續藏 第34冊 No。0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推薦閱讀:
※法華經
※白話法華經14
※法華經概說
※法華經講記·化城喻品第七(25)
※《法華經》眷屬經初探(朱封鰲)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