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課堂教學藝術鏡頭

深入文本,體驗更悲的悲劇

浙江省寧波中學時劍波

作家丁玲曾有評論「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一語道出《祝福》的深層悲劇,引人深思。我以此為例,引導學生以品味「《祝福》不悲在,而悲在」的方式深入文本,打開文字皺褶,開啟思考之門。

師:祥林嫂是一個受盡侮辱和損害的人,最後由青春走向枯槁、毀滅,丁玲之語啟發我們穿越表層,體驗更深的悲劇。請大家說說閱讀發現。

生:《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被使喚得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而悲在「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樣的日子還「白胖」了,反襯了祥林嫂原先過的是非人的生活,這裡表面是笑,背後是血淚。

師:這個細節找得好。這裡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生:「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仍然是做工的工具,只比原來稍好一點。

師:用魯迅的話來說,祥林嫂在這裡是暫時坐穩了奴隸,後面是想做奴隸而不得。

生:她的悲哀就在於從來沒有獲得過「人」的地位。

師:這就是深層悲劇,魯迅這一筆讓我們理解了如屠格涅夫所說的「世間有些笑容比眼淚更凄慘」。

生:我想說《祝福》不悲在祥林嫂之死,而悲在短工談起祥林嫂之死時的淡然。

師:為什麼這「淡然」更是悲劇呢?

生:魯四老爺咒罵「謬種」已經夠冷酷的了,而短工與祥林嫂的身份差不多,理應同情她,而現在竟然漠不關心,說明了魯鎮人心麻木、冷漠到無以復加,無人關心祥林嫂的命運,讓人感覺沒有一絲溫情,只有寒意。魯迅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而小說中完全是背道而馳。

師:聯繫得好,還有個細節,短工連「頭也不抬」,他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這說明什麼?

生:這說明與祥林嫂相似的命運在魯鎮不是個例,更是悲劇。

師:對,看出悲劇發生的廣度。

生:我覺得《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講阿毛的死,而悲在別人的看戲心態。魯鎮的人們完全是看客,是特意尋來賞鑒、咀嚼祥林嫂的痛苦,這是一種人性的惡。

師:這種心態前後表現好像還有不同。

生:開始時是「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從別人的悲劇中獲得無聊的刺激。之後又煩厭和唾棄,回以「又冷又尖」的「笑」,體現了人性的殘忍。

師:魯迅讓我們看到了看戲心態這種自私、殘酷的生命形態,這是人性的深層悲劇。

生:《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被賣掉改嫁時拚命地嚎、罵,還在香案角上把頭撞出一個大窟窿,而悲在她反抗的不是被賣掉,而是反抗改嫁。

師:而且越反抗,越說明她對改嫁的看法與其他人是一樣。

生:就像魯四老爺一樣認為是「敗壞風俗的」。這就很有悲劇色彩,她的反抗恰恰是在維護不合理的東西。

師:祥林嫂用帶有濃厚封建文化的方式來反抗封建倫理本身,越反抗越說明她的思想受到了毒害,加強了悲劇性。

生:我想說的是《祝福》不悲在別人咀嚼賞鑒祥林嫂的痛苦,別人對她的精神踐踏,而在於祥林嫂對自己的精神折磨。

師:說說具體表現,還有她為什麼要折磨自己?

生:比如,為不能參與祭祀擺放酒杯、筷子而痛苦,深信捐門檻可以改變命運,把所有的工錢都拿去受騙,之後受到了精神打擊,還受柳媽的恐嚇臨終前為靈魂的有無而苦惱,這都是因為她受了封建文化的影響。

師:對,她深信這一切,最後變成了對自己的精神折磨,她的悲劇中自己也參與了,這是魯迅的深刻之處。

生:我想接著說,《祝福》不悲在人人都對祥林嫂施惡,而在於人人都沒有感覺自己在施惡。魯鎮中每個人都對祥林嫂的死負有責任,但他們都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師:為什麼會這樣?

生:因為他們是被長久以來的習慣、被背後的封建文化所支配的,就像衛老婆子合夥搶祥林嫂去改嫁,她覺得是天經地義的。這種惡來自魯鎮根深蒂固的習俗和文化,已經滲透進了魯鎮人的血液。

師:習俗是受傳統、文化影響而形成的,就像文中說的「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這種由文化形成的「集體無意識」,人人都不覺得惡的「惡」,就更加驚心動魄。

生:我覺得《祝福》不悲在悲劇本身,而悲在產生這種悲劇的土壤。這種土壤就如魯迅感嘆的「中國是一個無愛的人間」。土壤沒有改變,類似的悲劇還會出現,而且今天看戲的人說不定明天也會成為被看的對象,這才是讓人感覺更沉重的。

師:說得非常好。深入文本,我們讀到了更深層的悲劇。魯迅就隱在小說背後,看到了這一切,才會發出這振聾發聵的吶喊。

自我靈魂的對話與駁詰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劉勇

生:老師,為什麼文中的「我」要顯得這樣糾結呢?

師:「糾結」?你能把問題說得具體一點嗎。

生:「我」是一個剛從外地回鄉的人,與祥林嫂並非親故,為何要如此關心她的境遇?既然「我」同情祥林嫂,為她的死感到悲傷,又為何要極力尋找理由來求得內心的安定?

師:這樣表述意思就明白多了!請你把相關的語句從文中找出來。

(生讀課文:①「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於我也毫無關係了。」②「但是我總覺得不安,……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③「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

師:同學們,他找的這些地方能不能表現出「我」內心的矛盾衝突?

生:(異口同聲)能。

師:不過這些語段太長了,我們能否嘗試運用一些簡單的詞語將「我」內心的變化呈現出來。

(師生交流,形成板書)

①「不安逸」——「該負責任」——「毫無關係」

②「不安」——愈加不安——想擺脫不安

③「驚惶」—— 「輕鬆」/「負疚」

師:很好!經過大家的概括,「我」的內心矛盾就非常直觀地顯現出來了。我們知道任何一種心理情感的發生都有一定的誘因,那麼你所提出的問題的核心,可不可以理解為就是要探究「我」之所以產生這種矛盾心理的原因呢?

生:可以。

師:好的。請大家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相互交流後,請同學來發言。

(生展開熱烈討論)

生:「我」的「不安」是由於「我」自認為「我這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如果真的發生了別的事,「我」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

師:那據你的判斷祥林嫂的死與「我」的答話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呢?

生:我認為沒有。

師:哦,為什麼?

生:文中說當「我」遇見祥林嫂時,她已是「末路的人」,這就暗示著祥林嫂的死是早晚的事,她的死是必然的。因此當祥林嫂的死訊傳來,就連四叔家的短工也絲毫不覺訝異。而「我」的答話是出於好意,為的是不增添她的苦惱,本意是想幫助祥林嫂。所以從動機上看,祥林嫂的死與「我」無關。

生:我也認為祥林嫂的死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文中說「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倘」是「如果」的意思,表明這僅僅是「我」的一種假設,事實上不一定存在,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我」間接地否定二者間的聯繫。

師:你們的回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那令「我」「不安」的真正根源又是什麼呢?

生:是「我」對於祥林嫂的憐憫和同情。

生:我認為是「我」原本想幫助祥林嫂,卻沒成想好心辦壞事,反幫了倒忙,間接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師:他們倆誰說得準確合理?

生:(齊聲)第二個。

師:因為沒能幫到祥林嫂,於是「我」心下「不安」。與那些漠視踐踏祥林嫂生命的人相比,「我」的「不安」正反映出「我」作為一名新知識分子的正義和良知。事實上,作者魯迅塑造的「我」就是當時負有對舊的社會倫理和道德規範進行批判責任的「新黨」,一個肩負歷史使命,遵從時代召喚的偉大啟蒙者。

師:魯迅講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面對祥林嫂給「我」帶來的「不安」、「驚惶」和「負疚」,為什麼「我」總是找理由迴避呢?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也許是「我」不願,也不敢面對祥林嫂的悲慘境遇和不幸離世。

生:可能是因為「我」太軟弱無能,不能把想法付諸實踐。

生:由於封建思想和「吃人」的禮教勢力依舊強大,「我」無力救助祥林嫂,也改變不了她不幸的命運。

生:我覺得是當時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著一定的時代局限性,還不是真正稱職的啟蒙者。

師: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究,思路很開闊,分析得也很到位。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我」內心的矛盾正是源於一個知識分子對自身深刻的解剖,是「我」在不斷肯定與否定中尋求自我認同的痛苦掙扎過程,是「我」為了洗滌本心,升華精神而在靈魂深處展開的一場激烈的對話與駁詰。

「還」字背後有深意

江蘇省宿遷中學董健

師:祥林嫂死了,那她是怎麼死的呢?我們看看,能不能在文本中找到關於祥林嫂死的原因的句子。

生:「怎麼死的?」「怎麼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祥林嫂是窮死的,在小說的第30小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師:在這個短工看來,祥林嫂是「窮」死的,那麼這句中的「還」可以刪去嗎?

生:不能,刪去後就變成了「不是窮死的?」,疑問句了,變成一種猜測的語氣,意思是短工對祥林嫂是窮死的這件事不肯定,和「我」一樣,他也不知道祥林嫂的原因。而原句是反語句,肯定明確,祥林嫂是窮死的。

師:嗯,刪去「還」句意就發生了變化,那如果不用「還」,換一種表達看看呢?

生:是窮死的唄

師:用感嘆句來表達,意思是肯定了,再把兩句話連在一起,仔細品味一下?

生:感覺語氣還是沒有原句的強,「是窮死的唄!」,說明短工顯然是了解祥林的生活情況,根據她的乞丐生活狀況,判斷她一定是窮死的!而「還不是窮死的?」則是非常肯定,意為這是人人盡知的事,還用問嗎?

師:換句話說,「還」有何作用?

生:「還」字表達一種無需考慮,毋庸置疑,理所當然語氣。在短工看來,這是一個不容質疑的鐵的事實。

師:說得很有道理,「還」能表達毋庸置疑的語氣,再讀一讀呢?

(學生再讀兩句子後思考)

生:「還」還一種比較的意思,比如,「明天我還有很多作業。」前提是,我今天的作業很多。短工說這句是基於一個前提,在當時的魯鎮窮死一個人顯然是正常的,尤其是對一個乞丐來說可能是經常發生的。所以這個「還」還有一種不自覺的抱怨,有一種對貧窮生活的激憤!

師:你分析的很好,讀出了短工的內心世界,體會「還」中兩種不同的態度。再試著換一種表達呢?

生:肯定就是窮死的

生:大概是窮死的吧

生:大約的確是窮死的吧魯迅在《孔乙己》中說「孔乙己大約的確是死了」。

師:能聯繫到以前學習的魯迅的小說,「大約」這個詞也很有「魯迅味兒」。那麼我們比較一下,「還不是窮死的?」和「肯定就是窮死的!」「大概是窮死的吧?」 「大約的確是窮死的吧?」有何區別?

(學生再讀這幾個句子後思考)

生:「肯定」「大概」「大約」這幾個詞都有推測的語氣,雖然程度不一定,但都說明了短工在思考祥林嫂死的原因,也說明這樣的祥林嫂的死對其產生了影響,而「還不是窮死的?」則是在毋庸置疑中透出一種冷漠,一種視生命如草芥般的感覺。

生:「還……?」這樣的語氣與下文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相照應,足見其內心的堅硬與麻木。

生:一個現在的短工對一個「曾經的短工」,沒有一點關心,不存一絲同情,更無抱團取暖之意,每個人都是「看客」,這正是魯迅先生致力批評的「國民的弱點」。

師:三位同學說得都很好,還能再換一種表達方式嗎?

生:不就是窮死的嗎

師:嗯,這個句子,最好,有毋庸置疑的語氣,也有抱怨的語氣,同學們再嘗試比較這個句子與「還不是窮死的?」有何區別?

(學生再讀兩句子後思考)

生:「不就是窮死的嗎?」這是一個反問句,語氣非常強烈,更多地表達的對貧窮的激憤,同時也說明至少短工去想了祥林嫂的死因。但是「還不是窮死的?」則更像是短工隨口一說,更符合「淡然」這個詞的,更能顯示出他對祥林嫂死的漠然,也說明對於祥林嫂的死因,他根本沒有思考過,「窮死」似乎是一種必然。

師:結合前一位同學所說,一個和自己地位一樣的人死了,短工是漠然的,他甚至想都沒去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就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一定是「窮死的」,這其中又能包含作者對短工是什麼態度呢?

生:作者對以短工為代表的民眾在同情之中,更有一種批判,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師:從一個「還」中我們讀出了短工毋庸置疑的語氣,抱怨的憤慨,還讀出短工的冷酷與漠然,同時還讀出了作者的情感,我們從這個「還」字還看出了魯迅先生非常注重虛詞的使用,請你試著從文章再找出一兩個這樣的虛詞,從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豐富意蘊。

然而之後究竟省略了什麼?

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學趙振翔

師:四叔在祥林嫂被婆婆搶走後和衛老婆子來賠罪時說了三句話,這幾句話給你的印象是什麼?

生:簡潔。只有兩個詞語,「可惡」和「然而」。

生:含蓄。「然而」後的省略號表示四叔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不便明說。

師:的確,這幾句話值得仔細推敲。要理解它們的意思,就需結合具體語境,補充省略內容。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先要了解「可惡」與「然而」的意義和用法。

生:「可惡」是令人厭惡、使人惱恨的意思,表示對事或物的否定;「然而」是轉折連詞,是對「可惡」的否定。

師:兩個「可惡」分別否定什麼?

(生讀課文,思考)

生:前一個「可惡」是四叔對祥林嫂婆婆搶人舉動的厭惡。

生:後一個「可惡」是四叔罵衛老婆子的話,主要說衛老婆子可惡。

師:四叔認為「衛老婆子可惡」,體現在哪裡呢?

生:衛老婆子不該給他家推薦一個「逃」出來的不合封建禮法的人;更不該將自己薦來的人又合夥搶走。

師:我們來探討一下兩個「然而」後面各省略了什麼內容?可以合作討論。

(學生合作學習後,請代表發言)

生:前一個「然而」後面省略的內容,可以填充「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一類的話。四叔承認祥林嫂婆婆的權力,婆婆畢竟是一家之主,對兒媳有處置權。所以四叔說:「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麼話可說呢。」面對祥林嫂的不願意,婆婆採取了強制手段。在四叔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師:很好,能結合語境來分析,言之有理。

師:將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後,這句話可以還原成什麼呢?

生:婆婆的舉動雖令人厭惡,但婆婆是一家之主,搶人也是無可厚非的,合乎當時社會規定。

師:後一個「然而」省略了什麼呢?請用一句話概括,不用詳細解釋。

生:然而要找到像祥林嫂那樣的人,恐怕也難。

生:然而我們家的聲譽也不是好開玩笑的。

生:然而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

(師板書學生的發言)

師:哦?有不同的意見。再讀課文,看看哪個意見更貼近作者的原意。

(生細讀課文,思考,討論)

生:我覺得「要找到像祥林嫂那樣的人,恐怕也難」不夠恰當。四叔不管家中找女工的事。文中說「這一天是四嬸自己煮午飯;他們的兒子阿牛燒火」,這可以看作是四叔不管具體家務事的證據之一。文中還說「只有四嬸,因為後來僱用的女工,大抵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左右不如意,所以也還提起祥林嫂」,看出找女工僅是四嬸的事。既然不管,就不會說。

生:「我們家的聲譽也不是好開玩笑的」也不合理。在文中,四嬸已經說過相同意思的話,讓四叔重複四嬸的話沒有必要。

生:衛老婆子一到四叔家就連忙賠罪,並奉承說「幸而府上是向來寬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計較的」,她在乞求四叔家原諒。四叔的「然而」是對衛老婆子說的話的反應。四叔雖不信衛老婆子不知祥林嫂是瞞著婆婆逃出來的推脫之詞,但衛老婆子既然已經這麼說了,他也不好當面揭穿。如果四叔還表現出計較,就和自己一向標榜的身份不符。四叔只能接著衛老婆子說的「她來求我薦地方,我那裡料得到是瞞著她的婆婆的呢」的話去說:「既然你也是被騙的,也是也可以諒解的。」

生:在四叔看來,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祥林嫂。祥林嫂不該瞞著婆婆偷跑出來。

生:文中的一句話很關鍵,就是「於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終結」。這個事件怎樣才能宣告結束呢?自然是四叔不再追究婆婆搶走祥林嫂這件事。若四叔已經寬容了衛老婆子,事情自然就畫上「圓滿」的句號。「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恰恰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師:這樣,「可惡」和「然而」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語義就是:你參與祥林嫂事件雖然可恨,但由於你並不知道祥林嫂是瞞著婆婆跑出來的,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要怪就怪祥林嫂。四叔說的這幾句話不是對被搶者的同情,也不是對搶人者的痛斥。儘管他對祥林嫂被搶走一事不滿,但從自身的立場,他已經諒解了也維護了祥林嫂婆家的行為。

提著竹籃為哪般?

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崔瑞芬

「我」回到魯鎮,再次見到祥林嫂:……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

師:文中描述祥林嫂「提著竹籃」;而文中插圖——古元作的木刻《祥林嫂》(山東人民出版社必修三58頁)中,是用胳膊「挎著竹籃」,古元並沒有尊重魯迅先生的意思。「提著」和「挎著」,你認為哪個好?

(學生討論)

生:老師,我覺得「挎著」好。這幅木刻凸顯了祥林嫂橫在胸前的左手,骨瘦如柴,青筋暴突,關節腫大。如果「提著」就表現不出祥林嫂已經走到末路的情形了。因此,「挎著」好。

生:我也認為「挎著」好。因為是木刻,很直觀,「挎著」更符合這種藝術的風格,突顯了手乾瘦的特點;而「提著」就達不到這種效果。

師:照這兩位同學的意思,魯迅先生用「提著」一詞是不恰當的了。我們是否可以將魯迅筆下的「提著」改為「挎著」?

(學生思考)

生:我想是不可以改的,因為魯迅先生是大家,語言拿捏得很準確。(學生笑)我記得初中課文《孔乙己》結尾,寫到「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按照邏輯推理,「大約」「的確」矛盾;但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就非常有道理了。由此類推,「提著竹籃」也應該有深意。(學生笑)

師:好一個「有深意」!

師:我們看這幅木刻,祥林嫂「挎著竹籃」,露出乾瘦如柴的手,直接造成視覺上的衝擊。但是,「竹籃」呢?顯然被我們忽視了。而魯迅先生筆下的「提著竹籃」,手和竹籃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竹籃」在祥林嫂看來非常重要,非「提」不可。魯迅於此應該有什麼「深意」。

師:文中除了此處寫「竹籃」,還有別處嗎?

生:祥林嫂第二次到魯鎮四叔家,「桌上放著一個荸薺式的圓籃,檐下一個小鋪蓋」。

生:祥林嫂敘述阿毛遭狼的過程里,兩次提到「小籃」:「我」「拿小籃盛了一籃豆」「教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阿毛被狼吃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生:四嬸聽完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她想了想,便教拿圓籃和鋪蓋到下房去。」

生:第四處就是「但她還妄想,希圖從別的事,如小籃,豆,別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來。」

師:有「籃子」的地方共五處,大家想一想:祥林嫂「提著的竹籃」和「荸薺式的圓籃」是不是阿毛手上捏著的那隻小籃呢?

生:就是。阿毛的小籃,是她痛苦的悔恨。如果她沒有用小籃盛了一籃豆讓阿毛剝,阿毛就不會遭狼,她覺得自己真的很傻。有籃子提著就好像阿毛還在陪伴著,祥林嫂不會將小籃扔掉的,她提著的竹籃應該就是。

生:我認為,祥林嫂第二次到四叔家拿的「圓籃」就是阿毛捏過的小籃。祥林嫂再次到四叔家,她拿著一個小鋪蓋和一個圓籃,可是她將小鋪蓋放在檐下,將圓籃放在桌子上,可見,對圓籃很珍視。圓籃里不可能放錢啊之類的東西,她在賀家墺僅僅兩年,賀老六死了,只有她和阿毛相依為命,過得很艱難。既然不是錢物,那這個圓籃就是阿毛死時手上捏的小籃。但竹籃是不是小籃,我就不確定了。

師:為什麼不確定?

生:時間過得也太久了。我算過,阿毛死到祥林嫂老,期間大約八九年時間。這麼長時間一個小籃能不壞或被丟掉?

生:我認為,「祥林嫂提著的竹籃是不是阿毛手上捏著的那隻小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籃子寄予的深意。

生:我也這麼想的。在情節設置上,像祥林嫂再次到四叔家和「我」回到魯鎮看見淪為乞丐的祥林嫂這兩處,完全可以不必出現籃子的。但是作者卻鄭重地描述出了。為何?籃子是阿毛死時沒有忘記母親囑咐的明證;至今還留有阿毛餘溫的唯一東西;在祥林嫂心中,是最值得記掛和珍重的。那隻小籃,可能早破了或丟了;但祥林嫂得找那麼一隻籃子,隨手提著。

生:是不是「那隻小籃」,我覺得的確不是問題的關鍵。「小籃」「圓籃」「竹籃」,這些籃子,滿載了祥林嫂對阿毛深深的思念。

師:魯迅先生想通過「提著竹籃」四個字,告訴我們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只有一隻竹籃可以慰藉。


推薦閱讀:

《湘夫人》獲獎設計  課堂實錄
找到合適的教育永遠是個大難題
媽媽育兒自學課堂
創客教育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空空小課堂| 有關美劇的一切 上

TAG:鏡頭 | 藝術 | 教學 | 祝福 | 課堂 | 課堂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