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彈腿入門

彈腿門是我國武術的一大種類,是自古流傳至今的查、滑、炮、洪、彈、五大門派之一。彈腿源於西北回教,有古訓道;「南京到北京彈腿來自教門」中,由於回教遍佈於我國各地,後來滄州一帶的回教後人《回萬良》將彈腿門武藝傳入漢人之中,我的師傅宋子信的彈腿門就是正宗西北回教的後人北京鏢局的鏢師翁十三老先生所傳,解放初期我師父宋子信來到塘沽在定居,後在《于家堡永安衚衕3號》設把式場授徒。 彈腿門:奠基根深,含義深奧,上、中、下、三盤齊全,左右開練,返復循環,套路豐富、招式刁鑽、打法特殊、手腳齊用、其擅長用腿法,彈腿多重內功,因此除自衛防身和鍛煉身體外,還可以消疾去病,益壽延年,實為一種老少皆宜的拳種。講究的是;拳打三成,腳踢七成這一彈腿特色,拳法理論精湛實用、拳有拳譜、刀有刀論、拳法歌訣無一不有,既有基本功,單練、對練、套路、散手、氣功、點穴、及各種器械的練法以及實用技術三大部分基本功主要有;掌功(鐵砂掌、無印掌、各種掌法)、指功(一指禪、二指禪、點穴法)、腿功(站梅花樁、踢檀木樁、及各種腿法)、樁功(單邊樁、二門樁、三合庄、四平樁)眼功(觀燈功、銅錢功、穿梭功)、氣功(靜氣功、動氣功)、以及崑崙大師用一生的經歷經創編出的、被各個門戶引用作為基礎拳的十趟彈腿架,特別是這十趟彈腿架,它為練得精、氣、神、力、功之基礎,更是練好彈腿門各種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以及技擊對抗各種武功的基礎。彈腿門的風格:發力狠,速度快、大劈大掛、松放自如、氣力合一、動作流暢精闢、高低起伏大,招數刁鑽多變,攻防迅疾;節奏鮮明,爆發力強、套路嚴謹,配合協調;招數多變,攻防迅疾;節奏鮮明,氣血流暢,彈腿之技擊,多有上下盤同步出擊之術,可令人防不勝防,上盤進攻發招講究的是;按、打、騰、封、劈、拳打寸勁,架要松。下盤發招講究的是:蹬、彈、蹦、踢、磨、盤、鉤、排、彈腿之技擊,彈踢似箭、力慣於腳、而樁基穩,其拳經講;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坐的是虎坐步與馬步有區別、開胯分襠、避免雙重、攻時無被克之虞,拳勢猛,講究的是;三尖不照立身不穩,架正式圓力度大彈腿門習拳的要領:彈腿門拳法內外兩功同行,拳腿並用。踢腿與襠齊。要求二目平視,舌尖微添上齶,津液下咽,氣沉丹田。呼吸從鼻孔,含虛抱氣,架勢舒展,氣血順暢、松放自如。功在於內,形領於外,滋精育氣,氣意相溶。上部垂肩墜肘、中部緊背含胸,下部合膝圓胯。內外同行表裡相合.講究陰陽頓挫之法,伸縮吞吐之功,單腰搖曳法,身法傳神。長如虎、卧如鼠、虎竄燕子飛、手為牙.腰為蛇、腳位梅花、剛柔皆備、挨、幫、貼、靠、一氣貫通、兩腿為深也、兩膀為磨也、有頭則鑽、有尾則擺、三盤齊進、乃為真,貼身就是平地撂,練得八型是:貓竄、狗閃、兔滾、鷹爪、松子靈、細胸巧、鷂子翻身、跺子腳、拳經講;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彈腿四隻手,人鬼見了都發愁」。剛柔互用,彈韌相兼,威而不猛,柔而有力。並需要步法快、巧、穩。身動似槐蟲,身活似龍形,閃如輕風退拔刀,躥高縱遠似狸貓。步法似蛇形,行走似貓行,抬腿如風,落地如針,拳似流星眼似電,腰似蛇形踢腿似箭。彈腿門之套路,以十趟彈腿為基本拳路,以十八趟砸拳為彈腿門此拳術之精華。十八趟砸拳又分首六趟、中六趟、末六趟,各代表技藝之不同。另有闖帳拳、五虎炮錘拳、黑虎拳、分法拳、六截拳、六欄拳、十二趟散打拳、二十三式練手拳、三十六截拳、等主要套路,另外還有;對練、對拆、對打的套路,如二十三式練手對打拳、炮錘拳對打、闖帳拳對打、黑虎拳對打、二十四肘法對接、十二趟散打拳對練、以及十趟彈腿可單練,也可對練及悠腿架等。器械眾多:槍術;六合槍(上)、六合槍(下)、梅花槍、小梅槍、鎖脖槍。大槍有;六合槍、彈腿一百單八槍、站樁連環十八槍、硬綳硬撥十八槍、擁戳代環十八槍,刀術;步戰刀、欄步戰刀、步戰刀對劈、二趟刀、梅花雙刀、春秋大刀,棍術;五虎群羊棍、少林棍、梢子棍、三節棍、連環鏟,軟器械;單鞭、雙鞭、刀里加鞭、繩鞭、流星錘短器械;處女劍、彈腿十二劍、雌雄雙劍、燕子雙鉤、欄馬雙蹶、六路雙鐧、十三貼身杖、雙匕首、鐵筷子、雙鉞、雙戟、雙手帶,對練器械;單刀對劈、花槍對扎、單刀破花槍、單刀拐子槍、齊眉棍對打、齊眉棍進槍、三節棍進槍、梢子棍進槍、大刀進槍、雙手帶進槍、大刀進雙槍、梢子進雙槍、三節棍梢子棍雙槍混打、雙戟破四槍、鐵筷子進大槍、白手奪刀、白手奪槍、白手奪匕首等。彈腿門的功法練習是幾代武術人按傳統的教習方式延續下來的,那就是言傳身教、心領神會、刻苦練習,之方法。主要是五個相互銜接的練功過程,和拳法理論的學習來掌握彈腿門的各路拳術、各種器械的套路,以及打法、拿法、摔法,氣功、硬功、點穴、技擊等諸多的武功,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武術人。彈腿門的武功按傳統的教學訓練方式,要求分為五個相互銜接的練功過程,簡介如下:一、武德教育;武術本身是有武德相約束的,武林各門派均強調重武尚德。武德並非為單純的武術本身的道德規範,它的核心是一個「義」字。「義」的實質就是代表整體社會利益的要求,既有熱愛整個社會之心,也要有自尊、自愛、愛人之心。要講禮儀,講正義,講氣節,練身修心、莊敬自強、尊師重道,謙卑尙禮、習武不可張揚、不可無故傷人、不可隨意交手、不可以強欺弱、不可爭強好勝、以武會友、點到為止。習武要有三心;決心、耐心、恆心、要口穩、手穩、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好手眼身法步、必得精氣神力功、奸詐取巧狂費心、忠厚老實可得藝、文武雙修、必成大器、為維護正義而做貢獻。二、首先要崴腰壓腿,走架靠樁,抻筋拔骨,沉氣穩式。1、崴腰壓腿:崴腰分為前崴、側崴、後崴、撲腿盤腰。壓腿分內正壓、側壓、分腿壓、直腿壓、高壓腿、橫叉、豎叉、朝天蹬等不同方法。2、認式靠架;初學者在崴腰壓腿的基礎上,首先從單式開始認式,如手型;拳、掌、鉤手,步型;虎坐步、弓撐步、撲腿式、登山式、虛步、歇步、丁步、坐盤步等常見步型,

然後開始按教練員教的架式去做,一個式一個式的反覆做、耐心靠架,直至教練認為正確為止。3、走架靠樁;在單式練習的基礎上,將單式組合成十趟彈腿的第一趟來練習,這也是練習基礎套路的開始,大約要有四周的時間將前四趟彈腿學會,在走架踢彈腿的時候要做到四個字即;慢、穩、靠、因為十趟彈腿是基本功,它是用來練功的,所以在練的時候要《慢練》,慢而能思上下是否相隨,調整架勢、慢而能知內外是否合一,慢而能求神氣不斷,吞吐有序、氣沉丹田,之作用。還要做到《穩》穩既是過渡式時要穩、立式時要穩、穩需要靜、要心靜、靜就能穩,不能靜就不能穩,不能穩就不能慢,平心靜氣,式正架圓。《靠》就是在平穩的立式後要有一定的時間停頓來靠式,靠式出真功,活樁有奇效。慢練就是活樁。功夫來自樁功,任何拳種都注重樁功的練習,樁功既是築基功,又是通向成功之途,因此都有一套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樁功練法。站樁是定樁功,慢練靠式是活樁功。彈腿門除了有一套樁功的練法外,慢練也是活樁功。 4、抻筋拔骨:主要方法是《雙臂大循環輪甩》、《雙肩前後旋轉》以增進上肢肩關節的柔韌性,加大肩關節的活動量和上肢運動的敏捷靈活能力。《踢迎面腿》初練者主要踢的是《迎面腿》可以拉伸腿部的柔韌性,靈活性,拉長腿部的肌肉和韌帶,加大髖關節的活動範圍,通過這樣的抻筋達到上下肢經絡的通暢。 5、練習腿法在逐步鍛煉完成上述的內容的基礎上,接著(或同時)練習基本腿法。如:迎面腿、十字腿、掛肩腿、夾襠腿、里擺腿、外擺腿、箭彈腿、斜飛腿、單劈腿、正樁腿、歪樁腿、窩心腿、下邊腿、中邊腿、上邊退、鴛鴦腿、蹶子腳、穿梭退、跺子腳等十種。在熟練地掌握以上腿法練習,有一定基礎後。練習跳躍和簡單的連環腿法。跳躍腿法有:二起飛腳、雙飛腳、雙飛燕、金雞蹬、旋風腳、擰旋子、回身擺蓮、躍身擺蓮、野馬奔槽、野馬奔蹄、烏龍絞柱、滾輪子。基本的連環腿法有:前後掃堂腿、磨盤腿、勾掛腿、回馬腿、撩陰腿、風擺荷葉、里合外擺腿、踢彈返身腿、截腿、抹腿箭腿、蹬踹腿、趟連腿、扁跺腿等。三、第三階段則開始練習步法。如:弓步、虎步、丁步、虛步、仆步、歇步、提步、點步、蓋步、背步、卧步、登步、跳步、偷步、掏步、挫步、扭步、俏步、摩擦步、玉環步、連環步、龍形步、蛇形步、鶴形步、鴛鴦步等。以上各種基本功活和基本動作學會後可以輪流反覆進行練習。彈腿拳經講:"練武不練腿,一輩子瞎胡鬼",況且彈腿門的功夫講的主要是腿,拳經講:手勢兩扇門、全憑腿打人。所以習練本功法一定要把腰腿功夫練好。  四、有了上述基礎後才開始練習基礎拳功,也就是說第四階段才開始進入學拳的過程。首先在練習前四趟彈腿的基礎上,完整的學會後六趟,由於初學者弄不清武術中意、氣、神、形、力的關係就更談不到如何體現在套路中,所以在練十趟彈腿的時候不要考慮意、氣、神的運用只是注意形和力在套路中的體現,也就是說架勢要順、沖拳、踢腿要有力量。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功力的增長、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覺和體驗,在長期的習練下,使外形動作漸漸與心氣相合,則會有意無意的產生一股內氣它慢慢向周身各部位集散,緩緩地向意之所向目標纏繞流注,使氣血周流全身,疏通經絡,並使肌腱、韌帶產生彈簧般的柔韌勁,在慢慢地纏繞中,精氣神形力似彈簧繞卷一般,久久練習即可達到一觸即動的化引進擊的纏繞勁,快觸則快轉,慢觸則慢轉,急緩我皆應,這個階段能使你氣和而物壯,養生有所賴;氣盈而勁足,拳術有威力。下面用圖解的方式介紹十趟彈腿的練法:《一》拳譜:崑崙大師彈腿傳創下十路彈腿拳  一趟通鞭賽扁擔 二趟貫拳似拉鑽  三趟劈砸倒撲步四趟斜踢走撐滑  五趟叉拳似架打六趟勾砸各單砍  七趟十字欄截手八趟二郎擔山式(七星式)  九趟捧鎖擁戳還十趟箭彈打三遍(箭彈、鉤掛、鴛鴦腿)十趟彈腿勢架單奧妙精深在裡邊  多練多看問根源學會彈腿拳壯膽 內外兩功並同時強身健體去病源 練武須得先明理勤學苦練知根源   學者練到貫通處伸手還招就佔先

彈彈腿第一趟通鞭圖解;


推薦閱讀:

風水簡易入門
傷寒入門(三)
滑雪入門
周易入門
工筆畫鴛鴦的繪畫入門步驟教程

TAG: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