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為什麼喜歡猥褻兒童?
張田勘學者
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人為猥褻兒童洗白,還有人威脅最早曝光男子當眾猥褻女童的作家陳嵐,揚言要「出錢5萬,打斷陳嵐的腿」,「出10萬買你的一隻手」……這在讓陳嵐感到後怕的同時指出,猥褻兒童的人不僅大量存在,而且有團伙。「性侵案件的發生,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男童被性侵的比例比女孩還要高兩倍,男童性侵問題更不容忽視。」
問題的確如此,現在兒童猥褻頻頻曝光不是猥褻者多了,而是人們關注多了,不能再容忍了,而且也因為猥褻者太膽大妄為了。阻擊猥褻兒童者不僅要靠法律、性教育,還要弄清為何在這個世界上好好的男女之悅和雨水之歡不去享受,非要從猥褻兒童中得到滿足。如果能從科學上找到原因,才有可能設計防範和打擊猥褻兒童的有效方式。
猥褻兒童是一種人類異常的性行為,因此,可以指稱為戀童癖,或專門針對男童的稱為孌童。戀童癖是指成年人長期、多次或習慣性地以兒童為性對象,進行性接觸,獲得性滿足,但是對成年異性相對缺乏性興趣。所以,戀童癖一般又分為同性戀童癖、異性戀童癖和雙性戀童癖,但是以同性戀童癖占多數,雙性戀童癖估計約佔10%。
但是,這種定義也不能完全解釋猥褻兒童行為,因為有的人不只是專門猥褻兒童,而是在有正常的成人性行為後,還尋找機會或在有機會時(境遇性)猥褻兒童。所以,用猥褻兒童來指稱更有概括性。
猥褻兒童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境遇性的,佔少數;一種是先天性的,占多數。境遇性猥褻兒童是指在特殊的環境中產生的行為,如單一性別集中的地方,如監獄、軍隊,過去的皇宮等,在這些特殊環境下一些人會以性指向的不同,如同性戀或戀童來獲得愉悅與興奮。
他們既可以以成年人為性侵對象,也可以以兒童為性侵犯對象,在找不到成年人為性侵犯對象時,才會以未成年人為目標,或者有時候只是因為幼兒的性器官發育不成熟,缺乏性能力才轉而進行猥褻。
先天性猥褻兒童則既可能有遺傳因素,也有先天因素,如胚胎時在子宮中身體和神經發育異常等,因此,他們的戀童有長期性和頑固性。最重要的是,這種先天性的猥褻兒童者對成熟異性並不產生性趣,而是長期和習慣性地以未成年人為性滿足和性犯罪對象。
猥褻兒童顯然要從生物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上找原因。今天,在戀童癖的生物因素方面雖然沒有找到確切的原因,但一些研究表明,大致與基因變異、大腦神經迴路、神經遞質、雄性激素等的產生、增多和減少等有關。
一些人對於人類各種行為的產生更是持生物學決定論。例如,荷蘭的迪克·斯瓦伯認為,猥褻兒童的行為很多都有天生的烙印。但是,這些天生並不等同於遺傳,而是基因以及子宮內的環境對胎兒大腦發育影響兩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將性格、智商以及患腦部疾病的概率永久確定了下來,出生後在一些誘因的作用下,這些特徵會表現出來。
另一方面,心理和社會因素也造成了一些人的猥褻兒童行為。例如,一些戀童者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早期曾經被成人猥褻過,這個時候的不正常性行為刺激會在大腦中留下深深的印跡,使他們的性心理發育受阻,因此,他們的性衝動和性滿足止步於不成熟的性心理、性行為模式,從而對其成年後的性行為以致其他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
個性特徵也可以導致猥褻兒童的性替代行為。戀童者常表現為性格怯懦、自卑、被動,人際關係敏感,工作不順心,思想壓力大,特別是有性自卑感,對自己性能力缺乏信心,沒有勇氣追求成年異性間的性歡愉,只能通過侵犯弱勢人群——未成年人來滿足自己的性慾。
一旦知曉這些偏常或病態行為的原因,就可以用多種手段來應對猥褻兒童者。除了採用法律懲處外,對猥褻兒童者也可以進行醫學和心理治療,希望他們在出獄後不會再犯。對猥褻兒童者進行醫學和心理矯治的方法包括,厭惡療法、藥物療法等。
厭惡療法是一種常用的心理矯治方法,用在對猥褻兒童者的治療上是,當其接觸兒童或兒童模型時,給予能造成其身心痛苦的刺激,如電療刺激、橡皮圈刺激、肌肉注射催吐葯使其嘔吐等,以阻斷或破壞患者的病理條件反射(對兒童實施性行為就會產生歡愉的條件反射),經過多次反覆強化,從而改變猥褻兒童的行為模式。
藥物治療,如給患者使用抗雄激素來限制戀童癖者的性慾,也有一定療效。但是,這種療法也俗稱為「化學閹割」,因而引起了社會爭議。
不過,現在人們還寄希望於基因療法,尤其是在探明哪些基因引起了猥褻者的異常性行為時,可以採用基因剪刀來剪除這種基因。
但是,這種做法可能會比化學閹割法引發的爭議更大。因此,對於如何防範人類社會的異常性行為之一——猥褻兒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薦閱讀:
※爭議|猥褻兒童罪中「在公共場所當眾」條款的理解與適用
※美國《梅根法案》:給猥褻兒童者打上終身烙印
※麻木,是被猥褻兒童的鞭笞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