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

說起孩子叛逆,家長可能想到第一個詞就是青春期了,特別是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家長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孩子比以前要變得難管教,變的越來越自主,學習成績也會波動比較大。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半到三歲左右,自我意識萌發

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一般是在2.5歲到3歲左右。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這是孩子從意識上最早開始的與父母的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他人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

在這個時期,家長要:

1.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要求或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世心疼而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但絕不溺愛孩子。因為一旦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2.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三歲,而三歲是獨立的開始,孩子在跨越這一步時心理上會有所抵觸,情緒容易焦躁,常常亂髮脾氣。

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孩子情緒失控,不是他們真實的想法。然後幫助孩子化解負面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生氣,什麼是難過,什麼是開心。當他們生氣時,要說出「我生氣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語攻擊來表達。

3.鼓勵孩子的自主性

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了,他們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父母也就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命令孩子,而是在允許的空間內,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做決定,自己動手。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准大人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不再是孩子了,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在這個時期,家長要:

1.不要限制孩子自由

7-9歲正是孩子愛玩的階段,家長如果過分限制,當孩子覺得不自由時,第一反應就是和父母對抗,要麼頂嘴,大吵大鬧,要麼沉默,用冷暴力來對抗父母的權威。這樣一來,只會對親子關係雪上加霜,讓親子溝通更加困難。

所以,家長不要過度地限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範圍內給予孩子相對的自由。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學習興趣方面,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孩子缺乏學習熱情,家長可以溫和的與孩子探討將來,利用夢想來點燃學習的熱情;孩子考砸了,家長不要沮喪,而是耐心地安慰孩子;孩子有了小進步,家長也不要吝嗇表揚……

3.要民主,不要權威

7-9歲的孩子已學會了獨立思考,家長是時候把自主權逐漸交給孩子,家裡的事情也好,孩子自身的事情也好,不妨多與孩子商量商量。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的青春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心理發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在這個時期,家長要:

1.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父母要盡量少干預孩子,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麼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註,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2.平等對待孩子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3.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觸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等,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推薦閱讀:

女兒怎麼不和我做「好朋友」了呢?2017年05月03日 星期三B08成長周刊
天睿:學會用翻倍思維去復盤,強化復盤效果,提高20倍成長速度
《成長那些事兒》:孩子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
你說失而復得才叫真愛,我想兜兜轉轉都是安排。

TAG:孩子 | 成長 | 成長過程 | 叛逆期 | 叛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