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精神分析簡介(演講稿)--李孟潮

  今天很高興來向諸位簡要介紹一下關係精神分析。1古典時期  很多人都說我是做精神分析的,有些人還認為我是專門做客體關係派的精神分析的,――大概是因為我寫了一些有關投射性認同的文章。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精神分析派,也沒有什麼客體關係派,這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幻想。  關係精神分析當然也是這樣。  我們需要一個古典精神分析的代表人,就以為這個人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自己也不是根據古典精神分析的被動、隱身、禁慾的原則做分析的,他也不是傳說中的空屏一塊。他的幾個案例中,他自己一點都不空。  他當年之所以有一短時間提出精神分析的治療關係要劃分得那麼清楚,大致上有三方面原因:  1)他喜歡搞科學,所以希望把治療關係也符合科學實驗的標準。這個原因是教科書裡面經常提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2)當時維也納的人際關係氛圍很獨特,一方面是意識形態上比較禁慾的,一方面是實際生活中的性生活的混亂,有點像今天的中國。像弗洛伊德那樣的私人開業醫生,面對很多有亂倫史女患者的色情移情,不「嚴防死守」是不行的。這種「嚴防死守」對於亂倫受害者來說也是有治療性修復作用的,因為她們實在太需要一個能夠把持界限的「長者」了。  好幾個弗洛伊德那一輩分析師和病人上床了,這對本來就有些聲名狼藉的精神分析有很不好的影響。如果弗洛伊德再不提出這幾條,估計遲早有人要根據精神分析理論提出「愛撫療法」,「愛摸療法」來。  3)弗洛伊德自己提出這些「原則」的時候,更多是以一種臨床手記、隨筆的形式寫的,他自己也沒有要把這幾條推廣到所有分析實踐的衝動。但是弗洛伊德的「粉絲」們有一種把弗洛伊德上帝化、絕對化、僵硬化、經學化的傾向,結果就變成了弗洛伊德的話一句抵一萬句,天不變這精神分析亦不變了。  直到今天精神分析界仍然瀰漫著這樣一股隆重屍臭味。精神分析流傳到中國,和中國人固有的奴性認同、權威主義、經學化傾向一結合,又要鬧出不少故事來。  在古典時期也不是弗洛伊德派一言堂的,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後現代(關係―主體間)精神分析有關治療關係的很多觀點我們都可以在榮格的論述中找到,共情深入,真誠互動,治療的第三領域等等。  諸位有空可以去看看榮格全集中有關臨床的那一卷,這些內容基本上沒翻譯成中文,雖然榮格喜歡使用鍊金術等比較生僻的術語,但是描述的臨床過程基本上就是那麼一回事。  榮格之所以會在治療關係上比較靈活,固然和個性有關。  我想更重要的是當你遇到某些患者,你不得不變得靈活、真誠、和他有很多情緒互動。比如說人格障礙和某些精神病的患者。  榮格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名的精神病院的醫生,他遇到的這類患者很多。所以從這些經驗中自然會產生如此的思考。  而弗洛伊德是神經科醫生,找他的人有很多的確是「神經病」――癲癇、面癱等等。這樣比較厲害的投射性認同對他來說並不是很熟悉。  當時還有一個人費倫奇(Ferenczi)。弗洛伊德自己說,他對臨床並沒有熱情,而費倫奇則相反,他對臨床工作的著迷是接近瘋狂的。他當時遇到了大量的自戀神經症的患者,提出了後來溫尼科特(Winnicott)和科胡特(Kohut)的很多臨床觀點,如提出治療師要對患者經驗逼近,真誠、神入、患者的問題來自環境的失敗,分析師要為了患者調整分析情景,有時候要承認錯誤,要避免過度解釋,有時候還要鼓勵患者的優點,強調分析師對患者的「愛」。  現在有些關係精神分析家都把費倫奇列為鼻祖的。也有自體心理學家認為費倫奇是自體的前驅。費倫奇說,兒童的全能慾望受到了挫折,形成了現實感。這是科胡特後來也說過的。  有些分析史家指責科胡特的主要缺點就是做人不厚道。因為他的很多理論和技術都在前人那裡出現過。  不過這種指責也有點不厚道,科胡特開始大膽表達自己觀點是在得知自己得絕症離死不遠,一個和死神賽跑的人是來不及去翻書查文獻的。  另外,對於臨床工作者來說,這種理論「撞車」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我看了科胡特的書,就發現原來我以前和自戀人格障礙者互動的很多「錯誤」恰恰是符合自體的做法的。  再比如說,有些同行膽戰心驚來接受督導,才發覺原來自己「亂七八糟」的做法或者「天才的發明」原來都是很精神分析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學過精神分析卻天天在做精神分析的治療師很多,當然以為自己在做純正的精神分析,其實卻是在做行為治療的分析師也很多。  現在我們在總結一下,在精神分析的古典時期,就已經在治療關係上出現了兩種傾向:  一個是單人心理學傾向,這是以弗洛伊德主義為代表的。後來的自我心理學、克萊因學派、拉康學派中比較傳統的人們都傾向於這種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要深入到無意識的靈魂深處,有點類似於內觀禪修,在此過程中,分析師只是作為一個象徵性作用存在,要把自己個人的影響降低。  另一個傾向就是雙人心理學傾向。這在榮格、費倫奇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  這種傾向比較重視分析師和來訪者的真實關係的互動。後來呼應這種傾向的學派大概是美國的人際關係學派、自體心理學派、英國的中間派,以及現在有些集大成的關係學派。2現代時期  當然,這種兩分法只不過為了適應語言系統的習慣而已,語言-象徵系統都是比較分裂的。  世界如此複雜,我們如此焦躁,所以要把很複雜的東西搞簡單了,用兩極化分成這邊純陰,那邊純陽的東西。  而真正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榮格也有非常重視內省、深入的一面,強調順從集體無意識個性化自我完成的傾向,而不是分析師憑著個性輕舉妄動。  費倫奇也保持著對弗洛伊德孝子般的忠誠。  而弗洛伊德也有很多時候和來訪者東拉西扯、開玩笑,展現其真實自我的時刻。  克萊因學派以克萊因為首,當年是比較標榜自己是弗洛伊德主義的正統傳人。但是隨著投射性認同這個概念出現,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克萊因那裡,投射性認同本來是一種單人心理學的含義,簡單地說就是,――「在分裂-偏執狀態中患者出現了類妄想性的投射,然後又出現了認同。」  但是到了比昂嘴裡,投射性認同和容器-內容物聯繫在一起,就蘊含了雙人心理學的含義。  但是比昂又說分析師要無欲無憶,這又比較接近空屏了。    當代克萊因學派和關係學派的觀點就很容易混淆了。  比如說現在的格洛特斯坦(Grotstein)和奧格登(Ogden)的某些看法,很「關係」的。奧格登甚至被人歸為主體間的代表人物。  當然在分析態度上還是有些細微區別。  比如說當投射性認同發生的時候,分析師去觀察、了解這種過程,並且進行內心的反移情自我分析,這種態度有人認為還是一種內在的「空屏」;  所以有些時候從關係派的觀點來看,「不分析」恰恰是很關係派的分析,有點「難得糊塗」的味道。  至於英國的中間派尤其是溫尼科特,那是非常講究真實的人際互動的。  不過我想再次提醒諸位的是,最好把分析師寫的文章看作臨床筆記或散文來看,而不要指望著某個人的某篇文章可以指導你明天的臨床實踐。  溫尼科特說到不少分析體驗是從兒童那裡來的。在做兒童治療中,即便你是行為治療師,你的個性也會自然地融入、影響到對方。  要是你根據溫尼科特的說法明天去對著一個比較健康的來訪者工作,很可能出問題的。  溫尼科特的很多觀點和古典時期亞歷山大等人提出的「矯正情緒體驗」是一個意思,不過也有人提出,分析師試圖通過使用自己來修復過去歲月中某個階段的創傷,是不是也太自戀了?  克萊因學派有些人會認為,溫尼科特還有自體心理學、關係學派的做法僅僅是提供了「包容」,對於分析來說,還需要進一步整合分裂愛和恨,僅僅只有包容而沒有領悟是退行性的,分析師不斷餵養「包容」的乳汁,會滋養被分析者的自戀幻想,從而無法承受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存在著喪失、衝突和痛苦的世界。(Renods, 2007)  康伯格(Kernberg)代表的移情焦點治療(TFP)就有點這樣的意思。  但是,回過頭來我們站在另一個立場上又可以詢問――  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戀幻覺是不是也可以?  要求一個人成熟到「無分裂」狀態是不是分析師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自戀投射?  在英國客體派比較厲害的時候,美國也有不少的發展。  沙利文為代表的人際關係學派被稱為是美國的客體關係學派,諸位可以看到在沙利文的理論中,充滿了對治療關係的強調。  他在精神病學界就是以強調精神科醫生和精神病患者的真誠、理解關係聞名的。  自體心理學是比較晚近興起的。  有些關係學派的治療師是直接指承自己是繼承自體的,比如加拿大Patricia A. DeYoung。  她寫了一本關係療法的手冊,Relational Psychotherapy : A Primer, 從中可以看出,很多自體心理學和關係療法的觀點是無區別的。  DeYoung認為,關係學派和自體心理學有個顯著的差別點,就是關係學派分析者認為,「神入」(empathy)是治療雙方共同建構出現的,而不是治療師一廂情願想入就入的。  所以如果你神入不了來訪者體驗也別自我譴責,而是可以看看你們倆做了些什麼讓神入無法出現。  另外,神入也不被認為是萬能的靈丹,有些情況下神入是對對方主體性的侵犯和不尊重。 ( DeYoung ,2003)3主體間學派  主體間學派可以算關係精神分析的雙胞胎,當然主體間受自體心理學發展的影響比較大一些。  主體間或者叫做交互主體性,是一個幾乎當代所有人文學科都在使用的基礎理論,如你可以在資料庫中看到「師生關係的主體間性」,「《紅樓夢》中的主體間性」這樣的學術論文題目。  主體間學派和關係學派都是比較人文化的學派,所以他們的基礎理論有一大部分來自人文學科。  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大多數都是醫學模式的,包括經典經分、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因為這些創始人都是醫生。  醫生,尤其是近代西方的醫生的思維模式都是「對治法」,整個邏輯推演過程都是三段的――  第一,這個人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具體有哪些特徵?這就是診斷學,如自體障礙(selfdisorder),病理性自戀,就是一些診斷術語,雖然沒有歸類到DSM-IV裡面;  第二,這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就是病理學。如自體障礙來自於童年的自體創傷;  第三,怎麼治療?這就是治療學、如通過我們分析師經驗逼近-經驗遠離,不帶誘惑地深情神入和堅決而非創傷性地保持界限帶來的挫折,患者的自體障礙就修復了。  這個三步法不僅僅是科胡特的模式,從弗洛伊德到康伯格一路子下來都是這種思維模式。  大部分醫生也都這樣做分析的,很不浪漫、很不放鬆。  克萊因和安娜雖然不是醫生,但是都在醫院工作,被醫生包圍著,思維模式也是這樣的。  但是到了當代,這種模式變了。  主體間性這個概念的最基本的涵義是指主體與主體之間的存在著辯證統一性。  從人際關係來看,就是「我」和「你」不是完全分開的,而是普遍聯繫的。這個概念最早是在倫理學、社會學領域提出的,從康德、黑格爾開始直到馬克思、哈貝馬斯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如黑格爾提出的「自我」就是一個主體間概念。  我們知道康德對弗洛伊德,黑格爾對拉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要說主體間,拉康是應該好好談一談的,他的理論要比美國的主體間深刻很多。還有胡塞爾和梅洛-龐蒂是在認識論上運用主體間的人。這些理論太複雜。  我們這裡提到這些名字,是讓大家了解,和關係學派有關的一些理論常識。也是讓我們學會謙虛,知道自己在知識的大海面前是多麼無知。  「無知不是你的錯,出來秀就是你的不對了」。跑到知識淵博的人面前秀就是自取其辱了。  現在中國這一代60到80年代出生的知識分子都是無知又喜歡秀的,我們關起門來秀一秀就行了。要擔心秀得自戀受損,有辱國格人格。  舉個例子。如果你和案例張先生進行了20次治療,然後你還錄像了,你來找我們8個人組成的一個督導組作督導,我們就你和張先生的20次錄像進行了60個小時的討論。  60個小時之後,你是不是對你和張先生的治療過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呢?是不是面對下一次你和張先生的面談心中更加有數了呢?  你可能真的會產生這樣的「自信」。  但是其實這種自信有可能來自於這個督導組成員對你的肯定。  你更加了解的東西是這些督導組成員對這20次錄像的「觀後感」,而這20次治療會面本身是永遠不可能被真正了解的。  你所能了解的僅僅只是你對20次會面的記憶,以及其他人對這20次會面的記憶。  以及你們這幾個人形「記憶庫」相互交換數據的結果。  所以所謂「認識你自己」,實際上就是和別人交流兩個方面:1你對你自己的看法,2他對你的看法。  既然有認識論的主體間性,當然也有本體論的主體間性了。  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爾,馬丁?布伯,雅斯貝爾斯和馬塞爾。  本體論的主體間性意指存在或解釋活動中的人與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對立的關係,而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往、理解關係。  簡單地說,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也會影響到你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也會影響你看到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你內心充滿了恐懼,你就會注意到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怖主義、環境污染。  在一個充滿了空氣污染、噪音污染、人際競爭的城市中,你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而到了山青水秀的麗江,你就開始恢復生機,相信愛情。  據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到了西藏、麗江容易發生一夜情的原因。這就是《旅遊途中性慾的主體間性》,你們可以把此作為碩、博士論文寫作的主題。  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投射-認同嗎?  的確也有主體間性的投射性認同,如Ogden就是這麼想的。他認為分析師和被分析者是相互依存的,他們在一起會創造出一個分析的第三域,這個第三域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但是又是分析雙方共享的。  雖然很多精神分析師都在使用主體間性這個詞,但是一般來說我們說到主體間學派的時候,還是指美國的那幾個人,主要是Atwood,Stolorow,還有Bandchaft,Benjamin ,Orange.  主體間學者們往往用更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患者的心理病理起源。同時主體間學者們也往往認為分析不是要去發現一個客觀的真理。所以對主體間學者來說,也沒有什麼「治癒」作為目標。  主體間建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建構了他獨一無二的組織原則,這些原則自動化地、無意識地操控了他的行為。每個人都自動化根據其獨特的心理法則來建構他的經驗。  分析的目標在於「更廣泛地努力去建構經驗」。  主體間理論把治療進程定義為「出自於對病人獨特而無意識的建構原則的闡明和理解的結果,那些建構原則造就了病人與治療師移情關係的中斷。」  不過我看了主體間學者的文章感受是――沒有「文本間性」。  他們的文章和技術四平八穩,更像是一個自體心理學的好學生,寫完了案例報告後,去哲學系旁聽了一堂後現代的課,然後回來把這些詞塞進自己的文章中。  他們的文章都是邏輯清楚,層次分明,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比較傳統。  相反弗洛伊德的文章還有點後現代性。當然還有拉康、克里斯蒂娃的文風也是比較體現文本間性的。4關係精神分析  介紹完其他幾個學派中和關係精神分析有關的內容,就可以切入正題,介紹關係精神分析了。  關係精神分析這個詞,最早起源於Greenberg和Mitchell在1983年寫的書,《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 inpsychanalytic theory)》。  這是一本教科書,是「現代精神分析的《聖經》」。  關係精神分析質疑精神分析師話語的真理性,以及分析師的權威性。  關係精神分析也會重視和真實個體的關係交往產生的實際影響。  但是不等於就忽視了移情和強迫性重複,關係精神分析既重視外在的、客觀的關係,也重視內在的、想像的關係。  也就是說,單人心理學,雙人心理學都要搞。  不過關係精神分析者認為雙人模式更重要些,他們認為人類的本質就在於交流和互動。內在的心理內容如俄狄浦斯情結也是要通過和主要他人的互動體現出來。  精神分析的情境也是由分析師和來訪者共同不斷參與創造出來的,雖然舊的關係模式的重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和分析師的互動雙方可以創造、共建出新的關係模式來。  關係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Stephen A. Mitchell , Lewis Aron , Irwin Hoffman , Donnel Stern .下面逐個介紹一下。 4.1 Stephen A. Mitchell(史蒂分?米歇爾)  米歇爾的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關係基質或者說關係母體。這是一種組織原則,也是詮釋臨床數據資料的架構。關係基質的內容包括自體、客體及交流互動型態(Mitchell,1988,p.41)。  如果大家熟悉移情焦點治療或者CCRT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這種說法在那邊也有。更早的類似的說法來自溝通分析,PAC和遊戲。  驅力(Drive)也是精神分析的一大問題。關係的觀點當然是認為驅力來自於關係母體。也就是說,你是為了和別人建立關係而做愛的,而不是為了做愛才和別人建立關係的。  類似的觀點康伯格也有,驅力來自於自體-客體關係的配對,對康伯格來說,關係模式為驅力理論的自然延伸。但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關係質和驅力基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米歇爾指出這種矛盾在弗洛伊德本人那裡就存在。米歇爾自己則支持「一種純粹的關係模式觀點,不和驅力模式的前提混合在一起」(1988,p.54)。  但是我們千萬不要誤會說生物本能或者驅力被米歇爾否認了,不是這樣的。他認為心理現象是混合了驅力和關係的,尤其在他對攻擊驅力的看法中存在這樣的觀點。  米歇爾的理論基礎就是那猶如口號的呼喊――一切的根源是關係。  他認為心靈是由各種關係的各種組態所組成。人的真正本性是在尋求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的關係連結,不論是為了安全、融合、愉悅或依賴。  在建構此關係的過程中,人們形成一個「互動場域」(interactional field)。  在關係精神分析中,我們總是要看此互動場域,而不是個別的患者或者治療師。  比如說,對於自戀的處理,米歇爾認為,應該把自戀移情當作是一種來訪者提出的邀請,分析師要進入這種邀請中去玩一陣,但是又不能玩得太投入。  米歇爾認為自體(self)是多重性的,非連續性的。就像意象對話里說的那些子人格一樣。自體是充滿變動的,而外在或者內在的衝突會加劇自體的這種分裂傾向。  自體就像一部電影膠片,每張膠片都是獨立的、不連續的,但是放映的時候,它們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連續的、整合的圖像。所以自體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是一個幻覺。  對於米歇爾來說,精神健康就是指一個人能夠體驗同時到自體的多重性和整合性,既能體驗到自體的整合和統一,也能體驗到其矛盾和衝突。  也就是說,你既能體驗到自體的「空」,又能體驗到自體的「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這樣一來,精神分析的目標就不太一樣了。  比如說有些精神分析流派的目標是讓患者能夠豐富的自體的整合性,而關係學派倒不一定這麼看,因為人類要呈現出什麼樣的自體形態是要根據社會情境來建構的。  有些人會因為選擇做自己還是受別人影響而苦惱,而關係的觀點看來,這正好是體驗自體的豐富性、多重性、辯證性的一個機會。  米歇爾批評傳統精神分析那種原型還原的解釋模式,好像精神分析中要去發現一個已經存在的真理一樣。  他認為分析是對患者的生命進行主動建構的對話過程。  精神分析的理論只是對構建和組織患者的自由聯想的材料起到一點指導作用而已,並不是等著人們去發現的既定真理。  打個比方,精神分析相當於來訪者和你要完成一曲自由演奏的爵士樂。  你上場前看看別的爵士樂手演出的DVD當然有點幫助了,但是你不可能照著別人去演奏,因為你的搭檔不是這樣想的。  所以,精神分析的書,包括弗洛伊德在內,也就是讓諸位娛樂一下的,和卡拉OK一樣。諸位沒必要把這些東西背下來。  所謂替代性內觀,神入、均勻懸浮注意、包容等等都是建立在單人心理學立場上的分析態度,好像來訪者是一塊鐵在那裡不動,你想觀就觀,想入就入、想包就包。天下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在分析場域中,你是個參與觀察者,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參與,什麼時候觀察,也不是你一個人決定的。4.2Lewis Aron ( 劉易斯?阿隆)  阿隆的理論和其他關係學家一樣,認為在分析的過程中,來訪者對分析師的好奇,對分析師個人主體性的發現是治療的一個過程。  這個說法聽起來很奇怪,其實是你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如果你有足夠的治療經驗的話,比如說3000個小時以上,你回想一下就會發現,在治癒的患者或者分析後改變最體驗的那些來訪者中,一般都會有個現象。  就是這個過程中你自己會有段時間投入很多的情感,有些時候你甚至會做一些逾越治療界限的事情,比如說,送禮物給患者,說漏嘴,發現自己愛上了對方,對對方很憤怒忍不住罵了他又道歉,為他加班加點或者治療費打折……  這些行為你拿去督導,一般督導小組的成員都會告訴你說,這是越界了,這是捲入了,這是反移情付諸行動了等等。這些行為要避免、要剋制等等。  實際上這些行為可能並不是嚴重違反心理諮詢/治療的總倫理原則的,但是它們的確違犯了很多治療流派的治療原則。  比如說,很多療法都要求你不要罵人的,不要運用憤怒的,但是實際上有可能表達憤怒是有助治療的。  比如說你忍不住罵了來訪者,這是你的真性情一面,然後你又道歉,回到治療師角色上,這也是你真性情的另一面。  通過「罵―道歉」這個過程,你在來訪者的眼中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人。你的職業身份認同和日常身份統合了起來,你不再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怪物,只會神入啊,包容啊,解釋啊,這看上去有點帶著職業的面具。  作為分析師,很重要的就是要把分析心態和日常心態融攝為一體。  因為心態是有相續性的,你只有融攝這兩種心態,才能保證分析的真實有效。  在分析的過程中,來訪者要探尋你的非職業自我,要進入了解你的靈魂深處,要激發你的自身反應,這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必然的。  對來訪者這種需求的拒絕,是阻抗的來源,所以拉康說,凡是阻抗都是分析師的阻抗。  阿隆借用溫尼科特的話說,這個世界上也沒有「患者」這種東西,「患者」總是和分析師相聯繫的,分析師和患者之間充滿了交互性和主體間性,就像我們的師生關係也一樣。  阿隆認為,患者們如何體驗分析師是很重要的,他們需要使用分析師作為一個工具完成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在此過程中,分析師的自我暴露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必然的。  所有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接受分析很重要的原因,有些時候你不知道你自己壓抑了什麼,患者比你清楚很多。  可是患者他不知道,這個時候他正在幫你做「自我體驗」呢,而且他也不知道怎麼下手,所以可能會觸痛你。然後惡性循環開始。諮詢越做問題越多。  阿隆同樣堅持了多重現實和多種真理的觀點,認為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價值觀其有效性是完全超過其它的。  但是也真理也不是完全固定性的。在分析過程中,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都是由分析雙方的關係決定的。  這是知識的建構主義,對哲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阿隆還指出,因為分析師的主體性對患者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分析技術的使用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分析師的個體性。  比如說,可能有人學完關係精神分析後,會發現原來自己適合學習認知-行為療法啊。這是你的個性決定的,你的個性、你的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會滲透到治療中去。  你可以回去做個測試,把你最喜歡和最頭痛的患者的個性特點寫下來,寫在一張紙的正反面。  然後在這些個性特點前面加上「我是……」兩個字,念出來。看看這是不是都是你的性格特點。  你在諮詢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你要多花點時間看看自己,看自己看累了,看透了,才有可能看到你的來訪者。  所有精神分析的治療概念,移情、阻抗、反移情在阿隆他們這群關係者眼睛裡面都是兩個人共同建構、共同決定的。  這樣的觀點是不是諸位在後現代、系統家庭、薩提亞等等的工作坊裡面也聽到過?  我經常聽到的一個有趣的句式是,「精神分析的觀點是如何如何,我們某某流派的觀點是如何如何。」  聽到有人用這種句式說話,我腦子裡面立即會閃過三個雪亮的大字――「初學者」。  要麼這個說話的人是個初學者,要麼她正在把我們當作「初學者」進行教學。經常遇到的是兩種情況同時出現。  雖然治療中雙方的關係是交互性的,但是」交互性」不等於「對等性」,母子關係也是交互性的,但不對等。  對於阿隆來說,分析的目的不是要達到分析關係的對等性,而是要達到某些特定能力的獲得,尤其是在關係中體驗到主體性和客體性的能力。4.3Irwin Hoffman ( 埃爾文?霍夫曼)  霍夫曼影響了阿隆和米歇爾,但是他的名氣比這兩個人稍微遜色一點。  霍夫曼認為,當代精神分析的轉向不是從驅力模式向關係模式的轉變,而是從實證主義向建構主義的轉向。  他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理解體驗,組織體驗,把體驗轉化為某種特定模式的方法。  但是這些模式是可以有好多種類別的。  而在理解人類體驗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  在這個視界下,霍夫曼對於分析關係的看法就很有新意的。  比如說,如果你在治療中遇到一個來訪者說她愛上你,你的反應經常就是「這是色情性移情,不是真正的愛情」;  如果你老到一些,你可能會觀察到自己也會對來訪者有感情,然後你或者你的督導組成員就會說,這是色情性反移情,大概也不是「真正的愛情」。  那麼真正的愛情是什麼呢?這就要開始費腦筋了。  而在霍夫曼看來,把移情體驗和真實體驗進行兩分,這是一種保守主義的看法,這種說法首先就奠定了說,在治療體驗中,有些體驗是真的、有些體驗是假的。  這種真理話語的建構馬上就會被道德話語建構所代替,我在《邊緣-抑鬱的共病以及精神病學話語建構運動》一文中曾經說到這一點。  而這種話語建構中來訪者的話語權被完全剝削了,你說人家能不阻抗嗎?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阻抗,下次你再說來訪者如何阻抗的時候,先要問問自己,俺是怎麼壓迫到他了?  在霍夫曼的建構主義的觀念中,分析師和來訪者共同構成分析關係的參與建構者(participant constructionist)。  參與建構者這個詞是從沙利文的術語「參與觀察者」化來的。  霍夫曼一開始用「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來指稱他對治療關係的看法,但是後來他用辯證(dialectic)一詞代替了社會,成為「辯證建構主義」。  因為社會建構主義這個詞給人一種印象,就是什麼都可以我們幾個人建構出來,包括諮詢道德和倫理。  但是其實諮詢雙方的建構也是有限度,有條件的,比如說你說你要和來訪者建構出一個愛撫療法,愛摸療法來,你還說這是符合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這就有點問題。  關係精神分析者之所以老是強調建構性和交互性,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和以往精神分析者那種權威主義的解釋風格相對抗的。  精神分析發展到客體關係和自體心理學的時代,理論反移情已經越來越嚴重。  當我們提出要利用分析師的反移情來工作,或者提出分析師要成為對方的自體客體體驗修補者的時候,一方面看起來這是分析態度和技術的深入,但是另一方面這意味著精神分析師更加的狂妄和自大了。  在分析師這個群體中,未知性、不確定性、不可控性這些事物的本質特徵被徹底地否認和閹割。正如在生物精神病學領域中一樣。  但是其實,在分析中,永遠會存在未知性、不確定性、不可控性,而且分析師也是不可能完全徹底了解自己的,尤其是完全徹底地了解自己的「參與」對分析領域的影響。  什麼叫做無意識?無意識就是你不知道的東西。  如果你什麼都知道了,你就變成一個全知者,而來訪者就變成一個傻瓜。  這個被你建構出來的「傻瓜」當然要不斷讓你煩惱,讓你看看,到底誰是傻瓜了。  你不但不是什麼都知道,你信奉的大師如弗洛伊德、溫尼柯特、科胡特等等也經常很多事情不知道。  也許你崇拜的佛祖神仙也不是什麼都知道,只不過你需要他們成為什麼都知道的神仙而已。  最重要的是,你甚至不能確定無意識是否真的是有這麼一個東西。  也就是說,「你不知道」這個事情、這個狀態也不見得是你可以確定、可以知道的。  現在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霍夫曼早在1983年寫了一篇文章《病人作為分析師體驗的解釋者(The Patient as Interpreter of the Analyst"sExperience),就說到了,有些時候,病人可以幫助分析師發現分析師沒有意識到的現實性。(Hoffman,1983)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從事這一行的一個深層原因,來訪者其實會幫助你治療你自己的病,打開自己的情結的。  想要做分析師、治療師、諮詢師等等助人者是一種慾望。  這個慾望是一個病態的慾望,你的病人會讓你看到更加清楚你的這個病在哪裡,尤其是當他們告訴你他們想的和你不一樣的時候。  霍夫曼強調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對分析關係時時刻刻(moment-to-moment)的覺知,這也間接影響到後來關係精神分析的一個支流――Safran 和Muran 的簡明關係療法(Brief Relational Therapy, BRT)中引入了內觀(正念)訓練作為培訓治療師的一個手段。  這也是為什麼在上海的自體班培訓中在「心態訓練」這個環節會有一些內觀訓練的一個理論基礎。BRT是個非常實用的療法,學會了你們的來訪者脫落率會降低的。(Safran& Muran , 2000)4.4 Donnel Stern (多樂兒?斯特恩)  斯特恩的理論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清晰化(articulation),一個是未格式化(unfomulated).  未格式化的體驗就是斯特恩說的無意識,他認為無意識不是主要一些被壓抑的慾望和動機,而是一個沒有格式化、沒有清晰化,沒有符號化的體驗。  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夠套公式說,一個來訪者來了,就必然有個俄狄浦斯情結等著我們去發現,或者他的問題就必然是童年的經驗引發的。  所謂無意識就是一些未格式化的體驗,就像一團沒有形態的橡皮泥,等待著分析師和來訪者一起把它形成一個雕塑。  而且這些體驗是在不斷地自己進行著清晰化和格式化的過程。  當來訪者提到過去經驗的時候,他會在分析師參加的情況下賦予這個經驗一個意義。  所謂防禦,並不是要防禦某些特定的、分析師已知的內容比如說亂倫,而是要阻止這個格式化、清晰化、結構化的過程,阻止語言象徵對體驗的呈現。  所以在斯特恩看來,分析的目的就像霧裡看花,一開始花是看不清楚的,隨著分析師和患者逐漸的語言建構,看清楚這朵花。  沙盤、意象、藝術療法、遊戲治療等等表達性治療也都是這個原理,看花-雕塑的過程。  斯特恩認為,來訪者體驗並不都是純粹的過去的體驗,也包括了對分析師的體驗。  分析師的參與必然影響到體驗的呈現,就比如沙盤、意象,來訪者知道這個沙盤是要給你看的,這個意象是要講給你聽的。  弗洛伊德說,被分析者對分析師的色情性移情和分析師個人的性質無關,則只說對了一半。其實色情移情和分析師有關,太有關。  分析師長得很帥或者很有名氣,很容易引發色移,因為來訪者想要和你結合;  分析師長的很醜或者很落魄,也容易引發色移,因為來訪者想要給你一些愛;  分析師婚姻不幸福,非常容易引發色移,分析師婚姻很幸福,也很容易引發色移……  關鍵是你能不能和你的來訪者把這些色情、性慾的成份清晰化、符號化。  這就需要向魯迅先生學習,直面慘烈的性慾和淋漓的憤怒。  斯特恩的理論引發了對臨床觀點的一個轉變,比如對於記憶,以前好像認為記憶是一個固定的、不變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知道記憶的提取也是受到分析過程影響的。  諸位在接受個人體驗的時候,會不會也有感受,你回憶起來的有關父母的記憶是不是和平常有所不同?  斯特恩認為,分析看起來其實是一個認知心理學的過程,也就是內隱記憶加工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要比內容重要的。  斯特恩的理論用來解釋創傷和EMDR等理論幾乎是一樣的。創傷製造了和認知過程不相容的情緒和概念,而這些內容就存留在未格式化的狀態,這些體驗無法通過語言表達,但是卻可以在患者-分析師的關係中觀察到.5總結  關係精神分析興起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其他人的影響。精神分析歷史中幾乎沒有流派都對關係精神分析有影響。  當前有很多打著其他旗號的人,其觀點也是關係精神分析的,比如說Stolorow,Ogden , 還有前面講客體關係的時候提到的Grotstein, 還有OwenRenik.   還有經常被人忽視的一個人,就是R.D. Laing(萊恩),存在精神分析那邊的,有學者認為,他在《分裂的自我》提出的治療關係模型也許是最早的一個關係精神分析的模型.(Wilberg P.,2005)沿著存在精神分析這條路當然可以追溯到馬丁布伯等人的貢獻。  在理論界對關係精神分析有很大影響就是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Nancy Chodorow , Jessica Bejamin,Virginia Goldner , Adrienne Harris等,這些名字諸位可能有些陌生,因為是做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的。但是Nancy Chodorow, Jessica Bejamin的在女性主義思潮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很多女性主義研究者在研究。  精神分析是個很廣闊的領域,比如說精神分析的電影理論,估計臨床界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它在電影批評界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隨著麥茨的《想像的能指》等作品翻譯過來,我們也逐漸了解到精神分析在藝術評論領域還有那麼廣泛的應用。  關係精神分析界中有很多人就是專門做理論,而不做或者很少做臨床的。英國的Fonagy認為理論和臨床是基本上兩回事情。我也聽到過一個人際精神分析的臨床家說,關係精神分析主要就是理論上學術化一些,言下之意技術沒有什麼特別。  的確,有一個研究也發現,關係精神分析主要的三大技術是:治療師的自我運用,聚焦於此時此地,靈活地使用躺椅。(Ellman.2005)  聽起來平淡無奇,這幾乎是現代所有精神分析流派都會使用的革新。  我個人在臨床中發現,在技術上,關係精神分析的理解如果配合上廣義的系統式家庭治療的很多技術,的確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樣你在使用很多技術更加能夠理解這個技術使用的時機。  關係精神分析的興起有很多時代背景,一個背景就是精神分析的自救和自我完善。  1980年代的時候,精神分析在臨床上已經比較有頹勢,主要是一些療效研究發現,治療關係其實比治療技術重要,而且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精神分析的療法長程和短程差不多,有些研究發現精神分析的療效不明顯。  這當然會對精神分析有觸動,關係精神分析的米歇爾當初是有些想要改善精神分析話語混亂的局面而浮出海面。  除了臨床上受到挑戰外,基礎理論也受到了挑戰,如發展心理學的很多研究的視角發生了變化,發現兒童心理發展其實是要看幾個人的關係,尤其是母子互動的,這對精神分析也有發展心理學理論也提出了挑戰。  精神分析當時就像一個當初走青春偶像路子的明星,到了40多歲,遇到轉型期的困難了,要不然就要退出歷史的舞台。  現在看起來這個轉型有些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比如說神經精神分析、在人格障礙方面的實證研究、依戀理論等等。  精神分析好歹保住了一線明星的位置。不過要是想重新再現當年那種天皇巨星的輝煌,可能在技術的開放性方面還是要好好下功夫,尤其是整合認知-行為技術和東方的很多方法。  關係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裡面最新的流派,理論上的確有一套,不過離成熟還有距離,其實不要說關係精神分析了,自體心理學都還沒有走完成熟化的路程。  像精神分析和心理諮詢/治療這樣的學科。它的成熟有兩大標誌:經院傳統和實踐系統的形成。  經院傳統就是有一群人專門在這行裡面做理論,做理論歷史研究的,比如說關係精神分析很多人,其實是個理論史家出身;  實踐傳統就是一整套的臨床培養、實踐的系統。  就像醫學一樣,既有專門做醫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人,也有專門在臨床上看病人的人。就像物理學這樣學科比較成熟了都有這兩個部分。  所以諸位現在也要考慮清楚,你以後是要玩哪一塊為主?  關係精神分析的出現一開始有很大一部分是從精神分析的經院傳統中來的,所以有些人認為關係精分比較學術化一些。  在實踐方面,似乎關係精神分析一開始並不是和其他學派有很大區別。尤其是和沙利文的人際關係派、以及主體間似乎都很類似。  關係精神分析很多人是從哲學立場出發的,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科學立場,如Donnel Stern,從認知心理學出發,還有CAPA班的AlexandraHarrison,從系統論和當代發展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出發。  在組織建構上,關係精神分析也很開放,國際關係精神分析協會只要交錢註冊就可以加入,而且沒有臨床經驗的也可以加入作為研究會員。  和IPA那樣需要5-7年的培訓,比較青睞精神科醫生的風格很不一樣。  關係精神分析現在在美國精神分析的風頭越來越強大,已經被稱為美國的「中間派」,和自我-客體關係派、自體心理學派三分天下。  不過國內對此流派的翻譯和介紹還很少,希望這個講座可以激發大家在這方面深入探索的興趣。 參考文獻Renods , R. (2007) How does therapy cure? The relational turn in psychotherapy,Counselling ,Psychotherapy and Health , Volumn 3 , Issue 2 127-150DeYoung ,(2003) Relational Psychotherapy : A Primer,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Hoffman, I.Z. (1983). The Patient as Interpreter of the Analyst"s Experience.Contemp. Psychoanal., 19:389-422.Safran & Muran , 2000, Negotiating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New York: GuilfordPresseEllman . B, 2005,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 the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worlds of the relational analyst, Pepperdine University , Psy.D dissertationWilberg P.,2005 ,Modes of relatedness in psychotherapy:Laing, Winnicott and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推薦閱讀:

林彪祖墳風水 祖墳風水對後代子孫影響分析
、十二長生水法分析
有福男人面相分析
分析了中國各家宗教的起源3
耳朵長痣面相分析

TAG:精神分析 | 精神 | 演講 | 關係 | 演講稿 | 分析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