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 典藏國畫】(01) - 香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20世紀的豐碑以此前任何一個世紀不可替代的藝術特色屹立在無聲詩史的群峰之中。它作為東方繪畫的代表,中華民族藝術的精華,在20世紀世界藝術之林中放射著獨異的光彩。20世紀中國畫的歷史,是與整個中華民族艱辛奮進的里程同步的歷史。百年之間,滄桑之變給中國畫事業帶來過挫折,但中國人依然在內心深處喜愛山水,富有生命力的中國畫藝術並不曾因一時的迂迴改變它駛向真、善、美的航程,因此,我們可以從20世紀山水畫的發展中看到一部無數畫家尋找理想家園的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

能看到這些精美的畫卷,你很幸運!《百年中國》是由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畫家研究院聯合主辦「百年中國典藏畫展」的系列珍品,以高度的歷史性、前瞻性、客觀、公正地回顧和審視百年中國畫,全方位,多視角,系統展示 各歷史階段的名家名作。精心遴選的1901-2000年間的542位國畫名家的551件作品。充分考慮地域風格流派,兼顧已故畫家及當代老、中、青作者。兼容人物、山水、花鳥等等各種題材!是100年來迄今為止反映中國最為全面完整的美術歷史,讓我們在21世紀的今天,直觀可觸摸的歷史,東方既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匡廬讀書圖 黃山壽

紙本設色 146cm×80cm 私人藏

  黃山壽(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又號麗生,江蘇武進人。官直隸同知。幼年生活貧困,一生志力於書畫。書法學唐、北魏及清鄭燮、惲壽平等,得其神韻;國畫創作則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能。  黃山壽山水多青綠,頗見功力。青綠山水一派的精髓,他能化為己用,表明他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開拓和變革。他畫山筆力方硬,但不刻薄,在直接勾勒的山骨和皴擦的山體之間達到完美的結合。《匡廬讀書圖》畫近處岸邊,茅屋中有人在讀書吟詩,屋外有兩人在散步緩行,後有童子相隨,前面兩人一副仙風道骨的身影與山中雲霧繚繞的境界化為一體。遠山山頂聳立叢叢松林,山中潺潺流水把靜的山變成動的山,從而同雲霧、行人打破了山中的寧靜。

松壑鳴泉圖 吳觀岱紙本設色 156cm×99cm 無錫博物館藏

  吳觀岱(1862~1929),初名宗泰,字念康,號潔翁,別號有小梅花庵主、魚陸散人、溪山畫隱、觚飲道人等,江蘇無錫人。工書善畫,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畫梅。為「江南四吳」之一。  吳觀岱習畫辛苦,白天當學徒,夜晚臨畫,常常半夜才能入眠,學徒津貼幾乎都成了他的繪畫材料費。吳觀岱作畫十分認真,他作畫往往要靜思多時才落筆,由於思考精慎,用筆功力紮實,所以畫的質量很高,墨色不滯礙,似有信手拈來的天真之趣。他畫松也很特別,松樹榦細長,為顯樹榦的蒼老,擦上幾筆深墨,枝幹相交,直彎互襯,高低相錯而無死板之感。一股清泉從山上直瀉而下,撞擊著山石,發出嘩嘩的聲音,與廣闊的江水化成一體。

習靜愛山居 蒲華

紙本水墨 141×45cm 朵雲軒藏

  蒲華(1830~1911),原名成,字作英,初字竹英,號胥山野史、種竹道人,浙江省嘉興人,寓居上海。工書畫,尤擅草書,偶作山水、花卉。  蒲華一生貧困潦倒,以鬻畫自給,人呼「蒲邋遢」。蒲華的水墨山水,瀟湘煙雨,得之自然。這幅《習靜愛山居》取遠山近坡,有奇崛之氣。遠處山體以墨點苔,用墨滋潤,浩浩莽莽。近處雜樹巨石,幾間茅舍隱於叢樹之中,屋中有人讀書。畫中用濕筆直掃,水墨淋漓,筆力雄健。蒲華的繪畫藝術上承「青藤白陽」,自辟蹊徑,衝破了晚清畫壇摹古保守的藩籬,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繪畫語言,對後世山水畫發展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深山白雲圖 姜筠 紙本設色 尺寸不詳 故宮博物院藏

  姜筠(1847~1919),字穎生,別號大雄山民,安徽懷寧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官禮部主事。  姜筠工書畫,書法學蘇軾,山水宗王石谷,蒼潤古秀,工寫兼至,別有韻味。《深山白雲圖》畫大山、坡岸、房屋、漁舟,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山中白雲飄浮,更襯託了遠山的深遠,山上密密雜樹寓意著新的生命處在潛伏的醞釀期。姜筠作畫以古法入,在借鑒古人筆意上又力圖擺脫古人,從而尋找自己的繪畫道路。圖中的山石樹木借鑒古法,重視造化,而點綴其中的房屋、漁舟、雲氣正是表現了人的偉大和大自然的永恆。

松風蕭寺 陸恢

紙本設色 174×94cm 朵雲軒藏

  陸恢(1851~1920),字廉夫,號狷庵,江蘇蘇州人。擅花鳥、山水、人物畫。曾與金心蘭等人結畫社。尤能鑒別書畫。  陸恢的山水蒼秀雋雅,為婁東嫡傳。他的畫學王原祁層層皴擦,用筆有力,在繁密中力顯空闊。《松風蕭寺》以寺廟為中心結構畫面。寺廟藏於大片松林之中,松樹遒勁有力,風骨傲然,深深紮根於岩石山縫之中;寺廟高牆大院,井然有序,表明在大山之中仍有佛家禪聲。全圖遠虛近實,沙汀坡渚,長長的湖岸更說明了山川的雄偉。萬物的靜謐,悠揚的寺廟鐘聲,小屋中的人家把一切統一在精心構思的圖畫之中,喚起人們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北斗洞 林紓

紙本設色92×48cm中國美術館藏

  林紓(1852~1924),初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福建閩侯(今福州)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官教諭。清末民初文學家,以譯西方小說和反對白話文著名於時。後肆力於畫,擅山水,師石谷而以己意出之,花鳥得陳文台之傳。著作有《春覺齋論畫》、《畏廬文集》、《詩集》及《小說筆記》等。  林紓山水靈秀略似文徵明,濃厚處近戴熙。林紓作畫時對材料把握十分獨特,他根據自己對「墨分五色」的理解,把不同深淺的墨汁分盛五碗,作畫時分蘸使用,用墨盡量乾淨。畫風總體工細嚴整,多用渴筆以提醒精神。《北斗洞》畫巨崖危峰之下一神秘洞窟,四周山勢雄峻,洞口翠竹亭亭直立,近處大塊岩石更使洞口顯得狹小,使人遐思洞中的秘密。全圖布局相對集中,以洞口為中心向四周發散,似有危岩欲下封堵洞口之態。

旭日東升 吳慶雲

紙本設色148.5cm×80.5cm中央美術學院藏

  吳慶雲(?~1 916),字石仙,後以字行,號潑墨道人,江蘇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其山水畫氣勢雄厚,丘壑幽奇,初不為人重。後赴日本歸,參用西畫,乃長煙雨法。墨暈淋漓,煙雲生動,峰巒林壑,陰陽向背處,皆能渲染入微。又擅米芾、高克恭兩家墨戲,在民初有很大影響。  《旭日東升》是近代以來常見的題材,它所折射的是一種憂患意識和一種家國情懷,把這個題材和中國傳統山水畫整合起來,吳石仙應該是比較早的一位實驗者。兩山之間的水波明顯引入了西畫的明暗畫法,這種立體感在此之前是很少見的。

山水 齊白石

紙本設色138cm×34cm私人藏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清,後取名齊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白石山翁、寄萍老人等。湖南省湘潭縣杏子塢星斗塘人。少年時學做雕花木工,27歲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詩書畫。37歲拜王鬮運為師。1917年遷居到北京,曾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1949年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1953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同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銜,1956年獲「國際和平獎金」,1963年經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山水》與眾不同,蕩漾的江水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岸邊樹、屋壓得很低,使觀者更覺江水的浩瀚無邊,再加上長長的行書題跋,不僅增加了這幅作品的文人氣息,而且在構圖上憑添了奇特的效果。讀詩看畫,可以深層次地了解畫家借畫所傳達的對人生的認識,進一步欣賞齊白石繪畫藝術所特有的魅力。

羅浮覓句圖 齊白石

紙本設色137cm×47.5cm私人藏

  齊白石的《羅浮覓句圖》是畫家在風寒冬深之夜難以入眠的有感之作。想起自己在羅浮山時所見的千株梅花對自己開放,心情起伏難平。畫面在章法上仍是遠山、近岸,但用筆已不同於古人,一大片梅林中,幾間房屋錯落有致,一雅士攜小童在林中散步,面對如繁星閃閃的萬千朵梅花,正在醞釀詩句。齊白石畫山水構思奇巧,只幾筆便把所要表達的事物形神兼備地呈現於畫面上,形成個人獨有的風格。

古樹歸鴉 齊白石

紙本設色70cm×34cm中央術學院藏

  本圖為畫家60歲以前的作品,取仰視的角度描繪烏鴉歸巢的情景,畫面構圖簡潔而富有詩意。作品底部以簡筆畫出小橋欄杆,房屋僅畫出屋頂,給人以天高無盡之感。佔據畫面半幅的樹枝與山巒則以淡墨出之,其間以重墨點出疏密有序的烏鴉。作品用筆簡練,墨色講究,筆墨乾濕濃淡的變化強化了晚噪的鴉群和幽靜的山村之間動與靜的對比,表現出秋冬山野清曠悠遠的景色。作品畫風受徐渭、朱耷的影響,但已有自身獨到的特點。

風柳 齊白石

紙本設色148.5cm×59.5cm北京畫院藏

  狂風吹刮著柳枝滿天飛舞,柔軟的柳枝經不起大風的猛吹正向著東邊擺動,造成一種動勢,一種平常隨處可見的景象。《風柳》把日常可見的枝條擺動搬上畫面,運用彎曲的線條表示柳枝隨風飄動,中間雜以飛白筆意,形成靈動的氣勢。後面的高山也用線條皴出,順勢彎轉表示山的起伏,饅頭型的山體在散亂中歸於整一,與彎轉的線條趨同。山的動勢,柳枝的動勢更是同中有異,使整個畫面風光無限,具有濃厚的裝飾意趣。

蛙聲十里出山泉 齊白石

紙本設色129cm×34cm中國現代文學館藏

  老舍給齊白石擬了一句詩「蛙聲十里出山泉」,要求在畫面上表達出聲音,這在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表現的。齊白石經過仔細琢磨,借用青蛙初生時的蝌蚪形態來表達詩中的意境,使詩意達到完美的傳達。遠處黑色的岩縫中汩汩流著泉水,幾隻小蝌蚪順勢而下,穿過石隙,沒有蛙聲勝過蛙聲,把一句詩用繪畫語言進行了形象的詮釋。岩石故意用厚實的濃墨,而水使用細柔的線條,並用濃墨點綴蝌蚪游弋其間。黑白相對是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對比方式,齊白石在此處用得恰到好處。


推薦閱讀:

如何戒邪淫 - 如是心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二十四山向 - lin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煙雨紅樓 - 惘憶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中國素食日:4月10日讓我們來吃素 - 回歸大自然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32) - 朱辰彬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中國 | 網易 | 國畫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