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戴木才: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公民

國家、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是組成國家、社會的最小單位,國家、社會的發展要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而國家、社會發展的成果最終也要落實為個人的發展和完善。一個國家的氣質、一個民族的性格、一個社會的風尚、一個團體的風氣,無不與個人的道德境界、道德行為密切相關。中國傳統文化就非常重視道德建設,甚至把道德提高到立身之本、立國之基的高度。「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都是這個意思。進言之,相對於國家和社會層面的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觀更具有基礎性,培育公民層面的價值規範,無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工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結構深刻變動,人們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關係,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也都有了很大改變。相應地,道德作為調節人們社會關係的準則,在創新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挑戰。一些舊有的規範過時了,一些規範的踐行方式需要改變,出現了「見義不敢為」、「見義難有為」的現象,產生了「扶不扶」、「救不救」、「幫不幫」的困惑;新的適應市場經濟和新社會關係的道德規範需要建立;一些領域道德失范的現象時有發生,政治領域貪污腐敗、經濟領域坑蒙拐騙、社會領域誠信缺失,等等。所有這些都迫切需要培育公民的價值規範,加強道德建設。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建設,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們黨就積極培育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逐步形成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就明確規定了「五愛」,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作為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改革開放後,隨著工作中心的轉移,道德建設也提出了新要求,我們黨適時提出了「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戰略方針。1982年,中共中央轉發了《深入持久地開展「五講四美」活動爭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勝利》的通知;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2001年,中共中央頒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06年,為進一步推動道德建設,中央又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十八大上,我們黨明確提出了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可以看出,我們的道德建設是不斷推進、深化和完善的。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著眼於現代國家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凝聚了全社會的道德共識,涵蓋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共產黨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的優秀傳統,具有基礎性、廣泛性和普遍性。

愛國,是國家和民族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一種對祖國的強烈和真摯的情感,一種為祖國勇於擔當和奉獻的精神,它是維護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力量的紐帶,是一個國家、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歷史上,無數中華兒女為著祖國的強盛、安危,辛勤勞作、奔走呼號、拋灑熱血、無私奉獻,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不斷走向輝煌的支撐。愛國不是抽象的。在當代中國,培育愛國的價值準則,就是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指恪盡職守、熱愛勞動、樂於奉獻,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敬業的基本要求是愛崗盡職,敬業的崇高境界是無私奉獻。「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中華民族歷來具有盡職盡責、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的優秀傳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激勵人們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踏踏實實地敬業奉獻,實現人生價值和遠大理想。把敬業作為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其重大現實意義在於:引導和激勵每一個公民把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理想融化到自己的工作中,辛勤勞動、敢於擔當、勇於奉獻。

誠信,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道德前提,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也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必要條件。在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中,誠信佔有重要地位,仁義禮智信,誠信是五德之一;「人無信不立」,「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知行合一,講的都是誠信的重要性。當前,誠信缺失已經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也嚴重擾亂了經濟秩序、社會秩序,障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因此,必須大力加強誠信建設,要不斷完善各種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杜絕失信行為產生的渠道,壓縮失信行為的空間,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加強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讓誠信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友善,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價值要求,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規範,是和諧、團結與合作的重要基礎。一個人,只有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善待他人、善待社會,才能獲得他人的理解和社會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從而愉悅地生活和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友善的前提是真誠,就是要有一顆愛心、真心,有此心,才會真正善待他人、樂於助人。友善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友善。今天我們把友善作為價值準則,就是以社會和諧、共同發展為目標,提倡對他人、社會、自然的愛,提倡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友好相處、團結互助,在全社會褒揚友善之舉、吹動友善之風,讓友善成為社會和諧的潤滑劑。

遠大理想只有變成行動才有力量,崇高追求只有付諸實踐才有價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個人而言,首先就要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孔子曾經說過: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說,領導者、執政者帶頭,下面的人自然就會跟上來。鄧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做思想政治工作也好,思想道德建設也好,黨員幹部都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帶頭堅定理想信念,帶頭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帶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只要我們領導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個人的道德行為帶動黨風的好轉,進而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道德的春天很快就能到來。

(作者單位: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刪掉你的一切,卻刪不掉我們的回憶
3月8日,我們原本要講述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們用真心,就跟佛接近;我們用妄心,跟六道眾生接近
當婚姻遭遇瓶頸,我們能做什麼
上天只會給我們能過得去的坎

TAG:公民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