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河段述論
|
戈春源今日京杭大運河濤聲依舊,正發揮著現實的水利航行功能,可謂千年常流,惠民無限。我國正將它申報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關注大運河蘇州段的歷史發展與治運經驗,以便進一步發揮它的作用,提高蘇州運河性城市的應有價值與文化品位自是必然。一、大運河蘇州段的開鑿與整修今運河蘇州段,起自西北與無錫交界的五七橋,東南止於與浙江交界的鴨子壩,全長82.3公里,約佔江南運河的40%。大運河是隋煬帝時利用自然河流或原有人工運河開挖、整修、連接而成。大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是蘇州護城河西段,它與蘇州城同時建成,時間是在吳王闔閭元年(前514)。爾後不久,吳王夫差為北霸中原,開闢了一條後稱「常州庫運河」的水道。據《續行水金鑒·運河原委》及《通志》所記,此水自今蘇州城出發,從吳縣望亭流至無錫縣界,西北至武進奔牛鎮,達於孟河。由於奔牛之西地勢高仰,工程艱巨,在當時條件下,不易鑿河,故夫差選擇由孟河出江。以上兩水泊建成,早於人們熟知的邗江有年。越滅吳後,為了加強對吳國故都的控制,從吳淞江至蘇州開挖了一條水陸並行的「通江陵道」,全長几十里,是後來江南運河中吳江平望至蘇州的一段。楚威王六年(前334),春申君黃歇「城吳故墟」,對蘇錫間的運河加以改造。封閉了胥門水門,讓胥江水繞道入城,分減了水力,使城中居民免除洪水之患,並提高了運河的流量。三國時,東吳政權建立,因蘇南系其核心地區,為便利水運,進一步開通了雲陽(今丹陽)至丹徒的河道,並疏浚了蘇常運河,故後人認為「吳縣舟行,過無錫、武進、丹陽,至丹徒水道,自孫氏始。」隋滅陳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控制,全面開通了大運河。江南河為大運河的最南一段。隋大業六年冬十二月(公元611年1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便可通龍舟,並置驛館、草頓,欲東巡會稽。」蘇州是江南河上的重要城市,蘇州段是大運河上的重要區段。由於蘇州段地處江南河的中段,地勢較低,是太湖泄水之地,因此,自唐開始用築堤架橋的辦法來控制太湖水勢,取得良好效果。唐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修築自王江涇至長洲縣數十里的石塘與土塘。後又疏浚平望淤塞河段,並對八坼段削彎取直。自五代至北宋都延續了這一措施。宋慶曆二年(1042)蘇州通判李禹卿又在唐大堤之東築東堤80里,作衛護運河之用。以後吳江知縣李問等,在運河與太湖的連介面建垂虹橋,以制水的泄儲。明永樂九年(1410)修吳江至平望、嘉興土石塘官路70餘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曾浚修松陵至王江涇的運河。民國時期,地方當局曾五次對蘇州段,特別是覓渡橋南北河進行多次浚疏、固堤工程,但由於軍閥混戰,這一類的小修小補,無法改變洪澇帶給沿岸農業災害性的後果。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蘇州段進行了全面浚修與改造。1955年12月,在彩雲橋至楓橋開展截彎取直工程,共挖土方約28萬立方米,疏浚航道5.3公里(河面寬43米,邊坡1∶3),拋棄狹彎的老航道,開闢新航道1.36公里,由楓橋上游處直線向南,連接胥江,使船舶避免了狹淺曲折之危險,提高了航速,減少了事故。1968年,在吳江平望鎮西,開挖新河2.7公里。次年改造滸墅關段9.3公里。1977年9月,按三級航道標準,拓浚楓津橋至攬月橋段1.6公里。1987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更挖了一條從橫塘至寶帶橋9.3公里的新運河,至1992年共挖土方249萬立方米,使大運河遠離蘇州城區,更便利了交通,減輕舟船噪音,並把原運河改建成以休閑為主體的宜人風景帶,改善了居住環境。二、大運河蘇州段的作用(一)經濟發展的銀練蘇州段是大運河中燦燦閃光的一段,是水利運輸的動脈,對經濟發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農業的命脈運河的開通,調節太湖之水,有利於水的供應與調節,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春秋時,吳國已有稻麥、 (大麥的一種)、黍等八谷,蔬果中有梅李菰藕等,產量也有較大提高。據說當時吳國的谷產量,即使數年不收,而人民尚能生存。兩漢時,廣泛使用鐵犁與牛耕技術,發明龍骨水車,用人力轉動輪軸灌水,改進了耕作方法,而使農業常獲豐收,蘇州一帶變成沃野樂土。兩晉,吳地推廣前犁後耙式的牛耕技術與綠肥紅花草的漚制,注意水旱田的配置,而使三吳成富裕之區,一片沃壤,為「股肱望郡」。隋唐時,蘇州一帶改進了犁耙、礪 、碌碡等各種農具,更廣泛使用牛耕,產量大幅提高,特別是屬下的嘉興,糧食產量在江淮農業中居舉足輕重的地位。宋時引進了繁殖力強的占城稻與無芒的僧頭麥,擴大了雙季稻,推廣河泥肥料,而常獲豐收,「中稔之利,每畝多二石至三石」,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譽。元明清時,由於河道的浚治、稻米品種的增多、棉花的引入,促成了糧食產量大為提高與紡織業的發展,遂有「天下之賦,十分之九出於江南。」此外,蘇州副業特產菱、藕、芡實等「水八仙」,本是水中之物,更與運河有著直接關係。在上述農業的發展中,水的灌溉、良種的輸入與推廣,糧食的調配與買賣,運河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舟船製造的前提運河的開挖,直接促進了造船業的興起。早在上古時代,吳地已出現了獨木舟。春秋後期,吳國在建設運河的同時,特別重視舟船的製造。在太湖邊上設有造船的舟室,在首都與城郊設有放置舟船的麗宮,考古學家曾在今蠡墅發現過船宮遺址。當時船為木製,種類甚多,有大型軍事指揮船余皇(因在吳郊余皇製造,故名),也有戰船大翼、中翼、小翼,有用於突擊的戰船「突冒」及多層的樓船,還有戈船、橋舡等。吳船,結構精良,成「涉川之良器。」漢時,蘇州是有名的樓船建造地。三國東吳,吳郊是重要的造船基地。曾製造「飛雲」、「青龍」、「凌波」、「掖電」等戰艦,其艨沖快艇,疾馳如飛,而大舡戰艦,規模宏大,可容3千人。南朝時,大船的裝載量,多達2萬斛。婁縣(今崑山)縣令祖沖之設計出一種利用槳輪激水前進的艦船,取名「千里船」。唐時,蘇州屬下的嘉興,設有重要船場。蘇州已製造出航海木帆船沙船,這種船較為靈活,可適應海域沙灘與潮汐不定的自然條件。明代太倉縣城北門外,設有船廠,年供應蘇州衛與太倉衛船310隻,其船為巡邏艇性質。清朝時在蘇州設船場,船隻種類繁多,有用於駁運漕糧,裝載物料的駁船,用於載客的航船、香船,用於遊玩的畫舫、樓船,用於運貨的米船、沙船,用於捕魚的漁船,用於方便生活的篷船以及專門性的罱泥船等。形制各異,式樣實用美觀。蘇州、常熟、太倉等地,一些富戶還自造雙桅沙船,以便自家運輸。清朝統治者為驛運的需要,曾組織民間力量建造船舶,規定蘇州商民承造「便民船」多艘。其時造船技術有較大進步,內河舟船特別精巧,稱「三吳浪船」。沙船發展成平底、多桅、方頭、方艄,適於沿海商運。造船技術的提高,為航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提高了運河的價值。由於造船是綜合性的手工業,舟楫製造也促進了冶鑄、紡織、油漆等手工業的發展。3.城鎮的興起運河,是以運輸為主的人工河流,它的出現,加強了各地物資交流,促進了一批運河城鎮的產生。吳(今蘇州)是春秋後期的都城,是航行便捷的三江五湖之會,「城厚而崇,池廣以深,水陸八門,舟車並便。」糧鹽銅鐵在這裡交易,號稱「江東一都會」。唐時蘇州稱雄,宋時號平江府,多產絲帛,造紙與舟船業極為發達。全城有作為商業區域的坊市65個,各色店鋪、茶館、酒樓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除了本國的手工業品與農產品以外,還銷售日本漆器、朝鮮摺扇、南洋珠寶。北宋時,全年商稅達5萬貫,人們比作天堂。明清,蘇州是絲綿糧食的重要集散地,是北方豆麥、兩湖竹木、南方海味、東北藥材的交易處所。「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南諸洋,梯航畢至。」各地商船畢集,並有專用碼頭停靠。如晉陵商人多集中在閶門南灣北貨碼頭,徽商則在四擺渡一帶。各地商人,在蘇州還設會館、公所,以利商業活動的展開。如閩粵商人建三山、汀州、潮州、嘉應等會館,豫晉商人設河南、全晉等館。運河是經濟連接的紐帶,蘇州是漕運與絲綢之路的出發地。清時,漕運以府州為單位結成幫次十船一幫,生事互坐。蘇州的閶門與婁門是漕運的出發地。蘇州堪稱運河上的明珠。商業與運輸業帶動了沿河集鎮的興起。蘇州之西的滸墅關鎮是運河上的重要集鎮。據傳,秦代已有地名,原名「虎 」,明初,因是商品集散之地,故在此徵收蘇州、杭州、九江三府之船貨錢鈔。居民達數千家,為運道要衝。清代「為十四省貨物輻輳之所,商船往來,日以千計」,於是政府設榷關收稅。滸墅關,以出草席聞名於世。楓橋,東距蘇州閶門十里,是運河上重要交通樞紐。自蘇州北上豫魯,或自北方南下浙閩,均須經過此地。明清時期,街市興盛,商店相連,多銷售米糧綢布,尤以米市著稱。松陵鎮,吳江縣治所在地,在蘇州之南是太湖通向運河的連接點。春秋時已有地名,三國時築寨。五代梁開平三年設縣建城。從明開始至清乾隆年間,民間貿易日盛。東門外臨運河處稱江南市,有居民千餘家,貿易額佔全縣的四五成。交易以絲綢、水產為大宗。平望鎮,北距吳江縣城20公里,位於蘇杭滬湖的交叉點上。唐時設驛,宋時已是「大商世舶,物貨充溢」的局面。盛澤鎮,位於吳江東南運河之西。三國時為屯兵之地,宋即為一商市。明嘉靖間有居民百家,多以紡紗織綢為業。其後迅速發展,煙火竟達萬家,「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為中國四大綢都之一。這些城鎮完全依託運河而發展。自隋運河全線貫通,特別是元朝運河改道成功後,蘇州段的城鎮如雨後春筍,蓬勃生長。或毀而重建,或由小而巨,都與運河的溝通息息相關。它們是作為船舶的停靠地點和貨物的交易或中轉場所,而迅速興盛起來的。(二)文化傳播的通渠大運河蘇州段作為南北重要通道,自古以來發揮著文化傳播的作用。1.學術推進早在春秋後期,吳季札北上,與魯、齊、鄭、衛、晉諸國賢達交往,其謙讓誠信、以禮定序、樂為民聲的思想,體現了泰伯以來吳文化的優秀傳統,給儒學的奠基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漢之後,運河蘇州段人才輩出,西漢嚴助、朱買臣以文辭並發,為漢武帝所賞識。三國吳郡人陸績幼有孝行,懷橘遺母,長為鬱林太守,用船運「廉石」以歸,他博學多識,嫻於《禮》、《易》,永垂儒家風範。南朝梁皇侃習三《禮》,卓有成就。陳吳人顧野王仿《說文解字》著《玉篇》,收字超過《說文》7千餘字,對音韻、文字的審訂起促進作用。唐初陸德明著《經典釋文》,直承齊梁經注,實開唐代義疏之先聲。北宋吳人范仲淹精《周易》與《中庸》,其推己及人先苦後樂的思想,影響理學的發展。明末復社繼承東林衣缽,以復興古學為名,探討儒家政治得失,而影響朝廷決策之取向。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強調氣是物質之本,器為道之所寓,主張嚴密考證,實為乾嘉考據學派的先導。清中葉,惠棟繼承家學,作《周易述》、《易漢學》,廣泛收集漢儒經說,詳博而能熟洽貫穿,為吳派經學的代表人物,使蘇州成為全國的學術中心之一。清代吳儒崇尚考據,學風嚴謹,方法縝密,清三大歷史考據家中,錢大昕、王鳴盛均為當時的蘇州人。近代以來,吳人受西方意識的輻射,最早產生改良思想。清末蘇州木瀆人馮桂芳著《校 廬抗議》,主張「采西學,制洋器,善御夷。」另一蘇州人王韜,力主向西方學習,要求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提倡辦工業、築鐵路、開礦山,建立新式學堂,培養一代人才。吳地學術,一直領風氣之先,這與運河的開挖有一定關係。運河是南北學者往來、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2.刻書藏書之興盛與學術相輝映的是刻書藏書業的興盛。五代吳越錢 刻佛經,印紙清白,墨色精良。兩宋,蘇州刻書業極為興盛,所刻以佛經為主兼及唐宋詩文。光南宋一代所刻而留傳下來的書籍就達7千餘卷。明清,蘇州是私家刻書業的中心之一。清時蘇州有書坊50餘家,中國古典名著,蘇州多有刻印。與刻書相聯繫的是藏書。蘇州藏書以歷史長、數量多、質量高而聞名。中國歷代著名藏書家5千餘人,蘇州佔287名,為全國各市之首。著名藏書樓有士禮居、愛日精廬、過雲樓等。著名藏書家有黃丕烈、葉昌熾諸人。無疑,刻書設備與原料的運載,書籍的買賣銷售,運河作過一定貢獻,不容抹去。3.教育科舉的發達吳地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育與科舉的發達。先秦時期,言子作為孔子惟一的江南學生而道開東南。漢時設郡學。唐節鎮李 筠,在蘇州治之南設立學廬。宋范仲淹設蘇州府學,推行蘇湖教學法而名聞全國。元明清時期除設府州縣學之外,在基層設社學與義學。其時,蘇州的書院如紫陽、正誼、平江等書院無論在質量與社會影響上均列全國前列。教育的發達,直接推進了科舉活動的加強。明代蘇州狀元與進士之數領先於全國。清時狀元之數更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符其實的狀元之鄉。師資的流動與教學的交流,有一部分是通過運河實現的。而科舉活動中,無論鄉試還是春闈,蘇州士子選擇的交通工具,都是以舟揖作為首選。4.運河文學的繁榮運河文學是蘇州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聞名全國的吳地民歌與運河有密切聯繫。無論是南朝的子夜吳歌,還是明清時代的「掛枝兒」、「山歌」,這種反映人民真摯感情與心聲的集體創作,用「水」、「魚」、「蓮」等比喻愛情,無疑是漁舟商舶所出。流行全國「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一歌,曲調優美,婉轉凄涼,而此歌正出於「吳中舟師」。近代在運河的小輪船上,為推銷梨膏糖所唱的「小熱昏」調,極誇梨膏糖的美味及藥效,不時插入一些運河趣事,解除了旅途的寂寞與疲勞。這種原生態文學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至今延續不絕。運河文學的另一方面,是文人吟詠運河的作品。古代《船錄》、《遊記》、《詩集》中多有記述運河風光的詩文。其中聞名遐邇的當推唐張繼《楓橋夜泊》,寫出了月落烏啼、繁霜暗凝的楓橋夜景與旅人的愁緒,以夜半鐘聲襯托夜的深永與清寥,豐富了禪的色彩,成為千古絕唱而使楓橋寒山寺名聲久揚。南宋詩人范成大詠河上橫塘石橋詩:「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以清麗的色彩,描繪春雨運河送客的情景,表達了對友情的寄系。南宋姜白石《過垂虹》詩:「曲終盡過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描繪作者由太湖入運河的情況,不僅有舟移曲盡的動感,而且透露出歷史的信息。其他如清趙執信對「秋來可憐月,照人獨上」的彩雲橋,近人周瘦鵑「五十三環環作洞,迎往送來萬千艘」的長橋,都作了深情的歌唱。這些詩文描寫了運河的旖旎風光,讚歎人工的偉力,為運河文化增添了醇濃的一筆。5.橋樑的藝術運河蘇州段的橋樑是建築史的藝術奇葩。楓橋自唐始建,今橋建自乾隆35年(1770),單孔,跨度9.8米,橋洞兩側用花崗岩橫砌,橋欄用城磚封砌,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大運河上。現為省級文保單位。楓橋之南是唐始建的花崗岩單孔的江村橋。蘇州胥門外運河萬年橋,建於明嘉靖間,是由武康石建成的五孔拱橋,石橋雕刻精美,僅石獅就百餘只。「萬年」,乃喻久遠之意。吳江垂虹橋,建於北宋,72孔石橋,長500餘米,橋勢雄偉,「插天螮蝀勢嵯峨,截斷吳江一幅羅」,有蜿蜒如虹之概。寶帶橋,是用柔性墩與單向推力墩原理建造,有53孔,像帶子一樣連結玳玳河與運河之岸,也是欣賞串月奇景的佳處。寶帶橋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其他如弔橋、吳門橋、覓渡橋、吳江三里橋,以築橋藝術而著名。與橋相聯繫的是橋聯,它既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文學水準的標誌。萬年橋聯:「畫 排空積水凈,蒼龍卧穩夜潮至」,以十分貼切的比喻,把船的色彩,橋的形態與水的平靜,充分描繪出來,具有詩意之美。楓橋聯:「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三年必降之禍;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三年必降之福。」富有宗教色彩,猶如至寒山寺進香修行的導語。蘇州運河橋優美秀麗,石雕精緻,亭橋相配,文化內涵厚重,是一首首凝固的建築性詩詞。其他如牽道駁岸,河邊的滸墅關蠶場,廠房遺址無不在訴說著歷史。 大運河水奔流不息,名揚全球。河上橋樑、兩岸建築都是歷史物證。我們這一代在大運河不可能繼續擴容的情況下,重點是進行取直與浚疏,使它繼續發揮水利航行功能。同時,更重要的是保護它的文化遺迹與特殊風光,適度進行旅遊開發,使古人構築的藝術玉帶繼續放出異彩。(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學院) |
推薦閱讀:
※讓大運河像「長城」那樣 成為文化標誌性品牌!
※成也運河,敗也運河
※京杭大運河---揚州段
※在古代京杭大運河為什麼會被稱為運糧河?
※中資承建尼加拉瓜運河正式動工
TAG: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