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偶注唐詩  1

偶注唐詩

陳鵬舉

卷八 七言絕句

1、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註:賀知章一生翰林詩酒,平安富貴。他的天性曠達,愛說笑,就這樣自在地活到了八十六歲。那一年是天寶二年,他離開了廟堂,回他的老家,即現在的浙江蕭山。臨行的時候,唐玄宗還做詩送他。這首詩寫在到家的那會兒。他歷來稱心如意,他的詩和他的心情一樣,完全可以明白如話。很小的時候出門,老了才回來,紹興話是改不了了,可鬢髮已經又白又稀。家鄉的小孩不認識自己,以為是來了客人了。這首詩,活脫是賀知章愛說笑的語氣。他說小孩不認識自己,其實是他見到小孩,想到了自己離家前的模樣。他說小孩問自己從哪裡來,其實是小孩時候的自己,在問現在的自己:怎麼就老了呢?寫了這首詩後,不到一年,這麼個好玩的老人去世了。「衰」有作「催」。2、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註:王昌齡是最具盛唐景象的詩人,寫得最好的是七絕。他和李白,站在了唐代七絕的最高巔。這首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丞的時候寫的。他平生不拘小節,有關他的議論,當時到了「沸騰」的地步。這首詩寫他在潤州送友人去洛陽,潤州即現在的鎮江。前一聯說,寒雨連同江水,在夜裡到了潤州。在這麼個清早送別,背景只是江東孤單的小山。「吳」和「楚」是一個意思,是說潤州一帶。後一聯是一個表白,說自己的心很乾凈。這個表白,感動古今。因為這個表白,說出了人在天地之間毫無愧色的唯一理由。人生常有「寒」和「孤」的時候,可在這時候的王昌齡,內心無損,也因此,盡可以無動於衷。這首詩就是說他的當時。這詩句玉一樣溫潤、和精光凝聚。詩的內里,是肝膽冰雪,清而不寒。3、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註:這首詩寫一個上層女子的心思。春天裡一身麗妝,流連高樓。這女子原本是很滿足的。誰知看見了路邊的綠柳枝,古時候「柳」和「留」諧音,由是女子忽然不滿足了。她想到小夫妻的生活多好,何必非要讓丈夫去取功名、覓封侯呢?王昌齡寫詩,字字魚貫而來,字和字中間,像水一樣,可以流通自由的思緒。盛唐詩總是波瀾橫生,出落意外韻致。王昌齡正是在盛唐做詩人。最後一句「悔」,真不知這女子悔與不悔?王昌齡的詩,天生的清遠、高華。譬如這裡的「凝妝」、「翠樓」、「楊柳色」,都是平常的用色,可在王昌齡的詩里,卻是艷如其分,濃如其分。而這,只能說是王昌齡天生的格調,是王昌齡一個人的境界。4、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註:這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書法家寫的詩。張旭偉大的貢獻是狂草,這首詩的前一聯,蒼茫、空濛,竟然也是狂草的筆調。「飛橋」、「漁船」,一個是線條的飛動,一個是墨色的停頓。寫到這裡,張旭想到自己是在寫詩了。他順勢畫出一條桃花溪。因為他明白,繪畫比書法更直觀。一個搜尋著的夢想,讓它展開成一幅畫,更容易在所有人的心裡,種出詩意來。5、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註:這首詩,王維有個原註:「時年十七」。山東指的是華山的東面。王維的家在蒲州,即現在的山西永濟。這首詩的前一聯,說出了人間一個永恆的心結。他才十七歲。十七歲是那麼直白、那麼清純、那麼珍重。十七歲的王維,在歷代人的心中,深深打上了中國結。詩中兩個「異」字,前一個是實指,後一個是十七歲少年劇烈的憂傷。後一聯,也是主觀的感覺。看起來是想像兄弟對自己的思念,實在是說自己遠離了家鄉和兄弟,一個人經受孤單。6、王翰《涼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註:這是盛唐的一支雄渾豪邁的歌。視死如歸的心情,是沒有悲意的。涼州曲是唐樂府曲名,是開元時候西涼都督郭知運採集的。這首應該算是樂府。葡萄酒,夜光常滿的杯子,盡情喝起來的時候,還有馬上的琵琶彈奏催醉。這一切,都是西邊的徵人,才能享受到的人間美滿。於是王翰說了,就是醉死在了沙場,也不失一個好的結果。因為打仗總是要死人的。王翰中過進士,做過官,他歷來喜歡酒,喜歡高歌、狂舞,喜歡名馬、猛禽、博戲。他一生自以為王侯,桀驁不群,他說的沙場醉死,應該是盛唐人對美滿的一種夢想。7、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註:李白不喜歡寫律詩,可他的七絕卻是寫得最好的。七絕,李白是以為可以容納他的大自由的。對古代中國人來說,送別是不朽的題目。因為當人是以自然力在行走的時候,生離和死別相差並不大。這首是李白的送別詩。李白是一個天真的詩人,他的心裡只有萬古愁。送別對他來說,大抵是心裡流淌詩的時候。這裡是送別一個寫詩的故人,就更是他心裡奔流好詩的時候了。這首七絕的一、二、四句,綿綿不絕。「故人」和「黃鶴樓」,在了一起,是李白的萬古愁了。天教故人在黃鶴樓頭分別,李白的心感覺到了天意,那就是故人一去,可能杳如黃鶴了。三、四兩句,是說自己看著孤帆,看著像黃鶴一樣的故人,在碧空遠去,只留下空空濛蒙,水天一色。第二句,清清悠悠地一個交待,流露出「煙花三月」般的亮色。有說沒有「煙花三月」四字,全詩衰颯。其實「碧空」和「天際流」,同樣明媚,李白的心真沒有衰颯的時候。第三句,陸遊的記載是「征帆遠映碧山盡」。這句子是有陸遊所說「帆檣映遠,山尤可觀,非江行久不能知」的好處,可畢竟機巧,不見天成和渾然。8、李白《下江陵》---------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註: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在白帝城遇赦。那年他六十歲了。這首詩又名《早發白帝城》。前一聯說白帝城的高,因為高,就有加速的可能。又是去的江陵,過激流奔騰的三峽,就有快的理由。酈道元有「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的說法,李白感覺是真的,因為他是絕處逢生,是一個浪漫的詩人絕處逢生。後一聯他要讓所有讀他詩的人,都身臨其境,都感覺這是真的,他說猿嘯還是那一聲猿嘯,輕快的小舟已經過去了數不盡的山頭。這是一個天真的詩人,在生命垂暮的時候,天真地歌唱。兩年後,他去世了。有個詩人到死天真還在,這個詩人就是李白。9、岑參《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註:岑參是唐代偉大的邊塞詩人。戈壁大漠和萬里長征,造就了岑參詩和心的豪邁和奇崛。這首詩寫在他初次去安西途中。那年他三十三歲,他還沒成為後來的岑參。在戈壁大漠中間,他感覺到了內心的孤單和落寞。於是就有了後一聯,平常的言語、不平常的珍重。這首詩寫在安西道上是絕唱,在岑參沒有成為後來的岑參的時候是絕唱。10、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註:杜甫生命最後一年的作品。很難說這是一首詩。它只是杜甫的一段思緒,一個走神,而這思緒聯繫到一個王朝的興衰,這走神是一位偉大詩人的走神。於是這思緒和這走神,這二十八字的七絕,成了史詩,成了中國人獨有的史詩。杜甫見到了和他一樣流浪著的歌者李龜年。想起了在盛唐時候的兩次相見。之後就說到了當下。「好風景」,對經歷了年華和世事盛衰的歌者和詩人來說,莫過於讓人傷春的「落花時節」了。杜甫在最後的幾年裡是住在船上的。船在杜甫眼裡是可以行萬里的,雖東吳不見其遠。因為他在晚年船是他的家了。他上不了岸,因為到處都沒人留他。只有船是他的屋。詩人起居原本是夢遊,一如魚在水中,冷暖無據,亦不必計較了。人生悲哀像魚一樣。活在水上悲哀么?杜甫到死沒說。就像魚一樣,說是會叫的,我們都聽不見。這首詩大概是杜甫像魚一樣的叫喚。11、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註:典型的中唐詩。全首是精緻的心思、精緻的白描。前人說是虛寫景緻、聲色,實寫「對愁眠」。未必。中唐人說愁,大抵是虛說,至多是清愁、閑愁。這裡的「愁」字,也沒著落。不過這景緻和聲色卻是不虛的。尤其是「夜半鐘聲」,由後來的歐陽修,引出了議論,成就了這首詩和張繼的千秋名聲,也成就了原本平常的那寺、那水、那橋、那樹的千秋名聲。這詩里的「江楓漁火」,應為「江村漁火」。近人俞曲園在寒山寺寫過這首詩,刻在石碑上。他寫的是「江楓漁火」,可特地附了幾句話,說「"江村"古本不可沒」。還說「幸有《中吳記聞》在,千金一字是江村」。《中吳記聞》是宋人龔明之寫的。「江村」感覺比「江楓」純粹、乾淨。12、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註:韋應物在滁州做過刺史,他在那裡留下不少美好的詩。這首是著名的一首。這西澗原本沒什麼勝跡,可韋應物覺得有,就真有了。這勝跡的緊要的地方是那橫著的空空的渡船,這「橫」字是西澗所有美的來源。橫,容納了小船的所有指向和姿態。因為這小船橫著,這西澗就美不勝收。世界上所有的美不在天工、不在人為,只在心造。這西澗渡船的美就是韋應物心造出來的。這首詩應該是先有末一句,再有第三句的渲染。第一、二句明顯是演繹,甚至是應「生」、「鳴」兩字的韻而生的。只是因為韋應物的天分和天性,這首詩美得很天然。13、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註:前人說韓翃「匠意近於史」,是有道理的。這首就是韓翃為唐代留下的一個歷史的景緻。寒食節禁火,唐代皇家對近臣網開一面,是可以燃燭的。春花,御柳、夕陽、輕煙,韓翃的筆致流暢、清麗,活脫皇城的富貴閑雅。只是詩寫到了完美,反而會穿流更多的想像,後人從這首詩里讀出了諷意。當時有個空置的官位,唐德宗給了韓翃,他是特地指名,給「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的。可見這首詩,原本是沒有諷意的。14、劉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註:就像許多律詩,之後往往留下一聯一樣,好些絕句,有時只有一句是令人難忘的。這首就是,最好的是末句。「新」、「透」、「綠」三字,是過程、是程度、是動感,又是出奇的靜態。這就是好詩,是好的詩句了。不管由末句上溯,說「更深」、說「春氣暖」,營造全詩。還是寫「月夜」,最後撲到了這句詩。總之,只要有了這句,這首詩就值得一讀了。15、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註:這首可以看成宮詞,因為用了「金屋」二字,應該是取金屋藏嬌的典故。這首還是末句好。劉方平的詩,好處是細緻。細緻的結果,往往可以出好句。末句,像是大白話,可只有詩心才能感覺到,才能說出來。它是一幅畫,可又無法畫完整。一個「不」字,是對「春怨」最細緻的確定和述說。這個「不」字是無法入畫的,而好的詩句,有一個簡明的標準,就是像畫而無法入畫。這詩讀到這裡,是不是宮詞不重要了,因為有一種屬於女子的哀怨,已經被劉方平很美好地說出來了。

16、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註:這首寫「徵人怨」,寫得不乏壯麗。寫法和音色上用力了。兩聯對仗,句中也處處設對。「金」對「玉」,「白」對「青」,「黃」對「黑」,「馬策」對「刀環」,對得聲色俱厲,滿紙琳琅。可惜「金河」、「黃河」,不周全。索性兩處「黃河」,可能有助全詩的盤旋。這首很像七律的中間兩聯,作為絕句,也是正格。17、顧況《宮詞》---------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註:寫宮詞,寫哀怨的會長命得多,不過,不會總寫哀怨,宮裡的生活,也不是每分鐘要以淚洗面,快樂的時候也不少。顧況就寫了那些快樂的時候。顧況宮詞傳下來有五首,都寫快樂,這是當中的一首。這裡宮殿由詩人遷到了天半。所有的笑語都是天仙的笑語。月宮和銀河,也就在夜漏聲中,水晶簾外。嚴羽說顧況的詩「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風骨處」。這詩寫得確實光輝燦爛,詩的內心怕是遺落在了前世。18、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註:李益是西涼人,還曾經遊歷西邊。他的七絕邊塞詩,和王昌齡一樣,眼界遠大,內心清澈。這首詩放在王昌齡的集子里,不會遜色。因為「月如霜」,所以「沙似雪」,因為「月如霜」、「沙似雪」,所以「吹蘆管」,因為「月如霜」、「沙似雪」、「吹蘆管」,所以「盡望鄉」。脈絡縝密,不見用力,這是大寫的人,在天地跟前的平靜述說。李益在中唐,難免有中唐的精緻。譬如「回樂」和「受降」,精緻地應對「望鄉」和「徵人」。「回樂」二字,在這裡是雙關語。這樣的精緻,和盛唐時候大模樣的王昌齡,就有了不同的地方。19、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註:經典的七絕句式。前一聯對仗,後一聯是散句。從內容上看,精彩是在轉合的時候。王謝是晉代的兩大士族,世居秦淮河邊的烏衣巷。劉禹錫說的意思,大抵是王謝屋檐上來去的燕子,是只認燕巢、不認人家的。就像那裡開花的野草、西斜的夕陽,像史像詩那樣在著,可人煙卻是飄零了一茬又一茬。可劉禹錫是大有歷史感的大詩人,有著精細入微的神覺,和舉重若輕的力量。他只說了燕子,居然就說出了他想到的所有。把感慨兜攬在心胸,不輕易說出,是中唐詩美好的地方。20、劉禹錫《春詞》----------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註:這首是劉禹錫筆下的宮怨。歷經曲折,到底也不說一個怨字。最妙的是末一句。說蜻蜓停留在美人頭上的玉簪上了。蜻蜓可以停留,自然是美人痴痴呆立。美人呆立,還是在數花朵的時候,自然是美人走神。美人走神,在這深鎖春光的一院愁中,可見美人的被冷落。而這被冷落的美人,是新妝宜面,甚至在蜻蜓眼裡,是比花朵更美的。劉禹錫說了那麼曲折,那麼細緻,說到蜻蜓,居然就不說了。這就是中唐的宮怨了。和王昌齡的宮怨相比,可見時代十分頑強地塑造各自的大詩人。

21、白居易《後宮詞》-----------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註:白居易幾乎是用白話寫詩的。這種寫法不容易寫好。因為直白,沒法修飾,只有原生狀態是詩,才能成立。白居易不容易,可惜好詩更不容易。這首宮詞,白居易沒寫好。可以說一下的是末句,一幅很入畫的仕女圖。可也就是一幅畫了,而抵得上畫的詩句,也不能算是很好的詩句。這首詩寫宮怨,第三句是大白話了,這在僅僅四句的七絕篇幅里,是不適宜的。沒有了迂迴的餘地,對用白話寫詩的白居易來說,成就好詩就難了。22、張祜《贈內人》----------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註:這首宮怨,也是中唐的寫法。用細節來說話,把自己想說的話,從細節里傳遞給人家。「宿鷺窠」,寫媚眼裡的歡愛,不美。後一聯寫得很別緻。寫「救飛蛾」的人和「飛蛾」同命。「救飛蛾」的背後,是「救飛蛾」的人,誰人能救?張祜畢竟有一雙詩的眼睛,和一片詩的夢境。題目中說的「內人」,是指唐代宮中宜春院習藝的宮女。這詩是寫她們的哀怨。

23、張祜《集靈台二首》------------日光斜照集靈台,紅樹花迎曉露開。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簾來。註:張祜一等宮詞,也是中唐一等宮詞。直接寫唐代最華貴的宮怨,用的是一管沉著的史筆。集靈台就是長生殿,建在天寶元年。三年後,楊玉環在這裡成了楊貴妃。楊玉環原來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妃子。唐玄宗先讓她做了女道士,再做自己的貴妃。這首就是寫楊貴妃的這段身世。張祜只是讓這段身世,在一個夜晚就經過了。於是歷來的論家,都品出了內里的諷喻。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註:這首也寫史實。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三姐,也是大美人。唐代女子很時尚。桂葉眉、墜馬髻、櫻桃小口、額頭貼花鈿、胭脂紅妝,更出位的是「斜紅」,就是面頰一道傷痕狀的掛紅,一一風行天下。楊家姐妹倒是自有主張,尤其是虢國夫人到底也堅持了素麵朝天。流傳至今的名畫《虢國夫人游春圖》,內中唯一一個不施粉黛的女子,就是虢國夫人。張祜寫的就是這個美得極為自信的女人。不過張祜對這女人沒有好感,「承主恩」、「平明騎馬」,都是史實,內含的「驕寵」兩字呼之欲出。24、張祜《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註:這首詩景緻很美,是中唐詩人心的景緻。中唐是一個王朝漸漸淡出的時候,張祜應該感覺很真切。這首詩里,「小山樓」、「瓜州」,伶仃孤單的地點。「一宿行人」、「兩三星火」,伶仃孤單的形影。還有個「斜」字,在張祜的詩里出現很多,就像唐代女子「斜紅」的妝點,可能是張祜心裡的世象和感受,都不周正。景緻零零落落,心像羅網,去留的都是蕭條和衰颯。這首和張繼的《楓橋夜泊》,前人說原在一個「愁」字,而無意中成就了一個好景緻。這說法可能是說反了。這兩首詩應該就是表達景緻的,至於說「愁」,無非是中國古典詩人一個寫詩的由頭。金陵在唐代也指鎮江,瓜州在鎮江的對岸。末句是設問,紙短情長。25、朱慶餘《宮詞》----------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註:這是中晚唐時候的宮詞了。用一個細節,給出一個意外的趣味,前人說,朱慶餘的詩可以稱它為「纖小派」。唐詩到了這兒,混沌的詩心被清理了,詩意被巧思取代了。巧思是詩嗎?最多是小小的一支吧。鸚鵡學舌,這首詩的所有努力,就在把這個真實,放在一個虛構的情景里。這首詩的全部意義,只是在表達一種聰明。朱慶餘確實很聰明。一個真實的虛構,真的成就了一個虛構的真實。26、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註:這首是朱慶餘的名作。在考試前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期望得到推薦。這首詩寫了一個閨房細節。說新娘要見舅姑,也就是現在說的公婆,梳妝完了特地問新郎:自己的模樣得體嗎?「畫眉」,用的是張敞為妻子畫眉的典故。張籍和張敞同姓,朱慶餘在詩中的一問就更見巧思了。果然張籍答了一首詩:「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世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朱慶餘是越州即紹興人,張籍用了西施的典故,也是有理的。朱慶餘從此有了詩名。這首詩用來問功名,還算委婉。當字面意思讀,內中的情意很真摯、很乾凈。27、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註:杜牧,史稱「杜郎俊爽」,是和歷史和英雄隔世對話的大詩人。這首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首偉大的七絕。杜牧四十八歲那年秋天,赴任湖州刺史,行前遊了長安樂游原。「有味」是說第二句兩個所「愛」。而這種「有味」,是因為自己的「無能」,是在「清時」,即清平可為的時候,感覺到了自己的無能。又說自己要執節旌離開長安了,忽然想看望一下唐太宗的墓地昭陵。全詩心緒、字句,豐盈細膩,渾然一片,是晚唐的大詩人,內心涌動的盛唐詩情。杜牧有偉大的抱負,可惜生在了晚唐。所謂的「清時」,實質是無能為力的時代。杜牧的和開國英主相通的雄心,只能以詩的形式去守候了。有人說,杜牧是京官而「自請外放,可見不平牢愁」。這說法牽強。杜牧自請外放,是因為唐代地方官比京官薪水高。杜牧要養一大家子的人,不得不四處奔波。這是一個男人的個人宿命,不能因此說是對時代的不平。再說夕陽下山的結局,是誰也無法改變的。28、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註:唐代詩人中好談兵的,杜牧是第一人。他注過《孫子》,用了不少曹操的舊注。可見杜牧對三國的那段歷史是很有研究的。而用絕句的篇幅來論史,論得那麼氣象闊大,是杜牧的創造。赤壁大戰,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戰役。杜牧在這首詩里,說這一場偉大的戰役,只是說了東風帶來的可能性。說這一場戰役的結果,只是說大小二喬,可能會淪落曹操的銅雀台。這就是詩了,有意無意,成立一個美麗的想像。紀曉嵐說,這首詩「譏公瑾之幸成,自是僻論」。這是真把杜牧的詩當史論了。杜牧論史的詩賦影響遠大。因為這後一聯,《三國演義》就有了「借東風」。他二十三歲時作《阿房宮賦》,其中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說法。考古界到現在還在爭議,是不是真有過那麼壯麗的阿房宮。29、杜牧《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註: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了金谷園。把沉香木屑撒在象牙床上,讓舞伎在上面習舞,不留踏痕的賜珍珠。石崇後來被捕,愛妾綠珠跳樓死去。這首是杜牧弔古詩。整首意象寥落離迷,文字看上去就很荒蕪。後一聯說啼鳥埋怨東風,被它吹落的花朵,像綠珠墜樓一樣。這首詩,杜牧寫在什麼時候,無從得知。可日暮途窮的心情,是很清晰的,雖然杜牧還是沒有直說。30、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註:這首是李商隱寄給妻子王氏的,在他三十五歲那年秋天,游巴蜀時候。所以有題為《夜雨寄內》。這首詩美得出奇,是一種時空交錯的美麗。兩個「巴山夜雨」,前一個是當下親眼所見的,後一個是將來可以想見的。第一句是說當下不可預見將來,第三句又說將來是可以期待的。全詩的意象「巴山夜雨」,回還往複,其實是情分的悱惻輾轉。剪燭是伉儷之間的情致,給全詩開一個生面,也說出自己對家的迢迢念想。人的生命和情分都是由往事確立的。因此,把自己的往事留給自己、交給對方,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李商隱感覺到「巴山夜雨」這情景,註定不能忘記。他寫在了詩里,寫給了自己的親愛,他是在做一件人生的大事。而這,其實也就是這首詩永遠讓人喜歡的原因。31、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註:李商隱一生的落魄,和令狐楚、令狐綯父子有關。令狐家早先對他很好,後來認為他忘恩負義。李商隱三十一歲那年,在洛陽養病。令狐綯出任右司郎中,感念舊情,去信問候。李商隱用這首詩作答。應該說李商隱見信的心情很悲傷。人間的交往原本是會出現意外的,可李商隱為此付出了畢生的代價。在這首詩里李商隱以高貴的詩人品性,用蘊藉、委婉的感嘆,懇切地說出自己的悲傷:兩人一在長安、一在洛陽,很久不見了,不想收到了像古時候一雙鯉魚傳書一樣珍貴的信。不必再問當年一起舞文弄墨的李商隱,他現在就像病倒在漢武帝墓邊的司馬相如了。全詩沒有說悲,可這悲字裡行間都含著。歷來說詩可以一唱三嘆。這首詩真是一唱三嘆了。第二句原本該是第一句,是一唱,其餘三句就是三嘆了。由此,這首詩是詩的經典,唐詩絕句的經典。32、李商隱《為有》----------  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註:這首詩里的女子,是覺得春宵應該值千金的。武則天時候,三品以上的官,佩帶金飾的龜袋。可見這女子的丈夫,官爵不小了。可惜百姓家如花美眷的好日子,在高官那裡只是「辜負香衾」的似水流年了。這首詩和王昌齡「悔教夫婿覓封侯」用意相似,可意境不同。這種不同,是晚唐的綺麗和盛唐的華貴的不同,也是李商隱和王昌齡的不同。33、李商隱《隋宮》-----------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註:這個題目,李商隱還寫了一首著名的七律。李商隱的精神就在於,他同樣可以把這首絕句寫得很著名。絕句寫史實,晚唐小李杜是兩大手筆。相形之下,杜牧更像野史,而李商隱是正史。絕句僅兩聯,李商隱一聯以議論寫真,一聯以形象演義。寫真是筋骨,演義是血肉。說不施戒嚴、濫殺諫官,真情實錄,筋骨開張。說舉國竭力,「乘興南遊」,繪聲繪色,血肉豐滿。讓人叫絕的是,李商隱的絕句,竟然可以議論開卷,形象收筆。就像這舉國的宮錦,可以裁成船帆和馬背上的障泥。至於這帆這馬能不能到達天涯,竟然是可以不說的。34、李商隱《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註:這首是說人生死的詩。世界上最珍貴最活躍的是生命,而生命的珍貴和活躍,卻是以必然的不長久為代價的。生命的來龍去脈,又是生命本身難以知道的。由此可知,生命的底色註定悲傷。這首詩說的就是人的生命的終極悲傷。周穆王去瑤池見西王母。臨別的時候,西王母說「將子毋死,尚能復來」,周穆王應允三年後再來。黃竹是周穆王歸途中經過的地方。在那裡碰到風雪天,周穆王為當地受凍的人們,寫詩三章。周穆王有赤驥、華騮、綠耳等八匹馬,相傳可以日行三萬里,可憐他還是沒能再到瑤池。西王母永遠快樂,黃竹凍人永遠悲傷。西王母的快樂是人所祈求的,而黃竹凍人的悲傷是人所經受的。詩里「何事」二字,不止是「周穆王已死」的委婉說法,還該是有關生命結局的真正設問。這首詩寫得真的很美。能把人的悲傷寫得這麼溫文敦厚,這個人自然可以稱他為詩人了。35、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註:相傳嫦娥奔月,是因為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葯。這首詩說了這件事,結論出人意料。李商隱覺得嫦娥是應該後悔的,因為天上寂寞孤單。這首詩和他那首《為有》的做法一個樣。第一句都說到了雲母屏風,第二句都說到了將盡的夜晚。第三句,一個是「無端」、一個是「應悔」,一個是「嫁得金龜婿」、一個是「偷靈藥」。末句,一個是「辜負香衾」、一個是「夜夜心」。可見李商隱一貫認為,女子是應該無時不在親愛里的。這兩首詩的意象又是不同的。不單是人間和天堂的不同,還可能是李商隱寫人家和寫自己的不同。詩里「碧海青天」的清涼世界,對青春女子來說,是寂寞孤單,而對一個內心凄涼的詩人來說,是可以流出歡淚的好地方。李商隱偷了寫詩的靈藥,嘴裡說「應悔」,而內心的喜歡,真可說是一夜又一夜,沒個盡頭了。36、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註:這首詩說的是一段史實。漢文帝在未央宮前的正室,召見原先被貶的賈誼。一代明君和大思想家,因為是在祭祀後的談話,很自然就談到了鬼神的事。誰知賈誼的才氣大出漢文帝的預料。談到了半夜,漢文帝聽得出神,不覺雙膝移向賈誼。這是屈尊的舉動,說明這一刻雙方都進入了忘情的境界。李商隱的詩,讓讀它的人,看到了這忘情的境界。末一句李商隱說「不問蒼生」,可能原意不是諷喻,而只是調侃。漢文帝怎麼就不可以問問鬼神?賈誼也未必要時刻談他的《過秦論》吧。不過,李商隱把一張弓掛在了牆上,人家在酒杯里是很容易見到蛇影的。這就是李商隱詠史詩的力量。37、溫庭筠《瑤瑟怨》-----------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註:題目里的「怨」字,大抵就是一點清怨,就是詩人突然來了詩興的由頭。這首寫美人在秋夜「夢不成」。其實這「成」和「不成」,是渾沌不分的。先是覺得在洞庭,後來又在昆崙山上十二樓。景緻、地方都好,只是那裡「雁聲」「去」、「月自明」,都和美人自己沒關聯。這大抵就可以題為「怨」了。溫庭筠是晚唐詞的「花間鼻祖」,無非是涼席鋪床,溫庭筠是一定要寫成「冰簟銀床」的。溫庭筠又和李商隱齊名,全詩滿滿的清澄空濛,說明他決非浪得虛名。38、鄭畋《馬嵬坡》----------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註:這首是高官、是政治家寫的詩。鄭畋是名相,史書上說他榮悴如一,以德報怨。這首詩寫平定安史之亂後,肅宗即位,出現中興氣象,是唐玄宗在馬嵬坡果斷賜死楊貴妃結果。六朝陳後主聽到隋軍來了,帶著寵妃出景陽宮一起投井,真是不值一提。鄭畋以「女人禍水」的俗論,既對李楊愛情表示了同情,又為帝王諱言,忠厚和深思,相傳當時人們讀了這首詩,就認為鄭畋是可以為相的人才。詩中「玄宗」有作「肅宗」,「難忘」有作「雖亡」。好像比現在的選本音色字義都好些。39、韓偓《已涼》---------碧闌干外綉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註:韓偓是李商隱的外甥,他是做過高官的。是詩人又經歷過大波瀾,他的詩應該不錯。他大抵有兩類詩,一類是有風骨的詩,有些直露。唐代漸行漸遠,韓偓望不到項背了。還有一類香艷的詩,就是所謂「香奩體」,是他在姨父的道路上,走得猛了。當然也有傳承了家法的好詩,這首就是。這首詩的題目是很經意的。看起來像李商隱那樣隨手拈來,其實就是詩意。這首詩的特徵是文質彬彬。前三句是文,是味。綉簾替代了薄帷,暖色的屏風畫上了摘自盛夏的花,還有燈芯草席、錦緞被褥,這些都是進入秋天的人間細節。末句是質,是詩意。因為之前濃濃艷艷的詩味,這貼切精微的詩意,在中國人的心頭揮不去了。40、韋莊《金陵圖》----------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註:這首詩在《全唐詩》里題為「台城」,就是玄武湖邊原先的六朝城牆。「金陵圖」是韋莊的另一首七絕的題目。可能是這首詩太像畫了,於是移花接木,成了「金陵圖」。寫雨寫草寫鳥寫柳,還寫江寫堤寫六朝如夢、依舊煙籠,了結在「無情」二字。而這「無情」二字,在這首詩的濃稠和迷濛里,流露出了韋莊的深情。詩的出現也是需要時機的。由經歷了唐代滅亡的韋莊,寫出這首感情深厚的「無情」詩來,是別有滋味的。儘管這樣的好詩,晚唐李杜也能寫。

41、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註:這首其實是樂府歌曲,是一支男人的歌。前一聯男人的豪氣不可阻擋。漢代李陵五千將士敗於匈奴,是男人的壯烈。這一聯男人由生到死。接著說戰死的男人,都是有家室的男人。前人覺得詩里「不曰『夢裡魂』,只曰『夢裡人』,殊令想者難想,讀者難讀」。這感覺很敏銳。「夢裡人」,至少說了戰死的男人,屍骨和魂魄都不回家,戰死的男人,在女人的夢想里永遠活著。後一聯男人由死到生。有些中國字看上去就滿是情意。陳陶在這首詩里,投放了這樣的情意深厚的字。譬如「貂錦」,借用漢家羽林軍著貂錦裘的典故,表達一種美好的毀滅。譬如「無定河」,黃河支流,因為泥沙過多,河床深淺變化不定,可見生命的承受之輕。再譬如「春閨」,同情的心意,一下子近乎了殘酷。陳陶是個流浪的男人,看起來他總在學道求仙,其實他的精神很入世。42、張泌《寄人》---------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註:這首可能是五代的詩了。張泌生在唐代,後來是在了前蜀。詩很輕巧。「春庭月」的說法,晚唐詩里少見。唐代詩人常把心愛的女子,比作東晉才女謝道韞。張泌給心中的謝家女子寄詩,先說自己在夢裡到了謝家。在前一聯里,甚至細緻地描繪了謝家的景緻。後一聯說自己在客地醒來,庭前是愛情一樣美的春月,還有離別一樣傷心的落花。這首詩很美,是清平年代的低吟淺唱。由此也可見,晚唐的傷感已隨風消散。43、無名氏《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註:這首很可能是民間的絕句,很具創造力,至少提供了兩個嶄新的文本。一個是「一三三」的句法,譬如「近寒食雨」、「著麥苗風」。這種別開生面的節奏感,是對中國文字審美的再發現。再一個是通感。這首詩的詩意是「有家歸未得」,無名氏從杜鵑的叫聲立意。因為杜鵑的叫聲,很像在說「不如歸去」。「有家歸未得」的傷心人,自然最怕聽到這杜鵑的叫喚了。44、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楊柳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註:這首詩是王維送別詩的名作,也是唐人送別詩的名作。這首詩原題「送元二使安西」,最晚在中唐,這首詩被譜曲傳唱,命名為「渭城曲」、「陽關曲」了。這首詩前後兩聯失粘,是絕句演進中的「折腰體」。詩中「楊柳春」一作「柳色新」。後者流傳更廣,從音色和文字上看,更清新、乾淨。這首詩的好處,歷來說是在「西出」二字:陽關已經很遠了,而安西更在陽關外。這首詩感動了讀者千百年,其實不只在「西出」。人在這個世界上,是無所謂在哪裡的。緊要的是,要和至愛親朋在一起,即和「故人」在一起。「故人」就是人的故鄉。送別為什麼是件傷心事?因為送別是「故人」的分離。這首詩說到的「西出」,還不能感動千秋,致命的是「無故人」。「無故人」的境地,是傷心的境地,是連酒也喝不醉的境地。這首詩其實還說了一個傷心人。這個人就是王維自己。他沒有遠行,可他送別了可以一起醉酒的故人,也到了「無故人」的境地。45、王維《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註:樂府歌辭。全詩流動的是秋夜的聲色。月亮、夜露、薄衫、銀箏,還有「未更衣」和「殷勤弄」,說出了秋夜,也說出了女子內心的清涼。末句是秋夜和秋心的深深劃痕。「空房」其實是空空的心情,「怯」和「不忍」,讓這一夜所有的聲色,定格成了哀怨。這首有說是王涯寫的。應該是的。這首少了一種豐盈,更像出生在中唐。46、王昌齡《長信怨》-----------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註:漢成帝寵幸了趙飛燕姊妹,班婕妤自願到了長信宮,侍奉太后。之後就有了樂府「長信怨」。這首寫的就是班婕妤。班婕妤寫過《團扇》詩,中間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的句子。這首樂府是不朽的。後一聯,是王昌齡天才的想像。說班婕妤自愧容顏還不如寒鴉,因為這寒鴉是從趙飛燕姊妹住的昭陽宮飛來的。昭陽宮在東面,這飛來的寒鴉,身上披著太陽的光彩。前人說,這是王昌齡最好的一首宮詞。其實王昌齡的宮詞,哪首都好。47、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註:樂府橫吹曲辭。王安石《唐詩百家選》中,「龍城」為「盧城」。這是一首偉大的七絕。長在的明月,漫漶的關隘,是蒼涼。萬里長征,從秦漢以來,還不見休戰,是悲壯。戰爭造就了曠世的苦難,王昌齡讓時空靜止在了龍城前、陰山下。王昌齡呼喚和相信,還會有李廣,來保衛邊塞和國家的長久和平和安寧。一首七絕,四句,二十八個字,王昌齡說了這麼多的去留和感慨,這詩竟然還能和他人一樣,雍容安詳,氣定神逸。這就是盛唐詩人的雄心和風度,王昌齡的盛唐雄心和風度。48、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註:題一作「涼州詞」,樂府曲名。這首是王之渙奉獻的偉大的七絕。前一聯有作「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前後聯失粘,和王維的《渭城曲》一樣,是「折腰體」。這首七絕的闊大眼界和胸襟,震撼人心。黃河的高遠,孤城的渺小,可以想見人的微不足道。然而因為人在那裡吹笛,吹離別凄苦的「楊柳曲」,這萬古荒漠才有了聲息,有了生命的高貴的悲愴。漢代名將李廣利,出塞經歷百戰,請願「生入玉門關」,被漢武帝回絕了。這塞外的征戰,唐代依舊。王之渙詩里的「何須」和「不度」,給當時人心痛的感覺,要比今人真切得多。而這心痛的感覺,在盛唐王之渙的詩里,永遠是一種高貴的悲愴。「黃河」有作「黃沙」的,也極美。「黃河」,是遠眺,是一種詩的想像。「黃沙」,是萬古荒漠的本真,是實錄,而這實錄就是詩了。玉門關前,一陣陣衝上雲霄的黃沙,和春風至今無緣。49、杜秋娘《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註:題為樂府曲名。《全唐詩》里這首詩的作者為「無名氏」。杜秋娘,唐代金陵人,原是節度使李錡妾。她擅唱《金縷衣》,曾經入宮,受到唐憲宗的寵幸。後來回到家鄉,到老無依。杜牧曾作《杜秋娘詩》。認杜秋娘為這首詩的作者,可能不只是因為杜秋娘擅唱《金縷衣》,還因為她是歷經悲歡、又晚景凄涼的女子。「金縷衣」,本意是歡場的贈品。這首詩的意思,顯然是杜秋娘最可能的人生體味:金縷衣只是青春的舞衣,可青春是要流逝的。所以緊要的是珍惜青春,及時行樂。就像這春天的花一樣,不去摘它,它也是要凋謝的。50、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註:題目應為「清平調辭」。楊玉環天寶四載封為貴妃。天寶三載,沉香亭前牡丹盛開,唐玄宗和她前往觀賞,她的身份還是女道士楊太真。李白應命別創新詞。這是一次曠世的會見,歷史上站在最高峰巔的帝王、最美麗的女人,和最偉大的詩人的會見。李白四十三歲,他來到了帝王的身邊,覺得從未離自己報國的夢想這麼近。第一首說,牡丹和雲彩,都渴望像楊太真的容顏和衣裳一樣美。因為她就住在群玉山、瑤台那樣的仙境。第二首說,趙飛燕要精心、出彩地梳妝,才可能和楊玉環相似。楊玉環時年二十五歲,從這裡開始了她十二年的驚艷。相傳就為這個比擬,高力士進了讒言,李白當年離開了長安。其實美是無從譴責的。譬如楊玉環,到今天,人們不是還念著她的美嗎?第三首說到沉香亭賞牡丹本事。是名花,更是美人,讓君王笑顏常在。這年唐玄宗六十歲了。這位偉大的帝王漸漸老去,他平生的波瀾,在這時候,誰也會覺得,已經離他遠去了。他在晚年得到楊貴妃這樣的知音,是對往日所有的消解。李白這清平調辭,當場就譜了曲,由唐代偉大的歌者李龜年歌唱,唐玄宗吹笛伴奏。當時的盛況,真是千載難逢,可以不朽的。


推薦閱讀:

能讀到唐詩,你知有多幸運嗎?
唐詩三百首之七言絕句
唐詩宋詞詠春詞
因愛寫美人而被diss?溫庭筠表示:不在不聽不知道!
繹如學詩—014李白《怨情》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