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活中的修行》陳履安(一)

陳履安(1937年6月22日—),陳誠之子。年輕時與連戰、錢復、沈君山並稱國民黨「四大公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後獲得美國紐約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曾任紐約市立大學教授。1970年返台。曾任台灣「經濟部長」、「國防部長」、「監察院長」和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等職。51歲開始篤信佛教,成為佛門的俗家子弟,並在星雲大師的支持下外出遊歷。曾在尼泊爾修行了三個月,被稱為「遠遁喜馬拉雅山麓的政治明星」

陳履安自敘

把我學習佛法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修行方法,和大家分享。

我們已進入網路訊息時代,世界變化愈來愈快,人們感到生活壓力愈來愈大,很多人生活在恐懼憂鬱中,感覺迷失在無意義的生活之中,生活無趣又絕望。有時一些人會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活?怎麼樣才能活得更有意義?該怎麼辦?」

我要告訴大家,請不要再誤以為佛教是宗教,佛法中有針對每個人的需要的具體實踐方法和答案。

佛法是一門深奧的認知科學。佛法不僅有明確的理論、具體實踐方法,並極為實用,是一門目前西方科學家正開始積極研究的學問,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人與人、人與大自然、自己身心之間的關係,是一門達到一切和諧的學問。

我們對生命要有渴望,當我們想要走出一條新路的時候,就是一種動力,讓自己心胸開放,敢看自己的問題,尋找方法,對症下藥,給自己機會。

這本書裡面講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很實用,當你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心就會平靜清晰,對日常生活中吹來的八風:利、衰、苦、樂、稱、譏、毀、譽,比較能自己作得了主,看著事件發生心如如不動卻了了分明。譬如聽到批評或讚歎你的聲音,不會馬上就憤怒或起歡喜心。心在你已經具備了更進一步學習的條件,你至少開始想去進一步學習,更想了解內心世界,自己的內心世界,其實當你開始看內心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心世界非常豐富,能給你生活帶來一些改變,它會讓你身心健康快樂。

修行有三個重點,要認清目標,要學習方法,要能在生活中應用。

第一,你會發現,如果你每天想怎麼樣有益別人,你的痛苦會減少,會越來越快樂。這是我們時常看到的一些話,像是怎麼去做一個社會人,做一個有公益心的人,做一個有關懷心的人。你會體會到這些跟自己的健康快樂是有關聯的。

第二,你會發現,煩惱是修行的工具。當你學習到了用煩惱修行的方法,你不會再害怕煩惱。每次煩惱來的時候,都是開發自己本來就有的智慧的機會。

第三,你會發現,追求成功,會讓你不快樂。如果你每天做一些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你會越來越快樂。

第四,你會發現,佛法好像跟佛教這個宗教有關聯,但是學佛和修行的理論、方法、應用等等,卻和宗教信仰無關。很可惜佛法被歸類到宗教,或許五十年之內,我現在談的這個問題會被釐清。佛陀教的方法,和信仰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去練習,不論宗教信仰,都能得到好處。

第五,你會發現,這一生,只不過是自己生命的一個階段而已。今生中,不論生活、事業、家庭順不順利,你顯然是有一個任務要完成,就是要有成就,要明白生命,要活得快樂。

西方人已經開始在研究佛法,而且在實踐佛法。這是我們東方人傳統上就有的基本知識,卻因為被歸類成宗教,被人誤解、排斥,使人失去學習的機會.

●我什麼時間才開始有因緣學佛呢? 是在50多歲以後才學佛!其實,在一歲時候,母親就帶我皈依了,可是,到了50多歲才又重新回到佛門,才又皈依。

我怎麼開始學的呢?我是學科學的,因為好奇對氣功與靈異現象有了興趣。在國科會時,我邀請了十幾位教授作研究。經過十幾年,他們才有了一點成果。今天,只介紹一下最近我們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我們已經證實,「人具有用手指認字的能力」。我們都認為,只有眼睛才能識字,手指看不見怎麼能識字呢?台灣大學李嗣涔教授,已經在科學刊物上發表了「手指認字」的學術報告,發現十歲左右的孩子,經過訓練,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可以用手指認字及圖案!這是非常大的突破。實驗的過程,是由任何人寫一個字或幾個字在紙上,將紙揉成一團放進一個小盒內,孩子坐在黑房中眼睛蒙住,將手指放在小盒上,居然不久可以無誤地知道盒中紙團上的字!同樣動作做了千次實驗之後,又一個驚人的發現,只有一個字孩子認不出,那就是「佛」字。他們可以認出「佛教」、「佛經」,並清楚地寫出「佛教」、「佛經」,唯獨單一個「佛」字,孩子腦海中呈現的是「光」!而且是非常強的光!科學家們非常不解,繼續在探討為什麼唯獨「佛」字認不出來,而呈現 的是光呢?我們知道,人的六根是可以互用的,佛經早已有開示。教授們是難能可貴。我們常說,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是真理,是要我們用自己的身、心來做實驗,來求證的一門學問。十幾年前,我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一位在家居士:孫春華居士,是在她的帶領下,我開始學佛,開始接觸很多位高僧大德。以下,我介紹一下我在學佛過程中的四個功課:1.禪修;2.布施;3.禮佛;4.讀經。我的一位好朋友鄭心雄教授,告訴孫居士:「陳大哥在學氣功,好象不太對勁,能不能指導他一下?」孫居士當時已打算去尼泊爾閉關,不過心想,如果能讓陳履安學佛,怎說也是件好事,會對佛教有正面的影響。於是,她向很多位高僧請教,很多位高僧都佩服她的勇氣, 不過也警告她說:「做大官的,尤其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習性、業障特別重,不容易度化。」話雖如此,孫居士仍然發了個大願,決定要嘗試,要把我帶入佛門,我是永遠感恩的。她知道我在學氣功,就先介紹靜坐的方法,而後,再帶我去惟覺老和尚處學習。我在去「國防部」上任之前的一個星期,在山上打了我平生第一次「禪七」!七天中,有非常令我難忘的經驗。禪七,讓我體會到,除了我們熟悉的日間醒時境界,及夜間夢中境界之外,居然還有一個禪定中的境界!這種禪定中的覺受,使我這個學科學的大為驚奇、好奇。因此,只要有時間,就去打七。開始對佛法、佛經有興趣,生活也有了變化,不再熱衷吃喝玩樂。當然,很多人覺得我變了,也有很多過去一起玩的人,包括我的親人,對孫居士並不認識,也不諒解,認為可能是我學佛太入迷,太快了吧。也可能是當時一般人,尤其是一些官場的人及知識分子,對信佛教、學佛法,認為是愚夫愚婦的事。每當我禪坐之後,有感應,覺受增強,孫居士就會告訴我「放下」,不要執著覺受。因為她知道,我非常對特異功能好奇,開始要我讀經,強調見地的重要,孫居士也默默的帶領我開始學習菩薩行。真感謝孫居士,不畏艱懼的來度化我!她首先教我修布施,她說:「你家裡的東西那麼多,為什麼不送一點給別人?」因為我們做大官的,天天有人送禮品,禮尚往來,但收的比送的多。東西很多,是可以送一點給別人!我家領帶有上百條,實在太多了!心想,要挑選自己絕對不會用的給人,一點都不難!一般人心理大概也是這樣的嘛。我送出一些以後,家裡還有一大堆的,送不出去,因為平常無緣無故送人東西,別人會覺得奇怪,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大量送禮給人。孫老師知道了我還有點猶豫,就說:「可以大量地捐啊!捐給寺廟或孤兒院、養老院,看哪些地方需要的就送去。」開始捐的時候,心裡確實有點捨不得,挑選自己不喜歡的,用不到的東西捐給別人。我們的心是不喜歡人家講真話的,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孫老師說:「我看你這個人很小氣。」當時聽了,心那能服氣。心想:我把禮物、禮品、什麼好東西都捐了,還要說我小氣?有時候,回到義賣會場,看到我捐的東西,心裡還真是有點捨不得呢!心想,這個水晶很好,我怎麼也捐出了!想用錢再買回來,但也覺得怪怪的,拿回來也不對。當然,這就是捨不得,但怎會承認自己捨不得呢?心想,我送掉這許多東西,孫居士還說我「小氣」,如說我「不大方」,那還可接受。說我「小氣」,實在有點太不客氣了。其實,自己毛病被人挑出來了,心中很不以為然!所以,當師父講同學的問題毛病時,如果能夠馬上「欣然接受」,這表示我們的心已經較謙卑、柔和了。我們要努力地學習改變自己的業力與習氣。如果師父、老師講我們的問題,自己心中不悅、內心掙扎,例如,對於捐捨的東西捨不得,心裡還有掛礙,或不承認自己的缺點,那自己業力習氣轉不過來,就不會進步了。諸位福報好,業力比我輕,年紀輕輕就懂得開始學佛,如果當師長教誨你的時候,內心一定要「欣然接受」,這就是功課,這就是真懺悔。在學院,同學們天天有機會與法師們學習「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方法,使菩提心生根發芽,真令人羨慕啊! 這時,孫老師告訴我,千萬不要執著神道感應!她說:「你暫時放下禪修,改學禮佛拜懺。」 她要我拜《萬佛懺》,我就開始每天拜佛。我學科學的,一心想要求「效率」,是非常「實踐主義」的,我拜了二千多佛後,洋洋自得地想:「自己發現一個方法:就是把兩頁的二十五尊佛號念完後,才拜一拜,一面拜一面持咒!一舉數得。」老師發現我投機取巧,不老實拜懺,就說:「不在真心上用功,貪圖便宜想省事,是不對的。」。強調「不算!從頭來!」當時,我心裡真是不平,至少已拜了五分之一佛,都不能全算,實太可惜了!到後來,我才明白,拜佛要用心,不是計數,也不能貪圖便宜想省事,想一舉數得的,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做功課,才是正途!

拜了萬佛,心中生起法喜。老師又指導說:你可以開始讀《大般若經》。在這之前,我已讀了很多部經,又拜了萬佛。老師要我讀《大般若經》,那時是「十月」底,我信心十足地說:「沒問題,年底前一定讀完。」老師說:「君無戲言。」我那時是當台灣的國防部長,立即很爽快地說:「當然君無戲言!」等到我回家翻開《大般若經》一看,才知道有六百卷!把自己嚇呆了,只因自己一念不清楚,就隨便答應孫老師了。但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做,因為自己已經承諾的事,就得想辦法完成。學數學的人,總是要計算一下:每卷要念二十五分至三十分鐘,共六百卷,每天至少要費五小時念十卷,才可以在年底內完成,大約還有60天。所以,我就每天早點起床,早上念,中午念、晚上也念。如果要出差,沒有時間念,我就利用周六、日補念。但是,不管如何「趕工」,到年底還是念不完,差了50卷。只好告訴老師說:「中國人過的是陰歷年(陰歷年是陽歷元月十八日),當時沒有說陰歷還是陽歷要完成,就讓我陰歷年讀完吧!」 老師知道後說:「又在搞心機。好吧!陰歷年就陰歷年吧!」。我才松一口氣,最後終於完成任務!讀完了六百卷《大般若經》,心中是蠻得意的。正好在佛光山有一次聚會,被請上台講讀經心得,講完下台,老師評論說:「不知你講些什麼!白讀了!」。補了一句:「重來!」拜佛時,曾重來過,但六百卷《大般若經》要重來,可是件大事,當然要自我辯護一番。不過,心中也很清楚,以急功好利的心,趕工讀經,不重來怎麼可以?老師說:「重念之前,先讀《華嚴》!」經數次的經驗,我已學乖了,立刻問老師:《華嚴經》有多少卷?當知道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我選擇讀《八十華嚴》。《大般若經》六百卷都念了,八十算什麼?我的心,還是不在經上,是在數字上,在計較分別上。從那個時候起,我就開始深入經藏,廣讀很多經,如《大般涅槃經》、《法華經》、《大寶積經》等。雖然,我開始是被「逼」上念很多經,但是,越念越覺得法喜充滿。回想起來,起先我的動機是不純正的,只是一種急功近利、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心。同學們在此不能有此心,你們有的是時間,要踏實去做每一件事情。用真心虔誠恭敬心去念,念的當時,雖然不能懂,只要虔誠恭敬,好象佛陀就在我們面前一樣,很恭敬誠懇的念給法界一切眾生聽,讀經是有大功德的。我自己很慚愧,以前動機不純正,所以,效果就有限。佛說:「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現在我每天除禮佛、讀經、拜懺,還有很多功課做。這幾年,到處行腳,只要是有益佛法的事情,我才做。我發願生生世世護持三寶。很多修行人、學佛人,會被神通迷惑,我就是其一。有一個人告訴我,他會蓋一座兩層樓高的金字塔,人在其中待上三個月,就可以「開悟」。有神通的人對我說:「院長,你根器不同,在裡面待兩個星期就夠了。」當時,高帽子一戴,心裡非常歡喜。心想:我多待幾個星期,那何止「開悟」,說不定出來後還會飛呢!充滿了幻想。 當然,我了解正法,是不可能替他蓋金字塔的,他就把我批評得一無是處。我上了這一課,從此不再執著走「快捷方式」。學佛,要踏實的修,老老實實地用功。騙不了人,更騙不了自己。我漸漸明白,神通大約有四種:第一種,叫報通,是天生帶來的,很多小孩有這種特殊能力,年紀漸長,學世間知識,就漸漸失去功力。第二種,依通,是被鬼紳依附體內產生的現象,在台灣很普遍。跟鬼神打交道,是危險的,很多人通靈,卻不知通是通到哪裡了,見地不清楚。很多有神通的人,自以為其通的「靈」是佛祖、菩薩,嚴重的,最後成了精神病患者。比如,我曾遇見一位女士,她也不識字,但她可以通靈。她是因生一場大病以後.她才通靈的,她的廟蓋得很大,各式各樣的人,都去求她。她要人家把問題寫下來告訴她,到了晚上,她再去問神明,神明就指示她。第二天,她就能替這些人解決問題。所以,香火非常鼎盛。可是,這位女士見到我以後,卻很悲傷神情說:「院長,我心裡很煩,我想自殺。」這位通靈的女士,她自己煩惱來了,我問她怎不去問她的神啦?她說:「神幫不上忙。」同學們想想:她自己的毛病,那個神都幫不上忙,而她卻天天講給人家聽,良心自然不能安。因此,要特別小心。我知道,佛門有很多人被誤導,跟這種人跑掉了!第三種,叫咒神通,是持咒而產生的現象。我親自見過,持咒後烏雲被打開,陽光從雲間中照下。數小時後,烏雲又覆蓋天空。這是持咒而產生的奇異的景象。這是要經過修練的,不是一般人可行的。第四種,叫證神通,是修行證悟而產生的。在佛門裡,有證悟的高僧很多,他們絕對是不告訴別人,或隨意示現神通,這是佛門的規矩。因為有些神通是不究竟的,往往會把人帶錯了方向,使人迷失了學佛的焦點。真正的神通,是「續發菩提心」!我要向各位報告——菩提心就是神通!千萬記得:不管是蓋金字塔也好,吃仙丹、或有人教你如何如何修練就可以「成道」,只要不是教你在「菩提心」上用心修持,都不要去理會它!你們在佛學院,很幸運有老師帶領,在社會上的人,他們很可憐,遭遇到很多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怎樣修菩提心呢?我想報告一下:我很受用的修行方法,就是「自他交換法」。看到別人的苦,心中想:如果我是他會如何?如果我是他的親人會如何?我會採取什麼行動?另一個方法,是「承擔一切眾生的苦」。譬如:你頭痛,或心中有煩惱,立刻想:「但願一切眾生的頭痛及煩惱,都由我此刻來承擔!由我來受痛苦,能使別人的病苦消滅!」此心一發起,頭痛、煩惱都成了發菩提心的因,豈不是「賺」到了!有人會擔心,如果我得了癌症,發心把世界上得癌症的人的痛,全轉到自己身上來,豈不是死定了?別怕!沒有人是這樣死掉的!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承擔、使別人的病都好了,自己卻真的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死在大悲心上,又有什麼好怕的?當然,上課打瞌睡的時候,不可玩花招說:我在打瞌睡,但願所有打瞌睡的人的睡意,都到我身上我承擔。不能把這個方法,用到不對的方面去。事實上,我們是平凡人,要用心念把別人的病痛轉到自己身上,是做不到!「自他交換」真正的目的,在從體會別人的痛苦中,幫助我們打掉「我執」、「我的病、我在痛、我在苦」一切都是我我我!要練習把心投射在別人身上,來忘掉自我。以後有緣,希望能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我個人學佛的過程,把我個人各種痛苦換回來的經驗與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

續讀:

學佛本是學會生活,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事本身就是佛事。如果在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本著一片佛心,利樂有情,那麼生活就是我們做功德的道場,每一個我們身邊的人就是常住僧,就是諸佛菩薩。

真心做事,不論大小,皆有真功德,我們只要一心去做功德,不必去問收穫,不必去求收穫,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有求的功德,所得也是有限的,無量的功德,所得也是無量的。

走路時,這樣觀想:每向前邁進一步,就帶著眾生走向幸福、光明和快樂,走向極樂世界。下雨時,這樣想:請諸佛菩薩加持,讓這雨滴淋去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眾生的煩惱,心得清凈,業障消除,離苦得樂。颳風時,這樣觀想:諸佛菩薩慈悲加持,讓此風吹在眾生身上,令眾生塵勞消除,心得清凈,因果成熟,自在成佛。可見,人間無處不道場,事事處處皆佛事。只要用心,遍地皆是功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最後的棒棒》?
那個少年
2018.5.11
生活的層次
名人名言《生活篇03》

TAG:生活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