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s】骨質疏鬆緣何偏愛女性?
骨質疏鬆症是種靜悄悄的流行病,它的發生是緩慢無聲的,在造成骨折或其他不良後果前往往不被人意識到。而女性則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目前我國婦女因骨質疏鬆性骨折致死的死亡率已高於乳腺癌、心肌梗死、腦卒中(腦中風)死亡率的總和,骨質疏鬆症正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讓女性變「脆弱」骨質疏鬆症,是指骨成分由骨骼往血液不斷移動(即骨質流失),導致骨質量減少,進而使骨骼內孔隙增大,呈現出中空性疏鬆的現象,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質疏鬆症常表現出的四大癥狀為:疼痛、骨骼變形、頻繁抽筋、骨折。通常,骨質密度在人30~35歲左右時達到骨峰值,之後便會因鈣質流失而開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為明顯。有數據顯示,全球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約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受到骨質疏鬆的威脅。女性天生不如男性「骨頭硬」為什麼骨質疏鬆更「青睞」女性呢?這主要是由女性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所引起。先天因素之一:女性骨質總量及密度相對偏小由於女性青春期發育及骨垢線閉合均早於男性,而且身形和體重也比男性小,加上肌肉比重低,對骨骼的日常刺激相對偏低,所以總體上女性的骨質總量及密度均比男性要小。另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太為瘦小的人也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性骨折。先天因素之二:女性「骨變」機會較多從青少年到中老年的近四十年人生中,女性會經歷「經期、懷孕、哺乳、更年期」等特殊的生理變化,這些過程與其骨骼的生長、發育、衰老密切相關。比如說,20~30歲為人體儲鈣的黃金時期,而此時大多數女性正在經歷懷孕、哺乳,這必然會影響到骨量的積累。此外,雌激素與骨代謝有著密切的聯繫。女性更年期時,隨著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骨質逐漸變脆。所以女性一般在絕經後的1~20年內出現骨量快速丟失,而絕經後的10~15年間最易發生骨質疏鬆。另外,在女性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若沒有獲得足夠的鈣質補充,為了滿足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就會動用到母體骨骼內的鈣質,這也會影響女性骨骼的密度。後天因素:缺少運動、陽光、鈣攝入等女性相對好靜,缺乏運動,加上現代都市的很多女性成天「宅」在電腦前,或者為了美白而較少接觸到陽光,以及不喜歡喝牛奶,為美麗而節食減肥等……以上這些生活方式易導致女性鈣質攝取不足或維生素D缺乏,骨密度不夠,到中年後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女性讓自己「強硬」起來的策略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骨峰值越高,則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就越低。因此,年輕女性特別是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應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D。因為年輕女性不僅需要補鈣來力求使自己的骨峰值達到較高水平,還要保證胎兒或嬰兒生長發育的鈣需求。對於青春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45歲後的中老年女性,應保證每日1200毫克的鈣攝入量,這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常飲食中則宜多食用富含蛋白質及鈣質、維生素D的食品,如牛奶、酸奶、豆漿、豆腐、海帶、木耳、小魚蝦、各種果仁、新鮮蔬菜等,並避免過多食用肉類及油炸食品。中國健康基金會發出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積極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呼籲:建議民眾每天喝1瓶牛奶、曬10分鐘太陽、多走20分鐘路、不吸煙、不酗酒,中老年人應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測。
推薦閱讀:
※治療骨質疏鬆的三大類藥物詳解
※骨質疏鬆絕非簡單的「缺鈣」
※文獻精讀 | 絕經後骨質疏鬆
※年輕過度節食 老來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癥狀和表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