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作者:保拉·斯坦曼|第1節:前言(1)前言我一直很喜歡小孩。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過:「你很有小孩緣。」不知道是小孩喜歡親近我,還是我喜歡親近小孩,我一直選擇與小孩相關的工作。高中的時候,我當過保姆、主日學校老師,以及夏令營顧問。大學的時候,我開始攻讀初級教育學位。然而,到了課堂上,我發現我比較容易注意一些情況不太好的同學,比如那些不快樂或不積極的孩子。後來我改選科目,最後拿到臨床社會工作的碩士學位。在我工作的前十年里,我在心理治療與家庭生活教育的領域不斷提升專業水準,與兒童及成年人有過許多層面的互動。我很滿意這份工作,在個人與職業上皆然,但這份工作同時充滿了困難與挑戰。在這段時期,我與我的丈夫結婚,我們的女兒也在此時誕生。女兒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所有的父母都會說,寶寶出世後,你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無論你自認為作了多少萬全的準備都一樣。這個說法對我來說再真實不過了。懷孕期間,我以為我輔導兒童的經驗會帶給我當母親的信心。但我的女兒出生後,我看到她那幼小無助的模樣,突然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要是她有什麼閃失呢?我只想全心全意保護她,不讓她受到傷害。我能保護她的安全嗎?我一下子產生了強烈的保護心,隨後卻又感到了極度的脆弱。在我為人母之前,我所學到的一切都沒有教我要怎麼去面對這些強烈而衝突的情緒。女兒出生幾個月之後,我應邀出席一場社區大會,講解個人安全。那天晚上,一位父親的一席話令我終生難忘。他的兒子遭到綁架,而且過了三年依舊下落不明。在場的人都對這位父親的悲痛感同身受。在強烈的哀慟與憤怒之下,他提醒家長要保護孩子,不要讓他們遭到「街上變態與戀童癖的毒手」。他慷慨激昂、希望阻止壞人「抓走孩子」的演說,讓在場的人吃驚而靜默不語,有些父母還流下了眼淚。接著,一位警官傳閱了一些案例資料,並且談起了性侵害者與綁架者的「驚人數據」。在這位警官描述幾樁一直沒有偵破的案子時,大家不可置信地頻頻搖頭。每宗案件講述的都是孩子在公園或購物中心遭到誘拐後被殘忍殺害的故事。在大家聽完幾宗強暴與謀殺案的細節後,輪到我上場了。當我站在那裡環顧這些家長時,我不知道自己能說些什麼來安慰他們。他們的面容永遠烙印在我的心上。我知道我的一些同事認為驚嚇手段是引起關注的最快速方法,但我懷疑出席的人在聽完這些可怕的事情之後,是否覺得自己能更好地教育子女。我強烈地質疑,引發父母恐慌對於改善他們保護孩子的方式會有什麼幫助。虹◇橋◇書◇吧第2節:前言(2)這場社區大會,並非是我第一次看到父母接受這種方式的「輔導」。我之前參加過兩次座談會,演講者大量使用驚嚇手段。他們詳述年幼的受害者被強暴、分屍與謀殺的細節,希望藉此來提高大眾的注意。他們拚命想讓家長注意到兒童安全,於是便運用恐懼來動搖人心。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一般大眾對於父母的態度是:「你當然要擔心!這是一張安全守則,趕緊拿回家去教導孩子吧。」我覺得這種手法並沒有顧及父母的需要。如果我們期望他們能有效地教導安全之道,我們起碼應該給予他們資訊與支持,就像我們給予子女的一樣。我決定去了解父母有哪些教材可以參考。當時個人安全資訊才剛開始發展,大部分提到的是案例與安全守則。我只找到一本為父母而寫的書,內容是如何替子女做個人安全的輔導,但沒有任何一本書籍可以幫助家長面對恐懼。我們通常都是通過圖書、作業本與錄音帶來將信息傳遞給兒童的。大部分的個人安全書籍與錄音帶必須通過郵購。所以除非家長碰到合適的手冊或目錄,否則他們就找不到居家輔導的教材。我認為家長的教材不足有以下兩點原因:一、個人安全運動才剛剛開始展開;二、大多數時候,個人安全教育由「專家學者」來教導,而非父母。在那段期間,一些幼兒園與小學開始對學生進行個人安全輔導,通常他們一年才舉辦一次一小時的安全課程。隨便一位教師都會告訴你,經由不斷地重複練習,兒童才能慢慢地學習並且記住資訊。一小時實在是太短了,不具備任何效果。這些早期課程採取「強心劑」的手法,並且聲稱兒童只要照著做,在任何情況下都很安全,這為子女與家長營造了安全的假象。除此之外,安全專家在輔導方面缺乏共識,而課程的品質各有不同。我完成研究後,強烈地認為若要讓兒童得到不間斷的個人安全教育,就必須由家長來做這件事。而且家長會需要更多的資訊,才會有成效。他們需要得到與個人安全專家相同的資訊。而且,說實話,專家也還在學習當中。當大家問我為什麼要替父母開一堂個人安全的課程時,我說了兩個原因。第一,當我剛接觸這個領域時,教育學者希望家長能輔導個人安全,卻沒有把許可權交給家長。第二,我認為將父母的需要列入考量,他們教導個人安全時就能得心應手。因此我設計了一套課程,將安全資訊提供給父母,支持他們。最重要的是,我將教父母如何配合日常生活來教導個人安全。在我開了這門課幾個月之後,當地的一個教會邀請我為一群家長演講。當時,我的想法還在成形中,但我已經定好題目,我覺得這個題目道盡一切:「在瘋狂的世界中養育小心、自信的子女。」我喜歡這個標題是因為我想讓父母開始思考,教導出自信並且小心的子女是有可能的。蟲工木橋◇◇歡◇迎訪◇問◇第3節:自序(1)這場研討會有父母、教師、顧問與兒童專家參加。不久之後,我的研討會便在加州排得滿滿的,一年內,我已經在全美各地開設這門課。1991年,有人邀請我將研討會製作成教材與錄音帶。1993年,這套錄音課程被全美家長評選為「父母的最佳書籍與錄音帶」。如今,我為各個公司、政府機關、學校組織、教會與家長團體演講如何「在瘋狂的世界中養育小心、自信的子女」;並在全美各地舉辦巡迴演講,探討個人安全與相關議題。當我為本書進行收尾工作時,我想到自己為這本書所付出的全部努力。我將本書視為這個時代的表徵,反映了家長與其他相關人士對個人安全資訊的實際需求。今日的父母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檢視所有的安全要點。家裡有電腦的人只要上網就可以看到所謂的「八項兒童安全注意事項」,或是取得失蹤兒童的資料。兒童安全問題出現在信息高速發達的網路上,說明我們從早期的宣傳單與社區座談會到現在有了長足的進步。針對保護兒童發起的全美立法活動也同樣鼓舞了我。在十多年的大力推行下,所有人終於都開始關注起兒童安全問題了。本書是我對家長的心意,我相信我們可以教育兒童,讓他們變得更安全、更堅強,並且在戶外保持機靈。書中多半為我兒童時代的心得,以及我目前身為人母與個人安全教師的經驗之談。雖然將我的想法彙整成書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我卻花費多年的精力在收集資料上,希望本書能對讀者有所幫助。自序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在這個越來越危險的世界中將子女安全地撫養長大,那麼有這種困擾的不止你一人。身為治療師及家庭生活教育者,我看得出家長在保護子女方面有多麼憂心忡忡。過去二十年來,我在各種大小場合與數百名父母、教育學者及兒童保護專家有過合作經驗。以下是幾個典型的問題與意見:「想到我們必須教育孩子害怕陌生人就令我生氣。」「我的小孩被綁架的新聞嚇壞了,她根本就不想再踏出家門了。」「我的小孩要怎麼保護自己?」「我想要我的小孩有某種程度的自由,可是現在的世界很不安全。」這些顧慮聽來耳熟能詳嗎?無論我走到哪裡,我聽到的都是大家對於保護子女的挫折感與無力感。沒人希望子女帶著恐懼走在街上,但我們自己會害怕。沒人希望子女長大後變得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但我們不確定他們可以信任誰。我們要如何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而不顯露我們自己的恐懼?我們有可能表達關心,卻不流露出焦慮嗎?我們希望孩子小心,而不是害怕,但我們不確定要怎樣才能在不讓他們害怕的情況下,給他們灌輸謹慎的觀念。※※蟲工木橋第4節:自序(2)最近,我聽到一名女士在給自己的孩子們打電話,因為孩子想走路去一個朋友家。這位母親問了一些很尋常的問題:「你什麼時候回家?還有誰會去?」可到最後,她不僅提醒孩子「要記得在晚飯時間回家」,還告誡他「記得不要上任何人的車子」。這個世界真的變了。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種種變化的衝擊。我在雜貨店或電影院里,越來越常看到大家搖頭嘆氣地說:「孩子實在是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了。」每個人都把孩子面臨的暴力問題掛在嘴邊,覺得要讓孩子有安全感變得很困難,過去那些理所當然的責任,現在卻變成了難以達成的重擔。新聞報道充滿了街頭暴力,這讓我們每天都憂心忡忡。教師與執法人員面臨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在美國史無前例的猖獗。形形色色的犯罪手法每天都在侵入更多人的生活。就在上個月,丈夫與我在銀行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人大喊:「全部的人都不準動!」我們迅速回頭,嚇得說不出話來,想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個戴了彩色帽子的青少年身上。現場頓時鴉雀無聲。然後沒想到,這位男孩露出一抹笑容,大搖大擺地走過大廳,出了大門揚長而去——他的惡作劇達到了他所希望的結果。這位年輕人的虛張聲勢讓我愣住了。要是警衛在場,並且把這孩子的惡作劇當真的話,我們隔天可能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警衛在搶劫惡作劇中槍殺青少年」。我們在青少年時期玩的惡作劇,跟眼前這個孩子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一名十五歲男孩的行為如此大膽莽撞,讓我對未來感到擔憂。紐約市兒童、青少年與家庭研究學會的會長雅娃?席格勒博士表示:「現在的兒童很早就接觸到了現代生活的誘惑,令他們更難以抗拒毒品、酒精、性和犯罪。」在她的著作《我該告訴孩子什麼?》中,她指出學習障礙、青少年暴力、早期藥物與酒精濫用以及兒童憂鬱症與自殺行為的趨勢都在上揚。青少年在步入墮落的深淵,但這些年輕人將來也會長大成人並成為父母,我覺得唯有在他們身上積極投入更多的精力才是改變未來的正途。席格勒還指出,家庭暴力、離婚率、父母對兒童的虐待等趨勢,也都在上升。這表示連兒童自己的家都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了。這意味著我們無法與虐待者劃清界線,不能覺得壞人、瘋子,或者罪人都是別人,與自己無關。這也表示父母並不都清楚子女的身上是否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我們並不歡迎這些時代現象,但我們還是必須去面對。時刻注意自我教育並且保持機警,警惕孩子是否可能受到了不當的對待,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虹橋書吧第5節:如何使用本書三歲到十二歲,是兒童的個性與人格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為人父母的責任實在是非常重大。在這個階段,兒童正開始走入家庭以外的範圍,而且帶著驚訝與好奇,他們常常找父母為他們的見聞賦予解釋。我們的世界與街頭充斥了如此多的問題,我們可能會因為自身的恐懼,為他們的自然朝氣蒙上陰影。我們要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跟隨本書的介紹,你就能回答他們的問題,並且學習如何傳授基本的安全技巧與資訊,以保護子女。我將幫助讀者了解應該教導子女哪些內容,以及教導的時間與方法。讀者將體會教導子女小心與教導子女害怕之間的重大差別,並且得到實用的工具,向子女示範如何對環境保持警覺、如何辨認潛在的危險或看似可疑的情況,以及如何安全地作出回應。最後同等重要的是,你會得到部分的心靈平靜。毫無疑問,將子女撫養成為安全、強壯、機靈的孩子,既是一項壯舉又是一項辛苦的工作。父母身為子女最重要的老師,可能會本著強烈的責任感,想把工作做好。本書的宗旨在於伴隨各位完成這項使命,我堅信我們都能成為既自信又熟練的個人安全老師。在本書中,我會給出一些教導個人安全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我認識的數百位兒童與家長身上,以及在我自己女兒的身上,都頗有成效。雖然社會的犯罪情形愈演愈烈,為人父母者必須審時度勢加以應對,但我相信我的著作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從一名母親兼女兒、一位專業而關切的國民的角度出發,開始了我的寫作。我是在一個美國中西部小鎮上長大的,我在幾個中型社區居住過,並且在多姿多彩的舊金山待了七年。我的觀點來自於我的生活經歷。然而,不同的文化與民族各有其獨特的養育方式與習俗,我不能保證我的觀點絕對會與所有讀者教養子女的方式一致。某些讀者或許無法認同我的一些觀念,我尊重他們的意見;但我希望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保持一顆開放的心靈。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謝讀者願意撥冗學習如何成為個人安全的最佳導師。我希望讀者投注的精力能有所回報。我誠心希望本書所傳遞的資訊會為你、你的子女,以及後代的子孫帶來力量。如何使用本書本書的用意在於提供給讀者一個簡單、實際的手法以進行個人安全輔導。子女在三歲到十二歲這段期間,本書將是你可以一再使用的資源。我建議讀者第一次先詳細地閱讀完本書,然後,一旦你了解了書中的概念,並且在指導安全技巧上沒有障礙時,就可以將本書當成參考的指標了。前兩章的主題是變化——社會的變化——以及我們保護子女的方式應該如何隨之而變化。在第三章中,你會學習如何建立有效輔導個人安全的穩定基礎,學習如何進行家庭溝通並且培養子女的自尊。這兩項要素加上特定的安全技巧,孩子便無安全之憂。◇◇歡◇迎訪◇問◇第6節:保護今日的兒童(1)在閱讀當中,有幾個地方可能會讓你覺得不舒服,但是你並不孤單。兒童安全這個話題讓大多數父母如芒在背。記住,你可以管理你的恐懼與顧慮。我會在第四章中告訴讀者做法,討論如何教育個人安全技巧,並且避免使用驚嚇的手段。在第五章中,你會發現以原本對於子女的了解,配合對犯罪手法的了解,在指導個人安全時會有極大的幫助。你會在第六章中學習到你要教導哪些安全技巧以及教導的時機。接下來的三章以年齡層作為區隔。第七章專註於三到五歲兒童的個人安全技巧。第八章囊括了六到九歲兒童的安全技巧。第九章會談到十到十二歲兒童的個人安全技巧。這三章強調的是,除了子女的年齡與年級以外,我們還要關注子女在智慧、情緒與社會性上的成熟度,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導內容與時機。在第十章當中,讀者會學習到如何在日常生活與正常活動中指導個人的安全。你會想出一套簡單的學習活動,而且無須大費周章準備,進行起來會容易許多。每個活動不僅會讓你的子女記住安全資訊,而且還會應用自如。在這一章當中,你還會學到一個省時的技巧——「機會教育」。憑藉這一技巧,你會讓個人安全變成家庭生活中最自然熟悉的一部分,而且不必在百忙之中抽空來教導個人安全技巧。第十一章要談的是,讓十歲以下的兒童準備面對責任與他們想要的權利。有幾項要點可以評估他們能在安全範圍內獨立的程度。另外還有幾項街頭安全技巧,以及一些輔導兒童獨自在家的重要技巧值得學習。子女失蹤或者遭到性侵害後的處理方式,則是第十二章關注的焦點。本書就像一張地圖。你所處的位置與路線都標示得清清楚楚,而我會引導各位,與你同行。感謝讀者為了所有需要我們指引明路的兒童參與這趟旅程。第一章保護今日的兒童1.迷思與回憶還記得你天黑以後在街上玩「踢罐子」的日子嗎?在那時候,你的父母根本連想都不想,就讓你一個人在你們家的院子裡面玩耍。我們從來沒想到我們的子女會在犯罪如此猖獗的環境之下長大,他們連童年這些簡單的自由都失去了。現在大家都說父母必須讓子女作好面對一個不同世界的準備,在這個世界中,與兒童相關的犯罪及暴力是司空見慣的事。我們的社會與家庭結構大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局與經濟也是。今天,我們在養育子女方面,面臨著意想不到的新挑戰:繼父母、單親家庭、艾滋病、藥物濫用、暴力等。我們的孩子面臨著格外大的壓力,大大降低了這個時代父母保護子女的能力。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為人父母是一個重大的轉變。與子女分享自己最美好的童年時光是我們的一大喜悅。結果我們發現,我們成長的世界與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格格不入,而這種感覺讓人難以接受。我們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而且內心還在掙扎,如今所謂的保護子女,意義與三十年前大不相同。第7節:保護今日的兒童(2)我的一位朋友是單親媽媽,她對於自己所住的城市的生活很不滿意,她兒子出門的時候總會把自行車上鎖,因為他怕自行車會被偷。雖然我在小鎮長大,而她在城市長大,但我們的共同回憶都是騎自行車到處遊玩——圖書館、朋友家、公園——而且回家吃晚飯的時候,大門一向不上鎖。我們都覺得童年的時候,我們的生活環境很安全,可以跟大人分開生活。小時候,我們在自己的社區跟住家附近覺得很安全,可以自由穿越後院、抄近路,還可以隨便接受別人給的餅乾。我們之所以會這麼覺得,有一部分原因是鄰居之間會彼此照應。我們長大之後所保有的安全感與自信,大部分都是在這個人生階段中發展出來的。如果跳過記憶中的輝煌部分,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童年世界還是存在一些怪異之處的,但這只是因為世界一向如此罷了。今天,不管是城市、市郊或鄉下的兒童,他們過的童年不但跟我們不一樣,也跟我們的設想迥異。如今我們必須幫助孩子學會判斷什麼是安全,並且提供機會,讓他們儘可能自由。幸運的話,我們的下一代就會在三十年後,甜蜜地回憶著自己的童年。2.家長從未告訴我們的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長大的兒童所接受的教育是,嚴格服從權威人物。與大人作對會被認為沒禮貌而且不懂得尊敬長輩。我們知道很多這些「尊敬大人的」孩子同時是性侵害的受害者。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小時候受到性侵害的大人紛紛出面,打破禁忌,開始討論當年的「家庭私事」。他們共同開啟悲慘童年的記憶之盒,並且迫使我們不得不去檢視。我們訝異地發現兒童的性侵害問題,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經非常嚴重,就像現在一樣。而在許多情況下,這件事已經演變成為代代相傳的「家庭傳統」。在我們小時候,與兒童相關的犯罪案件數量比較少。今天,目標為兒童的罪行在全美比比皆是,無論是小鎮、大城市與鄉村地區,還是教會與學校,以及每個社會與經濟階層皆是如此。社會上的人還是很難接受大部分侵害兒童的事件都是熟人所為的事實,而且通常是為人信賴的家族朋友或受人愛戴的親戚乾的。我們萬萬想不到,侵害兒童的主要對象通常是父母、繼父母與同居人。這種背叛愛與友誼的行為實在令人憤怒。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向我們的子女解釋這個事實,尤其這並不是我們長大的時候一般會談論到的事情。這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真相,我們寧願不要去面對。我小時候住在一個中西部的小鎮上,一位四年級同學受到一名殯葬業者的性侵害,他的殯儀館就在我們學校的對面。這位女同學把事情告訴一位朋友,後來此事悄悄地傳遍了全校。家長們一定也發現了,因為我記得警方曾經介入過這件事。小時候,大人很少把事情告訴小孩,於是我們便運用過於豐富的想像力,在下課時間填補遺漏的細節,大家天馬行空地討論著警察要怎麼對付這個壞人。▲紅橋第8節:保護今日的兒童(3)以兒童的眼光來看這位同學,我納悶的主要是她怎麼會想要在殯儀館玩耍呢?她難道不知道那裡有死人嗎?!換句話說,我根本就沒搞清楚重點。因為學校、警方跟家長不會為我同學所發生的事給出解釋,我不清楚我要關心的重點是什麼。所以這件事情過了之後,我的內心對於殯儀館產生新的恐懼,卻完全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資訊。有一年暑假,我家這一帶的孩子們全部相信我們被一個「綁架者」跟蹤。他開著一輛金色的甲殼蟲,而且根據不甚可靠的消息來源,他還會偷偷抓走沒有戒心的孩子。我不知道這個謠言是根據當地的事件衍生出來的,還是我們自己捏造的。不過我們再度在沒有大人說明與解釋的情況下,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了起來。說不定我們只是無聊,需要一點刺激,而我們也確實得到了那一點刺激。整個暑假,孩子一看到金色的車子就嚇得魂飛魄散。其實腦筋正常的綁架者,是絕對不會強押小孩上一部又小又慢的車子的。即便真有這麼個人,警方也能輕而易舉地追捕到。但我們的想像與這些事實毫不相干,也跟目擊這位冒牌綁架者未經證實的線索毫無關聯。在任由自己摸索的情況下,我們忙著煽風點火,以荒誕不經的故事及虛假的謠傳擴大我們的童年恐懼。回想起來,我們童年時期的恐懼與當今兒童面臨的情況相較之下,似乎微不足道。回顧以往,或許我們的無知延長了我們純真的時間,我們掌握的資訊不多,而我們與父母也不公開討論這類的事情。今天,身為大人和家長,我們要跟殘酷的事實及驚人的數據搏鬥。我們承擔不起當初父母所冒的相同風險。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我們也沒有能力讓世界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必須本著誠實、小心與同情的態度,教育子女了解他們身處的世界。3.懂得保護子女的新父母今天的父母認為他們養育子女比他們成長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限制、結構與監督。全美與日俱增的暴力犯罪傳聞加深了父母的恐懼,他們害怕子女會遭人綁架或受到性侵害,或者只是交友不慎。為了保護子女,許多家長讓孩子參加課後輔導活動,例如團隊運動、童子軍或補習班等。他們嚴格執行宵禁,不準子女天黑之後在外面玩耍,並且要求他們跟朋友出去時要定時彙報。由於全天在家的父母變少了,學校在兒童安全方面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校車司機不再准許孩子在不同的車站下車。父母必須進學校接孩子,不能不下車在馬路旁邊等著。這一切跟我們長大時所得到的簡單信息似乎相距甚遠。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聽到的警告不過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以及「不要上陌生人的車子」。如果你跟我聊過的大部分大人一樣,這就是我們「個人安全教育」的全部內容。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父母認為這些警語會保護我們的安全,于是之後的新一代父母還在沿用同樣的不恰當資訊。街頭的情況改變了,但我們教育子女的方法並沒有改變。虹橋書吧第9節:保護今日的兒童(4)身為今日的父母,我們必須了解子女所面臨的潛在危險。我們必須認清社區與街頭的實際狀況,並且教育子女,讓他們安全地度過童年。今日的兒童必須學習具體的預防方法,才能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並在人生負擔的夾縫中求生存。我們還必須給予孩子一個信息,那就是他們在謹慎當中還是可以具備自信的。4.取得健康的平衡保護孩子的意思是什麼?隨時隨地陪在孩子身邊,不要讓他們受到傷害嗎?如果你認為是這樣,那麼你可能知道過了特定的年齡之後,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我們非常希望保護子女的安全。有些父母的反應是過度保護子女,有些父母則是過度放縱子女,自以為他們的子女不會出事。這兩種極端都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脆弱,這與父母的心愿適得其反。舉例來說,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不能發展出自己的直覺與判斷,以至於沒有辨認危險或可疑狀況的技巧。他們對於人或周遭的環境,從來不會有「第六感」。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以及判斷力,而且什麼都要靠大人來指導與提供信息。因此,他們對於懷著善意以及不懷好意的人所說的話都一概聽從。父母過度保護子女,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對於支配欲的需要,有些時候則是出於他們對於權威的需要。這種過度保護的做法,通常在孩子變得比較獨立的時候開始。為了揮去他們不再是孩子生活重心的失落感,或是平息對於孩子作出較獨立決定的恐懼,父母開始極不明智地破壞孩子的自尊,並且增加他們無所適從的感覺。無所適從與自尊心低落,不能在危險潛藏的社會中保護孩子。事實上,這兩點正是讓孩子成為受害者的特質。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我認識些討厭管教過度的叛逆年輕人,他們會去證明家長的恐懼毫無根據可言。誰都不想讓子女覺得自己很沒用,這樣他們會去做些傻事以證明我們是錯的,但是給予孩子超出他們所需要的保護,可能會引發這樣的冒險行為。讓自己覺得有權威或許確實很重要,如果你因此讓孩子喪失批判思考與作出好決定的能力,你可能會讓他變成失控的青少年。不管你喜不喜歡,孩子漸漸長大時,我們對他們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那是因為他們成長的時候,他們的世界會擴大,吸納有各種看法與想法的新人。他們必須獨自理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非通過我們。為了幫助他們從依賴的孩子變成有能力的成年人,我們必須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並且不受到我們的干涉。讓孩子變得更獨立,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練習獨立的機會,這樣我們就盡了父母的責任。現在來看一下另一種情況:給予孩子過度的自由,分派他們過多的責任,以及太早讓他們接觸過多的事物。不像過度保護子女的父母,縱容的父母傾向於認為孩子有從「實踐錯誤」中學習的能力。第10節:保護今日的兒童(5)這讓我想起一則新聞,一名婦女外出後,讓九歲的兒子幫小寶寶洗澡,結果導致寶寶溺死。根據報道,這位母親正在排託兒所的候補名額,而且在她去上班的時候,通常固定把年紀尚小的兒子與寶寶托給親戚。那天她為什麼沒把孩子帶到某位親戚家,而是讓九歲的兒子負責照顧寶寶,沒有人清楚真正的原因。這樁悲劇以及許多其他比較輕微的事件,說明了一個孩子掌握責任的能力,必須與家長的需要分開來評估,而非聯合起來。「就此一次」的想法非常冒險,而且經常事與願違,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釀成大禍。一名四歲的小孩一直跟媽媽吵著要走路到鄰居家玩耍,媽媽讓步了。悲慘的是,他之後便下落不明。我的經驗告訴我,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孩子哭鬧、發脾氣、哀求或是一臉可愛的時候,總是很難狠下心來拒絕。有一點務必切記,就是孩子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想盡辦法要我們答應他們的要求,這是他們身為小孩的權利。但堅決地說:「不行!」卻是我們的權利與責任。想想看,讓一個不會分辨紅藥丸跟肉桂糖的孩子接近葯櫃,只因為他「知道不能隨便把東西塞到嘴巴里」,可能會引發怎樣的危險吧。還記得這樣一則新聞嗎?一對夫婦把兩個不滿十二歲的孩子丟在家裡,自己跑去度假,他們之後喪失了對孩子的監護權。類似這種判斷上的錯誤實在是太普遍了。上述討論的判斷不是將事情合理化,就是資訊錯誤。有開放式葯櫃的家長,以為還不到學齡的孩子就能夠像較大的小孩一樣聽話懂事。那位四歲小孩的母親認為她兒子不會出事,因為鄰居就住在不遠處。把小孩丟在家的那對夫妻既疏忽又不顧孩子的危險。這些案例看起來好像很極端,卻表明我們在決定保護小孩時,很可能已經讓他們暴露在許多潛在的危險中了。讓我們舉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想想一般十歲的學童,要怎樣才能自己安全地走路上學。請思考你的孩子是否擁有以下幾種能力:對於環境的警覺性。與陌生人安全互動的能力。遵從指示的能力,例如不要抄近路,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等。處理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對挑釁不予理會的能力。你的子女表現如何?要是你的孩子沒有掌握這幾種能力,你可以做三件事情:(1)讓他跟注意安全的朋友一起走;(2)開車接送他上下學;(3)陪他走路上學,鍛煉他的這些能力。我不建議你讓小孩獨自走路上學,這事起碼要等到他的這些能力完全成熟才行。還有,請想想孩子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可能會遭遇的危險,一個地方適用的自由在另一個地方可能並不恰當。~.§虹橋書吧第11節:保護今日的兒童(6)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安全,我們必須懂得何時要:a.保護他們,因為情況超出孩子的能力。b.培養他們去面對,因為這是他們可以學習以及必須去面對的情況。c.陪他們一起練習,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勝任。若想知道何種做法適合你,你必須清楚孩子的能力。這類信息無法從書本當中獲得,你必須善加觀察,注意孩子的強處與弱點,並且不斷追蹤孩子的進展。我會在第四章當中,告訴讀者如何利用這個信息並決定子女必須學習哪些安全技巧與資訊。5.保護VS強加我們強加到孩子身上的事,有很多是我們自己「未了結的事」。舉例來說,如果一位父親小時候膽小害怕,他可能會想把兒子養成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每次兒子展現勇氣,這位父親就會誇獎他。漸漸地,這男孩意識到展現勇氣——或者其實只是虛張聲勢——比流露出恐懼要更聰明。男孩一直露出很勇敢的樣子,就算他心裡不這麼想時也一樣。他被迫要扮演這種角色,以取悅父親。當父親沉浸在兒子非常勇敢的光輝中時,男孩很快地學會隱藏任何脆弱或軟弱的樣子,而且為了做到這一點,在精神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一名小時候受到忽略的母親,帶著沒人愛她的想法長大。結果,她把這種一無是處的感覺,傳遞到女兒身上,對她同樣不理不睬。雖然這位母親很想當一個關懷孩子、無微不至的家長,她卻在不知不覺間重蹈了自己小時候受到忽視的覆轍。回顧我們的童年,以及在我們自己養育子女時,過去的一切會再度浮上心頭,這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過去沒有做好的地方要怎麼改進。我們可能需要新的技巧與資訊,以改進我們當家長的行為。我們對於這些陌生的言行舉止,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彆扭。但是父母必須不斷地學習與成長,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子女逃脫出我們童年時期在角色與行為上的桎梏。當我們對童年的痛苦回憶有所察覺,並且試圖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更可能在我們的新家庭中,防止這些事情重新上演。讓我們來了解幾件父母在過去所受到的影響,可能會對保護子女造成妨礙的事情。有時候,父母覺得越早讓孩子接觸成年人,對他們來說越好。這種想法會讓孩子過早知道或看到太多成年人的生活。讓孩子接觸太多成年人的事情,可能會讓他們吃不消。他們在智慧與精神上的成熟度還不夠,無法好好地面對他們的所見所聞,這有可能造成他們的精神壓力或創傷。我記得多年前我輔導的一個家庭,就極端地實行這個觀念。父親不斷地告訴我,他的九歲兒子越早進入「男人的世界」,就會越早成為男人。無論我怎麼勸說,他還是一直對著兒子大談他的性能力有多強。最後,父親的「精神鼓勵」演變成這對父母當著兒子的面演出性行為。這位男孩因此被帶離這個家庭。第12節:保護今日的兒童(7)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長大的父母,對於養育孩子的做法通常都帶著扭曲的觀念。當他們認為養育子女就是必須讓他們快點長大時,這就有將孩子「父母化」的風險,也就是說,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父母不自覺地把他們的孩子當成小大人。在這種不自覺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大大幹涉了孩子的需要。這些年我認識不少了大人,他們小時候因為父母生病、過世或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從小就自己照顧弟弟妹妹。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提早結束,在他們都還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之前,就要擔負起照顧別人的責任。有這種背景的父母會努力地給予孩子一個真正的童年,他們還在為他們從來沒有過的童年感到難過。我看到父母酗酒的孩子長大後,期望他們的孩子要變成「超人」,就像他們當初一樣。父母不自覺地將他們的問題、苦難與痛苦強加於孩子身上。這些人的孩子被家庭危機、吸毒與酗酒問題,以及精神上缺乏安全感的事壓得喘不過氣來。來自這種家庭環境的父母,有些還必須打破他們小時候遭到身體虐待的循環。父母酗酒的家長必須更努力營造出恰當的心理與精神環境,這樣才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你也能在自己身上看到這些問題,那麼我奉勸你尋求協助。讓自己或和家人一起接受心理治療,可以保障你避免重蹈覆轍。藉由學習教育自己與孩子的新方法,你就能讓舊傷口癒合,並且更樂於為人父母。6.如何保護子女?在這個段落,我要請讀者針對以下五種不同的情況作答,以決定哪一個方法最好。即便你的子女並不符合問題中的每個年齡層,還是請你認真思考並回答這些問題。在你作答完畢後,請閱讀接下來的兩個段落:「你的答案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問題剖析」。(1)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走向你跟你三歲的女兒,對方誇讚你的孩子很可愛,然後伸手要摸孩子,你會怎麼處理?a.大叫說:「離我的孩子遠一點!」b.不作任何反應。c.說:「我知道你沒有惡意,可是請你不要碰我的小孩。」(2)你七歲的女兒想自己一個人到院子里玩,你會怎麼處理?a.讓她自己一個人去玩。b.讓她跟一個朋友一起在院子里玩,只要她跟朋友能夠遵守安全規則。c.在你的監督下,讓她在外面玩耍。(3)你的保姆有事情不能來,可是你一小時之後要赴一個重要的約會。你十歲的兒子提議要照顧四歲跟七歲的弟弟。你會怎麼處理?a.打電話請一位大人朋友或青少年過來。讓你十歲的小孩在別人的監督下照顧弟弟們。~.§虹橋書吧第13節:保護今日的兒童(8)b.告訴你十歲的兒子他太小了,並且另外找一位保姆。c.讓你十歲的兒子照顧兩個弟弟。(4)你八歲的兒子對於要到一個親戚家過夜似乎顯得特別緊張。你會怎麼處理?a.請他告訴你他在擔心些什麼,如果他說不出來,就讓他知道他到親戚家後一定會沒事的。b.根據他的反應,取消過夜的事。c.如果擔心過夜的事對他來說不尋常,就尊重他的感覺,並且由他來決定去或不去。(5)你十一歲的女兒想跟朋友走路到附近的一家商店。你會怎麼處理?a.讓她去,因為你希望你的女兒知道你相信她,並且對她的判斷能力有信心。b.告訴她,她太小了,還不能一個人去商店。c.根據她過去面對類似情況、在無人監督時的表現,以及你的社區安全性來作決定。最好的答案是:(1)c(2)b(3)a(4)c(5)c你的答案所代表的意義:如果你選了如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答案:(1)b(2)a(3)c(4)a(5)a,你在保護孩子時可能具備了以下的心態:太早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讓孩子嘗試新事物,卻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因為孩子不滿你的限制,而對他們作出讓步。因為自己的需要而否定孩子的感覺。如果你選了以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答案:(1)a(2)c(3)b(4)b(5)b,你在保護孩子時可能具備了以下的心態:對孩子的期望值過低,就算他已經流露出接受更多責任的興趣。告訴你的小孩為什麼他做某些事情不安全,就算他已經展現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能力。基於你的恐懼,設定過於嚴苛的限制。問題剖析在第一題中,友善的陌生人伸手要摸你的小孩,你可能會想要選擇「不作任何反應」來當答案。有的父母覺得只要有他們在場監督就沒關係,有的父母則覺得發表意見很尷尬,因為他們的孩子似乎很享受這份注意力。而且,尤其是當你面對較年長的人時,對方可能會說:「沒關係啦,我都是祖父級的人了。」雖然你可能覺得年長的人生長在暴力還不是那麼猖獗的時代,而且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對人保持友善,你還是不應該容許任何陌生人摸你的小孩。原因如下:如果你容許那位友善的陌生人摸你的小孩,你就是在教導孩子,如果他們的態度友善,就可以讓他們摸摸自己。鼓勵這種想法的問題在於,大部分的性侵害者都會以友誼或關愛來誘導小孩子。身為父母,我們不能給孩子這樣一個觀念:讓友善的陌生人摸他們是無所謂的。你要教導子女,得體的陌生人是不隨便摸小孩的。告訴你的孩子:「我們不能讓陌生人隨便抱你,就算我們剛剛看到的那位很友善的叔叔也一樣。」如果你擔心對一片好意的陌生人不禮貌,你可以向他們解釋:「我們在教孩子碰到陌生人時要怎麼表現。」第14節:保護今日的兒童(9)介入或是開口表達可能需要一點練習。稍微表現出你的不適,可以讓你的孩子覺得安全以及受到保護。記住以下三點會有幫助。第一,你在教孩子他不應該讓陌生人碰他。第二,你在示範如何設定限度與個人的界線,你的孩子會觀摩你並學習相應的技巧。第三,你的介入會讓孩子知道大人就算行為友善,也沒有摸他的權利。你要給予她前後一致的信息,也就是陌生人的得體行為包括微笑、簡短或友善的問候,但是僅此而已。你要讓孩子學著去預期陌生人會得體地對待她。如果有一次她居然沒有受到得體的對待,她內心的「警報器」就會響起,而她也就比較可能作出自我保護的反應。利用日常生活的事件來教導安全概念,例如陌生人想摸你的孩子,就是我所謂的「機會教育」。當一個教導或加強安全規範的機會自然出現時,你就要善加利用。指導子女安全信息或練習技巧的機會每天會有。利用正常作息與活動來進行安全上的溝通,你會讓個人安全成為家庭生活中自然又熟悉的一部分,這樣還可以輕鬆地迎合你的忙碌生活!我們將在第十章對於機會教育進行更多的討論。在第二題中,你七歲的女兒想一個人到院子里玩耍。我建議家長再去找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讓他們兩個一起玩。如果另一位孩子不會做出冒險的舉動,有朋友陪同絕對會比較安全。如果這樣還是不行,那麼當這種年齡的小孩在外面的時候,就需要人看著她。我對我女兒的做法是,我通常會把報紙拿到外面看,不然就是坐在門口算賬單,讓她在旁邊玩耍。如果有一個樂意卻還不能勝任的十歲小孩自願給你當保姆,就像第三題一樣,你當然不想讓他失望,不過我還沒有碰過我願意把兩個小孩都交給他負責的十歲小孩。然而,對於當「媽媽的好幫手」來說,他們是理想的人選,這迎合了他們對於管人的需要。所以你可以在孩子十二歲左右讓他們去上保姆班,接受完整的訓練,並且培養他們獨自承擔照顧小孩的責任。保護子女意味著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尊重他們的感覺。第四題里的八歲小孩不願意在親戚家中過夜時,我建議讀者都這麼做。我建議你尊重孩子的感覺,就算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當好友邀請你們到他家做客,讓你的孩子不尋常地緊張或抗拒時,你不應該火大,而是應該覺得好奇!假設你的新保姆是一名青少年,他的人看起來很好,而你每次將你七歲的女兒交給他照顧時,她都開開心心的。不過,有一天吃早餐的時候——你的女兒前一晚才交給他照顧過——你卻發現她悶悶不樂。你問清楚她沒有太晚睡覺,也沒有生病,所以你不知道她的心情為什麼會這麼不好。你問她跟保姆處得開不開心,而她說:「算是吧。」你繼續問:「『算是吧』是什麼意思?」她卻突然發脾氣大聲說:「你沒聽到嗎?!我說了『算是吧』!」說完就氣得跑了出去。←蟲工←木橋書←吧←第15節:保護今日的兒童(10)雖然你可能想要把她叫回來,要她為這麼不禮貌的態度而道歉,不過你最好不要這麼快就下定論,認為她只是不懂禮貌。你要打電話給她的保姆了解狀況。這就是本例中這位父親的做法,他打給前一晚負責照顧她女兒安柏的保姆亞倫。亞倫:喂?父親:嘿,亞倫嗎?亞倫:我就是。父親:我是安柏的父親。事情是這樣的,我想請問一下昨天晚上的情形。亞倫:一切都好好的。安柏跟我爆了點米花,還看了錄影帶。我們玩撲克牌她贏了,然後我們大概九點上床睡覺,她從頭到尾都好好的。父親:我想她很喜歡你照顧她的,不過她今天早上的心情似乎很不好,我問她也不說。亞倫:真的嗎?她昨天晚上看起來好好的。父親:對,所以我才一頭霧水。總之,我們會弄清楚的,謝謝你的幫忙。亞倫:不客氣。希望她不會有事。再見。父親:再見。他得到這個信息之後該怎麼做?保姆說情況很好,可是從他女兒的舉止來看並非如此。他知道她有心事,而且是說不出口的事。這位父親選擇去找安柏了解她是不是被保姆欺負了,而非斷定她那天早上只是沒由來地情緒不好。父親:女兒,我注意到你剛剛對我發脾氣。你可能覺得我問得太多了,不過我覺得昨天晚上亞倫在這裡的時候,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你不喜歡的事。你有什麼事情必須要告訴我嗎?安柏: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父親:我聽到你的話了。如果出了別的問題,不管是什麼事情,我都希望你告訴我,雖然這看起來絕對難以啟齒。(安柏靜靜地點點頭,表示同意,她低下頭。)父親:好吧,我們把事情簡化一點。我來當偵探,想辦法去猜。如果你隨時給我一點線索,會有很大的幫助。亞倫說了或做了什麼讓你不開心的事嗎?還是他做了什麼他不准你告訴任何人的事?安柏:算是吧……父親:沒人可以告訴小孩子不準把事情向父母報告的,連保姆也一樣。安柏(緊張地說):可是他說如果我告訴你們,老虎就完蛋了。(老虎是他們的貓。)父親:亞倫怕你告訴我們之後,他就要倒霉了。所以他說謊嚇你,好讓你不要說出去。你告訴我沒關係,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老虎的。安柏:好吧……嗯,他問我要不要玩結婚的遊戲,我說好。接著他說我們兩個應該把衣服脫光,然後上床。我不想脫衣服,他就生氣了。這時候,他說如果有人知道我們的遊戲,他就要傷害老虎。父親:難怪你今天早上的心情這麼不好。你真勇敢,肯告訴我,你這麼做是對的。第16節:人心的恐懼(1)安柏:我把事情告訴你,這下亞倫要生我的氣了。父親:我知道你喜歡亞倫,可是亞倫破壞了當保姆非常重要的一些規定。保姆絕對不能要求你脫衣服,或是玩摸你的私處或讓你摸他的私處的遊戲。問題在於亞倫,不在你。我要找他母親聊這件事,讓他接受幫助。由於這位父親警覺到女兒在行為上的改變,他接收到她的求助訊號。還有,由於他選擇接受女兒的感受,雖然他不喜歡她的行為,他才得以保證溝通的暢通。他展現出同情心,諒解了女兒,並且保持了冷靜。此外,他還給了她許多日後應該會對她有所幫助的重要信息。另外,這場對話可能還沒結束,安柏很有可能發生了更多的事情,沒有辦法一次全部告訴父親。要是這位父親知道他們可能還有更多肢體上的接觸,他就應該報警處理,並且讓女兒接受醫生的檢查。為了幫助安柏從這個事件中平復過來,她的父親必須去除任何遺留在她身上的負擔、罪惡感與責任,並且將這件事情的責任歸屬到亞倫的身上。在接下來的談話中,這位父親必須加強青少年與大人不能跟小孩玩性遊戲的觀念。這個例子清楚地解釋了如果我們尊重孩子的感覺,我們才比較有可能保護孩子,就算我們沒有掌握全盤的實情。想保護子女,父母就要善於觀察其行為,並且不要扭曲所見所聞。當我們運用自己對於孩子的了解,放下自己的感覺,去察言觀色,並且站在他們的一邊表達意見與行動時,我們就更有能力保護他們。我們不能以緊迫盯人或希望他們好自為之的態度來保護子女。想保護子女,就要視年齡對他們秉持合適的期望值、不要強迫子女去做超越他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並且在我們同意之前,考慮他們掌握情況的能力。基本上,我們藉由給予孩子他們成長所需的自由,並且一步步加以監督,以保護我們的孩子。重點歸納以孩子的觀點介入或發表意見。了解並使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期望值。尊重子女的感覺,無論他們以何種方式來溝通他們的感覺。根據子女所展現的技巧與能力,賦予他們自由與責任。監督孩子,直到他們充分做好承擔更多責任的準備為止。清楚堅定地設定界限。第二章 人心的恐懼根據1999年5月公布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數據,全美犯罪數字破紀錄地連續第七年下降,降幅為百分之七。全美的兇殺案數量,也比前一年少了百分之八。擔任全美執法最高首長的司法部長雷諾曾說:「這意味著上街更安全,受害送命的人減少,全體美國人的心情也更加平和。」那麼,我們的心情為何並未變得更加平和呢?第17節:人心的恐懼(2)我在全美各地演講時,向聽眾提出的問題之一是:「過去二十年,性侵害與綁架案發生率上升的速度有多快?」絕大多數聽眾答以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三百的數字。很少人知道,上升速度一直相當固定;大幅增加的是這些案件的媒體報道數量。聽眾心裡的「統計數據」攀升,乃是恐懼感作祟。給美國人的恐懼感火上澆油,該為此負起責任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情呢?部分專家與媒體評論家,把怪罪的矛頭指向電視。「見血就有高收視率」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級與地方新聞媒體的口號。罪案報道的播映比重,與大眾對於犯罪產生的恐懼同步飆高。媒體與大眾事務中心指出,1990年至1995年間,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兇殺案發生率下降了十三個百分點,新聞媒體的謀殺案報道數量卻暴增3.36倍,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辛普森殺妻案」的報道。人心恐懼感節節升高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針對孩童下毒手的罪案發生後,受害者的姓名,甚至臉龐,事隔多年仍然揮散不去。十二歲女童波莉?柯拉斯,在加州北部佩達魯瑪的自家卧室給人綁走,之後遭到姦殺身亡。十三歲的史蒂芬妮?古漢,在洛杉磯的一條巷弄里遭人槍擊而送命。芳齡十六的選美皇后瓊貝奈?瑞姆西,在科羅拉多州一個名為巨石的小鎮,遭人勒斃。除了上述兇案報道之外,這類使人心神不寧的回憶還有很多,例如,有一名青少年對另一名挨家挨戶義賣糖果的十一歲男孩進行性侵害,並且將其扼死。「雖然記憶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淡化,然而一有新的案子傳出,便每每喚起了那些回憶,使你產生與受害者感同身受的心情。」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犯罪學教授亞弗烈?布隆斯坦說,「我們周遭鄰居的女兒,都有可能碰上波莉?柯拉斯的遭遇,這樁謀殺案喚起了我們對女兒的擔憂。」即便受到這類畫面與報道的密集煩擾,我們的情緒仍然迅速恢復正常。此外,我們很容易看不清事實真相。1.一切屬實,絲毫不假為求避免心情沮喪,淡化事實也許是個很吸引人的想法,然而,還是有一些事實,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與相關專業人士都應當有所了解的。這些統計數字與調查結果,迫使我們不得不更加心生警惕、更加註意觀察、堅定地為我們的孩子做好面對今日世界的準備。我提供這些資訊,目的不在於嚇唬人,而是要幫助各位細察一些相互抵觸的事實:這些事實使各位難以明辨自己該相信的是什麼。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指出,全美境內的戀童癖者數量,介於二十五萬人至五十萬人之間。所謂戀童癖者,是指對孩童有性慾,並且尋找孩童進行性行為的成年人。根據估計,每個戀童癖者一生中會猥褻的孩童數量,介於兩百五十人至三百五十人之間。至關緊要的是,要記住:「針對兒童所犯下的性侵害案件中,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五的加害者是受害兒童認識的人,摯愛的人或者信任的人。」兒童遭受猥褻,有可能始於嬰兒時期;然而,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年齡介於九歲至十二歲。據估計,每四名女孩中就有一人、每八名男孩中就有一人,在十八歲前曾遭受過性虐待。有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前述受虐的比例可能更高:每兩名女孩就有一人、每四名男孩就有一人曾經受虐。※※蟲工木橋第18節:人心的恐懼(3)司法部在一項以全美最大規模的監獄受刑人調查為根據所做的研究中指出,三分之二的性侵害犯人曾經欺負孩童,在這些年幼的受害者中,有三分之一是施虐者的子孫或繼子孫。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全美受害者中心,是一個私人辯護團體,代理執行長大衛?畢提說:「性犯罪絕大多數是以孩童為對象,因為他們是比較無助、比較順從的目標,而且要脅迫他們保持沉默也比較簡單。」這項研究檢視了發生於超過四十四州境內的六百樁兒童誘拐與謀殺案。雖然誘拐謀殺兒童的案子不常見——佔全美謀殺案數量的千分之一,但是研究發現,百分之五十八的兒童誘拐謀殺案,發生於住家附近四分之一公里的範圍內。行兇者多半住在誘拐受害者的地區,或者定期經過犯案地區。這項研究呼籲民眾應該對於住家鄰近區域里的陌生人或者異常行為多加留意。該研究指出,表面上看起來是大人在管教任性的孩子,實情可能更為嚴重,因為有許多兒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到誘拐的,目擊者並未意識到犯罪行為的發生。研究內容還顯示,典型的誘拐犯,年紀在二十七歲上下,未婚白人,多半都有暴力或侵害兒童罪案件的前科。相較之下,典型的受害者,通常是白人女孩,年約十一歲,在旁人的眼中,她們都是一些中產階級小康家庭的「普通孩子」。這類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受害兒童是在遭到誘拐後三小時內遇害。該研究指出,大多數兒童誘拐案件是由家人或朋友所犯下,這點雖然不容忽視,但是兒童遭誘拐後遇害身亡的案件中,行兇者是陌生人的比例達百分之五十三。這項研究最重要的一項建議是要快速採取行動。誘拐兒童的案件中,有六成是在孩子失蹤超過兩小時之後才報警處理的,孩子遭到綁架後三小時內遇害的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七十四。警方必須立即挨家挨戶查訪,找出孩子失蹤前最後的去處。該研究更顯示,若警方無法掌握受害兒童與綁架者接觸的地點,破案率便急劇下降,在警方知道確切地點後,破案率便會上揚。2.年輕族群對暴力的恐懼升高1995年,凱瑟醫療機構與美國國家兒童辯護團體「今日兒童」進行了一項全國性的調查。年輕人都認為——不論其年齡、地區、人口統計族群——暴力、槍支與幫派,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威脅。「孩子們的童年正在流失當中,」「今日兒童」特殊保健行動的主任瑪麗安?歐蘇利文說,「如果一個孩子對於嚴肅的生存議題產生了如此程度的恐懼,本該用於嬉戲學習的時間,卻被他們耗費在恐懼上了。孩子們成為棟樑之才的概率可能會因此而降低。」第19節:人心的恐懼(4)1999年4月21日,科羅拉多州利多頓發生了美國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校園槍擊案。這種在貌似平靜安逸的校園中所發生的槍擊案,使全美上下大為震驚。即便近來有數據顯示,1997年10月至1999年4月間校園暴力事件已然減少,仍有七樁校園槍擊案成為全美頭條新聞。在這些慘案發生後發表言論的專家說,如此嚴重的暴力事件發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辯論的核心在於導致這類暴亂的原因為何。杜克大學的兒童與家庭政策中心主任肯?道奇,曾經以八年的時間長期追蹤九百名高危險青少年。他說:「有時候,你可以瞧得出一些端倪。」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不見得全都一個樣兒,但是危險因子清晰可辨——低收入家庭、危險的居住地區、過度嚴厲的管教、身處於家庭暴力之中——這可能使孩子早在幼兒園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便陷入一種充滿敵意的精神狀態。幸運的是,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全美校園的暴力事件事實上也在全面減少當中。問題在於,科倫拜高中與其他地方所發生的駭人事件,意味著「暴力事件可能已改變了樣貌」,國家研究委員會的黛博拉?菲利普斯說:「這種當眾掃射的模式,似乎有增加的趨勢,這點使人憂心忡忡。」她還問道,「觸發這類事件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調查人員正朝影響幼童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方面詳查,就算是孩童年紀稍長後才會出現的嚴重徵兆也不放過。他們非常熱切地想要了解反社會行為與親社會行為的極早期前兆。在了解日後引發嚴重問題的徵兆之後,我們才可以辨別出可行的干預調停手段。家長在監督、管理與指導子女走過亂糟糟的青少年時期時,在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最為重要的。做父母的如果太快「放手」以滿足子女對於自主權的需求,或是不想被孩子排斥,卻很有可能因此忽略了某些問題的徵兆。青少年要求隱私是一回事,一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裡直到半夜三更,抱著提供殺戮練習的電動遊戲玩個不停又是另一回事。「你的朋友都是什麼人?你們是怎麼打發時間的?」子女年滿十三歲的時候,這是個不得不問的問題。此外,外表也可能唬得了人。無傷大雅的衣著風潮,也有可能是使子女人際關係疏離,或者促使其與他人結黨的「形貌」。最後,不是每一個因為鬧分手而感受到痛苦的青少年,都會變得沮喪、有自毀傾向或殺害他人的傾向。不過,如果父母把子女失戀僅看成年少時期「純純的愛」,那麼也許會錯失嚴重問題的前兆。這個年齡的戀情,結局可能是負擔的解除,也可能是情緒的崩潰。我們不可以想當然地假設:反正孩子們還年輕,「天涯何處無芳草」,所以他們「終將克服失戀的傷痛」。我們必須保持警覺,表示支持,同時樂於插手,即使我們的干預不受歡迎。▲虹▲QIAO書吧▲第20節:人心的恐懼(5)利多頓校園喋血案,激化了娛樂產業是否在助長暴力文化的辯論。病態的電腦遊戲,與死亡、藥物有關的音樂,描述青少年以殘忍競賽或謀殺解決問題的電影,都遭到詳細檢查。1999年5月,《今日美國報》、有線電視網與蓋洛普合辦的一份民調顯示,百分之四十九的受訪者把科羅拉多州利多頓校園槍擊案的「大部分責任」,歸咎於包括電影、電視與音樂在內的流行媒體。(然而有更高比例的受訪者怪罪於父母以及擁有槍支的事實。)百分之四十的受訪者認為,對電視、電影暴力情節設限,「十分」有助於遏阻校園暴力。丹佛警察局反幫派小組的史帝夫?瑞卡德警官表示,根源於家庭生活——而非娛樂媒體——的情緒問題,顯然對於孩子們為何訴諸幫派與暴力有著最深遠的影響。他發現,許多青少年參加幫派或投身狂熱崇拜,是為了尋求他人的接受,尋找自我價值的感受以及認同感。不過瑞卡德也說:「有很多時候,娛樂——音樂、電影——才是觸發的關鍵。它不見得是原因,卻也是促使青少年做出某些事情的小小推力。」3.我們是否嚇跑了不該嚇退的對象?有一位在小學裡擔任午餐時間操場導護的女士,在校長規定她不得再擁抱學生之後,辭去了工作。唐娜?瓊斯表示,孩子們需要擁抱,因此她無法遵守薛佛公園小學校長吉姆?霍克所頒布的擁抱禁令。「我告訴他:『過去三年里,你允許這些孩子們擁抱我,他們信任我。我沒辦法不去擁抱他們。』」瓊斯說。在兩名學生家長提出異議之後,霍克要求瓊斯停止擁抱孩童的行為。其中一名家長說,她並不擔心瓊斯會對她的孩子做出不當的觸摸,卻表示孩子對於擁抱的意圖感到不舒服。「把家長的顧慮列入考量,同時也顧及午間導護的職責所在,因此我指示大家不要擁抱孩子。」霍克說。連續三年暑假,我為社區中心日間夏令營的青少年輔導員提供訓練工作。看到這些年輕人個個滿懷期待與孩子一起過暑假的情景,著實令人欣喜。我第一次看向那一張張精力充沛、輪廓鮮明的臉龐時,心想:「這種訓練真的有用嗎?」不過,接下來我還是開始講解資訊,帶領大家討論有關碰觸、擁抱等其他充滿感情,卻可能被某些孩子或家長誤解的動作。我示範了介於展現溫情鼓勵與過於親密之間的微妙差異。我們練習對彼此表達身體上的情感,並且注意到該在哪個時間點上開始舉止拘謹或抽開身,或者變得被動消極,表現出並不享受肢體接觸的樣子,但不必用言語來說明。我鼓勵他們留意參加露營的青少年所可能表現出的反應,並且在孩子表現出任何不快的徵兆時退開。順道一提,在我擔任夏令營顧問的這三年期間,仍舊必須呈報兩樁疑似性騷擾的事件。沒錯,我的確認為這種訓練是必要之舉。▲虹▲QIAO書吧▲第21節:人心的恐懼(6)適當地表達關愛之意,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為孩子們對於受到他人關注的喜好差異非常大。有些孩子渴望獲得肢體上的親密感,如果獲得我們的允許,他們會整天一直坐在我們的大腿上。有些比較沉默寡言或者有點兒害羞的孩子,會希望他人給予言語鼓勵或者一絲微笑,但是對於友善的擁抱則退避三舍。我向所有與孩子們共處的專家及義工強調以下兩個重點:(1)面對性騷擾的指控,我們的最佳防範之道就是了解並實踐每個孩子所需的肢體接觸界限;(2)每個與兒童共處的成年人,都應該有一些表示關愛卻不需與孩子進行肢體接觸的替代方式。我在第三章會為你提供一些用來稱讚孩子們的方式,不但正面積極而且富有創意,非常值得參考。當今為人師表者,對於性騷擾問題非常敏感,全美各地的學校教室都傳出過有待證實的指控。男性教師特別擔心,自己與孩子之間隨性的肢體接觸,可能會造成性騷擾的印象。更令他們進退維谷的是,他們感受到應當對孩子表現更多關愛、流露情感的壓力。富有愛心的男人卻毫無用武之地,他們扮演的角色若是不允許他們對孩子表現出溫暖與欣慰的一面,這將是憾事一樁。不被允許的理由在於,假如他們在肢體上出現親昵動作,便會遭某些人誤解,認為他們有性騷擾的嫌疑。幼兒園以及日間托兒中心的男性教師告訴我,如今他們不再替孩子們把身上的濕衣服換下——起碼,沒有女老師在場注意的情況下,男老師是不做這種事的。他們以前會給孩子撓癢,現在卻不會了,因為害怕旁觀者會質疑他們撓癢的動機。有些喜歡且期待老師擁抱他們的孩子,現在得不到擁抱了。安全警衛在適當地點保護我們所有人的孩子,這種做法並非十全十美,遺憾的是,警衛的存在實屬必要。因為少數人的行為,這是我們所有的老師——以及孩子——必須付出的代價。4.網路戀童癖者的數量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在我撰寫這本書的第一版之際,執法機關與網路服務業者才剛剛開始明白,互聯網路為戀童癖者與色情產業帶來多少好處。令人日益擔憂的是,網路很明顯地在逐漸成為性變態者的遊樂場,為他們提供了匿名又有效的遮掩。全美各地的調查人員如今了解到必須把重點放在網路,網路世界裡每天都有幾千萬年輕的電腦使用者,處於遭性攻擊者引誘的危險當中。此外,對於在網路上為十七歲以下的青少年與兒童提供特定種類的圖像式性素材之舉,在兒童上網保護法案中,已被視為犯罪行為。聖荷西的兒童發展小組是加州境內這類單位的首例,通過上網卧底的方式破獲過全美多樁案件。由地方警力、州警、聯邦警察組成的性侵犯重罪執法小組,也滲入網路逮捕戀童癖者。※※蟲工木橋第22節:人心的恐懼(7)大多數擁護言論自由的人,並不反對警方暗中上網辦案。不過他們認為,人們只不過是在討論自己的慾望、進行也許違法的行為,這並不犯法。然而,倘若是朋友之間傳遞色情圖片,在法律上就要罪加一等了。有關單位舉例,「仙境俱樂部」的準會員必須提供一萬張兒童色情圖片,方得加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據調查人員指出,國際性質的戀童癖網路上,戀童癖者利用網路交易未成年人的色情照片,而且使用數碼相機,參加互動式網上猥褻兒童的活動。檢方表示,惡名昭彰的「蘭花俱樂部」,多名會員曾參與猥褻一名十歲女童,全球各地的會員通過網路要求女童擺出各種姿勢。一名從伊利諾伊州上線參與的男子向聯邦調查局幹員坦承,他之所以參加這個團體,是因為他認為網路很安全——可以遠遠躲過執法人員的銳利法眼。這個團體的成員,在網路聊天室碰面,交換有關兒童性行為的故事以及年輕女孩的猥褻照片。兒童色情活動的領頭者於1996年被定罪,之後被送進聯邦監獄。調查人員現在利用查獲的照片,偵破失蹤兒童的案件。調查人員說,確切的數字很難得知,不過全球有越來越多的戀童癖者利用全球資訊網,伺機對年輕無知、不疑有他的受害者伸出魔爪。他們在聊天室出沒,尋找天真的受害者,並且利用網路跨國交換兒童猥褻圖片。「我希望這不會增加一般大眾認為網路色情泛濫、兒童上網危險重重的誤解。」時事評論家同時也是網路老手的伊麗莎白?利普森說,「孩子們在網路上,就跟任何一處遊樂場一樣安全,父母可以提早檢查。」利普森女士沒有考慮到的是,遊樂場上有些什麼樣的大人出沒,我們看得見;但是網路上有什麼樣的大人,我們是看不到的。網路正如同任何一個社區,大多數的人在大多數的時候都非常和善。但是,網路上也存在有組織的種族主義團體、行為變態的人,以及徹頭徹尾的壞蛋。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保護悠遊網路世界的孩子呢?父母監管家用電腦,確定子女並未遭到誘騙與危險陌生人互動。使用軟體,封鎖青少年使用者不宜的內容。以線上服務監視器提防虐待行為。訂閱的內容如果一再違反規定,就關閉訂閱賬號。發放兒童安全手冊給子女。教導兒童維護自身安全的技巧。▲虹▲QIAO書吧▲第23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第三章 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可愛、有禮的孩子並非完全與危險絕緣。所有的兒童都有可能受到犯罪引誘,但是太過順從的孩子們更容易成為受害者。我們常教導孩子,行事無端是一種失禮的行為;但這並不會幫助他們發展出安全的技巧,應付可能傷害自己的施虐者。心理學家兼兒童發展專家潘妮洛普?里奇表示,我們必須試著不要規範自己的孩子只能聽命行事。無論別人說什麼都照辦。孩子服從大人,不應該只因為對方是成年人。里奇強調,如果孩子們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便需要對於不了解的命令表示疑問,以及感覺有異的命令加以拒絕。感覺不受疼愛或者覺得孤單的孩子們,更容易陷入險境之中。我們知道,騷擾孩童的性侵害者找上的都是渴望關愛的孩子,因為這種孩子比較好下手。性攻擊犯與綁架犯鎖定的孩子,看起來容易受傷害,好像都很悲傷或寂寞,生活不如意,或者對自己不滿意。在研究性虐待受害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孩子渴望關愛的時候,他們會把侵害者可疑或令人困惑的行為加以合理化。許多戀童癖者與拍攝兒童猥褻照片的人,成功利用許多不同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投注時間與心力,以求贏得孩子們的信任。戀童癖者成為孩子最好的夥伴,「最能明白」孩子苦惱所在。有時候,渴望關愛的孩子會欣然接受施虐者的擁抱與親吻,併當成不過是諸多大人都有的怪異的舉動,或者當成為獲得糖果與請客的公平代價。犯罪者描繪出他們要在受害者身上尋找的特質:天真、正常的好奇心、被愛的需要、保守秘密的能力與意願。對小孩子而言,在某段關係下的守密行為,可以說是一種樂趣:那是一種高人一等的感受,比起父母,施虐者對自己更為疼愛;兄弟姐妹無法分食糖果餅乾;同學們沒有雀屏中選,因為他們不如自己「特別」。我們從曾經受害的孩子們身上了解到攻擊者的思考與行為模式:他們具有高度策略考量,因善於操縱兒童而臭名昭彰。這兩點是很明確的。防範性虐待的最佳方法,就是及早啟發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我們必須在家中建立自由開明的溝通模式。這種溝通模式的建立方法就是本章的重點所在。1.找尋適當的用詞與方式還記得你在孩提時期保守的那些秘密嗎?你之所以保守某些秘密,是因為你不想受處罰;有些秘密不說出口,是因為你不想讓父母對你感到失望。但是,那些使你難為情或困惑而守口如瓶的秘密,究竟是怎麼回事?之前有一則新聞講述了一個十歲女孩的故事:她發覺自己的表妹正受到一名性侵犯者的誘騙,於是沖入該男子的住處將表妹救出。這個女孩的直覺是正確的,她勇敢的行為使表妹沒有成為受害者。三個月以後,同一名男子試圖性侵犯另一名兒童,並且遭到逮捕。這件事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除了小女孩的勇氣之外,就是她隱瞞了整件事有三個月之久。直到她聽見媽媽在討論新聞報道,罪行也已經被公之於世之後,她才願意站出來把事情和盤托出。她上電視接受訪問的時候,被問到為什麼沒有早些把事情告訴媽媽。她的回答至今仍然縈繞在我的心頭。她說:「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第24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2)這件事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孩子們判斷什麼事情可以說、什麼事情不能說的方式。兒童並非一生下來就知道要如何敘述不容易說明的事情。他們需要大人教導說話的用詞與方式。家人之間如果不討論犯罪及其他敏感主題,那麼孩子們很可能會推論,這種事情是說不得的。在每個家庭之中,都存在著含蓄的共識——沒有明講的規矩,通常與可否討論的事情有關。這些「規矩」規定了家中的開明程度,同時也像是某種家規,指明何種話題應該劃入禁區。我在家訪時注意到,雖然誰也沒有說半個字,但我們很明顯地曾經進入過「不予討論」的話題。常見的情況是,有事情發生了,但是家人寧可加以隱藏也不願意討論。我無可避免地發現,雖然某件事情從未開誠布公地討論過,但是每個家庭成員——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會放在心裡。有時候,禁忌的並非是話題本身,而是因為不容許某種特定的情緒——憎恨、嫉妒、悲傷——出現。家人在情緒上受到限制時,孩子更不容易獲得安全無慮的感受,而且比較不可能向父母傾訴。每個家庭都有其危險、尷尬、羞恥或罪惡的秘密,那是說不出口的故事:一件罪行,一段婚外情下的私生子女,酗酒問題,一樁不為人知的婚姻。儘管為人父母者常常避免討論生命中某種混亂的改變、某件傷神的事情,藉此保全自己與子女,然而孩子們還是會發現——特別是秘而不宣、父母不願意提起的事情。這種不直截了當對孩子說明事件原委、所謂「庇護」孩子不受創傷的做法,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是:子女可能會——的確也真的會——胡思亂想。我記得有個十歲的女孩,父母試圖對她隱瞞家中遭逢經濟困難的狀況。她的父母彼此之間有著壓力與意見不合的情形,幾乎每天夜裡都會迸發激烈的爭吵。這對夫妻很少這樣子爭吵,女兒因此變得憂心忡忡。她只在電視上看過這種火暴的爭吵場面。不幸的是,在所有她看過的電視節目里,這類爭吵發生之後就會有人送命,因此每當她聽到父母爭吵的時候,便害怕得不得了。後來女童的父母明白,自己用心良苦保護女兒的做法卻造成完全相反的後果時,他們對女兒解釋了心頭的苦處——言簡意賅、語帶安慰,於是女兒對恐怖情節的幻想就此停止了。有些父母會說,他們不想跟孩子討論諸如性虐待之類不愉快的話題,免得給子女的童年蒙上陰影。遺憾的是,這種做法也許意味著,性虐待者成了孩子唯一的性虐待資訊來源。孩子們會心想,既然爸爸媽媽不討論這種事,代表那一定不是好事。所以,他必定不能跟父母討論此事,否則會挨罵。蟲工木橋◇◇歡◇迎訪◇問◇第25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3)性侵害者依仗的就是這一點——孩子從未獲得過任何有關性虐待的資訊,而且孩子也不會告訴父母。更有甚者,性侵害者深信孩子會覺得自己有付出的義務,因為性侵害者對孩子付出了關心,也送了小禮物。孩子之所以長期保持緘默的原因在於,一旦友誼關係建立,性虐待者便運用嚇唬孩子的手法,脅迫或恐嚇孩子不得告訴父母。性虐待者精心砌上每一塊情緒的磚,用禮物與關愛、罪惡感,最後還使出傷害性的威脅,在孩子與其家人之間築起一道牆,把可以伸出援手的人與這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切斷。只要築好一道秘密與恐懼的高牆,性虐待者就能操縱孩子與自己發生性行為,完全不費吹灰之力。既然孩子們過去沒有性經驗或性虐待的體驗,便需要父母告訴他們正確、健康的資訊。如果我們不去討論這些話題,就如同孤立自己的子女,使他們更容易受到傷害,從錯誤的人身上了解何謂「適當的」性接觸。2.言行要一致不論我們嘴上的說辭是什麼,或者我們看起來有多麼開明,到頭來,使他們願意與我們分享多少心事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子女的觀察所得。子女會接受暗示,辨別什麼事情可以放心討論,什麼事情是危險話題。比方說,假如孩子冒險表現出脆弱、私密的感覺之後,面對的是嚴厲的批評指責,他們便很快地學會把這些感覺放在心裡。或者,倘若家長常常反應過度、急切行動,卻忽略子女的需求或願望,孩子便學會了悶不吭聲,因為父母「動不動就小題大做」。有時候成年人切斷溝通交流,為的是自我保護,不想聽到那些令自己心神不寧的事實。有一種典型的情形是,父母會否認子女遭受過侵犯,或者採取消除蛛絲馬跡的做法。有時候父母甚至做過了頭,因為孩子透露被侵犯的情形而加以處罰,或是怪罪孩子讓這種醜事發生。假使大人在子女的一生當中並未靈敏、靜心地聆聽孩子說話並且加以回應,那麼諸如「你可以放心跟我討論任何事」的保證,根本沒有多少意義。如果孩子斷定某些令他困惑、惶惶不安的事情是不準討論的,那麼他的成長過程必定孤單寂寞而且誠惶誠恐。你的孩子是否會找你吐露心事煩惱,取決於你的日常溝通內容與你在日常對話中傾聽的方式。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有些時候,要持續注意聆聽一個三歲孩子嘰嘰咕咕的話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些「牙牙學語」之中,常常含有重要的信息。試著別讓自己切換到自動導航的狀態,不要不假思索地用「真的」或者「哦」作為回應。小孩子真的會注意到你有沒有認真聽他們說話,假如他們說的話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忽視,那麼後果可就嚴重了。舉例來說,蹣跚學步時期受到忽略的幼兒,幾年後會變成不太願意與他人溝通的小孩子。覺得沒人願意聽自己說話的學齡前兒童,會把他們的憤怒與沮喪化為行動。大人往往誤以為這是「頑皮的舉止」。※虹※橋第26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4)小孩子有很強的恢復能力。他們給了我們好幾百次修正的機會。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對於結果屢屢不滿,那麼以後他便不會向你吐露心事。如果你讓孩子做錯事時坦承以告,然後對他們發脾氣或者處罰,那麼孩子也許寧願冒著被你發現的危險,也不願走上前來面對你的憤怒。理想狀況下,你會希望孩子明白,如果他勇敢承認,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不論發生什麼樣的麻煩,你們都會一起解決。3.當年聽你說話的人是誰很多人小時候或許都有很不愉快的性經驗:陌生男人在遊樂場對著我們暴露自己的身體,某個家族朋友給了我們一個醉醺醺的吻,某個陌生人在擁擠的電梯內挨著我們磨蹭,某個代替父母看顧我們的人表演「結了婚的人做的事情」,某個牧師擁抱我們的時間太長也太過親密,某個鄰居邀請我們去他家車庫裡玩一場「特別的遊戲」。諸如此類的回憶一直伴隨著我們,直到我們長大成人。這些回憶,有很多仍然是從未說出口的秘密。幾年前,有個女人來找我,她突如其來地湧出栩栩如生的性虐待回憶。她心懷恐懼地想起,從五歲至十一歲,父親利用她滿足自己的性需求。在她的女兒五歲那年,她開始莫名地感受到極度的焦慮。她非常擔心自己的丈夫引誘女兒。隨著擔心的程度日漸增加,那些已經消退了二十五年的回憶,也再次清晰了起來。她為什麼把如此恐怖的虐待當成秘密一般守著?理由之一是,她在與父親接觸時備感無力:她認為沒有人會相信她對這個男人的指控,因為他是如此受人尊敬並擁有權威。另一個理由是,她的父親是一個高明的操控者,使她相信有錯的人是她自己。在她對是非對錯的判斷如此扭曲的情況下,加上她對於信任父親、仰賴父親的需要遭到剝削,這個女人做了許多遭到性虐待兒童所做的事情,以求繼續活下去:她假裝這種亂倫的事情沒有發生過。如果你曾經遭受性虐待,而且從未告訴過任何人,那麼你也許會因為羞於啟齒或困惑慌亂,而把這種事情當成秘密。或者,你也許曾經想要說出來,但是你覺得不會有人聽你說或者相信你。倘若如此,你便很清楚不受理睬、獨自默默承受著恐怖的負擔是什麼滋味。最近有個十三歲的女孩寫信到《艾比女士》信箱,表示她因為與姐夫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而苦惱不已,某天入夜後,姐夫開車載她去朋友家取她的腳踏車。事發當天稍早,姐夫告訴她,她長得有多麼漂亮,還說他注意到她的身材發育得多麼玲瓏有致。回家的路上,姐夫突然停車,表示要擁抱她。女孩當時心想:「既然他幫了我一個忙,載我去取腳踏車,那麼抱他一下應該沒什麼關係。」結果擁抱的時間太長,姐夫不肯放開她,後來姐夫還想親吻她。這個女孩只能不斷大喊「不要」以阻止姐夫。她寫信給艾比女士,因為她開始覺得待在姐夫身邊使她非常不安。這個女孩的說法嚇了我一大跳:「我不能告訴我姐姐或任何人,因為我姐姐真的很愛他,假如我害她的婚姻出了問題,我會無地自容。」虹◇橋◇書◇吧第27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5)顯然,這個女孩子需要找個人說一說,否則她不會寫信到艾比女士信箱。她守著秘密、孤立無援的感受,使她覺得很痛苦。艾比女士回復表示,謝謝她提醒了其他年輕女孩,誰可能會利用親戚或密友的身份占她們的便宜。然而,回函中沒有說明的是,這個女孩需要幫助,以阻止姐夫不當的性提議。不僅如此,根據我們對性侵害者已有的了解,假設這是她姐夫頭一回騷擾未成年人,那就太天真了。另一個使這個女孩保持沉默的可能原因是,她因為享受到姐夫的注意力而產生罪惡感。她也可能覺得很荒謬,因為她壓根沒料到姐夫在那天回家的途中稱讚她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青少年對已經發生的衝突事件的感覺變得糾結的時候,需要一個沒有偏見的成年人從客觀角度出發聆聽,並且協助理清不同的感覺。如果家中找不到這樣的成年人,那麼向另一個她信賴的長輩敘述這件事,就很重要了。必須有人教教這個女孩,就算她全無性感魅力,姐夫之所以找上她,也是因為他很確定她不會說出去。她必須把發生的事情告訴家人,這樣一來,姐夫的不當舉動便會就此打住了。4.專註地聆聽身為父母的我們,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子女產生不能來找我們訴苦的感覺,然而在我們與子女的日常生活對話之中,我們對子女發出願意聆聽的信息卻常常混淆不清。比方說,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我們分心、忙碌,或者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對子女說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你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很沮喪,說:「你都沒認真聽我說!」或者,孩子也許不會表示抗議,卻就此放棄敘述走開了去。事實上,在我們分心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專心聽孩子們說話。我們漏掉了一些信息,就算我們想要相信孩子們的話,他們寧可認為我們有一半的心思不在他們身上。你是否曾經對孩子這麼說:「我可以一邊看報紙,同時聽你說話」,或者「現在不行!我正在打電話」。你最好耳目並用,用心聽著、仔細看著你的孩子在說些什麼,如此你才能夠掌握到常常隱藏在表面之下的重要信息。而且,假如你一時無法停下手中在忙的事情,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等一會兒你會騰出時間好好跟他說話。孩子們常常會用身體語言對你暗示他們的感覺。比方說,你可能會注意到,孩子會避開你的眼神——這個線索暗示,他正試圖告訴你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或者,他的眼皮抽動、嘴唇發抖——這是孩子情緒越來越緊張的跡象。有時候,孩子滿臉羞愧或者雙肩下垂——這表示他們正在擔憂或悲傷,非常沮喪。聆聽有兩個層次:注意聽他們說些什麼,也要聽他們沒說出口的是什麼。如果孩子的神情或行為傳達的信息,與嘴巴上告訴你的說辭極為不同,請相信你的直覺。只有細緻地觀察,你才能發覺這些重要的線索。蟲工木橋◇◇歡◇迎訪◇問◇第28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6)你可以做下列六件事,讓你的子女知道你已經準備好要聆聽他們必須說出來的話。以下六項技巧有助於建立信任感,也能夠讓你保持警覺,及時發現任何潛在的問題:(1)排除使你分心的事物。(2)轉身面對你的孩子。(3)保持眼神的接觸。(4)通過表情與聲音表達出你的關心。(5)做一個靈活的聆聽者。你可以用「噢」、「這樣啊」、「嗯」等詞語來回應孩子,表示你把孩子正在說的事情聽進去了,並且鼓勵孩子繼續對你吐露心事與感受。(6)為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命名。我會把重點放在第六項技巧,因為做父母的最常向我求助的就是這一點。你是否曾經對某個朋友傾吐心事,在你吐完苦水之後,這個朋友說了一番話,恰好就是你需要聽到的?在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時,最棒的莫過於感覺自己被了解。在你冒險和盤托出心靈最深處的感受與想法時,聽你傾訴的對象用完全感同身受的態度回應你——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夠建立信任與親密感了。我這輩子碰到過很多從未有過這種體驗的人,他們認為,準確猜中他人感受的能力,就跟魔法一樣神奇。這個嘛,並不是魔法,而是表示你看到或聽到某些情緒時能夠加以辨認,也意味著學習如何為這些情緒命名,並且反饋給正在訴苦的人知道。有些家長會問:「萬一我沒猜到正確的感受呢?」在我與兒童共處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感受到你試著了解的誠意,他們暫且會對你投以肯定的評價。常見的是,如果你沒給孩子的情緒做正確的命名,他們還會反過來糾正你。「媽,我不是生氣!我是傷心!」別把這種反應視為孩子是針對你而發作的,這只不過是你成為良好聆聽者訓練過程中的一環。不過,孩子們不會輕易忘記的是,你遺漏了他們在林林總總的敘述中所要告訴你的重點。有時候,聆聽弦外之音,而非只看孩子遣詞用字的表面意義,是避免這種狀況的最佳方法。如果你沒聽懂他們在說什麼,就要多多詢問以獲得更多的信息。以下是某個母親無法了解十一歲的兒子試圖要告訴她什麼事情時所發生的狀況:亞歷士:我再也不想跟比爾和喬一起走路去上學了。他們都是怪胎!媽媽:我知道他們兩個的家庭不如我們家幸福美滿,但你不能因為這樣就拒絕跟他們一起走路。亞歷士:哎呀,媽,我不是這個意思啦!把接下來的這段對話,跟上一段的互動加以比較。這一次,母親真正聽出了兒子言語背後的感受:亞歷士:我再也不想跟比爾和喬一起走路去上學了。他們都是怪胎!第29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7)媽媽:聽起來你好像不太喜歡他們的行為舉止,怎麼了?亞歷士:這個……有一點尷尬……每次我們走到學校後面那條小路的時候,他們兩個就想把我的褲子拉下來,每次我都很生氣,但他們就是不肯罷休!媽媽:噢,難怪你不想跟他們一起走路去上學!他們的行為不是做朋友應該有的表現。很高興你願意告訴我,我知道這個要說出來不容易。現在我們一起來想想該怎麼解決吧。以下還有一些例子,說明父母了解孩子在說些什麼,之後以聰明且富有同情心的方式給予回應:子女:約翰喊我「膽小鬼」,就因為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肯穿越停車場!家長:約翰這麼說你,一定讓你覺得很難過,而且他又是你這麼好的朋友。子女:赫伯叔叔搔我癢的時候,不管我怎麼說他就是不肯停下來。就算我一直不停地叫他住手,他還是聽不進去!家長:看得出來你為什麼這麼生氣、這麼沮喪。你摯愛的人占你便宜的時候,的確使人感到很沮喪。需不需要我幫你跟赫伯叔叔提一提這件事情?子女:媽,我大喊「住手!離我遠一點!我又不認識你」的時候,真覺得自己蠢得要命。每個人都盯著我瞧。家長:對呀。你可能會覺得很尷尬,因為你不習慣讓別人在這種情況下注意到你。不過,這種做法在突髮狀況下可以引來他人的協助,所以萬一你要是遇上了麻煩,你得願意讓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請注意,在第二段跟第三段的例子里,大人在對孩子表達認同的時候也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在此同時,大人並未打退堂鼓,也沒有改變那些必須強制執行的規則或行為。在叔叔一直搔人癢的例子里,請注意對話中的家長是多麼審慎地詢問孩子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忙。這種協助帶給孩子安撫的作用多於驚嚇,因為父母讓孩子參與抉擇,雙方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的父母會不會跟赫伯叔叔提起這件事情,並不是由孩子決定的,孩子可以選擇的是如何向赫伯叔叔開口。在每一個例子之中,大人在回應孩子的時候,都會「猜猜」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大人使用了一些情緒辭彙,像是生氣、沮喪、難過以及尷尬。情緒用語多如牛毛,但是以下一些辭彙是很基本的,在此並未以特定順序排列:悲傷尷尬興奮生氣罪惡快樂孤單擔憂驚駭羞恥惱火煩亂深情恐懼失望嫉妒困惑親密信任害怕難過痛苦不確定勇敢驕傲你是否曾經因為表達上述清單中的情緒,而受到責備或處罰呢?在你看著這份清單的同時,是否出現任何你認為不應該擁有的情緒呢?如果你在童年時期表達特定情緒時曾得到過負面的效果,如今你就必須認真接受並了解你的子女同樣的感受。有時候,你可以回憶一下當年你產生這些情緒時,是否也曾希望有人能跟你說些什麼話,這樣做對你現在認真聆聽子女的時候會有所幫助。在子女對你傾訴心事的時候,要你說些表示接受或支持孩子的話語,對你而言也許是嶄新且陌生的。不過,等到子女感受到你的確了解他們心思的時候,請看看孩子的眼神!這麼做是值得的。※※蟲工木橋第30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8)現在,想像一下你會對孩子下面說的話作出什麼樣的回應:子女:我在院子里玩耍的時候,最討厭老是有人在旁邊了!你都不信任我!你總把我看成三歲小孩子!你的回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回應:我知道你不想覺得自己像個三歲小孩,這條規定讓你有這種感覺,我很抱歉。我只希望家裡所有的安全措施都能讓你覺得公平些。這樣吧,你在玩耍的時候,我可以坐在台階上陪著,不然你也可以請個朋友過來一起玩。由你選擇。這裡的重點在於情緒的命名,對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簡單地重新敘述一次界線的所在。畢竟,你不會因為兒子不喜歡,就改變這條規定,但是你還是可以針對這條規定使他覺得不自在、不快樂而表達歉意。如果你在這項練習中發現一些問題,請注意平時多觀察子女的情緒,然後作一些字面上的猜測。你一定要為觀察到的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命名,並且試著在兩種情緒之間歸納出更多情緒。上述例子中的回應,說明了你在想要了解孩子的感受時,應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子女說的話,並不是每一句都需要你的認同應允;你什麼時候想要鼓勵孩子對你傾吐他們的想法與情感,全憑你的判斷。5.避開溝通的陷阱我們之所以未能好好聆聽孩子說話,常常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一些預先設計好的回答,不假思索就派上用場了。大人往往不慎落入溝通陷阱,不知不覺地切斷了親子溝通。以下是最常見的一些陷阱:(1)否認孩子的感受——「你只是累壞了,明天早上就會好多了。」(2)講起大道理——「這個嘛,人生總是有輸有贏。」(3)提供建議——「這些是你應該做的事。」(4)責備——「你應該更努力嘗試。」(5)替別人撐腰——「這也難怪!你打了他嘛!」(6)為孩子感到可悲——「噢,可憐的心肝寶貝!」(7)分析孩子的行為——「我認為,你責怪他是想讓自己好過一點。」現在,在你想像下列情境時,思考一下上面提到的七個陷阱:有個十二歲男孩,剛剛結束周末露營活動返家。他說他想要聊一聊夏令營里發生的某一件事,神情似乎有些不安。約翰:我們的隊長真的怪怪的。他給我們看《花花公子》雜誌,還讓我們喝啤酒。一開始我還覺得蠻酷的,可是後來他卻要幾個男生脫衣服。他告訴我們說,大家可以常常開這種派對,只要我們別告訴爸爸媽媽。這傢伙真的很怪!▲▲蟲工▲木橋第31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9)以下是幾名不同的家長所作的反應:家長一:這傢伙做出這種事情,等著去吃牢飯吧!想想看,他去年還拿到社區服務獎呢……哼,真讓我覺得噁心!我可憐的孩子。每次你覺得自己可以信任某人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事!家長二:哦,我認識吉姆已經有二十年了。沒錯,他有時候是有點兒古怪,不過那只是好玩罷了。別把這種事情放在心上。家長三:他顯然是個心理不正常的男人,竟然需要從小男生身上獲得性滿足。家長四:你不應該看《花花公子》那種書刊的!難怪事情會出差錯!你應該更小心一點的!我早就告訴過你外頭的世界有多亂!家長五:兒子啊,我們必須寬恕別人。你們的隊長犯了錯。每個人都會犯錯的。你是否也覺得,每一名家長都各自落入一種以上的溝通陷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每一位家長的反應。第一位家長立即陷入了自己的情緒之中,而沒有協助兒子解決他的情緒。這位家長產生震驚與極端厭惡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說的話完全無益於幫助兒子面對創傷。他不但沒有安慰兒子,反而加重了兒子對於事情的憂慮。此外,這位家長也沒有對兒子表示同情與理解;相反地,他只表達了為孩子感到可悲以及作嘔的情緒。兒子把隊長的舉動告訴家長,可能會覺得惶恐不安,而家長信誓旦旦要把隊長送進監牢的表現,只會使說出秘密的兒子覺得心理負擔更重。把這些因素彙整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就看得出,這個做兒子的也許再也不願意向爸媽吐露秘密了。第二位家長迅速建立防線,因為他不想聽到負面的事情。這位家長試圖把營隊隊長的行為合理化,以求儘快結束這段不愉快的對話。他縮小兒子混亂的情緒,而且使兒子對於自己經歷過與沒經歷過的事情更為困惑,因此這位家長無法以更開明、更富同情心的方式作出回應。這個兒子日後極可能不會再把任何煩惱告訴爸媽了。第三位家長理性地看待這事件,並且藉由分析狀況的做法,巧妙地迴避了自己與兒子的情緒。子女很可能會把這種反應解讀為冷淡與漠不關心。這個孩子不太可能會從家長身上感受到支持的態度,反而會產生在情緒上遭到父母遺棄的感受。他會記住,以後再碰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他不會去尋求父母的協助,因為這麼做只會讓他覺得更加孤單。第四位家長採取的是責備的態度,使事情變得更糟糕。做兒子的除了覺得心煩意亂之外,家長的反應使他因為自己與事件有所牽扯而產生罪惡感與羞恥心。責怪受害者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防衛機制:這種做法可以在事情無解的時候,給我們帶來安全、老套的答案。沒有哪個為了這種遭遇而受到責難的孩子,日後還會找爸媽訴苦的。※※蟲工木橋第32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0)第五位家長大談人生哲理,搬出老生常談的名言,卻沒有表達同理與支持的態度。想想看,這孩子聽到大人要他必須把自己的情緒放一邊,還得對齷齪的營隊隊長立刻產生同情與原諒的態度時,會有多麼生氣。兒子得到的信息是,隊長的行為不過是個普通的錯誤,而且換了任何人都可能會犯下這種錯誤。這位家長未能確認兒子遭遇的狀況或者事情的嚴重性,反而言不由衷地發出陳腔濫調,這些陳腐的論調很可能會使兒子火冒三丈。眼前這孩子面臨了一個令他不快的兩難困境:他既不能原諒與忘記此事,也不能夠認為自己是個冷漠無情的人。這位家長沒有給孩子留下任何餘地,而且關上了日後溝通的大門。相較之下,這裡有一個可行的回應,能夠避免所有溝通陷阱,同時也能讓溝通大門永保開放:家長:你告訴我們的遭遇,真令我幾乎不敢相信!難怪你這麼心煩。還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想說給我們聽的?這位家長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得很好。他很快地承認了自己的憤怒與不可置信,接著馬上把焦點轉向兒子的苦惱。家長沒有懷疑,更沒有質問兒子說出來的事情,並理解了兒子對此事產生的感受。這位家長保持平靜,沒有表現出內心的恐慌,同時對兒子所處的苦惱境地表達了理解與了解事情的意願。之後,家長以就事論事的態度,向兒子詢問更多的細節。這位家長運用開明而且富有同情心的回應方式,當然能夠得知更多的信息。如果你的孩子來找你談一件被別人要求必須保密的事情,你傾聽的能力以及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會決定孩子是產生獲得傾聽、受到保護的感覺,抑或是感受到責備或產生罪惡感。倘若你暗示孩子他的行為是丟臉或不當的,那麼在他遇上麻煩的時候,向你或其他大人求助的意願將會大大降低,而且孩子日後極有可能不會把其他秘密告訴你。不過,假如你與孩子能夠建立一種開明、誠實、持續性的對話,你就有辦法建立一道緩衝情緒的安全帶,讓子女能夠更自在地在任何時刻來找你談任何事情。請你一定要做好傾聽孩子說話、信任孩子的準備。6.疼愛子女,也要愛護子女你是否曾經發現,自己對孩子說過曾經發誓永遠不會再說的話?或者,你做過你曾許諾永遠不再做的事情?過去我曾經是指導他人避免這些錯誤的專家。後來,我自己當了母親!事實上,我們全都會在孩子面前犯錯,有時候,我們自己的父母犯下的錯誤,也會在自己身上重演。在我們因為有欠考慮或者心不在焉所說的話而產生罪惡感的時候,重要的是要記得偶爾一次處理不當,並不會馬上破壞子女的自尊。同時我們也必須認清,如若日復一日地對孩子說出憤怒、吹毛求疵的話語,就會使子女感覺自己不受關愛或不值得關愛。第33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1)在你想到你的每一個孩子的時候,請思考下列的問題:(1)我欣賞孩子的哪些特質?(2)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我用什麼方式稱讚他/她?(3)我是否注意到孩子認真努力的時刻,他/她的成就我多半都注意到了嗎?我通常會對他/她說些什麼,以示鼓勵?(4)我用什麼方式讓我的孩子知道他/她是討人喜歡的?我的用語措辭是什麼?對你而言,這些問題回答起來是簡單還是困難?你是否得費神思考,想辦法去回憶自己到底說了些什麼能夠傳達愛與贊同的話語?兒童專家桃樂西?科奇爾?布里格建議,孩子們需要的是被愛護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單純地被接受而已。受人珍視的感覺,意味著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有其價值的,而且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做父母的,大多數都很愛護我們的孩子。但是往往這份愛護會失去作用,我們的子女可能會感受不到。怎麼會這樣呢?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使我們看不見世界與周遭人們身上的美好。我們自己的人生過得不快樂,也沒有辦法使孩子過得快樂。我們不小心把孩子當成二等公民看待,沒有給予尊重。我們上一代的長輩,並未想過要把子女當做人一般看待。「孩子也是有情緒的個體」,這可是個革命性的概念!到了下一代,這個想法終於被廣為接受。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很自覺地尊重自己的子女。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是個尊重孩子的家長,那麼有一個快速的測驗:你想想自己對待成年朋友的方式。然後,你捫心自問:「如果我用我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我的朋友,那麼剩下來的朋友會有多少?」不少大人不假思索地認定,對成年人而言無法接受的相處方式,用在子女身上是可行的。對某些從未受到父母尊重的大人來說,要他們確切了解什麼樣的行為看起來或聽起來帶有尊重是很難的。也許,先從什麼是不尊重的行為開始了解,會比較簡單一些。讓孩子覺得自己渺小、羞恥、罪惡、不存在或者尷尬,就是不尊重。我們該如何表示尊重呢?我們把孩子視為完整的人,他們的思想與感覺,跟我們大人一樣重要;肯定孩子也跟大人一樣,有能力而且確實可以從錯誤中得到教訓;在孩子心思困惑、心生煩惱的時候,要給予接納與協助,而非批評責備。這就是尊重孩子。我們對於子女本身所作出的反應,的確會對他們的個性塑造形成影響。我們對他們做出的行為和言談,會反映出子女是什麼樣子的。假如我們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扭曲了這個印象——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且與子女完全無關——那麼他們的自尊心便會破碎或者蒙上陰影。不過,如果我們的言行反映的是「你值得尊重」,那麼孩子們便能學會如何尊重自己與別人。▲虹▲QIAO書吧▲第34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2)7.做個自我列表在巡迴全美主持我的計劃時,我請教師、護士、夏令營輔導員及其他服務他人的專業人士,寫下各自特別的天賦才能。我請他們說說自認最特別的地方。你也許會以為這些職業的人們很快就會報上一堆答案,像是「傾聽的能力」、「關心他人」或是「耐心」等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相反地,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有少數人能夠列出自己的能力所在。有些人可以講得出一兩種。有些人想了很久,才講出一種。剩下的人則交了白卷。我認為,很多人在成長為有擔當的成年人的過程中,看不清自己的天賦與特質。身為父母的我們,為孩子提供衣食,庸庸碌碌——多半索然無味——好讓家裡的一切步上軌道。每天到了一日將盡的時候,我們很少有時間、精力或偏好,去欣賞自己特別或獨特的地方。所以,請您現在就抽一些時間做這件事情。你必定有某些特別的長處或能力。把這些長處或能力——列出來。如果有困難,請你的伴侶或者友人發表他們的看法。你的特質清單列出來以後,心裡也許會小小嘀咕一下,自我提醒還有哪些特質是自己所沒有的,有哪些長處是自己缺乏的。在你——也許包括你過去或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著重於自己的缺陷而非長處時,這個內心的聲音會開口說話。你必須管理這個聲音,這樣子才不會一不小心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缺點上,繼而放到子女的缺陷身上。就因為你活著,所以你有自己的價值,你的子女也一樣。如同你必須珍視自己的特殊之處一樣,你也必須讓子女明白該如何重視他們自己的特質。假如你很難或不可能用正面的字眼形容自己,或者沒有辦法在子女身上看出美好的特質,那麼你也許需要尋求某種幫助。不完整的情感與以前的情緒問題,有可能——而且的確會——產生阻礙,使人們無法成為好父母,無法享受自己的人生。諮詢有助於治療情緒傷口,並且使你更健康地看待自己與你所愛的人。為了把焦點專註在孩子的正面特質上,你也許必須讓你內心的負面聲音安靜下來。要很清楚地把孩子個性中正面的部分,與其行為及表現分開來觀察。自我價值遭到否定,是常有的事。你是否曾經帶一份不夠漂亮的成績單回家,不管有幾科拿了A也還是不夠好?或者,你是否曾經在獨奏的時候,因為一個「你不應該犯」的錯誤,而使整首曲子帶有瑕疵?當年你坦承撒謊的時候,是否只聽到爸媽說你是個「令人失望的孩子」?如果你曾經因為讓父母傷心,或是你並未達到他們設下的標準而覺得不受疼愛,那麼你很清楚這種感受會有多大的破壞力。正如桃樂西?布里格所言:「成功的表現可以建立價值感;被當做人一般珍視,則會培育出被愛的感覺。」第35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3)也許你同意我所說的話,但仍然會懷疑:怎麼可能永遠都能找到最佳觀點、保持正面看法?坦白說,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每一天,倘若你及時阻止自己,並且很快地注意到自己不客觀的判斷或不諒解的態度,或是低估了你的孩子,那麼你就可以停下腳步,重頭來過。我先前提過,在我們犯錯的時候,孩子們是願意原諒我們的。我們只需要了解哪些事情應該正確處理,同時也要有實踐的意願。倘使這對你而言似乎是一項不可能的挑戰,那麼你可以考慮接受專業諮詢或參加父母培訓班,以穩固你個人的自尊心與處理技巧。每一天都要讓你的子女了解,你是愛他的——你心裡有他的存在,而且欣賞他真實的面貌。在鏡子上留個字條,在枕頭上放個小禮物製造驚喜,給他一個擁抱,說說他對你有多麼特別的意義。不論你做什麼事情,要表現出你的愛與關懷。想一些有創意而且特別的方式,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們對你而言有多麼重要。不必擔心過多的擁抱或經常說你有多愛他們會寵壞孩子。要記得,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被愛或被關心的感受,那麼他的處境會更危險。花些時間享受與子女共處。母親節的時候,我的女兒提醒我,這天最重要的是我們母女倆可以一起做的小事情。跟你的子女分享一些珍貴的回憶,在車上唱歌,一起大笑,放下大人的身段,學學怎麼玩鬧嬉戲!冒險體會一下人性,讓自己跟孩子一同做些荒謬愚蠢的傻事。這些親密時刻,為子女留下情緒備用糧,供你不在孩子身邊時讓他們使用。我有一個同事說過一句極有智慧的話:「你對子女的支持是最好的補給,其次是子女的自我。讓孩子們享有他們的自我吧。」8.鼓勵與讚美有句老話:「有花當折直須折。」你是否注意到子女正面積極的努力,並且加以讚美呢?要注意到孩子們顯著的成果並沒什麼困難的,可是在孩子努力的過程中記得稱讚他們的小小進步,可就沒那麼簡單了。舉例來說,你的女兒正在努力記住一個電話號碼,這對她而言是很重要的安全資訊,必須牢記,結果她背出來的數字只對了一半。以下哪一個最有可能是你的反應?老爸一:很好。老爸二:你只對了一半。老爸三:你把前面一半記住了。要不要幫你把後面一半也背出來?模糊、籠統的讚美,比方「很好」、「很漂亮」或者「太棒了」,對孩子而言真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往往是在未加思索的情況下給予這類讚美,孩子根本聽不到讚美背後的信息。第一位老爸索然無味的評語,不太可能傳達得出他看見女兒表現良好時所產生的喜悅或驕傲。第二位老爸的回應著重在負面的評語,而且很可能使女兒氣餒膽怯,不敢作更多的努力。第三個例子里的老爸,根據女兒明顯的行為內容作出具體的評語。第三位老爸的鼓勵,使女兒能夠確切地感受到她自己的能力與長處,並且爸爸支持自己完成這項她已經開始努力的重要任務。第36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4)對於女兒所作的努力表達你的喜悅,也是個很好的主意:老爸:你一直在練習記住電話號碼,我覺得很高興。把電話號碼背出來是很重要的責任,而且你背得非常好。有了這類明確的鼓勵,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她是一個負責任的人,而且練習是重要的事情。當我們對子女的努力表示讚賞之意並且對其特定行為加以鼓勵時,子女會更願意完成長輩期望中的事情。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讚美子女,他們會學到如何讚美自己,而且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以下是提出確切讚美與鼓勵的練習。在此假設,兒子傑夫沒搭上回家的校車,於是打電話給你。以前你告訴過他,假如他錯過了校車,要記得打電話給你。傑夫:媽,你可以開車來接我們嗎?媽媽:傑森的媽媽不是要去接你們嗎?傑夫:對,可是一定出了什麼事。已經過了半小時,他的媽媽還沒來。好,現在輪到你接話了。你手上有事情正在忙,而且因為傑森的媽媽沒有按照約定去接孩子下課,所以你不太高興。試著用自己的話填入以下的空位,同時記住,目的是要鼓勵並讚美傑夫負責任的行為。媽媽:傑森的媽媽沒有去接你們,我有點兒生氣。不過,我很高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表現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幾個對於傑夫的行為可能作出的回應:媽媽:傑森的媽媽沒有去接你們,我有點兒生氣。不過,我很高興你記得打電話給我而沒有直接走路回家。你的表現非常有責任感。或者媽媽:很高興你記得打電話給我,而沒有直接走路回家。你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我十分鐘之內就到。這位媽媽很理性地處理了她自己的怒氣,同時也讚美了兒子的特定行為,這個行為也是她想要加以鼓勵的。結果傑夫覺得自己不但是個負責任的人,而且值得信任。此外,他也接收到了一項信息:由於他表現出了負責任的行為,因而獲得未來的權利。根據子女表現出來的行為而授予子女某些權利,可以使子女產生自己的能力有了某種提升的想法,也避免讓子女處於他們無法處理的情況之中。在這一章里,我針對如何建立親子環境,讓子女能夠對你傾訴任何事情、了解自己有其價值並值得鼓勵,做了一些建議。你能做些什麼事情,確保你的子女感受到愛與珍惜,以及這些感覺是如何衍生出自覺有能力、能勝任的感受,我們也作了討論。為人父母者建立開明的溝通、提供確切的讚美,才能夠培養出對自我滿意的子女。我們要養育的是自尊自重的孩子,這種孩子才不容易成為受害者。~.§虹橋書吧第37節:把乖孩子變成遠離危險的孩子(15)重點歸納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排除令你分心的事物。安靜地、專註地傾聽。使用能夠鼓勵孩子的言語與臉部表情,以求繼續分享他們的想法與感覺。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保持適當的眼神接觸。使用簡短、單純的句子。說話的速度要比平常慢一些。使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辭彙。對子女的感覺作出回應的時候……把心思轉向你的孩子,關注他自身的感受,並且在你聆聽的時候暫時壓住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的感覺命名,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正在體驗的感受,比如,「你好像對這件事情感到困惑不安」。相信並接受孩子的感覺,以促成充滿信任且開明的溝通。促進子女的自尊心的時候……告訴你的子女,你有多麼關愛他們,而且要表現出來。捕捉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刻,並加以讚美。對子女表現出他們值得尊重的態度。讚美與鼓勵孩子的時候……讚美他們的努力,也要讚美他們的成就。讚美特定確切的行為,避免籠統、模糊的讚美。運用讚美,以鼓勵負責任的行為。提出實際的讚美,以幫助子女確認自己的長處與能力。第38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1)第四章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最近有個養有兩名子女的母親對我說:「我痛恨自己必須教導孩子要心懷恐懼。」假如你像她一樣,不想利用嚇死人的數據資料教導孩子危機意識,那麼我接下來要說的話,也許會使你有些難以置信,不過我還是得提出來:駭人的數據是起不了作用的。我們必須嚇唬孩子們以求保護他們免受傷害的這種看法,是一種迷思,一種誤解。正確的想法是,我們必須教導孩子精準拿捏應對進退,以求能夠在種種狀況中保持安全。這意味著要從提出警告轉變為傳授特定資訊與技巧。對許多成年人來說,從原先告誡子女不該做什麼,轉變到告訴他們該做什麼,表示成年人與子女說話的方法要有很大的改變。你是否還記得聽別人說過「不可以橫穿交通繁忙的街道。你會被車子撞到的」?或者,是不是曾經有人教你「只可以在綠燈亮的時候過馬路。在你過馬路之前,要先看看左右方向的來車」?上述用「不可以」開頭的句子,告訴你不可以做什麼事情,並且恐嚇你若忽略這項警告,交通繁忙時仍執意過馬路的話,會被車子撞到。就本質而言,此話教給你的是「要對車輛心懷恐懼」。用「可以」開頭的句子,則是教你如何安全地穿越馬路。這樣的話中並未包含威嚇或警告後果的意味,卻給了你清楚、明確的指示。改變你說話的方式——從「不可以」變成「可以」——需要些許認真的思考與努力。也許你以為,某些細微末節並不會有什麼影響,然而這是有影響的。你所說的話以及你說話的方式,對於你的孩子而言事關重大,可能會讓他們安全無憂,也可能會使他們無意間成為受害者。1.恐懼的負面作用你是否不知不覺間教導你的子女該對什麼事情心懷恐懼,而非該做些什麼以求安全?有一天下午,我在一旁觀察我女兒的老師,他告訴學生要留在學校大樓裡面等待家長來接他們,不可以待在通往交通繁忙街道的台階上等。有個學生問為什麼,這位老師回答:「因為可能會有人把你抓下台階帶走!」他的原意是在保護孩子們,但是他的說辭卻給孩子們帶來不必要的恐懼。我看著女兒的同學們急急忙忙跑回大樓里,其中不少人緊張兮兮地左右掃視,於是我想起,我們常常借著嚇唬孩子,使他們遵守我們定下的規矩。沒錯,這位老師告訴學生不要在外面等家長的意圖沒什麼不對。不過,他可以用一種非警告式的說法叫孩子們進來,比如「你們全都在外頭的話,我很難照顧到每一個人」,或者「比起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等,在裡頭等是比較好的」。我曾聽過家長使用這類說辭解釋,而且通常是在他們覺得失去控制權的狀況下使用。令人害怕的統計數據,被拿來當做要求孩子服從的最後手段。比方說,媽媽沒辦法叫兒子乖乖地從樹上下來,可能會備感挫敗,然後說:「好,假如你摔下來跌斷腿,可別怪我!」做爸爸的沒辦法叫騎單車的女兒戴上安全帽,於是動了怒氣,對女兒嚷嚷:「你要是在人行道上摔了個腦袋開花,還得縫上幾針,可別哭著來找我!」或許,如果我們能讓孩子妥協配合,這使我們覺得更有安全感,但是我們不能以訴諸情緒衝突的方式,取得對孩子的控制。藉由在孩子心中慢慢注入恐懼的方式,以操縱孩子遵守我們定下的規矩,這種做法不僅不公平,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還記得前面提過的那些等著家長接送的學生們嗎?不難想像,這些孩子站在任何靠近學校大樓台階的地方,都會略感憂慮。這時,也許有些人會說:「很好!這樣孩子會記得要到大樓裡頭去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我們嚇唬孩子不聽大人警告會產生何種後果時,孩子們不太可能記住任何有用的資訊,記住恐懼感受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恐懼會使人喪失能力。小孩子可能會因為恐懼而目瞪口呆。在你為孩子提供帶有恐怖色彩的事實時,你便逐漸剝奪了孩子在危險情況下作出安全回應的能力。他們無法臨危不亂、以生存法則的意識與自我保護的技巧處理狀況,反而養成一種自動觸發恐懼的反應,這種反應會在面對危險時發生作用。結果,孩子無法迅速、安全地作出回應,因為他們怕得要命。他們不能在危境中運用關鍵的資訊或者靠自己思索脫困之道,因為他們已經被恐懼嚇得呆立原地。←蟲工←木橋書←吧←第39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2)2.全繫於孩子的一念之間有些時候,我經過在人行道上嬉戲的孩子身邊,發現他們眼睛睜得老大地看著我。我幾乎可以讀出他們的想法,在我靠近他們的時候,這些孩子的心裡模模糊糊地浮現出爸媽的警告:「別跟陌生人說話!誰都不可以信任!綁架小孩的人到處都是!」在孩子們獲得允許可以在前院玩耍的時候,他們心裡想到的不該是這些可怕——而且不正確——的警告。孩子們必須想到的是,在陌生人做出不適當的舉動時,他們該怎樣保護自己。那麼,「不適當」的行為到底指的是什麼?威脅或古怪的行為,算是一種定義,不過這並未確切地描述出誘拐綁架者會做出的諸多舉動。我們必須牢記,誘拐綁架者與性侵害者多半表現得友善、親切,而且完全不具威脅性。這種人擅長的就是扮演非陌生人的角色,使得孩子降低防範心。舉例來說,一名男子說服某個孩子,自稱是家人的朋友,說孩子的母親出了意外,因此他前來帶孩子跑一趟醫院。這位男子表現得極其關心、可靠,而且表示自己願意提供幫助的意圖。還有一名陌生人,假裝自己迷了路,哄騙一名兒童上車,幫他在地圖上尋找一條街道。這位男子看起來搞不清楚方向,然而看著絕不像危險的人。犯罪者知道如何利用孩子們的善良與天真,所以,為了對他們的伎倆作出反擊,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回應那些過分表現關心或者要求幫助的陌生人。在告訴孩子關於陌生人的信息時,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知道,任何超過簡短問候的舉動,都應該極度謹慎地看待。此外也要牢記的是,「別跟陌生人說話」並非你的本意,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在有需要的時候向人求援。如果孩子養成對陌生人的恐懼感,便會在危急時落得孤立無援。倘若碰到麻煩,小孩子必須向大人求助——即使是不認識的大人。我會在第八章里告訴各位,如何教導孩子在遇上困難的時候尋找「熱心助人的人」或者向「安全無害的陌生人」求助。我們的恐懼,也許是發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然而管理恐懼感也是我們的責任。在我們與子女討論自身安全的話題時,必須冷靜平和、就事論事。用你討論其他安全規定的方式,討論有關自身安全的問題。你說明自身安全規定的語氣,必須跟你說「手指不要靠近電插座」時的口吻相同。你不必為了保護兒子的安全而告訴兒子,假如他把手指放進電插座的話就會被電死。你只需要給他一條簡單清楚的規定讓他遵守就好了,不必詳加說明後果。記得,孩子們在危險情況下作出安全的回應,是因為他們能夠想起清楚的資訊,而非父母的恐嚇。第40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3)我讀過一篇報道,講的是賓夕法尼亞州一名十二歲女孩如何智斗企圖綁架她的男子。她在步行上學的途中,有個男人開始跟在她身邊。「瞧見我手上的槍了嗎?」男人問,她點點頭。「照我說的話做,你就會平安無事。」他說。這個男人叫她一起走到馬路上,然後他朝另一條街走去,指著他的卡車。「我要你上那輛卡車。」他告訴她。女孩明白,上了那輛卡車就意味著她會置身於更大的危險當中。她一直順從地點著頭,同時心裡作著脫逃的打算。就在兩人走向男人的卡車時,她開始假裝哮喘病發作,做出氣喘吁吁、呼吸困難的樣子。她問男人自己是否可以在路邊的椅子上坐一會兒。在女孩開始卸下背包的時候,男人企圖抓住她,然而她掙脫了——男人抓到的是她的背包。之後她儘可能地快跑,找人求救。後來,小路易斯?藍特遭到逮捕,並查出他與當地一連串兒童綁架案及殺童案有關聯。這個女孩為何能夠成功地逃脫?因為她知道如何對付自己的恐懼感。她知道如何保持冷靜、理智思考,運用重要的資訊計劃逃脫。孩子們可以學會在危急的關鍵時刻仍具有超強的思考能力。不過,如果我們不管理自己的恐懼感,或者,如果我們僅僅用恐怖的故事去嚇唬孩子,那麼孩子就沒有能力在重要時刻運用求生存的智慧。事實上,孩子們很可能會緊緊抓住恐懼感,或者因恐懼而僵硬,無法動彈。3.反應相對於教導你是否曾經注意到,每當電視或報紙報道可怕的悲劇事件時,我們會突如其來地加強對子女的看管?我們會變本加厲地強化對子女的提醒與警告。有些從未注意到自身安全問題的父母,急急忙忙地告訴子女不同行為的後果。他們所感受到的這種強烈的恐懼感與關切,很快就會傳達給他們的子女。如此一來,子女關鍵時刻的思考能力與學習能力,將雙雙受制於恐懼感。試著從兒童的觀點來分析這是怎麼一回事。你的孩子看到你懼怕的樣子,心想:「天哪,如果連我爸都怕成這樣,事情一定很恐怖!」在子女急切需要注意你所下的指示時,你的態度也許會變得非常負面且情緒化,以至於抑制了子女聆聽你說話的能力。子女感染到你的恐懼感,於是腦海里出現栩栩如生的驚恐畫面。年幼的孩子特別容易相信,他們所聽到的故事的確會——而且以後一定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因此,孩子們不但沒有把你試著教導他們的安全信息聽進去並且牢記在心,反而產生鮮明的幻想,以為有可怕的人將對他們做出可怕的事情。之後,如果子女必須回想並運用重要的安全計策,他們的想像內容很可能會再度天馬行空,無法安全地作出回應。我們脫韁失控的情緒,可能也的確會影響到我們保護孩子的目的。~.§虹橋書吧第41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4)因為我們產生高度緊張的情緒而提供自身安全資訊,這種指導孩子的做法是最不具效果的。在理想狀況下,自身安全議題的討論,必須與其他我們有意教給孩子的資訊結合在一起傳達。我們會在第五章與第六章討論這一點。4.安慰人心的觀點隨著子女的不斷成長,做父母的要想向孩子保證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樂於保護兒童且心懷善意的人,卻也變成了一項挑戰。有時候在我們身為父母的想法里,我們忘了大多數人對待兒童的方式是值得信任而且充滿關懷之情的。能否傳達健全的信任感,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與看法。舉例來說,如果你難以信任他人,你的話語與行為可能會讓孩子以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危險或不講道理的人。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每個人都是仁慈和善且富有愛心,那麼你便忽略了現代生活的殘酷面。你不可以讓你的子女以為人人心中充滿良善美德,因為事實完全不是如此。我們該如何把健全的信任感以及辯證的世界觀,傳達給我們的子女呢?要點之一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地加強一個概念: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是值得信任的。等到他們年齡大到足以了解這個概念確有例外的時候,我們再告訴孩子,有些人對兒童的舉動並不適當,少數人則會對兒童造成嚴重的傷害。然後,我們教導孩子,倘若遇上這種人,應該採取什麼做法,同時不斷安慰孩子: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會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舉動。我們必須以孩子能夠明白的說法,對孩子說明會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比方說,我們可以運用類比的方式:「你知道颶風、地震或龍捲風多久發生一次嗎?這些現象並不常見,但是的確會發生。這個就跟一個小孩子被人拐走的概率差不多。不過,絕大多數的時候,孩子還是安全的。」在孩子有能力了解他們的世界裡有些什麼樣的危險之前,就對他們談論這些危險,不但沒有必要,還很可能造成傷害。想想看,年幼的孩子們是多麼需要相信某些特定的「事實」——例如,復活節的兔子以及聖誕老人。他們也相信爹地媽咪是萬事通,並且擁有「使所有事情好轉」的神奇力量。兒童一開始相信的是絕對論:好與壞,對與錯。把他們的世界漆成他們不願意看到或看不到的樣子,並沒有什麼好處。舉例來說,我告訴我七歲的女兒,如果她遇上任何困難,都可以指望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來幫助她,例如警察。我是否也該告訴她,最近有個警察犯下性侵害兒童的案件呢?不能說!不過,在她變得比較獨立一些時,我會教她,有些人偽裝成執法人員來欺騙孩子。到那個時候,我會教她如何分辨身穿制服的人是試圖幫助她,還是試圖欺騙她。不過現階段我希望她擁有安全感,知道自己在迷路或者害怕的時候的確有人可以幫助她。第42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5)我是否應該拿戀童癖在公交車上或車站閑晃,尋找青少年下手的故事,來嚇唬我那個成天搭乘電車與公交車的十三歲外甥呢?當然不可以。既然已經有大人教過他如何應付陌生人不適當的提議,那麼保持自身安全的提醒與意識就很重要。有沒有可能事先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會嚇到孩子呢?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不過,一些即使是出於友善目的行為,也會有出錯的時候。1984年,美國國家失蹤與受虐兒童中心發起一項活動,在牛奶盒上放了失蹤兒童的照片。沒過多久,該中心便發現這些照片引起全國兒童惶恐不安的情緒。每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兒童瞪著牛奶盒上的照片瞧,那些都是被人從父母身邊擄走的孩子。成千上萬的兒童每天早上都得承受一回驚嚇。因此,該中心撤下了牛奶盒上的失蹤兒童照片。現在,這些照片只出現在廣告信函的背面,而這些廣告信函都是寄給成年人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孩子必須做好自己可能面對何種人與事物的準備。然而,每當我們對孩子吐露一些殘酷的事實時,請牢記我們的目的在於加強他們的安全感,而非破壞安全感。孩子向獨立踏出每一步時,我們都必須為他們提供一些新的資訊,使孩子逐漸了解他們的世界與其中存在的人們。不過我們在提供資訊時必須深思熟慮、小心謹慎,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次次掀開現實的各個層面。而且,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清楚地傳達我們對於人類恆久的信心,至少對於絕大部分人是抱持這種態度的。這種做法有助於讓孩子養成實際的安全感,並且以辯證的態度看待世界。5.管理家中的媒體當你拿起一份報紙,閱讀到兒童遭到綁架或謀殺的新聞時,心裡是否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真可怕!這人有病!他應該永遠關禁閉!」你有時是否會在孩子聽力所及的範圍內發表類似上述的意見呢?許多父母都會如此。不論你的子女是從你那兒聽到,還是從電視、廣播、報紙的報道中得知與兒童有關的犯罪消息,我們的孩子過度暴露在犯罪與暴力事件報道的風險很高。我們不可以毫無限制地讓孩子讀新聞,理由有二:第一,媒體並未儘力避免使用會嚇到兒童的字眼與畫面。事實上,犯罪事件通常是以駭人聽聞、圖文並茂的手法進行報道的。諸如「警察因性侵兒童被捕落網」這樣的頭版新聞令報紙大賣,我們的孩子想不看到也難。第二,可怕的新聞報道可能會對你的孩子造成情緒上的創傷。1994年一份由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社會心理學治療實驗室所作的研究報告指出,加州、俄勒岡州、猶他州被調查的一千名兒童,其壓力與電視新聞之間有所關聯。近年來已經有無數研究報告證明,兒童常常因從電視上看到虛構暴力情節而受到長期傷害性的影響。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這份研究報告的重點則在於,兒童在電視上看到真實生活中發生的暴力事件,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後果。斯坦福的研究人員發現,電視上報道的真實暴力事件可能帶給幼小心靈的影響強度,如同虛構的恐怖犯罪節目或親身體驗的駭人事故。初步的研究結果強烈建議父母應當防止幼兒——以及有恐懼或焦慮傾向的孩子——收看晚間六點的新聞報道。此外,父母不應該把報紙留在用餐的桌子上,因為這很容易讓小孩子看到報紙上的內容。←虹←橋←書←吧←第43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6)孩子在飽受「最新消息」與「特別報道」等新聞持續轟炸之時,電視上報道的真實犯罪事件對他們而言並不怎麼遙遠。因為電視新聞報道的主要觀眾並非兒童,如果你的孩子過度暴露在犯罪與暴力事件的報道之中,那麼下列與壓力有關的反應,會有一個以上出現在孩子身上:做噩夢害怕焦慮無法專心我們必須心懷警惕,保護子女不受太多視聽報道的轟炸。這項建議同樣也適用於《美國頭號要犯》這類描述巨細靡遺、手法震撼人心的犯罪報道電視節目。小孩子要到幾歲才有辦法處理這類過度報道的情形呢?十二歲的兒童看過一則令人毛骨悚然的報道後,可能會和六歲兒童一樣產生做噩夢的反應。這個問題的答案跟年齡沒有太大關係,而是關乎孩子能否對這個世界抱持善惡並存的現實觀。這種現實觀的養成需要時間,也需要情緒上與心智上的成熟。還有另一種方法,可以防止我們的孩子過度暴露在這類報道之下,那就是持續壓抑我們個人的情緒。這裡有一個例子來說明,某個母親如何處理自己看了報紙上一則報道後所產生的情緒。她對十歲的兒子說:「我剛剛看了一篇報道,某個女孩子在一家商店前面遭人綁架,有個陌生男子拿走了她的腳踏車,說服她過去取車。當時她身邊還有一個朋友在場呢。這些狂徒瘋子越來越無法無天了!你在這附近騎腳踏車不太安全,即使跟朋友在一起也一樣。」你認為這個做兒子的聽了母親對此事件情緒高漲的反應,可能會有什麼感覺?她是在教給兒子珍貴的個人安全信息,還是在把自己的恐懼感投射在兒子身上?在我們沒有控制自身恐懼感、不考慮我們的言語對孩子有何影響的時候,我們說出來的話往往跟這位媽媽所說的沒什麼兩樣。這位母親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感到憂心,但是她討論感受的對象必須是其他成年人,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危險殘酷的畫面在電視上一閃而過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子女的安全問題變得更加焦慮。不過,請看看下面這位母親留意到自己無意中把恐懼感傳染給兒子後,會用什麼方式提起這篇新聞報道:母親:艾瑞克,假如你停好了腳踏車,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有個陌生人拿了你的車,你會怎麼辦?艾瑞克:嗯,我會跟他說,把車子還給我。母親:可是,如果這個陌生人告訴你,他想給他的兒子買一輛跟你一樣的腳踏車,所以不過是想仔細看看你的車子。然後,他請你到他身邊對他說明細節。艾瑞克:呃,既然他只是想看一看我的腳踏車,因為他也想買一輛嘛,這樣的話,我應該會到他旁邊去跟他聊聊天。虹◇橋◇書◇吧第44節:為什麼駭人的數據起不了作用(7)母親:好,我們用一分鐘來討論一下這個狀況。我們以前講過,面對陌生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反應比較安全?艾瑞克:不要太靠近他們。母親:對。要記得我告訴過你的,陌生人對你微笑,跟你打招呼,這都沒有關係,可是接下來他們應該繼續往前走。現在有個陌生人拿了你的東西,還問了你一大堆問題,他的行為不是一個陌生人應該有的舉動?如果你回答他的問題,或者走近他身邊,都不是什麼好主意。艾瑞克:可是他拿了我的腳踏車呀!母親:沒錯。如果有個陌生人拿了你的東西,你最安全的反應就是:「咦,事情好像不太對勁!」然後走開,去找人幫忙。艾瑞克:好比我可以對他說:「喂!馬上放下我的腳踏車!」可是,如果他沒有放下我的車子,我就跑開,然後告訴別人嗎?母親:沒錯。你的確在用腦筋思考,這是更安全的辦法。你能讓我放心地知道,以後我讓你騎車去商店的時候,你會牢記這一點嗎?艾瑞克:沒問題,老媽。在這個例子中,這位母親把自己的情緒反應,轉變為保護兒子的正面手段。她認清自己的恐懼感,並且利用這種恐懼提醒自己要告訴兒子保護自身安全的資訊。讓兒子騎著腳踏車在附近活動,令她憂心忡忡。她需要某種保證,確保兒子不會被假裝對他的腳踏車感興趣的陌生人騙走。請注意,這位母親並未把個人的感受投射在對話當中。她可能被這則新聞鬧得擔憂不已,但是她並沒有讓自己的情緒支配行為,她花了一點時間思考。然後,她用「如果……」式的問題作為開場白,提出一個假設的狀況,而非直截了當地把這件綁架案的內容告訴兒子。(不過,倘若聊起這件報道的是兒子,做母親的有義務回答兒子提出的有關綁架的問題。)我們要注意到的是,艾瑞克告訴媽媽,他會幫助這位陌生人,於是做母親的立即明白艾瑞克在這種情況下會難以自保。她沒有作出挫敗或恐懼的反應,反而開始幫兒子複習他應該如何與陌生人互動。到了這段對話的結尾,做兒子的對這種狀況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準備,做母親的也再度確認,兒子在碰上這種狀況的時候有能力作出安全的反應。而且,這位家長一點也不需要跟兒子提起,報紙上對這次犯罪案件所報道的任何細節。這位母親很有智慧地運用這則新聞報道,把它當做給兒子加強特定安全技巧的機會,也為她自己帶來了些許心情上的平靜。這個例子說明了我們可以把這類新聞當做「適於教學的材料」,以便與孩子進行重要自衛資訊的複習。在這位母親提起這則報道之前,她先思考自己希望兒子學到的是什麼,因而把一個可能引發焦慮的狀況轉化成有收穫的場合。五分錢娛樂場兒童電視頻道最近播出一個由琳達?艾勒比主持的特別新聞節目。(這個有線電視頻道是以小學生為主要觀眾,播映多種不同的節目,從教育節目到遊戲節目都有。)在我看到節目名稱「危險的陌生人」時,內心不免對其正面效果起疑。正如我先前所言,這類宣傳保護自身安全的電視節目所用的節目名稱往往投機取巧,因而使得虛構的事情與錯誤的消息永遠存在。最糟的情況是,這類節目還會給兒童灌輸恐懼感。在兒童的心目中,不該把「陌生人」與「危險」連在一起。雖然我對這個節目名稱有意見,我還是與我七歲的女兒一同準時收看這個節目。在節目開始之前,我內心暗暗牢記,如果稍後我發現節目中有任何對女兒而言太可怕或太寫實的資訊,我會馬上把電視機關掉。不過,節目播出幾分鐘之後,旁白那安撫人心、不慍不火的敘述語調,令我鬆了一口氣。節目中沒有用到半個警告性質的字眼,播放錄影案例畫面時,也向年幼的觀眾提醒,畫面中的人物全都是由演員演出的。我很仔細觀察女兒是否把大拇指放進嘴巴里吸吮——這是她心神不寧時的反應。節目結束後,我跟女兒討論了她的感受。要了解她理解了多少、是否能理清任何不清楚的資訊,這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而且我也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練習使用不帶警告意味的字眼和詞句與她溝通。第二天,她又提起這個節目,問了我別的問題。後來,當這個特別節目要重播的時候,她說她想再看一遍!做家長的務必要有意願,也要有時間,陪同子女觀看適當的電視節目和適合閱讀的書面資料,這將有利於進行適當的自身安全教育。請你確定這些媒體資訊的內容完全迴避了駭人的統計數據,並且理清了可能出現的錯誤消息。此外,你可以運用電視節目或書籍,展開親子問答活動。請牢記,為了讓孩子真正學到有用的資訊,你必須討論書中或電視節目里的概念對你的子女有多大的意義。本書精彩部分已為您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關注騰訊讀書頻道。
推薦閱讀:

農曆這些日子出生的孩子,是父母的救星,將來必光宗耀祖
「多動症」「抽動症」的孩子到底得了什麼病?
《絕句》| 陪孩子學唐詩宋詞3.7
假如你有了孩子後發現孩子患有重病,若不治療只能活一年,若花重金傾家蕩產治療了孩子也很可能殘疾(盲、聾、痴獃等等),那麼你會怎麼做?
伊能靜:有點矯情?不過她絕對是教孩子的高手

TAG:孩子 | 自己 | 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