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君王自稱「孤寡」並非謙虛 是至尊之意

古代君王自稱「孤寡」並非謙虛 是至尊之意2013-12-18 13:52來源:央視網(轉自:光明網)「孤、寡」在現在的語義中,指的是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的老人。然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兩個詞加上「朕」卻是最高統治者皇帝的自稱。戲曲曲藝類文藝作品或傳奇小說中常有所謂皇帝「稱孤道寡」,這其實是錯誤的,只有先秦的諸侯以及後來的一些諸侯王或割據一方的軍閥才自稱「孤」或者「寡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是不大會自降身份「稱孤道寡」的。春秋戰國時,諸侯王皆稱寡人。《左傳》:「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鄒忌諷齊王納諫》:「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稱為「寡人」的。《世說新語》載:「晉王衍諸婿大會,郭家與衍婿裴遐談,衍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諸侯夫人也有自稱寡人的。《詩經·邶風》:「先君之恩,以勖寡人。」這是衛庄公夫人庄姜自稱。從漢至五代,也有此稱。劉邦為漢王時,韓信為齊王時,隋楊廣為晉王時,後漢劉贇被迎立時,均自稱寡人,唯漢時尚多見,漢以後較少見。當時作為一方諸侯的統治者,為何自稱「孤寡」?很多學者給出的解釋是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虛到自比禽獸草木,稱自己的兒子是「犬子」,叫自己的老婆是「拙荊」。事實並非如此。古人認為,寡是至尊之意,並非謙辭。「寡者,為人上者也;眾者,為人下者也。」事實確乎如此,越是人上人,人數很少,寡也。所以清人龔自珍說:「寡者,無二無匹最尊之詞;孤亦無二無匹最尊之詞。」王侯稱寡人在春秋戰國時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稱「寡人」。在秦始皇之前,作為第一人稱的「朕」是誰都可以用的,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詁》說:「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屈原的《離騷》開篇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正像顧頡剛、劉起紆兩位先生在《〈尚書·湯誓〉校釋譯論》中指出的那樣:「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單數第一人稱領格(所有格),即"我的』。」如《書·舜典》:「汝作朕虞。」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後世的「余」、「吾」、「我」。秦始皇作為始皇帝,千古一人,自然要不同以往,自稱當然也要改革。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嬴政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自稱曰朕。」從此,一般人不能自稱「朕」了。《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漢末中平十八年,獻帝派御史大夫郄慮去魏,晉封曹操為魏公。詔書一開始說「朕以不德,少遭感凶」,回顧了狼狽的遭遇。接著推崇曹操的祖父、生父的有功漢室,「其孰能恤朕躬」,並鄭重聲明「朕實賴之」。要求曹操接受「魏公」的爵位和待遇。「其敬聽朕命」。全都用「朕」字作為第一人稱了。秦以後,朕作為皇帝自稱的專用辭彙固定下來,直至封建時代結束。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古代女子外貌穿著打扮的句子
古代在褲檔還未設計出來時:人們穿什麼?智慧超前!
古代書家「四賢」誰更勝一籌?
圖說古代七夕
如果知乎放到中國古代會被問什麼問題?

TAG:古代 | 謙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