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兄弟、財務危機、政治風氣,誰搞垮了這位好萊塢巨鱷?

文|鈦媒體作者:娛樂資本論

哈維·韋恩斯坦,這位「感謝他可能比感謝上帝還管用一些」的奧斯卡推手,卻成了今年好萊塢最大的醜聞主角。

現在搜他的圖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腹便便的身軀,志得意滿的笑容展露在雙下巴的圓臉上。他摟著當時還不叫「大表姐」的詹妮弗·勞倫斯,後者憑藉《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90後影后。這部影片背後的推手正是哈維。

「哈維,感謝你幫我擠掉了所有競爭對手!」站上頒獎台的勞倫斯不勝感激這位好萊塢大佬、米拉麥克斯以及後來韋恩斯坦國際影業的創始人。

然而現在,她選擇站在了被韋恩斯坦侵犯的女性一邊。

好萊塢的性醜聞從未停歇,從伍迪·艾倫的「養女門」到比爾·考斯比的迷奸事件,這一次,「性醜聞」三個大字落在了好萊塢叱吒風雲三十多年的哈維·韋恩斯坦頭上。

10月5日,《紐約時報》率先發難,聲稱哈維·韋恩斯坦曾與多名女星及公司女員工進行多次性騷擾,並有人出面指證提供有效證據。

新聞發布後引發一片嘩然,曾與韋恩斯坦合作過的勞倫斯不得不出來聲明,「我並未遭遇這樣的事件,但我的心是和那些遭到騷擾的女性們在一起的,感謝她們勇敢站出來。」

樹倒猢猻散,尤其在名聲關乎一切的好萊塢。目前,哈維已被韋恩斯坦公司發表的一紙聲明開除,其職務暫時由他的弟弟鮑伯·韋恩斯坦和公司COO大衛·格拉瑟接手。受韋恩斯坦性侵醜聞影響,蘋果公司退出了與其合作的關於貓王普雷斯利的紀錄片,同時韋恩斯坦公司也宣布,哈維·韋恩斯坦的名字不會出現在公司接下來的項目當中。

哈維·韋恩斯坦曾為多部電影斡旋,將其推上奧斯卡獎台,但這次需要公關的是他自己,他還能全身而退么?被醜聞搞垮的不只是哈維本人,其實早在出事前,韋恩斯坦這家因為出品奧斯卡獲獎電影而聲名顯赫,並助推不少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市場的公司,也因為財務危機千瘡百孔。

時代車輪滾滾,誰能逃過命運。

「白老頭」遭驅趕,奧斯卡黑人政治勝利?

哈維·韋恩斯坦「奧斯卡金牌推手」的美譽由來已久,無論是米拉麥克斯影業期間還是韋恩斯坦公司發展的前十年,哈維總有辦法把他看中的影片送往奧斯卡,而在哈維的營銷思路中,「白奧斯卡」是重要的一點。

眾所周知,奧斯卡各獎項是由6000多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評委投票選出,而這些評委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白老頭」——白人、男性、中老年。據《洛杉磯時報》一份調查顯示,評委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齡為62歲。

所以贏得奧斯卡,就是一場獲取白老頭歡心的營銷,對於此,哈維深諳其道,因為他自己也是個白老頭。

第8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和第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均出自哈維之手,從前期對影片的選擇,到後期爭取長時間大曝光度口碑造勢,頒獎季前才開放大規模放映等手段,哈維保送了兩部影片直升奧斯卡。

98年奧斯卡頒獎禮被稱為「奧斯卡史上最大冤案」,《莎翁情史》掀翻了最強對手《拯救大兵瑞恩》獲得最佳影片,這背後離不開哈維為《莎翁情史》砸下的500萬美元公關費(當時獨立電影的奧斯卡公關費約為25萬美元,大製片廠一部電影為200萬美元)。當時哈維雇水軍潑髒水、買專欄鋪報道、邀請評委出入各色酒會以及明星出席的私人放映,最終,奧斯卡如願得手。

哈維還會打感情牌,在2012年奧斯卡評選中通過第三方給用戶發送電郵,引用了評論家塞爾瑪·亞當斯的話——「梅麗爾·斯特里普上次拿小金人已經過了29年了!《鐵娘子》中的表演理所應當讓她再贏一次!」果然,那一年的奧斯卡影后給了梅姨。

此外,哈維的「滑頭」還多的很,比如將《上帝之城》反覆發行三次,在發行時間上將影片留到了奧斯卡評選時期;電話轟炸評委,催促評委看片、探聽評委感受、加深評委對影片印象;又或者在利用政治語境拔高自己或抹黑對方。

三十多年裡,哈維成功了無數次,也為無數人鋪墊了通往奧斯卡的星光大道,如梅麗爾·斯特里普、格溫妮·絲帕特洛、凱特·溫斯萊特、詹妮弗·勞倫斯等,當大表姐站在奧斯卡影后的獎台上,她還說了一句「感謝哈維幫我幹掉所有對手上位」。

但是這兩年的奧斯卡也在「鬧革命」,由「白老頭」主控的奧斯卡評委會已經造成多方不滿,2017年《月光男孩》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無疑是奧斯卡政治的一次轉型標誌。

與此同時,哈維的奧斯卡之旅已經連續兩年空手而歸,2015至2017三年間,韋恩斯坦推出的提名奧斯卡的影片只有《卡羅爾》、《八惡人》、《雄獅》等兩三部影片。

面臨即將來到的2018頒獎季,韋恩斯坦旗下的作品更是無所作為,兩個重頭項目之一的《抹大拉的瑪麗亞》已經宣布延期至2018年3月底上映,將錯過頒獎季,而另一部由阿方索·戈麥斯·雷洪執導,卷福主演的《電力之戰》在多倫多電影節上遭遇口碑撲街,在頒獎季中預計也不會有出彩表現。

相比於十年前二十年前韋恩斯坦穩拿奧斯卡的巔峰時刻,如今的韋恩斯坦已然步履蹣跚。無論從作品還是大環境來說,「奧斯卡白」被打壓的同時,代表人物哈維或許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當這位大佬已成日薄西山之態,性醜聞的曝光也算是送他一程了。

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性醜聞前韋恩斯坦已經「大廈將傾」

對哈維·韋恩斯坦來說,除了逐漸失去他最大的優勢——操控奧斯卡,他的人生和事業也正在遭受千瘡百孔的打擊。

醜聞是污點,真正搞垮韋恩斯坦的可能是新媒體的崛起。韋恩斯坦慣用的一些收買評委、操控媒體的公關手法,隨著Netflix、亞馬遜等一系列新平台的強勢,變得不再管用。另一方面,韋恩斯坦過去以挖掘優質的小成本獨立電影聞名,但相對固定的套路和保守的眼光,也讓韋恩斯坦逐漸失去那些才華出眾不願從眾的青年導演才俊——這恰恰是Netflix和亞馬遜們想要爭奪的。

據《福布斯》報道,韋恩斯坦公司資金早已出現問題,2010年公司因為負債抵押了一半的電影版權,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持有了韋恩斯坦200部電影版權,尚不知什麼時候能贖回。

目前公司的信用額度大約5億美元,兄弟倆持有42%股份。《綜藝》雜誌關於「《燃情主廚》、《金礦》和《狂熱鬱金香》幾個項目都處於資產負債,公司試圖轉移到電視節目製作上」的報道也證實了韋恩斯坦確實出現了問題。

但電視劇業務似乎進展也並不順利。2015年曾傳出ITV有意收購韋恩斯坦電視劇部門的新聞,但這項投資9.5億美元的併購並未成功。去年年底,大衛·O·拉塞爾執導的一部黑手黨犯罪題材劇,被亞馬遜和韋恩斯坦以1.6億美元買下兩季版權。看起來,韋恩斯坦更希望從單純承製方變為利潤可觀的出品方,因此不惜花費重金。

公司內部的人事變動不斷,2015年《好萊塢報道》指出一周內公司有四位高管相繼離職,包括哈維的左右手、首席運營官大衛·格拉瑟,而在此前一年,公司電視部門總裁梅麗爾·帕斯特和市場部領頭人史蒂芬·布魯諾也相繼跳槽。

同時,行業內的後起之秀也對韋恩斯坦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佔有率造成一定打擊,如A24與布利克街併購,以及亞馬遜、網飛等出手闊綽的公司。韋恩斯坦兄弟以運作小成本影片起家,和大東家迪士尼鬧掰也是因為選片理念不合,之後重起的韋恩斯坦公司固然也有過輝煌時刻,但在資本和作品為王的好萊塢,目前迪士尼一家獨大,幾家大公司都問題頻出,韋恩斯坦公司的失勢恐是必然。

親人反目,陰溝裡翻船?

根據《Page Six》的報道,鮑勃·韋恩斯坦在上周五發給律師麗莎·布魯姆的一封郵件中表示:「希望他的哥哥從這些確實存在的事實中(指性侵)獲得一些專業幫助。」隨郵件發送的,還有一些哈維·韋恩斯坦性侵女性的相關證據。

看上去,這像是一場弟弟救哥哥的援助,但是,根據韋恩斯坦公司前員工的說法——「鮑勃早就想讓哈維滾蛋了」,這場友愛的戲碼似乎來了一個大反轉。

據說,與哥哥一同闖蕩好萊塢,同時也是米拉麥克斯影業、韋恩斯坦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鮑勃·韋恩斯坦早有反心,他已經嘗試多年將哈維從公司內除去,兄弟兩人之間的猜忌和嫌隙也存在多年,「他們兄弟倆總是相愛相殺的狀態」,一名公司前員工說道。

還有一種猜測是,哈維性侵醜聞的爆發幕後有一隻推手就是鮑勃伸出的,他加速了哈維的倒台過程。

不過對於這些鮑勃本人持否認態度,但目前哈維被董事會開除、權力中心握在鮑勃手中,這是事實了。

社會關注女性問題,圈子裡的秘密終於見光

哈維·韋恩斯坦性醜聞這次的集中爆發,也從側面反映了好萊塢輿論氛圍的轉變。

關於他性騷擾的傳聞早就是圈子裡公開的秘密,但為何放任其囂張了三十多年才出現這次報道?

據外媒報道,早在一年前《紐約》雜誌就掌握了相關的新聞線索,但報道被出版社的主編Adam Moss壓了下來。甚至更早在2004年,《紐約時報》的前記者Sharon Waxman也試圖揭發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醜聞,受到韋恩斯坦本人的警告,她的主編撤銷了該次報道。

這次《紐約時報》揭露韋恩斯坦的報道,歸功於兩名女性記者Jodi Kantor 和Megan Twohey,也得益於《Page Six》的助攻。在泛媒體的今天,好萊塢大佬隻手遮天的日子變得稀薄。有猜測認為,媒體受了比爾·考斯比性侵案件的影響,女權保護組織更加重視女性在好萊塢的遭遇,社會對於好萊塢潛規則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

不同於考斯比的演員身份,哈維·韋恩斯坦掌權著好萊塢影視帝國,勢力甚至滲透到政治領域(他曾為奧巴馬和希拉里總統選舉捐款,奧巴馬的大女兒瑪利亞·奧巴馬還曾在韋恩斯坦影業實習)。

而在好萊塢,攀上他的關係,基本上你就有望親吻小金人了(當然,這是在韋恩斯坦盛極一時的時期)。2015年有人統計過,僅在過去兩年時間,韋恩斯坦的名字就在奧斯卡獲獎感言中被提及34次,感謝他可能比感謝上帝還管用一些。今年奧斯卡一直懟川普的「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甚至還在2012年的金球獎頒獎典禮將其比作上帝。

趨炎附勢,牆倒眾人推是娛樂圈的通病,這次報道之所以會爆出大料,與韋恩斯坦公司逐漸失勢不無關係,正如當年施瓦辛格的性醜聞,也是其權力式微時才全面曝光。

不過,昔日里那些活在韋恩斯坦羽翼下的傳媒業、娛樂圈高層,從導演、演員到製片人、經紀人等都三緘其口,很少有人願意接受媒體採訪。或許是考慮到韋恩斯坦今後可能死灰復燃,影響到他們的飯碗。就連美國著名的模範公知、電視節目主持人約翰·奧利佛也拒絕出面作證。

就在被公司炒魷魚前的幾個小時,韋恩斯坦仍在瘋狂給過往結交的好萊塢權貴們發郵件,「請給我第二次機會,很多對我的控訴並不真實,」他在郵件中寫道。但環球影業老闆羅恩·梅耶,探索通信首席執行官大衛·扎斯拉夫,夢工廠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等人均拒絕對他聲援。

盤踞好萊塢多年的韋恩斯坦跌落神壇,但他手裡仍舊握有公司約20%的股權,所以哈維是否會真正離開公司,就算他真的離開,公司又將會經歷怎樣一個漫長的重振過程,這些尚未可知。

但越來越多人正在站出來,梅麗爾·斯特里普,凱特·溫絲萊特,朱迪絲·丹奇.......在已不受控的輿論面前,韋恩斯坦的困獸掙扎顯得蒼白。事情會不會有反轉?我們並不清楚,倒是


推薦閱讀:

TAG:財務 | 政治 | 危機 | 兄弟 | 風氣 | 好萊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