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法
慧律法師主講歡迎光臨【凈善居】http://fanchen1117.zhan.cn.yahoo.com/ Jasonczx網友整理一演講時間: (民國)88年8月8日演講地點: 高雄文殊講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本《什麼是佛法》是張澄基博士在美國佛教會的演講詞,(張澄基博士應該是往生了),由沈家楨居士整理。我在大學剛進入這個佛學社的時候,就是看到這一本。這一本可以說看了以後非常有信心,它給我們非常正確的一個佛的觀念,要比其他的宗教超越了無量百千萬倍。這一本雖然是比較粗淺,不過對初學的、老參的都很受益。我們講堂已經開了十年的課程,包括唯識、《起信論》、《法華》、《楞嚴》都開過了,為什麼要回頭來講這麼簡單的東西呢?最主要的我們就是要製造國語的錄音帶,來利益初學佛法的人,因為我們以前講的都是台語的,國語的很少,結果到大陸行不通。話雖然說是利益初機的,但是對老參的也非常受益,為什麼呢?你要把佛法傳遞出去,你要有佛的觀念,佛的具體的觀念,你才能夠講出所以然。所以這一本雖然看似簡單,但是他把佛法講得非常的好,可以說是傳遞佛法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他會奠定你非常大的信心,不僅初學的人受益,老參的人受益,就是想要弘揚佛法的人,要在短暫期間讓對方得到一個正確的觀念,這也是非常好的一本書。每一次開課選擇的書都是經過師父的智慧,深思熟慮以後,才做最後的抉擇,因為書很多,時間有限,師父要抉擇這一本《什麼是佛法》,就可見它的重要性是什麼。好!諸位看第五頁:「世界上任何一個政治朝代,很少有超過一千年以上的統治時間。中國的周朝,號稱是一個極長的朝代,前後一共也不過八百多年;羅馬帝國,在東西分裂以前,統一的時期,也不過五百年左右。但是,世界上的五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回教、猶太教——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回教是最年輕的一個,到現在也已經一千多年;基督教則將近二千年,佛教、印度教和猶太教,都已超過兩千年。」這五大宗教幾乎是擁有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其他的這一些神啦,或者是一些地方上的宗教,人口就比較少!這五大宗教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回教算是最年輕的一個宗教,穆罕默德到現在也已經一千多年了;基督教以耶穌誕生來講,公元兩千年就是以耶穌的誕生來作為紀元的,所以基督教將近兩千年了;明年就是2000年了,今年是1999,今天是八月七號,這八月七號,在四十年前叫做八七水災,死了六百六十七人,失蹤的有五百五十幾人,總共有一千多人死亡,很嚴重的。佛教、印度教、跟這個猶太教,都已經超過兩千年,這都是古文明的國家。印度教也是根深蒂固,在印度或者尼泊爾,這個印度教很興盛;猶太教我們就不是很熟。「世界上以億萬計的個人死去了,萬千的家族滅絕了,萬千的國家和民族衰亡了,獨有宗教卻能在各種激蕩變亂中長存不墜。這個鐵的事實,說明宗教是全人類的一個永恆的需要。這個需要是超國家,超民族,超時間和超空間的。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類的第二生命」佛法,現在美國也很流行,在歐洲也很流行,那裡有一些會講英語的密宗上師。信基督教的也很多,西方、東方、台灣,都有基督徒,也有天主教徒,所以說這個需要師超國家、超民族、超時間和超越空間的。為什麼大家要追求宗教呢?因為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錢並不能解決我們內在的一切問題,譬如說感情問題,譬如說煩惱的問題,譬如說對境界執著的問題。生命中很多的不幸,其實都來自於一顆煩惱的心,所以內心的世界還是要靠智慧的法門來對治。師父以前對這些企業家乃至政治家,都告訴他們,企業家賺錢不能解決問題,最後生命結束以前,還是要找宗教家,尤其是佛教,要找法師;政治是高明的騙術,政治當然也是可以利益人民,但是就是政治家也好,政客也好,不管你處心積慮,或者是你用什麼心,想要去奪得一個政權,或者是政治地位,到最後他還是會消失,政治家到最後還是要找宗教家,尤其是佛法,佛教的法師。雕刻、音樂、舞蹈,種種的藝術,人類所能盡有的到最後還是無常,還是不能解決生命的缺陷問題。稍微有一點頭腦的人,都知道要追求永恆的真理,解決人類、社會、國家所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宗教家是人類最後的依靠,尤其是佛法。底下,「地球上有人類一天,就有宗教一天。」在佛還沒有創辦佛教以前就有很多宗教了,如:外道,六師外道。就是中國也是有道家的思想、有拜神的;就算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來,中國的拜神的風氣還很鼎盛的。「有些人以為食和色是人類兩個最根本的需要。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食,就是飲食、飲食習慣。色,男人跟女人都有性的需求。「食和色是人類兩種生物性的需求,人類還有一個與其他動物不同的那就是宗教性的需要。」其實這個講得不夠圓滿,現在發現連動物都對死亡有種種的儀式,最近這些生物學家、科學家到坦尚尼亞、肯亞去觀察大象。有一次,活著的大象看到死亡大象的頭顱,大象年齡的智慧大概只有人類八歲到十歲的智慧,可是那好幾頭大象就圍在那個頭顱,好象哭泣又好象做儀式,大象用前腿輕輕的移動這個頭顱,每一頭大象來都豎起大的長的鼻子,然後把它的骨頭輕輕的輕輕的拍拍,就好象在很傷心地做儀式。科學家發現到這樣子也嚇一跳,原來以為只有人類對死亡有宗教的儀式、信仰的寄託、對亡者的追思,現在發現連這些東西裡面,像大象也存在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對於一個亡者的一個紀念的宗教儀式,這是使人類始料不及的。所以他們就說,很多的動物,還不是人們所能夠理解的,就像這些科學家他們說:我們研究了大象二、三十年所能理解大象的這些手勢、聲波、對這個頭顱的感情等等也不過了解大象的百分之十而已;我們長年累月的一直觀察這個大象,還有百分之八、九十我們還是沒辦法去了解,它們到底用什麼在溝通?為什麼這裡有水,它們發出很低沉的音聲,在十幾公里以外的大象,竟然可以找到這個地方來喝水。我們對大象的了解實在是很有限。我看這個DISCOVERY也嚇一跳,連這個大象都對死亡的大象會有追悼、哀傷的那一刻,不亞於人類。所以我覺得他這個講的「人類於其他動物不同的需要,那就是宗教性的需要」。我覺得還有一些商榷的地方。以下說:「請注意:這裡所說的「宗教性的需要」,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宗教性的需要,就是人類心靈對真理永恆,圓滿,或至善,至關,至真的不停的追求。在這個片暫,苦痛和迷茫的人生中,人類最是需要心靈的依託,憑藉和歸宿。」在座諸位,今天如果你們沒有聽到正法,你們可以想想看,你們現在的生活是一團糟啊。「人生有許多非人力所能補救的缺陷和迷茫」。這太多了,庄嘉慧就是個例子,植物人;還有一些一出生就是低能的。人類真的有很多的無奈,缺陷跟迷茫,悲哀和苦惱,「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釋和安慰」。佛教是解釋得最圓滿得,各人有各人的業力,福德和因緣。我們這幾天發布這個豪雨特報,所以要是沒有宗教,人類對這個災難是覺得很無奈,「因此,宗教得需求,是人類最根本得三大需要之一。它的力量,有時候遠遠的勝過其他兩大需要(食跟色)」。我告訴諸位,我大學的佛學社裡面,有堅定出家信念的時候就明了這一點。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有的大一就聽到了正法,大二就堅持要出家,現個比丘相、現個沙彌相或者沙彌尼相,在學校走來走去大家都覺得他很奇怪。他的媽媽也哭,哭傷了、哭腫了眼睛,他還是堅定要出家。後來要上體育課了,男孩子要上體育課比較沒關係;那女孩子要上體育課,要穿泳裝,那就麻煩了,全校都知道她是出家人,又是女眾,大二參加佛學夏令營回來不顧家裡的反對毅然的剃度出家,可是在學校變成一個怪物。學校為了比丘尼上體育課很頭痛為此專開會議,考慮比丘尼穿泳裝不適合,最後絕定以後就把在學校出家的列為殘障人士,游泳課時讓她去打乒乓球。所以,中台禪寺發生了這個問題以後,對大專的佛學社影響很大,幾乎都擺平了。我們那個時候大學出家很興盛,但現在每一個人去讀大學,父母一定交代,你給我讀好喔!讀一讀去當和尚、當尼姑,我就死給你看,媽媽就先威脅兒子:「你要是去給我出家,我就死給你看!」真的喔!農藥都全部買好了喔!他家剛好開農藥店喔!所以爸爸媽媽打電話到學校去,「你不準給我去參加佛學社,像某某禪寺怎樣怎樣了。」所以現在幾乎擺平(停擺)了。你看我們現在男眾出家告一段落了,以前該來的來了,該走的也走了,剩下五、六十個,我們就是進入最高境界,就是不增也不減,講堂就是這樣,沒有人了,差不多了。現在也沒有男孩子要來剃度了,要來剃度的也很少了,不只是我們這裡,別的也是一樣很少,我們這裡五、六十個比丘,還算不錯,還算很多,可是要等待。現在人都生一個,生兩個,對不對?頂多生男孩子生一個,所以現在要叫他出家又很難,現在變成人口是個問題,所以我個那時侯實在是沒有想到說男眾出家這麼難。早知道這樣,那很簡單,我在十六歲、十七歲會生的時候就開始結婚,就一直生一直生…..生十幾個、二十個,等到四十歲的時候出家,就是一個道場,爸爸主持,媽媽當家,維那大哥,木魚手大姐,就全家一起來,二十幾個,怕什麼?人就有了;以前就是不知道這麼難,現在要找一個出家人好難好難,真的好難,尤其是男眾。底下,「它的力量,有時候遠勝過其他的兩大需要。因為這個緣故,宗教才能在世界上留存這麼久!」「以上系就需要的觀點,人類需要的觀點,來說明宗教的重要性,現在再就因果的道理,來檢討為什麼宗教會在世界上永久留存。」「古代的帝王,大都說不上有什麼政治理想,憑藉權術和武力,得了天下以後,就樂享其成,」什麼樂享其成,你看我們中國的皇帝就好,在清朝碰到皇上,他的袖子就要拍一下,跪下來,就一定低著頭念:「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不要講皇帝地萬歲,我們講娘娘的千歲就好,一個女人到四十歲化妝還可以看,五十歲不錯,還可以,像師媽這樣八十歲,你想想看,有一次到木屋去,開車開到一半,師媽喊了好大一聲:「師父啊!我的牙齒沒戴。」我說:「你在叫什麼?」結果一看,哇!整排的牙齒都沒戴,好象白雪公主裡面的巫婆一樣,沒辦法啊!像我的牙齒也是作假的,我們家的牙齒都不好啊,還好補好了。師媽才八十歲,你看她化妝起來有人會要嗎?以前還有這個老芋仔(外省人),可以嫁給他,現在這個老芋仔(外省人)全部死光光了,所以師媽不管是怎麼樣化妝,八十了,你敢想像在一百歲以後的師媽,你能想像嗎?好,再來,要加十倍才一千歲,你想一個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那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形態,那個皮皺得不成人形,頭髮已經白,然後皮膚又黑,再來整個脊椎挺不起來,再拿一個拐杖,走了半天,咚咚……一量,三十公分。你說一千歲的皇后你敢看嗎?就算是老佛爺才多少歲而已,不也是走了嗎?所以我們做得愈大妄想就愈多,他怕失去嘛!可是在佛法裡面,這個無常的世間裡面,他是一定會失去的,我們一看就知道了。所以說這個皇帝,何況說皇帝啊,皇上,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你想這有沒有問題啊,對不對?頭腦有沒有問題,那個皇帝,怎麼頭腦沒有問題呢,自古以來,皇帝哪一個活一萬歲的,活一千歲的,活一百歲的,為什麼要講得那麼多呢?如果能夠說皇上百歲百歲百百歲,還差不多,還比較接近一點;還萬歲,還講稱萬歲爺,所以眾生就是問題很大啦。「(皇帝)還要把天下傳給他的子孫,他們的目的或者是發心多半是自私的,絕少有廣大的理想和悲願,」沒有的,為了這個國家,為了天下,爭得頭破血流,「根據佛法所講的「如是因生如是果」的原理,以這種發心為因地,焉能生萬世太平的果?」都是想要留給他的子孫,沒有辦法超越這種自私,現代的政治領袖,則都以自己的國家,或者是勢力範圍的利益為前提,對不對?甲的國家說:你要忠貞愛國,為國犧牲。乙的國家說:你要忠貞愛國,為國犧牲。兩國打仗,上戰場,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本來可以做好朋友的,上戰場後,兩個成了了相互撕殺的對象,為什麼?為了國家,底下說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正義,什麼叫正義?跟自己合得來的叫正義啦,更不惜犧牲其他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跟安樂。大家都是為正義而戰,每一個人都聲稱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邊,那哪一個是不正義呢?是不是?「這種有限的心量,自私的企圖和不擇手段的唯利主義,怎能為全世界人類所崇仰,怎麼能夠永恆的在全世界人心中長存呢?」這是不可能的。「宗教之所以能夠恆久留存,就因為他的教義多半是超超國家,超種族和超現世的。」哪一個國家都可以學佛,超種族的,那一個種族都可以學佛,超現世的,那一個國家,那一個種族,那一個人們學了,他就了解三世的因果,不只是今生今世而已。「在教義上具有國家性和種族性的教義,譬如說日本的神道教和猶太民族的猶太教等等,雖然也能夠因其具有宗教的超現世性,超越現世性的,」意思就是講有來世的啦!「而能在其本國或者是本族長存不替的,沒有任何取代的,但終究不能超越國族的界限,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最簡單的,中國,譬如說關雲長(關公)或者是媽祖,這個都是屬於種族性的一個宗教,三山國王、太子爺等等,或者是什麼神,恩主公、王母娘娘、孫悟空,這個只是這個種族,這個中華民族的關公、媽祖、太子爺,一個區域性的,它本身沒有特殊的教義、教理,超越這個種族性,或者是超越這個世界性的,沒辦法!所以你到美國去問,你信關公嗎?你信媽祖嗎?他們都不信。為什麼?它沒有辦法超越這個種族性的東西,那是中華民族才信這個,而且是中華民族的少數民族。媽祖是湄洲,關雲長(關公)是三國時代的人喔,美國人不認識他的,法國也不認識他的,不認識他的,這個沒辦法變成世界性的宗教的,沒辦法的。我們的乩童,那麼我們的這些宗教儀式,也只能形成在台灣,或者是有華人的區域。有人說:師父啊!我也看過有一個美國人,家裡有這個關公的像、媽祖的像啊!我說:那一定是娶台灣的老婆,不相信你問問看。他就去問了:「你老婆是不是台灣人?」他說:「對啊!你怎麼知道?」「你是外國人,美國人不可能放關公,或者是放著這個媽祖啊!」為什麼?那是他老婆拜的,他老婆拜的,因為結婚了,老婆對關公、媽祖特別有信心啊,去也把宗教帶去,她先生也尊重她,那她先生信什麼?信基督教、信阿門,對不對?他老婆就堅持信仰媽祖,她說媽祖救過她呀,她不能忘恩負義啊!禮拜天她老公自己去做禮拜,老婆在家拜媽祖、拜關公。所以這個區域性的宗教,是沒有什麼法的超越性的東西。那佛教不一樣,基督教不一樣,神愛世人,對不對?你要愛你的敵人,佛教講慈悲平等,這些都是超越種族,超越國家的東西,所以我們中國人所信仰的地方性的這些宗教性,是沒有辦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的,沒辦法的!那麼佛教不一樣,它的教義、教理一定要超越國家性、種族性的,所以世界各地都有人信佛教的,這就是「如是因生如是果」的明證。「世界上任何政治主義以及政治措施,之所以不能夠在世界上留存長久,就因為這種主義或者是措施,每每只是為了解決某一個時代,它有時間性、有空間性,它的時空,那些當前的問題解決了,或者人生某一部分的問題解決了。他的「發心」即偏狹,因為有時空性,沒有辦法超越這個時空,他的意圖多半時自私的,所以他的價值就很小,不夠條件在人心中永恆存在。」像我們以前小的時候,我們沒有聽到佛法,拜媽祖是為了什麼?保佑我們,這種自私的立場;拜觀音菩薩是為了什麼?為了保佑我們,從來沒有說,我要普渡無邊無量眾生,沒有,只是希望神保佑我們,我們做得好不好不管它,總是希望神來保佑我們,用這種自私的心,它的價值一定是小的。不象真正徹底的佛教,正知正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這種絕對的空義思想,真不得了!底下說,「宗教就不同了,宗教的著眼點,不但要解決人類當前的問題,我們如果充滿智慧,現在就解決很多的煩惱,而且要解決人生永恆的問題:就是死亡的輪迴問題。不但談人生,而且談人死,」佛教談得最多,儒家就沒有了,儒家說:未知生,焉知死。生是怎麼來的不知道,死了往那裡去也不知道,孔老夫子不談生也不談死啊!談眼前,不談過去的三世,不談未來,只有談現在,所以儒家是以人為根本的著眼點去談論的,頂多也是說今生今世來做一個聖賢,不是超越時間、超越六道輪迴的聖賢,只能夠做一個世間的聖賢,還是生滅法裡面。所以「不但談人生,而且談人死,他的心量不但超越國家、種族和階級,而且超越現世。所以宗教能夠長遠的為全人類所需要,因為現世的一切,縱然能夠滿足,也不過是短暫的,」如果你看到這一句,你就了解佛法的偉大。信仰佛教絕對不是解決短暫的問題,「人類決不能因現世的滿足。」而以為得到了真正的滿足,那太狹隘了!第八頁,「以上說明宗教對人生的意義,也說明了為什麼兩千五百年迄今,」就是一直到今天,「佛法的需要和價值,亦愈見得明顯,也愈來愈明顯,愈有研究以及身體力行的必要。」愈有研究的必要,也一定要自己去身體力行的必要,佛法太好了!「什麼是佛法呢?通常介紹佛教或者是佛法,多半是從歷史的觀點來敘述的,從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啦,八相成道,出家啦、成道啦、傳教,講到以後分南進的小乘佛教,以及往北傳的中國的大乘佛教,以至於傳入中國後分各宗各派的說法,這種用歷史的眼光來介紹佛法,雖然也有它的價值,但是對於「佛法是什麼?」的這個問題,終究還僅說明一個外表,」講得太棒了,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好。我們所認識的就是雕刻佛像,出生、九龍吐水、整個百花盛開、人天供養,就是描述這個。佛法真正的偉大絕對不是這個,是法的存在。我常常告訴他們,這些法師,以前我在南普陀,或者是比丘結夏安居的時候,都跟他們這麼開示的,佛法的偉大,是在今生今世,我們做一個出家人能夠多少犧牲多奉獻,而不是死後在那幾顆舍利子在計較,如果一個人一個比丘在世的時候,對佛教完全沒有貢獻,那麼死後,留下一個金剛不壞身,我說那又如何呢?就燒出五千顆舍利子那又怎麼樣?好!話講回來,今天你看了釋迦牟尼佛那些金剛舍利以能怎麼樣?你認識釋迦牟尼佛的偉大是什麼?是因為有法的傳遞,真理的傳遞,智慧的傳遞,這才叫做偉大,你才認識佛法的無相,般若的智慧,這才偉大。而不是說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我拜了以後得到多少功德。如果釋迦牟尼佛不留法,沒有三藏十二部經典,單單留幾顆硬的舍利子,留給你拜,你知道佛是什麼東西?若是如此佛教早就滅了。留下那舍利子有什麼用?所以一個修行人,不能有錯誤的觀念:哎呀!我死後要是燒不出舍利子,多沒面子。你看!連出家修行都要講面子,錯了!我們應當什麼?我今天雖然是凡夫,但是我能夠贊助推廣佛教,我儘力的幫助那些可以弘法的法師,那麼我盡一點心力,能做多少算多少,這樣才對,而不是一天到晚煩惱:「我有沒有修持,我死了以後,火化以後,能不能燒出幾顆舍利子?」錯了!釋迦牟尼佛如果留給你舍利子,不留給你佛法,你也不認識他是什麼東西。因此我們無論是法師,無論是居士,一定要有個徹底的觀念,我們往生以後有沒有留下來靈骨、舍利子,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今生今世,能不能掌握修行的重點得到解脫,今生今世能不能發大菩提心利益眾生,關於我們往生後,那就交給後代,這個已經不重要了,法的傳遞才是重要的,這個觀念一定明確。底下,所以說,「雖然說介紹了他的出生、出家成道,對於佛法是什麼?終究還是說了個外表,而沒有深入骨髓。我今天並不想用三言兩語在這短時間內,就可以徹底解答什麼是佛法,但是想不採用歷史性的介紹,我們不要用歷史性的介紹,而試著將這個大問題,用三個不同的方向來說明,那麼至於我這種講法,究竟能不能給各位得到一點益處,還是要請各位不吝批評指正。」這個是張澄基博士的一個謙虛。「哪三個不同的方向呢?第一是比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要不然你沒辦法顯示佛教的偉大呀!「目的是在用襯托的方法來說明佛法。」你要比較才能夠了解佛法跟其他宗教的不同,來了解佛法的超越跟偉大。「第二是以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講什麼?「人人都具有佛性的這個真理為中心,」用大乘人人都可以成佛的這個思想中心,因為小乘不承認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大乘承認每一個眾生將來都可以成佛,只是遲早而已,用這個大乘人人都可以成佛的這種思想中心,「來說明我們還未成佛的原因,以及怎麼樣來修這個禪定是成佛的途徑。」說何以修禪定,這為什麼?為什麼修禪定是成佛的途徑?「目的在於用直敘的方法,直接描述的方法來深入佛的骨髓。」所以我覺得他這一本講得非常的好。「第三是針對現代一般人的生活情況,介紹若干符合佛法修持的原則,而人人可以隨時隨地掌握時空容易實行的一種方法。」佛法如果離開世間,不實用,佛法沒什麼意思。那麼這一本講得很貼切,我們日常生活統統是佛法,後面就會講到。「目的在使人人易於自己去體驗,逐漸的引入,終有一天,明白佛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翻過來,十一頁,「佛法跟其他宗教的不同。一般人都以為佛教只是世界上多種宗教的一種,凡是宗教,都是大同小異。」這也是我沒有信佛以前的觀念,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嘛,所有宗教都差不多,這就是我以前的觀念。「其實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有著大大的不同」,從我看這本書以後,我才發現佛法的偉大,「在今日人類思想紊亂、彷徨」,看電視就知道,看電視的新聞報道就知道,泡沫紅茶店,裡面一定要穿得很涼,那一些辣妹。檳榔,你看檳榔西施,現在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男的化妝成女的,女的化妝成男的,還有人妖還有牛郎,當然沒有織女啦!牛郎。有的電視的男影星,他頭髮留得非常的長,一看起來就象女孩子一樣,老年人,看到今天這樣都搖頭,這叫做反傳統、叛逆,可是今天就是習以為常,貫耳環、貫鼻環、還貫這個舌頭,還不夠,肚臍還貫一個耳環,還不夠,屁股還貫一個,都有了!有的還貫了這個什麼?頭皮,眼睛這個旁邊也貫了,還刺青,很奇怪啦,這個世界已經很奇怪,思想紊亂、彷徨,亂成疑團啦!趕流行啦!「各種宗教都在聲嘶力竭想挽救這個崩潰的趨勢的時候,這些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之點,正是說明佛法為什麼是頂偉大,真的是頂偉大、頂徹底、而且是頂積極」,這個「頂」要用三次才夠力,頂偉大、頂徹底、頂積極的一個宗教,「足以擔當起挽救狂瀾」,這個「瀾」就是海浪很大,狂風大浪,現在的世間,就是眾生的心啊,就像這個大海水的亂,狂瀾就是颱風一來,激起狂風暴雨、大浪,表示亂世啊,「擔起挽救狂瀾,解脫人生痛苦的最上法門,」。「我這裡所謂的一般宗教,是指基督教、猶太教、回教等等。這是世界所認同的正統的宗教,那麼這些宗教,在他們的教徒之間,也許認為彼此的教義相差很大,不能相容相通;但是我們如果用佛教的教義,來和這些宗教普遍宣傳的教義來比較,則覺得他們的基本教義實在少有不同之處」。因為像儒教,就符合我們的五戒,屬於人乘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是屬於我們的天界,行十善的天界,可還是不究竟。他們的宗教不是不好,只是講得不究竟,教宗若望保羅二世常常登高一呼,希望祈禱全世界和平,可是無論教宗怎麼祈求,全世界總有大戰,科索沃的戰爭,台海的危機,反正你怎麼呼籲,人性還是存在著自己對的一個角度來思維,每一個人都自己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是為正義而打仗,不惜用武力,一定說自己對,沒有人說自己不對的。那麼這些其他的宗教跟佛教比較起來,只是說講得不究竟,也沒有否定他們講錯。「因此為了易於說明起見,我將佛教以外的宗教列為一個系統,而拿佛法來跟這個宗教系統作比較」。「我歸納比較的結果,認為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有七大不相同之點:」「佛法與其他宗教的第一個不相同點」他寫的這個很重要,佛法否認上帝創造世界最初的開始,因為佛教講無始,沒有開始,他們講上帝在七千年前創造這個宇宙天地萬物,佛教就問他:七千年前、七萬年前是什麼?七百萬年前又是什麼?七億年前是什麼?這個世界,就算地球還沒有被創造以前,那又是什麼?難道這個地球還沒有創造以前就沒有宇宙嘛?不對,所以這個世界沒有一個開始,所以佛法否認上帝創造世界最初的開始。底下,「所有一切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基督教也好,回教也好,猶太教也好,或者是其他任何的宗教也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相信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什麼都能做什麼都可以做,可是佛法卻不承認有這麼一位創造世界萬能全能的上帝,因為佛法在基本上、理論上,根本不承認有一個創造世界的最初開始。佛法的理論:「開始」這個觀念,是人類「有限」的心理,」為什麼人類有限呢?人類無知嘛,用一個緣起的假設,用一個有限啊,人類的大智慧沒有開始,人類的能力都是限制在一個時間、空間裡面,他假設一個時間,束縛在一個空間的觀念裡面,所以是人類「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這個萬千的因果關係,絕對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結束,只是業力的顯現而已啊,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見,其他的宗教為了本身思想,好說嘛!什麼都推給上帝,「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一個假設、假想或者是假定罷了」,所以哲學家說:與其說上帝創造人類,不如說人類創造上帝。這句話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與其你說上帝創造人類,不如說人類創造上帝,上帝是人類的假設、假想。「讓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來幫助說明」,這個例子舉得非常好,「譬如說今天這個演講吧,大家都說是八點鐘開始,九點種結束。所以我們說這個演講是有確定得開始,和確定得終了,但是這個演講絕不是一個最初的開始,這是顯而易見的。在演講開始以前,還有其他的因果連續,「因果相續」的關係存在。八點鐘以前,各位也許在家中,也許在其他的地方,然後紛紛的來到這裡。這些都是在演講會以前所發生的事。對這些事情而論,八點的演講是終了而不是開始。演講會之後,各位又紛紛的離開了,坐車的坐車,走步的走步,騎摩托車的騎摩托車,這些都是演講會以後所發生的事。針對這些事來講,九點鐘以後,九點鐘的散會是開始而不是終了」。我們這裡九點半演講結束了,諸位回去了,那九點半變成你另一個散會的開始,而不是終了。「因此,「開始」這是一個觀念,只有在對某一特指事物而言」,特定的,譬如說我們今天演講七點半,要特定今天的演講,約束在這一個段落裡面,才有它的意義,否則就沒有意義了。「最初的開始,或絕對的開始,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因為那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東西,無所謂的開始,業沒有辦法講結束的。十三頁,「一般宗教得「宇宙開始」論,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將漫漫無窮無盡的這個宇宙」,漫漫就是沒有邊界啦,無涯無盡的這個無窮無盡的宇宙,「「因果大相續流」硬生生地憑著自己有限地」,因為我們的能力有限,思想有限啦,認知度有限,對不對?「憑著自己有限性的意思將它截斷,硬說有個開始。因為有這麼一個最初開始的假想,所以接著就弄出一個創造世界的萬能上帝來。問題是:上帝如果是萬能而又慈悲,他老人家為什麼,不把他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這些苦痛的眾生,當皮球一踢,一腳踢上極樂天堂,豈不痛快!」恩!張澄基博士跟我一樣,講到這裡也很激動。你不要創造出來,創造出來又不能得到快樂,對不對?所以反傳統的、叛逆的一個西洋哲學家,他說的這句話我真是認同,他說:「如果你認同這個世界,人類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你等於控告上帝是瘋子。」一樣的道理。創造一個這樣痛苦的世界,肝炎、腹瀉,對不對?你看這種種的不幸:水災的死亡,熱浪侵襲,死了一百五十個人,印度的火車一相撞,死了五百個人,這幾天而已啊,印度的火車相撞,死五百個人,這樣一撞就死五百個人,橫屍遍野啊,上帝創造出來的,我們並不快樂,所以那基督教,我就問他說:你能不能拜託上帝,因為透過你的禱告,拜託他,不要叫我下輩子再來轉世,拜託你告訴上帝,因為我不相信他,所以我禱告沒有力量,麻煩你轉告上帝啊,我就告訴這個基督教的人,麻煩你轉告上帝,我這個慧律法師實在不想來轉世投胎了,拜託他,不要把我創造出來。當然這是諷刺的啦,我們佛教講是業力啊,怎麼能夠來跟不來,這事是由不得我們的啊,這是業力的啊,可是事實上,他沒有這樣做啊,把我們一腳啊,像皮球踢上快樂的天堂去,「實則上帝也是人類思想上的假定,上帝這個概念,是因為古代人民震懾、害怕,震懾於宇宙間有許多不能解釋的現象,譬如說雷電啦、地震啦、海嘯啦、瘟疫啦等等,這是以前人類沒辦法解釋的,人類就創造出來這個「神」的觀念,會憤怒,不僅對宇宙現象的奇妙有了個解釋,同時也滿足了人類實際的需要」,那這個事情好辦,反正統統推給神,這真是很好的解釋,什麼都推給神,我問他:神為什麼要創造人類啊?他說:那你去問神吧!世界最初怎麼來的,神是怎麼創造的?他說:這是神的旨意,為了管理人類,管理這個地球,反正你問都是神啊,那不能解釋的,就說你去問神,他們也沒有看過神是什麼東西。所以他們不僅對宇宙現象的奇妙有了解釋啊,「同時也滿足了人類實際的需要,使他們得到了「安全感」。那麼這種觀念,在人類政治社會的進展上有它的價值。可是要談真理,這種人為的假定,就很難自圓其說。佛法不但說明「最初的開始」是人類有限性思維的產物,有限性的,而且告訴我們這個創造世界造人造物的上帝,也是人類思想中的幻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哎呀!佛弟子真是有智慧啊,真是有福報啊,這《金剛經》隨手一拈來,就可以把這個基督教破除得,其他得宗教回教,破除得淋漓盡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話就到了。這統統是幻象,思想上得一種幻象,「佛法的智慧,因此超越了其他宗教的基本教義,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一個區別」。十三頁,講到這個上帝的萬能啊,我們在大學裡面啊,就有很多都是因為宗教上而起這個辯論啊,尤其是大學生,都是有知識領域的探討,大家都肯定自己所擁有的感覺的真理的,所以這個辯論就變得很激烈,到最後都是會不歡而散。有一次,辯論辯得很熱烈的時候啊,我最後就跟他講,辯論這個也得不到什麼成果、結果啦,我說最後問你一句話,你給我回答,我就問:上帝是不是萬能得?他說:是!請問:上帝能不能創造一個自己搬不動的石頭?想一想再回答。請問:上帝能不能創造一個自己搬不動的石頭?能,能創造出來,可是自己搬不動,不是萬能,要是創造不出來,也不是萬能,他就無言以對了。好了,沒辦法了,反正各人信各人的宗教。「佛法和其他宗教第二個不相同點: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我們一定要了解,我們稱佛陀為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麼本師,「師」就是老師,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所以我們將來也可以成為老師,所以佛教我們要開採的是佛性,基督教、天主教他們稱什麼呢?稱他們的上帝稱什麼?稱:主啊,主啊,「主」就是主人啊,主人是對什麼講的?對奴隸講的,所以基督教、天主教他們培養什麼?培養奴性,如何做一個奴隸,來服侍上帝,使他好好的快樂,奉承阿諛,儘可能滿上帝的願,要不然就會降災;你看看這個聖經,Bible,他就是憤怒,上帝的震怒、降災。我看過三藏十二部經典,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發怒、降災、大水,沒有的,所以記住其他宗教的關係是主奴關係,主人跟奴隸,他們是培養奴性,佛教的關係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師生的關係,我們是培養佛性,你要培養奴隸的個性,還是要培養我們內在的佛性呢?對不對?這個太簡單了也不太需要用大腦想啊,佛教講平等嘛,我們有一天我們會成佛嘛,誰要去當奴隸呢,你要嗎?對不對?學佛真是太偉大了,人人平等嘛,每天抱著希望,我們佛弟子敢說,將來我們每一個都可以成佛,其他的宗教,包括回教阿拉、天主教、基督教,沒有一個敢說他將來要做上帝,他敢,試試看,他說:我今天來信這個基督教、天主教或者回教,我就是以後要當上帝。你完了,你馬上砍頭,我告訴你,馬上你的頭就會掉下來,這是違背他們的基本上的教義的。可是我們佛弟子要勇敢的站出來,勇敢的大聲的講,我們將來每一個都可以成佛,大聲的講,很爽朗的講,毫無禁忌的講,佛陀也會點頭認同,恩!真是不愧為佛弟子。有志氣,對不對?釋迦牟尼佛最怕人家講什麼?哎呀!佛陀我做你的奴隸好了,我去你那邊燒熱開水啊,給你放冷氣、掃掃地,釋迦牟尼佛說:這種無用的弟子啊,沒有也算了吧,你要發這個願,以後要像佛;所以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不有。這個祖師大德講得真好。我慢不可有,眾生這個我慢不能有,佛慢不可不有,有,一下子直下承擔,我就是佛,將來一定可以成佛,哎呀!釋迦牟尼佛聽了也爽快,他能接受,對不對?翻過來十四頁,「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薩,也有天神;但是佛教里至尊的佛,卻跟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說明這一點,我想先對「佛」下一個簡單的定義。通常我們簡稱釋迦牟尼佛為佛,在歷史學家的眼光里,釋迦牟尼佛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這是歷史的觀點,在佛教徒的心裡,釋迦牟尼佛是這個世界裡佛教的創始人或者是教主,可是在佛法里」,尤其是《華嚴經》講的,「釋迦牟尼佛是萬萬千千,在無盡世界中,無量諸佛中的一位佛」。《華嚴經》講得很清楚了,華藏世界,無量無邊塵點得微塵數的佛,「我這裡所要向各位介紹的「佛」,是無量諸佛的通義」,共通的定義叫做通義,「是廣義的。我試下「佛」定義如下:「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的人格;讓我重複一遍,「佛」是一個理智,情感跟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界的人格」。「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理智是世間很難能可貴的,可以控制、剋制自己啊,感情就是熱忱啊,佛是最有感情的,修行的人是很有感情的,不是很冷漠的,還有能力,佛是很有能力的,都同時達到最圓滿,什麼圓滿?圓滿是對矛盾講的,人格沒有矛盾,沒有雙重人格,他是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智慧,「大悲」,悲就是拔苦,在這個《華嚴經》定義,何謂大智?盡法界無一相、無一塵可執,名為大智。什麼叫做大悲?盡法界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所以《華嚴經》對這個大智、大悲的定義是最恰到好處的。盡法界無一塵、一相可著,名為大智。意思就是統統放下是大智慧的人。什麼叫大悲?盡法界無窮無盡的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或者是叫做「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裡請注意,佛法跟其他宗教的不同,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給我們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他就是我們的老師嘛,所以教導我們,如果說釋迦牟尼佛可以解救我們,那今天那我們很簡單,不要修行了,那麼拜拜釋迦牟尼佛,看他老人家需要什麼,打個電話、傳真,問他老人家:你需要什麼?這叫money 、money(金錢),那很簡單啦,對不對?弄一些錢給他啦,他就一下子就跟你打包,一腳一踢,到極樂世界去了。不行,還是要靠自己修行;「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得到解脫。」很多人一念佛,就自己執著不放下,爭吵不放下;這些貪嗔痴不放下,就說我念佛就要往生,No(不),你沒有機會的,你要先放下這些貪嗔痴,你才能知道說,你往生才有十拿九穩的。我一邊執著這個貪嗔痴,一邊求生極樂世界,那個不可能啊,所以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得解脫,就是凈土法門也要靠自己的,佛才有辦法啦。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一個大磁場,你本身要變成一個他可以吸的鐵,然後才可吸過去啊;如果你是個木頭,是絕緣體,那永遠吸不去了。所以雖然凈土法門是靠佛力,其實還是靠自力。「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者是判我們入地獄。」講得好!Wonderful(極好的)!佛沒有辦法讓我們上天堂,也不夠資格讓我們下地獄,上天堂是自己去,下地獄還是自己去。「佛不僅跟其他宗教萬能的上帝不同,釋迦牟尼佛而且告訴我們:這個理智、情感以及能力,都能夠同時達到最圓滿境界的人格(佛法中也叫佛性),是人人原都具有的。」哎呀!今天來聽經聞法的大家,諸位大德有福啦!你現在認識:我們的最究竟處的如來藏心原來是佛性,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尊貴的靈性,就是佛性啊,大家要認同,自己的佛性;大家要對得起自己的靈性,要修行。「只是像平靜的湖面起了波浪,」我們今天就是執著、分別,每天都在抗議,對這個境界不滿,每天都不知足,每天都著相,時時起貪嗔痴,執著,一直到死亡以前還是執著,「失去了明鏡似的水面一樣;人類戀著於外境以及現象,」每一個統統是,多少人因為財色名食睡而遭了殺身之禍,而亡國、滅種,為什麼?著於外境以及現象,緣起的假相,而不知道這個是很無常,很快就變化的東西。「與假定的諸般設想,為所謂的生存、名利、情愛、權力疲於奔命,一直到老死,還不覺悟。」講的非常地好,這是重點,這個就是眾生相。你看,這幾句話,多直截了當,為了所謂生存,為了名利、為了情愛、為了權力,疲於奔命,一直到老死,還不覺悟;這個就是眾生。「因此埋沒了本具的佛性;使他本來具足這個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以及無限的能力,」所謂至富的感情就是建立在理性智慧的感情,不是眾生那種染污、執著、分別的感情。「不能同時達到最圓滿的境地,不能從煩惱苦痛中解放出來。」「佛陀(釋迦牟尼佛)說法應世的目的,就是在教導眾生,開顯其本具的佛性。」這就是最重要的。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法華經》講的,佛為一大事因緣而降生人間,就是為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的知見是什麼?就是究竟光明的解脫的佛性。「佛的悲願是要使人人以及一切眾生都成為和佛自己一樣,至善、至上,最善良,至高無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類以及眾生,同樣具有佛性,一律平等。」這講得多棒,這那裡是其他宗教能夠相提並論的,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的理論,佛教講的是多麼究竟,多麼的平等慈悲。「其他的宗教則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永遠對立的兩個單位,對立法的,上帝是上帝,人是人。」這位萬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他就是以他為中心,基督教啊,講來講去都是講上帝。我就跟那個同學講,因為同學有信基督教的,我說你講來講去都是講上帝啊,你離開了上帝你講什麼?他說:我們離開上帝就沒有東西好講了。他們離開上帝就沒有東西好講的,真的就是這樣子。「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解救,人要得到了上帝的恩典,死後才可以上天堂,不管你造善造惡,只要信上帝就可以得永生,不必對因果負責;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卻永遠不能成為上帝,你可以跟上帝住在一起,但是你不能成為上帝,上帝跟人之間,始終有一條鴻溝。基督教跟回教當中,有所謂神秘主義派,雖然也能夠達到很高的所謂的「與上帝合一的境界」;那麼這個「合一」叫做Unification with God」God(上帝)本身不能用小寫,一定要用大寫,用小寫的god叫做諸神,用大寫的God這就是上帝,這個我們念英文一定要小心,Unification with God,就是跟上帝合一;那麼這個God是用大寫的God,如果用小寫的god就叫做諸神,這個英文上的上帝是有特別的崇高地位,不能用小寫的,那麼加小寫的話god後面要加s,gods,那麼gods就是很多的,叫做雜神啊,那麼God就是大的神啊,就是唯一的、獨一的。「這始終意味著一個二元,人畢竟不能完全成為上帝,人是沒有資格成上帝的,只能跟上帝「合一」而已,那麼這個叫做對立,「Dichotomy」。那麼這種概念,實在是他的基本教義的限定所形成,基本教義所形成,因此許多有高深境界的耶教聖哲,比如:埃克爾,(Meister Eckhart),以及回教聖哲阿哈那佳(Al Hal laj)都被指為異端。他們要跟上帝合一就被指為異端,就要抓起來砍頭的;前者受到教會嚴厲的譴責,後者竟身遭遇害而被處死。」佛教講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這個在其他的宗教家講,我們將來要成上帝,你麻煩大了,你的命都不要了。我們實在可以大聲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佛教徒多光榮的事情,有的人拿起念珠,還裝在口袋裡面慢慢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信佛怕什麼?這麼年輕吃素、念佛,頭腦有問題?信佛是最了不起、最光榮的,對不對?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剃個光頭穿大學服坐公車去李炳南老居士那邊聽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位小姐就一直看,我就轉過去,阿彌陀佛!看什麼東西啊!我這種個性怎麼會怕她,對不對?然後我就看很多人在看的時候,念珠拿得特別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意思是說,你是在看什麼東西?我念佛有什麼不對嘛?對不對?就是這樣一直看你,奇怪讀到大學,還是economic,經濟懂,還有這個scientist,科學上還是engineer,將來要做engineer工程師,工程學,structure engineering,而且我們念這個結構的工程,還有這個頭腦是一等一的,為什麼要信佛?他把我們當作是老太婆,那時侯是吃素,臉白白的,當然沒有現在的營養啦,以前就是吃素,吃的營養不夠啊,吃得那個臉像死人的臉,像那個要準備火化,化妝以前的死人的臉一樣的。在大學裡面啊,剛開始沒有什麼素食團,那個吃的素啊,就是營養不夠,可是還是要堅持。別人覺得很奇怪,我們覺得很光榮,我們覺得很光榮,大學教授李炳南老居士,中興大學的教授,他都學佛,對不對?懺公,懺公是什麼?懺公是滿族,他的爸爸或者祖先,是皇宮裡面的非常頂尖的人物啊,他是貴族出身的啊,他都是這樣信佛出家啊,哎呀!懺公年輕的時候,相貌莊嚴相當的英俊,比劉德華都俊。他還是出家呀,是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教真偉大,真是了不起啊。現在很多的科學家啊,不能解決的問題都要到佛經里求解了。「佛不以自己成佛為滿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導大家如何成佛。這一個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懷抱,以及偉大以及深廣處,確實在一般宗教之上。總之,佛法是教人要自尊自信,」自尊自信,這指什麼?指我們的靈性,你要自己尊重你的靈性,要自己自信你有一個佛性,這句話是這個意思,不是像我們講自尊心、自信心,不是這個意思,他說我們要尊重我們的靈性,我們要對自己的佛性要有信心,是這個意思。「為使自己從生死痛苦當中解脫出來,為使一切眾生從生死痛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應當珍惜佛陀傳給我們的教導方法,來加倍努力,開顯我們本具有的佛性,使人人都可以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的最圓滿境界的人格。」「佛法與其他宗教的第三個不相同點:『佛法是一個具有包含性和圓通性的教理,其他的宗教,卻多半是具有排外性的』。」注意!從世界各地的戰爭就知道,佛教從以前沒有一次因為佛教而戰爭。宗教的戰爭,十字軍的東征,這是一個代表性;那麼各宗教上的不能夠契合,殺死多少人、異教徒,可是我們佛教徒不這樣做,我們對於不信佛的人就是等待因緣,創造因緣,我們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攻擊,我們也不可以傷他,傷害他,這是佛教非常偉大的,非常偉大的。做為一個佛弟子,如果去排斥其他的宗教(邪教是另當別論),排斥另外一個法師,只要我所教出來的徒弟,我們不容許徒弟去攻擊、傷害任何一個高僧大德,只要他是正知正見,都不能,何況我們其他的這些凡夫俗子,同情他、憐憫他,對異教徒我們跟他結善緣,不跟他結惡緣;我們的包容心,為什麼?我們早信佛,我們早成佛,他們不信佛的,慢一點,將來經過無量劫,還是可以成佛,他有機會再轉世,再來聽經聞法,他還是有機會再成佛,只是我們比較快,我們的解脫因緣快到了,大家如果認真的念佛,臨命終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就跳出六道輪迴了,就在極樂世界就可以成佛,就可以轉生他方世界去普渡眾生,示現八相成道,我們速度快。所以我們對於沒有信佛的,沒有因緣碰到佛教的,我們要抱以同情,還是平等心的對待他,那麼更何況對待我們整個佛教的這些高僧大德,別人分,我們不分,那別人分,有別人的立場,譬如說:分佛光人,他有他的立場,佛光山有佛光山的立場,我們不能說他不對;慈濟有慈濟人,我們也不能說人家不對,他有他的立場,他也許這樣的組織系統比較方便,或者法鼓山的法鼓人,聖嚴法師的法鼓人,我們讚歎,無論是法鼓人,我們讚歎;佛光人,我們讚歎;慈濟人,我們還是讚歎;但是對不起,我們沒有慧律人,沒有,沒有,統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在師父的心中,沒有什麼人什麼人,都是佛的弟子。所以你們來講堂,那就是跟師父有緣,離開了講堂,就跟其他的高僧大德有緣,只要是正信的,你們統統可以去,文殊講堂的大門打開,你們隨時可以來,你們隨時可以溜,但是不要讓我知道,不要讓我看到;我在上課的時候,不要就溜出去了,因此學佛就學師父這一點啊,平等心,你也不要去掛疑什麼大乘、小乘,三論、天台、華嚴,記住,每一個法師都有他渡眾生的因緣,不能隨便誹謗,不能隨便批評他。某些眾生,慧律法師去沒有用的,度不來,某些眾生,其他的法師去沒有用,一定要我來,真的!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是這樣,很多眾生釋迦牟尼佛有辦法,可是啊,對這個東門的老婆婆他就沒辦法,他就一定要派阿難去,他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釋迦牟尼佛去,她就不想見他,釋迦牟尼佛用神通轉到東邊,她就轉向西邊;釋迦牟尼佛走到西邊,她就轉南邊;釋迦牟尼佛轉到她面前,她就往天看;釋迦牟尼佛飛上天給她看,她就往地看;她就不想看他,就跟佛陀沒緣,佛陀就告訴他,就說你們看,最尊貴的世尊,還是沒有辦法度無緣的眾生,她跟誰有緣?她跟阿難有緣,阿難你去,他就派阿難去,一下子就度進來了,這個就很難講。我們文殊講堂也是一樣,師父講課,人比較多,可是有的人他就不來,他就是要等胖子,我們的胖子法師也是很有魅力啊,他就是要等胖子,你也沒辦法啊,所以說這個就是因緣,這個沒有誰是誰非,誰對誰錯,沒有,佛教就是這麼解脫,大家就是要有這種心量,別人道場多,我們隨喜讚歎,那裡法會很多人,哎呀!佛教興盛,就算不是我們這裡,我們都很歡喜,我們都替他歡喜,替他高興,千萬不要嫉妒;嫉妒不但不能解決事情,而且會敗壞佛教,只要任何一個團體人多,我們都讚歎,胸量要放大,放大一點,我們這個女孩子啊,不要胸部很大,度量卻很小,不要這樣子。「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築在人人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的理論上。因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戒中的第一條:「你不可相信假神」之類的教義。」底下講得太好了,我們念下去你就知道,「基督教徒,以及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是邪神,」基督教認為他自己是真的,你回教、印度教信的是假神、是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認為基督教徒的上帝是邪神,彼此都說,你不可以信奉假神,那問題是那一個宗教的神是真的啊,哪一個神是假的呢?這一個爭論,竟然用戰爭去求解決,十字軍東征,跟基督教的新舊教戰爭,都是歷史的實例。」那麼十字軍東征就是宗教的不一樣,那麼基督教、新舊教,就是天主教跟基督教是為了贖罪卷;天主教到最後糜爛的時候,濫發行這個贖罪卷,就是你買多少錢來贖罪,造了惡業可以贖罪,那麼後來基督教的這個革命者認為這個就是迷信,認為這個是騙人的,那麼就開始戰爭,因此啊,由天主教到基督教就是因為贖罪卷的問題,所以新舊教的戰爭,就是因為贖罪卷的問題,那麼都是歷史上的實例。「佛教就沒有這個毛病啊,佛法相信佛性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沒有排外和專橫的氣氛。進一步說:佛教的大包涵性,能夠包涵、容納一切宗教的教義。任何宗教所講的理論,佛法中都具足;但是佛法中不共的高深道理,卻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上找不到的。譬如說,慈悲救世這一點來說;佛教不但與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講法,還更進一步的,有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要解釋一下,無緣大慈就是沒有條件的大慈心,同體大悲就是共同的本體性來發揮;無緣大慈,沒有條件的救你,給你快樂;同體大悲就是我們都有佛性,所以我救你是理所當然的,這沒有任何的條件,沒有任何的代價,我就是要救你,因為你也是佛,同體大悲的說法這是其他宗教絕對沒有的。「廣大菩提心和無盡莊嚴的菩薩行願,以及甚深廣大的空慧學,甚深廣大的空慧學,我們講空性的思想,已經講了很多;般若思想,也是在任何宗教教義中找不出來的。」「佛法決不詆毀其他宗教,不誹謗其他宗教,佛法相信眾生根器不同,教導之方法,自不能泥一。」泥一就是固定,教育的方法不一定,入門的方法也不一定;有的從插花入門,有的從煮素菜入門,有的從聽經聞法入門,有的從法會入門,都不一定。「各種宗教跟哲學,都有它價值和功用,各種宗教都能在某一個時間空間中,對某一類眾生,發生教化跟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種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現世和未來世得到利益安樂。如果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那就必須要完成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的條件。」這個划下來,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這就是佛教講的,佛教就是要做這個工作。「佛法認為一切宗教,只有深淺的區別,頗少邪正的差別,邪正的差別;」像儒教,他認為是人乘,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他認為這是天乘,道教、道家也是天乘,只有深淺的區別,「對任何一個問題,佛法都有幾種不同深度的解說,來適應各種眾生的需要,」因為角度不一樣,眾生的角度、根性也不一樣,用的度眾生解釋也不一樣;「佛法這種包涵容攝萬象的特性,真是廣大無邊,不盡其際,難測其底。」「再舉例來說:大凡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都能夠了解和容攝低級智慧人的境界;」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我們是屬於高級高度智慧的人,我們對於那些叛逆,反駁我們的,我們要容攝低級智慧的人。「但是低智慧的人卻難以夢想,更不能了解或涵攝大智慧人的境界。」你跟他講了老半天,秀才遇到兵,有理扯不清,解釋,很難啊。有一個一貫道的來:「哎呀!師父啊,你慈悲啊、智慧啊,麻煩你到我家去」。我到你家去做什麼?度我那個老公啊,一貫道的老公啊。我說:多久了?二十幾年了。我說:你回去吧,拿錄音帶給他聽。她說:他不聽啊!然後我說:對不起,我寧願在家自己泡伯朗咖啡,或者是泡那個麥斯威爾,我也不願意去度這個根深蒂固的人;她說:為什麼?我說:你學過這個邊際效用法嗎?她說:沒有!我同樣用兩個鐘頭講給你一個老公一貫道的聽,還不一定度得進來,為什麼我不用這兩個鐘頭去講給幾十萬個人聽?對不對?同樣的時間我一定要獲得到最大的代價,對不對?我的生命有限啊,大家信一貫道的統統來叫,師父啊!來度我的老公。那對不起!很難啊,而且那種根深蒂固;所以一貫道就是很善良、很善良,真的是很善良,夠善良的;也吃素、也持戒,有的一貫道的,有時候比我們佛教徒更善良,這說實在話的啊,真的,也很君子啊,最大就是知見錯誤,這個知見錯誤,最嚴重的就是目標方向錯誤,目標方向錯誤,永遠不能成佛,這個就最嚴重的;要有正知正見,那沒有正知正見,再大的善良也沒有用啊,所以我告訴她,善良不代表解脫啊,這是師父的一句名言;師父,他很善良。我跟她講:善良不代表解脫啊,要大智慧的善良。以下,「物理學家能夠了解涵攝普通人的常識,但是普通人卻不能了解,更談不上涵攝物理學家們的見解跟境界。只有大海水可以納百川,也只有深廣的佛法,能夠攝盡涵藏一切其他的教法。」所以佛教太偉大了。「佛法與其他宗教第四個不同點:『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煩惱和有我見的;佛卻是無煩惱的大自在解脫者』」一般宗教都說:如果人不信從上帝,或者是觸犯了上帝,上帝就會發怒,上帝就會懲罰人,甚至與會把他打入地獄去受苦。在各種宗教的記載中,很容易見到上帝的震怒,不但上帝會震怒,而且降災、懲罰世人,這一類的故事和訓誡,太多了。打開聖經,上帝常常發怒、降災,水災啊,基督教的最後裁判,叫做審判啊,尤其令人害怕;因為這個最後的審判,因為你常常可以看到這個啊,我們的電線杆啊,都寫上帝審判世人;這個最後的審判,可能將你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如果這些話是真實的,人類當真太不幸了。底下講得很好,上帝最初就不該把人創造出來,把人創造出來,無端端的被製造出來的人,因為不信上帝,或者是沒有洗禮,不信上帝,就這樣被這個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喔!這個張澄基博士也很會刮(挖苦)人,還加一個「慈悲」,就被這個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這也真是挖苦得恰到好處,去永遠受苦,真是一件令人不可了解的事情。我以前也是,沒有看到這一本以前也實在是想不通,後來看到這一本這樣講是拍案叫絕,正合我意。我們姑且先退一步,假定有這麼一個全能的上帝存在,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上帝的性格;上帝如果會發怒,送人送進地獄,他就是一個有嗔恨心和報復心的人。嗔恨心是一種毒惡的煩惱現行,現行就是種子起現行,就是現在我們所起的種種行為啊,統統叫做現行;一個人有嗔恨心,就表示他的嗔,煩惱的種子,還沒有斷盡啊。各位現在在聽我演講,也許此時此刻,並沒有發怒,至少我希望如此。但這不表示各位沒有發怒的能力啊,假設我走到台下去,無緣無故的,啪!在你臉上,颳了一個耳光,你馬上就發怒了。這說明貪、嗔、痴這個潛能,這個種子啊,這種動態、動力,一直存在我們心中,在《唯識學》裡面叫做種子,種子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常常存在我們心中,這個根深蒂固,是不容易消滅的,或者是講,種子就是接近我們講的習氣,習氣難斷,佛力易懂啊,習氣難斷啊,所以不容易消滅,一遇外緣,馬上就起現行。因此,不管人也好,神也好,他如果會發怒,會懲罰忤逆他的人,他就是尚未斷盡嗔煩惱種子的人;他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凡夫,講得好,這句他講得好。根本還沒有解脫,更說不上是圓滿至善的神!底下就讚歎佛啦,佛不會發怒,也不會審判眾生;佛不會發脾氣,也不會送人下地獄。如果人會入地獄,那是他自己的業力送他去的,他每天都嗔恨心,殺人、放火,造無量無邊的惡業,死後他自己不幹凈的業牽著他去,絕對不是佛懲罰他,而將他送進去的。是業感,業力的感應,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獄,佛還要入地獄去救他出來!所以,佛法絕不會恐嚇人家說:「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則佛陀發了怒,就會送你入地獄」。嗯!講得好,相反的,佛卻鼓勵人,入地獄去度眾生。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這種精神的表現!我們如果把佛陀的品德,和其他宗教的上帝比較一下,就知道佛陀的超勝和偉大了。所以說這本「什麼是佛法」,看了以後,怎麼會不拍案叫絕,怎麼會不會說:哎呀!真是偉大啊,真是了不起啊。第五、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因為佛法的基本教義,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就是我們的佛性啊,寬容性就是平等啊,和包涵性就是慈悲啦,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現的只是寬容和民主精神,跟其他宗教的獨斷和不容忍的精神,造成一個鮮明的對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沒有因為宗教迫害和異端、裁判等事迹,而相反的,異端,再講一遍,沒有宗教的迫害,佛教不會去迫害啦,迫害人家,和異端就是思想跟我們看法不一樣的,今天大家並不一定要來支持我慧律法師,但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信仰不一樣,思想不一樣:有的有信仰,有的沒有,有的人傷害我們、誹謗我們,我們還是,雖然這些異端啊跟我們,我們也沒有能力,也不必要去跟他爭,沒有必要。所以說以前有能力的人,也不會是異端去裁判他們,去審判他們、處罰他們,這些事迹都沒有。相反的,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絕對自由的發言權,凈土宗,禪凈律密都有發言權,都可以隨便發揮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批評其他宗派的主張。其民主精神和重視真理的態度,發揮到極致時,竟到「呵佛罵祖」;叫你破相啊,為什麼要「呵佛罵祖」?就是要叫你破相啊;佛不在於雕刻,不在畫畫,佛在你的心中,他最重要「呵佛罵祖」是叫你不要著相,這個是要有功夫的啦,沒有功夫的人,還是不要這樣子做啦。所以在闡明諸法空寂,在闡明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不可得的這個道理的時候,居然說是「干屎撅」,「干屎撅」就是擦屁股的那個木片啊,以前擦屁股的是個木片,撅就是個木片;以前沒有衛生紙啊,擦屁股的時候沒有衛生紙,用什麼?用乾的這個木片,我就用過了;大部分四十歲以上的人,住鄉下的人有時候用過,四十歲以後住在城市的人就很少用,這個我們用過,說「佛之一字,我不喜聞」,也是叫你破相,這種精神,是何等的徹底!何等的豪放!在哪一種宗教裡面,找得到這些表現?在其他宗教裡面,上帝或教主所說的話,是神聖不可過問的。上帝的話,錯也好,不對也好,教徒只容許全部接受。佛法則不是這樣子,佛教徒對佛陀所說的話,可以接受或者不接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就不悟,你可以懷疑,你可以問,因為佛陀所說的道理,因佛教徒的根基智慧不一樣,往往,這個「住」啊,是打錯字,往往是多方面的;底下這個「住」,往往是多方面,這個「住」不是,是往,它少一撇,往往是多方面的,這個字打錯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說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在佛經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向弟子以及聽講的人說:我是真語者,講真話的人,是實語者,是實在的人,是不誑語者。是絕對不會去誑語啊。總是勸導聽眾,研究真理,注重理性,從來沒有用威嚇強迫的口吻,或者是手段來叫人聽從他的。《妙法蓮華經》講得最明白啦,它的記載是最清楚啦,在佛要講最上乘的一乘佛、一實相的道理,難信的佛法的時候,竟然有五千個聽眾離席,五千個聽眾離席,自以為得到了解脫,不願意聽講,離席的而去。佛陀不但沒有發怒,也沒有追究、也沒有責罰,而佛陀只是說:「哎呀!他們的機緣還沒有成熟,跟其他聽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業,還不如讓他們離開,也是好的。」你看,佛陀對於這些背叛的、不認同的,或者是離開的,一句話不說,而且是慈悲的包含,只是講因緣還沒有成熟而已,要不然他們聽了誹謗、批評,更不好,這是何等的包涵,何等的民主以及何等的偉大!第六、佛法的愛是無限的。基督教的聖經上說:「你要愛你的鄰居,你要愛你的仇敵。」這些訓示,都是很偉大的。但是就是不能愛異教徒啦,由於基督教的教義,已經超越了國家、種族、人類和現世,所以能夠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義,雖然多能夠超越國家、種族、人類和現世,卻不能超宗教,愛仇敵可以,但是絕對不能愛異教徒!所以佛教徒在基督教徒覺得就不可愛了,他們不會愛我們的,對不對?我們還可以反駁他,他不愛我們的,可是我們愛他,一切可以忍讓、可以寬恕,但是一涉及到上帝和他們基督教天主教的,就絕對不寬容,絕對不博愛的精神,就馬上暴露出來。最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異教徒,不也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人類嗎?同樣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子女,」為什麼無端創造的出來又要送我們下地獄去永遠受苦呢?他的博愛,究竟在哪裡呢?所以最後還是拜託上帝,不要把我們繼續創造出來,跟我講的還是一樣,拜託他,打個電話或者傳真給他,拜託他不要創造出來,免得受苦。底下說,佛法的博愛和大悲,則是無限的,是絕對的,沒有條件的。講得好,佛法的愛,不只於全人類,而且也及於全生物,所有的動物都不能殺,都要慈悲憐憫,因為他都可以成佛。佛法不但叫人要愛仇敵,而且要叫人愛異教徒。要等待因緣,恆沙(印度恆河的沙,這是佛經里經常引用代表極多數的意思),恆沙的眾生,若不度盡,誓不成佛!所以進一步從哲理的觀點來說,佛法的愛,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超越一切相的,這超越一切相的愛,和不可思議的空性合一,於了達一切法不可得中,無緣大慈,任運興起;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因為畢竟是空寂、平等的佛性,這個空性的思想,跟大悲心的作用不二的哲學,是佛教教義中,最高最深最不可思議之處。最不可思議的地方。這些教義,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但是我想趁這個機會,在這裡提一提,使各位有個印象。西藏的嘎馬巴大師,這個「大手印」的發願文裡面,有幾句話說明上述的教義,是非常有力的,非常有力的;眾生自性雖常為佛性,眾生的自性,雖然常常是有這個佛性啊,但是因為不了解無際,由不了知無際飄輪迴,因為不了解我們眾生的自性的佛性,所以啊,無際,就是無邊際的一直飄到這個輪迴的六道裡面,所以叫做無際飄輪迴;意思就是沒有止境的輪迴啦。願於苦痛無邊的有情眾生,希望無量無邊的苦痛眾生,恆常生起難忍的大悲心,什麼叫難忍呢?身體受的苦啊,別人侮辱的苦啊、病苦啊,那麼內在的苦,外在災難的苦,統統要忍下來,還要去救度眾生。難忍悲用未滅起悲時,體性空義赤裸而顯現,這個難忍,就是難忍能忍的時候啊,這個悲,依體起用啰,空性就是體啊,悲就是大用啊,那麼難忍,然後運用這個大悲心還沒有滅,意思就是正發起來的時候啊,所以叫做起悲時,未滅就是起啦,這裡有點重複,難忍悲用未滅、未滅,就是起悲的時候,這個難忍的悲用還沒有滅掉,起這個大悲心的時候,體性空義赤裸而顯現,這個赤裸是佛教用的,一塵不染叫做赤裸,一絲不掛,簡單講就是完全的顯露出來;我們體性絕對的空義,赤裸裸的呈現佛性出來,此離錯謬,離錯謬,就是顛倒、執著、分別心,這個離開了執著,離開了分別,離開了顛倒的心,是最殊勝雙運道;雙運就是空、空性,還有悲心啊,叫做雙運,要最勝的雙運,你一定要有空性,畢竟空的思想,就是產生大智慧;那你一定要救度眾生,那就是發大菩提心;此離錯謬,只要你離開顛倒、妄想、執著,就此離錯謬,那麼你有空性,你就離開錯謬,但是要救度眾生,要有大悲心,叫最勝雙運道。願不離此晝夜恆修觀,這個「觀」就是記取觀照,希望啊,無論是白天晚上,都不要離開這個空性的思想,都不要忘記眾生的苦痛,一定要好好的去觀照,千萬不要離開。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明天我們再繼續發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二十二頁,中間,諸法於此心的無生空性。還好我們已經上課十年了,大家對無生空性啊,也重複的薰習,這是很好的現象,否則這一句,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講,是完全沒辦法體會,也不知所云。所以說這個講緣起,它就是講性空,講性空就是講無生,講無生就是講絕對,講絕對就是講實相,講實相就是講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生滅就是不生不滅,生就是無生。那麼諸法與此心的無生空性,是法爾現成的。法爾就是講緣起,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唯識來講,就是業感,業感構成的緣起,它就是這樣子,叫做法爾現成的。情感至極的同體大悲,也是本來具足的。既然大家都有佛性,那麼我尊重你,你尊重我。那麼悟證諸法空性的時候,注意那個「諸法」就是一切法啰所以華嚴那個定義,定義得很好,何謂大智?盡法界,無一塵可染,名為大智。何謂大悲?盡法界,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這個講得實在太好了。所以這諸法空性的時候啊,大悲心是不假造作的,它是從清凈的自性展露出來,任運生起啊,這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事情!對於被無明習氣所覆蓋,不能開顯本具佛性的有情啊,佛陀自然會生起無比的悲心。全世界、整個宇宙,只要是眾生,他都是被無明習氣所覆蓋。佛之慧眼,見我們眾生的本性裡面,都是佛性;因此啊,佛本能地覺得眾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夠圓滿,眾生不能成佛,是因為本身不夠圓滿,所以他會自然地盡未來際,去成熟一切眾生,這個成熟啊,就是由願力創造種種的因緣,緣是由願力而成;簡單講就是創造因緣,使眾生成熟,使眾生成熟,叫做成熟一切眾生,都皆,使皆完成佛道的事業。有修證的學佛人,就是有修有證的學佛人,能夠常常有這個「我跟諸佛同一體」的境界,同一體的境界,而十方諸佛卻時時刻刻的在「我與眾生同一體」的境界中。簡單講,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會說,我與諸佛同一體,而諸佛會說,我與眾生同一體,那麼既然同一體,就是我們的佛性都是平等的,是最尊、最貴的;那簡單講,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尊敬,因為都是未來佛,未來佛的境界中,那麼唯有從這個高深的法爾的境界裡面啊,興起的大悲與博愛,就是無私啰,才是平等的,沒有偏私的,是最徹底的,是最圓滿的,和超越一切分別和限量的。這個限量就是講相,有限量,它就是有相,它才有量,沒有相,它就沒有量的東西,你說我的思想,那幾公斤啊?對不對?我覺得很快樂,你的快樂有幾公斤啊?它沒有相的東西,就沒有量;所以說一切的分別是指內在的,超越一切內在的心相,那麼這個限量是指有形的,外在的。二十三頁,第七、佛法所教導的往生凈土,跟其他宗教的永生天堂是不一樣的。這個很多人是誤會了,很多人誤會了,一般人,不能夠了解佛法的人一定這麼說:哎呀!基督徒祈禱上帝,死後登天堂;跟佛教念佛往生凈土並沒有什麼不同,這個話表面上看起來好象是不錯,但是仔細研究起來,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別。其他的宗教所宣傳的這個天堂、地獄啊,似乎跟這個人世間相對立的處所,人世間相對立的處所。天堂、人世以及地獄,好像就是包括了整個宇宙。因為聖經所講的就是這三個地方,不是講上天堂,就是講下地獄,除了這個以外,沒有什麼無盡的世界,恆河沙的諸佛凈土,沒有。所以這個天堂、人間以及地獄啊,就似乎包括了整個宇宙。這個人世間是暫時的考驗場,天堂或者是地獄啊,才是真正的人生的終點。這是一個有限的,以及消極的論調。佛教所講的這個凈土,卻根本與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觀是無限的。《華嚴經》就講得很清楚,大乘佛教,在開顯諸佛廣大莊嚴境界,尤其是華嚴,還好我們現在正在講《華嚴經》,那個講得多大的莊嚴,廣大莊嚴的種種境界的普賢的境界,這明白的說明宇宙的無限性。恆河沙數的世界,恆河沙數的世界也僅是無盡法界中的一粟罷了。一粟罷了。所以其它宗教里的天堂只有一個,而佛法中的凈土,卻多得不可思議,多得不可思議。像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只不過是廣大無邊,無窮盡的法界當中的一處凈土罷了。進而言之,佛法中了義的凈土,了義就是究竟的意思,一般這是指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了義教,不是小乘佛法的不了義教;或者是權教佛法的不了義教,佛法中的了義的凈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東方;其實南、西、北啊,無盡都可以有凈土,也可以就是這個世界,《維摩詰經》裡面說「心凈則國土凈。」一個人的心如果清凈,那麼這個國土就清凈,你能夠自凈其心,除掉我們這些妄想、顛倒、分別,自凈其心,此土就是凈土。所以往生凈土啊,跟投生這個世界啊,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也絕對不是一切的終點。翻過來,其他宗教裡面所講的登天堂,所謂永生,是跟上帝在一起,去享樂。其他宗教所講的登這個天堂啊,永生,就跟上帝一起去享樂,佛法根據因果的原理,認為以有限的善因,因為他們不是修空性的絕對,他們修有限的這個善因啊,他們不是無所著,他們都有所著;包括一貫道的,要度多少人?天堂有掛名,地獄有除名,都是著相的東西;認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無限永恆的善果,要記住,永恆無限的善果要什麼?要凈因,凈因就是非善非惡,叫做「凈」,清凈的「凈」,清凈的,不落入善、不落入惡、不落入無記,名為凈,那麼這個凈就是絕對,那就是講這個空啊,不得已才加用一個「凈」,清凈的「凈」來形容。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將你的善因享受完了,還是要掉下來,福報享盡了嘛,像仰天射箭,向著天射箭一樣,勢力盡了之後,力量沒有了,箭又跌下來。佛法的往生凈土,是說憑籍著你的凈因,不落入善、惡、無記,你就能夠得到一個良好的修行環境(凈土)裡面去。簡單講,往生凈土是什麼?是有任務去的,不是享樂去的;往生天堂,其他宗教的往生天堂是享樂,佛教的往生是凈土是任務,他是有任務去的,他要繼續學習、繼續成佛;在諸佛宏願的感應下,整個環境都能助你修行。修行有了成就,依照你自己的願力,並不一定永遠住在這個凈土,而是要到他方無盡世界去和再到這個世界來度脫眾生。綜結的說:往生天堂去享樂,這實在是有限宇宙論的自私和消極的幻戀;為什麼講幻戀呢?因為「幻」就是實在,福報有一天會享盡,這個就像幻相一樣的不實在,叫做幻戀;對於幻相迷戀,這個叫做幻戀。再講一遍,綜結的說:往生天堂去享樂,實在是有限宇宙論的自私和消極的幻戀;而往行凈土去修行,則是無盡悲願菩薩的方便莊嚴!因為他是有任務去的,有任務去的。(二十五頁)怎麼樣才是佛,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教義,不相同的地方很多,前面所列舉的七點,這只是撿這個最普通以及比較容易懂的來說,目的是想用襯托的方法來幫大家對「什麼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現在進一步從另一個方面來研究:(一)怎樣才是佛。(二)人類因為什麼缺憾,所以不能顯現這個本具的佛性。意思就是毛病在哪裡?(三)佛陀傳給我們什麼方法,使我們可以修練來達到理智情感以及能力都同時存在最圓滿境地的人格?前面我已經對「佛」試下了一個定義:佛是理智、感情、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我這裡必須說明一下,這個定義,並不能表示絕對的佛性,而只是憑人的腦筋思想範圍內,想對佛性作一個比較容易了解的解釋罷了。說佛是、情感理智和能力都達最圓滿境界的人格;也就是說: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那麼什麼是大智、大悲和大能呢?我們在逐步的一一來解釋:第一、什麼叫做大智?佛的大智,包括有兩方面的大智慧:一個是縱深的,一個是橫面的。這個縱深的智慧,佛家稱為「如所有智」;把筆拿起來啊,這個要作一個筆記,要寫「如所有智」:就是《華嚴經》講的,深如大海之智,叫做「如所有智」,這是指直線下來的,就是所謂的縱深,這個「縱」,就是放縱的「縱」;「深」,深度的「深」,這個縱深的智慧,不是那個「眾生」,是這個「縱」,縱貫線的「縱」,一個「糹」部再一個「從」,深,深度的「深」,縱深的智慧,佛家稱為「如所有智」,這個「如所有智」就是深如大海之智,這是用大海來比喻他的智慧很深;那麼這個橫面的智慧呢,這個橫面的智慧就是有推廣的意思,佛家稱為「盡所有智」。「盡所有智」的旁邊寫一個,《華嚴經》的解釋是廣如虛空之智,一個是深如大海的智慧,「盡所有智」是廣如虛空,這廣如虛空是講平面的,只講平面,一直推廣,往外一直推廣,那麼「如所有智」是往深度表示的,所以「如所有智」是深如大海之智;「盡所有之智」是廣如虛空之智,那麼這個「如所有智」是講垂直的:「盡所有智」是講橫切的,「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層的智慧;也就是我們的如來藏,也就是我們的清凈自性。那麼「盡所有智」就是遍如一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智慧。為什麼講遍如一切法相呢?因為一切法相不離空相,所以內心裏面但莫著於一物,即是了知,一切法相皆是緣起,內心裏面充滿著透視的智慧,了知一切法相是空,了知一切法性是存在,而無形相可得;當我們了解性相不二的畢竟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將會無所住,覺性確實存在,實實在在的存在,卻無方所、無形相、無顏色。所以說「盡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為什麼能夠無所不知呢?因為緣起一定是性空,透視一粒沙,就是透視一切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換句話說,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的地方,大徹大悟,到他方世界也一樣存在著佛性,肉體或許有轉變,但是佛性還是存在的,所以這是佛陀開採人類最偉大的地方,深處的智慧,每一個人統統具足的。這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個偉大,超越幾百萬倍。我們先來談談「如所有智」,「如所有智」:我面前有一杯水,這一杯水在常人的眼光,諸位,在常人的眼光,這個常人,一,常人的眼光,就是一般人來看,這不過是一杯解渴的飲料而已啊。為什麼?他口渴啊。常人的眼光,他的角度是這樣看的;可是在化學家,化學家,二,化學家的眼光看起來,卻是氫二氧一,就是H2O啰,稍微念過一點化學的都知道H2O啰,可是在化學家的眼光看來,卻是氫二氧一的化合物,H2O啰;在物理學家,三,在物理學家眼光看起來,是無數的電子活動,或者是更近代的看法,是能(Energy),能量,它的一種形態,三種人看,三種人對水的詮釋不一樣,眼光看起來都不一樣;第一種人看起來是一杯水,第二個看起來是H2O,物理學家看起來只是能;那再來,在哲學家的眼光看這一杯水呢?它是一連串的因果關係,這個顆粒啊,這些水啊,跟這個水串成種 種的因緣,再把這個水一分析起來,哲學家一分析起來,本體的表現就是空;哲學家講,這一杯水只是現象界的緣起,只是本體界的空,它的表現,這是哲學家的比較深入的透視。在菩薩,哲學家,標號四。在菩薩的眼光,在菩薩,標號五,第五種人,菩薩的眼光看起來,只是心識變現的幻相;就是我們唯識,心識所變出來的幻相,這一杯水,也只是短暫的緣起,心識變現的幻相,短暫的緣起,為什麼?它是業力,人的業力;業力召感的色身,不喝水他會死掉的喔,它的業報就是這樣子啊,他有形相,他一定要靠這一杯水來過日子啊。那麼再來最後一個,六,在佛的眼光里卻是圓滿佛性的流露,因為萬法不離清凈的心性,清凈的心就會影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妙用,這一些相,就是他的題材,凡夫來講,這些萬相是凡夫執著的對象,可是在佛來講,這些萬相,是他善巧方便的題材,他會用種種的假相、幻影,來普度眾生,讓他進入實智,實在的、實相的智慧,所以在一切相都是圓滿佛性的流露。也簡單講,今天我們如果得到解脫,那麼所有的相都不可能障礙你,如果證入了清凈的自性,有所證量,那麼簡單講,你現在就是住在凈土,你現在就是住在凈土。底下,因此證明,對同一事物,同一事物,剛剛講的那一杯水啊,同樣那一杯水,了解的深度,竟可以有這樣的差別的懸殊,有這樣的差別的懸殊,差別竟然那麼大。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過凡夫、科學家,透過就是超越啦,不但要超越了凡夫、超越科學家、超越哲學家的境界,而且要超越聖哲的境界!就是那一些啊,菩薩的境界啦,以及哲學家的境界,處於法性盡地,這法性就是空性啰,盡地就是無所保留;簡單講,佛證到絕對,絕對的法性,不可思議的如如境地啊――什麼叫做不可思議的如如境地?見一切相就是一切性,見一切相就是畢竟空的一切性,心不會被蒙蔽、不會被矇騙,他有強烈的智慧;簡單講,成佛就是什麼事情都騙不過他,他絕對不會去對這個,任何的一個假相,他去起心動念、去貪著,所以他生死自在,我們想要生死自在嘛,就必須對這個假相放得開、扯得下,法性實相,這種境界,不是語言、思慮所能及,因為語言、思慮也是心的一種相,它只是無形相,還是執著的一種相,外相是業感的相,內在的這個,所以說內在講這個語言跟思慮是內心的相,它還是屬於執著;內心但有語言的執著、思慮的執著,那麼都不是法性實相;如果我們了解這些語言、思慮是善巧方便的存在,那麼這就了解畢竟空的法性實相。簡單講,成佛也不能離開這些語言、思慮的工具,透視以後,就了解書本是工具,語言是工具,思想也是工具,而那個絕對的法性實相,才是真正不可思議的境地,可是真正有這種工夫的人,他不會離開善巧方便的語言,善巧方便的境界,善巧方便的假相,善巧方便的緣起,不會離開這些。所以我們再講一遍,證到畢竟空的佛,不會遠離眾生需要,存在的這些假相,緣起的種種工具,包括內在的語言、思想、符號,這些種種的,外在的房子、汽車、洋房、大樓,都不影響,他反而會利用這一些尖端的科技來度眾生,因為這些尖端的科技還是假相,還是有緣起的無常相。
推薦閱讀:
※原來修行是不用修的
※請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讀音?
※往生凈土的一心不亂問題?
※修行佛法,第一要見地正
※說《楞嚴經》的緣起都知道,你知道是對什麼境界的人的開示嗎?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