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胯旋轉虛實的道理懂了,卻練不出?建議您看看這篇……(下)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原文 | 張殿成
編輯 | 立夏
六步練胯法
兩胯旋轉虛實是太極拳架的核心,既不深奧,也不玄虛,道理亦容易明白,但要練到身上,還須下一翻功夫。如想紮實正確掌握用兩胯旋轉虛實,定須按照步驟練習,循序漸進,否則容易練成「夾生飯」。(接上文)
四、二步分解練習
在練好三步分解動作後,將第1.2個動作合併為一個,即實腿一側旋轉下沉後,順勢蹬腿移重心到中間,其它與三步分解相同。
在練習時動作要緩慢,仔細體會和檢查動作是否做到了位:實腿由實變虛時,膝蓋是否晃動?腳底應有的感覺有沒有?腿蹬地能否使上勁?上身的方向是否發生了改變?虛腿由虛變實時,重心是否旋轉到位?身體方向是否旋正了?胯是否合住了?虛腿膝蓋是否弓起?
五、連貫練習
只要分解動作練的紮實,連貫起來就容易,無非是虛腿由虛變實,又由實變虛,身體上身在每一側的旋轉是≤90度。
太極拳所說的大圈、中圈、小圈,其實質是指兩胯旋轉時的幅度大小,兩手所劃的圓或弧,只是兩胯旋轉的外在表現。初期練習,每一側旋轉90度,應盡量做到位,才容易找到感覺,待練習純熟後可將旋轉的幅度逐步縮小。在套路里,既有大圈又有小圈,根據每一個拳勢不同,該大時要大,該小時要小,如果都是大圈,會顯得身體上身來回晃動,飄而不穩。
六、與纏絲相結合
連貫動作練習熟練之後,先結合單手,單手熟練之後,再結合雙手。在練習纏絲時,注意力要集中在兩胯旋轉上,不要放在手上,手盡量不動,仔細體會以身帶手的感覺。雙胯的旋轉是公轉,兩手及小臀的轉動是自轉,自轉也是身體帶動的,此點不可不知。纏絲練習也要先練分解,後練連貫,現舉例說明:
1、右手正面纏絲 (重心在右):①旋轉右胯移重心到中間,右手旋轉下切,立掌;②旋轉左胯重心移到左,右手向小腹前裹合;③旋轉左胯移重心到中間,右手向上旋托至胸前;④旋轉右胯重心移重心到右,右手滾動向右打開。
2、右手側面纏絲(重心在右):①右胯旋轉下沉,右手自然上掤;②移重心到中間,右手向右後側抓拉;③旋轉左胯移重心到左,右手向右側下方裹合;④旋轉左胯移重心到中間,右手向上旋托;⑤旋轉右胯移重心到右,右手向右滾動打開。
3、雙手正面掤捋(重心在右):①旋轉右胯移重心到中間,雙手自然向右翻掤摺疊;②旋轉左胯移重心到左,雙手下捋至腹前;③旋轉左胯移重心到中間,雙手向左延伸翻掌;④旋轉右胯移重心到右,雙手向上旋托旋掤至身前上方。
其它纏絲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都是同理。通過練習纏絲可以發現,重心移動的前半截為蓄,後半截為發,前半截的旋轉是為後半截做準備的。
練習纏絲這個環節,並不是將所有的都練熟,但起碼練習二至三個,有單手有雙手。練熟的標準是重心移動時,不用再去想胯怎麼松、怎麼沉、怎麼轉,達到自然而然。
七、帶到套路里
纏絲練好了,帶到套路里就容易了。但還是要一個一個帶,也就是練單勢,一個練順了再練下一個,比如陳氏老架一路,練到第三個「金剛搗碓」為一個段落,將這一段連貫起來練習幾十遍,練順之後再練習後邊的單勢,越往後越容易,進展越快。全部帶到套路之後,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規律:
1、所有重心移動的規律都是一樣的,先旋轉實腿一側,再旋轉另外一側,兩胯周而復始,交替旋轉;
2、前後弓箭步的重心移動,並不全是「旋轉下沉」,如摟膝的第一個動作,通過松胯下沉,前腿一蹬地就將重心移到了中間,上身並未發生旋轉。這種通過松胯下沉,胸向不變的重心移動方式稱為「襠走下弧」,也有人稱為「襠走鍋底」。在整個套路里,「襠走後下弧」(立弧)的方式較多,有些拳勢胸向不宜發生變化時,採用的都是「襠走下弧」。
3、所有步伐的轉換,首先是實腿要「旋轉下沉」,一是將重心完全穩固在實腿;二是可將虛腿的胯領起,虛腿提膝,輕便靈活,達到以身帶腿的目的。所謂「逢轉必沉」,講的就是逢動必松胯下沉,或旋轉下沉。
4、個別拳勢,為了調整身法或為了走出某種勁路,也常採用「旋轉下沉」,而不移重心。如「青龍出水」的第一個分解動作,右胯的旋轉下沉就是為了調整身法;而第二個「金剛搗碓」的第一個分解動作,右胯(虛腿)的旋轉下沉,是為了第二個動作走出左掤右裹勁。類似的例子套路里還有不少,需要在練習時仔細體悟。
5、任何門派的太極拳套路,由於拳理拳法相通,一脈相承,所以重心移動的方法都一樣,否則就不能稱為太極拳。
八、太極拳胯的意義
胯關節(髖骨)在各項運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太極拳對胯的訓練運用可以說是關鍵的關鍵。
一、松胯的條件:松胯的首要條件是良好的腿力,在太極拳的模式里腿力的訓練就是放鬆,用鬆開之後身體的重量也就是所謂的松沉訓練身體增強腿力。有了腿力就有支撐上身重量的能力,初步具備胯鬆開的要求。松胯的關鍵是腰(脊柱)的鬆開,簡單地說就是胯坐正的時候背肌、腰肌是鬆弛的,反之背肌、腰肌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必然產生肌力的牽拉,出現松不開不敢松的問題。背肌、腰肌的鬆開也是松沉練拳的結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腹肌的鬆開;腹肌的鬆開是整個肌肉群的放鬆,往往我們只是注意到腰肌的放鬆,腹肌注意的不夠。
二、胯的中正:胯能夠鬆開的目地就是胯要坐正,像坐在高凳之上的練拳,脊柱----尾閭自然垂直向下。自然坐正就是胯要穩穩噹噹的放到大腿(股骨)上,能夠自由的沒有牽拉的運轉。胯落正才能上下合為一體,膝蓋才能夠不會受到上身重量的壓迫,胯的中正可以說就是拳架的中正,就是身體骨骼的中正;骨骼的中正就是骨架沒有被筋肌的牽拉,自然地落穩。如果把胯方正還會有向後凸起或胯的周遭還需要用力才能扶正的話,說明胯還沒被真正的放正。胯落正可以在定式中調整,更重要的是在拳架運行中落正,需要在練拳中一遍一遍的體會糾正。
三、落胯的作用:(1)胯正能夠更加的放鬆(2)我感覺當胯能夠落正,身體的重量和受力能夠更好的被傳遞到腳底。(3)四肢能夠被胯帶動運轉,拳架的運轉都是在胯的帶動下運行。(4)拳架的球體感更加清晰,腰旋轉的感覺出來了,能夠體會到腰胯一家的整體感。(5)虛實更加清晰,拳架的流動性明顯增強。(6)「胯骨頭大拳頭」這是一句很早就聽到的話,現在能夠體會到胯的引擎作用,胯可以帶來強大地能量。拳友幫助調架子、搭手試勁(拳架受力)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本完整、自然運轉將人推出,有不用力才是最大力的感受。
四、胯與腰:各種拳論談及胯的表述很少,多用腰來表示了髖關節和脊柱,因此初始練拳很容易理解為脊柱就是腰,腰轉就是脊柱轉,因此造成肩胯不合;不容易理解、體會胯的作用。關於胯與腰,拳友有一段詼諧精彩的表述:「胯和腰是一家,胯是老爺們,腰是老娘們」。既然是一家子必是形影相隨,四肢就像他們的兒女跟著跑。
五、脊柱是門軸:練拳時脊柱松的狀態決定著胯的狀態,脊柱--尾閭自然垂直的於地面就可,練拳和推手都不要緊繃出現力量,以往我們會以為所謂的用腰力才能保證接住受力,用腰力才能感受到勁,其實都是沒有鬆開的表現,當你把所謂的腰勁鬆開了,胯坐正了,受到外力自然地被傳導到腳底,腰(脊柱)才可以自由的運轉。脊柱的旋轉我體會就像旋轉門,「脊柱是門軸,動是整體動」。
九、最後的幾點建議
1、練慣用兩胯旋轉虛實並不適合初學者,初學太極拳還是先將套路練熟,身體逐步放鬆和協調之後,再練習兩胯為好。練拳年頭越長基礎越好的,掌握起來會相對容易。
2、在練習之前,並不需要先將兩胯開的如何如何,能跌橫豎叉的人,兩胯未必會松會沉會動。當然,如果經常抻筋壓腿,對練習兩胯旋轉虛實,會很有幫助。
3、越是簡單的東西越難練。在練習時切忌心急,要心靜體松,按照步驟,循序漸進,扎紮實實,在上一步驟未完全掌握之前,絕不進行下一步驟,更不可越級練習,一旦練成「夾生飯」,再改起來會更難。
4、用兩胯旋轉虛實是太極拳的核心技術。一旦掌握,對套路里每個動作的分解、攻防含義、勁路走向,就會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套路的演練水平會有質的飛躍,練拳過程中出現的毛病,絕大多數都是兩胯所致。特別是對想練出一定功夫的人,必須要跨過這道門檻。所以,練習時不要有畏難情緒,要有自信,只要多加練習,說不定哪天就會立時頓悟!
5、由於本文較長,細節繁雜,讀起來枯燥無味,可以看一段練一段,練一段看一段,其它的先不去理會。本文中所講的一些東西,只有練到身上之後,才可能理解和有所體悟。看似複雜,待練到身上之後就會覺得,原來這麼簡單!
(廣告)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推薦閱讀:
※糖友分享|糖友加餐吃什麼?這篇文章告訴您!
※爸媽的這句話,孩子窮一生!家長再忙也要花2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一點資訊]
※不想窮,就好好記住這篇文章
※毛孔大、黑頭多?靠譜的方法看這篇
※如果你也不知道該給寶寶買什麼食品,那麼你一定需要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