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再見我漢家衣裳——漫漫漢服復興路
《左傳·定公十年》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多少年來,我們一直以「禮儀之邦」、「衣冠上國」自居。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我們在現代化的潮流下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
近年來,我國街頭時常能見到一些身著漢服,閑庭信步的年青人,他們衣袂當風,佩環叮咚,引得路人紛紛側目,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員。大多數人也許會疑惑:他們為什麼穿著古裝?更甚者,會有人用或嘲笑,或厭惡的語氣對身邊人說:「你瞧瞧,他們是不是日本/韓國人?穿著和服/韓服就敢上街!」每到這時,我不禁會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不是漢朝的服飾,她從夏商而來,經歷千年風雨,一直作為漢族的衣冠,直到清政府強令「剃髮易服」,所以不能稱作古裝;和服和韓服,都是由漢服演變而成,可以說是是父與子的關係,但如今我們自己竟已不知了么!
漢服的噩夢,始於清軍入關。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為加強對關內百姓的統治,頒發「剃髮令」,後因漢人強烈不滿與反抗,此令被迫中止。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漢臣孫之獬受到其他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於是,公元1645年1月15日,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而伴隨「剃髮令」一起執行的,正是致使漢服斷代的罪魁禍首——「易服令」。此令中提出:「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漢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剃髮已不能忍,何況又加易服?漢族的髮式衣冠是華夏民族文化傳統的象徵,滿清要把漢族人民的民族尊嚴和民族感情踩在腳下,這就遭到了漢族人民堅決的浴血反抗。於是,漢族人民為保護世代相承的漢家衣冠進行了激烈的抗爭,但是遭到清朝統治者的殘酷鎮壓,最慘烈莫過於1645年的「嘉定三屠」事件。轟轟烈烈的保護漢族髮式衣冠的抗爭持續了長達37年之久,最終,清朝統治者還是取得了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脫下漢服,改著滿族衣冠。堅決不願意剃髮易服者要麼被殺,要麼流亡海外或是遁入空門,帶髮修行。後來的歷史表明,滿族統治者的這一措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至此,漢服走向了沒落。
我曾經看過一張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的合影,其他五十五個民族的同胞們身著自己的民族服飾,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只有漢族同胞穿著T恤和牛仔褲站在其中,顯得格格不入。當時只感覺萬分心痛,又隨手翻了翻其他的照片,終於發現,現在網路上所有的合影中,漢族同胞身上穿的不是西式服裝就是旗袍唐裝,鮮見有漢服的身影。有人說復興漢服是無稽之談,我只想代所有漢族同胞問一句:「為什麼漢族不能有自己的傳統服裝?」也有漢族同胞對漢服抱有十分排斥的態度,說漢服不能代表漢族,我亦想問:「難道唐裝就能代表漢族多少年的精神風貌了嗎?」搜狗百科上這麼評價唐裝:唐裝較為廣泛的理解是指西式裁剪的滿族服飾,而不是唐朝的服裝。其實唐裝叫做「清裝」更為合適,而「唐裝」這一名詞非常不合適。西式裁剪、滿族服飾,沒有一點和「漢」有聯繫,這真的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裝嗎?
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一部分漢族人民族意識的覺醒,為了改變人們普遍認為唐裝(即滿式旗袍、馬褂)是漢族傳統服裝的認識,正本清源,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致力於恢復清朝之前漢族傳統服飾,藉此以復興華夏傳統文化。這就是漢服復興運動的開始,此時的中華大地還在沉睡,而黎明已無聲地到來。漢服復興運動,不是所謂的復古,更不是大民族主義,她是一場由漢族人始,延伸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救贖。
西元2003年11月22日,癸未年十月廿九日,河南鄭州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人王樂天,身著由薄絨深衣和繭綢外衣組成的漢服走上了街頭,穿街過巷。這一身漢服十分簡陋,可以說並不合身,但是這是王樂天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針一線親手縫製的。一幫大男人組建了一個漢服工作室,查文獻、找規制,他們甚至拿起了縫衣針,即便是刺破了手指,他們也樂在其中。很快,在旁人眼中身著「奇裝異服」的王樂天就引起了路人的圍觀,還有不少不認識漢服的人說他是日本人,說這身衣服是和服。
時至今日,我身著漢服出行,依然有人鄙夷地指著我對別人說:「看!日本人!」「玩Cosplay的吧?」我心中有的不只是憤怒,更多的是濃重的悲哀:我可憐的漢家衣裳,你如何落到了如此境地?由此,我便能夠理解王樂天當時的心情,也更加佩服他能夠坦然面對四面八方各異的目光,悠然地在鄭州最繁華的街道上行走的勇氣。大家後來評論他說:那天風很大,他的頭髮有些亂,但飄逸得充滿漢韻古風。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記者張從興無意中看到了網路上流傳的王樂天的照片,並據此寫了一篇報道,這篇報道也成為了第一篇報道漢服的文章,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王樂天被後繼的漢服復興者尊稱為「漢服復興第一人」,他此舉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和響應,並在全國掀起了漢服復興的浪潮。2008年2月24日,《莫愁》雜誌刊登了一篇報道王樂天事迹的文章,題為《隔了360年,他為漢服續上了傳承的脈絡》。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唯有漢族一直以來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如今漢服的回歸,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在服飾方面得到了延續,這使我們在悲哀之餘,多了幾分對未來的希望。
2004年,是漢服復興最為關鍵的一年。從這一年開始,漢服復興的勢頭越來越強勁。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都出現了漢服的身影,參與其中的人們也由當初的十數人發展到今天的全國上下數萬同袍,是的,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漢服復興者們相互之間如此稱呼。低落多年的漢服,在大家的努力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10月7日,《京華時報》以「漢服集會」為題報導了一次漢服活動,並附有活動照片。然而,當晚一些網站出現了一條被篡改的虛假報道,把標題改為「壽衣上街」。因為漢服的普遍特點為:交領、右衽、結帶,此為生者服,一般我們認為死者所著漢服為左衽,這一點恰好被一些人利用,進行炒作,不僅傷害了漢服,傷害了致力漢服復興的同袍,更是誤導了大眾,為本就曲折坎坷的漢服復興之路平添波折。12月7日,報道涉及的漢服活動人員將篡改漢服成壽衣的某電子公司告上法庭,是為漢服訴訟第一案。這場官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最終原告勝訴,並使漢服從此為更多人所了解。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將漢族的代表圖片從肚兜更正為漢服,新華網也隨之更改了圖片。此事代表了政府對漢服的正式認可。2007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提議立「漢服」為「國服」;中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則建議,中國在授予博士、碩士、學士等學位時,應該穿著漢服式樣的中國式學位服。這是漢服第一次進入中國兩會議案。同年10月28日,百度貼吧漢服吧第一任吧主天風環佩(又名:溪山琴況)因心疾去世,享年三十歲,留下了案頭未完成的華夏昏禮修改稿、中國式學位服第二稿和奧運禮服設計稿。彌留之際,他還留下如此遺言:「華夏復興,天風魂牽夢繞,至死不忘育我民族,死後怎舍夢裡衣冠。始於衣冠,再造華夏,同袍之責,我心之願。華夏復興,同胞幸福,天風叩祈蒼天。」如此赤誠之心,令我聞之動容。
前不久的一個雪夜,我和幾位同袍相約參加洛陽一高中漢服社的成立儀式,撐著一把油紙傘在雪地中拍了一張照片,照片里,我面前是蒼茫的雪色和無邊的黑暗,四面狂風夾雜著大團大團的雪末,在鏡頭中留下了一道道白亮的光影。發給朋友看的時候,她說:「只有我覺得看上去很凄涼嗎?」我心中不由一痛。是啊,還有那麼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漢服,我和我的同袍們現在的處境不正如同這風雪交加的夜晚么?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自衣冠,達於博遠。」如今這句口號還在一位位同袍之間流傳,前輩們的不懈努力,如何不令我們敬佩?現在,我們是時候挑起複興華夏的重任了,從尋回漢家衣冠始,進而擴大到生活、藝術、技能、禮儀、精神。我們所要復興的,不僅是做起來不易,甚至連說起來都感覺厚重如斯。
最可悲的事莫過於禮儀之邦丟了禮儀,衣冠上國失了衣冠。放眼望去,有哪個民族如我們一般有著如此悠久且不曾中斷的歷史?有如此博大且深邃的文化?我不是贊成固步自封、閉關自守,我只是害怕我們一心向上生長,卻忘記了腳下的根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其先後,則近道矣。」我們的民族就像一棵大樹,只有根深蒂固,才能茁壯成長。這根當然不是西方文明,而是經過千年發展形成的華夏文明,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何時再見我漢家衣裳?華夏復興,此我等夙願也。雖前路漫漫,吾往矣。秀倜再拜頓首。(李秀倜)
推薦閱讀:
※悄悄萌芽的漢服 篇二:漢服形制 — 宋制
※我們不過Halloween 我們過漢服節喔!
※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的區別?
※漢服文化
※漢服製版 | 曲裾深衣、襦裙、半臂、褙子的製版參考
TAG: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