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2011-05-18 22:49:48)

轉載

標籤: 文化 分類: 佛學

壹 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地修。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的。因為其內容是非常直接的,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著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不作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當下是什麼便是什麼,那就跟本來面目相應了;放舍我執是「默」,清清楚楚是「照」,這就是默照禪。  一、什麼是「本來面目」  所謂「本來面目」,有的人說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來面目,這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認為是中陰身、是識、是神、是鬼、是靈魂,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會給它不同的名稱,那都是生死界的生滅因緣,不是本來面目。禪宗的意思是說,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已經進入了生死,這?一種現象,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現象、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加起來,就是生與死。那麼,離開了這些生死現象,既不生也不死,既無生也無滅的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麼呢?那是不可思議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議」與禪宗講的「不立文字」,這兩個名詞事實上是同樣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達的,就是語言、符號;而思議則是用嘴巴講、用頭腦思考,這也是一些符號,所有的符號都稱之為「相」,都是現象。因此,「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那就是放舍諸相之後,當下便能夠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隨時能?舍諸相,隨時就能見到本來面目,只要有一個念頭沒有辦法離開現象,便是著相;只要執著於任何一相,那就跟本來面目不相應了,自然也就見不到本來面目了。許多人誤解,在打坐時所產生的身心反應,例如:輕安境、光明境、空靈境、感應境、神通境……就是開悟的悟境,其實那也只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最多是精神現象。有這些現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經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負擔,心志專註,凝神安住,故有異於一般的經驗出現,但它只是一種身心現象,不是開悟,未見本來面目。這種經驗能夠使你對打坐有信心,並且喜歡打坐,也能夠鼓勵著我們繼續打坐下?。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的本來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執著。好比演員需要化妝,需要穿著各種不同的戲服,可是在卸妝以及脫下戲服之後,就顯出了演員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系,放舍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槃。當你對於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來思索的如實境,所以叫做不立文字,也稱為不可思議的悟境了。  二、何謂「本地風光」  所謂「本地風光」,是在沒有任何執著的狀況?,還有智慧及慈悲等的一切功能。風光,是春光明媚的風景;悟後的心地,稱為本地,是如實的自在清凈,能攝一切善法,能生一切功德,雖無自他對立之心,亦無善惡分別之思,但有如實反應的一切功能。悟境中的心地,如陽春白雪、無塵明鏡,自身不著有無、善惡,卻能如實靈活地因應眾生所需,故形容為本地風光。  中國禪宗有一篇《十牛圖頌》,那是用十個頌文配十幅牧牛的圖畫,畫的就是十個禪修層次的境界。圖意是說有一個牧童在看牛,最初他看不到牛,在找牛;然後見到了牛的腳印;接著是見到牛的尾巴尚不見牛身;又看到牛在吃草,於是牧?好不容易把牛抓住了;接著牛已馴服地讓牧童騎在它背上;後面是牧童和牛都在休息;接著牛不見了,牧童也不見了;接下來又出現一幅春天的風景,只見春景很美,但是看不到人;接著是個圓相,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就是本地風光了。相當於《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是《六祖壇經》的無住、無念、無相。最後,牧童和牛不見了,圖中走出來一個很有錢的慈悲菩薩,拿著一個大袋子,見了人就施捨,見了人就施捨……所謂的「本地風光」是從第九幅圖開始的,風景很美,卻沒有自己,為了度眾生,應化顯現,永不疲倦。這代表著所有的境界都?於眾生,就是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所以能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來度一切眾生。[請參閱聖嚴法師的英文著作《十牛圖講錄》(OX Herding at Morgan』s Bay)或《禪的體驗》中的《禪的悟境與魔境》部分]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個時間裡,不論是打坐、運動、工作、走路等,都要放鬆身心,不起我貪、我嗔、我慢、我疑、我煩惱、我興奮、我憂慮等的執著。不要說:「我好討厭、我好喜歡,這個真麻煩、那個真有趣……」不要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只是在運作、在活動,知道正在發生什麼狀況,並且恰如其分地正在處理這些狀況。若有情緒性的反應,便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在作怪了。要練習著見到本來面目、見到本地風光,便得先練習放舍諸相的默照禪法,否則,是永遠不可能見得到本來面目的,也永遠沒有辦法體驗到本地風光了。

貳 修行默照禪法

  12世紀,中國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禪師:一位是臨濟宗的大慧宗杲(1089—1163年),他提倡話頭禪;另一位則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覺(1091—1157年),他提倡默照禪。我自己則正好連接上了這兩個系統的法門,當我在跟老師修行著力時,用的是話頭禪,在六年的閉關期間,修的則是默照禪。這兩種禪法對我來講,都有很大的利益及效果,直到目前我還是在教授著這兩種禪的修行法門。  我初到美國的數年期間,在禪七中指導的是數息觀以及參話頭,到一九八○年便開始在禪七中指導默照禪,並且講《默照銘》,到現在已經講了十多次了。默照是先照後默,但是為何不叫照默,而要叫默照呢?通常在任何狀況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叫做照。譬如說:「我在吃飯,我在胡思亂想,我真煩惱,我真生氣,我好快樂……」知道在做什麼,是照,但不是在用功修行。因為知道自己痛苦、不舒服、麻煩、高興、快樂,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不是在修行了。若在修行時,發覺有這種種狀況發生,馬上終止它,並且告訴自己說:「我不要跟著它跑!」這就叫做默。因此,默的功夫是對於所照的心境要默,默那些所知、所覺、所想、所受的身心狀況,不再被它們影響下去,也就是默其所照,所以要倒過來,稱為默照而不是照默。  照是覺照,是心中知道自己的心境正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如果連對自己當下的心境是怎樣都不知道,那就不是在用照的功夫了。有一些人,整天嘰里咕嚕地講話,但是他們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講?在講些什麼?還有的人身體會像猴子、小狗似的不斷在動,他知道自己在動,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動,這些都是沒有覺照的盲動。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想什麼,也清楚地知道心裡所產生的種種反應是怎樣的,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有時候,希望想的事想不到,不要想的事卻一直在想。默的功夫,就是發現了這些心裡的狀況時,馬上切斷它;知道有諸相,知道有萬事,那是照。但是我們的目的不僅是照,而在默照。剛開始用方法時,一定要先默那個照,等方法用得很得力、很成功時,則是默照同時。  一、方法(一)調身  修行的方法,就是用功的著力點。修行的觀念指導了修行的原則和方向,修行的方法則是調息、調身、調心的技巧。調身、調心,是從調息開始,先把呼吸調勻了,身體自然會舒暢,心念自然會安靜。  調身,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坐姿,讓身體感到平穩、舒服、輕柔。打坐姿勢的要領是,將身體的重心感,放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脊椎和後頸是垂直的,後腦、後頸,直到尾椎骨為止,呈一直線。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左曲右歪;坐的時候頭頂與上空成一條垂直線,不要低頭或仰頭,下半身最好將雙腿盤起,如果不能盤腿,交叉坐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雙手的手心朝上,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重疊置於腿上;然後輕合嘴唇,舌頭輕抵上顎,輕叩上下牙齒,眼球放鬆,兩肩、兩臂、兩手均不用力,腰部挺直,小腹放鬆。這是最正確的姿勢。(二)調息  正確的坐姿,可以使身體穩定、心念集中,全身的氣脈循環更為通暢。重心的感覺,不在頭部或上身,而是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身體其他部分則不去管它。眼睛可以閉著,但是這樣很可能會打瞌睡、有幻相、有幻境、有雜念、有昏沉,那麼,可以將眼睛睜開百分之二十。但是,睜開眼睛不是要看什麼東西,或者用耳朵去聽什麼,只是睜開而已,眼前的東西不需要去注意它。要練習將我們的心,用來享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能夠如此,心有所寄,就不會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了。  呼吸的感覺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別去留心吸氣在進鼻孔之後是進到肺部或進到哪裡;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故意使呼吸快或慢、深或淺,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覺就好。這時你的心,就好比站在電影院門口的收票員,收到一張票,就讓一個人進去,至於進去之後是坐在哪一個位置上,那就不是收票員該管的了。  有的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長越好,越深越好,這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引起呼吸不順、胸悶氣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時注意小腹,最初能夠感覺到小腹在蠕動,但是,這隻能使心一時間安定下來,卻沒有辦法入定和開智慧。所以,當橫膈膜下降時,呼吸的深度可能會使小腹起伏蠕動,但不要試著用意志去控制它蠕動,只曉得呼吸的感觸是在鼻孔就好。也許有人已經習慣呼吸在小腹的蠕動,並且心境平靜,那麼可以暫時用它,直到你的心已安定之後,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  每次開始打坐,都要把姿勢坐好,這是調身。坐好之後覺得身體很舒暢,然後曉得呼吸,享受呼吸,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而呼吸只是身體的一部分,所有的感覺也都只是身體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別去注意某一或某些部分。  不去特別注意局部或局部的狀況,不被身體的狀況、環境的狀況以及心裡的狀況困擾,還是保持清明的心,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這是「默」;曉得身體在打坐,清楚地知道身體及周遭環境的狀況,也覺察到心裡所產生的雜念妄想,則是「照」。很清楚地知道身體在打坐,也知道身體上的狀況,但是不去管它,這便是 「默照同時」。(三)調心  默照修行法有四個調心的層次:

  1.收心  把心從緣過去境以及緣未來境的狀況,收到緣現在境的這一點上。舍下過去境及未來境,是「默」;緣現在境是「照」。  2.攝心  攝心是將收回的心攝於現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從過去境及未來境中收回來,只緣現前境之後,進一步將現前境的範圍縮小,對於現前境里所發生的種種狀況,雖然可能都看得到、聽得到,但是不要被它們所影響而生起情緒反應。接著,很清楚地把現在的這一念,既不被雜念、妄想、瞌睡所困擾,也不要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只要把心輕鬆而又綿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的問題就不會產生了。不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3.安心  是將心念安住於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時的心,已經可以不受身心環境的各種狀況所影響,平穩、安定、持續地在用方法。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平穩、安定的狀況中打坐。清楚地知道就是「照」,平穩安定則是「默」。  4.無心  是放下一切攀緣心,既不執妄境,也不求真境,但仍如常人一般地生活,這便是《金剛經》的「無住生心」,亦即《六祖壇經》的「無念心」、「無相心」。從安心而至無心,是持續用功,不斷地放舍諸相,一直到了無心可安亦無相可舍的狀況。在這過程之中,收心的層次要舍過去、未來;攝心的層次要舍雜念、妄想;安心的層次要捨身心環境正在發生的狀況;無心的層次要舍妄、舍真,不執有無兩邊,也不著中間。一如《永嘉證道歌》所說的「不除妄想不求真」,但也不是躲在無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隨緣攝化,悲智無量。  二、態度  修習默照禪必須遵守的基本態度有三,那就是:發大悲心,放舍諸相,休息萬事。(一)發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夠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如果要徹悟,首先要發大悲心,然後才能夠頓悟成佛,因此,大悲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既然發大悲心,那麼對任何人、任何眾生,都不能有對立、仇恨、傷害、疑懼以及嫉妒的心,代之以包容、憐愍、體惜的平等愛護、普遍救援,那就是大悲心了。  發起大悲心的目的,在於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及體驗到各人的本地風光。為了達到修行的目標,就得從放舍諸相下手,雖然尚未見到本來面目,尚未體驗到本地風光,但是要練習著朝這個方向努力。放舍諸相即是「默」,努力於放舍諸相的練習即是「照」。這就是默照禪法的入門方便。(二)放舍諸相  放舍諸相就是不執著任何現象,實際上就是無住心。心不住於心理現象,不住於身體現象,不住於環境現象。所有心內、心外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的,但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在乎它,便是放舍諸相。不住於任何一種現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正在發生中,那就是「照」。所有的生滅狀況,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執著它,不因各種狀況的發生而心生波動,這就是放舍諸相;但這並不是說,就像木頭、頑石或者死人那樣。了知任何現象,是正常的人,這是「照」;知道任何現象都可能發生,但不需去憂慮煩惱,這是「默」。在打坐中,了知任何一種現象出現時,能夠不起第二念,就是默照同時的放舍諸相。  如何放舍諸相?就是從放鬆身心、安定身心著手:第一,先把眼球放鬆,然後將整個身體放鬆,頭腦不要去注意什麼,也不要去思考什麼,只曉得自己是在放鬆狀態。第二,身體坐直,臉部的肌肉放鬆,肩頸放鬆,臂不用力,手結法界定印置於腿上,不再管它;後腰放鬆、小腹放鬆,然後享受呼吸,欣賞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其他的不要管它。第三,進一步,心已比較安定,雜念也少了,此時如果不清楚體驗呼吸從鼻端進出的感覺,很可能會打瞌睡。這個時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輕鬆地體驗、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狀況,也不去特別注意心裡的反應,以及周遭環境里正在發生的任何狀況,你的責任只是曉得你正在打坐。事實上,這就是提起默照的方法,正在練習放舍諸相、休息萬事。(三)休息萬事  徹悟的人,我們稱之為無事道人。道人,就是修行佛道的人,無事道人是心中已經沒有自己的事,既然自己沒有事,那還有什麼事呢?事實上,對於凡夫而言,修行和煩惱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牽掛的,就叫做「事」。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  有位菩薩來參加禪修,尚未辦妥報到手續,就接到他太太的電話說,如果他參加禪七,她就要在家裡自殺。於是這位菩薩問我:「師父!我該怎麼辦?」我問他太太要自殺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說:「她過去好像也說過這樣的話,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想我還是在這裡打禪七,過兩天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吧!」於是我跟他講:「我想你不必看了,禪七期間你的心中老是牽掛著『我的太太不知道自殺了沒有』?還打什麼禪七呢?你心中有事,太太說要自殺是大事,而且是不得了的事,我看你還是回去吧!」  請問諸位的心裡有事嗎?雖沒有家人自殺的問題,心中也會牽掛著很多很多的事,也許你們一邊打坐一邊在想著許多之前和之後的事,也可能想著:「默照禪能讓我開悟嗎?能給我智慧嗎?默照禪何時才能夠讓我斷煩惱呢?」有的人可能沒有想到這麼多問題,只是期待著平順地打完禪七,或者想:「禪修期間會發生什麼事啊?再往下會怎麼樣呢?」一類是期待、等待,另一類是擔心、推測,這些全都是「事」。其實,修行就是用方法修行,不要瞻前顧後,不要羨慕他人,不跟他人比較,也不跟自己比較,否則,便成不務正業的閑事了。  你的心,不要被任何狀況所動,不要被任何現象牽著走。當發現鳥在叫,風在吹,蒼蠅、蚊子在飛舞;或感覺到肩頸痛,腰椎酸,皮膚癢;或者覺察心裡正有雜念、妄想、邪思在浮動,這些都是現象。被你發現了,便是「照」;發現了之後,隨時放舍,就是「默」。  事,是不可能沒有的,吃飯、走路、打坐、睡覺、上洗手間、打掃環境等,每一樣都是事,但你千萬不要把前一念已發生過的事,以及後一念尚未發生的事,牽掛在身上。剛剛做的事已經做過了,可以有記憶,但不必牽掛;還沒有發生的事,可以有計劃,但不要懸念;凡跟當下所用的方法不相應者,全是閑事,必須隨時放下,這就是「休息萬事」了。  發現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討厭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則是「默」。當你清清楚楚沒有雜念妄想而只有方法時,便是正在修行默照。

  三、要領  修行默照禪的要領,首先就是要放鬆身心,接著是曉得自己在打坐,然後享受呼吸從鼻端出入的感覺,等到心的狀況安定之後,便告訴自己:「我的身體是在打坐!」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但請你不要去注意身體的某一個局部是否有感覺,是否有負擔,只需知道你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就好。不特別去注意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去特別在乎令你有興趣的念頭,或去特別討厭令人不快樂的念頭,只是不斷地說:「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打坐,是 「照」;不被身體某一或某些部分的感覺所困擾、吸引,也不被心裡的任何妄念所影響,繼續不斷地只曉得「我在打坐,我在打坐……」這就是「默照」。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  次第禪觀,是先修五停心,然後修四念住。五停心有五種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停止五蓋;五蓋就是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法五種覆蓋善法的心理狀況。五停心觀就是:數息觀、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其中的數息觀,就是先體驗呼吸在鼻孔出與入的感覺,稱為隨息;如果昏沉及散亂難除,即用數息觀,以此來停止那些麻煩的五蓋心。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亂心安伏之後,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觀慧而進一步修三十七道品,以證聲聞四果為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禪修,從觀呼吸、觀身體、觀心念入手,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禪法,也是從呼吸法入手,也是從觀身受著力。因此,默照的修行方法並非有什麼奇特,也不是中國人沒有根據就發明的東西,它是以傳統修行方法做基礎的。  默照是從有次第到無次第。有次第是身體放鬆,心情放鬆,體驗呼吸,體驗身、受、心、法,這是結合五停心的觀息和觀身法門,進一步修四念住的。默照禪不落次第,面對身、受、心、法的任何現象,都採取不要管它的態度,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四念住的次第觀名為「別相念」,整體的綜合觀名為「總相念」。禪宗是從總相念的基礎上,教我們只管打坐,便是默照禪的入門手段了。因為總相念是需要次第修行的,而默照則是一開始就教我們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呼吸也只是身體覺受的一部分,其他的問題不去管他,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簡單地在修默照禪了。

叄 步上修行之道

  一、基本觀念  修行的觀念稱之為「正知見」,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進」則是指修行的態度。這幾項要能夠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項,打個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癱子,但是配合起來,既能看得見,又能走得快,就是一個健康的人了。(一)正知見  正知見,這裡說的知見,是屬於佛學和佛法的觀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緣法。  所謂「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的努力可得到現在的結果,過去的不負責任形成了現在的許多困擾,這就是因果。講因果並不僅僅是這一生,一定要相信有過去生、過去生、無盡的過去生;有未來生、未來生、無窮的未來生。只是單看此生的話,因果就沒有辦法解釋清楚了。  許多人都會羨慕他人、嫉妒他人,或者對自己失望、自責、驕傲、自負,這都是因為沒有因果的觀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果,就像不同的身體條件、心理條件,以及環境條件等,這都是果。這些結果,都有原因的。  例如我這個人,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已經很了不起,其實我從小就是在不順利中成長的,一向比不過人,也沒辦法與人相比。在念書的時候,我好幾次應該可得第一名,但是總有因緣,陰錯陽差地把我的名次弄到後面去。直到最近,大家更會認為我是很順利的,其實我的身體,老病相侵,我的弘化事業、建教團、辦教育、帶禪修,也是障礙重重,但是因為我相信因果,任何事的發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既然有原因,就不能算是挫折,也不必失望了。  大家可曾聽說過,修行得道需要多少時間嗎?以小乘的解脫道而言,阿羅漢果最快的是三生,最慢的則是六十劫;辟支佛果,最快四生,遲則百劫;而大乘的成佛之道,最快的是三大阿僧祇劫,最慢則是無量阿僧祇劫。現在有許多人,一下子就希望證得阿羅漢果,或者即刻證得無上道果,這都是不正確的邪知見,跟因果的原則是不相應的。相信因果的話,對過去的,必須要接受;對未來的,從現在開始就要精進地努力。  所謂「因緣」,是以主觀的因素加上客觀的因素,成為一個現象的事實;客觀的因素很難掌控,就連主觀的因素也未必能夠掌握。有些事可以自主,但更多是無法控制的。所謂能自主的,就是以現在所具備的條件積極修行;而不能自主的,便是屬於因緣的配合而產生的。自主與非自主,主觀的自我與客觀的環境,這兩種因緣相加,就是從因緣而生的結果。  譬如前面說過,有一位先生來參加禪七,卻由於太太威脅說要自殺,我勸他回去了,這是非自主的客觀因緣不具足。又如另外兩對夫婦同來禪修,這四個人就是因緣具足,互為善因緣來同修佛法,這是很可貴的助緣。(二)正行  正行,是指有正確觀念及正確方法的修行生活。由於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因緣,所以有不一樣的結果,這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環境狀況,都跟因果及因緣有關。我們要接受因果、因緣的事實,同時要時時設法來努力改變、改進、改善因果和因緣的事實,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則。修行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一邊要精進不懈,一邊要不怕阻礙,不求安樂,不懼艱難,也就不會在阻礙之前退失道心。(三)正精進  很多人不清楚精進的意思。要知道,緊張和心急不是精進,這隻會使你容易疲倦,甚至煩躁、不安。正確的修行心態,就是要將心情放鬆、身體放鬆。所謂精進,是細水長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汩汩地、緩緩地、持續地、不斷地往下流注。不會修行的人,往往拚老命似的用猛力,那就好像下了一陣暴雨之後,山澗的洪水於一時間內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過天晴,洪水沖完就沒有了;而且猛衝狂奔的洪水,會造成災害損傷,那不是精進,而是一種自我摧殘的行為。  精進的態度,不是希望馬上得到結果,或希望馬上見到、經驗到打坐的好處。打坐,首先要練習持續的毅力、平靜的心情、放鬆的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坐禪的好處。如果心浮氣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於揠苗助長,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  正精進,是以精進心對治懈怠心,正精進有異於盲修瞎練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緩、不苦不樂的中道行,要像細水長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泄而下的洪水,泛濫成災。  我在年輕的時候,有幾位很用功的道友,他們非常精進,睡眠時間不多,資生物質很少,打坐拜佛時間很長,見面時他們總會勉勵我說:「老兄啊!你的身體比我們差,什麼時候會死都不知道,還不趕緊用功,等死期到後,就來不及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我這個人,是個不太精進的懶骨頭,因為我雖也很用功,但在該睡的時候就睡,該飲食的時候就飲食,感到有病之時,就延醫治療。結果他們都很年輕就用功死了,而我還活著,在我這一生之中,雖無多大的成就,於己於人,也不能算是白過。我知道自己的體能,也知道自己的心力,總是在帶幾分勉強,而又絕不十分勉強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盡心而為。我雖不能算是正精進的好榜樣,也不算是壞例子吧!  有的人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不隨眾作息,不打坐,不看經,不求上進,也不奉獻了,總會推三托四地找到理由少花一些力,說是等到他們把身體養好了,把心情調順了,才來好好地修行。這樣的人就是顛倒,只是盡量找借口懈怠而已。

  二、增上(四種基礎條件)  修行的基礎條件共有四個:那就是信、戒、定、慧的四種增上。(一)信增上  信增上是信自己能成佛,信佛是不誑語者,信法是苦海舟航,信僧能住持佛法。  1.相信自己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禪法的人,必須先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佛在心中住,只緣迷妄,所以未見,因信起修,就是為了轉迷成悟,親見自心中的佛。  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我們是人,當然要相信,而且唯有以人的身心,最適合修行。一旦建立起自信心,認知我們有修證的條件,便該著手修行。  不過有許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別是缺少能夠明心見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勵、有人協助,那就是善知識的重要性。讓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們能夠生而為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要使我們對自己有信心,除了聽聞善知識說法,得知自己的確需要修學佛法,也知道自己真有善根,所以聽到了佛法,便是有了信心。進而更應該如法修行,在練習修行方法的過程中,使信心更加增長,善根更加深厚。  如何相信自己真有善根?佛說人身難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說佛法難聞,我今已聞佛法——這不就證明我有善根,並與三世諸佛,都曾有過因緣嗎?以我來說,我自信是有善根的,否則我不會出家做和尚,不會終身以學法、護法、弘法為專職;諸位也應該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否則怎麼會正在閱讀這本講佛法修行的書呢?將自信心建立起來之後,就會珍惜這個善根因緣,雖在用功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應該勉勵自己說:「這些都是成就道業的大好因緣,經得起無數的歷練,善根就越來越深厚、越來越壯大,終究完成無上菩提的圓滿佛果。」  多打一次禪七,多得一次利益;多用一天工夫,多得一天的好處,同時也多增一分自信心。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開悟見性才算有用,事實上,凡是修行,便會有益,雖尚未實證佛性,卻已親證信心了。  2.相信三寶  接下來要說明信仰佛、法、僧三寶。  (1)佛  是指我們的教主釋?牟尼佛;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願。由於相信佛是真實語者的大導師,所以接受佛所說的觀念及方法,並且用來幫助我們。從思想上來糾正我們、指導我們,從方法上來讓我們練習著如何離貪、嗔、無明之苦,而得解脫自在之樂。  (2)法  是指佛所說的離苦之法,也就是佛教聖典中所記載的道理和方法。是由佛及佛的聖弟子們說的,梵文叫做「達磨」(Dharma),這是佛法的根源,即是禪法的根源,已經流傳二千五百多年。凡曾經接受佛法的人,都很受用,所以值得我們生起信心。釋迦牟尼佛經過長劫修行,最後悟得的便是正法,也就是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釋迦牟尼佛將他從修行中開發出來的成果,傳給了弟子,然後代代相傳,直到我們,稱之為法脈傳承。  (3)僧  是指住持佛法的、如律如法的、清凈精進的、和樂共住的團體。僧伽本可通用於僧俗四眾的團體,但在《阿含經》及《毗奈耶》中,皈依三寶中的「僧寶」,是指出家的比丘僧。由於這是個修行正法律的團體,能將正確的佛法守護、應用、傳持下來。然而為什麼是團體而不是個人呢?因為個人不能持久,也不能代表清凈和合的精神。所謂僧團,就是有眾多精進學佛的人在一起。但是在各種團體之中?能依佛的正法律,清凈、精進、和樂共住、同修菩提道的,就只有出家僧伽了,所以標準的僧寶必是以出家的團體為原則。出家僧的重點,是在於堅守不淫慾的梵行,實踐不蓄私財的出離行。少欲、離欲,是解脫道的基礎,也是菩薩道的共法,所以唯有如律如法的出家僧團,才能真正負起住持佛法的重責大任。  信奉三寶,又稱為歸敬三寶,這對於修持佛法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修行用的法寶是佛說的,法寶是由僧傳播的,如果不信三寶,便無佛法可修。大徹大悟之時,自己便與三寶融合為一,稱為自性的「一體三寶」,故仍不離三寶。然在尚未徹悟?前,必須要深心信仰住持三寶,否則,若只信自己而不信三寶,那就是一個大狂人了。

  (二)戒增上  戒增上中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的根本,「比丘比丘尼戒」是解脫道的基礎,「三聚凈戒」是菩薩道的原則。戒分為「聲聞戒」及「菩薩戒」兩大類。聲聞戒重於自律自清凈,自己求解脫;菩薩戒則在於自利,而尤重於利他行。人天善法是成佛的根本,解脫道是成佛的基礎,菩薩道則是成佛的過程。  1.戒是度脫苦海的浮囊  一般人聽到「戒」這個字時,都會有點害怕而心生抗拒,認為那是用枯燥不合情理的教條,禁止人的自由,拘束人的行為。其實不是這樣的。譬如說我們美國紐約象岡道場有很多鳥,鳥在生蛋之前一定多半會在樹上築巢,其目的是為了安全的防護,以免所生的蛋,會受到地面上老鼠、蛇,乃至人類的破壞。在孵蛋時,有了這個鳥巢把幾個卵集中在一起,也容易把小鳥孵出來。修行人持戒,就像是鳥兒築巢,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智慧蛋以及慈悲蛋,順利地孵出成佛之道的鳥來。  我曾說過:「鳥兒要有後代,必須有巢;人類要有後代,必須有家;出家人要有後代,必須有寺院;修行人為了成就道業,必須有戒體。」因此,受戒如築巢、如起屋。在佛經中將持戒譬喻為度脫苦海的浮囊,那是防止我們放逸而作不善業的保護傘。  戒的主要功能,在於防非離過、防微杜漸。受了戒的人,自然會提高警覺心,減少犯罪的幾率,聲聞戒戒身口惡業,菩薩戒尤重於起心動念處,但也不必擔心犯戒。《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後難保不犯戒,但總比還未受戒的人少造惡業多造菩薩業。  2.五戒的內容  戒增上的根本項目共有五條,稱為「五戒」,也是聲聞戒及菩薩戒的基礎,故將五戒介紹如下:  (1)戒殺生  主要是不殺人,如能進一步也不殺動物更好,乃是為了增長慈悲心的緣故。殺生的種類有:自殺、殺他、教他殺、見殺隨喜。殺生的動機有:因貪殺、因嗔殺、因愚痴不正知而殺;因疑殺屬於愚痴,因妒殺屬於貪嗔。所以,殺生的行為,既傷慈悲心,也無智慧心。  (2)戒偷盜  不與而取,名為偷盜。暗竊是偷,明搶是盜。偷盜的種類包括:自行偷盜、教他人偷盜、見他人偷盜而生歡喜。偷盜的動機,與殺生的動機類似,所以既傷慈悲心,也損智慧心。  偷盜是出於不勞而獲的心,因此,對於一些不願好好地修行,卻想頓悟成佛的人,稱為偷心的人。如果不能腳踏實地,老想佔人便宜,專門在期待奇蹟,就是很危險的偷心了,因為那跟因果律不相應。偷盜是惡業,必將得惡果。  (3)戒妄語  言而非實是「妄語」,語中有刀是「惡口」,挑弄事非是「兩舌」,淫詞穢言是「綺語」,這四類都屬於妄語。  妄語也包括自妄語?教人妄語、聞說妄語而生歡喜。其動機性質與前二戒類似,所以既傷慈悲心也損智慧心。妄語的人,必然自食惡果。  (4)戒邪淫  凡是不穩定、不正常,不受法律、風俗所認可的性行為,皆名為邪淫;此對個人的身心、家庭、社會,均能造成失衡現象。在精進禪修期間不得行淫慾,稱為修梵行,在平常生活之中的在家人,則應遵守不邪淫。若修禪定,須修梵行。梵天行是色界天人,住於定境,自然沒有欲界眾生的淫行,如有淫慾,縱入禪定,必落魔境。  平常人在打坐時,生理上可能會有性衝動的現象,這種反應,對於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子,往往會無法控制。可以用禪修的方法化解,或用勇猛精進、參話頭,乃至大聲地參問,性衝動便會消失。默照的方法亦最有用——只曉得自己的身體在打坐,不要特別去留意身體某一部分或任何部分的狀況,漸漸地這種性反應的感覺就會消失。如果性的反應非常強烈,根本無法安心打坐,則可以慚愧心及快動作來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衝動也就自然化解了。  (5)戒飲酒  酒精本身不是罪惡,飲酒的人可能酒後亂性而造作惡業。經典中曾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居士,由於誤將一大碗酒當做涼水喝光,便酒性大發,失去理智,見鄰居的雞跑進他家,便?起來殺了、煮了,當做下酒的菜;鄰女來問他,見到她養的雞嗎?居士說沒有,又見鄰女貌美,便強暴了她。這則故事是說,由於飲酒,竟然使這位居士連續犯下了偷盜、殺生、妄語、邪淫的四條重戒。  在精進禪修期間,由於禪修規則,故不可能違犯以上的五戒,然而回到平常生活環境之後,若不隨時提醒自己是在修行,就難免會偶爾違犯。假如違犯了,應當懇切懺悔。若能如此,犯戒的機會便越來越少,就會成為一個五戒清凈的修行人了。(三)定增上  定增上又叫做「禪定增上」,可分為兩大類:1.次第禪定,就是九次第定,是慢慢地由修?禪八定而修得第九解脫定;2.頓悟禪定,則不講次第,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指中國的禪宗所傳。次第禪定一定是在打坐時用的,有它的時段性,也就是說不打坐時,不在專一修定的時間內,就不算是在定中。次第禪定是小乘禪法,此處暫不論。

  1.四種大乘禪法  依據中國天台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介紹的大乘禪法,共有四類,稱為「四種三昧」:①常坐三昧,②常行三昧,③半行半坐三昧,④非行非坐三昧。  《六祖壇經》所主張的「一行三昧」,即屬於第四類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為「隨自意三昧」,因為《六祖壇經》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麼是「一直心」呢?即是「於一切法,勿有執著」。如何是沒有執著呢?即是「於念而無念」、「於相而離相」、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也就是說,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無念、無相、無住,是不論何時何處,於日常生活的四大威儀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種大乘禪法。六祖惠能大師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傳授弟子。  2.默照禪法的定境  從六祖惠能的傳記資料,很難證明他曾打坐。不過《六祖壇經》的《坐禪品》中有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凈,亦不是不動。」「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便是禪修方法。而在六祖惠能之前的中國禪師們打坐,惠能之後的禪師們也都打坐。  默照禪法雖於十二世紀由宏智正覺禪師提倡,但默照禪法的源頭,主要是出於六祖惠能禪師一行三昧的坐禪法門。現在介紹如下:  (1)不著心  不執著虛妄心,實際上就是「放舍諸相,休息?事」。當發現妄念時,不討厭、不怨恨、不排斥、不喜歡。發現有妄念,那很好,勿拒勿迎,那就是不著心;不要將妄念當成對象,妄念就不是問題了。普通人在練習修行時,要完全沒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會愈來愈少。  (2)不著凈  欣凈厭垢是分別心,取凈舍垢是執著心,將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禪法時,「默」是不著一法,「照」是全體齊收,沒有善不善法的分別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個念頭。遇到壞狀況不用煩惱,遇到好狀況不用高興,心中朗然,不受影響,該坐就坐,該起便起;有雜念無雜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見心凈,亦不見不凈,凈與不凈,都是平等。  (3)不著不動  「不動」有兩層意思:一種是不動情緒的智慧心,另一種則是心止於一念的禪定境。《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於禪定的不動心,而是不動情緒、執著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禪定後,身不動、心不動——身不動是坐姿,心不動是住於靜境。禪宗的坐禪,不是教人「常坐不動」,亦不是教人「看心觀靜」,乃是於相而不著相,於念而離於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離於念是默;念念分明?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禪法的源頭,是與《六祖壇經》接軌的。  不論是次第禪定或大乘禪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則。例如:四禪中有離生、離喜、定生、舍念等,都是在進入一種定境後,便當舍離,始能更上一個層次。逐層地舍,連四無色定也舍掉,即成為舍無可舍的涅槃境——其實沒有涅槃,乃是不住於境,故大乘禪法要講無住。《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執著定境的不動相,也是虛妄境。因此,《六祖壇經》主張「定慧一體」,也就是說,大乘的禪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體用不離的。  定是默,?是照,定慧一體,即是默照同時。(四)慧增上  慧,梵文稱之為般若,這和英語中的Wisdom,以及中國人用的智慧,意思稍有不同。我曾經說過,智慧的梵名是般若,它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學問,而是無我的態度。  1.佛法根本即智慧  智慧增上,雖列於第四項,其實,第一信增上,即需信佛的正見,也就是依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信什麼——信三寶,信自性即佛性;持什麼戒——有七眾聲聞戒及大乘菩薩戒;修什麼定——有世間定、出世間定、如來定,亦即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及一行三昧等大乘禪法。如果缺乏正見,前面三種增上?會有問題,就有麻煩了。那便可能變成了迷信,可能是持狗戒、牛戒、魚戒等的苦行外道,也可能是修習與貪嗔等夾雜的邪定了。所以在四種增上之中,均以慧增上為依准,行者未開慧眼之前,須援用佛菩薩及諸善知識的智慧,來修前三種增上,待開了慧眼之後,仍以和佛菩薩及諸善知識相應相同的智慧,繼續圓滿四種增上功德。  從禪宗《六祖壇經》的《般若品》中見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又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一切時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行。」又說:「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由《六祖壇經》中所明的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異名,亦是悟見自性的功能,是不執著諸境的覺照力用。智慧是離相而無相的,因為離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羅蜜中的智慧波羅蜜。也可以說,佛法的根本,就是智慧。世間的一切知識、學問、聰明、才智,雖有用,卻不能破除煩惱,唯有離諸相、離執著的般若智,才是波羅蜜多(度脫),才能開悟而出迷愚的世間?

  2.般若為基,信戒定相依相生  在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這世間尚無般若智慧,在佛悟道之時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成道之後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從佛的大覺智海中流露出來的,我們後世的一切佛弟子,皆因佛的智慧之教而獲大利益,甚至也能開發各自心中的本有佛性,也是仰賴佛智的引導而浴於佛的大智海中了。  四種增上,以信增上為方向和目標,以戒增上為行為的準則,以定增上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貫穿悟前悟後。這四種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確的佛法。  有些人為了求財、求子、求壽、求官運等而到神祠、神宮、鬼靈顯現處許願拜祭,那是民間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種增上。  有些人與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為現世福澤,稱為人天善法,不是正確的佛教。因其缺少對三寶的信心,未曾修習禪定,未與佛法的智慧相應。  有些人修習禪定的目的,或是為了健身,或是為求神通。其結果,禪修的道場,變成了健康中心;禪修的方法,變成了魔術棒;禪修的人士,變成了氣功師及魔術師。最危險的是修定入魔,自稱是神再來,是佛菩薩化現,說得好聽是新興宗教的創教主,說得不好聽,則是巫筮性質的江湖術士。  幾年前,台灣有位中學教員突然變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幾十戶信徒們移民到美國德州的一個小鎮,準備乘飛碟升天。這使得台灣、美國的新聞媒體和警察單位都很緊張,就怕他們像幾年前的人民廟教派那樣集體自殺。後來,約定的日子過了,並沒有上帝來接他們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修習禪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做指導,最高點也可能獲得四禪八定,但卻極可能有許多的副作用產生。只要心裡有所期待,就會有狀況發生,有的是神經錯亂,有的則是一些幽靈或靈體趁機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狀況時,都要「放舍諸相、休息萬事」,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金剛經》的智慧所見。  3.智慧是無我的態度  智慧不是知識、學問、經驗,而是一種無我的態度,但是真正要具備無我的態度是相當難的,常人必須練習修行的方法。如果不通過方法修行,而自以為已有無我的態度者,就是常人口頭所說的:「我不在乎人家怎麼看我、怎麼說我!」「我絕對不是為我自己設想的!」「我全部都是為了你們!」這就是一種傲慢心。或者說:「我沒關係的啦,我真的什麼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裡面!」則是一種自卑心。很多人誤以為傲慢心與自卑心便是無我的態度,那是錯的。  根據《六祖壇經》所講,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種修行的體驗。沒有開悟的人,用它作為方法;開了悟的人,它就是經驗。怎麼說呢?《六祖壇經》的《般若品》里用三個名詞形容摩訶般若波羅蜜:「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無住,是不住於現在;無往,是不執著過去;無來,是不執著未來。如果具足了這三種心,就等於超越了時間上的現在、過去、未來,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與三世諸佛同起同行,三世諸佛即在現前的一念心中。  有的人想像力很豐富,認為真能與三世諸佛牽著手同行,想像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實這只是對大智慧心的一種形容,因為沒有執著,所以智慧心的功能「豎徹三世際限,橫遍十方涯畔」。  只有此心徹底地不住於過去,不住於現在,不住於未來,才能夠絕對地自由自在,這個時候稱它為「無心」。不過,當你在練慣用方法時,可以先有現在,而不管過去,不管未來。念念念於現在,念念放下現在,這便是不住於過去,不住於未來,也不住於中間的現在,這就是「中觀」,亦名「空觀」。此心如《六祖壇經》所云:「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亦即一行三昧。  《六祖壇經》的這個觀點和《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開始,現在的這一念,介於過去及未來之間,既無過去及未來,現在這一念縮短到極限,也是不存在的。若從智慧之心所見,念念只見過去的前塵及未來的夢景,現在的狀況並不存在。凡夫不能親證,因此,要用禪修方法來體驗它,體驗念念不住,念念不牽掛前塵,不憧憬後影,也不住於現在極短的一點,這實際上就是修剛才所講中觀、空觀、一行三昧。初用功時的下手處,仍得隨時隨地練習在方法上,不論有什麼好的、壞的,以及各種各樣的身心狀況反應時,都不要去執著它,放舍諸相,只住於方法;當把方法用到既不執著前、也不執著後的時候,那就可以連中間的現在也不執著了。不過,沒有執著三世的情緒心,仍有如實應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了解《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4.無念、無憶、無著  此外,《六祖壇經》的《般若品》里,還有三個名詞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無念、無憶、無著。它的原文文句是:「智?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這是說,每一個人的智慧,是經常現成的,因其未離每一個人的自性。若能悟得這個智慧之法,即是由於無念、無憶、無著;悟後的智慧之心,便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所以真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觀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觀照?那是「於一切法,不取不舍」。也即是放舍諸相而至舍無可舍,連舍亦舍,那就能夠見性成佛了。  現將無念、無憶、無著的修行方法,條列說明如下:  (1)無念  即是念念於念而無念,即使把心繫於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亂的妄念,既不住於散亂的妄念,也不執著方法的妄念。有散亂的妄念時,就用方法的妄念;沒有散亂的妄念時,連用方法的念頭也是該舍的妄念。當執著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無念的智慧心現前。  (2)無憶  就是不要回顧,剛才使用修行方法的這個念頭,只要一回顧,便成攀緣過去,那就離開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經過去的念頭究竟是怎麼樣,不要去回顧它,不論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執著牽掛,不取不舍,便是如實地以智慧觀照。 (3)無著  也就是不要有取捨心,既不要執著誑妄的散亂心,也不要執著使用方法的專註心;既不要執著使用方法的專註心,也不要執著方法綿密時的統一心;既不要執著與宇宙化合的統一心,也不執著純凈自在的解脫心。到了此時,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現前。  其實,無念、無憶、無著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時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當然要晦、要隱,可是心裡非常清楚,這就是照。只是對於身心環境的一切現象,雖會如實因應,但已不起誑妄的自我執著心,這就是默照同時。這種默照同時的功夫,其實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三、保任(四種輔助法門)  前面已經解釋了四種增上,接下來將陸續說明四種增上的四種輔助法門:(一)以求法聞法心,來堅固信心增上  求法聞法,乃是修學佛法者的基本工作,因為信心的成長,要靠多聞熏習,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求法聞法依教奉行,便可由仰信、解信,而至於證信。  修學佛法的第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將信心建立起來。如果信心不堅定,其他的都談不上。  「信」有許多層次:  1.迷信  第一個層次是「迷信」。也就是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管是什麼,只要有人相信,我也跟著相信,是盲目的信仰。所謂不清楚,也就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就是 「人云亦云」,人家信,自己也跟著去信。還有信的目的不純粹、不清凈,是為了得到不合理的利益,而相信一樣東西或者是人,或者是無形的鬼神。所謂不合理,就是不合因果、不合邏輯,像這種信仰,就是民間信仰的層次。  迷信並不等於沒有用,迷信也可以有若干的功能。但是因為它不合理,所以有後遺症;因為不合理,所以未必見得有用。如果真的有一些用處,也只是寅吃卯糧,只是借貸的性質。借了高利貸,借了多少錢,將來要還的錢更多,雙倍以上地還。  2.仰信  第二個層次是「仰信」。仰信是聽著可信的人,譬如聽釋迦牟尼佛說,或者是聽某某善知識說修行有用,說佛經怎麼講,說修行禪法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那是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道理,只是聽到對方講,因為我們相信這些人的人格,我們相信這些人不會說謊,不會騙我們,於是我們相信,這就是仰信。也就是說自己是不清楚的、不了解的、不明白的,但是有比我們智慧更高的人,他們的福德智慧都超過我們,值得我們相信他們講的話。我們接受他們講的法,他們信了我們也跟著信,這個叫仰信。  我們對於佛菩薩和所謂神明的崇拜,往往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在「仰信」的階段,對象並不一定,凡是他有特殊的技巧、技能,或者是他的成就特別高、特別大,我們一般的人做不到,就會對他產生崇拜的信仰。這種好不好呢?很好啊!雖然我們做不到,但是見賢思齊也不錯的。

  3.解信  第三個層次是「解信」。解是理解的意思。從道理上能使你覺得這是值得可信的、講得通的,而且正是你需要知道、所嚮往的,而其他的?沒有講過,只有佛經裡面講了,或者是在大善知識寫的佛書之中講了,因此你就相信。從文字、書本、理論而進入佛法之門,這些都是解信。  仰信比較容易,解信要花時間研究以及理解。有很多的學問家或知識分子,都是從「解」而進入佛門。禪宗主要是靠證信而不是解信。可是證信如果沒有解信的基礎,這個證可能有問題。切切不可以不懂佛法、不懂佛經,而以自己修行的體驗來解釋佛經,那就是以外道見來看佛法的正知正見,也就是用非正見來解釋佛法,而把佛法變成了外道法。  重視禪修的人,不一定要去做學問家,不一定要去考證,從文字?來做整理,從資料上來做彙整、研討、探索,不一定!但是正確的、基礎的知見還是要有的。所以解信是不論是誰,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這是共同的基礎,然後才能夠談到證信。  4.證信  第四個層次是證信。也就是說,學習了解的同時也照著去做。照著做的時候,做多少就兌現多少,這樣子會覺得「真有用」!有用,就會產生信心。  所以證信是通過自己的體驗,無論在生活上或是自己禪修的過程中實際體驗佛法,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照著去做;在生活中得到利益,使身心健康得到受用,待人接物得到好處。對於生存環境的看法、想法和驗,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讓我們得自在、得解脫,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現前。而究竟是誰在修?誰在用?誰得利益?是自我得利益,自我得解脫。以自我得到的利益,再分享給和我們相關的所有的人,或者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所有的人。  凡是用佛法自利而又利他,那是真正地已經體驗到、得到佛法的利益,會讓我們不僅對三寶產生信心,也會對自己產生信心。因為只要用、只要練,就能夠成功,能夠得到利益。因此我們自己的身心就是一個道器,就是一個練習、修持、弘揚、護持佛法的工具,我們就會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能夠修學佛法,能夠弘?佛法,能夠實證佛法。  我們自心中如果證信完成了,或者是證信生起的時候,我們自心就是和諧的,就是和合的。我們的自心沒有矛盾衝突,跟外境也就沒有矛盾衝突,都是和合、和諧的。進一步而言,因為沒有自我的執著,沒有自我的稜角,因此和任何人、事物都能夠相應。因為沒有自我中心,只有眾生而沒有自我,如此,自己就和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這叫做「一體的三寶」。  如果我們修行佛法而進到證信層次的話,心外沒有三寶,自心就是三寶,這個時候是不是說我們不要拜佛了?不要看經了?也不要供僧了?錯!自心本身就是三寶,當然會自然而然地信佛、學法、敬僧,否則的話,你就是在自己否定自己了。(二)以知過懺悔心,來保護持戒清凈  知過懺悔,乃是用懺悔心來扶助戒增上,因為凡夫受了戒,隨時還會犯錯,如何彌補犯錯的行為?便是要懺悔。在聲聞戒的懺悔,主要是針對身口二業的惡不善行及惡律儀要懺悔;大乘菩薩戒的懺悔,包括身口意三業的惡不善行及惡律儀,都要懺悔。聲聞戒在於長養出離心,菩薩戒重在長養無上菩提心。  持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修行禪定成功,可是持戒而不犯戒是很難的,也就是說接受了戒的準則和規定之後,常常還是會犯錯的。因此?《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犯戒之後要以懺悔心來修補。一次次地犯戒,一次次地懺悔;一次次地懺悔,一次次地改善,終至於持戒清凈。聲聞戒的懺悔方式,有犯小錯的自責己心懺悔,得罪了某一個人時的當面對首懺悔,犯了稍大的過失須在三人中懺悔,犯了大過失則要在十人或二十人前懺悔。大乘菩薩戒的懺悔方式,則有自責己心懺悔,在佛菩薩像前懺悔,乃至要禮三世諸佛,懇切懺悔,直到見光、見華等瑞相現前,始知罪已懺除。  不一定要犯了什麼重大的過失,才需要懺悔,而是要隨時存懺悔的心。因為不僅?生曾犯的過失,往往已經忘了,何況過去世的無量劫來,有許多許多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有意無意,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有的是因貪心,有的是因嗔心,有的是因愚痴心;凡是做了害人害己、或知或不知、或憶或不憶的惡事,這都是需要懺悔的。  懺悔,可以使煩躁、閉塞、不開朗的心,變成清涼、豁達、很舒坦的心。不懺悔,則會使自己假借理由來推卸責任,而犯下更多的錯誤;犯了錯誤還找理由,以為是正當,這就是邪見了。邪見是不知因果、不信因緣,自己造了惡業,還認為是理所當然。  通常的人,都會認為他們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有受過他人的傷害,自己是不曾傷害過他人的,因為自己從沒有做過殺人、放火、強暴、搶劫等這些壞事。但是,當我們在修行禪定、聽聞佛法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所犯的錯誤及過失是滿多的,自然而然就會生起懺悔心。因此,懺悔能護持凈戒,修習禪定不得力時,要知道懺悔。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者,製造了一個「大東亞共榮圈」的好理由,認為中國太窮、太落後了,所以便發動侵略中國的大東亞戰爭,理由是為了幫助中國人。這樣的理由,有點像一個寓言所說:曾有一匹狼,看到有一隻羊要過河卻過不去,狼就說:「我來帶你過河,不?你過去的話,你會不安全,我心裡真是不放心。」羊說:「你這麼好心,真是謝謝你,可是你怎麼帶我呢?」狼說:「最安全的就是你進入我的肚子,那就會永遠安全了。」這似乎很有道理,若要叫那匹狼承認錯誤而來懺悔,那就難了。除非侵略者受到大挫敗,才不得不懺悔,普通人是不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而願主動懺悔的。  一般常人,平時不知要懺悔什麼。如果遭逢災病厄難禍事,尤其是中國人,便相信延僧拜一堂什麼懺,例如:水懺、大悲懺、梁皇懺之類就沒事了。這不是沒用,就信仰上這也真的有用;但在禍事過後,又不知要懺悔了。其實,懺悔是?常生活中隨時都該做的,表示對於所犯的過失負責,是誠實的做人原則。  如果在修習禪法之時,心緒不寧,妄想雜念太多,便是心浮氣躁的業障現前,此時應當以至誠懇切之心,做懺悔禮拜,一邊禮拜,一邊口念心系:「弟子某某人,至誠懺悔,先世今生,一切惡業,盡皆消滅。」或者禮誦《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盡懺悔。」誦一遍,拜一拜。經過懺悔禮拜之後,心緒就會沉穩,可以順利打坐了。  以上所說,不論是聲聞懺法或是菩薩懺法,都屬於有相懺,《六祖壇經》更說有「無相懺」的法門?那是自性已明者,隨師稱念:「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不被驕誑染,不被嫉妒染,願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今已覺悟,悉皆永斷。因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犯過失造惡業,皆由情執的虛妄之心,迷情不除,業障不消。一旦情消執亡,明心見性,性本空寂,罪亦不存,所以最上的懺悔是無相懺法。但亦切切不可否定有相懺法對於初機修行者的重要性。

  (三)以柔軟忍辱心,來促進禪定增上  柔軟心即是忍辱般若蜜,似乎與《維摩經》所說的「直心是道場」不一致。  若依《六祖壇經》所釋的「一直心」是「於一切法,勿有執著」,等於就是不受一切境界所動的忍辱心及柔軟心。《六祖壇經》中有三處提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心,其實也是柔軟忍辱的一直心。世界上最柔軟的物體是水,修行人最柔軟的態度是忍辱,禪修時最有力的功夫是一直心。  水的適應性很強,因為它柔軟,所以能適應一切狀況,能隨機緣而變化多端。常流的溪水,遇到了小石頭,它會翻過石頭或把石頭帶著走;遇到了大石頭,水就繞過石頭從縫裡滲透著走;石頭太大、太多,形成了堤壩,擋住了去路,水就停在那兒,變成水池、水庫,等水慢慢多了之後,再從擋住?那個堤壩上翻過去;如果天旱,太陽強,溫度高,水就變成蒸氣,升空而去。水就是這個樣子,它總是有辦法過去的,可以化零為整,也可以化整為零,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它都能以柔軟的姿態來如實地因應。  冷天,水會變成冰;熱天,水會化為氣;在天空,水會變成雲霧;遇到冷風,雲霧會變成雨、霜、雪。它隨時隨地都可以變化成不同的形態,但只要一有機會,又可以變回水。因此,水的本質沒有變,永遠是水,但是它的形態可以千變萬化,也可以根本不變,只是為了適應環境的狀況而暫時改變了形狀,這就是可資禪修者們學習的柔軟心、忍辱心、一?心。  默照禪的練心過程是:放鬆身心、收心攝心、集中心、統一心,放下統一心,即是無心。不是像木頭、頑石、死人一般的沒有心,乃是打破自我情執的煩惱心之後的智慧心及慈悲心。  若要實證無心,必須先以柔軟心,修習默照禪法,當在實證無心之後,那就是柔軟忍辱心的完成。因為自己沒有一定要堅持什麼思想、觀念、立場,唯一的原則就是對人要有慈悲,對己不起煩惱。對自己不起煩惱是解脫自在,對人要有慈悲則是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而自己不起煩惱,便是利人利己的菩薩行,為了修持菩薩行,可以千變萬化,應人、應物、適應環?,這就是將修行默照禪的柔軟心、忍辱心、一直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在精進的禪修期間,在禪堂用方法之時,遇到身心上的任何狀況,都要用柔軟心來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去管它,便是適應它了。對於逆境的狀況,要適應它,對於順境的狀況,也用同樣的柔軟忍辱心來應對它,那才能夠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照同時,超越了好壞得失的情執之心。  象岡道場曾為從台灣來訪的八十位信眾,辦了兩天的禪修活動。在那兩天之中,有一個節目相當有意思,就是每個人從湖邊托著一碗水慢慢地走回到禪堂來,途中不能潑出一滴一點,並且自?約束:「如果流出一滴,就等於丟了一個頭。」有的人很貪心,把水裝得滿滿的一碗,走不到幾步水就流出一滴,雖然很快走回禪堂,但幾乎丟了幾十個頭,這就是心不夠柔軟,沒有耐性的結果。也有人一開始很謙虛,只裝了八分滿的水,慢慢地走回到禪堂時,一滴也沒流出來,這就是用柔軟心和一直心的鍛煉方法所得的效果。(四)以慚愧精進心,來維護智慧增上  智慧是沒有我執的態度。可是,當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也是會說:「我,如來!」或「我,佛!」但這個不是情執煩惱的我,而是智慧慈悲的假名我。因為對眾生而言,如來還是要以假名講?。  對於正在修行中的人來說,所謂智慧,應可分成未見佛性之前,以及見了佛性之後的兩個段落。  1.因慚愧而生精進  如何養護增上這兩個段落的智慧?關鍵就在「慚愧心」。對於三寶,對於眾生,對於自己,應修的未修,應斷的未斷,已修的不足,已斷的未盡,都當感到慚愧。當在尚未開發自己的智慧之前,應當運用佛及諸善知識智慧的教法,精進修習。見性之後,所得的智慧性質,雖與諸佛相同,但所得的智慧力用,仍與諸佛有天壤之別,猶如毛端一滴水與四大海水相比,濕性全同,但量體懸殊。有些狂士,看過一些禪宗語錄,就滿口?佛言祖語,聽起來他們似乎已經大悟徹底,已與諸佛平坐平起。  事實上,如果自己尚未成佛,就用佛的口氣訓人;自己尚未開悟,就用祖師的悟後語賣弄;自己尚不是明眼的善知識,就用善知識的姿態來以盲引盲,這就是不知慚愧的人了。麻煩的是,不知慚愧的人往往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也不會再去精進修習了。  《華嚴經》的《梵行品》有句話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就是說剛剛發起無上菩提心的人,就已經成佛了。沒有錯,成的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就像是嬰兒剛剛入母胎,已經確定是一個人,但尚不是成人。修行時,如果開了的智慧,能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就會體驗到無我的空性,就是見到佛性,已經確信自己必將完成佛果,唯距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還有很長很長的道路要走。所以見了性的人,更需要常生慚愧心,常起精進心。  不知慚愧、不能精進的修行人,不是懈怠放逸的懶人,便是得少為足的狂人。所以禪修者必須隨時警惕,要不離慚愧心,常保精進心。

  2.穩健踏實即足蹈蓮花  精進的目的,是為了開啟智慧、長養智慧。四種增上,都是精進的範圍,四種增上都須以智慧為準則,也都是以開啟智慧?長養智慧為宗旨。打坐、拜佛、看經、懺悔、做大布施等每一個項目,也都得精進;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中,每一小時的每一念,常常在照顧著默照的功夫。中國禪宗的老師們,經常會問:「走路的腳跟著地否?」意思是說在每一腳踩下時,腳尖、腳掌、腳跟,是否都是腳踏實地?如果步步著地踏穩,便等於步步足蹈蓮花,否則可能步步泥淖,乃至寸步難行了。  有人由於性子急躁、心思散漫、情緒不寧,以致工作時緊張慌亂,左手拿東西,右手丟東西,走路時右腳未踏實,左腳在搖晃。像這種手足無措、六神無主的狀況,也可算是腳跟不著地,也不是精進的?度。精進用功的禪修者,應該是在任何狀況下,不論快慢緩急,都能保持踏實、穩定、輕鬆、自然,夙夜匪懈,猶如川流不息。禪修者在修行過程之中,每一念都很清楚地落實在自己的方法上,中國的諺語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精進不是拚命,休息不是放逸;精進是細水長流,休息是養精蓄銳,補充調理。  例如在慢步經行時,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實穩健,輕鬆自然地一步一步往前移動,便不會感到身體有多少重量和負擔了,好像一縷棉絮、一片羽毛,在空中隨風飄動般的輕靈、柔軟。  學會了正精進的用功態度,即使面對再嚴重的狀況、?重大的計劃、再複雜的事件,也不會有壓力感,不會憂愁,不會著急,只是按部就班、持續不斷地、一項一項地處理下去。每個人只有一個頭、兩隻手、兩隻腳,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一個人做不完的,當多結合幾個人來做,今天做不完的,明天、後天再做;該睡覺時要去睡覺,該用飲食時就去用飲食,遇到困難阻礙,就想辦法運用因緣來解決。絕不輕易改變方向,也絕不放棄朝著目標努力的心愿。

目錄

  第一篇  默照禪法壹 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003  一、什麼是「本來面目」/003  二、何謂「本地風光」/005  貳 修?默照禪法/007  一、方法/008  二、態度/012  三、要領/016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016  叄 步上修行之道/018  一、基本觀念/018  二、增上(四種基礎條件)/022  三、保任(四種輔助法門)/037  四、長養/050  第二篇  象岡默照禪十開示◎第一天晚上(報到日) 放鬆放下,準備用功/057  一、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057  二、保持新鮮的感覺/058  三、只在當下/059  ◎第二天早上 默照的基礎觀念與方法/061  一、觀念與方法並行/061  二、何謂默照/062  三、以五停心、四念住為基礎/064  四、體驗呼吸,珍惜生命/065  ◎第二天晚上 超越對立,有無雙泯/068  一、不受影響,隨時回到方法/068  二、不思善,不思惡/070  三、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071  四、念念系在方法上/074  ◎第三天早上 隨息法與只管打坐/076  一、改變偏差即是修行/076  二、只管打坐/077  三、隨息觀/079  ◎第三天晚上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無事/080  一、選佛場/080  二、不觸事而知,不對?而照/082  ◎第四天早上 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085  一、無所求的態度/085  二、放下執著,放下煩惱/086  三、好好把握現在/089  四、身心都在打坐/090  ◎第四天晚上 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091  一、天地萬物皆在說法/091  二、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092  三、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094  ◎第五天早上 開悟與默照禪法/096  一、何謂開悟/096  二、「無我」的觀念最重要/099  ◎第五天晚上 集中心、統一心、無心/102  一、放舍諸相,休息萬?/102  二、統一心的三種境界/103  三、放舍一切,便是悟境現前/105  ◎第六天早上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107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107  二、止於一念不是無心/108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110  ◎第六天晚上 慚愧、懺悔法門與無相、無我/114  一、以慚愧、懺悔禮拜來安心/114  二、用心法練心/115  三、不動是默,清楚是照/117  四、歷歷妙存,靈靈獨照/118  ◎第七天早上 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120  一、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120 二、佛法的變遷/122  三、佛教的傳播/123  ◎第七天晚上 解脫樂、護法神/126  一、解脫樂勝於世間樂、定樂/126  二、不期待護法神/130  三、踏實用方法/131  ◎第八天早上 直觀與空觀/133  一、不分內外/133  二、不起對立/135  三、直觀與空觀/137  ◎第八天晚上 以恆常心用功,不急求開悟/138  一、攬之不得,不可名其有;磨之不泯,不可名其  無/138  二、以恆常心修行/141  三、悟不等於解脫/142  ◎第九天早上 發出離心與菩提心/145  一、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共的觀念/145  二、出離心與菩薩道/149  ◎第九天晚上 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151  一、感恩心/151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156  ◎第十天早上(圓滿日) 結束是另一階段修行的開始/158  一、將方法帶回日常生活中/158  二、發菩提心/160第三篇  《坐禪儀》講要一、坐禪鬚髮心/165  二、善調諸事/168  三、安樂法門/173  四、禪定是急務/176附錄:《坐禪儀》(長蘆宗賾)/179

推薦序

  立身立命的生命智慧  楊 蓓  這不是一個安靜的時代。紛亂、歧異、虛擬、亢奮、低迷……太多的衝擊,讓現代人壓力叢生,心神始終不知何處安置,?於自心的澄澈、清朗、寧靜,往往於追逐中益形緣木求魚。由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需要的不只是養生、練氣或心理治療,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處世哲學。  默照禪法,為這個亂世提供了一個究竟的出路。否則聖嚴師父不必以高齡之身仍然風塵僕僕地於世界各地帶領禪七,遍撒默照禪的種子,也不會所到之處,毫無東方文化背景的禪眾,如此迫切地渴望師父的教導。  有幸參與十來次師父帶領的默照七、默照十、默照十四,也有幸率先閱讀了這本由默照禪修開示所彙整出來的《聖嚴法師教默照禪》,邊讀邊回味,腦海中還不時憶?禪堂中師父開示時的領會、開懷、羞慚與感恩。縱然,有些內容已經一聽再聽,但是仍然如醍醐灌頂,如夜路明燈,讓心再次回到明靜。  其中最精妙之處,莫過於師父總在開示中讓人不論在修行過程,或生活歷練的夾縫中,指出一條明路。  其實,在修行過程中,困頓常來自於自相矛盾,例如:「想要」精進,卻妄念不斷;「想要」開悟見性,卻又留戀執著;「想要」綿密用功,卻又落於緊抓或者放逸;「想要」放舍,卻又貪著坐一炷好香。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常常想要的太多,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追逐了半天,尚且不?自己在兜圈子,在原地打轉,久而久之,焦慮、憂鬱一一現形。  書中,除了介紹默照禪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師父用各種角度的說明、譬喻,來協助禪眾掌握修習默照禪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本身即是默照,即是空觀,這正是師父為現代人指出的一條明路。  例如:不「除」妄想,不「求」真;一旦有了「除」或「求」的念頭,都與默照不相應,於是修行,不求開悟,也不害怕開悟;又如:散亂心、集中心、統一心到無心,是修習過程中「心」的變化階段,但這些階段是自然發生的,不是刻意進行的,甚至默照修行方法的次第,都不是作意的,那麼?行的時候,就只剩下單單純純的「默」與「照」,於是「矛」與「盾」都放下了,只剩下方法,到頭來,連方法也不見了。這讓我想起師父對「空觀」的闡釋:「不偏左,不偏右,也不執中。」這種態度,正是默照的處世智慧,也是現代人自心困頓的解脫之道。  有人會說,這樣的處世智慧太難了,要何時才能修成?師父用幽默的譬喻告訴眾人:動物因為沒有前念、後念,所以對「當下」最敏銳,因此,常能預知災難的來臨。所以連「太難了」這一念都是妄念。不論修行或日常生活,如能法住法味,何來「偏」與「執」呢?  而在禪堂中,師父總是擁?如神通般的敏銳,對禪眾做出適時切中的開示,來解惑、引導,所以本書中所呈現的各種主題順序,其實都是按當時禪眾的修行歷程而顯現的。若以象岡默照禪十為例,讀者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禪修經驗,當能體會出經驗豐富的明師,如何在默照中體察出百多位禪眾的心路歷程:有時解惑,有時陪伴,有時提點,有時引領,有時警惕;這是何等深廣的明與知。所以,默照中,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什麼都恰如其分地有了。  本書中涵蓋三大部分,讀者可能會發現:《〈坐禪儀〉講要》是最精簡的提要,《默照禪法》十分實用,而《象岡默照禪十開示》卻善?地與禪修歷程融合。這三部分目標一致,卻有不同的風貌,以便引導不同需求的禪修者,這是編者的良苦用心,希望所有的人均能受益。  有人說,這是一個什麼都在解構的時代,也是一個什麼都需要重新建構的時代。就如同師父在開示中,為現代人所關心的「愛」與「快樂」理出脈絡時,師父將古老的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又有層次地扣在一起了。每每坐在禪堂中聆聽師父開示時,默思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心中不免升起一些憧憬:當人人的心中都建構起默照的清流時,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呢?  多說無益,打七去吧!  (作者現為台北?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

  話頭又被稱為「不死之葯」、「甘露」或是「金剛王寶劍」。金剛已是非常堅固,金剛王更是金剛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剛王寶劍是寶劍之中最鋒利的,能破除一切堅硬的物體,而不被任何東西所破。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此處所說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心中有好境界、好現象,要提話頭;心中生起雜念、妄想、煩惱、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任何障礙,也要提話頭。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用,實在很可惜。  禪宗有一則公案說:文殊菩薩曾經拿著寶劍要追殺釋迦牟尼佛。諸位也許會想,菩薩是要造反了嗎?不是!這則公案寓意著眾生的愚痴。有些人修行修得相當執著,常常希望能見到、聽到佛菩薩的顯現,或是能得到神秘經驗、感應,這都是一種執著的心態。煩惱是一種執著,貪戀生死是一種執著,將佛菩薩、神秘感應當做冀求的對象,也是一種執著。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殺佛」是譬喻以智慧寶劍斷除一切執著,因此禪宗祖師們才會說:「逢佛殺佛,逢魔殺魔。」將魔和佛一起殺,心中無一絲掛礙,才是真正的不執著,否則無論執著什麼,都是一種煩惱心。《維摩經》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現前,才是真的運用禪法。在臨濟宗義玄禪師的《臨濟錄》里也說:「逢著便殺。」這個「著」是執著的著。有人會覺得似乎祖師們的殺心很重,怎麼見到什麼就殺什麼,殺氣騰騰蠻可怕的。其實,這都是要修行者決心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一樣東西,真智慧才會現前。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哪些東西?一種是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若是捨不得殺、捨不得趕,將是個煩惱鬼,會為四種魔所困擾,其中,遭受天魔困擾的人,就是因為心中有執著。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卻相當執著於自己的修行經驗,並且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雖然信心堅固,慢心卻也同樣堅固。會執著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自我的魔障。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為什麼開悟之後仍然要用?若是開悟之後執著自己的悟,就成了執迷不悟,所以悟後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這是「保任」。悟前悟後都能用,所以話頭是一種非常好、非常乾淨利落,而無一絲牽掛的禪修方法。  (一)不可思議的話頭  所謂「話頭」,虛雲老和尚解釋為:在尚未有這一句話之前是什麼?也就是說,參話頭的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語言文字可以表達之前,那是什麼,而不是要去解釋這句話頭。沒有語言文字,表示一切語言文字皆無法表達,事實上,此即不可思議。不可思,是無法思考、揣摩;不可議,表示無法以文字表達,不可思不可議即是話頭。  不會產生副作用、不會產生想像空間,而且是一句無意義的話,這樣的話頭是最好的。南北朝時期,禪學大師傅大士形容得相當貼切,他說:「空手把鋤頭。」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手中是空的,但卻抓著鋤頭,這是無法以常識理解的;又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橋在流,這也和常理不相應。像這兩句無法以常理來解釋的話,即可當成話頭。還有其他的話頭,譬如「東山水上行」,東邊的山在水面上走路;「東山下雨西山濕」,東山在下雨,結果西山是濕的,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國禪宗最盛行的一句話頭是「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是問:達摩祖師從西天來到中國,帶來了什麼?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禪法從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祖阿難,然後代代傳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而菩提達摩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有人說他從印度帶來了一部《楞伽經》,但是他沒有翻譯這部經,只是教人家要用這部經。也有人說他帶來的是禪法。何謂禪法?禪法事實上是心法,所以菩提達摩是用他的心,帶來不可思議的禪法。既然是不可思議、無法解釋,所以 「祖師西來意」成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話頭,而且是當時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頭。現在的人距離達摩祖師的時代已經很遙遠,若是參「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大概力量不大,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誰是「祖師」。  祖師如何帶來禪法?又如何傳法給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其中有一則「斷臂求法」的故事:當達摩祖師於嵩山面壁時,慧可禪師來到嵩山向菩提達摩求法。慧可禪師說:「我的心不安,請你替我安一安。」菩提達摩說:「好!將你的心拿出來,我替你安。」慧可禪師馬上回過念來尋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給菩提達摩安,但是卻遍尋不著,就在慧可禪師說「找不到心」的當下,已經體悟了何謂禪法。如何安心?無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遠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禪法,這是一般人通常採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數息觀、不凈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慈悲觀等種種觀法,使妄念逐漸減少,達到安心的目的。事實上,這樣的安心並不徹底,只能讓心沉澱、安靜,似乎感覺沒有煩惱了,但遇到重大狀況,也就是大嗔、大貪、大問題出現時,心境又會出現煩惱。如同將明礬投入混濁水中,由於明礬的作用,使濁水裡的混濁物,逐漸結成固體向下沉澱,因此水面上所見到的是清凈、透明的,但是沉澱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攪動,沉澱物還是會出現。用話頭禪法,不只是將混濁物沉澱而已,而是從根本解決,將裝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時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煩惱再次出現,就再次用話頭將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間斷地一直參話頭。  另外,用五停心觀或四念住觀的方法,是讓心有著力點可寄託,就能因此從散亂複雜的狀態,逐漸成為集中心,然後達到統一心。而修行大乘禪法時,是否也需要經過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經驗來說,有集中心和統一心的經驗是很好的,因為心在比較安定時,參話頭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團就更容易形成;否則,若是心裡非常混亂,就無法立即將話頭使上力。  現在禪宗所用的話頭,都是祖師們曾經用過的,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發明話頭?這要依據這句話頭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續疑情來判斷。就像嘴裡吞了一顆內餡非常好吃,但是非常燙的湯圓,又因為內餡太美味了,雖然燙口,卻捨不得吐出一樣,此時心中只想將湯圓儘快吃完,或讓湯圓儘快變涼,不會有其他的雜念。如果自己發明的話頭,能夠產生這種感受,就可以參;如果這句話頭,有時好像會讓你產生疑問,卻只能維持一下子,力量不強,無法使疑情持續不斷,那麼這樣的話頭只是妄念。雖然禪宗所使用的話頭也是妄念之一,但卻是能觸動警覺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話,所以可以成為話頭。  (二)常用的四種話頭  參任何話頭,千萬不能和自我中心連在一起,若是參到最後總是圍繞著自我,將會成為一個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強的人。所以如果自己發明了話頭,要先去請教師父這句話頭能不能參,否則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用師父建議的話頭。以下是四種禪宗常用的話頭:  1.念佛的是誰  習慣念佛者在開始參話頭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幾句之後,便要提起話頭連續地問:「念佛的是誰?」但是當你在問「念佛的是誰」時,卻自我回答: 「念佛的是我!」雖然常識上是自己在念佛,但這個「我」是妄想、執著、煩惱的「我」,不是智慧、清凈、無我的「我」,所以這個答案毫無力量,不是正確的。此時該怎麼辦?還是要立刻提起話頭。  若是感覺問「念佛的是誰」問得很無聊,或是自己已經沒有念佛,所以對問「念佛的是誰」覺得奇怪時,可以改念佛號,直到無聊的感覺消失後,才再提起話頭。若是又覺得無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時間不要太長,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後,即提起話頭來參。  念佛者參的話頭是「念佛的是誰」,這是因為宋朝之後,許多禪修者也念佛,稱為「禪凈雙修」——以念佛求生凈土,以參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者同樣發願往生凈土,而發願往生凈土者也需要明心見性,所以參「念佛的是誰」。  2.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另外,習慣數息者若是一開始無法馬上參話頭,也可以先以數息法來放鬆身心,在數了幾次之後,便開始參話頭。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沒有妄念才參話頭,否則,整個禪修期間可能都只是在數呼吸,而沒有機會參話頭了。當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數呼吸,心念比較平穩時,就可以開始參話頭。此時心裡也許仍然有雜念、妄想,不過沒有關係,要以話頭來替代妄想。數息者所參的話頭,我的建議是「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未出娘胎」?不要自以為:「未出娘胎前我是個鬼、是個靈魂、是中陰身、是第八識……」或是認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後,就能知道過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誰,或是去問能知三世的算命仙,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謂「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的意思是「沒有生與死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沒有生與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後可能又會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麼?人的娘胎是胎,動物的娘胎也是胎,眾生在生死之中打滾,即是出娘胎。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有生命,那麼,我們在無始以前是什麼?所以,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是要參「無始以前還有什麼」?「還沒有開始生與死之前是什麼?」若是自問自答:「無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來藏……」凡是給話頭任何答案或名詞,都是錯的。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對的,那還要繼續問下去嗎?要。用話頭將一切執著、妄想、雜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無餘地、沒有退路的時候,本來面目是什麼?像這樣問下去,就是在參話頭。  3.拖著死屍走的是誰  另一句話頭是「拖著死屍走的是誰」?我們這個身體只要一口氣上不來,就成為死屍。而當身體正在動的時候,到底是誰在動呢?如果是身體,可是身體常常在變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變動;也有人說是靈魂,有人說是元神,更有人說是佛教所謂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或稱為神識,但是這都不能解釋拖著死屍走的是誰,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拖著死屍走?其實問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要問你的神識是什麼,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業力是什麼,而是問拖著這個死屍的本來面目是誰,這與「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問的是同樣的東西。  4.什麼是無?  若是覺得「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句子太長,可以參比較簡短的話頭,例如「無字公案」的「無」,也就是「什麼是無」?  「無字公案」源自唐朝趙州從諗禪師與弟子的應答。有一天,一位弟子問趙州禪師:「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只回答一個字:「無。」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眾生,當然也有佛性,但是趙州禪師卻回答「無」,為什麼?這個「無」究竟是有佛性還是沒有佛性?趙州禪師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己去參。其實,趙州禪師所說的「無」,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這樣東西嗎?沒有。這是因為眾生執著,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才權巧方便說有佛性,事實上沒有一樣東西叫做佛性。「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執著有佛性,要斬;說「無」就是佛性,也不對,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斬。參話頭有什麼功能──話頭能斷一切煩惱  用話頭能破除五蘊,連意識也能一掃而空,此時一切雜念妄想都不會生起。但是這與沒有雜念妄想,覺得輕鬆、快樂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後者仍然有想蘊、行蘊、識蘊、受蘊,並不是五蘊皆空的境界。實證五蘊皆空時,即是《心經》所說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出現了;甚深的般若出現,就能離一切執著、煩惱、分別心的苦,這是話頭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話頭的功能,也不曉得話頭的答案是什麼,就是處在意識茫茫、醉生夢死之中。  有人說,嬰兒不會說話,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話頭的境界?實際上,嬰兒不會說話和思考,這是處於一種混沌狀態,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境界,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生其心」是樣樣分明。心中毫無執著,既無自我煩惱,也無自我的立場,但是該反應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該如何反應。這不同於嬰兒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嬰兒尚未經過學習,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嬰兒會哭、會貪、會寂寞,因此,若將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嬰兒階段等同於解脫的境界,這是將混沌、迷暗、愚昧誤解為無欲、無我的智慧。  有人自認為平常很少有煩惱或情緒,心十分安定。情緒平穩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但是這不等於沒有自我中心。情緒平穩與了生脫死無關,因為這樣的人仍舊不知道生死心是什麼。因為對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話頭產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麼?疑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幫助自我發現生死是什麼?當疑團破裂粉碎,連同執著、煩惱、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時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一)除妄念  話頭禪的功能,有著不同的層次,第一層功能是除妄念。當你不斷提起話頭,提得非常熟練時,雜念、妄想、煩惱會逐漸減少,頭腦會愈來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間沒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參話頭。這是參話頭的第一層功能。  當自己知道了什麼是妄念減少,或是沒有妄念的狀態,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緒,這已經是相當有用了,所以,參話頭即使沒有開悟,對人格、心性和修養都有助益。參話頭不是非要開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開悟,而是不強求開悟。有一位禪眾說:「師父,我知道我這一生是不會開悟了。」他已經為自己下定論是不會開悟的,雖然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是可憐憫者。  《法華經》中說,大通智勝如來禪坐了幾小劫的時間,悟境仍然不現前。他坐了那麼長的時間,佛法還不現前,但是他並沒有失望,他堅持到最後終於成佛了。有人也許會想:「坐那麼長的時間不開悟,還要繼續坐嗎?」我們用禪法時,是當下接受、直下承當,不去管何時開悟。也許下一念便開悟,也許下一輩子才開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輩子、一百輩子不開悟,仍然要繼續參話頭。只要現在還活著,現在知道要參話頭就立刻參,開悟時自然會開悟。在不開悟之前,誰能知道何時會開悟?若是已經為自己貼上標籤說:「這一生不會開悟了,等下一生再來吧。」這樣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這一生或是這次禪七能否開悟的問題,當下只是用方法、用話頭。  二)破本參  參話頭的第二層功能,是無論悟前悟後,都要抱著一句話頭。所謂「抱著一句話頭」,即是牢牢地用這句話頭,不放棄、不失望、不懷疑,並且持續不斷地用它。一直參著的話頭稱為「本參話頭」,「本」是根本和基礎。這句話頭是從初發心、剛開始參禪時就用起,無論是自己發現的或是師父給的,這句話頭一定是觸動了你的道心、觸動了你的警覺心,讓你警覺到原來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件大事究竟如何,於是對話頭產生了疑情。當疑情形成疑團,突然間疑團破了,就叫做「本參破」、「破本參」或是「破初參」。  所謂「破本參」,就像自己被關在悶葫蘆里和葫蘆一起成長,不曾從葫蘆裡頭出來過,不知道葫蘆外的情形究竟是什麼。等到有一天葫蘆從藤上掉落,摔裂一條縫的同時,你從這條縫中見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這條裂縫又密合了,雖然你仍是在葫蘆里沒有出來,但是已經見到葫蘆外的光,這即是「破本參」。  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見到光的這一瞬間,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分別都中斷了、脫落了,也就是已經知道了離開自我中心或自我執著的情況。雖然離開的時間不長就又回來了,但是知道葫蘆外面是有光的,從此以後,修行的信心會非常堅固,對修行不會起退心,並且對於何謂「煩惱」、何謂「自我」認識得更深。雖然遇到大衝擊時,仍然會有煩惱,但是終究會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來處理煩惱,所以破本參非常有用。(三)破重關  破本參之後,葫蘆縫又會合起來,所以還是要持續參話頭,將葫蘆縫繼續沖開,多次之後,也許裂縫會愈來愈大,或是會在許多地方出現裂縫,這叫做「破重關」。無論是第一層的破本參,或是第二層的破重關,都是用同一句話頭。  破本參之前叫做「參話頭」,破本參之後叫做「看話頭」。雖然是參同樣一句話頭,但是心態轉變了。什麼是轉變後的心態?就是知道煩惱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有煩惱,所以要繼續參「如果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如果達到和佛完全一樣的境界時,又是如何?」疑團會一個個出現,所以要繼續用這句話頭達到最終目的。因此,有祖師說,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關  大悟就像將整塊冰一敲為二,小悟就像分裂開許多冰塊,再一塊塊地錘碎。因為冰塊若是不持續地錘碎,一旦遇到冷空氣,這些敲碎的冰塊又會融合在一起。持續地錘,錘到沒有任何冰塊存在為止,也就是重關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後叫做「破牢關」。「牢」是生死的牢獄,牢關是生死關,破牢關就是出離生死、出離三界,從此之後,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煩惱的束縛。所以,話頭是非常有用的,能夠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謂「出三界」,相當於天台宗別教的菩薩層次。天台宗判教,分成「藏、通、別、圓」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薩,層次都不一樣。以別教的菩薩而言,從初地菩薩開始即出三界,稱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認為,八地菩薩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禪法的人不管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雜念、妄想、情緒和煩惱,就用話頭;無論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沒有悟,都是不斷地、不斷地用話頭。  小乘認為了生死一定要證阿羅漢,而禪宗所謂的「生死心破」,是除煩惱,但是除煩惱不等於永遠斷除,因為悟後煩惱、分別心的殘根仍在,明心見性不等於已經成了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佛。明心見性所見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見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會繼續修行下去。貳 參話頭前的準備和認知  修行話頭禪時,無論參哪一句話頭,腦海里出現的任何答案,都是自己的妄想,是從潛意識產生的,即使出現了上千、上萬個答案,都不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參話頭不是自己給話頭答案,也不是自己問自己,而是問那句話頭,要那句話頭給你答案。只有無法以思想、語言、文字表達,而且能破無明、除執著的,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開悟了,因為開悟不是這個樣子。  在修行的過程之中,不要老揣摩著什麼是開悟。揣摩開悟永遠無法開悟,要老老實實不斷地用話頭。既然沒有答案,還要不要繼續參?要。這是修行的功夫。功夫到了,有沒有答案不是問題,也許有答案,也許根本沒有答案,但是修行的功夫卻熟練了。  一、基本認識  話頭只是方法,不是道理,也不是要寫文章或辯論,所以不要去分析、解釋、研究話頭。對話頭進行思考、分析,會造成頭部發熱、發脹、疼痛,身上的血、氣容易往頭頂沖,這時可能會產生兩種狀況:一種是變得神經質,另一種是頭痛。參話頭時,千萬不要思考,身心不要緊張,而是放鬆,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不斷地參話頭,並以話頭來粉碎雜念妄想,使雜念妄想無力且無處可藏,此時頭腦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問、在參話頭。  雖然是要話頭給答案,但若是一邊參話頭一邊想:「話頭怎麼不給我答案?話頭啊!我已經很急,等了幾天,怎麼還不給我答案?話頭啊!沒剩幾天了,我還沒有得到答案,話頭啊!你要給我答案。」這種心態也不正確。有些人因為了解到出現任何答案都是錯的,所以覺得問話頭很無聊、沒有味道,於是放下話頭休息,享受打坐的清凈安穩,只求心中無雜念。這樣的打坐只能感受一份粗淺的輕安,不會有更深的體驗,更不可能開悟、明心見性。  禪宗形容這種狀態為「黑山鬼窟」,「黑山」意即沒有光明,「鬼窟」則是鬼住的洞窟。這雖然有助於安定身心,但是與大乘禪法不相應,特別是與話頭禪不相應。話頭雖然不會直接給答案,但能使你得到「無」的答案,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及「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所指的「如來」,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如來,《金剛經》說得很清楚,若有三十二相即是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但轉輪聖王也是如來嗎?不是。不著相,才能真正見到如來。  壽者相是時間相,眾生相是空間相。在空間之中你我對立,有你就有我,有我才有你,多數的「你」就變成眾生相。為什麼有眾生相?因為有我相,破我相之後,便能破人相、眾生相以及壽者相。但是眾生因為所有相都沒有破,大事未明、生死心未了,所以需要參話頭。(一)憨山大師的六個原則  明朝末年憨山大師曾經提出了參話頭的六個原則,不僅對當時來說很有用,現在對我們而言,仍然非常有用,即使在未來也同樣是有用的,並且對任何人都有用。現在將六個原則逐一說明如下:  1.不得貪求玄妙  「玄」表示難懂的。「玄妙」有兩方面的解釋:一是理論上的玄妙,譬如哲學問題或者宇宙人生道理,是需要經過思考的;另一種解釋是宗教體驗上的玄妙,指的是神通感應與身心變化。  許多人認為修定或參禪者,一定擁有「五通」的能力——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或是在打坐過程中可能發生一些神奇的異象。曾經有位禪師離開大眾獨自精進修行,住在距離寺院有一段路程的小寮房裡,但仍然隨眾過堂吃飯。後來有一段時間,大眾沒有看見禪師來過堂,還以為他入定了。當這位禪師再次出現時,方丈和尚問他:「為什麼你有一段時間沒來過堂?」  禪師回答:「有一位天人,自稱被我的修行所感動,所以天天為我送飲食,因此沒有隨眾過堂。」  方丈和尚聽完之後,立即呵斥禪師說:「我原以為你是個人,原來你是個鬼啊!你怎麼和鬼打交道,人不做,卻要做鬼去了。不要作怪!」  禪師一聽,心中有所省悟地說:「我知道了!」於是回到寮房精進修行。此時,禪師斷除心中一切期待和祈求,打坐就是打坐,用話頭就是用話頭,從此以後,天人就不再出現了。  相傳浙江天童寺名稱的由來,是曾經有一位禪師在打坐時,感應一位青衣童子每天為他送供養,禪師於是問童子是誰,童子說自己是太白金星,只是顯現的是童子相。因為這個傳說,所以才被稱為天童寺。類似這些經歷,都可稱為玄妙。但是,請不要貪著修行期間發生的神秘經驗或奇異現象,貪著玄妙等於是和鬼打交道,請千萬要謹記在心。另外,也不要搬弄哲學或玄妙的理論,這些理論雖能愈談愈妙、愈神奇、愈深奧,但只是一種理論的思辨法,完全與禪法不相應。思辨或許有助於增長常識的知見,但是對於明心見性卻毫無幫助。  2.不得將心待悟  不得將心待悟,是指不可有期待開悟的念頭。許多人認為修行禪法是為了開悟,為什麼不能期待開悟呢?因為如果你每次打坐,便期待著要開悟,久而久之,精神上可能會出現問題。雖然疑情的產生,是等待話頭給答案,想要知道答案究竟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不知道答案,所以心中會有一種悶的感覺。製造疑情的期待與開悟的等待不同,只要有了等待開悟的心,就已經無法專註在話頭的方法上了。  有一次禪七,我看見一位禪眾方法用得非常綿密,連續坐了幾炷香都沒有起坐,我想知道他的狀況,於是拿香板打他一下。這位禪眾被打之後,非常生氣地對我說:「師父!我差不多快要開悟,你怎麼把我的悟打散了!」我問他怎樣地快要開悟?他說自己的心已經非常安定,心中只有一句話頭一直問下去,愈問愈深,感覺非常好,結果被我香板一打,將他的悟打掉了,心亂了,禪七也泡湯了,因此非常生氣。  其實我打他是為了試驗他,被打了香板之後,若他的回應是笑一笑,表示這是好的,有道理,但他的回應卻是非常生氣,這還算是有禪定功夫嗎?他是應該挨打的,因為他躲進了無事窟里,心在無事窟里不斷地鑽,愈鑽愈深,他是在追求、等待著準備開悟。因為有強烈期待要開悟的心,所以他能坐得不錯,假如他沒有熱切追求開悟的心,可能無法坐得那麼久。能夠幾炷香不起坐,表示腿功不錯,但是被香板一打,讓他的煩惱無明全部顯露,因此他的功夫是過於執著,若是他有《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態,就不至於發脾氣了。  真正的大乘禪法,不是鑽進無事窟享受一份寧靜和安逸,也不是一直往下鑽,而是非常清楚明白自己正在用方法,心中不受任何狀況的影響。  禪七共修時,可能會有各種狀況發生,也許有人大哭大笑,也許有人大吼大叫,出現這些狀況都是正常的。不明所以的人,會擔心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其實聽到或見到這些現象,要紋風不動,並且告訴自己:「天下所有的事各就各位,與自己無關,當下就是一句話頭。」即使當下有人開槍掃射,也不必驚慌,你不是正在參「什麼是無」嗎?你在參「無」,就算被擊中了,在臨終之時終於體驗到「什麼是無」不是很好嗎?當然,你不需要擔心,事實上,這種事情是不會在禪堂里發生的。  修行時有將心待悟的念頭,一定會有麻煩,容易走入歧途。因為將心待悟,會將許多存在於潛意識中,自認為是悟境的境界浮現出來,任何千奇百怪的境界,都會從自心產生。此時,你可能會認為自己就要開悟了,但事實上不是開悟,而是發生精神問題了。所以,用將心待悟的心態參話頭,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一是無法深入用功,因為你的心總是在期待、揣摩開悟,其實這是在打妄想;另一種是可能發生精神異常,將一些從潛意識中產生的境界,誤認為是悟境現前。  悟,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統一境,是身心的統一;第二個層次是光音境,聽到無限的音聲,見到無限的光;第三個層次是聰?境,譬如能聞一知十,下筆有如神助,出口成章,或是所做的判斷十分準確,此時會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第四個層次是悟境現前,自己覺得洒脫自在,心中無絲毫掛礙,無任何煩惱現前,身心輕安而無負擔,覺得自己是開悟了,但這是真的開悟嗎?其實這是輕安境,而不是真正的悟境;第五個層次是開悟境,此時感覺虛空粉碎,大地落沉,這才是真正的開悟。  有人害怕「虛空粉碎,大地落沉」之後,自己就會消失,事實上,只要有了害怕的心,是永遠無法開悟的。「虛空粉碎,大地落沉」是形容「自我」已經不存在,無內外之分,也無空有之別,此時是正的開悟。悟的五個層次,不一定是循序漸進地從第一個層次到第五個層次,有些人剛開始修行,便能直接進入「虛空粉碎、大地落沉」的層次,這是屬於頓悟了。  3.不得期求妙果  期求妙果和將心待悟有關,因為開悟之後就是證得果位。一般外道會自稱證果來惑眾,以自己修行上的一些身心反應和經驗,自認為已經證得某種果位。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大徹大悟的禪師,不會自稱證了什麼果位,許多宗派的創始者也不會說自己是某種果位,或是已經超凡入聖。真正的修行者是不期待、不承認,也不會去宣傳自己證得果位,而是非常強調不執著與?煩惱。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證得果位好像非常容易,證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不計其數,證阿羅漢果的人也很多。釋尊的十大弟子是大阿羅漢,另外還有五百大阿羅漢,而在《阿彌陀經》里則有「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些也都是阿羅漢。因為是佛的時代,所以證得果位的人相當多,但是佛涅槃以後,就不曾見到有這麼多人證得阿羅漢果了。特別是大乘佛法,不強調也不重視證得什麼果位,而是以菩提心與出離心為第一,若是祈求證得妙果,終究會導致負面的影響。  4.不可自生疑慮  不可自生疑慮,是不懷疑自己,不懷疑方法,也不懷疑老師?佛法僧三寶。懷疑自己等於是懷疑三寶——懷疑自己能否用上方法,或懷疑自己是否該修行,這都已經離開了佛法。佛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端視自己願不願意修行,願不願意承認或接受成佛的信心,只要能發起成佛的信心,終究一定會成佛,這是不容置疑的。  也許有人覺得禪宗說不可以懷疑,又說參話頭需要有疑情和疑團,這豈不是相互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禪宗所說的不要有疑慮,是指不懷疑自己能不能修行或該不該修行,不懷疑佛法所說,不懷疑正在指導你修行的老師,以及所指導的方法正不正確。要懷疑的是這位老師所指導的佛法觀念,若?違背三法印的原則,那你就要趕緊離開他,因為這位老師不具備正信和正知正見;如果他所指導的觀念,沒有違背三法印的原則,那麼這位老師即是可以信賴的。疑心生暗鬼,只要有懷疑心,便會失去信心,因此也就無法提起用功的心了。  而建立堅固的信心,也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仰信,第二個層次是解信,第三個層次是證信。  證是實證,是自己已經體驗到了;解信是指所說的道理與三法印相應;仰信則是雖然你不知道或不認識,但是因為許多人都說佛法好,或是說某位老師是具備正知見的善知識,所以你也接受了。  5.不得生恐怖心  參話頭禪的第五個原則,是不得生恐怖心。《心經》中提到「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之所以會產生恐怖?,一種可能是對現在缺乏安全感,另一種可能是對未來失去方向感。現在沒有安全感,是因為害怕不知何時會遭受傷害、冤枉,或遭他人佔便宜,為了求得安全保障,有人是以金錢來保障自身安全,譬如出門要買旅行保險、為房子買火險,或是為生命保壽險……各式各樣的保險都買。但是,保險公司真的能保障房子不失火、保障飛機不失事、保障你長命百歲嗎?事實上,這些保險只是保障了親人,當自己出事或死亡時,讓家屬獲得保險賠償。所以,缺少安全感而擔心害怕是沒有用的。也有些人患了重病,恐懼死亡的來臨,但是聽過佛法的開示後,他們就不怕了。當?懼心消失時,反而可能活得長久一些。  有些恐懼心是在獨自打坐時產生,尤其是晚上想起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打坐,就有恐懼感,覺得門窗或天花板似乎都會發出聲音,擔心是否妖魔鬼怪即將出現等,因為心中恐懼而無法繼續打坐。當你心中產生恐懼時,不妨告訴自己:「無論任何東西出現,都歡迎一起來打坐。」只要這樣想,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我有一位出家弟子,多年前在法鼓山預定地上,一間窄小的老房子里獨自打坐。剛開始的前幾天晚上,無論是打坐或睡覺,都能清楚地聽到天花板上傳出聲音,像是有人在拖拉沉重的物體。老房子的天花板?薄,他擔心有重物掉下來,於是愈聽愈害怕,但是開燈查看,又不見有任何狀況,可是一關燈繼續打坐,就又會聽到同樣的聲音。後來,他對著發出聲音的地方說:「嘿!我不怕你了,你要怎麼樣都可以。我現在要打坐,你乾脆當我的護法好了。」說完之後,從此再也沒有聽到聲音了。  另外,有些人的恐懼,是來自身體所產生的反應,譬如打坐時害怕腿痛、腿麻,擔心雙腿會因此而無法行走;有人打坐時只要一閉上眼睛,便感覺像是掉進無底深淵一樣,一直往下沉,好像要掉入地獄了,因而驚叫、喊救命;有人則害怕自己會像火箭一樣衝上屋頂,這都是因?出現反常的身心體驗,所造成的恐懼。無論是何種原因,只要有一絲恐懼心出現,就無法繼續打坐了。事實上,會產生恐懼心與自己有關,其實只要不恐懼,自己感到害怕的境界就會消失;愈是恐懼的話,恐怖的境界會愈多。一個禪修者是忌諱有恐懼心的。  還有一種恐懼心的狀態:我有一位弟子在禪七期間非常用功,方法用得相當得力,可是在禪七的第五天,他突然說不再打坐了。我問他原因,他說:「因為我怕自己坐得這麼好,繼續坐下去會開悟。」我問他:「為什麼怕開悟?」他說:「師父,不瞞你說,我的女朋友還在等著我,如果我一開悟,就會不?女朋友了。因為開了悟的人,是什麼都不要了的,這樣我會對不起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敢開悟。」竟然會有這種人!期待開悟的心是有問題的;害怕開悟的心是恐懼心,也是有問題的。其實開悟之後,仍然是過著一般人的生活,已經有親屬配偶的人,只要將配偶視為同修的菩薩就行了,有什麼好恐懼的?  6.堅定的信心  堅定的信心,是堅信自己一定能成佛,並且堅信自己必須修行,所以要珍惜修行的機緣。有首偈子寫道:「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難得的,此生已經得到人身,若是?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來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獲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有個觀念害人匪淺,就是在一些民間故事情節中,常常看見江洋大盜都會說:「死沒什麼好怕的,砍頭碗大一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相信有來生,事實上,說這種話的人不僅不懂因果,也不知道人身的難能可貴。在六道眾生之中,只有人的身體能作為修行工具,稱為「道器」。既然此生已經得到人身,已經聽聞佛法,當然要好好地運用人身來修學佛法。一定要相信此生若不珍惜修行佛法的機緣,一旦錯過當下這一生,將會萬劫不復。若說想要等到?生再修行,但是你能夠保證自己下一生仍然生而為人嗎?  我常勸勉禪修中的人不要怕腿痛,不要覺得腿痛很不是滋味,而應該感恩自己現在有兩條腿能夠盤腿修行,若是成了四條腿、八條腿的眾生時,便失去打坐的機緣了。也有人擔心腿如此地疼痛,打完禪七後是否還能行走?若是有這樣的念頭,那麼此身就已經算是荒廢了。禪七期間都無法念念分明、時時用方法,不顧一切地將全部生命投入,當你離開了禪七道場,還能有精進的機會嗎?唯有在禪七中努力練習,克服種種困難,在你回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種種境界現前時,就不至於倉皇失措,也會比較容?調整自心了。所以,一定要全心投入用方法,不浪費每一秒鐘;只要你一分一秒打了妄想,生命就少了一口呼吸,就流失了一段時間。  但是有人誤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意思,以為此生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若是無法證果,便對修行失去了信心?這種心態也是錯誤的。此生能解脫生死,當然最好,即使無法解脫生死,只要心念轉變,願心和信心堅固,這也就是得「度」了。  堅固的信心,一定是從修行的體驗中獲得,若是在一炷香的時間裡都無法靜下心來,修行的信心是不容易產生的,那你再次參加精進禪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又因為對自己失去信心,只覺得打禪七是受罪,於是便認為只有傻瓜才會去受罪了。所以若是不知道要努力用功,就會斷了自己的善根和修行的因緣。如果無法提起信心,心中煩躁時,只要生起慚愧心,以懺悔心痛切地拜佛懺悔,心就能逐漸安定了。(二)話頭的層次  話頭方法的使用因人而異,並非一成不變。話頭禪也有次第,雖然禪宗說頓悟,但是修行時是漸修而頓悟的,雖有頓修頓悟的人,卻非常少見。所謂頓修頓悟,是指不需要經過長時間修行,只要聽到一句話,或接觸某種狀況之後,所有煩惱立即脫落,這就是頓悟。在釋迦牟尼佛時期,稱頓悟者為「慧解脫阿羅漢」,表示他們見到佛時,只是聽到佛對他說一句話:「善來!比丘。」就立即證得阿羅漢果了,於是又稱「善來比丘」。  佛涅槃之後,還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佛經記載,在無佛之世,有一種人不需要聽聞佛法,而是自己通過觀察,接觸到某種?物或狀態,突然之間開悟,這樣的人稱為「獨覺」或「緣覺」。但是有佛法時,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不會發生。在中國禪宗史上也有頓悟者,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六祖惠能還是居士時,偶爾聽一位居士誦《金剛經》,當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文時,立即開悟了。像六祖惠能這樣沒有人為其解說,只是聽聞佛經就開悟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漸修頓悟是正常的,因為漸修,所以參話頭也有次第,也有層次。參話頭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念話頭」,第二個層次是「問話頭」,第三個層次是「參話頭」,第四個層次是「看?頭」。雖然古代的祖師沒有提出念話頭的說法,但是有這樣的事實,所以我將它提出來。我所講「念話頭」的意思,是指參話頭,卻還沒有疑情生起,此時的狀況等於是在念話頭,也就是念一句話頭。念話頭能取代、化解雜念和妄想,使你當下有所寄託,進而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是在念話頭。  1.念話頭  在什麼狀況下需要念話頭?當雜念、妄想很多,心非常散亂時,持續地念話頭,能產生如同持咒的功能,心會逐漸安定。持咒能入定也能開悟,但是念話頭與持咒不同的是,持咒是不斷地持,話頭則是念了一段時間,心逐漸平靜之後,自己會對所念的?頭產生疑問,譬如參「念佛的是誰?」時,話頭念得妄想愈來愈少之後,會產生疑問,想要知道念佛的究竟是誰。有疑問心產生,才是問話頭的層次。  2.問話頭  雖然已經有疑問心產生,可能仍然有妄念出現而將話頭打斷,所以必須持續不斷、綿綿密密地繼續問話頭。若是?話頭問得毫無間斷,則是進入了參話頭的層次。  3.參話頭  參話頭是進入大疑情,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麼,所以,參話頭是連綿不絕地一句接著一句,如泉水般源源不絕地湧出。此時不再注意身上的痛、癢、麻等感受,也不會注意環境中有什麼事,而是進入了話頭的疑情中。此時自己的身體是一句話頭,整個生命是一句話頭,全宇宙都是一句話頭,鋪天蓋地就是一句話頭,即使鳥叫聲也是一句話頭,話頭涵蓋了所有的一切。  古代禪師們經常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與悟到底有什麼關係?  疑情不是懷疑,而是絕對相?自己和諸佛完全一樣,只因為自己有煩惱,智慧心尚未出現,不清楚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什麼。因此,參話頭起疑情,實際上是要問自己和諸佛完全相同的佛心和佛性是什麼。尚未明白、清楚之前,稱為「大事未明」。所謂「大事」,指的是生死大事。為什麼生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為人不僅被煩惱的生生滅滅所困擾,還要受生死流轉的果報,亦即未悟之前是隨業受報,而隨業受報就是因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只有悟後才能自主生死。  因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所以心情非常沉重,很希望知道答案,此時要抓住話頭,連綿不絕、持續不?地問下去,讓「大事未明」的疑情逐漸形成疑團。疑情是自己製造的,疑團則像是被疑情包圍,自己在疑情之中而不是在製造疑情。此時,自己本身只有疑情,頭腦不會思考其他的事物,既無時間感,也無空間感。  進入疑團時不一定有話頭要問,而是感覺被疑情團團籠罩,有一種非常悶的感受。悶什麼?就是非常地想要知道答案。禪宗形容在疑團的狀況下,如同置身於一隻從未剖開的悶葫蘆里。在馬來西亞檳城有一位竺摩法師,他畫的畫非常好,字也寫得很好。他曾經送我一幅畫,畫中有幾隻葫蘆,葫蘆上畫了幾隻蟲,這幾隻蟲看起來不知道在找什麼,旁?題字——「打開悶葫蘆」。竺摩法師知道我在指導禪坐,於是送我這幅畫。這幅畫很有意思,深具禪意,畫中的幾隻蟲猶如參禪的修行者,想要打開葫蘆。「打開悶葫蘆」的主題,便點出了參話頭的人,要將自己的悶葫蘆打開,悶葫蘆未開之前是在疑團之中,打開後就是開悟了。  參話頭一定要有疑情,從疑情形成疑團之後,自己就像在一隻悶葫蘆里,希望那隻葫蘆能爆炸並且粉碎,因為悶葫蘆粉碎後,便能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叫做「明心見性」。也可能沒有經過疑團粉碎的階段而明心見性,但若是經過從疑情到疑團粉碎的過程,明心見性的力量就會相當強?「明心」是智慧心現前,「見性」是見到空性。有智慧,所以能斷煩惱,煩惱斷除,所以能見到空性。參話頭開悟之後,就會進入看話頭的層次。  4.看話頭  禪宗所說的悟,不等於開悟之後,從此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問題,而是指一種見到空性和智慧現前的經驗。因為自我習氣和煩惱的根尚未斷除,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一句話頭一直參下去,看住話頭,保持開悟時明心見性的狀態,不斷地保持它、保養它和增長它,如同種下一盆花之後,需要每日照顧,為它澆水、施肥及給予日照。悟後需要持續看話頭的保任功夫,即是為了照顧明心見性後的心性?不再被煩惱所困擾與污染。態度  有人或許會覺得話頭雖然是非常銳利的金剛王寶劍,能夠破一切執,破一切魔,但是參話頭參了半天沒有答案,而且有答案出現都是錯的,那麼,還要繼續參下去嗎?  禪宗祖師以「蚊子叮鐵牛」的譬喻,來說明參話頭應該抱持的精神:蚊子叮咬人畜是為了吸血,若叮咬的是鐵牛,那就無血可吸,這實際上是形容參話頭要學習蚊子叮著鐵牛不放棄的精神,在同一個位置上不斷地叮著,不變換位置地一直叮下去。最後牛消失了,蚊子本身也消失了,再也沒有想要叮什麼,但是牛還在不在?在,只是對蚊子而言已經不需要了,因為叮到最後,蚊子自己死了。這是譬喻參話頭要破除一切執著,所以盯住一句話頭一直參下去,參到最後,話頭仍然是話頭,但是自我不見了,而這才是參話頭的目的。(一)初發心的態度  無論是老參或新學,每次禪七一定要抱持初發心的態度來練習方法。所謂「初發心」,是讓自己像剛開始修行一樣,不管以往修行程度的好壞,最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個念頭、每一段時間都要用方法。禪修固然非常重視打坐姿勢和方法,但是,不是打坐時算不算修行呢?算,從禪七報到開始,一進入禪堂的環境後,就必須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照顧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話頭。  以初發心的態度練習方法,不斷地告訴自己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都是第一次,否則會經常和自己比較,比較昨日與今日的狀況,比較剛才與現在的差異;對於不好的狀況,感到沮喪或後悔,對於好的狀況,則起貪著或懷念,這都是將自己放在過去,而忘了現在正在用方法,老是在妄想之中患得患失,浪費時間。唯有不斷提醒自己每個念頭、每一炷香都是新的開始,不與以前比較,不判斷自己現在是進步或退步,回到初發心,只要現在用方法用得很安定、很清楚。所以,初發心的修行態度非常重要。  剛進入禪修期間,特別是精進禪七,身心狀況可能尚未適應、習慣,無法立即進入方法,心可能還在禪七道場之外,還未收回來,容易產生妄想,所以在禪七的前幾日可能仍然無法安心,因為方法用不上而六神無主。這只是平時缺少訓練,要對自己有耐心,不要因為身心調適的問題,即認定自己不適合修行。打起精神來,不要對自己失望,也不要懷疑方法,而要告訴自己:「我需要用方法,我需要修行!」  修行是一種逐步糾正、調整自己身心狀態的訓練,所以訓練時大多是痛苦的、勉強的,若是身體感覺不習慣時,要用方法;觀念上不熟悉時,也要用方法,必須堅持自己現在所做的是對的、是需要的,沒有人能勉強自己,將身心安住在修行的環境和方法上。唯有自我努力,心才能逐漸安定,方法才會熟練。如同穿新鞋,很少有新鞋一開始穿就是舒服的,大多數都需要穿幾天之後才能適應,修行也是一樣,因為沒有經常練習方法,才會感到不習慣,所以要勉勵自己去熟練運用方法。  (二)活在當下,全部身心用話頭  禪修的基本原則,是從當下一念著力用功。當下即是現在,而所謂「當下一念」,是現在用方法的這個念頭。現在諸位正在用的方法是話頭,因此無論你做什麼、置身何處,身心都要在話頭上,這即是當下。如果你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或是思前想後,回憶剛才用功是否得力?是否有妄念?方法是對是錯?……而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所以只要有一念離開話頭,那你就不是在當下。  聽到風聲、流水聲、走路聲,或是見到有人在周圍時,只要清楚地見到就見到,聽到就聽到,但是不管它,不需要裝作沒見到或沒聽到,否則又是在胡思亂想。有任何身心狀況,無論知道與否,都不需要去注意和在意,即使當下房屋倒塌,仍然要繼續參話頭。在禪修期間,有監香法師、居士,以及外護義工的護持,不需要擔心房子會不會塌下來、身體狀況如何。除非是用功不得力,或用功用錯了,否則,身體是很平安、很安全的,你只管用方法就好了。  踏踏實實用話頭的時候,自己的全部生命就是一句話頭,當下的「我」是不存在的,若當下還有一個「我」,這就是雜念。  什麼是「用全部生命參話頭」?就是不注意身心狀況,不管環境狀況,將自己專註地、一心一意地參話頭,每個當下都只是一句話頭。若是參話頭時,聽到外面有聲音,你開始想:「剛才那隻鳥是什麼鳥?什麼是無?……這隻鳥還在叫,什麼是無?……這隻鳥飛遠一點了,什麼是無?」像這樣一邊參話頭,一邊摻雜了許多問題、雜念和妄想,都不是以全部的生命參話頭。將全部身心投入話頭,是在每一個當下,也是用功的著力點,也是「不思善、不思惡」。  在《六祖壇經》里,內文有三處教我們如何「不思善、不思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是要我們不思前想後,不攀緣自我的身心現象,以及外在的環境,不分別一切現象、狀況的好或壞,與此同時,什麼是本來面目?所以「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這句話頭,是從「不思善、不思惡」衍生而來的。但是,想知道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為何,只有不思善、不思惡是不足的,還要在不思善、不思惡之時,參什麼是自己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在當下,也是禪宗參話頭的根源。  其實參話頭沒什麼可怕的,「魔來魔斬,佛來佛斬」,不貪著,不追求身心的任何好狀況,也不害怕壞狀況,既來之則安之,將全部身心及生命都用在話頭上。所謂「投入全部的生命」,並非要你咬牙切齒、渾身繃緊地拚命,而是不管身體所發生的狀況,也不注意心裡有什麼雜念,只是單純地參話頭。不懂放鬆身心而參話頭,可能會出現精神上的問題,所以在參話頭之前,必須將身心全都好好放鬆。  (三)提起話頭就是修行  何謂修行?修行是修正偏差,修理不正確、有問題的部分,猶如會搖晃的桌椅,可能是少了一隻腳,或是缺了一根釘子,所以需要修理。一般人的心多數是雜亂的、散漫的,通常是想法偏差、方法不正確,所以需要修正觀念和方法。將偏差逐漸地修正,將不正確的轉成正確,將不習慣的養成習慣,就是修行。所以,當你發覺問了幾句話頭,心卻不在當下,是不是要對自己捶胸頓足?不是,只要發覺心不在話頭上,而是在打妄想時,就立刻提話頭,讓心回到當下。若是哀哀戚戚地感嘆自己業障重、煩惱重、妄想多、身體差,怎麼老是不在當下而在浪費時間的話,這是遇到了魔境,只要快刀斬亂麻,馬上提起話頭,妄念便會消失,然後繼續參話頭。  頭腦里妄想紛飛是正常的,不可能完全沒有雜念,但是一有雜念,要立即提起金剛王寶劍,將它斬斷,這就是當下,也是在修行。若是一炷香的多數時間都在做白日夢,於是下一炷香就想:「算了!自己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一次準備好再來。」或是想:「自己這一輩子,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輩子修好再來吧!」這些心態都不對。當下你正有修行的機會,雖然一炷香可能只參了三句話頭,其他時間都在打妄想,但是發覺有妄想,不要懊惱,趕快提起話頭即是修行。  如果身體有些痛、癢的感覺,不要管它,只要沒有痛到冒冷汗的地步,是沒有關係的,仍然可以繼續用方法;身上有了一點小毛病,不要在意它,不要太溺愛身體,若是非常在乎自己有一點不舒服,有一點頭痛或腳痛、背痛、身上發癢……會讓心不安,那你就不在當下。當下,一定是在用方法的當下,離開方法即是妄念。  剛開始一定是在練習階段,不斷練習即是修行。你若是不在當下,就不是在修行,但是發覺自己不在當下之時,立即提起話頭用方法,那就又回到了當下,又是在修行了。(四)心念隨時隨地安住於方法  有許多修行者其實不清楚、也不承認自己有許多妄想和慾望,反而認為這是自己的抱負、自己的悲願宏志,因為慾望和悲願難以分辨。  有人問我:「法師,您的生涯規劃是什麼?」我說:「我的生涯規劃,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他又說:「這種生活多無聊啊!每天都在撞鐘。」我反問他: 「每天都要吃飯、上廁所,也會無聊嗎?」人生的過程要踏踏實實地走,在什麼位置就做什麼事。因此,我只要將和尚的角色扮演好,凡是和尚能做的、應做的,和尚能說的、應說的,和尚能想的、應想的,都儘力而為,這就是我的生涯規劃。若是我的所做、所說、所想,都不是和尚應該說的、做的、想的,那就違背了我的生涯規劃。也有人問我:「師父,您希望法鼓山變成什麼樣子?」我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因緣好,法鼓山會辦得非常好;若是因緣不成熟,我無法預知會變得如何,我只是隨著因緣,走往自己的方向。  世間事是無常的,能掌握的只有現在,所以需要不斷地以初發心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做好現在能做的。對於未來可以計劃,但計劃要考慮現實狀況,若是不切實際或當下沒有因緣實現,便不去想它,如此就能少煩、少惱、少痛苦,這即是懂得運用佛法。否則,總是在幻想、妄想、慾望之中生存,痛苦不已,卻自以為是大悲願無法實現,而抑鬱終生,這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是讓我們明了一切都在因緣之中,但不等於束手待斃,因為因緣包含主觀和客觀兩種條件,無論主、客觀條件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是改變的幅度有大有小。  參話頭時,當下要把握的,是隨時隨地將心安住在話頭的方法上,抱著一句話頭不斷地參。不要自己給答案,而是向這句話頭找答案。因為不需要思考,只是持續地問下去,所以是非常輕鬆的。如果心處於混亂、散亂的狀況,便回到數息或念佛,等心比較安定,不那麼浮躁時,就可以開始參話頭。  從此刻開始,便要下定決心好好用方法。生命很有限,一定要珍惜,所以要隨時隨地保持心念處於修行的狀態,也就是隨時隨地參話頭。吃飯、走路、睡覺,心繫在話頭上,話頭不離心、不離念,如此用功,一定能有很大的收穫。  佛經里有個寓言故事是說,有位國王想要試驗看看,人在面臨死亡邊緣時的心力如何,恰巧有一名死囚即將被處決,國王因此告訴死囚,若是能夠通過考驗,將有機會免除死刑。死囚為了保住性命,所以答應願意嘗試這項考驗。於是,國王交給死囚一個裝滿油的缽,要他捧著油缽通過一條很長的路,過程中若是有一滴油漏出來的話,當場就立刻執行死刑;如果能夠抵達路的盡頭,而缽中的油一滴都沒有漏掉,就算是通過考驗,可以免除死刑。  接著,死囚開始捧著油缽上路了。一路上,他遇到拿刀要殺他的人、遇到對他大聲咆哮的人、遇到毒蛇猛獸,還遇到美女及錢財,雖然一路充滿誘惑、刺激、恐嚇或威脅等各種狀況,但是他為了性命,心無二念地捧著油缽,不管路上發生任何事,他的每一步伐都非常小心翼翼,仔細地照顧著缽,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心專註地守護油缽。結果當他即將到達終點時,他開悟了!於是他將整個油缽丟掉,表示自己已經不再害怕死亡,可以接受死刑了。國王知道以後,反而免除了他的死刑。  若是在參話頭時,能有即將面臨死亡、面臨無常大鬼隨時會取走性命的警惕心,還能不珍惜每一個用功的機會嗎?還會不好好用心地參話頭嗎?  叄 進入話頭禪法  雖然參話頭能使我們開悟,但並非一開始參話頭就準備著開悟,而是要從自己所知的禪修基礎方法開始。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有正確的坐姿,之後要懂得如何調呼吸,如何不讓念頭散亂。這通常是從數息或念佛入手,直到心比較安定、雜念比較少的時候,才提起話頭不斷地參下去。要領  參話頭時方法是否得力,因人而異。有些人一開始即可用上話頭,有些人則需要從數息、念佛入手,之後才能用話頭。正在用話頭的過程中,也可能因為心力、體力,或是方法不得要領,結果產生散亂、妄想或煩躁,因而無法用話頭。若是出現這種情形,便要回到數息或念佛,但是不要變換方法,一下數息,一下念佛,最好數息就專門數息,不要念佛;念佛就專門念佛,不要數息。  1.隨息和數息  首先將身體的姿勢坐正,不彎腰駝背。接著讓身體、頭腦、眼球全部放鬆,眼睛最好閉八分、睜兩分,如果張開眼睛,心念會有散亂的情形,可以將眼睛閉上,但若是閉上眼睛會昏沉,那還是睜開眼睛。之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上,這是「隨息」。  隨息時,如果昏沉,或是腦中有雜念出現,可以改用數息法,也就是數自然的呼吸,並且只數出息而不數入息。當每一口氣呼出的同時,數一個數目,吸氣時則不需要數,但是讓數字繼續維持到下一個呼氣的數字為止,依此類推數到十,再從一開始數起,這是「數息法」。  2.念佛法  如果數呼吸會注意或留心呼吸,致使控制呼吸而發生障礙,可以改用念佛的方法,也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非常有用,方法是每念一句佛號就數一個數目,念十句佛號數十個數目,然後再從頭數起。數數念佛不要配合呼吸,也不要想像阿彌陀佛的形象,心中可以有數數的聲音,但是不去想像數字的形狀。(一)參話頭的方式  話頭禪的方法非常單純、簡單,即是以一句話頭,破除心中所有雜念、妄想,直到破除一切執著。話頭不僅像金剛王寶劍無堅不摧,又像一座活火山,即使執著、妄想如雪花般濃密,遇到火山口仍然是消融於無形,甚至連雲霧也都能化掉。  1.緊的方式  參話頭的方式有緊有松。以緊的方式參話頭,必須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而且方法能用得上。  以緊的方式參話頭,像是拿一把大鐵鎚,錘一塊從無始以來逐漸累積而成的冰。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塊冰太大、太堅固,需要一錘、一錘不斷地錘下去;將冰塊逐一錘碎,直到整塊冰不見了,仍然持續錘下去,最後連水、水汽也都會消失。要說明的是,錘冰塊只是一種形容,腦海中不要想像著有鐵鎚和冰塊的形象。  所謂「緊」,是指身體姿勢坐正,不擔心身體不舒服和疲累,不思前想後,也不管方法用得如何,只管現在參話頭。在精神上,則是對自己充滿信心及精進心,奮不顧身地抱住一句話頭不斷地參,將全部生命力量都投注於一句話頭上。這句話頭不僅是此世生命一切能量、心力和體力的總和,也包含從無始以來所有業力、願力和所有因緣果報。  天台宗說「一念三千」,現在的這一念雖然是虛妄的,但是這虛妄的一念,包含無始以來所有的功德和罪惡。將無始以來一切因緣果報、功德罪惡,都以一句話頭將其粉碎,這就是參話頭的功能。一句話頭能將一切罪業消除,也能成就從因至果的一切無漏、無相的功德。如此用功,很快便能妄念不起,散心不現,昏沉不發生。  緊的方式雖然容易著力,但是體力不好,有心臟病、高血壓,或是有一點神經質的人,不宜用緊的方式來參話頭,否則可能會引起問題。如果身心健康,恰好使用緊的方法,唯一的忌諱是用頭腦思考,並且不能配合呼吸及脈搏跳動來參話頭。  2.松的方式  以輕鬆方式參話頭,身體仍然要保持正確姿勢,然後慢慢地、輕輕地問話頭。每問一句話頭,就將疑問持續到問下一句話頭而不起妄念,心是在等待得到答案而無妄念,一句話頭接著一句話頭,心就像是個放在活水源頭下的容器,輕鬆地,不需緊張或費力,只是等著流水涓涓而下,只要容器不移動,水自然會流進容器里。若是生起妄想,就等於將容器打翻而無法蓄水。  一心等待得到答案的狀態,又可以用「用扇捕羽」來形容。想要以扇子捕捉在空中飄動的羽毛,不能用力揮扇子,愈用力扇,羽毛飄得愈遠;動作愈大,羽毛飛得愈高,永遠抓不到。最簡單的方法是,扇子輕鬆地隨著羽毛移動,當羽毛飄落扇中,只要輕輕托著羽毛,就能讓羽毛貼著扇子慢慢地移動了。  輕鬆的方法,不需要用太大的氣力,但也需要投注全部心力,無論是用扇捕羽或是以容器接水,都需要耐心和細心。要注意的是,以容器接水的譬喻,是要拿著容器持續等著盛接流水,若是將容器放在地下,自己先離開做其他的事,想要等容器盛滿水之後再取,這就是心念又打妄想去了。用扇捕羽也是如此,捕捉羽毛之後,不能將扇子和羽毛放下,而是要讓扇子在移動時,羽毛仍然是在扇子上面不動,這就需要持續用功及用心了。以輕鬆方式參話頭,即是持續不斷、綿延不絕地只是用方法,話頭句句分明,字字清楚,妄想雜念不起,功夫自然逐漸成片。(二)話頭的正確問法  有人會問,參話頭時問「什麼是無」是不是可以反過來問「無是什麼」?問「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是不是可以反過來問「誰是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問「拖著死屍走的是誰」是不是可以問「是誰拖著死屍走」?問「念佛的是誰」是不是可以問「是誰在念佛」?  舉例來說,「什麼是無」這句話頭的重點是問「無」,若是反過來問「無是什麼」?問的重點就落在「什麼」,這便容易陷入思考、猜測,或是要求解釋和說明了,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是期待著這句話頭給答案,而不是解釋、說明、思考「無」。「無」是無法思考、無法解釋、無法猜測的。  而「念佛的是誰」和「誰在念佛」雖然在解釋上相同,但是,祖師所告訴我們的方法,一定有它的道理。「念佛的是誰」問的是法身理體,與諸佛相應的是什麼,若是問「誰在念佛」則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與執著分別心,是將執著煩惱的自己,當成問的對象,如此一來,不僅話頭沒有力量,也會被自我中心套牢,脫離不了自我中心的困擾。所以正確、標準的用法是「什麼是無」?「念佛的是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拖著死屍走的是誰?」  至於參話頭時,一定要將話頭裡所有的字念出來嗎?剛開始念話頭、問話頭的時候,一定要參完整的一句話,等到功夫非常綿密,從疑情進入疑團時,全部的生命進入了話頭裡,被話頭包圍,此時有沒有念這句話頭就不重要了。但若是不念、不問就沒有著力點時,還是要再提起話頭來。  1.認定一句話頭  選定一種話頭之後,就要抱定一句話頭一直參下去,不要更換。若是這炷香參「念佛的是誰」?下一炷香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再下一炷香又參「什麼是無」,如此不斷地換話頭,是無法專註一意的,這是雜修,而雜就會亂,一亂即無法使方法得力。這好比愛情不專一,今天找個對象,明天卻換另外一個,後天又換一個,這樣的愛情一定問題多多、煩惱重重、糾纏不清。  不要認為只用一種方法,或是一直念同一句話會無聊、會單調,有這種感覺產生,是因為心不在當下,在參話頭的同時,也想著其他的事,結果這句話頭反而成為妄想的累贅,所以話頭才會變成無聊的一句話。沒有好好地參話頭,卻讓話頭成為干擾妄想的妄想,這是非常糟糕的!因此請諸位選定一句話頭之後,便一直用下去,時時、刻刻、處處都參同一句話頭。  2.單提向上——觀、照、提  話頭的方法非常單純,只有一句話頭,不需要思考其他的問題,禪宗稱之為「單提向上」。所謂「單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話頭,不必思前想後,也不需要分析研究這句話頭;「向上」則是向上一著。向上一著是明心見性,是無上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見到無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麼,也就是見到了佛性是什麼,叫做「向上一著」;若是執著煩惱、自我、分別心,就叫做「向下一著」。向上一著是進入第一義諦,向下一著則是進入第二、第三,甚至進入第四義諦了。  第一義諦是一實相印,是脫離言語、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議」,「離四句而絕百非」的境界。所謂「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現代的邏輯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說,無論從正面、從反面解釋都是錯的,從正反兩面一起解釋也是錯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議,而不可思議就是向上一著。  向上一著既非有相,亦非無相,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一般人經常處於第二義諦,或是第三、第四義諦之中,經常是向下一著,即使是在打坐參禪時,也是如此。所以要提醒自己,提起話頭是為了向上一著,在向上一著里,沒有是非好壞,沒有善惡、大小、多少,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若是覺得自己已經有所成就,覺得這炷香坐得很好,大概達到了某種境界,這是向下一著;若是坐得很煩躁、很苦惱,也是向下一著。凡是心中起分別心,都是向下一著。許多人經常是往向下一著去,一句話頭提出來,便與妄念混雜不清,一受到妄念干擾,便生起厭惡;沒有妄念時,則沾沾自喜,以為已經沒有妄念,就是有了境界,這都是在向下一著的範圍里兜圈子。單提向上提不起,向下一著卻很快,眾生真是非常可憐!  遇到任何狀況、心中生起任何念頭要立刻提起話頭。以思辨的方式參話頭,不僅方法不容易得力,也是向下一著。因為思辨是以自我中心來做解釋,並沒有離四句、絕百非。還未脫離自我中心,就稱一切法是佛法,一切相是實相,那麼殺人、放火、偷竊或造口業也算是做佛事嗎?五逆十惡,也是如來的功德嗎?在無法離我執以前,說實相是一切相,這是絕對錯誤的顛倒見。  要好好地用方法,不管過去,不擔心未來,不在乎有雜念妄想,不要求每一念都是好念,也不要求姿勢必須坐得四平八穩,重要的是念念都系在話頭上。該如何念念將話頭提起呢?有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觀、照、提:「觀」,是用話頭的方法;「照」,是知道自己在用方法,然後加上渴望著、期待著話頭髮生效果,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效果,所以繼續再問;當自己忘掉了、離開了方法,馬上將方法提起來,則是「提」。  3.身心放下、方法綿密  參話頭時請不要自我菲薄,認為自己一開始只是念話頭就好了,或是自己大概只能念話頭。不能有這種心態,要一開始就發參話頭的心。  雖然念話頭對產生疑情有幫助,但念話頭只是問話頭的第一步,僅僅是停留在念話頭,而沒有想要、希望知道答案,就不會有疑情。這隻能算是靜坐的一種,並不是話頭禪,而且時間久了,會感覺是在念一句毫無意義的話,非常無聊。但是問話頭時,對話頭已經產生了興趣,希望能問出答案來,所以不會感到無聊。  因此,話頭禪至少要進入問話頭的階段,因為問話頭存有疑情的成分。想要、希望知道答案,連續不斷、一句一句地問話頭,清楚知道自己在問,然後期待答案,但是不要想像或揣摩答案,因為有任何答案出現都不是答案,所以要連續不斷地問。問的時候要懇切、持久、不間斷,話頭猶如環扣一樣,一環一環地扣緊著,話頭與話頭之間沒有其他雜念。若是因為沒有答案而失望,或停止參話頭,等於是將已串起的環扣全部散落,前功盡棄;一定要連貫持續地問下去,一氣呵成,這樣疑情才會形成。在武俠小說中,常常形容武功高強者在舞動刀劍時,因為功夫綿密,所以是連一滴水都潑不進去的,而問話頭也要有如此滴水不漏的綿密功夫。  方法要綿密、懇切,但是心情不能急,也不能緊張,如果心中著急,容易造成精神上的問題。臨濟宗參話頭的方法稱為「逼拶」。所謂「逼」,並不等於緊張,而是用話頭將自己的雜念、妄想、偷心、煩惱心、貪著心和分別心逼到無路可走,沒有進路也無退路,但是目的並非要對抗散心、雜念,而是要將話頭用得綿綿密密,達到刀槍不入、潑水不進的程度,自然會進入疑團。如果話頭一放鬆,很容易產生妄想,只要一念妄心起,便不在話頭上,這時要趕快回到話頭上。什麼是「一念妄心」?受到身心種種狀況打擾,即是妄心。  要提起話頭,必須先放下身心。若是身心放不下、方法提不起,就無法有疑情,更無法見性。思前想後,是放不下心;在身體的感覺上打轉,則是放不下身體,這兩樣東西放不下,話頭無法綿密,話頭不綿密,疑情便不會連貫,也就不容易進入疑團。當下全部的生命就是一句話頭,死心塌地的只有一句話頭,否則,一直在思前想後、人我是非或利害得失之中打轉,即使得到了些許的心裡寧靜,也只是靜坐,與明心見性無關。疑情  參話頭需要有疑情產生,若只享受身心的舒適、平靜,貪著無雜念的狀態,以為自己大概入定了,快要開悟了,所以不需再參話頭斬雜念,參了反而累贅、啰唆,最好不要參了,這種想法是遇到了懶惰魔,閩南話說「懶屍」——懶的死屍。不知提起方法,就像插了一根枯樁;身不動,心也不動,不算是枯木,不知道要用方法才是枯木。有話頭就不是插樁,用話頭就不是枯木。參話頭一定是不斷地參,不注意自己是否仍有雜念,即使沒有雜念,仍是要繼續參下去。(一)疑情是參話頭的著力點  疑情不是懷疑,而是堅信自己一定有個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一定有個無性的佛性,堅信自己一定能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為什麼相信一定有本來面目、有佛性?因為自己經常被環境影響而起煩惱,經常前念與後念矛盾衝突,而這就是無明。因為沒有智慧,所以無明,見不到自性和本來面目,所以要相信一定有個本來面目,而自己現在正處於無明煩惱的殼中,而且這無明煩惱的殼相當厚,想要衝破、粉碎無明煩惱的厚殼,就必須以疑情為著力點。  剛開始念話頭時,話頭是著力點,產生疑情之後,就要以疑情為著力點,而將話頭當成工具。參話頭若是無法產生疑情,只是在念話頭,也就是只有工具,沒有疑情,那參話頭便沒有了著力點,成了所謂的「冷水泡石頭」、「插樁搖櫓」。  什麼是「冷水泡石頭」?意指光是不斷地念話頭,可能心裡因此非常寧靜、安定,好像沒有什麼雜念、妄想,甚至身體負擔的感覺不強或似有若無,感到自我安全地沉浸於寧靜的享受中,心中非常貪戀這種寧靜。事實上,這種狀況只是一種靜坐而已。此時,話頭成了習慣性的一句話,如同冷水一般,沒有力量消融堅固的自我中心。  何謂「插樁搖櫓」?從前有一種小船需要依靠人力搖櫓,才能使船前行。如果在地上打根樁,將船綁在樁上搖櫓,船仍然會停留在原地。「櫓」指的是禪修的方法,不動的「樁」指的是自我,而自我就是煩惱、掛礙、束縛和無明。「插樁搖櫓」是指念話頭只能將心圍繞、寄托在方法上,雖然也是在用功,但是自我仍然很堅固、清楚地存在,而無法化解或減少。禪修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要明心見性就要化解自我,所以,「插樁搖櫓」或「冷水泡石頭」的用功方式,與禪的修行不相關,也不相應。  1.製造疑情的條件  製造疑情的條件有:(1)參一句話頭;(2)清楚知道自己在參這句話頭;(3)現在雖然不知道話頭最後的功能是什麼,但是堅信一定有功能,而且堅信不斷地問,一定能得到答案,如同蚊子叮鐵牛,雖然毫無味道,但仍是不斷地叮下去。  海倫?凱勒從小是個盲人,有許多人告訴她自然景物的顏色和形貌,雖然是聽他人轉述,自己沒有見過,不過她相信這個世界是有光明的。因此她曾經說,假如上帝能讓她用眼睛看一下這個世界,就感到非常滿足了!這好比我們自己尚未見到自性之前,早已聽說有自性、有佛性、有明心見性這些事情,但是自己未曾親自體驗。可能體驗得到嗎?可能,而且比起海倫?凱勒希望見到光明而言,還要容易達成。因為海倫?凱勒復明的幾率相當渺茫?而佛性、本來面目是天生具有,只要不斷地努力修行,一定能親自體驗,所以,要非常懇切地訓練自己產生疑情。提起話頭能減少煩惱,提起疑情能減少更多煩惱,所以一定要提起疑情。  2.疑情起自生死心切  疑情不是他人給予的,是要由自己產生。產生疑情的過程,就像是置身在一間已經失火的房子中,門窗不僅關著,而且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若是想要活命,就要利用僅有的時間逃生,但是卻根本不知道門在哪裡。如果此時只是不斷地問「門在哪裡」而沒有實際尋找的行動,就會坐以待斃。想要知道門窗的位置,就已經具備了想從火宅奪門而出?心理,但是因為不知道門在何處,所以需要付諸行動去找門。找門時不能心慌,否則可能很快便會放棄尋找的動力,或是即使摸到門,也不知道這就是逃生口。心情保持冷靜,採取地毯式搜尋行動,不僅要綿綿密密、一絲不苟地搜尋,還要非常積極地搜尋,因為時間有限、生命有限。這是譬喻要產生疑情,必須先放鬆身心,並且非常懇切、綿密地用方法,不能懈怠,如此才能摸到進入疑情的竅門。  疑情的產生,一定與生死心相應。生死心不迫切,方法不會綿密;方法不綿密,疑情無法生起;沒有疑情,參話頭就沒有著力點。所謂「生死心」,是指不明了生?何來、死往何去。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等種種煩惱,致使眾生在生死之中不得自在,又稱「生死未了」。  能知道自己何時出生,卻無法預知何時會死,而在即將面臨死亡時,又該如何?修行的因緣是一閃即過的,是無法掌握的,既然此生有因緣接觸佛法、修行佛法,便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生死心切地把握因緣努力修行。人的生命十分有限,哪裡還有時間享受寧靜、安樂和舒服?若將享受寧靜、安樂、舒服的清修當成修行,這真是愚痴。生死心切,才會想知道本來面目是誰?念佛的是誰?拖著死屍走的是誰?什麼是無?如此才會產生疑情。  無法?生疑情與兩種情況有關:一種是心態的問題,另一種是對疑情的認知不清楚。心態問題很重要,通常會有下列幾種:一種是心態上根本不想知道話頭的答案,所以不會產生疑情;另一種是不相信自己有參話頭的能力,沒有迫切地認為自己真的需要見性,或是認為這次不見性沒關係,以後還有時間慢慢來。如果有這些心態的話,就無法產生疑情。要產生疑情沒有捷徑,端視自己願不願意依照方法練習。話頭是心法、見性之法,不是自己沒有能力見性,而是缺少見性的意願。要將話頭視同生命一樣重要,在尚未得到答案之前,不應該有時間想其他的事,只要懇切地將整?生命投注下去,疑情很快就會出現。  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今天活著,明天依然還會活著,因為隨時隨地都可能面臨死亡。已經擁有生命,便要珍惜地運用這個人身來修行,一旦失去人身就等於失去了參話頭?著力點,何時還能擁有這樣的修行道器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需要非常懇切、非常急迫地參話頭。只要現在有一口呼吸,便要把握這口呼吸來參話頭,分秒必爭,踏實用功,這就是生死心切。即使年長的人,也要以全部的生命精勤修行。修什麼?修福德智慧行,修慈悲行。  凈土宗有一種念佛方法,是以一口氣來念阿彌陀佛。在念佛的當下,便準備著下一念沒有呼吸了,猶如搭乘的船即將沉沒,生命隨時會消失,因此當你仍然有一口呼吸時,懇切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期待、懇求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就是生死心切。凈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更在自己房?寫了一個大字——死,因此,無論參禪、念佛,一定要將生死放在心上,不要認為:「反正還沒老,怎麼會死?臨終前再參話頭或念佛往生西方就行了,現在還早得很哩!」這種想法是一種偷心,以這種心態參話頭,是絕不可能產生疑情的。要生起疑情,一定要和生死心連在一起。  3.疑情即是願力  疑情是堅決想要知道的懇切心,就像一隻雛鳥在蛋殼裡,不知道蛋殼外面究竟是什麼,也不知道蛋殼有多厚。但是要尋找缺口,用全部的生命破殼而出,否則便會死在蛋殼裡。  參話頭的力量與死後的前程,有相當密切的關聯。若是生時不努力修行,死後可能成為毫無目標的遊魂;若是全心用方法,死前雖無法開悟或見性,但是修行的力量會持續下去,這是一種願力。參話頭引起的疑情,是希望得到答案,而這就是願力。求生西方是一種願力,用話頭時不是求生西方,而是有破殼而出的願心,這樣的願心能引導自己持續往破殼而出的方向去,所以即使沒有開悟,修行的功夫也並沒有白費。(二)疑情的保持與增強  如何增長疑情的力量?將妄念轉化為即將面臨死亡的懇切心,妄念就會愈來愈少,參話頭的功夫才會愈來愈綿密;只要想求得答案的心愈來愈強,疑情的力量就會增長,疑情保持的時間也會拉長。  持續不斷、保持懇切的心問話頭,不去思考自己現在的狀態是疑情或疑團,也不去想像自己是否由疑情進入了疑團,好像是從一層階梯爬上另一層階梯,更不要自認為現在的階段是疑情,下一步準備要進入疑團去了,若是有這些想法,都是妄念。疑情和疑團只是名相,參話頭時不要去分別自己的功夫是深或淺、是強或弱,而是綿綿密密地將全部身心投入在當下的一句話頭,不斷地參,抱著一定要得到答案的決心一直參下去,自然而然會進入疑團,參話頭的力量也就會愈來愈強。(三)從疑情進入疑團  不斷地問話頭,就像將空氣不斷地注入氣球里,這個氣球才會愈來愈大,若是為氣球灌氣時,灌一下就放掉一下,這個氣球永遠無法飽滿;相同地,問話頭的心不懇切,問一下就休息一下,話頭的力量會無法連續和連貫。為了不使參話頭的力量減弱,必須持續不斷地問,但是也不要問得太快,否則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以綿密的方式問,心中沒有想其他事的空隙,呼吸是自然進出,而念頭是不間斷的,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由疑情進入疑團。  疑團維持的時間及力量有長短、大小之別。疑團力量小,時間很短,可能只要聽到環境里有一些聲音,疑團便消失了。有些疑團的力量能維持數個月,有些維持好幾日,有些維持幾小時,若是只維持幾分鐘,不算是進入疑團。真正地進入疑團,會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程度。「視而不見」是指見到了任何事物,心裡沒有分別;聽到聲音,也不會分別是什麼聲音?好不好聽?是誰的聲音?這是「聽而不聞」。走路照樣能走,但是心中沒有「走在哪裡?這是什麼路」 的念頭;吃飯也是自然地吃,習慣性地吃完了,究竟吃了什麼?好不好吃?全都不知道。自己完全被疑情包圍住,自己就在疑團里。  譬如來果老和尚的修行過程中,有數個月的時間在行腳,同時也在參話頭。天亮時知道起身,起身之後知道要背著行李,知道向人托缽;晚上時知道要睡覺,就夜宿屋?下、樹下或土地廟裡,若是沒有地方休息時,便於路旁睡下。他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參話頭,即使睡覺時也在參話頭,如此綿綿密密地維持了好幾個月,疑團的力量很強。  有一次來果老和尚在高旻寺過堂,因為他正處於疑團中,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食而不知其味,動作也比較遲緩。維那見他拿了碗,整個人卻獃獃的,以為他是裝模作怪,於是當場打了他一個耳光,致使來果老和尚的疑團不見了,並且還岔了氣,身體很不舒服。因此他發願,如果自己當上方丈,就要規定在過堂吃飯時,不準打耳光。  要進入疑團,方法一定是綿綿密密,不顧前後?不顧旁人和環境;不管吃的是什麼、走在哪裡,無論何時,只顧自己當下的這一句話頭,那麼話頭的力量一定會增長,一定會進入疑團。疑團必須從疑情產生,從而粉碎疑團。疑團粉碎時可能會有三種狀況:一種是見性,一種是徹悟,另一種什麼都不是,端視疑情力量的大小。  也許有人認為自己已經打坐了幾天,怎麼仍無疑情的訊息?方法是否沒有效果?或是念頭一動,覺得自己現在身體狀況不佳,蠻疲倦的,能用功嗎?只要有這種比較心或分析的態度,就會感到沒希望了,方法更是無法得力,猶如一個泄了氣的氣球,即將墜落一樣。  克服的方法?不斷地加溫,持續地只管用方法,答案一定會出現,但是不管它何時會出現,自己當下的責任和任務,只是單純地提起一句話頭,任何身體上、心理上或環境狀況發生,只是提起話頭,否則,身上稍癢或稍痛,就抓一抓、摸一摸,不然就是擔心哪個地方痛的話該怎麼辦?這些念頭都是在打妄想。安心的方法,就是任何狀況發生,即單提一句話頭,也就是單提向上一著。兩種輔助的方法  如果念話頭已經能很快地讓心沉靜、穩定,但是卻沒有強烈地希望或期待要得到答案,疑情不強,疑團不會形成。若是持續這種狀況,那你是在休息,不是?用功,只是冷水泡石頭。此時,可以用「空觀」,亦即「中道觀」,或者是「放舍萬緣」兩種方法來作為輔助。(一)空觀  首先,讓心處於明和靜的狀態,不執著也不貪戀。此處所說的「明」不是光明的意思,而是心裡非常清楚,明明朗朗,不暗鈍也不迷糊;「靜」是不動搖的意思。非常清楚自己沒有雜念妄想,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心非常安定、安靜,就是明和靜。但是,若無輔助方法,可能經常守著明和靜的狀態,這樣最多進入次第禪定,而無法與大乘禪法的悟境相應。所以,必須知道何謂「空」、何謂「中」。  空和中事實上是同樣的。空,?等於沒有;心中明白清楚,不是空,而是有。不執著、不攀緣、不依賴、不貪戀明和靜的境界,而將心住於無所住的狀態,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般人達到明和靜的狀態,會出現追求心,覺得自己住於明和靜很快樂、很舒服、很自在,有這些心境出現是「有所住」;「無所住」是指心清楚有明有靜的境界,但是不覺得自己很歡喜、很有成就感,這就是空觀。  「中道」的意思,是既不住於中間,也不住於兩邊。所謂「兩邊」,譬如以明靜和散亂來說,散亂出現時,要運用方法對治,而明靜狀況出現時也不貪戀,這叫做不住於兩邊?不住於中間,是指心中不執著任何一種境界。有人會誤解,以為不住於中即是只住於空,但住於空也是錯的。空,不是心中什麼都沒有,也不是空空蕩蕩的狀態。那麼不住於中間,也不住於兩邊的「中道觀」究竟是什麼?事實上是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明的。譬如,當你游泳時,自己並不是一直停留在中間的水面上,是要將水不斷地往身體兩邊划出去,而水始終是從身體的上下左右滑過,不會去執著哪一邊的水是你的或你所喜歡的,只是一直往前劃,這即是類似中道觀的修行方法。  如何將中道觀運用在話頭禪上?譬如參「什麼是無」時,每參完一句「什麼是?」就將話頭放下,然後繼續參「什麼是無」,參完之後再將話頭放下。放下話頭不是休息無事,而是仍然持續地參話頭,但是心中沒有要追求什麼,也不安住於什麼之上,只是參一句話頭便放下話頭,不管是否有雜念,只是持續地參下去。雖然此時沒有疑情,但是心中也沒有留下種種妄想或執著。不留下任何東西,話頭成了工具。這是第一個步驟。  第二個步驟是持續不斷地參話頭、放下話頭,逐漸地,已經不需要或念不出、問不出整句話頭,而是一直讓話頭過去,有什麼經驗就離開那個經驗,最終話頭消失了,心仍不住於任何一境——不住於明,也不住於?,但是不離開明,也不離開靜,明明朗朗、清清楚楚,不斷放下。  即使無法產生強烈的疑情,能夠將中道觀的修行方法練習好,在日常生活中,當你遇到歡喜或討厭的境界出現時,就運用提起話頭、放下話頭的方法,凡是當下無法處理的問題也都放下,心就不容易受影響,而能適當地處理問題。  但是,若是疑情已經非常強烈,疑團也已經非常有力量,就要持續在疑情或疑團之中,而不要使用中道觀的方法。  (二)放舍萬緣  當參話頭無法生起疑情,或疑情的力量不強時,那就放下話頭,讓你的心不住於前也不住於後,不住於有也不住於無,有任何念頭?現,就終止那個念頭,並告訴自己:「這個念頭不是我要的;出現寧靜的念頭,不是我要的;出現光明境的感受,也不是我要的。」任何一種體驗、狀況發生的時候,或是心裡有任何念頭生起時,馬上告訴自己:「這不是我要的。」不斷地舍、不斷地放下,直到心中非常寧靜、安定,最後,連「不是我要的」這個念頭也放下。之後,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自己要的,這叫做「放舍萬緣」。  不僅心內、心外的任何境界,以及苦、樂、憂、喜、舍等種種觸、受,都不是我要的,連自我執著、自我中心都不是自己要的。放舍萬緣,舍到最後沒有東?可舍,不舍壞,不舍好,這又回到了《六祖壇經》所說「不思善,不思惡」的方法上。事實上,「放舍萬緣」和「不思善,不思惡」的方法是相同的。  「放舍萬緣」的前提是一定要等到心很寧靜、安定的時候才用得上,如果心尚未安定,還是提起話頭。如果有疑情產生,似乎也有疑團,而這正是參話頭所需要的,就不能舍了。分享

0


推薦閱讀:

平常心是什麼  文/衍慈法師
妙建法師第五期《地藏七提高班》結七開示
《阿彌陀經》法義百問錄--凈慧法師
海雲繼夢和上法師《十大願王行法精要》
宏海法師《凈土十要》第三講(文字)講記

TAG:法師 | 聖嚴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