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盤點:「七夕節」的各地異俗

客家的乞巧節

客家祖地寧化的乞巧節,有鮮為人知的「拜巧」和「食七層糕」的習俗。

七月初六,不論男女便開始了「拜巧」的準備工作——製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筆在紙上或畫或描狀元拜塔,魚躍龍門,文房四寶等吉祥圖案;二是在畫的下端剪菱花、金錢花等各種剪紙,展示其不凡的聰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懸掛一隻用紅紙剪成的「小鞋子」,男鞋圓頭的,女孩則略帶尖形。「巧姐鞋」做好後,便高高地掛在新砍的竹枝上,供人觀賞。初七這天,各家結綵棚,繪彩畫,寫巧書,孩童們興緻特濃,穿戴講究。要頭戴由婦女手工縫製的上面綉有虎嘴、虎鬚,有兩個虎耳朵,形似老虎頭的「虎帽」,腳穿模仿古代的「官靴」而製作的官鞋。由父輩親自帶領到文廟孔子神位前拜孔夫子,稱為「拜巧」。俗傳這一天去拜孔子的孩子會變得更聰明,能念書,長大會做官。拜巧時,敬上香燭,獻上供品,跪地叩拜。父輩亦在一旁陪拜,口中喃喃有詞,其大意是,請賜給孩子聰明,保佑能念書之類。也有的孩子要在神位前背誦一段《三字經》或《論語》。

入夜,孩童們跪拜於香案前禱告牛郎織女雙星,乞求賜予智慧,然後在大人指導下朗誦「乞求詩」,用毛筆寫在紅紙上,內容據兒童大小而不同。小的念「七夕慶良宵,雙星會鵲橋,兒童勤乞巧,金榜姓名標。」大的則念「今夜為何夜倍明,原來牛女渡天河。家家彩樓重重結,處處詩歌疊疊聲。殷勤乞拜三分巧,振起筆尖中頭名。」後面續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學生沐浴焚香百拜等內容。反覆吟誦到月掛中天,時交午夜,也就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時,才將「乞巧詩」焚於廳前。爾後,家庭主婦端出代表吉祥如意的、用米做成的雞、鴨、魚、果等,讓孩子吃完休息,「拜巧」活動才告結束。我想,這一習俗寄託著客家人勉勵後代勤奮讀書,早日成才的殷切心愿。另外,寧化還有「引巧」、「謝巧」和「御巧」的習俗。舊時姑娘長到16歲便算大人了,這一年七夕要舉行「引巧」儀式,她必須剪繪七張「巧姐鞋」,圖案和剪紙必須各不相同,以示姑娘的靈巧。到姑娘出嫁的那年七夕,就要舉行「謝巧」和「御巧」儀式,她要製作三七二十一張花樣迥異,圖案精美的「巧姐鞋」,以免夫家看不起。

而另一獨特有趣的習俗卻是「食七層糕」。這一習俗主要流傳於我的家鄉閩西北的治平畲族鄉。記得兒時,每遇七月初七夜晚,父母親就在老家院內,擺上瓜果、茶酒和七層糕。我們全家圍坐一起,邊品嘗香甜的七層糕,邊仰望璀璨的星空,聽著父親講述美麗動人的牛郎織女故事。我心裡納悶著:這「七夕」之夜為何要做「七層糕」呢?

父親告訴我說:七夕做七層糕是家鄉的傳統習俗。原來,為了紀念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客家先人們特製做這甜香的「七層糕」,敬祀牛郎織女星。久而久之,相沿成俗,每至七夕,鄉民們就會自製「七層糕」食用。特別是男女訂婚後,每逢七夕日,男家便要送禮給女家,就像春節送年糕,端午節送粽子一樣,男家送女家的禮物中便有七層糕。女方收到七層糕後,會切成小塊分送給左鄰右舍,親戚朋友,讓其品嘗,以示求緣吉利。

看來這「七層糕」真與「七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呢。在我的記憶中七層糕的製作方法簡單易行。其方法是:選用優質糯米,把它淘洗得乾乾淨淨,雪雪白白,用清水浸數小時後,和水磨漿。兒時,磨漿任務是父母和我一起完成的。且用石磨慢慢推的,我和父親推磨,母親頻頻放入糯米。這樣慢推細磨出來的米漿細膩滑嫩,做出的七層糕口感更好。接著母親把磨出的米漿分作兩盆,一盆拌入紅糖成紅色,一盆拌入白糖為白色(其比例大約為:2斤糯米拌0﹒5斤的糖)。之後便吩咐我劈柴、生火蒸糕。把清水舀進鐵鍋內讓其燒開。母親便在圓形的木竹蒸籠內墊上乾淨的蒸布,放在沸水鍋上。蒸糕時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不緊不慢。先舀入一層薄薄的白糖米漿,蓋上籠蓋,旺火急燒,一氣呵成,大約蒸10分鐘至米漿表皮稍熟,揭蓋再舀入一層薄薄的紅糖米漿,如此反覆添舀到七層再蒸至熱氣騰騰,香氣縷縷,令人聞之口內生津,食慾頓生時,說明熟透了。此時就要出鍋,趁熱撒上熟芝麻,七層糕就此大功告成。母親便把整塊的七層糕切成小方塊裝盤,一會兒功夫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紅白相間、雅緻美觀、香氣撲鼻,色香味俱佳的七層糕。趁熱食用甜絲絲、香噴噴、軟糯糯,那口感,那甜香,那韌滑,簡直無可言狀。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七層糕,覺得趣味盎然的是可以一層一層地撕下來細細地嚼,慢慢地咽。

兒時食七層糕,年幼無知,只懂味道甜香,滿足口腹之慾,未曾細想「七層糕」與「七夕」的文化蘊意。年歲漸長後才明白其文化內涵。其實七層糕與源遠流長的七夕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聯繫。細究七層糕,讓人想到:紅糖(紅色)象徵紅紅火火,吉吉利利;白糖(白色)象徵潔白如玉,純潔高尚;糕有七層恰與「七夕」數字相符,也就象徵七巧節;糯米的粘性與七層糕層層相粘則象徵愛情如膠似漆,堅貞不渝。(連允東)

大田七月祖宗節

農曆七月,俗稱「瓜月」、「巧月」、「鬼月」……前者的得名,概因在時令上適值瓜果成熟並已上市;而巧月和鬼月,跟我國民間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的傳統文化有關。

七月七日謂之「七夕」,傳說牛郎織女這天鵲橋相會。許多地方的婦女盛行在七夕夜拿起女紅穿針引線,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以及躲在瓜棚藤架下偷聽他們纏綿的情話,故而七夕也被稱作「女兒節」、「情人節」;七月十五為道教的中元節,中元和清明、農曆十月初一的寒衣,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所謂「鬼月」據此產生。

中國人的思想淳樸,認為世間萬物都是有靈魂的,《禮記·祭法》載:「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萬物死曰折,人死曰鬼。」從梁代開始,民間就在中元節這日為鬼神慶祝節日。這裡所說的「鬼」,一般專指自家已過世的先人。大家通過各種特殊的祭拜方式來緬懷祖先,弘揚孝道,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在大田,七月七日過「祖宗節」,七月十五為「補節」,跟「乞巧」沒關係。從初一開始,全縣各地村民這天自發起來修路,或以自然村、或以大集體時的生產隊為單位,不論姓氏、房頭,凡年滿18虛歲以及年齡在50歲以下住在村裡的男子,都要自覺地帶上鋤具,給村莊所有的道路劈草、挖溝、墊土、換橋木等等,是夜會餐,提前準備接祖宗回家過節。

過節其實是很嚴肅和講孝順的,陰陽學認為從午時到亥時屬陰,為神鬼等「暗」的東西活動的時間。故此過了中午,各家各戶才能把備好的豬、羊、雞、鴨及各式米果、果品等,到祖祠由長者主持統一祭拜,然後回到家裡另再備一份上供。祖祠的祭拜一般要讀祭文等儀式,有的甚至還請來神漢「做醮」。

山川的回民過節最早,修路的第二天就開始了,然後十五再做「補節」。這一帶的人其實都做補節,主節是初七,後者為未能如期回家過節的祖宗另備著。傳說當時因為人口稀少,為了躲避土匪,就和旁邊的川石、湖坪等村民一起躲進山裡,等土匪走了才回來再做節。

東坂的巫姓既是客家又是畲族,他們的過節又推遲到十四才開始。至於為什麼到了十四才過節,已經無人知曉,只是祖上規定,每年的十四祭祖要殺肥豬,祭祀後的豬肉人人有份,分發到戶,所需的豬都由各房按抽籤產生的房頭家養供給。與此同時,其他人家也要帶上三樣食品上供,但是也不準相同,一定也得按上年抓鬮指定好的帶到祠堂里,他們祭祖的供品非常豐富。

大田由於歷史的原因,明代置縣時是從周邊的德化、漳平、永安、尤溪等地劃入的,因此在習俗和語言上較難溝通,歷來就有「隔河不同語,十里不同俗」的特點,且按地域又劃分了前路、後路、上府、下府,語言也有前路話、後路話、閩南話、桃源話、客家話之分,但這些同時也構成了大田生動和奇特的文化現象。

跟尤溪淵源較深的後路廣平、建設一帶,過節也在農曆的七月十四。後路人的祖宗節的確是女兒節,女兒節在大田的意思並不是給女兒做的節日,而是出嫁後女兒們要回娘家孝敬健在父母的節日。後路盛產鴨干,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離不開一盤熏鴨或者臘鴨。於是在節前女兒們都要給父母送米粉和鴨干,就像其他地方端午節女孩子要給父母送粽子和豬腿一樣,絲毫都馬虎不得。當然,除屏山、濟陽這些原來靠閩南的地方年節不送禮外,廣平和建設人端午也送禮。

在唐朝開成元年(836年)之前就已經定居在前路魁城的陳姓後人,祖宗節則選在十五日與中元節同時做。他們不知從何時起就規定了上供不擺年糕、糍粑等粘性的食物,堅持敬祖宗和鬼神只能上些乾的東西。據說如果做了帶湯汁的食品祭祖不僅表現為不敬,而且擺過的東西撤下來後會變味而不敢食用。

新中國後第一版的《大田縣誌》記載,說農曆七月初七或十五,各家各戶都要備辦米粿、三牲祭奠祖先,俗稱「鬼節」;還有「七月半,插香線」。 七月十五夜,人們把燃香從家門口地上直插到路口。小孩擎著插滿燃香的柚子和稻草龍在村道上玩,俗稱「柚子燈」、「 稻草龍」;城關下橋張氏放水燈……人們以此祈求田禾大熟,人丁平安,六畜興旺!

七月過祖宗節雖然在時間上不大一致,但是在大田卻被看得相當重要。究其原因,除了傳統的孝道思想和道教文化影響外,還有一層關係即跟地里的瓜果成熟有關。大田人六月不做喜事,除生日之類無法迴避的以外,據說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時正處在青黃不接的節口,六月也因此被戲稱為「無米月」。七月則不僅瓜果成熟,而且在春天養下的雞鴨也剛好長成,加上秋天來臨,百草由榮向衰,這時離單季稻的收割和番薯的收起又有一段空閑,整理好道路吃好點養足了體力為秋收作準備,選擇在這樣的時間段上過祖宗節就不難理解了。況且大田人的掃墓一般又都安排在冬至前後,民間也有補秋的習慣!如此說來,瓜月也好、鬼月也罷,兩者結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林生鍾)

廣東——七娘會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併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併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台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辯;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 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咸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台、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 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彩、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 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綉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台。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廣州--「七姐誕」

廣州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宋人劉克莊曾有詩詠道:「瓜果跽拳祝,喉羅朴賣聲。粵人重巧夕,燈光到天明。」人們在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浸,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廣州人多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連指甲也塗上了紅色,然後把早已準備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鮮花、時果以及脂粉等擺放在廳堂的八仙台上,還要有一盞油燈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間。此時,有錢人家的廳堂布置得錦屏綉椅、富麗堂皇,一般人家盡量把廳堂擺設井然。一切都安排停當以後,姑娘們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此時,除了邀請親戚朋友前來作客以外,還要請鄰里中相識與不相識的姑娘們一起拜神,觀嘗巧藝與玩具,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如巧藝與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稱讚,主家姑娘就越高興,越感到榮耀。廣州的姑娘們說,像這樣能在眾人面前展示手藝,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古稱金針度人),如一口氣能穿過七枚針孔者被稱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針者則「輸巧」。正如唐代詩人所描繪:「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看尋。」再後便焚燒紙制的圓盒(梳妝盒),盒裡裝有紙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妝鏡、梳子等,每樣一式七份。祭拜儀式結束後,八仙台上的擺設保持不動,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們互相串訪時參觀、評議。據明清和民國時期的一些書籍所載,廣州姑娘於七夕中展示出來的巧藝,有一粒穀粒大小的繡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瓏輕飄的小羅帳,還有特製的蓮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灑杯大小,盆內描有兩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難以區別。到了初七晚,繼續如昨晚一樣祀神,稱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過後,姑娘們所製作的工藝品、玩具等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據《廣州市志》卷十七所載,初七日,舊俗還有女子泛舟游石門沉香浦的活動。遊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裝飾,稱為花艇。她們信此日為「仙女淋浴日」。石門浦水質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時返照兩山,有時會像海市蜃樓一樣在天空出現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運氣看到奇最的出現,故姑娘們七夕游石門沉香浦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很是熱鬧,也成了一個節日的習俗。

嘉興——七夕香橋會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 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湖南、浙江——婦女洗髮、接露水

婦女七夕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膠東——拜七姐神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 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 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 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 祭祀織女。

中國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廣州——迎仙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陝西——結紮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廣西——七夕儲水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東——種巧菜作巧花

山東榮城有兩種活動,一種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麥芽,一種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麵粉塑制各種帶花的食品。

紹興——南瓜棚下聽悄悄話

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福建仙游——白糖炒黃豆花生

在仙游,這天每家每戶都會去做炒豆,材料是白糖,黃豆,還有生花生。黃豆要提前一天浸泡,然後第二天在鍋里炒半熟拿起來備用,花生也是要在鍋里炒熱拿起,接著把白糖倒進鍋里煮,等糖化了,再把黃豆和花生倒進鍋里一起煮。 這習俗非常久了。

閩南、台灣七夕節

閩南和台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據閩南籍台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台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台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娘媽廟酬謝,答謝「七娘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台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 台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娘媽所託,因此,七娘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周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娘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鎖牌串上紅包絨線,系在頸上,一直戴到16歲,才在七夕節那天拿下鎖牌,併到寺廟答謝七娘媽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娘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 閩南、台灣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要買來中藥使君子和石榴。七夕這天晚餐,就用買來的使君子煮雞蛋、瘦豬肉、豬小腸、螃蟹等,晚飯後,分食石榴。這兩種食物均有一定的驅蟲功能,因而很受歡迎。說來有趣,台灣七夕的晚餐,民間還習慣煮食紅糖乾飯,這對誘蟲吃藥也起了輔助作用。因何有此獨特節俗?相傳出自海峽兩岸尊奉的北宋名醫「保生大帝」吳雲東。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閩南一帶瘟疫流行,好心的名醫吳雲東帶著徒弟,四處採藥救治百姓。他見許多大人小孩患有蟲病,就倡導人們在七夕這天購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這天好記,期間又是石榴成熟季節。所以,民眾都遵囑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後來便相沿成俗,並隨著閩南移民過台灣而沿襲至今。由於吳雲東醫術高超,醫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貧民,都尊崇他為醫神。宋代乾道年間(1165~1173年),皇上封他為「忠顯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又追封吳雲東為「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在台灣,祭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竟多達162座。 在崇尚過新節、洋節的當今,閩南、台灣兩地七夕節俗如此有情有味,多彩多姿,這在其它地區恐怕不多見吧。


推薦閱讀:

盤點T三角下的名人婚戀危機
盤點那些穿著奶奶毛衣也時尚的女星們
劉亦菲唐嫣楊冪劉詩詩安以軒 盤點《仙劍》五小花旦現狀
孔繁森到薄熙來:盤點60年官員形象之變
盤點多年「龍套帝」終成「影帝」的10大明星(圖)

TAG:七夕 | 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