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讓人關注的通貨膨脹兼收並蓄
兼收並蓄 2010-09-16 18:02:53 閱讀3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古老的通貨膨脹問題
通貨膨脹成為世界性的問題,是近大半個世紀的事情。在此以前,它只存在於一些國家的非常時期。在西方,人們通常是把通貨膨脹與現代經濟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認為在古代,不存在紙幣流通,貨幣流通中的問題主要是成色低、重量輕的劣質鑄幣所造成的混亂。但在中國,通貨膨脹作為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卻是相當古老的。
早在10世紀末,我國產生了最早的紙幣。當時叫「交子」。以後還有「關子」、「會子」等紙幣名稱。紙幣的大量流通始於南宋,當時官方發行的紙幣叫「會子」。由於同時還有白銀和銅錢流通,通過兌換,一般還能保值。後來大量發行,遂造成「物價益踴,楮益賤」的局面。「楮」,是那時人們對紙幣的稱呼。元代是典型的紙幣流通,先後發行過「中統元寶鈔」和「中統元寶交鈔」。期間,大部分時間禁止金銀私下買賣,禁止銅錢流通。除最初十餘年外,紙幣發行日益用於彌補財政赤字,於是出現了通貨膨脹。比如,「至元通行寶鈔」從其發行到廢止先後69年,米價上漲60多倍。明代初年實行「大明寶鈔」的制度,銅錢流通為輔。由於大量發鈔,紙幣迅速貶值,白銀遂在經濟生活中成為主要流通的貨幣金屬。由此,才結束了從南宋開始的紙幣流通歷史。
對通貨膨脹概念詮釋的演變
關於什麼是通貨膨脹,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或《貨幣銀行學》教科書的定義有三個特點:(1)時常將金屬貨幣流通下的貨幣必要量作為衡量紙幣是否過多的標準。由於紙幣和黃金實際早已脫鉤,這種把黃金作為紙幣價值基礎並由此派生出通貨膨脹定義的觀點已不符合實際。(2)單純與彌補財政赤字掛鉤,似乎只有財政赤字才能引起過多的貨幣發行。這樣的定義事實上是不懂得現代金融體系在創造貨幣方面的作用和機制。(3)斷言通貨膨脹是階級剝奪的手段,只是資本主義經濟中的現象,社會主義社會不可能發生。但是,中國和蘇聯等國都程度不同地遭到通貨膨脹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將通貨膨脹視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特有經濟現象的說法事實上不成立。
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有關教材中關於通貨膨脹的定義大多引自蘇聯。改革開放以後,逐步拚棄了如上的一些論斷。但對於如何理解通貨膨脹這個概念的內涵,還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見解強調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之間的區別。理由是,物價水平的變動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例如,由於價格機構本身的調整和變化就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商品成本構成或勞動生產率變動也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上升;也有偶然的天災、人禍引起物價總水平一時的上升,等等。這些物價上升都不應視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僅僅應該指流通中貨幣過多並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另一種見解是,把這兩者區分開往往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物價上升必須有增加的貨幣供給給予支撐,而過多的貨幣供給又往往是其他因素起作用的原因。因而認為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這兩個概念可以等同使用。
西方對通貨膨脹的一般界說
在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通常將通貨膨脹定義為:商品和服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持續上漲的現象。這個定義包含一下幾個關節點:(1)強調把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作為考察對象,目的在於與股票、債券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像區別。(2)強調「貨幣價格」,即每單位商品、服務與貨幣數量標出的價格。是要說明,通貨膨脹分析中關注的是商品、服務與貨幣的關係,而不是商品、服務與商品、服務相互之間的對比關係。(3)強調「總水平」,說明這裡關注的是普遍的物價水平波動,而不僅僅是地區性的或某類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波動。(4)關於「持續上漲」,是強調通貨膨脹並非偶然的價格跳動,而是一個「過程」,並且這個過程具有上漲的趨向。
在西方經濟學文獻中,還有以下種種界說:
--------通貨膨脹指的是需求過度的一種表現,在這種狀態下,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通貨膨脹是貨幣存量、貨幣收入增長過快的表現。
---------通貨膨脹是在如下條件下的物價水平上漲現象:無法準確預期;能引發進一步的上漲過程;沒有增加產出和提高就業效應;其上漲速度超過安全水準;由貨幣供應商的不斷增加來支撐;具有不可逆性。
---------通貨膨脹是貨幣客觀價值的下跌,其度量標準是:黃金價格;匯率;在官方規定金價或匯率條件下對黃金、外匯的國度需求,等等。
通貨膨脹的分類
在經濟分析過程中,人們還可以不同的標準,對通貨膨脹進行了分類。
按市場機制的作用把通貨膨脹分為公開型通貨膨脹和抑制型通貨膨脹;按價格上漲速度把通貨膨脹分為爬行通貨膨脹、溫和通貨膨脹和惡性通貨膨脹;按通貨膨脹預期把通貨膨脹分為預期通貨膨脹和非預期通貨膨脹;按通貨膨脹的成因把通貨膨脹分為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供求混合推進型通貨膨脹、結構型通貨膨脹和體制型通貨膨脹。
從價格上漲速度的角度對通貨膨脹的狀態進行區別,關鍵在於說明爬行、溫和及惡性三者的具體數量界限。在20世紀60年代,發達工業國家的公眾大都認為年率6%以上的通貨膨脹就是難以忍受的了,可視為嚴重通貨膨脹;如果年物價上漲率達到兩位數,則可以認為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70年代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壟斷提價等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世界範圍的通貨膨脹,使得人們對惡性通貨膨脹度量的標準,在看法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而進入八九十年代,無論是出於拉美債務危機,還是蘇聯、東歐的激進式改革,再者是亞洲金融動蕩等具體原因,相當一部分國家頻頻出現3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發展中國家通貨膨脹狀態的衡量標準,至今仍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一些經濟學家只是對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上漲速度作了屬性界說:如把物價上漲年率不超過2%----3%的狀態成為爬行通貨膨脹;把每月物價上漲速度超過50%的稱為惡性或極度通貨膨脹,等等。至於何謂溫和通貨膨脹,甚至提出一個說法也不容易。
中國改革以來對通貨膨脹成因的若干觀點
經濟體制改革以後直至1997年下半年以前,物價持續上漲的事實推動了對中國通貨膨脹形成原因的探討,並提出了一些較有特色的假說。
1. 中國的需求拉上說:在中國,比較傳統的是從需求拉上的角度分析通貨膨脹的成因。較有代表性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思路是把貨幣供給增長過快歸因於財政赤字過大,財政赤字又由投資,特別是基本建設投資過大所引起,並由此說明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形成機理。這種思路的形成是與改革開放前財政分配居於國民收入分配的核心地位相聯繫的。另一種是將通貨膨脹直接歸結於信用膨脹的結果。這種思路的形成是以改革開放後信貸分配貨幣資金的比重急劇增大為背景的。兩種思路的共同點是都重視貨幣因素在通貨膨脹形成中的直接作用;不同點一是強調財政,一是強調信貸。但力求客觀地、綜合地分析財政與信貸各自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中國特定體制下兩者的交錯影響已是主流。比如有這樣一種典型的分析:財政對國有企業虧損應補未補而佔壓國有銀行貸款的「信貸資金財政化」現象的大量存在,是直接導致信用膨脹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信用膨脹則直接支持過多需求的形成。
2. 中國的成本推動為主說:重視成本推動因素作用的,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重點強調工資因素的關鍵作用;另一種觀點則是強調應綜合考慮原材料漲價對企業造成的成本超支壓力和工資增長速度過快這兩者的作用。
關於工資因素在物價上漲中的決定性作用,是這樣剖析的:商品的出廠價提高迫使零售價提高,而出廠價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成本(包括獎金在內)加大;工資成本加大源於企業職工的個人收入最大化行為;企業職工追求個人收入最大化的願望之所以能變成現實,原因在於企業管理者與職工個人利益方面的同構性。強調也必須考慮原材料漲價因素的背景,是由於改革中為了改變原材料與製成品比價不合理狀況而對前者的價格多次調高。但這種調高並不是由於這些部門的工資特別高於其它部門,因而不能把原材料漲價的因素併入工資因素之內。
不論企業產品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原因為何,也不論其是否合理,對於企業來說用提高出廠價的辦法來消化最為簡便。當然,有可能實現提高出廠價是以市場需求較旺為必要條件。
3. 結構說:中國的結構性通貨膨脹說,其基本論點是:在供給與需求總量平衡的前提下,如果某些關鍵產品的供求出現失衡,同樣會引發通貨膨脹。具體的分析是,初級產品的短線制約是結構性通貨膨脹的主要促成因素。自從1978年價格計劃管理逐步弱化以至基本放開以來,初級產品價格變動主要受供求影響,而短缺更使其不斷上漲。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成本推動,導致成品價格上漲。
還有一種論證意見是,國家為了改變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企圖對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為此採取減稅和增加貨幣供給等措施對這些部門進行投資並從而造成貨幣供給過多,需求過大。並認為可以稱之為結構性的需求拉上。
4. 體制說:相當一部分人傾向於從體制上尋找中國通貨膨脹的終極原因。他們認為,由於不具有破產和兼并機制,產權關係不明晰,在資金上吃國家銀行「大鍋飯」的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等,使得投資效益很差甚至無效益,風險也有國家承擔。同時,在企業半停產或停產時職工也照拿工資,或者即使企業產品無銷路也能得到國家的貸款支持。這種國家與國有企業之間的關係必然導致有效供給的增加與有效需求的增加是不成比例,而需求的過度累積最終必然推動物價上漲。這種論證實際上是剖析需求拉上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5. 摩擦說:摩擦性的通貨膨脹是指先今特定的所有之關係和特定的經濟運行機制下,計劃者需要的經濟結構與勞動者所需要的經濟結構不相適應所引起的經濟摩擦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具體說就是:在公有制特別是國有條件下所存在的積累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外在地表現為計劃者追求高速度經濟增長和勞動者追求高水平消費的矛盾。國家追求高速度經濟增長往往引起貨幣超發,勞動者追求高消費往往引起消費需求膨脹和消費品價格上漲。這時從體制上的角度說明需求拉上的起因。
6. 混合類型說:有人還將中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概括成混合型通貨膨脹。他們認為,中國通貨膨脹的形成機理是十分複雜的,應該將複雜的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分成三類,即體質因素、政策因素和一般因素。體質因素不僅包括企業制度因素,而且還包括類如價格雙軌制、銀行信貸管理體制以及體制改革進程中各種新舊體制難以馬上磨合銜接到位等等。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觀經濟政策選擇不當對社會總供求均衡帶來的不利影響。所謂一般因素,則是指即使排除體制和政策選擇不當因素的影響,單純由於經濟成長和經濟發展等過程也存在足以引發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的中性原因。例如,中國人均可耕地面積很小,而人口眾多且其增長率相當難控制。在土地的農產品產出率為一定的條件下,這就足以在一定時期後形成本國農副產品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巨大差距。假若外向經濟調劑能力有限,那麽,這種既非體制又非宏觀政策的因素就足以形成對農產品及消費品價格上漲的很大壓力。既然體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及一般因素交互發生作用,那麽把這種通貨膨脹稱之為混合型才較恰當。
推薦閱讀:
※陳韻岱:關注女性心肌梗死—差異和警醒
※南都:駱家輝的背影,餘韻悠長 謝曄:駱家輝為何突然辭職? 賈秀東:關注駱家輝實為關注中美關係
※陳天橋關注腦科學和虛擬現實
※駱家輝否認刻意設計公共形象 強調關注中國人權(東方早報 2011-10-14)
※《特別關注》卷首語——《水滸》系列(憨佗作品)